第一篇:赞美精神科护士 ————爱,就在身边
爱,就在身边
在精神科特定的工作环境里,护士干着平凡的护理工作,这期间她们有过迷茫,有过困惑,而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信念却没有动摇过,在工作中,她服从分配,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勤奋学习,不计个人得失,把病人当自己的亲人一样给于精心照顾,用真诚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爱心唤起病人生活的勇气,用火一样的热情点燃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种责任感、使命感鞭策和激励着她在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实现着她们的自身价值。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精神疾患折磨着患者的身心,社会的歧视更是让他们的心灵倍受摧残,作为精神科的护士不仅要使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心理护理,还要忍受一些常人无法想象的委屈,护理队伍的姐妹们从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护理病人的经验,那就是从关爱、尊重、理解、心理支持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我们临床二科这个团队里有这样两位护士使我印象深刻。
记得那天下午大家都下班了,很多护士都走了我们科的张楠护士和陈晓彤护士在检查工作有没有未做完的走的较晚,就在她们准备下班的时候,因为科里以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呕吐不止,通知科主任后,主任要求立即送往二医院急诊检查,这时她
们两个顾不得下班,主动要求去带到二医院做检查,当时已经将近九点,她们顾不上谈什么车费问题,自己掏钱将患者带到二医院做的检查,这位患者吐了一路,她们不嫌脏、不嫌累的照顾着他,直到所有检查全部做完,将患者送回科室,等她们将所有的一切安排好后,当她们抬头看时间才发现已经十点了,此时此刻,她们并没有感觉到累,心里充满了欣慰和安心。
在这个无烟的战场上,她们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喜欢那份令自己自豪和愉悦的工作,所以,她们会继续遵循着职业操守,勇敢、无畏的走下去!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角色等待着她们去扮演,不过,铭记于心的,则是那份永不改变的恒心:生命是不允许被亵渎的!
二科护士:西厢月兔
第二篇:爱,就在身边——精神科护士事迹材料
爱,就在身边——精神科护士事迹材料
6月22日,在我们市第三人民医院温馨的精神三科病房里,一位白衣天使仍在忙碌着,她叫王玲,是一名护师,一直在“三院”精神科护理一线工作,从青春年少一直到中年,用满腔热情的爱来修复精神病人破碎的心灵,努力让他们走出生活的阴霾。
由于精神病人受幻觉和妄想等症状的支配而缺乏自控能力,经常失去理智,以暴力对待护理人员,每遇到这种情况,王玲总是以极大的耐心去抚慰病人受伤的心灵。小岑(化名),一位22岁的妙龄女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刚来的时候,王玲每次给她打针服药时,她都会理由多多,大骂不止。一天早饭时,她拒绝进食,将菜打翻,并将一口唾沫吐在王玲的脸上,嘴里不停地喊道:“快放我回家!”此时王玲没有恼怒,而是忍着委屈的泪水,耐心地劝道:“你父母今天没有时间来,你好好吃饭,等明天叫你爸爸妈妈来。”小岑根本不听劝说,并把杯子里的水往王玲身上泼去。同事们连忙赶过来,王玲却说:“小岑是爸妈的小女儿,没这么快适应的!”第二天,小岑便乖乖的吃饭了。另外,小岑存有幻听,经常有把纸巾塞耳朵的习惯,而且纸塞得很深,王玲发现后立刻报告医生,并尝试用镊子把纸巾取出.但是纸巾塞得太深了,需用专门医疗器械来取。小岑父母年纪大,出远门不方便,于是由医护人员把小岑带到市人民医院,把耳朵里的纸巾取出来。并嘱咐小岑不要再把纸巾塞到耳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精神病人常常被社会冷落,很多人住在医院里,常年没有亲人来探望,他们也渴望着亲情和友情。每天,王玲微笑着走进病房,把每一位病人都当作亲人和朋友。经常为她们买水果,生活用品,而且还是我科名副其实的理发师呢!一有空就帮有需要的病员修剪头发。病房里有一位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风烛之年身患多种疾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吃喝拉撒全在病房,老人的子女象征性探视一两次,而王玲像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
现在,小岑可勤快啦!主动帮忙扫地,拖地,参加文娱活动,也没有把纸巾塞耳朵的习惯。小岑的家属担心女儿遂来探访。王玲热心地接待了岑老爹,并告诉他小岑这段时间的表现,这使从大老远赶来探望女儿的岑老爹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真是给岑老爹过了一个欣慰的父亲节啊!岑老爹感动得还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给王玲!信上写道:您那种高尚风格、乐于助人的美德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坎里,留下一个永不磨灭的印象。
晨会上,护士长还特意表扬了王玲,并嘱咐大家要好好向王玲学习。让我们把爱洒在每个角落吧,并把这爱延续!
第三篇:爱,就在身边——精神科护士事迹材料
6月22日,在我们市第三人民医院温馨的精神三科病房里,一位白衣天使仍在忙碌着,她叫王玲,是一名护师,一直在“三院”精神科护理一线工作,从青春年少一直到中年,用满腔热情的爱来修复精神病人破碎的心灵,努力让他们走出生活的阴霾。
由于精神病人受幻觉和妄想等症状的支配而缺乏自控能力,经常失去理智,以暴力对待护理人员,每遇到这种情况,王玲总是以极大的耐心去抚慰病人受伤的心灵。小岑(化名),一位22岁的妙龄女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刚来的时候,王玲每次给她打针服药时,她都会理由多多,大骂不止。一天早饭时,她拒绝进食,将菜打翻,并将一口唾沫吐在王玲的脸上,嘴里不停地喊道:“快放我回家!”此时王玲没有恼怒,而是忍着委屈的泪水,耐心地劝道:“你父母今天没有时间来,你好好吃饭,等明天叫你爸爸妈妈来。”小岑根本不听劝说,并把杯子里的水往王玲身上泼去。同事们连忙赶过来,王玲却说:“小岑是爸妈的小女儿,没这么快适应的!”第二天,小岑便乖乖的吃饭了。另外,小岑存有幻听,经常有把纸巾塞耳朵的习惯,而且纸塞得很深,王玲发现后立刻报告医生,并尝试用镊子把纸巾取出.但是纸巾塞得太深了,需用专门医疗器械来取。小岑父母年纪大,出远门不方便,于是由医护人员把小岑带到市人民医院,把耳朵里的纸巾取出来。并嘱咐小岑不要再把纸巾塞到耳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精神病人常常被社会冷落,很多人住在医院里,常年没有亲人来探望,他们也渴望着亲情和友情。每天,王玲微笑着走进病房,把每一位病人都当作亲人和朋友。经常为她们买水果,生活用品,而且还是我科名副其实的理发师呢!一有空就帮有需要的病员修剪头发。病房里有一位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风烛之年身患多种疾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吃喝拉撒全在病房,老人的子女象征性探视一两次,而王玲像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
现在,小岑可勤快啦!主动帮忙扫地,拖地,参加文娱活动,也没有把纸巾塞耳朵的习惯。小岑的家属担心女儿遂来探访。王玲热心地接待了岑老爹,并告诉他小岑这段时间的表现,这使从大老远赶来探望女儿的岑老爹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真是给岑老爹过了一个欣慰的父亲节啊!岑老爹感动得还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给王玲!信上写道:您那种高尚风格、乐于助人的美德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坎里,留下一个永不磨灭的印象。
晨会上,护士长还特意表扬了王玲,并嘱咐大家要好好向王玲学习。
第四篇:赞美护士————诚信就在身边
诚信就在身边
参天大树挺拔耸立;靠的是深扎大地的跟默默支撑;凌云高楼气势撼人;靠的是厚重坚硬的基石无语的支撑;那么,人又是靠什么来支撑无比睿智的人生呢?那就是-----诚信!每当我读起这段话的时候,我就会想了我们二科的全体医生,这又是为什么呢?诚信这二字,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在当今这个社会,要做起来很难了。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影响下,我们二科的全体医生依然是据淤泥而不染。
说句心里话,曾经就有医生说过这样子的一句话:“精神科的医生是油水捞不到,而且还是最没有成就感的,看看人家外科医生,收这“双份工资”还特有成就感。”一句看似普通的话就能看出来两点来,精神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许多病号出院后,抱着侥幸的心理,慢慢减药,久而久之病情开始复发,反复循环这住院——出院——在住院——作为一名医生的成就感在那里,那就是病人的康复不复发,但是当病人的病情又复发来住院时,谈何成就感?而外科不一样,一次手术,根治问题,复发的几率很小,这是其一的特点,其二,由于精神科的患者都大部分都是长年住院的,家境条件普遍都不是很好,在加上反复住院,病人的家人多少有些心灰意冷,何谈会有人给精神科的医生送红包,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二科的何主任,依然在每天的晨交班会上反反复复的说这这么一句话,“做人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更要诚实守信,这样子才能对的起的科室里的每一位患者”是!没错!一个科室里的主任就好像一个主帅!风气正这种精神影响到每一位科室的员工,在精神科和别的医院的外科相比,病人家属送红包的概率比是1:20,几率很渺小,一句很现实的话,在当今这个社会,哪个人不爱钱?哪个人不喜欢钱?我相信在世界上更不会有人嫌自己的钱多的人吧!但是,在我们科里就有,从今年算起,我们科室里的王云香医生、宋欢医生、万振宇医生、平均每个人拒收红包4次,我在想,当一个人面对如此之大的诱惑,而不为所动,那需要多的定力啊!而我们科的医生每次面对这样子的灰色收入,都是很坦然和病人家属交流婉言拒绝。
我赞美你们二科的全体的医生,是你们依然在坚守自己的岗位,不被灰色的收入所动摇,不管今后如何,这种精神永远传承,永不磨灭。
二科:西厢月兔
第五篇:精神科赞美护士
爱岗敬业的好医生
今天我拿起了久违的笔,怀着一份崇敬的心情,发自内心描述一下石河子绿州医院临床二科的医生,他们矜矜业业的工作热情以及对待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态度。
走过了秋天,迎来了冬天。这个冬天,似乎比往年温暖了不少。
我们科的医生在工作中总是兢兢业业,以“病人至上、医院为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做为一个精神科的医生,必须要有出色的控制情绪的能力。一个医生,不能出现情绪障碍。乱发脾气或者当着病人的面情绪失控的医生,是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因为医院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也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病人感到无助、紧张无可厚非,病人常常需要从医生身上看到希望、得到心灵的安抚和支持,所以面对患者二科的医生脸上总是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对于病人及家属用他们专业的病情分析和医疗计划给予病人及家属安心的治疗服务,对于病人总是对他们种种的疑问和担心,他们从来不温不恼,总是耐心讲解,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每天早晚的查房,询问病人饮食就寝等状况,从不间断可以说医生的生活是由患者安排的,即使是休假,有什么需要,我们二科的医生还是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为病人解除痛苦。
我们科的医生一直默默无闻地耕耘在他们钟情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中他们从不推诿,生活上处处谦让,像樊医生刘医生一样,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按照一名优秀医护人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视病人如亲人,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病人的满意度为标准,牢固树立团队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二科:西厢月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