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措施分析[最终版]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措施分析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该怎么教?这是当前部分小学教师的困惑。其实,语文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小学语文教学本身最具有特征的规律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因而,小学语文教学要彻底扬弃应试教育的影响,要严格遵循教学本身的规律,构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得法于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从小语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大纲规定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方面看,“得法于课堂”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必须完成“三读”。一是读懂。语文课堂教学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穷人》这一课,学生通过自读、默读等方式,不仅可以了解到课文写的是女主人公桑娜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西蒙的过程,而且懂得善良的桑娜对不幸的西蒙的那种牵挂,那种同情,从而理解人物在特殊心情中的特殊行为。二是读会。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课堂为学生的“训练场”,让学生“体验”课文内容,从而真实地体会出文章的思维感情。像进行朗读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课文中的激昂处来个激昂,悲伤处来个悲伤,从而促使学生不仅仅感知外在的美,还能进入内心进行激荡情感的品味。三是会读。语文课堂教学要带领学生走一个来回。
“来”就是上述的“读懂”、“读会”,即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回”就是指导学生从思想内容又回到语言文字上来,知道课文是怎样表达这些内容的,即达到“会读”的程度,使学生从中学到作者是怎样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中心和体现写作意图的。如教学《观潮》,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通读全文,领会写法。①作者看海潮,是怎样观察的?课文为什么能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②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把“观潮”写得栩栩如生的?通过诵读欣赏、品味揣摩,使学生明白,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从形、影、声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给我们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下来,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达到“会读”的境界。完成“读懂”、“读会”、“会读”这“三读”,从教学目的要求方面看,这就是语文科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阴霾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始终徘徊在第一二层次之中。
二、得益于课外
课堂教学“得法”的多少,终归是“课堂”上的事,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充其量只是个典型的例子。语文科是一门工具性、应用性和教育性特强的社会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在社会中开拓语文学习、巩固的大后方,把知识建筑在这个广阔的“智力背景”上,构建起“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模式。
1.上好语文活动课。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上好活动课,加强课外阅读指导,首先要把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其次,要激励学生自学语文书籍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在语文世界里都有自己的生活。第三,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参加语文的各种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读书,读书后又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语文劳动。
2.用好生活课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它是运用和学习语言的大课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参观、访问、观察、操作……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吸取和积累语文材料,丰富和充实自己的语文学习,如写《给抗洪抢险前线的一封信》等。
可见,语文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建立,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授之以渔”,并使之在课外得以真真正正地应用、巩固和延伸,这才能使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健康地运转。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斑羚飞渡》教学案例
一、案例设想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问是知识的窗户,才能的马达,创新的动机。质疑,即提出疑问。阅读中的质疑,是指经过较充分的阅读感知分析后提出疑问。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而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师设法教得学生没问题,这便是成功的教育。而现代的教育观则认为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才是成功的教育。“知识是一个过程的结果,又是另一个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遇到新的困难的情境一样。(杜威)”所以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有一次,我在上公开课《斑羚飞渡》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二、案例过程
师:今天这堂课就上到这儿,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这句话我随便说的,没指望学生提问,因为快下课了。我希望学生上完课没有问题,那我可以圆满完成这堂公开课,准时下课。但事于愿违,一学生突然站起来。)
生:我认为“两座山峰之间相距约六米左右”这句话有毛病,其中“约”和“左右”都是对六米的限制,都表示估计,只需一个就行了。
(学生振振有词)
师:这位同学发现了教材中的一个错误,老师都没发现,你可真了不起。
(这一表扬可好了,“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学生都来劲了。)
生:老师,“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它们掉到河里,怎么能“粉身碎骨”呢?
师:你真细心啊!作者用词不准确,是吗?说得有道理。
(这时,后排听课的老师频频点头,露出赞许的微笑,我眼睛一亮,计从心来。)
师:同学们,刚才王涛、叶晨同学提的问题很好,你们还有另外的见解吗?老师希望你们大胆质疑,畅所欲言。
(虽然我知道时间不多了,但我预感接下来会更精彩,所以我继续问了。学生竟真的一发不可收拾。)
生:老师,我认为 “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这一句有毛病。流星应当是倾斜的,不可能笔直地往下落。(后排响起了掌声。)
师:是啊,你真棒!
生:老师,作者写“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没测准距离,还是故意要逞能”,这句话不好。老斑羚这里表现的是对生的渴望,是宁死不屈的精神,说它“老眼昏花”或“故意要逞能”是贬低老斑羚。
(掌声)
师:你为老斑羚抱不平了,是吗?我赞成你的看法。
(学生笑)
生:“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这一句不真实。人有可能被感动,那么狗也可能被感动到吗?猎狗的狗性决定,它这个时候只能是精神亢奋地追逐、围捕、狂吠、撕咬,而不可能被感动得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师:同学们,你们说呢?
生1:是的。
生2:不,这里是采用夸张的手法来写,我觉得无关紧要。
师:各有见解,只要你有充分的理由就行。
生:老师,伤心崖“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剖开”不如“劈开”。“剖开”
的东西应该比较小。
(掌声)
师:这掌声是对你看法的肯定,真不错!
生:我觉得他们不可理解——他们是来打猎的,但为什么在羚羊都要摔死的时候
不开枪呢?
师:他们可能是被感动了。
生:如果是被感动了,那为什么不撤退,放羚羊一条生路呢?
师:就是啊,我也不理解。
生:“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
出了长长的舌头”不真实,你看得目瞪口呆了,就根本不会注意到狗和其他猎人了。
生:老师你刚上课时说,斑羚是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可是作者却说它们有七八十只。
„„
师:同学们通过研讨,发现了课文的失真之处,这是我们这节课的一大收获,而更大的收获是同学们敢于质疑教材,探索真理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
三、案例反思
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受益无穷。”这句话从侧面记述了教师向学生传授方法的重要性。有的课上,学生质疑十分热烈,但水平停留在“这个词语我不懂”,“那个句子我不明白”这样浅显的问题上。这就说明学生质疑的宽度、深度以及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应切实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师在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应帮助、引导学生筛选、提炼出重点问题,使学生的质疑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完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飞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会学生质疑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常让“质疑”入课堂,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
第二篇:小学语文中的实施措施分析
一、得法于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从小语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大纲规定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方面看,“得法于课堂”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必须完成“三读”。一是读懂。语文课堂教学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穷人》这一课,学生通过自读、默读等方式,不仅可以了解到课文写的是女主人公桑娜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西蒙的过程,而且懂得善良的桑娜对不幸的西蒙的那种牵挂,那种同情,从而理解人物在特殊心情中的特殊行为。二是读会。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课堂为学生的“训练场”,让学生“体验”课文内容,从而真实地体会出文章的思维感情。像进行朗读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课文中的激昂处来个激昂,悲伤处来个悲伤,从而促使学生不仅仅感知外在的美,还能进入内心进行激荡情感的品味。三是会读。语文课堂教学要带领学生走一个来回。
“来”就是上述的“读懂”、“读会”,即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回”就是指导学生从思想内容又回到语言文字上来,知道课文是怎样表达这些内容的,即达到“会读”的程度,使学生从中学到作者是怎样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中心和体现写作意图的。如教学《观潮》,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通读全文,领会写法。①作者看海潮,是怎样观察的?课文为什么能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②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把“观潮”写得栩栩如生的?通过诵读欣赏、品味揣摩,使学生明白,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从形、影、声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给我们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下来,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达到“会读”的境界。完成“读懂”、“读会”、“会读”这“三读”,从教学目的要求方面看,这就是语文科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阴霾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始终徘徊在第一二层次之中。
第三篇: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本文深入研究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整体性
从语文学科内容来看,从包容的内容的多方面性看,它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从语言形式看,有字、词、句、段篇;从语言的应用规律看,语文讲究修辞逻辑;从语言的运用过程看,有听、说、读、写。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整体性。笔者尝试着从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入手,首先让学生对作品建立起第一印象,尽量减少对学生阅读第一印象的干扰,少一些扶手和拐杖,让学生自己“学步”。语文是作者心灵、语感对象化的一个整体性反映,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有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被学生整体性占有,作者的语感、心灵才会不知不觉地被渗入到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积淀为语文素质、人文素质,最终形成自身的语文能力与修养。
文本是审美愉悦的最初源泉,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大多是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文体范式与人文意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鲁迅的《祝福》通过倒叙结构来引发悬念,引导读者去思考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产生的社会根源;《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三顾茅庐,是通过烘托,引导读者去感受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一字一句构成的文体范式中去感受一种内在的生机、精神,结合自身的先天素质、人格素质、审美素质,内化为一种语文素质、语文能力。这说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能机械地割裂和对立的。
二、提高认识,转变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小学语文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理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我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语文学科贯穿始终,位置最重要,课时最多。同时语文又是其它学科学习的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因此怎样掌握和利用语文这个工具就成为我们现在语文课素质教育的关键。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想象力更加丰富,为了适应以及有利地跟上他们的发展节奏,首先素质教育最为重要,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课程改革的趋势。其次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最后素质教育,既是教育的需求,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改革课堂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读课文。
每学一篇新课文,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碰到不理解的字、词、句、段、内容就向老师和同学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通过讨论探索,从而得到解决。当学生解决不了时,我才给他们提示帮助解决,这样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使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学生的学习情绪既活跃又轻松,在自由的氛围中驰骋,达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目的。
2.激发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学。
同学是小组的成员。通过讨论互学,使学生能在互助、和谐的状态下探索新知识。互学,学生互补彼此的不足,每个同学的认知结构、经验水平、个性发展存在着差异,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能从别人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发,取长补短。
四、语文知识内涵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方式的活动性
在语文知识中不仅充满了对真理的探索、对美的追求和对善的向往,而且还充满了强烈的人文性。即便是应用文,也表达着人与人之间的商业信誉、契约关系、法律关系等,反映着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交往以及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等。因此好的文章都是对人们的生活、活动内容和相互关系的真实反映。这就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从事各种活动的大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达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
要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走向社会大课堂。如春游,参与社会调查、教育调查,关心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交友,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在无限宽广、美好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大氛围中,使学生经受锻炼,培养各种能力、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修养等。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
五、重视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有直接的关系,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因此,坚持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是教学的关键。特别是小学生,对学习语文是喜欢还是厌倦,直接影响知识的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师愉快情感影响学生;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以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以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来激发学生的动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关键,小学阶段是儿童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学中,教师除严格要求外还要科学引导,正确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主要培养以下习惯:上课认真,注意力集中;认真阅读;主动参与动口、动手、动脑的训练;敢于大胆发言,勇于质疑问难;互相合作,知识互补。
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教学意义十分重大,它可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学校、老师及社会各界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我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成.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生活教育.2014(S2).
第四篇:实施素质教育措施
翟洼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措施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基础,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一)严格规范招生行为,不异地招生;
(二)严格规范学校教学行为,严格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科学安排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控制作业量,无乱办班、乱补课行为;
(三)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禁体罚、变相体罚、挖苦歧视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四)严格规范学校收费行为。禁止擅立项目收费,杜绝一切代收费行为;
(五)严格规范教育评价行为。杜绝考试给学生排名次,无计划组织各种竞赛,以考试分数高低评价教师、学生。
三、主要措施要求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明确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是切实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险,是依法治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迫切要求。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寻事投入到规范办学行为工作中来。
(二)健全组织,明确责任。组织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领导小组。校长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第一责任人。
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鲁长荣 夏修群 胡金成 李传孝 陈辉
翟广文
(三)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严格执行下列“四个严控”“四个严禁”实现“两个规范统一“。四个严控:
1、严控学生在校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间操和课外活动)。
2、严控学生作业总量。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60分钟。不准增加作业量的办法惩罚学生,教师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课外作业。
3、严控考试次数。课业成绩评定实行百分制与等级制相结合的办法。不完全实行百分制。
4、严控竞赛和评奖活动。学校不以任何理由和条件强行要求学生参加,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不得随意停课,不准组织学生参加任何商业性庆典活动。
四个严禁:
1、严禁乱办班乱补课。不准任意延长学生上课时间,不准占用学生节假日、双休日开展活动,办各种特长班、兴趣班。
2、严禁乱订教辅材料。教师不准要求学生统一征订或购买教辅材料,否则视为严重违纪行为。
3、严禁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次向家长、学生公布。
4、严禁教师排挤差生,严禁教师体罚、变相体罚、辱骂学生和排挤学生。
两个规范统一:
1、规范教育思想,把思想统一到以人为本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把促进学校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引导教师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协调、主动发展。
2、规范教育行为,把行为统一到依法办学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校健康成长的轨道上来。努力在学生兴趣培养、上下功夫。主动接受社会和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和水平的监督。
四、保障措施
1、建立“减负”责任制。要把“减负”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纳入工作日程,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校长为“减负”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并形成校长负总责、教学副校长协调、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具体责任落实到人的“减负”工作管理机制。
2、建立“减负”考评机制。将把“减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目标责任的重要内容;“减负”责任与校长、教师的聘任、职称评定、物质待遇等挂钩;评先创优、教师晋级等都要把“减负”工作作为重要依据。凡违反规定、情节严重、整改不力的,实行一票否决。
3、建立检查通报制度。学校将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把学期初和学期末作重点检查时段,并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坚决查处有禁不止、顶风违规人员,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
4、建立社会监督举报制度。本《实施方案》规定的内容要及时向广大师生传达,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专项举报登记制度,每学期汇总一次举报追查情况,并作为各级专项检查的重要依据。
翟洼小学
第五篇:实施素质教育措施
希望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措施
我校结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本着“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这一办学思想,积极深入地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首先,充分利用班队组织,面向全体学生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革命理想、革命传统教育、爱人民教育、爱集体教育、爱科学教育、劳动教育及遵纪懂礼教育”等。用这些内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会他们懂得个人、家庭、学校各方面的生活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
其次,利用丰富多彩的班队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孝亲敬长、礼貌待人、遵纪守法、勤俭朴素、诚实正直、谦虚谨慎、活泼乐观、勇敢坚强,心理健康”等优良品质,使每一位小学生从小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最后,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品德教育,坚持开展以“雏鹰争优”活动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明白平日爱学校、爱班级体、爱少先队、爱他人(老师、同学、父母等)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的具体体现。每个学生均是城北小学的一颗启明星,星光虽然微弱,但千万颗星汇成一片,也能把光亮洒向千万家。把光亮献给人民,奉献给祖国。学生哪一方面有突出成绩,就会获得对应的雏鹰优秀奖。力争通过广泛、深入多层次的教育,来形成独具城北小学特色的校风、校纪、校貌。第二、认真落实课改教会学习方法
1、积极推进课改工作,要树立课程意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创造性地变被动地使用教材为主动地挖掘教材,成为课程的开发设计者。①要树立开放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拉近与社会、生活的距离;②要树立综合意识,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中;③要树立评价意识,让每个学生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④要树立情感意识,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
2、教导处要认真加强常规管理,按照教研室教学常规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日常工作。①要立足课堂,“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积极发掘各学科中的素质教育因素,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改变单纯的“讲—听”教学模式。②要明确并发挥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不仅使学生参与学习,而且使其学会学习;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培养思想品德与个性;不仅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③要以教研为先导,开展以“说课(或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为主要途径的教研活动,重在教法和学法研究;④积极开展课堂擂台赛活动,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县课改演练课活动,争取出好成绩;⑤凡外出学习的教师,都要把外地好的经验带回校,认真上好汇报课,带动学校教研工作的开展。抓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3、教师要诚心治教,以心化人
(1)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生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2)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
(3)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加教学科研,在工作中要勇于探索创新。
(4)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5)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教师首先要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保护学生的创造火花,有意识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4、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以身作则抓好管理
要率先转变观念,实现管理上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合理科学的评价。
第三、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1)、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上级和报刊传达、刊出的有关教育事业发展的文章。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展开思想讨论,充分认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端正每个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把它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学校在每周的集中学习时间中,安排一定的师德教育内容,并围绕教育工作开展“为人师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的讨论、写心得体会,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
(3)、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要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讲究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开展专题讲座等活动,不断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4)、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减负”的关键。要求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业务素质,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快乐。开展“减负”专题教研活动,以教科研推进“减负”工作。
(5)、推行课堂教学“限时制”,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精讲多练,教师活动控制在25分钟内,以保证每堂课有15分钟左右的学生练习时间。知识重点、难点及时消化,学生作业做到“堂堂清”,并尽可能地做到面批,提高练习实效。
(6)、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开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全面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宣传人才成长之路。同时建立“减负工作监督制度”,设立班级监督员,家庭监督员,及时检查、监督学生课业负担情况。
(7)、以教科研为动力,进行课题研究,以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为素质教育服务。(8)、教导处加强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对教师备课、上课、改作业、班主任工作等进行不定期抽查和指导,以提高各环节的工作实效,确保“减负”顺利实施。
(9)、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开设音乐、舞蹈、计算机、英语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陶冶情操。
(10)、积极改进学科成绩评价方法,逐步实行分项考核,时间分散,综合评定,鼓励评语的做法,以减轻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分数竞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