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本会计山财继续教育问题答案
成本会计山财继续教育问题答案
篇一:2015年会计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汇总(最全)(成本会计答案最后面)2015年会计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汇总(最全)(成本
会计答案最后面)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2 用来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的账户是()。(1分)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2 制造费用即间接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即直接费用。
正确
错误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2 内部结算价格一般以计划单位成本为基础。()(1分)正确
错误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2 下列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1分)购入无形资产
支付本期照明用电费
购入印花税票
支付利息费用
第三章试题5 “基本生产成本”月末借方余额表示()。(1分)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1分)(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累计发生的生产费用
第三章试题5 定额基础管理较好,各种产品有健全、正确的定额资料的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应采用()。(1分)定额成本法
定额比例法
约当产量法
固定成本法
第三章试题5 不设“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的企业,其生产消耗的燃料可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1分)正确
错误
第三章试题5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月末没有在产品的产品。()(1分)正确 错误
第三章试题5 采用约当产量法,原材料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分配时应具备的条件是()。(1分)原材料是陆续投入的
原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大
原材料按定额投入 第三章试题5 产品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借记的账户是()。(1分)“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应付工资”
“基本生产成本”
第三章试题5 在计划成本分配法下,为简化分配工作,对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全部调整计入制造费用。(正确
错误
第三章试题5 基本生产车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记入的账户是()。(1分)“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第三章试题5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1分)正确
错误
第三章试题5 企业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的耗费,应通过()账户核算。(1分)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1分)管理费用
制造费用
第三章试题5 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这种分配方法为()。(1分)计划成本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
第三章试题5 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是只进行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交互分配,不进行对外分配。()(1分)正确
错误
第三章试题5 在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情况下,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等于()。(1分)交互分配前的费用
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第三章试题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废品废品损失的是()。(1分)可以降价出售的的不合格产品的降价损失
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残料价值以后的损失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第三章试题5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原材料费用分配时必须考虑原材料的投料方式。()(1分)正确
错误第三章试题5 制造费用是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1分)正确
错误
第四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
产品成本计算最基本的方法是()。(1分)分批法
分类法
品种法
分步法
第四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
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企业,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其成本计算方法是()。(1分)品种法
分类法
分批法
分步法
第五章试题2 生产组织不同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是:品种法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分批法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1分)正确
错误
篇二:2015年度会计继续教育题目及答案
2015年度[企业]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A、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
B、某因素的敏感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该因素对利润产生的影响越小
C、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和固定成本的变化,会影响利润的高低
D、当目标利润有所变化时,只有通过调节各因素现有水平才能达到目标利润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成本对象,可以分为中间成本对象和最终成本对象
B、中间成本对象是指累积的成本不能再进一步分配的成本归集点
C、中间成本计算对象通常是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是企业的最终产出物
D、最终成本对象是指累积的成本还应进一步分配的归集点,有时也称成本中心
3、不属于我国加快发展管理会计的必要性的是(B)。
A、全球化竞争时代要求企业有效运用管理会计、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B、优化社会结构要求企业有效运用管理会计、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C、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企业有效运用管理会计、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D、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加快发展管理会计。
4、保本作业率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
A、保本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 B、保本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额×100% C、保本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额/正常销售量×100% D、保本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额×100%
5、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就是(A)。
A、假设在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为常量以及产销一致的基础上,将利润、产销量分别作为自变量与因变量,求出利润,或者给定利润目标,计算出目标产量
B、假设在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为变量以及产销一致的基础上,将利润、产销量分别作为自变量与因变量,求出利润,或者给定利润目标,计算出目标产量
C、假设在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为常量以及产销不一致的基础上,将利润、产销量分别作为自变量与因变量,求出利润,或者给定利润目标,计算出目标产量
D、假设在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为常量以及产销一致的基础上,将利润、产销量分别作为因变量与自变量,求出收入,或者给定利润目标,计算出目标产量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从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个会计分支。
B、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从财务会计单纯的记账、报账和核算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的有机结合。
C、管理会计人员深度参与管理决策、制定计划与绩效管理,帮助管理者制定并实施组织战略。
D、加快管理会计发展有助于企业效益和经济绩效的提升,但是不利于政府部门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能的提升。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全部成本计算制度,是把生产制造过程的全部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计算制度
B、目前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要求存货成本按全部制造成本报告
C、变动成本计算制度,是只将生产制造过程的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固定制造成本则列为期间费用的成本计算制度
D、全部成本计算制度可以在需要时提供产品的全部制造成本,以便编制对外发布的财务报告
8、属于无关成本的是(D)。
A、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付现成本
D、沉没成本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高低点法是以过去某一会计期间的总成本和业务量资料为依据,从中选取业务量最高点和业务量最低点,将总成本进行分解,得出成本性态的模型
B、高低点法,在这里是指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逐项研究决定成本高低的每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直接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C、回归直线法是以过去某一会计期间的总成本和业务量资料为依据,从中选取业务量最高点和业务量最低点,将总成本进行分解,得出成本性态的模型
D、回归直线法,在这里是指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逐项研究决定成本高低的每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直接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10、科学管理导致了管理会计的萌芽。为了配合科学管理的实施,会计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专门的记录和反映,从而出现了与传统财务会计所记录和反映的不同性质的事项。不包含的具体内容有(D)。
A、标准成本制度的萌芽。
B、日常控制和管理。
C、成本性态分析。
D、责任会计的建立。
11、在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不变时,当销售量不足盈亏临界点时:销售量越大,亏损(B)。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
12、属于固定成本的是(D)。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外部加工费
D、固定的月工资
13、属于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的优点的是(C)。
A、整个工厂仅有一个或几个间接成本集合(如制造费用、辅助生产等),它们通常缺乏同质性(包括间接人工、折旧及电力等各不相同的项目)
B、间接成本的分配基础是产品数量,或者与产量有密切关系的直接人工成本或直接材料成本等,成本分配基础(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成本集合(制造费用)之间缺乏因果联系
C、简单,主要适用于产量是成本主要驱动因素的传统加工业
D、比较复杂
14、(A)又称ABC成本法。
A、作业成本法
B、质量成本法
C、重置核算法 D、价值比率法
15、一种成本是否属于直接成本,取决于(A)。
A、它与成本对象是否存在直接关系,并且是否便于直接计入
B、它与成本对象是否存在直接关系
C、是否便于直接计入
D、什么成本都可以属于直接成本
1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有联系的,下列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A、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信息来源相同。
B、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工作对象相同。C、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D、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工作重点相同。
17、成本分类中,与变动成本对应的成本是(D)。
A、沉没成本
B、重置成本
C、不可递延成本
D、固定成本
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收集某类成本的聚集环节,称为成本归集点或成本集合
B、成本的归集,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制度以有序的方式进行成本数据的收集或汇总 篇三:2016年山东会计继续教育课件练习题答案-会计基础
一课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企业在给计时工人发放工资采用的依据是(劳务计量)
3、货币是主要并唯一的计量单位(错误)
4、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监督)
5、下列属于会计核算的内容有:(ABCD)
A款项及有价证券的收付B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C财务增减及使用情况D资本基金的增减
2课1、2、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内容。简称资金运动(√)企业的资金运动分为哪几个阶段:(ABC)
A 投入B使用C 退出
3、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分为收入和付出两个阶段(√)
4、财物报告的使用都有哪些(ABCD)
A 投资人
B 债仅人 C 政府及有关部门
D 社会公众
5、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AB)
A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B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履行责任。3课
1、在下列组织中,可以作为会计主体的是(ABCD)
A 事业单位
B总公司 C 分公司
D车间
2、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必定是法律主体。(X)
3、下列不属于会计中期是(年度)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生产活动。(X)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应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5、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4课
1、可比性的要求意味着企业SDD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做任何变更。(X)
2、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是依靠(C)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债权发生制 B实质重于形式 C可比性D可靠性
3、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法律形式为依据是(A)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实质重于形式
B可比性C可靠性D相关性
4、谨慎性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AB)
A不高估资产B不低估负债C 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
D确认很可能发
生的损失
5、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ABCD)
A可比性
B可靠性
C相关性
D可理解性E 实质重于形式
5课1、2、账户是会计信息的存储器。(√)5:56 企业用银行存款500元购买材料,则该企业应怎样记录(A)8:28 A 银行存款减少500元,原材料增加500元
3、会计凭证是登记帐薄依据。(√)11:35
4、某公司购入A材料4件,买价1000元,支付运费80元
购采购材料单位成本为(C)16:27 C 270元
5、财产清查中发现财实不相符,需要按照实有数调帐账面数(√)
六课
1、下列侧重反映企业静态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ABC)A资产 B负
债 C所有者权益D收入E费用F利润
2、下列侧重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DEF)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D收入E费用F利润
3、资产就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给所有者权益带来的经济利益(错误)
4、下列属于资产形式的有(B)
A预收账款B应收账款C应付账款D其他应付款
5、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承担的现时义务(正确)
5、负债是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6、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有(ABC)
A所有者投入的资本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C留存收益
7、债权人一般可以直接控制或参与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错误)
七课
1、会计等式分为(AB)A静态会计等式B动态会计等式
2、以下工作中不以会计等式为理论基础的是(B)成本计算
3、会计要素中表现的会计等式(AB)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 利润
4、公司将30000元短期借款转作长期借款(负债总额不变)
5、静态会计等式反应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正确)
八课
1、下列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B)生产用机器设备
2、会计科目名称是由(A)国家制定的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置
3、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依据(正确)
4、下列属于损益的科目有(ABC)
A 主营业务成本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
5、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ABCD)A必须结合会计要素的特点B 必须符合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要求 C 贯彻统一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D 须简明实用
九课
1、按照提供核算指标详细程度可将会计科目分为(AB)
A明细科目B 总分类科目C其他科目
2、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正确)
3、下列各项对账户描述正确的是(ABCD)
A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B具有一定结构C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工具D是会计核算是一种专门方法
4、账户的基本结构有(ABC)
A增加数B减少数C结余数
5、会计科目和账户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正确)十课
1、下列属于复式记账法的是(ABC)
A借贷记账法B增减记账法C收付记账法
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情况及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正确)
3、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表示具体的经济利益(错误)
4、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在(C)无余额
5、本年利润借方余额表示(B)亏损
十一课
1、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10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涉及到了哪些账户(A)
A银行存款、实收资本
B 银行存款、应收账款C现金
应收账款
D 应
收账款 实收资本
2、企业宣告发放投资者利润15万元,则(BC)A利润分配贷方15万元
B 应付股利贷方15万元,C利润分配借方15万元
D应付股利借方15万元
3、企业宣告将短期借款转为长期借款,则(AB)A短期借款计入借方10万元,B长期借款计入贷方10万元。C短期借款计入贷方10万元 D长期借款计
入借方10万元
企业收到甲公司预付的货款32万元,则借记(A)A.银行存款 B.预收账款 C.应收账款
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正确)
十二课
1、试算平衡分为(AB)A 发生额平衡法 B.余额平衡法 C.期初余额平衡法
第二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探讨专题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探讨
0***
2009级会计与审计班 李雪梅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速度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会计及相关经济新理论、新方法、新技能不断发展和变化,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接受继续教育,保持与职责相适应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才能为多元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供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财政部也依据《会计法》制定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管理部门都做了原则性的规定,这为会计人员管理部门组织继续教育提供了法律保证。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是各级会计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应当抓好、抓实,二不能流于形式。
本文主要对我国建立会计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会计继续教育的现状及会计继续教育未来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一些探讨。通过对现状的分析针对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现状会计人员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继续教育体制。
【关键词】 会计人员 继续教育 问题 发展方向
【前言】 目前,由于各级主管部门和相当多的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并不重视,存在认识上的差距,多数领导认为会计人员现有的知识足以承担现有的工作,对于一些新知识、新内容靠会计人员自学也能解决问题。其次,单位没有把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和整体人才资源开发规划,也没有考虑到会计人员的具体工作差异和行业差异,没有对不同行业会计人员设定不同的继续教育内容,使每位会计人员都能从培训中真正受益。同时,培训机构也承担着考核工作,个别会计人员只报名不参加学习,学习期满同样可获得合格的考试成绩。这样并没有真正达到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再次,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网上继续教育和网上考试使得替学替考现象十分严重,甚至有的单位由一人专门负责所有人员的听课和考试,更使得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成为一种形式。
本文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初步探讨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和实施,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建立会计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会计继续教育的现状及会计继续教育未来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一些探讨。通过对现状的分析,针对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现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会计继续教育体制。
第一章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概述
1.1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定义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又叫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或在职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再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1.2 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1.2.1 《会计法》的相关规定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会计法》第三十九条“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的规定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1.2.2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从业资格后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财政部在1997年发布的《会计证管理办法》中开始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纳入会计证管理范围,之后,在先后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此也都有相关规定。2005年3月财政部最新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持证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持证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1.2.3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为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2007年1月财政部发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对象及分级培训、内容和形式;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考核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该规定的出台,使我国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走上了一条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对各级财政部门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1.2.4 继续教育内容、对象和师资要求
根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将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级别。分别针对取得高级、中级、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以及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承担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学人员,一般应具备教授职称、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为具备相应水平的专家。承担中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学人员,一般应具备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职称、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为具备相应水平的专家。承担初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学人员,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含讲师)职称、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为具备相应水平的专家。
1.3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3.1 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曾经说过:“会计主要是顺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显然,会计工作是受客观经济活动制约的,客观经济活动变化了,财务会计必然随之发生变化,相应地,会计环境也必然发生变化。而会计环境的变化使得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会计继续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才能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各种挑战。
1.3.2 会计准则不断变化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改革。从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到1997年颁布我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到2001年试行《企业会计制度》,又到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的重大改革,都明显表明我国会计事业正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也造成会计人员知识更新的节奏非常之快。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新内容。
1.3.3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成为新时代会计教育的首要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循的,与会计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由于企业经济活动及其会计核算涉及到诸多关系人的利益,加上经济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很大程度上要靠自身价值观来做出判断。会计人员的良好的道德情操,将会在会计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以前并未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看待,加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目前会计诚信严重缺失,财务舞弊案件层出不穷。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都将会造成重大破坏,也会对其个人今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会计继续教育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摆在首要位置。
1.3.4 现代企业制度对会计人员基本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会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着变化,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发生了改变。通常企业内部会计与管理当局是一种雇佣契约关系,只有企业会计人员与管理当局立场一致,才会产生经营协同效应;同时,管理当局需借助于会计信息系统,以财务报告为载体向其委托人、债权人等报告企业经营业绩,这就决定了管理当局希望与会计人员建立一种有利于管理当局的契约关系,且主导权要在管理当局方,这样会计人员就不得不考虑雇主的利益,也就无法阻止管理当局的违法行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使会计行为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各方面都试图对会计施加影响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从而使会计人员的职业立场处于更为复杂的境地,在这种会计主体多元化、企业错综复杂、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3.5 深化会计教育改革,与国际会计教育接轨的时代要求
为了尽快适应我国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我国不断完善了会计法规体系建设,陆续颁布一系列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法律、法规,使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得到迅速更新和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给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管理工作,掌握新法规、新制度已经成为会计人员的必须。由于目前会计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会计人员总体状况比较落后,尤其是高级人才更是十分匿乏,据不完全统计,虽然我国持证的会计人员达1500万,但高级会计人才却不足40万,且以传统的财务会计知识体系为主要专业技能,真正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有300多万。这就给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增加了难度。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人才的竞争显得尤为重要。国家之间的竞争,地区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体,是会计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一个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单位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全社会会计队伍的状况,则关系到整个会计事业的发展。我们一定要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培训会计人才尤其是高级会计人才的紧迫性。这就要求管理部门要对本地区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作出长远的科学规划。因此,发挥高校和社会培训等多种渠道培养会计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通过高校与培训机构互动,与发达地区互动和与国外互动,利用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能扩大教育规模,甚至形成教育产业,减少国家投资,解决工学矛盾;实现人的智能最大化,是为学生的自我奋斗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使学习成为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更利于教育普遍化,如持续教育、终身教育、持续专业教育、非传统教育、成人教育等;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教育为基础,扩大人才培训的贡献率,实现劳动者的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
第二章 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会计人员职责权限制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考试制度、会计从业资格制度、总会计师制度、会计人员培训制度、会计人员表彰奖励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强化了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调动了会计人员努力钻研业务、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会计队伍的发展壮大和人员素质的稳步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会计人员来源的复杂性,加上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所以说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会计人才缺乏,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很不相适应,因此,在大力发展会计学历教育的同时,应组织好大规模的会计在职教育,要不断改进培养渠道、组织形式、教材体系,提高培训工作的适应性和超前性。同时,要改革和完善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会计人才选拔、评价机制,以激励会计人员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业务,提高自身素质。
2.1 会计继续教育的特点
2.1.1 强制性
财政部颁布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学习内容、学时由财政部会计司拟订,具体实施由各级财政会计管理部门批准认可的学校、单位组织开展,其运作格局是培训单位培训,由各级财政部门发证,每个会计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若连续二、三年未参加,将在资格考试、会计证年检、评先表模等方面予以惩诫,直至吊销会计证,清理出会计队伍。
2.1.2 层次性
由于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都必须接受继续教育,这些会计人员根据会计专业资料(职称)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级别,因此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按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来划分。
2.1.3 大量性,大规模
我国有1500万会计人员,一个县一般也有一千多会计人员,每年都要全部轮训一遍,无论是会计人员数量还是培训工作量都是大规模性的,都是史无前例的。
2.2 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由于各级主管部门对继续教育并不重视,存在认识上的差距,多数领导认为会计人员现有的知识足以承担现有的工作,对于一些新知识、新内容靠会计人员自学也能解决问题,并没有把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和整体人才资源开发规划,更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
用,往往重任用、轻培训,严重影响会计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有的单位就算重视会计继续教育,但是实际上用于对会计部门人员的培训学习经费投入也很少。主要表现是:不愿报销会计人员的培训费;不支付会计人员培训期问的工资;不组织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管理不力等。
2.3 会计人员对自身的继续教育认识不足
会计工作也属于专业技术工作范畴,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会计人员需要更新和学习的知识将成倍增加,其主要途径就是继续教育。但现阶段会计人员对会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到位,简单地认为继续教育投入是一种消费性投资,会增加负担或个人的经济压力,不愿对会计继续教育进行必要的投入(包括时间、资金投入),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不够重视,为应付会计证的年检而接受继续教育,存在着做表面文章,缺课、少课、应付考试等现象。有的即使参加了培训班,认为与自己目前所在单位的会计工作不沾边,只是为了应付课时数,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不上课,只参加考试。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使得继续教育变成了例行公事,流于形式。严重影响着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正当理由不完成规定继续教育培训学时;指派他人顶替自己参加继续教育培训;顶替他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只报名而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指派他人顶替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考试;不按规定完成自学内容。
[2]2.4 接受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范围过窄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包括会计管理人员、会计教研人员和会计实务工作者都面临着知识更新问题。会计继续教育只重视持证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这样,必然会使相当多的会计人员不被包含在继续教育的范围之中,造成一部分会计管理和教研人员忽视了对日常工作中较少用到的新知识的学习,导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
2.5 会计继续教育的定位有偏差
现在的会计继续教育被简单地定位于岗位定向培训,实际操作中主要局限于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法规制度、会计准则的培训上。然而,知识经济下最本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表现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上,就是造就一批优秀创新型和拔尖会计人才。因此,会计继续教育应定位于对会计人员进行创新教育.不仅教会职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各种综合能力,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2.6 现阶段远程继续教育模式的不足
2.6.1 学习环境受硬件、软件限制
远程教育模式必须有连接互联网的电脑,这对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不成问题但对较小的县级市以及乡镇农村地区、偏远山区地区就无法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由于受到上述硬件、软件环境的限制,目前会计继续教育还需集中面授来补充,或采取其他方式。
2.6.2 无法监督学员是否认真学习和考试
远程教育模式是由学员直接通过互联网点播会计网校课件学习,由系统自动记录学习时间,这对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较高,存在无法监督学员是否认真学习和考试的问题。而且在考试的过程当中存在十分严重替考的现象,有一部分的学员直接甚至交给别人“包办”,也可以通过继续教育。达不到会计继续教育的效果,流于形式。到会计继续教育的效果,流于形式。
第三章 我国会计继续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建立考核、评价与使用相结合的约束、激励机制
严格的考核制度,是保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正确评价继续教育接受者执业水平是否提升的重要前提。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制度则是用人单位正确使用会计人才的有效依据。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肯定和人员使用,反过来又将激励会计人员接受新一轮的继续教育,从而形成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良性循环。因此,建立考核、评价与使用相结合的约束、激励机制对促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有着重大意义。
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参加继续应当将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 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会计工作者、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等的依据之一,对未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或者未完成接受培训时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督促其接受继续教育;对无正当理由仍不参加继续教育的,可采取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应当将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会计人员任职、晋升的依据。
总之,应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作为会计行业的大事来抓,以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道德决策能力和技能水平的手段,提高会计人员的分析、预测及风险防范能力。真正发挥会计职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3.2 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能够节省时间、缓和工学矛盾、简便易行、收到显著的效果就是好方法。由于会计职业继续教育具有针对性、适应性、效益性、灵活性等特点,其教学方法完全不同于会计正规教育。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实践证明,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是符合会计职业继续教育特点的具有高效性的教学方法。
3.2.1 案例法
案例教学法是老师通过剖析实例,解决实际问题,向继续教育对象讲解有关知识的教学方法。案例法能让学员通过实例.理论联系实际,较快理解、掌握相关知识。譬如,近年来世界各国发生了众多的财务舞弊案,这些案例有许多共同点,如舞弊手法主要是钻准则或制度的漏洞,或者是直接违反相关准则或制度。教师可以结合案例分析讲解相关的准则或制度,从而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准则或制度出台的原因、背景、意义等。
3.2.2 讲座法
由掌握最新知识、最新技术的会计实务界专家或把握会计某一领域发展动向的学者作专题报告或系列讲座,使接受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从中学到会计新知识、新方法,了解会计发展新动向。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适合于较高层次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3.2.3 讨论法
作为实务工作者,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必定会遇到诸多问题。在继续教育中,可以采取互动的教学形式,由学员将这些问题提交给授课教师,教师整理归类后进行讲解,并鼓励学员主动与老师交流、探讨,实现教学相长。
3.2.4 模拟教学法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而缺乏实践经验的会计从业人员,可以在模拟会计环境的实验室里,学习有关实务操作,增强动手能力。
3.3 加强对培训单位的监督、考核与评估
培训单位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者,它的施教水平直接关系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质量,因此对培训单位要加强指导、考核和监督,引入竞争,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制度、学员意见反馈制度,建立健全对培训单位的考核、评估体系。考虑到对培训机构的监督、检查是常态性的工作,需要较多的人力保障,此外,考核与评估需要具有专业评估人才的组织和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因此,我们建议由会计继续教育管理委员会来实施,具体的程序如下:
3.3.1 事前核准
对培训单位进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市场实行核准制。培训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与承接培训工作相适应的教学场地和设施;(2)拥有与承接培训工作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管理力量;(3)能够完成所承担的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具备以上条件的培训机构才能向厦门市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提请核准。
3.3.2 事中监督
事中监督实行跟踪抽查制度。根据培训单位的培训任务,按照一定的比例随机抽查培训课堂,对培训单位的教学管理、教学场地、教学环境以及课堂教学的方法、特点、效果等进行实地检查、跟班听课,或随机抽一部分被培训人员进行座谈了解,填写“检查情况说明书”,对发现的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及时提出、及时矫正。
3.3.3 事后考核、评估
事后考核建立学员意见反馈制度,“学员意见反馈表”设计应讲究全面性、系统性、合理性,每次培训结束时,要求各培训单位及时组织学员填写“学员意见反馈表”,并上交会计继续教育管理委员会备案。事后评估实行专家评审制度。组织会计教育界、实务界的专家组成评估小组,定期对培训单位进行评估。结合“学员意见反馈表”和“检查情况说明书”,设定包括办学条件、办学现状、教育质量、管理水平、教育效益等五个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使办学机构与主管部门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工作成绩和存在的差距,及时发现薄弱环节,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工作。
3.4 发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
未来的会计教育将是素质教育,将以培养高智能型人才为目标,其教学计划将充分体现拓宽会计人才的知识面,按照管理“通才”的标准进行培养,教师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生活氛围,本着能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拓宽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未来的会计教育将是终身教育,将建立会计专业人才终身接受教育的制度,以始终保持会计管理工作的先进性,所以要培养会计人员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再也不是一次性为学生准备一切的教育,学习的社会化、社会化学习是教育更普遍的形式,终身教育是会计教育的主要目标,一个人只要有一二个月不学习,就会落后,会计人员将不断回归教育,“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为此需要做了很恰当的解释。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其第一号公报《会计教育的目标》中就强调“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再者,“会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教学生独立学习的素质,大学教育应是提供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以独立自我的精神持续地学习新的知识。因此,终生独立自学能力就成为会计专业人员生存与成功的必备条件”。
未来的会计教育将是创新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不断创新,“不创新,就灭亡”,就会计教育而言,一方面,它要求培养的人才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等;另一方面,它要求会计教育不断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推行会计教育普及将成为未来会计教育发展的另一战略目标,通过多层次、多面向、多渠道及多种方式的专业教育,让会计基础知识真正成为一种社会性知识,以进一步发挥会计人才的社会性作用。
从会计教育提高方面讲,会计专业的学位教育在专门人才培养中占据主导地位。专科层次可从实用角度出发,根据职业需要协调若干专业,如会计、审计、电算化会计等,以达到培养专才的目的;本科层次中设一个“会计学”专业,以达到培养通才的目标;研究生层次的硕士可不再细分专业和专业方向,博士可按研究方向或领域设若干专业或方向,如会计理论、审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等。
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下,会计作为边缘学科的特点将会越来越明显,会计将最终成为一门新型的跨学科专业。
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严格会计人员的持证上岗,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入手,以《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方法》为依据,对无证会计人员坚决予以清退,对不达标的会计人员应坚决予以停用,对违法乱纪的会计人员应暂停或永久取消会计从业资格并广而告之,对优秀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与考核,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实践,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应用,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实施优胜劣汰。建立会计职业界和会计教育界的联系机制。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的建议是:(1)政府管理部门如财政部会计司仍作为主体力量对会计教育施加影响。要让会计人员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大力宣传,宣传的对象包括会计管理人员、会计教研人员和会计实务工作者。纠正那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激发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企业领导和广大财会人员从思想和行动上切实重视继续
教育,积极支持、关心、投人到会计继续教育的活动中。这样才能使继续教育收到了好的效果。积极性有待提高。
(2)目前在我国,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联系松散。没有一个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因而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由于经费紧张。环境限制太多,阻碍了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此外,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挤掉了实践环节的时间,因而总是匆匆忙忙走形式,即使有实践环节效果也不好。笔者认为,会计继续教育中,在强调会计理论的同时,更应该加强会计实践环节建设。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是用人单位反映突出的问题。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应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团体,发挥民间职业团体在沟通与交流中的功能,如参与会计教育评价体系的制定、调查企业的需求。组织研讨、交流等。在具体开展会计实践时,可通过在会计实验室封闭实习的方式进行,也可通过与会计职业界业已建立的联系机制到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等职业界实习。大力提倡会计教育界人士通过会计职业团体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兼职同时欢迎实业界人士在学校兼职,给学生传授更多的实务经验,建立会计教育界与职业界的互动合作。政府管理部门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团体的迅速成长;政府管理部门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团体,如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等的迅速成长,充分利用这些团体与实务界联系密切的优势,采用各种方式发挥民间职业团体在沟通与交流中的机能,如参与会计教育评价体系的制定,调查企业的需求,组织研讨与交流等;
(3)会计职业团体下设会计考试委员会专门从事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的沟通与交流活动;由政府部门牵头举办会计教育研讨会或发起一些会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邀请教育部门和实务部门共同参加,通过广泛、频繁的交流合作促进彼此的了解,帮助教育界确立合适的会计教育目标。
在信息与知识经济及教育并驾齐驱发展的年代,会计教育将既是信息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为了使会计人员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建设,我们要转变会计人员的思想,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远程会计继续教育方法和考核方式,避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提高会计继续教育的质量。同时,我国的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宣传的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意识,建立一种终身教育体制,并要不断规范继续教育制度,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才是提高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根本。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篇:湖南财院成本会计第二章习题答案(2012)
第二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
2、企业的一切开支及耗费 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 营业外支出利润分配性支出
3、经济内容经济用途
4、费用要素
5、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6、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管理要求
7、产品品种产品批别产品生产步骤
8、每次计算成本的间隔期间,即多长时间计算一次成本定期不定期
9、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10、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
ADCACBABB
三、多选题
1、BE2、ABCD
3、ACE
4、AC
5、CDE
6、ACD
7、ABCD
8、ABC9、BC
四、判断题1、2、6、8错,其它对
第四篇:2014年继续教育问题内容
问题内容:
新增作业内容 1.什么是森林资源?简述森林资源的组成。2.世界森林资源主要变化趋势有哪些?
3.中国森林资源发展目标是什么?
4.简述如何由龄级划分龄组。
5.什么是法正林?其优缺点有哪些?
6.简述林班的概念、用途及区划方法。
问题内容:
新增作业内容 1.简述小班的特征、划分原则及划分条件。2.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和区域划分。
3.我国森林调查的种类有哪些?
4.国家一类清查的方式、目的、总体及资源落实单位是什么?
5.小班调查的内容及主要方法有哪些?
6.什么是抽样调查?简述简单抽样调查的具体步骤?
第五篇:13年春东财《成本会计》在线作业答案
13年春东财《成本会计》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1.下列属于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是(D)A.约当产量法 B.定额比例法 C.分步法
D.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满分:4 分
2.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计入(C)A.应付福利费 B.生成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满分:4 分
3.企业因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费等,属于(D)成本项目 A.管理费用 B.直接人工 C.直接材料 D.制造费用
满分:4 分
4.下列方法中属于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是(D)A.直接分配法 B.计划成本分配法 C.生产工时比例法 D.定额比例法
满分:4 分
5.分批法适用的是(A)A.小批单件生产 B.大批大量生产
C.大批大量多步骤生产 D.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
满分:4 分
6.成本还原是指从(C)生产步骤起,将其耗用上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项目的比例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A.最前一个 B.中间一个 C.最后一个
D.随意任选一个
满分:4 分
7.产品成本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是(D)A.分类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种法
满分:4 分
8.决定成本计算对象的因素是生产特点和(C)A.成本计算实体 B.成本计算时期 C.成本管理要求 D.成本计算方法
满分:4 分
9.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A)A.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成本 B.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 C.计算半成品成本 D.计算产成品成本
满分:4 分
10.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是(B)A.直接材料预算 B.销售预算 C.生产预算
D.直接人工预算
满分:4 分
11.下列不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是(D)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管理大楼的折旧费
满分:4 分
12.如果某种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使用的方法是(C)A.约当产量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法
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
满分:4 分
13.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成本报表是(B)A.对外报表 B.对内报表
C.既是对外报表又是对内报表 D.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自行决定
满分:4 分
14.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类似于(C)A.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B.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C.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D.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满分:4 分
15.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用范围上(A)A.与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 B.与生产的类型有着直接的关系
C.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业 D.只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标准成本的种类有(ABC)A.理想的标准成本 B.基本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超额标准成本
满分:4 分
2.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ABCE)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B.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C.约当产量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E.定额比例法
满分:4 分
3.材料价格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D)A.供应单位和供应价格的变化 B.废品、次品率的变动 C.材料质量的变化
D.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变化
满分:4 分
4.关于制造费用的说法,正确的有(BC)A.制造费用是企业管理费用的一部分 B.制造费用大部分是间接生产费用 C.制造费用最终应计入产品成本 D.制造费用属于期间费用
满分:4 分
5.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时应具备的条件是(ACE)A.月末在产品数量大,但较稳定 B.月末在产品数量大且不稳定 C.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 D.月末在产品数量大
E.月初、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满分:4 分
6.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CD)A.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
B.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 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D.各个会计期间
满分:4 分
7.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有(DE)A.品种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定额法 E.分类法
满分:4 分
8.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的优点是(ABC)A.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B.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C.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
D.不能全面反映各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满分:4 分
9.在下列项目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AB)A.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 B.保险费 C.研究开发费 D.职工培训费
满分:4 分
10.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ACD)A.产品产量 B.产品价格 C.产品品种构成 D.产品单位成本
满分:4 分
13年春东财《成本会计》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V
1.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D)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房屋
B.本月内购进的机器设备
C.未使用的设备
D.本月减少的设备
满分:4 分
2.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类似于(C)
A.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B.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C.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D.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满分:4 分
3.产品成本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是(D)
A.分类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种法
满分:4 分
4.企业因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费等,属于(D)成本项目
A.管理费用
B.直接人工
C.直接材料
D.制造费用
满分:4 分
5.从理论上讲,产品成本应是产品价值中的(D)
A.C B.V C.C+V+M D.C+V
满分:4 分
6.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用范围上(A)
A.与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
B.与生产的类型有着直接的关系
C.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业
D.只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
满分:4 分
7.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比较准确,但分配计算过程较复杂的分配方法是(C)
A.计划成本分配法
B.顺序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满分:4 分
8.决定成本计算对象的因素是生产特点和(C)
A.成本计算实体
B.成本计算时期
C.成本管理要求
D.成本计算方法
满分:4 分
9.成本还原是指从(C)生产步骤起,将其耗用上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项目的比例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A.最前一个
B.中间一个
C.最后一个
D.随意任选一个
满分:4 分
10.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时是在(B)
A.各受益单位间进行分配
B.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C.辅助生产以外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D.各受益的基本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满分:4 分
11.适合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B)
A.分步法
B.分批法
C.分类法
D.品种法
满分:4 分
12.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是(B)
A.直接材料预算
B.销售预算
C.生产预算
D.直接人工预算
满分:4 分
13.下列方法中属于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是(D)A.直接分配法
B.计划成本分配法
C.生产工时比例法
D.定额比例法
满分:4 分
14.区别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最主要标志是(A)
A.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B.产品成本计算期
C.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D.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满分:4 分
15.所谓成本习性,是指成本(C)
A.经济用途
B.经济内容
C.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
D.与利润的依存关系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1.标准成本的种类有(ABC)
A.理想的标准成本
B.基本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超额标准成本
满分:4 分
2.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关系的关系分类,分为(AC)
A.直接生产费用
B.变动生产费用
C.间接生产费用
D.固定生产费用
满分:4 分
3.关于制造费用的说法,正确的有(BC)
A.制造费用是企业管理费用的一部分
B.制造费用大部分是间接生产费用
C.制造费用最终应计入产品成本
D.制造费用属于期间费用
满分:4 分
4.构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基本因素有(CD)
A.效率差异
B.耗用差异
C.用量差异
D.价格差异
满分:4 分
5.在下列项目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有(AB)
A.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
B.保险费
C.研究开发费
D.职工培训费
满分:4 分
6.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的适用条件有(AB)A.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各月末在产品结存量不稳定
C.月末在产品数量不大
D.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很小
满分:4 分
7.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的优点是(ABC)
A.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B.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C.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
D.不能全面反映各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满分:4 分
8.品种法适用于(ABCE)
A.大量生产
B.成批生产
C.单步骤生产
D.多步骤生产
E.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的多步骤生产
满分:4 分
9.可修复废品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包括(AC)
A.经过修复可以使用
B.经过修复仍不能使用
C.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
D.可以修复,但在经济上不合算
满分:4 分
10.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时应具备的条件是(ACE)
A.月末在产品数量大,但较稳定
B.月末在产品数量大且不稳定
C.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
D.月末在产品数量大
E.月初、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满分:4 分
13年春东财《成本会计》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1.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计入(C)
A.应付福利费
B.生成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满分:4 分
2.下列不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是(D)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制造费用
D.管理大楼的折旧费
满分:4 分
3.区别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最主要标志是(A)
A.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B.产品成本计算期
C.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D.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满分:4 分
4.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C)
A.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B.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部门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D.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
满分:4 分
5.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优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叫做(A)
A.理想标准成本
B.正常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
D.可达到标准成本
满分:4 分
6.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时是在(B)
A.各受益单位间进行分配
B.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C.辅助生产以外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D.各受益的基本车间之间进行分配
满分:4 分
7.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D)
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房屋
B.本月内购进的机器设备
C.未使用的设备
D.本月减少的设备
满分:4 分
8.在总成本计算公式y=a+bx直线方程中,b是直线的斜率,它代表(D)
A.固定成本总额
B.变动成本总额
C.业务量
D.单位变动成本
满分:4 分
9.在变动成本法下,计入产品成本的是(A)
A.变动生产成本
B.全部变动成本
C.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D.全部生产成本
满分:4 分
10.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就是按照下列哪种计算产品成本(A)
A.订单
B.品种
C.车间
D.生产工艺过程
满分:4 分
11.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比较准确,但分配计算过程较复杂的分配方法是(C)
A.计划成本分配法
B.顺序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满分:4 分
12.连环替代法与差额计算法两者的关系是(C)
A.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B.两者是一种分析方法
C.后者是前者的一种简化形式
D.两者计算原理相同,但计算结果不同
满分:4 分
13.所谓成本习性,是指成本(C)
A.经济用途
B.经济内容
C.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
D.与利润的依存关系
满分:4 分
14.下列方法中属于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是(D)
A.直接分配法
B.计划成本分配法
C.生产工时比例法
D.定额比例法
满分:4 分
15.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用范围上(A)
A.与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
B.与生产的类型有着直接的关系
C.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业
D.只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1.成本计算品种法的特点有(ABCD)
A.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B.成本计算定期按月进行
C.在单步骤生产企业一般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D.在多步骤生产但不需分步骤计算成本的企业,一般需要将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满分:4 分
2.关于制造费用的说法,正确的有(BC)
A.制造费用是企业管理费用的一部分
B.制造费用大部分是间接生产费用
C.制造费用最终应计入产品成本
D.制造费用属于期间费用
满分:4 分
3.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的适用条件有(AB)
A.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B.各月末在产品结存量不稳定
C.月末在产品数量不大
D.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很小
满分:4 分
4.废品按照其报损程度和修复价值,可分为(AB)
A.可修复废品
B.不可修复废品
C.再修复废品
D.在产品
满分:4 分
5.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ABCD)
A.直接分配法
B.交互分配法
C.计划成本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
E.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满分:4 分
6.标准成本的种类有(ABC)
A.理想的标准成本
B.基本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超额标准成本
满分:4 分
7.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时应具备的条件是(ACE)
A.月末在产品数量大,但较稳定
B.月末在产品数量大且不稳定
C.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
D.月末在产品数量大
E.月初、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
满分:4 分
8.可修复废品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包括(AC)
A.经过修复可以使用
B.经过修复仍不能使用
C.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
D.可以修复,但在经济上不合算
满分:4 分
9.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CD)A.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
B.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
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D.各个会计期间
满分:4 分
10.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ABCE)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B.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C.约当产量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E.定额比例法
满分: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