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课时分层作业1陈情表鲁人版必修3

时间:2019-05-14 12:0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课时分层作业1陈情表鲁人版必修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课时分层作业1陈情表鲁人版必修3》。

第一篇: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课时分层作业1陈情表鲁人版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一)陈情表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险衅(xìn)

.B.洗马(xǐ).C.陨首(yǔn).D.矜育(jīn).

僮仆(bú)

期功强近(jī)..

猥以微贱(wěi)茕茕孑立(jié)..逋慢(bū).盘桓(huǎn).

终鲜兄弟(xiǎn).

宠命优渥(wò).C [A项,“仆”应读“pú”;B项,“洗”应读“xiǎn”;D项,“桓”应读“huá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 [B项,民间推荐的优秀人才。]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导学号:64952002】

A.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B.拜臣郎中 .C.除臣洗马 .D.过蒙拔擢 .A [A项,“察”为推荐;B、C、D三项中的加点词均为授予官职。]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臣具以表闻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欲苟顺私情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苟非吾之所有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秀才:科举考试的一种身份 告诉:申诉

区区:拳拳之心,形容自己的私情

A [A项,均为介词“用”;B项,介词,比/介词,被;C项,副词,姑且/连词,如果;D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代词,这些。] 5.下列句子中,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暴秦之欲无厌

B.孰为汝多知乎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D [A项,“闵”同“悯”;B项,“知”通“智”;C项,“厌”通“餍”。]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64952003】

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B.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B [B项,名词作动词。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7.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因为命运坎坷,年幼遭遇不幸。刚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2)况且我年轻时在伪朝任职,连续任职做到郎官,本来就希望官职显达,并不顾惜自己的名誉节操。8.名句默写。

【导学号:64952004】

(1)《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李密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2)《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4)《陈情表》写李密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6)《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请求晋武帝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答案】(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而刘夙婴疾病 常在床蓐(3)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4)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5)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6)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

二、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导学号:64952005】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①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节)..【注】 ①醮(jiào):再婚。②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B.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C.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D.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D [“刘氏有疾”为主谓宾结构,其后应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未尝解衣”为动宾结构,其前应断开,据此排除B项。]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又称“表字”,古人成年取名定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方便别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B.泰始,是西晋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一个年号。

C.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

D.《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

A [古人幼时取名,成年定字。]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为祖母端饭菜、端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

B.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学习,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认为他很有才华,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

C.李密认为孔明的教诲细碎具体,和舜、禹、皋陶的话语一样,都很简洁得当。D.李密有才能,希望到朝廷内做官,却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对此心怀怨恨。后来,皇帝下诏让他赋诗,李密在诗中流露出了不满,并因此被免职。

C [“和舜、禹、皋陶的话语一样”说法有误,原文是“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12.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仕”动词,译为“做官”;“数”译为“多次”;“称”译为“称赞”。(2)“白”译为“禀告、告诉”;“以”译为“因为”;“清慎”译为“清廉谨慎”;“弗之劾也”是宾语前置句,译为“没有弹劾他”。

【答案】(1)(李密)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2)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给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他的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认为是很有文学才华的人)。

(李密)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李密因为祖母年岁高,无人奉养,就没有接受官职。于是上疏《陈情表》,晋武帝阅读《陈情表》后说:“李密的名声,不是徒有虚名!”于是就停止征召他。后来刘氏去世,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再一次征用他到洛阳做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他说:“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抵抗魏国,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这知道成败是同样的。”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细碎具体?”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相互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细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自己相匹敌,因此说话细碎。”张华认为他的话对。

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县的县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曾经在写给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结束。”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给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能调到朝廷任职,可是朝廷却没有人帮助他,于是升迁到汉中担任太守,自己认为失去了万分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诗的末章说:“人们有这样的话,有因才有缘。做官没有权势的朝臣做依靠,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这番话哪会正确!”武帝很生气,在这种情况下,都官从事上奏免除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家中。

第二篇: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单元导读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3

第1单元 至爱至亲

单元导读 《陈情表》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可亲情却永远不会被淡忘。在倾盆暴雨中,亲情是一把遮雨伞;在凛冽的寒风中,亲情是一棵挡风树。经历了狂风暴雨,我们的心灵为什么安然无恙?就是因为有亲情这棵守护心灵的大树。亲情让李密为尽孝而看淡高官厚禄,亲情让兵戎打天下的晋武帝为之动容。让我们珍视亲情,铭记亲情吧!

《我不是个好儿子》

我们成长,我们成功与失败,我们的身边永远有母爱的光辉照耀前路。母爱使我们产生尊严,产生自豪,产生激情,产生面对一切困境的信心和刚毅。母亲是我们灵魂里的意志。但母亲并不要求我们任何回报。而我们面对母亲,仅仅只能歌唱。她感化了我们,感化了人类,从古至今。让我们都爱我们的母亲吧!孝敬母亲,用我们能够的方式……

《项脊轩志》

亲情是系在古往今来所有人心灵中一条亘古不变的、柔软却坚不可摧的丝带。亲情是归有光踌躇满志接过的象笏;亲情是项脊轩外一树亭亭如盖的枇杷。“繁华落尽见真淳”,亲情在独抒性灵的笔端,最朴素也最美丽,最平凡也最深沉。细读细品令人“长号不自禁”。

《我与地坛(节选)》

“一个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如是说。确实,人生在世,忧患很多,肉体的痛苦,精神的折磨。时间拷问着只有血肉之躯的众生,而只有真正的高贵的灵魂,才能笑迎命运的挑战。史铁生在地坛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与永恒,欣赏到了人类的步伐和舞姿,赞美着生命的呼喊与歌唱。从不屈中获得骄傲,从苦难中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完成了他思想的涅槃。

第三篇:高中语文 第14课陈情表课件 语文版必修1范文

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1、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 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B、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C、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惟一原因。思考讨论:

2、品味第一层,作者为什么扯起“孝”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义? B、“凡”是指一般,“况”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对特殊就更应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孤苦”一词承首段,又为下文“臣之辛苦”张本。A、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

3、品味2、3层,看本段的语言特点 A、“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人,至为恳切。B、“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更相为命,„„”,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特点:委婉、流畅。此段中反复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解释不能“废远”的原因,情辞恳切。

4、归纳该文段写作思路 不仕的理由 圣朝以孝治天下 祖孙更相为命 区区不能废远 克尽孝道(合情合理)

5、归纳该文段的段意。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陈述自己不仕的理由。

四、具体分析课文第四文段。

1、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文段。

2、掌握如下重点词解。(1)臣密今年四十有四()(2)臣之辛苦()有---又:再 古:辛酸、悲苦;今:身心劳苦

3、借助课后解析,尝试翻译该文段。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 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 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李密 文学常识 整体阅读 研读赏析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文言知识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

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了。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

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表:(奏议)是古代臣子

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

1、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2、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3、背诵全文。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上的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3、在较短时间内

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第 一 课 时

1、复习什

么是表?

2、掌握作者简介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重点分析第一、二文段。李密,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公元263

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

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

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则

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

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

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

度表闻”时,发生了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

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

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我们今天读这篇文章,就应从感情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考虑它的内容和表现技巧,而

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篇“以孝感人”的“至文”了。忠孝两全是《陈情表》的中心,这种封建意识本不足取,但由于这篇文章语文恳切,文笔委婉,记叙详尽,说理

周密,表达感情淋漓尽致,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字令伯,有名虔,晋初文学家。以当时著名学者谯周为师,博

览五经尤长于《春秋左氏传》。他曾在蜀汉担任尚书郎等职,以文学才辩和重孝

而见称于世。蜀汉亡后,晋武帝召李密为太子洗马,而李密以奉养祖母为理由,辞不就职。后祖母去世,他才出来做官,历任尚书郎、汉中太守。后因赋诗得罪

了晋武帝被免官,卒于家中。(注意:不要与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密混淆。)

一、听录音范读全文,试给生字词注上拼音。(1)险衅()(2)夙遭

闵凶()(3)终鲜兄弟()(4)门衰祚

薄()(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6)除臣洗马()(7)过蒙

拔擢()(8)非臣陨首()(9)则刘病

日笃()Xìnsù xi?nzuòjīq?ang X?an

zhuóy?nd?

一、具体分析第一文段。

1、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文段。

2、掌握如下重点词解。(1)夙遭闵凶

()(2)九岁不行

()(3)零丁孤苦

()(4)至于成立

()闵----悯:忧伤古:不能走路;今:不可

以(不能)零丁―伶仃:孤独的样子 古:直到;今:(连)表另提一事; 古:

成人自立;今:筹备成功(6)刘夙婴疾病

()(7)常在床蓐

()(5)外

无悸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外:名―状:在门外;内:名―状:在家里 古:缠绕;今:不满一周岁的小孩 蓐

----褥:草垫子

3、借助课后解析试翻译该文段。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

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而刘夙婴常在床蓐,臣侍

汤药未曾废离。臣李密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

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

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3、思考、讨论; A:(1)、文章第一句在全文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2)、行文承接第一句分别从几方面陈述“我”不仕的事实根据?(学生自由讨论后发言)明确)(1)、文首第一句在文中将起到“总领、概括”全文的作用。(2)、行文承接第一句分别从?(1)幼年丧父失母、孤苦多病;(2)人丁不旺、祖母疾病缠身等两方面来陈述“我”不仕的事实根据。

B、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下面哪些内容都属于“闵凶”? 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 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 夙婴疾病 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C、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品析: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不易。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D、横的方面:(外、内)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品析:强调“无(鲜)”字,“儿息”虽有却“晚”,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无”“鲜”等写出了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以白描手法见情感的朴素、真挚。E、哪些语句可见祖孙的相依为命?哪些词语直接写其凄苦? 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悯惜、抚养 夙婴疾病――靠孙子侍汤药 零丁孤苦、茕茕孓立、形影相吊等词语生动地表现其孤苦之情状,令人读而生悲。相依为命: 凄苦:(照应“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照应“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4、师生共同归纳该文段的写作思路。丧父失母 孤苦多病 人丁不旺 疾病缠身(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照应)不幸的家境

5、归纳概括该段的段意。@ 该段主要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

二、具体分析课文第二文段。

1、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文段。

2、掌握如下重点词解。

(1)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2)除臣洗马()(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4)臣具以表闻()古:古时地方举荐的人才;今:泛指读书人。古:授予官职;今:除去 古:对上报答恩泽;今:向上级报告 状语后置句:以表具闻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服待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尴尬。

3、思考、讨论;A、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明确):二层。第一层:重点叙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层:重点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B、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赴命)”? 表时间:逮、前、后、寻(解释“逮”和“寻”,积累相关词语)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识。“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按时间顺序)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C、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品析: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人心肺。“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处

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4、师生共同归纳该文段的写作思路。两难的处境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刘病日笃 进退狼狈 忠孝两难全

5、归纳该文段的段意。陈述自己忠孝两难的处境。

三、具体分析课文第三文段。

1、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文段。

2、掌握如下重点词解。(1)历职郎署()(2)有所希冀()(3)但以刘日薄西山()(4)不能废远()名―动:做官 古:非分的愿望;今:希望 名―状:一天天地 形―动:远离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 *

第四篇: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山水神韵课时分层作业2听听那冷雨鲁人版必修2

课时分层作业(二)听听那冷雨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52662010】

①进入初冬季节后,时有寒风吹拂,尤其是早晨,走在街头上,有一种料料峭峭的寒意....袭来,让人不自主地将脖子缩一缩。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⑤圣保罗在他的书信里,说过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我为这福音的奥秘,做了带锁链的....使者。”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②⑤⑥

C.①③④

B.②③⑤ D.①④⑥

A [①料料峭峭:指春寒,略带寒意的意思。用来形容冬寒,适用对象错误。②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用来形容社会生活画卷,符合语境。③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用来指从事另外的专业,不合语境。④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用来形容《封神演义》和《聊斋志异》对后世的影响不相上下,望文生义,可用“并驾齐驱”。⑤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用词符合语境。⑥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西南财大知名教授大闹机场”的新闻被不少媒体和报纸报道,引发网友热议,涉事教授的行为,引发了师德何在的叩问。

B.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C.广东省《融合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符合条件的非户籍人口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以及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D.她本科毕业时被保送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并成为学校第一批联合培养生,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深造,师从我国著名光学专家姜文汉院士。

B [A项,“媒体”包括“报纸”,删除“和报纸”。C项,成分残缺,在“同等待遇”后加“等目标”。D项,结构混乱,把“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深造”改为“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或“进入中国科学院深造”。]

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几句话,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52662011】

李清照纪念堂是座古色古香的庭院,________。“大明湖畔,________,故居在垂杨深处;________,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读后顿然唤起人们对这位婉约词家的怀念。

A.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趵突泉边 漱玉集中 B.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漱玉集中 趵突泉边 C.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 趵突泉边 漱玉集中 D.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 漱玉集中 趵突泉边

C [首先本段话的陈述对象是“李清照纪念堂”,A、B两项改变了陈述对象,根据陈述对象一致原则可排除,剩下C、D两项。根据对称原则,“大明湖畔”对“趵突泉边”,说地理位置;“漱玉集中”对“金石录里”,说作品情况,排除D项。] 4.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A.今日厂家平价促销,机会难得,敬请惠顾!B.舍弟光临寒舍,真乃蓬荜生辉,不胜荣幸!C.请恕我直言,你的做法我不敢苟同,敬请三思!D.久仰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B [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这里称呼的是对方,因此错误。] 5.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要求:语意连贯,合乎逻辑。

【导学号:52662012】

环保与文学艺术看似无关,__①__地球的气候变化、大气污染却与每一个人有关。__②__与人有关,__③__与文学艺术有关,__④__息息相关。__⑤__文学艺术有责任关注人类的行为,关注人类未来的命运。诗人余光中把“环保”作为诗歌写作的一种重要的文学题材,就说明,文学艺术__⑥__是娱乐,__⑦__是人类责任的一种担当……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特别注意结合语境。①处之后所说的内容是一种转折关系,所以此处必须填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如“但”“但是”“然而”等。根据“与人有关”“与文学艺术有关”这两句话的语境,可以判断②处与③处应该是条件关系,所以应该填“只要……就”。再结合上下句的关系,④处应该是递进关系,可填“甚至”。⑤处之后的内容是对上文的总结,所以应该填“因为”。⑥⑦是递进关系,用“不仅……还”。

【答案】 ①但 ②只要 ③就 ④甚至 ⑤因为 ⑥不仅 ⑦还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导学号:52662013】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__①__。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__②_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__③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气候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既能为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所以,人类要设法改变气候,使它有利于人类。①处根据上文的“不仅”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一句。②处根据上文“但是”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一句。③处根据上文“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及文段意思,可推导出“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一句。

【答案】(示例)①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②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 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7.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文段共有三句话,每句话中各有一处推断,要把太绝对的词语改过来。第一句的推断是“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太绝对。

第二句的推断是“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严重影响”太绝对。

第三句的推断是“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一定会”太绝对。【答案】 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8.仿照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与画线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导学号:52662014】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句式仿写能力。仿写的句子要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采用“……是……的冷雨,表达了……”的句式结构,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前后构成排比句;内容上要引述中国古代诗人的诗句,语意连贯。

【答案】(示例)“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情 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二、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导学号:52662015】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肉体生命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濯洗的灵魂,恍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所以,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苞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9.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主要是为了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一句,用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的开创性作用。

C.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作者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感到不满。

B [A项,理解错误,作者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的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对名胜的重要意义。C项,理解错误,“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与原文“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不一致。D项,错在“惭愧”和“不满”,文中并无此意。] 10.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第一问要求分析概括前三自然段的内容:首段点明时间及屈原得知楚国灭亡倍感失意;第二段写屈原决意沉江;第三段写屈原怀石自沉汨罗江,汨罗江永远被后人铭记,端午节由此而来。第二问考查前三段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内容上,通过屈原沉江的事件表现屈原以身殉国的爱国精神和“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尚品质;结构上,承上启下,以屈原在五月初五的阳光下沉江照应题目“端午的阳光”,引出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

【答案】 ①写了屈原在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的事件,点明了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来由)。②内容上,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结构上,照应了题目,引发了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

11.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题目的多重含义,需要我们在文本中寻找答案。全文“阳光”直接出现有两次:第一次是第三段开头,“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这时五月初五还不是端午节,“阳光”是屈原沉江的见证;第二次是倒数第二段的结尾,“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在这里,“端午节的阳光”象征着端午节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间接出现的“阳光”有一次,第五段写屈原“在结束自己肉体生命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据此可知,“端午的阳光”不仅是屈原沉江的见证,还是屈原精神的化身,寓意屈原所具有的爱国精神和高贵品格。

【答案】 ①它是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②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或精神的光芒)。③它是端午节的文化之光。屈原的爱国、正直,屈原的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着后人的内心。

第五篇:17-18版 必修1 第3单元 课时3 题型分层训练3

题型分层训练(三)“四选二”“推理排序”选择题专项突破

A组 基础达标

1.2015年10月1日正式施行新修订的被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对监管部门、食品行业发展以及公众“舌尖上的安全”有“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格的处罚和最严肃问责的要求”。这要求食品行业()①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速发展 ②坚持依法经营和依法维权相统一 ③遵守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 ④兼顾营利目的和社会责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B [新修订的被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行业坚持依法经营和依法维权相统一,②当选;材料不涉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速发展,①排除;遵守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与题意无关,③排除;“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行业兼顾营利目的和社会责任,④正确。] 2.2016年1月16日,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运营。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亚投行成立并开业将有利于增加亚洲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这说明()①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时代主流 ②亚投行为各成员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③亚投行改变了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将极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④设立亚投行有利于整合资源,发挥参与国的综合优势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C [材料说明亚投行为各成员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②当选;①不选,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而非已成为时代主流;③观点错误,亚投行没有改变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④当选,材料表明设立亚投行有利于整合资源,发挥参与国的综合优势。] 3.2016年2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 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围绕《意见》要求,赞同者有,质疑的声音也有。对此()①公民应采取多种方式行使民主决策权 ②公民要自觉学习理解、贯彻落实政府决策 ③政府要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宣讲力度

④国务院要行使好国家立法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D [对此公民要自觉学习理解、贯彻落实政府决策,②当选;①不选,材料与公民应采取多种方式行使民主决策权无关;③当选,材料表明政府要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宣讲力度;④不选,全国人大才行使国家立法权。] 4.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详细规定了政党协商的指导思想、内容、保障机制等。对“政党协商”认识正确的是()①可以协商党和国家领导人建议人选 ②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④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③

C.②④

B.①④ D.②③

C [对“政党协商”认识正确的是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②当选; ①不选,可以协商国家领导人,但不是党的领导人建议人选;③不选,基层自治才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④当选,“政党协商”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力争在制造业领域取得新突破:美国提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提出高科技战略计划“工业4.0”、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这说明()①各国都致力于发挥经济和科技上的比较优势 ②世界正在形成多个政治 经济力量中心 ③我国努力增强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确立有利态势 ④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B [材料说明各国都致力于发挥经济和科技上的比较优势,①当选;②不选,世界正在形成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属于无关选项;③当选,材料表明我国努力增强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确立有利态势;④不选,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已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而非基本形式。] 6.2015年10月9日,中国提交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入选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项目名单。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档案”申遗旨在培育和发展好中华文化 ②“档案”遗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见证 ③“档案”遗产是研究中华文明演进的重要物质载体 ④要有对发展中华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A.①③

C.②④

B.①④ D.③④

D [①错误,“档案”申遗旨在保存而非培育和发展好中华文化;②错误,“档案”遗产不只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见证;③正确,“档案”遗产是研究中华文明演进的重要物质载体;④正确,“档案”申遗要有对发展中华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7.2016年1月,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要求()①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唯意志主义 ②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 ③把“穷根”作为精准扶贫的客观依据 ④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特殊性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B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唯意志主义,①当选;②不选,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属于无关选项;③当选,材料表明 把“穷根”作为精准扶贫的客观依据;④不选,材料不涉及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特殊性。] 8.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引入西医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经过数百次实验成功找到了青蒿素制取方法。这说明()①发展的实质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肯定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是新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①④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C [材料说明肯定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是新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当选;①不选,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不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④当选,材料表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9.2015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为我国进一步深化价格机制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明确了价格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是基于()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②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①④

C.②④

B.①③ D.②③

A [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是基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①当选;②不选,材料不涉及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发展;③不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④当选,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是基于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10.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 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B.④→①→③→② D.③→④→①→②

C [经济决定文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资本涌入,推动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故C入选。]

B组 能力提升

11.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盈余浪潮的到来”。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到来,需要企业()①及时掌握数据——降低生产成本——杜绝盲目经营 ②准确分析信息——明确市场需求——寻求营销对策 ③把握市场动向——合理配置资源——调节生产规模 ④有效监管市场——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优势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B [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要准确分析数据,明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故②正确;同时企业还要根据数据合理配置资源,调节生产规模,故③正确。①中的“杜绝”一词不妥;有效监管市场的主体应是政府,④排除。] 12.2016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40 6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 514亿元,同比增长7.1%。财政收入的增长速率仍然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如果延续这种情况,将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其传导路径是()①国家财政持续增收受阻 ②投资、消费增长乏力 ③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④企业、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A.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B.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B [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增长过快、所占比重过多,会导致企业、个人收入增长缓慢。企业和个人收入增长缓慢会导致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长乏力。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投资、消费增长乏力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经济增长速率放缓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故正确的传导路径是④→②→③→①。] 13.“三明治陷阱”是指在成本大幅度提高和销售价格不断下跌的双向挤压下,实体企业利润(中间层)迅速变薄的经济现象。为应对该陷阱,企业应()①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品牌形象→获得市场认同 ②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份额 ③扩大生产规模→寻找廉价要素替代→降低生产成本 ④增大研发投入→提高商品价值量→避免低价倾销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A [增加科技含量,提升品牌,避免低价竞争,选①。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对成本提高,赢得市场,选②。扩大生产规模与要素替代无逻辑关联,排除③④。] 14.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加大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④市场供给减少,物价上涨

A.①→③→④

C.③→④→②

B.③→②→① D.②→③→①

B [政府财政投资一般投向大型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领域,这会使企业生产 扩大,就业增加,与a对应的是③;同时在政府扩大财政投资这一信号指导下,企业也会加大投资,随着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增长,居民消费相应增长,最终会拉动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故与b、c对应的是②、①,选B。] 15.“两会”期间,社会不同主体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共议国家大事。下图反映了公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选项完成下图()

A.①选举 ②提案 ③监督 ④质询 B.①质询 ②提案 ③选举 ④监督 C.①监督 ②选举 ③质询 ④提案 D.①监督 ②质询 ③选举 ④提案

A [人大代表由公民选举产生,人大代表可以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政府,人大代表对政府有质询权。] 16.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草案。根据我国现行政体、国体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你认为特赦的程序应当是()①由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予以执行 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发布特赦令 ③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检察院予以监督 ④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决定

A.④→②→③→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A [本题属于逻辑推导题,要明确政治生活各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特赦必须先由全国人大依法做出决定,然后由国家主席以主席令的方式发布特赦令;接下来,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检察院予以监督,最后由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予以执行;故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④→②→③→①,本题正确答案是A。] 17.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的出台应该经过的程序 7 有()①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②中央文件起草组展开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建议草案” ③人大代表审议,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 ④国务院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

A.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B.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

C [考查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知识。《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规则由党提出建议,根据党中央部署,由国务院起草编制,再向社会征求意见,再由人大审议表决通过。] 18.恩格斯把人类意识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提出“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地转化成丰硕的果实并积累下来”。下列成语能够正确反映人类意识产生的逻辑进程的一组是()①水滴石穿

②谈虎色变 ③惊弓之鸟

④春暖花开 A.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B.④—①—②—③

D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植物的感应、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故正确的传导顺序为①—④—③—②,本题答案选D。]

下载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课时分层作业1陈情表鲁人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至爱至亲课时分层作业1陈情表鲁人版必修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