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人生的五彩梦学业分层测评1沁园春长沙鲁人版必修5
学业分层测评(一)沁园春 长沙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25812003】
①严肃查处各类严重违纪案件,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激发出我党激.浊扬清、反腐肃贪的强大正能量。...②入春的大观园,春草萋萋,杨柳依依,桃花吐蕊,流水浅浅,游人置身于这秀色可餐....的春景中,恍如回到了红楼之中。
③德国是希腊最主要的国际债权国之一,经历过两轮失败的救助行动后,给病入膏肓的....希腊继续提供资金援助的做法在德国十分不受欢迎。
④欧洲多国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⑤“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⑥有人多次为邢台灾民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A.①③⑥
C.①②③
B.②④⑤ D.④⑤⑥
D [①激浊扬清: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②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③病入膏肓:形容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比喻事情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④积羽沉舟: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细微的事物积累多了也可以产生巨大的作用。不合语境。⑤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此处褒贬失当。⑥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导学号:25812004】
A.设想一下,如果大陆一个省区的旅游系统像台湾那样反复出现恶性事故,社会舆论向该省区根本交代不了,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
B.7月25日,华为公布了2017年度的经营业绩,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0%,达到了2 455亿元,超越2016年同期30%的增长。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村官秦玥飞的选择与成就为当代大学生择业指出了一条宽广的大路。
D [A项,主客倒置。应是“该省区向社会舆论根本交代不了”。B项,搭配不当。“超越……的增长”搭配不当,应改为“增幅”。C项,成分残缺。“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前加主语“汉语”。] 3.选出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组()①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 ②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 ③在中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 ④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 ⑤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 ⑥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
A.③④①⑥⑤② C.③⑤②④①⑥
B.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②⑤④③⑥
C [可注意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所给的这几个句子,由“优良传统”我们不难发现,②④两句是紧挨着的,且②句在前④句在后,这就很容易选出C项来。然后,我们再看C项所提供的句子顺序,若符合逻辑,就可判定它是正确选项了。] 4.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甲)我校团委决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我爱祖国”演讲会。(乙)您是著名演讲家,对演讲颇有研究。(丙)现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们的活动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C.(丙)
B.(乙)D.(丁)C [“做出认真的指导”不得体,不能对邀请对象提这样的要求。] 5.毛泽东的诗词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脍炙人口。某班在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后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主题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要求:①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②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③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要突出结束语的特点,要带有总结性;其次,要恰当地引用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以突出这次朗诵会的主题;最后,语言要连贯并富有激情。
【答案】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伟气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谨记一代伟人的教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导学号:25812005】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1949年3月23日上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60多年的实践证明,____①____。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____②____。今天,我们党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____③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处应填60多年所取得的成绩怎样;②处由“还没结束”可知应填“还在继续”之类的话;③处承接上文“今天”一词,填与②处相类似的内容。
【答案】 ①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②还在继续 ③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7.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导学号:25812006】
《欢乐颂2》是一部都市女性情感剧,因为它选取了五个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所以还原了当下的社会现实,受到观众的喜爱。编剧通过角色的现实性刻画探讨社会转型期的女性如何寻找人生航向、如何生存与进步等问题,剧中不少台词措辞犀利,直戳现实,必然在各大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这部剧必将最大限度地扩展电视剧在不同传播媒介上的影响范围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①选取了五个女性形象未必完全还原了当下的社会现实。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时,应首先根据表示推断的词语“必然”“必将”,找出表示推断的句子,再参照①句的形式改写即可。
【答案】 ②台词措辞犀利,直戳现实,不一定就能在各大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 ③这部剧未必能最大限度的扩展电视剧的影响范围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二、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9题。【导学号:25812007】
浪淘沙 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8.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给人以雨声如鼓势如箭的感觉;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声形并茂,气势磅礴。
B.上片前两句,一为俯视,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化,空间画面也由陆而海。后三句则显示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
C.“秦皇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 “幽燕”,点明时间,又与题目相照应。D.“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意境取自于古人对大海惊涛骇浪的描写,但作者用精练的问句写出来,化实为虚,以简驭繁,真乃神来之笔!
E.词的下片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 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最后两句总结,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BC [B项,“俯视”错误,应为“仰视”;C项,“点明时间”错误,应为“点明地点”。] 9.“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的雄姿。你是怎样理解“挥鞭”一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曹操的《观沧海》,描绘出波澜壮阔的大海图景,抒发了诗人削平割据、统一中国的宏愿和自强不息、叱咤风云的豪情。“挥鞭”则是这一豪情的体现。
【答案】 “挥鞭”是一个典型的蕴藉丰富的动态意象,作为片段过程,它概括了人物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作为瞬间动作,它显示了人物沉雄豪放、威猛勇武的性格特征。写出魏武的豪气、豪情万丈的英雄风范。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醉翁操 苏 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注】 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②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④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0.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④
③②
①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E.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如“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两句,也是以声写声。
CE [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曲解文意,“朝吟夜怨”的“吟”字并非是指作者的“吟诵”,而是指泉水流动的声音,所以C项错误。E项,“商声”“羽声”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不是以声写声。] 11.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所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词的上阕描绘了山谷空寂、明月皎洁、山风轻拂、夜露润物的美好景色,醉翁在这样的情境中弹奏的乐曲清琅、圆润,响彻空山,令词人向往这种人与自然相融的境界。下阕主要是抒情议论,醉翁的啸咏与流泉相应,醉翁逝去了,流泉仿佛在早晚幽咽,词人借山有时光亮、水有时回转与自己对醉翁的无尽思念对比,表达对醉翁的思念之悲。
【答案】 要点一:泉响空山、月明风露的幽静之景,醉翁啸咏与流泉之声应和的景象,写出作者对人与自然相融的境界的向往。
要点二:醉翁离去后流泉的“朝吟夜怨”,表达了“思翁无岁年”之“悲”,作者借以抒发对欧阳修的怀念之情。(或:作者既借流泉的“朝吟夜怨”抒发了对欧阳修的怀念之情,也直接表达了“思翁无岁年”之“悲”。)(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导学号:25812008】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
范成大
寻壑经丘到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诗人说自己翻越山丘穿过幽谷来到照山堂,目的是趁着官场无事赶紧观赏早春季节的景色,其中“闲”字反衬“忙”字。B.颔联描写照山堂前的池塘景致,池塘被低矮的篱笆墙围绕,水面漂满败落的荷花,诗人轻摇团扇,各种绿叶的清香扑鼻而来。
C.颈联描写主人高挂窗帘、主客赏景饮酒的欢乐场面,“延”与“纳”意指延请苍翠竹色、迎接美丽山光,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D.尾联说照山堂所在的园林墙门敞开,距离官署所在的城门也很近,言外之意是留恋园景山光不想急着回城,“鸡啼”以动衬静。
E.全诗四联皆对仗工整,用词造句也浓墨重彩,如“残红”与“众绿”就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整首诗意境隽永,蕴含无尽诗意。
CD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A项,“早春季节”错,从诗题“四月五日”和诗句中“送春”可知,应是夏始春余。B项,“败落的荷花”错,根据生活常识,荷花败落在秋季,诗中“残红”当为落入水中的桃花等。E项,“四联皆对仗工整,用词造句也浓墨重彩”错,诗歌首尾两联不对仗,且用词造句清新自然。] 13.此诗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分析诗歌抒发的感情,要抓住诗中的意象。本诗通过写诗人寻壑经丘忙于送春和对“残红”等意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之情。由“官闲”“卷帘旌延竹色”“杯酒纳山光”“转午”可以看出诗人和友人在一起把酒言欢的闲适,写出了闲适之情。由对眼前美景的描绘和诗人不急于回城的自白,可见对友人、对美景的眷恋之情。
【答案】 ①恋春之情。诗人感慨于落红、众绿、竹色、山光,表达了热爱自然的感情。②闲适之情。“官闲”之余,诗人寻壑经丘,踏春访友,主客欢饮,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③眷恋之情。尾联说离城很近、不急于回城,表现了浓浓的眷恋之情。
第二篇: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人生百相 9 鸿门宴学业分层测评 鲁人版必修2
鸿门宴
[基础巩固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毋从俱死也 从:跟从 .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意思 .C.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举:举起 .D.得复见将军于此 得:能够 .【解析】 B项,意:料想。【答案】 B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不可不语 ④沛公欲王关中 ⑤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A.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③④⑤/②⑥
B.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
【解析】 ①③④为名词用作动词;②⑤为名词作状语;⑥为使动用法。【答案】 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21680102】
A.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解析】 A项,妇女:古今意义相同,都是成年女子的统称。B项,婚姻:古义指儿女亲家;今义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C项,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指①形容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副词,十分,极。D项,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答案】 A 4.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②客何为者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具告以事 ⑤长于臣 ⑥若属皆且为所虏 ⑦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⑧此天子气也 ⑨沛公安在
A.①⑦⑧/②③④⑤/⑨/⑥ B.①⑦⑧/③⑨/④⑤/②⑥ C.①⑦⑧/②③⑨/④⑤/⑥ D.①⑦/②③④⑤/⑨/⑥⑧ 【解析】 ①⑦⑧为判断句;②③⑨为宾语前置句;④⑤为状语后置句;⑥为被动句。【答案】 C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侯、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史记·项羽本纪》)【注】 ①栎阳逮:因案件牵连被栎阳县捕去。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略:大致 .B.以故,事得已 故:缘故 .C.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阴:暗中 .D.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将:将领 .【解析】 D项,将:动词,统领军队。【答案】 D 6.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导学号:216800103】 ① 2 项封于.A.长于臣.
此奇籍梁以.B.以其无礼于晋.
独籍知之耳.C.不敢倍德也愿伯具言臣之.教籍兵法于是项梁乃.D.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解析】 B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A项,均为介词。第一个“于”,在;第二个“于”,比。C项,第一个“之”是代词,代“桓楚在何处”这件事;第二个“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均为副词。第一个“乃”是“于是、就”的意思;第二个“乃”是“却、竟然”的意思。
【答案】 B 7.下列语句全部表现项羽有大志、有勇力的一组是()①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②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③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④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⑤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⑥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A.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⑥
B.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解析】 ①是写项羽缺乏坚持的精神;④是太守说的话。【答案】 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21680104】
A.项籍小的时候,学写字、学武艺都没学成,学兵法也浅尝辄止,半途而废。B.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籍竟然敢说将来可以取代他,可见项籍少怀壮志,抱负不凡,所以项梁认为他不寻常。
C.项籍年轻时虽然对读书识字没多大兴趣,但他身材高大,才能、勇气、胆识超出常人,周围的人都怕他。
D.陈涉起义后,项籍立即带领项梁起事,砍下郡守的头,杀掉上百个郡府的侍从、护 卫,收取属县的壮丁,用兵力降服了地方。
【解析】 D项中“项籍立即带领项梁起事”错误,应为项梁带领项籍,也不是立即起事。
【答案】 D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项梁的父亲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那个人。(2)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畏惧他。
(3)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参考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兵反秦的时候,年龄二十四岁。他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那个人。项氏世代做楚国的将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少年时,学习认字写字没有完成,便放弃了;又学习击剑等武艺,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只能抵挡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习能抵挡成千上万人的本领(即兵法)。”于是项梁就传授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项梁曾经因案件牵连被栎阳县捕去,于是请蕲地的狱掾曹咎写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因为这个缘故,事情才得以平息。项梁杀了人,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避仇。吴中有才能的上层人士,(才能)都在项梁之下。每当吴中有大规模的徭役以及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为他们主持办理,暗中用兵法部署约束宾客和吴中青年,根据这个了解他们的能力。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否则)就要被灭族了!”项梁因此认为项籍不同凡俗。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能、勇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畏惧他。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待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其中有一人没有被任用,自己来找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语言运用层] 10.仿照下面的句子,借助对某一人物或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两句耐人寻味的话。
【导学号:21680105】
例句:项羽轻易地放走了刘邦,不,那不是刘邦,那是楚霸王的千秋基业。(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范增气愤地击碎了玉斗,不,那不是玉斗,那是范增功败垂成的计划。(2)黑色的天幕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11.空缺部分是下面一段文字的中心句,请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概括。
【导学号:216801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年刘邦夺取咸阳后,听从大臣们的劝告,把秦王朝的金银财富一概封存,同时约法三章,撤出咸阳闹市,还军霸上。刘邦此举,使项羽的谋士范增大为惊惧,从刘邦“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即可断定刘邦其志不小,有取天下之心。历史上也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历经苦难之后经不住腐朽生活的侵蚀,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答案】 一个不慕富贵而清贫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相反,一个贪恋于荣华富贵、“珍馐佳肴”“花天酒地”的人,必无远大志向。12.某公司经理得知员工的父亲生病,但又因工作无法脱身,所以让小王带上礼物前去看望,下面是经理写给员工的便条的正文,请指出文中5处不得体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悉闻家父贵体抱恙,我心诚惶诚恐,本应莅临看望,实因琐事缠身,无法前往,特托小王送上礼品,以表孝心,如有需要,只管吩咐,定鼎力相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便条属于应用文体,要注意谦、敬辞的使用是否准确,语体是否得当。“悉闻”一般用于庄重的场合;“家父”是自称,谦辞;“诚惶诚恐”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程度较重;“莅临”特用于下级对上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答案】 ①悉闻——获悉、得知 ②家父——令尊 ③诚惶诚恐——十分着急(挂念)⑤定鼎力相助——定当效劳
④莅临——前往
第三篇: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学业分层测评9逍遥游(节选)鲁人版必修5
学业分层测评(九)逍遥游(节选)
一、基础运用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谐》者,志怪者也 .B.置杯焉则胶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我决起而飞 .C [C项,图:图谋,打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导学号:25812069】
也无力①则其负大翼.A.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①夫列子御风而行.B. ②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者①未有知其修.C.②乃重修岳阳楼.百里者,宿舂粮①适.D.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志:记载
胶:粘住,意思是搁浅 图:谋取 决:迅速
D [A项,名词,翅膀/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B项,动词,驾驭/动词,抵御;C项,形容词,长/动词,修建;D项,到……去。] 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B [A项,正色,古义:真正的颜色;今义:纯正的颜色。C项,无名,古义:不求名声;今义:没有名声。D项,春秋,古义:四季;今义:春天和秋天。]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而后乃今将图南 .C.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D.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D [D项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B、C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导学号:25812070】
A.奚以知其然也 B.之二虫又何知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 [A项,“奚以”即“以奚”,凭什么。B项,“何知”即“知何”,知道什么。C项,“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没有什么东西阻止它。这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省略句,省略了主语“鹏”。] 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导学号:25812071】
(1)庄子《逍遥游(节选)》中描写迁徙南冥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节选)》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3)庄子《逍遥游(节选)》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庄子《逍遥游(节选)》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庄子《逍遥游(节选)》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庄子《逍遥游(节选)》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庄子《逍遥游(节选)》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3)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5)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7)我决起而飞 抢榆枋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因此更加努力,全社会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能认定自己与外物的区别,辨清光荣与耻辱的界限,如此罢了。(2)列子乘风飞行,达到了轻巧美妙的境界,十五天后方才返回。(3)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不自私,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人不建树功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不追求名利。
二、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导学号:25812072】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武侯大悦而笑。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韬》。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徐无鬼见武侯,武侯曰:“先生居山林,食芧栗,厌葱韭,以宾寡人,久矣夫!今老邪,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其寡人亦有社稷之福邪?”徐无鬼曰:“无鬼生于贫贱,未尝敢饮..食君之酒肉,将来劳君也。”君曰:“何哉?奚劳寡人?”曰:“劳君之神与形。”武侯曰:“何谓邪?”徐无鬼曰:“天地之养也一,登高不可以为长,居下不可以为短。君独为万乘
⑤
④③
②
①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鼻口,夫神者不自许也。夫神者,好和而恶好。夫奸,病也,故劳之。唯君所病之,何也?”武侯曰:“欲见先生久矣。吾欲爱民而为义偃兵,其可乎?”徐无鬼曰:“不可。爱民害民之始也为义偃兵造兵之本也君自此为之则殆不成。凡成美,恶器也。君虽为仁义,几且伪哉!形固造形,成固有伐,变固外战。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谯
⑥之间,无徒骥于锱坛之宫。无藏逆于得,无以巧胜人,无以谋胜人,无以战胜人。夫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与吾神者,其战不知孰善?胜之恶乎在?君若勿已矣,修胸中之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撄。夫民死已脱矣,君将恶乎用夫偃兵哉!”
(选自《庄子·徐无鬼》)【注】 ①狸:山猫。②超轶:超越。③藜藋:(lí diào)灰菜。④謦欬(qǐng kài):咳嗽,喉中出声音。⑤芧(xù)栗:橡子。⑥丽谯:高楼。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爱民/害民之始也/为义偃兵/造兵之本也/君自此为之/则殆不成 B.爱民害民之/始也/为义偃兵/造兵之本也/君自此为之/则殆不成 C.爱民/害民之始也/为义偃兵/造兵之/本也/君自此为之/则殆不成 D.爱民/害民之始也/为义偃兵/造兵之本也/君自此为之则殆/不成
A [回答此题,要根据虚词标志和句意断句。B项,应在“爱民”后断开,“始也”前不能断开。“爱民/害民之始也”和“为义偃兵/造兵之本也”,结构相似,都是判断句,可根据虚词标志和句式断句。同理,C项,在“本也”前面不能断开。D项,“则殆不成”的意思是“就会危险而不会成功”,是前文的结果,所以应在“则”前面断开,不能在“殆”后断开。]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武侯是战国初期魏国的国君,魏文侯之子,他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二代国君,在位期间多次打败各诸侯强国。
B.寡人是古代君主的谦称,这个称号用在春秋战国时期,在秦始皇后皇帝一般都自称朕。
C.“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类农作物之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农业生产。
D.《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道家兵书。C [C项,“社稷”代表国家。] 10.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意在指出宫廷之内缺少必要的娱乐活动。
B.第二段写徐无鬼跟魏武侯的对话,指出当世国君的做法实质上是在害民,只有“应天地之情”,才真正是“社稷之福”。C.“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这段,庄子阐述了无为的观点,宣扬了因任自然的无为政治主张。
D.第二段徐无鬼认为为了道义而停止用兵,是制造战争的祸根。批判了“有为”的思想和“有为”的政治。
A [A项,真正用意是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鼻口,夫神者不自许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听到人稀少的脚步声就十分高兴,又何况是兄弟父母的说笑声在他的旁边呢!(关键词:“跫然”“謦欬”分别是“形容脚步声稀少的样子”“‘咳嗽声’,引申为‘言笑’”)(2)你作为大国的君主,使全国的百姓劳累困苦,用以奉养耳目鼻口的私欲,而圣明的人却从不为自己求取分外的东西。(关键词:“独”“以”分别是“独自”“而”)
【参考译文】
徐无鬼通过女商介绍得见魏武侯,武侯慰劳他说:“先生一定是极度困惫了!你苦恼于山林的劳苦,所以才肯来见我。”徐无鬼说:“我是来慰劳你的,你有什么好来慰劳我的呢?你想要满足嗜好和欲望,增长喜好和憎恶,那么性命的实质就要受损伤了;你想要废弃嗜好和欲望,除去喜好和憎恶,耳目就要受困苦了。我要慰劳你,你有什么好慰劳我的呢?”武侯若有所失而不回答。不一会儿,徐无鬼说:“我且告诉你,我会相狗术。下等材质的狗,只是捕兽得食而止的,这是山猫的德行;中等材质的狗,眼睛看得高望得远;上等的材质好像忘掉自己的身体。我的相狗术,又不如我的相马术。我观察马,直的地方与绳墨相符合,弯曲的地方与钩相符合,方的地方与矩相符合,圆的地方与规相符合,这就是国家最好的马,然而还赶不上天下最好的马。天下最好的马有天生的材质,或缓步似有忧虑或奔逸神采奕奕,像是忘记了自身的存在。像这样的,超越绝尘,不知去向。”武侯很高兴地笑了。徐无鬼出来。女商说:“先生究竟怎样使我的君主这么高兴的呢?我用来使君主高兴的办法是,从近处说向他介绍《诗》《书》《礼》《乐》,从远处说是向他谈论《金板》《六韬》。行事而大有功效的,不计其数,可我的君主过去没有开口微笑过。现在先生用什么对我的君主说教,使我的君主如此高兴呢?”徐无鬼说:“我特意将相狗马之术告诉了他。”女商说:“就是这样吗?”徐无鬼说:“你没听过在越国的流放的人吗?离开祖国不几天,看到所认识的人就高兴;离开祖国十天一个月,看见曾见过的人就喜欢;至于离开祖国一年的人,只要见到像自己国家的人就高兴;不就是离开人越久,思念人也就越深吗?流落到空地的人,灰菜塞满黄鼠狼往来的途径,踉踉跄跄居住在空野,听到人稀少的脚步声就十分高兴,又何况是兄弟父母的说笑声在他的旁边呢!很久了,没有人以真诚的语言在我君主的身旁谈笑了啊!”
徐无鬼去见魏武侯,魏武侯说:“先生身居深山老林,吃橡子,满足于葱韭之类的菜蔬,你摈弃我已很长时间了。你现在老了吗?是想求得酒肉的滋味呢?还是有什么良策能为我的国家造福呢?”徐无鬼说:“无鬼出身贫穷低贱,不曾敢想享用你的酒肉,只是来慰劳你的。”武侯说:“怎么?你怎样来慰劳我?”徐无鬼说:“慰劳你的精神和形体。”武侯说:“什么意思?”徐无鬼说:“天地对于人们的养育是一视同仁的,身居高位不可自以为高人一等,身居低位不可自以为矮人三分。你作为大国的君主,使全国的百姓劳累困苦,用以奉养耳目鼻口的私欲,而圣明的人却从不为自己求取分外的东西。圣明的人喜好和谐而厌恶悖道。悖道是一种毛病,所以我来慰劳你。只有你犯这种毛病,为什么呢?”武侯说:“想见先生很久了。我想爱民,为了道义而停止用兵,可以吗?”徐无鬼说:“不可以。爱民,是害民的开始,为了道义而停止用兵,是制造战争的祸根。你从这里去做,就会危险而不会成功。凡是成就美名的,就是作恶的工具,你虽然要行仁义,但更接近虚伪作假啊!仁义的形迹必定要造成作伪的形态,成功了必定要自夸,有变乱必定有公开的战争。你一定不要将盛大的军队像鹤群一样排列在高楼之间,不要集合步骑兵于锱坛的宫内。不要隐藏矛盾去妄取,不要用巧诈去胜人,不要以阴谋去胜人,不要用武力去胜人。那种杀害别人的士兵和民众,兼并别人的土地,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和精神需要的战争,不知有什么好处?不知胜利在什么地方?你不如停止战争,修养胸中的诚心,来顺应天地的自然情意,而不搅扰他物。人民这样却能免除死亡,你哪里还用得着讲什么停止战争呢!”
第四篇: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深邃的人生感悟学业分层测评10唐诗三首鲁人版必修5
学业分层测评(十)唐诗三首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开国何茫然(时间悠远)..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C.使人听此凋朱颜(衰谢).D.以手抚膺坐长叹(双腿).D [D项,膺:胸。]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25812076】
A.其险也若此
.B.胡为乎来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D.剑阁峥嵘而崔嵬 .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蟹六跪而二螯 .B [A项,“也”均为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舒缓语气。B项,“乎”前一句是语气词,可译为“呢”,后一句是形容词词尾,译为“„„样子”。C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而”均是连词,表并列。] 3.对《蜀道难》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结合自己所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绮丽惊险的山川。
B.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了各处山水特点描写,展示了蜀道之难。
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
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从蚕丛开国到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A [A项,“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错。] 4.对杜甫《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25812077】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体现了诗人一生的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B [颔联没有采用拟人手法,而是采用了对偶的手法。] 5.对《锦瑟》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B.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春”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欢快、喜悦之情。
C.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造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人以为阴阳冷暖、美玉明珠,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
D.尾联明确提出: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限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以多层曲折来说明那种怅惘的痛苦心情。
B [用“望帝啼春”的典故不是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的也不是“欢快、喜悦之情”。] 6.下列对本课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25812078】
A.乐府诗起初是指汉代以后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B.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月饼等习俗。C.杜鹃鸟本是益鸟,吃毛虫,但在诗文中多为悲愁幽怨之意象。
D.瑟,古代弹弦乐器,像琴。长一米半甚至近三米,古有五十根弦,后为二十五根或十六根弦。
B [B项,重阳节没有吃月饼的习俗。]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5)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6)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7)《锦瑟》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答案】(1)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3)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5)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6)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7)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二、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导学号:25812079】
古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 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
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
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鸾竟栖息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在梧桐之上筑巢。
E.最后两句用典,“归去来”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剑歌”,指孟尝君食客冯谖因未被重用曾弹剑而歌意欲离去之事。但此处作者却准备仗剑而行,勇敢地去面对困难,故与此典故情形相反。
②
③
①AE [A项,“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有误。前四句,诗人登高望远,看到的是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荒寒,奠定了全诗悲凉低沉的感情基调。E项,“相反”不对,诗人也是准备拂袖而去。]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前四句写景,萧条低沉,为下文抒情张本。中间四句“东流水”“无定端”表达时光易逝、世事多变的感叹。
九、十句雀占鸾位,表达了小人得势、壮志难抒的慨叹。
【答案】 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清明二首(其二)
杜 甫
此身漂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注】 ①偏枯:麻痹。②左书空:用左手在空中写字。③蹴鞠:踢球。④紫塞:泛指北方。⑤汉主:指唐皇。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二联近承首联,“系舟”应“漂泊”,“左书空”对“右臂偏枯”,将老病漂泊的境况具象化。
B.第三联远承首联,“蹴鞠”“秋千”语带双关,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长期漂泊身不由己的悲凉酸楚。
C.“十年”言久,“万里”言远,诗人像足球、秋千漂泊多年,本已足悲,挈妇将雏,远离京华,则更增其苦。
D.尾联以“春”“白”叠用见妙,春水归向洞庭,白苹逢春生长,让原本愁苦的诗人又顿感欣慰。
E.本诗前三联侧重叙事,叙中融情,后三联重在抒情,情真意切,两大部分双峰并峙,各显千秋。
DE [D项,春水也如大雁一样如期回归,茫茫白苹逢春生长,诗人却无法回归,愁上加愁,并无喜悦之情。E项,应是“后三联重在写景,景真情切”。]
⑤
④
③
②
①4.本诗第四、五两联虚实结合,动静兼具,可谓构思精妙。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时要点明虚实的具体内容,并加以解释、分析,再说明虚实结构、动静兼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第四联为眼前实景。雁阵穿云北去,赶赴北国家园;四野人家也钻青枫取火,一片清明风光。南鸟北归有期,迁客返京无望;钻木取火,荆楚却用青枫,足见异地异俗。第五联为想象虚景。北方紫塞,楚中枫火,两两相隔,诗人之心禁不住飞到故都。长安的楼阁应掩映于迷离朦胧的轻烟花雨中了,那瑰奇高峻的山河也应万紫千红一片锦绣了。两联一实一虚,一动一静,诗人身处异乡,想念京华,欲归故都之情含蓄深婉地表现出来,足见诗人构思之精妙。
(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5~6题。
【导学号:25812080】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李商隐 其一
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其二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注】 ①憀:依赖。②争:怎,怎么。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标题中的“离亭”点明分别时所在之地;“赋得”则是古人诗题中的常用语,有为某物或某事而作诗之意。
B.《其一》首句中的“无憀”是“无所依赖”的意思,指离愁别绪,诗句是说暂且借着杯中酒来排遣离愁。
C.《其一》第二句语带双关,柳叶如眉,柳条似腰,且这一句中的“损”字与第四句中的“争”字相呼应,含蓄婉转中蕴含深情。
D.《其二》前两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杨柳的风姿,其无论在烟雾中,还是在夕阳下,都千枝万缕,依依有情。
E.《其二》后两句写出了杨柳善解人意,为了回报行人,宁愿被折至“休尽”,从而一半相送一半迎归。
②
①CE [C项,与第二句中的“损”字相呼应的是第四句中的“惜”字。E项,《其二》后两句的大意是:替我告诉行人不要把柳枝都折尽,一半用来送别,留下一半用来迎接归来。] 6.这两首诗都写离别,但感情基调有所不同,请做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其一》,起句写双方当时的心绪。彼此相爱,却被拆散,又无可奈何,只好凭借杯中酒来驱散离愁别绪。第二句写行者对居者的安慰:你本来已是眉愁腰细的了,哪里还再经得起损伤?希望你好好保重身体。第三句是一句惊心动魄的话:除了死亡,还有什么比分别更令人痛苦的呢?这句话是判断,是议论,更是沉痛的抒情!第四句中的“惜”字,与第二句中的“损”相呼应。因为愁眉细腰既是正面形容这位姑娘,又与杨柳双关,以柳叶比美女之眉,柳身比美女之腰,这也是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比喻。《其二》,诗歌四句一气直下,又与前首写法不同。前两句描写杨柳风姿可爱,无论在烟雾之中,还是在夕阳之下,都是千枝万缕,依依有情。后两句说杨柳既然如此多情,它就不会只管送走行人,而不管迎来归客。所以不必将它一齐折掉,折掉一半,送人离去;留下一半,迎人归来,岂不更好。
【答案】
①《其一》充满悲伤的情调,写离别之愁。前两句写尽了离别之愁,后两句表达离别的痛苦。②《其二》富有乐观气息,对未来再次相见充满希望。最后两句写杨柳折掉一半,送人离去;留下一半,迎人归来,给行者以希望和安慰。
第五篇: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8荷花淀学业分层测评
荷花淀
[语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16582089】
①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一些迷信的土壤并没铲除殆尽,像王林一样一些所谓的“大师”看似玄奥其实果不其然,但个别党员干部对“大师”的所谓“指点”深信不疑。....②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将可能是自有记载以来最强的,预计将在圣诞节前后达到顶峰,并延续到2016年的一至二季度。澳洲气象官员上午10:00举行发布会,各路媒体记者在大厅里严阵以待。....③在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他徇私舞弊,为他的小舅子——一个抢劫犯罪嫌疑人开脱....罪责,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④在山东华宇工学院的体育场上,大二的男生正在进行耐力测试,第一圈学生们跑得还比较集中,可是从第二圈开始,就有两名男生开始气息奄奄,体力不支了。....⑤面对“义而致富,仁而致富”,如果颜渊、原宪依然选择栖于陋巷中,箪食瓢饮、安....贫乐道,那应该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了。
⑥据报载,最近某贪官在法庭上受审时,竟然要求法官放他一马,情愿不做官,回家去种田。这种厚颜无耻的要求真是可笑至极。....A.①③⑤ C.②④⑥
B.③⑤⑥ D.①②④
【解析】 ①果不其然:指事实跟预料的一样。多用来强调不出所料。望文生义。②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不合语境。④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这里应用“气喘吁吁”。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导学号:16582090】
A.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B.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互联网专家认为,微信等发放的“红包”有“三宗罪”:造成用户时间的大量浪费,损害本该正常的交流氛围,导致朋友圈的大量刷屏。
D.中纪委推出一个名为“忏悔录”的网络专题栏目,陆续刊发中共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以及落马贪腐官员的“忏悔书”。
【解析】 A项,句式杂糅。“造成„„伤害”或“使„„遭到伤害”,两个句式选一。B项,偷换主语。前半句的主语是“她的创新设计”,后半句的主语偷换成了“她”。搭配不当,“取得的成绩”和“得到了回报”搭配不当,可将“和取得的成绩”删掉。D项,成分残缺。“典型”后应加“案例”。
【答案】 C 3.填入下列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赵树理很有幽默感。________。他写农村生活能体现出他的幽默感,比如说,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物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
A.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
B.老舍的幽默和赵树理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
C.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
D.老舍的幽默和赵树理的幽默不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
【解析】 从横线后“他写农村生活”一句可判定,前一句应写和赵树理相关的内容,可排除C、D两项。从上下文连贯和语句强调的内容来看,“赵树理很有幽默感”后面的语句的主语应是“赵树理的幽默”。
【答案】 A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导学号:16582091】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公祭日的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①是为了现在和未来不忘却纪念 ②是为了中国与世界更好地沟通 ③是缅怀过去
④是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⑤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
⑥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A.③⑤①②⑥④ C.②④⑥③①⑤
B.③⑤②①④⑥ D.①④⑥③⑤②
【解析】 六句话都有“是”字,但可分为两组,③⑤①回顾过去,表达直接目的,并且③⑤的句式相似。②⑥④语意递进,展望未来。
【答案】 A 5.改变画线部分的句式,使整个语段变成一个单句。
荷花香气馥郁,芦苇铺天盖地,它们掩盖了整个水域,此时,我知道,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就是著名的抗战根据地——白洋淀。
【解析】 改为单句就首先要确定一个主语,因为后有“我”作主语,所以可以将画线句子改为介词结构。
【答案】 当香气馥郁、铺天盖地的荷花和芦苇掩盖了整个水域的时候(或当香气馥郁的荷花和铺天盖地的芦苇掩盖了整个水域的时候),我知道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就是著名的抗战根据地——白洋淀。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导学号:16582092】
采蒲台的苇 孙 犁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填房碱;白毛子虽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
我来得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看不见大苇形成的海,我走在淀边上,想象假如是五月,那会是苇的世界。
在村里到处是一垛垛打下来的苇,它们柔顺地在妇女们的手里翻动。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还没有完全平复。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会成为冀中的名胜了。
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
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次,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着等待收割的大苇塘。
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地把怀里的孩子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裆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十二个女人不约而同地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
枪掩盖过去了,闯过了这一关。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敌人问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干部?”“没有!”敌人砍断他半边脖子,又问:“你是八路?”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说:“不是!”“你村的八路大大的!”“没有!”
妇女们忍不住,她们一齐沙着嗓子喊:“没有!”“没有!” 敌人杀死他,他倒在冰上。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的!“没有!”“没有!”
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民的耳朵旁边,甚至应该一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两句简短有力的话吧!
1947年3月
6.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与《荷花淀》相比,题材相同,风格一致,都表现了白洋淀人民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风貌,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情调。
B.文章先描绘了苇的茂盛,苇塘的浩荡,然后转入叙事写人,以物衬人,自然合理。C.文中的苇,作为作者歌颂立意的寓托物和行文的脉络,贯穿全文,地位显赫,可以说处处皆苇,处处皆人。
D.本文之所以感人,关键是感情炽热至真,尤其是文章结尾段,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对白洋淀人民的赞颂之情。
E.本文语言简洁朴实,一方面有利于表现普通民众的朴实品质,另一方面也使文中“短兵相接”的场面真实,可信。
【解析】 A项,“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风貌”“革命的乐观主义情调”不当;B项,文中没有描绘“苇的茂盛”“苇塘的浩荡”;D项,“含蓄而深沉”不当。
【答案】 CE 7.(1)文章第四段写道:“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你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不超过15字)
(2)文章第五段结尾说:“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其中“它们的清白”指什么?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不超过10字)
【解析】 要联系上下文和文章的主旨去分析。第(1)题,从第四段“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中可以看出,苇塘除了作为自然风景外,更重要的是它有着让人感动的英雄的传说。分析第(2)题时,注意“血液”“清白”等重点词语。
【答案】(1)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2)家乡的和平与安宁。
8.文中“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句读来具有“弦外之音”。请你具体解释,并指出该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该句的“弦外之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该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解析】 ①本文的写作手法是借物喻人,作者借写采蒲台的苇来写英勇的人们,所以,“苇”不仅指生长在苇塘里的苇,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抓住了它的象征义就抓住了“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句的弦外之音。②该句处在段首,一般来说,处在段首的句子有两个作用:一是总领下文,一是承上启下,我们应联系上下文分析其作用。
【答案】 最优秀的英雄也生活、战斗在采蒲台 承上启下,由写苇转入描写抗日英雄 9.本文从白洋淀的苇草写起,似乎漫不经心,闲话家常,实则紧扣题旨,字字珠玑。“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人和苇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请从全文出发,概括说明苇的品格和人的精神有哪些共同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解析】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用苇的柔韧刚强象征具有这种品格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首先找出反映苇的品格的词语,如“骨性”等,而人的精神则要通过人的事迹去概括。
【答案】 心地纯洁高尚;意志柔韧刚强;紧密团结,不畏强暴。(答对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