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 伤仲永
教学目标:
1.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体会课文简洁精练的语言。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的写法。
3.理解文章大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1.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2.理解课文借事说理的技巧,明白天才出自勤奋的道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天才?怎样才能成为天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用一句名言作了回答:“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
二、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题解: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四、感知全文:
(一)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要求学生注意文中的字词读音及朗读的节奏。
(二)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1.学生自由诵读。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
(1)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于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代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2)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⑤即书诗四句: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⑥日扳仲永: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③余闻之|也久
(4)理解几个词语:
①养父母:赡养。
②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
③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
④邑人:同县的人
⑤从先人还家:跟从。
⑥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⑦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⑧如此之贤也:(有)才能。
⑨且为众人:尚且。
⑩固众人:本来。
(5)理解下列句式:
①“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②“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③“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3.检测自读效果。四个大组回答竞赛。(要求学生合上书本)
[幻灯](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①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③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④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父异焉
⑤环谒于邑人
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③稍稍宾客其父
矣
④或以钱币乞之
者不至也
4.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⑥泯然众人矣
⑦贤于材人远
⑧则其受于人
第二篇:5伤仲永教案
伤仲永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包括重要的文言虚词,如“于”等。
2.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能力目标
1.学生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3.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知识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决定作用这一道理。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文言知识。
2、理解方仲永从“神童”到“泯然众人”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2.理解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
1、讲练结合,读练结合。学生反复阅读文章,朗读,译读,思读,品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加以指导点拨,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能力。
2、合作探究法,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小组竞赛法,适当的竞争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两课时
六、预习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王安石情况。
2、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作者简介:
学生谈自己知道的作者情况,教师以多媒体显示资料加以补充。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朗读课文,准确认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多媒体显示需注意读音的字,点名请学生认读,明确读音后学生齐读两遍。
隶 扳 谒 泯 称 卒 耶
2、教师以多媒体提示学生朗读时应注意的一些语句的停顿,请一名朗读较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指正后,学生齐读课文。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传/一乡秀才/观之。(6)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四、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参照课文注释,初步翻译课文。并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
2、每个小组各选出一名代表,每人翻译一段课文,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价,以错误少者为优胜。
3、教师以多媒体补充译文。
五、积累掌握文言文知识,多媒体显示测试题,学生练习,以回答多、正确率高的小组获胜,教师加以更正指导,并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1)解释红色的字。
1、世隶耕
2、未尝识书具
4、指物作诗立就
3、并自为其名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7、稍稍宾客其父
9、环谒于邑人
11、泯然众人矣
8、或以钱币求之
10、不能称前时之闻
12、受之天/受于人
13、贤于材人远矣
14、得为众人而已耶
15、卒之为众人
16、彼其受之天也(2)一词多义。
其 之
其诗以养父母 忽啼求之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借旁近与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父利其然 以钱币乞之 其受之天 余闻之也久 如此其贤也 不能称前时之闻 彼其受之天 卒之为众人 于
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3)词类活用。邑人奇之
人 宾客其父 父利其然
父异焉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4)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②得为众人而已耶?
参考答案:(1)
1、属于
2、曾经
3、题上
4、完成
5、全乡
6、文采和道理
7、渐渐
8、有的人
9、四处拜访
10、相当
11、完全
12、先天得到的/指后天所受的教育
13、胜过 有才能的人
14、能够 普通人
15、最终
16、他
(2)其:①他的,指方仲永的 ②代方仲永写的诗 ③这样 ④他 ⑤他的 ⑥他
之:①代“书具” ②代“仲永” ③代“仲永写的诗” ④代“仲永的诗”
⑤“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 ⑥结构助词“的” ⑦助词,无实在意义
于:①引出对象 ②在 ③表示比较,比 ④被(3)奇:对„„感到惊奇
宾客:把„„当作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利:认为„„有利
异:对„„感到惊异(诧异)这四个词都属于词类活用中的意动用法。日:名词活用作状语,每天。(4)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
2、将课文翻译在作业本上,并整理课上所学文言文知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检查课文背诵情况及文言文知识掌握情况。
二、学生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理解作者观点。
多媒体显示相关思考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自由发言,教师最终进行归纳总结。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
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
之人。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闻”和“见”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才能衰退。(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
为“其受于人者不至。(3)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三、体验反思,畅谈领悟
教师提问:大家现在明白作者以“伤仲永”为题的用意了吧?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为例,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请用两分钟左右组织一下,进行即席发言。
四、品读课文,语言赏析
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例]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找找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段落进行赏析。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明确:
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五、课堂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拓展延伸:
多媒体显示,学生当堂练习。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选自苏轼《日喻》)
1.“没”的意思是“沉入水底”,所以“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
“____________”。
2.从“涉”到“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可理解为“____________”。3.文章中说游泳高手是因为“有得于水之道”,这句话的大意是()A.找到过水的道理。B.领会游水的方法、规律。C.弄清了游泳的道理。D.得到会游泳人的传授。
4.不会游泳的人只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不被水淹没的。这个意思在原文中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__句,大意可译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段话的作者设喻说理。用浪线标出体现这个道理的中心句。
七、布置作业:
课外收集关于学习、成才的格言警句,最少五条。
八、教学反思:
《伤仲永》这篇课文我用两课时进行教学,上完了这两节课,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既紧张又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两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较为顺畅。
第三篇: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伤仲永》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5、《伤仲永》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的写法。
3、理解文章大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知识。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学生: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组织参辩人员,准备辩辞。教师:指导学生准备课堂辩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掌握字词,疏通课文大意。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什么是天才?怎样才能成为天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古往今来有许多激励人们成材的格言,如:天才来自勤奋,聪明来自积累等。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它从另一个角度告洁我们:人才决不是天生的。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学生提问,教师答疑。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京口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学生朗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问题组] a、全文可分为几部分,标准是什么?
b、仲永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些变化? c、最后一段讲了什么道理?
d、作者对仲永的态度和情感是怎样的?
3、朗读背诵。(教师指导)巩固训练
1、背诵课文。
2、完成“研讨与练习”
二、三。
3、准备课堂辩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借事说理的方法,认识后天教育的意义;课堂辩论。教学设计: 巩固旧知 精读研讨
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的深入阅读,并通过四人小组讨论。[问题组]
1、课文的两部分有什么联系,重点在哪一部分?
2、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3、叙事部分有祥有略,为什么对仲永的才干初露写的这样详细?
4、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找出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明确]
1、本文采用了借事说理的写法,第一部分是叙事,第二部分是说理。两部分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重点在第二部分的议论。
2、仲永的父亲贪图小利,“不使学”造成的,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3、使为了更好的突出中心,详写方仲永的才能初露是为了突出他的神童天赋,与后来的“泯然众人矣”形成反差,而这一结果是他父亲“不使学”造成的,从而更好的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本文语言简练而精当,体验反思
课堂辩论:成才的关键
1、辩题
a.正方:天资聪慧是成材的关键 b.反方:后天教育是成材的关键
2、同学结合课文内容,结合实际,通过辩论明确:
a、天赋与后天教育的关系 b、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3、评价 教师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同作者一样都为方仲永感到惋惜,通过课堂辩论大家明白了天赋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天资聪慧对成材有重要作用,但不是关键;天生愚拙,可以从后天的教育中得到弥补,同样也可以成材。我们注意到本文强调的是后天教育的重要性,虽然与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两个问题,但我们也应当从中受到启发。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要接受严格的教育,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使自己早日成材。巩固训练
1、完成“研讨与练习”
一、四。
2、将叙事部分改编成故事,题目为《仲永才尽》。500字。
课后记:本课的第三段是本文的讲授重点,文中的逻辑关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进行认真的分析。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刻领悟后天教育对于个人成才的关系。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新人教版
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麻林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案 新
人教版
四、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课时内容:
1、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
2、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的问题:(根据需要投影):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全班齐读全文。
4、作者作品简介
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学生讲述)[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5、题解:
本文是一篇随笔。
[投影]: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 1 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6、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1)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由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一遍。(1)、学生自由诵读。(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投影] 2)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3)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
(7)“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2)“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8)邑人:同县的人
(3)“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9)“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4)“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10)“固众人”固:本来。(5)“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6)“且为众人”且:尚且。
4)、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三、课内探究:检测自读效果。四个大组口答竞赛。(要求学生合上书本)
[幻灯]打出:
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父异焉
5、环谒于邑人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6、泯然众人矣
3、稍稍宾客其父
7、贤于材人远矣
4、或以钱币乞之
8、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4、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学生回答)
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
四、课时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 2 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投影]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二、课时内容:揣摩语言
1、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例如: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明确:
3)“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4)“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6)“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7)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8)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9)第三段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10)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11)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两层】:从“王子曰”到“不至”,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3(以上,由教师摘要启发讲解。)
三、质疑探究: [投影]
1、理解课文结构层次。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
2、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明确】: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略;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3、体验与反思 [投影] 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4、解释词语: 1)【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于舅家见之:在,介词。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2)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5、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6、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四、课时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的文章,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老师赠送你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教学后记:
第五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教案设计 原创
5.伤仲永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的意思。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3.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准备阶段:
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解决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简介作者,解释文题。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一个庸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出示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世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前学过他的诗,谁能背诵一首)
文题含义:伤:哀伤,叹惜。为仲永的遭遇而感伤、惋惜。王安石为什么要对方仲永哀伤、叹惜呢?同学们认真学习了课文自然就会明白。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看一分钟)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读准文言语句的停顿。
2、积累文言词汇,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课文。
3、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三、初读课文
(一)出示初读要求:(三分钟后比比谁读得熟读得好)
1、根据注释,读准字音。
2、注意读准句中的停顿。
3、反复朗读,把课文读熟练。
(二)指名读,根据情况板书纠正重点字的读音。隶:
谒:
扳:
称:
泯: 四、二读课文,译讲课文。
(一)出示自学指导
(一)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八分钟后分小组比赛试译课文。
提示:
1、人名、地名、年号等专用名词,不用翻译。
2、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适当调整语序。
3、把省略的内容补译出来,使译文通顺准确。
(难理解的字词、句子可请教小组的其他同学,小组解决不了,可以记下来全班讨论)
(二)学生自由译讲课文,讨论难理解的词句,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投影出示课下注释没有的重点字词。〔参考〕1.“借旁近与之”:给
2.“即书诗四句”:动词,写
3.“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
4.“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
5.“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
6.“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7.“贤于材人远矣”:比
8.“卒之为众人”:最终
9.“如此其贤也”:好
10.“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①现在 ②本来 C、重点句子翻译 还自扬州:〔自扬州还,从扬州回来。〕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于人者不至也。〔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吧?〕
(三)提出难以翻译的字词或句子讨论。
(四)小组展示翻译,一组推荐一人译讲一段,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评价。教师根据情况就翻译不准确的句子进行点拨。五、三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出示自学指导
(二)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小组讨论交流,三分钟后回答
(二)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视。
(三)讨论上述问题。
1、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受于人者不至”。
3、你从作者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所以一定要珍惜大好的时机,努力学习。
六、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七、当堂训练。
(一)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父异焉
未尝识书具
邑人奇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稍稍宾客其父
不能称前时之闻 父利其然也
卒之为众人
环谒于邑人
或以钱币乞之
于舅家见之
借旁近与之 贤于材人远矣
余闻之也久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不能称其前时之闻
(二)翻译重点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于人者不至也。
(三)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提示:
1、可选择不同的角度(方仲永、方父、邑人)•
2、自由准备两分钟。
3、语言要简练、声音要洪亮。
八、课后小结 出示〔“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那些大科学家,有卓越成就的人尚且这么说,那么,我们呢?我们这一群正在求知的青少年呢?抛掉“我聪明,慢慢来”,“我不学也行”等说法吧,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学习环境,努力学习!记住“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请同学们牢记这句话,并以此自勉。
九、布置作业。
把自己的发言整理成300字左右的文章,写到摘记本上。
附,板书设计:
5伤仲永
王安石
幼年:忽 即 立
少年:不能称
不使学
受于人者不至 青年:泯然众人
〔后天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