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隆中对》
《隆中对》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
2、积累字词,归纳文言知识。
3、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远见卓识。
4、学习高度凝炼的语言,理解详略得当的选材。
5、分析刘备、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6、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一、导入
歌曲: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二、初步讲解
1、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朝廷政治日趋黑暗,官府徭役繁重、刑罚极其苛刻,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
出示三国鼎立形式图片
2、作家作品
司马光(1019—1086)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Sù)水乡(今山西夏县司马营村)人,世称涑水先生。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一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继司马迁《史记》以后最优秀的一部通史巨著。对我国以后的史学发展起过巨大的影响。他一生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资治通鉴》 编年体史书。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按年代顺序排列实史,上起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2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1年间的历史,全书共294卷,另附目录及考异各30卷,共300多万字,是一部很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巨著。司马光为《资治通鉴》耗尽毕生精力,书成后两年,于1086年逝世,终年67岁。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识记字词。
2、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各自有哪些特点?
3、理清文章结构。
4、圈点疑难,感知文意。
(一)积累字词
颍川()猖蹶()汉沔()挟天子()存恤()戎越()胄()殆()欲信大义()诣()
(二)翻译课文
(三)阅读理解
1、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写诸葛亮远大的政治抱负,为下文做铺垫
2、司马徽说诸葛孔明是“伏龙”、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这两个词有什么含意?徐庶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伏龙”“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3、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是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刘备说话简明得体,语气委婉有致,态度谦虚诚恳,流露出对汉室江山的焦虑之情。“凡三往,乃见”既说明了诸葛亮的谨慎性格,也说明了刘备的热心求贤。
4、诸葛亮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因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是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于为敌的结论。
5、接着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从政权、地利、人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可以结为外援。
6、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达给了刘备。
7、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作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四、谈感悟
结合历史、《三国演义》谈谈你心目中这葛亮。
五、课外作业
1、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
2、归纳文言知识。
3、背诵并默写课文。
4、完成《尖兵题典》。
5、预习《三顾茅庐》。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隆中对》学教案人教版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初三语文学教案
课题:《隆中对》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2.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难点: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时间:3课时 预习内容:
1)、读熟课文;将文中的生字词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的名字;并查找相关资料,知道他们的身份、地位怎样?(记得提供原文根据)1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2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4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5曹操: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6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7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8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9刘表:荆州牧
10刘漳: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11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12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13先主(刘备):帝室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3)请查找有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或者是故事,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在下面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放录音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
二、充分运用多种朗读方式读熟课文:
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四、学生讨论回答:略
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漳、张鲁)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
博陵、颖、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1.亚.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籍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二、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三、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曹操 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 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 可以为援 刘表 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刘璋 据益州险塞,暗弱 可攻荆益 张鲁 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有利条件
刘备 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四、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五、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 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刘漳: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1.(1)拜见(2)同“途”。(3)罢了(4)叩头
2.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3.短文记叙了一个牧童回答皇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
4.牧童认为治理天下如同放牧,除掉害群之马即可。5.这个成语比喻是危害大众集体的人。
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只要是危害人民、危害国家利益的坏人即可。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与之作坚决的斗争。与本文相关资料: 1.诗词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青山绕郭宜龙卧 翠柏参天有鹤来。有庐堪千古 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 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梁父吟成高土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3.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5.补充:官渡之战。八月,袁绍大军推进至官渡,双方攻守激战,对峙数月,十月,袁绍谋士许攸愤然降曹,献计偷袭袁军屯粮地鸟巢(今河南原阳东北)。曹操当即亲率步骑连夜奔袭乌巢,尽焚袁军粮秣(参见乌巢之战)。袁军乌巢大败,军心震恐,部将张、高览阵前降曹,瞬时全线崩溃。曹操趁热反攻,大获全胜,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率余部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见官渡之战)。此战,曹操展出奇兵,顽强坚持正面固守,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上册《隆中对》优秀教案
隆中对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体会人物刻画的方法。【教学重点】:
1、朗读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教学难点】:
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 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作者介绍,解题
1、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年轻时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曾任蜀汉观阁令史。宦官黄皓专政时期,大臣都趋附他,陈寿却敢于反抗,因而多次遭到谴黜。入晋后,张华爱其才,举为孝廉,除著作郎,出补阳平令。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
用心
爱心
专心 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
陇亩lǒng mǔ 好(hào)为父 fǔ 颍yǐng 乐(yuè)毅 庶 shù 屯tún 卧wî 枉wǎng诣(yì)屏(bǐnɡ)人 倾颓(tuí)度(duï)德量力
欲信(shēn 通“伸”)大义于天下 猖獗(chāngjué)胜shēng数 抑yì 挟xié
塞sài 沃wî 殷yīn 存恤(xù)胄(zhîu)戎rïng 将jiàng 荆jīng 夷越(yí)箪(dān)食壶浆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划分朗读节奏。
4、齐读课文。
四、课文讲授:
(一)、疏通文意。
1、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亲自。[陇亩]田地。[好]喜欢。[每]常常。[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友善]友好。[信然]确实这样。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屯】驻军防守。[器]器重、重视。【谓„„曰】对„„说。[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就见]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屈致]委屈(他)召他来。致,招致,引来。[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顾]拜访。
3、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由是]因此。[遂]于是,就。[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凡]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总共。.[乃见]才见到。[因]于是。[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汉室]指汉朝。[倾颓]崩溃、衰败。[奸臣]指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窃命]盗用皇帝的命令。[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度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人 [信]通“伸”,伸张。[遂]就。[用]因此。[猖獗]这里是失败的意思。[已]停止,罢休。[计]计策。[安]疑问代词,怎么。
4、请学生翻译第4段到完,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已来]已,通“以” [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非临„,抑亦]不仅„„而且 [谋]筹划(得当)[挟]挟持,控制。[令]号令。[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争锋]争强,争胜。[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援]外援。[囹]谋取。[利]物资。[尽]全部取得 [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殆]大概。[资]资助,给予。[险塞]地势险要。[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因]依靠。[成]成就,创建。[暗弱]昏庸懦弱。[殷]兴旺富裕。[存恤]爱抚、爱惜。[胃]后代。[信义]诚信仁义。[著]显明。[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夷越]这里泛指我国南部各族。[修]治理。[政理]政治。[身]亲自。[箪食壶浆]用箪(盛着)粮食,用壶(装着)酒水。“箪”和“壶”是形容词作状语,表工具。箪,用箪。壶,用水壶。[诚如是]确实像这样。[日]一天天。
(二)、词语积累:
1、一词多义:
(1)为:①好为“梁父吟”(作动词,可译为“唱”);②谓为信然(译作“是”);③以弱为强者(作动词,可译为“成为”);④贤能为之用(表示被动读阳平,可译为“被”)。
(2)将:①则命一上将(名词,将领);②将荆州之军(调动,率领);③君谓计将安出(副词,将要)。
(3)然:①谓为信然(形容词词尾):②然操遂能克绍(连词,然而);③豁然开朗(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然志犹未已(连词,然而)。
用心
爱心
专心 3(4)已:①然志犹未已(动词,停止,完);②自董卓已来(介词,通“以”。);③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副词,已经)。
(5)谓: 认为 谓为信然 对••说 谓先主日
(6)信: 确实,谓为信然 诚信,信义著于四海 同“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7)用: 因此 遂用猖獗 利用 贤能为之用 运用 此用武之国
2、词性活用
箪 用革 名词作状语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壶 用水壶 名词作状语
3、通假字
信,通“伸”伸张 欲伸大义于天下 已,通“以” 自董卓已来 5.句式
(1)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2)省略句。君与俱来。(3)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也
6、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
(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在全国都很显著。
7、几个难句
(1)“跨州连郡者”——指控制几个州郡的地方军阀。州、郡,均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
(2)“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两个“岂”字都不能译为“难道”,应译为“可”,表示一种委婉而期待的语气。(一说“岂”,相当于“其”,表语气,亦通。)
【作业布置】:研讨与练习二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
二、新课讲授:
1、初步理清全文思路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诸葛亮隆中对策。“君谓计将安出?” 答曰:天下形势:豪杰并起。曹操,不可与之争锋; 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荆(刘表)
益(刘璋),可夺之。
将军,跨有„„西和„„南抚„„外结„„内修„„
对策全文,可分三层:(1).分析曹操、孙权两大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采取不同的方针(“自董卓已来„„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2).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荆州北据汉、沔„„智明之士思得明君”);(3).归纳策略的主要之点并指出光明的前景(“将军既帝室之胄„„汉室可兴矣”)。文章推理过程严密,有极强的说服力。
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
三、探究学习
1.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讨论并归纳: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2、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
用心
爱心
专心 5 讨论并归纳: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3.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1)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做物,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2)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4.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原因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欲信大义于天下”但“智术浅短,遂用猖獗”,希望能得到好的计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5.在诸葛亮的对策中,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最终目标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6.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跨有荆、益两州,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7、诸葛亮是根据什么提出这个战略方针的?
(1)在当时的条件下,刘备不能单独与曹操或孙权抗衡,也就不具备向北或向东发展的可能性。
(2)刘备应当首先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根基,兵家必争之地,天然粮仓。(3)夺取荆益后,应当一方面修明政治,跟少数民族修好,建立牢固的战略后方;另一方面联合孙权,把曹操孤立起来。
四、课文精讲
(一)、精讲课文第三部分
1.思考:“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态度?刘备的话有哪几层意思? 明确:五个字表明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又表现了诸葛亮对进退出处大节十分慎重,必得贤明知遇的君主然后才肯出山的态度。
这一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两个回目来写。“三顾草庐”一回,写得曲折起伏有声有色,而本文是历史著作,只用了五个字就把过程交待清楚,文字极其简炼。刘备此时的心情是十分焦急的,但态度谦虚诚恳,语气委婉有致,措辞简明得体。
用心
爱心
专心 6 分三层意思:(1)概述当前政治形势,站在汉王朝的立场,对曹操等人表示了强烈的愤恨,对汉王朝的命运表示深切关注。
(2)申述自己的抱负和处境,俨然以兴复汉室、剪除奸恶为己任。(3)表明几次相访的意图,询问诸葛亮除奸兴汉的大计。这番表白,恰合诸葛亮的抱负,于是他才提出了著名的“对策”。
2.思考:诸葛亮的对策为什么要先从形势谈起?他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分析各方面的政治军事力量,为刘备作出除奸兴汉的决策的? 明确:先从形势谈起,是对刘备说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也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诸葛亮的应对可分两层来分析:
前一层是对时局以及曹操、孙权、荆、益二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地理形势等的分析及对策。
(1)论曹操:曹操是“兴复汉室”的主要障碍,是刘备的头号敌人,也是诸葛亮出山后直至逝世前坚持讨伐的惟一目标(包括以后的曹魏政权)。对曹操的分析是:先以袁绍作反衬,突出了曹操的谋略出众,能以少胜多,转弱为强;次写曹操军事力量的雄厚(“百万之众”);再次写曹操政治地位优越(“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得出结论:“此诚不可与争锋。”这里所说“不可与争锋”,是指刘备的力量暂时还不能胜过他,因此,不能硬拼,要待机而动,不要误解成不能和曹操交锋。
(2)论孙权:孙权是刘备另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也是诸葛亮心目中在未剪除曹魏以前要倚为外援的惟一对象。孙吴方面政权巩固(“已历三世”——孙坚、孙策、孙权),地理条件优越(“据有江东”,“国险”),人心归附(“民附”,“贤能为之用”),由此得出结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论荆、益二州:曹操既不可争,孙权又不可图,为刘备计,出路究竟何在呢?于是诸葛亮就着眼于另外两个地盘:荆州和益州。荆州是刘备目前栖身的地方,刘备在患难之际投奔刘表,受到上宾的礼遇,所以诸葛亮在分析了荆州的地理形势、物资条件,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证明完全正确,就在下一年,曹操就率兵攻打荆州,以后曹、孙、刘三方为争夺荆州,发生过多次纠纷和战争),而其主又无能之后,用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荆州可取,失良机(“此殆天„„岂有
用心
爱心
专心 7 意乎?”)的结论。最后分析益州。益州和荆州不同,荆州是四通八达的军事要地,易于攻敌,也易于受敌;益州是天府之国,是最理想的根据地。所以诸葛亮着重指出它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饶,是“天府之土”,并举汉的始祖刘邦的史实作证,又指出刘璋昏庸懦弱,与张鲁不和,且不知存恤国力民力,因此政权不稳,民心已失,人才思得明主而事。这里,结论——是建立帝业的理想根据地,又有可乘之机——虽未明确提出,但不言而喻了。
后一层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建国方针政策,以及伐曹进军的路线。诸葛亮先分析了刘备现有的优越条件:
政治上有号召力(“帝王之胄”),社会上有威望(“信义著于四海”),又虚心求贤,人才荟集。再指出应如何准备创造新的条件:
①建立根据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积蓄力量;
②搞好和西南各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和夷越”),解除后顾之忧; ③联合孙权(“外结好孙权”),争取同盟者;
④革新政治(“内修政理”),取得各阶层的支持。然后提出伐曹兴汉的时机和步骤。如前所述,曹操这时已很强大,所以要等到“天下有变”,即有了可乘之机,才进行讨伐。在军事行动上,诸葛亮提出兵分两路,像钳子一样夹攻敌人的高想,并用反问句强调这一行动必然会得到人民拥护(对此决策,诸葛亮身体力行,付出毕生精力)。最后,用预言的形式,作出整个对策的结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圆满地回答了“君谓计将安出”的发问。“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表明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和赞赏,也表明了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2)、简析课文第一、二、四部分
思考:这几部分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有何特点? 明确:
(1).第一部分(第1段):写诸葛亮“躬耕”而“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是正面写他有不凡的抱负;“时人莫之许”从反面衬托,说明一般人不了解他;“惟„„谓为信然”一句则从侧面写出只有知己才真正了解他。这一段使人们对诸葛亮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下文刘备的出场作铺垫,为徐庶荐诸葛亮
用心
爱心
专心 8 埋下伏笔。
(2).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刘备的“君与俱来”四字,既表明他希望招致人才,又反映了他对诸葛亮还没有真正了解和高度重视。徐庶建议刘备亲自往访,“不可屈致”,就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卓越不群,从而提高了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3).第四部分(第6段):写关、张不悦和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从这几段文章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既简洁又生动,虽系节选,但有首有尾,独立成篇,全文过渡自然,联系紧密,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值得学习借鉴。
五、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学生细细体味,同桌之间交流。
(1)用叙述的方式着重写诸葛亮非凡的志向和才能。特别是:“好为《梁父吟》”“常自比与管仲乐毅”等句更体现他的与众不同。
(2)用侧面烘托的方式来体现诸葛亮的才能。徐庶的评价,文末刘备的评价。
(3)对话方式,通过诸葛亮的分析可以看出其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明确:从各个方面描写刻画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从正面写他的非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则从侧面来写。刘诸问答从正面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塑造形象,充分表现诸葛亮的天才预见,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张不悦、刘鱼水相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照应,使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
六、简要小结全文的写法
《隆中对》一文仅用五百余字,材料又以对话居多,但能鲜明地树立起诸葛亮的形象,这是只有大手笔才能做到的。一方面由于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
用心
爱心
专心 9 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另一方面又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作业布置】:
1、研讨与练习一、三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对文中涉及的人物进行了解。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第四篇:九年级语文下册《百合花》教案北师大版
百合花
一、教学目标
总目标:让学生明白本小说构思和语言上的特点,培养鉴赏小说的能力。具体目标
1、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和主题
2、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3、咀嚼本小说清新俊逸的语言。
4、培养学生速读小说,概述小说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1、由于课文内容集中,文字晓畅,情节较简单,所以.课上让学生在规定的10分钟内速读全文,顺手划出字词。
2.、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3、请学生从网上找出百合花的有关图片,介绍其特点。
4、初步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
二、活动流程
1、速读读全文。(10分钟)
2、划出字词。给加点的字正音
撂(liào)讷讷(nânâ)忸怩(niŭní)憨憨(hānhān)执拗(niù)髻(ji)尴尬(gāngà)讪讪(shànshàn)瞅(chôu)
挟(xiã)嬷嬷(mómó)砦(zhài)虔诚(qián)磕磕绊绊(kē)
解释下列词语
张皇
忸怩
憨憨
执拗
尴尬
讪讪
虔诚
3、讨论交流一
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提示: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根据情节的阶段性,可以分为四部分。
一部分、开端
带路
(从开头到“这都怪我了”)
二部分、发展
借被
(从“我们到包扎所”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三部分、高潮
牺牲/献被(从“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到“两个干硬的馒头”)四部分、结局
盖被
(从“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到结尾)
4、讨论交流二
:鉴赏本小说的构思。
具体理解百合花被和百合花在本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1)媒体打出白色百合花的图片(注意一定要是白色的百合花,这样符合文中的内容和寓意。)
请学生谈看图片的感受,得出白色“百合花”这种花卉的主要特点: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即清丽,纯洁,高雅„„
(提示:这是个开发的话题,尽管让学生谈,意思在,就要肯定。)
1(2)理解跟百合花被相关的情节。
请学生朗读95页描写百合花被的一段文字和96页“刚出门~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同乡)的内容。
再请学生复述被子的最后结局。总结:
A/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B/被子与人物性格关系。
提问: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性格? 各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或补充。
提示:(这也是一个开放型的问题,只要各组学生言之有理,就要肯定。)
明确:美丽、纯洁、善良、高尚。她在情节中,其性格是发展的。刚过门才三天,小通讯员就要借她唯一的嫁妆——一个有着百合花图案的被子,她当然有些舍不得,这种情感在情在理。但当听我说借被子是为了打仗为了老百姓之后,“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屋瞅着„„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动将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通讯员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劈手”集中写出了新媳妇用自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人殓时的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与先前的娴静羞赧判若两人„„ 一句话,小说通过新媳妇对百合花被子处置过程的描写,刻画了人物性格或者说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发展。
当然,这个人物性格的发展,还通过其它情节或者细节来表现的。刚开始做救护工作时,她害羞腼腆,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答应做我的下手。可当看到小通讯员为了保护群众而受重伤时,“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试着身子„„” 新媳妇已经知道通讯员牺牲了,可她还是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其实是在缝进她的一片深情,所以当“我”劝她“不要缝了”时,“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对“我”的不解以示不 满。
总之,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所以,百合花,正是人物纯真、高洁的优美心灵和品格的象征。
三、活动延伸
1、分组思考问题: “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和我有关吗?全篇主题是什么?
2、抄写有关字词。付:板书 百合花 茹志鹃
百合花
清丽
纯洁
高雅
新媳妇
娴静
淳朴
善良
纯真
高洁
人性美 性格美
第二课
一、活动导引
1、讨论上课思考题:“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和我有关吗?全篇主题是什么?
2、讨论细节描写
3、讨论本文清新俊逸的语言。
二、活动流程
着重讨论活动;分组交流上课问题:“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和我有关吗?全篇主题是什么?
(一)先讨论小通讯员的性格。
由四大部分的情节入手。迅速浏览课文,归纳概括,然后交流。(看“带路”的情节,即课文5节~“这都怪我了”)小通讯员
一个极其可爱的普通战士。天真纯洁,充满朝气,对生活和自然无比热爱。即将发起总攻的时刻,还在枪筒上插上几根树枝和野菊花(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他憨厚朴实,拘谨腼腆,比如,“带路”情节中“张皇”“数摸”这两个动词的描写作用。“张皇”的意思是恐慌、慌张,但在这里却非贬义,这一神态描写,是在写“我”刚刚结识的小通讯员那种腼腆、羞涩、局促,表现他质朴,纯洁的心灵。
“数摸”这一动词更突出了小通讯员那种忸怩的神态,拘谨局促的心理。
但他又十分关心同志,走走停停也好,给我两个馍馍也好,作者十分形象逼真地刻画了一个腼腆、羞涩、局促而又质朴纯洁的小战士形象。“借被”的情节中,更看出通讯员的憨,不善言辞。
更主要的是由于在革命队伍里受到党的教育和战斗生活的锻炼,他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革命责任感。当他意识到自己借东西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可能会给群众造成不良影响时,就马上松松爽爽地跟“我”前去解释。而借到被子以后,知道这是人家新婚时惟一的嫁妆,心里又立刻感到不安,又要把被子再送回去。
“牺牲/献被”的情节中,更看出小通讯员的崇高精神。在取得总攻胜利的前夕,为了保护担架队员英勇捐躯。表现了他对革命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新媳妇献百合花的被子,明显是与百合花有关的,但小通讯员与百合花有关吗? 有。他纯洁高尚美好的心灵也像百合花一样。那么,百合花在文中还有什么寓意? 纯洁高尚美好的军民之情。
(二)/讨论“我”在文中的作用。
以“我”为视点,娓娓动听地叙述故事,找出文章中表现我心理活动变化的词语来。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生气
兴趣
着恼
亲热
爱上
后悔
心跳
强忍泪水
想推开沉重 作用:
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如11节写“我” 对故乡竹海的联想,写得非常富有诗情画意,这样写,一方面点明了小通讯员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才孕育了小通讯员这样心灵美好品质纯朴高尚的英雄,景物美与人物美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抒发了我对故乡无比热爱之情,推动了我的感情发展,即由先前的生气,到发生兴趣和“亲热”起来。这样写,大大扩展了作品的容量,表现了战士之间那种百合花一样纯洁无邪高尚动人的情感,即人性的美,加强了作品的抒情色彩,增强了作品感人的艺术力量。
同时还更有利于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等多种方式,使结构严谨清晰,又张弛有度,富于节奏感。
(三)总结归纳: 由此可见,小说构思是非常巧妙的。表面上看,百合花的纯洁清新美好好像只与新媳妇有关,其实,百合花的特点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的性格,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关联的。百合花为题的寓意和小说主题的概括
百合花,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本文题目以借代的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更重要的是,百合花,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即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
(四)概括主题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三、活动延伸 1练习三和四。
2、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过去了,回首这段美好的时光,每个人都会有许多有趣的和动情的事涌上心头,请撷取一两个片断,写出人情美或者人性美的主题来。字数不少于600字。
付:
1、图片
2、百合花简介
全球已发现百合约80余种,主要分布地区是中国、日本、北美和欧洲等温带 地区。中国是世界百合的分布中心,约有42种,北至黑龙江有毛百合,西至新疆有 新疆百合,东至台湾有台湾百合,其中以西南地区和华中为多。
栽培历史 据《本草》记载:百合一名强翟,此物花叶根皆四向,故日翟;凡物旁生为之翟。一名蒜脑语、因其根如太蒜,其味如山茵。百合地下茎为鳞茎;末代罗愿的《尔雅冀》载:小者如蒜,大者如碗,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言百片合成也。因此取名百合。我国栽培百合历史悠久,汉代医药名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已详述其药用价值。
鳞片的外形是种的分类依据之一。多数百合的鳞片为披针形,无节,如野百合 众鳞片多为紧密覆瓦状重叠,大多数百合种类,由鳞茎中的芽长出地上直立茎,在土表下也能生根,这 种根叫茎根,寿命仅一个生长季。在茎根簇附近能形成一些次年即可独立生存的小鳞茎,但有些百合种类,则无茎根。百合茎通常从鳞茎中直伸出来,但有些种类形成部分期甸状地下茎,向前 伸延一些距离,或形成小鳞茎,或向上伸展到地面上。耐受极度严寒。生长季节内,在日光充足的地方,赂有花荫的环境对大多数百合更为合适,尤以幼苗期更为明显。喜阳,喜肥沃、腐殖质多的深厚土壤、略倾斜而多孔隙疏松良好的砂质壤土坟地。在具有 少量砂砾或沙土的深厚泥炭或肥沃壤土中,有些种类也能生长良好,如蜗江百合。员忌硬粘土。大 多数种类以微酸性土壤为好。
百合花姿雅致,叶子青翠娟秀,茎干亭亭玉立,色泽鲜艳,是盆栽、切花和点缀庭园 的名贵花卉。在园林中,适合布置成专类花园,如巧妙地利用不同种类自然花期之差异及种与品种。
《百合花》教案(网友来稿)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2、学会用心理活动、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过程
1、展示教学目标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茹志鹃,女,1925年参加新四军,1955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各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3、学生阅读作品,梳理文脉
师:文章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生:“我”、小通讯员、新媳妇
生:送“我”去前沿包扎所、借被子、通讯员员救人牺牲,新媳妇献被子
师:好.下面谁能来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
生:(短暂讨论)“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百合花象征了军民间纯洁的感情,赞美了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
师:概括得很好。这是文章的主旨。下面我们来看,文中出现了三个主要人物,“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线索人物。
师:对,“我”是整个故事的目击者。“我”对小通讯员的情感前后是否有变化?文中找出原句为证。
生:“生起气来”----“发生了了兴趣”----“从心底爱上了这个个傻乎乎的同乡”----怀着崇敬的的心情怀想他
师:“我”眼中的小通讯员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腼腆、淳朴、勇敢、热爱生活、善解人意
师:那“我”眼中的新媳妇呢?
生:害羞
师:就此一条吗?(学生不解)新媳妇和小通讯员有——三次相遇,找出第二次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讨论新媳妇为何开始不肯借而后来肯借了,从中再看人物形象。
学生举荐一男一女两同学分角色朗读,提议女生读得太快,不合人物性格,换一女生,略带羞涩,读完后学生鼓掌。
生:(讨论)新媳妇初到一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她害羞、腼腆,但她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从文中她总是“笑”可看出来。起初不肯借被是不舍,“这是她唯一的嫁妆”,但她又是深明大义的,故最终她还是借了。
生:我认为她与小通讯员的性格还有一共同点,即封建意识。(学生中有议论)不肯借是因为若把被子借给一陌生男子,怕丈夫回来责怪,这和小通讯员的“男女授受不亲”是同出一理!但“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故还是借了。
学生鼓掌!
师:这就是思考,这就是言这有据的“一家之言”的创新!下面请大家从文中勾勒原句,具体来看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
生:勾勒原句(略)。细节描写、语言、肖像描写、心理活动。
老师小结:
作者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参照板书“我”对小通讯员情感的变化),这就由远到近,由淡到浓,由表及里地刻画了小通讯员这个人物形象。其次运用典型细节是作品的另一重要艺术表现手段(学生诵读文中细节部分,如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给“我”开饭时吃的两个馒头,衣服上被门钩撕破的衣洞,新媳妇的印有百合花的被子等等),这不仅使得作品在情节发展上前后呼应,波澜起伏,而且使人物个性鲜明,血肉丰满。
齐诵文章最后一句结束全课。
第五篇: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和说课稿全集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中语文的传统篇目,在新教材中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任务有:
l 分析小说要素,把握小说主题。
l 理解作品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l 揣摩小说写法。
在《故乡》和《孤独之旅》当中,我主要侧重于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要情节,以及探究作品主题。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我认为,除继续巩固小说要素外,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多元理解作品主题、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揣摩对比写法上,也为下一课《心声》的学习打下基础。
莫泊桑的这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张弛有节;人物寥寥,却个性鲜明;立意深刻,语言简洁明快而富于个性化。这得宜于作品生动逼真而又幽默风趣的细节描写,轻浅素淡之中有辛辣讽刺的语言特色,以及寓新颖于平淡自然之中的表现手法。
小说描写若瑟夫一家朝思暮想他们在国外发了财的叔叔回到家来,可是他们竟然意外的发现于勒叔叔不过是一个贫穷落魄的小贩时,竟然拒绝和他相认。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细腻的刻画,对人物内心活动深刻的揭示,鞭挞了假丑恶,彰显了人性的真善美,这样的作品,能给人以启发,耐人寻味,也能引发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
二、说教法:
1、教学设想:
这篇小说的教学,应以人物为中心,在曲折的情节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进而领会作品的丰富内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能联系实际,对作品的主题多元化的评价,在评价认识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2、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发展个性。初中小说的教学,应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及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 了解作家。
② 掌握常用字词。
③ 分析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④ 理解小说主题。
能力目标:
①
提高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②
把握小说曲折的情节,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想像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题,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5、教学方法:
① 多媒体辅助教学。
② 坚持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以精要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多方面设计学生乐于探究的话题,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小说主题。
三、说学法:
1、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课应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学习、感悟新知识。小说故事性强,其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往往比较关注主要人物的结局。因此小说的阅读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题的把握较薄弱,须重点指导。
2、学法指导:
① 朗读法:这篇小说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幽默,因此,适宜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也可以边读边想象人物表情,以体会人物语言、动作等是如何揭示其心理活动和性格的。
② 比较法:于勒三次变化的身世,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迥异的态度变化,以及文中叙事主体“我”与家人对于勒不同态度的对比,都值得玩味。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可深入理解人物及主题,并感受文学艺术的美。③ 辩论法: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多角度的分析与把握,围绕文本内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探究作品主题,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④ 自主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合作探究解疑。指导其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作品个性化体验及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课堂教学拟两课时完成。
课前预习的要求是:
1、查工具书,疏通疑难字词。
2、初读,整体感知,概括主要情节。
第一课时:
任务:了解作家作品,掌握字词,勾画圈点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学习文章对比的写法。
第一步:检查预习。
课文情节曲折,围绕于勒写了哪几个情节?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概括为“盼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或“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或其他短语,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第二步:介绍作家作品,归纳关键字词。
(多媒体显示。)
第三步:勾画圈点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默读,也可表演读。也可小组分角色朗读小说高潮即“遇于勒”的情节。
角色有:船长、若瑟夫、菲利普、克拉丽斯、于勒
2、在课文中画出人物描写的句段。(提示:注意细节描写以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
3、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
主要人物有:若瑟夫、菲利普、克拉丽斯
指导学生运用“(句子或段落)是对(人物)的 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她)的特点(或性格)。学生概括合理即可,不必强求统一答案。多媒体展示教师对人物形象(或性格)的概括,与学生交流。(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指导学生采用精读和略读结合的方法,在主动积极的探究中,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和体验,体会作品细节描写的巧妙运用。)
第四步:分析小说中对比的写法。
问题设计:课文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对比这种写法功不可没,你能找出几组对比吗?
学生通过讨论,可能找到的对比有:
l 遇于勒前后菲利普夫妇(主要是克拉利斯)对于勒的称呼以及态度的变化形成对比;
l 于勒身世的前后三次变化;
l 叙事主人公“我”和“我”的父母对于勒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大屏幕出示)
(设计意图:这篇小说能让学生饶有兴趣的阅读,与对比的写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设计这一环节,学生既能学习对比这种写法,也能在比较中,体验人物内心,为下一节课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任务:进一步理解和体验人物情感,探究小说主题,获得启发。
第一步:深入人物内心,增进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在这一步骤中,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你如何评价文中菲利普夫妇的行为?假如你是若瑟夫,当你们意外遇到落魄的于勒,父母要躲着他的时候,你会对父母说些什么?
(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融入文本,深入人物内心,在情感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
第二步:分析小说主人公,为探究主题打基础。
问题设计:若瑟夫、菲利普、克拉丽斯和于勒,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你认为谁才是作者重点要写的人物?(多媒体显示问题)
通过思考和比较,学生能判断出作者的侧重点,本文的写作目的也就水落石出了。这也为探究小说主题打开了突破口。(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
第三步:辩论,多元探究小说主题,突破难点。
在上一个环节中,大多数同学能谈到菲利普夫妇 “金钱高于一切”的思想,对他们嗤之以鼻,对于勒深表同情。那么,对于这几个人物,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比如,菲利普夫妇是不是也有他们的无奈?对于勒,除了同情,是不是还应该有一点别的什么?这几个问题对深入接读文本,多角度理解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以“菲利普夫妇只是冷酷、自私;于勒只是让人同情吗?”为话题进行辩论。提示:要结合文中有关信息。(大屏幕出示问题)
在激烈的争论中,学生可能会得出如下结论:
l 菲利普夫妇家庭生活困顿,于勒以前拖累过他们,所以他们这样做也很无奈,这与当时的社会有很大的关系,是社会改变了他们,所以我认为作者的目的在于鞭挞资本主义社会。
l 菲利普夫妇本质上还是善良的,但是他们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面临很多实际的问题,比如女儿的出嫁问题,因此,我觉得作品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l 于勒固然让人同情,但他品行不端正,又不肯脚踏实地的工作,因此他的结局是必然的,我认为文章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正直、实在,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学生还可能有其他的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有条理的辩论中,学生对文本理解更透彻了,对主题的把握更全面了,本课教学的难点得以突破,同时,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也尊重了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
第四步:联系实际,在文本体验中获得启发。
问题设计:在上面的辩论中,我们对菲利普夫妇的认识更全面了。他们都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那么,现实生活中有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吗?你家有于勒这样生活困顿的亲戚吗?你的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吗?你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多媒体出示问题)
这一组问题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的目的在于教学生学会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要被现实的金钱关系所异化,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心和同情。这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目的就达到了。
第五步:自主质疑。
针对本课的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有哪些问题想和大家探讨?大胆质疑。
(设计目的在于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第六步:拓展延伸,培养想像力。
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么样?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五、教学反思。
1、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新课改推行以来,用多媒体讲课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但我认为并不是课课都要用多媒体,也不是说课件制作越精美教学效果就越好。多媒体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而不能“反客为主”,语文课堂还是应该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和“双基”的培养和提高,要让学生得到实惠。
2、不可忽视语文课堂的“留白”。国画创作中“留白”是一种艺术,语文课堂也应适当“留白”,即给学生自主质疑的时间,教师设计的问题,也应允许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反思的空间,而不应该用“满堂问”的方式牵着学生鼻子走。适当“留白”,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个
性差异。《乞丐》说课稿
一、说教材内容:
《乞丐》这篇文章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这是一篇写得很凄美的文章。主要写了一位衰老的乞丐呻吟着向一位一无所有的人乞讨,一无所有的人用空无一文的手握住了乞丐的手,给予了人世间最美好的关爱和理解。屠格涅夫的这篇《乞丐》仅200字不到,但描写细微,栩栩如生地将一个被贫穷折磨得如此饥饿、潦倒的乞丐展现在我们面前,是个活生生的乞丐形象。在备课前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但可供参考的内容实在是微乎其微。经过多次斟酌,我就把作者的写作目的定位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爱、互助”上,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心。
二、说教材目标:
由于抽签决定的 上课班级是五(1)班。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和体现本次活动的主题“关注常态课堂,培养教学机智,展示教学生活化”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人平等,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2、学习作者通过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通过感情朗读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即德育目标)
懂得“我”与“乞丐”的相互握手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爱、理解,这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让学生在学习后,也能受到教育,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重点:
根据课文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重点设为: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我”和“乞丐”的相互施舍其实就是一种人间最美的爱的给予。
四、教学难点:
体会“我为什么要向乞丐请求原谅”和重点句子的分析“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施舍”。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改精神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教学过程又必须强调师生的合作交流,突出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在设计教案时,我结合“从内容中的重点句子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
1、揭题导入。课始就直奔课文内容,由内容介绍直接让学生进入自学。由于屠格涅夫的作品五年级的学生在四年级是就接触了《麻雀》一课,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我就把作者简介这一环节给略过了。只是在课前简单的进行回顾。
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出现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出示幻灯片)温馨提示: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这位乞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并且让学生在自读时动手划一划,做到边读边思,边读边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检查反馈
我把重点放在词语的过关中,先指名学生另度,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对这些词语进行归类,说说哪些是写乞丐的,哪些上写“我”的。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是通过外貌、动作和神态等细腻描写来体现的。接着是给“衰老褴褛 龌龊 抖颤 不幸 施舍”六个词语找找近义词,并把它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去体会。在课文内容的叙述上,因为有我揭题时的导语,学生领会的很好,说的也挺不错的。我适时地把内容进行板书,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说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在反馈第三个问题是,结合幻灯片的词语让学生说说乞丐的印象,再次体会乞丐的不幸,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之情。
4、深入探究环节
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我通过一系列的过渡语及师生之间入情的领读接读课文,引出问题: “我”为什么要向“乞丐”请求“原谅”?由于考虑到是借班上课,再加上五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我在设计问题是把他适当地降低了难度,出现四个选择题,让学生逐一对照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排除,培养了学生辨析是非的能力。接着我把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这句话当作全文的重点句,让学生从重点局句的分析中有点及面抓住“施舍“和”也‘来体会文章的情感目标“施舍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只有理解、关心、同情,爱护„„才是人世间最美好的。
5、读课文环节
让学生在理解了全文的基础上再入情入境地体会作家写作的目的,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朗读能力再次得到巩固提升,6、作业设计环节
在作业中根据分层教学不同学生的不同语文水平,我设计了三个作业,由浅入深,让学生自由选择:练笔(选做题)
1、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对待这样的可 怜人?
2、你想对文中的“我”和乞丐说些什么呢?
3、写一段话来谈谈你学了《乞丐》后的感受。并在一堂课中留了5-6分钟让学生动笔,当场反馈。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把基础目标升华为情感目标,再次体会作家的写作目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7、课堂总结部分 借助学生的读后感。我把学生的感受作为这堂课的总结,并送给学生一句话“关爱他人,幸福自己!”再次点明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和目标所在。一堂课35分钟下来,我感觉到五(1)班的同学在课堂上的参与面还是比较广的。他们能积极参与学习、思考、合作交流,并能学以致用,达到了我意料中的效果。
以上的教学环节设计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让我在你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得到提高.谢谢!
《陈小手》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作家汪曾祺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理解文章的内容。
3、学会理智地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心理中的弊病。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智地看待我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中的弊病。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题目解说
2、作者简介
3、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须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妇科医生。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则不会请他的。中小户人家,忌讳较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议:“去请陈小手吧。”
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陈小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队”,觉得非常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子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他下了马,即刻进了产房。过了一会儿(有时时间颇长),听到哇的一声,孩子落地了。陈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来,对这家的男主人拱拱手:“恭喜恭喜!母子平安!”男主人满面笑容,把封在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洗洗手,喝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出来上马,只听见他的马的銮铃声“哗棱哗棱”„„走远了。陈小手活人多矣。
有一年,来了联军。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去的,是两支军队。一支是国民革命军,当地称之为“党军”;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他的部队就被称为“联军”。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团长的太太(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要生了,生不下来。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这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
陈小手进了天王庙。团长正在产房外面不停地“走柳”,见了陈小手,说: “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进去吧!”
这女人身上的脂油太多了,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移里歪斜走出来,对团长拱拱手: “团长!恭喜您,是个男伢子,少爷!”
团长呲牙笑了一下,说:“难为你了!——请!”
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副官陪着。陈小手喝了两口。团长拿出20块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
“这是给你的!——别嫌少哇!” “太重了!太重了!”
喝了酒,揣上20块现大洋,陈小手告辞了:“得罪!” “不送你了!” 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手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团长说:“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你小子太欺负人了!日他奶奶!”团长觉得怪委屈。
三、细读课文,探究问题
1、陈小手是怎样的一个人呢?(1)勇者陈小手。(2)敬者陈小手。(3)技者陈小手。(4)德者陈小手。(详见教材全解53页)
2、陈小手惨死在野蛮团长的枪下,没有人为陈小手鸣不平,杀人凶手反倒觉得怪委屈的。谈谈你的看法和感受?
近乎无理的反常的心里真是意味深长,中国传统的观念就是如此,男女之大防即使医生和病人也难以逾越。陈小手致死出手的是团长,认可的是传统。展现了这种隐藏的杀机和群体的劣根性。陈小手的死,与民族积淀相结合,便超越了平常意义的死,具有更耐人寻味的意义。
3、说说本文的写作特色(1)叙事从容恬淡。
(2)以小见大,深刻反映社会现实。(详见教材全解52页)
四、主题归纳
课文通过叙述名医陈小手因为团长太太接生而被无辜枪杀的事情,反映了我们传统文化、民族心理中的弊病,批判了守旧的传统文化与狭隘愚昧的男权文化。附:板书设计
当地接生风俗落后
陈小手医术高超
陈小手 守旧 狭隘 愚昧 为团长太太接生
陈小手无辜被杀
北师大版《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有关作家的饿文学常识。2,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3对贫穷和富裕
有真确的认识,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题目解说:
题目采用问题的形式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二:作者简介:
丹尼尔。麦克法登,美国人。
三.整体感悟
学生自读全文,探究下列问题:
结合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1,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贫穷和富裕?
2,作者对市场经济持什么看法?市场经济能完全消除贫富差别吗?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适当做指导
四,人生感悟;
本文让我们了解了贫富形成的原因,认识到市场经济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五,问题讨论
如果范进、孔乙己、于勒、“乞丐”、陈小手生活在文中所说的社会,他们是贫穷还是富裕?
板书设计: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 提出问题:由现象入手,自然点题 分析问题:贫穷和富裕要靠运气 解决问题:发展市场经济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有关作家的饿文学常识。2,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3对贫穷和富裕 有真确的认识,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题目解说:
题目采用问题的形式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二:作者简介:
丹尼尔。麦克法登,美国人。三.整体感悟 学生自读全文,探究下列问题:
结合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1,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贫穷和富裕?
2,作者对市场经济持什么看法?市场经济能完全消除贫富差别吗?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适当做指导 四,人生感悟;
本文让我们了解了贫富形成的原因,认识到市场经济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五,问题讨论
如果范进、孔乙己、于勒、“乞丐”、陈小手生活在文中所说的社会,他们是贫穷还是富裕?
三顾茅庐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诸葛亮在小说中是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来歌颂的。《三顾茅庐》这篇课文着重写了刘备第三次前往隆重拜访诸葛亮的经过,表现了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诚心诚意的思想品格,同时体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为此,我设计本文的教学,我以刘备拜访诸葛亮的诚心诚意为突破点展开讨论,自然地进入对诸葛亮的志向和才干的欣赏。
二、设计思路
由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渲染气氛,相机导入,抓住一些词语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第二步,欣赏美景,感受“才华”。第三步,分析“言行”,感受“尊重”,第四步,我设计了如此“尊重,何以“为报”。最后,全堂总结,升华“尊重”,再《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中结束本堂课。
三、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景色宜人;体会比喻句前后部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3、感受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抓住词语,把握全文
在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了三组词语,第一组都是课文中主人公的名字,第二组都是写隆重景色的词语,第三组则是写诸葛亮策略的词语,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能将这些词语读准确,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很快讲出他们的新发现。我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复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另外,也想通过这一环节梳理学生的思路,讲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整体把握课文。
(二)欣赏美景,感受才华
我从隆重美景导入到三个比喻句的学习,用较为连贯的语言将课后习题四中的三个比喻句串成一个整体,并用比较句子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比喻句的后面部分是对前面部分的形象具体的说明,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让学生顺利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
(三)分析言行,感受尊重
这一环节我把它定为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由找张飞的语言,刘备的语言,通过模仿他们说话来感受他们当时的心境,也在张飞的衬托下,更凸显刘备对人才的尊重。并自由谈谈体会,这一形式我觉得看似形散,神却不散,因为孩子们始终围绕着“刘备尊重人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学习,无论怎样谈体会都是万变不离其踪的。
但如何使学生的发言、讨论、感悟更有深度,更有层次呢?这就使老师在孩子们的学习活动中“应变”、“点拨”甚至“周旋”等的引导工作显得至关重要,这也是我在备课中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也力图随意应变,以期让学生有更佳的学习效果。
比如:“三人第三次到了隆重,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这说明了什么?
先了解“半里多路大概有多少米?”“为什么不骑着马直接到诸葛亮的住处才下马,或者提前50米、100米下马?”然后补充杨家将中文武百官路过天波府时文官落轿子,武官下马以示敬仰的表现来让学生感悟到刘备下马是对诸葛亮才华的敬仰,从而体会刘备是尊重人才的。
然后实现由扶到放,让学生抓住刘备动作的词语“轻轻敲门”“轻轻走进”“恭候等待”“快步走进”自由谈体会,实现学生自主阅读的目的。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还穿插了一个看板书背诵刘备等候诸葛亮的一段文字,指导学生巩固课文内容。
(四)如此尊重,何以为报
这一环节主要是结合文章最后第二小节拓展了一些诸葛亮《出师表》里的话,帮助刘备打的胜仗,和书本练习三中的成语,可以说是课文学到这里,已是水到渠成。
(五)全堂总结,升华尊重
在《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中,结束本堂课。
最后,谈谈我的感想,我觉得语文教学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品味中,让学生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精彩的句段,同时,作为我们老师也应该按照新课标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把学生引到书的海洋中,让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像《三国演义》这类经典名著是很值得一看的,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学生版本的《三国演义》。《周处》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只要能知错就改,就能有所成就。
2、学习本文一波三折的写作技巧,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3、体会怎样“把书读厚,把书读薄”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的[2]、;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设想:
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为预习理解课,其目标有二,一是掌握文言字、词;二是理解课文大意,提出疑问,为课文的感悟创新作准备。本教案是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一、激趣:介绍周处生平,引起学生共鸣。
处仕晋,为御使中丞,多所弹纠,氐人齐万年反,乃 令处距万年。伏波孙秀欲表处母老,处曰:“忠孝之道,安能两全?”乃进战,斩首万计。弦绝弓尽,左右劝退,处曰:“此是吾授命之日。”遂战而没。----《晋阳秋》
周处,晋之名将,忠勇两全,读了上则短文,大家都为他的勇敢所感动,那么,周处是怎样成为这样的大英雄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
二、学生齐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三、学生置疑: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请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师生共同释疑。
四、亮点探寻:
(一)、对“凶强侠气”进行探讨。
(1)问题提出:周处年少时在人们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为什么是这样?
(2)思维拓展:你能根据平时积累,具体设计一个情节来阐释“凶强侠气”吗? 通过此问设计,其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教给学生把书读厚的学习方法。
(3)探寻: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凶强”又要写他“侠气”(二)、对“杀虎斩蛟”进行探讨
(1)问题提出:乡人为什么要“或说处„杀虎斩蛟‟”?
(2)思维拓展:请补充周处杀虎斩蛟的详细过程,说得越惊险越好。
(3)探寻:乡里为什么要“更相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三)、对“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进行探讨。
(1)、周处为什么能成为“忠臣孝子”?
(2)、通过学习周处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四)、本文虽只有192字,但却写得一波三折,峰回路转,请分析其作用。
探究学习:
文章开篇介绍周处“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后,接下来本该直接写他如何为害乡里,可作者却将笔锋一转,谈虎说蛟。乡人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实际上是一个圈套,这是文意的再转。乡人希望三横余其一,不料三害皆除,是三转。处竟杀蚊而出是四转。乡里不庆贺周处凯旋,而庆贺他的死亡是五转。周处对此不恼不怒,由此产生悔改之意是六转。寻陆机,陆机不在,是七转。清河在是八转。周处想悔改却又担心无所成是九转。清河再劝是十转。文章真可谓“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句字变。”(刘大櫆《论文偶记》)如此曲折变化,摇曳多姿,引人人胜。
(五)、为什么课文对周处为害乡里写得简而虚,而对他杀虎斩蛟、自悔自改却写得繁而实?探究学习:
这是由文章的立意所决定的,本文是一则名人轶事。它意在表现周处的改过自新,彰扬他的自改自励的精神,并借陆云的话阐述了“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而并非展示周处的恶行。周处为害乡里,只是作为表现周处的反衬之笔。
五、教师引导:
把书读厚,是补充书中的情节,对书进行评介,仅达到这一步是不够的,书读厚了我们能记住它吗?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吗?这就要求我们把书读薄。所谓把书读薄,就是要善于及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指导归纳总结的方法。
(1)、找出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并把它整理到笔记本上;(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字词、通假字等。
(3)、整理文章结构,归纳文章中心。文章的启示。
(4)、体会文章结构特点、语言特色。
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方法下课后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
六、教师总结:
“ 知耻而后勇”,周处这个曾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的,都能成为“忠臣孝子”,成为名传千古的大英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改正自己的缺点,还总是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天生愚笨呢?这一句名言吧:“人患志之不立。”努力去开创自己的美好人生吧!
《出师表》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我要说的:是由家喻户晓的诸葛亮写的《出师表》。该课出现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该单元的课文大部分选自历史著作,学习这些文章不但可以增长历史知识,还可以受到古人的智慧、勇气、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
《出师表》是一篇情辞意切、感人肺腑,让人赞不绝口的文章。作者通过表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贞,三条建议,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叙述生平及出师北伐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更是慷慨深沉,动人心魄。真正为蜀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及本课的实况和学生的实际特制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
②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③积累名言警句,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①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②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事,以情动人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和愿望,②领会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诚,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立志做社会上用的人。
三、教学重点
①背诵全文。
②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的写作手法。【设计说明】本文“辞情恳切,感人肺腑”,把浓浓的情谊融在说理与叙事之中。这是本文的精彩、神秘之处。作为重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人格境界是很有裨益的。
四、教学难点
①理清文章的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设计说明】学生由于阅历浅对“政治”之概念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应作特别理解。
②如何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设计说明】诸葛亮对蜀国的赤胆忠诚,是其人格魅力的展观,因此需要人去认真品味。同时对学生责任感、使命感的培养,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说教法
一.校情分析
我校是典型的农村中学,也就具有了农村学校的特点:①语文资源匮乏。②学生学习语文的氛围不浓。
二.学情分析
①我班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②学习语文的观念、方式、方法较落后。③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弱,语文的素养较低。
三.学法指导
1.朗读法:【设计说明】本文情辞恳切,动人肺腑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句中的语言停顿,读出层次感,读出情感。古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象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读的作用就非同一般了。
2.讨论法:【设计说明】关于文句的疏通,文意的理解,应由学生自主解决,生生互动,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培养协作的精神。
3.探究法:【设计说明】提供有关本文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问题,查找答案,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从探究中找出乐趣。4.“传授——接受”法与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设计说明】“传授——接受”法是传统的教学法,较适合农村学校的实际,但一堂课往往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这样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5.教具准备:多媒体、VCD光盘、三国形势图。6.课时安排:3课时 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情趣。特设如下之学法:
①用字典、词典及资料疏通自学障碍。【设计说明】可以完成对“表”这种文学样式、“诸葛亮其人”、“三国的历史”等,相关资料的查阅;还可以提高学生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水平及能力。②朗读与默读相融合,多种读书方式相结合。【设计说明】提高朗读、理解的能力,增强语感,形成整体感知,为深入理解文本作辅垫。
③借助经验、资料独自完成课文的翻译,然后与同学交流。【设计说明】可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水平,增强合作的意识;还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④独自完成对文本的内容、层次、写作特点等内容的分析和总结,然后拿到小组中交流讨论。【设计说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把《隆中对》和《出师表》对比学习。【设计说明】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全方位理解诸葛亮其人;丰富学习方法。
说教学程序
1.导入:同学们,《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呈上的奏章。或表明报国之心,或呈现攻城掠地之策。历来以表传后者颇少,唯有诸葛亮的《出师表》彪炳千古,奥秘何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出师表》吧!【设计说明】“以表的存者少”这个历史现实,去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欲望。(投放《三国演义》电影片头)2.利用工具书及资料,扫除障碍,自读课文。
【设想】通过学生自读,熟悉课文,提出疑难,扫除朗读及理解的障碍,提高自学能力。(投影生字词的读音)
3.师生共读课文,理解要点、重点。
【设想】①教师范读为引子,帮助学生把握朗读的速度、语调、情感,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中去。②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再次进入文本中去,并作适当的评价。③以理清文章的思路为目标。即:出师前对治国的合理安排;出征的原因及决心。4.综合学习,自主合作探究。
【设想】①反复朗读,自主理解,合作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寓情于理,寓情于事的写作特色。②重点品读文章的1-5段,感受诸葛亮的政治主张,以及他的远见卓识。③深情朗读文章的6-9段,感受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诚,感受其沛然如注,勤勤恳恳之态。5.背诵课文,积累知识。
【设想】①展开竞争背诵,完成对本课的背诵任务,并作适当的评价。②结合文中的注解及资料,总结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投影展示文言常识)6.比较学习,拓展延伸。
【设想】①结合《隆中对》再次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和超凡智慧。②交流学习的收获、感受,写一篇读书心得,主题不限。7.板书设计:(投影展示)
《那树》说课稿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散文《那树》,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地位、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预期效果等几个方面说课。
一、说理念 首先我说说我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在阅读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因而对本课我不是采用常用的阅读方式,而是采用互动性阅读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借助这样一种开放型的阅读活动,激起学生身上的文化素养与文本这间的碰撞,促进学生实现文化的构建和再建。
二、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描写生命,讴歌生命是文章永恒的主题。第三单元以“生命”为主题,王鼎钧“那树”通过描写那树,含蓄地表达对自然界宝贵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因此,处理教材时我将引导学生合作研讨,共同探讨人类文明和自然冲突的话题。
2、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人类文明与片段环境的冲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3、教学重点、难点:
我将重点难点分别设定为:重点,把握那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三、说教法
我采用的是品读法、讨论点拨法。
四、说学法
我采用的是合作探究法,注重多层对话,力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认识自然方面都有收获。
五、说过程
我设定为这样几个环节:
1、教学本文引导学生感知老树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托物寓意的手法,理解课文的主旨在这一过程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那树的故事。
(2)结合课文有关语句说说,那是一棵________的树。
2、探究文章打动人心的奥秘,品析鉴赏本文的哲理美、修辞美,感受悲剧色彩,深层体会王鼎钧散文的艺术魅力。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表现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
(2)找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想像一下,蚂蚁和那树告别时它们会倾诉些什么?
这一过程,教师既作为一个普通的阅读者参与,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并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拿到课堂交流,借助集体的智慧,进一步修正、完善和发展,并实现成果共赏。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交通专家,你怎么去处理那树?
这一环节,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对他人的观点的“审查----扬弃----再建”,即文化的构建过程。让学生用胆识、智慧、心血和汗水创造一个绿树葱茏的明天。
六、说预期效果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多重身份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而且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其目的是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更灵活地将互动性阅读法贯穿到学习中去。
这节课取得的效果是很好的。
悬岩边的树 草木篇 【教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2、领略诗作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与本单元中的其他课文比较,继续对树的形象及其寓意进行解读。
【教学重点、难点】
解读树的形象及其寓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的5篇课文全是关于树的。在这一大片的树林中,其实没有一棵是真正意义上的“树”,每棵树都被注入了人的情感和思想。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曾卓笔下的那棵长在悬岩边的树,流沙河诗作中的白杨与梅又有什么不同呢?
二.研读《悬崖边的树》
1.指名朗读,教师指出优、缺点。全班再次齐读。
2.简介曾卓先生及《悬崖边的树》。
老师在网上的搜索获得的有关曾卓先生的信息只有短短的几行字:曾卓,1922年生于湖北武汉,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与邹荻帆等人创建垦地诗社,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受迫害,1959年下放农村劳动改造,1961年调派武汉人民艺术剧院,1979年平反。这些经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似乎显得遥远而陌生,甚至有点不可思议,但那些“革命”、“垦地诗社”、“胡风案”、“下放劳改”、“平反”等关键词似乎在告诉我们,曾卓的一生就是一部那个特定历史年代的政治史,而《悬岩边的树》正是我们苦苦寻找的那把打开历史门缝的钥匙。
3.讨论以下各题,加深对诗作的理解。(可投影或多媒体显示)
①结合“孤单”“寂寞”“倾听”等词语,说说“悬岩边的树”有何象征意义?
②诗作的最后一节中,“风的形状”和“展翅飞翔”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③“悬岩边的树”的“倔强”与《白杨礼赞》中“白杨”的“倔强”有什么不同?
④结合诗人的经历,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每组各派一位同学为代表发言。
教师补充讲解,明确:
①“悬岩边的树”的象征意义。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一棵树,但这棵树与苏童那《三棵树》和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的树,在内涵上有根本的不同。我们首先感到惊异的是这是悬崖边的一棵树。悬崖边怎么会有树?一般的树在悬崖边是很难生存的。茅盾的白杨、苏童的树,都是写实的,都是实有其物,什么地方,什么品种,什么样的形态,一清二楚。而这里的树,就是一棵树,什么品种,不在诗人关注的范围之内。在苏童的笔下,他有过的三棵树,来龙去脉,从生到死,所有的经历都有交代。而在这里,悬崖边的树就就是一棵树。这就是诗与散文的区别,诗中的树是概括的,虚拟的,想像的,假定的。
这里诗人强调表现的是:只有一棵树,又在悬崖上,很危险(悬崖),很不适合生命存活,而且是很孤单的。这棵树活得是很艰难的,应该是很痛苦,很悲凉的。
从“倾听”、“孤独”、“寂寞”等字眼,同学们不难感到,诗人写的已经不完全是树。在危险(危机)的处境中,既不悲观,也不痛苦,其内在的感觉,能够听到“喧哗”和“歌唱”。但是诗人并没有回避它是孤独的,毕竟是只有一棵树,而且又是悬崖上。诗人甚至也没有回避它是寂寞的,这一节的最后两句,点出诗意的关键。
“悬岩边的树”是一棵远离群体(森林),处于危险处境的树,这肯定不是一棵普通的树,不然“奇异的风”不会把厄运施加于它。这棵“悬岩边的树”渴望归附于一个集体(森林),却又被驱逐到边缘的危险环境。内心的坚强与精神再次腾跃,已经改变了“风”肆意扭曲的结果。这棵“树”是孤独的,但也是不朽的,它是受难的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的真实写照,秉承着既定的人生理想,积极进取而又不屈服于匍匐的命运。
②“风的形状”和“展翅飞翔”的深层含义。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诗人在这里,达到了思想的高度和艺术的高度。弯曲的身体,是树的枝干受到扭曲的结果。这种扭曲的力量是什么力量呢?诗人说是风的力量。而风的力量是看不见的,可是在树的身体上,却留下了“风的形状”。以有形的弯曲,表现了无形的风力。
“风的形状”是外在的狂暴的力量对“树”的压迫之后留下的痕迹。但“展翅飞翔”是“树”的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再现,冷静地审视和对待逆境,重新出发。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这里,又一次突出了矛盾:一方面是危机的加重,即将跌进深谷;而另一方面,则是展翅飞翔。这里有两个字眼特别重要,一个就是“跌”,危机可能变成灾难;一个就是“飞”,灾难
又可能成为新的转机。
③两种“倔强”的不同。
“悬岩边的树”的“倔强”是诗人固有的清高和刚毅性格的体现,处惊不变,享受生活,淡
泊名利。保持这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白杨”的“坚强”是中华儿女包含满腔热忱,不屈服外侵,压迫之中的反抗精神的写照。这种对“白杨”的赞美之情于歌颂党及抗日军民的鲜明政治观点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④对这首诗的理解。
阅读诗歌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把诗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联系起来。从曾卓的生平我们知道,他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成员。在所有打成胡风集团成员的人士中,他是最明显受冤枉的。但是,由于最高方面的决策无从挑战,他就冤屈了二十多年,才
得以平反。
联系到他的这段遭遇,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灾难岁月中,他的思想风貌和人格风采。同时,也可以加深理解为什么开头诗人要这样写:“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临近深谷的悬崖上”。是不知道吗,诗人很清楚。这个风的意象,很值得注意,到了后面,又一次被提起:“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二十多年的灾难,身心所遭受的摧残,只用弯曲的枝干来概括。而被摧残的原因,归结为”风的形状”。同其他的诗一样,在这首诗中,诗的意象是在虚拟的、假定的、想像的境界之中展开的,不能像在散文中那样
进行具体的刻画。
三.朗读并背诵《草木篇》,之后研读。
1.指导学生课上背诵。
2.比较阅读:谈谈你对《草木篇》的理解,其中“白杨”的寓意和《白杨礼赞》一样吗?
〔学情预测〕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允许学生多方面开拓思维,谈谈自己的感受或理解。旨在让学生理解此文中“白杨”的寓意。引导学生再读“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白居易)的名言。因此,立身、立志均应像白杨一样坚强不屈,或许过程中会有“长剑”、“暴雨”,也要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3.解读《草木篇》。
在解读《白杨礼赞》时,老师说过,比喻与象征不同,比喻的特点是把本体和喻体同时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说,“白杨像闪光的宝剑”,这里有本体:白杨;有喻体:宝剑。二者同时呈现,就是比喻。如果,只有本体,喻体并不出现,如本篇中的《白杨》:
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孤零零地立在平原,高指蓝天。
这里,没有本体和喻体之别,二者合二而一。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叫做“暗喻”。暗喻如果一般表现感情,那还只是暗喻;如果表现的是一种比较深刻的理念、思想,那就变成了象征,如《白杨礼赞》。而本篇中的白杨,是属于暗喻还是象征呢?看下去:
也许,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但,纵然死了吧,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这里,当然也有感情的成分,但是更加突出的是理念:挺直和弯腰之间的绝对对立,宁可折断,也不能弯腰。这种对立,就有一点人生哲理的色彩,因而,这里象征的成分就递增了。
我们再看《梅》,很明显,一开始,就以“姐姐妹妹”、“爱情”,把梅拟人化了。接着就是几
个层次的对立。一个是:
百花用媚笑引诱蝴蝶的时候,她却把自己悄悄地许给了冬天的白雪。
一个是:
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
这显然是象征,因为第一是本体和喻体的统一,第二是所喻者为对立的人生哲理。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准备:
小黑板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是唐代文人李益。知道《夜上受降城闻笛》作何解释吗?
二、范读、带读《夜上受降城闻笛》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句 讲解第一句
重点点拨:回乐烽沙雪受降如霜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二句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小句,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雪——霜,烽前——城外,不知——望乡„„”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收集古诗。教学反思:
对于朗读、背诵,同学们都能够很好的做到,但是让同学们自己说一说就困难了。应该在以后多多练习。
板书设计: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鸟鸣涧》教案1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教学内容: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我们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我们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作业:背诵课文。
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鉴赏类文章的写法。
2、学以致用,初步学习点评诗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梳理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难点:初步学习点评。【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要求】
1、搜集与作者及文中涉及诗歌相关的资料。
2、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理解大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歌是唐朝文化的华彩乐章,我们也学习了许多唐诗,今天就让大家领略一下在学者的眼中,唐诗的神韵如何?
二、关于作者。
胡晓明,1955年生,四川成都人。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秘书长。目前从事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及近代诗学和学术史的研究。
三、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本文篇章较长,且信息丰富。要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全文的大意。)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全文。
1.作者为什么认为“唐诗是早晨”?它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2.在作者看来“下午茶”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提示:学生应结合全文进行考虑,查找信息。教师提供示范引导:
1.早晨是充满希望的少年精神,清新,神采飞扬,这与唐诗中表达的精神一脉相承。唐诗世界广阔,力量充沛,精神豪迈;可以提升人格,振作生命;选择题材多为大江大河,高山平原,生命刚健,积极有为;唐诗有贯通宇宙之豪气;唐诗中充满了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
2.“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沉思的、分析式的。其生命特征是沉郁,内敛的。
四、拓展延伸,比较探究。通过一系列可操作活动的设计,引领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学习用自己的方式去评点分析诗歌。
1.学生对文章中所列举的诗句有些熟悉,有些可能没有接触过,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搜集交流的方式,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作者点评是否恰切。2.结合学生学过的唐诗学习适当地评点,分组进行。
(1)在你学过的诗歌中有哪些具有明显的“早晨”的特征?试着例举。(2)在你学过的诗歌中又有哪些具有“下午茶”的特征?试着例举。3.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不同意,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看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适当引导,是否所有的唐诗都具有文中所描绘的特征?唐朝也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诗人的风格是否一致?比如:王勃、李白、李贺、李商隐。同一诗人经历了国家的不同时期,前后风格是否一致?比如:杜甫。)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第三题。2.完成《伴你学语文》中的配套练习
《逢入京使》
岑参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教学内容: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这多少有点夸张,但“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篇)。仍不失为真实,我们仍然可以说上句写的是实景,下句写的是实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如果将这四句诗比高下的话,我以为后两句诗更有味,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有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此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作业:背诵课文。
《渡汉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2、通过比较,探究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大意,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比较探究本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教学方法:
比较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征,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二、诗文解释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
遇到的家乡来人。
三、词语解释
岭外:今广东省一带。
怯:畏缩、胆怯。
四、诗文赏析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人记述了还乡之情,描写了一个长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书信的人,回乡途中担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问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态。这首诗曲折含蓄,真切
细致。
五、比较探究
异曲同工“真”“奇”“妙”
——《渡汉江》与《述怀》比较鉴赏
述怀 杜 甫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初唐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以下简称“宋诗”)写的是贬客归家之心事,盛唐诗人杜甫的《述怀》(以下简称“杜诗”)述的是身经丧乱之情怀,但两诗的感情之真、反接之奇、渲染之妙,可谓异曲同工,下面分别作一赏析。
(一)、感情之“真”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宋诗和杜诗之所以能引起读者感情上的某种共鸣,首先归因于诗人的真情实感。正如宋顾乐称《渡汉江》“贬客归家心事,写得逼真的绝”,申涵先说《述怀》“非身经丧乱,不知此语之真”。宋诗的前两句追叙谪居岭南与家人音讯断绝的情景,一个“断”字,真实地道出诗人的思家之苦,思乡之切,其羁旅之愁、孤寂之感也尽在其中。特别是“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两句,更是把诗人急切盼音书又怕不祥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
刻画得细致入微,维妙维肖。
透过“情更怯”和“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
《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
教学内容: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纬度确定了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掌握平仄规律,学会吟诵诗歌。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平仄规律,学会吟诵诗歌。教学难点:运用平仄式诵读法吟诵诗歌。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渲染法。
教学准备:包含《阳关三叠》、地图、阳关以西视频的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系实际、入诗境。
1.同学们,再过十几天你们就要毕业了,就要离开母校,离开朝夕相伴六年的同学,分别在即,有何感想?
结合学生即将毕业这一现实,触动学生情感,在淡淡的离别愁绪中进入新课的学习,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基调。
二、解诗题、知作者。导入新课后,让孩子说说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并介绍自己对作者的了解,在理解题目意思后再读诗题,以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三、读诗文、讲平仄。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我将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去读,对照着注释,边读边悟。在充分自读后指名读,纠正字音,介绍平仄规律。
在练习近平仄规律时,我将采用层进法,从“城”入手,引导学生读出平声的长。学生刚刚接触这种读法,肯定读得不到位,我将这样引导:“看到过万里长城吗?那是怎样的延绵起伏啊!”再辅以手势,发挥手势的辅助作用,在此基础上读“渭城”。然后练习读“朝雨”,体会仄短的读法。再练习读第一句诗,最后练习用这种方法读整首诗,读出文字本身的节奏和韵味,达到熟读成诵。
四、创情境、悟诗情
再次播放《阳关三叠》教师深情诵读,让学生闭眼聆听。然后问“当你静静地聆听时,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用语言描绘一下。”这一环节,引发学生想象,将文字变成鲜活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既检查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然后从好友的角度感受离别之情。先请学生读一读古诗,找出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这酒。“这是一杯普通的酒吗?”“这是一杯怎样的酒啊?”学生从多个角度回答后,教师深情引读:
这是一杯离别的酒—— 这是一杯祝福的酒—— 这更是一杯连心的酒啊——
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一遍一遍,反复地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这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从地域上的距离和差异感受离别之情。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和当时阳关以西的视频,通过语言进行渲染“这满眼的荒漠,满目的戈壁。身为好友的你,在这离别的时刻,还想对元二说些什么呢?“
再次引导学生想象,想象两地生活的差异,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 师:渭城这儿有喝不完的家乡水,听不完的家乡话,安西那儿——
引读: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所以的牵挂、所有的担忧统统化作——生读“劝君„„” 这样的设计,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在学生与作者情感交融之时,教师介绍一段资料“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逝了,没想到,此次一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再一起吟诵这首诗,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通过集体配乐吟诵整首诗,在朗读中再次体会朋友之间的浓浓深情。
五、拓诗篇、续诗韵。
“送别诗”这一题材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比较常见的,为了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出示高适的《别董大》,让学生运用学习的平仄式送读法练习朗读。同时推荐几首比较有名的诗歌让学生进行课外自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读代讲,以情引读”的形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那段情、那颗心、那种味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教法设计: 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诗中一些字词的运用,学生可能在理解上产生问题,可采用讨论、点拨、联想、想象的方式加以解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前面我要求大家作了预习,改写了这首诗,要求有人物的描写,下面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读他的作品。(一学生读)这位同学仿佛已经把我们带入了那种情景之中,使大家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首诗了,下面我们就进入对此诗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1、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
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
三、正课:
1、师范读本诗,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2、学生齐读,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揣摩诗歌的感情。
4、抽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大家在朗读上共同进步。
5、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6、你从诗中的哪句话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用自己的话来说。
“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8、分析其他三联
(1)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2)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3)颈联则推开一层,转述别后思绪,所以1—6句诗意似悲而作者旷达的胸襟可以显见,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呢?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
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9、背诵
要求学生默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味,检查背诵效果。
四、拓展:
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分析诗的方法来看下面几首诗,首先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找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分析诗人的感情,最后比较诗人之间相同或不同之处。
五、作业:
以杜少府的口吻,以你们自己的感情,回赠王勃一首现代诗。
六、板书:
三秦(送别地点)
望 并非远别
五津(上任地点)
同 宦游(身份)
知己 豁达、乐观、坦然
意 心愿
比邻
无为 共沾巾
七、附:
送元二使安西 芙蓉楼送辛渐 别董大
王维 王昌龄 高适
渭城朝雨邑轻尘,寒雨连江夜入吴,千里黄云白日曛,客舍清清柳色新。平明送客楚山孤。北风吹雁雪纷纷。
劝君更尽一杯酒,洛阳亲友如相问,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无故人。一片冰心在玉壶。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别董大》教学设计之二
学习目标
1.学会“曛”这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品味语言,读中悟情。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
4.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诗题,了解背景
1.“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是画,有人说离别是泪水。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的是古人那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生读题,再读,你知道了哪些内容?(1.别。都有不舍得意思,你觉得应该怎样读题。2.介绍高适和董大。)
2.董大和高适是好朋友,在董大受到冷落,失意之时,愤而离开京城,高适为他送
行,留下了这首诗。
二、读通读顺,整体把握
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2.3遍,(出示课件),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把诗
读通读顺。
1.预习时大家读过了,2.谁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中有一个生字,看他读准了没有。
3.师简评(注意“曛”这个生字,指出形声字。“曛”是日落时的余光,曛黄,黄昏的意思。齐读“曛”)谁再来读。
4.一起来读读这首诗。(齐读)
5.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除了会读以外,还需要知道什么?
(了解诗的意思;怎样知道诗的意思?借助注释,联系上下诗句、结合背景资料等
等)
6.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看看这首诗大概讲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在小组里说说,在学习和交流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先做上记号。
(学生自学)
7.(交流重点词语的理解。点拨:黄云: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与“曛”联系起来即曛黄,只夕阳西下时天色昏黄。“千里”是不是就是一千里?联系学过的诗句理解是虚指,很多,满天。指出温故知新。“莫”的意思。怎么理解“知己”的意思。古人常用到这个“君”,与你是有区别的,您。
这里指谁?董大。)
8.理解了重点词语,谁来试着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前两句和和后两句分
别写的是什么?
9.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谁再来读读这首诗。其它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他在读诗句时,中间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节奏。(生朗读)
10.给点评,再提名读,指挥节奏。
三、反复品读,入境悟情
(一)品读第一二句诗。
(过渡:古诗词具有音律美,图画美,但它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却不独在于声韵的悠扬,而更在于以声传情。听老师读读。(师配乐朗读全诗))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
1.怎样才能读出感情?
(生谈)。最重要的是品诗、赏诗,走入诗境,才能读出诗情。同学们再来读题。
2.别董大,别时的景是怎样的?
(生答)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诗:(出示课件)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
雪纷纷”。
3.你在读的时候注意到这两句诗中的一些景物了么。请同学们用笔画出来(学生画──黄云、白日、北风、雁、雪。)(板书:景)
4.“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几种景物串起来勾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谈:凄凉、寒冷、空旷)这就是景语,景中的语言,把你的感受带入诗中,自己读一读,读
出自己的感觉。
5.自由读。
6.提名赛读。评价:这就读出了景中的语言(3名学生)
7.刚才我们在景外观景,现在我们走进景中,孩子们,请闭上眼睛,和诗人一起回到那个送别的黄昏。用心去感受,看看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8.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谈)
(预设,作以下回应:)
──你听到了呼呼的北风狂啸声,刮到的脸上,寒在心里,读──千里黄云白日
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你看到大雪纷飞,断雁独飞的凄凉,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
纷。
──你看到黄沙飞扬,黄云残日的空旷,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
纷。
──此刻夕阳西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凄凄惨惨齐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9.这是怎样的悲壮而凄凉啊,师指课题:此景,别董大,这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出示课件)诗中哪个字写出了别时的心情?用笔把这个字圈出来。
10.(板书:愁)。“愁”。这是怎样的愁?难道这别”愁”仅仅只是来自着眼前这凄凉的景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生在读时提示:可以联系背景和
第三句“莫愁前路无知己”来体会)
11.你怎样理解“前路”?(结合理解“知己”)
12.此刻我再来看这个“曛”,这昏黄不明的、迷茫的仅仅是指景吗?这“曛”不仅写出了天色昏黄,也写出了前途昏暗,分不清方向。
(二)品读第三四句诗。
1.说得很好,景的凄凉,前途的渺茫,人生的困惑,怎一个“愁”字了得!此刻应是挥泪告别,应是借酒消愁。然而,高适却写下的这样的诗句(课件出示):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板书:莫愁)
2.正是这两句成就了这千古名篇,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
3.“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怎样的一个君啊?(出示课件)(董庭兰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宰相非常赏识他,当时众多的诗人都与他有交往,并在诗中描写了他的琴艺,最为著名的就是李颀的长诗《听董大弹胡笳声》。听。这就是董大当年善弹的那首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此刻,你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说几句话。
4.(学生回答后随机评点引导并让学生读相关诗句。)
生:你的琴艺高超,一定会有人赏识你的。
所以,诗人开导他,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你是一代琴师,边当朝宰相都非常赏识你,你还担心什么呢?
所以,诗人劝慰他,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你的琴声让大河停止的波动,让鸟儿停止了鸣叫,你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所以,诗人这样鼓励他,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所以,诗人这样激励他,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随机采访)你就是董大,此时,你的心情怎样?(随机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积极
情感。)
生:充满了自信。
这就是友谊的力量啊。
生:我不再发愁。
这就是朋友的真情啊。
生:我有了力量。这是友谊的可贵啊。
6.再来读题,别董大,此刻,别去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别去的是愁,留下的是自信、友情)(板书:情)
(三)回复全诗,朗读提升。
1.诗人以自己的豪情抹去了朋友的愁情。现在我们再看这别时的路,透过这个白日曛和长啸的北风,纷纷的大雪,你看到的是怎样的前路?(晴朗和阳光。)你觉得应该怎样
读整首诗。(全班练读)
2.指名个别读。点评:这景悲壮但不凄惨。谁再来读?提名读。(我又看到了一个小高适,乐观,豪放)(自由读。)再提名读。
3.荒凉的塞漠正因为有了英雄的襟怀才变得壮美动人,读出你的真情,读出你的豪
放。(生齐读)
4.人常说情由景生,但情不能完全被景控制,诗人高适在写此诗时,自己也在逆境不得志时,失意流落,在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雄壮的豪情来,从诗人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心胸,对友人的真情)
5.怀着对诗人的敬仰记下这首诗,自己练习背一背。(指2-3人背。)
6.同学们,诗人高适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但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并以此来影响他的朋友,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让我们再次和着音乐来吟诵这首诗。
四、总结全诗,活用诗句
1.同学们,送别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不管是怎样的送别,都书写着同一个字─
─情,“人间最美是真情”。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相聚,也有分别。在分别之时,你会对你的朋友、亲人说些什么呢?可以用上学过的诗句,最好是自己创作的诗句。给大家1分钟时间思考。(莫愁
今日分别离,他日相逢是知己
2.是啊,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但今天的课堂也许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如此,千年以来,人们也许会不记得董大是谁,也许人们会忘记了这曾是谁留下的诗句,但却永远记住了这激励人生的千古佳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板书设计:
别董大
(唐高适)
愁
景
莫愁
情
《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试验修订本· 必修)语文教材第 一册第三单元《外国散文两篇》中的第一篇,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
本单元由四课五篇文章组成,其中一篇记游形式的散文,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一篇序言形式的散文,两篇寓情于景的散文。单元教学要求是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内容要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单元前几课已经对单元学习重点“概括要点,提取精要”进行了学习,本课 主要解决的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概括能力。
2、课文简析: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一篇平淡其外激情其中的散文。表面看这似乎是一篇游记——记游托尔斯泰墓,但在实质上它是一篇抒情散文,借游览托尔斯泰墓抒发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并表达这样一种观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学习这篇散文,应注意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引导学生注意理解“朴素”、“最美”的深刻内涵。
3、教学目标: 高中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训练要求中明确提出“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我强调“三突出原则”,即突出“大纲要求”,突出“课文重难点”,突出“学情特点”,依据本课文“自读提示”和“训练重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寄寓在对墓地朴素美描绘中的对托尔斯泰伟大人生选择的赞美。(2)加深学生对朴素美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继续训练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揣摩语言的能力。
4、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本册前面单元学习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等阅读方法,结合本单元具体情况,我把“概括要点,揣摩语言”定为本课的重点。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因此,“加深学生对朴素美的理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则被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要求:课堂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考虑到本文在单元的位置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用“自读与点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诵读熟悉的情况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具体教法是:
(1)诵读激情法:就是在诵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会文章的美感。(2)问导法:这里的“问”绝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串讲串问,而是一种开启学生创造心智的具有点拨意义的“问”,这里的“导”就是引导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3)点拨法:即“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当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就要教师帮助点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
三、说学法:
大纲要求:“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叶老也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所以,在学习指导和能力训练上,我的做法就是“导读为重,理解为主,训练为辅”。(1)速读课文,习用圈点、勾画、批注法。
(2)在教师指导下,理解朴素美的含义和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3)抓关键词、句的读书法。
四、说教学程序:(安排一课时)
(一)本课的课堂导入语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位伟人,你死后希望自己的坟墓建成一个什么样子呢?
(学生自由讨论,指名回答)
那么,作为一代伟人的列夫托尔斯泰,他的墓地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板书课题),看看在他笔下“托尔斯泰的墓”是不是最美的。
导语的设计不仅在于激趣,还在于激思,激情,而且应争取学生的参与,挖掘学生智力潜能,激活他们的思想,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为本课的顺利进行作准备。
(二)交代学法:
此前已有有关的阅读知识作铺垫,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其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勾画、批注、质疑、讨论等方法,把握课文,达成目标。
(三)自读指导:
1、诵读指导:
学生齐读课文。(1)解决生难字词。(2)感情基调。
在朗读中,注意体味作者语言的特点,体会景物描写中渗透的感情色彩。
诵读的目的在于激情,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作者包含的深厚的感情。其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是进行阅读理解关键环节。
2、整体感知,概括要点:
整体阅读是进行阅读理解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迅速把握文章的基本意图与大体走向,概括要点,语言要简明,如文中有现成语句,可借助有关词语概括;如没有,可用自己的话概括。因此,我打算采用问导法与点拨法,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文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托尔斯泰墓的特点?
点拨:朴素。
(2)托尔斯泰墓具有哪些具体的特征?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描写的?
点拨:没有: 十字架 墓碑 墓志铭 名字
只有: 小小长方形 土丘 鲜花
没有: 好奇(破坏宁静)
只有: 敬意
对比手法。
(3)为什么说朴素是最美的?
学生自由交流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不要求答案统一。
3、辨别筛选,提取精要:
这一环节,我打算采用抓关键词,句的读书法,即让学生自由的进行阅读交流,勾画,找出相关的语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点拨:学生找出后,全班齐声朗读。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反衬出墓地的宁静。托尔斯泰墓周围的自然景物与其他墓地的奢华装饰形成对比,更显示了坟墓的朴素。优美的自然景物也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增添了温暖、优美的色彩,使读者不仅受到“严肃”,更感受到美好、动人。(2)筛选并概括作者对托尔斯泰墓的评价的句子。
点拨:托尔斯泰墓是作者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中最宏伟、最感人的,它的逼人的朴素引人敬慕、感人至深。
(四)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达成课堂目
标,因此,我设计了以下5个题,从不同方面训练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题:
1、“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意思是: A(他的一生)曾像流浪汉一样坎坷,曾像士兵一样战斗。B(他)终于与流浪汉、士兵那样的社会底层民众融为一体。C(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士兵一样在世上消失了。D(他的声名)像流浪汉、士兵等劳苦大众那样被社会吞噬。
2、作者用那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这样写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可以显示出三人与托尔斯泰思想品格的差异,从而表明托尔斯泰才真正伟大。B从坟墓的迥然不同的风格,可以反衬托尔斯泰墓的逼人的朴素。
C三个人都闻名世界,只有伟人与伟人相比较,才能使人体会到这幽暗小土丘的“宏伟”。
D前文虽提到托尔斯泰墓与其他伟人的墓不同,但较笼统,以这三人的墓为例,读者才能得到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3、者说托尔斯泰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 具体表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情的句子。
4、如果要简述托尔斯泰墓的环境和形状,下面的语句中哪四项是必不可少的? A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B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C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
D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E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F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G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H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
L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
5、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
五、说板书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
茨威格
总 特 点:朴素
具体特征:没有: 十字架 墓碑 墓志铭 名字
只有:小小长方形土丘 鲜花
没有:好奇(破坏宁静)
没有:敬意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
【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这篇课文是九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反复诵读中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了解它们各自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本单元前面安排了二篇讲读课文墨子的《公输》和《〈孟子〉二章》,学生通过学习对先秦的散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之后是一篇自读课文《〈庄子〉故事两则》,所以这篇课文是由讲读向自读的过渡
孟子主张人性善,本文从这种理论出发,开篇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赋予了舍生取义以广泛的现实内涵,使这个道理更令人信服,再次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孟子的这一观点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后世许多仁人志士的行为准则。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人格标准,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教学方法设计】
对本课的教学主要采取诵读法和讨论法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又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因此我的教法的主导思想是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学这篇课文应以诵读法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意,在读中感悟课文精美的语言,运用讨论法深入探究文章的论证过程,领悟文章丰富的内涵。我在教学中只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学习整体走向的,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学法指导】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的学习能力,熟悉了议论文的学习流程。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听读,资料助读、跳读、研读、品读等方式来理解课文,积累基本的文言文词汇丰银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究“义”的提出,“义”的论述方式和“义”的现实内涵。【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内容丰富,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扩大教学容量。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图: 【过程分析】
一、激趣导入
2006年全国大学生人物李春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2006年 7 月21日在家乡勇救两名落水少年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英勇事迹在当地传诵开来后,感动了很多人,团中央全国学联号召:向李春华学习做青年先锋。可是有人却在网上发表文章说,这样做不值。到底值不值呢?今天通过学习二千多年前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文,可能就会找到答案的。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既有时代气息,又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憾,悬念的设置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本课创造良好的情境。)
二、配乐朗读,初步感知“义”
1、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出示语音,句读,节奏,重音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设计意图: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掌握字音、字义,初步把握文章的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资料助读,整体感知“义” 学法指导:介绍孟子的生平、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说说学习《〈孟子〉二章》后你所了解的孟子)
(设计意图:既联系了旧知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有助于理解本文的主旨。)
四、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学法指导: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教师点拨并用多媒体显示归类)
(设计意图:以上三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它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初步理解文意,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
五、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学法指导:(无论学生同意哪个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明确:“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证方法逐层展开?(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多媒体显示结构板书。)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多媒体显示补充)
学法指导:
1、前二个问题,小组讨论,派一名代表发言。
2、最后一个问题,用自由发言的方式补充论据。探究重难点字词句: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学法指导:小组讨论,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对文章的论证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分组讨论法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更调动了中差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的理论论证补充事例论据是对学生联想和积累的考查。拓展“所欲”“所恶”的现实内涵可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六.品读“义”的精美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注意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学法指导:学生自由发言。也可用读的方式来体现或先品后读。
(设计意图:在诵读中欣赏和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这也是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完成知识和能力目标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七、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学法指导: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二个回答(用课件出示)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①你如何评价舍身救人的李春华? ②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把“道德”、“正义” 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 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③我们中学生的“义”和“不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只要结合实际,言之成理即可)④你也可以把老师当作孟子,就你在探究的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向我发问。在节目的最后: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义是—————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我设计这一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突破了课文的难点,将孟子所说的义链接到现实生活中来,拓展了生和义的现实内涵,一举多得。同时在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质疑,照顾了在理解上存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落实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八、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平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九、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教学效果预测】
本课教学过程中的六个重要环节以诵读为主,紧扣一个“义”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全面落实了三维目标。听说读写等能力得到全面培养,既体现了自读课型,又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锻炼,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拓展思维。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论点的确立可能会有争议,在举例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混淆“仁义”与“哥们义气”的情况,我将结合文本,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理解舍生取义的内涵,相信适当点拔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学生最终达成共识。【板书设计】: [attach]85[/attach]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文体特点,显示文章的论证思路,突出重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这篇课文是九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反复诵读中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了解它们各自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本单元前面安排了二篇讲读课文墨子的《公输》和《〈孟子〉二章》,学生通过学习对先秦的散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之后是一篇自读课文《〈庄子〉故事两则》,所以这篇课文是由讲读向自读的过渡
孟子主张人性善,本文从这种理论出发,开篇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赋予了舍生取义以广泛的现实内涵,使这个道理更令人信服,再次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孟子的这一观点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后世许多仁人志士的行为准则。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人格标准,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教学方法设计】
对本课的教学主要采取诵读法和讨论法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又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因此我的教法的主导思想是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学这篇课文应以诵读法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意,在读中感悟课文精美的语言,运用讨论法深入探究文章的论证过程,领悟文章丰富的内涵。我在教学中只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学习整体走向的,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学法指导】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的学习能力,熟悉了议论文的学习流程。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听读,资料助读、跳读、研读、品读等方式来理解课文,积累基本的文言文词汇丰银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究“义”的提出,“义”的论述方式和“义”的现实内涵。【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内容丰富,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扩大教学容量。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图: 【过程分析】
一、激趣导入
2006年全国大学生人物李春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2006年 7 月21日在家乡勇救两名落水少年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英勇事迹在当地传诵开来后,感动了很多人,团中央全国学联号召:向李春华学习做青年先锋。可是有人却在网上发表文章说,这样做不值。到底值不值呢?今天通过学习二千多年前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文,可能就会找到答案的。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既有时代气息,又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憾,悬念的设置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本课创造良好的情境。)
二、配乐朗读,初步感知“义”
1、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出示语音,句读,节奏,重音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设计意图: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掌握字音、字义,初步把握文章的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资料助读,整体感知“义” 学法指导:介绍孟子的生平、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说说学习《〈孟子〉二章》后你所了解的孟子)
(设计意图:既联系了旧知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有助于理解本文的主旨。)
四、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学法指导: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教师点拨并用多媒体显示归类)
(设计意图:以上三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它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初步理解文意,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
五、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学法指导:(无论学生同意哪个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明确:“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证方法逐层展开?(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多媒体显示结构板书。)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多媒体显示补充)
学法指导:
1、前二个问题,小组讨论,派一名代表发言。
2、最后一个问题,用自由发言的方式补充论据。探究重难点字词句: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学法指导:小组讨论,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对文章的论证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分组讨论法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更调动了中差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的理论论证补充事例论据是对学生联想和积累的考查。拓展“所欲”“所恶”的现实内涵可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六.品读“义”的精美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注意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学法指导:学生自由发言。也可用读的方式来体现或先品后读。
(设计意图:在诵读中欣赏和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这也是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完成知识和能力目标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七、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学法指导: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二个回答(用课件出示)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①你如何评价舍身救人的李春华? ②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把“道德”、“正义” 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 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③我们中学生的“义”和“不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只要结合实际,言之成理即可)④你也可以把老师当作孟子,就你在探究的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向我发问。在节目的最后: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义是—————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我设计这一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突破了课文的难点,将孟子所说的义链接到现实生活中来,拓展了生和义的现实内涵,一举多得。同时在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质疑,照顾了在理解上存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落实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八、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平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九、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教学效果预测】
本课教学过程中的六个重要环节以诵读为主,紧扣一个“义”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全面落实了三维目标。听说读写等能力得到全面培养,既体现了自读课型,又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锻炼,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拓展思维。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论点的确立可能会有争议,在举例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混淆“仁义”与“哥们义气”的情况,我将结合文本,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理解舍生取义的内涵,相信适当点拔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学生最终达成共识。【板书设计】:
[attach]85[/attach]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文体特点,显示文章的论证思路,突出重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陋室铭》说课稿2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言文《陋室铭》,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部分。希望各位老师给
以点评。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全文只有9句,寥寥81字,以立意鲜明,构思精巧,韵味深长而脸炙人口,流传百世,显示了它永久不衰的艺术魅
力。
(二)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
《陋室铭》是编排在第五单元的课文,是讲读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爱莲说》。本教材从这一册开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七年级是分布在各单元中的).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易懂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本课: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历史背景,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并背诵全文。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用时代眼光看待古代
文化,客观评价古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本文篇幅简短,语言优美,音韵铿锵,读起来充满音乐美,把多形式的朗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又可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对正在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
观的初二学生很有现实意义。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说学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
活动中来。
(二)学法指导: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当堂背诵短文,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2、一对一互译课文;
3、设计板书表现课文,理解文章寓意。
4、开展辩论赛,掌握古为今用的学习方法,深入了解作者思想,结合时代具有积极参
与现实的意义。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理念是:张扬师生个性,突出学生主体,重视学生感受,强调朗读品味,渗透学法指导,实行合作探究,加强能力培养。我采用导读教学法和提问朗读教学法,并指导学生用以读会意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来学习。
此外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籍此
落实教学目的。提问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的把握能力,我设计了若干个问题在学生反复朗读中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最
后又通过互动设计板书表现出来。
练习法: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设计一些课堂练习,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及游戏的运用主要是起到一个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一)课前三分钟屏幕展示“教学目标”(3分钟)
这一设计,从教的方面来说,它具有“导向作用”让学生一起来掌握教学要求,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从学的方面说,它具有“激励作用”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目标明确便
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故事导入并解题(5分钟)
上课之前讲述本文的作者——唐代诗豪、哲学家刘禹锡的故事。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唐顺宗时,刘禹锡热心于政治革新,得罪了不少当朝权贵,失败后被贬到和州当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厢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策知县又将他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气得脸都发青了,干脆将刘禹锡的房子调到城中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哑
口无言。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屏幕显示两幅对联)
解题: 陋室,简陋的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