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19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
号文的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4年11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市广播电视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4年3月11日 目次 1总则
2系统的工程设计 2.1一般规定
2.2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2.3接收天线 2.4前端 2.5干线传输 2.6分配网络
2.7前端机房和自办节目站 2.8部件安装和线路敷设 2.9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 2.10供电 3系统的工程施工 3.1一般规定 3.2接收天线 3.3前端机房 3.4干线架设 3.5支线和用户线
3.6防雷、接地及安全防护 3.7系统的调测 4系统的工程验收 4.1一般规定 4.2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 4.3系统质量的测试 4.4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4.5验收文件
附录A系统基本模式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附录B常用测试表格
附录C系统的工程验收证书 附录D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1总则 1.0.1为使有线电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信号传输方式的有线电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2.1射频同轴电缆。
1.0.2.2射频同轴电缆与光缆组合。1.0.2.3射频同轴电缆与微波组合。
1.0.3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广播电视事业、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规划的要求。
1.0.4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系统的工程设计 2.1一般规定
2.1.1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自办节目等信号源的现状、发展和经济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1宜预留1~2个频道。
2.1.1.2宜避免各种频率的组合干扰。对无法避免的干扰,应采取变换频道等措施。2.1.2传输方式的确定,当传输干线的衰耗(以最高工作频率下的衰耗值为准)小于100dB时,可采用甚高频(VHF)、超高频(UHF)直接传输方式;传输干线的衰耗大于100dB时,应采用甚高频(VHF)传输方式或邻频传输方式。
2.1.3系统模式应根据信号源质量、环境条件和系统的规模及功能等因素确定,前端宜设置在覆盖区域中心,当接收信号场强小于57dBμV时,可采取增设远地前端等措施。2.1.4按系统模式应对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进行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和计算。2.1.5设备、部件及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2.1.5.1产品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规定的质检部门测试认定。2.1.5.2在同一系统工程中选用的主要部件和材料,其性能、外观应一致。
2.1.5.3选用的设备和部件的输入、输出标称阻抗、电缆的标称特性阻抗均应为75Ω。
2.1.6系统设施工作的环境温度宜符合下列要求: 寒冷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40~+35℃; 其它地区室外工作的设施:-10~+55℃; 室内工作的设施:-5~+40℃。
2.2系统的基本模式及主要技术指标分配 2.2.1系统可采用无干线系统、独立前端系统、有中心前端系统、有远地前端系统四种基本模式,并宜符合下列要求: 2.2.1.1无干线系统模式规模很小,不需传输干线,由前端直接引至用户分配网络(图2.2.1-1)。
2.2.1.2独立前端系统模式是典型的电缆传输分配系统,由前端、干线、支线及用户分配网组成(图2.2.1-2)。
2.2.1.3有中心前端的系统模式规模较大,除具有本地前端外,还应在各分散的覆盖地域中心处设置中心前端;本地前端至各中心前端可用干线或超干线相连接,各中心前端再通过干线连至支线和用户分配网络(图2.2.1―3)。
2.2.1.4有远地前端的系统模式,其本地前端距信号源太远,应在信号源附近设置远地前端,经超干线将收到的信号送至本地前端(图2.2.1-4)。注:系统基本模式中常用的图形符号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2.2.2系统载噪比、交扰调制比和载波互调比的最小设计值应符合表2.2.2的规定。2.2.3各种系统模式的前端、干线和分配部分的主要技术指标的分配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2.2.3.1无干线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应符合表2.2.3-1的规定。2.2.3.2独立前端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应根据干线的衰耗值A(dB),按表2.2.3-2的规定选取。
2.2.3.3具有中心前端和远地前端系统的指标分配系数应符合表2.2.3-3的规定。
2.2.4载噪比、交扰调制比、载波互调比的分贝(dB)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2.2.5系统输出口电平设计值宜符合下列要求: 2.2.5.1非邻频系统可取70±5dBμV。2.2.5.2采用邻频传输的系统可取64±4dbμV。注:在强场强区的较高楼层可提高电平,以避免同频干扰。2.2.6系统输出口频道间的电平差的设计值不应大于表 2.2.6的规定。2.3接收天线
2.3.1接收天线安装位置应设置在较高处,避开接收电波传输方 向上的阻挡物和周围的金属构件,并应远离公路、电气化铁路、高 压电力线以及工业干扰等干扰源。
2.3.2接收天线安装位置的信号场强可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和主观视听效果综合确定。实际测试时,宜选择不少于3个有可比性的测试点。在每个测试点上,应测试所有频道(频率)的信号场强、频带内和频带外(邻频)的干扰场强。对新建建筑物天线安装位置的信号场强,可根据理论计算值并按主观视听和实际测试结果来确定。实际测试可采用模拟建筑物建成以后的状况来测定。
2.3.3接收天线和天线放大器应按下列要求选用:
2.3.3.1每接收一个电视频道信号,应采用一副相应频道的接收天线。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视广播信号源处于同一方位时,可共用一副宽频带天线。接收到的每一个频道的信号质量应满足系统前端对信号质量的要求。
2.3.3.2当接收信号场强较弱、反射波较多或干扰较大时,使用普通天线不能保证前端对输入信号的质量要求,可采用高增益天线、加装低噪声天线放大器或采用特殊型式的天线。
2.3.4接收天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2.3.4.1天线与天线竖杆(架)应能承受设计规定的风荷载和冰荷载。
2.3.4.2天线与天线竖杆(架)应具有防潮、防霉、抗盐雾、抗硫化物腐蚀的能力。用金属构件时,其表面必须镀锌或涂防锈漆。
2.3.4.3天线在竖杆(架)上调整时,应能转动和上下移动,其固定部位应方便、牢靠。
2.3.4.4天线、竖杆(架)、拉线与支撑、附件应组装方便,固定可靠。
2.3.5安装在室外的天线馈电端、阻抗匹配器、天线避雷器、高频连接器和放大器等应具有良好的防雨措施。
2.3.6接收天线的安装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2.3.6.1采用拉线竖杆(架)的安装方式时,拉线不得位于接收信号的传播路径上。2.3.6.2竖杆(架)和抛物面天线的安装应按生产厂提供的资料和要求设计。
2.3.6.3天线放大器应安装在竖杆(架)上。天线至前端的馈线采用屏蔽性能好的同轴电缆,其长度不得大于20m,并不得靠近前端输出口和干线输出电缆。
2.3.6.4两副天线的水平或垂直间距不应小于较长波长天线的工作波长的1?2,且不应小于1m。
2.3.6.5最低层天线与支承物顶面的间距不应小于其工作波长。2.4前端
2.4.1各频道天线送至前端的最小输入电平应按下式计算: 2.4.2前端输出电平的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2.4.2.1采用频道放大器输出型前端: 2.4.2.2采用宽带放大器输出型前端:
2.4.3具有自办节目功能的前端,采用视频设备的信噪比不应小于45dB。2.4.4采用相邻频道传输的前端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2.4.4.1应具有60dB以上的邻频信号抑制特性。2.4.4.2频率偏移在甚高频段不应大于20kHz。
2.4.4.3图像伴音功率比的调整范围应为10~20dB。2.5干线传输
2.5.1干线放大器常温下输入电平的最低值应按下式计算: 2.5.2干线放大器常温下输出电平的最高值应按下式计算:
2.5.3干线放大器在常温下输入电平和输出电平的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 2.5.3.1设有自动电平调节(ALC)的干线系统: 2.5.3.2未设自动电平调节(ALC)的干线系统: 2.5.4干线传输部分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2.5.4.1当干线衰耗不大于88dB时,可采用斜率均衡和手动增益调整的放大器。2.5.4.2当干线衰耗大于88dB小于220dB时,必须采用自动增益调节(AGC)干线放大器。
2.5.4.3当干线衰耗超过220dB时,必须采用自动电平调节干线放大器。2.5.4.4当传输干线中需要提供分配点时,宜采用桥接放大器或定向耦合器。2.6分配网络
2.6.1分给分配网络部分的交扰调制比、载波互调比的指标,宜在分配网络部分的桥接放大器和各延长放大器上均等分配。
2.6.2桥接放大器最大输出电平的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2.6.3延长放大器最大输出电平的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2.6.4分配网络宜采用分配-分支或分支-分支方式。2.6.5分配器的空余端和最后一个分支器的主输出口,必须终接75Ω负载。2.7前端机房和自办节目站
2.7.1有自办节目功能的前端,应设置单独的前端机房。播出节目在10套以下时,前端机房的使用面积宜为20m2;播出节目每增加5套,机房面积宜增加10m2。
2.7.2具有自制节目功能的有线电视台,可设置演播室和相应的技术用房。演播室的工艺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
2.7.2.1演播室天幕高度宜为3.0~4.5m;
2.7.2.2室内噪声宜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附录A噪声评价曲线的规定,并应小于NR25。2.7.2.3混响时间为0.35~0.80s;
2.7.2.4室内温度夏季不高于28℃;冬季不低于18℃。
2.7.2.5演播室演区照度不低于500lx;色温为3200k。2.8部件安装和线路敷设
2.8.1系统中所用部件应具备防止电磁波辐射和电磁波侵入的屏蔽性能。室外信用的部件还应有良好的防潮、防雨和防霉措施。在有盐雾、硫化物等污染区使用的部件,尚应具有抗腐蚀能力。
2.8.2部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2.8.2.1部件及其附件的安装应牢固、安全并便于测试、检修和更换。
2.8.2.2应避免将部件安装在厨房、厕所、浴室、锅炉房等高温、潮湿或易受损伤的场所。
2.8.2.3在室内安装系统输出口用户面板,其下沿距离地(楼)面的高度应为0.3m或1.5m。
2.8.3前端设备应组装在结构坚固、防尘、散热良好的标准箱、柜或立架中。部件和设备在立架中应便于组装、更换。立架中应留有不少于两个频道部件的空余位置。固定的立柜、立架背面与侧面离墙面净距不应小于0.8m。2.8.4前端机房和演播控制室宜设置控制台。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m;侧面与墙或其它设备的净距,在主要通道不应小于1.5m,在次要通道不应小于0.8m。2.8.5演播控制室、前端机房内的电缆敷设宜采用地槽。对改建工程或不宜设置地槽的机房,也可采用电缆槽或电缆架,并置于机架上方。采用电缆架敷设时,应按分出线顺序排列线位,并绘出电缆排列端面图。
2.8.6电缆(光缆)线路路由设计,应使线路短直、安全、稳定、可靠,便于维修、检测,并应使线路避开易受损场所,减少与其它管线等障碍物的交叉跨越。2.8.7室外线路敷设方式宜符合下列要求:
2.8.7.1当用户的位置和数量比较稳定,要求电缆线路安全隐蔽时,可采用直埋电缆敷设方式。
2.8.7.2当有可供利用的管道时,可采用管道电缆敷设方式,但不得与电力电缆共管孔敷设。
2.8.7.3对下列情况可采用架空电缆敷设方式:(1)不宜采用直埋或管道电缆敷设方式;
(2)用户的位置和数量变动较大,并需要扩充和调整;(3)有可供利用的架空通信、电力杆路。
2.8.7.4当有建筑物可供利用时,前端输出干线、支线和入户线的沿线,宜采用墙壁电缆敷设方式。
2.8.8电缆与其它架空明线线路共杆架设时,其两线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2.8.8的规定。2.8.9电缆在室外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2.8.10电缆在室内敷设,宜符合下列规定:
2.8.10.1在新建或有内装修要求的已建建筑物内,可采用暗管敷设方式。对无内装修要求的已建建筑物可采用线卡明敷方式。
2.8.10.2不得将电缆与电力线同线槽、同出线盒、同连接箱安装。2.8.10.3明敷的电缆与明敷的电力线的间距不应小于0.3m。
2.8.11分配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可安装在楼内的墙壁和吊顶上。当需要安装在室外时,应采取防雨措施,距地面不应小于2m。2.9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
2.9.1系统的防雷设计应有防止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的措施。
2.9.2接收天线的竖杆(架)上应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应能满足对天线设施的保护。当安装独立的避雷针时,避雷针与天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大于3m。2.9.3独立避雷针和接收天线的竖杆均应有可靠的接地。当建筑物已有防雷接地系统时,避雷针和天线竖杆的接地应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共地连接;当建筑物无专门的防雷接地可利用时,应设置专门的接地装置,从接闪器至接地装置的引下线宜采用两根,从不同的方位以最短的距离沿建筑物引下;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2.9.4沿天线竖杆(架)引下的同轴电缆应采用双屏蔽电缆或采用单屏蔽电缆穿金属管敷设。双屏蔽电缆的外层或金属管应与竖杆有良好的电气连接。
2.9.5设置在天线附近的天线放大器,当采用单独的电源线馈电时,电源线应单独穿金属管敷设,并严禁架空明敷。
2.9.6进入前端的天线馈线应加装避雷保护器。
2.9.7市区架空电缆吊线的两端和架空电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均应接地。郊区旷野的架空电缆线路在分支杆、引上杆、终端杆、角深大于1m的角杆、安装干线放大器的电杆,以及直线线路每隔5~10根电杆处,均应将电缆外层屏蔽接地。
2.9.8室外线路的防雷和接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2.9.9向系统设备及用户设备提供电源的室外电力线路,自室外引入建筑物时采取的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
2.9.10电缆进入建筑物时,在靠近电缆进入建筑物的地方,应将电缆的外导电屏蔽层接地,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9.10.1架空电缆直接引入时,在入户处应增设避雷器,并应将电缆外导体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
2.9.10.2进入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入户处应与接地装置相连。
2.9.10.3电缆直接埋地引入时,应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与接地装置相连。2.9.11系统内的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和埋地金属管道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两者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m。
2.9.12不得直接在两建筑物屋顶之间敷设电缆,应将电缆沿墙降至防雷保护区以内,并不得妨碍车辆的运行;其吊线应作接地处理。
2.9.13当天线针(架)的高度超过50m,且高于附近建筑物、构筑物或处于航线下面时,应设置高空障碍灯,并应在杆(架)或塔上涂颜色标志。
2.9.14系统的安全防护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中有关安全要求的规定。2.10供电 2.10.1不设演播室的系统,前端机房宜采用50Hz、220V单相交流电源,并应有独立的供电回路。
2.10.2设置演播室的系统宜采用50Hz、380?220V电源,并应从总配电盘(箱、柜)引入独立的供电回路。
2.10.3演播室灯光与技术设备的供电,应分别设置供电回路,并应采用相应的防干扰措施。
2.10.4前端机房和演播室的设备供电电压波动超过+5%~-10%范围时,应设电源稳压装置。2.10.5干线放大器的供电应采用芯线馈电的方式,电源插入器宜设置在桥接放大器处。当供给供电器的电力线路与电缆同杆架设时,供电线材应采用绝缘导线,并应架在电缆的上方,与电缆的距离应大于0.6m。3系统的工程施工 3.1一般规定
3.1.1系统的工程施工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并应遵守本章的规定。3.1.2系统的工程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3.1.2.1施工单位必须执有系统的工程施工执照。
3.1.2.2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齐全,并已会审批准。施工人员应熟悉有关图纸并了解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工艺要求、施工质量标准等。
3.1.2.3施工所需的设备、器材、辅材、仪器、机械等应能满足连续施工和阶段施工的要求。
3.1.2.4新建建筑系统的工程施工,应与土建施工协调进行;
预埋线管、支撑件,预留孔洞、沟、槽、基础、楼地面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3.1.2.5施工区域内应能保证施工用电。
3.1.3系统的工程施工前,应对下列情况进行调查: 3.1.3.1施工区域内建筑物的现场情况。
3.1.3.2使用道路及占用道路(包括横跨道路)的情况。3.1.3.3允许同杆架设的杆路及自立杆杆路的情况。
3.1.3.4敷设管道电缆和直埋电缆的路由状况和预留管道的情况,以及各管道作出路由标志情况。
3.1.3.5在施工现场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的情况。
3.1.4施工前应对系统使用的材料、部件和设备进行下列检查: 3.1.4.1按照施工材料表对材料进行清点、分类。
3.1.4.2各种部件、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3.1.4.3产品外观应无变形、破损和明显脱漆现象。3.1.4.4有源部件均应通电检查。3.2接收天线 3.2.1接收天线应按设计要求组装,并应平直、牢固。天线竖杆基座应按设计要求安装。结合收测和观看,确定天线的最优方位后,将天线固定。
3.2.2竖杆拉线地锚必须与建筑物连接牢固,不得将拉线固定在屋面透气管、水管等构件上。安装时应使各根拉线受力均匀。
3.2.3天线馈电端必须与阻抗匹配器、馈线、天线放大器连接牢固,并应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3.3前端机房
3.3.1前端设备与控制台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3.3.1.1按机房平面布置图进行设备机架与控制台定位。
3.3.1.2机架和控制台到位后,均应进行垂直度调整,并从一端按顺序进行。几个机架并排在一起时,两机架间的缝隙不得大于3mm。机架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应大于3mm。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应大于5mm。
3.3.1.3机架和控制台的安放应竖直平稳。
3.3.1.4机架内机盘、部件和控制台的设备安装应牢固;固定用的螺丝、垫片、弹簧垫片均应按要求装上不得遗漏。
3.3.2机房室内电缆的布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3.3.2.1当采用地槽时,电缆由机架底部引入。布放地槽的电缆应将电缆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的排列顺序放入槽内,顺直无扭绞,不得绑扎。电缆进出槽口时,拐弯处应成捆绑扎,并应符合最小曲半径要求。
3.3.2.2当采用架槽时,电缆在槽架内布放可不绑扎,并宜留有出线口。电缆应由出线口从机架上方引入;引入机架时,应成捆空绑。
3.3.2.3当采用电缆走道时,电缆也应由机架上方引入。走道上布放的电缆,应在每个梯铁上进行绑扎。上下走道间的电缆或电缆离开走道进入机架内时,应在距起弯点10mm处开始,每隔100~200mm空绑一次。
3.3.2.4当采用活动地板时,电缆应顺直无扭绞,不得使电缆盘结;在引入机架处应成捆绑扎。
3.3.3电缆的敷设在两端应留有余量,并标示明显永久性标记。
3.3.4各种电缆插头的装设应按产品特性的要求,并应做到接触良好、牢固、美观。3.3.5机房内接地母线的路由、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施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3.3.5.1接地母线表面应完整,并应无明显锤痕以及残余焊剂渣;铜带母线应光滑无毛刺。绝缘线的绝缘层不得有老化龟裂现象。3.3.5.2接地母线应铺放在地槽和电缆走道中央,或固定在架槽的外测。母线应平整,不歪斜、不弯曲。母线与机架或机顶的连接应牢固端正。
3.3.5.3铜带母线在电缆走道上应采用螺丝固定。铜绞线的母线在电缆走道上应绑扎在梯铁上。
3.3.6电缆从房屋引入引出,在入口处要加装防水罩。电缆向上引时,应在入口处做成滴水弯,其弯度不得小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电缆沿墙上下引时,应设支撑物,将电缆固定(绑扎)在支撑物上;支撑物的间距可根据电缆的数量确定,但不得大于1m。
3.3.7在有光端机(发送机、接收机)的机房中,端机上的光缆应留10m余量。余缆应盘成圈妥善放置。3.4干线架设
3.4.1架设架空电缆时,应先将电缆吊线用夹板固定在电缆杆上,再用电缆挂钩把电缆卡挂在吊线上。挂钩的间距宜为0.5~0.6m。根据气候条件,每一杆挡均应留出余兜。3.4.2在新杆上布放和收紧吊线时,要防止电杆倾斜和倒杆;在已架有电信、电力线的杆路上加挂吊线时,要防止吊线上弹。
3.4.3架设墙壁电缆应先在墙上装好墙担,把吊线放在墙担上收紧,用夹板固定,再用电缆挂钩将电缆卡挂在吊线上。
墙壁电缆沿墙角转弯,应在墙角处设转角墙担。
3.4.4电缆采用直埋方式,必须使用具有铠装的能直埋的电缆,其埋深不得小于0.8m。紧靠电缆处要用细土覆盖10cm,上压一层砖石保护。在寒冷的地区应埋在冻土层以下。3.4.5电缆采用穿管敷设时,应先清扫管孔,并在管孔内预设一根铁线,将电缆牵引网套绑扎在电缆头上,用铁线将电缆拉入到管道内。敷设较细的电缆可不用牵引网套,直接把铁线绑扎在敷设的电缆上。
3.4.6当架空电缆和墙壁电缆引入地下时,在距地面不小于2.5m的部分应采用钢管保护;钢管应埋入地下0.3~0.5m。
3.4.7布放电缆时,应按各盘电缆的长度根据设计图纸各段的长度选配。电缆需要接续时应严格按电缆生产厂提出的步骤和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接续。3.4.8安装干线放大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3.4.8.1在架空电缆线路中,干线放大器应安装在距离电杆1m的地方,并固定在吊线上。
3.4.8.2在墙壁电缆线路中,干线放大器应固定在墙壁上。吊线有足够的承受力,也可固定在吊线上。
3.4.8.3在地下穿管或直埋电缆线路中干线放大器的安装,应保证放大器不得被水浸泡,可将放大器安装在地面以上。
3.4.8.4干线放大器输入、输出的电缆,均应留有余量;连接处应有防水措施。3.4.9光缆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3.4.9.1光缆敷设前,应使用光时域反射计和光纤衰耗测试仪检查光纤有无断点,衰耗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3.4.9.2核对光缆的长度,根据施工图上给出的实际敷设长度来选配光缆。配盘时应使接头避开河沟、交通要道及其它障碍物处;架空光缆的接头与杆的距离不应大于1m。3.4.9.3布放光缆时,光缆的牵引端头应作技术处理,并应采用具有自动控制牵引力性能的牵引机牵引;其牵引力应施加于加强芯上,并不得超过150kg;牵引速度宜为10m/min,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1km。布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
3.4.9.4光缆的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来操作,接续时应采用光功率计或其它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达到最小;接续后应安装光缆接头护套。
3.4.10架空光缆敷设时端头应采用塑料胶带包扎,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宜小于8m,并将余缆盘成圈后挂在杆的高处。架空光缆可不留余兜,但中间不应绷紧。地下光缆引上电杆必须用钢管穿管保护;引上杆后,架空的始端可留余兜(图3.4.10)。
3.4.11管道光缆敷设时,无接头的光缆在直道上敷设应由人工逐个人孔牵引;预先作好接头的光缆,其接头部分不得在管道内穿行。
3.4.12在桥上敷设光缆时,宜采用牵引机和中间人工辅助牵引。光缆在电缆槽内布放不宜过紧,在桥身伸缩接口处应做3~5个“S”弯;每处宜余留0.5m。当穿越铁路桥面时,应外加金属管保护。光缆经过垂直走道时,应绑扎在支持物上。
3.5.1支线宜采用架空电缆或墙壁电缆,架设方法应符合本规范第3.4节的规定。沿墙架设时,也可采用线卡卡挂在墙壁上,卡子间的距离不得超过0.8m,并不得以电缆本身的强度来支承电缆的重量和拉力。
3.5.2采用自承式同轴电缆(图3.5.2-1)作支线或用户线时,电缆的受力应在自承线上(图3.5.2-2);在电杆或墙担处将自承线与电缆连接的塑料部分切开一段距离,并在切开处的根部缠扎三层聚氯乙烯带,并应缩短自承线,用夹板夹住使电缆产生余兜。
3.5.3采用自承式电缆作用户引入线时,在其下线端处应用缠扎法把自承线终结做在下线钩、电杆或吊线上(图3.5.3-1、3.5.3-2)。3.5.4用户线进入房屋内可穿管暗敷,也可用卡子明敷在室内墙壁上,或布放在吊顶上,但均应做到牢固、安全、美观。
3.5.5在室内墙壁上安装的系统输出口用户盒,应做到牢固、美观、接线牢靠;接收机至用户盒的连接线应采用阻抗为75Ω,屏蔽系数高的同轴电缆,其长度不宜超过3m。3.6防雷、接地及安全防护
3.6.1系统工程的防雷接地,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新建工程接地装置的埋设宜与土建施工同时进行,对隐蔽部分应在覆盖前及时会同有关单位随工检查验收。
3.6.2接闪器应与天线竖杆(独立避雷针则应与接闪器支持杆)同在地面组装。接闪器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并不应小于2.5m;直径不应小于20mm。接闪器与竖杆的连接宜采用焊接;焊接的搭接长度宜为圆钢直径的10倍。当采用法兰连接时,应另加横截面不小于48mm2的镀锌圆钢电焊跨接。
3.6.3避雷引下线宜采用25mm×4mm扁钢或直径为10mm圆钢。引下线与天线竖杆应采用电焊连接,其焊接长度应为扁钢宽度的3倍或圆钢直径的10倍。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必须焊接牢固,所有焊接处均应涂防锈漆。
3.6.4干线放大器的外壳和供电器的外壳均应就近接地。
3.6.5架空电缆中供电器的市电输入端的相线和零线,对地均应接入适用于交流220V工作电压的压敏电阻。
3.6.6重雷区架空引入线在建筑物外墙上终结后,应通过接地盒(图3.6.6-1)在户外将电缆的外屏蔽层接地。用户引入线户外连接经接地盒连至建筑物内分配器、分支器直至用户输出口(图3.6.6-2)。
3.6.7在施工过程中,应测量所有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当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在接地极回填土中加入无腐蚀性的长效降阻剂。3.7系统的调测
3.7.1系统的工程各项设施安装完毕后,应对各部分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测,以使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3.7.2前端部分的调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3.7.2.1检查前端设备所使用的电源,应该符合设计要求。
3.7.2.2在各电视台正常播出的情况下,在各频道天线馈线的输出端测量该频道的电平值,应与设计要求相符。
3.7.2.3在前端输出口测量各频道的输出电平(包括调频广播电平),通过调节各专用放大器的输入衰耗器使输出口电平达到设计规定值。3.7.3放大器输出电平的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3.7.3.1放大器的供电电源,应符合设计要求。3.7.3.2在每个干线放大器的输出端或输出电平测试点应测量其高、低频道的电平值,并通过调整干线放大器内的衰耗均衡器,使其输出电平达到设计要求。
3.7.4各用户端高低频道的电平值,应达到设计要求。在一个区域内(一个分配放大器所供给的用户)多数用户的电平值偏离要求时,应重新对分配放大器进行调整,使之达到要求。
当系统较大,用户数较多时,可只抽测10%~20%的用户。
3.7.5调测中应作好调测记录。调测记录表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4系统的工程验收 4.1一般规定 4.1.1系统的工程竣工运行后两个月内,应由设计、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竣工报告,建设单位应向系统管理部门申请验收。系统工程验收应由系统管理部门、设计、施工、建设单位的代表组成验收小组,按本规范规定和竣工图纸进行验收,并应做记录、签署验收证书、立卷和归档。
4.1.2系统的工程验收合格后的一年内,因产品或设计、施工质量问题造成系统工作的异常,设计、施工单位应负责采取措施恢复系统的正常工作。
4.1.3系统的工程验收前,应由施工单位提供调测记录。系统的工程验收测试必需的仪器,应附有计量合格证。
4.1.4系统的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4.1.4.1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4.1.4.2系统质量的测试。4.1.4.3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4.1.4.4图纸、资料的移交。
4.1.5系统规模根据其容纳的输出口数可按表4.1.5的规定分为四类。
4.1.6系统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用的测试点应视为标准测试点。标准测试点应是典型的系统输出口或其等效终端。等效终端的信号必须和正常的系统输出口信号在电性能上相同。标准测试点应选择噪声、互调失真、交调失真、交流声调制以及本地台直接窜入等影响最大的点。
4.1.7不同类别的系统,标准测试点的最小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4.1.7.1对A类和B类系统,每1000个系统输出口中应有1~3个标准测试点,且至少应有一个位于系统中主干线的最后一个分配放大器之后的点;对于A类系统,其系统设置上相同的标准测试点可限制在10个以内。
4.1.7.2对于C类系统,不得少于2个标准测试点,并至少有1个接近主干线或分配线的终点。
4.1.7.3对于D类系统,至少应有一个标准测试点。4.2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
4.2.1系统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1图像质量采用五级损伤制评定,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应符合表4.2.1-1的规定。4.2.1.2图像和伴音(包括调频广播声音)质量损伤的主观评价项目应符合表4.2.1-2的规定。
4.2.2进行系统质量主观评价的方法和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4.2.2.1输入前端的射频信号源质量不得低于4.5分。当信号源质量在4.5分以下时,可采用标准信号发生器或高质量录像信号代替。4.2.2.2系统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2.2.3电视接收机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彩色全频道接收机。
4.2.2.4观看距离应为荧光屏面高度的6倍,室内照度应适中,光线柔和。
4.2.2.5视听人员不应少于5名,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的比例由验收小组确定。视听人员首先应在前端对信号源进行主观评价,然后在标准测试点视听,独立评价打分,并应取平均值为评价结果。
4.2.3当按本规范表4.2.1-2中的项目进行主观评价,每个频道的得分值均不低于4分时,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为合格。4.3系统质量的测试
4.3.1在不同类别系统的每一个标准测试点上必需测试的项目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4.3.2在主观评价中,确认不合格或争议较大的项目,可以增加表4.3.1规定以外的测试项目,并以测试结果为准。4.3.3系统质量的测试参数要求和测试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的规定。4.4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4.4.1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主要项目和要求应符合表4.4.1的规定。4.5验收文件
4.5.1系统的工程验收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4.5.1.1基础资料:
(1)接收频道、自播频道与信号场强;(2)系统输出口数量,干线传输距离;(3)信号质量(干扰、反射、阻挡等);(4)系统调试记录。4.5.1.2系统图:(1)前端及接收天线;(2)传输及分配系统;(3)用户分配电平图。4.5.1.3布线图:
(1)前端、传输、分配各部件和标准测试点的位置;(2)干线、支线路由图;(3)天线位置及安装图;
(4)标准层平面图,管线位置、系统输出口位置图;(5)与土建工程同时施工部分的施工记录。4.5.1.4主观评价打分记录。4.5.1.5客观测试记录(包括测试数据、测试方框图、测试仪器、测试人和测试时间)。4.5.1.6施工质量与安全检查记录(包括防雷、接地)。4.5.1.7设备、器材明细表。4.5.1.8其它。
4.5.2系统工程验收合格后,验收小组应签署验收证书。验收证书的格式宜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
附录A系统基本模式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附录B常用测试表格
附录C系统的工程验收证书 附录D本规范用词说明
D.0.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D.0.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 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武汉市广播电视局 参加单位:武汉无线电天线厂 北京电视设备厂 中南建筑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吴英民 程念沛 米新英 程永斌
郑经娣 叶秋
第二篇:居民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16版)
居民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16版)
1范围
1.1本要求规定了居民住宅小区(以下简称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要求,是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基本依据。
1.2本要求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单幢、多幢住宅楼、公寓楼、商住楼、别墅的安全防范系统应参照执行。1.3开放式小区按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要求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2.1下列文件中对于本要求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要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要求。
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20815-2006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03-20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17565-2007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B/T 28181-2016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 21741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B/T 31070.1-2014 楼寓对讲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T 50314-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20299-2006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标准 GB/T 7401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T 7946—2015 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 GB/T 1032—2013 张力式电子围栏通用技术要求
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1050-2007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交换机安全技术要求 GB/T 25724-2010 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A 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 72 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 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644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GA/T 669.1 城市监控报警系统 技术标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A/T 678-2007 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669.5-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第5部分: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A/T 1302-2016 停车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YD/T 1171-2001 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YD/T 1475-2006 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
EPON ISO/IEC 14496 通用视听业务的先进视频编码(AVC)3 术语与定义
3.1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 2174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要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基本组成
4.1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一般由周界防护、公共区域安全防范、住户安全防范及小区监控中心(安全管理系统)四部分组成。系统基本架构见图1。
5系统工程技术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安全防范系统应与小区的建设综合设计、同步施工、独立验收,同时交付使用。
5.1.2小区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的规定,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要素、系统传输与布线,以及供电、防雷与接地设计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第3章的相关规定。5.1.3安全防范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和产品,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现行强制性标准和安全防范管理的要求,并经产品质量认证或国家权威部门检验、检测合格。5.1.4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宜同本市公安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建设相协调、配套,作为社会监控报警接入资源时,其网络接口、性能要求应符合《城市监控报警系统 技术标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 669.1等相关标准要求。5.1.5各系统的设置、运行、故障等信息的保存时间应≥30天,以下另行有要求的以具体要求为准。5.1.6小区技防设施基本配置应符合表1的规定。
周界报警系统要求
5.2.1系统的前端应选用不易受气候、环境影响,误报率较低的周界电子围栏系统,在不宜安装周界电子围栏的地方可补充红外对射等其它技术的报警装置。脉冲式电子围栏每个防区应不大于70米,张力式电子围栏每个防区应不大于40米。
脉冲式电子围栏安装离地高度应不小于2米,电子围栏应不少于6线制,最下面一根金属导体与围墙的间距应为12CM±1CM, 底部三根金属导线相邻两根的垂直距离为12CM士1CM,其他相邻两根金属导线的垂直距离为15CM±1CM,最上面一根金属导体离墙顶或栅栏顶部的间距应不小于80CM。周界报警系统现场应有报警警示灯。电子围栏承力杆和支撑杆应固定牢固,防区内有拐角的地方应安装承力杆,承力杆应为金属材质。
5.2.2小区周界应监控覆盖,通过视频监控与报警的联动,对入侵行为进行图像确认、复核。系统的联动、图像确认、复核、记录等应符合5.3的相关规定。覆盖周界的监控每个防区应不少于一个摄像机。小区周界为河道的周界监控应有防越界报警。
5.2.3系统的防区应无盲区和死角,且应24h设防。
5.2.4小区周界与住宅相连的裙房顶层平台且高度在6m以下的,应在墙或裙房外沿顶端安装入侵探测装置。
5.2.5一般入侵探测装置的系统报警响应时间应≤2s。张力式电子围栏入侵探测装置的系统报警响应时间应≤5s。5.2.6系统报警时,小区监控中心应有声光报警信号,并应在显示屏或电子地图上准确标识报警的周界区域。联动摄像机对应区域的监控图像应在监控平台上弹出,用来显示、确认报警发生的区域状况。
5.2.7系统的其他要求应符合《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的规定。5.3视频监控系统要求 5.3.1摄像机基本要求:
1)应使用不低于1080P的数字摄像机,电梯轿厢摄像机镜头应不大于2.8mm; 2)小区出入口、机动车库车行出入口应24h彩色录像;室外摄像机应采用低照度摄像机,不允许使用红外一体机;室内摄像机可使用阵列式红外一体机; 3)小区出入口、主要通道应安装固定焦距摄像机,监控范围内的平均照度应≥50Lux,照度不足的应设置与摄像机指向一致的辅助照明光源;
4)前端数字摄像机应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应合理配置;室外及重要部位摄像机不得采用POE供电方式。其它采用POE供电的,其传输距离应不超过75米; 5)监控区域应无遮挡,室内摄像机逆光安装的,应采用宽动态摄像机; 6)固定摄像机的安装指向与监控目标形成的垂直夹角宜≤30°,与监控目标形成的水平夹角宜≤45°;
7)摄像机应采用稳定、牢固的安装支架,安装位置及高度应不易受外界干扰、破坏,且应不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室外摄像机安装高度宜为2.8-4米(出入口等特殊位置除外),立杆应采用整体热镀锌防腐处理工艺,基础应采取地笼安装方式,整体应有效防止图像抖动;
8)带有云台、变焦镜头控制的摄像机,在停止云台、变焦操作2min±0.5 min后,应自动恢复至预置设定状态;
9)室外摄像机应采取有效防雷击保护措施,配置单独接电桩,前端监控设备与接地桩的连接应采用铜质线,线径不小于4mm2。
5.3.2小区出入口应设全景摄像机、行人和非机动车通道摄像机和车辆抓拍系统摄像机,全景摄像机根据出入口的实际情况确定数量,全景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应能覆盖整个出入口无死角,用于出口的全景摄像机没有条件安装在小区外部拍摄正面的可允许安装在小区内部向外。道闸车牌识别摄像机不得代替车辆抓拍系统摄像机,车辆抓拍系统摄像机必须拍摄车辆的正面图像,能看清车牌和前排司乘人员。车辆抓拍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1)车辆抓拍系统摄像机应内置嵌入式操作系统(支持车辆抓拍、号牌识别、视频检测、连续视频流的压缩与传输),支持双码流,视频与图像分流设计; 2)抓拍方式:视频检测;夜间应采用LED补光灯;
3)连续视频流、抓拍车辆照片、识别车辆数据应传输至监控中心存储;抓拍车辆照片和识别车辆数据在本地存储时间应不少于1年,监控中心专用设备硬盘容量不得低于2T;
4)机动车辆捕获率应不低于95%,识别正确率应不低于90%;
5)小区出入口车辆抓拍设备应在监控中心提供至少1个以太网接口,并实现数据上传至公安管理部门平台;
6)小区出入口车辆抓拍设备的名称、编号由相对应的公安管理部门平台统一定义并分配;
7)系统应能对通过小区出入口的每一辆车自动采集号牌及车辆特征信息,并记录车辆和驾驶员等关联的图片信息,时间、地点、方向等动态信息应叠加在相应的图片上,车辆抓拍图片应以JPEG格式存储;
8)上传数据至少包含过车记录编号、前端平台/设备所在小区编号、前端设备id号、过车时间、车道号(如1、2、3„)、车辆行驶方向、车头车牌号码、车辆抓拍图片;
9)车辆的抓拍数据,苏州市区范围原则上与苏州市公安局联网平台进行联网对接,各县级市和吴江区范围与所属公安局联网平台进行联网对接; 10)详细数据接口应满足《苏州市车辆抓拍数据接入规范》。
5.3.3建筑物所有出入口(含楼梯出入口)摄像机安装方向应拍摄出行人员正面图像。
5.3.4设于小区内的地下停车库机动车辆出入口全景摄像机朝向应一致向内。车库出入口各个车道的摄像机应拍摄车辆的正面图像且带宽动态强光抑制功能。5.3.5电梯轿厢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轿厢门体上方一侧的顶部或操作面板上方,且应配置楼层显示器。
5.3.6视频监控图像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实时监视图像和回放图像质量按五级损伤制评定,应不低于4分(级); 2)小区周界的视频图像应清晰显示人员的行为特征;
3)小区出入口行人和非机动车通道摄像机的视频图像应清晰地显示进出人员面部特征,且进出人员的面部有效画面宜≥显示画面的1/60,车道摄像机画面应覆盖整个车道,能清楚拍摄车身、车牌和前排司乘人员;
4)小区内地下停车库车辆出入口车道摄像机的视频图像应能清楚拍摄车辆前身、车牌和前排司乘人员,全景摄像机应能清楚拍摄走进(出)人员的体貌特征; 5)地下停车库与小区地面及住宅楼相通的人行出入口、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与地面相通的出入口、住宅楼出入口,以及小区商铺、会所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等处视频图像,应清晰地显示进出人员面部特征;
6)地面车辆集中停放区、地下机动车停车库主要通道、主要道路交叉路口、小区主要通道的视频图像,应清晰显示过往人员的行为特征和机动车的行驶情况。5.3.7视频监控与报警联动的系统,当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时,监控中心的图像显示设备应能联动切换出与报警区域相关的视频图像,并全屏显示。其联动响应时间应≤2s。
5.3.8网络传输应满足以下要求:
1)监控系统应采用数据结构独立的专用网络(允许采用VLAN的独立网段),不应与其他弱电系统共用一个网段;
2)网络传输系统接入端口设计应考虑适当的冗余(一般实用端口不超过交换机总端口数的70%),便于摄像机点位变化以及系统的扩容;
3)网络交换机应达到线速标准、无阻塞,产品标称交换能力应大于设备上所有类型各个接口的带宽总和的2倍(全双工);
4)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网络系统应尽量减少网络交换层,交换层不应超过三级,不得采用桌面型网络交换设备,室外设备箱交换机应使用工业级交换机;
5)一级交换机每个接入端口带宽应≥100M,一级交换机设计宜不超过24口交换机为主,千兆以太网端口应不少于1个,一级交换机之间不应存在级联和堆叠;二级交换机每个接入端口带宽应≥1000M,支持命令式(SNMP)网络管理功能,支持网络风暴抑制,支持VLAN划分;三级交换机除满足二级交换机的性能指标外,还应根据系统规模另行专业设计; 6)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主干带宽设计应能满足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用户终端接入监控中心的带宽要求并留有余量。所有传输节点实用带宽应≤传输带宽的45%;
7)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一级交换机(24口交换机为例)1)交换容量应≥19.2Gbps; 2)包转发率应≥6.5Mpps。b)二级交换机(24口交换机为例)1)交换容量应≥192Gbps; 2)包转发率应≥36Mpps。
5.3.9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相邻两个交换层之间互联的IP有线网络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时延应≤400ms; 2)时延抖动应≤50ms; 3)丢包率应≤1*10-3。
5.3.10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经由有线传输时,信息延迟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前端设备与监控中心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2s;
2)前端设备与用户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4s; 3 视频报警联动响应时间应≤4s。
5.3.11视频图像应有日期、时间、监视画面位置等的字符叠加显示功能,字符叠加应不影响对图像的监视和记录回放效果。
5.3.12监控系统显示设备数量的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1~128路监控图像配置不小于1:8的显示设备; 2)129~256路监控图像配置不小于1:10的显示设备; 3)257~384路监控图像配置不小于1:12的显示设备; 4)385路以上监控图像配置不小于32台的显示设备。
屏幕墙必须至少使用1台42寸以上大屏幕显示设备,其余42寸以上大屏幕显示设备每台可以按4个显示设备来计算数量
5.3.13监控系统相关设备的接口协议应满足《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6的要求,系统应提供开放的控制接口及二次开发的软件接口。
5.3.14监控系统大于64路图像的应配置屏幕墙和监控管理主机,统一对监控图像进行管理。
5.3.15所有摄像机图像应进行24h全天候记录,保存帧速应≥25 帧/秒,保存时间应≥30天。存储码流H.265编码不得低于2M,H.264编码不得低于4M。5.3.16屏幕墙单台设备屏幕分辨率不得低于1920*1080。系统解码器设备、显示终端的分辨率指标应与前端摄像机的分辨率相适应。
5.3.17操控席与显示设备之间应保持合理距离;对其中重点图像进行固定监视或切换监视。
5.3.18录像设备应具有视频丢失、网络掉线、硬盘错误等报警提示功能。5.3.19系统宜采用人脸抓拍摄像机等智能化视频分析处理技术,具有虚拟警戒、目标检测、行为分析、视频远程诊断、快速图像检索等功能。避难层入口摄像机应有越界报警功能。
5.3.20所有存储图像资料,应不经转换即可用通用视频播放软件播放。5.3.21系统应提供开放的控制接口及二次开发的软件接口。
5.3.22系统其他要求应符合《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的规定。5.4车辆管理系统要求
5.4.1系统应重点对小区出入口、停车库(场)出入口及其车辆通行道口实施控制、监视、行车信号指示、停车管理及车辆防盗等综合管理。
5.4.2小区出入口、地下机动车停车库出入口宜安装防冲撞道闸,并应有清晰的警示标志。道闸应具有防止由于误操作造成伤人、砸车等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5.4.3对小区内非机动车集中存放区宜封闭管理。
5.4.4直通小区红线外的地库出入口应参照小区出入口要求设置。
5.4.5系统安装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第六章相关规定。5.5门禁控制系统要求
5.5.1单元所有配置门禁的通道门,应安装闭门器或地弹簧门90度限位装置,以保证单元门有效关闭。
5.5.2门禁控制系统应根据小区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按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入级别进行控制与管理,对人员逃生疏散口的识别控制应符合《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第9.0.1条第2款的相关规定。5.5.3门禁控制器,磁力锁应设置在受控门以内,防拆防破坏。
5.5.4门禁控制系统应具有江苏省居住证、IC卡开门功能,宜支持二维码识别、活体指纹识别等多种新技术开门,禁止采用ID卡、数字密码按键等方式开门。系统平台应具有多级管理权限,所有操作记录应保存1年以上。门禁控制系统应与(可视)对讲系统建立统一的门禁综合管理平台,并与公安部门联网平台进行对接。
5.5.5使用二维码识别方式开门的,二维码有效使用时间应在10分钟以内,只能使用1次,重复使用无效;在无网络信号环境下也可扫码开门。
5.5.6监控中心应有门禁综合管理平台,门禁综合管理平台应符合以下要求: 1)楼栋各出入口单元梯口机和门禁机的刷卡事件应传输至监控中心门禁综合管理平台存储;本地存储时间应不少于1年,本地硬盘容量不得低于1T; 2)门禁综合管理平台应能对进出楼栋各出入口单元梯口机和门禁机的每一次刷卡事件进行记录,并能对事件数据进行查询和调取;
3)门禁综合管理平台应在监控中心提供至少1个以太网接口,并实现数据通过互联网上传至公安管理部门平台;
4)门禁综合管理平台各设备的名称、编号由相对应的公安管理部门平台统一定义并分配;
5)上传数据至少包含记录编号、前端平台/设备所在小区编号、前端设备id号、刷卡事件发生位置、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卡号、刷卡人所在房号、刷卡人姓名、刷卡人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数据在本地存储时间不少于30天。
6)门禁刷卡事件的数据,苏州市区范围原则上与苏州市公安局联网平台进行联网对接,各县级市和吴江区范围与所属公安局联网平台进行联网对接; 7)详细数据接口应满足《苏州市智能视频门禁系统建设规范》。
5.5.6系统其它要求应符合《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楼寓对讲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B/T 31070.1-2014的规定。5.6楼寓(可视)对讲系统要求
5.6.1小区出入口的区口机、楼栋出入口的单元梯口机与监控中心管理中心机的传输方式为网络型(有线或无线网络),系统采用无线网络传输应具备断网报警功能,楼栋出入口的单元梯口机在断网状态下应具备正常门禁功能。
5.6.2小区出入口的区口机应能正确选呼小区内各住户室内机和管理中心机,并应听到回铃声。
5.6.3楼栋出入口和地下机动车、非机动车车库与住宅楼相通的出入口的单元梯口机应能正确选呼该单元内任一住户室内机和管理中心机,并应听到回铃声; 5.6.4单元梯口机集成门禁系统应具有江苏省居住证、IC卡开门功能,宜支持二维码识别、活体指纹识别等多种技术开门。单元梯口机禁止采用ID卡、数字密码按键等方式开门。
5.6.5楼栋出入口的单元梯口机宜具备锁控功能,并能在管理中心机实现单元门的开关状态提醒;其安装不应暴露在风雨中,若无法避免,则需加装防雨罩,摄像机镜头不应面对直射阳光或有遮挡物。
5.6.6室内机应具有控制实现开锁功能;应能正确呼叫管理中心机,并应听到回铃声。
5.6.6.1全数字可视对讲系统(物联网)室内机(信息终端)人机界面一级菜单应显示可视对讲模块,应具备自动恢复、自动重启功能(看门狗功能),音视频通话应具备加密功能。
5.6.6.2全数字可视对讲系统可使用无线网络型终端设备,应至少设置1台对讲室内机,必须具备双向对讲及锁控功能。
5.6.7别墅和复式住宅内的室内机应至少有1个具备可视对讲功能,其他每层都应有对讲分机(不直接通向户外公共区域的地下室除外)。
5.6.8楼寓(可视)对讲系统的通话语音应清晰,图像应能清晰显示人员的面部特征,开锁功能应正常,提示信息应可靠、及时、准确。
5.6.9楼寓可视对讲系统的梯口机宜具有访客图像及抓拍图片的记录、回放功能,图像记录存储设备的容量宜≥4G, 梯口机应具备防拆报警功能。
5.6.10管理中心应有管理中心机,使用电脑加软件方式实现管理中心机功能的,应双机热备。管理中心机应能与小区出入口的区口机、单元门口的单元梯口机、住户室内机之间进行双向选呼和通话,通话语音清晰,不应出现振鸣(啸叫)现象。系统平台应具有多级管理权限。5.6.11每台管理中心机管控的住户数应≤500户,应避免音(视)频信号堵塞。5.6.12管理中心机应有访客信息(访客呼叫、住户应答等)的记录和查询功能,以及异常信息(系统停电、门锁故障时间等)的声光显示、记录和查询功能,楼寓电控防盗门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120s时宜有报警功能。信息内容应包括各类事件日期、时间、楼栋门牌号等。
5.6.13系统其它要求应符合《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T678-2007的规定。5.7住户报警系统要求
5.7.1系统配置应符合表1要求。
5.7.2系统应符合《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的规定。5.7.3紧急报警(求助)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人工启动后能立即发出紧急报警(求助)信号;
2)应在客厅、主卧室的隐蔽、可靠、便于操作部位安装,宜在卫生间预留安装位置,复式及别墅住宅每层楼面都应有紧急报警按钮;
3)具有防误触发措施,触发报警后能自锁,复位需采用人工操作方式。5.7.4报警控制器除符合《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能接收入侵探测器和紧急报警(求助)装置发出的报警及故障信号,具有按时间、区域部位独立布防和撤防、外出与进入延迟的编程和设置等功能; 2)防区数应满足前端设备设置的需求; 3)报警控制器应与小区监控中心联网。
5.7.5监控中心报警控制管理主机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有编程和联网功能,系统应留有与属地区域性安全防范报警网络的联网接口; 2)具有显示、存储住户报警控制器发送的报警、布撤防、求助、故障、自检等信息,以及声光报警、打印、统计、巡检、查询和记录报警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报警种类等各种信息的功能;
3)支持多路报警接入,具备同时处理多处或多种类型报警的功能; 4)有密码操作保护和用户分级管理的功能;
5)能至少存储30天报警信息,并能独立稳定工作的嵌入式系统; 6)配置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应满足正常工作8h; 7)接警(总线制)响应时间≤2s。
5.7.6入侵探测器的选用和安装应确保对非法入侵行为能及时发出报警响应,探测范围应有效覆盖住宅与外界相通的门、窗等区域,同时应避免或减少因室内人员正常活动而引起误报的情况发生。5.7.7报警防区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户的每个卧室、客厅(起居室)、书房等区域宜分别独立设置报警防区; 2)与别墅住宅相通的私家车库应独立设置报警防区;
3)住宅内相邻且同一层面的厨房、卫生间等可共用一个报警防区; 4)紧急报警(求助)装置可共用一个报警防区,但串接数≤4个; 5)住宅内的防盗报警控制器、操作键盘应设置在防区内。5.7.8住宅内入侵探测器报警信号宜采用有线方式传输。5.7.9 紧急报警信号应采用有线方式传输。
5.7.10住宅与监控中心的报警联网信号应采用专线方式传输,如报警联网信号采用以太网传输,则室外线路信号宜采用光纤传输。
5.7.11防盗报警控制器操作键盘宜安装在便于操作的部位。在前端入侵探测器满足基本配置要求的前提下,别墅、复式住宅每户各层(含与入户车库相通的地下室)应增加防盗报警控制器操作键盘。
5.7.12当住宅内选用含有楼寓(可视)对讲设备的报警控制器操作键盘时,应保证报警信号优先。不能做到报警信号优先和防区设置要求的,应加装独立防盗报警主机控制器。其报警部分应符合《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 的要求,楼寓(可视)对讲部分应符合《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A/T 72和《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T678-2007附录A的要求。5.8电子巡查系统要求
5.8.1电子巡查系统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在小区的重要部位及巡查路线上设置巡查点,巡查钮或读卡器设置应牢固; 2)巡查路线、时间应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和修改;
3)能通过电脑查阅、打印各巡查人员的到位时间,具有对巡查时间、地点、人员和顺序等数据的显示、归档、查询和打印等功能; 4)具有巡查违规记录提示。5.8.2采集器数量配置数应≥2。
5.8.3系统其他要求应符合《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644的规定。5.9监控中心要求
5.9.1小区监控中心不应设置在地下室,安防专用面积应大于30m2,户型宜为长方形。大型住宅小区应根据设备数量、安装要求、预留空间及值班操作、维修、生活等需求,确定住宅小区监控中心面积。
5.9.2监控中心与门卫值班室合用的,应设有防盗安全门与门卫值班室相隔离。5.9.3监控中心应配备有线、无线通信联络设备和消防设备;
5.9.4监控中心应开通不低于20M速率的专线网络或互联网并预付不少于2年的费用。
5.9.5监控中心应统一配置一台时钟同步设备,对所有系统主要设备进行时钟同步。
5.9.6监控中心应配置不间断电源,市电中断时应满足主要设备正常工作2h。5.9.7监控中心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的终端接口及通信协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可与上一级管理系统进行更高一级的集成。
5.9.8监控中心室内应具有良好的通风环境,工作区域照明应≥200Lux,应设置空调设施。
5.9.9监控中心设备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各设备在机房内的布置应符合“强弱电分排布放、系统设备各自集中、同类型机架集中”的原则;
2)机柜(架)设备排列与安放应便于维护和操作,各系统的设计装机容量应留有适当的扩展冗余,机柜(架)排列和间距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中3.13.10、3.13.11的相关规定,且安装的设备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措施。
5.9.10机房布线应符合以下要求: 1)便于各类管线的引入;
2)管线宜敷设在吊顶内、地板下或墙内,并应采用金属管、槽防护; 3)金属护套电缆引入监控中心前,应先作接地处理后引入; 4)监控中心的线缆应系统配线整齐,线端应压接线号标识;
5)机房内应设置接地汇流环或汇集排做等电位连接,设备、机柜与等电位连接应采用铜质线,其截面积应≥16mm2,汇流环或汇集排截面积应≥35mm2。5.9.11监控中心其他要求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的规定。5.10系统管网和配线设备要求
5.10.1系统管槽、线缆敷设和设备安装,应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中的相关规定。
5.10.2由安防中继箱/中继间至各住宅安防控制箱的管线,多层建筑宜采用暗管敷设,高层建筑宜采用竖向缆线明装在弱电井内、水平缆线暗管敷设相结合的方式。
5.10.3中继箱/中继间应便于维修操作并有防撬的实体防护装置。5.11防雷与接地
5.11.1安装于建筑物外的技防设施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要求设置避雷保护装置。
5.11.2安装于建筑物内的技防设施,其防雷应采用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的原则,并应符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要求。5.11.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电源线、信号线经过不同防雷区的界面处,应安装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接地端和防雷接地装置应做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应采用铜质线,其截面积应≥16mm2。
5.11.4监控中心的接地宜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其接地电阻应≤1Ω;采用单独接地时,其室外接地极应远离本建筑的防雷和电气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应≤4Ω。5.12实体防护装置
5.12.1小区设有周界实体防护设施的,应沿小区周界封闭设置,其建筑结构设计应为周界入侵探测装置安装达到规定要求提供必要条件。
5.12.2楼栋出入口电控防盗门宜符合《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72及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
5.12.3一层、连通商铺顶住宅、别墅应设内置式防护窗或高强度防护玻璃。每户住宅应设分户防盗安全门。5.12.4楼栋单元一层至二层可开启外窗应做限位或实体防护。
5.12.5与外界相通用于商铺、会所等功能的建筑物(包括裙房),其与小区相通的窗户应做限位或实体防护。
6、系统建设资金要求及评审、检验、验收与使用、维护、保养
6.1、建设资金是居民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建设部《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及其他相关要求,新建居民住宅小区资金投入按照小区总建筑面积核算,一星级每平方米应不低于30元、二星级每平方米应不低于35元、三星级每平方米应不低于40元,独体、联排别墅小区每平方米应不低于45元。经济实用房、廉租房、动迁房类的小区应不低于一星级的建设资金要求。
第三篇: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师简介和系统工程师能力发展框架(2012-03-10 20:24:47)▼
标签: 系统工程 cmmi 项目管理 架构
分类: 工程
系统工程是一门非常前沿专业,在美国系统工程师是最热门的职业,在中国虽然很多人放在嘴上,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这是个什么职业?有人甚至说这是个当总统的专业,简直是在侮辱系统工程师。系统工程最初起源于航天、航空、军事部门,由于卫星、飞船、飞机、导弹这些产品的研发需要很多专业的综合,所以诞生了系统工程;后来该专业也扩展到民用部门,包括民用航空、铁路系统、通信系统、医疗设备等,甚至是一个小小的照相机也涉及系统工程。中国最初提出系统工程就我所知大概是钱学森了,但是从他的系统工程概念还不算太成熟,主要偏重于管理,而实际上系统工程跨越了技术和技术管理,它与项目管理有所交叉,也有很大的区分。
以下是一个系统工程师的在项目开发中的所做的事情:
第一步,你要去研究市场,了解用户有什么问题、想要些什么,有可能在市场上你已经有竞争对手,你还要调查对手的当前状态,最后你要为用户提出建议的解决方案,开发一个新的系统或是改造一个旧的系统。这时候你的系统可能仅仅是一个设想,你的系统可能很庞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潜藏着许多技术风险,而企业的未来就依赖于你的专业决策,这时候一方面你需要尽量满足用户的欲望,又要小心地避免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如果你的系统是卫星、飞机这样庞大的系统,一般的专业工程师如机械工程师、电子工程师根本无法完成这样的工作,这时候你才会闪亮登场。你要与用户签订合同,包括资金、进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系统的开发被划分为若干的阶段,资金分阶段的支付,每个阶段有确定的进入和完成准则,以避免潜在的风险。作为专业系统工程师,基本的能力包括技术规范编写、进度规划、分解工作是需要的,作为中国系统工程师(如果存在这个名词的话),尤为重要的是喝酒、吹牛皮、胆大妄为和玩弄词汇的能力。
一个需求分析的失败案例:曾经有一位工程师,他提出一个几乎是天才的创意,用卫星连接全世界通信,这个工程具有系统工程的特质,要发射66颗卫星,投资XX亿美元,但不幸的是,这个项目失败了。首先手机的发展很快占据了市场,其次卫星电话面临技术障碍,无法在室内通讯,而且硬件过于庞大。可以说项目的决策者没有系统的分析用户的需求、技术风险和竞争对手,导致项目的失败。这就是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
第二步,你要提出解决方案,或者叫设计,对系统
来说也可以叫架构开发。虽然是第二步,但并不说设计就一定在用户需求调查之后,为了占领市场,有时候它在需求调查之前就开始,有时候它随着需求分析同步进行。系统工程师在这个阶段要开发架构。什么是架构,这个词来自于最古老的工程行业—建筑业,风行于最现代的工程行业—软件业。打个比方,架构就好比人的骨架,潘长江就是吃的再多也长不成姚明,因为他们骨架不同。架构设计充满创意,系统工程师当深通于此,产品围绕架构组成系统。架构使用视图来表达,机械工程使用三个图表示三维实体,系统工程师则使用多个架构视图描述系统。好的架构就像金字塔一样悠久,坏的架构就像某些豆腐渣工程一样脆弱。作为专业的系统工程师,基本的能力包括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技术。
一个架构设计的失败案例:在某国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两车相撞了,在经历了5个月的调查后,事故报告公开,造成事故一条设计原因是,当一个采集设备被雷击故障后,传送给主机的状态信息一直保持为故障前采集到的信息,使人做出错误的判断。在不知道情况的时候保持最后的状态似乎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选择,很多的设计师都非常习惯这样设计,但真的如此吗?这个系统的设计师是否做过“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CA不得而知,在项目中做FMECA是非常吃力不讨好的,因为这首先要假设所有的设备都可能出故障,然后通过设计确保故障不影响安全,一些安全关键系统中要求连续两个故障或者两个操作错误或者两个操作错误和故障的组合不会导致致命事故。
管理相关:系统工程师脚踏两只船,一只是技术,一只是管理,因此常常与项目管理者的职责分配剪不断理还乱,通常来说项目管理者侧重于进度、资金、范围等,而系统工程师侧重于技术管理,包括技术状态、接口、需求等,什么?技术还有管理?是的,技术需要管理。系统工程师要像猎狗追踪每一个要求的落实,从最初的用户要求到向部件提出的要求直至获得明确无误的证据表明需求已经落实,否则部件设计师会像系统工程师欺骗用户一样欺骗系统工程师。曾经一个火星探测器坠毁,仅仅因为计算单位不统一,如果你是一个学生,计算单位错误最糟糕的结果是考试不及格,而在大型工程中就是数亿美元的损失,为此系统工程师要紧盯每一个接口,防止彼此设计的不匹配,这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因为一个大型系统的接口从几百到几千几万。需求也罢、接口也罢,都要有秩序的管理。管理的技能是必需的。
验证:验证就是为产品满足需求提供证据的活动。如果没
有验证,系统的开发就会像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一样混乱。验证包含了检查、分析、演示、测试几个类别,验证也像需求一样划分为多个层次,从底层部件到最顶层的系统需要逐步的验证,验证是一项非常消耗资源的活动,因此系统工程师当小心的选择验证的类别、层次,以平衡进度、风险和成本。验证中的某些活动甚至需要独立的专业和工程师支持,例如试验工程师,因为测试设备的准备、开发并非系统工程师能够完成的。对于验证活动而言,除了数学分析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外,最大需要可能就是勇气和诚实,因为在验证活动中发现问题后,许多工程师由于面临各种压力或是采用鸵鸟政策视而不见或是伪造数据欺骗用户。
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教育,有些学校开了系统工程课,也是偏重于数学理论,以下是本人通过自学推荐有志于做系统工程师的人应该学习的知识、工具和需要进行的实践:
·
知识:
o
UML、SYSML标准:建模标准,类似于机械工程师的机械制图标准、电子工程师的电路制图标准,语言是有效率专业沟通和知识传承的保障,没有这些,沟通会陷入咬文嚼字的困境(巴比伦塔建造的失败是沟通失败的最好例子,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点),设计中所包含的思想也会随着时间而退化。
o
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综合:描述了系统工程所需要做的工作内容,对照这本书进行实践和改进。
o
Incose System Engeering Handbook(国际系统工程协会系统工程手册)基于ISO15288,与CMMI类似。
o
System Analysis, Design,and DevelopmentConcepts,Principles, and Practices:有大量指导系统工程的技术内容,值得一读。
o
DoDAF: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DoD一个架构开发标准,很专业,可以参照学习系统架构。
o
其它基础专业:数学和英语要熟练,数学需要大量应用,英语是阅读系统工程书籍的必需;电子、机械、软件等要知道基础概念,对于特定行业的系统工程还更深入的了解相应的专业。
·
工具:
o
系统架构建模:Visio(用于建模表达)、Telelogic(同时用于建模表达和仿真)
o
仿真和分析:Matlab和Simlink
o
文字和表格:Word、Excel、PPT(编写文件、报告所必需)
o
项目管理: Project
·
实践:
o
需求分析实践:实践MOE、MOS、MOP、TPM分析过程,建立一个系统从顶层直至底层的指标关联。
o
规范编写实践:至少完成不同产品、不同阶段规范编写实践各一次,阶段包括系统规范、研制规范;
o
需求管理实践:完成一次全系统的需求跟踪表,能够在任何时候跟踪需求的达到程度;
o
架
构设计的实践:完成一次基于SYSML标准对系统的完整建模过程;
o
范围管理实践:完成一次WBS,理解WBS模板中各个分解在项目中实际含义;
o
进度管理实践:实践使用Project建立IMS,达到能够自动生成网络图、进行进度分析的效果;在项目进展中记录项目进度,获取第一手数据,积累自己对时间的预测能力;
o
技术状态和信息管理实践:与规范实践结合,建立项目三条基线:功能、分配、产品,实践文件版本管理和控制。
第四篇:系统工程
1. 系统科学辩证法
作者: 苗东升臧伟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2/1
2. 系统科学精要
作者: 苗东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1
3. 系统科学导论--复杂性探索
作者: 颜泽贤 范冬萍 张华夏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1
4. 系统科学概论
作者: 吴义生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4/1
5. 现代系统科学方法论及应用:优化方法与探索复杂性
作者: 伍进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6.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研究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编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7. 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研究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编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8. 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
作者: 许国志编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4/1
9. 增长的极限 图书标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书时间:2011-09-05
出版时间:2006-06
10.中文名:第五项修炼
外文名: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作 者:(美)彼得?圣吉 著,张成林 译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1]出版时间: 2009-10-1开 本: 16开
第五篇:工作总结-GB
工作总结
李总,梁部长:
我于2014年1月2日正式入职四川广元海天实业有限公司,在设备部担任设备管理员(维修工),现将半月以来在公司的工作情况及自身体会汇报如下:
广元海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属于本市重点企业,能进入公司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很高兴成为公司的一份子,为公司的发展竭尽所能。半月以来,在马仁军部长的带领和指导下,在同事龚道全的帮助下,使我这个跨行业的人对公司的生产运作及本职工作范围有了比较全面的深刻的了解。
了解了盐渍猪肠衣生产工艺作业流程:1.生产前准备,2.投料、解冻,3.浸泡清洗、捋原肠,4.原肠通水,5.上机刮制,6.冲水检查,7.配量尺码,8.冰盐水浸泡9.胚肠腌盐,10.胚肠沥干,11.胚肠绕把,12.装桶,13.入库,14.生产后处理。肝素钠生产工艺作业流程:1.酶解2.树脂吸附3.洗脱、酒精沉淀4.烘干,5.酒精回收。对公司的两大产品的生产工艺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入职以来,本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的展开工作,在马部长的指导下,迅速的了解并掌握了公司生产所用的机械设备,使用章程,工作内容及范围,及时的处理了生产设备故障,厂内水电气照明故障,修复厂房墙体和地面裂缝等,保证了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使我受益颇多。近期,马部长制定了设备巡检记录表以及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表,规范并明确了维修巡检作业标准,亲自带领维修对生产治工具进行了试改进,试运行,积极的协调维修与生产存在的多项工作矛盾,提高了维修工作效率。
古语有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尽管时有听到一些对公司有误解的语言,但我认为,任何一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瓶颈,对于有过创业经历的我来说深有体会,我相信在李总正确的运筹帷幄和领导下,全体员工不懈努力下,海天实业必能乘风破浪,创造出更辉煌的明天!
干彬
20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