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论文

时间:2019-05-14 09:1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系统工程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系统工程论文》。

第一篇:系统工程论文

系统工程

论 文

姓名:#

学号:¥ 班级:¥

1.西气东输工程

“西气”主要是指我国新疆、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生产的天然气;

“东输”主要是指将上述地区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时也包括输往西宁、兰州、北京、天津和湖南、湖北地区。

“西气东输”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从广义上讲,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六大含油气盆地,包括塔里木、准噶尔、吐哈、柴达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预测天然气资源量为22.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38万亿立方米的58.9%。根据天然气的资源状况和目前的勘探形势,国家决定启动西气东输工程,加快建设天然气管道,除了建成的陕京天然气管线,还要再建设3条天然气管线,即塔里木—上海、青海涩北—西宁—甘肃兰州、重庆忠县—湖北武汉的天然气管道,以尽快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满足东部地区对天然气的迫切需要。从更大的范围看,正在规划中的引进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将与现在的西气东输大动脉相连接,还有引进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天然气管道也正在规划,这两条管道也属“西气东输”之列。从狭义上讲,西气东输又是特指新疆塔里木—上海长江三角洲的输气工程。这条管道全长4200千米,管径1118毫米,途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9个省区,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固定资产投资384 亿元。再加上城市管网、工业利用等相关项目建设,整个工程的投资规模高达1200亿元。

2.西气东输带动西部发展提高下游效益 西气东输工程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把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西气东输工程对于加快新疆地区经济发展,保持新疆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西气东输的核心是塔里木,加快塔里木天然气开发并尽快输往东部地区,将促进新疆地区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把新疆建成全国天然气生产和外输的重要基地,形成带动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上游气田勘探开发全部的投资和1140公里的管道投资共约280亿元均在新疆地区投入,这对拉动新疆地区的整个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气田开发和管道运营每年还要向新疆当地政府上缴大量的税费。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还可带动当地天然气副产品加工利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创造新的供给与需求,并增加就业机会。

按税法规定初步测算,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后,气田及管道企业每年将向新疆当地政府上缴约8.1亿元的税收,其中,增值税4.4 亿元,营业税0.7亿元,所得税1.5亿元,矿产资源补偿费0.3亿元,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0.7亿元,资源税0.5亿元。

总之,西气东输工程是造福新疆人民的大好事,对于促进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保持边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规模利用天然气能为下游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利用天然气不仅有利于保障能源供应,缓解运输压力,而且可以节省下游企业投资,减少政府财政补贴,提高能源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为下游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利用天然气可以大幅度减少建设投资

长江三角洲及管道沿线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据初步调查,天然气主要用于发电、化工、工业燃料、城市居民及商业等四个方面,到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河南、安徽有效需求量将达到125亿立方米。天然气用于发电、化工、工业燃料和城市燃气等行业的需求量构成比例分别为51%、5%、17%和27%,下游天然气利用项目投资约为500至 600亿元。

用天然气发电不仅可以满足电力需求,而且可以大大节省投资。到2005年天然气发电按新增装机容量4800MW计算,天然气发电比煤发电节省投资约80亿元。

城市燃气项目2005年用气量为30×108m3/a。城市燃气用其他途径解决,同天然气相比在进行市内管网建设相同之外,还需要花巨资建设气源厂(如煤制气厂、液化气混空气站等)。据统计,建设年产亿立方米天然气当量的液化气混空气站,需要投资约3.5 亿元。根据2005年的民用气量,同利用管道液化气相比,则节省投资105亿元。

城市利用天然气,可节约投资,减少财政补贴

天然气生产和供应成本远低于煤制气成本,采用天然气作城市燃气可以使城市不再兴建投资高、占地多、运行维护费用高、污染严重的煤制气厂,有利于扭转城市煤气亏损局面以及减少财政补贴。以上海市为例,城市煤气政府每立方米补贴0.3元,按此计算 2005 年城市燃气可减少财政补贴18亿元。

天然气利用的热效率高,可以节约能源

利用天然气的效率高于煤炭,按2005年的天然气需求量测算,比利用煤炭节约能源折合约454万吨标煤。若每吨标煤按300元计算,则当年节约燃料费用13.5 亿元。

作为清洁能源,利用天然气可节约大量污染治理费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75%左右。煤炭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均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危害,例如土地破坏、地下水资源破坏与污染、煤矸石污染、运输污染、大气污染等。使用天然气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各种污染物的减排量见附表。

使用天然气还可减少用户的排污费和治理费支出,国家规定每排放1吨二氧化硫收取排污费200元,则每年约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污费1640万元。

2000年4月20日星期四中国石油报

3.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的能源纽带,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将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利国利民

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天然气利用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及沿海地区,西气东输是一项必然的战略抉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已确定把开发利用天然气作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并拟将天然气长输管道列入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市场利用前景广阔,为满足国内对天然气的需求,加快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利国利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是国家扩大内需的需要,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重要的结构调整时期,经济增长幅度已连续7年缓慢回落,从 1994年的14%下降到1999年的7.1%,国家提出要扩大内需,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对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矛盾是十分必要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的能源纽带,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可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符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据初步估计,西气东输整体工程需建设投资约1200 亿元,上中下游工程每年可上缴国家税收约45亿元。

西气东输工程的重点是抓好两头,一头是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另一头是天然气利用市场的开发。据国外经验,每利用1立方米天然气需要下游工程建设投资5至6元,可以促进相关行业和系统工程的建设。另外,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沿途省市区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注入新的能源,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管道工程建设需要大批钢材、建材及配套设备,可带动我国机械、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相关工业的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这对我国有效地治理大气污染,实施环境保护将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的能源结构很不合理,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已达72%,大量燃煤使SO2、NOX、烟尘和CO2排放量逐年增加,一些地区酸雨危害日趋严重,大气环境不断恶化,给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我国SO2排放量已经超过美国,为世界第一;CO2 排放量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因此,我国改善能源结构,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煤炭对环境的影响,开发利用优质能源任务十分迫切。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可缓解东部地区清洁能源的短缺和煤炭运输压力,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利用天然气作燃料与煤相比,可减少SO2、粉尘排放量近100%,可减少NOX 排放量 50%、CO2排放量60%。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可以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优化一次能源利用结构

我国有比较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据第二次资评结果,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8万亿立方米,塔里木盆地拥有资源量8.39万亿立方米,是全国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盆地,剩余可采储量最多。实施西气东输工程,能够充分地把塔里木的资源优势和东部市场优势结合起来,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天然气的国家,但发展缓慢,1998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仅为2.1%。进入70年代以来,世界天然气生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在世界一次能源构成中的比例不断上升,1998年天然气消费量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 23.8%。据国际能源组织预测,世界天然气消费量2010年将达到3.5至4万亿立方米,将以压倒石油和煤炭的优势,成为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首席能源”。所以许多专家称21世纪为“天然气的世纪”。天然气的利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增加利用 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将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到3%左右,从而促进我国天然气利用水平的提高和相关技术的发展。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应统筹规划,国家扶持

西气东输工程是关系我国天然气工业全局性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开展工作,加快进度。与此项目有关的外气引进问题、政策支持问题、下游开发利用问题等,应统一考虑,便于实现全国天然气管道的联网,在国家主持协调下,使本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将天然气长输管道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是我国近期内采取的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天然气长输管道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应比照当前加快铁路、公路、城乡电网改造及三峡建设等投资政策,积极利用国债贴息办法,促进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

●国家出面协调下游工程建设,确保整体工程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

天然气市场开发涉及电力、化工、冶金、建材、城建等多个部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据初步测算,西气东输管道从起输到达到设计输气能力的时间延长一年,每立方米天然气管输成本将增加0.01 元。为充分发挥管道工程的运输能力,提高工程效益,需要国家出面主持,组织有关省市确定行业用气发展规划,落实用气项目和用气量,按“照付不议”的原则,使天然气利用项目和管道建设工程保持同步。

●鼓励利用外资

西气东输工程距离远、输气量大,如此规模的管道项目在国内尚属首例,建议国家积极研究并尽快出台专项利用外资政策,确保工程质量和最低运营成本,提高管道运营管理水平。

第二篇:系统工程结课论文

姓名:王成元 学号:6120100284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指导教师:谢英亮教授

系 统 工 程 结 课 论 文

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工程结课论文

摘要: 信息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社会各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就工程管理来说,不再是对人、财、物的某一单方面的强化管理,而是发展到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全面综合管理

关键词: 工程管理;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系统

工程建设中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核心,它完成了工程施工管理的大部分工作。数据库设计与结合业务流程,使应用程序可以顺利地进行。从功能上来看,信息管理予系统主要包括了八个功能基本信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环境保护、医疗保障、影像管理。然后再附加一个对当前登陆用户资料属性进行管理的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更改登陆ID 的个人资料。基本信息的功能是对工程中的一些硬性说明文件、相关规定、所有标段信息等集中管理的模块。利用计算机对往来文件进行辅助管理,并生成有关报告及总结,包括收文、发文管理,会议及有关重大事件信息的登录、查询和报告方便查阅一些基础资料等。进度控制包括了施工总进度图,重点工程与标段进度图,工程日报、月报等功能。可以方便地编制和调整新建铁路全线施工总进度计划(垂直图),并可对其进行无级缩放。同时,还可以利用绘图仪绘制铁路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可以在施工总进度计划图上以填充方式形象地显示站前、站后各类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并可对后期工程进展情况做出预测。质量控制是在施工的同

时,要对完成的工程进行质量评定,这里主要是监理的工作内容,包括设计、规划、监理内容上报等功能,存储有关设计文件,对变更设计的依据、原因、结果等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建立计算机台帐,对项目法人(或铁路建设指挥部)负责供应的材料、设备实施动态控制;根据施工现场工程质量数据,及时分析评价各施工标段、各重点工程的质量状态,为项目管理者制定质量预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此外,还应对工程质量事故和工程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并能提供多种工程事故统计分析报告。投资控制存储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它工程建设合同,并对合同变更及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存储工程建设有关文件及相关法规,便于项目管理者随时查询。对资金的管理,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造价投资到最后工程竣工的效果是工程完成质量的另一个衡量标准。这里将对工程期间的投资费用进行记录。环境保护同样也是工程建设中的内容,对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做出工作措施、监理月报、工作总结等。医疗保障的功能主要偏重对后勤保障的工作进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保障工程进度与质量,就要保障施工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健康,包括工作措施、监理月报、工作总结等。我的信息是登陆ID 的个人资料区,可以对已有的信息进行修改。领导查询子系统模块是为了让上级部门做到宏观上对工程有个把握,对工程细节有个清晰的认识。从而领导工程建设者按照计划施工。遇到困难,还可以及时调整,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个功能对上级部门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在设计方面,其实也是使用信息管理子系统相同的数据库,但是只是把信息列出来,而不能对

内容进行修改该系统针对其工程特殊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设备、人员的良好状态。将信息化应用于铁路建设与管理决策的各项活动中,能够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该系统涵盖其它各种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兼有办公信息系统,具备决策支持、业务管理、电子商务等综合应用能力,使工程管理人员方便快捷地传递和获取 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冗余信息,降低管理成本。

工程管理中中全面引入网络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既是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工期等决策水平的最有力的手段。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工程管理必备的必需的信息采集、提取、统计和应用以及业务流和信息流的管理实现了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高速化,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在工程管理中的充分运用顺应时代发展之要求,极大地促进了工程管理手段现代化,资源系统化,资源利用高效化。

参考文献:

[1] 吴天鹏,卢有杰. 项目管理引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丁士昭. 建设工程信息化导论[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三篇:系统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是指工程师论文,工程管理论文与工程论文发表的工程论文。对于论文应该怎么写?一起来看看!

公路建设中公路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

【摘要】公路建设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受到社会各界以及国家的广为重视,促使我国公路建设无论是在建设规模还是在建设范围方面都在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扩大,存在诸多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对公路工程的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科学地应用公路工程检测十分必要。为此,论文从公路建设入手来探讨公路工程试验以及检测技术实际应用的相关方面。

【关键词】公路;检测技术;公路工程试验

1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内容分析

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的一个主要环节,通过试验检测活动客观、及时、准确地记录公路工程在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真实记录,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采取科学方法实现工程质量提高的目标。因此,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充分发挥这一工作的实际作用,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公路工程的检测试验活动进行分析。

1.1工前试验工前试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材料检测,建筑材料是公路建设的物质基础,合理地使用材料关系到工程的整体开展,因此,对于工程所需要的材料都应该按照试验检测流程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禁用;(2)参数确定,正确、合理的参数对于公路工程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认真对待这一环节,严格按照试验检测规程,最大程度上规避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为工程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3)标准试验,标准试验的结果是施工质量跟踪检测的依据,因此,要按照规程在工程开展之前进行基本性能试验,在进行各种混合材料的配合比试验,从而促进公路工程的良好开展。

1.2跟踪检测和验收检测

在施工工程中,控制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涉及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及监督等方面,因此,为了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活动,一方面需要施工方从制度入手,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的试验检测制度,并且配备专业的检测人员来进行有效的开展,另一方面需要从监督方面入手,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严格地进行考核、审批和检测,为公路工程检测试验活动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验收检测能够直接反映工程质量开展的好坏以及工程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因此,需要及时做好验收工作,并且进行阶段性施工总结,提高公路工程的工程质量,促进整体性的进步与发展。

2试验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的应用

试验检测技术作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活动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路面抗滑检测技术及红外热像仪检测技术等[2],本文对这些常用的检测技术及其在公路工程应用方面进行分析。

2.1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应用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就是通过向地下发射脉冲式电磁波,高频电磁波在向下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电性不同的目标发生散射和反射等现象,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会被地面的天线所接收,从而根据反射波的强度和形状等参数判断出目标的结构、位置以及电性。简单来讲,这一技术是运用电磁波脉冲反射原理来对公路工程的相关结构组成部分进行划分和检测,这一项技术属于无损检测技术,常用于公路工程的浅部检测,主要优点是探测深度比较小,分辨率高,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活动中。

2.2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众所周知,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耳能够听到频率的声波。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发射超声波到材料介质,接收反射波的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判断公路工程结构内部破损的一种隶属于无损检测技术。这一项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如激发容易、操作方便及成本不高等,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的检测试验活动中。合理使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对做好公路检测试验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2.3路面抗滑检测技术的应用

公路路面的抗滑能力是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而公路路面的抗滑能力主要跟其摩擦系数有关,因此,使用路面抗滑检测技术用来检测公路路面的抗滑能力,通过有效检测来提高公路路面的抗滑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路面抗滑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摆式摩擦仪静态与单点检测、制动测距的动态与连续检测以及对车辆全刹车时的最大减速度测定这3个方面,如今应用的最为广泛的就是制动测距的动态与连续检测以及对车辆全刹车时的最大减速度测定这2种方法,这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制动测距的动态与连续检测这一方法具有极大的指导难度以及较高的检测费用,相对而言,对车辆全刹车时的最大减速度测定这一方法可以根据路面摩擦系数和最大减速度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进行更好的检测。

2.4红外热像仪检测技术的应用

红外热像仪检测技术是通过红外摄像机所产生的桥面具体温度波形图,对桥面中的热点进行检测。红外热像仪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及稳定性高等优势。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将所探寻到的热点转换成图像,而且还能够根据路面温度对公路表面结构以及混凝土内部进行有效的检测工作,从而促使公路工程得以顺利开展。

3结语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质量,并且试验检测技术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为此,合理应用试验检测技术,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是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必经途径。

【参考文献】

【1】张金慧.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存在主要问题及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5):86-91.【2】张炜,陈志兵.浅谈公路工程中的试验检测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7):138-141.独立学院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探究

【摘要】《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是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本文介绍了独立学院《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描述了一种针对该课程的,以CDIO理念为指引,以提高学生工程化开发能力为目的进行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软件工程导论;CDIO;教学改革;工程化

1、引言

在就业环境日益严峻的现今,软件人才仍然需求火热。企业需要合格的软件人才,而应届毕业生希望找寻到合适的企业接收。在供和求都有需求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企业需求不被满足的情况,这体现了目前的现状:在计算机行业内,既缺少行业特色型人才,也缺少应用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以创建应用型本科为目标的独立学院所面临的改革压力非常大,各个专业也开始寻求全新的发展方向[1];与实践相关的专业纷纷开始展开各项教学改革研究,特别是针对实践类的课程教学改革[2]。作为独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在教学上必须结合行业的需求,紧跟行业内的技术发展趋势;同时立足自身定位,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适当调整。而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软件工程导论》作为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专业课程,对于学生的影响十分重大,在教学中需给予正确的定位[3]。

2、课程现状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建立了基于CDIO的教学培养模式。CDIO是工程领域一种较新的教学理念,于200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的工程教育改革团队联合提出。“CDIO这个缩写包含了Conceive、Design、Im-plement和Operate,其代表的含义是构思、设计、实现和应用”[4]。这种教育理念所倡导的创新能力和与社会大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目前的独立学院教育是非常吻合的。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计算机专业的《软件工程导论》课程安排在三年级的上学期进行教学,主要安排为理论课程。由于课时的限制,也因为课程本身的导论性质,教师在教学中理论讲授的时间偏多,存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行为,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而学生所获取的知识点相对零散,无法建立起统一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情况若任其发展,将使学生丧失对课程的兴趣,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3、教学改革措施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基于CDIO的指引,将工程化理念引入《软件工程导论》的教学当中,对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修正。CDIO倡导“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而不是以教师为主;CDIO提倡以工程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这种以工程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于《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开展。课程教学的改革将围绕独立学院所设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5]。首先,工程化理念的引入并不是在《软件工程导论》课程中才首次提出。在大一新生入学后,在编程的入门课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简化后的工程化思想。在需要通过编程去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思考出完整的解题思路(在软件工程中我们称之为解决方案),而不是立刻开始代码的编写。通过长时间的训练让学生习惯“谋定而后动”,并且将这种习惯延续下来。在目前的教学培养中,我们在大一学年安排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课程作为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主要完成C语言和C++语言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了验证性实验和设计、综合性实验的合理搭配,避免让学生陷入一味验证的套路中,通过实验的设计去启发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在课程的正常教学结束之后,我们安排了一个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基于DOS平台的简易的MIS信息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允许学生分组(每组2-3人)完成,遵从需求分析———数据结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模块代码实现———调试完成总体功能的大体顺序开发完成。通过这样的实验安排,既能渗透简化的软件工程思想,也能强化学生的编程能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项目的工程化实现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总体能力。其次,在《软件工程导论》之前的前导课程中,都可以不断的渗透工程化的开发思想,为后续的课程打好基础。工程化开发思想在后续的学习和之后的工作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在在《软件工程导论》之前,培养计划中安排了《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数据结构》、《网络编程》等专业课程,均设置了以项目形式主导的课程设计或综合实验。在各门前导课程的综合训练中,我们一次次的强化了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不断的向学生传输工程化的软件开发思想。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为后续《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次,在不增加现有课时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组,提供相关的课程选题,由各组选择完成并以课程大作业的形式完成提交;课程大作业将作业课程最终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选题的设置要注意贴近实际,要能让学生能够展开实际的调研;同时要注意难度的合理设置,既能关注到尖子生的提升性要求,也能照顾到落后学生,避免部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失去信心。结合课程中的分析讲解、分组讨论和课后的文档完成,我们希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完整的软件开发的流程,将课堂讲授的知识应用到所选课题中,能够更深入的体验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从而对课程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第四,在课程结束后的课程设计中,每个小组对所选的项目进行优化完善,提供一个可以运行的版本,并完成项目答辩。通过现场答辩的形式让小组成员更明确的了解自己的项目作品在哪些环节仍存在缺漏。当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每个小组对于所选课题的需求分析和设计的过程,对于实现环节,我们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完成,在困难环节可以与教师进行沟通,认识到自身知识体系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提升,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完基础。总而言之,我们希望以这种分组团队项目开发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软件工程课程的实践体验,加深对课程知识的印象,锻炼文档撰写的能力;同时,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参与起来,能够完整的体验整个项目开发的流程,并且熟悉流程中涉及到岗位角色,建立起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另外,在对不同专业开设《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时,要综合考虑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4、小结

通过上述相关措施的执行,学生对于《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升,对于软件开发的完整流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软件开发并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过程,需要有团队成员的良好合作才能有很好的软件作品产生。以上这些都将为本专业的学生进入专业工作领域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的行业发展趋势表明,企业仍然是需要人才的,既缺少高级软件工程人才,又缺少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独立学院的特殊定位,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定位于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为软件企业输送人才。在后续的教学开展中,我们将在坚持现有良好措施的前提下,将相关课程更好的组合成为一个课程体系,打通课程之间的壁垒,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更好的提高总体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昌意,张杰,林鸿.独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2,26(2):80-82.[2]林昌意,兰其斌,陈海霞,等.技术实践与创新并举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福建电脑,2017(3):87-88.[3]韩智,张振虹,李兴娟.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1):56-59.[4]陈翠荣,赵飒.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调查访谈法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19-22.[5]廖礼萍,刘宏哲,马小军,等.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14):19-21.桥梁工程标准化的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崛起,在建筑工程当中,特别是桥梁工程越来越多,但是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管理思想,因此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很难落到实处,于是标准化管理开始显现出优势,并受到越来越多施工单位的追捧。鉴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两种应用频率较高施工技术的标准化施工内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桥梁质量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

1桥梁工程基础标准化施工技术

1.1钻孔灌注桩标准化施工技术

1.1.1施工准备

正式开始施工前,需要对场地实施平整处理,为钻机安装提供方便。场地平整处理完成后,放置桩位,在桩位上插入钢钎,同时浇筑混凝土,并在桩身周围进行有效支护。

1.1.2护筒设置

设置护筒的作用在于固定位置和和隔绝地表水,同时在钻机的内部形成水头,提升孔中静水压力,从而确保孔壁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有效保持孔中的泥浆外表面高度,防止塌孔等问题发生。如果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水位比较深的haul就必需利用钢制护筒来完成,要求其直径大于设计桩径的20~40cm,其中深度设置在>1.5m,离地表高出300mm,护筒的中心必需与桩位完全重叠,具体误差必需把控在10mm以内。

1.1.3钻机就位

钻机安装的前期准备工作当中,必需保证地基的稳固性。若施工的现场存在钻塔,必需先使用钻机自身的动力配合周边地笼,对钻杆进行移动,移动至大概的定位,然后使用千斤顶等装置提升机架,再次明确定位,确保钻头、卡孔、滑轮与护筒中央处在一条垂直线上,从而保证垂直度,钻机时间方位误差小于2cm。

1.1.4钢筋骨架施工

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应采用冷挤压接头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且钢筋接长应为同一分节骨架的纵向主筋接头,同时施工人员在对螺旋筋进行单面焊接时,焊缝长度应按设计规范要求选取。此外,对于超声波管的埋设,应在各节钢筋笼埋设4根内径为50mm的超声波探测管,并且两节管的连接需采用焊接的方式。施工人员应将钢筋车间已加工好的分节骨架运输至现场,并利用25t浮吊或40t吊“两点吊”起吊就位。第二节骨架与第一节骨架的接头应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方式,以防止灌注桩基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1.1.5钢筋笼施工

在钢筋笼制作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考虑选择单点吊放的方式还是双点吊放的方式,并对吊点的位置进行明确划分,以避免在吊放过程中出现钢筋笼变形的问题。此外,施工人员还应确保钢筋笼的中线与桩孔中线相互重合,垂直匀速吊放,并对吊放的速度加以控制。如果发现吊放困难,则应提起钢筋笼重新吊放。

2上部构造标准化施工技术

为确保快速挑选用于安装的钢筋,应详尽标示各钢筋的分类。作业人员应控制钢筋之间的距离,通过科学合理的绑扎来确保预制梁的施工效果。在焊接钢筋时,应以双面搭接焊接为主,如情况特殊,也可以使用分段焊接工艺。为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应明确确定预制梁模板的位置,明确锚垫板与波纹管的确切位置,同时对钢绞线的梳理、下料等作业应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来操作。

3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措施

(1)为了保障桥梁工程施工的标准化,管理人员需要在工程准备工作中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严格审核桥梁工程的每道工序,保障桥梁整体的协调性与对称性.无蜂窝、露筋、裂缝等桥梁质量病害。(2)需要做好设备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采购人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采购人员在采购建筑材料及施工设备时,需要对供应商进行甄别。管理人员必须要严格做好采购、验收、保管等环节的把关工作,只有质量检验过关、质量保证书等资料齐全的材料及设备才可进入施工现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劣质材料投入施工。(3)需要加强人员培训。(4)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管理工作。

4结束语

总之,提升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桥梁工程的主体建设质量,提升桥梁安全建设、环保建设及技术建设水平,保证桥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华.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D.长安大学,2012.[2]陈翔.施工过程标准化对高速公路桥梁工程质量的影响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3]史振华.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探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6):45~47.公路工程监理探索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公路工程建设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建设项目之一,国家对公路的工程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社会监理成为了保证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的重要体系之一。因此,加强公路工程监理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公路;工程;监理;探究

1前言

我国的公路工程监理工作起步较晚,最早开始于1988年,经过多年来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工程监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监理经验。虽然,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工程监理还未全面化,但是公路工程监理逐渐开始推广在各大公路建设中。公路工程监理主要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等内容,我们在工程中将上述内容简称为“三控制、一管理”。工程监理中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费用控制这三个管理要素是既独立又统一的整体,三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保证公路工程的工程质量。上述的环节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公路工程的质量,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三控制的要素中,质量控制是核心,进度控制要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才能运行,而费用控制是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经济保证。合同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是工程建设的基础。

2工程质量控制是关键

由于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监理工程师应对公路工程技术规范和规程,以及合同文件熟练掌握,融会贯通,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从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过程都要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加强自己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并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根据工程项目进行明确分工,特别是路基土石方、桥涵构造物、路面各结构层等关键要害部位。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以便对每道工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这样就避免因出现工作混乱,职责不清而影响工作效率。(2)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是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规定了工程的质量标准,而合同条款则是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中注明的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和允许偏差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是对原材料和施工过程控制好。因此我们要根据质量控制的依据和要求进行现场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进场质量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原材料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根源所在,因此要加强所用原材料的检验和检测,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材料进场前和进场后都要不间断的进行抽样试验和检测,这是质量监理监控的基础,一旦发现不合格就要拒其进场或拒其使用,将影响质量的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全过程监理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全过程监理是对某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对工程准备阶段的控制,如测量成果的复核,试验数据的审批,施工工艺的慎重推敲等;事中控制是指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如突发事件的处理,人为因素的监督等;事后控制是指对工程结束后质量的控制,如砼强度不足的返工处理,在不影响内部质量下的修整等。(3)现场监督是监理监控的重要措施,现场监督主要通过巡视和旁站来完成。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巡视、旁站、抽样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承包商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使质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便充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而对于每一次巡视检查的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在监理日志上,以便以后查找有关工程资料,及时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做出综合评定。

3工程进度的监控

第一,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对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逐一分解,单独控制,对自己控制管理的工程细目作出相应的月进度、旬进度控制图和形象进度表,以便明确的找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距,并及时了解分析原因,督促施工单位采取补救措施,以便施工进度与计划同步。第二,采用网络计划对工程进度进行监督和控制,因为它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它在编制网络计划时,已经对各种不利或有利的影响因素作了科学系统的分析归纳。这样使用它就可以随时检查工程进度进展情况,掌握关键线路改变情况,以便及时地调整、优化、指导施工计划。第三,业主对计划的实施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这主要是指政策和资金方面,因此监理工程师要协调好业主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尽量为进度计划的落实提供有利条件。

4关于工程费用的监理

费用的管理是与工程质量和进度相辅相成的,都是工程监理的基本手段和环节。只有质量合格的已完工程才能计量支付,因此工程质量是费用支付的基础,而进度是计量支付的保障。因而我们在进行质量和进度控制的同时也要把费用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费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计量支付来实现的,合理的计量支付有助于工程的管理。但必须防止两种倾向的发生:一是超前支付,它容易造成业主的资金紧张,更容易造成承包商的依赖思想,不愿更多的投入;二是滞后支付,它容易造成承包商的资金紧张,甚至会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影响进度和质量。另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的优化设计,可以为业主节省费用;合理的变更设计,可以使业主的有限资金得到更好的利用。

5结语

总之,通过以上“质量、进度、费用”三者之间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公路工程监理的实质。公路工程是一个整体,公路工程监理是围绕合同管理进行的质量、进度、费用的有效控制。随着公路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引入和在实践中的运用,适合我国国情的菲迪克管理模式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并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

第四篇:系统与系统工程论文

导语:系统与系统工程的文论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找到的关于系统与系统工程论文。欢迎阅读!

系统与系统工程论

摘要:当今社会是系统工程的社会,我们处在一个系统工程的时代,系统工程在多种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了解系统工程,了解系统工程方法,明确其重要性,深化其广泛应用的特性,本文比较系统地从时间维和逻辑维俩维的角度编排,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什么是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的起源和发展,系统工程的现状,作者自己对系统工程的理解和系统工程发展的愿景。从而得出了结论:系统工程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真的很重要,有着广泛的应用,十分美好的发展前景。关键词:系统工程;系统;整体;重要性

Statement of system engineering

Tian Bai

Abstract: Now our society is the system engineering world.We live in a system engineering century.And system engineering is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In order to have a further understand of system engineering and the theory of the system engineering,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knowing deeply that system engineering is widely used, we discussed systematically using time dimension and logic dimension about what is system engineering, the source and development of system enginee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ystem engineering, my understanding of system engineering and the vista of system engineering.And finally, we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system engineering really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Also it really does be used in many fields and has a very good vista in the future.Keywords: system engineering;system;entirety;importance

引言:如今是个是个系统工程的时代,系统工程在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经济,国防建设等,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系统工程,知道什么是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的起源和发展,系统工程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

一. 什么是系统工程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而什么是系统工程呢?系统工程的基本定义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简言之,系统工程就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技术。

系统工程在系统科学结构体系中,属于工程技术类,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国内外有 一些学者对系统工程的含义有过不少阐述,但至今仍无统一的定义。1978年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指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 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1977年日本学者三浦武雄指出:“系统工程与其他工程学不同之点在于它是跨越许 多学科的科学,而且是填补这些学科边界空白的一种边缘学科。因为系统工程的目的是研 制一个系统,而系统不仅涉及到工程学的领域,还涉及社会、经济和政治等领域,所以为了 适当地解决这些领域的问题,除了需要某些纵向技术以外,还要有一种技术从横的方向把 它们组织起来,这种横向技术就是系统工程”。1975年美国科学技术辞典的论述为:“系统工程是研究复杂系统设计的科学,该系统 由许多密切联系的元素所组成。设计该复杂系统时,应有明确的预定功能及目标,并协调 各个元素之间及元素和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使系统能从总体上达到最优目标。在设计 系统时,要同时考虑到参与系统活动的人的因素及其作用。” 从以上各种论点可以看出,系统工程是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目的进行 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

二. 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系统工程是应运而生的,它是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业生产和工程技术有了巨大进步,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催化作用,更有额飞速大发展,随着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工艺越来越复杂,科学技术研究设计的专业和部门也越来越多,需要人们从整体和相互联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制定一系列组织和管理的方法和程序。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与

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为系统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成立了贝尔实验室,实验室分为部件研究与系统研究俩个部门,为建立全国无线电微波通信系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40年代末,人们把贝尔实验室采用和创造的许多概念,思路和方法总体命名为System Engineering,即系统工程。1957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学者A.H.Goode和R.E.Machol合著了第一本名为《System Engineering》的书。60年代初期,系统工程成为一本独立的工程技术学科。美国电气与电气工程师学会在科学与电子部分,设立了系统工程学科委员会。1965年美国出版了一本《Handbook of Systems Engineering》,它包括系统工程的方法论,系统环境,系统元件(主要叙述了军事工程及卫星的各个主要部件),系统理论,系统技术,系统数学等。

1969年七月,美国阿波罗飞船11号首次登月成功,被认为是系统工程成功的典例,引起了人们对系统工程的广泛重视。

系统工程就是一大类综合治理的工程技术,他是大生产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系统工程作为一间科学技术虽然形成于本世纪中叶,但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和实际应用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了解和改造自然的辛勤实践和大量的社会活 动中,早有许多朴素的系统概念和应用实例。如《孙子兵法》“经五事”:道-天-地-将-法。在水利建设方面,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四川都江堰工程。这一伟 大水利工程巧妙地将分洪、51水和排沙结合起来,使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实现了防洪、灌 溉、行舟、漂木等多种功能,至今,该工程仍在发挥着重大的经济效益,是我国古代水利建 设的一大杰出成就。在建设施工方面,北宋真宗年间,皇城失火,宫殿烧毁,大臣丁谓主持了皇宫修复工 程。他采用了一套综合施工方案,先在需要重建的通衢大道上就近取土烧砖,在取土后的 通衢深沟中引入汴水,形成人工河,再由此水路运人建筑材料,从而加快了工程进度。皇宫 修复后,又将碎砖废土填入沟中,重修通衢大道。使烧砖、运输建筑材料和处理废墟三项繁 重工程任务协调起来,从而在总体上得到了最佳解决,一举三得,节省了大量劳力、费用和时间。

三. 系统工程的现状

系统工程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而且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大学科,在现代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国际上,1957H.Good和 R.E.Machol发表第一部名为《系统工程》的著作系统工程学科形成的标志。1958,美国研制北极星导弹潜艇,提出PERT(网络优化技术),这是最早的系统工程技术之一。1965,R.E.Machol编著《系统工程手册》,表明系统工程的实用化和规范化。美国自动控制家L.A.Zedeh提出“模糊集合”概念 为现代SE奠定了重要的数学基础。1961-1972,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使用了多种SE方法,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SE的地位。1972 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在维也纳成立,SE的应用开始从工程领域进入到社会经济领域,并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新阶段。70年代,SE的广泛应用在国际上达到高潮。80年代,SE在国际上稳定发展、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达到高潮。

在我国,系统工程同样有极大地应用和发展。两弹一星工程是中国系统工程的发轫。“两弹一星”是巨系统工程。早在1962年,在钱学森的倡导下,航天型号的研制率应系统工程方法,后在“两弹一星”研制试验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工程方法。我国大规模研究与应用SE是从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开始的。1978年9月27日,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在《文汇报》发表题为“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的专题文章。从1978年起,西安交大、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开始招收了第一批SE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0年11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在北京成立,与国际系统工程界 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1970年代末以来,应用SE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与解决我国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许多领域和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人口问题的定量研究及应用(始于1978年),2000年中国的研究(1983至1985年),全国和地区能源规划(始于1980年),全国人才和教育规划(始于1983年),农业系统工程(始于1980年),区域发展战略(始于1982年),投入产出表的应用(始于60年代和1976年),军事系统工程(始于1978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始于1978年)等。90年代以来,系统工程在与以下七个方面的结合上已具有初步结果和强劲势头:企业发展,转型时期我国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综合配套改革、自主创新、资源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急管理等),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工程科学各种前沿问题,社会信息化变革,重大投资和大型项目管理,思维科学和生命科学。

1986年开始,钱学森亲自指导“系统学讨论班”的学术活动,在其中提练了许多重要概念,总结和提

出了系统研究方法,逐步形成以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复杂巨系统为主线的系统学(systematology)提纲和内容,明确系统学的研究系统结构与功能一般规律的科学。在钱学森指导和参与下,对社会经济系统等复杂系统进行研究,提炼和总结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以及处理这类系统的方法论,即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并于1990年正式发表《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系统工程是解决好多大问题必须要用到的手段和解决方案所要考虑的。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系统工程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 我对于系统工程的理解

系统工程这个词的核心词汇是“系统”,所谓“系统”,就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是一种研究方法,关键在于要把握大局,一切以大局为重。在解决一个事情的时候,首先想到它是一个整体,注重内部间的联系,不计较小细节。比如古代的田忌赛马,要是田忌注重一场比赛的输赢,那么他就赢不到最后的胜利。所以系统工程中有很多方法首先要你搞清楚的就是目标,目标很重要,有了目标才能有把握大局的原则和目的。比如W-S-R方法中最重要的人理方面有个协调关系,协调关系里第一点就是你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其他系统工程方法也是类似的。学习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将一种整体考虑的理念深入我们的骨髓,系统工程是多学科交叉的一门综合学科,有整体理念的同时,我们还要扎实学习和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最好。

把系统工程的这种“整体”的思想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融入到我们的思想里也是十分明智和重要的。比如一场篮球比赛,每个队员都应该有大局观念,注意到和知道到篮球队是一个整体,要以整体的概念把自己融入到队里面,大家亲密合作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都知道,个人技术再好,没有队员的配合也极难取得胜利。还有我们的大学生活,在规划下学期的时候,我们都应当有一个整体希望达到的目标。然后我们来规划,即使在实施的过程中细节有些小瑕疵,我们也应当记得最终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不会迷失,才不会因小失大,才能做到最好。

看如今的中国,很多发展和规划也是按照系统工程方法的路子来走的。记得胡总书记去看钱学森爷爷的时候还在说自己也在学系统工程,足见系统工程的重要。以前我们只盲目的发展经济,不管环境,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就是一个不从整体考虑的例子,当然我们也从中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报复,因为“先污染后治理”本来就是一种不科学,不考虑全局的做法。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胡总书记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次在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上又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强调,并且这种思想正在深入人心的得到实施的推广,也取得了良好成效。还有计划生育政策也是站在全人类,全中国,大自然的整体上做出的决定,事实证明这也是个英明的决定。足见系统工程方法的重要性。

系统工程不只是一种“整体”的观念,在前人不断地研究和努力下,它也有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比如硬系统方法论------霍尔方法论,它偏重解决工程系统、机理明显的物理型的硬系统,可用较明显的数学模型描述,边界清晰,目标明确,有较现成的定量方法可以计算出系统的行为和最佳结果。还有软系统方法论,偏重社会、机理尚不清楚的生物型的软系统,较难用数学模型描述,因其加入了人的直觉和判 断,往往只能用半定量、半定性或者只能用定性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还有钱学森爷爷提出的韧系统方法论。综合集成方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机相互作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专家系统、资料系统、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集成方法是解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问题的方法论。综合集成依赖于几个层面上的知识——经验知识及有关自然和哲学科学知识。也就是说,包括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知识,定性知识和定量知识,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通过系统概括,反复对比,逐次逼近,以最好的方式实现目标。还有W-S-R方法论等。他们里面提出的模型方法内容真的很有用。

五. 系统工程的愿景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时代的需要必将推动系统工程飞速的发展。系统工程得到飞速的发展,人类对于信息共享和协作的要求愈加迫切,建立数字地球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信息工程系统它将在更深层次上实现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的有机结合,从而从更高层次上来集成已有和正在发展的理论,技术和数据,开拓一系列全新的研究,发展和应用领域;系统工程作为一门软科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上出现了从重视硬技术到重视软科学的变化,人们从研究“物理”到研究“事理”再到研究“人理”,并把“人理”放在一重要的位置上;研究和完善系统工程的方法论。至今,系统工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学科体系,从严格的标准来看,它是一门工程技术而不是一个学科,因此建立更完整更严密的系统工程科学机构,将是今后系统工程工作者共同关心的任务。

人类社会当今处在系统工程时代,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学习系统工程思想,学习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知道从整体出发,不辜负钱学森爷爷开创系统工程的厚望,这样,中国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东川 林福永 孙凯.系统工程引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王慧烔 系统工程方法论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3]沈禄庚 系统科学概要

[4]周德群 方志耕 系统工程概论 科学出版社

第五篇:矿业系统工程论文(范文模版)

《矿业系统工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矿业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

学 院:矿业学院 专 业:采矿工程 班 级:采矿134 学 号:1308010092 学生姓名: 蒋光利 指导教师: 康向涛

2016 年 6 月 20 日

浅谈矿业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

【摘 要】矿业系统工程是近40年来矿业工程学科与系统工程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本文讨论了矿业系统工程在国内的历史发展,以及近年研究领域的拓展现状。对国内外矿业系统工程研究的理论基础及采用的方法做了归纳分析。介绍了若干重要领域的新发展。最后对矿业系统工程的发展前景做一展望。

【关键词】矿业系统工程 计算机网络 发展方向 灰色马尔科夫链预测 专家系统

0 导言

矿业系统工程是矿业工程学科与系统工程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矿业工程与系统工程的结合,是从50年代将运筹学应用于采矿业的研究起始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60年代将运筹学原理与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于矿业研究,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使矿业系统工程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分支逐渐形成。经历近40多年的蓬勃发展,矿业系统工程已成为系统工程在各行各业中开展较为充分的一大分支。矿业系统工程的发展现状

1.1 矿业系统工程在国内外的现状

国际计算机与运筹学在矿业中应用学术会议(Application of computers and OR in the Mineral Industry,简称 APCOM)是国际上矿业系统工程发展的一个缩影。APCOM系由美国矿业界4个学术单位(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克罗拉多矿业学院及美国采矿工程师学会)联合发起,1961年于亚利桑那大学举行首届会议,其后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学术会议组织,至今已举行过30届APCOM会议。其中2001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 APCOM会议,系由中国矿业大学承办;这是该会议首次在亚洲和发展中国家召开,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名专家学者及国际著名矿业软件公司代表出席。会议收到论文500余篇,其中183 篇入选论文集,从论文的数量及质量上看,是历届APCOM会议中很成功的一次。

在我国,将运筹学应用于采矿工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前期有若干初步研究成果出现。其间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中断多年,直到70年代后期,才乘改革开放的春风,跟踪国际趋势,开展采矿系统工程研究。进入80年代后,研究工作更加深入广泛,研究成果纷纷涌现。由中国煤炭学会、中国金属学会及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下属的矿山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矿业系统工程学术会议成为全国性跨行业的学术活动,至今已开过8届学术会议。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矿业系统工程研究成果纷纷在APCOM等国际会议上发表,标志着我国矿业系统工程研究已经步入世界,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从历届APCOM国际会议及全国矿业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及其它渠道发表的论文来看,我国学者在此领域起步较国外迟,但发展迅速,目前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对于传统领域如矿床模型、矿山优化设计、矿山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等方面均有大量研究成果。对于一些新兴学科及技术的应用,如人工智能方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等,也能跟踪国际前沿迅速发展。但总体看来,我国在本领域的研究力量仍然较为分散,理论成果转化生产实践程度还不高。

1.2 矿业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矿业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主要经历的三个阶段:(1)萌芽期(50年代到70年代初)。50年代主要是利用线性规划中的运输问题来解决矿石调配问题。60年代将运筹方法和优化法应用到矿山。70年代初期,通过排队论及计算机模拟来处理露天卡车调配问题。这个阶段只是肤浅地将运筹学的理论与采矿实际问题结合,理论尚未成熟。

(2)发展期(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这个时期主要是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来与我国矿山具体实际情况结合,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来实现。同时,国内也举办了相应的会议来共同探讨矿山系统,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并招收研究生。

(3)壮大期(80年代末至今)。此时期通过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具体现状大规模应用开发了矿业系统工程的相关软件,来解决国内的实际问题,已经发展成为有我国特色的和风格的矿业系统工程。矿业系统工程研究

2.1矿业系统工程基础理论与技术

矿业系统工程所依赖的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大部分属于技术科学层次及工程技术层次。采用较多的基础理论及有关技术可归纳如下:

(1)运筹学诸学科分支,常用者如下:①线性规划;②整数规划;③非线性规划;④目标规划;⑤动态规划;⑥图论及网络分析;⑦排队论;⑧存储论;⑨决策论。

(2)现代应用数学若干学科分支,往往与研究随机现象及模糊现象相关,如: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②随机过程;③地质统计学;④可靠性理论;⑤模糊数学;⑥灰色系统理论。

(3)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交叉学科分支,如:①系统模拟;②系统动态学; ③人工智能学;④决策支持系统;⑤管理信息系统;⑥计算机辅助设计;⑦数值方法; ⑧信息技术及可视化技术;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国际互联网络技术。

2.2 矿业系统工程研究领域的拓展

随着新兴学科及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矿业系统工程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地质勘探、矿床建模与资源评价,矿山设计规划优化决策,矿山生产计划及优化控制,通风安全系统优化,矿物加工优化控制,项目管理等传统领域外,近年新扩展的研究领域有:地质储量分类的研究、矿山压力与边坡稳定分析与优化、爆破工程建模与优化、矿业环境保护与生态重建、矿业可持续发展、矿业信息化与可视化系统、人工智能方法在矿业中的应用、3S(RS,GPS,GIS)在矿业系统中的应用、国际互联网络的应用。

(1)地质统计学与矿床建模。地质统计学在矿业工程中的应用近年来主要是向实用化方向发展。较集中的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如下:①从局部地质参数估值向矿床储量及平均品位的确定方面扩展。②不同边界品位下矿床可采储量的分析与确定,矿床储量经济分析与风险分析。③不确定性分析,例如矿石品位与可采储量的可信度区间分析。④将地质控制与地质统计学计算结合起来进行估值及建模。在许多矿床埋藏 条件下,能否解决好地质控制问题是地质统计学方法估值能否符合实际的关键。⑤条件模拟方法有广泛的应用研究成果,并向其“下游”应用领域扩展,例如扩及采矿生产计划的制订。⑥将地质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空间性、随机性工具,用于储量估值及环境影响评价。

(2)矿山设计优化。主要包括:设计软件实用化商业化、露天矿与矿井优化设计研究、系统模拟技术、人工智能方法和可视化技术。

矿业系统工程的发展趋势

矿业系统工程作为采矿学和系统工程学相结合的一个学科,一方面,它必须遵循采矿工程的内在规律,努力解决采矿系统的一系列优化课题;另一方面,它必须紧跟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不断地改进优化理论与技术。

3.1 跨学科配合:多方法研究矿业系统的决策,若仅仅依靠单一学科的某一种方法,往往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以露天矿的电铲-卡车调度为例,它的硬件涉及到GPS、无

[2]线通讯、计算机,它的软件则包括测量平差、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数据处理等。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以解决综合性工程课题,这正反映了现代系统工程的特点。

3.2 多项目合作:大系统开发矿业工程在系统结构上具有多层次和多环节,需要从总体上进行全局优化。在过去单项优化的基础上,人们已扩大视野,着力于研究更广、更大的对象。尤其是矿山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更要求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近年来,大系统、巨系统、系统动力学等宏观研究手段,已日益受采矿工作者的重视。3.3 优化技术:趋于使用在矿业系统工程的早期,人们利用运筹学得出采矿问题的最优解,然而它们常常偏离采矿的工艺技术要求。CAD技术的出现,又促使人们将传统的设计方法转用计算机实现,但却忽视了优化的目标。目前的趋势是在人—机的交互作用下实现决策的优化,并尽可能提高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以采剥计划编制为例,可先用数学规划安排矿山的长期采剥计划,然后在长期计划指导下用CAD技术编制短期采剥计划。这样不仅能保证决策的总体优化,又能提高具体作业的可操作性。

3.4 运用新科学:采用新技术矿业系统工程不断从其它学科的发展中汲取营养。前一阶段,人工智能、模糊数学在采矿系统工程中颇受青睐。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也在矿山迅速应用。借助这些新学科、新技术,采矿系统工程正在迈上一个新台阶。矿业系统工程的应用

4.1专家系统在采矿行业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专家系统能够真正渗透到采矿行业,为煤炭工业的信息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采矿专家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在采矿工业应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集合采矿专家的知识、经验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一体。专家系统在采矿行业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采矿理论为基础,采用分层设计原理、模糊数学推理和神经网络原理等方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采矿专家系统软件的开发。采矿工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其中许多问题没有规则结构,这类问题的求解无法用简单的数据流动或精确的逻辑判断做确定的解答。专家系统技术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近年来采矿专家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研制出一批优秀的采矿专家系统。

(1)煤矿采掘。近年来,随着矿山理论和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由矿山压力引起的煤矿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巷道断面和工作面控顶距不断增大,回采巷道和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日趋强烈,煤层顶底板岩性发生了很大变化。针对工作面和回采巷道的特点,提出了很多支护选型设计的方法,并应用专家系统进行巷道和顶板控制设计。开发的较为典型的专家系统有 Arizona University Daemen等开发的煤矿顶板锚杆支护专家系统;英国煤炭公司开发的巷道支护设计专家系统;重庆建筑大学开发的锚喷网支护设计专家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开发的基于松动圈理论的喷锚网支护设计专家系统;东北大学开发的面向对象的井巷、硐室支护设计智能专家系统;安徽理工大学开发的煤巷锚杆支护设计专家决策系统;山东科技大学开发的基于Web的顶板控制设计决策支持系统;贵州工业大学开发的工作面液压支架选择模糊专家系统等。这些软件在系统 的体系、知识库构成、推理机制方面已经逐步健全和统一。

(2)安全生产。煤矿安全成为煤炭企业生产的第一要务,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成为了人们的研究重点,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出现了一大批专家系统软件。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抚顺分院研制开发了矿井瓦斯防治专家系统,简称WSZJ系统,该系统在沈阳、郑州等煤炭企业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国矿业大学研制的矿井火灾救灾专家系统,为矿井火灾的防治与救援提供技术支持;东北大学开发的矿山伤亡事故 原因分析专家系统,该系统对于矿山的几大类事故,如竖井提升伤亡事故、井下外因火灾伤亡事故、采掘生产过程中的伤亡事故等,研究编制了相应的事故原因分析专家系统;王文铭等设计的基于神经网络的矿山企业智能诊断专家系统,利用神经网络极强的学习能力,进行诊断知识的获取和诊断推理。这些安全专家系统的建立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4.2 马尔科夫模型对钻孔瓦斯流量的预测

目前,对钻孔瓦斯流量预测主要是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建模的方法。钻孔瓦斯流量是一个随煤层厚度、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透气性系数、抽放负压,钻孔直径变化的多元函数,涉及因素众多,钻场中各钻孔瓦斯流量与影响因素之间是灰色的非线性关系,故可以用灰色理论进行预测。

灰色理论与马尔科夫链预测结合起来,利用灰色预测的“小样本、贫信息”的不确定性特点和马尔科夫链预测确定状态转移概率,具有随机动态变化的特点,通过Matlab 分析软件解算,建立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并首次运用于钻孔瓦斯流量的预测中,以提高钻孔瓦斯流量的预测精度。

1)依据灰色系统理论的原理和方法,结合马尔科夫链预测,从矿山生产实际出发,考虑煤矿瓦斯抽采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因素,构建钻孔瓦斯流量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2)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充分挖掘各单独模型的有用信息,有效的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其预测结果和实测值的拟合度比灰色预测模型更高,能客观反映钻孔瓦斯流量的发展变化趋势,更适合用于波动性较大的非稳定性的瓦斯流量的预测。

3)应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预测钻孔瓦斯流量,得出实际瓦斯流量与预测瓦斯流量平均相对误差只有2.16 %,最大相对误差也只有5.40%,均方差比值为0.29,小误差概率为1,结果满足精度要求。

4)采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抽放钻孔瓦斯流量进行预测,所需基础数据较少,预测精度较高,能更有利于对抽放效果的评价,指导瓦斯抽采工作。利用该模型还能进行瓦斯流量的动态预测以及涌出量的相关预测,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结语

矿业系统工程作为一门较为新兴的学科对于矿业工程的发展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相信矿业系统工 程与实际工程将结合得更加紧密,为提高我国矿山经济效益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幼蒂.矿业系统工程的发展与展望[J].金属矿山,2003.1 [2]云庆夏.采矿系统工程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矿业,2004.2 [3]廖建朝,谢正文. 灰色支持向量机在瓦斯流量预测中的应用[ 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34 [4]张春华,刘泽功.多变量灰色模型及其在钻孔瓦斯流量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 [5]虞岳明,谢正文,曲方.灰色组合模型在钻孔瓦斯流量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 [6]周世宁,林柏泉.煤层瓦斯赋存与流动理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7] 张瑞新,张幼蒂.矿业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J].化工矿山技术,1992 [8] 梁金火.采矿应用专家系统研制进展[J].世界煤炭技术,1990 [9] 张幼蒂,王玉浚主编.采矿系统工程.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10]张幼蒂,李克民主编.露天开采优化设计理论与应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9

[11]王青,王智静著.露天开采整体优化理论、模型与算法.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10

下载系统工程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系统工程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师简介和系统工程师能力发展框架 (2012-03-10 20:24:47) ▼ 标签: 系统工程 cmmi 项目管理 架构分类: 工程 系统工程是一门非常前沿专业,在美国系统工程师......

    系统工程论文:兴办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势在必行

    系统工程论文: 兴办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势在必行 【摘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三农”政策,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改革开放成败的根本问题。而农业的命运......

    弱电系统工程课程论文撰写说明

    弱电系统工程课程论文撰写说明: 1、课题选择: 同学可选择如下课题《浅析弱电系统工程的构成》、《新型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智能小区弱电系统搭建》、《创建智能家居》。......

    系统工程论文 浅谈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系统工程论文 浅谈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成绩:教师评语:年月日浅谈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李建坤,0901021031,2009级;工程管理专业,合肥学院,230022)【摘要】层次分析......

    谈混凝土搅拌站系统工程的管理论文

    摘要:混凝土集中搅拌实现了混凝土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是建筑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文章就如何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系统......

    系统工程总结

    《系统工程概论》课程总结 一、 学科内容 系统工程概论这门学科主要讨论了各种系统工程和大规模系统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原理,并通过讨论系统工程的需求、定义,引出描述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合集)

    1. 系统科学辩证法 作者: 苗东升臧伟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2/12. 系统科学精要 作者: 苗东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13. 系统科学导论 - - 复......

    安全系统工程

    1、系统: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组成的集合体,这些要素具有特定的功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这就是系统的基本定义。 2、系统分析法的步骤: (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