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国旗下讲话稿:《树立绿色理念,创建绿色学校》
小学国旗下讲话稿:《树立绿色理念,创建绿色学校》
各位同学:
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树立绿色理念,创建绿色学校。
今年我们学校正在积极创松江区绿色学校,这给我们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什么是绿色学校呢?
有人说:绿化了的学校便是绿色学校,这当然是一种误解。“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而可持续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简单地说,绿色学校,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绿色教育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绿色人才,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绿色文明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根据《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的规定,绿色学校有四个主要标志:①每个同学都要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②每位师生的环境意识较高;③全体师生要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④校园绿化、美化、净化。
二、创建“绿色学校”的目的和意义:
1、对于学校师生:有助于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个人和家庭生活中更加重视环境问题。
2、对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建立,提高环境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3、对于环境: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回收再生资源,营造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更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
4、对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5、对于教学:学校可以获得实现“绿色学校”的课程所需要的教育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强化素质教育。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提供重要的载体,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6、社会影响:能提高学校自己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7、经济效益:能够有效地节能、节水、节电,资源回收等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事故隐患,明显地减少浪费,节约学校财政开支,加强学校内部的管理。
三、创建“绿色学校”的要求:
创建绿色的学校,创设绿色的环境,倡导绿色的生活,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倡议:
1、立即行动起来,都来关心、支持和爱护绿化,积极参与校园绿化建设和管理。
2、爱护每一片绿地,做到不践踏绿地,不攀折花木。对破坏绿化设施的行为要敢于制止并举报。
3、争做文明人,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乱扔瓜皮果壳、纸屑,特别是在我们早餐、零食之后不乱丢手中那些塑料包装袋。
4、勤俭节约,珍惜校园的各种资源。不使用污染环境的产品,不使用一次性碗筷。
5、树立和倡导绿色文明意识,积极参加校园爱绿护绿行动。
6、师生和谐,同学友好,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7、人人都是环保天使,做绿色宣传员,看见不文明现象及时劝说和制止。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不断改良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
老师们、同学们!为了水、为了空气、为了我们的校园、也为了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我们少一些不经意,多一些责任感,多弯一下腰,多伸一次手,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加“我微笑,我捡起”。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行动肩负起环保的重任,让我们的行动成为校园景色中最靓丽的一道人文景观。最后我用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发言:绿在心中,重在行动;树绿色理念,创绿色学校!谢谢大家!
第二篇:创建绿色学校 深化绿色理念
创建绿色学校 深化绿色理念——关于我省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时间:2008-05-19 10:48来源:浙江省环境保护局网站 作者:浙江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孙 点击: 427次 中小学环境教育,是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中小学环境教育入手,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也对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起着基
中小学环境教育,是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中小学环境教育入手,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也对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起着基础、先导和推动作用。新世纪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如何适应我省提前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新形势,这是环境教育的重要课题。创建“绿色学校”,是深化环境教育的必然选择
“九五”期间,浙江省工业污染控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全省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已基本得到控制。到2000年底,全省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内;2.2万多家企业工业污染源基本完成治理任务,达标率为95%以上;杭、甬、温三个国家考核重点城市的空气和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已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由于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九五”期间,在全省经济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的同时,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较大幅度下降,使经济、社会、环境处于良性发展态势。目前,省内钱塘江等八大水系主体水域、主要湖泊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全省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根据中国科学院1999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定,我省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矛。但是,全省的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一是生态环境系统相对独立封闭,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二是环境要素复杂,又是核电大省;三是环境容量小,污染负荷重;四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重污染行业占有相当比重。
进入新世纪,浙江省的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十五”期间,全省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调度体系要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保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将更为完善,到2005年重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争取在全国率先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力争使全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完成新世纪环境保护目标的前提是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参与意识,而重点对象首先是肩负着未来使命的广大中小学生,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则是深化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
绿色教育,是创建“绿色学校”的伴生物,是环境教育发展阶段的新事物。全球生态危机引发的地球上“绿色”的加速消失,已经促使人类文化的“绿色”转向。绿色,是文明的象征,是生命的希望,是一种完美的时尚。在工业领域,正在实施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制度,走“清洁生产”之路,在消费领域,社会倡导“无公害”物品,鼓励“绿色”消费;在教育领域,国家支持“绿色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所以,“绿色教育”是环境教育的现代发展。
环境教育,起源于19世纪末,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人类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一直敬畏自然。自从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满足永远也无法满足的欲望,人们无止境地向地球索取,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公害事件相继发生,畸形怪胎和怪病频繁发生,人类面临灾难。人类开始认识到地球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保护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1972年,联合国在斯得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必须利用知识在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的任务。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认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发展战略。环境保护是政府的职责,又必须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每一个人都影响着环境,又受环境的影响。许多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缺乏环境意识密切相关,而培育和提高环境意识,需要通过环境教育。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前途。学校是开展环境教育、培养青少年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绿色学校”作为环境教育的一种载体,出现于八十年代后期。到1999年,欧洲19个国家4000多所学校开展“绿色学校”活动。澳大利亚、印度、美国、泰国、南非,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引入了“绿色学校”理念,开展创“绿色学校”活动。
1972年,我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斯得哥尔摩会议,中国环保事业开始起步。1993年,我国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决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的环境教育也实现着同步的变化和发展。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环境宣传教育开始在全国起步。1985年,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在辽宁昌图县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经验交流及学术讨论会”,成为国家环保局和教育主管部门合作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良好开端。1996年12月,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制定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并提出在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纲要》颁布后,在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倡导下,各地学校积极开展了“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为了更好地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教育部联合决定,每两年表彰一批全国创建“绿色学校”的先进学校,并于2000年11月表彰了全国第一批105所先进“绿色学校”和22个创建“绿色学校”优秀组织单位。
1974年全省环境保护会议后,我省环境教育呈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全面开展的态势。1986年3月,杭州第三中学在高一年级成立了水质分析小组,对西湖开展课外环保课题活动,配合课堂教学实验。1987年10月,该校又在高一年级设立环保选修班,增加环境保护教育课程。
1989年,该校高一年级四个班均开设了环境保护教育课程,期末均列入考试科目。该校在连年开展环境教育试点的基础上编写了中学生环境保护教材,并推广至全校各年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我省和国家环保局的表彰。以杭三中为主体性组建的杭州市中策职业高级中学,环境教育特色鲜明,环境道德教育有序有效,社团活动有声有色,各项教育活动精彩丰呈,1995年就荣获“全国环境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1988年9月起,杭州第二中学、第四中学、学军中学、天长小学、祖庙巷小学、保叔路小学等中小学不同程度的开展了环境教育。据杭州市统计,1991年至1994年全市有43个中小学坚持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温州市乐清县于1989年起在20个乡镇中学和两所小学开设环境课,进行学校环境教育试点。1990年,该县学校环境教育面扩大到38所中学。两年内,各学校累计开设环境课2000节(时),举办各种环保讲座900多次,全县中小学生有六万多人次受到环境教育。乐清在中小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作法,受到国家环保局和省、市环保局的多次表彰。同年,全省已有50多所中小学的四万多名学生接受了环境保护知识教育。乐清、欧海县编写了中小学环境教育课本。1991年,全省有530所中小学开展了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杭州市也编写了环境教育课本。到1993年,我省中小学校环境教育试点工作在全省各市、地全面开展。1997年,根据国家环保局指示,省环保局、省环境科技培训宣传教育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幼儿环境教育纲要》。
全省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指引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97年,省环保局、省教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通知》,提出了全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各市、县(区)环保局、教育局共同组织、策划和协调“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通过建立机制、培训师资、编写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育课题攻关、尝试社会实践活动,推进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杭州市在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活动中,十分重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做到组织、计划、措施三落实,发挥了政府、学校和社会的三个积极性,形成了创建的氛围,使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既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目前,已有22所中小学通过了杭州市级验收,更有一大批获得了县(市)的“绿色学校”称号。嵊州市长期重视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纳入教学日程,健全环境教育辅导员队伍,深入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绍兴县环保局会同县教委对全县中小学“绿色学校”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获全省环保科技成果三等奖。舟山市普陀区教委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项科学学课,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提出了环境教育的新思路。温州实验中学、嘉兴洪波小学、金华红湖路小学、嵊州市剡山小学作为我省“绿色学校”的优秀代表,受到了国家的表彰。为了规范和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各市、县(区)教育、环保部门进行了有效的合作。杭州、嘉兴、金华、湖州等市建立了教委牵头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杭州、温州、嘉兴等市还确定了一批环境教育基地。因此,全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已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开展。
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既是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既受国外环境教育的启发,也是全省多年来环境教育工作的积累、持久开展下去的一种必然选择。2 创建“绿色学校”,是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
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尊严和荣誉的尺度;环境意识,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象征。实施环境教育,是实现“两个文明”的重要途径,而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则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
2.1 “绿色学校”的认识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是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绿色学校”开辟了途径。“绿色学校”的概念,反映了新生事物的根本属性,具有相应的关系。首先,要把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生存和人类的可持续教育,纳入“绿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组成部份。学校的定位,不仅在于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而且也为恢复自然生态、建设自然生态服务。其标志就是要制定创建“绿色学校”的“绿色计划”、履行“绿色管理”、培养“绿色人才”、开发“绿色科技”、建设“绿色校园”、倡导“校园绿色消费”等。因此,绿色教育已成为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未来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为人民服务本质的体现,是传统办学观念的根本转变。其次,“绿色学校”是人类生态观念变革在学校系统的积极响应。人类生态观念的变革,走过了古代顺应自然的“万物有灵论”,近代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论”,现在开始走向人和自然和谐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论”。在当前社会生态的转型期,迫切需要发挥学校作为“绿色文明中心”的精神辐射作用,既使建设未来的文明使者熏陶了“绿色文明”,也使社会感受到学校的“绿色文明”。其三,“绿色学校”将解决“绿色无知”问题。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并非人们故意所为。没有人会有意识地去选择灾难,更没有人会有意识地制造灾难。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机来势凶猛,且是当代科技和经济高度发展的伴生物,具有事物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暴露出我们人类只顾经济快速发展,不顾及生存状态急剧恶化的缺陷,反映出人类在生态上的“无知”。“绿色学校”的任务,就是要将人类、非人类生物、人与自然关系三个层次共同体的生存方式,用“绿色理念”认识其规律、规范其行为。理解三个层次共同体的生存方式,确立起人与自然关系中由自然到必然的人类义务和责任,树立“绿色意识”,即生存的可持续意识,发展的环境道德意识和公众的参与意识。
2.2 绿色教育的任务
“绿色学校”的绿色教育,是传授自然科学知识,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综合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从实践到理性认识,“绿色教育”承担着环境教育的三个层次的任务。首先,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关于环境的教育,局限于环境自然科学具体的专业教育,其教育的特点是仅停留在人之外的多种环境及其问题的自然机理的认识上,没有涉及环境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社会综合因素。因此,这是一种初级的环境教育。其次,是在环境中的环境教育。以人与环境不可分离为特征,在传统环境教育中引进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开展人在环境中的教育。这种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绿色思想”,即可持续发展思想,明确人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可持续生命限度,明白“要钱更要命”的道理。再次,就是“为了环境的教育”。因为“地球不是为人类准备好的”。地球只有一个,人类不仅是地球的唯一生命。要认识自然规律,学会人与自然相协调,学会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树立绿色的生存观、世界观和发展观,培养深层次的环境道德观念。以上三个层次的任务互为一体,从知识教育、理论教育到道德教育,实现可持续“绿色教育”,从而真正实现了超越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的教育。
2.3 “绿色学校”的评价指标
创建“绿色学校”的模式,既有统一性、更有差异性。作为评价指标,“绿色学校”应当具备一些共性要求。首先,是“绿色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路线。“绿色教育”,只有纳入社会科学课题,关注环境问题中人的因素,立足于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有效地实现“绿色教育”的目标,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环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渗透教育,基础和渗透,是我们所倡导的绿色教育路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绿色学校”的生命所在。第二、“绿色学校”形成绿色主导学科群。中、小学的各学科,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基础教育的阶段性内容。环境保护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也是基础学科范围。但是,每一学科中对“绿色教育”的渗透却各不相同。因此,既要在统一指导下的个性渗透,又要实现个性教育中的共性规范,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升华,实现环境教育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第三,“绿色教育”应当实行“绿色管理”。从环保理念角度看,学校的能量和资源,应当实施“绿色利用”,实行规范化指导,包括一个考核的指导体系和评价标准。对教学、实验、管理、后勤保障、校园生活方式、清洁生产和工作方式等,都应当纳入“绿色管理”范畴。第四、制定“绿色学校”的规划和计划。在规划中应当有课堂、第二课堂和校园活动“绿色计划”,还应当有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不同的“绿色计划”,从而使师生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知识性、理论性和道德的教育和升华。
2.4 绿色教育的途径
“绿色教育”,是环境教育在学校各个方面的渗透,是一个教育渐进的过程。因此,“绿色教育”要遵循其内在的规律。第一,要实行有机的连贯教育。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是各有侧重、各有特征的。幼儿园和小学的环境教育,是有限的知识教育,嵊州市开展了“读一本环保书籍、画一幅环保画、讲一个环保故事、提一项环保建议、搞一项环保调查、做一件环保实事”“六个一”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表明,幼儿园和小学的“绿色教育”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环境。在初中阶段,主要方面是知识教育,在有限的实际和理论的结合上,学习课堂知识、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讨论和演示环境问题、理解环境、认识周围的环境问题。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参与能力,既有知识的积累,也有理论的积淀。因此,“绿色学校”应循序渐进性、具有连续性,并为更高层次的进步而提供基础。第二,要把握“绿色教育”的定位。“绿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素质教育。“绿色教育”应融合于其他素质教育课为一体,培养有环境理性和环境道德修养的接班人。“绿色教育”应当实施理性教育,不仅使学生认识环境问题和事实,更应该把握环境的内在本质规律,知其然又不断地知其所以然。“绿色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环境道德观。所谓环境道德,就是把人对自然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纳入环境道德的评判规则,制定出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并在不断的实际认识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从而实现积极的、动态的人和环境的和谐和统一。第三,重视“绿色教育”的综合教育。在第一课堂教育中要重视各学科的渗透教育;在第二课堂教育中,要从实验和实践的角度,更有感性和理性的结合点去认识环境,实现学生的“绿化”任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通过对城市的文化景观,企业的工业生产过程,农村的生态环境的考察,以及对某些学科的实验解剖,充实环境保护的认识、知识和智慧,以扎实环境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功底。
“绿色教育”应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乡土环境特性、持续发展和环境意识的教育。因此,“绿色教育”决不是一门普通的教育科目,涉及到人们深层次的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具有超强的跨学科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强调知和行的统一,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所以,“绿色学校”不应限于某一种方法,或者说不存在一种绝对的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方法和形式应当多元化,应该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设置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将社会、学生和教师三者的价值取向统一,多动脑筋,不搞形式主义,不拘一格地开展有特色的环境教育。 3 研究对策措施,深化绿色教育活动
“绿色学校”,是当今学校 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环境保护的实践方式。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参与全社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标志。研究对策,制定措施是实现“绿色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3.1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学校,是一个传播文化的特定学习场所,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和形成价值观,塑造品德和养成行为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正规教育的功能。素质教育是学校育人的根本目标,环境素质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基本素质的基本要求。“绿色学校”,是指学校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实践和完善,有效地促进学校整体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培养具有较高环境素养、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绿色学校”的本质特征,就是在学校的建设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绿色学校”不仅能使教师和学生的环境素质得到提高,学校的环境品位得到提升,还可以通过学生带动家长,通过家长带动社区,又通过社区带动社会公民更广泛地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绿色学校”是一种品牌,具有社会化的明星效益,尤其是在教育产业化和学校面临市场化竞争的当代,“绿色学校”就是教育质量,就是社会的一面旗帜。创建“绿色学校”,对于学校师生,可以加深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校园环境,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营造优美环境;对于学校教学,可以丰富环境教育的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充实和提高教育质量;对于社会,可以促进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提高学校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同时,学校内部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和节约利用能源、资源,清除事故隐患,减少浪费,节省财务开支。创建“绿色学校”,是提高学校品位的最佳途径。
3.2 建立机构,明确职责
学校领导,是学校教育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也是创建“绿色学校”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创建“绿色学校”的决定,应当在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和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提出创建要求。学校应当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明确环境教育主管领导和领导机构各成员的职责。对于教学部门、管理部门、行政后勤部门的全体教职员工,都应当分工明确、建立规范、各司其责、各尽其力、通力合作。要把环境教育的岗位责任制,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一个时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不断地实践和完善,并且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年终考核中。同时,要鼓励家长、社区、有关专家、新闻媒体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参与。
3.3 统筹安排、制定计划
学校在现有管理的基础上,不断保持和完善已有的环境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管理的各个领域,纳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因此,创建“绿色学校”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动态发展过程。所以,对“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一定要结合实际,正视“校情”,实事求是,统筹规划,有序渐进。要有一个既符合实际,又有发展目标的创建计划,有一个既符合规划目标又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由于自然、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差异,学校硬件、师资条件和环境特点等方面的不同,“绿色学校”创建规划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各个学校一定要认真分析自身条件,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发挥师生的智慧,充分体现活动的多样性。要注重实施创建计划的基础工作,加强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作为考核验收的依据。
3.4 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育水平
任何优秀的教学教材,都无法取代有责任心的教师。教师本身的环境素养,很大程度地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在“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中,深刻理解环境教育的意义和具有良好环境素养的教师,是实施“绿色教育”的关键因素。要制定长期的教师培训计划,使教师有机会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信息,充实新技能,适应新变化。要组织编写环境教学学科的渗透方案,实行资源共享;要进行环境教学示范,组织环境教案观摩和评比;要加强各学科课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育研究,提高课堂的环境教学质量。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的特色教学,撰写特色论文,不断深化环境教育。
3.5 以人为本,增强参与意识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祖国的未来。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培养我们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创建“绿色学校”的各种活动,应当只有一个主题,就是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首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切实掌握各教材所规定的环境保护内容,巩固基础知识;其次,要组织开展培训、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丰富环保知识;第三,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校园内成立环保社团,组织环保科技小组,利用活动课开展日常活动。第四,要结合学校与师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社会环保活动,力所能及地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为环保做好事、办实事、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3.6 优化校园环境,推进硬件建设
学校的校园环境,是最生动和形象的“绿色教材”。在注重“绿色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应当优化校园环境,以校园环境育人。校园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布局,具备环境教育必要的场地和设备,以及一定的物质和资金保障,满足创建活动的需要。要搞好校园的植树种花,提高绿化覆盖率,用环保理念美化、绿化校园。要有效控制学校的多种污染源,开展节水,节电等节约资源的活动,提高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保持环境整洁,厕所干净,厨房卫生,校园净化,体现学校活动全过程中清洁生产理念。
第三篇:创建绿色学校八大理念
创建绿色学校八大理念
一、均衡发展的理念,均衡是个数学问题,那么也就是说学校的发展要与当地发展相适应,不要花贷款去建豪华学校,教室盖的很漂亮,厕所却都没有解决,这样就不均衡。
二、和谐发展的理念,老师和学生,学校和家长,校长与老师,亲密无间,十分融洽,不存在家长打老师,师生关系紧张,老师不愿留,学生不愿学的现象。
三、循序渐进的理念,创建工作要一步一个脚印,从县级开始,逐步提高。
四、多样性的理念,老师要善于包容,要承认学生智力发育功能的差异,人各有长处,(刘翔、歌唱家、科学家)不能区分好孩子坏孩子,小学不行,初中不行,高中行,要有教育家胸怀。
五、以生为本的理念,一切为学生的学习成长为立足点,只有立足眼前,才能着眼未来,以大多数人为本,以人性为本。
六、有规则的理念,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教学计划,学校规划,全面安排,各种制度,全部细化,落实到人,用制度管事、管人,(化验室废水处理达标后外排,做一个负责任的学校)。
七、资源利用的理念,一切都是资源,我国资源缺乏,不是地大物博,人均占有量很少,在学校老师就是资源,要扬长避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发挥学生特长,要求在学生之间不应有贫富之分,进行公平教育。
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循物质不灭定律,生命可遗传。环境意识提高,发达省份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发达国家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要教育师生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从小就要有信心,培养他们适应能力,多给机会,敢于与人交流。
第四篇:国旗下讲话稿:创建绿色校园,享受绿色生活
国旗下讲话稿:创建绿色校园,享受绿色生活
国旗下讲话稿:创建绿色校园,享受绿色生活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创建绿色校园,享受绿色生活》。绿,是生命的颜色;绿,是环保的颜色;有了绿色,便有了清新的空气;有了绿色,便有了沁鼻的花香;有了绿色,便有了健康的生命;有了绿色,便有了美丽的校园。在一个清爽安静的环境中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只是这个愿望需要我们用双手和心灵去呵护,我们每拾起一片垃圾,每节约一滴水,每节约一度电,都会使我们的校园更绿一分。走在校园里,你是否曾经被清洁工阿姨辛勤工作的身影所感动?是否曾经被那些主动捡垃圾的同学所感动?是否也曾经被那些义务打扫我们教学楼的同学所感动?反正我是被感动了,他们都在为我们美丽的校园而努力,我们在感谢他们的时候,是否也应该积极的加入他们的队伍呢?当然,绿色校园不只是环境绿化与垃圾处理问题。其涵义应更广更深,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需要我们树立绿色理念,创建绿色校园,争做绿色公民。比如,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积极进取的班级,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等,创建绿色校园,不仅要有优美的环境。更应该提高我们的修养和素质。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都是护绿天使,我们要用绿色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吧,把爱护花草树木设施的行为复制粘贴,把破坏绿化设施的行为放入回收站,然后永久删除,把良好的卫生习惯加为好友,把随意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行为拉入黑名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应当切实的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心系全球,着眼身边,立足校园。校园就是我们的家,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一员,创建绿色校园,是我们每个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环境,共建绿色校园,让我们行动起来,将绿色作为生活的主旋律,用爱心关注环境变化,用热情传播环保观念,用行动肩负起保护环境的重托!再过两天就是植树节了,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种下一棵树,种在我们的校园,更种在我们的心中。创建绿色校园,让我们从心开始!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绿色学校国旗下讲话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是4月19日,今年的 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在世界地球日即将来临之时,我们不能不提起一个永恒的话题,那就是保护环境,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创建绿色学校,争当环保卫士。
绿色是什么?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代表了希望。当你跨进城关小学的校门时,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生活、学习在一个充满绿色的美丽的校园里。瞧,花坛里群芳吐艳,读书公园绿草茵茵,大榕树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美丽的校园环境让我们感到由衷的幸福与自豪。但是,如果同学们认为我们的校园里种了很多花草树木,绿化好,这就是“绿色学校”了。那么,你只说对了一半,“绿色学校”并不仅仅指这些,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很强的环境意识,每个人都有环保的自觉行为。
这时候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环境意识”呢?举个例子,当你看见水龙头没有关紧,自来水在哗哗地流着,如果你立刻想到,这是在浪费,浪费资源,不行。那说明你已经有了“环境意识”。又比如,你看见有人随地吐痰,你会觉得这种行为不对,既不文明卫生,又污染环境,这也表明你已经有了“环境意识”。再比如,你看见一条河水发臭的河,想到要清理这条河的淤泥了,这表明你较强的“环保意识”了。如果你对上面所说的现象现象熟视无睹,那说明你的“环境意识”还比较弱。
那么,怎样才算是有环境保护的自觉行为。还是要举个例子。比如,有一天,你从走廊上走过,发现某个班的教室里一个人都没有,但是灯还在亮着,风扇也在转着,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1.你好像什么也没看到就直接走过去了。这说明你不仅没有环境保护的自觉行为,而且缺乏“环保意识”。
2.你停下来看了看,心想,这个班的同学怎么这么不懂得节约用电呢?教室里一个人都没有,灯还亮着、风扇还转着,真是的!我要报告老师,然后你走了。如果这样,说明你有环境意识,但没有环保的自觉行为。
3.你什么也没说,赶快走进教室把灯和风扇都关了。对了,这说明你不但有环境意识,而且还有环保的自觉行为。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环境保护的自觉行为:比如,平时,我们不随地乱丢乱扔,无论在校园的哪个地方,看到果皮纸屑就主动把它捡起放进垃圾桶;
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绿地;
平时节约水电、我们只要用一秒钟时间就可以拧紧一个水龙头;
节约纸张,作业本的反面还可以用来打草稿;
爱护公共设施,不在墙壁或桌椅上刻划或乱涂乱画;
不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小小的电池就可以污染一个人一辈子所需要的水;
尽量不用塑料袋,一只塑料袋需要经过4XX年才可能被完全分解掉;……
上面所说的这些都是环境保护的自觉行为,而且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最后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这样,我们才懂得怎么样开展环境保护,懂得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环境问题。另外要大力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要主动积极地向自己的家庭,邻居、亲戚、朋友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把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方法告诉他们,让他们和我们一道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如果每个同学都按前面讲的去做了,那我们每位同学都会成为真正的环保卫士,我们的学校也一定会成为 “绿色学校”
绿色学校国旗下讲话(2):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树立绿色理念,创建绿色学校。现在我们学校正在积极创建扬州市级绿色学校,这给我们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绿色学校的内涵:
有人说:绿化了的学校便是绿色学校,这当然是一种误解。“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而可持续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简单地说,绿色学校,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绿色教育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绿色人才,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绿色文明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根据《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的规定,绿色学校有四个主要标志:①每个同学都要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②每位师生的环境意识较高;③全体师生要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④校园绿化、美化、净化。
二、创建“绿色学校”的目的和意义:
1、对于学校师生:有助于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个人和家庭生活中更加重视环境问题。
2、对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建立,提高环境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3、对于环境: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回收再生资源,营造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更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
4、对于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5、对于教学:学校可以获得实现“绿色学校”的课程所需要的教育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强化素质教育。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提供重要的载体,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6、社会影响:能提高学校自己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7、经济效益:能够有效地节能、节水、节电,资源回收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事故隐患,明显地减少浪费,节约学校财政开支,加强学校内部的管理。
三、创建“绿色学校”的要求:
创建绿色的学校,创设绿色的环境,倡导绿色的生活,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倡议:
1、立即行动起来,都来关心、支持和爱护绿化,积极参与校园绿化建设和管理。
2、爱护每一片绿地,做到不践踏绿地,不攀折花木。对破坏绿化设施的行为要敢于制止并举报。
3、争做文明人,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乱扔瓜皮果壳、纸屑,特别是在我们早餐、零食之后不乱丢手中那些塑料包装袋。
4、勤俭节约,珍惜校园的各种资源。不使用污染环境的产品,不使用一次性碗筷。
5、树立和倡导绿色文明意识,积极参加校园爱绿护绿行动。
6、师生和谐,同学友好,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7、人人都是环保天使,做绿色宣传员,看见不文明现象及时劝说和制止。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不断改良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
老师们、同学们!为了山、为了水、为了空气、为了我们的校园、也为了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我们少一些不经意,多一些责任感,多弯一下腰,多伸一次手,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行动肩负起环保的重任,让我们的行动成为校园景色中最靓丽的一道人文景观。最后我用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发言:绿在心中,重在行动;树绿色理念,创绿色学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