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新郑三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期期中试题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1分,60道小题,共60分)
1.右图反映了封建经济的基本形式,下面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 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 农民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
D. 阻碍商品交换的发展
2.“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城市
()A. 唐朝前期长安
B. 北宋开封 C. 南宋临安
D. 元朝大都
3.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中国古代,有助于缓解社会上“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不公平现象的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均田制
C. 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
D. 鲁国的按亩收税
4.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 农民生活艰辛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 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5.“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 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 .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 .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 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6.明代蒋以化《西台漫记》中记载:“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中反映的经济新现象是()
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 B.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
C.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
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
13.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象是
()A.实业救国
B.农业衰退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14. 下列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
()①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 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A. 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 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C. 培养了一批科技管理人员 D. 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6.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A. 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 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 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巨大障碍
D. 洋务企业惧怕民企与之争利
17.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有九,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表明
()① 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外国商品的输人客观上瓦解了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③工场手工业难以和机器大工业竞争
④资本主义制度优于封建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18.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
24.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D.旧式商贾与权贵的钱权结合
25.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 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C.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6.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穿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
C.清末国人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均发生较大变化
D. 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27.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 否认了航海家的贡献
B. 企业家为航海家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 拥有资本的企业家具有冒险.探索精神 D. 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28.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扩张的序幕。其扩展手段不包括()A. 建立海外据点
B. 组建商业公司
6D.铁路和轮船运输降低产品成
40.“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A. 电话 B. 电报 C. 邮寄信件 D. 电子邮件
41.抗战以前,全国的工矿企业80%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到了1944年,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数量占整个国统区的88.63%,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93.52%和85.61%。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努力改变全国工业布局
B.四大家族加强了工业垄断
C.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
D.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身实力
42. 在1920年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159.28亿元的组成中,近代工业产值为9.88亿元,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6.2%,只有手工业总产值44.45亿元的22.2%。它说明()A.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水平比较低
B. 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分布极不平衡 C. 中华民族工业严重依赖外国资本
D. 中国近代农轻重的比例相对均衡
43.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 延安大生产运动
B. 农业合作化高潮
C. “大跃进”运动
D. 土地改革
44.“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在1973年和1975 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0 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B. 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D. 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
45.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我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这一政策()
A.推动了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B.保证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
C.有利于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
D.巩固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46. 1958年8月,国家计委提出的“二五”计划意见书中规定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53%左右;农业总产值30%左右”。关于这一指标评价准确的是()A.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贯彻了“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 C.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 促进了经济全面快速地发展
47.从“一五”计划开始,我国以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到1978年为止,我国社会总产值从557亿元增加到6 846亿元,年均增长9%。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及独立的工业体系 B.工业化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C.我国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 D.没有苏联的经济援助就没有我国工业化的实现
48.1977年11月召开了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要分别接近.赶上和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分别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反映出()
A.经济工作中的“左”倾现象依然严重
B.文革结束后生产积极性高涨
C.文革后工作重点向经济转移
D.国家制定了明确的经济目标
49.1979年3月,中国最权威的官方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条商业广告:幸福可乐。1979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办《商业信息》节目,开始集中播送国内外商业广告。这反映出()
A.中国正在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藩篱
B.中国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
C.中 国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50.《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汇反映 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1978年第1版 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
1996年第3版 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年第6版 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这主要反映出()A.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D.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历程
51.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质上体现了()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B.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C.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52.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有可能正确的是()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 ② 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③ 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④ 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53.1977年万里在安徽金寨调研时被老区的贫困所震惊,带领安徽省委起草了《六条》:强调生产队的农民必须有自己的自主权,甚至允许生产队下面组织作业组,并鼓励农民吋以经营少量的自留地。该文件的积极意义在于()
0 C. 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 D.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59. 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
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 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 C.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 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 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能够说明()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发展 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大众传媒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非选择题。(共2道,满分40分)61 .(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路贸易中的消费需求不仅包括西域.欧洲.中西亚国家对中国丝绸.茶叶.陶瓷.漆器.金银器皿.铁金属器和造纸.印刷等生产技术的需求,也包括中国内地对西方和西域的香料.珠宝.良马.皮毛和棉花.蔗糖等生产技术的需求。就中国来说,丝路贸易在隋唐时期达到高峰,正是因为在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都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奢侈品.特产品贸易在域外通商中的主导地位,因为其既能满足统治阶级特殊的消费性需要,还能带来高额利润,因而封建国家对奢侈品贸易的态度及采取的政策就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对外贸易的兴衰存亡,这也是丝路贸易的基本特点之一。
——于倩《古丝绸之路贸易规律探析》 材料二 这种人的跨洲流动,客观上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渗透。经济上,则首先表现在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人把马牛羊等家畜和小麦.大麦等农作物以及橄榄,葡萄等水果带到美洲;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南瓜.可可.烟草.棉花等物种也开始流向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世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出现了全球性经济关系。繁荣的三角贸易可谓一个典型的佐证。从欧洲把甘蔗酒.布匹.枪支及金属用具运往非洲,从非洲运奴隶到美洲,再从美洲运砂糖.烟草和白银到欧洲。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2131415-
第二篇:初一下期期中历史小结
初一下期期中历史小结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公元前9世纪,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A、周幽王
B、周平王
C周武王
D、周厉王
2、下列战争发生的顺序是()
①牧野大战
②城濮大战
③桂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⑤巨鹿之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④②⑤
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指当时()
A、社会经济繁荣
B、人民思想混乱
C、喜欢辩论的人多
D、学术思想繁荣
4、提出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的是()A、墨子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5、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民互助互利,支持正义战争的是()A、韩非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6、下列属于山顶洞人的生活习惯的是()
①仍然用打制石器
②种植水稻
③用骨针缝制衣服
④人工取火
⑤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⑥懂得爱美,过着群居的生活
A、③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7、晋文公从此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桂陵之战
B、城濮大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8、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周时期
D、秦朝建立
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原始社会末期
10、下列文字的排列顺序是()①金文
②大篆
③小篆
④甲骨文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④③②①
11、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机密
第 1 页
2013-4-3
12、两汉时期,大规模治理黄河的两位皇帝是()
A、汉文帝、汉武帝
B、汉明帝、汉文帝
C、汉武帝、汉明帝
D、光武帝、汉武帝
13、下列属于儒家思想的人物是()①孔子 ②荀子 ③孟子
④庄子
⑤韩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14、秦朝的起止年代是()
A、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
D、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2年
15、刘邦建立西汉的时间和首都是()
A、公元前207年、长安
B、公元前207年、咸阳
C、公元前202年、咸阳
D、公元前202年、长安
二、说出下列的话或者事件是谁说和做出的(每题2分,共20分)。
1、“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3、“尊王攘夷”
()
5、“长太息之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约法三章”
()
9、“制天命而用之”
()
10、“春秋无义战”
()
三、材料分析题(共25分,其中第1小题15分,第2小题10分)。
1、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引自《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文中的“卫鞅”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2)文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属于哪家学派?
机密
第 2 页
2013-4-3
(3)卫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2、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赵括的父亲是谁?他父亲认为赵括是一个怎样的人?
(2)后来赵括为将,发生了什么战争?结果怎样?
(3)用一个成语概括赵括的军事本领。
四、问答题(25分)
1、说一说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1)
(2)
(3)
(4)
(5)
(6)(7)机密
第 3 页
2013-4-3
2、说一说汉武帝在位时的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答:(1)
(2)
(3)
(4)
(5)
(6)
机密 第 4 页 2013-4-3
第三篇:高一历史期中试题
2011~2012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座位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C、“率土之滨,莫非王臣”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① 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 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西汉B、曹魏C、南朝D、唐朝
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D、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
5、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 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6、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
7、“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
间存在着:()
A、租佃关系B、雇佣关系C、人身依附关系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8、“18世纪后期,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的是()
A.牛顿B.瓦特C.爱迪生D.爱因斯坦 9、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一百年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可能()
①脚穿塑料胶鞋出现在赛场上 ②通过手机询问比赛时况 ③乘坐轮船或汽车赶往比赛城市 ④在比赛地可以买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0、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改变封建制度B、维护清朝统治C、学习西方科技D、实现富国强兵
11、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直接目的是:()
A、辅助军事工业B、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 C、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D、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
12、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C、民族资本家的自身努力D、洋务企业的诱导
13、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西方列强极力阻挠和破坏B、创办的近代企业生产技术落后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D、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不幸战败
14、“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面粉业与榨油业B、烟草业也火柴业 C、化工业与钢铁业D、纺织业与面粉业
15、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统区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从而造成膨胀的资本是:()A、买办资本B、日本资本C、民族资本D、官僚资本
16、“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
映的上世纪(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1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
18、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A、重工业B、交通运输业C、轻工业D、科技和教育
19、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本质是:()
A、片面强调公有制B、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追求农业发展的高速度D、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20、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是:()
A、纠正文革以来“左”倾教条主义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打破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D、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2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农村B、沿海城市C、城市D、国营企业
22、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的变化表现在:()①土地所有制 ②经营管理方法 ③生产经营的权利 ④产品的分配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指:()
① 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私营经济 ④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④
24、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是:()
A、上海浦东的开发B、海南建省
C、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25、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调节作用的是:()座位号A、市场B、行政手段C、国际环境D、人民自觉
二、材料题:(共26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出现什么历史现象?(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它对材料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4分)
(3)材料三的观点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产生什么影响?(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恩格斯说:“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巩固:新的冶炼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是新建立的工业部门。”
材料二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愈来愈大企业的过程中进行得非常迅速。现代工业调查提供说明这一过程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例如法国……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四分之三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
──列宁
材料三英国在印度以……等形式,每年从印度人那里拿走大量的东西,他们不付任何代价地从印度人那里拿走的东西——不包括每年在印度境内攫为己有的在内,即仅仅使印度人被迫每年无偿地送往英国的商品价值,就超过六千万农业和工业劳动的收入的总和!这是残酷的敲骨吸髓的过程!
──马克思
材料四“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社会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历史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次重大事件(4分)。
(2)据所学知识说明在两次事件后殖民扩张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有何不同。(4分)
(3)依据材料三、四,客观地评述西方殖民扩张带来的影响。(8分)
三、问答题(共24分)座位号
33、近代民族工商业诞生后举步维艰。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和影响。(6分)
(2)一战期间“短暂春天”到来的原因。(8分)
34.扼要回答下列有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2分)
(2)我国首先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什么?(4分)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怎
样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的格局?(2分)
(3)党的十四大上规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题答案
31、(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分)
(2)材料三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起阻碍作用。(4分)
(3)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分)
32、(1)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4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商品输出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资本输出为主。(4分)(3)影响: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8分)
三、问答题(共24分)
33、⑴原因:甲午战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4分)影响: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分)
(2)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采取奖励实业的措施,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有力的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8分)
34、(1)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分)
(2)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4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分)(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题答案
31、(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分)
(2)材料三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起阻碍作用。(4分)
(3)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4分)
32、(1)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4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商品输出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资本输出为主。(4分)(3)影响: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8分)
三、问答题(共24分)
33、⑴原因:甲午战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4分)影响: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分)
(2)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采取奖励实业的措施,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有力的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8分)
34、(1)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分)
(2)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4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分)(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第四篇: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2010.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第Ⅱ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题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家把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这一做法体现了与我国古代文化传统联系最为密切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井田制D.世袭制
2.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统治者①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②他建立了中
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③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④他命人开凿了沟通湘水水系和漓水水系的灵渠
A.秦始皇B.汉高祖C.唐太宗D.明成祖
3.西汉时的刺史代表中央行使
A.行政权B.监察权C.军权D.财权
4.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开始用泥制陶的事实
5.某次大型公务员考试,考察大家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下列属于汉朝主要选官制度的是
A.察举制B.世袭制C.科举制D.皇帝直接任命
6.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关于右图“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7.行省制度最早设立于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8.下列有关清朝时期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B.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管理
C.中央设立理藩院负责主管边疆民族事务
D.在西南地区继续保留了土司制度,以笼络少数民族上层
9.明清时期我国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点,下列哪一现象不符合当时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A.皇帝直接统领六部
B.明朝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
C.清初军国重务一般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D.雍正帝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
10.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A.一艘悬挂英国国旗的军舰在上海码头航行
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D.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一批进口货物关税税额
11.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其中规定“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现
行税率征收关税。”美国提出这条规定的目的在于
A.利用经济优势排斥欧洲列强B.插足其他列强在华“势力范围”
C.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D.独享列强在华侵略权益
A.左宝贵的部队B.义和团
C.丁汝昌的部队D.刘永福、徐骧的军队
13.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支持曾纪泽与俄国签订《改订条约》收回伊犁的清军将领是
A.李鸿章B.曾国藩C.左宗棠D.林则徐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D.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5.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中国军队对日军进行堵截,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这次作战的地点是在A.山东台儿庄B.山西平型关C.湖北枣宜D.江苏徐州
16.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
17.《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造成这种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B.农民阶级局限性决定
C.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D.当时紧张的斗争形势
18.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D.《临时约法》的颁布
19.近代中国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A.中国同盟会纲领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共一大纲领D.中共二大最低纲领
20.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
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从中可以分析出
A.孙中山已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源
B.孙中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12.假如你生活在1895年的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个军队和日本侵略者作战?
C.孙中山认为革命军应是政治、军事并重的新型军队
D.孙中山否定了革命党的历史功绩
2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2.右图为巴黎和会现场,与该图有关的重大历史事是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D.五卅运动
23.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
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24.下列哪个事件为我国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
A.抗日战争胜利B.解放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5.“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
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2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标志
A.三大改造胜利完成B.新中国建立
C.一届人大会议召开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27.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B.台湾光复C.香港回归祖国D.澳门回归祖国
28.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扎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
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9.中共历史上有一次会议,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
大决策。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
30.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下列关于《告台湾同胞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发表该公告的是全国政协会议B.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构想成熟
C.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D.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
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2010.1
1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注意事项: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40分)
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
百石为外朝也。
————《汉书·刘辅传》
材料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右图)
材料三: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政治制度?汉朝皇帝实行这种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唐朝的这种制度下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这有何作用?(2分)
(3)材料三中的言论最早应出自哪一皇帝之口?后来又出现了帮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是什么?(4分)
(4)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何种趋势?(2分)
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抗日救亡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迫下,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松花江上》反映了这段悲壮的历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一些爱国主义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歌曲,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也问世了,推动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不断高涨,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回答:
(1)《松花江上》反映的是日本制造什么事变带来的严重灾难?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事件是什么?(4分)
(2)日本侵华期间在中国犯下了哪些罪行?(4分)
(3)在19世纪末,日本还发动了什么侵华战争?这两次侵华战争结果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产生不同结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6分)
33.(14分)法治社会取代人治社会,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民的历史实践,对人类法治建设的进步有着巨大贡献。
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2分)
(2)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年,新中国法治建设在依法治国方面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4分)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相关的两个宪法文件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地位。(6分)
(4)新中国是怎样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的?(2分)
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0.1
1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5AABCA6----10BBDCB11----15BDCDA
16----20 DBCDB21----25 DCACB26----30ADBBC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40分)
31.(12分)
(1)中外朝,(2分)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分)。
(2)分散相权,相互制约,加强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2分)。
(3)明太祖朱元璋(2分);内阁(2分);
(4)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2分)。
32.(14分)
(1)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4分)
(2)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许多惨案;违反了国际法,对中国人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在占领区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4分,任取两点)
(3)甲午战争。(2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取得胜利。(2分)最大原因为是否全民族抗战,坚持抗战。(2分,如答能否最大限度动员民众参加等类似表述也可给分)
33.(14分)
(1)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2分)
(2)成就:1949年,颁布政协会议《共同纲领》,成为建国初期的施政纲领(或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分)
(3)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6分)
(4)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2分)
第五篇:2017-2018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
2017-2018学第一学期华州区咸林中学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级政权。——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2.“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对今天的影响表现在 A.规范宗教仪式
B.传承中华传统
C.禁锢人们思想
D.阻碍社会进步 3.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 功臣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礼乐丧葬制
D.嫡长子继承制 4.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玉印称“玺”;只有玺才能使用玉料,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它人不得使用,这从根本上说明了()A.秦始皇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B.秦始皇进行文化创新 C.秦始皇树立专制皇权权威
D.秦始皇实行暴政
5.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官制
6.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7.汉武帝发布诏令:“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请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该做法()A.得到了各位诸侯的衷心拥护
B.有效地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力
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8.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9.“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的现象源于我国哪一项选官制度()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0.立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创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1.《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皇权
B.加强边疆管辖 C.提高行政效率
D.促进民主政治
12.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存到州县两级制,再到文臣、通判的设置,反映了()A.中央政府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13.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加强了专制皇权
14.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室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室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室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不断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15.在古代人类的发展史上,每个地区的历史各具特色。下列有关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希腊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希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代希腊各城邦必然实行民主政治 B.希腊的地理环境为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C.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希腊的地理环境没有任何联系 D.希腊的地理环境是导致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
16.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古希腊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独立自治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小国寡民
17.“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A.雅典城邦形成时期
B.梭伦执政时期
C.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
D.伯里克利执政时期
18..一位美国法学家不得不承认:“尽管罗马帝国的人口或许为5千万,但现在有8亿7千万人生活在由罗马法所造就的体系之下。”这表明()A.罗马法适用范围很广
B罗马法影响范围广 C.罗马法内容庞杂、成就辉煌
D.罗马法征服并控制世界 19.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宁可让罪犯逃脱惩罚,也不可枉屈一人。”这表明罗马法 A.是人是万物尺度思想的起源 B.强调法律的人人平等原则 C.是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的起源 D.包含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20.有学者注意到,罗马的扩张,自共和国起,从无停息,耗费了自己的国民人口资源。罗马人不够了,伊特拉斯坎人不够了,意大利人不够了。“公民权”一次又一次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的异族进入了罗马,也改换了“罗马”的性质。此后,“罗马”实施了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21.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一直为西方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所津津乐道。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被称之为“革命”,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它()A.推翻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B.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 C.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D.保证了工业革命的进行
22.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调整选区,取消一部分贵族操纵的选区,增加或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以议员席位,这是因为
A.宪章运动取得巨大成果
B.小资产阶级积极参政
C.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法国共和制度的影响
23.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体现了 A.权益平衡思
B.民主共和思想 C.民族平等思想
D.主权在民思想
24.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共和制 B.联邦制 C.代议制 D.三权分立
25.德国1871年宪法赋予皇帝的权力与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区别很大。下列对其原因分析比较合理的是
A.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利益,普选权是法国当时各阶级共同争取的权利 B.德国迫切要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法国要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C.德国是为了维护军国主义传统,法国君主派是为了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 D.德国主要是为了维护统一成果,法国主要是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二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问题1:材料一中,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问题2:明、清时期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 有法定意义?为什么? 问题3: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黄宗羲的观点?
32.古希腊、古罗马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阅读 下列材料: 材料1:“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 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2:“„„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
一些日常事务。”
材料3: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罗马 法材料4:“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 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 请回答:
(1)指出材料1与材料2各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你生活在雅典的民主制全盛时期,作为一名合法公民,你能享受到哪些权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试对雅典民主制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恩格斯曾评价道:“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请结合材料3、4及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诞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是l3个邦国之间的联盟。国家无权制定统一关税,不掌握军队,没有统一的宪法。各邦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各邦之间互设关卡。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合众国国会有征税.发兵.发行纸币.制定工商业政策.建立军队.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决定对外和战.管理对外贸易等权力;第一条第十款规定:各州无权自行发行货币.征收关税.保有军队.宣战.媾和.外交等。材料三 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合众国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众两院可各自反对对方所提法令。——《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四 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行使主要国家权力。各州仍拥有对本州人民直接管理的权力,人民选举国会议员的资格仍由各州来决定。
材料五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
(1)据材料一.二,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变化?简析联邦制确立的必要性。(6分)
(2)材料三.四从哪两方面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这一原则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是怎样体现的?(7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5 ABDCC
6-10 CDBCC
11-15ACBCB
16-20CDBDC
21-25BCABD
31.(1)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2)否。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是法定意义上的宰相。(4分)
(3)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6分)
32(1)材料1反映了人民主权的特点;材料2反映了轮番而治的特点。(4分)
(2)享有公民大会的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权进入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和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4分)
(3)积极性: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国家的形式,多数人的决策往往更全面、正确;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民主权利保证了公民的自由,造就了大量的思想家、艺术家,促进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民主政体形式和运行机制。局限性:雅典民主仅限本邦男性公民享有,妇女、儿童、奴隶、外邦人不享有民主权利,这些造成了社会的不公。(6分)
(4)罗马法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也有这样的规定(材料4),这说明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础。(4分)33.(1)变化:中央政府权力扩大,地方政府权力削弱。(2分)
必要性:实行联邦制,能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维护国家利益与主权.维护统治秩序。(4分)(2)立法权的再度分割相互制约;各州和联邦政府(中央和地方)间的分权制衡。(4分)体现:立法权由国会行使,行政权由总统掌握,司法权归最高法院。(2分)
(3)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确立了共和政体,维护了民主制度。(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