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出发点,对影响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7)02创新版-0045―0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在“二十字”方针中,生产发展是基础,生活宽裕是目标,乡风文明是内涵,村容整洁是表现,管理民主是标准。“二十字”方针的提出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新机遇。但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因素依然很多,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更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一、“生产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根本上讲,“生产发展”解决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保障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贫困地区,影响“生产发展”的具体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资金投入不足。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先城后农”的发展模式,造成农村经济总量长期在低位运行,工业经济体系不发达,城镇化建设相对滞后。发达国家实践表明,人均GDP达800美元至1000美元,便开始由工业“反哺”农业。虽然就全国经济总量来说,我们已具备一定的“反哺”能力,但在贫困地区,人均GDP远低于800美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能力非常脆弱。同时,由于国家在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长期不足,农村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不但无法依靠外部促其发展,其“内生性”发展能力也相当弱。
(二)自然资源贫乏。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内陆边远山区或戈壁荒漠地段,自然资源相当匮乏。在边远山区,山陡地少,加上近些年来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土地更成为稀缺资源。在戈壁地段,水资源匮乏,加上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受气候制约严重。
(三)技术水平落后。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没有技术的进步就不会有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由于历史传习下来的自然经济模式还占据经济主导地位,对技术的要求低,不但与国外水平相差甚远,即使是与我国技术总体水平相比也相当原始。技术水平落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农产品附加值低、产量低,生产成本在产值中所占比例过大,农民增收空间受限,农村经济乏力。
(四)人员素质急待提高。劳动者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力。而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教育投入重城市轻农村,目前还尚有1.8亿文盲。据国家统计局1997年和2001年两次抽样调查,农村文盲或半文盲劳动者比重占总数的8.5%,小学文化程度的为33.9%,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6.2%,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0.1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3%。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6.5年,只有小学水平。而这些数据在西部等贫困地区更令人寒心。由于这些贫困地区农民素质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从而影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五)市场发育不健全。在贫困地区,长期的交通闭塞、信息闭塞,强化了农村经济的“自然”特色。再加上农民素质较低,对市场的了解、把握能力非常有限,从而形成市场发育不健全的现状。农民无法了解到市场有用信息(或者了解的非常有限),也就无法根据市场信息来调整生产,更无法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进而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
(六)产品难以形成规模。就传统种植业来说,由于贫困地区大多处于高山、丘陵地段,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严重受限,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使用的生产工具简单,以人、畜力为动力,靠单纯的经验组织生产,生产自给和半自给比重比较大,传统的农产品商品率比较低。就传统养殖业讲,由于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交通瓶颈制约问题严重,与外界沟通联系受限,养殖业需要的饲料输入与成品输出都存在很大问题,要使其形成规模,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要发展特色产业,一方面需要技术的支撑,另一方面需要资金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市场的开发,而这些条件在广大贫困地区现时都还不具备。
(七)产业结构不合理。在贫困地区,目前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种养业仍然占据农村经济的主导地位,高附加值的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由于目前农村资金困难、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等原因,很多都还停留在构想阶段。目前有些地区虽然已发展了一些龙头企业,但规模小、带动力弱。一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刚刚起步,根本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很大。
二、“生活富裕”的影响因素
“生活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当前影响这一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一)缺少稳定的收人来源。一是传统的种养殖业增收空间有限。在贫困农村地区,传统的种养殖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产品附加值低,增收稳定性差。二是产业化发展受到制约。在贫困地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给农民增收带来实惠。三是劳务输出的增收效益下降。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比例逐年增加,但由于这些劳动力综合素质低,大多数人仍从事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导致其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四是政策性增收困难。虽然国家自2005年起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由于粮价低,生产资料价格高,生产成本上升,依靠国家政策所带来的增收空间非常有限。而且,在广大贫困地区,其本身就是地少人多或土地贫瘠,更压缩了其增收空间。
(二)固定支出过大。在贫困地区,由于农民收入来源有限,收入水平低,虽然日常生活开支比例较低,国家还在贫困地区率先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但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高中以上教育层次当期或预期费用的攀升等因素影响,农民每年用于固定支出呈上升趋势,没有更多收入用于消费。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落后。据统计,到2002年,按享受社会保障的从业人员计算,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仅及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的1/22。无疑,由此引发的农民就业难、就医难、养老难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瓶颈。
三、“乡风文明”的影响因素
在贫困地区,它受如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传统观念的制约。在农村地区,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民风习俗,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民风相当纯朴,人们经常是夜不闭户。由于其教育条件差,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奋斗的目标或眼光短
浅,还处在小富即安的状态,部分农民宗族观念、家长观念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相当严重。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落后。长期以来,由于对乡风文明工作的忽视,相关工作相当薄弱,不但缺少“文明工作者”,还缺少“文明渠道”。农民业余生活单调,娱乐性的活动主要是看电视为主,看电视主要也是选择一些娱乐性为主的节目,对新知识并不感兴趣。由于缺乏政府的相关引导,农村“乡风文明”目前还处于无序状态。
(三)缺少“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娱乐活动不仅需要业余时间,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在贫困地区,农民生活还处于贫困线上,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
四、“村容整洁”的影响因素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但它的实现仍然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
(一)生活方式落后。一是传统农居布局散乱,环境脏差。在我国广大农村,由于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农民的居所大多与土地耕种相结合,从而形成目前的散居格局。特别是在山区,这种特点更为明显。即使是聚居形式,也由于缺少规划、环保意识,整个村落的布局、环境呈散、乱、脏等特点。二是生活方式落后。受传统文化和习惯的影响,每一户的生活区与生产区(主要是养殖区)连为一体,人、畜、厕所等所有生活、生产区域都集中在仅有的两百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其脏乱差的环境不言而喻。
(二)缺少改造资金。农村的散乱布局使新农村“村容整洁”改造成本大。对仍然处于贫困地区的农村来说,无疑是一项长期工程。
(三)受土地政策的制约。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还有土地调整问题。由于当前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农村建设用地会直接涉及到耕地问题,农村建设用地空间极小。如何合理规划以及国家对政策进行适当调整是以后农村“村容整洁”工程的又一重要课题。
五、“管理民主”的影响因素
尽管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已历时二十多年时间,但它与人们的期望值仍然差距很远。在贫困地区,农村的民主自治工作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一)宗族观念影响。贫困地区的封闭性较强,宗法势力很强。村落里的每个姓氏都有辈份最大、年龄最老的人作为最高权威,而且等级非常严格。一个村民可以不听村干部的,但不能不听这些老年人的,否则就有被歧视的危险。而且这种封建性的宗族力量还会利用宗族势力来影响村民选举。导致那些人数相对较少的村民参与意识淡薄,从而削弱农村基层民主。
(二)不能正确运用民主权利。由于农村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对“民主政治”不可能真正的理解,更谈不上正确运用和发挥其民主权利。
(三)基层民主建设缓慢。虽然在国家的倡导下,农村基层民主意识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缓慢。主要表现在:村民委员会没有独立性,只是乡镇政府的下属机构;在村委会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上,村民没有或者不能真正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虽然这些地区也存在村民选举,但由于选举受上一级政府影响较大,农民的不胜任感强,群众基础较差,民主程度无法提升。
总之,在贫困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不但需要地方政府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还需要中央的政策支持,特别是资金方面的支持。总的说:需要各地政府因地制宜、有步骤、有重点的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需要中央政府在资金、公共政策等方面做好东中西部、城乡等多环节的统筹工作;需要正确考评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效果;需要督促落实好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宣传工作。
(责任编辑:方 玉)
第二篇: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贫困地区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行动最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地方抓起,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需求,发挥农民作用,代表农民利益,让农民得到实惠,调动农民积极性,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生产发展”是新农村的要义之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农民集体化程度不高,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缓慢,应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支柱产业培育、特色基地壮大、龙头产业经营、科学技术长入、基础建设完善等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南召的“三村”(移民新村、特色经济专业村、文明新村)建设已走在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前列,可资借鉴,就是紧紧抓住上级政策机遇,对以工代赈、人畜安全用水、国债沼气、退耕还林等重点项目,集中捆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夯实基础。应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尤其是既要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化农业,又要敢于“无中生有”,跳出资源依附圈子,大力开发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把经济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
二是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实现农民生活水平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丰富内涵在于,除群众的特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更要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偏低,物质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应用组织经济工作的理念和思路,组织好文化事业发展。近年来,南召县采取了招商引资的方式,建成了县综合文化中心,改建了县电影院、县剧院,辐射带动全县(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镇、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应坚持以项目为支撑,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文化阵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应加强县、乡、村各级文化大院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下乡、广场文化、文化进社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挖掘、整理、利用民间艺术项目和民间传统工艺。应完善配套县乡广电光缆联网,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促成乡风民俗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贫困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和聚众赌博、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俗,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等工作难度,必须尽快破解,加快“乡风文明”趋向步伐。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克服愚昧、落后,并采取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民间协会等多种措施和机制,把政府疏于管理又管不好的事情交给民间组织管理,营造人人讲文明、自觉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催生乡村面貌新变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贫困地区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普遍不足,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环境、医疗、村容村貌等状况相对落后。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村能源、改厨改厕等设施的投入;完善电力、广播、通讯、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沟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加强危旧房屋更新改造,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在村镇发展上应坚持规划先行,既要认真规划好新农村试点,做到典型示范带动,又要规划好每一个新农村的发展规划,努力实现统筹发展。在资金投入上,既应加大政府投入,还应采取在外老乡捐助、大企业赞助、对口单位帮扶等多种形式注入资金,更应调动广大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激情和热情,挖掘潜力,踊跃投资投劳,从绿化、美化、亮化等具体环节入手,改变农村面貌。
五是实施民主管理,健全乡村治理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加上农民自身素质较低等方面的限制,基层民主管理意识不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困扰。应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特别应注重实效,杜绝形式主义,在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第三篇: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收入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收入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宏杰 李东岳
来源:《老区建设》2013年第20期
摘要:利用收入满意度测量公式,对湖北省英山县4个村庄308个农村居民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收入是影响收入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外,年龄、受教育年限长短、家中老人数量、近年家庭收支情况、近年家庭有无糟糕的经历以及家庭是否享受到扶贫政策都对农村居民收入满意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满意度,增加其收入水平仅是提高收入满意度的一个方面,除此外,政策还要向增加农村居民受教育机会、引导农村居民适度消费、建立完善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倾斜,效果才更佳。
关键词: 贫困人口;收入满意度;可行能力;贫困线;逐步回归
作者简介: 王宏杰(1973—),女,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政策;李东岳(1990—),男,华中农业大学2009级工程管理学生,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湖北武汉 430070)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ZZ027)的资助。
实现物质财富增长的最大化,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质疑GDP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性追求指标问题,转而关注人们的幸福和快乐。各国政府纷纷转变政策的导向,中国政府也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提高人们满意度便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创建更加和谐的社会,政策主要向增加收入导向倾斜。“十一五”时期,最低工资标准累计调整了3.2次,年均增长了12.9%(苏海南,2012?雪。在国家提高收入政策的导向下,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10年增加2701元,增长14.1%。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国家统计局,2011)。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10年增加1058元,增长17.9%。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4%(国家统计局,2011)。这就给人们传导了一个信息:增加收入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满意度。在这种假设下,关于收入的政策导向就是不断提高全国各个行业人民的收入水平,以此提高全体人民的收入满意度,事实上是否如此呢?为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为政策的合理导向寻求依据,课题组于2011年12月就收入满意问题对湖北省英山县四村庄308位农民居民进行了实地调查。
第四篇: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对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思考
一、贫困地区的基本特征
贫困地区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人口集中成片分布的地区。贫困地区大多地处边陲、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老革命根据地,通常也称为“老、少、边、穷”地区。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贫困地区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气候多变,地形复杂,灾害频繁,生态脆弱。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气候多变,多灾、缺水、缺热、缺氧、少光等,并直接导致了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2.农用耕地少,生产条件差。贫困地区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山地面积大,宜农耕地比例小,而且土质差,水土流失严重,产量低而不稳。贫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人才缺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矿产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3、人口增长过快,素质偏低。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凡是贫困地区都是人口增长过快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比较普遍。贫困地区由于文化科学技术落后,医疗设备简陋,地方病流行,致使人口素质偏低;而早婚、近亲结婚和换婚现象,使得弱智痴呆病患严重。
4、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和边远地区,公路密度低,质量差,很多时候晴通雨阻。由于交通不便,贫困地区群众行路难,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更难,严重影响生产的发展。
5、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落后,财政困难。贫困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多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市场规模狭小,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粮食自给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耕作粗糙,掠夺性经营,致使农村耕地“浅”“瘦”“劣”问题突出。“浅”指耕作层浅薄,水、肥、气、热状况不良,蓄水保肥能力差;“瘦”指土壤养分含量低;“劣”指农民不注意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合理搭配,使土壤养分下降,板结严重,孔隙失调,土地质量变劣。土壤地力衰退已成为贫困地区土地生产率提高的一大障碍。
由于交通闭塞,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地区农民商品经济的意识和观念十分淡薄,大多处于自给但不能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几亩薄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对这种自然经济生活方式的形象描绘。贫困地区普遍财政困难,入不敷出,大多靠国家的补贴过日子,中央财政补贴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
二、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贫困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和边境地带,扶贫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而贫困的长期困扰,与发达地区差距的不断拉大,有可能转化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对安定团结局面产生消极的影响。
贫困地区大部分是老革命根据地,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曾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今天我们能成为一个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老革命根据地人民所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因此,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不仅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求中国国家之新生命必于其农村求之;必农村之有新生命而后中国国家乃有新生命焉。”建设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之举,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1.优化地区政府行为。首先是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对贫困地区各级干部的培训。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到与生产要素的组合,但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造就一批人才,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量。“给钱给物,不如帮助建立一个好支部”反映了村民的愿望。其次是优化贫困地区发展的经济环境。鉴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国家的扶植,国家宜在财政,金融信贷、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最后是促进政府经济行为向理性化转变。贫困地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政府要担负起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促进农村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2、实事求是制定规划。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
一、自然条件不同,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探寻不同的、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在不同地区制定发展规划时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是资源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电资源、森林资源、农作物资源,这是发展农业的基础。其次是市场环境,包括地区区位,交通状况,产品集散地与产地距离,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以及市场需求量等等。再次是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能超过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而盲目发展。最后是考虑农民的综合素质,规划一些简单易行,投资适度,经营管理要求不高的项目。
3、组织农民建设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农民得到实惠,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农村有大批曾在外打过工、当过兵的能人,他们有知识、有胆略、有远见、有市场经济意识、有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鼓励和支持他们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聪明才智,寻找适宜本乡本土发展经济的各种路向,树立贫困地区发展生产的先进模范。通过这些典型实例,激发广大农户积极投身生产建设,走上生活宽裕的幸福之路。
4、调整结构,改善生态。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失衡。根据生态农业发展需求,在今后的农业结构调整中,逐步退耕还林、还牧、还园,确保生态平衡。同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量的同时,严格监管耕地任意转化为园、林、牧地;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将大片水地、平地、好地改为其它用地。
5、合理开发,平衡耕地供求。平衡耕地供求,首要的是合理开发复垦。根据每一个山
乡的具体条件,对耕地后备资源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开发:(1)实行耕地“占补挂钩”政策,即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必须开发出不少于所占面积且符合质量标准的耕地;(2)坚持“谁开发、谁使用、谁受益”政策,三年内免征有关税费,50年使用权不变。(3)招商引资、群众自筹、集体补贴、政府资助等多种筹资渠道并存,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开发造地的积极性。
(4)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的,或废弃地、塌陷地、空闲地复垦为耕地的,政府要组织土地、农业、水利、财政等职能部门验收,验收合格要及时发放集体土地或国有土地使用证,为开发者排除后顾之忧。其次是改造中低产田。按照耕地立地条件与坡度状况,实行人工水平梯田、机修梯田等工程与山地林网、生物经济埂等农田生物防护工程相配套,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中低产田开发治理的经济、生态、社会最佳效益。
6、推动特色产业发展。(1)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抓好良种及特色农业的培育;运用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工程措施搞好特色农产品栽培;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强检疫工作,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名牌战略。(2)对龙头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有代表性的支柱产业,在其起步阶段应给予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优惠政策。特别应在特产税征收方面给予龙头企业必要的优惠,以使其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建立和完善特色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发展农民经纪人销售队伍。
7、积极改善投资环境。贫困地区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差,人才智力条件弱,政策环境不够灵活宽松。因此,应加快交通、通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把教育科技作为战略重点,办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培养各类人才,以适应当前经济启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应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如根据不同产业制定相应的减免税政策,尤其是对一些依靠资源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更应予以优惠。
8、加强区域合作。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生态环境、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大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做强做大贫困地区的各种产业,争取获得全方位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第五篇:西部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西部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xx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国家扶贫重点县之一,农业人口占93%以上,由于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偏低、基础设施落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格外艰巨。因此,要在像xx县这样的西部贫困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要从当地农村实际、农民现状出发,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好一切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机遇,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有序、稳步推进。
一、切实把握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这一要求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贫困地区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要紧紧围绕这一要求,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要求的科学内涵,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农村经济建设,又注重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做到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相融合。就通渭来说,实现这一要求,一是要抓住“生产发展”这个核心,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立足全县农业和农村发展实际,围绕马铃薯、草畜、小杂粮等优势产业,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要抓住“生活
宽裕”这个根本,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劳务经济等综合性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从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使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三是要抓住“乡风文明”这个重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眼于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破除封建迷信、赌博、不讲卫生等不健康文化与不良习气,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平。四是要抓住“村容整洁”这个关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电网、通讯、广播电视、教育、医疗卫生和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农村面貌。五是要抓住“管理民主”这个保障,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和主体地位。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教育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保障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参与权、监督权,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切实发挥好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不强,一直是西部贫困地区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西部贫困地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
须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和文化事业,加强农民劳动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参与发展决策的能力、对农村公共品需求的表达能力和争取相对有利的政策地位的能力,调动和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要加大宣传和投入力度,认真制定实施农民教育培训计划。要加大农民教育培训的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其重要性,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培训。要把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的希望工程,纳入结构调整的内容之中,争取并加大经费投入,制定培训计划,整合党校、农广校、职校等教育资源,采取基地培训、政府资助、企业订单、市场运作等方式,认真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是要着力巩固和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培养农村未来新型农民。要抢抓国家在扶贫重点县率先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的机遇,努力整合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为农村孩子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从而不断提高农村适龄孩子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使农村未来农民都能够接受基础教育。三是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对农村现有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要把农村现有劳动力的培训作为一件大事、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机制,提高综合培训效果。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现代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切实把农业发展转
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围绕农村劳动力组织输出和转移就业,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规模,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就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同时,要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发展壮大劳务经济,积极利用农民工流动和进城就业对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农民在打工挣钱的过程中学习先进性技术、增强劳动技能。四是要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和推动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引导、鼓励和扶持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组织,为广大农民提供有关农业政策、科技知识、市场信息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增强农民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发挥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主观能动性。
三、切实利用好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西部贫困地区要抓住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各类建设项目和资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一是要着眼于解决农村坡耕地多、生态环境
差等问题,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继续加大梯田建设力度,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田产出率。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作业,改善农业技术装备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优质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切实抓好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集雨节灌、淤泥坝等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继续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封山禁牧,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二是要着眼于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切实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取得的成果,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特别大力争取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加快普及农村沼气,以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大力争取实施通乡油路、通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等道路建设项目,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继续完善农村电网,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远程教育信息工程,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三是要着眼于解决看病难、文化生活欠缺等问题,切实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积极争取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项目,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贫困地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典型示范、分步推进的原则,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要结合当地农村实际,从基础条件、产业发展、村班子建设等多方面考虑,选好新农村试点,把新农村试点放在那些发展条件好的村和那些已经建设的小康示范村。
四、切实解决好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等重点难点问题 西部贫困地区要特别注意帮助落后村、贫困村解决发展难题。要继续争取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加大力度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贫困村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村调整产业结构,拓宽贫困农户的增收渠道。要扩大扶贫工作的覆盖面,既要帮助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又要最大限度地涵盖没有稳定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口,帮助他们克服脆弱性,实现解决和巩固温饱的双重目标。特别要注意帮助农村贫困群体,对贫困农户建档立卡,逐户落实帮扶措施。要在继续加大财政扶贫力度的同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充分发挥信贷资金作用,动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以投劳、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要积极争取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及生态移民、扶贫移民等项目,将那些因条件受限难以脱贫致富且居住相对分散的农户,采取整体搬迁的方式,逐年向小城镇或发达地区迁移,减少农村贫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