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论文:浅谈高三地理备考成功之道
浅谈高三地理备考成功之道
高考是对考生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查,尤其是文综地理试题在考生能力与素质的考查方面力度加大,表现更加突出。因为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兼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考试中要求考生不但要有较强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图表处理能力,所以高考地理试题是文科综合测试的瓶颈。如何直面高考,科学备考,有效应考,最终取得优异成绩,这是每一个高三学子都关心的问题。本人结合近二十年的地理教学,连续七年的高三毕业班教学经历,就高考如何备考谈一些想法,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明确目标,轻松备考。地理高考的主干知识主要包括:
1、自然地理和地图:(1)经纬网及其意义(经纬度判读,半球划分,地面上两点实地距离计算,方向判断等);(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日照图的判读,计间计算,节气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分析,日出、日落、太阳位置及日影朝向与长度等);(3)大气运动(等温线、等降水量线与等压线图的应用及分析,逆温现象,气候成因、特点、分布规律,气象灾害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4)河流水文特征分析及水能开发利用;(5)海洋(海水的温度与盐度,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海洋开发);(6)陆地(地质构造及其应用,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自然资源,板块运动与地质灾害)。
2、人文地理:(1)人类各种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区位因素分析和评价;(2)人地关系出现的问题、造成的影响、产生的原因和解决
球各地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小;若此时直射点南移,则北半球各地昼变短,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南半球昼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再如直射点位置与极昼极夜区的关系,我们牢牢抓住直射点纬度与极昼极夜区的最低纬度互余,这个规律对求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的正午太阳的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倍或零度),甚至延伸到求极昼区任一纬度的零时太阳高度(等于所求地区纬度与切点纬度之差)都是顺理成章,一气呵成,解起题目得心应手,效率大增。当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总结,拓展地理规律,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使自己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人文地理的一些观点、方法是对各区域地理知识的归纳提升的法宝。如联系实际具体分析,这些知识不难理解,重点非常明显,记忆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复习时:(1)以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点,统领人文地理知识。(2)结合区域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整理加工;(3)拓展知识面,适应现实中人文地理内容的迅速发展;(4)加强逻辑推理,善于科学表达。
3、区域地理部分的空间定位是解题的气门,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图象图表的分析、判读是地理技能的基本要求。如复习世界地理各区域时,可先由要求学生在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经济地理特征(农业、工业、分布、成因、重要城市、港口、交通)等几个方面把握好。然后进一步理顺各区域的绝对位置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该区域内地形、气候特点及分布,并以此为成因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与工农业特点;进行跨区域专题
侧视图与极视图或地心透视图的互相转换等。
4、培养地图技能:由气候分布模式图与理想大陆模式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洋流模式图,板块构造图与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等相互关系中理顺地理思维等。
四、剖析题典,把握方法。
高中三年,我们几乎已经做过了各种题目。然而在高三,如果还盲目沉浸在题海中,为做题而做题,只会导致思维混乱,效率低下,事倍功半,而应该牢记“知识加方法等于能力”,在做题中找方法,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制“题”取胜。每天按部分(地球、地图、大气、海洋、陆地等)选几道题,求精而不求多,一例一法,以例得法,力求举一反三,做题不能只求答案,总结解题思路、方法、技巧与规律才是关键,特别是做错的题目不是草率了事,而应该反思失误原因,真正弄懂各种题型的解法。以后即使遇到生题,我们也可以大体看出解决的方法,心中便不会慌乱。另外还应学会分类归纳,分组整理,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复习备战演练的效率。
五、研究真题,明确走向。
考生不仅要会做题,还要会研究题,在做往年真题时,多思考一下,看它到底考了哪些区域,哪些内容,反映了地理考试什么样的趋势,复习时要在这一点上多下功夫,如近几年来第36题针对中国区域地理,已经考过了的区域有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横断山区、江南丘陵、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那么我们在复习中就可以对中国其他重要区域做相关训练。这样复习就可以事半功倍,少做无用
第二篇:面试成功之道论文
面试成功之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面试,从大学自主招生到求职就业,面试与我们如影随形。面试是一个人全面展现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对自己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不少求职者由于不注重求职技巧,或求职技巧运用不当,结果是“自己搬砖砸自己的脚”,以失败告终。面试有很多技巧,要认真说起来恐怕一天一夜的时间都不够,今天,我们组围绕面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面试的技巧和大家讨论一下。
下面我们来谈谈面试中的主要问题。在面试中,影响风度的指标主要有三个:仪表过于随便,给人留下不够庄重的感觉;面试答题时,表情木然,神情紧张或过于严肃,目光吊滞,行为举止不当,过分谦恭,弯腰躬背,两手下意识地揉搓,点头哈腰,回答问题时辅助性的手势较零碎,频度过高,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坐姿不正,出现摇头晃脑、抖腿、架二郎腿等下意识的动作;在面试中语言表达的效果欠佳,声音低沉嘶哑,吐字不清,发音颤抖,口头禅过多,语速节奏把握不当。
那么应该怎样克服这些问题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面试中应当注意的技巧。
从着装仪表方面看,庄重、典雅而又不失个性使我们追求的目标。具体来说,着装应依据整洁、新颖、协调的原则,注意适合干部工作的职业特点和面试考场环境。要符合自己的气质,并能弥补性格的缺陷;根据人的审美通感的需要,着
装上的冷暖色调与应试者性格的刚柔特色中和;要通过合适的服饰打扮来扬长避短,如体形胖者穿衣颜色宜深,产生紧缩和匀称感,瘦者则应相反;此外,还要符合性别和年龄特征。
从动作举止方面看,我们要注重一下面试中应该注意的礼仪规范。准时赴约,最好提前十分钟到达,这样可以稍微平静一下心态,整理一下服饰,然后以饱满的精神出现在主试面前。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面试的介绍并不是不必要的重复,而是为了加深印象,给对方以立体的感觉,在介绍中,要引出自己的优势或强项,激发起面试官对你的好感,或者至少是兴趣。接受对方名片,假如对方递送名片应以双手接过来,并认真看一看,熟悉对方职衔,有不懂的字可以请教,然后将名片拿在手中,在谈话中,再从口袋里重新取出名片来看,会让人感到不够诚意,进而给对方不良的印象。最后告辞前,一定要记住把名片放入自己上衣兜里以示珍重,千万不要往裤袋里塞。入座时,不要自己主动坐下,要等主试请你坐时再入座,在面试中,坐的姿态非常重要:如果你坐时,双手相握,或者不断揉搓手指,那么,你会使对方感到你缺乏信心,或显得十分紧张;如果你稳稳当当地坐在座位上,将双掌伸开,并随便自在地放在大腿上,你就会给人一种镇静自若,胸有成竹的感觉。在交谈中,要诚恳热情、落落大方、谨慎多思、自信乐观。回答提问之前,应对自己要讲的话稍加思索,想好了的可以说,还没有想清楚的就不说,或少说,切勿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文不对题、话不及义。聆听时,要做到专注有礼、有所反应、有所收获、有所判断。离开时,可以主动与考官们握手,但要注意一般握手的基本礼节。一般来说,握手告别要讲究先后的顺序,握手的先后顺序是根据握手人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性别和条件来确定的,其基本原则是:上级在先,长辈在先,女士在先。握手通常以三五秒钟为
宜,并且要注意把握好力度,要双目注视对方,面带笑容,不可目光四顾,心不在焉,同时应配以适当的敬语,如“再见”、“再会”、“谢谢”等。面试后寄上一封感谢信,再次感谢对方抽出时间来接待你,并对该单位表示一番敬意,重申自己对所谈的工作很感兴趣,并简要地陈述自己能够胜任该项工作。
在面试中,我们要着重注意一下我们的语言表达。谈话应顺其自然,不要误解话题,要掌握答题的思维技巧,遣词造句要能准确表情达意,如实反映自己的思想。不要插话,不要说奉承话,切忌故弄玄虚、华而不实和生造词语。;要做到口齿清晰,语言流利,文雅大方。交谈时要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还要注意控制说话的速度,以免磕磕绊绊,影响语言的流畅。留意对方反应:求职面试不同于演讲,而是更接近于一般的交谈。交谈中,应随时注意听者的反应。比如,听者心不在焉,可能表示他对自己这段话没有兴趣,你得设法转移话题;侧耳倾听,可能说明由于自己音量过小使对方难于听清;皱眉、摆头可能表示自己言语有不当之处。根据对方的这些反应,就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语调、语气、音量、修辞,包括陈述内容,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面试效果。表达流利,用词得当,注意说话方式。答题应尽量通俗易懂,多用口语化的语言和明快的短句,多用自己的语言。语气平和,语调恰当,音量适中。讲话要生动。面试时要注意语言、语调、语气的正确运用。打招呼时宜用上语调,加重语气并带拖音,以引起对方的注意。自我介绍时,最好多用平缓的陈述语气,不宜使用感叹语气或祈使句。简洁洗练,要言不烦,言简意赅,适当运用成语、谚语和简短明快的短句。力戒空话套话、口头禅和重复累赘之语。
至于如何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面试这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沉着而理智。有时面试时,考官会冷不防地提出一个应试者意想不到的问题,目的是想试试应
试者的应变能力和处事能力。这时,你需要的是稳定情绪,千万不可乱了方寸。回答这样的问题时要留足进退的余地,随机而应变,对那些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加以阐述,或者“圈套”式的问题,应试者要注意运用灵活的语言表达技巧,不要一开始就把话讲死。而对于考官设置的那些无论你作肯定的回答还是作否定的回答都不讨好的问题,要善于用模糊语言来应答。可以先用“不可一概而论”作为开头,接着从正反两方面来解释你的观点。这样回答,不仅能让自己置于一个有利的位置,而且会让考官领略到你的高明和“厉害”。同时,要注意圆好自己的说词,做到滴水不漏,在面试中,有时考官所提的一些问题并不一定要求有什么标准答案,只是要求面试者能回答得滴水不漏、自圆其说而已。这就要求应试者答题之前要尽可能考虑得周到一些,以免使自己陷于被动。同时面试者还要具备创新精神,要不拘一格地思维,善于跳出常思维的束缚,采用一种非常规思维或发散式思维的方式去应答问题。
最后,我们再谈一谈如何培养面试的能力。首先,要强化心理素质。在这一方面,要重视实践锻炼,善于自我调节心理。学会自我鼓励、疏导和暗示,以减轻心理压力,而且面试前要通过充分的准备来增强自己的信心。其次,要重视点滴积累。平时就要处处做一个有心人,从言谈举止、坐立行走等生活的点滴之处入手,注意搜集、学习和揣摩有关增强风度修养方面的资料,以这方面的成功人士作为范例和楷模来借鉴和仿效,并经常自我对照,从而弥补自身气质形象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培养自己的风度。此外,面试中,应试者要想最大限度地展现出自己的风度和魅力。
在面试的前几天,我们要做的主要是调整心态缓解紧张的心理压力,放松自己;同时积极、认真地进行准备。一定要正常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失眠怎么
办?可以试试这些办法:听一些 轻松的乐曲、睡前散步、洗一个热水澡、喝点啤酒或者牛奶,面试当天的早餐也要按平日习惯吃。食量不过多也不过少。一定不要将早餐带到面试现场边等候边发出不雅的声音。
只要我们注意面试的细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抓起,那么我们在面试中一定能展示出我们独特的风采的。
第三篇: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我们知道,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吃透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为进一步搞好高三地理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我们高三备课组经过充分的讨论研究,特制定如下计划:
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15--2017年高考题,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重视每次月考后集体备课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 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
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北调、能源问题、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 从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要点也是导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是高三一开始复习老师就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要尽可能将失误减少到最低。
8、落实好每周的有效训练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及时在网上收集各地的试题,根据教学进度和高考的命题趋势,精心选题出好每周的周练题,并对周练的错题进行及时评讲,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总之,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8届高考地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四篇:高三地理复习备考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复习备考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高三地理组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和三年级高考复习具体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精细制订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高考复习内容。
高三地理复习为三个阶段:第一轮是夯实基础,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计划在2013年的3月初完成。该阶段以“小步子”、“慢节奏”进行复习,不盲目追求进度。本学期我们已经完成了必修三本教材和区域地理的复习,春节过后用两周时间复习选修地理,结束一轮的复习。第二轮是专题复习,到2013年4月底结束。专题的个数不易太多,专题不易太大,以小专题形式进行,以评代讲,达到查漏补缺和提升解题能力的目的。第三轮是综合复习,贴近高考,关注热点,创新试题,标准命题,规范答题,调整心态,积累实战经验,全面提升学生高考应试能力。
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准确把握高考内容、要求和方向
1、利用暑假,让老师把近三年高考课标卷做一遍,深刻理解其考查的内涵,熟悉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形式和要求,明确复习的方向,理清教材复习的重、难点,高屋建瓴地引领学生对教材进行复习。
2、经常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和研究考纲及说明,熟悉高考大纲的内容、要求和方向, 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3、认真组织两种形式的周教研活动:一是“说课研讨”。①明确主备人及其主讲内容(本周教学计划和内容、课标和考纲要求、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习题筛选等);②要求其他成员发表意见,对主备人方案给予肯定或提出异议;③主备人综合集体意见,对主备教案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集体教案。二是“攻其一点”。有时教研“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间缺乏碰撞和交流,教研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采取取其一点备细备精,说深刻说到位。通常就某一教学重点或难点如何突破让每一位教师分别发表看法并展开讨论,多方论证比较,最后达成共识。
4、认真组织教研课、观摩课的听评活动。本学期我们一共组织了12次教研课,通过学校领导的指导和本组教师的点评,使授课教师更清楚地发现自己课堂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方 面,听课教师也都从不同方面吸取经验和教训,改进了自己的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青年教师经常听老教师上课,虚心向他(她)们学习和请教,使自己迅速地适应了高三的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绩。
三、精心组织教学,认真做实备、讲、练、批、辅等教学常规环节
1、备课方面:
在集体备课统一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每一位教师从自己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集体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发挥集体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彰显教师的独特教学魅力,从而形成真正的能够满足学生所需要的多样化课堂教学形式,打造激情和高效课堂,发挥课堂是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主阵地作用。我们对教案提出明确要求:①体现考纲要求;②全面挖掘和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及辅助资料,整合知识体系,突出重点,使学生对所授知识易学易记。
2、讲课方面:
只有课前充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自如的驾驭教材,把控好教学的节奏,完成课标和考纲要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为打造实效课堂,我们反对四种课堂倾向:①不顾教学重点所在,在一个简单问题上过多的补充自己较为熟悉的材料,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②三言两语讲完教材,留下大量时间让学生看书做练习,美名曰“自主学习”,结果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没有弄清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③动辄就讨论一些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美名曰“激情课堂”;④“满堂灌”不给学生自主思考、发出质疑的机会。
3、练习方面:
1、认真编写周练、周考试题是夯实地理基础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筛选体现当前所讲的内容,筛选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内容,筛选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内容,筛选有利于培学生养论证和表述地理问题能力的内容。
2、在平时练习中要求学生重视审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具体做法有:第一,慢审题,快答题。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后较迅速地 规范书写。慢审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出“题眼”,即解题钥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信息。
3、要求学生及时整理“地理纠错集”,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反思,教会并督促学生自己做好地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地理解题方法的积累。
4、批改方面:
只有认真细致地批改作业,才能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作业评讲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在批改作业时着重检查学生的做题习惯(审题、做题、反思与总结),答题的思路和方法,答题的基本模式(思维、应用、语言),以及使用学科语言的规范性。每次作业批改之后还要进行细致地统计,对错误原因进行准确地分析,对每道题的讲评思路精心地设。
5、辅导方面:
①辅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升学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还要“以新带旧”、“查漏补缺”,必须有时间账,所以必须学科计划辅导学生科学制定复习计划。
②辅导学生认真听讲。到了高三有部分学生有一种错误的想法,以为老师已经讲过了就不注意听课。针对该种错误思想,我们及时地告诉学生:每科的老师都是专门研究自己所教的科目,对高考怎样考,考些什么都是比较清楚的,老师在讲课之前都要精心的备课,认真的组织复习的内容,复习的方法等,在复习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听讲是各环节的核心。如果说走捷径,听讲就是捷径。
③辅导学生有效做作业。高三学习时间比较紧,各科老师都布置大量的作业,致使许多学生只能忙于应付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们首先让学生明确作业的意义和目的。作业其实是检验、深化、巩固所学的概念、原理、理论,并且熟练地运用这些概念、原理、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能力。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做作业时必须“精做”、“钻透”、“反复推敲”、“仔细琢磨”,“对于典型习题一定要舍得下功夫,不要只满足于能做出来,而是要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然后再去做同类的题加以巩固”。要思考题目,精于审题,要搞 3 清楚从哪里入手去做题,在“已知”和“未知”间怎样搭桥,经过几个步骤?做错了,为什么错?做题要有足够的量,但是也要适度。
④辅导学生及时总结。读书,有一个由少到多、由薄到厚的过程,到一定阶段,必须要做到“由厚到薄”、“返博为约”。因此,我们要求 学生要把学过的东西,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总结要经常进行:每节课上完后要总结,一周学习内容要总结,一个月学习内容要总结。善于总结是学好文科的重要环节。
四、复习备考中存在的困惑及对策
1、集体教研时主讲人关注的是教材,而不关注学生,缺乏研究,其他人只是默默地听,很少有人指出缺点,提出异议。这样的集体备课只有集中合作的“壳”,而没有思想碰撞互动的“魂”。因此,多采用“攻其一点”教研形式,以后要把教研的任务和内容进行细化,并具体落实到每位成员。集体备课不仅要注意“课前备课”,更要落实“课后反思”,把每个人的“反思”,在下次集体备课时分享给备课组成员,以便同组教师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学生作业敷衍,答题失误多,同一个题今天做错,以后还错!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学生作业太多,确实顾不过来,今后我们应进一步精选试题,压缩题量,提高质量,重能力培养,抓答题规范。
以上总结,可能有不妥之处,敬请有关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高三地理组
2013年1月20日
第五篇:2018届高三地理备考工作总结
2018届高三备考工作总结
2018年高考已经落下了帷幕,在全体高三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今年高考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令全校师生为之振奋,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因为我和这届高三师生共同拼搏奋斗了一年,也更能深深体会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它付出了大家太多的努力和汗水。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心里有太多的感受,焦虑、喜悦、希望、还有丝丝的遗憾。
一、指导思想
1、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立足学生,加强高三复习的计划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为核心,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3、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为途径,激发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做题能力。
二、复习方法和策略
1、把握高考的复习方向
对比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与2018年考纲,研究考纲变化,更好地把握2018年新高考的命题走向,理清高考备考思路,增强备考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应对高考的能力。
2、复习流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总体要求是:
(1)抓纲务本,夯实三基一标(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理论;标——课程标准);构建网络,形成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读图能力、应用能力、表达能力);按章节复习,做到全——稳——实。
(2)讲透高中自然地理,认识世界地理区域;活用人文地理观点,解决中国发展问题。(3)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区域地理部分则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4)紧抓主干,突出重难点,精炼考点。第一阶段具体方法与策略:
(1)抓中间,促两头。中间学生是主体,占到班级的大多数,抓住中间就是抓住整体。同时对两边学生有促进作用和带动作用。
(2)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对于学科主干知识尽量安排充足的时间,并放在复习的前期。
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内容。一般而言,学生应熟练掌握五大地理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和四大区位理论,即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结合有关图像对基本概念、规律、原理进行深入理解。其次,教师在分析有关问题时要把握到问题的实处,进行地理方法的提升,授之以渔。同时要处理好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和初中教材的关系。必修教材是高考复习中的重中之重。选修教材是对必修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复习中可根据高考重点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和提炼。选择初中区域地理典型地理现象或典型区域为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高中地理的知识和原理分析研究区域地理现象的成因,掌握区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3)定高标准,适当提速——体现复习课的特点。整个复习阶段的基本要求是要重视教材,重视基础,但是,复习标准要比上新课高,不再是新课的低水平、浅层次重复,而是更高层次的、更高水平的再现和能力的提升。注重在掌握基础知识上提升能力,提升应用基础知识。(4)增大容量,注重拓展——让复习课增值。第一轮复习虽然基本上是按照教材一章一节地复习,但需补充、应扩容,要把课堂的容量做足。拓展渠道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对教材的高度整合,这必须建立在对教材的非常熟悉和高超的驾驭能力之上,做到收放自如;二是有多年的积累,做过大量的练习题,见过很多的经典题型,能将这些经典题恰当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行深化、拓展。通过增容,通过拓展,让教材由薄变厚,让复习课增值。
(5)整合教材,重组知识——构建知识新网络。教师有必要对多本教材内容相近的知识板块进行重组,构建新的知识网络。
(6)点面结合,以点为主——点讲教材重难点。具体要求是:记知识、明重点、讲问题、破难点。学生能一目了然的或已经弄懂了的知识,不讲;提示重点,破解难点。
(7)创建通式,化繁为简——以降低难度、增强信心。一些特别抽象的内容,如地球运动方面关于时间、日期、昼夜长短等方面的计算,老师应很好地归纳总结出公式,然后让学生使用公式,化整为零,层层分解,步步推导,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要提高主观题解答能力,老师应多提供些具体的、典型的案例,认真剖析解题的思路,展示解题的过程,总结解题方法,形成基本套路,然后让学生模仿——领悟——逐渐形成能力,实现解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标。
(8)以训练为途径——增强复习课的实效性。学生的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通过有效的训练得来的。要克服传统课那种课堂上只有讲,没有练的弊端。训练不只是课后的事,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练,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
(9)尽早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答题指导也尽早进行并严格要求;及早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
第二阶段——学科内综合专题复习,一般二个月的时间
把握主干,训练方法,培养思路,提高能力。对重点的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也更能培养考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这一阶段的复习要凸现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应试能力。
第三阶段:排查疑难点,查漏补缺,回归课本,高仿真模拟。以练习为主,讲解为辅。练习时要围绕重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精选试题,围绕个案做好讲评,进行思维的撞击和知识的整合。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基础知识不扎实影响高三复习的整个进程和复习效果,以后在高
一、高二就要狠抓基础知识。
2、对基本的地理规律与原理要灵活运用,死记硬背的时代已经过去,原理的运用不灵活,得分率不会特别高。所以,原理的内化与运用是高三一轮复习的重点。
3、重视初中的世界和中国区域地理,夯实区域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将区域知识同高中教材结合起来,不要孤立区域知识。
4、一定要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高考更侧重用有限的题目考察更多的知识点,能否快速灵活的整合运用相关知识很关键。
5、一定注意地理学科生活化的特征,同时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要灵活,不要过度解读信息,也不要对关键信息完全无感。
6、在高
一、高二阶段就要注意综合题分析方法、答题方法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