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备考思 路(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0:5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地理备考思 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地理备考思 路》。

第一篇:高三地理备考思 路

高三地理备考思路

丁礼兵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说明”对地理学科的考试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知识范围含4个部分:

1、自然地理和地图;

2、人文地理;

3、世界地理;

4、中国地理。能力要求有10个方面,其中包括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识记重要的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等。针对“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要求,高三阶段的地理复习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着眼教材对地理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以高中地理为主线糅合相应的初中区域地理的内容,使地理的基础知识系统化、要点化、规律化,便于掌握和记忆。

2、重视能力训练,努力提高复习效果。以历年高考阅卷分析报告来看,考生的失分原因不外乎以下六种: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要领和原理混淆不清;二是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三是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四是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原理与规律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五是填图分析、填图绘图的技能不熟练、不规范;六是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要点。以上种种情况的发生除与平时学习不牢靠外,更多的原因是缺乏针对性的能力训练,高三阶段在加强地理知识全面系统复习的同时,要重视能力训练,要通过完成一定的练习巩固地理基础知识,提高地理的综合能力。

3、狠抓地图教学。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历届高考都非常注重对地图知识的考查。2001年文科综合卷中的地理试题更可以说是“题中有图”,甚至和政治、历史交叉的试题也均以地图切入。高三阶段要加强地图教学,重视地图、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努力提高读图、识图、填图、绘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

4、关注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关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综合科目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考查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命题指导思想,地理学科应注重以下的能力培养:

1.能利用地理数据、图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去发现相同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之间的区别;去把握不同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重视“图文转换”的思维训练。

2.能阅读、理解、选择和使用地理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说明和解释相关问题。

3.能通过地图、图表、各类景观图、示意图、曲线图等直观知识载体去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寻找规律,探究原理。要能应用所学知识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述。

4.能分析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变化发展的原因,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不仅要了解是什么(地理事象),更重要的要懂得为什么(探究原因),还得研究怎么办(改进措施)。

所谓“素质”与“能力”,除了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经验还主要指较快获取知识的能力,对新事物反应的敏锐性、个人的品行和修养。不少公司录用新人时都会进行人格测试,往往一些专业以外的条件会决定你到底是个“将才”还是个“帅才”。其实从实践的结果看,这种“专业不对口”的效果也不错。这正应了魏书生老师的话,实力很重要。

5.能根据地理事实材料作出科学和有效的判断、归纳和推理,重视思维个性的培养和逆向

思维的训练。

6.能正确评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增强现代人的意识,顺应“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

7.能体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重视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类和世界的前途命运。

有关专家指出,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地理高考内容的主旋律,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地理时政的新闻报道,把学习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全球发展战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求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研究方法、形成的理念来阐释、分析、判断、评价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和现实存在的某种地理现象;分析实际的地理问题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外,要重视地理实践活动,通过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天文观测、气象测量、环境检测、岩体鉴定等活动,增强感性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教学中还要强调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产生,并非由单一因素构成的,其变化发展过程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全面正确解答问题。

第二篇: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我们知道,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吃透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为进一步搞好高三地理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我们高三备课组经过充分的讨论研究,特制定如下计划:

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15--2017年高考题,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重视每次月考后集体备课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 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

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北调、能源问题、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 从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要点也是导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是高三一开始复习老师就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要尽可能将失误减少到最低。

8、落实好每周的有效训练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及时在网上收集各地的试题,根据教学进度和高考的命题趋势,精心选题出好每周的周练题,并对周练的错题进行及时评讲,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总之,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8届高考地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三篇:高三地理复习备考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复习备考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高三地理组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和三年级高考复习具体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精细制订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高考复习内容。

高三地理复习为三个阶段:第一轮是夯实基础,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计划在2013年的3月初完成。该阶段以“小步子”、“慢节奏”进行复习,不盲目追求进度。本学期我们已经完成了必修三本教材和区域地理的复习,春节过后用两周时间复习选修地理,结束一轮的复习。第二轮是专题复习,到2013年4月底结束。专题的个数不易太多,专题不易太大,以小专题形式进行,以评代讲,达到查漏补缺和提升解题能力的目的。第三轮是综合复习,贴近高考,关注热点,创新试题,标准命题,规范答题,调整心态,积累实战经验,全面提升学生高考应试能力。

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准确把握高考内容、要求和方向

1、利用暑假,让老师把近三年高考课标卷做一遍,深刻理解其考查的内涵,熟悉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形式和要求,明确复习的方向,理清教材复习的重、难点,高屋建瓴地引领学生对教材进行复习。

2、经常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和研究考纲及说明,熟悉高考大纲的内容、要求和方向, 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3、认真组织两种形式的周教研活动:一是“说课研讨”。①明确主备人及其主讲内容(本周教学计划和内容、课标和考纲要求、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习题筛选等);②要求其他成员发表意见,对主备人方案给予肯定或提出异议;③主备人综合集体意见,对主备教案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集体教案。二是“攻其一点”。有时教研“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间缺乏碰撞和交流,教研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采取取其一点备细备精,说深刻说到位。通常就某一教学重点或难点如何突破让每一位教师分别发表看法并展开讨论,多方论证比较,最后达成共识。

4、认真组织教研课、观摩课的听评活动。本学期我们一共组织了12次教研课,通过学校领导的指导和本组教师的点评,使授课教师更清楚地发现自己课堂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方 面,听课教师也都从不同方面吸取经验和教训,改进了自己的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青年教师经常听老教师上课,虚心向他(她)们学习和请教,使自己迅速地适应了高三的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绩。

三、精心组织教学,认真做实备、讲、练、批、辅等教学常规环节

1、备课方面:

在集体备课统一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每一位教师从自己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集体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发挥集体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彰显教师的独特教学魅力,从而形成真正的能够满足学生所需要的多样化课堂教学形式,打造激情和高效课堂,发挥课堂是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主阵地作用。我们对教案提出明确要求:①体现考纲要求;②全面挖掘和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及辅助资料,整合知识体系,突出重点,使学生对所授知识易学易记。

2、讲课方面:

只有课前充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自如的驾驭教材,把控好教学的节奏,完成课标和考纲要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为打造实效课堂,我们反对四种课堂倾向:①不顾教学重点所在,在一个简单问题上过多的补充自己较为熟悉的材料,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②三言两语讲完教材,留下大量时间让学生看书做练习,美名曰“自主学习”,结果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没有弄清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③动辄就讨论一些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美名曰“激情课堂”;④“满堂灌”不给学生自主思考、发出质疑的机会。

3、练习方面:

1、认真编写周练、周考试题是夯实地理基础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筛选体现当前所讲的内容,筛选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内容,筛选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内容,筛选有利于培学生养论证和表述地理问题能力的内容。

2、在平时练习中要求学生重视审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具体做法有:第一,慢审题,快答题。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后较迅速地 规范书写。慢审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出“题眼”,即解题钥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信息。

3、要求学生及时整理“地理纠错集”,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反思,教会并督促学生自己做好地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地理解题方法的积累。

4、批改方面:

只有认真细致地批改作业,才能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兴趣,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作业评讲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在批改作业时着重检查学生的做题习惯(审题、做题、反思与总结),答题的思路和方法,答题的基本模式(思维、应用、语言),以及使用学科语言的规范性。每次作业批改之后还要进行细致地统计,对错误原因进行准确地分析,对每道题的讲评思路精心地设。

5、辅导方面:

①辅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升学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还要“以新带旧”、“查漏补缺”,必须有时间账,所以必须学科计划辅导学生科学制定复习计划。

②辅导学生认真听讲。到了高三有部分学生有一种错误的想法,以为老师已经讲过了就不注意听课。针对该种错误思想,我们及时地告诉学生:每科的老师都是专门研究自己所教的科目,对高考怎样考,考些什么都是比较清楚的,老师在讲课之前都要精心的备课,认真的组织复习的内容,复习的方法等,在复习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听讲是各环节的核心。如果说走捷径,听讲就是捷径。

③辅导学生有效做作业。高三学习时间比较紧,各科老师都布置大量的作业,致使许多学生只能忙于应付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们首先让学生明确作业的意义和目的。作业其实是检验、深化、巩固所学的概念、原理、理论,并且熟练地运用这些概念、原理、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能力。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做作业时必须“精做”、“钻透”、“反复推敲”、“仔细琢磨”,“对于典型习题一定要舍得下功夫,不要只满足于能做出来,而是要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然后再去做同类的题加以巩固”。要思考题目,精于审题,要搞 3 清楚从哪里入手去做题,在“已知”和“未知”间怎样搭桥,经过几个步骤?做错了,为什么错?做题要有足够的量,但是也要适度。

④辅导学生及时总结。读书,有一个由少到多、由薄到厚的过程,到一定阶段,必须要做到“由厚到薄”、“返博为约”。因此,我们要求 学生要把学过的东西,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总结要经常进行:每节课上完后要总结,一周学习内容要总结,一个月学习内容要总结。善于总结是学好文科的重要环节。

四、复习备考中存在的困惑及对策

1、集体教研时主讲人关注的是教材,而不关注学生,缺乏研究,其他人只是默默地听,很少有人指出缺点,提出异议。这样的集体备课只有集中合作的“壳”,而没有思想碰撞互动的“魂”。因此,多采用“攻其一点”教研形式,以后要把教研的任务和内容进行细化,并具体落实到每位成员。集体备课不仅要注意“课前备课”,更要落实“课后反思”,把每个人的“反思”,在下次集体备课时分享给备课组成员,以便同组教师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学生作业敷衍,答题失误多,同一个题今天做错,以后还错!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学生作业太多,确实顾不过来,今后我们应进一步精选试题,压缩题量,提高质量,重能力培养,抓答题规范。

以上总结,可能有不妥之处,敬请有关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高三地理组

2013年1月20日

第四篇:2018届高三地理备考工作总结

2018届高三备考工作总结

2018年高考已经落下了帷幕,在全体高三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今年高考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令全校师生为之振奋,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因为我和这届高三师生共同拼搏奋斗了一年,也更能深深体会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它付出了大家太多的努力和汗水。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心里有太多的感受,焦虑、喜悦、希望、还有丝丝的遗憾。

一、指导思想

1、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立足学生,加强高三复习的计划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为核心,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3、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为途径,激发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做题能力。

二、复习方法和策略

1、把握高考的复习方向

对比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与2018年考纲,研究考纲变化,更好地把握2018年新高考的命题走向,理清高考备考思路,增强备考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应对高考的能力。

2、复习流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总体要求是:

(1)抓纲务本,夯实三基一标(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理论;标——课程标准);构建网络,形成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读图能力、应用能力、表达能力);按章节复习,做到全——稳——实。

(2)讲透高中自然地理,认识世界地理区域;活用人文地理观点,解决中国发展问题。(3)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区域地理部分则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4)紧抓主干,突出重难点,精炼考点。第一阶段具体方法与策略:

(1)抓中间,促两头。中间学生是主体,占到班级的大多数,抓住中间就是抓住整体。同时对两边学生有促进作用和带动作用。

(2)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对于学科主干知识尽量安排充足的时间,并放在复习的前期。

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内容。一般而言,学生应熟练掌握五大地理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和四大区位理论,即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结合有关图像对基本概念、规律、原理进行深入理解。其次,教师在分析有关问题时要把握到问题的实处,进行地理方法的提升,授之以渔。同时要处理好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和初中教材的关系。必修教材是高考复习中的重中之重。选修教材是对必修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复习中可根据高考重点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和提炼。选择初中区域地理典型地理现象或典型区域为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高中地理的知识和原理分析研究区域地理现象的成因,掌握区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3)定高标准,适当提速——体现复习课的特点。整个复习阶段的基本要求是要重视教材,重视基础,但是,复习标准要比上新课高,不再是新课的低水平、浅层次重复,而是更高层次的、更高水平的再现和能力的提升。注重在掌握基础知识上提升能力,提升应用基础知识。(4)增大容量,注重拓展——让复习课增值。第一轮复习虽然基本上是按照教材一章一节地复习,但需补充、应扩容,要把课堂的容量做足。拓展渠道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对教材的高度整合,这必须建立在对教材的非常熟悉和高超的驾驭能力之上,做到收放自如;二是有多年的积累,做过大量的练习题,见过很多的经典题型,能将这些经典题恰当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行深化、拓展。通过增容,通过拓展,让教材由薄变厚,让复习课增值。

(5)整合教材,重组知识——构建知识新网络。教师有必要对多本教材内容相近的知识板块进行重组,构建新的知识网络。

(6)点面结合,以点为主——点讲教材重难点。具体要求是:记知识、明重点、讲问题、破难点。学生能一目了然的或已经弄懂了的知识,不讲;提示重点,破解难点。

(7)创建通式,化繁为简——以降低难度、增强信心。一些特别抽象的内容,如地球运动方面关于时间、日期、昼夜长短等方面的计算,老师应很好地归纳总结出公式,然后让学生使用公式,化整为零,层层分解,步步推导,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要提高主观题解答能力,老师应多提供些具体的、典型的案例,认真剖析解题的思路,展示解题的过程,总结解题方法,形成基本套路,然后让学生模仿——领悟——逐渐形成能力,实现解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标。

(8)以训练为途径——增强复习课的实效性。学生的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通过有效的训练得来的。要克服传统课那种课堂上只有讲,没有练的弊端。训练不只是课后的事,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练,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

(9)尽早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答题指导也尽早进行并严格要求;及早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

第二阶段——学科内综合专题复习,一般二个月的时间

把握主干,训练方法,培养思路,提高能力。对重点的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也更能培养考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这一阶段的复习要凸现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应试能力。

第三阶段:排查疑难点,查漏补缺,回归课本,高仿真模拟。以练习为主,讲解为辅。练习时要围绕重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精选试题,围绕个案做好讲评,进行思维的撞击和知识的整合。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基础知识不扎实影响高三复习的整个进程和复习效果,以后在高

一、高二就要狠抓基础知识。

2、对基本的地理规律与原理要灵活运用,死记硬背的时代已经过去,原理的运用不灵活,得分率不会特别高。所以,原理的内化与运用是高三一轮复习的重点。

3、重视初中的世界和中国区域地理,夯实区域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将区域知识同高中教材结合起来,不要孤立区域知识。

4、一定要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高考更侧重用有限的题目考察更多的知识点,能否快速灵活的整合运用相关知识很关键。

5、一定注意地理学科生活化的特征,同时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要灵活,不要过度解读信息,也不要对关键信息完全无感。

6、在高

一、高二阶段就要注意综合题分析方法、答题方法的训练。

第五篇:2018届高三地理备考专题湖泊

2018届高三地理备考

湖 泊

一、湖泊的成因类型

(一)内力湖

1.火山湖:火山口为盆地形,积水成湖,如长白山天池、湛江湖光岩。熔岩堰塞湖:火山岩浆下泄堆积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如黑龙江的五大连池。

2.构造湖:由于地壳内力作用所产生的地壳断陷,在断层线上发育成湖。构造湖特征鲜明,湖岸陡峭且沿构造线发育,湖水一般都很深。如东非大裂谷中的坦噶尼喀湖,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中国昆明滇池等。

(二)外力湖

所有外动力地质作用都可形成湖盆,规模小、水浅、湖盆周围可保留一些相应的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地形和沉积物。

1.河成湖:①河流截弯取直,牛轭湖。②河漫滩上洼地在海水泛滥后暂时性的湖。

2.冰蚀湖:冰川地区尤其是大陆冰川地区,由于冰的刨蚀作用在岩性软的地段形成洼地,冰融后成湖。如北美洲五大湖。

3.海迹湖:原为海域的一部分,因泥沙淤积而与海洋分开,形成湖泊。其中最常见的是潟湖——靠近陆地的浅水海域被沙嘴、沙坝或珊瑚礁所封闭或接近封闭而成。(有一些形成较久的古潟湖,因长期于海洋隔离,陆地淡水注入,已逐渐淡化而成淡水湖,称残迹湖,如杭州西湖。)

4.风蚀湖:水浅,易成为盐咸湖。

5.溶蚀湖:地面溶蚀洼地地下溶洞的坍陷。

二、亚洲湖泊

(一)亚洲湖盆成因类型:主要包括构造湖(如贝加尔湖、库苏泊、死海等);海迹湖(如里海、咸海);冰川湖(如青藏高原上的多数湖泊);火山作用形成的湖泊(如白头山天池、镜泊湖等);风蚀洼地湖(如我国内蒙古、新疆干旱地区的一些湖泊)等等。

自然界的湖盆成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地质作用的结果,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发育在北美(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由五大著名湖泊组成:安大略湖、伊利湖、休伦湖、密歇根湖、苏必利尔湖。原先是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湖,而后又经过冰川的刨蚀作用改造而成。由于湖盆成因不同,各类湖泊的分布反映了地质条件和自然地理情况。

(二)从湖泊水文和化学特性方面划分,亚洲湖泊的类型有:咸水湖(如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东部、死海等);淡水湖(如贝加尔湖、洞庭湖、兴凯湖等)。

三、湖泊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含沙量、结冰情况、盐度情况等。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凌汛、水能。)

气候条件对湖泊的水文特征有重要影响,例如在潮湿气候区,多形成水量丰富的、河湖串通的淡水湖,在干燥气候区,多形成水浅的和无排水口的咸水湖。

(一)湖泊的水位:

1、湖水来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冰雪融水,残留海水

湖水来源与湖盆所处的地形有关:地势高(山顶火山湖)——主要是大气降水的补给。

低洼处——地下水补给(潜水、泉水)。温湿区 —— 河水。

寒冷地区 —— 冰雪融水。

2、湖水的排泄:蒸发、渗透、流泄三种方式向外排泄,有些湖泊有较固定的泄水口。

泄水湖(外流湖)——具有泄水出口,温、湿区常见。

2018届高三地理备考

不泄水湖(内流湖)——无泄水出口,干旱区常见。当湖水补给≥排泄时,才能成为固定的湖泊。

间歇湖——雨季水充足时成湖,干旱时干枯。

3、湖泊水位的变化规律

按变化规律分为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

周期性的年变化主要取决于湖水的补给方式。降水补给的湖泊,雨季水位最高,旱季最低;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高原湖泊,最高水位在夏季,最低在冬季;地下水补给的湖泊,水位变动一般不大。

周期性的变化又分为年变化和日变化。有些湖泊因受湖陆风、海潮、冻结和冰雪消融等影响产生周期性的日变化。

非周期性的变化往往是因风力、气压、暴雨等造成的。此外,由于地壳变动、湖口河床下切和灌溉发电等人类活动也可使水位发生较大变化。

练习1:右图中的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指出湖水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解释原因。(10分)

练习2:2013年3月24日太湖吴江水位站的水位由2.48米增至3.12米,而同时百渎水位站的水位由3.06米减至2.64米,两站同期相差0.55米。判断该日太湖百渎和吴江水位站水位增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6分)

从湖泊水位变化看出湖盆特征:

(二)湖泊的盐度:

1、涉及到水和盐两个要素多寡的关系。

2018届高三地理备考

2、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

练习3: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1)描述L湖湖盆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6分)

(2)用水循环原理解释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过程。(6分)

练习4:巴尔喀什湖,以湖水东部咸西部淡著称于世。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是?

(三)湖泊的含沙量

湖盆容易淤积泥沙,使得从湖泊流出的河流含沙量减少。而湖盆含沙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入湖河流的含沙量,及当地的风沙情况。

咸水湖湖盆的泥沙,及河流入湖口的泥沙,在枯水季节会出露,成为其他地区风沙的源头。

练习5: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内,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简述安加拉河的水文特征(8分)。

练习6:(2008全国卷)指出刚果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2018届高三地理备考

思考:针对洞庭湖湖区出现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先造林”的治理思路。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治理思路的理解。(6分)

练习7:(2014全国1卷)右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练习8:(2004年全国卷)图中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6分)

(四)湖泊的结冰——影响因素:

直接因素:气温

间接因素:纬度、地形、盐度、水深、离陆地远近、流动性、温泉(地热)

练习9:读右图,里海北部有一条注入里海的较大河流。分析里海北部比南部早结冰的原因。(6分)

练习10: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

2018届高三地理备考

分析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6分)

练习11: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洞里萨湖是该区域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最大水面可达1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11米;最小水面只有3000平方千米左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该国多次获得“世界最好大米”称誉的茉莉花香米,主要产于洞里萨湖和湄公河的泛滥平原。

材料三: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

(1)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根据图文资料说出其流向的周期变化,并分析原因。(10分)

(2)洞里萨湖沿岸农民主要从事渔业捕捞和稻米生产。分析当地农民一年中安排这两项农事活动的时间及其原因。(8分)

(3)简析洞里萨湖湖面季节变化对种植业和渔业的有利影响。(6分)

2018届高三地理备考

(4)分析该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并指出修建该水库的原因。(10分)

小结:

补充:湖泊之最:

世界上湖泊最多的是北欧的芬兰——湖国5万54个面积33万多。

最大的湖泊是苏联的里海(咸水湖);苏必利湖(淡水湖)436340平方公里。最深的湖泊是苏联的贝加尔湖1620米。

最高的湖泊我国青藏高原上的纳本湖,湖面海拨4718米。最低的湖是巴勒斯坦、约旦交界的死海,湖面-395米。

我国湖面、泊众多,2万多个,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面积最大的湖是青海湖(4583km)(咸水湖)。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答案: 练习1:

夏季湖水水位高,冬季水位低(2分)。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2分)。

原因:D湖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流水,而河流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冬季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量小,(2分)。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少(2分)。练习2:

西北风(2分)。百渎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岸(或吹离岸风),表层湖水流向东南(2分)。吴江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岸,且湖岸是向西的喇叭口(或水面狭长),有利于表层湖水的集聚(2分)。练习3:

2018届高三地理备考

(1)特点:L湖湖盆西部、北部缓,东部、南部陡。(2分)

理由:(湖泊水位就是等高线),湖泊西、北侧水位线稀疏,说明坡度较小;东、南侧水位线密集,说明坡度较大。(4分)(2)(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用水增多,导致)入湖(甲河)水量减少(2分);湖泊水位下降,水量减少,出湖水量(乙河水量)减少(2分);蒸发旺盛,盐分在湖泊中积累(2分),(湖泊盐度逐渐升高)。练习4: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东西部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练习5:

径流量稳定;结冰期长;有凌汛现象;含沙量小。(每点2分,共8分)。练习6:

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刚果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练习7: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练习8:

主要有两个来源:—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练习9:

北部比南部纬度高,气温低;北部有河流汇入,盐度较低;北部河流汇入时带来泥沙,北部湖床水位较浅。练习10:

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2分);属于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2分); 湖泊面积和深度大,水量大,热容量大,冬季湖水降温慢。练习11:

(1)5~10月,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1分)11月~次年4月,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1分)。原因:该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5~10月为雨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洪水期(2分),水位上涨(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河水补给洞里萨湖,所以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2分)。11月~次年4月为旱季,湄公河干流处于枯水期(2分),水位回落(低于洞里萨湖水位),湖水补给湄公河干流,所以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2分)。

(2)旱季时主要从事稻米生产(1分);雨季时主要从事渔业捕捞(1分);

原因:旱季时,洞里萨湖和湄公河水位降低(1分),泛滥平原成为肥沃的耕地(2分),此时主要从事稻米生产;雨季时,洞里萨湖和湄公河水位上升(1分),泛滥平原(耕地)被淹(2分),此时主要从事渔业捕捞。

(3)使农事和渔事活动具有季节性(2分);

丰水期淹没的农田沉积了大量的泥沙和有机质,提高了土壤肥力(2分);

丰水期河流带来的泥沙和有机质,以及淹没的土地上的动植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来源(2分)。(4)洞里萨湖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两季;(2分)雨季,湖泊水位超过地上水库坝高,湖水

2018届高三地理备考

淹没地上水库,自动实现蓄水。(2分)

旱季,湖泊水位下降,此时种植水稻需要地上水库放水灌溉;(2分)水库位置高于水稻田位置,有利于引水自流灌溉。(2分)

下载高三地理备考思 路(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地理备考思 路(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地理复习备考计划

    高三地理复习备考计划 信宜怀新中学梁 莹 以《高考大纲及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以适......

    高三地理备考复习体会

    立足考纲考点,紧扣地图材料 定位区域事物特征,剖析规律原因影响 ——高三地理备考复习体会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又一届高三复课再次进入百日备考冲刺阶段。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教......

    2008-2009高三地理备考计划(五篇材料)

    2008—2009学年高三地理备课组高考备考计划 梁绍文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科考试大纲》为依据,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2007、2008年高考......

    2020高三地理备考相关内容(合集5篇)

    高三地理怎样进行复习,如何提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有效性?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高三地理备考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0高三地理备考相关内容1答题技巧1、解读......

    2013届高三地理复习备考计划[定稿]

    2013届高三地理复习备考计划 一、紧抓高考命题思想 1、地理学科特点 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点,归纳比较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地理学科的教材知......

    张咏高三地理复习备考计划

    高三地理复习备考计划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

    高三美术班的历史备考思路[范文大全]

    高三美术班的历史备考思路 报考美术的高三学生,高一、二两年主要专攻美术,高三上学期学校鼓励学生到外面进行深造学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几乎与文化课“无缘”,除了个别之外,......

    教学论文:浅谈高三地理备考成功之道

    浅谈高三地理备考成功之道 高考是对考生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查,尤其是文综地理试题在考生能力与素质的考查方面力度加大,表现更加突出。因为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