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谈2010年高考作文1

时间:2019-05-14 13:5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谈2010年高考作文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谈2010年高考作文1》。

第一篇: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谈2010年高考作文1

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谈2010年高考作文1

进一步端正文风

——高考作文阅卷感想

何永康

今年高考作文题是“绿色生活”,套用一下,咱们考生的文风也应当是“绿色”的。

这是一种隐喻,意思是说:高考作文的文字表述应当清新、自然、本本色色、不事铺陈、不尚雕饰。这样的文风,有“绿色”意味。

然而,相当多的作文试卷均有文风上的毛病,突出表现为:堆砌华丽词藻,滥用古人佳句,大肆排比铺陈,玩深沉、玩哲理、玩抒情……

因为不能披露“问题试卷”,我在此模仿一段:

当春风又绿江南岸,到处草长莺飞;

当春来江水碧如蓝,知春的小鸭子活泼泼地戏水;

当天山积雪中冒出了一点小绿芽;

当东北黑土地上的林海再次泛出新绿,白桦树在春风中嬉笑;

当我的窗外雨疏风骤,绿肥红瘦;

当……

我从绿色的梦中醒了。品一杯清茗,抚一卷发黄的线装书,访问屈子,叩拜谪仙,迎接工部,目送东坡,听他们唱绿色的歌,好惬意,好爽啊!

啊,绿色生活就是如五

柳先生那样,隐居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啊,绿色生活就是如梭罗那样,远避现代工业的喧嚣,到瓦尔登湖去扬帆击水;

啊,绿色生活就是在沙滩上搭一个小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啊,绿色生活就是……

然而,当今人们远离绿色了,我看到:

太湖,蓝藻……

南方,大旱……

北地,沙尘……

城市,尾气……

乡村,农药……

还有我可爱的小石板街旁的长满青苔的旧屋,被无情地写上了“拆”字……

还有哥本哈根会议上各执一端,吵得不可开交……

——恕我不能再“创作”了!我的文字表述习惯使我无论如何也学不像。上面的仿作,已被我在无意中规范化了!

文如其人。文风即人的作风和个性风貌。我们恳切希望中学生朋友们在作文时返璞归真,顺手自然,实话实说,有话好好说。当然,在你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文字修养、文学素质达到一定高度后,你会游刃有余地调动缤纷的词藻、排比的佳句、张扬的思绪,你会将赤橙黄绿青蓝紫有韵律、有韵味地组合为凌空飞舞的长虹。长虹,总是自然而天丽的,有谁指责过彩虹“做作”呢?没有!本版所推荐的优秀作文中,就有几篇带有“我持彩练当空舞”的味道,中学师生们可以细细品味。

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提示另一个问题:有极个别的考生用文言写高考作文,这是容许的,写得好的同样得到肯定。但是,我们并不提倡。因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已经成为主流,大家喜闻乐见。我们期望中学生踏踏实实写好现代白话文,不要盲目“仿古”。

(《新华日报》2010,6.27)

第二篇:阅卷负责人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阅卷负责人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江苏省语文阅卷组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认为:

优秀作文应具有以下三大特质:

首先是能体现写作基本功,即文字不止于通顺,还要流畅;结构不止于完整,还要富于变化;书写不止于干净整洁,还要优美。

其次,选材要有个性,要新颖。高考作文是给定主旨的写作,不是自由创作,在主题相对接近的情况下,如果材料让人耳目一新,就可能赢得阅卷者的青睐。以“怀想天空”为例,当大部分同学停留在历史的天空下,与屈原、司马迁、项羽、韩信纠结时,有一篇作文写的是6月5日,作者和父亲在初夏的天空下割麦子的经历。一般来说,有孩子参加高考的家庭到了5月就进入临战状态,考生成为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极少有家长在考试前还让孩子到地里干活。这位考生的选材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有极强的个性色彩。他在考场上“怀想”前天在天空下收麦的经历,担心父亲一人在地里劳碌,考试结束,他仍将回到曝晒的阳光下,帮助父亲继续收麦。

第三,必须有亮点。既可以指语言技巧,也可以指选材立意。通篇出色当然好,一两句话的精彩也能见出作者的出众之处。就好比太阳有太阳的明丽、月亮和星星也有其独特的光辉,如果没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耀眼,至少要露出一点萤火虫的小尾巴。如前面提及的“怀想天空”的作文,考生写道:走进考场,顿觉清凉。这是因为他是从麦地走进考场,而大部分考生走进考场的情绪可能是紧张甚至烦躁,因为他们是从空调房走过来的。这里的“清凉”二字就是一个小的亮点。文章写到最后,作者说:“等我考完了,还要在烈日下再晒两个小时,怀想一下与父亲在如火骄阳下割麦的情景„„”这,就是一大“亮点”。

二、关于审题立意

无论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存在审题立意的难度。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审题失误,全盘皆输。

关于审题立意,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苏盛葵说:

离题、偏题写作,即便再深刻、再丰富,再有文采,再创新,那也是南辕北辙。切题是考场作文的基本要求。近年对切题有新倡导及新要求,从2009年开始,高考作文题题干中特别提出要“选准角度”。我们认为,材料选择的角度可为四个层级,其中“中心角度”、“重要角度”为“符合题意”;“沾边角度”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次要角度”的判断和给分由评卷现场掌握。

何永康以近几年江苏卷为例,对审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命题作文照样存在审题的难度,无论新词汇还是耳熟能详的词语,都要认真思量。譬如“好奇心”这个词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学生对意义不确定的词汇难以把握,审题难度就上去了。当年的大量考场作文写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产生了好奇心,因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实际上,不是有了好奇心就能造就一切,“好奇心”是个浅层次的概念,它只是一个出发点,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也可能是划亮了一根火柴,只照亮了一小片地方很快就熄灭了。有的“好奇心”甚至有“看客”之嫌。因此审题时要全方位考量,准确立意,下笔时才能言之成理。

再譬如“品味时尚”,何谓“时尚”,一定要有个定位。“时尚”必须具有这些要素:审美的、富有创意的、短暂的。不一定是新旧之争,因为穿布鞋有时也是一种时尚。部分教师认为这个考题对乡村考生不够公平,实际是对“时尚”的误解。

对流行词汇,审题一定要慎重,不能浅尝辄止。如看到“绿色生活”这个题目,考生立即想到的是环保问题,这就可能大而无当,要对“绿色生活”的本质仔细分析,能用明确的词语替换才能保证立意的正确深刻。“绿色生活”的特点应该是“顺乎自然”。

审题见出思维品质的高下,不跑题不离题是基本,写得深刻独到就能将优秀考生从普通人群中分离出来了。这是选拔性考试必须具备的功能。

周宏认为:

一线教师在评判学生作文时可能存在标准苛严的问题。有一则材料说,冬天来临了,大雁飞向南方过冬,而狗熊无法迁徙,只能留在冰天雪地里度过寒冷的冬天。要求学生针对这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每个人总有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上帝将一切都安排得恰到好处。狗熊到了冬天便会挪动它那充满厚实脂肪的身体,靠自己的身体特点抵御寒冷;大雁扑腾着有力的翅膀飞向温暖的南方。试想,如果一定要没有翅膀的狗熊飞到南方,纤瘦的大雁留在北国,这该是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情!

不同的物种,生存方式不同。根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符合自己实际,适合自己生存的模式,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教师在这里批阅:从这个角度立意并不好。要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来思考立意。)

不适当的选择会耽误甚至毁灭自身„„大雁无法理解狗熊的“懒惰”,狗熊也无法认同大雁的“长途劳顿”。但是他们都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战胜了寒冷的冬天,这便是胜利。也许对于你的生活方式,他人难以理解,无法认同;但只要无损于他人却有益于个人,那无疑是对于你自己的上佳选择。别人的方式也许令你羡慕,但那不一定适合你,选择的时候我们要理智„„面对不同的声音,务必有一个冷静的头脑才能安全快乐地度过你“人生的冬季”。

这篇书写美观、语言流畅的文章,教师判分为48分。48分是三类卷中中等偏上的成绩。满分为70分的作文,一类卷可以打到63-70分,二类卷52-62分,三类卷39-51分。

据推测,在模拟测试中,教师打低分的原因是爱护考生,但周宏指出,准确判分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己的真实写作水平。没有确切理由的严苛会损害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这篇作文应放入二类卷上里。

推测教师对这则材料主旨的把握,可能是赞美大雁自强不息的精神,大雁在恶劣的环境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耐,战胜自然;而狗熊则是一味适应自然,缺乏进取精神。--这样的立意,一般学生能想到。但像上面这位学生的立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并无失误,而且可能是学生的独辟蹊径,完全是基于原材料的正确阐释,教师应予认可并加以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创新性人才。

胡勤认为:

一些规则对作文的立意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关系型话题,思辨性强,要求辩证思考事理关系的两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抓住了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却忘记了另一个,或者肯定了一个关键词而否定了另一个,导致片面绝对。比如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立意和选材范围都非常明确,必须围绕“出人意料”,还要揭示其“合乎情理”的本质。文章必须扣住话题的两个方面。

三、关于真实

不少人以为真实就是完全不加选择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严格的自然科学意义上讲,不加任何修饰和选择地展现自我的确是“真实”,但考场作文如果展现的是个性的褊狭、性情的冷漠、品德的自私等负面的“真实”,阅卷者肯定是难以接受的。有人可能会认为,充满朝气的个性、与人为善的品格等等,并非人性的全部真实,甚至可能是“伪”,因而提倡完全暴露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其实,考试作文不仅在检测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检测考生的思想深度、价值观念和情感世界,因此,显示在作文里的“真实”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美感。

周宏认为:

写真话的作文都会得高分吗?不会。触犯底线,危害到民族国家根本利益的无原则的真,很难及格;片面绝对、低级庸俗的真,不会给高分。因为真还有高下之分。

求真、写真要有品位。片面绝对、低级庸俗的真,不会给高分。作为受过多年教育的高中生,更要重视精神追求。他既具有理性,又从不丢失梦想;他现实却不庸俗,独立却不偏激;他在表露自己的情感时,不会忘记问一下:“我的抒情合情合理吗?有事实依据吗?”在阐发自我观点时,总是要想想:“我的观点有理有据吗?别人会怎么反驳我?”也就是说,在抒发真情时会带着理性的判断,在展现自得之见时会有着辩证的思考。当然,这就要求学生努力挣脱比较平庸的“本我”,表现既真实又有品位的“超我”。

苏盛葵认为:

在审题正确的前提下,作文最重要的是追求本真。

一是本真的思想。写作最原初的动机就是表达个人的思考。写自己而不是去写别人是作文的天然法则。学生对政事的理解与认识,对人生的见识与参悟,对世道的感受与领略,是有限的,甚至是肤浅的,作文只能是表达学生的思考与认识,可能显得感性、生涩、率真、生活化。从这点来看,作文评分标准中的“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见解新颖”是中学生很难做到的。

二是本真的情感。文章最珍贵的是真情,不要虚情假意,无病呻吟。假情、矫情何以泛滥?我们务要反思的是,当我们的孩子被逼着继而习惯于说假话、空话、套话的时候,我们失去的难道只是真情实感的好作文么?

三是本真的表达。考场作文不是作家的作品,学生的行文表达是有特定的表征的。我们年年在高考阅卷场,看到的大批大批的作文是材料模式化,结构三段论,人物论据清一色是屈原、嵇康、李白、陶渊明,特别偏爱雕章琢句,全是排偶句,句子整齐得不得了,还用着大量的生造词,玄妙空蒙,晦涩难懂,这哪是高中生的作文?

议论文的话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有些话题考生未必有兴趣,勉强为文,很难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一来,写作变成了为说理而说理,远离真实,因而催生了大量“套话作文”。

胡勤对此问题的看法是:

“套话作文”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题材总是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第二,文章结构表现为“穿靴戴帽三段论”,即用三个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作为文章主体,再加上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第三,作文的主题总是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平面上而不作深入开拓。也就是说,作文的材料熟烂、结构模式化和主题平面化构成了“套话作文”的三要素。根据我们几年来阅卷的不完全统计,出现在这类“套话”作文中的历史文化名人,以屈原、陶渊明、苏轼为最多,可称为“套话”作文的“三巨头”。其他常见的还有庄子、项羽、司马迁、嵇康、王维、李白、杜甫、柳宗元、李商隐、陆游、李清照、曹雪芹。不管你出的题涉及爱国主义还是环境保护,关怀底层大众还是建设精神文明,他们都可以用上述这些材料敷衍。考生切莫再入此“套”中。

四、关于创新

四平八稳还是标新立异?这是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困惑。标新立异可以获取高分,但也面临高风险。

周宏认为:

得低分而与众不同的作文不是真的“创新作文”,这类作文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读者难以理解其新鲜说法从何而来,和题目有何联系。具体而言,此类作文可分成三种,一种观点与题目有联系,审题没错,但论述或单薄或片面或武断;另一种审题也不错,但思维跳跃,逻辑混乱,全文找不出论证和论点的关系,仿佛在写另一篇作文;还有一种则是审题错误。这样的作文让人如何肯定和鼓励其“创新”?所以,明明不是创新惹的祸,而是论证不足、认识片面、逻辑混乱或审题错误造的孽,却怪罪于阅卷教师、迁怒于创新本身,显然有失偏颇。

考场作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创新:一是立意,二是选材,三是构思,四是文体。首先,选材求新。如果可能,尽量不要再让李白、苏轼、李清照、陶渊明、居里夫人、海伦·凯勒忙得不亦乐乎了。其次,构思求巧,尤其是记叙文,新巧的构思是创新的主要手段。至于文体的出新确实可以给读者以新鲜感,写得好甚至可以成为获得好评的“奇兵”,假如你为求新而刻意为之,而所求之新又非你所长,结果也会适得其反。所以,不妨在立意上多下工夫。对命题材料反复咀嚼,在思考“写什么”时,“怎样写”的构思应该已经相应而生。“怎样写”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行文开头分析材料,交代清楚你如何从中得出“创新观点”的,也就是交代清楚来龙去脉,引领读者随你的思维而去。倘若短时间内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你只有老老实实去写平稳充实的作文。

胡勤认为选择和运用个性化的材料是作文“求新”的好方法:

对作者来说,材料是主体之外的客观事物,本身并没有个性,只有进入作者内心的材料才会有生命,才会有个性,所以选择和运用个性化的材料途径只有一条:请走回你的内心。走回内心,探索你生活发源的深处,你永远拥有你的童年,那是你回忆不尽的贵重的富丽的宝藏,你要拾捡起过去久已消沉了的动人的往事,这样的材料就是你独有的,是个性化的。你长期坚守着的个性伴随着信念,构成你心中的蒙眬的世界,走回内心,看看它,所谓的材料还在不在,有没有承载着你的快乐与宁静、悲伤与愤怒。如果在而且承载着你摆脱不掉的这些情绪情感和思想,这样的材料从你的笔下流泻出来就是个性化的了。

五、以评分标准反观作文教学

何永康强调:

教师要抓学生的写作基本功,让学生将写作天赋释放出来,不要把学生教死。平时的作文教学要遵循作文的教学序列,各种文体、各种表现方式都要训练到位。让学生自然地写。以这些自然状态的写作获得的基本功来“垫底”,到了考试作文训练,点拨一下,教给学生一些临场作文的规范即可。

让学生顺乎自然地写,这些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对学生一辈子有益。有些教师热衷于考场作文技法训练,如果学生在高

一、高二的写作课上有过扎实的基础训练,可以做;如果纯粹教“技法”,一是本末倒置,二是对那些没有写作基础的学生,这些“技法”照样没用。

何永康教授借章熊先生的话做了叮嘱:几十万人写同一道考题,构思、选材容易撞车。因此,普通考生要注意审题立意的准确,优秀考生则要在构思和选材上显出自己的优势来。

胡勤建议:

让学生回忆曾经写过哪些自己觉得好的、特别是触动自己内心的文章、片段或句子,高中、初中甚至小学时候写的课堂作文、随笔和日记,都可以,把它找出来,看一看,读一读,沉静下来想一想,唤醒自己内心深处丰富、美好、能带给我们思考或想象的语言世界。如果对这些文字还不够满意,可以从不同的向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这些方面反思,重新改写,使之更加丰满深刻。

如果没有写过自己满意的好文字,那就赶快写。也许有的学生写不出来,还是要跟他说:“请走回你的内心,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唯一的方法是走回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

别人写得好的文字会摇动你的心,能碰撞出你心灵的火花。翻一翻你的书架,整一整你的书桌,找出你珍藏的宝,像面对自己的内心一样面对它们,重新思考、仿写„„

也许你积淀丰厚,才华横溢,面对任何话题都能浮想联翩,激情澎湃,那就没有必要备考,等待题目来激发你吧。

第三篇:阅卷归来谈高考作文作者

阅卷归来谈高考作文作者:zhangzhenya时间:2008-9-11 18:09:30来源:会员原创人气:552

为期11天的高考作文阅卷,从动员到培训,从培训到考核,从考核到上岗,让我收获颇多,这里就作文阅卷作总结,希望能对今后作文教学有所启示。

作文题目: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⑴角度自选⑵立意自定⑶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一、理解、审题

1.对提示语的理解

提示语共有两句话,其一是:“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

这句话由两个特称判断性质的分句组成。从“好奇心”“有无”和“保持”的角度,强调其现实状态。虽然是客观陈述,但命题的感情倾向性可以从“只是”和“都”中感受出来。同时,这里强调“好奇心”具有不稳固的特点,不予以保护。、保持。“好奇心”是会丧失的。其二是:“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这句话,命题尽可能列举了有关学习、事业、人生等八个方面的词语,其用意是提醒考生与好奇心相关的几个方面,并借助人们熟知的“形影”比喻,表明了命题对“如形”之“好奇心”的决定性、导引性地位的充分肯定。从“高尚”和“平庸”、“快乐”和“烦恼”这些对立概念的列举中,引发考生对“好奇心”这类心理现象的辩证思考。当这几个概念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与“好奇心”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统一。有的甚至构不成明显的逻辑关系。如“高尚”为道德品质,“平庸”属于才能,均与“好奇心”相距甚远,对考生的思考增加了难度。

两句提示语,不只是为了引出命题“好奇心”,还在于通过对“好奇心”多纬度地陈述,表达了命题对“好奇心”的认识。为考生的写作打开思路,特别是对中下等考生的写作做出了友情提醒。当然,提示语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对题目“好奇心”的理解

“好奇”是一个动词,“好奇心”是一个名词:“好奇”可以有具体的对象;而“好奇心”则是一种心性或心理。“好奇心”,指的是对自己所不了解的现象、规律或诸种人事景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一种心理现象。这里至少可以有三个侧面的理解,一是因为未知而产生好奇心,二是因为感知对象的新异而产生好奇心,三是因为对外部世界的探究而对平常事物而产生好奇心。好奇心是一种心理需求,是一种求异、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

“好奇心”的常见特征,与生俱来保持难,因人因时有差异。

健康的好奇心能引发人的潜能、热情、关注、探究。低劣的好奇心则让人变成平庸、低俗、无聊之类。

二、阅卷时关注点

命题在引导考生恢复对世间事物感性方面的认知,是对功利性教育下考生逐渐失去的好奇心的一种呼唤,这一用意命题者在提示语中已经充分表现。考生在内涵方面没有过多的思维空间,大多是就一点或几点阐述。

为此在评分时,对构思上没有特色,且语言匮乏的文章控制在基本分以下,对那些有生活体验的,有真情实感的,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在赋分上适当上浮,具体说:

1.记叙文写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⑴构思行文能始终扣住“好奇心”这一线索或主旨、人物、故事有特别之处,赞赏考生叙写自己的真切感人的生活故事。

⑵构思行文因“好奇心”而引发。且能够诠释叙写对象的个性特征和丰富性,描述得生动感人。

⑶构思与行文能用“好奇心”来统领。内容中化用、改写某一种材料。语言有文学色彩,表达有特色,显示较好的写作技巧。

⑷构思与行文角度比较独特,如用拟人化的手法,从动物、植物或其它自然物的“好奇眼光”看人间世事,或者写自然物的“好奇之心”,表达合乎情理。语言有明显特色。

2.议论文写作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关注。

⑴能扣住“好奇心”进行辩证说明,观点独到,论据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

⑵能扣住“好奇心”的某一个方面,分层次展开论述,层层深入,引例鲜活,富有特色,语言表达富有文采。

⑶独具慧眼,抓住“好奇心”的某个不易为多数人发现的议论点,条分缕析,鞭辟入里,发人所未发。

⑷文章的观点虽不够新颖独到,但在举例与论证上显示了论说的智慧,或能把比较直朴的观点论说得生动形象,富有情韵文采。

三、阅卷判分

1.基本分(今年采用“基本分”概念,换掉以往“切入分”概念)

文章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达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要求的,可视具体文章在55-53之间赋分。在此基础上,只要有发现“亮点”,就应该将分数上浮到5-10分,最高可到满分。

2.特殊赋分

⑴如果只根据提示语的关键词,议论或记叙只是平面展开、语言表述一般的,原则上不超过55分。

⑵仿佛有几个层次,其实只是事例的罗列与情节的铺排,相当于一大段,原则上不超过50分。

⑶全文几乎是科学家发明故事的汇展,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也没有对典型故事的深入分析,只是简单重复提示语中的相关观点,原则上不超过45分。

⑷虽然有几个部分,有观点,有例证分析,或者有完整性故事叙述,但明显与“好奇心”没有关联,只是在语言形式上强行贴上“好奇心”标签,最多不超过41分。

⑸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部分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上基本相同的不超过10分。

⑹文体写成诗歌的,上限为5分。

⑺完整而字数不足,正常赋分之外,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要视内容情况而定,最高分不超过46分,不再另外扣字数不足分。⑻另写其它题目的,扣2分。

⑼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字扣一分,扣满5分为止,卷面较差的,最多扣一分。

四、阅卷感受

1.绝大数的文章是经不起细致推敲的。强贴标签的情况数不胜数,如说李白因为好奇官场而为官,苏轼因为好奇黄州而写出名篇,屈原因为好奇而跳江,项羽因为好奇而自杀,昭君因为好奇而决定嫁往匈奴,汶川地震战士抢险因为好奇„„这类文章视材料个数,一个降5分,很多不过45。

2.材料撞车。写议论文的,今年的科学家真火,苹果把牛顿砸了无数遍,居里夫人无数

次研究,爱因斯坦无数次问问题,还有把前面的小阅读材料杨守敬抄抄,但是这样的“聪明人”太多了。写记叙文的,不是盒子就是抽屉,不是跟踪就是偷听,构思太单调。

3.卷面都很差,好的不是很多,这样肯定对阅卷者有心理影响。字差的如果要仔细看,是因为不要打高了。字好的要仔细看,是因为不要打低了。

4.排比开头结尾硬套情况很多很多,很多同学不知道从哪里背点东西往里面一抄,根本达不上边,弄巧成拙。加不了分,反而降了分。

5.题记太烂太多,有的一首诗歌,占了很多行,凑了很多字。很反感。

6.整体作文不好,50分以下很多,否则不会基本分55-53而均分跑到51的,而高分作文也不少,总的来说差距拉的很大。

五、总结归纳

1.要充分重视占语数外总分百分之十六的作文,因为以后主导方向是通过作文拉开差距。

2.不能投机取巧,背些材料强行贴上,要重视平时训练搜集材料,否则你会“死”的很惨,这类文章不超过41分。

3.不要写题记,阅卷人已经很反感这个东西了,何永康提出要禁止,有人写题记,不算字数,这样先把字数分扣掉。

4.不要乱套排比开头结尾,光有形而无内在内容,只会降低你的分。

5.文体意识要强,好些作文不象议论文,又不象记叙文,这类作文不会超过48分。

4.提倡写真情实感记叙文,这是方向,硬要求,要相信高考阅卷是能阅出“碧螺春”的真实水平的。

5.卷面一定要好,我只能讲绝对很重要,有很大差别。(其实你算算50万考生,400多个作文阅卷老师,除去培训考核只有8天时间,每天上下午各4个小时,除去休息7个小时,每分试卷2评,还有至少十分之一的三评卷,男老师还得出去抽根烟,冲瓶水,真的不想告诉你一份试卷是多长时间阅完)。

高考作文59.5分,语文奇才杨奇函口才赛于丹作者:不详时间:2008-9-12 20:05:32来源:会员转发人气:1066

“日出扶桑万树低,文科清华我第一。”今年,黑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满分考生杨奇函凭借文科650分的成绩,位居黑龙江省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学生之首,这是他被录取后的豪言。如果在以一篇文章定乾坤的时代,杨奇函就是状元了。他的学习经历与众不同吗?1日,记者对杨奇函进行采访,了解他的成长之路。

“我的名字是奇迹的奇,函数的函。”鹤岗市人,今年20周岁的杨奇函身高1.70米,体重只有48公斤,长着一对招风耳。这对耳朵令他颇为骄傲,他说这叫“大鹏展翅耳”。杨奇函说起话来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每一句文采飞扬的古诗词都能激发出他创作的激情,只要是他看过或听过的古诗文,他都能结合自己立即创新写出与之相似的文章。在学校里,他一流的口才无人不知,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他的口才和于丹有一拼。

高考作文写骈文

记者从哈师大附中参与评高考试卷的一位老师口中得知,杨奇函的作文中出现了一个错别字,其中一名评卷老师给出了59分,与其他给出60分的成绩一平均,杨奇函的作文成绩是59.5分。这位老师表示,高考作文在58分以上就可以称之为满分作文。

杨奇函写的是一篇骈文。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篇骈文中,他使用了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行文流畅。杨奇函说,他在高考中写这种另类作文其实是非常冒险的,不建议考生效仿。

杨奇函对考场上写的作文原文已经回忆不全了,只记住了题目和结尾。题目是《佛言帮

助赋》,结尾处是这样写的:发琼音于皓齿,咏伟意于丹唇。谒子一篇以敬苍生:帮成浩渺四大海,助化巍峨五弥峰。请君细分山水意,明舟一道渡苍生。杨奇函说,这其实是一首藏头诗:每句话句首字组合在一起是:“帮助请明”。

小学6年级用文言文写3000字检讨

“我最喜欢古代的诗词歌赋,尤其喜欢对联。”杨奇函介绍,他每次到饭店吃饭,第一眼先看饭店的名字,再找饭店里的对联,每次看完之后都会作一番评价。

说起对古代诗词歌赋的兴趣,杨奇函说,父母是普通百姓,所以家庭对他的学习没有太多影响。但可能正是因为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高,所以对他寄予厚望,他从小有两样东西可以随便买:玩具和课外书。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上小学2年级开始我就开始看课外书,《中国少儿百科》、《世界科普画廊》„„小学四年级那年,表哥领着我到他同学家玩,表哥的同学初中毕业,在他家里准备卖的旧书里面,我挑出了一本《山海经》,里面有许多民间传说,从那以后我就喜欢上了诗词歌赋,尤其喜欢对联。回家后就买了一本《唐诗鉴辞典》来读。”

“我是一个淘孩子,记得上小学6年级时,我头一次读了《三国演义》中的《出师表》一文,看了以后觉得非常喜欢。第二天上课,因为一件小事我把老师给气哭了,老师罚我写检讨,我就套用《出师表》的格式,写了一篇3000字的文言文检讨书。结果老师没看懂,再次狠批了我一次,说我写检讨书不认真。”

初中在学校“火”起来

到了初中以后,用杨奇函的话说,那就是他遇到了伯乐。“我是个好动的孩子,刚上初中时经常会与班上的同学打架,有一次在打架之后,老师又让我写检讨,我用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了半文言文半白话文的检讨,老师让我当着全班同学念一遍,以示警告。结果我念完了之后,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同学们一致表示,没听够,要求我再念一遍。”从那次写检讨以后,无论班级里有什么事,老师都派杨奇函去做,代表班级讲话,让他竞选学生会主席,每次他都不辱使命。而他参加竞选学生会主席时发表的竞选演讲则赢得了全校师生的认可:天为何高,因我们有豪情万丈;海为何阔,因我们志上骄阳;何去何从的方向由我们何去何从的翅膀,我们期待,我们渴望„„”他的竞选词点燃了校园里文学热的第一把“火”,结果顺利当选学校学生会主席。

杨奇函点燃的第二把火出自同学们对周杰伦的批评,他说,学校里有一部分学生声称周杰伦连歌词都唱不清楚,你们还崇拜他干嘛。就这件事,他写了2000多字赞美周杰伦的诗词,在校园里“火”了起来。

高中立下凌云壮志

虽然中考考入鹤岗第一中学,但他很上火,因为成绩不理想。军训以后,他为了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写诗一首:军训铭刻在心碑,白驹奋进马难追。雄心壮志皆不语,三年之后再扬威。

在高中阶段,他一如既往读书,参加学生会主席的竞选后当选,当选省级三好学生,在鹤岗中学生辩论赛中胜出,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杨奇函说,说是他的强项,运动是他的弱项,但就在这个弱项上他居然还得过奖。原来,高中时杨奇函的班级是文科班,一共有9个男生,为了能在运动会上取得名次,老师让体格好的选报了1500米,杨奇函没办法只能报3000米。老师私下说,跑一圈就可以下来。但跑起来以后自己就想,一定要坚持到终点。3000米应该在操场上跑7圈半,结果他跑了6圈半就被一体育老师揪下场来,并告诉他已经跑完全程,他成为全校第七名,也是班里唯一得分“选手”。当他找到裁判坦白时,裁判则说,结果已经公布,成绩已经记录在册,不能改了,他拿了一个本不属于自己的奖项。因此杨奇函发出感慨:“骐骥回蹄千浪堆,大鹏展翅万里辉。三千奔跑虽无冕,壮志凌云任尔追。”

复读一年改掉浮躁

中考时立下的凌云壮志在杨奇函首次参加高考时并没有实现,他在去年的高考中仅得了610分,报考上海复旦大学,落榜了,写给北大的自荐信也石沉大海。

“我当时相当上火,但我并没有灰心,决定复读,现场又作了一首诗:霞光碧照七彩开,龙吟虎啸聚英才。我先干得一杯酒,金榜题名我再来。”

“痛定思痛,我的缺点究竟在哪?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制约我成绩提高的一个大困难,我是个左撇子,平时在家都是左手拿筷子吃饭,右手写作业,眼睛还看电视,这可能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杨奇函首次高考后进行反思。

“我转战到大庆实验中学复读,刚开始成绩不理想,我的心里有些乱,我是不是真的没有实力冲击清华大学了?我在心里开始画问号。”杨奇函说,那时一个关键人物起了重要作用,他的班主任罗老师。罗老师在一次给同学们集体调整心态的课堂上说:“学习就应该像杨奇函这么脚踏实地。”“当时老师说这话时我有点吃惊,因为从初中到高中,老师普遍认为,杨奇函太浮躁了。而认真思考老师的话也的确如此,我不再是小学时的那个顽皮的问题少年,已经具备一个优秀的高中生的品质。”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沉下心来学习,我还认真读了《道家箴言录》。复读最后阶段,我的外语成绩连续11次得了126分,就是提高不上去。老师说,只要把单词都背会了就能提高,当我把单词全背会了之后,奇迹出现了,我的外语成绩提高了一分,得了127分。实践证明,单词的威力的确是无穷的,我的外语成绩由去年高考的126分提高到今年的141分。”曾有过高考失利经历的杨奇函已经能正视人生中的起落,为了勉励自己进入清华大学以后能够继续刻苦学习,他又送给自己一首诗:“雄心一抖天波碎,英豪舍我问乾坤。苍茫残云虚席待,明朝清华我至尊。”

第四篇: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启示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启示

作为教师,我知道每一份试卷后面,都有一位读 了12年书的孩子,他并不要我们“开恩”,他只期待 着我们的公正公平;每一份试卷后,还有一个家庭,这个家庭的父母正翘首企盼,盼望着孩子的考试能得 到公正客观的评价。深入此山中,方识真面目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启示 启东市汇龙中学:朱泉辉 2012年8月21日

一、聆听专家对高考作文的评价

二、了解评分细则

三、熟悉高考阅卷流程

四、明确阅卷教师的特点及要求

五、重视记叙文、提高记叙文

六、作文教学的几点想法 2012江苏高考作文 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 恐迟迟归。(孟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 爱得深沉。(艾青)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 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 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 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 罗兰)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 章。

一、聆听专家对2012江苏高考作文的评价

稳中出新,可以打90分。--凌焕新(省写作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第一,今年作文题中提示语改成了三段名诗名言,这不 仅仅是换一个形式的问题。以前命题中的提示语框死了或是 提示得不周密,反而弄巧成拙; 第二,过去出命题作文中,比较多的是在道德层面、思 想层面,这次从人的感情层面,强调的是真情实感,这是今 年的一个突破。爱是人类永恒主题,当然也是人们最熟悉的 常规议题,但是加上了一个忧,就变成了关系题,由感情题 增加了思考的空间,不仅适宜于记叙,同样适宜于议论; 第三,题目有重点,容量大,内容丰富,角度多样,可 选择性的程度高。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充 分发挥个人特长、个性特色。可见江苏的作文命题正在走向成熟:以学生为主体、以 写作为主体、以现实生活为本源、以选拔人才为宗旨。

一、聆听专家对2012江苏高考作文的评价

写大爱小爱都能得高分--王继志(南京大学教授、博导)考生可围绕三个题材领域来展开:第一块是私秘的亲子之情,这是人性层面的忧与爱,是一种小的忧与爱;第二块抒发的是一 种家国之情,这是悲悯层面的,包括了对祖国、对故乡、对乡邻、对人民、对土地的爱,这往往是众多诗人、文学家、政治家的情 怀,比如屈原、岳飞、文天祥等等,估计这些事例都很可能进入 考生试卷中;第三块表达的是全人类之情,又是我们说的终极关 怀,这是最高层次,属于一种最博大的,叫忧患层面的忧与爱,或者叫做宗教层面的忧与爱。这三种题材有大小之分,评卷时不 能够根据题材来决定等级。考生写母亲如何爱他,他对母亲的爱 如何由不能接受到接受,把心理情感过程变化写出来,照样可以 得高分。虽然他写的小爱小忧,但他表达只要是很好的,完全可 以跟写普罗米修斯的拯救全人类的一样打分。

一、聆听专家对2012江苏高考作文的评价

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何永康(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因为题目出得好,议论文、记叙文都很好 写。”何永康说,“忧和爱,是不要讨论的,但这 个题目本身有难度,好的写得很好,差的也写得比 较差,这就是好题目,很简单又很复杂。他进一步 解释,忧的对立面是乐、爱的对立面是恨,但这道 题却错位了,巧妙的排列组合将题目复杂化。“‘很可爱’,回到了语文本体,对中学作文有很 好的引导作用。”

二、了解评分细则 ㈠审题

1.对三则材料的理解 2.对“忧与爱”的理解 ㈡判分 1判分原则 2.判分等级 3.评分表解 4.几点说明 5.个案处理 ㈠审题

1.对三则材料的理解 材料一,“临行密密缝”的慈母之爱,源于 对游子“迟迟归”的忧虑,慈母不忍游子远行,又必须放手任其远行,这是亲人间忧与爱的交织。材料二,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面上是生灵 对环境的忧与爱,本质上是儿女对故乡、民族、国家的忧与爱。材料三,是对所写伟人的经历和品质的某种 概括。其中的爱和忧,超越种族、国界和故土,带有全球视野和宇宙情怀。

2.对“忧与爱”的理解 “忧与爱”不是一个简单的关系命题,而是一 个有着多重甚至悖论的复杂关系的命题。“忧”,可以是忧虑、忧患、忧郁、忧思、忧愁,甚至是忧愤;“爱”,可以是情爱、慈爱、友爱、博爱,甚至是溺爱。而“与”所传达的正是两者的 关联。忧中有爱,爱中生忧;小忧与大爱,大忧与 小爱; 爱自然、爱生命、爱社会,忧天下、忧黎民、忧生态等等,皆可用“与”来关联,展开多元的或 对应的有深度的考察与思考。

切题”。所写内容为“忧与爱”两者间合 乎情理之关系者,视为切题。所写内容虽涉及“忧 与爱”之关系,但在情理上显得牵强;或者在“忧 与爱”关系中侧重于某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有所关 联的,视为基本切题。所写内容完全不涉及“忧与 爱”两者关系,或者简单地说把“忧与爱”整体打 包且与题目没有任何关系的,均视为不切题。②关于“立意”。议论文能就“忧与爱”两者关 系,分析推导出新颖而独特的观点;记叙文能借 助生动的故事,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演绎出“忧 与爱”的深刻意蕴,应视为立意深刻和独特。③关于“表达”。作文评分一定要注重“语文素 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 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 直接进入六类卷。④关于“文体”。文体不伦不类,视为五类卷; 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5.个案处理 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 不超过20分; 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 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 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 200字左右,6-10分; 300字左右,11-20分; 400字左右,21-30分; 500字左右,31-40分; 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再扣字数不足分。内容上有严重失误的“问题卷”,提交专家组判分。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一分,扣满5分为止。

三、熟悉高考阅卷流程

1.专家组研究确定评分标准。2.抽取部分试卷确定不同分数档次的样卷。3.培训阅卷老师,让他们熟悉评分细则并 研究样卷。4.老师们阅卷,专家组监督、抽查、调控。5.专家组总结。

今年高考的阅卷组组长依然是南师大资深教授 何永康,在刚进入试评环节时,我们绝大多数的阅 卷老师最为深切的体会是:与专家组成员的标准存 在较大的差距。经过一天半的试评卷磨合期,从5 篇一总结到10篇、20篇一总结,不断地评判与专家 组的吻合度,调整自己的理解、判断,向同一标准 靠拢。个人觉得,这样的磨合不仅让我们调整了阅 卷的标准,也让我们对考生的作文类型有了初步判 断。这期间,若有老师的打分与专家组的标准相差 悬殊,还会拥有与专家组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总之,各种措施都是让前来阅卷的老师可以更快更 有效地进入高考作文阅卷状态。每篇作文两个人背对背打分,如果两次分数相 差不超过6分,则视为有效,取两者平均分,此卷 也算入阅卷老师的有效卷中,否则即为无效卷,既 影响老师 “有效率”的评判(有效率如果一直低迷,也会被谈话),此作文也会出现三评,甚至四评、五评。评分相差悬殊的,如果一份作文,一位老师 打30分,另一位老师打60分,则直接提交专家组评 分。遇到自己没把握的作文可提交阅卷组长帮忙定 夺,游戏高考的作文和诗歌则直接提交专家组。每 批完100份卷子,会随机出现一份你打过分的卷子,看你第二次打的分数是否一致,误差在允许的范围 内,自评率就是100%,否则,自评率就会降低,这种做法既保证了阅卷老师评分尺度始终保持一致,也鞭策阅卷老师即使是在非常疲劳的状态下也强打 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投入到阅卷工作中。

总之,网上评卷,可以尽可能地保证考卷评分的 公平公正和分数的精确。特别是作文的网上阅卷,有效 地降低了因阅卷人好恶、情绪、态度等所造成的偏差。

四、明确阅卷教师的特点及要求

1.阅卷教师的特点: ⑴评分标准是阅卷教师的唯一准绳。⑵工作量大,易产生疲劳。⑶阅卷老师易产生主观性。阅卷教师的要求: ⑴要求考生必须体现积极的人生观,切忌低俗或偏激。⑵要求考生不要写危险题材。校园恋情、社会黑暗、抨击高考制度。⑶要求考生卷面要整洁美观。字迹不清,卷面模糊,勾画较多,会降分的。字可以不漂亮,但必须好认。⑷阅卷教师给考生的时间是九十秒:必须主题鲜明,必须优点突出。

五、重视记叙文、提高记叙文

我们平时训练的分论点式的议论文可以说一点 都不受专家组的青睐。譬如:有一篇文章正文围绕 “什么是忧与爱?为什么要学会忧与爱?学会忧与 爱会使人怎么样呢?”展开论证,后面紧跟着相关 例子,专家组的给分是28分。还有一篇文章开头强 调忧与爱的结合,正文从个人、国家、社会三个角 度强调忧与爱,并举出相关例子,结尾与开头相呼 应,专家组的给分是37分。这些文章共同的弊端固 然有整体打包、贴标签的现象,还有如何永康教授所言:写议论文不要拼命 “举例”,以“摆事实”代替“讲道理”。议论就 是“分析”,分解和剖析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 系,“举例”必须服从于“议论”。有不少考生在 一篇议论文中连抛数例,结果是“贪多嚼不烂”,一个例也没有分解、剖析好。譬如,有相当多的议 论类作文,下笔便是屈原、杜甫、范仲淹,泛泛而 论,蜻蜓点水,机械重复,分析得极其肤浅。我们 恳请考生:尽量精选一个“例”,认真审视,过细 解剖,努力把其中的道理揭示出来,千万不能“满 天星”。俗话说,“星多月不明”,你还是抱住一 个“大月亮”为 好!再呼吁一声:写议论文,请用 一个“例”,狠狠地将它嚼“烂”!而这个嚼烂的过程便是学生思辨能力展现的过 程,“理性”和“思辨”将引起我们每一个语文老 师的足够重视,再也不能让学生深陷模式化的议论 文中了!

在整个阅卷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专家组对 优秀记叙文的推崇,很多阅卷老师感觉记叙文更容 易得高分,平均比议论文高5分。为避免在绝大多 数议论文作文中陷于平庸,今后课堂教学应加强记 叙文文体的训练。那么,专家青睐、阅卷老师欣赏 的记叙文有哪些特点呢? 优秀记叙文的特点 1.写亲身经历 2.有真情实感 3.有深刻感悟

1.写亲身经历 鼓励学生写发生在自己身边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 自己熟悉或亲近的人。

2.有真情实感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 至微” 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性美、人情美,具有永久艺术价 值的细节及由细节所传递出的真情实感。朱自清的 《背影》中父亲蹒跚的步履、臃肿的身体艰难地跨 过栅栏为我买橘子的一段描写,感人至深,动人心 扉,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所以鼓励学生写自己的 真实感受,以我手写我心,打动阅卷老师,甚至赚 取他们的眼泪,让他们心甘情愿为考生打高分,甚 至满分。

3.有深刻感悟 记叙文不能光泛泛叙事要发现生活亮点,表达 独特感悟,要有自己的真切体会、思想感悟和升华。世间一枝一叶总关情,要能从一棵小草嗅到春天,能从一朵梅花看到坚强,能从一抹微笑感悟真情等 等,关键是要有善感的心灵,以独特的视觉去发现 生活,再现人间真情,感悟生活之美。细节描写、心灵独抒更能锦上添花。

六、作文教学的几点想法

(一)强化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

(二)充分重视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三)强化应试议论文的写作指导

(四)培养有思想的苇草比篇章结构和文采铺 陈更重要

(五)积累丰厚的素材,构建素材网络

(六)作文训练和讲评有计划、务实

(一)强化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能否审好题成了近几年作文成败的关键,教会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准 确把握命题,并且避开大众化道路至关重要,要训 练学生在正确解读命题的前提下写出具有个性化的 东西。

(二)充分重视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何永康多次提出,甚至用到了“恳请”二字,希望高中语文老师抓紧 记叙文教学,训练的主要方向可以有两个:一是抒 写真情实感的朴实的生活化记叙文,二是构思精巧 的微型小说。

(三)强化应试议论文的写作指导,一方面是学习一点“杂文”手法,找一个比较巧妙、醒目的“由 头”,要引导学生平时多读书,多关注现实,多换 位思考,认真积累一些好的议论“由头”;另一方 面是经常告诫学生,当成千上万的考生扑向一个 “明摆着”的论点时,自己千万不能随大流,最好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哪怕用最简单的办法换换视角。

(四)培养有思想的苇草比篇章结构和文采铺陈更 重要:引导学生切实关注现实,思考人生;让学生 回归感性,抒写性灵;鼓励学生敢于表达独特见解,凸显个性。回到现实,书写自己,高考作文中有一 种倾向:回到古代,复述经典,就是不肯写现实,写自己。要写自己的生活,要“原汁原味”,质朴 自然。

(五)积累丰厚的素材,构建素材网络 1.积累现实中的题材和素材。2.积累个性化素材。3.积累教材中的素材。4.积累名人材料,有备无患。1.积累现实中的题材和素材,以朴实真诚的平民 情怀和对现实的忧患意识去发表议论和抒发感情。所以,高考作文备考就应该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关注 现实,关注人生!写作素材尽量选取贴切、新颖的 现实素材!

2.积累个性化素材。个性化素材不是一个经典的小故事、一篇美文 等,而是“我”特别熟悉、精于研究、“寓万于一” 的某“一”方面的素材。例如:独特的这一个“我”、我欣赏(熟悉)的一个人、我常读的一本书、我喜欢 的一部电影(电视剧)、我爱好的一项活动、我常关 注的一个问题等。把这方面的素材积累丰厚,就能 够灵活运用于多个文题的写作。

3.积累教材中的素材。语文教材是一个庞大的素材库,它为学生素材 的积累提供了很好保证。考试前可以引导学生回忆 教材中一些经典篇目,挖掘材料中蕴含的各种观点 化为己用。运用课本材料,做到活学活用,阅卷老 师有积极认同感和成就感,容易引起心理共鸣,分 数当然就会上浮。

4.积累名人材料,有备无患。名人类经典材料如苏 东坡、李白、陶渊明等已为广大考生所熟知,学生 可以避开这类名人,选择不太熟悉的一些文化名人 入文,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认为把自 己习作中的素材加以整合,巧妙运用,不失为收集 素材的好方法。无论是积累哪方面的素材,我们都要重视素材 的系统化整合,由学生自己整合符合自己思维习惯 的一套素材,同时将素材性灵化,引导学生养成一 个写感想体悟的习惯,只有真正浸润着阅读者情思 的素材才能成为写作的源泉。

(六)作文训练和讲评有计划、务实 :评分要 切实拉开档次,好作文不怕打满分,差的作 文就要用针刺得血淋淋的才有振聋发聩作用。作文训练和讲评有计划、务实,每次一个重 点,讲深讲透,让学生有一点收获,远比全 面开花却一无所获要有效。重视讲评后的修 改工作,对问题突出的学生要重点跟进、个 别指导。我的邮箱: 09jsywzhuquanhui@163.com

附样卷作文 忧与爱

一如既往地,一头扎进厨房中,弯着背,双手 不停地在水池与锅铲间来回移动。见我过来,便习惯性地抛出了一个微笑。可我分明见到,在今日的微笑中,夹杂着些许 特殊的神情。那倦怠的眼神,仿佛向我透露出一个 不眠的夜晚。那丝丝飘挂在耳边的零乱的秀发,也 似乎一直拨动着我的心弦。兴许是因为今日与众不同,母亲往日里十分熟 练的工作在今日看来却显得十分笨拙。

是因为紧张么?我竟不知,一向稳重平和的母 亲会像这般忘东忘西。连刷牙的工夫,母亲也不忘 跑过去看一眼时间。死死地盯着那秒针,这时的母 亲,像是一位监测员,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今日的交通,也像是母亲的心情一般,那样的 急促,那样的忙乱。我拿起书看着,可眼神却时常 飘向母亲的脸庞。那几缕头发,依旧坚守着它们的 阵地。母亲眉间的距离越发窄了,直至出现了一条深 深的沟壑,才肯作罢。“今儿的车有点堵,不过没 事儿,来得及。”母亲转过头,此时,我与母亲的 眼神交汇了。那道深深的沟壑像是从未出现一般,猛得消失了,留下的,却是母亲那浅浅的微笑。一辆大巴不守规矩,几次三番拦着道路,母亲看 着时间,手不停地打着方向盘。红灯亮起,车辆刹时间全部停止,我刚开口抱怨 大巴司机的无礼,只见母亲拉开车门,径直冲到了大 巴司机的车门口,猛猛地敲着车窗,那人车窗紧闭,只听得母亲大吼:“你这人怎么这么不守规矩,我们 家孩子急着去高考,要是迟到了,你负得起责任 么„„” 到绿灯亮起,母亲才肯作罢回到了车上。远远望 去,我依稀地看到,那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我的 母亲,一个平日里待人柔善的女人,是什么给了她这 么大的勇气?

我笑了,夸母亲勇敢,可我分明感觉到一阵暖 流正在汹涌地冲出我略微弯曲的眼睛。我打开车窗,望着窗外,尽量抑制着那阵暖流的汹涌气势。丝丝的雨轻柔地打在我的脸上,我的视线变得 模糊。是细雨模糊了我的视线么?我不得而知。微风夹杂着些许的寒意,可我却分明感觉到一 阵温暖。如今我伏案笔耕,我知道母亲的心全然在我这 里。母亲,这时的你是否在人群中探着头遥望着我? 我仿佛又见到你那飘扬的秀发了„„

【评语】 这是一篇出彩的记叙文,此文具备四方面的特 质: 有文采。对母亲的神态、心理、动作等细描,充实在行文的始终,母亲的形象鲜活有点可爱。有生活。截取高考当天的生活情景,娓娓道来。从厨房备餐到行驶在前往考场的路上,乃至到考场 后,始终以“我”的视角全方位传播着强烈的现场 感、真实感。有感悟。直白的忧与爱,蕴含在动人的描写中,洒落在点点独到的感悟中。爱中饱含忧,忧中洋溢 着爱,忧爱交融,真情融融。有构思。在时间纵轴线上,串联着几颗生活的 珍珠,交相辉映,如前文的“零乱的秀发”在文章 的结尾处借想象再次“飘扬”,母子之间别有一番 深沉的忧与爱。忧与爱

我想到了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忧郁的 小王子因为和玫瑰花闹别扭离开了他的星球,最后 又因为忧虑回到玫瑰花身边。我感到,最深最柔软 的爱,总是与忧息息相关的。书中的小王子开始并不理解爱的真正含义,当 他来到地球听了狐狸的话,明白所谓爱其实是一种 “驯服”,这种驯服使他的玫瑰花与地球的5000朵 玫瑰花不同以后,他懂得了爱。他的玫瑰花只有四 根剌保护自己,她会寂寞吗?忧心忡忡的小王子最 终回到了玫瑰花身边。

这个略带忧伤的温暖童话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而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印象中伟大的文学家都 是皱着眉的,他们忧心着土地、农民以及悲惨的孤 儿和妇女,他们的笔尖沾染着无尽的温柔和爱,因 此那些作品才是旷日持久的,与大地同呼吸的,不 被时光淡去的。因为爱之深,所以忧之远。昨晚和妈妈睡觉,黑暗中只有我们均匀的呼吸 声,妈妈握着我的手,轻轻地、摩挲着,不说一句 话,我却能感受出这其中包含的所有情感,是爱,是忧,不是简单地担忧,而是一种深沉的温柔的感 情。种含蓄的忧,在如今这直白的时代,又有几 人能感受,并愿意感受呢?人们都说爱要大声说出 来,爱很简单,可挂在他们嘴边脱口而出的,真正 是爱吗?没有忧的爱,到底有多深呢? 作家曹文轩的作品中总充斥着淡淡的忧,像 《草房子》、《红瓦黑瓦》,他说孩子们需要这种 略带忧伤的陶冶,那并不等同于消极。的确我在读 完他的作品后,虽为小说中的忧哭泣不止,可擦干 泪水后满心盈余的是对生活的爱,对生灵的悲悯,对生命的珍惜。

有人狭隘地理解忧,有人浅薄地对待爱。其实,有爱的忧,未必沉闷消极,有忧的爱,才更柔软温 情。在这样一个开放直白的年代,懂得忧与爱,或 许会让生活多一份深刻的温情,也让心灵多一抹温 润的色彩。冰心老人有一段话,爱在左,同情在右,将一 路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我想,这正 是忧与爱的含义。

[评语] 文章以略带忧伤的《小王子》的童话故事为由 头,自然引出了“最深最柔软的爱,总是与忧息 息相关”的中心论点,继而紧扣忧与爱的关系,展开论述,由文学及自身,由童话到现实,通过 丰富的论据,有力地证明了“因为爱之深所以忧 之远”,而“没有忧的爱容易浅薄”的道理。论 证深入而透彻,语言精准而流畅,思维严密而辩 证。且从文章中也可感受到作者阅读积累丰厚、文笔老练成熟、书写清晰优美,有着较为深厚的 语文素养,颇有厚积薄发之感,堪称一篇精彩的 议论文。综合判分68分。忧与爱

前段时间,“两会”胜利闭幕。满载人们殷望 的人大代表们齐聚首都,共商国是。多数代表慷慨 陈词表达发展忧思。而竟有少数代表一团和气,只 顾“举手”、“赞成”,扬言此乃爱国之举,“不 给国家添麻烦”。这番奇谈怪论实在笑掉人大牙。忧,因爱而生。因为爱,我们才忧心忡忡。倘使“举手爱国论”成 立,每年两会大可不必开了。全票通过,一致同 意„„没 有一点儿忧虑,平顺进行。这样的举动,敢称“爱”国?

畏惧风险不敢畅谈忧虑,不足以称爱。忧与爱共生,无忧何爱?古时候以经纶济世 为己任的强项式文人,不惜“死谏”使帝王 回心转意。他们是真正地爱这大好河山,才 能看见潜藏在河山之中的隐忧。害怕这忧祸 发作,他们必须说出来。而今我们步入民主 社会,“讲真话”、“说忧思”早已不需冒 杀头之险。直言不讳的代表理应得到掌声。他们才是对这个国家心存热爱的人。他们有 气魄,有理想,才敢于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 会堂,控诉无能之辈,针砭时弊。他们是英 雄。美国总统杰斐逊有言:看一个国家是否进步,只需看这国家的人敢不敢说真话。很欣慰地,我听 到我们进步的铿锵脚步声。如今早已不是那个“官 青天”的 时代。身边有什么黑心厂家,贪官污吏,嘿,我们一个“微博”就让他们在阳光下无所遁形。我们深爱着这面五星红旗。我们也有忧患意识。更 重要的是,我们敢说了!前不久那官商勾结的“毒 胶囊”事件的曝光,一举捣毁了七千万粒有毒胶囊; 有了微博这个有力武器,我们指间一动就能揪出最 精明的“硕鼠”。我们心怀忧与爱,以铁肩担社会 之道义,我以我笔书忧思。“中华号”巨轮,只有 在 广大人民群众乐当舵手,以爱抒忧,为它实时纠 偏驳正的情况下,才能劈波斩浪、日行八万里。而 倘若如“举手爱国论”所言,一味高唱赞歌,高唱 “我爱你中国” 却无实际行动,那我们这艘巨轮可 就危险了!没有忧患意识,社会没有进步;没有 “忧”,“爱”便无从谈起。虽无须杞人忧 天般不可终日,但保持一颗忧患之心,很有 必要。我坚信,下次“两会”召开,每一枚赞 成票,都是沉甸甸的。

[评语] 本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难能可贵的 是,作者敢于直面我国的政治生活现象,就 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较为深 刻、妥帖地阐述了在“共商国是”方面“忧” 与“爱”的“共生”关系。可谓有胆有识。议论文就得以理服人。本文的亮点还在 于,作者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始终伴以鞭 辟入里的分析。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的 语言不仅老辣,而且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本文判为一类卷,得68分。

忧与爱 忧中萌发的爱最有分量,真实可靠。忧与爱是 人们行走于世的坚定的力量。生活中的忧与爱是支持我们面对人生的力量。父母担忧羽翼未丰的我们是源 于他们最真实最纯净 的爱。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常感到厌烦,面对父母 的担心我们常觉得可笑。我们总觉得父母一直将自 己当作不谙世事的小孩,总是担心这个忧虑那个,我们渴望离开家,去追求自我。直到在社会上遇挫,直到验证了父母 的担忧不是全无理由的,我们才明 白这份忧里是爱,而我们也只有在父母的忧与 爱里 学会人生的道理,才能去面对人生的一切困难。

历史中的忧与爱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是源于他爱国爱民的 伟大情感。无独有偶,杜甫的忧国忧民,辛弃疾的 不忘忧国 都是源于他们心系国家、心系百姓的大爱。真的猛士鲁迅心忧国民,发出“哀其不幸,怒其不 争”的叹息。但他的弃医从文,以笔作枪的举动都 表现了他的赤子之心、拯救国民的大爱。从他们的 忧与爱里,我们不仅要习得一份忧国之思,更要拥 有一颗爱国的、奋发向上的心。

社会中的忧与爱是塑造我们灵魂之形的力量。伟大的革命家昂山素季在对百姓自由的担忧中接过 了抗争的大旗。她无法探望深爱的丈夫最后一眼,无法和亲爱的家人团聚,她以瘦弱的身躯扛起了百 姓的忧愁,谱写了大爱。同样,在南非总统曼德拉 为黑人争取权利,为自由而战的道路上,他的忧与 爱正是他灵魂的支点。我想,不论是为人权而战,还是为自由而争,他们的忧与爱都是在为他们的灵 魂塑形,同样地,他们的忧与爱也塑造了全人类灵 魂应有的形象。

缺乏忧的国家是不安全的,因为只有爱会如浮 萍;较少爱的社会是不幸福的,因为那里会如炼狱。忧与爱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有忧有爱才是我们 能够存活的未来。不论生活中父母的爱与忧,还是 历史人物的大爱与忧愁,亦或是国际社会中的忧与 爱,都是我们走向光明的力量。[评语] 本文开篇倒是简捷扣题,提出了 “忧中萌发的 爱最有分量,爱里藏含的忧最真实可靠”的中心论 点。但可惜的是接下来作者却抛开了中心论点,将 “优与爱” 打包,作为一个概念标签,胡乱张贴,“创造”出三个牵强附会的分论点,完全不去论述 两者之间的关系,更不呼应论证中心论点,顿使中 心论点缺乏了支撑,也使文章结构缺少了逻辑力量。所幸列举的例子还算扣题且文通字顺、书写清晰、结构完整,故判三类卷中等52分

第五篇:江苏高考作文谈蜡烛对环境的影响

江苏高考作文谈蜡烛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无小事

朱昌球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别开生面,引导考生关注生态。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中有三处最为关键的文字:

一、“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

二、“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

三、“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点燃蜡烛”,“蝴蝶迁移”,前后形成因果关系。材料的主旨很鲜明——人类的活动,干扰了大自然的生态,人进物退,美丽的大自然正在快速的离开我们。

在这个地球上,人类一直在探讨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等三大关系。人与社会,是伦理规则问题;人与自我,是心理修养问题;人与自然,是道理规律问题。人的活动与蝴蝶的迁移,应属道理和规律的问题,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人的活动对自然和环境的影响,应是道家学派极为关注的重大课题。

在科学发展史上,最先发现“蝴蝶效应”的应属庄周。“庄生晓梦迷蝴蝶”讲的就是蝴蝶效应——庄周心中自有蝴蝶,蝴蝶心中自有庄周;人与大自然是同呼吸共命运,息息相关的,甚至有时是人进一尺,大自然就将前进一万。有时明明是人类自己强加给大自然的结果,却硬要说那是大自然的威力无穷,不可预测和阻挡。

《庖丁解牛》中说得好:“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厨师解牛不仅对牛产生了影响,而且对刀也产生了影响。只有谨慎注意动刀解牛的一举一动,才能做到“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而不至于对刀发生破坏性的影响。

了解客观事物,掌握客观规律,遵循天理人道,这是人类的一切活动的准则。“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是作文材料的主旨性的点题语。

——“悟”即了解了客观事物,“适宜”即掌握了客观规律,“影响”即遵循天理人道。所以说,江苏的高考作文试题,与其说是一则科学材料,还不如说是一则文化材料:除写“天理”外,还既可写儒家学说所关注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可写佛家学说所关注的人与内心。

下载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谈2010年高考作文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谈2010年高考作文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