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前考古调查勘探程序规定征求

时间:2019-05-14 13:4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前考古调查勘探程序规定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前考古调查勘探程序规定征求》。

第一篇:广州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前考古调查勘探程序规定征求

《广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前考古调查勘探程序规定》(征求意见稿)

(说明:删除原名称中的“暂行”二字。因该项规定已经实施3年,各方面都已比较成熟)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及《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制定本规定。

(说明:原规定第一条)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第三十二条第一款和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属于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或划拨的建设工程。

(说明:原规定第二条)

第三条 对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块的考古调查、勘探,属于政府储备用地的,由土地储备机构在出让前向市文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不属于政府储备用地的,由建设单位向市文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说明:原规定第三条第一款)

对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块的考古调查、勘探,由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建议书或者可行性研究阶段向市文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说明:原规定第三条第二款)

申请单位应当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在土地出让或工程建设6个月前向文物行政部门提出考古调查、勘探申请。

(说明:原规定第十一条第二款除“并协助提供考古工作条件”)

申请单位应当提供考古工作条件,并对考古工作给予必要的协助。

(说明:原规定第三条第三款与原规定第十一条第二款 “并协助提供考古工作条件”合并。)

第四条 申请单位向市文物行政部门提出考古调查、勘探申请时,应当提供资料,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一)申请函。申请函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土地供应方式;

2、是否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项目,并出具相关证明文件;

3、拟申请地块的位置、四至范围、面积等相关情况说明;

(说明:原规定第四条第二款)

(二)规划条件或规划复函及电子版附图;

(说明:原规定第四条第三款)

(三)比例不低于1:2000的地形图及电子版文件,并标注拟申请地块的四至范围。

(说明:原规定第四条第四款)

(四)国有土地使用或土地权属证明文件,并明确不存在权属纠纷。

(说明:第四款为新增部分,部分单位在土地存在纠纷的情况下提出考古申请,导致考古工作无法开展。)

第五条 凡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的工程项目,市文物行政部门在收齐全部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上报省文物行政部门,由省文物行政部门组织相应的考古发掘单位实施所报项目的考古调查、勘探业务。市文物行政部门在收到省文物行政部门组织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的文件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单位和省文物行政部门确定的考古发掘单位。

其他工程项目,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定,由市文物行政部门依法组织文物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市文物行政部门在受理及确定考古发掘单位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单位和相应的考古发掘单位。

(说明:原规定第五条)

第六条 申请单位应当为考古工作提供如下条件:

(说明:明确考古工作条件应由申请单位来提供。)

(一)完成用地红线范围的边界桩点确定;

(说明:将“考古勘探区域”改为“用地红线范围”,范围更加具体。)

(二)完成考古勘探区域的建(构)筑物拆迁,地表清理,居民、用户迁出,果木、青苗补偿及山坟迁移;

(说明:原规定第六条第二款)

(三)完成勘探区域地下管网的迁移;

(说明:第三款为新增部分,考古工作会对地下管网造成破坏,在考古工作前,申请单位必须完成勘探区域内地下水管、电网、通讯网络、煤气管道、人防设施、地铁等的迁移,无法迁移的,要提出书面说明)

(四)完成地铁、人防、国防通信等地下设施的摸查,并与相关负责单位沟通;

(说明:第四款为新增部分,在地铁、人防、国防通信等地下设施有安全范围、保护管理要求,需申请单位事先沟通排除,以避免造成危险后果。)

(五)不存在妨碍考古工作的其他权属纠纷。

(说明:原规定第六条第三款)

第七条 申请单位在收到市文物行政部门的文件后,应当及时与考古发掘单位联系协助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考古发掘单位应当在申请单位联系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考古调查,并提出考古勘探工作计划。

(说明:原规定第七条第一款)

对具备文物勘探条件的,由考古发掘单位与申请单位签订考古勘探工作合同。考古发掘单位应当明确考古工作量、工作经费、工作时限等内容,申请单位应当提供具备考古勘探工作条件的工作区域和必要的协助,并于5个工作日内签订合同;在签订考古勘探工作合同后5个工作日内,考古发掘单位进驻建设用地现场并开展考古勘探工作。

(说明:原规定第七条第二款,“协议或确认书”改为“合同”)

第八条 申请单位应对考古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协助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一)在考古工作开展前负责完成勘探区域的围闭工作;

(二)在考古工作开展前完成勘探区域内混凝土地面和建筑废弃堆积等清障工作,必要时清运余泥。

(三)为考古发掘单位提供考古工作所需的临时建筑设施(包括值班和临时住房等)及必要的生活用水、电等设施。

(四)负责做好考古发掘单位与当地街道、村镇、原业主、施工单位等第三方机构的沟通协调工作;

(五)负责做好工地的安全保卫,并协助做好考古工作区域的安全防范工作。

(说明:第八条为新增内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建设单位对配合建设工程进行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应当予以协助,不得妨碍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建设单位在开展考古工作前,应完成工地的围闭、清障,提供临时建筑设施、水、电,做好考古单位与其它的单位的沟通协调,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第九条 考古勘探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考古发掘单位向市文物行政部门提交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报告。

凡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的工程项目,市文物行政部门收到考古发掘单位提交的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将文物考古调查勘探结果和文物保护意见上报省文物行政部门。

其他工程项目,市文物行政部门在收到考古发掘单位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将文物考古调查勘探结果和文物保护意见函告申请单位。

(说明:原规定第八条,删除》《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报告》的书名号,将“下一步考古工作计划”修改为“文物保护意见”。)

第十条 经考古调查、勘探未发现文物埋藏,无需开展考古发掘的,由市文物行政部门书面告知申请单位可以组织土地供应。

(说明:原规定第九条第一款)

经考古调查、勘探发现文化遗存,需要进行考古发掘的,由文物行政部门书面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进行考古发掘,并由考古发掘单位提出考古发掘工作计划,按规定程序办理考古发掘审批手续。

(说明:原规定第九条第二款,新增“由文物行政部门书面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进行考古发掘,”。)

确因建设工期紧迫或者有自然破坏危险,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急需进行抢救发掘的,由市文物行政部门报省文物行政部门组织发掘,同时补办审批手续。

(说明:原规定第九条第三款)

第十一条 配合建设工程进行考古调查、勘探所需费用,由考古发掘单位依据《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90)文物字第248号)编制经费预算。

(说明:原规定第十条第一款,〔1990〕改为(90))

属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建设工程,根据管理责任分工,按照分级财政负担原则,其考古调查、勘探所需经费分别在市或区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中列支,未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区,从区财政支付;属于国有土地划拨的建设工程,考古调查、勘探所需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

(说明:原规定第十条第二款,增加“未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区,从区财政支付”,依据《广州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2016年第一次会议纪要》)

第十二条 在具备文物考古勘探工作条件和不存在暴雨、地震等不可抗力影响的情况下,每万平方米需考古勘探时间为15个工作日,一般考古勘探项目所需时间不超过60个工作日,50万平方米以上考古勘探面积的特大项目除外。如需考古发掘的,时间另外计算。

(说明:原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

第十三条 2013年5月1日《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实施前已出让或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地块,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由建设单位向市文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在工程建设前完成,考古工作经费由建设单位支付。

(说明:原规定第十二条。)

第十四条 本规定实施前根据《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正在进行或尚未开展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

(说明:原规定第十三条。)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有关政策法律依据发生变化或有效期满,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说明:原规定第十四条,有限期3年改为5年。)

第二篇:国有建设用地办理程序

国有建设用地办理程序

(一)通过划拨方式取得非政府储备用地的办理程序。1.项目立项。

实行审批制的项目,由项目单位持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和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向发展改革部门申请办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手续。

实行核准制的项目,由项目单位持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向发展改革部门申请办理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手续。

实行备案制的项目,由项目单位向发展改革部门申请办理项目备案手续。

2.规划选址。

实行审批制的项目,项目单位可在向发展改革部门报送项目建议书的同时,向规划部门申请规划选址。

实行核准制的项目,项目单位直接向规划部门申请规划选址。实行审批制或核准制的项目,由规划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实行备案制的项目,由规划部门出具拟用地的规划意见。建设项目选址位于已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内的,规划部门可同时提供规划条件。

3.用地预审。

使用新增建设用地的,项目单位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规划意

见等文件向国土房管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确认和用地预审。

建设项目选址位于本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划定的历史灾害危险区域或者潜在灾害危险区域外的,不需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由国土房管部门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建设项目选址位于本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划定的历史灾害危险区域或者潜在灾害危险区域内的,项目单位需提供项目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由国土房管部门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使用存量国有建设用地的,项目单位可不办理用地预审。4.用地报批。

项目单位持项目批准(或核准、备案)文件、规划选址、用地预审意见和土地测绘机构出具的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等向国土房管部门申请办理用地报批手续。建设项目用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或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的,项目单位应按报批规定提供地质、矿产、林业、劳动保障部门审查意见等报批材料。资料备齐后,由国土房管部门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由国土房管部门拟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和房屋征收方案,报市(县级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5.环境影响评价。

实行审批制、核准制的项目,项目单位在向国土房管部门申请办理用地预审时,可同时向环保部门申报环境影响报告文件;属于铁路、交通等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同意,可以在初步设计完成前申报环境影响报告文件。

实行备案制的项目,项目单位可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向环保部门申报环境影响报告文件。

6.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项目单位持项目批准(或核准、备案)文件和用地预审意见向规划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规划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允许建设的范围,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提供规划条件。

7.实施土地或房屋征收。

建设项目用地经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国土房管部门依法发布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或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公告;涉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依法核发房屋征收决定并予以公告。项目单位应协助国土房管部门依法实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或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以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办结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手续。

8.供应建设用地。

项目单位向国土房管部门申请办理国有建设用地划拨手续,依照规定缴纳有关税费,领取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和建设用地批准书。

9.办理土地登记。

项目单位凭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依法向国土房管部门申请土地登记,领取国有土地使用证。

第三篇: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程序[定稿]

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程序

一、方案报批。应当依法收回的国有建设用地,由县国土资源局拟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方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二、通知收回。县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县政府的批准决定,向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下达《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通知》。

三、国有资产处置。县财政部门或经信部门对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进行国有资产处置。

四、签订合同。收回方案批准后,由县国土资源部门与原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合同》。

五、交回土地。根据合同约定的期限方式,原土地使用权人向县国土资源部门交回被收回的土地。

六、注销登记。县国土资源部门在下达《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通知后,由县国土资源部门办理注销土地登记,收回国有土地使用证。

第四篇:国有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的程序如下

国有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的程序如下:

1、用地预申请

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时,建设单位应向建设项目批准机关的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地预申请。受理预申请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对建设项目的有关事项进行预审,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2、用地申请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建设单位提出用地申请时,应当填写《建设用地申请表》并附相应的材料。

3、受理,并拟定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建设用地申请,应当受理,并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1)农用地转用方案,应当包括占用农用地的种类、位置、面积、质量等。

(2)补充耕地方案,应当包括补充耕地或者补划基本农田的位置、面积、质量,补充的期限,资金落实情况等,并附具相应的图件。

(3)征收土地方案,应当包括征收土地的范围、种类、面积、权属,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需要安置人员的安置途径等。

包括供地方式、面积、用途,土地有偿使用费的标准、数额等。

建设只占用国有农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只需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建设只占用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只需拟订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建设只占用国有未利用地,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应由国务院批准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只需拟订供地方案;其他建设项目使用国有未利用地的,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办理。

(5)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

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应当包括项目用地安排情况、拟使用土地情况等,并应附具下列材料:

①经批准的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占用基本农田的,还应当提供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②由建设单位提交的、有资格的单位出具的勘测定界图及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③地籍资料或者其他土地权属证明材料;

④以有偿方式供地的,还应当提供草签的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及说明和有关文件;

⑤为实施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还应当提供城市规划图和村庄、集镇规划图。

4、建设用地审查

建设用地审查应当实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内部会审制度。

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批件后5日内将批复发出。

未按规定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不予批准建设用地。

5、方案的组织实施

经批准的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由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建设项目补充耕地方案经批准下达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落实。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落实。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占用土地的,经依法批准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公布规划要求,设定使用条件,确定使用方式,并组织实施。

以有偿使用方式提供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并向建设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使用者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后,依照规定办理土地登记。

以划拨方式提供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颁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和《建设用地批准书》,依照规定办理土地登记。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将《建设用地批准书》公示于施工现场。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跟踪

第五篇:国有建设用地开工申报程序的通知

平顶山市国土资源局

关于实行国有建设用地开竣工

申报制度的通知

平国土资〔2011〕124号

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局属各单位、有关企业:

为加强建设项目用地批后监管,进一步规范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利用行为,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34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1号)、《关于严格落实房地产用地调控政策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204号)要求,现就我市实行国有建设用地开竣工申报制度和房

—1—

地产用地开发利用诚信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自2010年12月31日后与市、县国土资源局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权人(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办理出让手续的除外),必须在宗地内开发建设项目开工前15日内、竣工后15日内向县国土资源局(市本级向辖区国土分局)书面申报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情况。

宗地内开发建设项目凡在出让合同约定期限内不能开工、竣工的,土地使用权人要在出让合同约定的开工、竣工时间到期前15日内,向县国土资源局(市本级向辖区国土分局)书面申报延迟原因。

二、凡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与市、县国土资源局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权人(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办理出让手续的除外),在宗地内开发建设的项目未竣工的,应在2011年7月31日前将宗地内建设项目开工、竣工时间向县国土资源局(市本级向辖区国土分局)书面申报;在宗地内开发建设的项目已竣工的,也应在2011年 7月 31日以前向县国土资源局(市本级向辖区国土分局)书面报告宗地内开发建设项目的实际开工、竣工时间。

三、2010年12月31日之前与市、县国土资源局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权人(原划拨土地使用权

—2—

办理出让手续的除外),宗地内开发建设的项目已超过出让合同约定开工期限且满一年未开工的,土地使用权人要在2011年 7 月 31日以前向县国土资源局(市本级向辖区国土分局)书面申报延迟原因。县国土资源局(市本级由辖区国土分局)根据

未开工原因,报执法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土地使用权人可以到县国土资源局(市本级到辖区国土分局)领取《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情况申报表》,也可以从市国土资源局网站()直接下载。

五、土地使用权人申报时应填写《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情况申报表》并根据不同情形提供相应材料:

(一)申报开工的,应提供《施工许可证》或者其他开工证明文件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现场照片。

(二)申报竣工的,应提供竣工证明文件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现场照片。

(三)项目未按合同约定时间开、竣工的,应提供延迟开、竣工书面说明(加盖单位公章)及相关证明材料。

(四)其他相关资料。

以上材料准备齐全后,报送县国土资源局(市本级报辖区国土分局)审核。

七、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亦按本通知的规定要求进行申报。

八、实行诚信管理,建立房地产企业土地开发利用诚信档案。对发现未按合同约定缴纳土地出让价款、未按合同约定开

—3—

工竣工等违反合同约定的,除依法依规处理外,还要将相关信息记入诚信档案,向社会公示,同时,作为土地竞买人资格审查的依据,并入网上传国土资源部房地产用地开发利用诚信体系,限制其参加

土地购置活动,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该土地使用权人自行承担。对于同意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延建的,将通过增加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条款或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继续进行约定监管。对不执行申报制度的,要向社会公示,并限制其至少在一年内不得参加土地购置活动。

九、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也要按照国土资发〔2010〕34号文件要求建立国有建设用地开竣工申报制度,切实加强对国有建设用地监管。

附件:1.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开工)情况申报表

2.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竣工)情况申报表

3.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开工延期)情况申报表

4.国有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竣工延期)情况申报表

二○一一年六月八日

主题词:国土资源工程申报通知平顶山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2011年6月8日印发

下载广州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前考古调查勘探程序规定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前考古调查勘探程序规定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