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导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导数是近代数学的重要基础,是联系初、高等数学的纽带,它的引入为解决中学数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是研究函数性质、证明不等式、探求函数的极值最值、求曲线的斜率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导数函数曲线的斜率极值和最值导数(导函数的简称)是一个特殊函数,它的引出和定义始终贯穿着函数思想。新课程增加了导数的内容,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导数知识考查的要求逐渐加强,而且导数已经由前几年只是在解决问题中的辅助地位上升为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函数是中学数学研究导数的一个重要载体,函数问题涉及高中数学较多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近年好多省的高考题中都出现以函数为载体,通过研究其图像性质,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试题。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作个初步探究。
有关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主要类型有:求函数的切线,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极值,用导数证明不等式。这些类型成为近两年最闪亮的热点,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之一,预计也是“新课标”下高考的重点。
一、用导数求函数的切线
例1:已知曲线y=x3-3x2-1,过点(1,-3)作其切线,求切线方程。
分析: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解。
解:y′=3x2-6x,当x=1时y′=-3,即所求切线的斜率为-3.故所求切线的方程为y+3=-3(x-1),即为:y=-3x.方法提升: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y=f(x)在点P(x0,y=f(x0))处的切线的斜率。既就是说,曲线y=f(x)在点P(x0,y=f(x0))处的切线的斜率是f′(x0),相应的切线方程为y-y0=f′(x0)(x-x0)。
二、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例2:求函数y=x3-3x2-1的单调区间。
分析:求出导数y′,令y′>0或y′<0,解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y′=3x2-6x,由y′>0得3x2-6x?0,解得x?0或x?2。
由y′<0得3x2-6x?0,解得0?x<2。
故所求单调增区间为(-∞,0)∪(2,+∞),单调减区间为(0,2)。
方法提升: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的步骤是:(1)确定f(x)的定义域;(2)求导数f′(x);(3)在函数f(x)的定义域内解不等式f′
(x)>0和f′(x)<0;(4)确定f(x)的单调区间.若在函数式中含字母系数,往往要分类讨论。
三、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
例3.求函数f(x)=(1/3)x3-4x+4的极值
解:由f′(x)=x2-4=0,解得x=2或x=-2.当x变化时,y′、y的变化情况如下:
当x=-2时,y有极大值f(-2)=-(28/3),当x=2时,y有极小值f(2)=-(4/3).方法提升:求可导函数极值的步骤是:(1)确定函数定义域,求导数f′(x);(2)求f′(x)=0的所有实数根;(3)对每个实数根进行检验,判断在每个根(如x0)的左右侧,导函数f′(x)的符号如何变化,如果f′(x)的符号由正变负,则f(x0)是极大值;如果f′(x)的符号由负变正,则f(x0)是极小值.。注意:如果f′(x)=0的根x=x0的左右侧符号不变,则f(x0)不是极值。
四、用导数证明不等式
证明不等式彰显导数方法运用的灵活性把要证明的一元不等式通过构造函数转化为f(x)>0(<0)再通过求f(x)的最值,实现对不等式证明,导数应用为解决此类问题开辟了新的路子,使过去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从特殊技巧变为通法,彰显导数方法运用的灵活性、普适性。
例(1)求证:当a≥1时,不等式对于n∈R恒成立.(2)对于在(0,1)中的任一个常a,问是否存在x0>0使得ex0-x0-1>a?x022ex0成立?如果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一个x0;否则说明理由。
分析:(1)证明:(Ⅰ)在x≥0时,要使(ex-x-1)≤ax2e|x|2成立。
只需证:ex≤a2x2ex+x+1即需证:1≤a2x2+x+1ex①
令y(x)=a2x2+x+1ex,求导数y′(x)=ax+1?ex-(x+1)ex(ex)2=ax+-xex
∴y′(x)=x(a-1ex),又a≥1,求x≥0,故y′(x)≥0
∴f(x)为增函数,故f(x)≥y(0)=1,从而①式得证
(Ⅱ)在时x≤0时,要使ex-x-1≤ax2e|x|2成立。
只需证:ex≤a2x2ex+x+1,即需证:1≤ax22e-2x+(x+1)e-x②
令m(x)=ax22e-2x+(x+1)e-x,求导数得m′(x)=-xe-2x[ex+a(x-1)]
而φ(x)=ex+a(x-1)在x≤0时为增函数
故φ(x)≤φ(0)=1-a≤0,从而m(x)≤0
∴m(x)在x≤0时为减函数,则m(x)≥m(0)=1,从而②式得证
由于①②讨论可知,原不等式ex-x-1≤ax2e|x|2在a≥1时,恒成立
(2)解:ex0-x0-1≤a?x02|x|2ex0将变形为ax022+x0+1ex0-1<0③
要找一个x0>0,使③式成立,只需找到函t(x)=ax22+x+1ex-1的最小值,满足t(x)min<0即可,对t(x)求导数t′(x)=x(a-1ex)
令t′(x)=0得ex=1a,则x=-lna,取X0=-lna
在0-lna时,t′(x)>0
t(x)在x=-lna时,取得最小值t(x0)=a2(lna)2+a(-lna+1)-1
下面只需证明:a2(lna)2-alna+a-1<0,在0
又令p(a)=a2(lna)2-alna+a-1,对p(a)关于a求导数
则p′(a)=12(lna)2≥0,从而p(a)为增函数
则p(a)
于是t(x)的最小值t(-lna)<0
因此可找到一个常数x0=-lna(0
导数的广泛应用,为我们解决函数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用导数可以解决函数中的最值问题,不等式问题,还可以解析几何相联系,可以在知识的网络交汇处设计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导数的应用。
第二篇:导数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导数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导数是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很多数学问题如果利用导数的方法来解决,不仅能迅速找到解题的切入点,甚至解决一些原来只是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且能够把复杂的分析推理转化为简单的代数运算,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方程的根、函数的单调性、最值问题;数列,不等式等相关问题方面,导数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导数(导函数的简称)是一个特殊函数,所以它始终贯穿着函数思想。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增加了导数的内容,导数知识考查的要求逐渐加强,而且导数已经在高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导数已经成为解决问题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函数是中学数学研究导数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好多省的高考题中都出现以函数为载体,通过研究导函数其图像性质,来研究原函数的性质。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作个初步探究。
导数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主要类型有:求函数的切线,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尤其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的极值及最值,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之一,预计也是“新课标”下高考的重点。
一、用导数求切线方程
方法提升: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是近年高考中出现的一种热点题型。其方法可以归纳为“构造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最值”。
总之,导数作为一种工具,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使用非常方便,尤其是可以利用导数来解决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在导数的应用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达到优化解题思维,简化解题过程的目的,更在于使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语言和工具,进一步加深对函数的深刻理解和直观认识。
第三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导数及其应用教学反思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八中学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导数及其应用教学反思
1.反思“变化率问题”课堂教学的新课引入
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切线的斜率,因此贯穿“导数及其应用”的主线是切线的斜率。下面通过比较“变化率问题”的两节课,就新课的引入谈点想法。
这节课的核心问题就是“变化率问题”,它是学习导数的基础,是理解导数概念的根本。如果这节课能在把握整章教材的核心问题——“导数概念”的基础上,把握这节课的核心问题——“变化率问题”,恰到好处地给出瞬时变化率和切线的斜率,那么,自然水到渠成。
新课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在这种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极为特殊,而且缺乏平常教学中的师生默契的情况下,如何以简洁、生动的教学案例来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从而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如何以新颖的方法把教学内容自然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何在上课伊始的几分钟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何使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溶入导入活动之中?等等,都是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2.反思“变化率问题”课堂教学的课堂语言 “令”。这里的“令”,应该说成“习惯上用
表示,即
”。
关于气球膨胀率问题,应该补充说明:“我们把气球近似地看成球体”.这一点,两位教师都没有说明。
应该补充例题:“已知两点求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在函数的图像上,”。因为它是联系平均变化率和导数概念的枢纽,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亲身体验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中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切线斜率的概念和导数的概念等。
3.反思“变化率问题”课堂教学中对计算问题的处理
在课堂教学中,对计算问题的处理,要注意避免两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计算;以计算机代替学生的计算。
既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又要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可选择两个地方让学生计算。其一,计算0~1秒或1~2秒的平均速度问题。因为计算时花费的时间不多,同时,既能促进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又能为理解瞬时速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二,计算0~65平49均速度问题。因为学生通过这一问题的计算,既能发现问题:“用平均速度表示这段时间内运动员的运动情况存在问题”,又能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用什么东西才能更好地描述运动员在这个时间段的运动状态?”自然学生会想到物理中学过的瞬时速度。这样的处理省时,能够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同时,不影响主体知识(平均速度、平均变化率、导数的概念)的学习。
第四篇:导数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指导教师:杨晓静
摘要:本文探讨了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幂级数展开式,凹凸性等进行不等式证明的具体方法,给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证明步骤,总结了应用各种方法进行证明的基本思路。
关键字:导数的应用不等式证明方法
引言
不等式的证明在初等数学里已介绍过若干种方法,比如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放缩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和构造法等。然而,有些不等式用初等数学的方法是很难证明的,但是应用导数证明却相对较容易些,在处理与不等式有关的综合性问题时,也常常需要构造辅助函数,把不等式的证明转化为利用导数来研究函数的性态。因此,很多时候可以以导数为工具得出函数的性质,从而解决不等式问题,现具体讨论导数在解决不等式有关的问题时的作用。
一、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不等式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意义在于建立了导数与函数之间的关系,证明不等式则是它的一个简单应用。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若函数f(x)满足如下条件:(1)f在闭区间a,b上连续;(2)在开区间a,b内可导,则在a,b内至少存在一点,使得f()'f(b)f(a)
ba 应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的不等式的类型有f(b)f(a)M(ba)或 证明步骤:(1)恰当的选取函数f(x)并使函数f(x)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条件,并考虑f(x)的导数形式和M或m形式上的联系。
(2)通过求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得到不等式:f(b)f(a)f()(ba),(a,b)
'(3)考察f(x)的有界性,若f(x)M,xa,b,则由上述等式得到不等式
f(b)f(a)M(ba),或由的不确定性,计算出若f'(x)的取值范围m,M,xa,b,则进而有不等式m(ba)
例:证明nbn1f(b)f(a)M(ba)(ab)ab
nnnnan1(ab)证明:构造函数f(x)x,则显然f在区间b,a上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且
f(x)nx
nn'n1,n1有abn(ab),又
第五篇:数学建模在导数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建模在导数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作为导数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数学建模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建模的准确性。因为建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导数教学的效果。那么对于数学建模来说,其不仅是导数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展现方式。随着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教学方法,但是事实证明,数学建模是目前为止在导数教学过程中最有效地一种方法。因此,下面重点来谈下数学建模在导数教学中的重要运用。
【关键词】 导数教学 建模 应用 影响 教学方式
一、数学建模在导数教学中的主要表现
1.1数学建模用于生活实践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本就是一个重在实践的学科。那么数学建模在导数教学中的主要目的就是指导实践,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将数学理论用于实践才是数学的根本目的。对于建模来说,将抽象的导数转换成生活实践中的具体数值尤为重要。这种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是我们数学学科区别于文学的重要特点。数学建模的形式可以对我们的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这就是数学建模最大的优势所在。
1.2数学建模的展现方法
对于数学学科来说,一个重要的展现方法就是通过逻辑思维的方式对我们的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进行数字化的分析。用抽象的导数形式来表示生活中那些具象的事物,并且在不断变化的生活中,用数学建模的方式找到固定的发展规律,用以帮助人类了解日后事物的发展形势。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及其物力,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及时的预防和限制。在对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方面,数学建模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因为其有着良好的预测方法和精准的数据,在预测经济走向的时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3数学建模应用在导数教学中的表现
对于一些抽象的事物来说,数学建模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应用在导数教学上。比如对于速度的测算方面,数学建模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运动的总长度和平均速度来说,一个数学建模就可以将其非常精准的展现出来。复杂的数据也将不再成为你计算的问题和难题。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在导数教学中可谓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方法。那么对于我们生活中一些其他的问题同样也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对其进行解决。比如人口的增长率,人均国土面积甚至于我国经济的走向等等都可以用数学建模的方式来展现。
二、数学建模在导数数学中的问题研究
2.1收集数据的精准化
对于数学建模来说,精准的数据是影响导数教学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数学建模的相关数据一定要准确。因为数据的差距会直接影响到数学建模的效果。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会出现诸如此类的事件,因为一个小数点的变化而影响到整个数据的巨大差异。这就是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数据的精准化,这样也是保证数学建模准确的方式。数据的准确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追求的重要方面,在整个数学建模的过程中,保证数字的精准化,将会极大限度的发挥数学建模的重要作用。
2.2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改变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导数教学也一样。不同的情况下,导数教学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为随着我们生活的不断改变,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也将不断的涌现出来。随机应变也是数学建模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随着我们生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微信微博视频网站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前。对于研究这些社交平台和视频的受众来说,我们不能单纯的计算这些视频的浏览率,同时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在这些平台和视频上的停留时间。这就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改变。
很多具体的事件都不能完全的依靠固定的规律,要通过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数学建模是导数教学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在运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需要特别主要的问题。
三、结束语
数学建模作为导数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式,不仅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我国的数?W研究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我们目前的生活来说,如何做到精准化,细致化和专业化才是我们应该全力追求的重要目标。
数学建模,不仅是数学上一个重要的方法,也是我国调查,统计相关工作的一个好帮手,它可以让庞大的数据变得简单,也可以让抽象的事物明显的展现出自己的发展趋势。对于我们这些数字模型的研究者来说,在研究的过程中会发现许多十分有趣的东西。这也算是数字模型对我们努力工作的一种嘉奖。
参 考 文 献
[1]赵春燕;;构造函数,利用函数性质证明不等式[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江婧;田芯安;;在数学分析中作辅助函数解题[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3]孙祝梧;;函数周期性与对称性之间的关系初探及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