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
内容提要:汽车工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在人们享受汽车带来的速度感和便利的同时,也就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与战争、疾病、自然灾害一样,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人在总结了自己三十多年来的汽车驾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汽车驾驶相关的理论,通过对汽车驾驶遇紧急事态前的预防预警,降低汽车驾驶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关键词:汽车驾驶 信息处理 预防措施 处置策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产量、社会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交通事故的伤亡和损失不知给多少个家庭、亲人带来灾难和痛苦,也不知有多少个美满幸福的家庭遭到破坏,驾驶员支付巨额赔偿,人财两空,十分凄惨。虽然汽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车祸成为世界一大公害。现针对汽车驾驶员如何提高预防事故能力浅谈一下个人看法,使广大驾驶员找到主动提高“能力”的方向,在预防事故安全行车方面迅速收到成效。
一、汽车驾驶员应保持良好综合素质
交通系统即是我们通常称作的“人-路-车”构成的系统。汽车安全行驶系统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所涉及的因素是汽车驾驶员的自身素质、操作行为和车辆技术状况。在汽车行驶中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并且与周围环境保持适应状态,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在汽车安全系统中要达到安全的目的,起决定作用的是“驾驶员行车素质”,在驾驶员素质中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又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即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必需的身体素质,就不能发挥具有安全行车知识和驾驶技术的作用。如果其它因素都具备只是“精神状态”不佳也会破坏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如果驾驶员素质条件具备,但是在行驶中出现不当的操纵行为,也就可能破坏安全行车。
二、熟悉掌握汽车性能
熟悉掌握汽车性能特别是汽车安全行驶系统,这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如:汽车驾驶员自身素质包括思想素质、自身素质、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安全行车知识、驾驶员操纵技术;驾驶员操作行为包括操纵习惯、各种道路条件下的操作方法、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操纵方法,各种交通条件下的操纵方法;车辆技术状况包括:整车技术性能,发动机总成技术性能,底盘总成技术性能和汽车使用可靠性。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各因素对于总系统的重要性尽管并不一致,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在某些场合也有可能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三、熟悉和掌握行车信息
1、尽可能多的收集各类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在路途中,驾驶员通过自己的感官收集来自道路、交通等的各种信息,经过分析判断做出各种操作动作,控制的结果如车速与方向往往与希望有偏差,此时汽车的运动情况又做为新的信息反馈给驾驶员、驾驶员将其头脑中的予定值进行比较,判断出误差量再做出修正误差的操纵动作,如此的反馈不断通过多次控制,最终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如果由于外界干扰或内部的其它原因造成驾驶员对信息判断失误或者汽车控制失调造成行驶状况同予定目标间的误差无法消除时,则将会造成出现事故的可能性,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事故是由于系统内部“失调”或“失误”造成的外界信息的反应错误所致。因此,事故的出现既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从总体上讲,事故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情况都不可能事先预测是偶然发生的,但从每一件事故的起因及发生过程分析都具有其内在的原因,如果能够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内在的原因则这类事故就可以避免,这就是事故的“必然性”所在。如“雾天行车”时有视线不清的信息,“弯路行车”车速快有离心力作用的信息,“冰雪路面”的有路滑信息,异常交通有需要提高警惕的信息等。包括驾驶员、车辆在内的汽车安全行驶系统如果对这些信息不仅接受,而且通过内部协调后,做出必须的正确反应,就可以避免事故实现安全行车。因此通过系统分析、能从事故发生的本质上认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对于驾驶员都会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增长消除事故的信息,抛掉“撞大运”的思想,切实做好安全工作。在事故中,也有属于在外界的信息不真实或“没有”信息的情况下发生的,往往事到关头什么措施都来不及,这些事例往往成为驾驶员认为“事故难防”的理由,事实如果驾驶员平时能注意学习安全行车知识,行车中除注意危险对象的直接信息外,还能注意交通环境中的间接信息,并相应采取措施避免事故。
2、善于串联各类信息并综合分析。因驾驶员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处于强烈的视觉干扰或分散注意力的环境中,这种信息未得处理而“丢失”的现象会变得严重起来,由于驾驶员处理信息存在着个人问题的差异,有的属于生理机能原因,有的属于训练程度和经验多少因素,但是处理信息的特性是共同的。如果,从汽车安全行驶系统的不发生事故的条件考虑,则需要保证驾驶员在其所处的驾驶环境中传递信息速率应不超过驾驶员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尽量减少和避免信息“丢失”的情况发生是保证整个系统与交通环境保持协调一致的首要条件,为了实现安全行驶,必须注意驾驶处理能力这个特点,采取适当措施,从本质上只有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的素质,才能提高其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安全行车创造条件。
四、安全行车意识一刻不忘
在汽车安全行车系统分析中,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做为系统三要素之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提高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
安全行车意识是驾驶员安全行车的重要保障。造成驾驶员肇事的原因有很多,如技术不佳、酒后驾车、麻痹大意、乱停乱放、通过交叉路口不减速、无牌、无证驾车、转弯速度过快、跟车距离近、夜间行车观察不力、疲劳驾车、车况差、强行超速、超员、超载、超速行驶、对路况估计不足、互不相让、反应迟钝、判断失误、措施不当、惊慌失措等。因此说行车事故主要的原因常常是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做到心头常绷一根弦。事实告诉我们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关键在于提高驾驶员队伍素质,增强交通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
五、预防措施浅析
1、认识掌握和及时辨别信息。驾驶员无论是在滩区或在路上行驶,他的行动过程首先是收集各种情报、情况予以预测,作出判断,然后才是行动,欲使行动无误,关键在于收集各种情况,在驾驶中自觉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驾驶行为。
2、活到老、学到老。驾驶员要努力学习更新汽车安全行车的各种知识,以适应于交通安全的要求。驾驶员不但要掌握车辆行驶特性,还要熟悉自己车辆性能,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汽车的各种特性、车速、马力、车身质量都相应提高,车辆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制动的方向性及惯性力都需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安全行车中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做到出车前想一想,看一看,坚持途中检查和回场后保养,掌握安全行车系统知识增强安全行车意识。
3、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注重心理健康,从驾驶员-车辆系统的观点认识事故的实质,正确认识事故出现后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和预测行车事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关系,为消灭事故增加信心,建立科学的依据。
4、加强技术练兵。正确的驾驶操作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为此对所训驾驶员进行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在实习期间要增强自我跟车训练实践,掌握车辆运动规律,提高自己独立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避免“职业杀手”的出现。
5、各部门综合治理,提高安全行车环境。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和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国际上普遍认为交通管理的主要手段,一是法规,二是教育,三是工程,这三点并称为交通管理的三大支柱,对此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通过这些手段协调交通活动中的人、车辆、道路、环境四者关系保障交通安全畅通,适应新形式发展。
结语:在对如何提高汽车驾驶预防能力进行了阐述后,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汽车驾驶所遇紧急事态是千变万化的,不可能有两次完全相同的交通紧急事态。因此,在汽车安全驾驶遇紧急事态时,没有一成不变的具体处置方法可以模仿,只能是从众多成功的处置方法中去探索一种规律。汽车驾驶中遇紧急事态时先方向后制动、先人后物、先人后己、避重就轻的处置原则以及遇到车辆相撞、制动失灵、转向失控、车胎爆破等具体紧急事态的处置策略,并充分领悟各项处置原则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及各项处置策略之间的共同内涵,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原则为指导,以策略为依托,合理运用,统筹掌握,采取灵活的处置措施,力求降低汽车驾驶在遇紧急事态时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使我们在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远离事故,一路平安。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2、《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3、《江苏省机动车维修管理条例》
4、《苏州市道路运输条例》
第二篇:浅谈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如何提高(范文模版)
浅谈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如何提高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产量、社会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交通事故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它直接危及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且构成了社会一大危害。交通事故的伤亡和损失不知给多少个家庭、亲人带来灾难和痛苦,也不知有多少个美满幸福的家庭遭到破坏,造成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驾驶员支付巨额赔偿,人财两空,十分凄惨。虽然汽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车祸成为世界一大公害。因此,驾驶员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良好的道德修养、顽强的意志力、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思想素质,凡事要从大局出发,思前想后不断增强自我疏导和道德鉴评能力,消除心理上的逆反心理,提高机动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行车。
关键词:预防事故能力提高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在车辆性能日益改进、道路质量不断提高、交通设施日益完善的情况下,而各类车辆的事故都在增加呢”?这个问题使我们不能不认真研究交通安全中人得因素。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复杂,一般来说,交通系统中人的因素主要包括驾驶员和行人,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对象是机动车驾驶员,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汽车驾驶员如何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浅谈一下我个人看法,使广大驾驶员能找到主动提高“能力”的方向,给我们的广大驾驶员同志在预防交通事故和安全行车方面作个参考。
一、驾驶员应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行车系统
每个驾驶员都应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这个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个人所形成的意志特点叫意志品质。积极的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通常我们把“人、路、车”构成的系统称为交通系统。汽车安全行驶系统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所涉及的因素是汽车驾驶员的自身素质、操作行为和车辆技术状况。在汽车行驶中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并且与周围环境保持适应状态,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1、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性能。实际上汽车安全行驶系统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如:1.汽车驾驶员自身素质包括思想素质、自身素质、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安全行车知识、驾驶员操纵技术。2.驾驶员操作行为包括操纵习惯、各种道路条件下的操作方法、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操纵方法,各种交通条件下的操纵方法。3.车辆技术状况包括:整车技术性能,发动机总成技术性能,底盘总成技术性能和汽车使用可靠性。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各因素对于总的系统的重要性尽管并不一致,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在某些场合也有可能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驾驶员不但要掌握车辆行驶特性,还要熟悉自己车辆性能,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汽车的各种特性、车速、马力、车身质量都相应提高,车辆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制动的方向性及惯性力都需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安全行车中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做到出车前想一想,看一看,坚持途中检查和回场后保养,掌握安全行车系统知识增强安全行车意识。
2、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由于不能预见而发生事故是驾驶员事故多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所谓安全预见习惯,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养成的,对某些可能影响安全行车的人、物、天气、路况等因素形成的比较准确的预料,能够提醒自己谨慎驾驶,提前做好减速、刹车等预防措施,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从而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可以说,预见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安全预见习惯是一个驾驶员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的体现,每一位驾驶员都应当养成良好的安全预见习惯。这种习惯是随着驾驶员驾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实践的积累逐渐养成的;驾驶员要养成良好的安全预见习惯应加强对新法规、新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安全技术的知识水平,认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时了解所驾车辆的结构、性能,整体地掌握驾驶技能,树立安全预见意识,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牢固树立安全行车的思想,真正做到遵章出行,安全驾驶。
二、驾驶员要熟悉和掌握“信息处理特性”
1、要正确处理信息。在路途中,驾驶员通过自己的感官收集来自道路、交通等的各种信息,经过分析判断做出各种操作动作,判断出误差量再做出修正误差的操纵动作,如此的反馈不断通过多次控制,最终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如果由于外界干扰或内部的其它原因造成驾驶员对信息判断失误或者汽车控制失调造成行驶状况同予定目标间的误差无法消除时,则将会造成出现事故的可能性,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实质上看事故是由于系统内部“失
调”或“失误”造成的外界信息的反应错误所致。因此,事故的出现既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从总体上讲,事故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情况都不可能事先预测是偶然发生的,但从每一件事故的起因及发生过程分析都具有其内在的原因,如果能够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内在的原因则这类事故就可以避免,这就是事故的“必然性”所在。
2、尽量减少和避免信息的“丢失”。因驾驶员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处于强烈的视觉干扰或分散注意力的环境中,这种信息未得处理而“丢失”的现象会变得严重起来,由于驾驶员处理信息存在着个人问题的差异,有的属于生理机能原因,有的属于训练程度和经验多少因素,但是处理信息的特性是共同的。如果,从汽车安全行驶系统的不发生事故的条件考虑,则需要保证驾驶员在其所处的驾驶环境中传递信息速率应不超过驾驶员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尽量减少和避免信息“丢失”的情况发生,是保证整个系统与交通环境保持协调一致的首要条件,为了实现安全行驶,必须注意驾驶处理能力这个特点,采取适当措施,从本质上只有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的素质,才能提高其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安全行车创造条件。
三、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
在汽车安全行车系统分析中,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做为系统三要素之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提高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
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安全行车知识和驾驶操作技术。其中对于驾驶员造成肇事的原因归纳如下:技术不佳、酒后驾车、麻痹大意、乱停乱放、通过交叉路口不减速、无牌、无证驾车、转弯速度过快、跟车距离近、夜间行车观察不力、疲劳驾车、车况差、强行超速、超员、超载、超速行驶、对路况估计不足、互不相让、反应迟钝、判断失误、措施不当、惊慌失措等。因此说行车事故主要的原因常常是驾驶员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共同促成的,事实告诉我们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关键在于提高驾驶员队伍素质,增强交通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思想素质。影响驾驶员心理稳定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受到社会上各种不正确的人际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染上了许多不良习气,不能正确判
断事物良莠,把握是非标准;有的人心胸狭窄,个人主义严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和对待各种利益的调整。因此,驾驶员应该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有一种向国家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安全责任感,真正做到“车行万里路、处处保平安”。
2、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身体是承受艰苦工作和精神折磨的物质基础,身体状况不同,也会造成对待挫折态度的不同。驾驶员要能适应艰苦条件下的劳动,身体应该完全没有影响驾驶工作的疾病,当驾驶员疲劳过度,患有疾病时就会出现血压不正常,心脏功能不全,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心理紧张,甚至昏厥,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说驾驶员要加强体能训练,时刻保持身体状况良好。
3、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驾驶汽车要求沉着冷静,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操作准确,反常心理活动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驾驶员在行车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当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时,要进行自我调解和疏导,用各种方法缓解消极情感,不为情绪左右,不为外界事物分散精力,形成安全驾驶所要求的心理素质,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果断、安全有效的处理日瞬万变的交通情况。提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反应能力、精神承受压力和自我控制调节的应激能力,尽量减少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四、提高预防事故的措施
1、认识和掌握“信息处理特性”。驾驶员无论是在市区或在其它道路上行驶,他的行动过程首先是收集各种情报、情况予以预测,作出判断,然后才是行动,欲使行动无误,关键在于收集各种情况,在驾驶中自觉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驾驶行为。
2、学习汽车安全行车的各种知识。驾驶员不但要掌握车辆行驶特性,还要熟悉自己车辆性能,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汽车的各种特性、车速、马力、车身质量都相应提高,车辆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制动的方向性及惯性力都需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安全行车中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做到出车前想一想,看一看,坚持途中检查和回场后保养,掌握安全行车系统知识增强安全行车意识。
3、学习交通安全法,增强安全行车意识。做为驾驶员要努力学习《交通安全法》、学习交通安全心理学,注重心理健康, 不断提高安全驾驶的知识水平;驾驶员要从车辆自身的观点,认清事故的实质;正确认识事故出现后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和预测行车事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关系,为消灭事故增加信心,建立科学的依据。
4、严格培训,提高技术水平。正确的驾驶操作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为此对驾驶员进行严格培训,严格要求;驾驶员要勤奋学习、勤学苦练,掌握车辆各项规律,提高自己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预见车辆性能发生变化会引起的后果,从而提醒自己定期检查,做好日常保养,消除事故隐患,保障车辆的正常工作。
5、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安全教育。国际上普遍认为交通管理的主要手段:一是法规、二是教育、三是工程;这三点并称为交通管理的三大支柱,对此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通过这些手段协调交通活动中的人、车辆、道路、环境四者关系,保障交通安全畅通,适应新形式发展。
综上所述,为确保交通安全,仅有驾驶员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须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大量的受害者与不遵守交通管理的行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主要原因是交通安全法规意识淡薄,从众心理、省能心理、省时心理和侥幸心理严重。分析了交通事故的成因和人、车、路的关系,特别重点分析了提高驾驶员素质对减少交通事故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防交通事故,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驾驶员的教育、提高车辆的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来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把交通事故降低到最低点。
第三篇:33-浅谈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如何提高
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如何提高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工作节奏也愈来愈快,汽车成了人们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在大家慨叹社会进步、享受社会进步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在飞驰的车轮下,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转眼破碎不堪。交通安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交通事故的大量增加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道路交通的三要素人、车、路中,人是关键的因素。因此,安全驾驶至关重要,驾驶员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良好的道德修养、顽强的意志力、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思想素质,凡事要从大局出发,不断增强自我疏导和道德鉴评能力,消除心理上的逆反心理,提高机动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行车。
关键词:预防事故 能力 提高
每位驾驶员都希望行车安全、不出事故。但事与愿违,不少驾驶员还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出了事故,给国家的财产和他人的家庭造成了伤害,可谓害人又害己。为什么美好地愿望不能实现呢?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在车辆性能日益改进、道路质量不断提高、交通设施日益完善的情况下,而各类车辆的事故都在增加呢”?这个问题使我们不能不认真研究交通安全中人得因素。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复杂,一般来说,交通系统中人的因素主要包括驾驶员和行人,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对象是机动车驾驶员,其不安全的因素为:驾驶员驾驶技术不熟练,面对各种路况、气候环境和突发事件时,缺乏随机应变,灵活处置的能力,加之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从而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我多年的行车经验,对汽车驾驶员如何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浅谈一下我个人看法,给我们的广大驾驶员同志在预防交通事故和安全行车方面作个参考。
一、应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性能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通常我们把人、车、路和周边环境构成的系统,称为交通系统。汽车安全行驶系统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所涉及的因素是汽车驾驶员的自身素质、操作行为和车辆技术状况。在汽车行驶中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并且与周围环境保持适应状态,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1、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性能。实际上汽车安全行驶系统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车辆技术状况包括:整车技术性能,发动机总成技术性能,底盘总成技术性能和汽车安全使用性能。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各因素对于总的系统的重要性尽管并不一致,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在某些场合也有可能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汽车的各种特性、车速、马力、车身质量都相应提高,车辆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制动的方向性及惯性力都需要驾驶员在思想上重视起来。
2、要养成良好的预见习惯。由于不能预见而发生事故,是驾驶员事故多发的一个主要原因。驾驶员无论是在市区或在其它道路上行驶,他的行动过程首先是收集各种情报、情况予以预测,作出判断,然后才是行动,欲使行动无误,关键在于收集各种情况,在驾驶中自觉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驾驶行为。所谓安全预见习惯,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养成的,对某些可能影响安全行车的人、物、天气、路况等因素形成的比较准确的预料,能够提醒自己谨慎驾驶,提前做好减速、刹车等预防措施,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从而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可以说,预见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安全预见习惯是一个驾驶员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的体现,这种习惯是随着驾驶员驾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实践的积累逐渐养成的,每一位驾驶员都应当养成良好的安全预见习惯。
3、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驾驶安全与个人驾驶技能有密切的联系,驾驶技能的熟练程度决定车辆操作的正确与否,这就需要每一位驾驶员学习相关的驾驶技术知识。驾驶技术是一项特殊的技能,它要求每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同时需要分析判断的能力和敏感果断的反映能力,这需要认真的学习、反复的实践,不断的总结。有了良好的技术还需要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保证我们有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但是一个坏习惯很有可能酝酿灾难。所以好习惯的养成对于驾驶员是非常重要的。1).养成学习的习惯;不断学习驾驶技术、车辆维修方面的知识,在实践中锻炼。2).养成时时检查的习惯;时时检查车辆,及时了解车辆健康状况,决不带病出车;3).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行车时不打电话、不吹牛聊天,专心开车等。好习惯是可以养成的,是可以做到的,一般来讲凡是有利于安全行车习惯的就要坚持做到,凡是不良习惯影响安全行车习惯的就必须克服,不要怕麻烦,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可以帮助我更好的提高驾驶技能。
二、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
在汽车安全行车系统分析中,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做为系统三要素之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提高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安全行车知识和驾驶操作技术。其中对于驾驶员造成肇事的原因归纳如下:技术不佳、酒后驾车、麻痹大意、乱停乱放、通过交叉路口不减速、无牌、无证驾车、转弯速度过快、跟车距离近、夜间行车观察不力、疲劳驾车、车况差、超员、超载、超速行驶、对路况估计不足、互不相让、反应迟钝、判断失误、措施不当、惊慌失措等。因此说行车事故主要的原因常常是驾驶员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共同促成的,事实告诉我们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关键在于提高驾驶员队伍素质,增强交通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思想素质。在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中,特别是一些重大交通事故,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驾驶员缺乏职业道德所引起的。例如:2009年6月30日晚,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金盛路发生一起重大恶性交通事故。当晚8时20分,一牌号为苏ATH900黑色别克君越轿车在金盛路由南向北行驶,行至第26号路灯杆时,车辆失控,撞上路边一西瓜摊后,沿途撞倒9名路人,撞坏路边停放的6辆轿车。经查;肇事者张明宝系醉酒驾车,事故造成3人当场死亡,2人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外4人轻伤,正在江宁医院接受治疗。说道这起车祸,至今谈起还令人痛心。事发当晚,张明宝即被警方控制。张明宝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醉酒驾车,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其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现在已经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在悲痛之后,我们更应该从这场车祸中反思,引起这场车祸惨案的,司机酒后驾车是致命的因素。显然,向酒后驾车说不,已经成为安全行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司机朋友们的自我约束与自律也是最为重要。据有关人员调查分析,在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中,特别是一些重大交通事故,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驾驶员缺乏职业道德所引起的。因此,驾驶员应该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有一种向国家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安全责任感,真正做到“车行万里路、处处保平安”。
2、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身体是承受艰苦工作和精神折磨的物质基础,身体状况不同,也会造成对待挫折态度的不同。医学研究表明,患糖尿病或癫痫病的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性比一般驾驶员高30%。这是由于糖尿病人常会发生低血糖,可致一时性眩目,而癫痫病是难以预测的。暗光下看荧屏会过多消耗体内血清维生素A,连续几小时观看,可使血清维生素A减少近一半,视力下降30%,同时也影响辨色能力。此时,夜晚娱乐过长、早晨空腹开车,连续长途驾车等,都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隐患。驾驶员要能适应艰苦条件下的劳动,身体应该完全没有影响驾驶工作的疾病,当驾驶员疲劳过度,患有疾病时就会出现血压不正常,心脏功能不全,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心理紧张,甚至昏厥,这是非常危险的,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说驾驶员要加强体能训练,时刻保持身体状况良好。
3、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据日本有关研究交通方面的学者统计,有70%以上交通事故属于驾驶员的责任,在这中间,又有50%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的犹豫不决、反应迟缓导致判断失误、采取措施不当而造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些驾驶员在行车中经常会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例如,会车时对道路和对方的车宽心里没数,能不能安全通过心里没底;在超车时能不能超过去,到底是立刻超还是等一会再超,一时拿不定主意;在通过交叉路口时,正好赶上信号即将切换,是加速通过还是停车等候;特别是在通过无信号灯指挥的人行横道线时,有的行人见有来车,即想抢在车前快速经过,又怕出现意外便立刻停下来,甚至出现走了几步又往回走的反常现象,而行人的欲走欲停,也会让驾驶员手中的方向盘左右摇摆,不知道是应当加油还是应当刹车,是加档还是减速。在许多复杂的驾驶环境下,如果不能当机立断,就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对驾驶员而言,犹豫不决是行车之大忌。因为交通情况变化莫测,车辆在行驶中不允许你进行逻辑推理,也不会给你足够的思维的空间。诚如俗语所说:当断不断,必有后患。要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就需要快速准确地作出反应,这样措施才能及时到位。任何由于犹豫不决造成的操作技术延误,都可能会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
要解决在行车中犹豫不决的问题,不仅要努力提高技术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切实提高心理素质。那些优秀驾驶员之所以能做到遇事不慌,处惊不乱,是因为安全行车不光靠技术,更要靠“心”来驾驶。如果我们不重视这种心理素质的培养,将难以彻底摆脱危险的境地。一些富有驾驶经验的行家提出这样的忠告:在行车中一旦遇到犹豫不决时,切不可心存侥幸,要记住一个最简单、最安全、最有效的操作方法:赶快减速,将脚置于刹车踏板上,随时准备停车。
三、提高预防事故的措施
1、严格培训,提高技术水平。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学开车不难、拿驾驶证容易。”就是这“不难”和“容易”导致不少驾驶员思想麻痹,不求上进,不重视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以致道路交通事故连年攀升,产生了一个个马路杀手。会开车确实不难,但要开好车就不那么简单。所谓“开好车”,从乘客的角度讲,车开得又快又稳,能平平安安地把他送到目的地,就是“好”;那种坐上车一晃一颠,动不动就踩制动,让人心惊肉跳的驾驶员当然“不好”。但从我们行业标准来说,“好”有着更具体的要求:控制安全车速,做到文明礼让,准确判断前方动态,并能正确应变处置,全面掌握车辆性能,遵守交通法规,并能长期安全行车等,可以说这“好”字是需要驾驶员毕生努力追求的目标。正确的驾驶操作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为此对驾驶员进行严格培训,严格要求;驾驶员要勤奋学习、勤学苦练,掌握车辆各项规律,提高自己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预见车辆性能发生变化会引起的后果,从而提醒自己定期检查,做好日常保养,消除事故隐患,保障车辆的正常工作。
2、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安全教育。现在再来说一说南京2009年6月30日的那起事故,经交警鉴定,驾驶员张明宝属醉酒驾驶,事发时血液中酒精浓度高达381毫克/100毫升。从张明宝的违章情况来看,他造成事故并不是偶然的。5死4伤的重大交通事故已经形成,以鲜活的生命为代价,这起事故为驾车者上了惨痛的一课,其实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的是有关执法部门。司机在3年内80次交通违法记录在案,相关部门却没有让违章人接受处罚,也没有吊销他的驾驶执照,而是让他继续开车上路。这说明了什么?我们不能不说,这种不作为的行为是对公众生命安全的高度不负责任,也是对驾车者本人的不负责任,这种行为其实比司机违章驾驶更可怕。因此:公安交警部门要严把各类驾驶员特别是大中型客运驾驶员培训关、考试关和发证关,加强对违法驾驶员、摩托车驾驶员、非营运及社会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管理。对多车单位及私家车驾驶员,要通过各基层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把他们组织起来,加入驾协组织,由驾协定期对其进行安全法规知识教育培训。
综上所述,为确保交通安全,仅有驾驶员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须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国际上普遍认为交通管理的主要手段:一是法规、二是教育、三是工程;这三点并称为交通管理的三大支柱,对此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通过这些手段协调交通活动中的人、车辆、道路、环境四者关系,保障交通安全畅通,适应新形式发展。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大量的受害者与不遵守交通管理的行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主要原因是交通安全法规意识淡薄,从众心理、省能心理、省时心理和侥幸心理严重。分析了交通事故的成因和人、车、路的关系,特别重点分析了提高驾驶员素质对减少交通事故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防交通事故,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驾驶员的教育、提高车辆的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来,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把交通事故降低到最低点。
参考文献:
(1)徐晓慧.机动车驾驶人必读.陕西.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王晓林.汽车指导驾驶员培训教材.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3)李腾芳.汽车驾驶技巧与故障急救.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第四篇: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
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有效遏止交通事故
摘要:为了确保行车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预防和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需要广大交通参与者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认识到交通事故和带来的严重危害。同时做好安全行车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预防和遏止事故方面,驾驶员又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安全行车,“重在预防”,要把学习、宣传、遵守交通法规,强化法制观念,提高安全意识放到十分重要的位臵,要熟悉和掌握汽车的安全系统,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提高安全行车素质。努力做到: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形成安全、通畅、文明的良好交通环境。
关键词:提高
能力
遏止
事故
前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产量、社会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汽车对人类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之而出现的各类交通事故,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代价,并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一大公害。因此,提高汽车行驶安全已成为汽车使用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下面,结合本人多年驾驶的经验,着重从驾驶员如何提高预防事故能力方面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性
自从1886年汽车诞生至今,全世界已有约3000万人死 于交通事故,已经超过两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据有关方面统计,2008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死亡的人数73484人,受伤的人数约为304919人,这些恐怖的数字使人不寒而栗。在许多国家,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比火灾、水灾、意外伤害等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总和及经济损失还大得多,由其引发了多少个家庭破裂,其损失无法估量和挽回。古人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重在预防”,因此,血的教训和事实证明,把交通事故称为“柏油路上的战争”一点不作为奇,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二、我国的交通现状
(一)人多、车多、道路少,我国是个13亿人口的大国,通过各种形式在道路上进行交通活动的人员密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交通拥护,环境复杂。目前,我国公路还未达到全立交、全封闭、全高速的现代化,公路状况大部分还是密、挤、差,其中90%的道路属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为混杂,近几年机动车辆数字还在急剧增加,道路超负荷承载致使交通事故逐年增加。
(二)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汽车进入家庭已成为现实,非职业机动车驾驶员队伍的扩大,使机动车驾驶员的整体素质更加参差不齐,那些驾驶能力差、交通法规意识淡薄、出事故较多 的机动车驾驶员被誉为“马路杀手”。
(三)违法行为及管理体制方面问题。纵观世界各地,许多国家的汽车保有量远比我国高得多,而汽车道路交通事故却比我国低得多。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一般的交通事故原因中,由于车和路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占不到5%,而95%以上的原因是由于人的违法行为造成的,而交通参与者往往缺乏交通安全和法规意识,认为公路是公家的路,随便怎样使用都不成问题,反正汽车不会撞人,撞了也会赔偿,久而久之,养成了大批不良交通习惯的人。交通行政管理的执法主要侧重于事后管理且时紧时松,有些管理由多部门执法,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一些低素质的驾驶员和行人无视交通法规的存在,使我国的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汽车驾驶员一定要有强烈的安全和责任意识 每个人形成一种意识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要牢固树立安全驾驶意识也不是一朝一夕,接受几次宣传教育即可,而需要一个较长的培养过程,无论是新手还是驾车多年的老手,都必须转变自身的不良观念和意识,把“安全第一”的思想反复认识加深,自觉形成“安全第一”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从交通事故统计中看出,在发生车祸的直接或间接原因中,有80%-90%与驾驶员有关,又有相当数量的与驾驶员安全和责任意识淡薄有关,如为了一时的 痛快而超速行驶,其造成的交通事故死亡率高,损失大,速度越高,冲撞损害后果越严重。根据统计得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死伤率是普通公路的4倍,平均每起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普通公路的3倍多,所以,“欲速则不达”为了确保行车安全,严禁超速行驶。再如:酒后驾车,为了自己一时的欢愉,而把他人安全抛于脑后,科学研究发现,驾驶员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有危险情况,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的动作中间的反应时间为0.75秒,饮酒后尚能驾车的情况下反应时间要减
2-3倍,同速行驶下的制动距离也要相应延长,这大大增加了出事的可能性。人呈微醉状开车,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为没有饮酒下开车的16倍,所以,饮酒驾车,特别是醉酒后驾车,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这些事例再一次说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安全和责任的意识,如果忽视它其导致的后果将是十分悲惨的。因此,要求驾驶员充分认识和把握在交通活动中充当的角色和地位,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对安全驾驶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和境界。
四、熟悉掌握汽车安全系统,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提高安全行车素质
通常我们把“人、车、路及周围环境构成的系统称为交通系统。汽车安全行驶系统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所涉及的因素是汽车驾驶员的素质、操作行为和车辆技术状 况。在汽车行驶中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并与周围环境保持适应状态,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本着心爱护车辆,做到勤检查(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让自己心中有底,勤保养,发现故障及时修理,保持车辆良好技术状况,给行车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在行车中,作出准确的判断,采取果断措施,把自己的驾驶技术得到真正的发挥。
作为一个素质高的驾驶员,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开车时理清思路,暂时放弃各种烦恼和诱惑,不因事惑,不被境牵,始终保持宁静恬淡的心态。把行车安全放在首位,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相信一句话,只有珍惜生命的人,才会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只有保证安全,才能享受到驾车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作为一个素质高的驾驶员,应该学会“忍让”。在行车中,常常会遇到有些车辆在窄路或弯道上强行起车或强行会车现象,这时,无论处于被超还是被会位臵,都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按正常的行驶路线和方法驾驶车辆,也有可能发生两车相拦的交通事故,如能运用“忍让战术”,主动的踩一脚制动,放慢车速,就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不要认为这种“忍让”行为是“整气”,应该认为是一种文明驾车行为感到自豪,仔细回想:在对方已经做出错误的情况下,正是你的“忍让”行为,才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既保全了他 人,也保全了自己,这正是“窄路相逢忍者胜”。
作为一个素质高的驾驶员应该真正做到“一安、二严、三勤、四慢、五掌握”。一安就是安全第一;二严就是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三勤就是勤检查,勤调整,勤保养;四慢就是情况不明时要慢,视线不良时要慢,起步、会车、倒车时要慢,通过交叉路口、狭路、桥梁、弯道、险坡、车站以及繁华复杂路段时要慢;五掌握就是:掌握车况、路况、天气影响情况、地区变化情况、非机动车、行为的动态特点。
作为一个素质高的驾驶员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发现不足,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喜怒哀乐始终左右着人们的情绪,各种烦恼和心事随时干扰驾驶员的注意力。一会儿手机响了接电话,一会儿从路边的广告牌看到一条商业信息,有时心理想着美事,眼睛欣赏着美景,有时又黯然神伤,很少能预见到即将发生的危险,许多车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五、汽车驾驶员一定要具备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于汽车驾驶员生理条件和社会实践不同,其个性也随之不同,不同的个性心理对安全行车会造成不同的影响。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闵期波格认为优秀的驾驶员必须具备适应驾驶的性格、气质、情感以及复杂的注意力、敏捷的反应能力等,能在千变万化的行车过程中持续地接受和分析 周围的环境与汽车状态的信息,并做出合理的操纵动作的心理素质。
正确处理驾驶员心理素质变化与行车安全之间的关系。一是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当驾驶员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心理素质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正是在这种适度紧张的心理下进行长时间或长距离驾驶车辆时,影响最大的是驾驶员的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能力,容易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在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下行车会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臵各种异常情况。二是行车中遇取各种情况会引起驾驶员恐慌和焦躁心理。在行车中,驾驶员易受到外界的、人为的意外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会使驾驶员心理发生变化,例如,车内环境变化会引起驾驶员情绪不稳定;道路平
会引发驾驶员
调形成道路催眠;弯曲道路由于车辆连续产生厌烦心理;车辆拥挤和堵车会使驾驶员产生急躁情绪;遇交通事故会使驾驶员产生恐慌心理;三是行车过程中任意妄为会使驾驶员形成侥幸和紧张心理。在行车过程中,有些驾驶员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按照操作要领驾驶车辆,遇到可能发生车辆的情况或已经预感到可能发生的问题,不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而是靠碰“运气”,明吞车辆带“病”上路、无证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的危害,但 由于心存侥幸,对违章作业根本不予重视,但心理却处在极度紧张的状态,怕被查处或发生事故,遇到险情时很难全神贯注,沉稳操作,不是惊慌失措,就是反应迟钝。
因此,只有全心投入进去了,才能使人注意力集中,无怨无悔,耐住寂寞,心平气和主动地完成任务。
六、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主要措施
1、广泛深入宣传道路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人们心目中的关注程度,以及帮助人们认识到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驾驶员要努力学习汽车安全行车的各种知识,以适应于交通安全的要求。一定要做到“二牢记、二不要”,即牢记中速行车安全经验,不要超速、超载和强超硬会;牢记遇情况礼让三分,不要急制动,猛打方向和猛加油门,只有辨证地掌握客观道路条件,才能保证行车安全。
3、驾驶员还要学习一些与交通安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纠正不健康的心理,热爱驾驶工作,明确职业责任,遇危险或情况,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时,进行自我调节和疏导,用各种方法缓解极情绪,尽量减少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4、学习和总结预见性驾驶方法。进行预见性驾驶,也是有效预防事故措施之一,行车中,随时针对路况和可能发 生的情况作预先估计,随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依法行政的力度,强化道路交通中的科学管理,尤其是进行行政时能达到处罚和教育的目的。通过有效手段协调交通活动中的人、车、路和环境间的关系,尽快建立全国交通管理的电子网络系统,对事故多发地段,建立速度监控系统,及时掌握情况,及时教育处理违法驾驶人,保障安全畅通,适应新形势发展。
结束语:以上是本人做好预防和遏止交通事故,保证行车安全方面的一些想法,预防事故、安全行车需要大家长期坚持、探索和实践,不断总结和提高,一些观点和思考的问题还很肤浅,对有些问题看得还很表象,敬请各位领导和教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汽车运用学 王德本 陈玉润主编
2、汽车指导驾驶员 江苏机关事业单位工考办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4、加强心理学
蔡笑岳
中国劳动出版社
2007
5、驾驶员安全行车指导
贵斌
海潮出版社
2004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产量、社会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汽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交通事故的伤亡和损失不知给多少个家庭带来灾难和痛苦,也不知有多少个美满幸福的家庭遭到破坏。车祸成为世界一大公害,有人把汽车说成是:“杀人的凶器、吃人的老虎、流动的棺材”。现对汽车驾驶员如何提高预防事故能力浅谈一下个人看法,希望广大驾驶员能在预防事故安全行车方面收到成效。
一、做为汽车驾驶员应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行车系统
通常我们把“人-路-车”构成的系统称为交通系统。汽车安全行驶系统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所涉及的因素是汽车驾驶员的自身素质、操作行为和车辆技术状况。在汽车行驶中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并且与周围环境保持适应状态,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在汽车安全系统中要达到安全的目的起决定作用的是驾驶员行车素质。在驾驶员素质中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又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即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必需的身体素质,就不能发挥具有安全行车知识和驾驶技术的作用。
二、做为汽车驾驶员要熟悉和掌握“信息处理特性”
1、要正确处理信息
在路途中,驾驶员通过自己的感官收集来自道路、交通等的各种信息,经过分析判断做出各种操作动作,通过汽车各个操纵机构使其做出相应的运动,一次控制的结果如车速与方向往往与希望有偏差,此时汽车的运动情况又做为新的信息反馈给驾驶员、驾驶员将其头脑中的予定值进行比较,判断出误差量再做出修正误差的操纵动作,如此的反馈不断通过多次控制,最终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如果由于外界干扰或内部的其它原因造成驾驶员对信息判断失误或者汽车控制失调造成行驶状况同予定目标间的误差无法消除时,则将会造成出现事故的可能性。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实质上看事故是由于系统内部“失调”或“失误”造成的外界信息的反应错误所致。因此,事故的出现既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从总体上讲,事故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情况都不可能事先预测是偶然发生的,但从每一件事故的起因及发生过程分析都具有其内在的原因,如果能够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内在的原因则这类事故就可以避免,这就是事故的必然性所在。如雾天行车时有视线不清的信息,弯路行车车速快有离心力作用的信息,冰雪路面有路滑信息等。包括驾驶员、车辆在内的汽车安全行驶系统如果对这些信息不仅接受,而且通过内部协调后,做出必须的正确反应,或者通过反馈系统修正达到正确反应,就可以避免事故实现安全行车。因此通过系统分析,能从事故发生的本质上认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对于驾驶员有积极的意义。在事故中,也有属于在外界的信息不真实或没有信息的情况下发生的,往往事到关头什么措施都来不及,这些事例往往成为驾驶员认为事故难防的理由。事实如果驾驶员平时能注意学习安全行车知识,行车中除注意危险对象的直接信息外,还能注意交通环境中的间接信息,并相应采取措施,上述情况下仍可避免事故。
2、尽量减少和避免信息的“丢失”
因驾驶员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处于强烈的视觉干扰或分散注意力的环境中,这种信息未得处理而“丢失”的现象会变得严重起来,由于驾驶员处理信息存在着个人问题的差异,有的属于生理机能原因,有的属于训练程度和经验多少因素,但是处理信息的特性是共同的。如果从汽车安全行驶系统的不发生事故的条件考虑,则需要保证驾驶员在其所处的驾驶环境中传递信息速率应不超过驾驶员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尽量减少和避免信
息“丢失”的情况发生是保证整个系统与交通环境保持协调一致的首要条件,为了实现安全行驶,必须注意驾驶处理能力这个特点,采取适当措施,从本质上只有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的素质,才能提高其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安全行车创造条件。
3、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
在汽车安全行车系统分析中,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做为系统三要素之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提高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
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安全行车知识和驾驶操作技术。其中对于驾驶员造成肇事的原因归纳如下:技术不佳、酒后驾车、麻痹大意、乱停乱放、通过交叉路口不减速、无牌、无证驾车、转弯速度过快、跟车距离近、夜间行车观察不力、疲劳驾车、车况差、强行超速、超员、超载、超速行驶、对路况估计不足、互不相让、反应迟钝、判断失误、措施不当、惊慌失措等。因此说行车事故主要的原因常常是驾驶员素质、身体素质、技术素质、心理素质共同促成的,事实告诉我们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关键在于提高驾驶员队伍素质,增强交通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
4、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措施
1、认识和掌握“信息处理特性”,驾驶员无论是在滩区或在路上行驶,他的行动过程首先是收集各种情报、情况予以预测,作出判断,然后才是行动,欲使行动无误,关键在于收集各种情况,在驾驶中自觉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驾驶行为。
2、驾驶员要努力学习汽车安全行车的各种知识,以适应于交通安全的要求。驾驶员不但要掌握车辆行驶特性,还要熟悉自己车辆性能,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汽车的各种特性、车速、马力和车身质量都相应提高,车辆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制动的方向性及惯性力都需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安全行车中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做到出车前想一想,看一看,坚持途中检查和回场后保养,掌握安全行车系统知识增强安全行车意识。
3、做为一名驾驶员要学习交通安全心理学,注重心理健康,从驾驶员-车辆系统的观点认识事故的实质,正确认识事故出现后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和预测行车事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关系,为消灭事故增加信心,建立科学的依据。
4、严格训练,提高技术水平。正确的驾驶操作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为此对所训驾驶员进行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在实习期间要增强自我跟车训练实践,掌握车辆运动规律,提高自己独立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避免“职业杀手”的出现。
5、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和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国际上普遍认为交通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规、教育和工程,这三点并称为交通管理的三大支柱,对此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通过这些手段协调交通活动中的人、车辆、道路和环境四者关系保障交通安全畅通,适应新形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