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帮助高中新生跨过“高台阶”

时间:2019-05-14 13:5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帮助高中新生跨过“高台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帮助高中新生跨过“高台阶”》。

第一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帮助高中新生跨过“高台阶”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帮助高中新生跨过“高台阶”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物理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高中新生在学习物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对策。

一、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差别显著: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必修本),与初中物理相比,初步分析有其以下显著特点:

1、从直观到抽象:如 物体——质点。

2、从单一到复杂:二力平衡——多力平衡;匀速运动——变速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

3、从标量到矢量:算术运算(加减法)——几何运算(平行四边形法则)。

4、从浅显至严谨,从定性到定量。

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所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比较表面。绝大部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感受或体验是吻合的、一致的。其规律不太复杂。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因此,学生对初中物理并不感到太难。所以,就整个初中物理而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还没有高中这么明显。

高中物理每节的内容较多,篇幅较长,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描述方式较多:有文字法、公式法、图像法,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对同一物理现象或规律从多侧面观察它、研究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和加宽了。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

由于高一学生的阅读理解、逻辑思维、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鉴别、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空间想象、灵活应用等能力都还一时没能很好地形成,因此,思维要求的突然提高,再加之教材从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这五部分内容中最难的部分“力学”放在高一起始阶段,也就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这是目前课程体系让人无可奈何的客观存在。

二、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

初中物理,由于涉及的问题简单,现象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容易理解,篇幅少,概念、公式少,容易记住。题型简单,转弯少,数字小,易计算。因此,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机械、简单。习惯于背,不习惯于推理、归纳、论证;习惯于简单的计算,不习惯于复杂计算(如万有引力、人造卫星等题目);习惯于仿,不习惯于创;习惯于课堂合唱,不习惯于独立思考;按学生的话说:“ 只要记住了公式,把题中已知条件代进去就可得答案。”

进入高中后,由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花样多,加之科目多,如果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无能为力了。由于理解能力差,即使背得到定义、公式,因不解其意,不注意适用条件,便往往乱代公式,乱用数据,而对万花筒式的题型变化,更是束手无策,望而生畏,失去了信心。而对一些形同质异、形异质同的问题,由于遇到一些似乎两个看起来一样的问题,但要用两个不同的物理规律来解;而两个看起来完全不同的问题,却可以用同一规律来解的情况,而觉得物理好像真是无章可循。

而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必须在高一时,就应尽最大努力去培养他们。当然,整个的完善和提高,应贯穿于全高中阶段。

三、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欠佳。

高一物理的力学部分所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力的分解与合成中的三角知识;运动学中的二次方程以及根的合理性的判别;万有引力、人造卫星中的幂的运算、简单的极值运算等。然而,许多学生就连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边角关系都似是而非,这里既有学生本身的数学知识差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中来的数理结合能力差,这一特点普通中学普通班的学生更为突出。

四、学生初中旧学识及日常生活经验严重负反馈。

学生通过十几年的成长与生活,接触、感受到许多物理学的现象,特别是力学现象。而在初中阶段,所研究的力学现象,如杠杆原理、浮力问题等,与他们的生活感受及生活经验绝大部分是吻合的、一致的。因此,他们有许多时候凭直观感受或主观想象,都能猜中正确的结论,而高中所涉及的物理感受更本质、更抽象一些,并且许多时候其生活经验或者潜意识中存在的一些比较根深蒂固的观点与实际的物理规律相矛盾:如在力的分解中,他们认为拉电灯的绳与电线的拉力大小与绳或电线的长度有关,难于理解成角度的二力合成;在直线运动中,匀速的根深蒂固,难以接受变速运动所带来的变化;他们认为平抛物体的飞行时间,随平抛的初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力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学生这些想当然的错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与澄清,致使他们又多次地再出现抵触,并使他们学习物理本来就十分脆弱的信心更是雪上加霜。

五、部分学生知识面窄,不注意观察。

高一学生,特别是普通中学普通班以及来自农村的高一学生,由于生活圈子的局限,课外阅读的稀少、单一,导致他们知识面狭窄。不喜欢、更不善于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思考。即便是那些爱好体育运动、爱好打台球的男生,他们也不能将诸如篮球、足球、乒乓球、铅球、台球等运动与抛体运动、碰撞等物理现象联系起来。他们中绝大部分(特别是女生)对科普知识不感兴趣。遇到理论性较强的地方,就会感到枯燥乏味,逐渐产生厌烦心理和应付心理,加之到了高中,因生理、心理因素变化,易引起精力分散,产生一些莫名的焦虑和烦恼。日常活动少,好静厌动。这些对他们也会造成一种消极的影响,慢慢地对物理不感兴趣,逐渐失去信心。他们认为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在物理上长途跋涉,还不如省点心,多抓一下别的科目算了。

针对高一学生学习物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但总的模式不发生根本的变化。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需要改变原有模式或另建新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同化新知识,但往往不能自觉的采用顺应的认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认知结构的物理新知识学习中,应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

2、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

3、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功,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在讲解习题时,可以采用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用简单的方法就把刚才还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肯定有喜悦和惊奇的感觉,对这种解题方法、思维过程的印象也会十分深刻。

4、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维方式,但是要有效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解答比用“隔离法”简便。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5、妥善过渡,降低台阶 给学生一个缓冲、适应阶段,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开始时,适当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新课的引入,尽量从初中的角度切入,注意新旧对比,前后联系(这要求高一物理教师必须熟悉初中物理教材)。另外,对教学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要作必要的复习与讲解。在进行例题分析时,不仅要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也要对数学运算作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演析,还可适当复习或补充三角知识(如反三角的表示、倍角公式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例题、作业和测试题一开始不宜太难,期中和期末的测试题应根据学生实际,尽量控制在60分以上和95分以下,以免学生盲目乐观或丧失信心。其次,对书本上精练的概念、定律、定理的叙述,要作适当的语法上的分析,用浅显的语言剖析含义,从多角度去阐述它们(文字、公式、图像等)。最后,对学生中想当然的经验错误,一定要及时针对学生情况,帮助他们找出错的原因,并及时纠正(同时还要注意有的错误还可能重犯)。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高中新生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现实困难,尊重学生的这个基本实际,多想办法,研究规律和遵循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跨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学习台阶。

第二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漫谈物理教学中的幽默

漫谈物理教学中的幽默

【文章摘要】高中物理学内容严密、复杂,能力要求高。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感觉困难,有畏惧感。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幽默艺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从而构成物理教学中独特的风景。

【关键词】物理教学三维目标幽默

“幽默”一词,是由英文Humour一词音译而来。《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而现代的“幽默”更多的是一种美学范畴,指的是一种令人发笑而有余味的情操。林语堂说的很精彩:幽默“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达到三个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中物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教师教的困难,学生学的痛苦。稍有不慎,物理课堂就会变成死水一潭。这些都不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实现新课程的理念。原苏联教育学家米·斯洛特夫讲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其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时运用幽默艺术,创设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笑声中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愉悦,在快乐中点燃智慧的火花,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幽默谈几点思考。

一、教学中的幽默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学会乐观的人生态度。在物理学家中有很多大师,他们不仅具有高深的物理造诣,而且他们人格品质和魅力更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穿插物理学家的幽默小故事,可以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笑声中得到熏陶和升华。这也充分发挥了物理学内在的教育功能。

案例1:爱因斯坦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超强的幽默天赋,他的一系列故事有着很高的教育价值。在教学中可为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1930年,部分德国科学家,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在纳粹反犹太人的潮流下,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用以攻击、诋毁爱因斯坦。爱因斯坦闻讯后,仅仅耸一耸肩,说道:“100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就足够了。”学生听了以后,会心一笑。大师不惧权势、勇于坚持真理、豁达的处世态度已铭刻于心了。

二、教学中的幽默可以感染和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人的思维活跃、敏捷,学习的效率极高。教师幽默的语言和诙谐的表达,能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保持有张力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水平,有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从而完成教学预设。

案例2:在“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中,我常常这样引入新课:小时候看过一本书,名字叫《吹牛大王历险记》。(看过书的学生马上来精神了。)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吹牛大王骑马外出,不慎落入泥潭。情急之中,用手揪住自己的头发,一把将自己拉了出来。(学生笑成一片。)我及时追问:“难道不行吗?为什么?”。到此,新课的引入已经达到良好的效果,为新课的讲解作了巧妙的铺垫。

案例3:相对论内容艰深难懂,尤其是与学生的现实世界相差甚远,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听起来有枯燥之嫌。教师适当类比,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强引力场的存在使得空间不同位置的时间进程出现差别,时间进程会变慢。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幽默一把,调节一下气氛:哎呀,这个结果在生活中很常见的嘛。(学生惊讶。)班级里,女同学对男同学的吸引力就比较强。因此,男同学在和女同学聊天时,实际时间过去了半小时,可是感觉只过了5分钟。(学生大笑,精神为之一掁。)

三、教学中的幽默,可以轻松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将难点化于无形之中。

幽默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睿智的集中体现。它基于教师对所教内容有着准确的把握,深刻的理解,表现出高屋建瓴、一览无遗的从容境界,折射出教师内在的创造能力。它能把深刻的教学内容和物理本质,用浅显、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降低了认知的难度。学生在微笑之余,对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已了然于胸。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案例4:在静电场教学中,有一类静电场中多个物体平衡的问题。例:相距为L的点电荷A、B的带电量分别为+4Q和-Q,将它们固定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使C在库仑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试分析C的带电量和放置的位置?若在引入点电荷C的时候,将点电荷A、B也释放,要使三个点电荷在库仑力作用下都能处于平衡状态,试求C电荷的电量和放置的位置?

教师在讲解时经常花了大力气,但由于分析头绪较多,学生往往不能较好的理解。我将分析的过程和结果,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正负正,负正负;同种放中间,异种放两边;专往小的靠,求解很方便。通过谐趣的顺口溜,激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很快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

案例5:学生在学习了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后,往往会将二者混用,左、右手不分。为区别起见,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左手力,右手电和磁。学生要是还会混淆,就使出“绝招“:(在黑板上写慢一些。)“判断‘力’,最后一笔向左,用左手;判断‘电’和‘磁’,最后一笔向右,用右手。”然后再补上一句:“大家记住了吧,估计一辈子都不会忘了。”

四、教学中的幽默可以启迪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和思维能力。

教学中的幽默往往富于启发性。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笑声中,学生积极思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时有灵感的火花闪现。

案例6:在《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一节教学中,分析人造卫星原理时,我常这样处理:“如果我们在高山上,平抛一个物体。如果初速度越大„”(学生会答:落地点离抛出点越远。)“对。如果速度达到一定值,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学生无语,思考。)我故作沉稳,用较慢的语速,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会击中自己。”(学生思考片刻,立刻爆发出一片笑声。)笑声说明学生对这个问题已有所感悟,已经在头脑初步构建了人造卫星的物理图景。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完本节后,我感慨说:“发射人造卫星技术复杂,要想进入太空难度太大了。”有学生突然冒了一句:“可以从地面上搭一个通天梯嘛。”(其它学生笑。)我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灵感,说:“是啊。这可是现在一个高科技设想,很多科学家正在研究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探讨一下。有机会请他给大家汇报自己的设想。”

五、教学中的幽默能拉近师生关系,重塑民主与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融。

一个刻板,视自己为权威的教师,是绝对不会放下自己的身段的。他总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更无幽默可言,令学生望而生畏。只有真正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的教师,才能发自内心,用幽默和学生相处。幽默可以让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亲和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这样教师的课堂往往充满了人文精神的光辉,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与人格的魅力,有如沐春风之感。

案例7:每次与新学生第一回见面,我都这样自我介绍:个头不高,志存高远;年纪不大,白发不少;视力不佳,思想深邃。一段别开生面的开场白,很容易消弥师生的距离感,为与学生今后的交流打下良好基础。

案例8:还有一次,在物理必修2教学中,有陈姓学生自行推导出了Ft=mv2-mv1,我在赞赏之余,没有告诉学生这就是今后要学习的动量定理,而是对学生说:“这个定理是你发现的,根据物理学的规矩,那我们就把它叫做陈氏定理吧。”用这种幽默的方法肯定了学生的工作,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了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功感,增强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效果极佳。总之,物理教学中的幽默,其目的在于在轻松、愉快中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在实际中要准确

把握好对象、时机和内容,决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切忌堆砌庸俗的笑话,一味讨好学生,哗众取宠,使幽默蜕变为恶俗、轻浮的搞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生涯中,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捕捉灵感,洗练人文素养,不断反思,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让学生乐学好学,最终实现新课程追求的理念: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第三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高中物理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多种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地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具和学具上,可以不必满足于实验室的设备,由教师和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讲单摆时,我让学生找来细线和小球,每人自制一个单摆观察它的运动。在自制教具和学具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课后做些小实验。如讲“受迫振动”时,我用“米花的舞姿”小实验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具体做法是:把六个涂成不同颜色的米花用线穿起,挂在衣架的横梁上。六根细线每两根等长,最短的挂在中间,最长两根分别挂在最外面。将一根橡皮筋拉长,从米花构成的弧下方穿过,并与米花悬线面垂直,用手指拨动皮筋,米花应声起舞。有条件的还可以将米花放在用布包紧的大口径低音喇叭上,当喇叭传出音乐声时,不同位置的米花以不同高度在上面跳跃。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为了巩固公式S=1/2gt的平方,我在课堂上组织了“手握落尺测反应速度”实验。同学两人一组,从尺落下的长度知道位移,利用公式计算出从尺开始下落到另一人握住尺的时间,也就是握尺人的反应时间。这个小实验使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既动手又动脑,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物理学中的许多概念和规律都可以用一些对联、口诀、谜语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从生活中和教学实验中搜集了许多对联、谜语应用到物理课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三定律时,给学生出了这样一副对联:他蹬地,地也蹬他,双方运动为何地没动我打你,你也打我,等值二力为何你觉疼横批:说清有奖于是同学们立即活跃起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解释了这一现象。

还有如:

未受外力运动状态永不变

没有摩擦机械能量总守恒

横批:注意条件

这副对联是描述惯性定律和机械能量守恒定律的,朗朗上口,很容易理解和记忆。

下面这一对联:

两球落斜塔双音一响

八马拉半球一声双分

横批:学史奇观

上联是描述比萨斜塔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下联是描述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一副小小的对联将物理学史上两大实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物理学中物理量数不胜数,物理概念更是多如繁星。我采用谜语的形式方便学生记忆。如屡教不改——惯性;一对红——赫(赫兹);异口同声——共鸣;闹矛盾——摩擦;景德镇的作坊——磁抄„这些丰富多彩的对联和谜语,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现了由“厌学”到“爱学”的转变,课堂气氛活跃而和谐,形成了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1.讲物理首先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语法混乱、言不及意,将严重影响知识的传递以至影响教学。

2.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在语言中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望、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精辟的,见解,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教学语言语速快慢、声音高低应恰到好处。语速太快,学生反应不过来;语速太慢,学生又提不起精神。声音太高,神经容易疲劳:声音太低,学生注意力难以保持。因此,课堂教学中语言应快慢适中,高低适宜。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应当从教学实际出发,取得最佳效果。对于物理来说:教学语言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总之,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依赖于教师雄厚的知识基储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个人性格情操的陶冶等等。这是一个还有等于深入探索的课题。

第四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课堂教学的探讨

物理课堂教学的探讨

摘要:本文以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而学校教育活动以教学为主,教学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通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案例从课堂教学入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的重要性及教学方法。

关键词:面向全体、语言艺术、重视基础、渗透物理学史

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学校教育活动以教学为主,教学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至关重要,是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必须注意几个方向性问题

(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普通中学属基础教育的范畴,其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具有普及性特征。而素质教育的普及性决定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不应该让某些学生“吃不饱”,而另一些学生又“吃不消”;也不应让雪生原来存在的差距日益扩大。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必须热爱全体受教育对象,深入了解他们,因材施教。

(二)必须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但教学也不能是纯智育活动。课堂教学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既教书又育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当提及某科学家的伟大发现、发明时,我总是有机的引导学生们认识人的价值不在于索取多少,占有什么,而在于为社会和人类奉献了多少,创造了什么,让他们认识人格品位的重要。又如,针对现在青少年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的实际,在介绍某些原理、定律的发现、创立过程,我可以解释科学家艰辛的探索经历和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学生注意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素质的培养。

(三)必须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起来

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主体性和能动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但学生绝不是被动装载知识的容器,不容忽视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要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从“要我学”中转变为“我要学”,逐步形成自觉的主动性和积极的创造性素质。

二、注意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在未有文字以前,人类知识、技能的传播就是靠语言世代相传的。时至今日,不管教学手段如何先进,语言仍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教育工具,提高教学语言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容忽视的问题。

教学不同于讲演,不宜“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语言运用务求精练、准确。在概念教学中这一点更为重要。新概念的教学,我注意以精练的口头语言、规范的书面语言(板书)加以表述,并让学生从语言结构上理解新概念的含义、表达、适用范围,从而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为他们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形成物理的科学思维奠定基础。在讲述、释题等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到学生往往有不问条件、套错公式的现象,如学过的公式有以F代表力,以V代表速度,可它是什么力,它是物体在哪段时间的速度,在解题时他们忽略了,从而导致解答错误。针对这一点,我在讲述、释题时,说到力,务必让学生弄清是谁对谁的什么性质的力;说到速度,务必让学生弄清哪个物体在哪段时间的速度,从而使学生也逐步形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进行思维的习惯。

情感是教学活动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因而教学语言的运用必须让认知与情感相互促进,从而求得教学较理想的质量。基于这一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不仅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而且注意感情的投入。用富有情感的语言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使他 1

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适当的激发;用信任、期待的语言,鼓励学生发挥学习中的主动性;用肯定、赞许的语言,评价学生学习中的进步,使之成为继续前进,内在的比较稳定的驱动力。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缺点、失误,我多用尊重、体谅的语言,给以正面激励。

三、遵循认识规律,在基础教学上下功夫

(一)突出抓好最基本的知识教学

华罗庚先生说过,书要愈读愈薄。这是十分富有哲理的,其要旨就是启发我们教和学的着力点要放在牢固地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上,为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系统创造条件。科学概念是学科的基础。概念教学不能半生不熟,否则学生是无从掌握学科的知识系统的。例如有关力学的概念教学——力的科学定义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同种类的力的概念,我在教学时,除了必要的讲解和演示实验外,还着力引导学生从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去认识,并特别强调:一说到力就必须能说出施力者和受力者,否则是无法了解力的实质的。对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的认识,上述基础打好了,用图示方法就不难解决。而物体发生形状和运动状态的改变——力的作用效果,以及从力的合成与分解理解力的等效作用等等,学生也就学得比较容易了。物理学的原理、定律、公式不少,但相对而言也有叫基本的,这应花大力气教好,让学生学会。

(二)教会学生学

学生在学习中的认识发展过程,大致由三个环节构成: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文字信息、图像信息)理论思维

感性认识(通过综合概括联系分析)理性认识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就不仅要考虑间接经验的传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并引导学生把有关的直接经验为接受间接经验服务。此外,更要想方设法在已拥有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综合概括,由现象到本质地联系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当学生真正自觉把掌握认识规律而学科基础知识又打得牢固时,他们的学习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会增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要是学生听课时不要只听结论,只抄板书,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一节将完,要引导学生自己试归纳小结,思维是条理化,这样做是他们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就会形成基础脚骨、谨严、有序的知识结构,利于温故知新,便于检索运用。

从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特点出发,我十分重视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进行实验,注意照顾全体,从旁启发、点拨,让他们在动脑思考、动口议论、动耳聆听、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笔演算等活动中,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从中也逐步得到提高。

思维是人脑反映事物的一般特征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以及以已知知识为中介进行判断推理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总是与问题连接在一起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所以学问学问,要引导学生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我国近代教育学家陶行知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注)我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不仅是要弄清重点、难点,还要善于思考,发现疑点,与无疑处有疑,克服思维定势,克服思维惰性,这样,往往会产生长足的进步。伽利略揭示钟摆原理、自由落体定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其实,秘诀就

在“起点是一问”。

四、渗透物理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三科”

物理课堂上适当讲授物理学史,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三科”,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将“三科”与科学知识融为一体。科学不仅是事实的揭示、规律的发现、科学知识的形成,而且也是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在众多的物理学史中,有很多的事例可以让学生体会。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介绍伽利略用归谬法驳斥了亚里斯多德关于“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得快”的错误观点。他设计了“冲淡重力”的实验,即著名的斜面实验,在多次观察了从同一高度下落的轻重不同物体的下落情况,并结合数学演绎他大胆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他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观察——假设猜想——数学演绎——实验验证——修正推广。伽利略实质上使用了把实验和逻辑(数学)结合起来的方法。牛顿非常重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他的成功在于创造性地把实验和数学结合,数理和逻辑结合,归纳和演绎结合,并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把它们构筑成一个科学方法体系。在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史实中,可向学生介绍实验条件设计中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环境的等效法——平衡摩擦法,实验数据处理的科学方法——图像法;在介绍布朗运动实验史实中,可向学生介绍研究微观世界的重要方法——利用宏观信息探讨微观机制,提出假说,运用数学和逻辑的手段得出特殊推论,通过物理或思想的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等。让学生掌握方法举一反

二、触类旁通才是教师的最终目的。

课堂上讲解物理学史让学生从中吸取其精髓,通过介绍物理学史诱发学生的科学思想,运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21世纪输送优秀的科技人才。

课堂虽小,但课堂教学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艺术却是浩瀚无边的,上述几点不过是一个涉足教学多年而不懈探索的人,在岸边海滩上拾到的几个小彩贝而已。

第五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兴趣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兴趣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以良好契机为抓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上的教学。

关键词:物理教学,兴趣,价值,实践

引言: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构成了物理新课程的目标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但是多年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过多的强调了智力因素,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显然与新课程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迎合新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当务之急。为此如何激发学习动机成为当今教育界研究的热点[1]。归根结底,任何学习动机的激发都是为了调动学习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努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本文以“兴趣”这一重要心理因素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教育教学、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价值。同时展开实践研究,整合教学环节,完善学习兴趣的培养,实施物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物理教学中的“兴趣”理念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真理和规律。物理学是在众多好奇心极强的物理奇才、众多对物理学痴迷的物理学家的毕生努力下,发展、壮大、再创新、再服务于世界。由此可见,学好物理学,学科兴趣是一个重要、必要因素。只有对物理学萌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知欲望,才可能全方位调动心智,去磨砺、仿制物理学真谛的发现、发展过程,从而取得非凡的成就。因此,很多明智的教师采用“以物说理”的教学方法来讲授物理课。[2]“兴趣”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即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一旦学生对物理学习发生了兴趣,他会自然而然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这些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由此水到渠成地展开教学是教学的至高境界,也是现代教师追求的目标。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物理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

二“兴趣教学法”的价值体现

(一)“兴趣教学法”使高中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事半功倍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是初中物理知识的延拓和引申,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已经对很多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有了感性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限于肤浅的了解,其中的定性分析和计算、物理现象的本质,对物质世界的解析,才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

例如:初中物理涉及了《光的折射》一章,但是大纲要求:学生要认识到“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一般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折角”这一规律。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会应用折射率公式,即对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进行计算。即实现从定性了解到定量计算的 1 实质性过度。

再比如:对于电场、磁场,初中的教学目的只是“建立‘场’的观念”,即某些物理概念的建立。

如果教师肯用心钻研教法,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这些物理概念和感性认识,从已知的现象引导对现象的追踪,用有趣的故事导出神秘的“物理世界”,充分调动年轻人的旺盛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3]。“兴趣”教学法的引用让学生从麻木被动的“被告知”到快乐积极的“主动探究”,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提倡的教学效果。

(二)“兴趣教学法”使素质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

我国的教育一贯倡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方针。何谓“高素质人才”?从某个角度讲,可以理解为具有一定理论功底,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全面迅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物理学科的特点恰好具备培养以上诸素质的学科优势:强理论性、重动手能力、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那么,高中物理教学势必应该担起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重担,育才更育人,授之以渔。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懂得应该怎样学习的人”;中学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而“会学”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

借助学科优势,利用、用好“兴趣教学法”。以物理教学为载体、以新课程建设为契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兴趣教学法”会使素质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

(三)“兴趣教学法”是推进教育体制转变进程的途径之一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稳步推进,体现在教育目标的改革、教学过程的整合要求、高考、中考试题类型和考试模式的变化等等。但是历史的积淀、现实的问题都使得这种教育体制的转变过程需要时间,也许很长时间。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到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中去,以其为己任,应有职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法”,根本上改革教学方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推进教育体制转变进程的具体体现。

众所周知,我国的中学生,尤其高中生面临的升学压力很大,加之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相对较难,学生极容易陷入应试的误区,以至于产生厌学情绪,这些都将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贯彻。面临现状教师的主观努力一定程度上将决定教学效果、决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因为教师把握了教学方向。那么“兴趣教学法”摒弃应试的教学方向,以其明确的目标去调动学生潜意识中的兴奋点和能动性,教学效果自然不同。从这个角度讲,“兴趣教学法”的教学出发点无形中推动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三“兴趣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情境——“兴趣教学法”的背景

教学情境的合理建立是教学方法得以实施的前提。将“兴趣教学法”的实践情景分为“问题情境”、“媒体情境”和“生活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与某些具体情境融合在一起的问题。将物理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能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新知学习中。

“问题情境”实践案例: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提问:“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按钮时,屏幕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此时,学生为了了解电视机的潜在的某些内部“零件”所起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新课内容,从而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想了解“新知识”的迫切的心理。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媒体的作用直观,作为教学导入方式很适合。

“媒体情境”实践案例:讲授《浮力》,教师运用多媒体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中央七套《军事天地》节目介绍航母战舰,航母战舰甲板长200多米,宽4O多米可搭载2O多架各型直升机和垂直短距飞机等,舰上配备“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改进海麻雀”舰空导弹、“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和97式鱼雷,还携载4挺12.7毫米重机枪等。在画面上鸣笛徐徐驶来时,把同学们带到海上航母战舰境界中,欢呼之余,问同学们它与本节有什么关系呢?至此不少同学已在纷纷

议论:这么大的船,这样重为什么能浮在海面上而不沉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呢?⋯⋯

此外,物理教师要尽量向学生介绍所学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应用,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是有用的,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而不仅仅是书本空洞乏味的理论、教条。如能够向学生找到这些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是最好不过的。不少学生厌学物理是因为觉得学了没有用,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差太远;还有些学生虽然学得很刻苦,但因为理解不了而学不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尽量贴近生活,把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溶入到抽象的物理知识中来。

“生活情景”教学实践案例:“摩擦力”一节,教师提问:泥鳅不易抓住,但是把灰撒到泥鳅身上,再去抓就容易了,为什么?等等因为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符合人类需要和新奇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切不可认为应用举例会耽误正课的时间而少举例,更不能认为应用举例,考试不考而不举例,这样做将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当然“兴趣”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的同时也给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拿应用举例来说,它要求物理教师有丰富的常识,要广闻博览,举出的例子要准确无误,因此,它无疑也是对物理老师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

(二)课堂实验——“兴趣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尽量以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切物理理论都来源于物理实验,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现今的高中物理教学对于物理实验可以说是不十分地重视,老师上新课一般不做演示实验而直接进入理论的讲解,只有到了每章章节结束才让学生做学生实验。

实验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研究精神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而现今的物理教学方法使学生动手能力严重削弱,学生的想象力遭到了无情的扼杀,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尽快改变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让物理实验重新回到课堂。强化实验环节教学案例:复习“大气压强”,让每桌同学拿出事前准备好的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在其由上至下用细钉分别钉三个小孔,要求学生分别做:(1)将矿泉水瓶盖拧紧,观察三个小孔有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2)将矿泉水瓶盖拧开,观察三个小孔又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这样既复习了大气压强的问题,又复习了液体压强的问题,同时亦让学生自己动手,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但是教师在实验教学的同时,应严格学生的实验操作要求,又要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从旁指导,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充分体现学生的学是主体的教育规律。

实践证明,课堂物理实验是以最简单,现象最明显,实验最容易成功为最佳。[4]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物理现象,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同时还能节约时间。以惯性现象为例,老师只需要一张小纸条,一个笔套即可加以演示。

(三)授课风格——“兴趣教学法”的贯彻保证

风趣、多变的教学风格是“兴趣教学法”得以贯彻的保证。[5]可以想象一个教学呆板的教师何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一个不能感动自己的课堂,怎么感动学生?”

实践案例1:讲解绪论时,首先和学生聊聊“神五”火箭成功发射的壮举,讲讲踢足球时足 3 力的合理运用,自然推出这里面的物理知识。

实践案例2:讲大气压时,做一个魔瓶,做一些有魔力的实验,把学生带入魔法的世界.再用哈里波特的魔法学校激起学生更强烈的想象。当学生们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以后,导入课程。

(四)教学形式——“兴趣教学法”的途径

学生好动、好玩、爱做游戏。教师如果忽视了孩子这一心理特点,让孩子像“小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的听讲,结果会使活泼好动的孩子成了“小老头”,失去了“童心”。我们讲课时要学会挖掘教材中的游戏性。

实践案例1:讲授“力的合力”,可让两个学生抬一个学生和单独让一个学生背刚刚被抬的学生,两种不同的方法抬起同一个学生来回走动,让学生通过游戏发掘出学生用力的不同点及相同点在哪里。

实践案例2:讲“转动和平动”这二个概念,教师让两个学生各自表演单脚旋舞蹈动作中的平行移动来突出这二个概念的区别之处。

实践证明,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精心处理,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物理知识,充分调动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回馈机制——“兴趣教学法”的实施保障

学生时代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过程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引导得当,并且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最后可以深化为志趣,使他们受益终身。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在实际教学中要时刻抓住学生的成功给予适时的鼓励,如巧妙的运用语言激励,对一般学生可以用“书写认真”、“解法巧妙”、“独有见解”等语言,对已获得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用“你还有其他方法吗?”等。这样既使全体学生的兴趣高昂,又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切忌反复否定、指责学生,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刺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良久。

结论:物理学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物理定律的发现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适时地渗透科学探究的理念,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积极热情地投入到这门学科的学习。在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这正是新课改的初衷和目标。实践证明,“兴趣教学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难题,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下载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帮助高中新生跨过“高台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物理教学论文: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帮助高中新生跨过“高台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 内容提要:本文从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方法,用分镜头图展示物理情境,用分析法理解题思路以及用物理模型联想法进行跳跃......

    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探讨论文

    摘要:高中物理属于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对于学生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要求相对较高。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教育领域也深受影响,“微课”成为教学中的......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尝试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尝试 论文摘要: 内容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进行了改革。多媒体课......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析中职物理教学方式之我见

    浅析中职物理教学方式之我见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物理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现状,纠正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不......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初探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初探 摘要:能力培养的基础是知识,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概念和 规律 ,在物理教学中,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学习总结及复习计划

    物理学习总结及复习计划目前新课基本结束,完全转入复习。但高一年级新课进度过快,导致基础不牢,易题马马虎虎,难题无从下笔。因此第一轮复习的重点是抓基础,具体方法和应注意事项......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周记5篇范文

    物理周记众所周知,语文日记、语文周记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之后有不少数学教师借鉴了语文日记、语文周记的形式,将数学日记、数学周记等引入数学教学当中,也取得......

    (物理论文)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姓名 杨兴达工作单位 河北望都中学电话 03127735501 1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作者:杨兴达 摘要:学习迁移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