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充分认识版权产业对社会积极发展的影响
充分认识版权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 沈仁干
18世纪初出现的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者与传播者利益的现代版权制度,既是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言论、出版自由,要求民主、反对封建专制的产物,也是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维护个人私有财产,反对封建垄断,实行公平竞争,发展市场经济的产物。作为一种激励手段,现代版权制度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也正在推动发展中国家文化与经济的发展。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版权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显著。
版权产业,指与复制、发行、传播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有关的行业和收集、储存与提供信息的信息产业。版权产业的主要组成行业包括:图书、报纸、杂志的出版、印刷、发行;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包括激光唱盘、视盘)的出版、复制、发行;电影、电视片的制作、发行、放映;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播放(包括有线与卫星播放);音乐、戏剧、舞蹈、杂技的演出;广告的设计与传播;工艺美术品的设计、制作与销售;艺术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时装的设计、展览与制作;计算机程序设计与软件的制作和销售;信息数据库的开发与利用;数码通信与信息高速公路等。
据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的统计,2002年美国版权产业的产值为12540亿美元,占当年全国GDP的12%,而1999年则为6779亿美元,占当年全国GDP的7.33%,三年之中提高了4.67个百分点;从业人员1147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8.41%,而1999年则为43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3.24%,三年之中提高了5.17%;对外销售和出口收入为892.6亿美元,比1999年的 796.5亿美元提高了12%。
瑞典司法部特别顾问、著名国际版权专家亨利·奥尔森先生1994年11月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泰国政府联合举办的亚太地区版权与邻接权研讨会上发表了《版权在文化与经济方面的重要性》的论文。该文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许多国家对版权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进行了调查。调 1 查结果表明,版权产业的产值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至5%。1992年英国版权业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3.6%,版权产业雇佣的职工达80万人。
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卡米尔·依德里斯博士作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副总干事沙依德·阿里坎先生所著的《知识产权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社会经济利益》一书,比较系统、简明地介绍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版权产业的发展状况,用具体的数据列举了这些国家的图书出版业、唱片产业、计算机软件产业等版权产业为本国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以印度为例,1996年印度的版权产业产值占当年全国GDP的5.06%,计算机软件出口从1992—1993年度的22500万美元增长到了1998—1999年度的26500万美元,成为世界上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
在中国,版权在促进文学、艺术、文化与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但作为无形产权的版权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直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则尚未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没有进行过版权产业产值的调查与统计,版权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多大比例很难确定。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国GDP为116694亿元(约合14060亿美元),其中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出版业为1546亿元,计算机软件销售与服务为1633亿元,广告收入为1079亿元,三项共计4258亿元,占全国GDP的 3.65%。如果将广播、电视、电影、音乐、戏曲、工艺美术、信息网络等产业都统计在内,估计整个版权产业的产值将超过全国GDP的6%。
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在我国,版权产业对促进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版权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与挑战。
形势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府高度重视版权保护,版权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2001年10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相关条例,进一步完善了版权法律制度,提高了保护水平,强化了执法手段。例如著作权法规定了作者、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对其作品、表演和音像制品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又如,著作权法对版权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作了比较严格的限制,将“三步检验法”变成了明确的法律条文。
(二)广大公众物质生活水平与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对文化产品与服务 的需求增大,版权市场潜力很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7年为5160元,2003年为8427元,与1997年比较增长了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7年为2090元,2003年为2622元,与1997年比较增长了25.5%;2003年,对全国0.982‰的人口进行抽样调查,在6岁和6岁以上的1182247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为64875人,占5.5%,而2000年人口普查时,6岁和6岁以上的人约116230万人,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为4571万人,占3.9%,三年提高了1.6%。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支出1997年为600元,2003年为685元,与1997年比较增长了14%;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支出1997年为146元,2003年为200元,与1997年比较增长了37%。全国每一万人中,1997年仅有8.11部电话,而2003年为42.16部,为1997年的4.2倍;1997年仅有1.07部移动电话,而2003年为21.02部,为1997年的18.65倍。人民生活水平与教育程度提高了,但文化产品与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公众的需求。以电影为例,2003年我国的电影制片厂仅生产了140部故事片、53部科教片、6部纪录片、2部美术片;再以音像制品为例,2003年共生产了各种激光视盘14616种,35353.23万张,各种唱盘和录音制品13608种,22013万盘(盒)。
(三)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者队伍素质提高,队伍扩大,大量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中国从事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播的人数以千万计。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11个专业文艺家协会会员将近7万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将近7000人,加上省和地市一级的文艺家协会会员和作家协会会员,共计200多万人。2001年,全国长篇小说出版超过500部,新排上演剧目近5200部,其中一半以上是新创作并首次上演;生产电视剧近9000部(集),歌曲近10万首。2003年,全国共出版图书19万多种,其中约60%是首次出版;出版期刊9074种,报纸2119种。
(四)文化体制改革,出现了一批版权产业的示范地区和企业 1.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9年的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业务领域从网络卡通、网络游戏,逐步扩大到互动娱乐传媒乃至上下游产业,建立了中国最大的互动娱乐产品运营体系。截止2003年12月底,自主研发和代理运营的产品共达十数款之多,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7000万人次,最高同时在线用户人数超过120万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2004年盛大各项增长率都保持在三位数:全年网络游戏业务的营收达到1.54亿美元,较2003年度增长105.4%;2004年全年周边及广告业务营收达到1100万美元,2003年度其他收入为150万美元,增长633%;2004年全年净营收达到1.57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117%;2004年全年运营利润达到6170万美元,较2003年度2580万美元增长139%。
2.福建省德化县
福建省德化县是一个人口只有30.4万的山区小县,由于加强了对陶瓷作品的版权保护,去年陶瓷行业总产值58.7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92.7亿元的62.4%),出口48.3亿元,税收1.93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4.7798亿元的40.38%),陶瓷生产企业增加到1100多家。在这一数字背后,版权保护机制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几年来德化县共登记各类工艺美术作品1000多件,调解纠纷19起,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3.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
成立于1979年的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通过良好的经营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国有资产的运行质量,目前,外研社共出版30多个语种的图书,品种达到3000多种,全社现有员工近1300人,2003年新出版图书670种,实现销售码洋11亿,利润1.8亿元,全社总资产6.25亿元,净资产3.65亿元。
4.湖南三辰卡通集团
湖南三辰卡通集团自主开发的动漫作品《蓝猫淘气3000问》目前已完成1200集,在两岸三地1017家电视台播出,每天累计播出蓝猫卡通片长达500小时,创作的一系列动画形象成为华语地区最有影响的卡通形象之一。三辰公司在蓝猫卡通片的基础上,以版权授权为基础,组织衍生产品的开发,形成以版权作品为核心的音像、图书、服装、玩具、食品等14类6000多种产品组成的版权产业链,年销售额已达20多亿。
5.大连市
大连市以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为目标,通过加强管理,推动创新,加大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实现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快速发展。2004年,大连软件园入园企业突破200家,成为中国国内外资企业比例最高、日资企业最多、最具国际化特色的软件园区;截至年底,大连软件园累计投资约40亿元,实现软件销售收入31亿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大连全市实现软件销售收入70亿元(占大连1900亿元GDP的3.68%)。预计2005年全市软件产值将达100亿元,出口3亿美元。
(五)良好的国际环境
继1992年加入《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和1993年加入《唱片公约》之后,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也在我国生效。至此,我国成为了国际版权大家庭的一员,与国际条约其他成员在共同认可的规则下进行着广泛的文化、教育、科学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进行着各种作品版权的许可使用或转让的贸易活动。
我国版权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总体上讲,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广大公众的版权意识仍然淡薄,从政府官员到企业的管理人员,其版权产业的观念及对版权产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与提高。
第二,为侵犯版权者提供保护的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在某些部门和地区仍然存在,严重妨碍版权法律的实施和影响版权产业的发展。
第三,外国版权产品与服务的大量流入,特别是盗版制品的走私入境,严重阻碍了我国音像、软件等版权产业的发展。
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等版权产业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困难,谋求更大的发展,为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现在,我要引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阿帕德·鲍格胥博士1978年在《伯尔尼公约指南》一书前言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文章。鲍格胥博士说:“版权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经验证明,民族文化遗产的丰富程度取决于对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水平,保护水平越高,对作者创作的鼓励就越大;一个国家智力作品的数量越大,它的名望就越高;文学艺术作品的生产量越大,图书、唱片制造业和文化娱乐事业就越兴旺发达。总之,鼓励智力创作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本先决条件之一。”
第二篇:充分认识旅游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郴州市旅游外事侨务局高爱国
旅游业是关联度高、辐射面广、产业链长、牵动性强、综合效益明显的“无烟工业”、“创汇产业”。旅游业通过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种服务,不仅为物质生产部门的简单杂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实现途径和方式,而且也是社会总产品实现的重要环节,促进社会产品和社会劳动进行合理分配,并不断创造着新价值。近十年来,我市充分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实施开放带动首选战略,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基础日益雄厚,市场机制日臻完善,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为推动郴州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成为了湖南旅游经济发展重要的“三极”地之一,被誉为湖南乃至华南地区旅游的一匹“黑马”。
最近,中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这是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旅游业发展新的定位,是对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定位的继承和提高,指出了未来我国旅游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十一五”时期,是郴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产业,对于 1
促进郴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吸引大量外地消费资金,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推动交通运输、城建园林、文化文物、商业金融、对外贸易、轻工纺织、邮电通讯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据测算,旅游业直接收入1美元,相关行业可以增收4.3美元。2005年,全市接待各类游客63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2亿元,相当于全市GDP总量的8.6%,我们要抓住旅游产业的经济带动功能,让旅游产业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优化全市产业结构。
二、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创造就业岗位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服务业,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因为旅游业本身就是包含多种服务内容的产业,并且许多服务项目不是用现代技术手段就能取代人力的,因而旅游业所需的就业人数相对于其它产业要高得多。再加上旅游业的带动力较强,除了自身迅速发展外,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相关产业的就业,从而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旅游行业每增加一个直接从业人员,全社会的就业机会就会增加5个。目前,我市旅游
业直接从业人员约有1.8万人,按此计算,旅游业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就业人数可达到9万人。可以预期,郴州加快发展旅游业,将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按照美国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旅游则是满足人们文化消费和精神需求的很好载体和实现途径。据有关研究表明,当人均国民生产达到300美元时,人们即产生旅游需求;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人们即产生邻国旅游需求;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人们即产生远距离的国际旅游需求。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了仅次于食品、住房的第三大消费,成为人们崇尚和追求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通过加快发展旅游业,可以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
四、大力发展旅游,有利于促进对外开放
旅游本身是一种开放行为,对积聚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开放度,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旅游业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旅游环境就是良好的开放环境。旅游业是高度开放的国际化产业,是我国率先与国际接轨的先行产业,外商可以通过旅
游这一窗口了解投资环境,考察投资趋向,确定投资方向。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将迎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大力发展旅游,不仅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直接扩大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的对外贸易,吸引游客和外商投资开发,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旅游业,形成一种开放的意识和氛围,提高整个城市的开放程度。近年来,我们在全市上下倡导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投资环境”的新观念,使旅游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形成了以旅游促进开放、以开放带动旅游的良好局面。
五、大力发展旅游,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
旅游基于其产业特殊性质,在推动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克服和避免城市病方面,能够发挥其独有的一种优化功能。旅游的生命在于特色。凡是旅游发达的城市,无不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发展旅游的推动下,各地在城市建设中十分注重针对特点,营造特色,最大限度地体现旅游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提升城市品位,凸现城市特色。当前我市正在按照建设旅游大市的目标,修订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把城市建设与发展旅游业充分融合起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注重体现城市建设特别是标志性建筑的旅游观光功能,构筑旅游城市的风貌,营造“蓝天、碧水、绿色”的良好旅游环境,使郴州变得更美,更有特色,更具吸引力。
六、大力发展旅游,有利于建设新型农村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旅游产品开发的新流向。旅游业作为高附加值的经济产业,在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尤其是城郊乡村游(或农家乐),能够实现城市自愿支持农村发展,吸引城市的资金及人才向农村流动,能够较好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业经济的附加值,体现“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卫生条件的改善,环境治理的加强,进而形成建筑个性化、民俗地域化、文化特色化的村容村貌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引导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
七、大力发展旅游,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旅游发展与文化关系密切,有旅游就必须有文化,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此外,旅游者的流动,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及民族文化的接触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各类型文化频繁交流的过程。大力发展旅游,一是能够促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振兴和光大。二是能够促使民族文化的个性更加突出。并通过各种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及语言的广泛交流,使民族文化的精华得到锤炼、保留及发扬,从而使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更加突出,增强了民族文化特色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三是能够促使各国人民具有了国际观念和开放意识,增强了人们对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紧迫感,加深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及友谊,促进了国家之间科技、文化的交流等等,从而促进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郴州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国内外游客通过参观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可以了解、品味郴州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
八、大力发展旅游,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跨入21世纪的共同科学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谋求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包括旅游在内的一切产业都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科学开发旅游资源,使旅游业与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习俗等方面保持和谐的关系。旅游业的科学的发展,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强化了社会公众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丰富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知识,提高了科学保护、科学开发的经济能力和认知能力,引发了全社会对发展方式的关注,促进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三篇:积极发展养老产业
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按照国际划分标准,我省已于198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08年末,全省老龄人口已达729.38万人,占人口总量的15.56%,今后一个时期还将以每年4%以上的速度增长。为此,应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发展养老产业空间广阔
养老服务产业化绝非单纯的养老概念,确切地说,它应该属于一种综合性的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涉及领域广等特点,其基本内涵是:为老年人提供特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其外延至少包括家政服务业、医疗护理业、保险业、老年理财业、老年休闲娱乐业、老年用品、老年旅游、老年教育、老年文化体育、老年心理咨询等行业。目前,这些行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求大,而市场供给严重不足,发展养老产业前景十分广阔。以养老服务市场为例,目前我国城乡空巢老人比例达到了1/3,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300多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余寿中有1/4左右时间处于肌体功能受损状态。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目前要求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而我国养老机构的床位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0.84%,缺口非常大。
在国外,养老产业被称之为“银色产业”,起步早、发展快、相当成熟,如日本银色产业1998年产值3100多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000亿美元,2005年韩国银色产业产值27万亿韩元。养老产业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足1000亿元人民币。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老年人市场需求为4000―6000亿元,2010年将达1万亿元,供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商机。更重要的是养老服务吸纳就业能力强。我们测算,按照就业人员与有需要的老年人数1:4的比例计算,预计到2020年我省各类养老机构大约需要280万名服务人员。正因如此,许多国家或地区把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稳定就业的重要举措。如日本政府最近推出的一揽子提振经济方案,其中一项就是培训失业人员成为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据统计,到2010年,日本养老机构需要新增服务员超过10万人。再如,贵州省日前提出把贵州建成中华养老基地”,经推算,将为贵州创造上千亿元的绿色GDP,并将以年均20%~30%的速度实现可持续增长,将年均拉动贵州5%~10%的经济增长。
此外,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生的关注,政府财政将逐步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社会保障机制日益健全,保障功能越来越强,公共服务的总量越来越大,相应地将会促进老年人消费的快速增长。因此,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不仅是市场内在的驱动,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发展养老产业具有紧迫性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养老服务体制迈出了实质性的改革步伐。200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老龄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老年服务业要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标志着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在这一精神指导下,政府养老服务管理体制逐步改革,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有了初步发展。然而,受计划经济模式、思想和观念的长期影响,整个社会对推进养老服务产业还缺乏认识和准备。首先,由于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相对隐蔽性,地方政府特别对人口老龄化的形势认识不充分,重视程度不够。简单地把养老看成是国家的事,单纯地依赖国家发展养老服务,将养老服务的主体定位于政府,服务机构性质定位于纯福利性、公益性和微利性,没有真正认识到把养老服务作为一项产业来扶持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其次,片面地认为
发展养老产业与发展社会福利相悖,或是把养老产业等同于养老行业、养老事业,没有正确认识到养老产业的内涵,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各地对什么是社会福利、什么是养老产业不甚明晰,有的地方把所有养老机构都看作是养老产业,有的地方把所有养老机构(老年公寓、老年住宅区)都视为社会福利事业;有的以在工商还是在民政登记为标准来区分社会福利和养老产业;有的又以营利与非营利来区分社会福利和养老产业。第三,整个社会对养老产业发展途径基本处于观望阶段,在对待发展养老产业的问题上采取“等、靠、要”的态度,没有形成一定的工作合力,社会舆论宣传引导不够,尊老、敬老、爱老的意识不强。比较而言,无论是休闲娱乐、教育、医卫、日常用品等方面,现在整个社会对少年儿童需求的产业比较重视,而对老年人群需求的产业比较忽视。第四,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多数不愿入住养老机构,导致社会投入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不高,养老服务市场培育与发展严重滞后。
庞大的老年群体迫切需要社会承担起养老责任。预计到2020年,我省老年人口将达1122.03万,2044年将达到最高峰2100万,占总人口的41%左右,而且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绝对数量将一直呈上升趋势。另外,当前单身的、不要孩子的夫妇增多,几十年后将会出现一大批丧偶和独身老人步入独居老年人行列,成为特殊的老年人群体。他们既无家庭,更无儿孙辈的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照料在相当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省城镇独居老人户和只有一对老年夫妇的纯老家庭户已高达67.6%,农村纯老家庭户达50.34%;城镇有子女的老年人只有26.01%与子女同住,实际空巢率为73.99%,农村有子女的老年人44.51%与子女同住,实际空巢率为55.49%;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占6%左右,约有42万人。因此,要解决这些日益严重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仅靠政府运作是不现实的,这就迫切需要社会承担起养老责任,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家庭功能弱化迫切需要社会承担起养老责任。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化。主要原因:一是子女数的减少;二是代际居住方式的变化,即从过去的共居转向分居;三是劳动力社会参与率的提高和社会竞争因素的介入,使得不少作子女的陷入了某种角色冲突,即“事业子女”与“孝顺子女”的冲突。因此,一方面,家庭规模核心化、小型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步退化;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代沟加深,双方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异地分居等方面的摩擦与矛盾增多。老年人没有合适的思想交流对象,易产生孤独感,精神压抑,心理负担加重。因此,纯碎单一的家庭养老从老年人的心理方面来说也难以满足其需要。再一方面,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和更高精神慰藉需求的特点,现代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需要的以上四个特点,健康问题带来的对照料的依赖以及医疗需求等压力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稳定发展,迫切需要社会承担起养老责任。
国(公)办养老机构暴露的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承担起养老责任。一是由于政府财力的限制,真正能够享受政府承担养老的老年人所占比例非常低,主要集中在“三无”、“五保”困难高龄老人。二是由于多数国办的养老机构没有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压力,并存在不当享受社会福利、社会二次分配不公的现象。三是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服务水平比较低,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主要集中在吃、穿、住、医等方面,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方面的比较少,许多领域还没有得到开发,入住老人容易产生精神抑郁、孤寂落寞等心理疾患。因此,发展养老产业,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事业,既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能有效解决国(公)办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
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的举措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与发展养老产业存在的巨大商机,我们必须早字当先,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以期争取主动,造福人民。
早提高认识。受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理念多是停留在道德层面、社会层面,强调的是道德伦理和个人、家庭责任。然而,在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的今天,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经济体制都已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养老理念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实际和适应社会时代的需要。因此,创新养老理念显得尤为紧要而迫切。在肯定传统养老理念合理价值,积极倡导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快推进养老的产业化、市场化,培育人们在养老理念上的市场概念、社会概念和产业概念;更多的是要借助社会力量、市场力量,通过建立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社会养老资源,解决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养老产业放到重要位置。宣传媒体要大力宣传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意义,通过舆论宣传、开辟专栏等形式,广泛动员全社会重视养老问题,引导社会进一步转变养老观念,增强责任和义务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关心支持养老产业的良好氛围。
早制定规划。目前,政府对养老服务的规划、布局缺乏科学引导,一方面,政府没有将养老服务作为一个产业来抓,没有制定养老产业中长期规划;另一方面,对具体的养老机构和设施数量、布局、规模档次以及资金、用地安排等缺乏统筹安排,以致造成“低、小、散”的局面。当前,省和各市县都在着手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全省各地在“十二五”规划中应把养老服务业作为一个重点和亮点。为此,一是要把养老产业纳入各地经济结构调整中,组织发改委、人保、民政、财政、国土、税务等部门组成联合课题组,对养老服务产业化情况开展一次调研,摸清本地区老龄人口状况和产业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时段进行科学预测,尽快编制发展养老产业的远中近期发展规划方案,合理确定发展目标,以规划来引领养老产业发展。二是把老年服务和活动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老年人的需要。三是掌握老年人的实际消费需求,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近期、中期和长期养老产业优先发展的领域,确保养老产业持续发展。
早采取措施。一是尽快出台养老服务产业政策。政策扶持的重点和对象应该是民营养老产业。涉及的产业应当包括老年家政服务业、医疗护理业、老年保险业、老年理财业、老年休闲娱乐业、老年用品、老年用品、老年教育、老年文化体育、老年咨询等行业。二是尽快出台国办养老机构改革办法。目前许多地方已经觉察端倪,开始探索国办养老机构发展新方式、新办法,如辽宁省提出,要“转变政府投资观念,今后政府原则上不再兴办国有独资的养老机构”,“要实行钱随人走的货币化养老方式”,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购买服务的办法,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应,让老年人获取优质的服务。因此,要借鉴辽宁、上海等地的做法,改革以往国家办福利机构的实施方法,对于已建好的国办养老机构,也要鼓励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进行改革。对“三无”、“五保”、“低保”等特困老年群体,政府应实行货币化养老方式,鼓励其入住养老机构。三是制定产业管理政策法规。据了解,目前对于养老服务机构的行政审批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当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尽快制定养老产业的管理法规,完善行政管理政策,规范行业秩序,使养老服务机构合法、有序经营。对于明确不同性质养老服务机构的界定标准,是否可以考虑套用福利企业的标准模式操作。四是尽快出台一些具体优惠补助政策,制定养老产业发展的认定、政策扶持、经费资助、日常监管等具体操作办法,并做好服务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共同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要及早抓好试点。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经济社会和个人家庭等多个方面,既不能漠然对待,又不能一轰而起。要区分类型,选好项目,先行试点,抓好典型,扎实而稳妥地推进。当前,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老龄化的程度等,分别选择一些县区、企业等,进行产业化养老模式的探索,进行发展养老产业、宣传教育、设施建设、财力保障和运作程序等方面的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如我省的嵊州市,近年来积极培养养老产业块状,初步形成了“养老一条街、养老一个镇、养老一个村”产业布局,既突出块状经济,又重视产业的集聚效应,具备了发展养老产业的坚实基础。再如我省的温州、嘉善等地,养老产业都已有初
步的发展。是否可以考虑,在全省先选像嵊州、温州、嘉善等地条件比较成熟的地方开展试点,以点带面,全线铺开。此外,关于老年群体的养老费用问题,一方面,是否可以考虑向城镇职工开征养老保险税,即个人在退休前交住房公积金的同时划出一块作为单独作为养老保险金,待到退休时直接将这部分资金划到相应的养老机构;另一方面,对于农村老年群体,是否可以考虑按农村大病医疗保险的模式进行运作。还有,就是探索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是否可以考虑在金融制度创新实验区建设中,采取必要措施鼓励扶持保险企业开办商业性护理保险,并由政府组织,医保、卫生、民政等联合开展建立社会保险性质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探索。先期可在社会医疗保险中适当增加老年护理项目,适时在部分人群中试点试行,待条件成熟后,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险种。
第四篇: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论文题目: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绪论:一个城市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对这个城市方方面面的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引起一系列的变化,认识到这些变化的本质,会对城市在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中起到良好的作用,有利于城市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
关键词:旅游产业、经济、生态、文化
二、本论:
(一)旅游产业的定义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旅游业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个部分。两者由于接待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其性质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经济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一般是从国内旅游业开始,逐步向国际旅游业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经济建设需要外汇,大多是从国际旅游业开始发展的。国内旅游业和国际旅游业是密切相联的统一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能够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并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二)旅游产业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1)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可以有效催你和带动包括建筑工程及相关行业、航空运输业、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和农副业...的发展。2011年的十一中秋黄金周,7天的旅游收入就达3008亿元,有力的带动了民航、铁路交通、城市出租车、餐饮和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已是不争的事实,它所具有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导向性功能也是不容置疑的。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史证明,凡是现代化国际性程度高的发达旅游城市,其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所占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在60%以上,甚至高达百分之七八十。如香港特区为73.2%,新加坡
为69.85%,东京为72.5%,巴黎为72.7%,伦敦为85.0%,纽约为86.7%。随着旅游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必将不断地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最终要使社会的资源重新分配,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旅游业能广泛带动其它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发展,如食品加工业、建筑业、农业,还能优化土地、劳动力、资金和物资等各种资源的配置。当资源的组合和积累到一定的规模时,不但产业总量扩张,而且还会引起不同产业间结构的演变和重组。
以北京为例,从近年北京各产业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率来看,北京目前处于城市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即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所以北京服务业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还很大,旅游业作为服务业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将得到快速发展。伴随着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北京市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旅游业寄予了厚望。随着古城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北京旅游产品的不断丰富,北京旅游业将在城市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增加就业机会
旅游业在提供就业方面的优势在于: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经济产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当部分的服务项目不是仅凭现代化手段,更需要相当的人力资本投入。另一方面,旅游业是一种跨行业、跨地域的现代系统经济,综合性、整体性都极强,涉及到社会许多相关产业,包括交通、建筑、通讯、贸易、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和信息流的流动,因此发展旅游业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加拿大学者的系统模型理论,旅游业收入每增加3万美元,就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报告也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从业人员,相关行业就增加5个就业机会。
旅游业将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缓解社会矛盾的主要产业之一。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劳动力和资源的流动性都很强。旅游业作为劳动力安置的行业,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4)增进国际交流,拓宽世界视野
旅游业的政治作用可使经济技术合作的成果得以巩固。现代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总是和政治因素相联系的。尤其是国际会议旅游、商务旅游等,都可成为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合作的媒介,交流各种经济信息,为企业界和投资公司进行投资和合作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旅游业是一种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在一定意义上,一次旅游活动是一种广义上的文化交流,通过发展旅游业,各国人民之间的彼此了解,并有力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这种软环境效应可以克服各国意识形态间的障碍,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有利于协调各国之间的关系,以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集团化。
(5)促进招商引资,利于国际接轨
旅游的宣传效应率为1比8,即一个旅游者对当地的印象可影响8个人。与贸易创汇相比,旅游创汇不需要直接输出物质产品,不需要进行多环节的长距离运输。接待一位外国旅游者的创汇,大体相当于出口4台电视机,而且是即时买卖,现汇收入,换汇成本比较低。另外,旅游业一般不受贸易壁垒的干扰和出口配额的限制。因此,国际上普遍认为,旅游业是最优秀的出口产业。发展旅游业可带来
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利于低成本地学习借鉴别人有用的东西,更新观念,促进本地区扩大开放及与国际的接轨。
(三)旅游产业发展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1、对植物的影响
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1)大面积移除
这是人类旅游活动对植物的最直接伤害。比如,为兴建宾馆、停车场或其他旅游设施,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剔除,甚至还从外地搬来其他土壤进行客土,以符合工程上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植物族群抄家灭族的行为。
(2)游客践踏
旅游活动对植物的影响中,游客践踏是最普遍的形式。只要游客一踏上公园或绿地,他的双脚就可能施压于植物身上。游客观赏自然风景区后,势必产生植物种群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使用,有时也会造成重大的变化。游客对植物践踏行为会引起一系列的相关反应。如会影响到植物种子发芽,因土壤被踩实而导致幼苗无法顺利成长;对于已成长的植物,则可能因踩踏而导致其生理、形态等发生改变;步行道规划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影响到濒危植物物种生长;游客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常会留下车痕,造成植物组成的改变。
(3)采集
采集也是对植物的一种伤害行为。游客最常见的采集动机是想摘下某朵漂亮的花,或想尝尝果实的滋味,或是想带一部分植物回家种植。此外,许多游客迷恋植物的神奇疗效,一到野外看见药用植物就摘,使许多药用植物的天然族群愈来愈少。此外,由于旅游者不慎或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的森林火灾,致使植被覆盖率下降;任意砍伐树、竹作木屋、竹屋和烧柴等,毁坏了一些幼木,改变了森林树龄结构;大量垃圾堆积,导致土壤营养状态改变,还会造成空气和光线堵塞致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等。
2、对动物的影响
生动物的影响,其中游客对野生动物的消费行为最为严重。我国的游客不仅吃海鲜,更爱吃山珍,各种珍禽异兽只要没有毒,都有可能成为游客猎食的目标,造成这些族群数量的下降甚至绝迹。除了吃之外,游客还喜欢购买野生动物的相关制品,如动物毛皮、象牙等;许多海域原本有各式各类的贝类,但大量供人食用以及被制成各式纪念品后,贝类的数量锐减。
3、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水体环境在旅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旅游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也是相当广泛而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船舶油污、垃圾污染
旅游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旅游船只所排放的垃圾、油污的污染。如桂林漓江,每逢旅游高峰季节,旅游船只几乎是首尾相接,组成浩浩荡荡的“船队”,不仅破坏了游江意境,而且船舶排放的污物大大超过漓江的自净能力,造成江水污染。很多水边地区,如海滨、泉点、河边等地为发展旅游业而修建度假村、休闲中心,其餐厅、宾馆等排放的污水和垃圾也是水体的污染源。
(2)水上运动
随着度假旅游活动的日益兴盛,湖畔、河边、泉点等地水上运动项目,如水上摩托艇、划船、踩水、游泳、垂钓、跳水、潜水、驾驶帆船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度假生活内容,同时也给水体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水上摩托车活动不仅对沙滩及海岸线产生侵蚀作用,而且其产生的涡流也会影响海域生态如珊瑚礁内的浮游生物和鱼类,漏出的油污还会污染水体,甚至会散布化学物质威胁水体生物的健康。
(四)旅游产业发展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旅游产业发展保存和发扬了当地特有的文化,对本地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要对本地文化内质、纯粹性注意保护防止遭到破坏和退步;促进了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和改善。
结束语:旅游是提高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旅游集中体现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各个方面的要求,旅游消费成为持续性的需求,这就使旅游业具有比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旅游发展不是简单地适应需求,而是满足现实需求、引发潜在需求和创造新的需求的综合体现。这是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综合效益不断显现的过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仍将保持持续较快发展。
组 长:王一(12010084076)
组员:何超(12010084072)、吴旭
(12010084073)、王铭轩(12010084074)、吴浩(12010084075)
参考文献:
1.丁季华.旅游资源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资源与开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3.王湘.旅游环境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经济地理,1996
5.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地理科学进展,1997
第五篇:开拓创新,积极发展茶叶产业
开拓创新,努力巩固和发展茶叶产业
进入新世纪,传统的茶叶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我县的茶叶产业如何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茶叶产业的现状和地位
我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1万亩,2001年全县茶叶总产量7853吨,比上年的7440吨增长5.6%,总产值1.42亿元,比上年的1.32亿元增长7.9%。近年来我县加强了良种茶的改造和名优茶的生产,名优茶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1年全县名优茶产量2485吨,比上年1945吨增长27.7%,产值1.19亿元。会稽龙井品牌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会稽龙井茶去年来先后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会稽杯”浙江省精品名茶展示会金奖、2001中国国际名优茶展览会推荐产品、浙江省第十四届名茶评比一类名茶、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和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产品。会稽龙井茶在茶叶界影响力迅速扩大,在日趋激烈的名茶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特别是出口蒸青茶生产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1年产量已达1340吨,产值达到545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以上。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自营出口蒸青茶3000吨,创汇1100万美元,利润1500万元,出口量占中国出口日本蒸青茶总量的四分
之一。全县建有稽东、王坛、富盛等名优茶产地市场4个,极大地方便茶叶的集散销售,有效地缓解了名优茶的卖难问题。全县精制茶厂顺利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并实现了资产重组和优胜劣汰,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县有19家精制茶厂,收购加工出口珠茶1.46万吨,销售近2亿元。
绍兴县茶叶产业属传统产业,虽然占全县经济比重较小,但意义重大。首先,茶叶产业是我县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特别是稽东镇和王坛镇,茶叶收入已分别占农业收入59%和28%。稽东镇还被命名为浙江省茶叶之乡。全县已有23个村被评为茶叶专业村,即三分之一劳动力从事茶叶产业、三分之一的农民收入来自于茶叶产业,三分之一农业收入来自于茶叶产业。从广大山区农民经济收入构成看茶、竹、果、花四足鼎立的基本格局近期内无法改变,茶叶产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将是我县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次,从绍兴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看极具现实意义。县委顾书记在全县山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山区的发展,绍兴县经济是不全面的发展;没有山区人民的富裕,就没有全县人民的富裕;没有山区的现代化,就没有绍兴县的现代化。我们要建设全国一流强县,如果山区经济不能尽快强盛起来,那么我们绍兴县就算不上真正的强县。
二、茶业发展机遇和挑战
进入新世纪,我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国,茶叶产业发
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当前茶叶产业主要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一是名优茶的发展将占主导地位。传统大宗茶,如珠茶、炒青茶、工夫红茶等,国内外市场在逐步萎缩,企业整体效益连续滑坡,并且在近其内难有起色;另一方面,名优茶生产,如会稽龙井、蒸青茶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增长点,每年产量增长均在10%以上,产值已大大超过大宗茶。
二是无公害茶、有机茶将成为时尚。茶叶已被列入新世纪十大健康食品之一,人们对卫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欧盟对茶叶进口制定了更高的卫生标准,在我县加入WTO后,筑起了更高的绿色壁垒。无公害茶、有机茶已成为当今茶叶消费的新时尚。
三是茶叶市场竞争国际化。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茶叶可出去,同时国外的茶叶也可打进来,茶叶市场竞争是短兵相接、全场紧迫式的国际竞争,并将集中体现在品牌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等。
根据当今茶叶产业发展的总趋势,我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既有机遇,更有挑战。
首先,我县的名优茶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无论是名优茶的产量,还是质量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我县的良种茶改造步子还不够快,我县的茶叶良种化率,还不到全省的平均水平,离省政府提出的茶叶良种化率要达到50%的要求,差距很大。
其次,我县的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已经起步,并在全省居领先水平。全县已建有无公害茶叶基地7.2万亩,有机茶基地3534
亩。全县茶叶标准生产开始启动,制订并实施了会稽龙井系列地方标准,会稽龙井茶已被列入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但要全面实现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还任重道远。
第三,我县的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县鸿华茶厂已先后获得了茶叶自营进出口权,为我县茶叶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县的会稽龙井茶也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但我县名优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够高,基本上是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为主,特别是会稽龙井茶生产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龙头,技术标准不够统一,产品质量不够稳定,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
三、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面对新世纪茶叶产业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需要我们扬长避短、与时俱进,从战略的高度来研究茶叶产业的发展,做到坚定、清醒、有作为。
一是确定茶叶产业发展战略。根据我县茶叶产业发展的实际,不失时机地实施两大战略。
第一,实施外向战略。以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和鸿华茶厂为龙头,打造“三五(产值5000万元、基地5000亩、农户5000户)”牌外向型茶叶产业龙头。御茶村在近三年内,茶叶基地面积要达到2万亩,产值达到1亿元,连接农户2万户。鸿华茶厂,近三年内,实现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建立茶叶基地5000亩,连接农户5000户,争取成为我县大宗珠茶出口的主渠道。
第二,实施品牌战略。按照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会稽龙井
品牌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地抓好品牌建设,进一步打响会稽龙井品牌,以品牌来带动产业。加快会稽龙井合作社建设,努力使合作社成为会稽龙井产销龙头。以实施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为契机,严格产品生产标准,依法规范龙井茶生产销售秩序。进一步加大对会稽龙井品牌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市场开拓,提高市场覆盖率,提高市竞争力。
二是打实茶叶产业发展基础。当务之急,要切实加强全县良种茶的改造工作,不断提高全县良种化率。每年县财政安排良种茶改造面积不少于3000亩,各级政府都要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茶农良种茶改造的积极性,尽快使我县的茶叶良种化率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
三是营造茶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各级各部门都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搞好服务。林业部门要立足本职积极主动地搞好技术培训、良种茶改造、产品开发、产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县工商、技监、卫生等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搞好执法服务,外经、国税等部门要积极做好茶叶出口的系列跟踪服务,财政、金融等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搞好资金服务。总之,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齐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为我县的茶叶产业发展多作贡献,我县茶叶产业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