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物论文《高中生物水平考试复习策略初探》
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中生物论文《高中生物水平考试复习策
略初探》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高中毕业水平考试越来越引起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如何进行水平考试的复习,是摆在高中教师面前一个难题。高中生物的知识点多,范围广,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如何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使学生对平时所学知识系统化、概念化、完善化,是水平考试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就这个问题我来提几点看法。
一、科学安排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根据水平考试大纲要求进行《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三本教材的复习,编写复习提纲和知识点汇编。
第二阶段:结合省教科所编写的毕业水平复习测试卷,有针对性进行知识点精讲精析。第三阶段:根据水平考试大纲要求进行重点、难点知识集中突破,力争知识系统化、概念化、完善化。
第四阶段: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解有困难的知识点反复多次讲解,测试和预测卷考试夹杂复习过程中,重点辅导偏文科学生。
二、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学习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基础,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从而应加强对“双基”的强化训练。特别是基层薄弱学校的学生,基础差的学生,不要盲目追求高、新、难知识的复习和训练。在复习中,讲究知识的梳理,注重扫描,加大知识的外延,结合生活实际,做到知识能用到生活实际中,能解释生活实际中的一些问题。如:洗衣服时,冬天用温热水可以提高洗衣粉中酶的活性,增强去污能力。洗衣粉中的各种酶可以针对各种不同成分污垢进行分解,体现了酶的专一性等。
三、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复习方法得当,效率才高。归纳起来一般可采用下列三种复习方法。
1、比较复习法
在复习中,使学生能运用比较法进行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如病毒与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均可来自食物,除蛋白质外,均可贮存,均可由其他物质部分转化;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的比较,比较它们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形式及回到无机自然界的途径、形式;还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三大遗传规律的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等等。
2、串连复习法
复习时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如有关基因的知识主要分布在必修2第1、2、3、4、5、6章具体介绍了基因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突变等。复习时,可以把这些知识串起来复习,使知识更系统化,这样可提高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
3、联想迁移法
推理联想是生物复习教学的重要方面。复习中强调把各章节之间,各知识点之间作横 1 向联系。在复习时,采用多联前,少联后的复习方法,以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思想,也为下一轮的学科内、学科间综合、专题复习打下基础,如子房壁和胚珠模式图可联系减数分裂、受精作用、个体发育、种子形成和果实发育等知识,也可以联系基因组成和染色体组等相关知识。再如线粒体,可联系到呼吸作用、能量转换器、细胞质遗传、酶的专一性多样、膜的结构功能、各种基质、线粒体数量多的细胞、细胞的衰老等等。又如复习膜的流动性,可联系到主动运输、内吞、外排、受精作用、细胞融合、卵裂、神经递质的释放等,达到以点带面,逐步综合的效果,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逐步推理联想,知识的迁移,能够找出试题中结果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根据是什么,所以有什么。层层剥开,条理清晰,最终使学生获得很好的成功体验。四、三个能力不能少
(1)网络思维能力培养。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归类形成知识链,进而形成知识网络系统。知识系统化有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2)综合能力培养。在复习前,我们根据教材知识结构,将复习内容划为单元形式:生物的基本结构――细胞、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和进化、生物与环境,然后将各单元的知识结构进行概括、综合、归纳。
(3)分析能力培养。多注重一些探讨性实验,多关注具有时代特点和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有关的情景材料,如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
五、精选相关习题很重要
为了既不增加学习负担,又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应把好精选习题这一关。注重那些有典型代表性的、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综合性较强及学生平时学习的薄弱环节方面的习题。水平考试不同于高考,主要立足与课本。重基础,重视对学生生物学基本素养的考查,突出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一般不会出现难度过大的题。所以习题的选取相当重要,只要求把基本知识考查到位即可,过难习题不可取。
六、讲练并重、粗讲精练
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既不能“以讲代练”,也不能“以练代讲”,要“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应注重三个环节:
讲:针对性要强,除重点、关键外,侧重讲单元练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应变能力。
练:以定时作业为主要的形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能力、速度等方面适应高考的要求。课间练习、单元考试、综合训练,题目的难度、梯度更应靠近高考的要求,考试内容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注重能力型和应用型。
评:教师讲评练应突出重点,重在指导。不是重复、重演一遍,不能以题论题。在讲评中,要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加大覆盖面的教材组织,努力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运用的目的,同时要突出规范表达的训练指导。
好的复习方法固然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但恰当的选择和使用复习资料,也同样能使高考复习效率事半功倍。题目不能盲目地做,要根据课堂内容的要求,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针对每个知识点配备一定的题目。可有目的地选择、搜集一些与教材知识点相匹配的题目,再把这些题目进行整理、编辑,最后运用在教学中。
七、调整心态,培养素质
毕业水平考试难度不大,教师在复习的同时应该让偏理科的同学引起重视,不能因为题目简单而轻视,每年都有一些偏理科同学大意失荆州,沦为补考生。对偏文科学生应多鼓励,建立他们能考过的信心,给他们灌输战略上轻视的思想。但在实际复习中,重视基础,夯实基础,战术上重视毕业水平考试。健康积极的心态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考试成功的关键,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养同样重要,特别对同学们今后的 2 发展也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总之,毕业水平考试复习只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始终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改变教法,消除以满堂灌、简单地重复知识来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传统复习方法,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提高复习效果。
第二篇: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策略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策略
在高中阶段,要怎样复习生物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策略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策略(一)
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高三生物教学现已进入第一轮复习阶段,高考能否取得成功,与第一轮复习密切相关。
一、重视第一轮复习
高三学生业已修完了高考大纲所要求的全部知识。按照备考规律,考前的复习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复习的伦次越多越好。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制定出三轮复习计划。有些同学会产生错觉,认为一轮过后还有两轮,高考还很遥远,不用着急。其实,考前知识的梳理、总结及知识网的构建是由第一轮完成的,第一轮要持续到来年的3月中旬,那时的区县联考、模拟考会非常密集,根本没时间梳理知识,只能是通过考试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所以理想中的第二轮和第三轮可能是不存在的。千万不要有侥幸和依赖心理,要把复习的主要精力放在第一轮。
二、准确把握复习方向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天津考试院编写的考纲,是高考生物命题的纲领性文件。要知晓高考的考试内容与要求。凡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中不要求的部分,一定不会命题,在要求掌握程度中,Ⅱ类比Ⅰ类命题的几率大。由于新考纲要在来年年初下发,在第一轮复习时还没有新考纲,建议老师和同学们借阅上一年的考纲,因为每年考纲的改动很小。考纲中要求的知识内容和顺序,应成为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第一轮复习的顺序。要严格按照掌握程度的Ⅰ类和Ⅱ类要求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三、用好“一本”“一题”
在把握考纲的基础上,要用好“一本”和“一题”。“一本”是指我们所用的课本。“课本”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即是讲授新知识的蓝本,更是高考复习的唯一抓手。不抓住课本,搞题海战术,无休止地开辟“第二战场”,舍本逐末,会“因走得太久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也就是被试题带偏方向。“一题”指的是历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必要的模拟、练习,不可少,但要适当,最好的模拟题就是高考试题。研究它,用好它(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挖掘思想性,能够举一反三),应该成为第一轮复习备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重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
课前,学生应知晓将复习的内容。纲中的那些内容会被涉及,考纲对该“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如何(Ⅰ类或Ⅱ类)。要为学生预留作业,学生要完成教师编纂或购买的复习资料中的相关栏目,如填写“知识清单”或“易混清单”等,学生应认真阅读复习资料上归纳的相关表格或概念图。
课中,教师先让学生展示预留的作业,用一两分钟在教室走一圈,发现偷工减料的学生及时给予批评。教师按照考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以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可抛出某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讨论的目的之一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有针对性讲解。教师的讲解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要在相关的知识间建立联系,使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就感受到“知识综合”和“综合知识”的必要性。在复习“细胞的分子组成”时,鉴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所以先复习氨基酸的通式,及造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四个原因。提示学生回忆“中心法则”,使学生理解蛋白质的多样性其实是由核酸的多样性引起的。于是开始复习核酸的种类,核酸的基本单位,核酸的分布等。在蛋白质体现生命,在核酸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都要消耗能量,于是牵扯出糖类,因为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于是开始复习细胞中糖的分类及功能。糖原和淀粉分别是动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但其储能能力远不及脂肪,于是又将脂质复习摆在面前。脂质的功能远不止是为蛋白质和核酸提供能量,脂质中的磷脂能与蛋白质等物质一起构成生物膜,保护核酸、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脂质中的固醇既能参与生命活动,又能调节生命的进行。上述四种有机物都是由相关的元素组成,于是开始复习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功能。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生命活动要在水中进行,水参与了细胞中重要的化学反应。这时可将ATP供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甚至将限制酶切割DNA的知识通过水的复习综合起来。细胞中四种有机物无色,于是引出,用染色或显色反应的原理进行鉴定的实验。教师要利用复习课的优势,设法将零散的知识处于某一个大的知识背景之下,建立知识网络,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课后一定要加强练习和巩固,教师要编纂或精选与复习内容配套的习题,习题应以近几年全国各省的高考题或模拟题为主,也就是前面所提的“一题”。每节课的课后都应有一份试题,不能给答案,要由学生独立完成。由于高三学生作业多,课后的时间较少,所以要求教师课中要精讲,将挤出来的时间用于学生看书或完成一部分作业。作业一定要全批全改,课上要讲评作业,通过共性问题的讲解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重点知识,易混的知识点,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往往通过做题展现,所以教师应利用试题讲解的机会有的放矢,讲清、讲透。通过课后练习能提高解题能力,发现知识漏洞,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样既能督促课前的复习、预习,又能弥补课中教师知识讲解上的漏洞。课后练习一定要抓住,因为最后的高考是通过解题能力的比拼来决定胜负的。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综合体现,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是搞好第一轮复习的前提。复习是通过比较、串联、联想、知识迁移等方法,通过课前阅读、课中讲解、课后解题,编织知识网络,发现和弥补知识的节点,减少漏洞,为以后的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满怀信心迎接高考。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策略(二)
一、充分发挥《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强大导向作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刚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复习目标与老师要求合拍,与高考接轨。通过认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试题,体会考试大纲在试题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程度。
二、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复习
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
1.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5.生物进化的观点;
6.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把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应该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从历年来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三、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须具备的,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1.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
2.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解,全面系统复习和巩固。如:细胞与生殖发育;新陈代谢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发展与进化等。
3.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图表等材料为题,围绕该部分内容展开讨论,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提高综合能力。
总复习备考阶段在强调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法则、定律、过程、事实)、基本能力(方法、技能、思路、记忆、理解、应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加工,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这是一种新的、科学的、有效的复习策略。
4.注重能力的培养
①审题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对概念中的重点字词要划出、圈出、点出,明确运用范围,在做题时形成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迅速通过圈、点、划提取问题中的重要信息,解决审题关。
②表达能力。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表述答案,这一点在09年的高考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但回头再看过去的复习以及今年高考阅卷的要求,我们深深体会到在这方面的努力还不够到位,导致学生吃亏较多。不要避开大型的填空题,它往往是区分学生的主要标准。
四、加强实验复习
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它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高考实验题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力图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高考要求的任何一个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当中,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中,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包括判断实验结果和推导实验结论等内容;能够设计实验方案。要重视综合实验题,要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轮复习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生物课程标准、全国《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复习目标:
通过高三一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顽强拚搏的斗志,达到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超越,为提高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时间安排:高三第一学期至寒假前结束。
四.复习策略:
“夯实基础,不留死角,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是一轮复习的基本策略,忌一轮做二轮的事,二轮做一轮的事,一轮、二轮不分,一轮复习是基础、是根本,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不能本末倒置,混乱不堪。
1.加强研究,把握方向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近几年上海、广东、江苏生物高考试题、全国理综卷4份及评价报告。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只有吃透它,才能把握教学的方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只有吃透《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近几年高考试题,才能抓住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才能瞄准高考的方向。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情,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2.夯实基础,降低难度
(1)夯实基础: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中,没有基础就没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基础知识教学在高考中有重要地位:一方面高考试题的考试内容都包括知识和能力两部分,试题中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仍占有较大比例;另一方面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或者学生不能把知识系统化,学生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从而造成思维的不畅通,致使能力的培养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把准确、深刻、系统、熟练、灵活作为目标。即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准确把握有关反应式、定律、原理、生理过程的条件、功能和适用范围;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应用模式;系统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降低难度:一轮复习必须立足课本、教参,以大多学生己有知识水平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低起点、小台阶、快步走。复习内容要细而全,根据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复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先通读课本,在读的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用笔画下来。然后是精读: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科学前沿、实验等。
3.提高能力,突破方法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提出了对能力的具体要求是:
(1)体现生物教学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产与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体现辽宁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只靠教师的灌输,也不能靠短时间的突击。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是: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观和相应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要求教师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即使在解题活动中,也要注意在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在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抓好三种能力的培养:
①审题能力。一是审题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二是培养审题能力的途径:让学生自己审题,然后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三是分析造成审题错误的原因:读题粗心大意,思维定势的影响。
②分析综合能力。主要教会学生对各种生物题型的解题技巧,解题方法。③表述能力。用准确的生物学语言表述答案。一轮复习知识复盖面广、内容多,如果不教会学生一定的方法,学生就会整天忙乱不堪、效率低下。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两个本子”,一是课堂笔记本,用来做好每节课的记录;二是错题集,及时收集自己易错、常错的题目,这样可以确保一轮复习的有序性和高效性,让学生学会复习的方法。
4.突出主干,突出重难点
高中生物学知识多而零乱,一轮复习要突出重点内容,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以主干知识为主线,以知识的交汇点为纽带,把四本高中生物(三本必修、一本选修)书融为一体,前后贯通。通过一轮复习疏理前后左右知识的联系,做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森林就是知识的网络;树木就是各个知识点。通过一轮复习要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串、结成线、形成片。知识网络的形成是一轮复习的重要目标之一,网络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整合和记忆,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检索,是提高能力的重要一环。
突出主干: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调节是必考点,化合物、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考点。突出难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遗传、调节、实验等,实验放到相应内容中复习。
第三篇:高中生物论文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中学生正处在“思想的塑形期”,世界观还不成熟,爱国主义思想还未完全形成,而我国的学校教育过多地关注了对知识的教育,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面对这种形式,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 爱国主义 高中生物 教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大纲还特别强调,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紧密结合生物学教学内容,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做到教书育人。在教学中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结合我国的国情,介绍生物学发展的新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由此可见,结合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生物教师的重要历史使命。
一、爱国主义教育对个人而言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两个方面
1.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能正确的认识我国的生物国情,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正确的认识我国的生物国情就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如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国耕地、森林、草原、水体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低,同时众多人口对于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冲击越来越大,随着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自然资源正不断地衰减。再比如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物质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另一方面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某些地区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森林、草场资源破坏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由于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鼠害、火灾危害以及气候
1变化导致植被破坏。于是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通过对我国生物国情的全面准确介绍,提高生物国情教育的实效。
2.爱国主义行为,要做到“知行合一”。
要做到“知行合一”,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教师在介绍全球性生态问题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签订一份倡议书:“从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不随地乱扔垃圾做起”。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调查本地的生物资源状况和本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准确全面了解本地区的生物资源状况,使学生能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在这些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充分发挥榜样和表率作用,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流于空洞的说教,完全脱离实际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没有收效的,因此要充分挖掘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载体,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1.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其一、以中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为载体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如在讲解选修三《禁止生物武器》的内容时以日本侵华历史为载体讲解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尤其是731部队在我国进行的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揭露日本侵华的罪行,提醒学生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其二、联系本省本地区的实际为载体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热爱家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家乡就是祖国的代名词。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本地区的生物资源以及本地区工业污染情况等,让学生了解乡土的生物资源,以及它的保护、开发、利用及现状,使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获得祖国的具体体验,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保护自然环境。
其三、如果我们只在课堂学习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的知识,而不进行乡土资源的调查、生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那么学生就缺乏对乡土直接的感性认识,热爱乡土、热爱祖国的教育就会逊色。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领会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从而达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预期目的。
2.充分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点
在生物教学中,应该从生物学的特点出发,认真发挥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点,寻找知识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既有科学性,又有思想性,使其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例如,在“探索生命的奥秘”一课中,我向学生宣讲华佗的麻沸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我国从古到今的生物科学成就,旨在增强学生的情与火,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此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把一些政治口号、政治术语贴到教学内容上,生搬硬套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生物课变成政治课;更不能把一些伪科学的、形而上学的东西也搬进课堂,破坏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使我们结合生物教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必须从具体的事例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围绕教学目的,使教学中的生物科学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结合我国的生物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热爱爱祖国。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为生物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有关内容,用真实的材料、确切的数字进行讲解。如我国的高等植物有3万多种居世界第3位,我国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称号,云南有“植物王国”的美称,我国的鱼类有2千多种,淡水鱼年产量居世界之首,鸟类有1186种,超过欧洲鸟类的总和,此外还有许多闻名世界的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如“活化石”——银杏、水杉、珙桐,国宝——熊猫,珍禽——朱鹮。通过讲解,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同时,我还向学生指出,我国的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由于盲目的、不科学的开发利用,还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巨大,对资源的需求量大等特点,因此我国的资源实际上并不丰富,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加之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比起许多先进国家来,也是相对落后。所以生物资源亟待保护和发展,我们应该有危机感。不要因为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只讲光明一面,不讲落后的一面,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实事求是地对学生讲清我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我国可耕地总和仅占世界的7%,许多动植物种类已经灭绝或濒于灭绝、植被减少、洪水泛滥
等,以危机感来激发更深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祖国的紧迫感和为我国生物科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的责任感。
4.结合我国生物科学发展的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人民从远古以来,在长期的农、林、牧、副、渔和医药(本草)等研究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植物、微生物、动物、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生物学知识萌芽于原始社会,到了战国秦汉时期,已积累了不少形态、分类和生物起源及其演化等方面的知识,虽然还局限于直观的描述和思辨性的臆测,但却为后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隋唐以后,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日益商品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在农艺、医药和酿造等实践中得到了新的发展,例如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对医药学和动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生物形态图和人体形态解剖图的大量出现,也成为中国古代生物学的一大特征。鸦片战争以后,近代生物学知识逐渐传入中国,民国年间,赴欧、美、日学习的留学生陆续回国,并相继在各分支学科中开展了研究,现代生物学开始在中国生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生物学得到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通过这些事例介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5.以我国生物学家的事迹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我国甲壳动物奠基人沈嘉瑞博士,在祖国受到外敌入侵时,放弃在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工作的优越条件,于1935年怀着科学救国的赤子之心回归祖国。又如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教授拒绝美国哈佛大学优厚的待遇,高薪的挽留,毅然回国,归国后培育出杂交鱼——“童鱼”,震动了整个生物学界。在学生深刻理解、回味老一辈学者感天动地的事例时,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生物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211-238
第四篇:浅谈普通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的策略
浅谈普通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的策略
生物组唐凤娟
复习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要取得好的复习效果就必须讲究复习的策略。学生在高一分科前对生物不重视,高一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高二的遗传进化部分难度较大,学生没有掌握分析的思路。掌握较好的《稳态与环境》部分遗忘较多。所以一轮复习难度大。我接手的班是踩线生班,学生总体成绩偏低,基础不扎实。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一、精心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把握备考方向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生物教学和高考命题的依据,“考纲”是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制的,它体现了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内容,但“考纲”又必须反应时代发展的变化,体现当今生物学科的特点,所以应正确理解“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这句话的精髓。复习时,要以“大纲”为标准去对照和理解“考纲”,把握好复习的内容和方向。
二、认真研究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
仔细分析近几年来高考生物学科的试题,有利于追寻高考命题的轨迹,捕捉高考命题的规律,洞察高考命题的信息。通过近几年来高考试题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①复习要立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对于“三基”的考查实历年高考的重头戏。基础知识是重点,学生总是容易陷入只做题不看书的误区。在基础知识板块有遗漏。
②突出对生物主干知识的考查,考点主要分布在新陈代谢、调节与免疫、遗传与变异这三块中。对主干知识要多练习,变式练习,巩固学习方法,弥补知识漏洞。
③注重对识图、析图、及绘图的考查。高考题中总是出现识图题,但学生在这一块的理解上有问题。需要掌握识图的基本技巧,先确认横纵坐标的意义,再大概了解图的意义,按图回答。
④突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实验是重点考察内容,重视实验过程的操作和理解,重视原理的分析,以及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
⑤关注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近年来,高考题总有以最新的社会动态导入,回归课本基础知识的题,要求学生了解热点,不至于在看到题时一头雾水。
通过对高考试题和考纲的研究,找准特点,把握要点,面对高考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有效。
三、确定复习方式和安排复习计划
第一轮把选修教材的知识内容穿插整合到必修第一、第二册的内容中,根据知识内容分成七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生命的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第二单元时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发酵工程;第三单元是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四单元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五单元是遗传、变异和基因工程;第六单元是生物与环境;第七单元是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按照知识复习——课时练习——单元测试——评讲归纳——构建知识网络的模式进行复习,每个单元复习结束时用一节课来构建知识网络,把本单元的知识连成线、辅成面、织成网,高密度梳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兼顾能力培养。
第二轮主要是模拟测试阶段,其中穿插一些小专题。这种模式既注重知识系统性又节省时间,有利于学生掌
握知识间内在联系,把握相关知识的交汇点,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四、精选精练,总结反思
对高考的热点、重点、难点、易错和薄弱环节要多练,对典型的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总结,多开展举一反三的变式训练,提高应变能力。还要演练高考真题,高考试题凝集了高考命题专家的思维和智慧,容量大、科学性强、突出主干知识和逻辑性强等特点,且能反映出高考命题的趋势,也能使学生感悟高考命题的思路和方式。在练习中注意总结反思,每隔一段时间将原先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整理出来,看看自己错在哪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
五、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好的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高三第一轮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节奏快,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到复习效果和高考成绩优劣。复习过程中要加强解题技巧和学科语言能力的训练,有效提高复习效果。在第一轮复习中穿插解题方法的小专题,如选择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填空题的解题方法、遗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等。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加强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教学生如何在审题中找到关键词、隐含条件等,并指导学生规范答题,减少失分。
六、加强试题讲评课的研究
试卷讲评课不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而应有选择,有侧重,否则既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又难有成效。试题的讲评,一是要抓典型,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比如选一道题能集中表现某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二是分析命题思路,把握试题规律。教师在阅卷时找出问题共性,看学生哪里错多,错的原因是生命。三是要善于将试题分类,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凡是碰到这类试题该注意哪些事项,这类题可能还涉及到哪些知识点,与现实中的哪些现象相关等。
七、心理辅导,提高应试能力
心理辅导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很大的影响。高考不只是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要深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特别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高考备考复习及高考临场发挥的影响很大。普通高中的学生有一个共性,就是一碰到难题就怕,没有信心去完成,总认为自己不行。我经常跟学生说考试题目会变化,但是考点不变,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题意如何变化,都要用所学的知识来解答。看题目涉及哪个章节的内容,把有关内容从大脑里调出来,再仔细审题。考试时沉着、冷静,思考问题细心、严谨,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实现超水平发挥。
第五篇: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备考总结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备考总结
一、教学与备考策略
(一)教学策略
1、深入钻研课标,根据学情进行科学定位
借鉴2010年水平测试试题,细心推敲对考试内容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逐步体会并认同如下策略:重视教材,狠抓基础;立足中低档,降低重心;做法上采用:快步走,多回头;重点内容,多渗透;重要方法,多强调。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严密的教学和备考计划,同时心中要有“备课中的集体意识,教学中的基础意识,备考中的学生意识,训练中的效率意识。”
2、教学中紧抓基础主干,重视综合联系
水平测试属于水平性考试,主要考查的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对课本上一些较偏、较难的知识尽量不展开,课后练习中的“拓展题”,自我检测中的“技能训练”和“思维拓展”,以及课本中大量的“思考与讨论”,针对不同的班级,我们都择题不同。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把本章节的知识点讲清、讲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尽量构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和理解,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吸收和掌握知识。关注教材中的“本节聚焦”环节,达到及时巩固上一节课的知识的目的。
在夯实基础、紧抓主干的基础上,重视知识的纵横联系。每学完一章,就要全面梳理本章的知识,作系统归纳总结,同时,精选综合性的题目进行适当训练。
(二)备考策略
1.用好考试说明,明确考点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说明阐述了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内容、要求和形式,是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和备考的依据。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稳态与环境》三本教材的正文部分为考试的基本范围。其中必修1占35%,必修2占35%,必修3占30%,考试形式为书面笔答(闭卷)和实验操作考查两部分。
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列举了各单元的内容标准及水平标准,在复习中我们以练代讲,将各考点知识贯穿在练习中,并按照样卷中Ⅱ卷大题模式,分成7个模块进行详细复习,这7个模块是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包括细胞器结构及功能,动植物细胞、原核细胞及真核细胞的区别。光合作用的模式图,包括光反应及暗反应进行的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功能。细胞分裂图,包括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分裂的分裂时期,会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量,家族遗传系谱图包括识别性状的显隐性,基因的位置,书写正确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会计算简单的概率,与生活的关系。激素及神经调节、稳态的模式图,包括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反射弧的组成,突触的模式图,激素的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简图,包括识别生产者、消费者,清楚生物之间的关系,会数食物链,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实验部分特别关注新课程中的新加进的实验,如健那绿,吡罗红,甲基绿,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对选择题部分,以考试说明上的典例、练习为主,每节课布置要完成的练习量,答疑,适当补充。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备考内容的顺序方面作一些调整,我们以学生最能学好,最容易学会的先复习,我们先复习必修3,然后必修1,最后必修2。基本做到每堂课以学生练为主,教师精讲的时间控制在25分钟以下;课堂上采用限时训练----对答案----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点评的模式,通过在课堂上即时做,即时对答案,即时评讲,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掌握得比较牢固。
2.周密计划,加强模拟训练
备课组的计划11月底完成教学,12月初进入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同时跟上配套的模拟训练,共完成8套模拟训练卷。对每套试卷以学生讲为主,对易错题,图表题,文字叙述题反复讲解,规范作答,要求无错别字,专业术语规范无错,题意理解无误。
同时加强备课组活动,及时地了解到最新的考试动向,以及别人的备考经验。有的老师在备考建议中提出及早准备,及时综合复习,加强模拟训练,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复习经验。
3.分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
对于优生采取完成必做的练习,画概念图,构建知识网络,整理归纳知识。
对于差生采取多背诵,多默写。如有丝分裂的各时期的特征,衰老细胞,癌细胞的特征,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反应式等。平时多关注,课堂多提问。
以上是我们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也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指点。
二、附基本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