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前滚翻
燕岭学校五年级体育课教案
教学内容:1.技巧:前滚翻2.游戏:挑战应战
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前滚翻的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协调等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2.通过练习,使学生达到平衡感觉以及身体的柔韧性、协调灵敏等素质。
3.通过游戏练习,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和诚实的品质。
教学重点:蹬地、低点、团身 教学难点:动作连贯、协调 教学用具:9个垫子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5’)
教法: 学法: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 1.教师语言要清晰 1.学生站四列横队 2.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2.学生认真听讲,3.宣布本课的内容和任务,安排见习生 3.讲解队列练习要求 注意观察 准备部分:(10’)
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1.广播操 4.师生一同练习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 2.专项准备活动.组织形式: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xxxxxxxxxx 要求: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基本部分:(20’)
一、学习前滚翻
前滚翻动作要领:蹲撑,两腿蹬直,同时曲臂、低头、提臀、团身向前滚翻。前滚时,头的后部、肩、背、臀部依次着垫,当背着垫时,迅速屈小腿。上体与膝部靠紧,两手抱小腿,向前滚动成蹲立。
教法: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学法:
1、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学生集体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组织形式:
二、游戏:(挑战应战)
长江、黄河 1.分成两组面对面站立
2.听到口令及时进追拍,但不得用力推人 3.被追到就算失败
教法:1.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2.学生练习比赛3.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学法:1.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2.学生练习比赛3.分组比赛
结束部分:(5’)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 4.下课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
小学五年级体育课教案《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
一、教学内容分析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础上的一个组合技巧,连接的动作是交叉转体180度。这内容是新授内容,学会交叉转体180度是关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90%以上学生掌握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动作,30%左右学生能独立、较 连贯地完成动作;
2、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平衡素质,提高滚翻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技巧与技巧之间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动作组合起来,组合后的动作更具有观赏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我校五年级学生都学习过前、后滚翻,而且动作掌握教好。只要学好交叉转体180度就没问题。所以在学习这一动作过程中我们将着重对学生进行交叉转体180度新授再进行动作的组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这一教学内容的特点是要连续完成两次翻滚,采用多次练习后学生会身体不舒服,会产生厌学现象,对以后的教学不利。因此,本课我要从学生学的快乐、学生学的有效(即练习次数少些的,但同样掌握的很快)为基准。
本课是学习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第一课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情景教学(整堂课围绕雏鹰行动这一主题开展活动)来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标。
在课的准备部分,利用到北京奥运赛场观看奥运比赛,模仿运动动作作为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奋情绪。
在课的主要部分,一方面通过录象观看教师示范的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动作,通过慢镜头播放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起立动作过程,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交叉的时间、团身的样子、蹲转的方向和高度,这一表象形成对学生帮助是很的,解决了现场示范多次,讲了多次也没看准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学习主要内容的过程中,由于前滚翻和后滚翻都是已经学过的内容,而前滚翻后的两腿交叉转体180度是新的内容,因此对于这里我采用了分解练习,先自主练习两腿交叉转体180度,再进行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起立练习,最后练习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起立动作。
在提高动作技术、巩固动作上,我采用男女PK赛和观看自己和同学的练习录像,让学生在快乐笑声中了解自己的、同学的动作情况。紧接着反复练习,教师指导,达到提高动作技术、巩固动作的目的。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交叉、转体
教学难点:交叉时间、转体方向及交叉到转体的稳定
第三篇: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法突破
前滚翻是一项小学生喜欢的体育技巧类项目,它能充分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等素
质,又是学生自我保护的有效手段。
在听课中发现,张老师运用了许多辅助的手段,如低头看天、下巴夹纸片等方法
来帮助学生形成动作、突破充分低头的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次试教片段: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小纸片,用下巴夹住来做一个前滚翻,不能让纸片掉下来。”
教师边示范边介绍动作。
学生开始尝试练习。
“耶!我成功了”“我也行了”
多数的学生在老师指导的方法中获得了成功。
感悟:一张小小的纸片,在前滚翻的教学中被张老师用活了,将老师讲得清但控制不了的问题——学生滚翻时低头不充分有效地解决了,可以说小小的一张纸胜
过教师的千言万语。
第二次试教片段:
“ 我们能不能低头看到天?”
学生一团蒙。
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恍然大悟,纷纷效仿。
“我们在做前滚翻时,先做低头看天,再顺势完成前滚翻。” 教师边示范边引
导。
学生尝试,大多数的学生获得了成功。
感悟: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就顺利的解决了学生低头的问题,可见生活中的一些
动作、游戏一旦被发掘,它能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可以说,以上的两种方法都是前滚翻教学中的经典案例,它把低头这个学生难以控制的动作游戏化,可以说每一次低头学生都会感到惊喜,有趣、简单、有效。张老师选择的两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前滚翻动作化繁为简,让课堂更常态、更富
有生活气息。
几点建议:
1.选择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课堂中要注意使用的时机。比如上述两个方法,我认为第二中放在前面更有利,第一种只注重低头,第二中却在低头的基础上能
让学生并腿蹲撑,使前滚翻的准备姿势更完整。
2.一堂课在框架形成的基础上要关注细节,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比如在上述方法下,还是有学生用前额着垫,导致翻不过去,甚至有个别学生出现类似于头手倒立的动作,使教学出现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的关键是脚离垫太远和滚动时手向前移,教师可以在垫上画上手按垫子的位置,后脑勺接触垫子的位置,通过让学生互助检查,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达成老师的目标。
3.演示有很多种,有为了展示学习效果的演示,一般放在动作技术形成以后;有对比的演示,它的目的是让大家正确区分正确与错误动作,一般放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有引子式的展示,一般放在学习动作前,引出要学习的动作。所以,请学生展示时,教师心中要明确这次展示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放在什么时段。
4.教学时间要合理安排。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减少队伍的调动次数,保证学
生的练习时间。
第四篇: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她们都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她们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技巧的基本知识,通过多种练习的形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技巧的基本动作。通过学会单个动作,进而学习简单组合动作,并帮助和启发学生开展一些创意活动;发展学生体能,提高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敢于在体育活动展示自我的精神。
单元教学计划 课次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 教与学策略 1
能够较好的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方法,让学生了解滚翻必须团身紧,才能滚的好。内容:前滚翻
难点:两臂撑推用力平均,用头的后部着垫,滚动团身紧,顺势起立。教法:
1,创设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讲解示范动作。
3,利用器材进行多种方法的练习。
4,巡视指导.通过提问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5,开展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6,讲评。
学法: 1,观察,模仿,自主尝试练习。
2,认真听教师示范动作,个别,分组与集体练习相结合。3,分组探讨,互相帮助.。4,自评,互评。
能够较好的掌握后滚翻动作,发展柔韧、灵巧素质。内容:后滚翻
难点:后滚至肩颈时,两手用力推垫。3 发展腰腹肌和身体协调性,提高跪跳起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创意学习能力。内容:跪跳起,仰卧推起成桥。
难点:摆臂与身体向上腾起协调一致,挺髋,伸膝。
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发展灵巧性和协调性,培养展示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内容:滚翻组合练习,跪跳起组合练习。难点:掌握好抛球与滚翻起立接球的时机。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共同愉悦的学习,活动氛围。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讨,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材分析
技巧是小学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教材内容之一,比一二年级滚动与滚翻教材提高了动作的难度。三年级学生是柔韧和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但感知事物直接视听和形象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思维方式和认知事物往往离不开具体形象事物。教学内容从学生喜爱的仿生动物开始,过渡到简便易行的单个动作,然后上升为适合学生实际的难度组合动作。三:学练过程设计
本课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分散与集中,友伴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尝试练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体育运功的愉悦,并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技巧。
1,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教学常规。
2,准备活动:教师创设游动物园情景,让学生模仿在游览过程中所见动物的走与跳.在音乐的伴奏下,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模仿动物的走与跳.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
3,复习前后滚动,让学生深刻理解前后滚动,团身紧滚动快的动作要领。
4,学生自主体验尝试前滚翻动作.互相探讨动作。5,学生大胆展示动作,学生评价。
6,教师评价表扬,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7,学生友伴分组练习前滚翻动作,互帮互助练习。8,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语言表扬激励学生,注重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分组.对动作掌握差的学生进行斜木板,双腿间夹纸辅助练习.鼓励学生勇敢尝试连续前滚翻练习。9,游戏,障碍接力赛:教师创设小猴必须跨小溪,钻山洞,绕过小山才能摘到果子的情景,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摆设小溪、山洞、小山。
10,放松舞蹈: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师生共舞,动作优美舒展,身心得到充分放松。
11,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表彰鼓励。
第五篇: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前滚翻是小学体育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是一种垫上运动。它是技巧的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前滚翻作起来灵活、轻巧、连贯,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易于教学,锻炼身体的价值比较高,学生也乐于学。学好它有助于提高学生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对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拼搏的优良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教学理念:
一节课的成败,不光看学生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看教学方法是否运用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体育意识淡薄,理解能力较差,为此,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和分组练习法。教师准确、优美、大方的动作,简明扼要的讲解,使学生能一目了然,一学就会。再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教学中我还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愉快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前滚翻的基本技能,养成学生爱锻炼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
1、前滚翻
2、游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前滚不翻的动作方法。
2、发展学生的灵活、柔韧、协调等素质,训练其平衡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团结友爱等优良品质,以入生动活泼、互相帮助的良好作风。
教学重点:教学会学生低头、提臀、蹬腿、滚翻。
教学难点:教学会学生正确掌握团身动作。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查点人数。
2、宣布本课内容,提出要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前滚翻,它能发展我们的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培养大家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团结拼搏的精神,希望大家能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大家说有没有信心?生答(有!)
3、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体转运动 <4>腹背运动 <5>跳跃运动
二、基本部分
1、用皮球方砖,引入新课
形象、具体、直观的教具,通俗明了的语言,不仅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时,我先不急于开正题,而是通过小刺猬下山坡时如何才可以保护自己这样的问题引入,让孩子们开始展开联想,并且在垫子中开始模仿,安排好学生保护。最后请出优秀的孩子们做示范,然后引入正题。
2、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并让学生跟着老师熟记动作。
口诀:两手撑垫 低头抬臀 用力蹬地
团身滚翻 屈膝抱腿 快快起来
3、学生分组练习3次
4、借用呼拉圈,突破重点、难点。
5、利用多样形式,激发练习性兴趣。
三、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活动
在欢快、活泼、轻松的乐曲中,让学生跟着老师做动作。
2、课堂小结
<1>以提问方式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学会保护自己?从而引出为为了感恩父母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
<2>安排学生互相放松。
<3>师生再见,收拾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