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教案新人教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重点词句的翻译
【教法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复述法。【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一、指导朗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圈点勾画示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约定
正午时分
到
才
三、自读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尊君在不?().
2、解释加着重色的文言词语 太丘舍去 门外戏 待君久不至 友人便怒 相委而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注释
1、太丘舍去:舍,舍弃;去,离开。
2、门外戏:戏,嬉戏,游戏。
3、待君久不至:等您好久您不到。
4、友人便怒:便,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
5、相委而去:相,称代性副词,在这里可译为“我”。委,丢弃,丢下。
6、则是无信:则,就,那么;信,讲信用。
7、则是无礼;礼,礼貌。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陈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 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三、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职称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元方 陈太丘(人名)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去后乃至 去后(友)乃至 待君久不至,已去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3、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例:去后乃至 A、才 B、竟然 C、就是
4、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例:文言实词: 元方时年七岁 那年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讲信用
四、翻译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五、注意区别
君 : 对对方的敬称,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你的父亲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父,我的父亲。
“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六、合作探究
1、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无信” “无礼”
2、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聪颖 机智 懂得为人 诚实守信 正直不阿 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从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 友人已经知错能改,元方应该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表现自己的胸襟宽广,有涵养。
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友人失信在前,而且没有礼貌,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主旨)?
1.借元方责客之语,赞扬元方的聪敏,懂礼识义。2.更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做人应当诚信、有礼。3.元方:聪明、懂礼识义、正直不阿
4.友人: 无信、无礼
知错能改
5.启示:做人要有诚信、讲礼仪
七、老师质疑
1、陈太丘是县令,“友”为什么敢骂他?
2、从故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友”的身份:据史料记载,文中的“友”也是东汉颖川(今河南许昌)人,官职比陈太丘高两品。《陈太丘与友期》记述陈元方和来客的一对话。对话以责备客人“无信和无礼”为核心,即表现了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又从反面说明了“礼”和“信”的重要性。——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 我们要学会聪明应对他人。
——是要有时间观念。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守时。积累 名 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真诚到永远——海尔著名广告语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八、当堂训练(8—10分钟)
1、通假字:尊君在不
通(否)
2、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 古: 约定
今
:日期
太丘舍去 古: 离开 今: 前去,前往
下车引之 古: 拉
今: 引用
元方入门不顾 古: 回头看 今: 照顾
3、一词多义: 俄而雪骤
不久
相委而去 就,然后 ⒈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与友期行 约定 不期而遇
..太丘舍去 离开 去日苦多
过去的 .. 入门不顾 回头看 瞻前顾后
..下车引之 拉 引吭高歌
放开 ..太丘舍去 放弃 舍己为人
牺牲 ..则是无信 诚实,守信 信口开河
随意,随便 ..⒉翻译下列句子。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③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⒊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
③陛下
④令尊 ⑥足下 ⑦令郎 ⑨麾下 谦词有
①敝人 ②卑职
⑤寡人 ⑧老朽
⒋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中“不”通“否”
A.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见”通“现”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
九、拓展阅读 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世说新语: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十、作业
1、翻译课文
2、完成《作业本》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元方:聪明、懂礼、刚正不阿
友人:无信、无礼
知错能改
启示:做人要有诚信、讲礼仪
第二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之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互动设计果时间条件允许,可让每位学生再闯一次关,以巩固记忆效果。
2、带领学生闯第二关理解关。(1)、听朗读录音。(2)、模仿录音比赛。
(3)让学生以课本剧形式完成对课文大意的掌握。
(4)、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对文意的理解。(用课件出示4道练习和思考题,对理解情况检查可放在第三关)
3、学生闯第三关巩固关。
(以小组为单位选题,其中每组必选两题,如果回答错误,其他组可补充回答,对难以掌握的题可重复回答,剩一道题可给积分落后组,或同名次组。如果时间条件允许,也可让学生自主再闯一次,以加强记忆。)
4、宣布比赛结果,优胜组抽奖。(只有三次机会,如果第一次抽到最高奖,将不再给机会。抽奖时,抽奖人必须简要说出该画面人物的有关知识。)
三、作业。任选画面中出现的人物
将其故事写在作业本上并讲给他人听。
3、学生以比赛形式闯第一关。
4、教师带领学生闯第二关。
5、学生听录音。
6、学生模仿录音比赛。
7、演课本剧。
8、小组讨论完成4道思考和练习题。
9、以组为单位闯第三关。
10、教师宣布比赛结果。
11、学生抽奖。
12、布置作业。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文言文中的词语解释,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结合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程与方法
1、以游戏形式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优良传统,让学生明白“尊人就是尊自己”的道理。
2、通过对英雄少年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重难点
1、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
教法“竞赛制”教学法 课前准备教具补充材料 FLASH课件
教
学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课前经典诵读少年英雄故事引出本文。
二、以比赛形式完成对所有知识点的掌握。
1、出示课件,让学生闯第一关字词关
说明:这是对预习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测,可在两组学生中选一人闯关,如
1、学生课前两分钟经典诵读。
2、教师出示课件。反思审阅
第三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六百户中学郝建丽
教学目标
1.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3.初步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一、导入
请学生讲故事,以宋庆龄小时候信守诺言的故事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2.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三、课文学习
1.你读我念:
(1)听读课文,注意停顿;
(2)指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得流畅。
2.你翻我译:
自学课文,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3.抢答题:
(1)解释加点文言词语:
①与友期行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③门外戏
④尊君在不
⑤待君久不至
⑥相委而去
⑦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⑧下车引之
⑨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文言句子:
①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还不见朋友来。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听了很惭愧,走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门连头也不回。
(3)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你)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你背我诵:3分钟背诵比赛
5.你扮我演:
再读课文,揣摩说话者的语气,同桌或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对话。
6.你思我想:
(1)对文中的三个人,你有何看法?
(2)问题探究
①陈太丘未能坚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够守信?
②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7.你收我获:
从这则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
四、小结与延伸
1.词语积累:
仿照例子,了解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并写出带该字的一个成语 例子:吾日三省吾身(多次)
成语:三令五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动手试一试:解释加点的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②太丘舍去
③下车引之④入门不顾
3.中外名人讲诚信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
——[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英]赫伯特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
——[法] 谚语
4.教师寄语
拥有诚信,你将拥有一切;失去诚信,你将失去一切。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讲诚信——懂礼貌 言必信——行必果
第四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范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教学目标
1、读顺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2、积累文言词语,了解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学习懂礼知义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文章主题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引发兴趣
开学前,学校为大家开设了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讲座,谈到了诚信守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我国古代和诚信守时有关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活动:正音:尊君在不(fǒu)通“否”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活动1: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通过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课后注解、参考资料, 给重点词语和句子作解释。
活动2:多媒体显示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通过请同学作回答,教师纠正补充,进行重点字词注解的教学。
活动3:介绍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方法。
1、留
2、译
3、选
4、补,讨论和翻译文中几个重要的句子。进行课文文意的理解教学。
四、分析人物、体会情感
活动:讨论下述问题:
(1)本文可以抓住哪六个动词来概括故事情节?
(2)友人为什么“怒”? 友人是什么样的人?
(3)元方怎样反驳“友人”的?从元方的回答看,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通过对描写元方、友人言和行的词语和句子分析,进行二人的性格特点归纳的教学
小结:友人:无信,无礼,急躁,知错能改元方:聪慧识礼,有胆识,正直,爱憎分明
五、理解主题,引发思考(视时间而用)
活动1:请学生谈谈从这则故事里学到了什么?
活动2: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假如你是陈太丘或友人或元方,你会怎么做? 小结:做一个守信知礼﹑为人正直、懂得宽容的人
六、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1、整理《陈太丘与友期》的翻译
2、请上网查查《世说新语》的介绍。读一读如《王戎七岁知苦李》等名篇。
3、阅读《世说新语》里另一个故事,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板书:无信,无礼,急躁,知错能改
友人:问怒引之
↓↗↓↗↓启示: 诚信守时、文明礼貌
元方:答曰不顾
聪慧,识礼, 正直爱憎分明
《陈太丘与友期》学习任务单
课前预习内容:
一、题目解说 陈太丘,汉朝人,字仲弓,原名叫做陈寔太丘县令。古代习惯将官员所任职的地名附在姓氏后。“期”是约定的意思。标题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长,长官。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元方:即,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二、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课中学习要点:
一、完成以下重点词语解释:
期:行:日中 :过中:至:舍:
去:乃:戏:家君:引:顾:
信:时:非:委:君:惭::礼:曰:则::
二、完成以下句子的解释
1、尊君在不(fǒu):
2、“非人哉,与人期,相委而去。”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待君久不至,已去。”
5、“下车引之”
三、思考探究,完成对思考题的讨论和记录
1.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
2.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4.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5.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6、文章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
课后练习:
阅读《世说新语》里另一个故事,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
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①捉:捡;拾取。②席:坐具,用竹篾、芦苇等编织而成。
第五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主讲:王芳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结合课文注释与工具书疏通并理解文意,争取背诵下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3. 情感与态度: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教学重点:诵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请发表你的看法。(开放性)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通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将学生分小组讨论,集合小组智慧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发放学案,学生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的时候,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有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船家说:“船小负载重,客官必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船家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才有得。”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这个年轻人,你会舍弃哪个背囊呢?你会留下哪几个背囊呢?为什么?好的,既然大家都觉得诚信应该留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诚信的一则文言文,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既聪明又讲诚信的小朋友陈元方,请大家翻开书129页,一起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二、初读感知
1、首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2、在黑板左边抄下来,思考题:
(1)文中主要讲了哪几个人,讲的一件什么事?
(2)题目为“陈太丘与友期”为题而正文主要写的却是陈元方与友人,丘与友期,题目是否合适,为什么?
3、点两个学生当堂朗读,让其他同学点评。(优缺点,你最欣赏他读的哪一句,哪一句没有读好,该怎么读)
通过评议,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朗读应该注意的问题: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 注意:不通否,读fǒu通假字
4、全班朗读
要想把课文读得好,我们还要明白课文的内容,可能大家在预习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字词顺的翻译不太明白,今天我们就在课堂上一起解决,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把难点字音提出来先在小组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由小组代表提出后全班一起解决。重点词句:
尊君、家君、君
君:有礼貌的称呼对方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期行”和“期日中”是不是同一个意思?
不是期行:约定期日中:约定的时间
三、译读课文:
清楚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我们请一位同学把全文翻译一遍。点名回答
(1)译:陈太丘和(一位)朋友相约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走后,(他的朋友)才到。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门外玩。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没来,(他)已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道:“(真)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出行,(却)丢下人家而离去。”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一同出发),中午(到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客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径直走入家门。
(2)解决思考题:(1)主要讲了陈元方和友人,相约日中,友人失信,友人骂元方父亲,元方反驳,友人知错的事情。(2)古人很多文章是没有题目的,这个题目是后人加上去的,一般题目与课文主题相扣,而这篇文章是将事件发生的原因拟为题目,不是事件的内容和事件结果,体现了人们的另一种拟题思维。
四、分角色朗读:我们把元方与客人的对话读一遍。左边组读客人的话,后边组读元方的话,老师读旁白。
(一)师: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客的两处语言分别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 生:第一处:询问,很客气。第二处:愤怒,音调很高。
师:元方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回答呢?
生:第一处:很有礼貌,客气的说。第二处:声调不高,但是义正严词。
师:非常好。
下面,老师请几个同学用这种语调读一下,注意读出自己的感情。
(二)师:对于元方的回答,客人的反映是什么?
生:“惭”,“下车引之”。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友人为什么会羞愧?
生:元方说的话很有道理,有说服力,客人知道自己错了,要表示歉意。
师:元方接受了客人的歉意吗?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没有,他头也没回就进自己家门去了。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友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元方:聪明,诚实,刚正不阿(入门不顾)
友人:不讲信用,无礼,知错能改(友人惭,下车引之)
五、品悟课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学到了什么道理呢?点同学回答,引用名言来回答,在右边写上学生所说的名言,边说边写。要求学生抄在积累本上
有关诚信的名言:言不行者,行不果——墨子
民无信不立——孔子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三)师:你对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怎么看的?赞成还是反对?我们先来举下手,赞成的举手,反对的举手。
看来,大部分的同学支持元方,不过也有一部分的人认为元方做的不好,我们先来听听反对的意见。
生1: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友人已经放下架子主动认错了,元方就应该原谅他,不应该不给别人台阶下
生2:我不同意,客人做得很过分,古代讲究孝,友人在儿子面前骂父亲就是不对的,所以不应该原谅。
生3:我们要注意到元方只有七岁,心里是不能原谅就怎么样做,我们应该为他的元方的坦诚,率真而鼓掌!
师:我应该为你们的精彩辩论而鼓掌,大家一起给自己一次响亮的掌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元方的做法,符合了他年龄的特点,也反映出了他的坦诚,率真。当然,我们也希望元方能够原谅友人,给他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对吗?老师想用一句名言来表达:比陆地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雨果 师:让我们带着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把课文再读一遍,一定要读出感情。
六、背诵课文:
这篇百来字的课文,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把它背下来呢?有没有信心,大声的告诉我。好,现在,我们全班一起试着把它背下来好不好?
七、课堂小结: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表明了诚信的重要。而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摆正自己的立场,信守诺言,把诚信美德发扬光大,成为一个文明的好学生。
八、作业设计:
课文中的陈太丘一直都没有出现,我们假设这样的一个场景,这位友人某天遇见了陈太丘,他将对陈太丘说什么呢?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续写这个故事的结局,字数要求一百字内。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