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指导教学书(2018.2)

时间:2019-05-14 14:1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故都的秋》指导教学书(2018.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故都的秋》指导教学书(2018.2)》。

第一篇:《故都的秋》指导教学书(2018.2)

奉城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

故 都 的 秋

科目:语文

课型:精读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2、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2、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教师导入: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方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2.学生交流古代有关秋的诗句。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投影如下资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名篇:

王维《山居秋暝》、《天净沙

秋思》、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奉城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二、新课教学

(一)自学互帮

1.简介作者,听朗读录音(约十分钟)。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

奉城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

秋蝉的残鸣(5)秋雨的凉意(6-10)秋枣的色彩(11)

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

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继续提问:

a、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b、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c、“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3)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二)释疑讲解

(三)巩固训练 1. 选词填空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寄 》司空曙)

绿

答案:黄。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并且符合对偶。

2. 理解《沁园春 长沙》的上半阙,从景物的描写中,把握景物的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答案:景物,充满生机,生气勃勃。人物,宽阔的心胸,昂扬的精神面貌。3.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d)从槐树叶底,朝东丙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奉城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

丁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①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甲、乙、丙、丁选择恰当的词。煮、泡、冲、烫;漫、细、忙、点;听得、听见、细听、聆听;洒、射、漏、照 甲处()乙处()丙处()丁处()

②b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③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________的眷恋,_________的落寞。

④d句中说:“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 ”,是因为

()A.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B.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C.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答案:①泡 听得 细 漏 ②B ③形 音 色 秋中有情 情中有秋 ④ 不多余,为了突出寂寞,孤独的冷落之感 ⑤B

(四)思维构建

1、深入文本,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思考:

(1)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

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

(2)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3)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奉城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2、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所以“我”不远千里也要“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在文章的结尾还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板书: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3、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1)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2)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有痕迹。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五)课堂总结

思考: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从主旨与写法两方面谈。

板书设计 :

以 情 驭 景

以 景 显 情

画面

清晨小院

槐树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佳日秋果

秋色

碧空

白中带黄

蓝朵

青布

淡绿微黄

秋味

悲凉

秋声

鸽声

帚声

蝉声衰弱

风雨声

人声

三、作业

(一)最小作业量

1、熟读课文,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一、二。

2、以春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情,但不要直抒胸臆,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200—300字。

(二)知者加速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

奉城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

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注]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来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从文章的主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

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奉城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

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答案:1.不同 不同 不同(①指《古文辞类纂》中对文章的各种分类;②指由各类名所决定 的文章的内容;③指文章自身的内容,它决定文章的体。

2.主题 表现形式 白话与文言(或“语言运用”)。

3.封建正统思想(或“封建的三大厚柱”)陈旧死板的表现形式(或“陈旧死板的行文方法和章法” 4.虽然它的材料丰富,但它的思想是严守教条的;虽然它能分门别类,但它的分类不够合理简明;(意思对即可)(从“材料”和“分类”两个方面分析;有辩证特点)

5.A、C(注意“心”,即主题,而不是“体”,B、E中均有表现形式(“体”)的内容在其中,故排除;D项“应反映民族文化”显然作者没有提及,所以A、C是正确选项)

第二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

(计划课时:2课时)主备教师:田云霞

一、内容及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现代散文名篇之一《故都的秋》,其核心是体会作者借故都的秋景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已经学过《荷塘月色》,对写景抒情散文已经有所了解。它还与下一篇散文《囚绿记》在写法上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把握本文主旨时,其关键是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故都的五种秋景图诠释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1、目标定位

(1)通过鉴赏,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品味散文语言文辞优美。(2)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形神合一。

(3)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2、目标解析

(1)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2)就是要学生仔细体会作者所选景物体会景中之情;(3)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自己对秋的感受出发,与作者的情感对比去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

三、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一般只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我们在赏析散文时,应该多角度的去赏析,例如赏析语言和意境,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住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支持条件

在本节课《故都的秋》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与朗读法、研读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能直观了解秋景,活跃课堂气氛等。

五、教学过程

第3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郁达夫的作品在艺术上,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有坦率的自我暴露、抑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成感情意味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下面呢请根据本文的结构思路:思秋——绘秋——议秋——恋秋。我们继续来品味作者故都之秋有什么特别的呢?(二)问题探究

问题二:下面呢请根据本文的结构思路:思秋——绘秋——议秋——恋秋。我们继续来品味作者故都之秋有什么特别的呢?(设计意图: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通过所选景物可以让学生仔细体会作者心境。)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问题1:看看本文描述了“故都的秋”的几个画面?

明确: 秋院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问题:2这五幅图构成的故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明确:(清、静、悲凉)

问题3:秋院图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明确:秋院图中“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蓝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问题4:其余的四幅图画的形象,它们又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明确(举例分析):如“秋槐图”中,“早晨起来”,看见“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体现了“静”;“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问题5:故都的秋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副词来概括——“特别”。既然是特别,那就有比较,作者是把北国秋和什么进行比较的呢?

明确:(南国秋)

问题6:这种比较突出表现在那些段落? 明确:(2、13)问题7:下面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这两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南国之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明确:(慢、润、淡)原句:“作者对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问题8:对比的目的何在? 明确(与北国之秋形成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的厚重感,表达对北国秋的渴盼和思念。)问题9:文章开头抒情,结尾又抒情,第二段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对比,倒数第二段有进行对比,请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首尾呼应,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也使整篇文章结构完整。)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根据本文的结构思路:思秋——绘秋——议秋——恋秋。我们品味了作者故都之秋的“特别”,其实作者在课文还有运用了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和表示颜色的词语,声音的词语。这是我们下节课所要讨论的。

第4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把课本翻开,对比写出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南国之秋不能让人满足。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想饱尝一尝”;而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作者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作者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声音的词语及划出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和句子。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二)问题探究

问题三:作者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声音的词语及划出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和句子有哪些?(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设计意图:文中语言优美,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对秋的感受出发,学习作者对比映衬的手法,与作者的情感对比去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问题1: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问题2:以冷色调为主,喜欢冷色调,主要体现怎样的情境?(主要体现清,当然还有静和悲凉)(秋声:驯鸽的飞声、足音、蝉声、雨声、人声)问题3:主要体现什么?

(主要体现静。也有清和悲凉。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例如: ① 鸟的飞声是极细微的,一般是听不到的,除非是很安静的时候。② 写到踩上落蕊的时候,声音也没有。

③ 蝉声,不同于夏天的热闹非凡,这里的蝉声是衰弱残声,嘶叫的,嘶哑的,疏疏落落,时有时无,低沉的声音。在萧条的秋天里,安静的环境,再加上作者一颗细腻的心,这样的声音尤显突兀,凄凉——这是静静地秋天里单调的哀婉之调。④ 雨声——息列索落,疏落的寂静的悲凉。

⑤ 人声:能够清晰地听到人声及谈话的内容。安静的环境才显人声的突兀。例如,夜晚深巷的琵琶,夜晚深巷的犬吠,婴孩的啼哭声„„又有诗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体现的还是静。

秋情:①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空远,辽远,天越高越显认的渺小——孤单寂寞

②“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拉巴似的牵牛花”,细数、静对——闲适,独享秋味,亦显一种惆怅哀伤之感,悲凉之情。

③作者看到扫帚的丝纹时——“细腻、清闲、落寞”——悲凉心境

④都市闲人的话语“唉,天可真凉了——”——一个“凉”字,不仅说的是秋雨的凉,秋天的凉,又何尝不是作者内心的悲凉呢?

问题5:结合课文分析,试讨论本文作者如何表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 “形”散是指作者分别描绘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不散是这些景况的描写都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清”、“静”、“悲凉”。问题6:修辞运用分析,作者运用比喻,把南国的秋天与北国的秋天进行了比较,请找出本体和喻体。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何在?

本体是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喻体是黄酒与百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相似点是“味”。作者意图在于直抒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再次与前文呼应。

六、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感想?

虽然全文的基调是忧伤、悲凉的,但是作者通过对这些普通的花草和普通景象的信手勾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勒,传达出作者心目中最美好的秋味,正如一曲悲凉的颂歌。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流逝,繁华退去的落寞之情,体会到了人生深沉的况味。学习了本文,愿同学们都有一双诗心慧眼,去感受生活,把这种技巧活用到做文章中,写出佳作。

七、目标检测

1、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但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从课文中的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颂之情。

2、“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对这一句分析不妥的一项是:(D)

A、蓝色、白色是冷色,能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景物特点 B、蓝色活白色的牵牛花切合作者当时那种落寞的情怀。C、这是一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D、色调的选择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

3、仿写一个景物片段,把你或喜或悲的感受融入其中。(不少于60字)

八、配餐练习A组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散文钞(chāo)

一椽(ch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â)寺

落蕊(lěi)

橄榄(lǎn)

落寞(mò)....C.普陀(tuó)山

房檩(lǐn)

陪衬(chân)

夹袄(ǎo)....D.廿(niàn)四桥

着(zhuó)衣

混沌(dùn)

椭(tuǒ)圆 ....(解析:“蕊”应该读作ruǐ。答案:B)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苦涩

屋檐

萧索

落蕊 B.幽远

混钝

落寞平仄 C.训鸽

细腻

凋谢

意境 D.点缀

颓废

赏玩

蟋摔

(解析:B“钝”应为“沌”C“训”应为“驯”D“摔”应为“蟀”。答案:A)

3、下列有关郁达夫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B.1922年,他从日本回国,参与组织“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C.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

D.散文《故都的秋》、《茫茫夜》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解析:《茫茫夜》是短篇小说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B.“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C.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D.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解析:两个顿号应去掉,因为“八九分”“七八月”都表示约数。答案:C)B组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了。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欣赏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解析:“深味”意思是深层浓厚的意趣。答案:C)

2.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乏味。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3、联想一般分为四种: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下列各句联想类型和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D)

A.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C.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4、下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B)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C.北方人年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到来得正好。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感情到了不可 的地步,不说出来心里不痛快。②他是个生性 的人,有时候让人感到滑稽可笑。

③改革开放二十年,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谁还发牢骚呢? A.遏制 放诞 物质 B.遏制 放荡 物资 C.遏止 放荡 物质 D.遏止 放诞 物资

(遏止,遏制,都有猛力制止的意思,前者指用力阻止事物的发生、发展,常用于对别人;后者指用力控制事物的发展,常用于自身.答案:A)

C组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6—30题。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叫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了带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堡 ① 去为正宗。像我们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从留下下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②,又匆匆的别了。

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郝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睛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 ③,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那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1.文中的序号处应填写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1)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 ① 去为正宗。(2)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②,又匆匆的别了。

(3)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 ③。A.摇 向你挥一挥手 薄礼 B.游 既默默的含笑 润笔 C.摇 和你点一点头 润笔 D.游 作深情的告白 薄礼(解析:“摇”更能表现坐船游览的特点,且切合文人闲情。“和你点一点头”更符合游船览景,船摇景动的特点。B项的“既”与上文不连贯,D项的“告白”不符合语境。“润笔”指请人作书、画、诗文时付给的酬劳,符合文章中请字的内容。答案:C)

2.文中第四自然段说“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1)文章中作者称自己为“难度的俗物”的原因是什么?(2)概括文章中“俗益”所包含的内容。

3.源宁在游西溪后感慨“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与西溪相比,西湖

沧源民族中学

高一语文必修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第八周2012年10月6日

有什么 不足?西溪又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

4.作者在文章收笔,描述龙妇吹洞箫像东坡夜游赤壁。请问,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2.(1)。

(2)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满眼渺茫青绿;春秋时节,微雨之中,好景尽在沿山大道。

3、参考答案:西湖的不足在于“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2分)西溪的好处有:乘车去西溪,感受沿山大道景色的空明青翠;乘船赏景,感受山水秀美和文人闲情。

4、参考答案:洞箫声的幽咽;夜游的朦胧诗意;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雅趣。)

九、教学反思:

第三篇:故都的秋教案2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二、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文章的结构,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 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一、导入: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孟郊《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材料二:刘禹锡《秋词》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1. 分析孟郊《秋怀》

一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二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凉。

2. 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一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二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3. 小结

一问: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

二问: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是悲凉,还是清新?(要求学生对照上面两组诗,参考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明确:清、静、悲凉。比较接近于第一首诗。

二、筛选语言,概括秋景——形

一问: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一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有碧天、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秋果。提问:那么这些景物组成了几幅“秋景图”?

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

三、鉴赏形散神聚,景人合一的艺术手法

提问:那么,这五幅图画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

(学生讨论、发言)

提示:请同学们注意:学习语文,既要运用“求同思维”,也应学会“求异思维”。大家想想看,作者在写这几种景物时,为什么不考虑文章的先后顺序呢?

明确:在这里既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这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追问:请具体谈谈你们的意见。

明确:这五幅画面从表面上看是无序的,既不是时间、空间顺序,也不是逻辑顺序,这恰恰体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提问:那么,把这五幅画面连接起来的“神”又是什么呢?

明确: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提问:那么,这五幅画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1)牵牛花本来是五颜六色的,而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只有蓝色和白色。从美术的角度来说,这两种颜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一种清、静、悲凉的感觉。(2)作者写槐树,不是写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写秋槐的落蕊。看到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呢?

(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诗情画意;夏雨是粗犷豪放的,还常常不期而至,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而秋雨,总让人感到一种寒意。

(4)秋果本来可以给人带来收获的喜悦,可作者笔下的秋果却并不是成熟的,还有些青涩,这也给人以悲凉之感。

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运用联想,把文章中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表述形象、贴切,还运用了美学知识来品评。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用“清、静、悲凉”的共同点把五幅画面连结起来,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秋色

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三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四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五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六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七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八问: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板书:景人合一

五、由内到外,生发点染 —— 迁移

过渡: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散文不仅要“形散神聚”,还应做到“景人合一”。下面我们来做一点阅读训练。读下面的文段,请你谈谈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出示胶片)文 段(1)

秋天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风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

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秋天的团泊洼啊,好像在香甜的梦中睡傻;团泊洼的秋天

啊,犹如少女般羞羞答答。

点拨:(!)这是一个宁静、清新,让人倍感温馨的秋天,读着它,你仿佛进入了

一个美丽的秋梦中。(2)这里的秋天然人感觉朦胧羞涩,就像一棵含羞草。

文 段(2)

相思树上的碎花,落满了一地;白了头的芦苇,在水池边摇曳。在群雁南归的时节,老农忙着在秋日下暴晒刚收割的谷粒,一张张淳朴的脸上,浮现着满足的笑容。

点拨:人们常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就是个丰收的秋天,一切成熟了,人们收获着谷粒,也收获着喜悦。

文 段(3)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酔?总是离人泪。

点拨:(!)这是一个离别的场景,这里的秋让人悲伤、凄楚,是颗颗离人泪联缀而成的。(2)伤感至极,“离人泪”变成了“霜染”的样子,这哪里是离人泪,简直是在流血。怎一个“染”字了得!

第四篇:二·2《故都的秋》教案

2·2·《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深入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2、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研读发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导语: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板书:故都的秋

2、题意讲解

“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

“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文章围绕“秋”之景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以情驭景,以情显景。

(二)文章分析

1、上一节课,老师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并思考故都的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特点:清

悲凉

2、在这一段当中,哪一个词语最能体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强烈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饱尝

作者对秋的热爱、向往和思念之情,体现情感的真切、热烈。

3、一连用了三个地名:杭州——青岛——北平,又有怎样的意味呢?

参考:写出作者排除万难,不远千里,辗转奔波,不顾危险,就为看一眼故都的秋,体现作者对秋深深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4、作者为了表达这些情感,他接着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一位同学起来读第二自然段)(1)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参考:江南的秋

(2)江南的秋有什么特点?

参考:草木凋零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时常多雨而少风。只能感到一点点的清凉。

(3)能够强烈表达作者对江南的秋的不满足的是哪个句子?

参考:“秋的色,秋的味,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3)作者为何要这样写江南的秋呢?有什么目的?

参考:与北国之秋形成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的厚重感,表达对北国秋的渴盼和思念。

5、本段写的是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的对比,请同学们通观全文,还有哪一个自然段写了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

参考:第11自然段

(1)这段当中最明显的对比句子是哪一个?有何妙处?

参考:“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用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

味。

为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明确:比喻。不是对比或类比。(“正像是……”(学生旁注在书上)

.郁达夫连用了四组比喻性的对比,目的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黄酒之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A、黄酒的温和,白酒的浓烈); “稀饭之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B、稀饭的稀薄,馍馍的厚实感);“鲈鱼之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C、鲈鱼细腻鲜美,大蟹的刚强味浓);“黄犬之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D、黄犬的轻佻小巧,骆驼的沉稳高大)(黄犬走一段路,撒一泡尿,轻佻、个小;骆驼一步一个脚印,沉稳厚重,高大)。】 前面三个对比是通过饮食之味形象写出秋之味,后面的对比通过动物的体形与性子写秋味的大、厚实。写出北国秋味的强烈和厚重感,对故都的秋的深深眷恋。

6、作者对故都的秋有深深地情感,那么哪一自然段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爱之深,恋之切呢?

解说:最后一个自然段(12段)(请学生齐读一遍)

作者原意用生命的代价来换取北国的秋,足见作者的“痴”对北国秋的深深眷恋。也让没有到过北国的人产生了去北国赏玩,一饱眼福的念头。

7、文章开头抒情,结尾又抒情,第二段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对比,倒数第二段有进行对比,请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说:首尾呼应,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也使整篇文章结构完整。

第二课时

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特别情感,对故都的秋的独特感受又是通过那些劲舞的描写来表达的?让我们随作者神游故都,观秋色、闻秋声、品秋情。(请同学们看到描绘秋天的3——10自然段)

1、生齐读,并思考这一部分写到哪些景物?找出文章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声音的词语及划出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和句子。

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明确:3-10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板书)

五幅秋景图:清晨静观(秋晨的天空)(3)、落蕊轻扫(秋槐的落蕊)(4)、秋蝉残鸣(秋蝉的残鸣)(5)、都市闲人(秋雨的凉意)(6——8)、胜日秋果(秋枣的色彩)(9)。

(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

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继续提问:

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 3 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鸟的飞声是极细微的,一般是听不到的,除非是很安静的时候。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细数、静对——闲适,独享秋味,亦显一种惆怅哀伤之感,悲凉之情。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写到踩上落蕊的时候,声音也没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蝉声,不同于夏天的热闹非凡,这里的蝉声是衰弱残声,嘶叫的,嘶哑的,疏疏落落,时有时无,低沉的声音。在萧条的秋天里,安静的环境,再加上作者一颗细腻的心,这样的声音尤显突兀,凄凉——这是静静地秋天里单调的哀婉之调。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疏落的寂静的悲凉。)

【人声:能够清晰地听到人声及谈话的内容。安静的环境才显人声的突兀。例如,夜晚深巷的琵琶,夜晚深巷的犬吠,婴孩的啼哭声„„又有诗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体现的还是静】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主要体现静。也有清和悲凉。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

写秋情:①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空远,辽远,天越高越显认的渺小——孤单寂寞

②“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拉巴似的牵牛花”,③作者看到扫帚的丝纹时——“细腻、清闲、落寞”——悲凉心境

④都市闲人的话语“唉,天可真凉了——”——一个“凉”字,不仅说的是秋雨的凉,秋天的凉,又何尝不是作者内心的悲凉呢?

4、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悲凉的心境呢?

作者及背景介绍: 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参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花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是“9.18”事变之后,北平也将遭到日寇的践踏,在这样的 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这样的思想和心情来看北平的。就像一件传家之物的瑰宝,即将要面临暴力的抢劫而自己却无力挽回。这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他的文章中表现出来。他眼中看到的是一个这样“清、静、悲凉”的秋。他表现的是一种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是他人生几十年经历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悲”,所以我们说,他所说的“秋味”实际上就是什么啊?“生命之味”。于是,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此篇优美的散文。参考:

(1)抑郁善感的个人品性的反映。作者是一个悲剧色彩浓厚,并又富有浪漫主义感伤色彩的人。内心极其纤细的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托于景中,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

(2)黑暗社会环境的折射。30年代的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对国家对前途的担忧,是时代的感伤悲凉。

(3)生活经历。在这样的年代,作者为了谋生,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声愁苦哀痛。所以,看到之景融入了心中的悲凉。这不仅是对故都的秋的悲凉之情,更是体现了人生的感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些散文的鉴赏,尤其是在把握文中作者的情感的时候,可以从哪方面来鉴赏呢?

参考:作者性情、作者生活经历、时代背景

除以上叙述描写了秋景外,作者还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写秋。哪里是集中的议论部分?

明确:第1 0段。

本段中心句是哪一句?

明确:“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本文本是写景文字,为什么第12段要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 ?

是要似乎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文题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灵气,显出开阔的思路。同时,也是写秋感处处有,范围广,人数多,不分国别、阶级。但是秋味,尤其是中国的秋味只有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感受到十足。所以本质上还是对故都的秋的更深层次的赞扬、热爱、向往。

板书:创造文化氛围,显出开阔思路。

六、板书

思秋(1—2):饱尝、对比

表达

热爱

秋色

眷恋

绘秋(3—11)秋声

故都

秋情

悲凉

交融

的秋

体现

忧郁

孤独

议秋(12)

情怀

恋秋(13—14):对比、折寿

第五篇:2故都的秋教案0

《故都的秋》课例分析

高西栋

一、过程呈现

第一步:形象感知阶段

听读课文——运用想象联想感知艺术画面 要求:注重一个“感”字 a.摒除杂念,内心虚静 b.想象联想,思与境谐

(播放配乐朗诵3——11段,配秋色图画)要求学生顺着诵读的导引,摒杂念,驰神思,微闭双眼,内心虚静。用心来接受郁达夫所给的秋色图画。听后完成如下各题(1)试用简洁整齐的语言给你所看到的五幅画面命名。(2)用自己的语言描摹你所感受到的第一幅图画。(3)从文章所描绘的秋景中,你看到了那些颜色?它的主色调是什么?试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它给你的感受。

(4)你听到了哪些秋声?能否也用一个字概括你的感受?

通过感知导引,学生体味出故都的秋色是清冷的,故都的秋声是寂寥的,充分感知了文章的画面美。

第二步:情感体悟阶段

品读课文——调动内在情感体悟艺术画面 要求:注重一个“悟”字 a.披文入情,移情内化 b.抓住特征,缘境探情 1.移情内化 提问:假如你身处画中,看到满目的冷色画面,处在如此寂寥的秋景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

教师追问过渡:作者想要转达给你的,要你与之共同领受的是不是这样的审美情绪呢? 2.缘境探情

第一问题:如果将牵牛花改为红色,秋草改为肥茂的,好不好? 有的学生说:好,更具活力,因而更美 有的学生:立即反驳——这叫艳,不叫美。教师追问:你认为怎样才叫美呢?

学生:景中有人,客观景物具有情绪色彩才叫美!教师:你认为作者的情绪色彩是什么呢? 学生:隐隐的不快感。

教师:能进一步分析一下吗? 学生:可意会,不可言传。

教师:你们同意吗?(大多数说同意)你们谁代他言传呢?(无人应答)

教师:能意会还要能言传,只要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审美心态和表达技法就可以弄明白了。教师:通过归有光《相脊轩志》、赵师秀《约客》、杜甫《月夜》简要介绍常用表达技法。第二问:“泡一碗浓茶”改为“捧一杯香茶”好不好? 学生:不好!教师:为什么?

学生:不太和谐。

教师:为什么说不和谐?

学生:反正不符合作者的身份,细的说不清。教师:香茶和浓茶的味道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香茶突出一个“香”字,而浓茶的味道是苦涩的。教师:沿着这个思路再想下去。

学生:作者品味的不是茶,而是他的生活,他的境遇,他的人生以及他所面临的世态!教师:对!古人云:“壶公瓢中自有田地日月”,其意象的深刻包孕性就在于此!

了解这一点,就会了解郁达夫在“落蕊清扫”的那幅画面中为何把自然物象描写到常人看不到的细腻之处。

再如,在“秋雨话凉”一节中,作者为何把话凉的语调描写的那么细腻,这也是值得追问的事情。

学生:反复品读这几句,起来摹读。

教师:从这么细腻的语调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学生:为了传神。教师:再读。

学生:读出了味道,急于表达。

教师:先别忙说,我有更高的要求:用古人的一首词来概括。学生: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3)如果说,景中之色是“清”,景中之声是“静”,那么,观秋话秋写秋之人的心情是怎样的?能否也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学生:悲凉。

第三步:理性分析阶段

研读课文——运用理性思维透析艺术画面 a.知人论世,全面联系 b.抓住文本,透彻分析

1.知人论世,全面联系。让学生走进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郁达夫有关的生平、思想、创作个性及写作本文时的国内、国际大环境及作者写作此文时的个人际遇。2.抓住文本,透彻分析。让学生结合所查的背景材料思考下面问题:

(1)文章的题目为何取名为《故都的秋》?能不能改成《北平的秋》?为什么?

(2)荒凉的心境可以通过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钓鱼台的柳影来表现,作者为何却重点着笔于寻常巷陌、普通人家?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意识?(3)从上面的两个问题中,你体悟到郁达夫心境悲凉的原因了吗?说说郁达夫的秋之魂在哪里?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明确:京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为繁华之所在。“故都”一词,说明昔日繁盛已不在,暗含时代衰落之意。作者把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连在一起,表现了作者的平民意识及对民生的关注。

综合上面两个问题及所查阅的背景材料,使学生最终找到了郁达夫心境悲凉的原因,也找到了郁达夫的秋之根、秋之魂和本篇文章的强烈的审美震撼力之所在)——是对家国的忧患,对生民的同情内化为郁达夫内心的深沉的悲凉。正是这种大悲凉,才使文章显示出韵味无穷的审美厚度。

二、教学设想

孔子说:“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郁达夫先生的这篇文章,把深沉的忧思,浸润在平淡的物象之中。澎湃激荡的情感之流,经过“中正平和”的审美原则的消解,发而为微波细流;使普通的感知形象蕴蓄着巨大的审美张力,显出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彬彬君子之风。同时,又使得这篇看似“以平常语出之”的文章,显示出极具包孕性的审美厚度。

根据这篇文章的上述特点,我把我们的教学重心定位在张力最大、最具美学韵味的几幅秋色画面上。通过对作者所建构的审美意象的感知、体悟、解析,加强学生对文学性作品的文本符号的感性还原和透析能力。不仅获知得能,而且掌握方法,并获得情志的熏陶。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力争在课堂上搭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平等对话的平台,运用“双主双向”的互动教学结构,实现文本信息的纵深接受、衍生和内化。打破传统的从第一段讲到第二段,一直讲到最后一段的“线性”传达和接受模式,而是找准最具启发性的切入点,运用“中间开花,香及首尾”的方式,在学生预先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直接切入审美焦点——几幅秋色图,通过逐步感知、体悟及解析,进而达成对文本信息的深度阐释。让学生担当接受者和创造者的双层角色。

注重知识技能,更注重方法,同时还兼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不要求一篇文章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更注重一节课重点解决一个问题。一个单元、一本书合起来才解决一个系统问题。我认为单单的就本讲本是一种惯性与惰性的模式,这种模式是用A概念来解释A概念。是一种逻辑上的错误,根本不可能达到对文章的深度阐释。学生也根本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三、教学反思

文学性作品除了具有一般作品的知性因素外,还具有独特的形象性和情感性。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把握其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品足作品的韵味,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美育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运用了“感——悟——析”三步教学法,充分激发了学生欣赏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由景味情,缘情入理,“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情悦志”步步深入涵育语文素养。前两步是“入”——进入意象之中,触摸作者的心跳,与作者同喜同悲,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进入庐山之内,感受庐山的氤氲之气;后一步则是“出”拉出审美距离,进行理性观照,跳出庐山之外,跳山云端,俯视庐山,才能看清庐山的峰峰岭岭,看请庐山的真面目。

[主讲教师评点] 充分认识课文的个性,这是取得好效果的前提条件之一。此为一例。

另,本篇教学案例的呈现形式也别致,概述全程,辅以细节展示,条理很清晰。教学设想和教学反思要言不烦,颇有见地。

下载《故都的秋》指导教学书(2018.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故都的秋》指导教学书(2018.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精选文档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它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再加上学生阅读鉴赏能力还不是很高,因此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困难。小编整理了《故都的秋》教学反思,欢迎欣赏与借鉴......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故都的秋》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的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郁达夫在这篇文章中,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4篇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作为中学阶段的文学鉴赏教学,既不能像大学的文学课那样进行教学,也不能只把它当......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榆林一中 赵利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每次教这一课我都觉得不知从何入手,虽然是名篇,但学生们没有自己的感受,所以很难教学。斟酌再三,我决定把......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4篇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1 尽管因为学生预习比较充分,整个课堂流程还算比较流畅,气氛也还好,但是其实一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丝毫实实在在的收获。我是第......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教学目的: 1.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