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

时间:2019-05-14 14:0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

第一篇:《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

“阳光教育探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策略” 课题研究方案

长春市双阳区南岗小学

二〇一六年六月

“阳光教育探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策略”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立德树人”是培养一代新人的根本,学校应要坚持这一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用“德”字来培养教师和学生,依“德”字来评价教师和学生,凭“德”字来任用教师和学生干部,以“德”字来监督教师和学生。

2.我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岭下贫困弱势群体及周边农村家庭的孩子,外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众多,由于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大,许多孩子没有接触过正规的学前教育,有的甚至在小学入学前,都没有上过学前班,导致学前教育缺失,加之许多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是初中毕业,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满足不了家教的需要,多数家长缺乏家教方法,家教几乎是处于盲区,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习惯较差,文明礼仪素养较缺乏,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

3.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源远流长,我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关于养成教育的思想,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在这方面均有所论述。“养成”的本意,是培养,使之生成。孟子认为教育是什么呢?是培育,是培养。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就如天生的一般。古希腊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首开道德养成思想的先河。他认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得加上习惯,即

德性出于习惯。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对养成教育思想具有一定启示。对于“如何进行德育”,他主张“生活就是教育”。通过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来对学生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198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在这份中央文件中两次提到养成教育,“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4.我校按照区教育局新形势下学校内涵发展要求,以创建“有品位、重发展、求精致”的阳光学校为总体办学目标,让阳光思想引领学校特色办学,走内涵发展之路。为使阳光教育向深水区前行,将其做实、做强,做美,做出效果、做出特色,做出文章,所以在阳光教育探索中进行学生良好习惯策略研究势在必行。

二、研究的意义

实施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相融合的研究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和关键所在。素质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结合我校已经结题的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三基加特长”素质教育模式,即在小学阶段要打好“做人、健体、学习”三方面的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融合正是促进“三基加特长”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了充分发挥养成教育在学生未来人生发展上的作用,该课题本着“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思路,以素质教育本质内涵为指导,以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为出发点,从学校核心价值理念、教育教学内容方法、质量评价体系、课程开发与设置、学校阳光管理等几方面进行具体研究,抓住小学阶段这个“关键期”,对孩子进行立德树人与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必将为孩子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成为孩子一生宝贵的财富。

三、研究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实践,改变学生在健体、做人、学习等三方面的不良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健体、做人、学习、生活等基本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体魄强健、谦恭有礼、温文尔雅、自觉读书、自主学习、自律自强、自信向上、举止大方”的阳光少年,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过程中的引导、激励、唤醒。塑造“外雅内秀、乐业爱生、善导务实,团结协作”的阳光教师团队。借助课题研究,快速达成学校“有品位、重发展、求精致”的总体办学目标。

(二)具体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帮助教师树立立德树人 的阳光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念,改进育人方法,提高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感受到养成教育带来的价值与快乐。使教师成为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研究型阳光教师。

2.通过研究,使学生在健体、做人、学习等方面形成良好习惯。

3.构建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为主,以各学科教学渗透为辅、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立德树人教育模式,最终形成养成教育新模式。

四、研究的内容

1.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从“健体、做人、学习三个基本习惯为培养点。

2.重点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将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

3.编写小学生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教材,尝试开设养成教育礼仪课。依据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儿童年龄特征,编制南岗小学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校本教材》,突出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的科学化和序列化。

4.探索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和评价机制,保障课题研究研究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五、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依据《纲要》、《守则》、《规范》的框架,遵循我校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和文明礼仪表现情况,研究制定适合各学段学生水平和礼仪规范层次目标等内容系列,使之具有科学性。

2.系统性原则:在学校总课题的引领下落实到各年段,每各年段的班主任老师都要有自己的子课题,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阶段总结,形成课题研究的系统性。

3.渗透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不是孤立的,它要通过各学科、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渗透教育。在时间上渗透于校内外一日生活的全过程,空间上渗透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场所,形式上渗透于环境创设、学科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家庭生活之中。

4.实践性原则:以教育教学实践和系列活动为主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实践和活动中认识、理解、体验、感悟和发展。

六、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实践”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以及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

七、研究的措施:

根据课题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课题进行分解,根据年段不同,低中高各年段在实验要求上有所侧重,但最终体现的是课题的整体性。

1.营造阳光的育人环境

(1)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对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应该怎样做,做出具体、详细规定,使管理规范化,使学生行为规范有章可循。(2)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①本着“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成为育人的阵地,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育人的场所”的建设理念。例如:在校园的墙壁或走廊贴上温馨提示语、在走廊大厅打造阳光书吧等。

②绿化、净化、美化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陶冶学生身心、熏陶学生行为的作用,增强校园的育人魅力。注重学校的绿化建设,多种一些花草树木,既可使校园空气清新,又能愉悦身心。在绿化带旁写一些爱护花草的标语,时时提醒学生爱护花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③校园内的国旗、校训、三风、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时时刻刻鞭策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谦恭有礼,勤奋读书,这些无形中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大队部的指导引领

学校大队部将不定期的根据学生的现存问题,通过分年段上大课的形式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

3.阳光团队的榜样力量

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老师永远是孩子效仿的对象,在小学阶段,在培

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担当重要角色。要求所有老师无论在课堂还是平时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一举一动都要给学生良好的影响。从教育目标来看,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开启智慧,更要点化和润泽生命。学校层面的价值观引领是实施养成教育的思想基础。不要一味地强调纪律和约束,一味地表扬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应运用及时鼓励,适时奖惩的方法从小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我们在训练学生排队要“快静齐”时,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排队,排队背后所蕴涵的生活价值观又是什么。其实,自觉站在一米线之外排队等候,体现的是尊重他人的价值观;人多时排队,体现的是遵守规则和秩序的价值观。在课堂上尊重孩子的发言和个性表现渗透平等、尊重、合作、互助、理解等价值观;开展清明扫墓、捐款献爱心、感恩教育等活动,传承尊重、同情、理解、感恩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有形与无形的传递,会对学生的品格产生重大影响,这些优美的字眼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颗优良的种子,在他们的生命中生根发芽,塑造出不可磨灭的崇高的灵魂和思想,表现在行动上就体现为高素质的国民。

4.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

任课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

5.实践活动的感悟体验

学校将结合阳光教育思想和重要节日不定期的开展阳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习惯,锻炼孩子们的能力。

6.心理辅导的有机结合

在平日工作中,我们了解到学生不少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造成的。为此,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行为层面上,还应该把心理辅导与行为养成有机结合,通过行为表象,体察内心世界。针对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积极进行心理辅导。

7.校园广播的大力宣传

学校将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名人事迹、宣讲阳光故事、表扬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为学生提供生动鲜活的模仿榜样或对象,从而让孩子以他们为偶像,从思想上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塑造。

8.科学合理的评价办法

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养成教育行为时,强调对学生行为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行为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我们采用全员评价,即自己评、学生评、家长评、老师评。学校少先队应结合日常工作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监督、管理和考评。

八、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实验与研究时间是: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6月至2016年7月)

成立课题小组,深入学习研究养成教育相关理论,讨论并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

组织开题、讨论、制定阶段实施计划,积累过程资料,形成阶段成果,动态管理计划的实施,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完善。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

继续研究探讨,全面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接受结题评审。

九、组织保障: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实施,及时调控指导,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确保课题研究正常、有效开展。

2.提升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一是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养成教育的相关理论;二是德育、教学有机结合,教学立足课堂,德育抓住活动,并和校本教研紧密结合,探究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研究有效方法和途径。

3.落实激励机制,调动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围绕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开展成果汇报、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对在课题实践研究中取得成绩的给予奖励。

十、预期成果

形成较为完备的养成教育新模式,有优质课例和优秀课题论文,形成较高水平的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十一、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赵文秀

盛春良

课题组成员:赵继红

班主任及部分任课教师

第二篇:浅谈班级管理与立德树人

浅谈班级管理与立德树人

复兴中学:刘一强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我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人人都能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人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人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人的每一份成功。

一、用人格塑造人格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接受和承认教师的权威。”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客观上是班级群体及班级中每一个体的楷模。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期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做他们的师长,更要做他们的朋友。在班会、团会中,我会经常讲我的初中生活,讲我如何积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讲我当干部时碰到棘手问题如何处理,甚至讲到小学升初中的两科成绩仅丢一分时的激动心情,讲我原来的学校与现在比有多大的不同,让学生感受父母的恩情……一次学生送我一个日记本,扉页写着:老师:您的成长之路是我们追寻的轨迹,您的言行是我们永远的榜样。是啊!这就是无声的教育。我用我的行动感染、教育着学生,从而更让我时刻要求自己用健康向上的灵魂去净化育人环境,用自己平实、坚韧的心态教学生学会战胜困难,实现自我。

二、用爱浇灌学生心灵

对于教育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老师,我每天都在与鲜活的灵魂对话,每个孩子都是可教育的,我坚信。2010年,我所带的班级是一个基础较薄弱的班级,但无论他们在学习、纪律等方面犯了怎样的错误,我从来不用过激的言词去批评他们。在学习较差的学生身上,我可以看到他们的许多优秀品质,诸如:真诚、善良、爱劳动、乐于助人等,并鼓励他们。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闭塞,看问题偏激,我鼓励他们与同学多交往,包容他人,并在生活中关心他们,让他们在集体中找到完整的爱;现在独生子女多自私,不懂得关心人,我将敬老院作为我班德育基地。对孩子进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教育。

那是一个寒冬的夜晚,我躺在床上正准备睡觉,忽然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那端传来了那个男孩子抽泣的声音:“老师,我在爸爸家楼下,他要打死我。”我的心一紧,放下电话打车前去他家,一见面,男孩子便一下子扑进我怀里。原来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父母神圣位置是不允许任何人替代的。可在他晚上回爸爸家时,发现一个陌生女人与爸爸在一起,他骂了那个女人及爸爸。气极的爸爸冲进厨房拿着刀冲向他!听了他的哭诉后,我一边安慰他,一边将他接到我家中,并端来热好的饭菜,我对他说:‘父母是爱你的,不然他不会常来学校看你。是你的话刺伤他了。你还小,许多事你不懂,父母是成人,他们有能力、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父母给了你生命,这是你一辈子都感激不完的事,你现在只有好好学习,自立地生活,将来做个有用的人回报他们、孝敬他们。至于其他事,你还小,等你长大后会慢慢理解爸爸的一些做法的。”听了我的话后,他平静了许多,十一点多,她的妈妈从外面回来,见了面,母子俩抱头痛哭,妈妈问他:“儿子,为什么不到妈妈那儿去,而来麻烦老师?”孩子说:‘爸爸一打我.我首先想到的是来找老师。”那一刻,我的心为之一额,首先同情这个本应被父母的爱所包围的孩子,却陷入如此复杂的情感之中,同时,也庆幸老师的关爱在他心里深深扎根,弥补了家庭的空白点。孩子仍然被爱包围着,只不过家庭所缺少的,学校给予了;父母所缺少的,老师给予了。我坚信:神圣的师爱,伴随着母爱会陪伴着孩子健康幸福成长的。

三、优化班级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这些观念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班集体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在班集体管理中,我把学生从受教育者变成自我教育者,让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成长,创建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班集体。为此,在初一第一学期,我带领带领全班学生制定了三年班级发展规划,在每学期初,制订本学期班级发展计划。在计划目标指导下,开展班级活动:如班干部竞选制、值周班长工作制、班干部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班级活动,并且利用“喜报”及“通知”形式定期向家长汇报孩子情况,鼓励孩子进步,利用近距离小目标实现孩子的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为了最大范围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学生性格及能力,我让每个学生担任不同的班级角色,如有班长、值日班长、组长、组长助理、图书管理员、寝室长、值日长……分工授权,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及管理能力。在班级中,我尽量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调动,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良好班风很快形成。2013年2014级2班,在师生共同管理下,荣获高县优秀班集体称号,多次获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奖项,学生参加全国数学来年赛、四川省艺术人才大赛都获得很好的成绩。班上一名学生获高县县级三好学生,一名学生获高县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孩子的成长中.我由衷地感受到了为人师的欣慰,自己也在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过程中创造了为人师的幸福。积极地学习、生活、工作是我的一条人生淮则。付出了,总会有收获。

21世纪,中国的教育是走向世界,共同参与的教育,作为21世纪教师中的一份子,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我将继续用无私奉献的师魂塑造人,用全面发展的师观陶冶人,谱写出无愧于前人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第三篇:立德树人与爱同行

立德树人与爱同行

随着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举国上下都在关注十八大精神,同时,也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热潮。什么才是人们最关注的事情呢?非教育莫属,最令人振奋人心的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教师的我们,深感责任的重大,怎样才做到“立德树人”呢?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就被摆在首位,是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道德都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我们教师教育培养的人没有道德,那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做教育的都知道这样一句话“高分低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品德不良是危险品。”所以,立德树人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认为“立德树人”必须与“爱”同行。

一、爱岗敬业乃立德树人之基石也。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人们常把教师喻为红烛、春蚕等,表达出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我从步入三尺讲台那天起,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充分的认识,既然选择了,就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在工作的7年多来,我深深的爱上我的这一事业,我认为,作为教师,不仅仅是奉献、在燃烧,同时也在汲取、在升华。我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别人,充实自己。每当看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看着一个个学生从不懂事的小孩,变成一个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大孩子,看着他们满载而归踏入更高一级的学校,一种幸福的暖流就会油然而生。教师只

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会用更多的心血去立德树人。

二、爱学生是立德树人的辅助力量。

教师的爱是阳光,能融化学生心里的冰雪;教师的爱是春雨,能滋润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爱是桥梁,能到达学生心灵的彼岸。当然,教师爱学生,不是用物质去爱,而是要用心去爱,就是对学生要平等、公平、公正的爱。

1、教师对学生要平等地爱。在教学中,我对任何学生都一样,不因学生成绩差而冷落他,也不因成绩好而偏重他,也不会因为调皮而放弃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成绩好的学生记忆力好,成绩差的学生可能品德好,调皮的学生很聪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师不能因为成绩差就一棍子打死,要把爱平等地分给每一个学生。我会为自己的学生奉献无私的爱,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到我的爱,让我的孩子们在平等的爱田里茁壮成长。

2、教师对学生应公平地爱。要公平的对待每个孩子,处理事情要一视同仁。前几天,班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班一个“调皮大王”和学习委员在课间活动时发生了矛盾,我问其原因,两人互相责怪、互相推诿,我非常生气。因为他平时比较调皮,我就批评了他几句,只听见他小声嘀咕“你就是偏心”虽然声音很小,但我听得清清楚楚,我的心为之一振,是呀,发生矛盾是两人共同的责任。课上,平日里叽里呱啦的“调皮大王”沉默了,显得闷闷不乐的。下课后,我把他俩叫到一边,教育他们来到学校我们就是一家人,要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在生活中我们要将心比心。又教育学习委员:“作为班干部,心胸一定要宽广,不能因小事和同学闹不愉快,要在班上起带头作用。”后来,“调皮大王”脸上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是啊,教师必须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不能对优生偏爱,也不能对差生偏见呀。

3、教师对学生应公正地爱。公正此乃“公平正直,没有偏私”也,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应该是公正的。在教育工作中,最令人头痛的就是“学困生”。一个再优秀的老师,班上也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很多老师直接放弃他们,有的却恶语讽刺,但我认为他们比优等生更需要爱,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和肯定。一个小小的表扬足以让他们“受宠若惊”;一个生活细节的嘱咐也常常让他们倍感温暖;同时一句诋毁的话,会使他们误入歧途。

总之,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认真解读“十八大”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爱的种子撒播给每个学生,将来,全中国一定会开满道德之花。到那时,我们教师也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第四篇:历史教学与立德树人

历史教学与立德树人

【摘要】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权人作为 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与注视,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精神,求才必先求德。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人文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创新精神 立德树人

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历史是人类的过去的知识;历史是生活的教师;研究历史是医治心灵疾病的良药。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有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相融会,汇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民族的根和魂。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指示,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在历史长河中,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为了民族国家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大胆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是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这些精神,培育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使学生形成爱国、爱社会、爱和平、谦虚、坚强、有毅力、勇敢的良好品德。真正成为国家的四有新人。

一、让学生感受学习历史教材中蕴含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部浩瀚而无有穷尽的人文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地“认识你自己”的心灵历程的形象化的历史。北大校长许智宏讲到:“不学习人文学科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的人,就不会成为一个有价值、有理想的人。”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历史教师在具体历史教学中应努力将人文精神贯穿于历史教学中。

历史学科中有大量人文主义素材,我们要充分挖掘,渗透到教学之中,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精神。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如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十九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人类三次科技浪潮等,这无不体现出人的聪明才智。中国近代的一些仁人志士为捍卫国家主权,抛头颅,洒热血,演绎了一出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历史,这无不彰现出人格的尊严和魅力。更有一些先行者,如魏源、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在那茫茫长夜,为拯救吾国吾民,上下求索,锐意前行,终于探索出一条强国御侮之道,这无不显示出人的智慧高超和思想伟力。近现代史上,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等等,这些英雄人物,无不让我们景仰追慕,对学生是一次次精神的洗礼。文明的演进,物质的进步,改革和革命的动力,处处都体现出作为大写的“人”的价值。这些方面的素材,在历史学科中可以说俯拾皆是,老师要有意识地提取、加工、整理,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之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生品位。早在《易经》中就提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关于道德品质、个人教养方面的优秀思想,无疑是净化我们的灵魂、陶冶我们的情操的精神养料。历史学科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它更承载着培养高素养现代人的历史使命。

二、让学生感受学习历史教材中为了民族国家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学历史教材思想性强,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所难以比拟的。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历史教学的核心地位,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教材为依据,抓住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做到“寓教于史”。

自从1840年,英国使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封建腐朽落后的清政府国门后,我们泱泱中华 竟然在未来百年里长期遭受列强的欺凌与瓜分。但是我泱泱中华不乏爱国仁人志士:虎门销烟中林则徐果敢点燃了燃烧流入残害中华民族的那把大火;鸦片战争中舍身殉国保炮台的关天培;为求国家富强致力洋务运动、不畏年事已高西征新疆的左宗棠;因炮弹打光而驱舰撞向日舰吉野号的邓世昌„„ 我堂堂中华正处于腐朽黑暗的社会、正在遭受列强欺凌之际,不乏诞生一批批爱国的仁人志士。从这些历史教育素材中,教育学生:“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学生在现代社会里去体会、认识我们柔弱的过去,让学生们去感受我们当时清政府虽然是腐朽落后的社会,去认识依然不乏爱国志士为了国家的主权不受侵犯而轰轰烈烈的拼搏;让学生知道并牢牢记住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生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发展阶段,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其生理和心理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表现为自我意识高涨,独立意识增强,而且具有反抗意识。因此,我们必须用和风细雨般的渗透,才能达到教育人、塑造人的目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对千古传诵的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和气概的历史名言,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教师如果有感情地朗读,能燃起学生的热情,激起他们的联想;对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教师如能富有魅力的讲述历史故事,也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使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要多运用直观教具,在讲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时,如果将彩陶、瓷器、地动仪、长城等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会使学生产生非常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讲帝国主义侵略的暴行时,如果拿出实证,如将南京大屠杀、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爱国主义教育集中表现在“拯救中华”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爱国主义则集中表现在“振兴中华”上。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史实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令国人欢欣的巨大成就,使学生懂得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应当沿着怎样的道路前进,使学生具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他们的内驱力,自觉地树立起立志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三、让学生感受学习历史教材中大胆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改革就是改掉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更合理完善;创新是指开创新的事物。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动力。每个时代都有引领社会前进的时代精神,而改革创新就是引领我们这个时代前进的时代精神。战国后期,秦国商鞅为了改变秦国落后面貌,提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勇敢地走向改革舞台上,使秦国逐渐强大并最终统一天下。北宋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的积弱积贫状况,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反对守旧,勇于创新进行变法,挽救北宋统治阶级的统治。北魏孝文帝为了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顺应历史的潮流,果断改官制、禁胡服、穿汉服、断北语、改汉姓、定族姓、迁都洛阳,促进北魏进步。近代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在中华民族危亡时刻,勇敢地站出来反对封建顽固派的“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腐朽、没落、守旧的思想,提出“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则亡” 的观点,主张维新变法,从而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领导各族人民大胆创新,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统一战线”、“一国两制”等策略,都体现中国人民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光辉典范。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苍,逆之则亡。”人类文明的进步,无不是在一 个个改革者推动下取得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之际,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改革、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勇于开拓、创新求实。使他们成为二十一世纪创新型人才。

中学历史教材涉及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教师应该时刻把“给青少年播下传统美德种子”作为己任,深入研究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包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并作统筹安排,通盘考虑,根据各个时期教材内容制订施教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任务。历史教学中立德树人的途径有哪些呢?

(1)、说理教育。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说理,即人们常说的“晓知以理、动之以情”。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寓教于史。教师在叙述历史时应始终用丰富鲜明的事实来揭示传统美德思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历史知识中提高认识,懂得道理,逐步形成有关的观念和信念。二是要启发诱导。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倡循循善诱的启发式的说服教育。因此,思想教育不能采取硬灌的办法,而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中悟出真谛,在心灵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2)、情感熏陶。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动之以情,以发自内心之情去讲述历史人物和事件,给学生以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如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杨靖宇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

(3)、榜样示范。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举尧、舜、周公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针对中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模,构建理想人生的心理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历史人物的成长道路、创造发明、英雄事迹、豪言壮语等的内容进行讲述,在学生的心中树立可供学习的榜样。

(4)、对比分析。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比较教学,可以收到烘云托月地教育效果。中国历史上有对祖国对人类做过杰出贡献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也有碌碌无为、游手好闲的寄生虫、恶霸、流氓、地痞;有为保卫祖国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爱国主义,也有委身外敌,卖国求荣的不屑之徒;有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有追逐名利的剥削阶级野心家。将这些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分析,可使学生明白如何做人的道理。

此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还可通过历史课外活动的方式进行,如通过各种欣赏、收集、收藏、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加强美的教育,宏扬民族传统,培养学生特长爱好和高尚情操;也可通过历史社会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考察史迹,访问各时期革命人物,历史旅游活动,社会调查等,把学生学到的历史知识和社会实践应用结合,开阔学生视野,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各种优秀品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教学生,立德树人必须充分认识、尊重和焕发学生的主体性,以教师的育人自觉启迪学生的成人自觉、立德自觉,才能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学习人文主义、爱国主义、创新求实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立德,才能真正把学生培育成国家的栋梁之材。

第五篇:立德树人 与爱同行

立德树人 与爱同行

——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2009年11月7日19:40,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CETV-1)播放了“立德树人 与爱同行——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人物颁奖晚会”,我满怀热情、心情激动地观看了本次颁奖晚会,受益颇深、感触良多。

一、榜样力量,指引方向

这十名人物为全国的辅导员树立了鲜活的榜样,同时也为所有辅导员在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发展道路。从这些优秀的辅导员身上,我学习到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好经验,他们是全体辅导员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他们用实际行动实践了深怀爱生之心、恪守为师之道、善谋导航之策、多做利生之事的辅导员工作准则。

在十位2008全国辅导员人物中,有无私奉献12载,担当大学生心理医生的大连理工大学的杨晓英;有以“五心”换“五心”,被学生称为“就业爸爸”的湖南科技大学的皇晓东;有带给高原学子阳光,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创新党建工作的西藏大学的格桑尼玛;有用爱心写下15万字的《我爱我生手记》的上海师范大学的孙雅艳;有用汗水滋润起舞的秧苗,用爱心托起明天和希望的复旦大学的赵强;有济困助学、服务社会的华中师范大学的冯圣兵;有34年无怨无悔,用慈母般的爱呵护着学生的河北经贸大学的赵敬兰;有身患癌症,用 1

顽强的生活态度激励着每一位学生的四川大学的夏磊;有200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的北京交通大学的孙慧环;有用自己的探索树立起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之路的旗帜的华南师范大学的李卫东„„每一名到场的辅导员老师无不为这些人物的典型形象和感人事迹深深触动。

二、当代模范,引我前行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多学生的各种各样思想问题,我们要学会用更加专业的方法与技巧来开展学生工作,晚会上的大连理工大学的杨晓英老师无疑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典范。杨老师用她及其丰富的专业知识来服务学生,引导学生,让她所有的学生,无论是学习好的学生还是某些人眼中的问题学生,亦或是有些内向自闭的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杨老师探索的重视感恩教育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们对父母,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情培养的思想教育方式值得我去学习去借鉴,杨老师在大会上爱心,责任心,包容心的感言正是对我们辅导员老师的绝佳诠释。

我作为一名基层辅导员,应该向这些榜样学习,从现在做起,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积累经验,时刻保持一名辅导员的热情,怀揣着心里的“爱”,做好本职工作,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三、从我做起,责任担当

获奖的每一名人物都在自己平凡的辅导员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就像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前进道路上的方向,大学生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可以说,我们从事的是高尚而光荣的事业,在全国范围内,优秀的辅导员还有很多,他们可能没有光辉的事迹,没有闪光的荣誉,但仍然默默的在辅导员这个工作岗位上辛苦耕耘着。在晚会中,我看到的是一群很优秀、有理想的人和我从事着同样的工作,并且我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我也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辅导员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他(她)们的朴实、真诚、自信、微笑、认真都深深的感染着我,我应该以此为契机,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愧对“辅导员”的称号。

2008高校辅导员人物颁奖晚会已经结束了,但是这种精神永远不会停止,他们默默无闻,却在平凡中诠释着伟大。想到自己也是一名辅导员,那一刻我很自豪,我也会继续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为每一位同学付出和服务,辅导员的工作或许看起来平凡琐碎,但辅导员老师都在精心地用爱和责任去浇灌。

动物科技学院 王文举 2009年11月9日

下载《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

    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 南开大学校长 龚克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体布局中,把教育放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位,以“人民满意”为总要求,特别强调了......

    论文:新形势下历史教学如何有效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模版)

    新形势下历史教学如何有效进行“立德树人”教育 邓 权 (垫江五中,重庆 垫江 408300) 摘 要:历史学科作为独特的德育学科,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内涵和得天独厚的“立德树人”教育优......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位置,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道德永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的几个有效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的几个有效策略 【摘 要】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这项艰巨的任务又落在了教师身上。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将立德树人贯穿课......

    学习“红色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用最初的心去尊重、发现、发展每一个学生 ——学习“红色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不知不觉,我走进教师岗位已将近三年时间。一路走......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一向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结合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结合 摘 要:现如今,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的文化发展。对于“人才”的定义,我们似乎有了新要求,不再是只要求具有高学历,还要求具备高品质......

    学习高慧明《立德树人与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听《立德树人与班级高效管理艺术》的心得体会 4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教体局组织的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在一天紧张的培训中收获颇多。高慧明老师首先谈到了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