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学情分析

时间:2019-05-14 14:1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学情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学情分析》。

第一篇: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但对刚上三年级不久的同学来说,体会文章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

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篇与本课在结构、内容上极其相似的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因而在学习本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以前所掌握的“抓住重点词句,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自主地投入学习过程。

第二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及教学反思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课文主要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与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课文紧扣“美丽的大花园”与“巨大的宝库”,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安排。其中,第二段按四季更迭的顺序具体介绍,是进行情感熏染与语言文字训练的极佳载体。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孩子们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并重,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

由于平时语文课非常重视学生的预习,所以除个别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三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主动识字的意识,逐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能积极的搜集、整理资料,对周围充满了好奇心,逐渐树立了实践创新的精神。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理解生词的意思。2.了解有关小兴安岭的内容,自觉地进行语言积累。3.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与人合作意识。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体会小兴安岭的美景这一主体教学环节,扎扎实实训练学生的语感。

2.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3.教师渗透学习方法与学生尝试实践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激趣,谈话导入。

优美的景色能给人美的享受,今天,老师特意带来几张图片,和大家共同欣赏。(课件播放: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春天;草木旺盛,绿树成荫的夏天;落叶飞舞,果实累累的秋天;冰雪覆盖,白雪皑皑的冬天。)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的景色吗?指名回答(板书:小兴安岭)指导学生用“兴”的不同读音组词。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看了这几张图片,你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指名回答。(板书;美丽的)能不能用文中的话说,小兴安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指名回答。那么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既是美丽的大花园,又是巨大的宝库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电教手段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兴安岭在哪儿吗?(出示课件:中国地图,请学生找出小兴安岭的位置)想知道小兴安岭有多美吗?

(一)指导自学

1、请同学们快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

2、读后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借助课文中的拼音多读几遍。

(二)检查自学

1、同学们,读完课文之后,请大家与生字朋友打打招呼吧。(出示课件:融、涨、葱、挡、浸、剑、舔、刮、汇、缕)指名读生字,及时正音。

谁来找出几个后鼻音的生字?(融、涨、葱、挡)能带领大家读一读吗? 读得很正确,这里面还有一些前鼻音的字,还有谁能带领大家读一读呢?(浸、剑、舔)还剩下三个生字呢,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刮、汇、缕)

2、读得很好,下面我们把这些生字分别组成词语好吗?(多名学生口头组词,不当之处共同订正)。

看老师也组了词语,我们来读一读,好吗?(出示课件:融化、涨满、葱葱笼笼、挡住、浸在、利剑、舔脚掌、刮过、汇成、千万缕)(多种方式读词语)

3、同学们,这篇课文比较长,生字又比较多,比较难读,对吧。那就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4、下面老师请六位同学轮读课文,同学们还要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些什么呢?(读后评价,及时正音)

5、读了这么多遍课文,能说说课文主要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二自然段主要小兴安岭的春天,第三自然段主要小兴安岭的夏天,第四自然段主要小兴安岭的秋天,第五自然段主要小兴安岭的冬天,所以说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又写了什么?(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总的介绍美丽的小兴安岭。)

6、这样一说,我们就更清楚了。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完之后,用上课文中的语句简单的介绍美丽的小兴安岭。

谁来介绍一下美丽的小兴安岭?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A、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都读懂了什么?

谁来说说你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从“数不清”这个词和省略号读懂了小兴安岭的树木很多;从“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读懂了小兴安岭的树木多得数不胜数。)(课件出示出示红松、白桦等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其特点)(出示课件: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齐读

小兴安岭的树木可真多呀,同学们,让我们好好的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B、谁能用更简单的话来介绍小兴安岭呢?(出示课件: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是啊,小兴安岭既是一座大花园,又是一座大宝库。

设计意图:【在自主读书的基础上,对难读的字词进行检查与指导,扫除了字词障碍,落实了把课文读通读顺这一最基本的阅读要求。同时,也理清了作者按四季介绍小兴安岭的写作顺序。】

三、指导写字

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些词语(出示课件:汇成、欣赏、映在、挡住、视线、浸在、献出、药材、又松又软、刮过、舌头),这些词语中都含有我们要写的生字呢?请大家读一读,找一找吧。

再来看看这些字(出示课件:舌、汇、挡、软、药、刮、浸、视、线、欣、赏、献、映、材),你觉得这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欣赏”的“赏”字还不容易写漂亮呢,请大家看老师来写一个。

“浸”字是三点水旁,与水有关系,可我觉得浸字的右半部分很难写,老师给大家范写一个。

请同学们把这些词语抄一遍,要是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还可以多写几个。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下节课我们还要讲一步来欣赏。

五、作业超市

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读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出示课件:《美丽的小兴安岭》),就让我们走到这座大花园,大宝库里去游览一番吧。

二、精读课文,深化理解

1、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迷人,大家喜欢在哪个季节去游览小兴安岭呢?指名回答。如学生找出春天一段,这样指导。默读描写春天的段落,边读边画出作者描写的事物,并体会一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课件出示:树木、积雪、小鹿、)(1)树木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抽出新枝,长出嫩叶的图片)“抽出”什么意思?(长出的意思)“抽出”换成“长出”好不好?为什么?

出示课件: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树木长出新的枝条

让学生比较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了“抽出”,就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课件出示第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指名读、齐读句子。

(2)积雪呢?(课件点击:汇成小溪,淙淙流淌的图片)流水声大吗?从哪里看出来?那么我们在读这句话时是高昂一点还是轻柔一点?试一试?指名朗读。

(3)小鹿怎么样?(课件点击:溪边散步,喝水赏影的小鹿图片)指名看着图片回答,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鹿的活泼可爱写出来了,小鹿还可能在干什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看能不能接着作者的句子往下说。学生练习。

(4)过渡:是呀,春天是一个神奇的季节,春风一吹,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小兴安岭到处呈现出一片勃勃的生机。那里的山青了,树绿了,水活了,你能把小兴安岭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特点读出来吗?学生练习朗读。同学们想不想把这优美的语言记在你的小脑瓜里?现在就试一试,咱看谁的速度最快。(课件出示朗读提示),学生练习背诵。

2、归纳学习方法。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小兴安岭的春天这一段的?首先师生共同回忆“春”的学习过程,师生共同总结出学习方法,探疑方法。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读找景物——读写特点——读悟其情)

设计意图:【通过品词析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春季生机勃勃的美,体会到了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与精妙。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为接下来的自主、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

3.小组合作,从其余三段里任选其中的一段,然后按照刚才的方法学习。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哪一段就指导朗读哪一段。(三段中重点指导一段,其他两段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这一环节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取长补短,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答案是集思广益(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至此,学生问题一一得到解答,达到解疑目的)】

4.刚才咱们共同领略了小兴安岭的美景,那么小兴安岭为什么是大花园,是宝库大家明白了吗?(生答,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

三、看录像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

走进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中,老师不禁醉了,为这迷人的景色而醉。

四、角色转换、导游介绍

师引导:刚才我们以客人的身份美美地游览了小兴安岭,下面我们不如反客为主,转换一下角色,以小主人的身份为的客人来介绍一下美丽的小兴安岭。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准备。

2、鼓励学生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个性。

3、学生做小导游,进行介绍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大家刚才的表演精彩极了,老师为你们而骄傲,我们以客人的身份游览了小兴安岭,又以小主人的身份介绍了小兴安岭,相信美丽的小兴安岭已经在同学们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让我们一起读,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

六、作业超市,课外延伸

(根据兴趣与能力任意选择其中两项)

1、抄写优美句子。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再做小导游,向爸爸妈妈介绍美丽的小兴安岭。

4、小练笔:仿照本课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物。

设计意图:【以兴趣与能力为出发点由学生自选作业,作业的过程必将是主动的、快乐的。在快乐的作业中,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延伸。】

集体反思性评价:

《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景和丰富物产,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本文教学采用变序式的教学方式,从整体出发,结尾段切入,抓住统领全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小兴安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展开教学,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去思考去领悟。

本课先教后放,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

这节课虽然课堂容量较大,但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写作方式上基本一致,于是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先教再扶后放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尊重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选取其中一个季节细致地分析学习,如教师指导学生找出文字中都描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读出感受、积累语言等环节,学完本段后及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学习的方法步骤;接着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剩余三个季节的段落之一,并按照刚才的学习步骤合作学习,教师适时地深入学生群体中进行指导,之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用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并对重点词句加以指导点拨;然后放手学生自学其余段落,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师生共同赏析;最后教师来个总结。先教后放环节清晰,学生学习有的放矢,有条不紊,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循序渐进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评价,实现了学生张扬个性的自我超越,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第三篇:三年级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

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二)学习方面

从三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三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

一、二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三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滑下来。常听有些家长说:我孩子一二年级一直考99、100分,怎么到三年级只有90来分、八十几分了,的确是这样,三年级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由于学习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孩子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马虎的话,成绩很容易大幅下滑。但是只要各位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抓住这关键的一年,培养孩子养成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一般成绩不会下滑,而且这一年保持了良好成绩的话,小学阶段以后几年的学习会变得更加顺利。相反,如果三年级成绩滑下去了,那基础肯定不会扎实,以后的学习也会越来越困难。所以,如果现在孩子的成绩偶尔下滑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家长要正确帮助他们顺利学好这一年。在教育孩子中要掌握技巧,常常正确的评价孩子。我们一定要记住: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用拇指别用食指。当然,表扬、鼓励也要注意方式,应该多精神的、少物质的,尽量不要用钱去贿赂孩子。当孩子学习马虎时,我们要及时督促,严格教育,更不能听之任之,过于迁就,溺爱孩子。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全册书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第一次会写的字超过了会认的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如不便于安排在课文里的反映人体器官的字等。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全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1)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和语文园地里出现的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书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2)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里的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这个字被学生认识为止。(3)课文中的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4)学习伙伴的话和文章作者的姓名一律不注音。(5)有些字在具体的语境中读音要发生变化,课文标注的是变调音或轻声,如,“黄澄澄”的“澄”,在课文里标注的是dēng,生字条里注音恢复本音。

二、教学要求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激活想象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常用字。

3.会使用字典,有条件的可以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乐于与别人交流读后的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约18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估算了一下,全册书中,包括课文及语文园地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大约就有18篇(段)。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这个要求应该不难达到,因为在我们的课外阅读读本中大约就有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有习作的信心。

12.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和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3.留心周围的事物,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运用的语言材料。

14.学习修改习作当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和句。

15.能用普通话讲述故事,做到具体生动,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想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6.听别人讲话能抓住主要点,并能简要地转述。

17.乐于与别人交流,在交谈中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能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如,低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本册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提出“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本册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及“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的要求。

作为中年级的起始阶段,有些目标是从本册开始起步的。如,阅读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习作方面,从本册“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口语交际方面,“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的要求,注意全体学生实现的程度差异。

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习作教学的要求是:

(1)、让学生乐于习作,这就要求教师激发习作兴趣。

(2)不拘形式地表达。

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

(3)适当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口语交际的要求是:

继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要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要通过口语交际课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本册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单元的整合

前四册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从本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专题。如,第一单元,导语一开始就用诗一样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了五彩斑斓的儿童生活情景,点明主题,并用召唤性的语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配以精美的反映儿童生活的画面,使学生很快进入本单元的学习情境中。第二单元导语在点明专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后,提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收集名人的资料,更多地了解他们。”目的是为后面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做好了铺垫,使单元内的各项学习活动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如,学了精读课文《陶罐和铁罐》,在略读课文《狮子和鹿》前有这样一段话:“《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下面这篇课文,又会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认真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这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想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又引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内容,同时还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提出略读要求。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如,第四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在观察中的发现。有观察鲜花,发现鲜花开花的不同时间;有观察蜜蜂,发现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有在玩耍中发明显微镜的;有在观察中发现骆驼特征,进而找到骆驼的。教材在导语中就建议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韵文。“宽带网”引导学生搜集和阅读更多的发明与发现的故事。可以看出,整个单元围绕专题内容,将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单元内各部分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

本册分别在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一个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两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如,第一单元的专题是“多彩的生活”。在导语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各种儿童生活的画面后,安排《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里学习、活动的情景。在这篇课文后,提出开展“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并提示记录的方法“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接着学习两篇分别表现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假日里登山游玩的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考虑到教材初次安排综合性学习,对这一活动不太了解,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掌握的方法还比较少,因此教材在《爬天都峰》后,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提醒学生注意记录活动进行得怎样,并提供记录的示范供学生参考。接着,教材用一段简洁的话语,概括前面所学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介绍乡村儿童生活的略读课文《槐乡的孩子》。在语文园地里,“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习作”让学生写课余发生的事,“读读背背”编排的是反映儿童生活内容的古诗《小儿垂钓》,“展示台”用搜集邮票、阅读课外书、小组合作办图片展的方式,展示学生的课余生活。

又如,第五单元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简短的“导语”点明专题之后,编排《孔子拜师》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并在课文之后提出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怎么开展?教材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和开展活动的途径等建议:“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然后学习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接下来学习精读课文《赵州桥》,从建筑的层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课后安排“综合性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再用一段简短的过渡语,由古代建筑引到古代绘画,引导学生略读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最后,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作”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台”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专题,开展听说读写各项活动,既培养了语文能力,又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综合性学习不是标准化的学习,它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要因地制宜,各个地方、各个学校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可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老师们在教学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在教学实践中相信还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

(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本册教材在选文方面,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有反映中外、城乡儿童生活故事的《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槐乡的孩子》;有反映领袖、科学家优秀品质的《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头》;有反映现代儿童关爱他人的《掌声》《给予树》《好汉查理》;有反映中华优秀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有表现秋天景物的《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想,如《矛和盾的集合》《狮子和鹿》。选文努力做到语言规范,在文字上做了认真的加工。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故事、诗歌、寓言、神话、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从本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主要靠孩子自己读懂,训练读的速度,培养边读边想的习惯。

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其形式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介绍等。“资料袋”一般是给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其中,有的是课文相关知识点的介绍。如,《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后安排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蜜蜂》课后对蜜蜂采蜜的一些知识介绍,《玩出了名堂》课后对微生物作用的介绍。有的是介绍课文的主人公。如,《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头》《孔子拜师》课后,有分别介绍宋庆龄、李四光、孔子的图片、文字。还有的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一些历史、风俗的介绍。如,《风筝》课后介绍风筝的历史,《给予树》课后介绍圣诞节的风俗习惯。设置这个栏目,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点是我今天要重点讲解的)

1.改进课文的导学性。

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围绕课文提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1)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有的在课文的关键处提出思考的问题。如,《灰雀》一课,在“‘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这句话的旁边提出一个思考的问题:“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有的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陶罐和铁罐》一课,在“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这句话的旁边,提出“‘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读读看。”有的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文后,学习伙伴说“我仿佛看到了各个季节不同的景色”,启发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把语言文字迅速地转换成形象,想象课文描述的美丽景色。

(2)用感悟性、点评性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如,在《奇怪的大石头》里有一段李四光向老师提出问题的描写,学习伙伴在这段文字旁边,发出“李四光真会提问题”的感叹,这其实是引导学生留心李四光提出的问题,揣摩他思考、提问的方法。

(3)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文章写法。如,《赵州桥》一课,在“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旁边,提出“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的问题;《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文后有“我发现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这一关于写法的提示。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孔子拜师》一课,在“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旁边,学习伙伴说“联系生活实际,我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矛和盾的集合》一课,在“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旁边,提示“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等等。

2.改进课后练习的设计。

(1)课后练习口气变了,都是以学习伙伴的第一人称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

结合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本册教材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改变了过去以布置、要求的语气提出思考练习内容的叙述方式,采用了以激励的口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这不仅仅是形式的改变,而是体现了编写指导思想的变化。其中,有的是以“我能„„”“我要„„”的方式引领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如,在《盘古开天地》一课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我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取代过去复述课文的要求。有的是以“我们来讨论讨论„„”“我们来交流交流„„”这样一些富有激情的话语引导大家合作学习。如,在《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之后,用“我很喜欢这所民族小学,让我们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有的用富有活力和个性的儿童化语言,激励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如,“课文写得真美,我要好好读一读,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多么优美的古诗,我要把它背下来。”“课文使我很受启发,我要认真读一读。”“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课后练习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究发现。

如,《爬天都峰》一课,“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我们来讨论一下。”《掌声》一课,“从英子的变化中,我想到了很多,让我们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一种是以学习伙伴的探究为引导,激励大家有新的发现。如,《灰雀》一课,“我发现列宁非常喜欢灰雀,你发现了什么?我们都来说一说。”《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中的‘抽出’用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找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这些都反映了在教学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的转变。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且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

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如,“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了下来,你抄了哪些?”“读了第二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词语表中的词语,为本课要求写的字或以前要求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不穷尽本课所有的词语。这部分内容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做相应处理,要既灵活又扎实。

三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课后练习大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如,“课文写得很美,我要好好读一读,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我要读出自豪的感情,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在此基础上,教师酌情推荐、检查和组织交流,既体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人而异,又体现兼顾基本要求。

(4)紧密联系单元教学和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本册在二、四、六、八单元分别安排了的四次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如,《小摄影师》课后安排了续写故事;《玩出了名堂》课后安排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安排写一处景物;《给予树》课后安排替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这些内容的安排都紧密联系学生阅读和生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老师们可以鼓励学生注意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

3、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1)口语交际

全册教材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讲名人故事”“秋天的快乐”“观察中的发现”“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风景优美的地方”“动脑筋解决问题”“夸夸我的同学”。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和“习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我们的课余生活”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两个口语交际,都是以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另一种是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话题,让学生交际得起来。如,“动脑筋解决问题”“夸夸我的同学”,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谈到的一些话题。

在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听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说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的基础上,提出“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尽量说得生动一些”“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等要求。

(2)习作

一共安排八次。分别是:

A、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B、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什么人都可以写,但要写出个性;

C、看图作文:画一幅或选一幅秋天的画,把画上的写清楚,展开丰富的想象;

D、写一则观察日记;

E、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F、写自己去过的地方;

G、想象作文,编一个童话故事;

H、自由习作。

习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此外,在语文园地八还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习作,完全放开,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教材十分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展示和评改。教材多处提到:“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读给同学听”“读给大家听”“把习作和图画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等等。把写、说、评、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注意对学生良好习作习惯的培养。如,语文园地四在习作提示里这样写道:“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了吗?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再写一则观察日记。”语文园地八建议学生把一学期来的习作进行一个归纳整理,保存好。这些提示都是在逐步引导学生经常动笔,把平时的练笔和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养成整理习作、保存习作的好习惯。

(3)我的发现

根据年段发展特点,拓展“我的发现”的内容,由以前单纯地发现识字方法,拓展到发现词和句的一些规律,认识一些语言现象。如: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等。

全册共安排、发现的内容都是从本单元的一些语言现象中归纳或生发出来的。“我的发现”,从名称已经显示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的意图,在教学时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并乐于跟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发现的方法迁移运用于今后的学习之中。

(4)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系统编排了古诗、古诗中的名句、成语、名言警句、三字经、对子歌、农谚等传统文化内容。园地一安排的是古诗《小儿垂钓》,园地二是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名言,园地三是描写秋景的对子歌,园地四是反映四时果蔬的韵文;园地五是十二生肖,园地六是写景的古诗佳句,园地七是描写思想方法的成语,园地八是三字经节句。这些内容,无论对于学生学语言、学文化、学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通过上述内容,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自觉地学习、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丰富语言、文化的积淀。这部分内容教师不必讲解。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也没有关系。重在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

(5)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和形式,增设“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两个栏目。

全册八个语文园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宽带网”“展示台”这四项内容分别交叉安排两次

第四篇:三年级学生学情分析

宿州心+心教育 三年级学生学情分析

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

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二)学习方面

从三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三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

一、二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三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滑下来。常听有些家长说:我孩子一二年级一直考99、100分,怎么到三年级只有90来分、八十几分了,的确是这样,三年级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由于学习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孩子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马虎的话,成绩很容易大幅下滑。但是只要各位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抓住这关键的一年,培养孩子养成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一般成绩不会下滑,而且这一年保持了良好成绩的话,小学阶段以后几年的学习会变得更加顺利。相反,如果三年级成绩滑下去了,那基础肯定不会扎实,以后的学习也会越来越困难。所以,如果现在孩子的成绩偶尔下滑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家长要正确帮助他们顺利学好这一年。在教育孩子中要掌握技巧,常常正确的评价孩子。我们一定要记住: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用拇指别用食指。当然,表扬、鼓励也要注意方式,应该多精神的、少物质的,尽量不要用钱去贿赂孩子。当孩子学习马虎时,我们要及时督促,严格教育,更不能听之任之,过于迁就,溺爱孩子。

——心+心教育2014/9/16

第五篇:三年级英语学情分析

三年级英语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又加上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画画特别感兴趣。三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在于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努力营造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情境。课堂上尽量以鼓励表扬为主,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特别是给差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学生的思维才会处于活跃状况,吸收知识才会迅速,学习英语才不会让学生觉得是“苦差事”。

三年级学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课堂上多以表扬为主,注重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鼓励他们大胆说、积极做、努力唱!让学生们在玩玩、做做、说说、唱唱中学习英语。尽管这个年级的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经接触过英语,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但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上还有很大差距,尤其在答题技巧和技能方面还缺少锻炼。因此本学期在实施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在教授学生新知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等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除以上所说的几种情况之外,三年级个别学生还存在顽劣和懒惰倾向,上课爱搞小动作、课下作业完成不及时的坏毛病,学习效率也较差,甚至有些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久而久之,两级分化现象日趋明显。学得好的学生越学越有信心,越学越有兴趣,而英语学得不好的学生则越来越不能集中注意力上课,更谈不上回家复习,基础也更差了。这一问题在期末考试中也暴露无余。学习兴趣浓,学习自主性强的学生确实比那些学习兴趣低、学习被动的学生要考得好。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重视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重新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

总之,现在的三年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较高,可塑性较强,只要在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引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下载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学情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学情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莫亚萍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第14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下面我从教材、学生、教法与手段、教学流程......

    美丽的小兴安岭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边读边想像画面、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部分。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同时借......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

    美丽的小兴安岭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语言环境,理解“俯下”“欣赏”“抽出”“封”“密密......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 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这篇课文讲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应办二小 殷艳萍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