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中央党校函授教育工作暂行条例 2003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教育工作暂行条例
发表时间:2003-11-23 16:16:37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
为进一步办好党校函授教育,根据中共中央[1995]11号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校函授教育的指示精神,特制定本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党校函授教育是党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党校函授教育(以下简称党校函授教育)是以党员干部为主要对象、运用在职在岗教育形式、以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为目的、具有高等文化程度的党校学历教育。
第二条 党校函授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具有高等文化程度、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骨干人才。
第三条 党校函授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使学员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实际本领,实现“掌握基本理论,充实专业知识,增强党性素养,提高实际能力”的培训质量要求。
第四条 党校函授教育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贯彻执行“社会效益第一”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从严办学,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牢固树立教育质量是党校函授教育生命的观点,以教学为中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严格把好招生关、教材关、教学关和考核关,不断完善党校函授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第五条 统一班次、学制、专业和课程设置。开设党员干部大专班、党员干部本科班和党员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班。本科班学制二年半,其余班次学制为三年。党员干部大专班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经济管理专业和法律专业;党员干部本科班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经济管理专业、贸易经济专业和法律专业;党员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班开设经济管理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政治学专业和法律专业。中共中央党校开设的县、团、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函授班,为大学本科经济管理专业,学制二年半。
党校函授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主课,同时开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关的课程。党员干部大专班、本科班和领导干部函授班均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课;党员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班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根据形势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第六条 实行党校学历制度。党校学历是干部在党校学绩的一种标志。它即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性修养、领导素质和管理能力方面的较高要求,同时在科学文化、专业知识方面也达到国民教育相应专业的水平。党校函授教育学历是党校学历的一种形式。根据中共中央[1990]15号和[1995]11号文件规定的精神,函授学员学完规定课程,经考试考核成绩及格,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党性锻炼合格,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或中央党校发给毕业证书,享受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同等待遇。
第七条 开展党校函授教育评估。制订党校函授教育评估的基本内容和指标体系,每隔一定时间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一次评估。
第八条 党校函授教育要纳入党校工作的总体布局。各级党校校委要加强对党校函授教育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函授教育办学中的有关重大问题。
第二章 组 织
第九条 党校函授教育由中央党校主办,中央党校设立函授学院(简称总院,下同),依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设立分院,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院可在有条件的地(市)委党校设立函授学区。函授学区视办学需要,可在有条件的县(市)委党校设立函授辅导站。第十条 党校函授教育实行双重领导体制。总院受中央党校校委领导,为中央党校函授教育的办学实体和领导机关。其所属分院、学区、辅导站分别受省、地(市)、县委党校领导;在函授教育业务方面接受上一级函授组织的领导。
第十一条 总院对全院贯彻执行党校函授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方针、规章制度以及班次、专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教务等方面,实行统一领导、部署、检查和监督。分院负责领导和组织本分院范围内各种班次的教学活动,保证总院制定的方针、计划、制度的全面落实,并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分院办学的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对所属学区、辅导站的办学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学区和辅导站具体组织所属教学班的教学与管理,负责落实教学计划和各项措施,保证教学质量。第十二条 加强全院的统一领导和宏观管理。在办学中,实行统一学制、统一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统一招生、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学籍管理、统一财务制度、统一颁发学历证书等。
第十三条 按照“依托省(市)委党校办学,按行政区域管理”的原则,一个省只设一个分院,一个地区也只设一个学区,负责省和地区范围内党校函授教育的统一管理。
第十四条 部队系统的党校函授教育由总政牵头,在各总部、各军兵种、武警总部、国防大学、各大军区设立分院,依托军事院校办学,并在各自的相应部门设立分院办事机构负责管理。部队各分院应遵照本条例和与之配套的系列制度实施教学和管理。第十五条 根据办学规模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机构,配备人员。
总院设院长1名、副院长若干名。下设教学处、教务处、教材编研室、电化教研室、教材处、行政处、财务处、办公室等职能处室,其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120名。
分院设院长1名、副院长2—3名。下设办公室、教学科、教务科、学籍科、教材科等,其专职工作人员,凡在籍学员万名以内的分院应配备10名,每增加学员2000名,应增配专职工作人员1名。
学区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其专职工作人员,凡在籍学员千名以内的学区应配备5名,每增加学员500名,应增配专职工作人员1名。学区专职工作人员应明确分工。第十六条 设立视导机构。总院设视导委员会,按区域分片设联合视导组,分院设视导组,学区设视导员。
第十七条 设立分院、学区、辅导站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党校校委把函授教育当作全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名校领导主管,定期讨论、解决函授办学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并组织本校教学、教务、行政、后勤等部门积极支持党校函授办学的有关工作;
2.具有必要的师资力量,能独立讲授所设班次的绝大多数课程; 3.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达到规定的要求;
4.有固定的教学场所、配套的电教设备、办公用房及通讯、交通设施;
5.财务相对独立。有专职或兼职财会人员,单独建账,自主管理,函授经费能保证函授办学需要。
第十八条 加强教学班的班、组建设。班组划分要适当,要便于教学和管理。建立班委会,推选班、组长,配备称职的班主任。
第三章 招 生
第十九条 实行计划招生与总量控制。总院根据形式需要、干部需求和办学能力,统一制定和分配每年度的招生计划指标。分院必须根据总院分配的招生指标和确定的招生要求,做好招生工作。
第二十条 党校函授教育的招生对象以党员干部为主。
第二十一条 各个班次的考生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程度:在职研究生班以大学本科毕业为起点,领导干部函授班和党员干部本科班以大学专科毕业为起点,党员干部大专班以高中毕业或高中同等学力为起点。
第二十二条 招生范围与权限与班次设置分工相一致,既领导干部函授班和在职研究生班由总院负责招生,在有条件的分院设教学点,党员干部本科班和大专班由分院组织招生,可分别在有条件的学区和辅导站设教学点。
第二十三条 党校函授教育实行属地招生和按系统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院和地市学区限于所属的行政区划内招生,不得跨越区域招生;铁道部分院限于铁路系统招生,部队各分院限于军内所属系统招生,分院之间,军队与地方之间不得交叉招生。第二十四条 招生方法是“自愿报名,组织同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招生工作要与同级党委、政府的组织、人事部门密切配合,与干部培训规划相衔接。严格掌握招生条件和履行招生手续,严格考生资格审查,由报名点初审、学区复审、分院终审,切实把好入学资格审查关。
招生考试由总院统一命题、制卷,分院负责组织评卷。
第二十五条 录取新学员要公平、公正、公开。各分院根据总院批准的招生计划指标和录取方案录取新学员。
第四章 教 学
第二十六条 党校函授教学要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自学为主的原则;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抓好各个教学环节,突出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要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教学制度,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教学质量。
第二十七条 各班次的培养方案、教学总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具体安排,均由总院统一制定;分院要结合本身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办法,学区、辅导站和教学班要确保教学计划的贯彻落实。
第二十八条 切实抓好自学。要叫强对学员的思想教育和自学指导,充分发挥学员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十九条 加强学习辅导。综合运用函授、面授、电教和刊授等方式和手段,提高辅导质量。面授课时不能少于计划要求,要严格考勤,提高到课率。要普及电化教学,及时订购音像教材,认真组织播放,并利用电教录像、录音带,对缺课学员补课,提高电化教学效果。第三十条 要办好《学习实报·党校函授专刊》和《学习辅导》,充分发挥报刊的指导作用。有条件的分院可从实际出发,紧密配合函授教学和管理,办出有特色的刊物。
第三十一条 强化素质教育意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积极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学员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第三十二条 加强对学员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引导和帮助学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写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合乎规范的毕业论文。要精心指导撰写,认真组织评阅和答辩。
第三十三条 建立对毕业学员跟踪调查制度。要与毕业学员保持必要的联系,收集反馈信息,认真做好总结,为深化教学改革和改进教学积累经验。
第三十四条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研和科研活动,积极探索党校函授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总结、交流教学与管理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第三十五条 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与管理手段,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逐步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和多媒体网络化教学,与国际现代远程教育接轨。
第五章 教 材 第三十六条 加强教材建设。要强化精品意识,精心编写,精心制作,把中央党校“三个基本”、“五个当代”的教材引入党校函授教材,并进一步搞好相应的配套教材,形成门类比较齐全、适应时代需要、适合干部在职学习和各个班次使用的系列教材和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
第三十七条 教材编写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知识体系,注重科学性,突出实用性,有利于学员自学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总院设立函授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制订教材编写规划和指导原则,定期评审教材。第三十八条 教材编写实行主编负责制。选聘校内外专家、学者,编写各班次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要加强音像教材的编制,精选主讲教师,精心制作,提高音像教材质量。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教学需要及时修订教材。在修订教材时,要汲取分院、学区教员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各分院可从实际出发,编写反映省情和发展战略的“乡土教材”。
第三十九条 提高教材印制、发行质量。教材印制要优质、高效;发行要准确、及时。要加强教材征订、发行管理。
第六章 党 性 教 育
第四十条 要把党性教育列入教学计划,放在突出的地位,积极引导学员用无产阶级的党性改造自己。
第四十一条 党性教育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学进行,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学员的头脑。理论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员的思想实际,增强针对性。第四十二条 党性教育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和管理的全过程。引导学员从多方面自觉进行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
第四十三条 加强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当地党委批准,可在教学班建立临时党支部,加强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学员党性锻炼的考核,并与学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保持联系,共同促进学员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第七章 考核与考务
第四十四条 考核要服从和服务于培养目标的实现,着眼于全面提高学员的素质。对学员的学习成绩和党性锻炼的成效要进行全面考核。
第四十五条 学习成绩考核分别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评阅作业、课程论文、心得体会、毕业论文答辩和面授考勤等不同形式进行。党性锻炼考核采取学期党性教育考查、年度党性分析和毕业前党性锻炼小结等方式进行。
第四十六条 试卷命题的内容与形式要符合干部在职在岗教育的特点,按照对学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调整和改革试题的题型和结构,侧重考核学员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加快微机题库的步伐,逐步实现运用题库命题。
第四十七条 定期评选和表彰优秀学员、优秀毕业论文和先进班组。评优材料要收入学员档案,通报学员所在单位。
第四十八条 加强考务管理,严密组织,严肃操作,实现考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立一支作风过硬的考务工作队伍;严格加强试卷管理;规范考场设置;严格按照总院统一规定的考试科目、时间组织考试。
第四十九条 从严治考,严肃考纪,严正考风。要教育学员自觉遵守考场纪律,服从监考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在考纪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刁难、威胁考务人员。对违反考纪者,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第五十条 加强试卷评阅管理,严格掌握评分标准,公正评定各项成绩,保证评阅质量。作业评阅要按照学员完成作业的实际数量和质量评分。
第五十一条 加强考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总院和分院都要设立考试委员会或考试领导小组。实行领导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及时研究解决考试中发生的问题。
第八章 学 籍
第五十二条 各级组织要选调责任心强、作风严谨、原则性强、办事公正的人员从事学籍管理。
第五十三条 做好学员注册工作。各分院要按时上报新老学员注册资料。第五十四条 学员休学、复学、转学、退学、奖励与处分,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手续。第五十五条 实行淘汰制。
1.凡经补考累计2门闭卷考试课不及格,或1门闭卷考试课和2门开卷考试课不及格者,取消其学籍;
2.严重违反考试纪律,态度恶劣者,开除其学籍; 3.找人替考者,通报除名,取消其学籍;
4.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者和违法犯罪被判刑、劳教者,开除其学籍;
第五十六条 学员的毕业与结业工作。学员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试考核成绩及格,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党性锻炼合格,即准予毕业,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或中央党校颁发毕业证书。对未能毕业的学员只发单科结业证书。
第五十七条 建立、健全学籍档案,及时、准确地编制、报送各种表册资料。档案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丢失。运用微机管理学籍档案,实现学籍管理自动化。
第九章 财 务 管 理
第五十八条 党校函授教育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收费制度。财务管理要贯彻勤俭办学、以学养学的原则。实行独立建账,单独核算。
第五十九条 总院根据函授教育工作需要,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确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分院必须遵照执行,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如需要调整,须经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核准,并报总院备案。
第六十条 学费实行分级留成制度。总院与分院之间按总院制定的分成比例执行;分院与学区、辅导站之间,按分院指定具体的分成比例执行,并报总院备案。
第六十一条 管好、用好函授教育经费。分院、学区应参照当地通行标准,制订经费使用范围和支付标准的具体规定,确保函授教育的需要。要收支有据,帐目清楚,严禁铺张浪费、乱报乱支,要堵塞一切漏洞。
第六十二条 建立函授教育发展基金和后备基金。函授教育经费结余部分,按一定比例提留函授教育发展基金和后备基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发展函授教育事业。
第六十三条 严格函授教育经费开支的审批制度。凡属函授业务活动范围内的正常开支,由各级函授组织的负责人审批;重大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及特殊开支,必须报请分管校长审批。
第六十四条 总院制订统一会计科目,建立会计年度报表制度,逐步使函授财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尽快实现财务微机管理。各级财务部门,要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和审计。
第十章 行 政 后 勤
第六十五条 行政、后勤人员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服务意识,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学员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第六十六条 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好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工作,为党校函授教育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工作条件。
第六十七条 做好文档管理、服务接待、完全保密、调查研究等工作,加强物资管理、设备维修,充分发挥行政、后勤部门的参谋助手、检查督促、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作用。第六十八条 各级领导要鼓励和支持行政、后勤部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行政、后勤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关心他们的进步成长,注意解决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第十一章 队 伍 建 设
第六十九条 加强办学队伍建设,提高办学主体素质。根据“充实、提高、整顿、壮大办学队伍”的工作方针,制订办学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多层次的培训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能担当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重任、适应新世纪办学需要的办学队伍。第七十条 加强各级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由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或高级职称、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学术造诣、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干部担任。领导班子的一把手一般要由常务副校长或副校长兼任。要加大领导班子成员的培训力度,要为他们外出考察、培训和学术交流提供条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成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团结战斗的领导干部队伍。
第七十一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热心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理论和专业功底深厚、严谨施教、能满足和胜任函授教学需要、门类齐全、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师资实行聘任制,择优聘任具有中、高级职称、专业对口、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任课。紧紧依托所在地党校和上级党校的师资力量,同时聘请社会其他方面的专家、学者作客座教授。采取多种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认真组织好备课会、学科研究会、新开课程讲习班、师资培训班等。要为教师外出考察、进修和学术交流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强对面授教师的经常性管理,通过查阅教案、组织观摩教学,定期或不定期对面授质量进行考评等,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教师要坚持教学相长,为人师表,严谨治教,教书育人。
第七十二条 加强和充实管理人员队伍。要选调热爱党校函授教育事业,懂教学、会管理,具有奉献精神的干部,充实到函授教育管理机构中来。要重视提高职业道德和增强服务意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第七十三条 选聘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必须由热爱党校函授教育事业,懂教学、会管理、作风正、事业心强,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员干部或党员教师担任。班主任的资历和实际水平要与所带班次相适应。
第七十四条 建立奖励制度。加强平时考核。总院、分院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表彰奖励。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七十五条 各分院、学区可根据本条例和相配套的制度,制定实施细则。第七十六条 本条例由总院负责修订和解释。第七十七条 本条例自下达之日起生效。
第二篇: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 浙江省委党校函授分院 2007级本科班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管理能力、具有本科文化程度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工作骨干。
二、招生对象和报考条件
1、招生对象:招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的党员、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
2、基本条件:报考人员必须具有大学专科毕业文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思想政治觉悟高,遵纪守法,身体健康,能长期坚持学习。
3、免试条件:凡具备报名基本条件,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入学。
①曾被评为省部级和军队军级及其以上单位先进个人者; ②军队、公安等系统一、二等功荣立者;
③已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
④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
4、专升本条件:
① 中函和省函大专毕业学员;
② 其他院校大专毕业学员也可择优直升中函本科与其大 专所学相同或相近专业。
5、加分条件:凡具备报名基本条件,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加20分。
①受到地(厅、局)和军队师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个人; ②曾荣获军队、公安等系统三等功奖励者;
③ 处以上领导干部;
④ 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报考者;
⑤ 烈士子女、烈士配偶;
⑥ 边疆、山区、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报考者。
三、招生办法
自愿报名,组织同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录取方案经总院审核批准后,由分院签发《学员入学通知书》。
报考者可购买总院编印的入学考试复习资料进行复习。
四、报名时间、方试和手续
1、报名时间:2007年1月4日至2007年1月14日(节假日照
常)。
2、报名方式:①报名者可登陆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网站
(),点击“教学教务管理”窗口,进入“中共浙江
省委党校函授教学教务管理系统”,或输入61.153.1.152直接进入“中
共浙江省委党校函授教学教务管理系统”。点击进入“中共浙江省委
党校函授子系统”,再点击“网上报名”,进行用户注册,当用户注册
成功后,即可进行网上报名。②报名者也可到当地党校报名。
3、相关手续: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者都必须到当地党校
办理相关手续。①携带毕业证书(应届大专毕业生缴验学员证)、身
份证原件并缴复印件各2份。免试和加分者按规定办理报名的全部手
续后,还需缴验相关荣誉证书、奖励证书或证明材料原件,并缴复印
件各2份。②填写报名登记表。③缴近期同版一寸免冠正面照片3张,二寸免冠正面照片2张。④缴报名、资料、考试费400元;免试入学
者缴报名费、第一学期预收书费200元。
五、专业和学制
开设经济管理专业,学制为二年半。
六、考试科目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专业课和语文。
七、考试时间
4月22日 上午9:00——11:30 语文
下午2: 00—— 4:00专业课
4月 23日上午9: 00—— 11 :00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八、毕业文凭和待遇
根据中发[2000]10号文件精神,凡我院本科班学员,学完规定课
程,经过以中央党校为主体,吸收组织、人事、教育部门参与组织的考试、考核,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者,由中央党校函授学
院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待遇参照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规定。
九、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执政党建设
党性教育当代中国经济
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区域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项目管理
公共管理财务管理
当代世界经济社会主义法制
经济法学(选修)组织行为学(选修)
商务谈判(选修)国有资产管理(选修)系统科学(选修)电子商务(选修)
管理者科学思维英语(一、二册)(选修)
公文处理计算机应用基础(选修)电子
政务(选修)
十、教学方法
学员按照总院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和自学导读的要求,参
加面授教学、远程教学、互联网教学和自学并定期完成作业。总院、分院、学区、辅导站坚持学员为本、质量第一,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
术手段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资源,为学员提供全
过程、全方位的教学服务,不断满足学员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十一、组织领导
中央党校函授教育由中央党校主办,参照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要
求,结合党校干部教育的特点,依托省、市委党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吸收组织、人事、教育部门参与组织考试、考核。中央党
校函授学院,在办学方针、班次、专业和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教务等方面,实行统一领导;办学方针、教学计划、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全面落实,由所在省、市委党校设立的函授部门负责。学员以地区
或部门为单位编成班组进行学习。
十二、学费、教材费
经国家计委收费管理司批准,并经浙江省物价部门核准,每生每学期收学杂费900元。
凡经单位批准报考入学的学员,学费由所在单位从干部教育经费中列支。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函授分院二○○六年十二月
第三篇: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学历认可文件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通知)
中校函字 [2008]第14号
关于应对《财经网》发表
不实报道,积极做好解释工作的通知
各分院、直属学区:
2008年10月7日《财经网》记者通过对2008年9月3日由党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1995年9月6日由党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进行简单对比后,主观臆断地发表了“党校学历不再享受同等国民教育待遇”的报道,被搜狐、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相继转载,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总院领导班子进行了认真研究,及时将情况报告给中央党校校委并提出应对建议。中央党校校委高度重视,迅速部署,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并要求党校函授教育系统在给学员做解释工作时,确定一个统一的口径:
1、党中央新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没有涉及“党校函授学历待遇”方面的内容,是因为从2008年起,中央党校函授学历教育已经停招了,没有必要提及。
2、中央党校函授学历教育创办与发展,其依据是中发[1983]14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等一系列中央文件,按照文件规定,毕业学员享受同等国民教育待遇,特别是中发[2000]10号文件(《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
中再次明确了党校函授学历的有关待遇问题,因此,新的《党校工作条例》没有必要重申。
另外,中央党校拟在即将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将这一问题
予以明确和重申。
希望各单位接到通知后,积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学员的误解,澄清是非,以正视听,维护正常工作秩序。
特此通知。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
二0 0八年十月十二日
附件:中共中央党校函授教育简介
送:院领导
发:各处(室)、党总支(共印100份)
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办公室2008年10月12日
印
中央党校函授教育简介
中央党校函授教育是根据中发[1983]14号、中发[1984]28号文件精神,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由王震、蒋南翔同志倡导,经中央党校校委决定,于1985年3月正式创办的。此后,中央党校函授教育得到了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胡锦涛同志曾就党校函授教育作出过一系列重要批示,2001年3月17日批示中指出:下一步党校函授教育要继续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要深化教学改革、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控制办学规模、严格教学管理。还应建立起规范的督学制度。努力把党校函授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过去,江泽民同志也曾在百忙之中审阅过党校函授教材,并给予肯定。
二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中央党校函授教育办学体系不断完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逐步建成了以中央党校为主体、以地方各级党校为依托、有3000多所党校参与的遍布全国的联合办学格局与教学管理网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在统一学制、统一专业和课程设置、统一招生、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考试考核等前提下,实现了对全国数十万学员的有效教学与管理,近年来还大力发展现代化远程教学手段,现已成为综合运用函授、面授、电教以及远程网络等多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实体,成为党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多渠道培训在职党员干部的一种有效形式,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十多年来,中央党校函授教育为党和国家培训了大批领导干部和合格人才,其中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和省、部、军级领导干部300多人,地、厅、局、师级干部5000多人,县、处、团级干部60000多名,使300多万名党员干部接受了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特别是最近几年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新的理论武装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党校学历,是一种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文化和业务知识、党性要求、领导素质和实践能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有关党校学历的待遇问题,在中发[1983]14号、中发
[1984]28号、中发[1985]24号、中发[1990]15号、中发[1994]5号、中发[1995]11号、中发[2000]10号等一系列文件中都有明确规定。中发[2000]10号文件特别明确指出:中央党校函授教育要参照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党校干部教育的特点,严格把握招生、教学、考试等环节,进一步搞好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员学完规定课程,并经过中央党校为主体,吸收组织、人事、教育部门参与组织的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取得党校函授教育学历,待遇参照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有关规定。
2005年12月,中央党校校委决定:鉴于党校函授学历教育的任务已经基本结束,自2008年起,中央党校函授学历教育停止招生,开始进入转型发展阶段。
第四篇:揭秘中共中央党校
揭秘中共中央党校
在中国内地什么地方,司机开车会最小心?曾经有一位外国的驻华记者给出过一个很有趣的答案:中共中央党校。他说自己去过中国很多地方,发现在中央党校里,司机开车会明显让着行人。“因为他们知道,行人当中说不准就有中共中央未来的总书记。”——胡锦涛就曾是中央党校83级的中青班学员。
中央党校历任校长也不乏由国家最高领导人兼任,比如毛泽东和华国锋,也有在成为最高领导人前担任中央党校校长职务的,比如胡耀邦,再比如曾经的学员胡锦涛在10年后又兼任了10年中央党校校长。
不过,这个似乎预示官员们大好前途的机构,此前处于一种“江湖流传着许多它的传说”,但其真面目掩藏在一层面纱背后的状态里,显得颇为神秘。
党内特殊地位
坐落于北京西北大有庄、与颐和园比邻的中共中央党校,从你站到党校门口,就会不断有人提醒你,大门口的校名是江泽民题写的,校园中的“实事求是”校训碑是毛泽东题写的,大礼堂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邓小平题写的。占地1200亩的中央党校,上个世纪80年代还是一个在地图上没有标识,用查号台查不出电话号码的保密单位,而如今它已经从封闭式办学转为开放式办学。不过,要进入中共中央党校的大门,还是必须要经过一个严格的手续。与一般的学校一样,中央党校有教学楼、办公楼、学员宿舍楼、体育馆、食堂、礼堂,大院里绿树成荫,园林、假山、人工湖错落有致,来来往往没几个人,显得格外幽静。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五点起都会播放一个小时的音乐,让学员们在下课后可以在校园里放松地散步、思考。
中央党校的常规班次主要包括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研讨班和师资培训班。进修班主要是轮训省部级、厅局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县(市)委书记,现在的进修班以研究式教学为主,学制为两个月。
培训班以系统的理论学习为主,主要是培训省部级后备干部,厅局级当中的中青年党员领导干部,以及新疆和西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学制略微长一些,要半年或者一年。
专题研讨班则根据内容需要,学制分别为一周、两周或三周,主要针对党的理论建设当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中央党校还是中共的一个主要智囊机构,有直接送中央有关领导的《思想理论内参》,也有内部发行的《理论动态》。上世纪70年代引发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就是在《理论动态》上发表。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中央党校就被看作是新兴思潮的策源地和风向标。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几次大的思想解放,都和中央党校或直接或间接地有关联。
1992年6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到中央党校就确立市场经济新体制作了报告,就当时的市场经济是姓社还是姓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论述。
这被认为是党的最高领导人在党的代表大会前到中央党校“吹风”的开始,其后的历次党代会前,最高领导人都要去中央党校“吹风”,这无形中增加了中央党校的影响。
或许正因为中央党校的这种特殊地位,很多外国政要也把在中央党校演讲作为他们访华的一个重要节目。2007年,正在中国出席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美国财长盖特纳,专程到中央党校演讲,就是由美方主动提出的。
学员不好当
坐在中央党校门口路边休息的一位修路工也知道,“上这儿来学习,回去就要升官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央组织部工作的李景田以函授学员的身份在中央党校学习,宿舍楼还是每一层楼一台电视、一部电话的状态。如果来一个电话,住在电话间旁边的那个学员像接线员似的,满楼地喊,谁谁谁来电话了。洗澡则是到一个大浴池里面去洗。
现在中央党校为厅局级学员提供的宿舍就好多了。约20平方米的单人宿舍里,陈设和一般酒店的房间没有区别,但里面的床、家具、卫生间、电视、空调、沙发都显得陈旧。与酒店房间最大的不同在于都有一个书柜,里面整齐码放着19本党校学员的教材,包括毛选、邓选、江选、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等。
宿舍楼的门口还贴着规章制度,要求学员们“不得留宿客人”,“晚上11点宿舍楼关门”。一位服务员说,这些制度都能得到很好的遵守。
河南济源市市长赵素萍就住在这样的宿舍里。她是中央党校2010年中青一班的学员。这个班有100多名学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厅局级党员领导干部,他们将在中央党校接受为期四个半月的培训。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晨练,七点半吃早饭,八点半上课。
中午短暂休息后,下午两点半上课,晚上七点半后还有讲座……下午下课以后,学员们通常会到体育馆进行一下锻炼。党校的体育馆包括网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游泳池等。体育馆一角的书店里,摆放着各类图书供学员们选购,大部分是经济管理、古典文集、养生保健、政治历史类的读物。已经判刑入狱的黄光裕的传记,四人帮的各种秘闻,也赫然在列。
虽然在党校学习不需要交学费,也可以免费住宿,但吃饭需要自己掏一部分钱。党校食堂的菜单非常诱人,以7月1日晚饭而言,光主食就有近20种,发糕、烧饼、枣荷叶,各种风味都有,热菜也有十几种,红烧肉、木耳奶白菜等等。晚饭后,党校经常为学员们安排各种讲座,一般安排在晚上 7点40分开始,那时候新闻联播刚刚结束。
这就是赵素萍在中央党校的学习生活:“课程非常紧,根本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而且学校对学员管理非常严格,外出必须请假,晚上11点前必须回宿舍。”
她属于中央党校里比较“打眼”的中青班的学员群体。在开办之初,中青班的学制为半年至三年,虽然明确了是培养后备干部的,但是“备”到哪一级的干部其实都有。
1995年以后,中共中央将中青班定位为为省部级领导干部培养后备力量。因而,对学员的选派也更加重视,从招生到审查,都由中组部直接把关。
李景田说,他前些天和一个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学员聊天,这名学员说,前些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有几个晚上不出去吃饭,就感到有压力,人们会说他人缘不好,没朋友。现在则不然了,出去吃饭反倒会有压力了。
教员也不好当
与教员相比,学员们都从“第一线”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的出访过不少国家,有的就是从国外学成归来的,教员的讲课能让学员佩服很困难。有的时候双方争论得面红耳赤,“说了一些互相很不尊重的话的情况都有”。
而且中央党校对教员还有严格的考评制度和竞争机制:每次课后,学员们都会拿着学校教务部发的教学评估表,对老师的观点阐述、教学态度等进行无记名评分。
如果有一位学员打分较低,这堂课的整体分数就会被拉下来。讲得好、得分高,上讲台的机会就多。分数最低的和低于8.8分的教员,下学期校方不会为其排课,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研究和备课后,校方才会重新安排。而外界对中央党校的教授们有特殊的看重。
在每次中共中央全会和党代会召开时,该校关键部门的教授们都会成为记者“宠儿”,要应对记者们的高频约访,尤其是被认为参与了有关筹备工作的学者们。
媒体的热情来自一贯经验:由于教授们经常和高级官员接触,高层的很多重要讲话都在中央党校发表,因此中央党校教授对趋势往往有更准确的理解。
真正吸引媒体的,是中央党校作为执政党理论智库的地位,比如经常参与党代会报告中相关理论部分的起草。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龚育之曾撰文说,郑必坚(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相继参加了十五大报告(负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十六大报告(负责前面总论部分)的起草,又参加了这期间各次中央全会的理论性纲领性决议的起草。这意味着接受采访的教授,或许就为他感兴趣的中央决策提供过智力支持。中新社曾经有一篇文章说,“被视为对十七大报告定调的‘6·25讲话’就是出自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大院。” 中央党校对教员们的要求是,讲课、公开发表的言论必须坚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都要和中央保持一致。对发表和中央不一致的言论的教员,李景田说,会“对他进行严肃批评教育”,也会“继续鼓励他在学术研究当中解放思想,大胆探讨”。
当年任职副校长的胡耀邦曾定下“四不”的原则,即“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装袋子”——虽然“课堂有纪律”,但是“研究无禁区”。王橙宇的博文
在中国内地什么地方,司机开车会最小心?曾经有一位外国的驻华记者给出过一个很有趣的答案:中共中央党校。他说自己去过中国很多地方,发现在中央党校里,司机开车会明显让着行人。“因为他们知道,行人当中说不准就有中共中央未来的总书记。”——胡锦涛就曾是中央党校83级的中青班学员。中央党校历任校长也不乏由国家最高领导人兼任,比如毛泽东和华国锋,也有在成为最高领导人前担任中央党校校长职务的,比如胡耀邦,再比如曾经的学员胡锦涛在10年后又兼任了10年中央党校校长。
不过,这个似乎预示官员们大好前途的机构,此前处于一种“江湖流传着许多它的传说”,但其真面目掩藏在一层面纱背后的状态里,显得颇为神秘。
党内特殊地位
坐落于北京西北大有庄、与颐和园比邻的中共中央党校,从你站到党校门口,就会不断有人提醒你,大门口的校名是江泽民题写的,校园中的“实事求是”校训碑是毛泽东题写的,大礼堂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邓小平题写的。占地1200亩的中央党校,上个世纪80年代还是一个在地图上没有标识,用查号台查不出电话号码的保密单位,而如今它已经从封闭式办学转为开放式办学。不过,要进入中共中央党校的大门,还是必须要经过一个严格的手续。与一般的学校一样,中央党校有教学楼、办公楼、学员宿舍楼、体育馆、食堂、礼堂,大院里绿树成荫,园林、假山、人工湖错落有致,来来往往没几个人,显得格外幽静。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五点起都会播放一个小时的音乐,让学员们在下课后可以在校园里放松地散步、思考。
中央党校的常规班次主要包括进修班、培训班、专题研讨班和师资培训班。进修班主要是轮训省部级、厅局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县(市)委书记,现在的进修班以研究式教学为主,学制为两个月。
培训班以系统的理论学习为主,主要是培训省部级后备干部,厅局级当中的中青年党员领导干部,以及新疆和西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学制略微长一些,要半年或者一年。
专题研讨班则根据内容需要,学制分别为一周、两周或三周,主要针对党的理论建设当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中央党校还是中共的一个主要智囊机构,有直接送中央有关领导的《思想理论内参》,也有内部发行的《理论动态》。上世纪70年代引发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就是在《理论动态》上发表。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中央党校就被看作是新兴思潮的策源地和风向标。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几次大的思想解放,都和中央党校或直接或间接地有关联。
1992年6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到中央党校就确立市场经济新体制作了报告,就当时的市场经济是姓社还是姓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论述。这被认为是党的最高领导人在党的代表大会前到中央党校“吹风”的开始,其后的历次党代会前,最高领导人都要去中央党校“吹风”,这无形中增加了中央党校的影响。
或许正因为中央党校的这种特殊地位,很多外国政要也把在中央党校演讲作为他们访华的一个重要节目。2007年,正在中国出席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美国财长盖特纳,专程到中央党校演讲,就是由美方主动提出的。
学员不好当
坐在中央党校门口路边休息的一位修路工也知道,“上这儿来学习,回去就要升官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央组织部工作的李景田以函授学员的身份在中央党校学习,宿舍楼还是每一层楼一台电视、一部电话的状态。如果来一个电话,住在电话间旁边的那个学员像接线员似的,满楼地喊,谁谁谁来电话了。洗澡则是到一个大浴池里面去洗。
现在中央党校为厅局级学员提供的宿舍就好多了。约20平方米的单人宿舍里,陈设和一般酒店的房间没有区别,但里面的床、家具、卫生间、电视、空调、沙发都显得陈旧。与酒店房间最大的不同在于都有一个书柜,里面整齐码放着19本党校学员的教材,包括毛选、邓选、江选、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等。
宿舍楼的门口还贴着规章制度,要求学员们“不得留宿客人”,“晚上11点宿舍楼关门”。一位服务员说,这些制度都能得到很好的遵守。
河南济源市市长赵素萍就住在这样的宿舍里。她是中央党校2010年中青一班的学员。这个班有100多名学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厅局级党员领导干部,他们将在中央党校接受为期四个半月的培训。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晨练,七点半吃早饭,八点半上课。
中午短暂休息后,下午两点半上课,晚上七点半后还有讲座……下午下课以后,学员们通常会到体育馆进行一下锻炼。党校的体育馆包括网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游泳池等。体育馆一角的书店里,摆放着各类图书供学员们选购,大部分是经济管理、古典文集、养生保健、政治历史类的读物。已经判刑入狱的黄光裕的传记,四人帮的各种秘闻,也赫然在列。
虽然在党校学习不需要交学费,也可以免费住宿,但吃饭需要自己掏一部分钱。党校食堂的菜单非常诱人,以7月1日晚饭而言,光主食就有近20种,发糕、烧饼、枣荷叶,各种风味都有,热菜也有十几种,红烧肉、木耳奶白菜等等。晚饭后,党校经常为学员们安排各种讲座,一般安排在晚上 7点40分开始,那时候新闻联播刚刚结束。这就是赵素萍在中央党校的学习生活:“课程非常紧,根本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而且学校对学员管理非常严格,外出必须请假,晚上11点前必须回宿舍。”
她属于中央党校里比较“打眼”的中青班的学员群体。在开办之初,中青班的学制为半年至三年,虽然明确了是培养后备干部的,但是“备”到哪一级的干部其实都有。
1995年以后,中共中央将中青班定位为为省部级领导干部培养后备力量。因而,对学员的选派也更加重视,从招生到审查,都由中组部直接把关。
李景田说,他前些天和一个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学员聊天,这名学员说,前些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有几个晚上不出去吃饭,就感到有压力,人们会说他人缘不好,没朋友。现在则不然了,出去吃饭反倒会有压力了。
教员也不好当
与教员相比,学员们都从“第一线”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的出访过不少国家,有的就是从国外学成归来的,教员的讲课能让学员佩服很困难。有的时候双方争论得面红耳赤,“说了一些互相很不尊重的话的情况都有”。
而且中央党校对教员还有严格的考评制度和竞争机制:每次课后,学员们都会拿着学校教务部发的教学评估表,对老师的观点阐述、教学态度等进行无记名评分。
如果有一位学员打分较低,这堂课的整体分数就会被拉下来。讲得好、得分高,上讲台的机会就多。分数最低的和低于8.8分的教员,下学期校方不会为其排课,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研究和备课后,校方才会重新安排。而外界对中央党校的教授们有特殊的看重。
在每次中共中央全会和党代会召开时,该校关键部门的教授们都会成为记者“宠儿”,要应对记者们的高频约访,尤其是被认为参与了有关筹备工作的学者们。
媒体的热情来自一贯经验:由于教授们经常和高级官员接触,高层的很多重要讲话都在中央党校发表,因此中央党校教授对趋势往往有更准确的理解。
真正吸引媒体的,是中央党校作为执政党理论智库的地位,比如经常参与党代会报告中相关理论部分的起草。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龚育之曾撰文说,郑必坚(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相继参加了十五大报告(负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十六大报告(负责前面总论部分)的起草,又参加了这期间各次中央全会的理论性纲领性决议的起草。这意味着接受采访的教授,或许就为他感兴趣的中央决策提供过智力支持。中新社曾经有一篇文章说,“被视为对十七大报告定调的‘6·25讲话’就是出自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大院。” 中央党校对教员们的要求是,讲课、公开发表的言论必须坚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都要和中央保持一致。对发表和中央不一致的言论的教员,李景田说,会“对他进行严肃批评教育”,也会“继续鼓励他在学术研究当中解放思想,大胆探讨”。
当年任职副校长的胡耀邦曾定下“四不”的原则,即“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装袋子”——虽然“课堂有纪律”,但是“研究无禁区”。王橙宇的博文
第五篇:一带一路中共中央党校
一带一路中共中央党校
核心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三个部分都提及“一带一路”,这充分说明“一带一路”既具有推动中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国内意义,又具有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世界意义。
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但是,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清楚、不理解的地方,甚至存在着误解与曲解。笔者去年对日本进行学术访问时,在与日本著名高校、智库以及研究机构的座谈中发现,日本对于“一带一路”的认知不多,且存在偏差。因此,我们仍有必要梳理一下“‘一带一路’是/不是什么”“‘一带一路’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等基础性重大问题,这不仅有助于“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也有利于促进中外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一带一路”的基本内涵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不断拓展合作区域与领域,尝试与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使之得以丰富、发展与完善,但其初衷与原则却始终如一。这是认知与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点与关键。
“一带一路”是开放性、包容性区域合作倡议,而非排他性、封闭性的中国“小圈子”。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中国认为,只有开放才能发现机遇、抓住用好机遇、主动创造机遇,才能实现国家的奋斗目标。“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正是基于这种认知与愿景,“一带一路”以开放为导向,冀望通过加强交通、能源和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以此来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这意味着“一带一路”是一个多元开放包容的合作性倡议。可以说,“一带一路”的开放包容性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区域性经济倡议的一个突出特点。
“一带一路”是务实合作平台,而非中国的地缘政治工具。“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成为人类共有的历史财富,“一带一路”就是秉承这一精神与原则提出的现时代重要倡议。通过加强相关国家间的全方位多层面交流合作,充分发掘与发挥各国的发展潜力与比较优势,彼此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区域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这一机制中,各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因此,“一带一路”从一开始就具有平等性、和平性特征。平等是中国所坚持的重要国际准则,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基础。只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合作才能是持久的合作,也才会是互利的合作。“一带一路”平等包容的合作特征为其推进减轻了阻力,提升了共建效率,有助于国际合作真正“落地生根”。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和地区环境,和平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本质属性,也是保障其顺利推进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些就决定了“一带一路”不应该也不可能沦为大国政治较量的工具,更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
“一带一路”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而非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一带一路”建设是双边或多边联动基础上通过具体项目加以推进的,是在进行充分政策沟通、战略对接以及市场运作后形成的发展倡议与规划。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中强调了建设“一带一路”的基本原则,其中就包括市场原则,即充分认识市场作用和企业主体地位,确保政府发挥适当作用,政府采购程序应开放、透明、非歧视。可见,“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主体与支撑力量并不在政府,而是企业,根本方法是遵循市场规律,并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来实现参与各方的利益诉求,政府在其中发挥构建平台、创立机制、政策引导等指向性、服务性功能。
“一带一路”是和现有机制的对接与互补,而非替代。“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国家要素禀赋各异,比较优势差异明显,互补性很强。有的国家能源资源富集但开发力度不够,有的国家劳动力充裕但就业岗位不足,有的国家市场空间广阔但产业基础薄弱,有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但资金紧缺。我国经济规模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居全球第一,优势产业越来越多,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装备制造能力强、质量好、性价比高,具备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综合优势。这就为中国与其他“一带一路”参与方实现产业对接与优势互补提供了现实需要与重大机遇。因而,“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以便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显然,它不是对现有地区合作机制的替代,而是与现有机制互为助力、相互补充。实际上,“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印尼全球海洋支点发展规划、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经济发展战略、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欧盟欧洲投资计划、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等实现了对接与合作,并形成了一批标志性项目,如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建设。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成果之一,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初步实现了深水大港、远洋干线、中欧班列、物流场站的无缝对接。该项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哈萨克斯坦“光明道路”党主席佩鲁阿舍夫就表示,在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的对接中,“一带一路”倡议有效推动了哈萨克斯坦乃至整个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各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开辟了广阔空间,创造了更多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是促进人文交流的桥梁,而非触发文明冲突的引线。“一带一路”跨越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但它带来的不是文明冲突,而是各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一带一路”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能合作与发展战略对接的同时,也将“民心相通”作为工作重心之一。通过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开展智力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等建设,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一带一路”建设民意基础更为坚实,社会根基更加牢固。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认为,“一带一路”建设非常重要,“它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桥梁和纽带,让人民跨越国界更好交流”。因而,“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相关国家民众加强交流、增进理解搭起了新的桥梁,为不同文化和文明加强对话、交流互鉴织就了新的纽带,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一带一路”的国际意义
“一带一路”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更为广阔。它不仅给参与各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合作红利,也为世界贡献了应对挑战、创造机遇、强化信心的智慧与力量。
“一带一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方向。当今世界,挑战频发、风险日益增多。经济增长乏力,动能不足,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发酵,发展鸿沟日益突出,“黑天鹅”事件频出,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地区动荡持续,恐怖主义蔓延肆虐。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严峻挑战正摆在全人类面前。这充分说明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出现了结构性问题,亟须找到新的破题之策与应对方略。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中国有能力、有意愿同时也有责任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面对新挑战新问题新情况,中国给出的全球治理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而“一带一路”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具体实践。“一带一路”强调各国的平等参与、包容普惠,主张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共同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正是本着这样的原则与理念,“一带一路”针对各国发展的现实问题和治理体系的短板,创立了亚投行、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新型国际机制,构建了多形式、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平台,这既能缓解当今全球治理机制代表性、有效性、及时性难以适应现实需求的困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局面,提振国际社会参与全球治理的士气与信心,同时又能满足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变革全球治理机制的现实要求,大大增强了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重大突破。
“一带一路”为新时期世界走向共赢带来了中国方案。不同性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具体的战略诉求与优先方向不尽相同,但各国都希望获得发展与繁荣,这便找到了各国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如何将一国的发展规划与他国的战略设计相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便成为各国实现双赢多赢的重要前提。“一带一路”正是在各国寻求发展机遇的需求之下,同时尊重各自发展道路选择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合作平台。因为立足于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本国际关系准则,聚焦于各国发展实际与现实需要,着力于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在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世界认可与赞誉的同时,也取得了日益显著的早期收获,给相关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给世界带来了走向普惠、均衡、可持续繁荣的信心。2016年10月开通的非洲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和2017年5月开通的蒙内铁路(蒙巴萨至内罗毕),成为中国在非洲大陆承建的两大极具影响力的世纪工程,受到许多非洲国家好评,被誉为“友谊合作之路”和“繁荣发展之路”。从中非合作的缩影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是一条合作之路,更是一条希望之路、共赢之路。
“一带一路”为全球均衡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提供了新平台。“一带一路”涵盖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实现了“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的统一,有助于推动全球均衡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着眼点,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推动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宏观政策协调。对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次搭中国经济发展“快车”“便车”,实现自身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性机遇,有力推动的南南合作的广泛展开,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南北对话,促进南北合作的深度发展。不仅如此,“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和方向,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完全能够加强对接,实现相互促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都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都试图提供机会、全球公共产品和双赢合作,都致力于深化国家和区域间的联系。他强调,为了让相关国家能够充分从增加联系产生的潜力中获益,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联系至关重要。就此而言,“一带一路”建设还有助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顺利实现。
写下了《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书的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说:“丝绸之路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作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必将会行稳致远,惠及天下。【版权声明】凡来源学习时报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学习时报所有。未经中央党校报刊社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如需使用请点击后方“获取授权”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