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

时间:2019-05-14 15:4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

第一篇:2018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A.卢梭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2、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3、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規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 B.阶级性 C.社会生产性 D.相对独立性

4、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A.社会生活 B.科学实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5、“再生产科学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表明教学活动具有()A.引导性 B.简捷性 C.直接性 D.实践性

6、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开态

7、我国字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音分是()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B.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

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A.陶冶法 B.示范法 C.锻炼法 D.说服法

9、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人皆具有先天的优良潜能,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之实现。由此,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发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称为()A.指导性教学 B.情景教学 C.非指导性教学 D.程序教学

10.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11.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A.课程评价 B.课程实施 C.课程组织 D.课程设计

12、维果茨基认为评价人类发展应该从四个层面进行,除了微观、个体、社会历史之外,第四个层面是()A.文化层面 B.系统层面 C.技术层面 D.规范层面

13、当人们听到一种自己觉得可怕的声音时。往往会感到发冷,甚至起鸡皮疙瘩。这种现象称为()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后像

14隐藏图形测验佥中,要求被试在较复杂的图开中(见图1中的右图)把隐蔽在其中的简单图形分离出来(见图1中的左图)。有些被试能排除背景因素的干扰,从复杂图形中迅速、容易地分离出(知觉到)指定的简单图形。这些被试的认知方式为()A.整体性 B.序列性 C.场独立性 D.场依存性

把隐蔽的简单图形分离出来,这些被试的认知方式为(2分)

15、学习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再学刁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比较顺利。这种迁移属于()A.零迁移 B.逆向迁移 C.负迁移 D.正迁移

16、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获得 D.刺激消退

17、初一学生许明努力学习就是想获得亲朋好友的赞扬。根据奥苏泊尔的相关理论,驱动许明行为的是()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成就内驱力

18、沙赫特一辛格的情绪理论认为,对情绪产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环境 B.生理 C.刺激 D.认知

19、在对学生李刚网络成瘾的干预中,老师要求在手腕上套一根橡皮筋,一旦感觉自己想上网就用力拉橡皮筋弹自己。这位老师所要求的方法称为()A.强化干预法 B.厌恶干预法 C.转移注意法 D.延迟满足法

20、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其中,正确的是()A.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B.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 C.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 D.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

21、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按照富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自我阶段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3、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4、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

25、学生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27、简述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8、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

29、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类?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材料: 开学不久,班主任贾老师发现明同学不喜欢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贾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明然有不少缺点,但也有优点,需要肯定和鼓励。于是,贾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也有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找自己的优点,如实向我汇报,不然我可就 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明朗找到贾老师,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贾老师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茉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学习科学文化只是,需要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明朗脸上露出了微笑。从此,明朗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1)结合材料,谈谈贾老师主要遵循了哪一德育原则?(6分)(2)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2分)

31、材料

下面是有关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 情景1: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当张欣一推开家门时,着急的妈妈便过去说了她几句,话里没有任何指责的意思,只是嘱咐女儿不要回来太晚了。但是,张欣顿时暴跳如雷:“你不相信我!”她叫道:“你们总是告诉我该做什么,你们根本就不相信我!”她的情绪非常激动,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

情景2:初二学生王芳丰非常喜欢好朋友丽丽,在她眼里,丽丽简直就是个完美的人,她不容同学说丽丽的坏话。可是有一天,当王芳听说好朋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告诉了别人,便匆匆找到了丽丽,对着她大声呵斥,指责她是一个骗子,再也不信任她了。

情景3:初三数学模拟考试试卷发下来,岳勇取得了他上初三以来最好的成绩,他非常高兴,兴奋不已,真想大声欢呼。但当他得知本次考试中大多数同学都考的不好时,他控制了自己内心的激动,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中学生的情绪发展的主要特点。(9分)(2)如何知道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9分)

二、辨析题 参考答案:

22.答案:此题说法正确。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其中相对独立性包括三方面,分别是: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

23.答案:此题说法正确。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途径。

24.答案:此题说法错误。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它是主动的,是注意的重要品质;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它是被动的,是注意稳定性相反的一种现象。不能将二者混同,故上述说法是错误的。25.答案:此题说法错误。知识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并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影响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学习进度。但是知识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故上述说法不正确。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材是直接反映教学内容的,所以在内容上一定要准确无误。同时各学科教材还必须体现一定思想性,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科教学中,力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2)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要求的统一。教材体现为传授知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所以编写教材时既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顺序,还要符合知识的逻辑 顺序。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教材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易懂性。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所以教材内容的叙述要简明、准确、生动,标题、结论要醒目,字体大小、用词要适当。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读懂教材。

(4)理论与实践统一。教材既要有理论,又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教材要结合实际材料来论证理论。使学生通过教科书的学习既学会了理论,又能较好地应用理论。

(5)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搜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6)教材应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倾向。27.参考答案:(1)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心班主任工作;(3)品行端正,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4)教育思想端正,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教学能力;(5)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28.参考答案:(1)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 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学习动机的功能 ①激活功能 ②指向功能 ③维持功能 29.参考答案: 加涅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把学习分为如下五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智慧技能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

(3)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 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4)态度指对人、事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对家庭、社会关系的认识,对某种活动产生的情感等。

(5)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如体操运动、写字技能,它也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1)材料中体现的德育原则是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材料中贾老师能够了解到并认可学生心肠好、乐于助人、力气大等优点,同时也教导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了这一原则。(2)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③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31.参考答案:(1)青少年情绪体验跌宕起伏、剧烈波动。具体表现在:

①爆发性和冲动性。情景一中的张欣在妈妈表达了关心之后“暴跳如雷”,情景二中的王芳对好朋友“大声呵斥”,都是情绪外化的表现,体现出了爆发性、冲动性的特点;②外露性和内隐性。一方面中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同时由于自控能力的增强而表现出一定的内隐性。情景三中的岳勇成绩满意很想大声欢呼是情绪外露性的表现,但在同学面前能表现出“若无其事”体现了情绪的内隐性。除此之后,中学的情绪还具有不稳定性和两极性、心境化和持久性的等特点。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关注青少年的阶段性特征。

(2)采用正确恰当的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情绪调节:

①敏锐觉察情绪;②平和接纳情绪状态;③正确调整情绪;④有效表达情绪;⑤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

第二篇:2014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2分)

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A.延续性B.模仿性C.社会性D.永恒性

2.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

C.社会文化传统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顺序性B.稳定性C.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

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个别差异性

5.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6.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

7.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A.分科课程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8.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易度D.区分度

9.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那一教学原则()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0.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11.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实际练习法D.情感陶冶法

12.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A.适应B.对比C.联觉D.综合13.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

A.整体性B.稳定性C.独特性D.功能性

14.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分化抑制D.延缓抑制

15.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绘成()

A.波浪线B.斜线C.U型曲线D.倒U型曲线

16.孙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

A.强迫症B.焦虑症C.抑郁症D.恐怖症

17.学生的识记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

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现行组织者D.互相协助

18.小东在解决了困扰了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效能感

19.小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决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是()

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消退法D.合理情绪法

20.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

A.有效说服B.树立榜样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

21.田和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组织班级同学认真学习,她的这些品质属于性格里面的哪种特征()

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意志特征D.情绪特征

二、辨析题(每题8分,共32分)

22.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23.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24.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25.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学校教务活动的基本环节

27.简述德育过程的节本规律

28.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

29.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四、分析题(每题18分,共36分)

30.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从小很自卑和孤独,随着他的成长在老师和父母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成就。

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18分)

31.材料:

学生A:中学学习英语语法对以后学习英语帮助很大

学生B:平面几何学的好,后来学习立体几何就简单了,知识之间有很大联系 学生A:不光知识这样,弹琴也是,会弹电子琴,学钢琴也快

学生B:可有时候也不一样,会骑自行车反而影响骑三轮车

学生A:有意思,学习很奇妙

(1)请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用到的学习原理。(10分)

(2)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8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第三篇:2012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解析

2012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 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是()

A.调查法

B.访谈法

C.历史法

D.实验法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我国2006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

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6.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社会课程

7.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课程标准

D.课程说明

8.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是()

A.儿童、教材、活动

B.教师、活动、经验

C.儿童、活动、经验

D.教师、经验、教材

9.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

A.生产经验

B.生活经验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0.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赞可夫

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注意分散 D注意转移

12.杨柳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属于()

A注意分配 B注意广度 C注意分散 D注意转移

13.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例举了 棉籽、橡树籽等不可食果实的例子。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A变式 B范式 C原型 D演绎

14.“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集中思维

15.某中学一次教学考试中,陈鹏是唯一满分的学生。当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陈鹏内 心非常高兴,但他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应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A稳定性 B持久性 C掩饰性 D短暂性

16.肖晓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7.某生近期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容易自我否定、甚至产生自杀念头。他 的主要问题是()A焦虑 B强迫 C抑郁 D恐怖

18.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帮助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进行放松 训练,从而缓解他的考试焦虑。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理性-情绪疗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19.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 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到()A服从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20.学生兴趣小组的纪律主要属于()A教师促成纪律 B群体促成纪律 C任务促成纪律 D自我促成纪律

21.李老师坚信自己能教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主要反映了他具 有很高的教学()A认知能力 B监控能力 C操作能力 D效能感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四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2.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23、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成正比

24、学习迁移是学校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25、个体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

27.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说服教育法有哪些要求?

28.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29.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8 分,共36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我就英语cock&clock 这篇材料进行了认真备课,对上好这节课充满了信心。当我给学生板书单词“cock(公鸡)”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班上一个男孩子突然站了起来,恶作剧式的怪声怪气地向我问道:“老师,有没有母鸡啊?”全班立刻哄然大笑„„ 当时我窘迫极了,作为一个新教师,从未遇到这种情况,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生气归生气,但我并未表现出来,经过短暂的思考,我有了主意„„。我沉静地看着这个学生,继续对全 班同学清晰地说:“同学们,在英语中,同样有cock(公鸡),也有hen(母鸡),chicken(小鸡)”,说着,将母鸡、小鸡的单词板书下来。这种做法,同学们感到意外,但他们很安静。我接着说道:“这位提问的同学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来,我要表扬你,但同时还要批评你,一是发言不举手,二是说话怪声怪气。同学们,你们知道说话的语气对表达词义的作用吗?”

我又给同学们举出了几个同样的词语因语气不同可能会表达不同词义的实例。接下来的讲课非常顺利,同学们屏神静气的听讲,连那位顽皮的男孩子也安静地坐着,不好意思地看着我,仿佛是在向我道歉„„。

问题: 材料中的“我”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试加以分析。(18 分)

31.材料:

学生张琼进入青春期后,非常关注自己的相貌,但她认为自己长相难看,不被人喜欢。看到同学聚在一起咯咯的笑,她就认为她们在笑话自己;在寝室里,若听到同学在谈论某某长得漂亮,会以为是在影射自己;上课未被老师点名发言,也会认为老师嫌自己难看不愿意点自己。所有这一切致使她郁郁寡欢,不愿意与同学沟通交流,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问题: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张琼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18 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凯洛夫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他主编的《教育学》系统地总结了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验,批判地吸收了教育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2.【答案】A。解析:干扰项是C,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

3.【答案】C。解析:考查教育研究方法中历史法的概念。

4.【答案】B。解析: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而在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并且相对立。

5.【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6.【答案】A。

7.【答案】C。解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8.【答案】C。解析:杜威反对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倡导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并提出了 “儿童”、“活动”、“经验”的“新三中心论”。

9.【答案】D。

10.【答案】B。解析: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11.【答案】A。

12.【答案】C。解析: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 象上去的现象。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C。

16.【答案】A。解析:多血质的典型特征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17.【答案】C。18.【答案】B

19.【答案】D。解析:品德的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20.【答案】B。解析:学生兴趣小组属于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促成的纪律是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属于集体促成的纪律。

21.【答案】D。

22.【答案】×。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23.【答案】×。解析: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而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领域。知识与能力是互动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会更好地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能力又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知识是能力转化的基础与前提,没有知识的吸收与积累,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对知识的获得又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能力越强,获得知识越快、越多。机械地说知识与能力成正比,说法有失片面。

24.【答案】×。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习迁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如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正迁移对学习起促进的积极作用,负迁移对学习起干扰、阻碍的消极作用。由此,笼统地说学习迁移对学习新知识起促进作用是不准确的。

25.【答案】×。解析: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所以二者不一定完全一致。

26.【参考答案】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其中,教学科目的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内容。27.【参考答案】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都相互配合、综合运用。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这是提高说服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条件。针对性即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心理状态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说服教育。

(2)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感染性是指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以达到师生双方心理相容,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要使说服教育具有感染性,一要从爱护和关心中学生出发,抱着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设身处地地为中学生着想,循循善诱、推心置腹、坦诚相见,而不能以惩罚等手段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二要使说服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说服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迪、获得提高;同时选用的内容、表述的方式要生动有趣,使他们喜闻乐见,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使说服真诚自然,不能言不由衷或装腔作势。

(3)说服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所谓科学性,即阐述的道理必须符合客观真理、符合实际,要对学生讲实话。所谓艺术性,即要灵活运用说理的方法和方式。这就要求讲的道理符合客观实际,所举事例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或歪曲的;注意营造相宜的环境和气氛,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加强语言修养,讲究言词和方式。

28.【参考答案】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根据迈克尔等人1990年做出的分类,可将学习策略分为三部分:

第一类是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第二类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第三类是资源管理策略,是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29.【参考答案】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

第一阶段:0~18个月左右为婴儿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18个月~4岁是儿童早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

第三阶段:4~6岁是学前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主动对内疚,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第四阶段:6~12岁是学龄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勤奋对自卑感,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第五阶段:12~20岁是青年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该阶段的目的是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

第六阶段:20~24岁是成年早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亲密对孤独,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第七阶段:24~50岁是成年中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充沛感对颓废感,该阶段的目的是获得充沛感,避免停滞感。

第八阶段:50岁以后是成年晚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完善对绝望,该阶段的目的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30.【参考答案】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首先,该老师既将备课知识系统地传授给了学生,还对课堂上学生的“刁难”灵活处理,对该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体现了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此外,该教师善于利用提问的方式,将词语语气使用的知识通过启发性教学原则很好的体现了出来。

31.【参考答案】

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个激动而且混乱的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素质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特殊的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方面疾风骤雨式的千变万化,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材料中张琼的典型心理问题是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常常把别人无意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已的轻视或嘲笑。自我意识强烈,自尊的要求迫切,产生了强烈的不安、焦虑和恐惧,造成神经过敏、多疑,最终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

对怀有自卑感的人,应摆脱孤立无援,独自苦恼的状态,将自己的困惑向周围人诉说,帮助分忧解愁,体谅,理解其苦恼心情,争取周围人及家属的“共鸣性理解”,对消除自卑感具有良好作用。

同时,要针对自己的弱点制订一个逐步训练的计划,并坚持不懈地执行,提高语言技巧及社交手段.也可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发觉别人也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十全十美,对自己又并无歧视之意,也就不再“自惭形秽”了。

第四篇:2016上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6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

单选题

1.【题干】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选项】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过程

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答案】C

2.【题干】如果让六个月婴儿学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说明()。

【选项】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B.遗产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觉得论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答案】A

3.【题干】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选项】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答案】B

4.【题干】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执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选项】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中间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A

5.【题干】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全做完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选项】

A.生产性

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

【答案】C

6.【题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选项】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

【答案】B

7.【题干】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他们属于()。

【选项】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形课程

【答案】D

8.【题干】王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镭”元素时,向学生们介绍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现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体现了拿一教学原则?()

【选项】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B

9.【题干】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选项】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D

10.【题干】班主任李老师接受一个新班后,针对该班纪律散漫、学风懈怠的情况,首先运用板报、墙壁等媒介做好舆论宣传,建立良好的班风,同时以真诚的爱感化学生,促使学生积极进取。一个学期下来,该班班风、学风焕然一新。李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

【选项】

A.个人修养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情感陶冶法

【答案】D

11.【题干】初二(1)班下王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个漫画,并写上“班长是班主任的小跟班”。班主任冯老师看了,发现漫画真画出了自己的特征,认为他有绘

绘画天赋。于是请他担任班上的板报和班刊绘画编辑,并安排班长协助他。在班长的帮助下,小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后来还圆了他考取美术专业的大学梦。

冯老师遵循的主要德育原则是()。

【选项】

A.疏导原则

B.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答案】C

12.【题干】小明看书时可以“一目十行”,而小华则“一目一行”。这反映了他们在哪种注意品质上存在差异?()

【选项】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稳定

D.注意转移

【答案】A

13.【题干】小红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从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一题多解。小红的思维方式属于()。

【选项】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具体思维

【答案】B

14.【题干】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做孩子看待。这说明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

【选项】

A.平衡性

B.独立性

C.闭锁性

D.动荡性

【答案】B

15.【题干】小亮在解决物理习题时,能够把各种解法逐一并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小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

【选项】

A.启发式

B.推理式

C.算法式

D.归纳式

【答案】C

16.【题干】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张的道德判断处于()。

【选项】

A.惩罚服从取向

B.相对功利取向

C.寻求认可取向

D.社会契约取向

【答案】D

17.【题干】小黄在学习时关注的是知识的内容和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奖励。根据成就目标理论,小黄的目标导向属于()。

【选项】

A.成绩趋近

B.成绩回避

C.掌握趋近

D.掌握回避

【答案】C

18.【题干】中学生小孙近期心理很矛盾,觉得未来的自己应该是一名科学家,但又觉得能力有限,遥不可及。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当前他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选项】

A.获得勤奋感

B.克服内疚感

C.避免孤独感

D.建立同一性

【答案】D

19.【题干】孟老师近期工作比较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有的尊重。依据职业倦怠的特征,孟老师的这些表现属于()。

【选项】

A.情感枯竭

B.去个性化

C.成就感低

D.知识枯竭

【答案】B

20.【题干】中学生小华和几个同学为了参加全省航模大赛,组成了航模小组,他们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达成了共识,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赛行为。这种情况下,小组成员遵循的纪律属于()。

【选项】

A.教师促成 B.群体促成 C.任务促成 D.自我促成 【答案】C

21.【题干】晓玲性格内向,平时不敢同教师讲话,遇到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求教。偶有一次,她向杨老师求教,杨老师耐心解答了问题,并对她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经过多次这样的教学交往,晓玲学会了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杨老师改变晓玲行为的方法属于()。

【选项】

A.强化法

B.自控法

C.脱敏法

D.放松法

【答案】A

二、辨析题

22.【题干】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

【答案】错

误。教育目的的确定除了人自身的发展需求这个因素以外,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此外,不同教育者的教育思想也应该作为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

【考点】教育目的的理论

23.【题干】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答案】错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考点】德育过程

24.【题干】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就会持久保存。

【答案】错误。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一种,处于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因而它符合短时记忆的特点,不会持久保持。

【考点】记忆的分类

25.【题干】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答案】错误。智商与学习成绩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即智商越高,一般学习成绩越好;智商越低,一般学习成绩越差。但它们并不是因果关系,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个人的努力程度等因素。此外,智商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智力受遗传影响较大,智商保持相对稳定,但智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考点】中学生智力发展

26.【题干】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案】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第四,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考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27.【题干】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答案】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动力的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

28.【题干】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案】(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心理发展观

(3)内化学说

(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考点】中学生认知发展

29.【题干】简述动作技能培养的途径。

【答案】(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考点】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四、材料分析题

30.张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吸水的知识时,首先要求同学动手做个实验:将两块萝卜分别浸泡在两个装有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浸泡后取出并观察萝卜的变化,结果发现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变蔫了,而泡过清水的萝卜变水灵了,张老师用下方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失去水分,泡过清水的萝卜吸收水分。

张老师接着进一步提问:谁能概括出萝卜什么状态下失水?什么状态下吸水?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张老师总结说明植物吸水的原理: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洛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反之,细胞则吸水。接着,张老师布置小组讨论:为什么盐碱地一般种不好庄稼?如果你种的植物出现“烧根”现象,你需要追肥还是浇水,为什么?

最后张老师请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题干】张老师釆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张老师让同学说通过自己动手做两个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得出萝卜在两种不同液体中的不同反应。

(2)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张老师通过非常形象直观的示意图展示了实验的结果,即体现了演示法

(3)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张老师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即体现了该方法。

(4)发现法;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 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最后得出原理。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即体现了发现法的运用。

【考点】教学方法

2.【题干】张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即体现了发现法的运用。

(2)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张老师通过示意图让学生直观看到实验呈现的结果即体现该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 的目的。张老师在最后布置的小组讨论的作业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盐碱地一般种不好庄稼,使学生将课本当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考点】教学原则

31.中学生晓雯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与同学都很喜欢她。但她需要进行选择与决策是,总是拿不定注意,处于矛盾中。例如,有同学建议晓雯竞选班长,她也有此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她渴望参加,却又担心无法完成教师交给她的创建班级环境规划的任务,日常生活中,晓雯也常常要参加集体活动还是温习功课拿不定主意;在专业选择问题上,她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

1.【题干】请运用动机冲突相关知识分析晓雯的问题。

【答案】晓雯的冲突类型包括了趋避冲突和双趋冲突

趋避冲突指某一事物对个体具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二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所谓“想吃鱼又怕鱼刺”就是这种冲突的表现。晓雯有竞选班长的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的冲突就是典型的趋避冲突的体现;

双趋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形成强度相同的二个动机。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其中的一个目标,此时个体往往会表现出难于取舍的矛盾心理,这就是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是双趋冲突的真实写照。晓雯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的冲突就是双趋冲突的体现。

【考点】冲突类型

2.【题干】假如你是晓雯的班主任教师,你如何帮助她?

【答案】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常常遇到各种动机冲突。如果对动机冲突不能很好处理,就会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使人陷入困惑和苦闷之中,甚至颓废和绝望,无力自拔。动机冲突不但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还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甚至使人的精神状态趋于崩溃,乃至行为失常。作为晓雯的班主任,应该加强对晓雯意志果断性的训练,使其在应对冲突时能够果断的做出决定。

【考点】冲突类型

第五篇: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师说》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智育与体育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小学生常常“好心办坏事”,其原因主要是:

A。道德情感不深 B。道德意志不强 C。道德认识不足 D。道德自律不够

4、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为: A.1982年 B。1986年C。2000年 D。2006年

5、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B。长期性C。示范性D。复杂性

6、在教育研究中,透过单向玻璃进行的隐蔽性观察属于

A。显性观察 B。参与性观察 C。隐性观察 D。非参与性观察

7、如果发现有人煤气中毒,首先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①立即打开门窗,给房间通风;②给中毒者饮水,防止口渴;③给中毒者盖上衣服保暖;④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在板书写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运用的感觉规律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 C。感觉补偿 D。感觉对比

9、小学生既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想被老师惩罚,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10、小学生在学习了四边形之后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归属学习D。并列学习

11、儿童道德是从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提出这一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罗杰斯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佛洛伊德

12、对小学生进行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时,采用的思想放松方法主要属()A。行为疗法 B。艺术疗法 C。认知疗法 D。精神分析疗法

13、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课程属于()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运作的课程

14、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被烧死。这一比喻运用到教学上,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5、张老师对《匆匆》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将“体会时间的宝贵,并珍惜时间”作为教学目标这一。该目标属于()。

A。知识性目标 B。过程性目标 C。技能性目标 D。情感性目标

16、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和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内容。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A。垂直组织 B。横向组织 C。纵向组织 D。螺旋式组织

17、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课件、视频、投影、模型等教学资源属于()A。教材 B。教案 C。教参 D。教科书

18、教学目标与任务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实现技能、技巧性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A。陶冶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讲授法

19、以评价对象自身的状况作为参照标准,对其在不同时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定。这种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个体差异评价 20、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也属于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1—5BDCBB

6—10DBDBB 11—15BCABD 16—20BACDC 2015教师资格答案 ※ 教师资格真题 ※ 题库对答案 单项选择题

1.【题干】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求同存异 2.【题干】“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3.【题干】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A.复杂性B.延续性C.创造性D.示范性

4.【题干】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学校B.少年宫C.同学D.社会

5.【题干】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A.修业年限B.教学大纲C.课程标准D.课程设罝

6.【题干】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A.揉搓受伤手指B.吃止痛消炎药C.冷敷受伤手指D.热敷受伤手指

7.【题干】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觉()。A.经验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

8.【题干】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的进行教学 B.教学内容应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以更好的促进发展

D.教学应同时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9.【题干】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这种需要属于()。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10.【题干】“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明()。

A.需要对能力有影响B.动机对能力有影响C.性格对能力有影响C.气质对能力有影响

11.【题干】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A.学习焦虑B.习得性无助C.自我估价降低D.认知功能障碍

12.【题干】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能够解决“7×8=56”这个问题的儿童属于()。A.前运算阶段B.直观动作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 13.【题干】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①国家课程②地方课程③必修课程④选修课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题干】林老师教学《借生日》时,先板书“生日”,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日是哪一天?又是怎样过生日的?接着又板书“借”,并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为什么要借生日?”“生日能借吗?”这种导入方法是()。

A.故事导入B.情境导入C.悬念导入C.直接导入

15.【题干】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主要采用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教学

16.【题干】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校内或校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演示法C.读书指导法D.实习作业法

17.【题干】曹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同学们感到很自豪,曹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18.【题干】在教育理论中,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A.结果与过程的关系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目标与手段的关系D.内容与方法的关系 19.【题干】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A.研究学生B.设计作业C.设计评价D.指导学法

20.【题干】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同互助,已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A.掌握学习B.合作学习C.探索学习D.发现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2.A【解析】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B【解析】教师劳动的延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

4.A【解析】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5.A【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C【解析】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7.D【解析】题目是叙事研究的定义。

8.A【解析】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要先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提升。

9.C【解析】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关心,是一种归属感和爱的需要的体现。10.C【解析】勤奋是性格的态度特征,笨是性格的理智特征的体现。

11.B【解析】习得性无助感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12.D【解析】小学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

13.A【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标准里面的规定的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14.C【解析】题干中老师不断通过提问的方式,借生日能“借”吗?进行设疑?引起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

15.A【解析】古代采用个别教学组织形式。到了17世纪初才产生班级授课制。

16.D【解析】实习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又称实习作业法。17.D【解析】题干中的自豪感,也是教师向学生传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思想性。

18.B【解析】教学时教育的一种途径,除了教学,教育还有其他的途径。所以他们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9.A 20.B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共同”“任务分解”体现了合作学习。2015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1、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原理》C.《论雄辩家》 C.《论演说家的教育》

2、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卢梭

3、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 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

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 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

4、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

A.演说家 B.智者 C.军人和武士 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5、“唯上智与下想不移”、“中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儿童学理论

6、在当代,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7、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

A.甄别与鉴定 B.选拔与淘汰 C.促进学生分流 D.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

8、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与评价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9、教师不能满足“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强调教学应重视()

A.传授知识 B.发展能力 C.培养个性 D.形成品德

10、王军写了保证书,决心遵守《中学生守则》,上课不再迟到,但是冷,王军冬天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至于再次迟到,对王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

A.道德认识水平B.道德情感水平C.道德意志水平D.道德行为水平

11、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12、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増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的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13、学生小辉由于会打羽毛球,很快就学会了打网球,这种现象为()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14、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小磊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识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内驱力

15、初中生晓敏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晓敏的认识方式属于()A.冲动型 B.直觉型 C.继时型 D.同时性

16、初中生小黄热爱班集体,学习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小黄的这种性格特征属于()

A.态度特征 B.理解特征 C.情绪特征 D.意志特征

17、高三学生小辉因一次模拟考试失败,就认定自己考不上理想中的大学,感觉前途无望,根据理性情绪疗法原理,小辉的这种不合理信念属于()

A.主观要求 B.相对化 C.糟糕至极 D.片面化

18.小李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对权威应绝对的尊敬和顺从。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李的道德发展处于()

A.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遵守法则取向阶段

19.小强高考落榜了,他经过认真总结,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发现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决定继续努力,明年再考,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A.情绪宣泄 B.精神升华 C.行为补偿 D.认知改变

20.张老师课前宣布:“今天讲的课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纪律属于()

A.自我促成的纪律 B.任务促成的纪律 C.规则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21.罗森塔尔效应说明,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是()

A.教师的人格特点 B.教师的教学水平C.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D.教师的威信 DCACBBD BBCDCAB CACACBC 2015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A.知识,技能和技巧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 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

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有目的地培养人 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

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A.六三分段设置 B.五四分段设置 C.九年整体设置 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

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A 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 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课程标准 D.教科书

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A.直观性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10、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

11、张老师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促使学生思想转变。这种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B.品德评价法 C.个人修养法 D.情感陶冶法

12、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看到的画面意义。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A.理解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13、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几十秒。这种记忆现象是()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内隐记忆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提供

14、中学生晓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或重量,而是取决于钟摆的长度。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晓波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达到()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5、小丽是一名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和诚实正直的学生。这主要反映了小丽的那种性格结构特征()

A.态度特征 B.情感特征 C.情绪特征 D.意志特征

16、中学生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A.相对功利取向 B.避罚服从取向 C.寻求认真取向 D.遵守法规取向

17、中学生晓华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也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现象属于()

A.退行 B.投射 C.升华 D.文饰

18、教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A.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教学认知能力 D.教学反思能力

19、初二五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

A.人际纪律阶段 B.自我服务阶段 C.自我约束阶段 D.相互协调阶段 20、董老师总是希望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爱与被爱的需要。董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种课堂管理取向()

A.建构取向 B.行为取向 C.认知取向 D.人本取向

21、中学生小阳总认为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任何事情都会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这让他非常苦恼,希望后得到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如果对小阳进行心理辅导,最可行的办法是()

A.放松训练法 B.系统脱敏法 C.理性情绪法 D.代币强化法

BCABC

DBDAC

BABDA

BBCADC

下载2018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