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形成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5:3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4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形成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4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形成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第一篇:24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形成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形成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格局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生委,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计生委,解放军、武警部队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人口计生委,委机关各单位,各直属、挂靠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以下简称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推动流入地和流出地落实各自职责,形成部门、区域之间的协作机制,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促进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形成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格局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近年来,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工作的要求,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实现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布局出发,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和服务模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效。但是,由于认识上的欠缺,政策上的差异以及体制上的障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到位,部门资源不能有效共享,流入地、流出地责任不落实,各地、各部门各自为政,信息沟通不畅、协调配合不力的状况未能根本改变。

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管理成本增加,工作效率降低,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不到位。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比重大、出生性别比偏高、免费服务不落实等问题十分突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已经成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会影响中央《决定》和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的落实,制约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因此,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刻不容缓。各地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一盘棋”格局的形成。

二、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的基本原则

各司其职、责任共担。落实法律法规对现居住地和户籍地的各项工作要求,以现居住地为主,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密切配合,共同承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责任。

协调配合、多方共赢。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协作,做到管理互补、服务互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实现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和服务的目标。

规范管理、优质服务。从协调相关政策、规范工作程序、统一服务标准入手,逐步建立统一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规范,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创造政策制度环境。

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立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现状,集中解决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探索不同类型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模式,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的建立。

三、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的基本内容

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格局是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决定》的要求,党政领导统筹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互通信息,流入地和流出地互动互补、各司其责,以区域协作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一)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本地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中,将相关部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推动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及《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核查通报制度,形成政府主导、统筹协调、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格局。

(二)落实流入地责任,强化属地化管理。流入地要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人口总数,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属地的经常性工作范围,实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要定期检查用人单位、房屋出租人依法履行相关管理服务责任情况,要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登记建档制度,为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免费服务。要充分利用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平台,采取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等方式,提供便民服务。

(三)落实流出地责任,加强源头管理。流出地要发挥源头管理的优势,做好外出人员的登记、宣传、教育,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相关工作。要依法落实流出人口及其家庭应该享有的奖励优惠政策。要严厉查处、公开曝光各种强令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返乡孕检、跨省设立管理站开展孕检和乱收费等侵害流动人口权益的违法行政行为。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家庭的上门访视工作,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帮助计划生育留守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四)强化双向配合,建立层级协调机制。流入地要及时将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的管理和服务情况通报给流出地,流出地要及时向流入地提供、反馈流出人口相关信息。要建立两地间密切协作的案件查办制度。要建立层级协调机制,两地协作中的争议,在本级协商无效的情况下由上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协调解决。国家人口计生委负责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相关协调工作,并及时研究解决流入地和流出地协作中反映突出的问题。

(五)推动多地合作,建立完善区域协作机制。各地要根据流动人口的总量、流向、趋势等实际情况,加强和推进两地或多地的区域合作,通过签订区域协作协议、建立信息通报和区域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形成合作共赢的长效协作机制。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重点地区应积极开展区域协作,创新协作模式,带动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六)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便捷高效的工作平台。依托“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完善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开展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点对点”试点,逐步形成以国家流动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为主体、以各省育龄妇女信息系统为依托,与相关部门信息联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平台。

四、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协调机制。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推动地方政府将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纳入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制度,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和综合协调各业务部门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经费保障机制。各地要按照中央《决定》和国务院5号文件的要求,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人口总数,按照户籍人口的标准,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经费纳入各级财政正常的预算支出范围,实行专款专用。要在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

(三)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各省(区、市)和流动人口较多的市、县级人口计生部门要设立专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专职工作人员。乡镇、街道及社区应按照常住人口的规模比例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要建立和完善与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

(四)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监督考评机制。要按照“建立以流入地为主的目标管理双向考核制度”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国家人口计生委要组织对各省(市、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检查评估。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工作状况,把考核评估与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促进相关部门落实职责,引导基层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地区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

第二篇: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

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的通知

人口政法„2011‟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计生委: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深入推动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工作,国家人口计生委决定,自2011年开始,在全国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现将《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开展创建活动中遇到的有关具体问题请及时与国家人口计生委政策法规司联系。

附件:

1.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标准

2.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申报表

国家人口计生委

二一一年五月五日

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

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深入推动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工作,国家人口计生委决定,自2011年开始,在全国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基本要求,从人口计生工作实际出发,大力加强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建设,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典型引路,逐步推动人口计生行政执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人口计生依法行政水平,促进人口计生事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加强基层依法行政工作,建立人口计生依法行政长效工作机制,使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效能显著提高,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教育和培训,提高广大人口计生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全面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完善行政执法告知、说明理由、回避、调查取证等制度,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思路和方法,加大便民维权力度,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人口计生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机制。

(四)深入开展“阳光计生行动”,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调查、处理群众和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加大执法责任追究和问责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组织领导

国家人口计生委依法行政与利益导向机制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政策法规司负责具体实施,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这项活动,设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创建活动稳步开展。

四、示范乡镇(街道)的申报和管理

(一)申报。

申报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的,应于每年9月30日前填写申报表。申报单位应当对申报材料的客观性、真实性负责。

(二)审核。

所在县(市、区)应当对乡镇(街道)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省级和地市级人口计生部门结合日常工作和考核,对申报材料提出审核意见。省级人口计生部门应当于每年10月31日前向国家人口计生委推荐示范乡镇(街道)候选名单。

(三)命名。

国家人口计生委采取书面审查和实地抽查验收的方式,对示范乡镇(街道)进行复核,符合标准的,列入全国人口计生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候选名单。经国家人口计生委依法行政与利益导向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审核后,在中国人口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命名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并颁发奖牌。

(四)管理。

国家人口计生委对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实行动态管理。各省(区、市)人口计生委也要加强指导、监督和检查。实行重大案件“一票否决”制,已命名的示范乡镇(街道)发生重大违法行政案件的、群众对示范乡镇(街道)强烈不满且反映问题属实的,撤销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4 称号,并收回奖牌。被摘牌的乡镇(街道),三年内不得再申报。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

开展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载体。各级领导和广大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创建活动落实到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真正把依法行政作为履行人口计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准则。

(二)认真组织实施。

各省(区、市)人口计生委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省(区、市)开展创建活动的具体方案,迅速进行动员部署。县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指导,并为乡镇(街道)开展创建活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乡镇(街道)要按照示范标准,制定具体措施,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畅通维权渠道,开展优质服务,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执法监督,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广泛深入宣传。

各地要将开展创建活动的具体措施,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向群众公开,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要大力宣传、推广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国家人口计生委将从已经命名的“全国人口和计划 5 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乡镇(街道),重点加以宣传推广,最大限度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

(四)建立激励机制。

各地要将创建活动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逐步加大依法行政在考核中的权重,切实形成科学的工作导向。对命名为全国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的,各地要予以鼓励和支持,并在政策、投入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第三篇: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

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

随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工作积累了经验。但同时,流动人口信息化工作与新时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任务、新要求相比,仍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各地工作发展不平衡,全员流动人口数据库建设标准不统一,与国家PADIS系统对接进展缓慢;区域间不能互联互通,网络化协作缺乏基础;流动人口信息系统运行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流动人口信息化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对于深入贯彻《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破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题,实现”一盘棋”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新机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便民高效低成本为原则,以全员流动人口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络化协作为重点,以监管考核为保障,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宏观决策和“一盘棋”提供支持,全面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

(二)工作原则。

1.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认真分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形势,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规律,科学制定流动人口信息化工作规划。坚持标准规范先行,按照国家人口计生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框架要求,建立完善流动人口信息化技术标准。各省(区、市)依据国家规划和技术标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2.立足需求、实用高效。把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服务管理创新作为信息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际需求,建设实用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用,不断完善和优化流动人口工作流程,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便民高效。

3.信息引导、网络协作。强化基层信息采集上报责任,确保基础信息的准确、及时、完整。建立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监测信息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信息引导服务、服务完善信息的作用。围绕群众需求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点难点,开展网络化协作。

4.科学分析、信息共享。通过建立健全PADIS系统、省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贯穿到信息化建设全过程,科学、全面分析人口流动的现状和趋势,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整合部门资源,为系统内部、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共享奠定基础。

二、主要任务

通过推进流动人口信息化工作,建立既满足基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需求,又满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宏观决策需要的信息化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科学决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一)建立完善全员流动人口数据库。

国家依托PADIS项目建设全员人口数据中心,全员流动人口数据库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9年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从2010年起,全国全面开展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三年内,各省(区、市)应基于本省全员人口数据库,建立省级集中的全员流动人口数据库。原则上采取村(居)采集或共享部门基础信息、乡(镇、街道)录入、省和国家两级集中的模式进行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实现全员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日常服务管理信息实时更新,其他流动人口信息按季更新、上报。

已建立全员人口数据库的省(区、市),按照PADIS流动人口交换代码标准、实时数据交换报文规范、批量数据交换规范等规定,优化完善国家与省级系统间信息交换接口,实现国家和省的对接、应用。尚未建立全员人口数据库的省(区、市),按照国家标准、规范,积极稳妥地开展全员流动人口数据库建设,确保与本省全员人口数据库的有机衔接。力争在三年内实现80%的省级系统与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信息。

(二)着力搭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平台。

按照“一盘棋”工作要求,建立完善全国、省内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规范工作流程,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查询和交流、工作协作和监管的网络化。建立网络化协作工作机制,利用国家和省级平台开展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情况、婚育情况、一孩生育服务登记等网上通报、反馈工作,建立重要信息的快速反应通道。深化协作内容,实现奖励优惠政策兑现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网络化协作。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平台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延伸,实行服务机构将孕情环情检查等结果直接网上通报。2010年80%的省(区、市)基本实现网络化协作;2011年,基本实现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网络化。

(三)强化全员流动人口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

充分发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功能,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实时掌握全员流动人口数量、分布等基本情况,逐步实现流动人口信息的及时发布。将流动人口统计信息资源转换为决策信息资源,构建人口流动迁移专家数据库、人口流动迁移决策支持模型库;在PADIS决策支持子系统上扩展流动人口辅助决策功能,用于县级以上人口计生部门及时应对流动人口突发事件,为同级政府科学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信息支持。研究分析人口流动迁移的特点、趋势和需求,为加强流动人口的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问题的综合决策提供支持。

(四)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信息化工作制度。

为保证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应在加强全员人口采集与录入、信息上报、信息统计与分析、信息共享、信息安全等信息化工作制度的同时,充分考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特点和需求,确保流动人口基础信息和计划生育日常服务管理信息质量,为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措施提供支持。建立符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际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制度,为网络化协作提供保障。

(五)完善流动人口网上公共服务。

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利用信息网络拓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内容,围绕政策法规咨询、便民服务、维权投诉等内容,在中国人口网以及各级人口计生部门的政务网站,开辟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窗口,设立网上调查、电子信访等功能,推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行政事务网上受理、办理,提供在线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信息化工作要求,把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要整合系统内各方面资

源,软件开发与硬件配备并举、业务工作与技术应用并重,抓住关键环节,统筹推进。要加大投入和经费补助力度,配备专用设备,实行专人负责。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人口计生工作目标和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考核,促进信息化工作落实。

(二)加强培训,提高能力。

要将能力培养与推进信息化结合起来,制订全员流动人口信息化培训计划。开展针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使用人员的信息化定期培训,省、市、县三级应在两年内完成基层流动人口业务人员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水平。要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建立一支既懂服务管理业务又熟悉信息化工作的专业队伍。要加强基层流动人口工作队伍建设,城市社区要有一支与流动人口规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专兼职队伍。

(三)加强监管,双向考核。

要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流程规范,落实监管的层级责任,国家重点监管跨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省级重点监管省内跨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解决。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建立双向考核机制,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流动人口信息化工作质量、效果等考核指标,通过流动人口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为“以奖代投”和双向考核评估提供依据。

(四)加强研究,勇于创新。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对流动人口信息化工作的研究,准确分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情况、新问题,科学把握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探索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新模式。各地要将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的整体要求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在推进流动人口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信息质量、网络化协作、深化信息化应用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把信息化贯穿于流动人口工作全过程,为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积累经验。

第四篇: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统筹管理,着力提升管理服务工作水平

1、落实二个文件。首先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国务院农民工办、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作为国家5部委办40个重点联系城市之一,在2014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计生服务。其次是《XX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7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控量提质”的要求,强化统筹管理、加强日常管理、实行信息共享、推行均等服务,依法管理,以服务为手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2、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了进一步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设置相应考核指标,列入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设置的指标除省明确的考核指标外,另外增设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和服务知晓率达到90%以上、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的信息准确率达到90%以上、跨省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网络平台通报率达到辖区内跨省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总数的30%及以上、镇(街道)计生办(新居民事务所)至少有1名流动人口专管员(计生协管员),流入育龄妇女5000人以上的至少再增加1名流动人口专管员(计生协管员),引导各地夯实工作基础,不断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

3、推进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市扎实做好流出育龄妇女的基本信息、配偶信息、计划生育信息、子女信息以及外出管理信息的核实、完善与日常维护,在纸质婚育证明发放的同时在全员平台新建或者完善外出育龄妇女的基础信息,确保流出育龄妇女基础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各地充分利用国家padis系统电子婚育证明查询平台核实流入育龄妇女的基础信息,提升流入育龄妇女服务管理的效率。

4、开展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及时参加国家委组织的师资培训,按照国家委的部署,认真落实三个阶段抽样框编制、上报以及调查对象的抽取工作,于4月30日,组织全市100个调查点调查员、42个镇(街道)的指导员进行培训,指导各地做好调查对象因人员流动而产生的替换工作,落实调查员入户问卷调查工作,市、县二级分别组织问卷质量会审,全市于6月15日按时完成调查问卷在国家平台的录入与上报。

(二)拓展服务平台,着力完善均等化服务网络

1、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窗口。依托县、镇两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以及镇(街道)新居民事务所、便民服务中心等工作平台,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在镇(街道)新居民事务所(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内设计生服务窗口,为流动人口提供计划生育服务。计生服务窗口配备必要数量计生协管员,持证上岗,为流动人口提供办理证件、政策咨询、《服务管理卡》发放、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等服务;建立b超检查室,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提供孕环情b超检查服务。

2、创建规范化服务中心。2012年以来,XX市在流动人口集聚的镇(街道)创建新居民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中心设在镇(街道)新居民事务所(便民服务大厅),在服务中心建立b超检查室,设立宣教等候区,配置供新居民上网浏览的电脑,为流动人口提供证件办理、政策咨询、药具发放、宣传教育、信息浏览、孕环情b超检查、《新居民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卡》发放等服务。目前,已有23个镇、街道的服务中心已达到省级规范化服务中心标准。

3、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站点。在流动人口集居区内选择由流动人口自己开办的超市、商店等作为网点,聘请店主做兼职工作人员,统一标准建立了619个新居民需求服务站。在新居民需求服务站可以为流动人口提供计划生育政策咨询、宣传品发放、免费避孕药具领取、电话拨打、需求意见收集反馈等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服务网络。

4、完善服务管理卡制度。结合我市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指导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工作完善《XX市新居民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卡》制度,规范服务管理卡发放;进一步明确可以免费普惠享受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和由本地政府提供的符合一定条件才能享受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参与积分管理做好计生审核工作。

(三)突出重点工作,着力丰富均等化服务工作内涵

XX市从2009年开始实施《新居民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卡》制度,明确流动人口在计划生育方面权利和义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做到全员、全程、全覆盖,“全覆盖、同待遇、共享受、促融合”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1、开展宣传教育服务。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活动,增强流动人口遵纪守法意识和维权意识。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引导流动人口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依托各级人口学校,建立“婚育阳光课堂”教育实践基地,定期为流动人口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部门联手在为流动人口开展各类活动和办理各种手续中开展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咨询服务。强化企业人口学校功能,利用企业广播、黑板报、简报、宣传栏等开展宣传活动。利用公交车载电视平台开展经常性的流动人口政策和生殖健康知识宣传。

2、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依托县、镇两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新居民事务所(便民服务中心)计生服务窗口等工作平台,实现流动人口“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管理。持有《服务管理卡》的流入已婚育龄人员免费获得宣传指导、孕环情检查、四项手术以及避孕药具服务,免费办理《一孩生育服务登记》。着力打造“10分钟服务圈”,在流动人口集聚的场所设置避孕药具发放点,免费避孕药具可及率达到100%。对需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给予开具免费证,今年共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提供孕环情检查等技术服务19.87万人次。

3、优生优育服务同待遇。将流动人口纳入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等项目实施范围。在现居住地办理结婚登记的流入育龄夫妻,可享受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持有婚育证明且符合法定条件生育的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可免费享受孕前优生检测。符合条件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孕期享受免费营养保健服务。将流动人口0-3岁的子女纳入婴幼儿免费早期教育活动。

4、生殖健康服务共享受。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共同享受计划生育随访、咨询指导。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可免费享受2年1次的生殖健康体检。在现居住地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流入育龄夫妻可得到100—500元不等的奖励。实行晚婚晚育或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流动人口可按规定享受休假。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参加生育保险且符合法定条件生育的按规定享受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等待遇。

(四)规范信息管理,着力夯实依法管理的基层基础

1、实施生育全过程登记管理制度。把流动人口作为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重点人群,及时掌握流入人口的婚孕育信息,落实生育全过程登记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生育秩序管理。村(社区)计生服务员落实好每月一次的随访服务,及时掌握孕情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对违反政策怀孕生育的,落实信息通报,并协助做好违法怀孕、生育的处理;对符合法定条件怀孕的对象及时提供优生检测和免费营养保健等服务。

2、强化信息核查。将流入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核查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抓细抓实。强化信息导入与维护,及时修改、补充、完善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信息,及时注销离开人员信息。对未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未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的信息重点核查,重点掌握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管理地(丈夫户籍地)、户籍地、现居住地地址和避孕节育措施。

3、强化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工作。及时向户籍地通报服务管理信息,坚持和完善信息交换、网络化协作的通报制度,对流入已婚育龄夫妻户籍地址不一致的,服务管理信息线上、线下通报同步进行,切实提高信息通报的有效性。今年市对各地省全员综合平台信息交换情况已下发三期通报,较好地促进了信息交换工作。

(五)拓宽工作思路,特色工作助推管理服务工作落实

1、开展关怀关爱活动。利用元旦、春节期间流动人口集中返乡、进城之际开展以“六个一”为载体的关怀关爱活动:开展一次集中宣传月活动、开展一次走访服务活动、组织一次查证验证以及信息核查、为外出育龄妇女提供一次服务、开展一次免费查孕查环服务、开展一次便民维权活动等关怀关爱活动,为全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已成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改善职工保障条件、应对企业“用工荒”、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一项有效举措。XX县魏塘街道(流入人口约12万人)、XX市计划生育指导站购置生殖健康流动服务车,专门进企业为流动人口进行生殖健康检查服务,受到流动人口及企业主的积极响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3、规范企业管理。一是落实企业法人责任制。通过签订责任书落实企业法人的社会责任,强化对企业负责人宣传工作,提高企业配合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自觉性。二是健全企业网络队伍建设。企业配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专(兼)职人员,由企业综合部门负责人、车间主任、班组长形成三级管理网络,承担日常服务管理任务。三是抓好经常性工作。在企业建立计划生育联络室(员)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流动人口月报告单、走访联系“一册一单”管理服务制度,设立计生宣教阵地,把好招工、培训、孕环情检查和基本信息登记、报送关。

4、推进社会治理创新。面对来自五湖四海投身到嘉兴建设发展的流动人口,我市紧紧围绕“和谐计生、服务民生”主题,以创新社会治理为重点,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怀,平等、尊重、善待每一位流动人口。在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温馨港湾”、“和谐新村”、“彩虹之家”等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流动人口对居住地的认同感、归属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平等友爱、和谐相处、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5、强化区域协作配合。市、县两级积极探索与流入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开展区域协作,创新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一盘棋”服务管理。主动邀请流入人口较多的县、区召开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交流会,签订协作协议,共商协作事项。与流入人口较多的地区建立计划生育协会联合会,或配合户籍地到我市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络服务中心,为流动人口提供贴心服务。3月,我委主动与XX市驻XX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对接,商议区域协作事宜。一年二次为XX市提供台州籍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查孕查环服务的个案信息。目前,市、县两级已与313个流入人口较多的地区建立区域协作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流动人口双向服务管理。

二、2019年工作思路

(一)落实重点工作,着力推进工作机制创新

1、落实重点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综治办、国务院农民工办、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流管发﹝2014﹞82号)。嘉兴作为国家5部委办40个重点联系城市之一,要着力于建立“政策统筹、保障有力、信息共享、科学评估”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完善覆盖流动人口、方便可及的卫生计生服务网络体系,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二是贯彻落实《XX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7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控量提质”的要求,强化统筹管理、加强日常管理、实行信息共享、推行均等服务,以服务为手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依法管理,优化服务。三是认真落实便民维权工作要求,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改革,完善流出育龄妇女的基本信息、计生信息、配偶信息、子女信息、流出管理等信息,提高现居住地查询我市流出育龄妇女电子婚育证明数据的命中率;对流动人口一孩生育服务证办理实行首接责任制、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最大限度简化办证程序。

2、完善创建工作。指导各地镇(街道)新居民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继续争创省级项目,充分发挥已经创建省、市级规范化服务中心的作用,不断为新居民提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计生知识的宣传、咨询,为新居民已婚育龄妇女提供免费查孕查环、四项手术费报销、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等服务。

3、创新工作机制。以服务中心为依托,创新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将卫生服务项目和计生服务项目有机融合,实施一体化服务,探索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覆盖新居民的措施和路径,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宣传和服务,引导新居民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强化新居民妇幼保健意识和优生优育、依法生育、健康保健等意识,切实提升新居民的综合素质。

(二)贯彻实施《条例》,不断提升依法管理水平

4、实施分类管理制度。落实婚育证明查验的工作要求,根据查验情况以及孕环情检查结果,对流入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分类管理,将无婚育证明、无证怀孕、不愿参加孕环情检查、未采取长效避孕措施等四类人群纳入重点服务管理对象范围。及时将无婚育证明、无证怀孕的信息通报户籍地并督促其在规定期限内补办相关证明。对不愿参加孕检和未落实长效避孕措施的对象强化宣传教育并与户籍地沟通联系共同做好服务管理工作。

5、实施服务管理卡制度。继续实施好《XX市新居民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卡》制度,完善《服务管理卡》发放形式,做好发放、服务管理信息登记。免费提供“三免费”服务,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到全员、全程和全覆盖。强化宣传,简化程序,方便群众,实行首接责任制、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及时为流出育龄妇女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强化流出育龄妇女的信息管理。

6、强化源头管理。着力推进企业规范化管理,强化对企业主的宣传倡导,落实企业法人代表的法律责任,推进企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积极做好房屋出租户的宣传工作,发挥新居民协管员及村、社区组级计生联络员的作用,及时掌握出租房内流动人口及生孕情况的变化,探索源头控制的有效途径。

7、实施生育全过程登记管理制度。把流动人口作为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重点人群,及时掌握流入人口的婚孕育信息,落实生育全过程登记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生育秩序管理。村(社区)计生服务员落实好每月一次的随访服务,及时掌握孕情变化情况并作登记。对违反政策怀孕生育的,要落实信息通报,并协助做好违法怀孕、生育的处理;对符合法定条件怀孕的对象及时提供优生检测和免费营养保健等服务。

8、强化区域协作。不断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机制,探索、创新区域协作模式,加强与流入(出)人口较多地区的区域协作,完善区域联合执法机制,重点就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征收、“两非”案件查处、一孩生育服务证办理等加强协作,深化“一盘棋”工作机制,努力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责任的落实。

(三)强化信息管理,着力夯实管理服务工作的基层基础

9、强化信息核查和计生审核工作。将流入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核查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抓细抓实。要强化信息导入与维护,及时修改、补充、完善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信息,及时注销离开人员信息。对未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未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的信息要重点核查,要重点掌握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管理地(丈夫户籍地)、户籍地、现居住地地址和避孕节育措施。配合落实好XX市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积极做好积分制管理的计划生育审核工作,规范镇、街道计划生育“三级”证明的出具。

10、落实信息交换工作。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信息交换工作,及时向户籍地通报服务管理信息,坚持和完善信息交换、网络化协作的通报制度,对流入已婚育龄夫妻户籍地址不一致的,服务管理信息通报要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切实提高信息通报的有效性。落实省综合平台信息交换情况的通报制度,不断推进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沟通联系,促进两地服务管理责任的落实。

11、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完善部门横向协作机制,着力推进新居民事务部门、学校、公安派出所等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制度的落实,切实推进部门责任的落实。

12、落实协管员工作职责。配合新居民事务所强化新居民协管员计划生育业务知识培训和工作职责的落实,完善镇、街道新居民协管员职责落实的考核奖励制度,不断调动协管员工作积极性。

13、做好统计监测工作。进一步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制度,强化表内、表间和上期报表间逻辑关系的审核,降低统计报表的差错率。组织实施好国家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抽样框编制、调查员培训、入户调查、问卷审核、数据录入等工作,确保问卷质量。

(四)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

14、配强配足人员。按要求配备镇、街道流动人口专管员和新居民事务所计生协管员,做到有人做事。强化流动人口专管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其工作能力。强化新居民协管员计划生育业务培训,提升协管员履行职责的能力。强化村级计生服务员的业务培训,提升村级计生服务员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能力。量化工作指标,完善激励和惩戒机制,定期进行考核检查,及时兑现奖惩,不断调动各级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五篇:2010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公报-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0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公报

2010年,人口计生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谋划“十二五”规划为主线,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抓手,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着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十一五”规划目标顺利完成

人口继续低速增长。2010年末全国总人口13.41亿人,“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5.1‰,实现了“十一五”和2010年人口总量控制目标。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机制基本确立。受年龄结构影响,已婚育龄妇女人数继续增加。人口计生统计报表显示,全国已婚育龄妇女27327万人,比上年增加335万人。

亿人2.752.702.662.652.612.602.592.732.702.552.***0092010年份

图1 2006-2010年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顺利开展。在18个省(区、市,以下简称省)的100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为69万计划怀孕的夫妇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覆盖率达68%。筛查出风险人群全部接受了针对性咨询指导。成立国家级检验指导中心和先天性病残儿诊断研究中心,建立了优生人群数据库。

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加强出生性别统计监测,实行住院分娩实名登记制度的省份不断增加,大力推动区域协作,严查“两非”取得较好成效,以村为主深入开展孕产期全程保健服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6,保持了2009年开始出现的下降态势。

121120.22120119.25119118.061******10年份119.45120.56

图2 2006-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继续加强。省内“一盘棋”水平进一步提升,泛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和西北四大区域“信息互通、服务互补、管理互动、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泛珠三角经济社会区域合作发展框架。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进展顺利,27个省和新疆兵团建立了省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其中15个省实现了与国家流动人口子系统的对接,各项重点信息反馈率达到80%左右,网络化协作取得积极成效。流动人口免费计划生育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避孕药具免费发放可及率达到93%。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2010年“三项制度”共投入资金34.6亿元,农村奖励扶助制度受益361万人,“少生快富”工程受益6万户,特别扶助制度受益46.6万人。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扶助制度试点。协调推动在新农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征地补偿、扶贫开发等政策中,优先照顾计划生育家庭。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福利待遇。生育关怀行动深入推进,全国生育关怀基金累计筹资约22亿元,受益群众1000多万人。幸福工程全年募集动员善款7000余万元,救助贫困母亲1.87万人。加强对西部地区的指导和扶持,组织开展对口援疆工作,指导贵州省毕节地区实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

图3 2006-2010年“三项制度”投入资金

万人(户)******062007奖励扶助7.218.115.733.22.82008少生快富40.47.22009特别扶助46.66.02010年份185.1219.4258.2303.0361.3

图4 2006-2010年“三项制度”受益人群

说明: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以人计,少生快富以户计。

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和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全局开展研究,推动人口发展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有机衔接,在人口因素变化与城镇化、劳动力变动趋势、教育适龄人口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逐步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深入开展,初步集中95%以上人口的基本信息和计划生育信息,对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的信息进行重点核查,为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了支持。启动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金人工程,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二期)立项,组织编写《需求分析报告》,并于11月底通过专家评议。

科研项目和优质服务成效显著。“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任务圆满完成。共研制新型避孕药具等新技术新产品31项,获得发明专利32项;研制技术标准178项,生殖机理基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胚胎发育表观遗传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避孕药安全性研究技术平台进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0年新增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209个,国优单位已经达到1127个,占全国县级单位的39.4%,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圆满完成汶川地震灾区再生育工作,截至2010年11月底,已有3564名妇女成功再孕,占有再生育意愿和能力的子女伤亡家庭的95%,其中2690个婴儿健康出生。

依法行政工作扎实推进。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加强地方立法的指导。开展基层文明执法专项活动,加强基层人员的法制培训,认真查找和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清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纠正违规执法、治理乱收费乱罚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认真做好“五五”普法考核验收工作。在北京市昌平区等15个区县开展隐私权保护试点工作。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万村(居)示范活动评选出第一批1984个示范村(居)。“诚信计生”工作全面推进。密切关注信访量较大省份的依法行政问题,加强对重点省份的督促检查,“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深入开展,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以纪念《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3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理论研讨、组织征文、出版图书、拍摄影视作品和走访慰问等多种活动。评选出人口计生干部、群众代表十大新闻人物,推出湖北省基层计生专干王桂珍等先进典型。协调中宣部组织主要新闻媒体集中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全面启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第四阶段工作,关爱女孩行动深入人心,社会性别平等的高层倡导和社会宣传影响力日益扩大。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取得新进展。儿童早期发展、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试点工作特色鲜明,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人口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积极参加重大多边和双边活动,加强人口领域的交流访问和高层对话。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六周期项目圆满完成,第七周期项目及中日新一轮家庭保健合作项目等已经确定。做好中澳人权技术合作项目工作,继续开展人口与发展南南合作援外培训,向肯尼亚、乌干达、孟加拉等国派遣了专家组进行技术指导,南北南合作取得一系列成果。举办中日韩老年人家庭保健、人口流动迁移与城镇化等国际研讨会。在宁夏成功召开人口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我国在穆斯林地区开展计划生育生殖 健康的成功经验受到广泛好评。

三、事业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综合改革持续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省级试验、市级示范、县级试点的整体部署进一步明确,综合改革示范市创建活动成效显著,评选出第二批58个综合改革示范市,逐步形成以示范促改革、以创新争一流的良好局面。重点领域的改革取得实效,城镇化大背景下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试点由7个省扩大到17个省,县乡服务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进“五级联创”活动,在各级开展“以奖代投”,激励各级创先争优,推动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

基层基础建设继续加强。全面打造“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科学规范、优质高效”的基层服务网络。服务站面貌明显改观,流动服务车免税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十一五”规划的49亿投资全部到位,1570个县站、7640个乡镇中心站的改扩建任务基本完成,竣工率达96%。1400台流动服务车全部配置到位。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队伍职业化建设进展顺利。大力推进人口计生系统人才建设,出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加强生殖健康咨询师培训工作,成功组织了首次全国统考,已有1.8万人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三千人才工程”和“科技大练兵”活动取得实效,实现了16万技术队伍人人学习、层层练兵、全面提高的阶段性目标。发挥网络健全优势,积极参与应对青海玉树强烈 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

投入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国财政投入人口计生事业费为522亿,比上年增长18%;人均人口计生事业费达到38.94元,超过“十一五”规划人均30元投入的目标。

表 “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情况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人口计生事业费

(亿)

244.76 303.25 364.00 442.86 522.14

人口计生事业费增长幅度(%)

8.11 23.90 20.03 21.67 17.90

人均人口计生 事业费(元)

18.62 22.95 27.41 33.19 38.94

思想建设和反腐倡廉取得新成效。广泛开展“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全面提升人口工作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的主题实践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事业科学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发挥。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以出生人口统计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检查考核,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优惠对象资格审查确认等为重点,部署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探索建立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阳光计生行动”规范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果,“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解决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2010年驻委纪检组在委托第三方开展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行风建设调查中,93.8%的受访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比2007年调查结果提高了4.1个百分点。

下载24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形成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4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形成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管理规定

    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管理,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公民,外出前......

    县计生委2009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09年,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抓住重......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全国人口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全国人口 和计划生育工作会上的工作报告 2006年1月6日下午,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十一五......

    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管理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现居住地不是户籍所在地,异地从事......

    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

    附件1 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名单 (100个) 北京市 西城区人口计生委 昌平区人口计生委 朝阳区人口计生委海淀区人口计生委天津市 塘沽区新河街道办事处 北辰区人......

    人口和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1、流动人口户籍地、现居住地要严格执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两地管理的责任”共同管理。 2、流动人口户籍地在......

    知 国家知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评选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的通

    附件2: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名单(乡级) 天津市滨海新区太平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北辰区大张庄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北辰区天穆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西青区张家窝镇计划生育服务......

    国家人口计生委人口和计划生育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人口计生委 关于印发《人口和计划生育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 通 知 委机关各单位,各直属、联系单位: 《人口和计划生育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已经2008年4月25日国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