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动车道路污染治理方案
保大气办„2016‟8号
关于印发《保定市道路车辆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部署要求,统筹推进道路车辆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特制定《保定市道路车辆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保定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8月2日
保定市道路车辆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部署要求,统筹推进道路车辆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按照《河北省道路车辆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自2016年至2018年,在全市开展道路车辆污染整治专项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加强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部署要求,坚持车、油、路统筹,治、建、管并举,立足我市实际,着眼长远、常态、长效,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协调、综合治理、监督管理机制,通过三年整治,在基本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力争实现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车辆排放主要污染物减少10%的目标。
(二)阶段目标
1、在全国先行供应升级油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2016年1月起,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同时停止销售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行动期间,国家推出阶段新标准车用汽、柴油的,保持与京津同步升级,确保按时或提前供应符合国家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2、道路交通秩序持续改善。依法、科学治超,超载超限运-23 报,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健全查处超载执法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加大高发地区、多发企业、频发路段检查执法力度,杜绝逢车必查,实施精准治超,防止长距离、大范围交通拥堵。
2、严查渣土车扬尘违法行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管理城市渣土车辆,要求所有渣土车辆必须安装密闭装臵和卫星定位系统,严禁未安装密闭装臵或密闭装臵损坏车辆从事渣土运输。建立完善网络、微信、电话、书信等举报和24小时值班、查处机制,确定专人负责。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突击检查,严格处罚渣土车辆遗撒飘散渣土、扬尘行为。建立渣土运输企业、车辆和驾驶人违法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监管办法,对多次违法违规企业、车辆和驾驶人,采取限制从事渣土运输、禁止参与招投标、取消企业经营和车辆运输资质等办法强化管理。
3、严格非道路移动机械作业监管。住建和质监等部门建立挖掘机、装载机和起重机等市政、建筑施工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作业计划报备制度,要求施工单位严禁使用排放不达标机械和不达标燃油。健全与环保部门联合检查、抽查的工作机制,对非道路移动机械作业时段燃油排放情况进行突击抽样检测,依法严格处罚超标排放违法行为,并联合监督施工单位通过维修或更换方式确保使用达标机械。对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劣质油料的,商务部门深入调查劣质油料来源,会同工商、质监等部门依法依规处罚当事企业。
4、科学组织货车绕行、禁行。交通部门负责完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加强绕城道路建设,改善市区环路网通行条件。在2016年7月底前,完成对过境市区和县(市)城区的重型货运车辆实施远端绕行的交通组织,减少穿越主城区。对参与城市建设的水泥罐车、渣土运输车、专项作业车等工程车,项目建设部门提前向政府提出车辆通行申请,政府向公安交管部门通报车辆信息,公安交管部门进行审批,对关乎民生的保障货车,公安交管部门对车辆进行严格审批,按照“避开高峰,远离中心,夜间进入”的原则,核准通行时间路线;环保部门建立车辆排放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部门共享,通过网络查询车辆排放信息,确保使用排放达标车辆。
(三)建全机动车环保监测体系和防治机制
1、实行机动车排放国五标准。按照国家统一安排,全面实行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禁止向市内用户销售不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排放标准的车辆。行动期间,同步跟进国家制定出台的相应阶段机动车排放新标准,对达不到排放新标准的车辆,公安交管部门不予办理注册登记和转入登记。
2、严格落实机动车环保检验制度。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严格在用车辆污染物排放检测,对不达标车辆,不予核发环保标志,公安交管部门不予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逐步推行环保标志电子化、智能化管理,持续开展环保检验机构整治工作,对弄虚作假、玩忽职守的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依法依规予以处罚,纳入黑名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布。
3、加强道路行驶车辆环保达标监测检查。环保部门要选择-67 境货车的能力、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实施符合改善空气质量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道路建设计划,发挥路网支撑改善交通的决定性作用。从线路布局、收费价格、服务质量、乘坐舒适度等方面改善推动公交发展,视情况在市区单向三车道以上道路设臵公交专用道,推行公交专用道控制信号,提高公交车通行效率,引导市民乘坐公交出行。加强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建设养护,确保人行道配套建设率、完好率达到100%,非机动车道配套建设设臵率、完好率达到100%。
3、推广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落实国家有关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战略部署,确保新增或更换党政机关公务车、机要通信车、执勤执法巡逻车、环卫车、邮政车、城市公交车、城乡公交车(含农村客运车)、城市物流配送车、出租车等9种公共服务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达到比例要求,对上述公共服务领域超比例新增或更换的燃油车,追究相关部门责任。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制定实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并研究完善、出台充电设施用地政策、免费停车、减免过路过桥费、不受限号限行限制等鼓励政策措施。
三、时间安排
(一)摸底启动阶段:2016年7月底前
1、全要素摸底建档。各地、各部门按照整治行动任务分工,将本地、本部门职责管辖范围的车油路及责任主体、运转流程及环节、监管层级及方式等要素,按照“按条归口、全市统一、动态更新、专人专司、明确责任”的要求,进行摸底调查,梳理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除涉及商业秘密外,原则上全部建立相应信息管理系统,健全电子档案,为全省道路车辆污染综合监管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实现道路车辆污染防治工作基础信息化、管理网络化、执法规范化、监督社会化打下基础。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配备。各地、各部门根据整治行动需要,加强必要设施建设和装备配备,重点是市际国省道进口、卡口警务站检测场地设施建设,达到脱离主线、安全检测要求。配备建设各口信息管理系统所需的网络连接和硬件设备,规划安装遥感检测设备和网络传输装臵。至少配备2辆移动遥感检测设备。
3、分级、分部门制定行动方案。各县(市、区)政府履行主体责任,根据本方案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工作重点,细化目标要求,完善政策措施,落实整治责任建立协调协作机制,组织发改、环保、公安、商务、交通运输、工信、建设、工商、质监、财务等部门制定本部门具体方案,量化工作任务标准,并及时部署、启动、开展本地道路车辆污染整治行动。
(二)集中攻坚阶段:2016年三季度
1、条块结合,突击整治。针对车辆道路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各相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责组织开展系统内整治行动,县级政府组织本地各部门开展全系统、全区域、全环节的集中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劣质汽柴油,治理柴油货车污染,加强动态静态尾气排放监测,强化重点车辆排放监管等方面,掀起整治高潮,确保取得实效。
2、严查严处,曝光典型。各地、各部门在集中整治时,注重发现、查处反面典型,依法依规严肃处罚处理,在全系统通报、向社会曝光,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对经处罚、通报和曝光后仍未整改到位或同类问题仍然突出的,要派出专人,实行蹲点督办,视情约谈当地政府领导,督促整改,直至整出效果,治出规矩,达到要求。
3、联合督导,督促落实。组织开展全市范围的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各地、各相关部门工作部署、措施落实和整治取得成效情况,对群众反映意见大、问题隐患多及整改不到位的,全市通报。问题严重的,实施市、县两级挂牌督办。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6年第四季度
1、培育典型,推广经验。各地、各部门在整治行动中,注意培育发现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加强行业管理、开展执法、建立监管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典型并上报,适时召开全市现场会推广经验,推动、推进整体工作。
2、固本强基,建章立制。各地、各相关部门坚持边治理、边规范、边提高的原则,在加强道路车辆污染综合整治的同时,加强协调推进机制、检查执法制度、流程操作规范和信息网络数据建设,健全相关政策措施,实现通过集中整治、形成常态防治道路车辆污染工作局面。
3、加强调度,总结工作。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调度推进、总结提高”的要求,适时调度,分析问题、完善措施、强化推进,年底前总结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市大气办也将加强调度,并在年底召开总结会议,表彰先进,通报落后,推动整体工作深入开展。
(四)常态长效防治:2017年以后
1、应用平台,完善机制。充分应用全省道路车辆污染整治信息综合查询监督平台,接入车用汽、柴油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重点车辆通行和排放监管信息,机动车动静态环保检验监测数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配套设施建设进展进度情况信息等,健全“信息全面、分析研判、发现问题、推进工作”的机制,以大数据、信息化手段辅助决策、提升工作质量水平。
2、常态监管,长效防治。坚持依法、科学、系统管理的同时,加大创新管理力度,特别是在确定经销伪劣车用汽、柴油违法失信企业,建立超限超载运输企业、车辆、驾驶人黑名单,实施出具虚假结果环保检验机构和使用不合格车辆及燃油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施工单位黑名单制度,劝返处罚外埠进市高排放车辆等方面,研究出台通过信息公开、社会监督、限制资格、强化主体责任、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追究的新措施、新办法,实现在治本、长效制度建设运行上的突破。
3、强化考核,落实责任。依托一体化查询监督平台,根据阶段工作目标,制定季度、年度和重要时间节点目标完成情况考核办法,分各县(市)政府主要工作、部门具体任务事项、推进推动效果等,细化考核指标和操作办法,建立以各县(市)为被考核主体,分配各系统、各部门目标考核权重、汇总考评结果集中通报的考核机制,强化属地政府道路车辆污染整治主体责任落实,协调、整体和统筹推进防治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道路车辆污染综合整治事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方面,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整治行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主管副市长为组长,主管副秘书长、市环保局、市公安局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开展全市整治行动。各县(市)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建立工作制度和机制,形成市、县两级协调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整治局面。
(二)加强资金保障。各县(市)政府要加大投入,列出专项资金,制定分配计划,重点支持在主要道路增设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环市界主要进口警务站实施场地改扩建、营房建设和防护装备配备、遥感监测设备及配套装备,确保各项工作硬件条件达到整治行动开展要求,同时要加强环保监测、执法专业人员培养、配属。市政府将对各地开展整治予以资金支持,重点在各相关部门信息系统建设、数据联网交换、机动车污染监管平台建设以及配套的前端、信息采集设备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
(三)鼓励社会参与。各级宣传部门要组织各类宣传媒体,全程跟进、跟踪报道道路车辆污染整治行动的相关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实行国家第五阶段标准汽、柴油,依照国五排放标准对机动车进行登记、转入,禁止外埠高排放车辆进省等新标准、新政策、新规定实施之前,广泛宣传,广而告之,争取社会理解、支持和配合,使相关企业能够提前处理不达标库存汽柴油、未售出的不达标车辆。各地各相关部门公布举报方式、畅通举报渠道,动员社会力量监督违规行为,提供线索。设立举报奖励经费,奖励举报人员,延伸、扩大监督广度和效果。
(四)强化督导问责。市政府将道路车辆污染整治情况纳入对各地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年度考核内容,依据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测平台数据,对治理目标完成和效果情况,实施分阶段考核,对按期或提前完成任务目标的,予以表扬;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得力、机制不健全导致整治滞后、标准不高、问题多发的县市和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和具体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附件:
1、保定市道路车辆污染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成员
2、保定市道路车辆污染专项整治行动部门任务分工
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二日
保定市道路车辆污染整治专项行动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郭建英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丰世敬 市政府副秘书长
肖宝元 环保局局长
李振平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交警支队长 成 员:陈建起 市环保局副局长
尹绪龙 市发改委副主任
王少青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王树凯 市财政局副局长 谭业忠 市商务局副调研员 宋海振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李宝祥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 张树才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孙福泉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宋建新 市场监督管理局副调研员
市道路车辆污染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指挥中心主任赵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委刘国庆为办公室主任。
第二篇:国外机动车污染治理走什么路
国外机动车污染治理走什么路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0日 16:2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记者 郭婧 陆伟芳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
我要评论
编者按
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车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物,尤其是PM2.5的重要来源。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也曾经历过空气质量恶化的状况。面对空气污染治理难题,这些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特别关注国际机动车污染防治经验,以期对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有所借鉴。
计划2017年汽油硫含量从目前30ppm降至10ppm
美国颗粒物排放将减少近七成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郭婧 综合报道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当地时间3月29日提交了一份新法规,要求炼油厂到2017年将汽油中的硫含量从目前的30ppm(百万分率)减少到10ppm,减少量超过60%。
新法规的实施,将大幅减少有害污染物的排放,防止数千例过早死亡和疾病的发生,同时显著提高车辆能效,因而受到环保人士、国家监管部门以及汽车制造商的支持。
■新规环境效益如何?
□每加仑汽油最高提价1美分,却有3300万污染物排放较高的汽车不得上路行驶
有关部门预计,新法规对汽油价格影响不大,但与此同时带来的环境收益却非常显著。一旦实施,美国每加仑汽油的价格最多只提高1美分,却有3300万辆污染物排放较高的汽车不得上路行驶。
作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的汽车污染问题不容小觑。为此,美国环保局对机动车燃料进行了全面的管制。《清洁空气法案》要求,各燃料生产商应在美国环保局注册其所生产的燃料,并注明燃料的属性和成分,包括蒸汽压、硫含量和铅含量等。未经注册,任何机动车燃料不得在美国生产或出售。
其实,提高燃油和汽车环保标准的建议早在2011年就已提出,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尽快实施。相关人士表示,实施10ppm硫含量标准将极大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因为这一标准有利于提高现有车辆及新型车辆中催化剂的绩效,空气污染状况有可能因此得到大幅改善。
较高的汽油含硫量将会导致更高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大量研究表明,如果燃料中的硫含量由高(200ppm~600ppm)降到低(18ppm~50ppm),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会降低9%~55%,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会降低8%~77%。
减少汽油中的硫含量有利于促进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实施。美国清洁空气组织执行董事威廉·贝克尔指出,新标准将是“奥巴马总统第二任期内采取的最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政策,这将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减排政策”。
■公众从中受益多大?
□到2030年,每年将减少2400例因空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2.3万例儿童呼吸系统相关疾病
新法规将大幅减少导致过早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系列有害污染物排放,包括将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减少80%。按照这一标准,颗粒物排放比之前严格70%,汽油蒸汽排放量减少到几近为零。此外,车辆排放的有毒空气污染物(如苯、1,3-丁二烯等)也将减少40%。
EPA预测,如果这一法规如期实施,到2030年,全美每年将减少2400例因空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2.3万例儿童呼吸系统相关疾病,3200例住院和哮喘引发的急症,180万个由于空气污染而损失的学习和工作日,以及受限的室外活动日。
卫生组织则表示,实施新的排放标准将大幅减少因空气污染带来的医疗费用。相关研究显示,由于新标准的实施,2020年,治疗心肺疾病的费用每年将减少50亿~60亿美元,从2020年~2030年,每年将减少100亿~120亿美元。
这项法规还将减少公路附近的污染暴露。美国有5000多万人生活、工作或学习的地点在交通拥挤的公路附近,而美国人平均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
“奥巴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振汽车行业的步骤,确保未来的汽车更加清洁、高效、节能。使用清洁燃料和提高车辆排放标准,我们就能以一种负担得起且切实可行的方式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EPA代理局长BobPerciasepe说:“新规将拯救数以千计的生命,保护易感人群,这是我们保护公众健康行动的重要一步。同时,这也将给汽车制造商打一剂强心针,使他们能在所有50个州售卖同样型号的汽车。”
■相关行业作何反应?
□这一计划受到汽车制造商们的支持,但遭到炼油商和石油公司的反对
新法规在制定过程中,EPA听取了来自汽车业、石油业和燃气业代表,以及环保组织、消费者和公众健康组织代表的意见。
这一计划受到汽车制造商们的支持,但遭到炼油商和石油公司的反对。尽管EPA还为这项新标准的实施制定了多项附加条款,以增强政策执行的灵活性。比如,规定小型炼油厂可缓期3年执行相关标准、对尽早降低燃油中硫含量的企业予以补贴、引入碳交易等。
EPA预计,到2025年,新法规将令消费者的成本增加约1美分/加仑,或者每辆车每年增加约130美元的成本。但这种估计受到了石油公司和炼油商们的指责。
美国石油学会(API)认为,制造低硫化汽油的成本过高,将使每加仑汽油增加9美分的成本。API表示,新法规的初衷虽然很好,但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可能会因此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
华盛顿金融分析公司NavigantEconomics引述环保团体忧思科学家联盟的一份研究表示,每加仑汽油增加1美分的涨幅,符合环保的经济效益。
伦敦从雾都悄然驶出 机动车污染控制走过20年历程
陆伟芳
著名的伦敦双层红色公共汽车建设到蛛网密布的程度,发达的公共交通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资料图片
“雾都”曾经是伦敦的代名词,不过,如果今天游客来到伦敦,就会发现这个称号已经与如今的伦敦不相匹配了。经过几十年对煤烟污染的治理,伦敦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雾都”了。
然而,随着机动车的增加,伦敦与世界上几乎所有城市一样,遭受到了现代汽车尾气污染之害。因此,上世纪末以来,英国逐步采取措施,以期建造一座绿色之都。
第一个阶段
应对铅污染和二氧化硫排放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不稳定有机化合物造成了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于是英国采取立法措施,规定从1993年1月开始,英国所有出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并在伦敦交通流量大的道路旁设置监测站,对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硫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物质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对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区域进行重点整治。对尾气中的铅污染,则日益重视无铅汽油的生产销售,逐渐减少铅排放。
这样,曾经是伦敦历史难题的二氧化硫和铅排放基本保持在了不影响人类健康的水平上。
第二个阶段
应对PM10排放
伦敦采用收费的方式提高进城成本,减少市区运行的车辆。
一是征收拥堵税,减少伦敦市中心的交通流量,从而减少尾气排放。从2003年2月17日起,伦敦开始对进城车辆征收交通拥堵费,用于改善公交系统。后来收费区域扩大,收费标准提高,以减少市区车流量。
二是设立世界上第一个几乎覆盖全城的低排放区,限制尾气超标车辆进入大伦敦市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进入大伦敦的机动车流量。伦敦的低排放区收费时段为全年不断,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覆盖大伦敦绝大部分地区。
通过这些措施,伦敦的尾气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PM10浓度在20世纪90年代大幅下降,交通拥堵费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伦敦交通局称,每天进入塞车收费区域的车辆减少了6万辆,废气排放降低了12%。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开车上班,纷纷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当时的伦敦市长利文斯通也乘地铁上下班。
第三个阶段
应对PM2.5污染
2008年12月以来,伦敦各个空气质量监测站都检测到微小颗粒悬浮微粒PM2.5,它们比PM10更容易进入血液,引起呼吸道损害、哮喘、心血管疾病、肺癌和过早死亡。
2008年伦敦中心的PM10构成为:道路交通占79%、小汽车占23%、出租汽车占25%、搬运车占10%~15%、公交车小于10%、轮胎和刹车磨损占35%。2012年,大伦敦成为英国唯一要求延期达到PM10标准的城市(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5个国家的大城市PM10超标)。
为此,伦敦发布《清洁空气:市长的空气质量策略》,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声称:“我心目中的伦敦是既享受小城市的优美、安全和清洁环境的高质量生活,同时享受世界大城市的优越性。”
具体措施包括限制与奖励刺激两个方面。在限制方面主要是更新报废老龄车。为促进使用更新更清洁的出租车,市长对出租汽车和私家车提出车龄限制,这是第一次对伦敦行驶的出租汽车提出车龄限制。从2012年1月1日起,超过15年车龄的出租汽车将不能获得行车证,从而确保污染最严重的车辆不再出现在伦敦大街上。据此,大约有1200辆出租汽车因超龄15年而退出。
在奖励刺激方面,主要是斥资鼓励出租车主对车辆升级换代,更换成电动出租车或其他类型的清洁车辆。从2012年起,任何新出租车都需要达到欧Ⅴ排放标准。对低排放车辆实行100%的折扣,从而从经济角度刺激伦敦人购买使用清洁车辆。
同时,积极鼓励生产新的清洁汽车,倡导零排放电动汽车的研发和运行。由于出租汽车是城市交通的能耗和排放大户,因此伦敦市政府与出租汽车企业合作,生产更清洁的出租汽车,比如电动混合动力车,以减少尾气排放。如英国莲花公司(Lotus)开发一种用于电动出租汽车的燃料电池驱动装置,达到零排放。
伦敦还鼓励居民购买小排气量的汽车,推广高效率、清洁的发动机技术以及使用天然气、电力或燃料电池的低污染汽车。目前伦敦有2.1万余辆电动出租车投入运行。2012年开始在伦敦服役的新公交车使用最新的混合动力技术,比原有车辆提高效能40%,比现有伦敦混合燃料公交车提高效能15%。
更主要的是倡导“绿色交通”。21世纪以来,绿色交通在伦敦异军突起。发达的公共交通改善了城市空气,著名的伦敦双层红色公共汽车建设到蛛网密布的程度。特别是以自行车为标志的绿色交通深入人心。2007年,当时的伦敦市长利文斯通推出自行车出租服务。现任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更是亲自上阵,充当自行车推广的“形象大使”。今天,越来越多的伦敦市民选择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伦敦已有350多条、1000英里长的自行车专用线路。有85%的伦敦人在上班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污染。
伦敦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举措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从有关空气立法,到《市长空气质量策略》;从报废老龄车,到鼓励企业研制新型汽车;从限制车辆数量的税收制度,到倡导自行车出行。这些措施从多方面多层次应对机动车污染,把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告诉我们,技术进步这把双刃剑,既带来新的污染,也提供了治理污染的手段。同时,伦敦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尾气污染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治理污染任重而道远。
(作者:扬州大学淮扬文化研究中心)
曾用白毛巾堵在尾气排放口进行检查
东京严格立法限制颗粒物排放
据广州日报报道在日本,一场接近10年的诉讼,令PM2.5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1999年,日本东京约有633位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患者状告地方政府和7家柴油汽车企业。这些患者基本上都居住在东京国道沿线,他们认为致病的原因是汽车尾气,要求被告给予赔偿,并要求政府对于汽车(特别是柴油车)的尾气排放实施限制。
日本专家一致认为,大城市中的PM2.5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汽车尾气排出的PM2.5含有强烈的致癌物质。根据这两点结论,在2008年,被告的汽车企业终于接受法院的劝解,拿出12亿日元作为和解金,与633名患者和解。
这一诉讼,间接触动了2003年东京推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针对颗粒物(尤其是柴油机、汽车尾气排放)的立法。新法规实施的第一天,在所有进入东京的高速道路入口,以及各主要道路的入口,交警让汽车发动引擎,然后用白毛巾堵在尾气排放口进行检查。如果白毛巾变黑,则说明车辆没有按规定安装过滤器,这辆车就会被禁止进入东京。
如今,日本汽车在出厂时都已安装了过滤器,这使得东京空气中的PM2.5含量大幅度下降。目前东京对PM2.5的排放标准是亚洲最严格的,它要求每天每立方米不超过35微克。
法国启动应急和长期措施
双管齐下防治空气污染
据新华社电法国的蓝天白云常令不少中国游客欣羡不已。但法国卫生监测所发布的公报显示,2004年~2006年,巴黎、马赛和里昂等9个法国城市空气中PM2.5年平均浓度均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标准的上限。为改善空气质量,法国采取应急和长期措施双管齐下的办法防治空气污染。
发布空气质量指数图
法国空气质量监测协会负责监测空气污染物浓度,向公众提供空气质量信息。根据空气质量监测协会提供的数据,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局每天会在网站上发布当日与次日空气质量指数图,并就如何改善空气质量提出建议。
空气质量指数图包括空气中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这4种污染物的监测数据,并按污染程度将空气质量分成1~10级。当污染物指数超标时,地方政府会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向公众提供卫生建议。
2003年夏天,由于持续高温天气、强烈光照和无风等原因,法国大部分地区大气臭氧浓度持续数日超标。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这样的环境里,老人、儿童以及一些易过敏人群容易出现皮肤刺痒、眼睛刺痛、呼吸不畅和咳嗽等症状。因此,法国环境部门呼吁儿童、老人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避免一切激烈的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此外,政府还呼吁公众调节生活方式,减少会导致臭氧浓度增加的污染物排放,如降低汽车行驶速度等。
颁布空气质量法令
除应急措施外,法国还制定了一些国家或地方层面的长期措施。法国于2010年颁布了空气质量法令,规定了PM2.5和PM10的浓度上限。此外,法国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案,如减排方案、颗粒物方案、碳排放交易体系、地方空气质量方案和大气保护方案等。
法国公共卫生高级委员会在2012年4月公布的空气颗粒物污染报告中提出新的保护公众健康的建议,尤其是肺病和心脏病患者、幼龄儿童与老年人等敏感人群。
建议指出,当PM10浓度超过每立方米80微克时,敏感人群应减少或避免户外活动与激烈的体育运动,哮喘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使用吸入类药物的次数;健康人群如果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或咽喉痛等症状,也应减少户外活动与激烈的体育运动。
第三篇:淮河污染情况及其治理方案
淮河污染情况及其治理方案
摘要: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流到安徽正阳关骤然变为一条宽阔的主干流,形成“七十二水归正阳”的奇观。淮河全长约一千公里,流经河南、安徽、山东到江苏入海,流域面积为18.57万平方公里,是匍匐在祖国心腹地带的一条大河。淮河是哺育江淮儿女的母亲河,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但是,近年来淮河污染情况日益严重,成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淮河何以成为如此难治理的河流? 为什么淮河最难治理?治污工程举步维艰,淮河水变清真的难容乐观?美丽的淮河,何时再现碧水清风? 关键词:淮河 水污染与治理 治理方案
前言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据监测,中国现在多数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活动,同时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其中在中国淡水资源中占重要地位的淮河,近年来水质污染特别严重,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再度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据说早在10年前,我们国家就启动了淮河流域的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按理说,这10年来的治理,应该能够还我们一个较为清洁的淮河。可是前不久,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却在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会上表示,当前淮河水污染依然相当严重,有超过一半的地方水质达不到要求。为什么这么些年治淮我们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现在的淮河水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案来治理淮河呢? 分析
一、淮河污染现状
1、淮河干道成了污水沟。一位记者来到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姚家湾的一条污水沟,旁边是即将收割的麦田和居住的人家。记者说,走近这条污水沟的时候,便闻到一股难闻的氨水气,污水非常浑浊。沿着这条污水沟向前不到200米,就是淮河的主干道,污水沟入河口的河床已经变成了黑色,淮河干道的水面并不比污水沟清澈,渔民在划船的时候,水面上随之翻起黑色的污泥。
2、岸边居民还得借水喝。记者采访时看到,在他们的房前屋后,围绕着整个居住区,到处都是生活垃圾,这些堆积如山的垃圾散发出阵阵腐臭,有的已经和污水混在一起,就这样天天流进淮河里。他们知道这样会污染淮河水,但是没有人对这里进行管理,他们都是城市居民,但是垃圾却没有人清运,几十年来他们进进出出都要经过这些令人作呕的垃圾。记者还看到一个小女孩对身边成堆的垃圾熟视无睹,正漫不经心地吃着零食。这些堆成山的垃圾只不过是一年之内形成的。那么几十年来的垃圾都去了哪里呢?老人这时候把他们房子上的水渍指给笔者看。涨水,垃圾就被冲到河里去了。原来,一到汛期淮河涨水,小岛就会淹在水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岛,而这些垃圾就随着上涨的淮河水,被淮河消化掉,淮河成为巨大的垃圾场和污水处理场。周围的居民告诉记者,由于受到污水影响,他们的地下水都不能喝了,每天要到别人家四处借水喝。淮河污染给淮南市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威胁已经近在咫尺。
3、七年没开工的污水处理厂。近年来,淮河流域的污染还在加剧。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淮河19个监测断面有13个处于超标状态。其中,淮南市在安徽省沿淮城镇中,污水排放量位列第一,两项重要的污染指标COD和氨氮的排放量分别位列全省第三和第二。为什么淮南的排污量如此巨大呢?记者在淮南下辖的凤台县进行了调查。来到凤台县用来建污水处理厂的70亩农田,尽管早在2001年污水处理厂的项目就已经立了项,但是直到现在,这块地里还种着庄稼,没有任何要开工的迹象。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厂长,刘福东已经被任命3年了,但是直到现在,还是在做各种前期准备工作,一直没有开工。
二、造成淮河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由于部分工业企业偷排污水现象严重。经过10年来“抓大关小”,调整产业结构,淮河流域工业企业中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或设施不达标的现象已得到有效改善,但部分工业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常常擅自关闭污水处理设施,偷排污水。
2、是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淮河流域一个重要污染源。据了解,淮河流域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6,是我国主要的产粮区,流域内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很大,其污染也相对较重。
3、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正在逐年增加,其污染负荷已超过工业污水,成为影响淮河流域水质安全的重要因素。据统计,2002年全省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23.85亿吨,其中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12.41亿吨,占一半还多。
三、淮河何以成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
淮河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大洪水的年份有17次之多。以王家坝为例,自1953年建成以来,共有11年13次开闸泄洪。从历史来看,从12世纪黄河夺淮入海以来的数百年间,淮河总是以频繁的灾害向世人显示它的存在。
1、安徽已建成的九个污水厂两个在正常运转,只有一个半在“半”运转,还有五个半在“晒太阳”。据统计,淮河流域十五以来GDP以年8%以上速度增长,其中工业产值以年20%的速度增长;而此流域安徽省的治污项目按十五计划只完成了7.2%。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淮河治污工程的滞后,让淮河变清的脚步戴上了沉重的锁链。
2、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还处于“温饱财政”的县市,污水厂建设成为包袱,原本就欠竞争力的企业再拿出污水处理资金会加大产品成本,与没有治污设施地区的企业产品形成不平等竞争,从而制约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生存。滁州市发改委、建委负责污水厂建设的同志也对暗访组流露出,上马治污项目,心有余而力不足。
3、即使污水厂管网建设如期完成,污水厂正常运行也存在问题:在淮河流域城镇中,自备井为数众多,亳州市自备井采水量就占自来水公司供水量的30%左右,在收费较高的洗浴等服务行业,出于商业利益,很多都自备水井;即使自备井污水并入城市污水管道,这部分的污水处理费也无法计算收取。
四、淮河治理取得的成果
应该说,经过多年的治理,淮河的水污染状况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据省环保局提供的资料,1996年至2003年,我省淮河流域GDP由2046亿元增长至3849亿元,增长88%,人口由5500万增至5700万,城市化率由18.4%提高到27.2%,生活污水排放量由3.2亿吨增加到7.8亿吨,而全流域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却由1996年的77.8万吨降至2003年的18.47万吨,主要河流COD平均浓度由955mg/L下降为48mg/L,基本实现了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双赢”。但是,从环保部门监测到的情况来看,淮河污染治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一段距离,淮河治污仍须努力。
五、治污工程举步维艰,应完善的治污方案
1、淮河污染治理首先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把治污达标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作为保证政令畅通的一项政治任务对待,下死决心抓,不留退路;要求企业认真履行法定职责,顾全大局,背水一战,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2、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要求各市、县所有日排水量100立方米或日排COD30千克以上的企业,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出口,都必须安装在线自动监测装置,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联网。对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一律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间限产限排,并暂停该企业所有新扩改建项目的审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要责令停产或关闭。对明知故犯、屡查屡犯、擅自闲置污染治理设施、偷排偷放污染物的企业,一律责令停产整顿,依法给予处罚,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3、全面实行企业排污许可证制度。按照排污许可证的发放要求,逐步完善排污许可证的管理方式。2008年底前,完成对国控、省控重点排污企业核发排污许可证。自2009年起,所有排污单位实行持证排污,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量化管理,禁止无证排污。
4、加强对入河企业的监管,实行流域定期检查制度。按要求做好每月流域检查监测工作,保证监测频次,编制水质月报。根据监测结果,拿出生态补偿金的扣缴意见。组织相关市、县环保局对工业企业进行排查,对查出的违法企业给予行政处罚,对严重违法排污企业,报请政府下达停产整治决定,通知有关部门实施停水、停电措施。
5、严格新建项目环保审批。把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对新建限制类和允许类项目的污染物排放实施“减二增一”,对鼓励类项目实施“减一增一”,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对未按期完成减排任务、环境违法问题突出、未建成或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出水浓度超标和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不到60%、河流主要断面水质长期不达标以及完不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县(市、区)或企业集团,实行“区域限批”和“企业限批”。对不能进入污水处理厂区域的新建项目,污水排放要达到排放标准(国家、省、市规定的排放标准严于流域标准时,执行国家、省、市规定的排放标准,否则执行流域标准)。
6、加强对考核断面的监测考核。对连续两个月水质考核断面超过考核指标一倍以上的县(市、区),由市环保局提出区域限批预警,两个月内整改无明显进展,实行区域限批,暂停该地区所有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直至考核断面水质有明显改善,方可解除区域限批。
7、各新闻媒体要高度关注重点河流综合治理工作,及时宣传报道正面典型,加强正面引导。对领导不力、工作迟缓的地方和部门,要加强舆论监督。对典型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曝光,以促进问题的解决,推动工作的开展。
8、企业和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节约、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真正做到利己利人。
结论 几十年前,淮河水中鱼儿乐,但两岸百姓填不饱肚子;今天丰衣足食了,河中的鱼儿却几乎绝迹。淮河儿女不愿再回到恶肚皮的年代,亦憧憬着淮河水变清。鱼和熊掌能够兼得吗?只有实事求是,敢于正视现实,饱经沧桑的淮河流域儿女携手跨进全面小康社会才不是梦想。淮河污染治理提出了在区域层次上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问题。国家环保总局领导在有关淮河污染的文件上批示:“淮河治污要有创新”,这说明高层决策者也意识到了过去所习惯的流域治理方式有不适用的地方,需要改革和完善。淮河污染治理的政策方向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重构一个有效的治理结构。淮河污染治理需要重新调整中央、地方的责任,并建立一种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行动的框架,这并非单纯的增加投入的问题,而是要进行较大幅度的制度创新。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淮河污染问题。参考文献:沧州市重点河流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淮河污染治理条理
新华网
第四篇:城市道路机动车污染治理法律路径选择
城市道路机动车污染治理法律路径选择
【摘要】目前道路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机动车船污染措施的效力不足,近期各地匆忙发布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虽彰显政府的行动决心,然而时下的行动方案似乎很多都可以在多年前寻到痕迹,尽管其中也不乏新意,其能否奏效,令公众产生忧虑。
【关键词】机动车污染 总量控制 环境标准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交通运输是支撑我们生活品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①机动车污染在我国诸多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数据,机动车尾气排放占北京细颗粒物(PM2.5)排放总量的22.2%,占北京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58%,占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的40%。②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潘涛认为,机动车排放毫无疑问是北京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并引用由包括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内的其他享有声望的研究机构和大学所开展的研究―这些研究发现北京市空气污染的20%~30%是由机动车排放造成的。
总量控制制度
自2012~2013年冬季开始中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的、持续的严重灰霾天气,促使近期发布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均注意到“总量控制”对城市机动车污染治理的重要性,这集中表现于两个方面:即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控制和汽车消费总量的控制。
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遗漏”。“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早在1996年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就已被提及,《大气污染防治法》在2000年修改时更是明确确立了“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③,之后,诸多地方大气污染防治立法可以说无一例外地都对之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不仅体现在几乎是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施行处于同一时期的各地颁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中,如:《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0)第八条、《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第十一条,等等,各地新近颁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更是重申了这一制度,如:2012年修改并施行的《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三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第六条与第二十四条,等等。事实上,这一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立法规定对之予以明确要求,还在于它是现行大气污染防治立法设计的排污许可证、排污收费等制度的基础,如:2003年7月1日施行的《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但是,如此重要的总量控制制度对于机动车污染防治而言似乎并无多大意义。问题在于,我国现行大气污染防治立法所划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针对的是“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和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④“并未将机动车废气的流动性污染纳入及时总量控制的立法规定之中”,“主要针对二氧化硫,所涉及的污染因素少”,“对含氮氧化物污染的总量控制并未提上议事日程”。⑤如:太原市于1998年9月29日颁行的《太原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办法》第二条明确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适用范围限于“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和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污染物控制名录所列的向大气排放的其他污染物”。即使是近期施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办法也未能将机动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纳入总量控制的适用范围,如:《陕西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污染物排放许可管理办法》(陕环发[2012]58号)第二至六条明确将机动车排放污染这一典型的流动性污染源排除在该办法的适用范围之外。
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总量控制。第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激增。“控制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在《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中并无提及,这或许是当时全国道路机动车保有量依然相对有限的缘故。仅就汽车保有量而言,据统计,200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1608.9万辆,与1995年相比5年增加了568.9万辆。⑥但这一数字在2000年之后却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2000~2010年(10年)增长了6112.8万辆;2010~2012年(2年)增长了3116.2万辆;其中,1995~2002年(7年)增长了1013.2万辆;2002~2005年(3年)增长了1106.5万辆;2005~2007年(2年)增长了1198.7万辆;2007~2009年每年增长分别为741.2万辆和1109.8万辆;2009~2012年每年增幅都超过1500万辆(依次分别为1512.3万辆、1544.7万辆和1571.4万辆)。⑦目前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攀升至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达22382.8万辆。⑧尽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人均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很低,2010年我国每千人的机动车保有水平也不过是58辆―这一数字在2003年仅为15辆,美国的千人保有水平在2010年为797辆。⑨
第二,近期各治理方案的趋同性选择与行动的差异性。控制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显然是当前各治理方案的趋同性选择,但在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统领之下的各地方案仍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部分提出,“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要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基于此,环境保护部等六部委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环发[2013]104号)继而明确提出“控制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进而将北京市和这一区域的其他城市区别对待,北京市须“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而天津、石家庄、太原和济南等城市则须“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又进一步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各设区市和省直管县(市)”,但强调“石家庄市及京津周边城市要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此外,这一措施到了长三角地区则显得更为“温和”,如《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之“十七”要求“适度控制燃油汽车增长速度”,自2014年3月1日施行的《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一条要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
环境标准制度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防治立法要求生产、销售、进口与在用的机动车都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否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将不予办理注册登记或转入登记,不得上路行驶。⑩《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第五十三条还对“违法制造、销售或者进口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行为明确规定了可以施予的惩处措施,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没收销毁。
自1983年颁布第一批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标准以来,我国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标准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底,我国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机动车国I、国II和国III阶段排放标准分别于2000年、2004年和2007年在全国实施。目前提前实施国IV阶段排放标准的地区范围不断在扩展,如《南宁市执行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告》(南环字[2013]296号)要求南宁市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国IV排放标准。另外,诸多大气污染治理方案还对对全面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时间做出明确要求,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要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实施时间是2015年,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省是2017年底前。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于2013年9月17日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该新标准将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不过,北京市已在全国率先于2013年2月1日起开始施行京V排放标准,国五排放标准发布后原京V排放标准即行废止。步北京后尘,上海市也于2014年4月30日开始施行国五阶段排放标准。
车用燃油标准。目前我国轻型柴油车执行《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 18352.3-2005)第三阶段排放限值,轻型汽油车执行第四阶段排放限值,对此,轻型汽车国五排放标准编制说明之征求意见稿明确将这种状况归之于“由于油品供应的问题”。事实上,早在1996年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就明确提出“鼓励采用机动车清洁燃料等措施,减轻车辆尾气污染”,《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第三十四条又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优质燃料油”。而近期地方大气污染防治立法,几乎是无一例外地对车用燃油问题做出规定,诸多治理方案明确对提高燃料品质的时间问题做出要求。
公众参与与低碳出行
近年来我国城市住房郊区化突出,但即使是这样,市区内相当部分人群每日出行的里程也并未远到惟有乘坐机动车才可到达。问题是,曾享有“自行车王国”之美誉的我国目前却显然是名不符实。根据英国交通部《低碳交通:绿色未来》,英国国家CO2排放量的21%来自于旅程不足5英里的家用汽车,64%来自于旅程不足25英里的家用汽车。很明显,在城市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公众参与的力量不可小觑,公众的汽车消费行为直接影响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
为此,各治理方案都倡导公民低碳出行,具体措施不外乎是鼓励公众出行时更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骑行或步行。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加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
政府干预责任的适度定位
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的软效应。近期各治理方案的具体方案与地方大气污染防治立法行动,反映出各级政府均希望能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有所作为。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山东省长郭树清表示,2014年干部考核将把空气质量作为一个指标。事实上,这并非什么新鲜之举,早至《环境保护法》(1989)第十六条就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提出“一票否决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作为考核城市人民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实施情况的一项具体措施,“定量化”的指标考核可以说是该项措施的重要特点。尽管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被视为有效环境管理的可行手段,多年来环境立法反复强调它,但是,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相比,无论是《环境保护法》,还是《大气污染防治法》,对于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未能切实履行的情况则均无对应的法律责任规定。“中国则只将其纳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之中,只作为政府绩效的定性评定指标,并无实际上的职责要求。”
政府干预的重心失衡。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相比,政府在促进汽车消费增长方面的作用似乎更为显著。为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发展,1994年国务院即批准施行《汽车工业产业政策》,10年后被《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函[2004]30号)所取代。《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虽曾在2009年被修订,但关于“汽车消费”的政策规定并无任何变动,“推动汽车消费”显然被视为是“培育以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的重要手段。为此,“汽车消费贷款”被特地写入了该《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之第六十五条:“国家支持发展汽车信用消费。从事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要改进服务,完善汽车信贷抵押办法。”基于此,中国人民银行继2004年8月发布《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第2号令)不久,又发布了《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试点办法)》。汽车消费贷款政策的出炉显然刺激了个人汽车消费。现如今,或许是考虑到汽车消费在诸多城市已经明显出现“饱和”迹象,况且严重的空气污染也促使诸多城市力图通过控制机动车保有量来改善空气质量,“汽车下乡”政策有将汽车消费扩展至广大乡村地区的明显倾向。
然而,无论是汽车消费贷款政策还是“汽车下乡”政策,我们暂且不论它们能否使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目标真正得以实现,但它们确实对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激增有重要“贡献”。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问题是,在当前不断有城市出台措施限制机动车增长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政策是否也应该适时地退出?试想一下,“限号”政策实施前个人拥挤购车的现象是否就有这些政策的促动?
很显然,当前诸多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寄希望“大风或强冷空气即将到来”可谓是无奈之举,更是对实施数十年的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的讥讽。似是在苍茫之间出炉的诸多治理方案,确有先前立法未能“未雨绸缪”的补救方案,但“旧话重提”的现象也不乏见。无论如何,城市化进程中的这种环境“窘况”并不会自然消除,其实质不外乎仍是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作者分别为郑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郑州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3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http://。
⑩“山东干部将考核空气质量指标建立奖惩机制”,人民网,http://leaders.people.com.cn/n/2014/0307/c58278-24553873.html。
方?遥骸爸腥沾笃?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比较及立法启示”,《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第1期,第64页
责编/王坤娜
第五篇:出入道路污染整改方案
中和村保障房1号道路
施工单位: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施 工 出 入 路 面 整 改 方 案
由于该工程的场地位置横穿高庙路,为了有效防治城市及住宅区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人居环境,实现文明施工现场达到相关标准,整改我单位在车辆出入高庙路时发生的污染路面的情况,特编写整改方案如下:
(一)、项目部人员安排与分工
1、项目经理负责对施工全过程监督,从源头做好出入城市道路整洁工作。
2、项目副经理负责对本方案的检查、监督及评价。对违法违规、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不听劝阻的要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扬尘治理专项方案的编制、实施和检查,对投入到扬尘专项治理的人、机、材、设备等作统一安排和部署,指派专人负责,对施工现场的出入车辆进行检查并记录,确保车辆清洗整洁。
4、施工员:负责对路面保洁人员的监督。(二)、土方施工、堆放扬尘污染的控制
1、在施工大门口设置冲洗设备、沉淀池及排水沟。施工运输车辆、挖掘机械等驶出工地前必须清除泥土作防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2、工程每个区的进出口、场内施工便道和建筑材料堆放地进行硬化处理,浇筑混凝土。安排专人经常清洁、洒水降尘。
3、在施工场地内,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工地出入口配置冲洗用水和设备,其门内侧铺设宽度不少于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