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三同时环评守法证明的审核要求
环境体系审核如何对认证材料中对提交环评、三同时及守法证明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为判断组织的法律法规符合性,减少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的风险,认证审核项目在提交审核材料时,需提交环评等守法材料。为指导各地方公司的工作,特制订如下规定:
【关于环评】按照198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8 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新改扩项目均需实施环评,提供环境影响评价资料(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表、环境影响登记表),但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要求: ⑴2003年9月1日之后的所有新、改、扩建的项目必需提供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材料及环评批复意见; ⑵1998年11月18日之后新、改、扩建的项目,属于二级(含二级)
以上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必需提供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及环评批复意见;⑶1986年3月26日之后新、改、扩建的项目,属于一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必需提供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材料及环评批复意见上报认证材料时,只要求提供环评批复意见,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材料在现场审核时查阅,作为现场审核的依据之一。【关于三同时】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审批其环评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中请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施的竣工验收。因此,审核组在进行审核时,应要求受审核方提供“三同时竣工验收报告”具体要求为:⑴2003年9月1日之后的所有新、改、扩建的项目,实施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应提供竣工验收报告;⑵1998年11月18日之后新、改、扩建的项目,属于二级(含二级)以上 环境因素复杂程度,应提供竣工验收报告; ⑶1986年3月26日之后新、改、扩建的项目,属于一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应提供竣工验收报告。
【关于守法证明】守法证明:受审核方在审核前一年之内污染物达标排放,无违法行为,未受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处罚的证明。一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需由受审核方所在地地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守法证明;二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由受审核方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守法证明;三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不需出具守法证明
第二篇:关于EMS认证材料提交环评、三同时及守法证明的具体要求
关于EMS认证材料提交环评、三同时及守法证明的具体要求
为判断组织的法律法规符合性,减少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的风险,认证审核项目在提交审核材料时,需提交环评等守法材料。
特制订如下规定:
一、关于环评
按照198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8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新改扩项目均需实施环评,提供环境影响评价资料[环境影响报告书、环
境影响表、环境影响登记表]。但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要求:
1、2003年9月之后的所有新改扩建的项目必须提供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材料及
环评批复意见。
2、1998年11月18日之后新改扩建的项目,属于二级[含二级]以上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必需提供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及环评批复意见。
3、1986年3月26日以后新改扩建的项目,属于一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必须提供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材料及环评批复意见。
上报认证材料时,只要求提供环评批复意见,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材料在现场审核时查阅,作为现场审核的依据之一。
二、关于三同时
三同时制度指的是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试生产之起三个月内,向审批其环评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
施的竣工验收。
因此,审核组在进行审核时,应要求受审核方提供“三同时竣工验收报告”,具体要求为:
1、2003年9月之后的所有新改扩建的项目,实施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
影响报告表的项目,应提供竣工验收报告。
2、1998年11月18日之后新改扩建的项目,属于二级[含二级]以上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应提供竣工验收报告。
3、1986年3月26日以后新改扩建的项目,属于一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应提供竣工验收报告。
三、关于守法证明
守法证明:受审核方在审核前一年内污染物达标排放,无违法行为,未受到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处罚的证明。
一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需由受审核方所在地地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守法证明;二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由受审核方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守法证明;三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不需要出具守法证明。
第三篇:环评三同时报告
所谓“三同时”,就是环保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所谓“三同时”报告,其实就是环保设施的验收报告。
比如:如果企业有生产污水排放,环评报告中提出了具体要求(如需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则企业在建厂时,应同时建污水处理设施。企业建成投产前,应向环保局提出开工申请,环保局对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验收后,给予准予试生产批复,并提出正式验收期限。到期限后,企业应再向环保局提出正式验收,环保局验收合格后,会给予正式批复。这个正式批复就是所谓的“三同时”报告。
需注意的是,申请正式批复前,应申请进行环保监测,证明企业的排放达标才可以,不然会拿不到批复的。
所以,“三同时”报告是企业投产后才有的,不是在设计阶段出的。
申请不难,只要符合环评报告的要求,并有监测报告证明企业的排放均达标,环保设施的管理制度化、符合环保局的要求,就可以拿到“三同时”报告了。
回答:2006-06-19 10:26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环评验收??你的意思是建设项目在做完环评以后,项目竣工验收吧?
建设项目在完工以后有一到三个月的试运营(或试生产)时期。在这段时间内,项目所属单位应向环评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就是环评审批的环保局或者环保厅)提交一份建设项目“三同时”竣工验收申请、环保总结。(具体负责的应该是项目审批股)然后环保局会根据工作安排派出人员到项目现场看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决定该项目是否符合验收要求。不符合就要求整改。符合就安排监测单位,对项目进行验收监测。然后出具验收资料,召开验收会议。会议决定是否通过验收。
以上是验收的基本流程,具体需要的资料在你提出验收申请的时候可以向环保部门的人员询问。
第四篇:关于EMS认证材料提交环评、三同时及守法证明的具体要求
关于EMS认证材料提交环评、三同时及守法证明的具体要求 为判断组织的法律法规符合性,减少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的风险,认证审
核项目在提交审核材料时,需提交环评等守法材料。
特制订如下规定:
一、关于环评
按照198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8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新改扩项目均需实施环评,提供环境影响评价资料[环境影响报告书、环
境影响表、环境影响登记表]。
但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要求:
1、2003年9月之后的所有新改扩建的项目必须提供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材料及
环评批复意见。
2、1998年11月18日之后新改扩建的项目,属于二级[含二级]以上环境因素复
杂程度的认证项目,必需提供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及环评批复意见。
3、1986年3月26日以后新改扩建的项目,属于一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
项目,必须提供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材料及环评批复意见。
上报认证材料时,只要求提供环评批复意见,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材料在现场审核时查阅,作为现场审核的依据之一。
二、关于三同时
三同时制度指的是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试生产之起三个月内,向审批其环评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
施的竣工验收。
因此,审核组在进行审核时,应要求受审核方提供“三同时竣工验收报告”,具体要求为:
1、2003年9月之后的所有新改扩建的项目,实施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
影响报告表的项目,应提供竣工验收报告。
2、1998年11月18日之后新改扩建的项目,属于二级[含二级]以上环境因
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应提供竣工验收报告。
3、1986年3月26日以后新改扩建的项目,属于一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应提供竣工验收报告。
三、关于守法证明
守法证明:受审核方在审核前一年内污染物达标排放,无违法行为,未受到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处罚的证明。
一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需由受审核方所在地地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守法证明;二级环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由受审核方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守法证明;三级环
境因素复杂程度的认证项目,不需要出具守法证明。
第五篇:环评、“三同时”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三同时”验收
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期,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本人深入县经济开发区、全民创业园,以及有关乡镇和部分重点企业,对全县近几年来建设项目环评审批、验收工作情况进行调研。通过现场了解情况和征询意见、建议,掌握了全县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和深化今后全县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全县加快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设项目环评审批、验收工作在促进全县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自2003年1月1日《环评法》实施以来,我县坚持依法履行职责,抓环评促环保,以环保促发展,为加快全县经济建设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1.环评审批、验收工作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县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一方面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另一方面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第一审批权的职责,对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大力提供服务,做到快事急办,慢事快办,特事特办。尤其是对上级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落实专人专职负责跟踪服务,金属表面处理、国能生物电厂、三星树脂、天星树脂、虹升生物科技、绿朋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相继获得省、市环保部门的批准,康圣纸业、海鸿包装、大成食品等一批重点企业先后通过了环保验收。特别是近年来,我县环保工作前移服务平台,加强项目对接,密切跟踪招商引资项目动态,加强环保预评估工作,并提前告知应办环保事项,对
不符合产业政策和高污染、难治理的项目及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避免“走弯路”、打好“时间差”,促进一大批重大项目得到了及时审批。2010年以来,我县共有122个项目通过了环评审批,46个项目通过了“三同时”验收,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通过加强环评工作,有效地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过度增长,调整、优化了全县产业结构。
2.环评审批、验收工作促进了全县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环评、“三同时”是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是环境保护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的重要保障。通过环评,控制了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优化了建设项目的选址,确定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污染防治措施,充分体现了环境保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三同时”验收,促进项目在正式投入生产前,严格落实好环评确定的污染防治措施,保证了项目投产后,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有效配套、同时运行,确保达标排放,符合环保要求。环评、“三同时”工作做到从源头上控污,在建设中治污,在生产后减污,较好地保护了全县生态环境。
3.环评审批、验收工作促进了全县招商引资质量和招商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一是对招商引资项目提前介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工作,并对其可行性和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考察论证,为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为项目投资者搞好政策引导和环保服务。二是为企业把好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发展,在项目的选择和项目建设的选址上存在很多的风险,对今后的隐患缺乏科学的判断,通过环评、“三同时”工作,及时为企业提供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服务,主动为投资者把好项目选择关和选址关,为可行项目提供环保新技术、新工艺。从而使环境保护与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互动,使招商引资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环评、“三同时”效率的提高,在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了我县招商引资的优势和吸引力。
二、我县建设项目环评、验收工作中值得引起关注的问题一是对环评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这次调查认为,在环评工作中存在三个方面的认识问题:一是做环评只是为了获取项目的开工建设权,环境问题等建好了再说。二是部分企业和基层领导对环评还很陌生,认识上有偏差,概念上有混淆,执行上有问题。三是是一项法律责任缺乏应有的认识,对不环评就是违法认识不足。
二是“三同时”落实力度不够。部分建设项目投资者只是按规定做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但在项目施工中就没有当回事,对环保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采取“三不”对策,既不理睬、不出资、不建设,致使全县三同时”制度实际执行率不高。
三是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压力太大。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的压力主要来于三个方面:首先是来自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发展就会对一些生态环境带来影响,但不发展就会有更大的困难,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样环保部门处在两难境地。其次是来自于落实各级政府意图的压力。好项目难求、难遇,但大项目不一定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的要求。第三是来自于分级审批的压力。国家实行环评分级审批制度,对环保部以及省、市、县环保部门的审批权限均做出了明确规定,越级审批即为违法,很多项目,如电镀、化工、印染、酿造、造纸、制革等项目,县级无审批权,只能加强跟踪服务,做好对上协调。
三、进一步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对环评、“三同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针对当前我县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上认识不足,了解不深的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广泛宣传《环评法》等法律法规,将其纳入普法学习的内容。二是加强对经济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投资者的培训学习,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流程作为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必修课程,在理论上学懂学通,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三是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的内容及要求,使广大群众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加强社会和新闻舆论的监督,让全社会关心关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切实加强领导,增强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温总理在全国第六次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如果再不重视保护环境,今后治理的成本会更高,付出的代价会更大,环境将更难以恢复,我们就可能犯难以改正的历史性错误”。因此,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保护环境作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正确处理加快经济发展与加强环境保护的关系,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3.严格环保准入制度,依法抓好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环评法》规定,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责任人,法律赋予了环保部门的职责,环保部门就要大胆行使职权,不负使命。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条件,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项目,对选址、布局不合理的项目,对群众反应强烈的项目,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的新增污染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4.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加大环评、“三同时”工作的综合执法力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的范围广,因此,搞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之间要通力合作,建立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联系机制,形成综合执法合力,才能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首先要以法律为准绳,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强化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坚持“环保优先”,凡是未依法经环保审批,不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建设项目,发改委等部门不得审批或核准立项,国土资源部门不得批准用地,规划部门不得发放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和进行竣工验收,安全监管部门不得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办理工商登记,电力部门不得供电,金融部门不得给予贷款。其次,要加强有关行业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县政府要重点加强对工业、建设、交通、水利等建设领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不能因污染小或污染发生在建设时期就可放弃环境影响评价申报审批程序,违法开工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这些领域的建设项目同样要依法进行环评审批,同样要在未取得环保审批的情况下不允许施工建设,取得了环评审批的也要认真落实环保措施,搞好竣工验收,加强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