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高法最高检:信用卡恶意透支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法最高检:信用卡恶意透支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2009年12月15日 12:44新华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38条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今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12月16日起施行。《解释》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以及“恶意透支”认定处罚的相关问题,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了界定,以区别于善意透支的行为。
根据《解释》,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介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犯罪行为。这次“两高”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
第一,在司法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这里面就排除了因为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者文书,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归还的,不属于“恶意透支”。
第二,因为“恶意透支”这种信用卡诈骗犯罪是故意犯罪,因此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是该行为非常重要的构成要件。“非法占有”是区分“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的一个主要界限,只有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透支的才属于“恶意透支”,才构成犯罪。这次司法解释中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合近年来的司法实践列举了六种情形,比如明知无法偿还而大量透支的不归还;肆意挥霍透支款不归还;透支以后隐匿、改变通讯方式,逃避金融机构的追款等。这些情形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表现。
第三,这次司法解释明确了“恶意透支”的数额,“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归还的款项,不包括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第四,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法院未判决或者公安机关未立案之前,偿还了这些透支款息的,从轻处理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既依法追究那些“恶意透支”的诈骗行为,同时又发挥法律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尽可能地缩小刑事打击面。
两高发布打击信用卡犯罪的司解 12月16日起施行
2009年12月15日 12:49新华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2条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今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12月16日起施行。此举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惩治信用卡犯罪活动,维护信用卡管理秩序和持卡人的合法权益,保障金融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一个重要举措。
《解释》规定了相关信用卡犯罪的量刑标准,明确了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法律适用中的一系列疑难问题。《解释》共八条,主要有以下重点内容:
(一)明确了伪造金融票证罪中“伪造信用卡”的认定,以及伪造信用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规定伪造信用卡1张即可构成犯罪。
(二)明确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认定问题。
(三)规定了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涉及1张以上信用卡的,即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
(四)规定了为信用卡申请人制作、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的行为,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或者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追究刑事责任。
(五)明确了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认定问题。
(六)明确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恶意透支”认定处罚的相关问题,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了界定,以区别于善意透支的行为。
(七)规定了对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进行信用卡套现,情节严重的行为,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熊选国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信用卡产业高速发展,信用卡犯罪活动日益增多,新的犯罪形式不断出现,特别是一些违法犯罪分子进行信用卡虚假申请、信用卡诈骗和信用卡套现等活动已发展到公开化、产业化的程度。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而且侵害了银行消费信贷资金和持卡人财产。2007年以来美国因个人房屋不良贷款引发的“次贷危机”和蔓延全世界的“金融危机”,以及近几年有的国家和地区陆续出现的因信用卡不良贷款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都充分反映了信用卡风险管理关系到全社会经济秩序和信用体系的安全稳定,加强信用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信用卡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
(五)》增加规定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还修改了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信用卡犯罪的手段不断翻新,防范和打击难度进一步加大,为了有效惩治信用卡虚假申请、信用卡诈骗、信用卡套现等犯罪活动,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相关信用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信用卡犯罪刑事案件中的法律适用问题出台了专门司法解释,为打击相关信用卡犯罪提供了明确具体的适用法律依据。
熊选国指出,依法惩治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为国家大局服务的重要方面,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从司法工作实际出发,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解释》旨在加大对相关信用卡犯罪的打击力度,为我国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信用卡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保障。《解释》明确了相关信用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有利于统一司法认定标准,规范执法行为。《解释》的公布施行,将对打击伪造信用卡、信用卡诈骗、信用卡套现等信用卡犯罪活动,保障金融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发挥重要的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两高出台打击信用卡犯罪司法解释 伪造即为犯罪
2009年12月15日 14:14中国新闻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五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今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伪造信用卡一张即可构成犯罪。
该司法解释共八条,将于十二月十六日起施行。在解释中,明确了伪造金融票证罪中“伪造信用卡”的认定,规定伪造信用卡一张即可构成犯罪。明确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两个定罪量刑标准,以及“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认定。规定了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涉及信用卡一张以上的,即可构成犯罪。
这一司法解释还明确了为信用卡申请人制作、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的行为如何定性处理。明确了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对于“恶意透支”问题,司法解释明确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三个量刑幅度的适用标准,以及“恶意透支”认定处罚的相关问题,并规定了对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进行信用卡套现行为如何定性处理的问题。
据了解,截止二00九年第三季度末,中国已发行各类银行卡二十点八亿张,银行卡消费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中占三分之一强。与此同时,信用卡犯罪活动不断增多,犯罪手段向高科技、集团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
这次司法解释的出台是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惩治信用卡犯罪,维护信用卡管理秩序和持卡人的合法权益,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一个重要举措。最高法最高检:信用卡恶意透支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2009年12月15日 12:44新华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38条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今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12月16日起施行。《解释》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以及“恶意透支”认定处罚的相关问题,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了界定,以区别于善意透支的行为。
根据《解释》,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介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犯罪行为。这次“两高”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
第一,在司法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这里面就排除了因为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者文书,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归还的,不属于“恶意透支”。
第二,因为“恶意透支”这种信用卡诈骗犯罪是故意犯罪,因此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是该行为非常重要的构成要件。“非法占有”是区分“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的一个主要界限,只有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透支的才属于“恶意透支”,才构成犯罪。这次司法解释中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合近年来的司法实践列举了六种情形,比如明知无法偿还而大量透支的不归还;肆意挥霍透支款不归还;透支以后隐匿、改变通讯方式,逃避金融机构的追款等。这些情形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表现。
第三,这次司法解释明确了“恶意透支”的数额,“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归还的款项,不包括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第四,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法院未判决或者公安机关未立案之前,偿还了这些透支款息的,从轻处理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既依法追究那些“恶意透支”的诈骗行为,同时又发挥法律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尽可能地缩小刑事打击面。
第二篇:两高司法解释,恶意透支要追究刑事责任
两高司法解释 恶意透支要追究刑事责任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发布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共8条,自12月16日起施行。《解释》规定了相关信用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明确了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法律适用中的一系列疑难问题。该《解释》将为依法惩治信用卡犯罪活动,维护信用卡管理秩序和持卡人合法权益,保障金融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起到何种作用?记者就此采访了两高有关负责人。
出台背景:打击信用卡犯罪
问: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信用卡风险和信用卡犯罪活动。怎么看待《解释》出台的背景?
答: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持卡人数量最多、银行卡业务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末,我国已发行各类银行卡超过20.8亿张,银行卡特约商户147万家,POS机227万台,ATM机近20万台,银行卡消费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近34.7%。
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五)》增加规定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修改了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信用卡犯罪的手段不断翻新,防范和打击难度进一步加大,为了有效惩治信用卡虚假申请、信用卡诈骗、信用卡套现等犯罪活动,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相关信用卡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信用卡犯罪刑事案件中的法律适用问题出台了专门司法解释,为打击相关信用卡犯罪提供了明确具体的适用法律依据。
伪造信用卡1张即可构成犯罪
问:对伪造信用卡的行为,《解释》是如何规定的?
答:《解释》第一条即明确了伪造金融票证罪中“伪造信用卡”的主要行为方式,规定“复制他人信用卡、将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写入磁条介质、芯片或者以其他方法伪造信用卡1张以上的”,即可构成犯罪,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并规定了“伪造空白信用卡”行为,以及伪造信用卡“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定罪量刑标准,为打击伪造信用卡犯罪行为提供了明确具体的适用法律依据。
《解释》还明确了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两个量刑幅度的适用标准。《解释》第三条从“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和“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两个角度对该罪的两个量刑幅度作了界定,规定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涉及信用卡数量1张以上的,即可构成犯罪。冒用他人信用卡触犯刑法
问:使用拾得的他人信用卡,或者通过互联网、手机冒用别人信用卡如何认定?
答:《解释》第五条第一款针对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的信用卡诈骗犯罪,明确了“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具体定罪量刑标准。
针对你提出的几种情形,《解释》明确: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构成刑法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
何为“恶意透支”有了明确界定
问: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恶意透支信用卡,《解释》对此有无规定?
答:为了区别于善意透支行为,《解释》第六条第一款明确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主要构成条件,即“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其中,“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或者尚未归还的款项,不包括手续费、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
《解释》还规定,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对违反国家规定,使用POS机“套现”信用卡的行为,《解释》明确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第三篇:最高法 最高检 公安部 司法部 社区矫正工作执行办法(试行)
社区矫正工作执行办法
【本文作者: 阅览次数:74 上传人:帮教科 上传日期:2010-6-9 17:39:07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社区矫正工作执行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社区矫正执法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臵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第三条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5种罪犯:
(一)被判处管制。
(二)被宣告缓刑。
(三)被暂予监外执行,其中包括: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
(四)被裁定假释。
(五)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适用社区矫正。
第四条 社区矫正的任务是:
(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刑罚正确实施;
(二)采取多种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思想和法制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使其成为守法公民;
(三)对社区服刑人员在就学、就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帮助,促使其顺利适应社会生活。第五条 社区矫正遵循对社区服刑人员惩罚、教育和帮助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社区矫正工作组织机构、队伍及其职责
第六条 社区矫正工作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实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分工负责,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七条 省、设区的市、县(市、区)应当成立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司法行政、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编制、财政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参加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本辖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是省、设区的市、县(市、区)设立的本辖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矫正办,设在本级司法行政部门)是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省、设区的市、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
第八条 乡镇(街道)应当设立由司法所、公安派出所以及相关单位参加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本辖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司法所承担。
第九条 各级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方针政策;
(二)审议批准社区矫正发展规划、工作计划;
(三)定期听取社区矫正工作汇报,协调处理重大问题;
(四)监督、检查成员单位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督促成员单位依法履行职责。
第十条 人民法院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严格准确地适用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依法充分适用非监禁刑罚和非监禁刑罚执行措施。
(二)对社区服刑人员需要减刑,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撤销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依法作出裁定、决定。
(三)对被告人可能适用社区矫正的刑事案件,委托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审前社会调查。
(四)对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进行相关教育,并责令其按时到司法所报到。
(五)及时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送达县级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并抄送人民检察院。
(六)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情况进行回访。
(七)其他依法应当承担的职责。
第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法律监督,依法维护社区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打击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保证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进行。
第十二条 公安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与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接收宣告和解除社区矫正宣告。
(二)依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迁居、会客、请假等进行审批,配合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
(三)对违反社区矫正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根据司法行政机关的建议,依法采取训诫、治安处罚、提请收监执行等措施;对脱离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追逃。
(四)对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五)其他依法应当承担的职责。第十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二)会同公安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
(三)接受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的委托对被告人、罪犯进行审前社会调查。
(四)乡镇(街道)司法所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1、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日常的教育、矫正、管理,组织开展各种活动;
2、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和权限划分实施奖惩;
3、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4、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教育矫正;
5、会同公安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考察;
6、定期向区(县)矫正办报告工作情况,报送相关信息;
7、需要完成的社区矫正其他工作。
(五)其他依法应当承担的职责。
第十四条 监狱管理部门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法适用暂予监外执行措施;对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收监执行。
(二)对符合假释条件的罪犯,及时提请人民法院裁定假释。
(三)及时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送达县级公安机关和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并抄送人民检察院。
(四)其他依法应当承担的职责。
第十五条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包括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司法所、区(县)级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所的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
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司法所、区(县)级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社区矫正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
社会工作者是指政府公开招聘或者接受政府委托的社团组织派遣的,协助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专职人员。社会工作者应当在司法所领导下,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工作职责。
社会志愿者是指热心社区矫正工作,有一定政策法律水平和专业知识,经司法行政部门登记,自愿无偿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社会志愿者应当在司法所指导下,按照志愿者服务相关规定从事社区矫正工作。
第三章 社区矫正的决定
第十六条 对拟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前,委托该被告人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其进行社会调查,并将社会调查报告作为是否对被告人适用社区矫正的重要依据。
对拟提请假释的罪犯,监狱、看守所应当在提请法院裁定前,委托该被告人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其进行社会调查,并将社会调查报告作为是否提请假释的重要依据,一并提交人民法院。第十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社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或罪犯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和社区的表现情况。
(二)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或罪犯所在社区群众和单位职工的意见。
(三)受害人及其近亲属的意见。
(四)其他相关情况。
第十八条 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或罪犯被看守所或监狱羁押的,还应当由看守所或监狱负责调查其在羁押中的表现情况,一并提交人民法院。
第十九条 人民法院经过初步审理拟对被告人适用社区矫正的,或者监狱、看守所根据考核结果拟对罪犯提请假释的,应当及时向被告人、罪犯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发出委托调查函,并附起诉书副本或生效判决书,同时将委托调查函抄送人民检察院。
第二十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委托调查函后,应当及时通知该被告人或罪犯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的乡镇(街道)司法所进行调查。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配合调查工作。
第二十一条 乡镇(街道)司法所应当指派2名以上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向村(居)委会、有关单位、家庭、学校等进行调查。经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集体研究后,提出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或罪犯是否适合在社区服刑的意见,形成书面报告,报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审核。
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须认真审阅调查报告,对有关疑点问题须进一步调查核实。报告审定后,经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提交委托社会调查的人民法院或监狱、看守所。
全部社会调查工作须在三周内完成。
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收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社会调查报告后,应及时审阅,并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宣读。必要时应通知调查人员出庭接受询问。
诉讼参与人对社会调查报告提出质疑的,由法庭审查并决定是否进行复核。人民法院认为有关情况需要进一步核实的,可以要求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补充提供材料。
人民法院自发出委托调查函至收到社会调查报告的期间,不计入案件审理期限。
第二十三条 对拟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监狱、看守所应当在征求罪犯家属及其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社区矫正执行机关的意见后,分别报省级监狱管理机关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第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和罪犯作出适用社区矫正的判决后,应当对其进行教育,令其作出接受社区矫正的书面保证,并责令其按时到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
第二十五条 监狱、看守所对于被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刑满释放后需要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在其出监所前,应当对其进行教育,令其作出接受社区矫正的书面保证,并责令其按时到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第四章 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
第二十六条 社区服刑人员由其户籍地司法所接收管理。
户籍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司法所接收管理,户籍地司法所应当协助、配合。
第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应当及时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送达社区服刑人员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检察院。
第二十八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送达的社区服刑人员的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后,应当及时查验并登记备案。
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齐备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3日内移送县级公安机关和司法所,并将送达回执寄回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法律文书不齐备或者有误的,在3日内通知人民法院、监狱和看守所补齐或更正。
第二十九条 社区服刑人员报到时,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已送达司法所的,司法所应当予以登记,宣告执行社区矫正,告知权利、义务。
社区服刑人员报到时,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未送达司法所的,司法所应当先行登记,待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送达后再完成前款规定的其他工作。
第三十条 社区服刑人员未在规定期限内报到的,司法所应当责令其立即报到。
社区服刑人员去向不明的,司法所应当立即查找。查无下落的,司法所应当及时通知公安机关进行查找。
第五章 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教育和帮助
第三十一条 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二)未经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定期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四)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向司法所申请,并经公安派出所批准;
(六)接受司法所组织的思想、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
(七)有劳动能力的,必须参加司法所组织的社会公益劳动;
(八)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第三十二条 被宣告缓刑或者被裁定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二)定期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向司法所申请,并经公安派出所批准。
(五)接受司法所组织的思想、文化或职业技术教育。
(六)有劳动能力的,必须参加司法所组织的社会公益劳动。
(七)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还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
(八)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三十三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
(二)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
(三)确因治疗、护理的特殊要求,需要转院或者离开居住区域的,应当向司法所申请,并经公安派出所批准。
(四)进行治疗以外的社会活动,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司法所认为需要公安机关批准的,出具审核意见后,报公安派出所批准。
(五)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三十四条 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二)不得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结社活动;
(四)不得出版、制作、发行书籍、音像制品;
(五)不得接受采访、发表演说;
(六)不得在境内外发表有损国家荣誉、利益或者其他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言论;
(七)不得担任国家机关职务;
(八)不得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领导职务;
(九)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三十五条 社区服刑人员的活动范围是户籍地(经常居住地)设区的市的城区、县(市)。
社区服刑人员有就业、经商、就学、就医、探亲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的,应当向司法所申请,并经公安派出所批准。
社区服刑人员返回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的,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并销假。
第三十六条 社区服刑人员经批准离开户籍地(经常居住地)不满6个月的,由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司法所管理,暂住地司法所应当协助、配合。社区服刑人员经批准离开户籍地(经常居住地)6个月以上、未导致经常居住地变更的,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委托暂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管理。
第三十七条 社区服刑人员因迁居变更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的,经迁出地司法所审核、公安派出所批准后,由迁出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迁入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移交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由迁入地司法所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 社区服刑人员报到后,司法所应当确定一名司法所工作人员负责对其实施矫正。
司法所工作人员可以与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组成矫正工作小组,制定和落实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各项矫正和帮扶措施。
第三十九条 司法所工作人员应当全面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原因、犯罪类型、悔罪表现、家庭及社会关系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其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和措施,并根据矫正情况适时调整。
对于受到奖励或行政惩戒的社区服刑人员,可以在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情况下,分别从宽、从严实施监督管理措施。第四十条 司法所工作人员应当定期走访社区服刑人员的家庭、单位和村(居)委会,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现实表现等情况。
第四十一条 司法所应当采用培训、讲座、参观、参加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文化、法制、道德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
司法所应当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个别教育。第四十二条 司法所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定期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需要心理治疗的社区服刑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矫正。
第四十三条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前,司法所工作人员应当对其进行社会发展形势教育、就业政策教育以及遵纪守法教育等。
第四十四条 司法所应当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加强法制教育、文化教育、责任教育和亲情教育。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
第四十五条 司法所应当按照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社区服刑人员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易于监督检查的原则,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必要的公益劳动。
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的时间一般为每月8小时至16小时。
第四十六条 司法所应当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性活动,鼓励社区服刑人员参加非营利性机构、社团的服务活动。
第四十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协调有关部门对就业困难和生活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相应帮助。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和协调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单位、有关社会团体、社区服刑人员亲属、社会志愿者等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和帮助。
第六章 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奖惩
第四十八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对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遵纪守法、学习劳动等方面的日常考核奖惩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分级监督管理和奖励、惩处的依据。
第四十九条 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从司法所接收之日起开始。
因年老、精神病、身体残缺而生活不能自理以及患严重疾病的社区服刑人员,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可以不参加考核。
第五十条 司法所负责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考核,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批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奖惩。
第五十一条 社区矫正奖励是指减刑。
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如果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缓刑的社区服刑人员,一般不适用减刑。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并相应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
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除有特殊情形,一般不得减刑,其假释考验期也不能缩短。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有立功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第五十二条 “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
(一)认罪服法;
(二)认真遵守社区矫正各项规定,接受教育改造;
(三)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
(四)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完成劳动任务。
第五十三条 “立功表现”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检举、揭发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二)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三)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
(四)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
(五)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突出贡献的。
第五十四条 “重大立功表现”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揭发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第五十五条 对于符合减刑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所应当提出减刑建议,并附相关材料,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批准后,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同时,告知县级公安机关相关情况。
第五十六条 社区矫正惩处是指警告,记过,治安管理处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
第五十七条 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视情节严重,司法所可以给予警告、记过处分。
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被连续三次警告或两次记过处分,司法所应当提出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建议,并附相关材料,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批准后,移送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理。
第五十八条 被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被连续三次警告或两次记过处分,司法所应当提出撤销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建议,并附相关材料,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批准后,向人民法院或监狱、看守所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同时,告知县级公安机关相关情况。
人民法院或监狱、看守所裁定、决定撤销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社区服刑人员送交监狱、看守所收监执行。
第五十九条 社区服刑人员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有关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社区矫正的终止
第六十条 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其社区矫正期限为所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实际期限。被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其社区矫正期限为缓刑考验期或者假释考验期。
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其社区矫正期限为在监外实际执行的期间。
第六十一条 被管制、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所应当在矫正期满前30日内开展终止社区矫正考核鉴定。司法所应当告知社区服刑人员本人作出书面总结,司法所出具相关鉴定材料,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
第六十二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被决定收监执行的,司法所应当根据其在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出具书面鉴定材料,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后,交收监执行机关。
第六十三条 社区矫正期满当日,司法所应当向社区服刑人员送达解除社区矫正通知书,并会同公安民警公开宣告解除社区矫正。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将解除社区矫正通知书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第六十四条 被刑事拘留、逮捕的社区服刑人员被生效判决认定为有罪并决定执行监禁刑罚的,原社区矫正终止执行。
第六十五条 社区服刑人员死亡的,司法所应当及时报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并附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通知原作出判决、裁定或决定的机关,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八章 社区矫正信息及档案管理工作
第六十六条 社区矫正工作所需的各种文书、档案,按照司法部统一制定的样式执行。
第六十七条 各级矫正办应当根据司法部司法行政基层工作网上管理平台的建设进程和相关要求,完成社区矫正相关信息、数据的录入工作。
第六十八条 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矫正或迁出后,其个人档案由区(县)矫正办统一保管。
第六十九条 各级矫正办应当认真、及时完成社区矫正统计和分析、信息报送等工作。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条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不按规定履行职责导致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的,对直接责任人应依法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第七十一条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实施社区矫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相关部门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利用职务之便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弄虚作假,玩忽职守造成失职、渎职;故意妨碍社区矫正工作正常进行。
第十章 附 则
第七十二条 本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同负责解释。
第七十三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2015年以后最高检、最高法、中国法学会、司法部、课题申报题目
2015年以后最高检、最高法、中国法学会、司法部、课题申报题目
2015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参考选题..............................................................2 2016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参考选题..............................................................3 2017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参考选题..............................................................4 2016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题目..........................................................................5 2016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课题指南目录..............................................................6 2017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课题指南目录..............................................................8 中国法学会2015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指南...........................................................................10 中国法学会2016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选题指南...................................................................13
2015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参考选题
(一)重大课题(2个)
1.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与检察工作模式的转型
2.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
(二)重点课题(8个)
1.省以下地方人民检察院人事管理改革问题研究
2.不同层级检察院的功能地位与权限划分
3.检察院内部各层级权限优化配置
4.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与检察权的分离
5.检察官遴选和惩戒机制研究
6.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侦诉关系
7.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诉审关系
8.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与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转型
(三)一般课题(15个)
1.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制度
2.信息技术条件下检察技术和检察业务深度融合研究
3.检察官工作业绩评价与晋升机制
4.建立健全检察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5.职务犯罪线索管理
6.职务犯罪案件捕前介入侦查
7.以审判为中心与刑事案件繁简分流
8.直接言辞原则的落实与公诉质量提升
9.保障刑事案件证人出庭对策
10.检察机关办理境外追赃追逃案件机制
11.申诉案件律师代理制度探索
12.行政强制措施检察监督的内容与界限
13.环境犯罪和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检察监督问题
14.办理冤错案件中的渎职侵权犯罪问题
15.贪污、贿赂犯罪量刑标准2016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参考选题(一)重大课题(2项)1.“十三五”时期检察政策研究
2.检察改革实施效果评价实证研究(二)重点课题(12项)1.“十三五”时期行政检察工作发展
2.检察权与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关系研究 3.跨行政区划检察院设立模式研究
4.省以下检察院财物统一管理改革研究 5.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设置的规律与原则 6.现金管理制度改革与职务犯罪遏制 7.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检察职能发挥
8.“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指控体系构建
9.检察官入额标准与程序研究10.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制度研究
11.检察官职业保障研究
12.大数据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及风险防范(三)一般课题(19项)1.司法责任制与检察一体化2.司法责任制背景下的检察官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3.检察委员会与办案责任制关系研究 4.上下级检察院办案指导关系研究
5.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办案组织构建6.职务犯罪案件指定管辖实证研究
7.延长侦查羁押期限问题研究8.“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诉讼证据审查
9.“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举证质证方式改革 10.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一体化研究 11.强制医疗检察监督研究
12.行政强制措施检察监督研究13.刑罚交付执行监督研究 14.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诉前程序研究 15.检察官权力清单分级、分类研究 16.检察辅助人员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17.检察官、检察官助理职权关系研究 18.检察机关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研究 19.基层检察室的设置与职能研究
2017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参考选题
(一)重大课题(3项)1.完善检察监督体系研究
2.监察委员会与人民检察院办案衔接机制研究 3.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构建
(二)重点课题(11项)
1.以抗诉为中心的刑事审判监督格局构建 2.侦查监督的创新完善
3.多元化诉讼体系下的公诉模式
4.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实证研究与立法完善
5.检察机关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实证研究
6.检察官员额退出机制研究
7.地方各级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研究 8.刑事案件中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
9.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实体与程序问题研究 10.大数据运用与检察工作创新
11.检察机关参与构建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社会化防治体系研究
(三)一般课题(22项)
1.地方各级检察院权力清单研究 2.员额内检察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3.检察官对司法辅助人员考核奖惩建议权研究 4.检察机关司法行政人员管理改革研究 5.三类检察人员转任条件研究 6.检察机关指导性案例实证研究
7.重大检察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模式探索 8.新型检律关系构建
9.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监督机制研究 10.强制性侦查手段的检察监督
11.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讯问合法性核查制度构建 12.被告人认罪认罚自愿性保障制度体系研究 13.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的难点及对策 14.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环节补充侦查制度研究 15.起诉标准与定罪标准关系研究 16.无罪判决案件中的公诉质量评价
17.刑事申诉案件异地审查工作机制研究 18.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机制完善 19.公益诉讼法律关系研究
20.民事执行活动检察监督研究
21.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衔接平台构建 22.民事赔偿谅解情节对死刑适用的影响
最高人民法院2016司法研究重大课题题目 司法政策类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司法服务与保障问题研究
2.我国海洋维权司法对策研究
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相关司法对策研究
4.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战略研究
5.人民法院接受人大监督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司法制度类
6.法院制度的发展轨迹与未来方向——从人民法院近七十年历史的角度分析
7.省级统管改革背景下人民法院的管理体制研究
8.人民法院审判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9.法官会议制度与统一法律适用关系研究
10.立案登记制改革背景下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研究
11.审判权与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的关系研究
12.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
13.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研究 14.法官培养机制问题研究
15.法官惩戒委员会与法院纪检监察制度的衔接研究
16.建设智慧型法院问题研究
司法实务类
17.诉调对接问题研究
18.跨行政区划法院案件管辖制度研究
19.滥用诉权问题的规制研究
20.刑事庭审实质化问题研究
21.刑事申诉案件诉讼化改造问题研究
22.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
23.网络信息保护与网络犯罪问题研究
24.行政协议案件审理中的疑难问题研究
25.“僵尸企业”破产法律问题研究
26.金融创新审判实务问题研究
27.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构建的司法问题研究
2016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课题指南目录
一、重点课题
1.“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法律问题研究
2.中国传统法律渊源变迁研究
3.宪法实施监督机构研究
4.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5.历次刑法修正案评估
6.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研究
7.我国民法典编纂中的难点问题研究
8.中国反垄断法实施本土化问题研究
9.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法律问题研究
10.环境损害评估与责任追究制度研究 二、一般课题
11.中国传统法律解释方法研究
12.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研究 13.反腐败立法研究
14.网络空间与法治秩序研究 15.社会组织立法问题研究 16.第三方立法评估制度研究
17.核能利用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18.新媒体时代法治宣传创新研究
19.近代中外交往中国际准则的运用研究 20.修改后的《立法法》实施问题研究 21.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研究 22.部门法中的宪法问题研究
23.行政行为的概念转换与制度重构研究 24.行政组织法律制度研究 25.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研究 26.行政强制执行体制研究 27.公益诉讼研究
28.转基因食品风险防控法律规制研究 29.失独家庭的权利救济问题研究 30.量刑规范化研究 31.刑罚改革研究
32.正当防卫条款的司法适用研究 33.家庭暴力犯罪预防研究
34.境外追逃追赃的国际司法合作研究 35.行贿犯罪的立法完善问题研究
36.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 37.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研究 38.审判权与执行权分离体制研究 39.军事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40.电子证据有关问题研究 41.刑事速裁程序构建研究
42.实现担保物权非讼执行程序研究 43.督促与诉讼之程序转换制度研究 44.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法律问题研究 45.我国婚姻法实施中的新问题研究
46.人身损害赔偿新型疑难问题研究 47.抵押权预告登记效力研究 48.融资租赁登记问题研究 49.破产重整制度研究
50.营商自由与商事主体制度研究 51.保险免责条款法律规制研究 52.证券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53.城镇化背景下农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问题研究 54.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研究
55.汽车租赁市场经营秩序法律问题研究 56.政府补贴的法律规制研究
57.网络安全国际合作法律问题研究
58.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协调和调整研究 59.国际海底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研究 60.环境风险预防制度构建研究
2017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课题指南目录
一、重点课题
1.民法典合同法编纂问题与建议 2.优化司法机关职权配置研究 3.最高法院统一法律适用研究
4.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问题研究 5.行政公益诉讼研究
6.社区矫正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7.《律师法》修改研究
8.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9.互联网理财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10.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宗旨的环境法调整范围问题研究 一般课题 11.法治文化在依法治国中的功能研究 12.党内法规的功能与作用 13.地方的司法改革研究 14.法官员额制的运行实施研究 15.人工智能发展中的科技伦理与法律规制 16.司法认知偏差及其纠正机制研究 17.民族地区乡村法治研究 18.乡贤组织在基层社会矛盾化解中的有效性和规范化建
设研究 19.唐代明代职官考核制度研究 20.清末民国财政法制史研究 21.新中国刑事政策和刑事立法变迁史研究 22.全面深化改革与宪法修改 23.地方立法权研究 24.我国学龄前儿童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研究 25.政府权责边界问题研究 26.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立法研究 27.行政权力委托问题研究 28.行政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与行政审判体制改革研究 29.行政诉讼一并审理民事争议研究 30.行政协议理论与审判实务问题研究 31.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研究 32.刑事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33.防范和打击新型网络犯罪问题研究 34.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刑事责任认定与犯罪预防机
制研究 35.毒品滥用防控戒治体系研究 36.新形势下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权研究 37.深化监狱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38.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39.刑事案件证人出庭问题研究 40.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护 41.论民事诉讼法中法律审与事实审的界分 42.民事诉讼中法官庭外调查研究 43.我国法院副卷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 44.公证工作改革发展问题研究 45.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研究 46.中国民法施行法立法问题研究 47.中国遗产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48.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内容与风险防范 49.数据的法律保护研究 50.中国商事通则立法研究 51.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中的信用风险防范 52.商个人制度完善的重大理论与立法问题研究 53.股东平等原则理念下的类别股制度探讨 54.互联网市场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则研究 55.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法治化研究 56.非税收入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57.《劳动法》修改研究 58.退休金给付法律保障研究 59.外国人服务与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60.国有企业境外投资中的资产流失防范机制研究 61.“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研究 62.中美域外取证的法律冲突与博弈 63.英国“脱欧”对中英双边法律制度的影响研究 64.地下水污染法律问题研究 65.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中国法学会2015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指南
已立项题目公示:https://www.xiexiebang.com/Column/Column_View.aspx?ColumnID=895&InfoID=17302 重大课题(3项,每项20万元)司法规律研究
2.制定完善生态补偿、生态损害评估法律制度研究 3.我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法律问题研究 重点课题(10项,每项12万元)1.行政组织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 2.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行为研究 3.完善网络社会管理立法研究 4.社会信用体系立法研究
5.强化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的内部流程控制研究 6.完善我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7.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8.建立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专业职务序列研究(自选课题中择优确定2项)三、一般课题(70项,每项6万元)1.法典化问题研究
2.立法权的规范制约体系研究 3.《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研究 4.信息自由与国家安全保障研究
5.香港特别行政区落实基本法问题研究 6.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团问题研究
7.政府投资领域权力内部配置模式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8.行政处罚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9.《行政复议法》修改完善研究
10.《治安管理处罚法》修改完善研究 11.健全行政裁决制度研究
12.领导干部法治建设实绩考核制度研究 13.规范行政强制措施研究 14.死刑罪名的进一步削减研究
15.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罪名立法解释及司法解释问题研究 16.中国反恐怖主义立法研究
17.危害国家政治安全领域法律制度和执法实践中外比较研究
18.贿赂犯罪司法疑难问题研究
19.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协调机制研究 20.财政转移支付中的权力制约研究
21.国有资产监管中的权力分配与制衡研究 22.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法律问题研究 23.《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研究 24.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研究 25.环境税立法研究
26.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与退出法律机制研究
27.电子商务立法研究
28.自贸区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创新与立法完善研究 29.科研经费管理法律规制研究 30.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设置研究 31.庭审实质化问题研究 32.刑事冤错赔偿制度研究
33.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研究
34.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问题研究 35.《监狱法》修改研究
36.完善我国民事审限制度研究 37.完善再审制度研究 38.主审法官责任制研究 39.儿童福利立法研究
40.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法律问题研究 41.罕见病社会保障立法研究
42.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研究 43.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研究 44.海洋划界问题研究 45.极地法律问题研究
46.我国加入有关《法院选择协议公约》和《司法救助公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研究 47.亚太自贸区的法律框架研究
48.外国投资者信用管理和境外追偿保障机制研究 49.中国境外投资建设法律风险防控研究 50.外国人在华就业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51.沿边开放中的重大法律问题研究(自选课题中择优确定19项)
四、青年调研项目(20项,每项3—5万元)1.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问题实证研究 2.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问题实证研究 3.边疆地区新型毒品滥用与犯罪实证研究 4.家暴犯罪定罪量刑状况及建议 5.非法经营罪定罪量刑状况及建议 6.寻衅滋事罪定罪量刑状况及建议
7.商会组织运行状况及商法规制实证研究 8.政府拍卖、司法拍卖实施状况评估 9.我国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实证研究
10.法官流失和基层法院法官生存状况实证研究 11.合议庭运行状况实证研究
12.陪审员制度试点改革状况实证研究 13.落实非法证据排除法律制度实证研究 14.立案登记制实施实证研究 15.西部地区律师状况调研 16.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法学会2016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选题指南 已立项题目公示:https://www.xiexiebang.com/Column/Column_View.aspx?ColumnID=895&InfoID=22184
一、重大课题(2项,每项20万元)1.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2.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研究
二、重点课题(10项,每项12万元)1.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 2.《行政处罚法》实施状况评估 3.《社会组织法》立法研究
4.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实证研究 5.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6.云计算与证据科学变革研究
7.历史性权利在国际海洋划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三、一般课题(65项,每项6万元)1.党内法规制定权限和程序问题研究 2.预算监督的实证研究
3.《行政复议法》实施状况评估及完善 4.行政机关不作为问题研究 5.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研究
6.行政检查程序的规范化问题研究 7.国家赔偿追偿追责制度实证研究 8.PPP模式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9.《人民警察法》立法完善研究 10.城市管理立法研究
11.农村扶贫开发立法研究
12.城市群规划实施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13.城市规划与街区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14.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的法治化问题研究
15.安全防范信息的采集与利用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6.网络平台法律问题研究 17.网络空间的共同犯罪研究 18.刑法预防性措施问题研究 19.刑事处罚早期化问题研究 20.极端主义犯罪研究
21.中国死刑司法限制适用研究 22.《物权法》实施状况调研 23.《合同法》实施状况调研
24.《侵权责任法》实施状况调研 25.《担保法》实施状况调研
26.民法典编纂与商事通则立法研究 27.商事登记注册制度改革研究
28.《公司法》实施状况评估及完善建议 29.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30.债券市场法律问题研究 31.分享经济法律问题研究
32.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规制法律问题研究 33.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刑事案卷制度研究 34.刑事速裁程序立法问题研究 35.以审判为中心的证据制度改革研究
36.人民陪审员主要进行事实认定实证研究
37.仲裁重要制度、实践和理论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 38.公共机构数据开放、数据管理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39.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处理现状实证研究 40.互联网内容产业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41.《环境保护法》实施状况研究
42.中国实施《巴黎气候协定》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4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情况研究 44.民法典编纂与国际私法立法研究
45.《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实施及其反思 46.区域网络安全合作机制中的国际法问题研究 47.中国空域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
48.难民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自选课题中择优确定17项)
四、青年调研项目(20项,每项4万元)1.选举法实施状况研究
2.行政执法“以罚代刑”问题实证研究 3.“口袋罪”实证研究
4.法官助理制度实证研究 5.审判团队模式实证研究
6.老少边穷地区专门法治队伍建设实证调研 7.狱务公开情况实证研究
8.公益诉讼实施状况评估与对策建议 9.《劳动合同法》实施状况实证研究
第五篇:最高法、最高检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座谈会纪要
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法〔2009〕382号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九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总政治部保卫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稳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危害党和国家的政权建设,是依法应当严厉打击的严重犯罪之一。依法侦查、起诉、审判好此类案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规定,依法及时、准确、有力地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2009年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北京召开了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座谈会。现将《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在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时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分别层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九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
为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有关规定,依法及时、准确、有力地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09年7月15日在北京召开了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座谈会。会议总结了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所取得的经验,分析了当前依法严惩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面临的严峻形势,研究了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遇到的适用法律问题,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正确适用法律,严厉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形成了具体意见。会议纪要如下:
一、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自2006年初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法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配合,惩处了一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分子,遏制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高发的势头,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重 要贡献。但是,在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仍处于活跃期,犯罪的破坏性不断加大,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方式不断变换,向政治领域的渗透日益明显,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和基层政权建设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严厉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遏制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发生,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政法机关的重要任务。为此,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必须坚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切实提高对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重要性的认识。依法严惩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不仅是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迫切需要,而且事关政权安危,容不得丝毫懈怠。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的决策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情绪,把依法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现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其次,要严格坚持法定标准,切实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要严格依照刑法、刑事诉讼法及有关法律解释的规定办理案件,确保认定的事实清楚,据以定案的证据确实、充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准确无误。既要防止将已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降格”处理,也不能因为强调严厉打击而将不构成此类犯罪的共同犯罪案件“拔高”认定。要严格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及其他骨干成员要依法从严惩处;对犯罪情节较轻的其他参加人员以及初犯、偶犯、未成年犯,要依法从轻、减轻处罚,以分化、瓦解犯罪分子,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取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第三,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有效形成打击合力。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要积极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不断统一执法思想,共同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为了及时、有效地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公安机关在办案中要紧紧围绕法律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四个特征”,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及有关规定全面收集、固定证据,严禁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和超期羁押,对重要犯罪嫌疑人的审讯以及重要取证活动要全程录音、录像。人民检察院不仅要把好批捕、起诉关,还要加强对看守所监管活动的检查监督,防止串供、翻供、订立攻守同盟、搞假立功等情况的发生。人民法院要严格审查事实、证据,不断强化程序意识,全面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四,要严惩“保护伞”,采取多种措施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工作。黑社会性质组织之所以能在一些地方坐大成势,与个别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纵容有着直接关系。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要把查处“保护伞”与办理涉黑案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反腐败工作 紧密地结合起来,与纪检、监察部门做好衔接配合,加大打击力度,确保实现“除恶务尽”的目标。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办理好案件的同时,还要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法制宣传、广泛发动群众等多种手段,从源头上有效防控此类犯罪。
二、会议认为,自1997年刑法增设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规定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分别作出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以下简称《立法解释》)、《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对于指导司法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构成要件和所涉及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在办案过程中对法律规定的理解还不尽相同。为了进一步统一司法标准,会议就实践中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取得了一致意见:
(一)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必须同时具备《立法解释》中规定的“组织特征”、“经济特征”、“行为特征”和“危害性特征”。由于实践中许多黑社会性质组织并非这“四个特征”都很明显,因此,在具体认定时,应根据立法本意,认真审查、分析黑社会性质组织“四个特征”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准确评价涉案犯罪组织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确保不枉不纵。
1、关于组织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不仅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而且组织结构较为稳定,并有比较明确的层级和职责分工。
当前,一些黑社会性质组织为了增强隐蔽性,往往采取各种手段制造“人员频繁更替、组织结构松散”的假象。因此,在办案时,要特别注意审查组织者、领导者,以及对组织运行、活动起着突出作用的积极参加者等骨干成员是否基本固定、联系是否紧密,不要被其组织形式的表象所左右。
关于组织者、领导者、积极参加者和其他参加者的认定。组织者、领导者,是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发起者、创建者,或者在组织中实际处于领导地位,对整个组织及其运行、活动起着决策、指挥、协调、管理作用的犯罪分子,既包括通过一定形式产生的有明确职务、称谓的组织者、领导者,也包括在黑社会性质组织中被公认的事实上的组织者、领导者;积极参加者,是指接受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领导和管理,多次积极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或者积极参与较严重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活动且作用突出,以及其他在组织中起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如具体主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财务、人员管理等事项的犯罪分子;其 他参加者,是指除上述组织成员之外,其他接受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领导和管理的犯罪分子。根据《司法解释》第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参加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没有实施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或者受蒙蔽、胁迫参加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情节轻微的,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
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主观明知问题。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员时,并不要求其主观上认为自己参加的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只要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组织具有一定规模,且是以实施违法犯罪为主要活动的,即可认定。
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存在时间、成员人数及组织纪律等问题的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一般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而且成员人数较多,但鉴于普通犯罪集团、“恶势力”团伙向黑社会性质组织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明显的性质转变的节点,故对黑社会性质组织存在时间、成员人数问题不宜作出“一刀切”的规定。对于那些已存在一定时间,且成员人数较多的犯罪组织,在定性时要根据其是否已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是否已在一定区域或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重大影响等情况综合分析判断。此外,在通常情况下,黑社会性质组织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稳定,一般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纪律、规约,有些甚至还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具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活动规约,也是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2、关于经济特征。一定的经济实力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坐大成势,称霸一方的基础。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行业的利润空间均存在很大差异,加之黑社会性质组织存在、发展的时间也各有不同,因此,在办案时不能一般性地要求黑社会性质组织所具有的经济实力必须达到特定规模或特定数额。此外,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敛财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实践中,黑社会性质组织不仅会通过实施赌博、敲诈、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攫取经济利益,而且还往往会通过开办公司、企业等方式“以商养黑”、“以黑护商”。因此,无论其财产是通过非法手段聚敛,还是通过合法的方式获取,只要将其中部分或全部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或者维系犯罪组织的生存、发展即可。
“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或者维系犯罪组织的生存、发展”,一般是指购买作案工具、提供作案经费,为受伤、死亡的组织成员提供医疗费、丧葬费,为组织成员及其家属提供工资、奖励、福利、生活费用,为组织寻求非法保护以及其他与实施有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费用支出等。
3、关于行为特征。暴力性、胁迫性和有组织性是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方式的主要特征,但有时也会采取一些“其他手段”。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立法解释》中规定的“其他手段”主要包括:以暴力、威胁为基础,在利用组织势力和影响已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或威慑的情况下,进行所谓的“谈判”、“协商”、“调解”;滋扰、哄闹、聚众等其他干扰、破坏正常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非暴力手段。
“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主要包括以下情形:由组织者、领导者直接组织、策划、指挥、参与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由组织成员以组织名义实施,并得到组织者、领导者认可或者默许的违法犯罪活动;多名组织成员为逞强争霸、插手纠纷、报复他人、替人行凶、非法敛财而共同实施,并得到组织者、领导者认可或者默许的违法犯罪活动;组织成员为组织争夺势力范围、排除竞争对手、确立强势地位、谋取经济利益、维护非法权威或者按照组织的纪律、惯例、共同遵守的约定而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由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会议认为,在办案时还应准确理解《立法解释》中关于“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犯罪活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违法活动,对此均应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事实予以认定。但如果仅实施了违法活动,而没有实施犯罪活动的,则不能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此外,“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只是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必要条件之一,最终能否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还要结合危害性特征来加以判断。即使有些案件中的违法犯罪活动已符合“多次”的标准,但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尚不足以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的,也不能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
4、关于危害性特征。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从而严重危害经济、社会生活秩序,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也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区别于一般犯罪集团的关键所在。
对于“一定区域”的理解和把握。区域的大小具有相对性,且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控制和影响的对象并不是区域本身,而是在一定区域中生活的人,以及该区域内的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因此,不能简单地要求“一定区域”必须达到某一特定的空间范围,而应当根据具体案情,并结合黑社会性质组织对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危害程度加以综合分析判断。
对于“一定行业”的理解和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所控制和影响的行业,既包括合法行业,也包括黄、赌、毒等非法行业。这些行业一般涉及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一个或多个市场环节。
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纵容,称霸一方,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在一定区域或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对在一定区域内生活或者在一定行业内从事生产、经营的群众形成心理强制、威慑,致使合法利益受损的群众不敢举报、控告的;对一定行业的生产、经营形成垄断,或者对涉及一定行业的准入、经营、竞争等经济活动形成重要影响的;插手民间纠纷、经济纠纷,在相关区域或者行业内造成严重影响的;干扰、破坏他人正常生产、经营、生活,并在相关区域或者行业内造成严重影响的;干扰、破坏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正常生产、经营、工作秩序,在相关区域、行业内造成严重影响,或者致使其不能正常生产、经营、工作的;多次干扰、破坏国家机关、行业管理部门以及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工作秩序,或者致使上述单位、组织的职能不能正常行使的;利用组织的势力、影响,使组织成员获取政治地位,或者在党政机关、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其他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情形。
(二)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其他问题
1、关于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主观要件的认定。本罪主观方面要求必须是出于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会议认为,只要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组织,仍对该组织及其成员予以包庇,或者纵容其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即可认定本罪。至于行为人是否明知该组织系黑社会性质组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2、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刑事责任。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应根据法律规定和本纪要中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定,按照该组织所犯的全部罪行承担刑事责任。组织者、领导者对于具体犯罪所承担的刑事责任,应当根据其在该起犯罪中的具体地位、作用来确定。对黑社会性质组织中的积极参加者和其他参加者,应按照其所参与的犯罪,根据其在具体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依照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确定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3、关于涉黑犯罪财物及其收益的认定和处置。在办案时,要依法运用查封、扣押、冻结、追缴、没收等手段,彻底摧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基础,防止其死灰复燃。对于涉黑犯罪财物及其收益以及犯罪工具,均应按照刑法第六十四条和《司法解释》第七条的规定予以追缴、没收。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成员通过犯罪活动聚敛的财物及其收益,是指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该组织及组织成员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聚敛的全部财物、财产性权益及其孳息、收益。在办案工作中,应认真审查涉案财产的来源、性质,对被告人及其他单位、个人的合法财产应依法予以保护。
4、关于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证据要求。办理涉黑案件同样应当坚持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法定证明标准。但应当注意的是,“事实清楚”是指能够对定罪量刑产生影响的事实必须清楚,而不是指整个案件的所有事实和情节都要一一查证属实;“证据确实、充分”是指能够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确实、充分,而不是指案件中所涉全部问题的证据都要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对此,一定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不要纠缠那些不影响定罪量刑 的枝节问题。比如,在可以认定某犯罪组织已将所获经济利益部分用于组织活动的情况下,即使此部分款项的具体数额难以全部查实,也不影响定案。
5、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立功问题。积极参加者、其他参加者配合司法机关查办案件,有提供线索、帮助收集证据或者其他协助行为,并对侦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起到一定作用的,即使依法不能认定立功,一般也应酌情对其从轻处罚。组织者、领导者检举揭发与该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违法犯罪活动有关联的其他犯罪线索,即使依法构成立功或者重大立功,在量刑时也应从严掌握。
6、关于对“恶势力”团伙的认定和处理。“恶势力”,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雏形,有的最终发展成为了黑社会性质组织。因此,及时严惩“恶势力”团伙犯罪,是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滋生,防止违法犯罪活动造成更大社会危害的有效途径。
会议认为,“恶势力”是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团伙。“恶势力”一般为三人以上,纠集者、骨干成员相对固定,违法犯罪活动一般表现为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欺行霸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故意伤害、抢劫、抢夺或者黄、赌、毒等。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办案时应根据本纪要的精神,结合组织化程度的高低、经济实力的强弱、有无追求和实现对社会的非法控制等特征,对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团伙加以正确区分。同时,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理解和把握“打早打小”方针。在准确查明“恶势力”团伙具体违法犯罪事实的基础上,构成什么罪,就按什么罪处理,并充分运用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依法惩处。对符合犯罪集团特征的,要按照犯罪集团处理,以切实加大对“恶势力”团伙依法惩处的力度。
7、关于视听资料的收集、使用。公安机关在侦查时要特别重视对涉黑犯罪视听资料的收集。对于那些能够证明涉案犯罪组织具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四个特征”及其实施的具体违法犯罪活动的录音、录像资料,要及时提取、固定、移送。通过特殊侦查措施获取的视听资料,在移送审查起诉时,公安机关对证据的来源、提取经过应予说明。
8、庭审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为确保庭审效果,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涉黑案件之前,应认真做好庭审预案。法庭调查时,除必须传唤共同被告人同时到庭质证外,对各被告人应当分别讯问,以防止被告人当庭串供或者不敢如实供述、作证。对于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破坏法庭秩序、干扰法庭审理的,法庭应按照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及时作出处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