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定稿]

时间:2019-05-14 14:1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定稿]》。

第一篇: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定稿]

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监狱管理局:

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实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件大事。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抓好贯彻落实。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贯彻落实《实施办法》的重要意义

贯彻落实《实施办法》是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社区矫正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讲话、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发[2011]11号)和中办发

[2011]25号、中办发[2011]30号等文件都明确要求,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加强对包括社区矫正人员在内的特殊人群管理,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实施办法》的出台,对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规范对社区矫正人员监督管理、教育和帮扶,提高矫正质量,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把中央关于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十分重要。

贯彻落实《实施办法》是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的需要。刑法修正案

(八)规定,对判处管制、缓刑、假释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实施办法》对社区矫正执行体制、执行程序、矫正措施、法律监督等主要内容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是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实施社区矫正的制度保障和工作规范。做好《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对统一全国社区矫正执法、统一社区矫正工作流程,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贯彻落实《实施办法》是提高矫正质量,进一步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发展的需要。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随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被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人数在逐月上升,亟需全国统一的制度规范。贯彻落实《实施办法》对于积极应对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完善矫正措施,提高矫正质量,实现监管持续安全稳定,充分发挥非监禁刑罚功能,打击和惩罚犯罪,教育改造罪犯,具有重要意义。

二、突出重点和关键环节,抓好《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

全面贯彻落实《实施办法》,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开展,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切实承担起社区矫正执行职责。《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矫正人员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这是对近九年来的试点试行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进一步明确赋予司法行政机关加强特殊人群管理的新的重要职责。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履行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以贯彻落实《实施办法》为契机,加强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保障机制。承担社区矫正执行职责,县、乡是关键。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特别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的适用前调查评估、接收、进入特定场所、外出、变更居住地审批,承担办理对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警告、提出治安管理处罚建议、提出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建议、提出减刑建议等重点执法事项。司法所作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要组织好社区矫正依法开始宣告和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及时考核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监督管理、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情况,指导社区矫正小组开展工作;对期满解除社区矫正的,要做好与安置帮教的工作衔接。要充分发挥贴近社区、贴近群众的优势,总结和推广多年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按照《实施办法》的规定,进一步做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管理。

要规范社区矫正执法程序,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实施办法》对交付接收、监督管理、处罚收监、解除矫正等社区矫正执法环节进行了统一规范。要按照

规定程序,认真组织对社区矫正人员报到后的社区矫正宣告和矫正期满时的解除社区矫正宣告,体现社区矫正刑罚执行严肃性。要加强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审批,严格审批程序,认真审查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外出申请理由,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对批准外出的,及时核实有关情况,防止社区矫正人员外出期间违法犯罪。要加强居住地变更审批管理,认真核实变更理由,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对新居住地是否具备监管条件进行审查,确保居住地变更后社区矫正措施的连续性。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要体现社区矫正刑罚执行的强制性,按照《实施办法》规定,做到执法严格、办理及时、证据充足、事实清楚、程序完备、适用法律适当、文书材料规范。

要全面落实社区矫正任务,进一步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依法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是社区矫正工作三项基本任务。对社区矫正人员依法实施严格监督管理,是刑罚执行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实施办法》的要求,加强社区矫正人员在规定时限内报到、日常活动定期报告、重要情况随时报告等制度的落实,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要定时走访社区矫正人员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所居住社区,及时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表现;要根据个案特点,科学制定矫正方案并根据实施情况适时调整矫正措施,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依照《实施办法》的规定,创新监督管理措施,推广运用信息化核查等手段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确保监督管理措施及时有效。要切实发挥教育帮助的重要作用,利用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中途之家等载体,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法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要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社区服务,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修复与社区的关系;要注重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个人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实施个案矫正,增强教育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实际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单位组织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措施,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要重视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工作,按照《实施办法》规定,研究把握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扶工作的规律,积极采用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矫正措施,使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取得新成效。

要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要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主动加强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工作衔接。对拟适用社区矫正进行社会调查评估的,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出真实、客观、准确的调查评估意见并提交委托机关;要按照规定程序及时规范办理通报、告知、抄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等部门的有关事项;办理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撤销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案件,要与公安、监狱等部门协作配合,确保收监执行的裁定、决定得到及时执行;要自觉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严格执法,廉洁执法,不断提高社区矫正执法能力和水平。要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司法行政机关要指导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并广泛动员村(居)委会等社区组织以及包括社区矫正人员家庭在内的社会力量协助做好社区矫正工作。要重视发挥矫正小组的作用,与基层组织、社区矫正人员亲属、监护人、保证人等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提高矫正质量,使社区矫正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实现刑罚执行与社会管理服务的有机结合,取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要重视抓好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全国社区矫正人员已经超过40万人,社区矫正监管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应对挑战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准备,按照《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工作。要加强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依法慎重做好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调查评估,确保非监禁刑罚的准确应用。要加强社区矫正人员接收衔接和监管措施的落实,避免发生漏管、脱管;要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社区矫正人员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排查,对排查出的重点问题、重点人员,要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和措施,责任到人;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发现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司法行政机关要及时组织追查;要与公安机关等部门建立反应迅速、协调联动的处置机制,提高应急防范能力,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三、加强对贯彻落实《实施办法》的组织领导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从全面实施国家法律、切实维护法制权威、有效惩治预防犯罪、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组织贯彻落实好《实施办法》。各省(区、市)司法厅(局)党委(组)要以此为契机,主动向党委政府专题汇报,把社区矫正实施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对实施中的重要情况及时通报,重大问题及时解决,搞好相关政策制定,做好工作安排部署,抓好任务的全面落实,促进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全面提高。要结合本地实际,专题研 究,专门部署,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方案,细化措施,明确责任。要注重抓好《实施办法》的专题培训。今年4月,司法部将举办社区矫正工作培训班;各省(区、市)司法厅(局)要组织办好相应层次的业务培训班,切实提高社区矫正管理和执法水平。要加强对《实施办法》贯彻落实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突出实效。要做好《实施办法》与本地制度规定的统一、衔接,已经出台的制度规定与《实施办法》有冲突的,要做相应的调整或修改,确保《实施办法》的各项规定内容得到贯彻落实。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为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要认真研究解决贯彻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增强实施效果,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深入开展。

各地执行情况要及时报部。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五日

第二篇: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通知

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实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件大事。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抓好贯彻落实。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贯彻落实《实施办法》的重要意义

贯彻落实《实施办法》是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社区矫正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讲话、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发[2011]11号)和中办发[2011]25号、中办发[2011]30号等文件都明确要求,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加强对包括社区矫正人员在内的特殊人群管理,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实施办法》的出台,对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规范对社区矫正人员监督管理、教育和帮扶,提高矫正质量,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把中央关于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十分重要。

贯彻落实《实施办法》是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的需要。刑法修正案

(八)规定,对判处管制、缓刑、假释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实施办法》对社区矫正执行体制、执行程序、矫正措施、法律监督等主要内容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是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实施社区矫正的制度保障和工作规范。做好《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对统一全国社区矫正执法、统一社区矫正工作流程,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贯彻落实《实施办法》是提高矫正质量,进一步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发展的需要。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随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被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人数在逐月上升,亟需全国统一的制度规范。贯彻落实《实施办法》对于积极应对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完善矫正措施,提高矫正质量,实现监管持续安全稳定,充分发挥非监禁刑罚功能,打击和惩罚犯罪,教育改造罪犯,具有重要意义。

二、突出重点和关键环节,抓好《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

全面贯彻落实《实施办法》,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开展,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切实承担起社区矫正执行职责。《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矫正人员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这是对近九年来的试点试行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进一步明确赋予司法行政机关加强特殊人群管理的新的重要职责。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履行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以贯彻落实《实施办法》为契机,加强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保障机制。承担社区矫正执行职责,县、乡是关键。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特别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的适用前调查评估、接收、进入特定场所、外出、变更居住地审批,承担办理对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警告、提出治安管理处罚建议、提出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建议、提出减刑建议等重点执法事项。司法所作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要组织好社区矫正依法开始宣告和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及时考核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监督管理、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情况,指导社区矫正小组开展工作;对期满解除社区矫正的,要做好与安置帮教的工作衔接。要充分发挥贴近社区、贴近群众的优势,总结和推广多年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按照《实施办法》的规定,进一步做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管理。

要规范社区矫正执法程序,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实施办法》对交付接收、监督管理、处罚收监、解除矫正等社区矫正执法环节进行了统一规范。要按照规定程序,认真组织对社区矫正人员报到后的社区矫正宣告和矫正期满时的解除社区矫正宣告,体现社区矫正刑罚执行严肃性。要加强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审批,严格审批程序,认真审查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外出申请理由,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对批准外出的,及时核实有关情况,防止社区矫正人员外出期间违法犯罪。要加强居住地变更审批管理,认真核实变更理由,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对新居住地是否具备监管条件进行审查,确保居住地变更后社区矫正措施的连续性。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要体现社区矫正刑罚执行的强制性,按照《实施办法》规定,做到执法严格、办理及时、证据充足、事实清楚、程序完备、适用法律适当、文书材料规范。

要全面落实社区矫正任务,进一步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依法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是社区矫正工作三项基本任务。对社区矫正人员依法实施严格监督管理,是刑罚执行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实施办法》的要求,加强社区矫正人员在规定时限内报到、日常活动定期报告、重要情况随时报告等制度的落实,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要定时走访社区矫正人员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所居住社区,及时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表现;要根据个案特点,科学制定矫正方案并根据实施情况适时调整矫正措施,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依照《实施办法》的规定,创新监督管理措施,推广运用信息化核查等手段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确保监督管理措施及时有效。要切实发挥教育帮助的重要作用,利用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中途之家等载体,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法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意识,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要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社区服务,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修复与社区的关系;要注重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个人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实施个案矫正,增强教育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实际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单位组织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措施,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要重视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工作,按照《实施办法》规定,研究把握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扶工作的规律,积极采用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矫正措施,使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取得新成效。

要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要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主动加强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工作衔接。对拟适用社区矫正进行社会调查评估的,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出真实、客观、准确的调查评估意见并提交委托机关;要按照规定程序及时规范办理通报、告知、抄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等部门的有关事项;办理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撤销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案件,要与公安、监狱等部门协作配合,确保收监执行的裁定、决定得到及时执行;要自觉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严格执法,廉洁执法,不断提高社区矫正执法能力和水平。要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司法行政机关要指导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并广泛动员村(居)委会等社区组织以及包括社区矫正人员家庭在内的社会力量协助做好社区矫正工作。要重视发挥矫正小组的作用,与基层组织、社区矫正人员亲属、监护人、保证人等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提高矫正质量,使社区矫正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实现刑罚执行与社会管理服务的有机结合,取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要重视抓好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全国社区矫正人员已经超过40万人,社区矫正监管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应对挑战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准备,按照《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工作。要加强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依法慎重做好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调查评估,确保非监禁刑罚的准确应用。要加强社区矫正人员接收衔接和监管措施的落实,避免发生漏管、脱管;要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社区矫正人员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排查,对排查出的重点问题、重点人员,要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和措施,责任到人;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发现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司法行政机关要及时组织追查;要与公安机关等部门建立反应迅速、协调联动的处置机制,提高应急防范能力,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三、加强对贯彻落实《实施办法》的组织领导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从全面实施国家法律、切实维护法制权威、有效惩治预防犯罪、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组织贯彻落实好《实施办法》。各省(区、市)司法厅(局)党委(组)要以此为契机,主动向党委政府专题汇报,把社区矫正实施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对实施中的重要情况及时通报,重大问题及时解决,搞好相关政策制定,做好工作安排部署,抓好任务的全面落实,促进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全面提高。要结合本地实际,专题研 究,专门部署,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方案,细化措施,明确责任。要注重抓好《实施办法》的专题培训。今年4月,司法部将举办社区矫正工作培训班;各省(区、市)司法厅(局)要组织办好相应层次的业务培训班,切实提高社区矫正管理和执法水平。要加强对《实施办法》贯彻落实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突出实效。要做好《实施办法》与本地制度规定的统一、衔接,已经出台的制度规定与《实施办法》有冲突的,要做相应的调整或修改,确保《实施办法》的各项规定内容得到贯彻落实。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为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要认真研究解决贯彻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增强实施效果,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深入开展。

各地执行情况要及时报部。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五日

第三篇:最高法 最高检 公安部 司法部 社区矫正工作执行办法(试行)

社区矫正工作执行办法

【本文作者: 阅览次数:74 上传人:帮教科 上传日期:2010-6-9 17:39:07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社区矫正工作执行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社区矫正执法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臵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第三条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5种罪犯:

(一)被判处管制。

(二)被宣告缓刑。

(三)被暂予监外执行,其中包括: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

(四)被裁定假释。

(五)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适用社区矫正。

第四条 社区矫正的任务是:

(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刑罚正确实施;

(二)采取多种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思想和法制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使其成为守法公民;

(三)对社区服刑人员在就学、就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帮助,促使其顺利适应社会生活。第五条 社区矫正遵循对社区服刑人员惩罚、教育和帮助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社区矫正工作组织机构、队伍及其职责

第六条 社区矫正工作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实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分工负责,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七条 省、设区的市、县(市、区)应当成立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司法行政、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编制、财政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参加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本辖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是省、设区的市、县(市、区)设立的本辖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矫正办,设在本级司法行政部门)是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省、设区的市、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

第八条 乡镇(街道)应当设立由司法所、公安派出所以及相关单位参加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本辖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司法所承担。

第九条 各级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方针政策;

(二)审议批准社区矫正发展规划、工作计划;

(三)定期听取社区矫正工作汇报,协调处理重大问题;

(四)监督、检查成员单位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督促成员单位依法履行职责。

第十条 人民法院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严格准确地适用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依法充分适用非监禁刑罚和非监禁刑罚执行措施。

(二)对社区服刑人员需要减刑,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撤销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依法作出裁定、决定。

(三)对被告人可能适用社区矫正的刑事案件,委托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审前社会调查。

(四)对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进行相关教育,并责令其按时到司法所报到。

(五)及时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送达县级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并抄送人民检察院。

(六)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情况进行回访。

(七)其他依法应当承担的职责。

第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法律监督,依法维护社区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打击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保证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进行。

第十二条 公安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与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接收宣告和解除社区矫正宣告。

(二)依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迁居、会客、请假等进行审批,配合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

(三)对违反社区矫正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根据司法行政机关的建议,依法采取训诫、治安处罚、提请收监执行等措施;对脱离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追逃。

(四)对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五)其他依法应当承担的职责。第十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二)会同公安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

(三)接受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的委托对被告人、罪犯进行审前社会调查。

(四)乡镇(街道)司法所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1、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日常的教育、矫正、管理,组织开展各种活动;

2、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和权限划分实施奖惩;

3、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4、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教育矫正;

5、会同公安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考察;

6、定期向区(县)矫正办报告工作情况,报送相关信息;

7、需要完成的社区矫正其他工作。

(五)其他依法应当承担的职责。

第十四条 监狱管理部门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法适用暂予监外执行措施;对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收监执行。

(二)对符合假释条件的罪犯,及时提请人民法院裁定假释。

(三)及时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送达县级公安机关和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并抄送人民检察院。

(四)其他依法应当承担的职责。

第十五条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包括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司法所、区(县)级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所的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

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司法所、区(县)级公安机关及其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社区矫正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

社会工作者是指政府公开招聘或者接受政府委托的社团组织派遣的,协助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专职人员。社会工作者应当在司法所领导下,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工作职责。

社会志愿者是指热心社区矫正工作,有一定政策法律水平和专业知识,经司法行政部门登记,自愿无偿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社会志愿者应当在司法所指导下,按照志愿者服务相关规定从事社区矫正工作。

第三章 社区矫正的决定

第十六条 对拟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前,委托该被告人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其进行社会调查,并将社会调查报告作为是否对被告人适用社区矫正的重要依据。

对拟提请假释的罪犯,监狱、看守所应当在提请法院裁定前,委托该被告人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其进行社会调查,并将社会调查报告作为是否提请假释的重要依据,一并提交人民法院。第十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社会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或罪犯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和社区的表现情况。

(二)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或罪犯所在社区群众和单位职工的意见。

(三)受害人及其近亲属的意见。

(四)其他相关情况。

第十八条 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或罪犯被看守所或监狱羁押的,还应当由看守所或监狱负责调查其在羁押中的表现情况,一并提交人民法院。

第十九条 人民法院经过初步审理拟对被告人适用社区矫正的,或者监狱、看守所根据考核结果拟对罪犯提请假释的,应当及时向被告人、罪犯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发出委托调查函,并附起诉书副本或生效判决书,同时将委托调查函抄送人民检察院。

第二十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委托调查函后,应当及时通知该被告人或罪犯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的乡镇(街道)司法所进行调查。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配合调查工作。

第二十一条 乡镇(街道)司法所应当指派2名以上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向村(居)委会、有关单位、家庭、学校等进行调查。经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集体研究后,提出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或罪犯是否适合在社区服刑的意见,形成书面报告,报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审核。

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须认真审阅调查报告,对有关疑点问题须进一步调查核实。报告审定后,经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提交委托社会调查的人民法院或监狱、看守所。

全部社会调查工作须在三周内完成。

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收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社会调查报告后,应及时审阅,并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宣读。必要时应通知调查人员出庭接受询问。

诉讼参与人对社会调查报告提出质疑的,由法庭审查并决定是否进行复核。人民法院认为有关情况需要进一步核实的,可以要求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补充提供材料。

人民法院自发出委托调查函至收到社会调查报告的期间,不计入案件审理期限。

第二十三条 对拟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监狱、看守所应当在征求罪犯家属及其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社区矫正执行机关的意见后,分别报省级监狱管理机关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第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和罪犯作出适用社区矫正的判决后,应当对其进行教育,令其作出接受社区矫正的书面保证,并责令其按时到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

第二十五条 监狱、看守所对于被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刑满释放后需要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在其出监所前,应当对其进行教育,令其作出接受社区矫正的书面保证,并责令其按时到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第四章 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

第二十六条 社区服刑人员由其户籍地司法所接收管理。

户籍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司法所接收管理,户籍地司法所应当协助、配合。

第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应当及时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送达社区服刑人员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检察院。

第二十八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送达的社区服刑人员的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后,应当及时查验并登记备案。

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齐备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3日内移送县级公安机关和司法所,并将送达回执寄回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法律文书不齐备或者有误的,在3日内通知人民法院、监狱和看守所补齐或更正。

第二十九条 社区服刑人员报到时,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已送达司法所的,司法所应当予以登记,宣告执行社区矫正,告知权利、义务。

社区服刑人员报到时,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未送达司法所的,司法所应当先行登记,待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送达后再完成前款规定的其他工作。

第三十条 社区服刑人员未在规定期限内报到的,司法所应当责令其立即报到。

社区服刑人员去向不明的,司法所应当立即查找。查无下落的,司法所应当及时通知公安机关进行查找。

第五章 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教育和帮助

第三十一条 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二)未经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定期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四)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向司法所申请,并经公安派出所批准;

(六)接受司法所组织的思想、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

(七)有劳动能力的,必须参加司法所组织的社会公益劳动;

(八)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第三十二条 被宣告缓刑或者被裁定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二)定期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向司法所申请,并经公安派出所批准。

(五)接受司法所组织的思想、文化或职业技术教育。

(六)有劳动能力的,必须参加司法所组织的社会公益劳动。

(七)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还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

(八)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三十三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

(二)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

(三)确因治疗、护理的特殊要求,需要转院或者离开居住区域的,应当向司法所申请,并经公安派出所批准。

(四)进行治疗以外的社会活动,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司法所认为需要公安机关批准的,出具审核意见后,报公安派出所批准。

(五)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三十四条 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二)不得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结社活动;

(四)不得出版、制作、发行书籍、音像制品;

(五)不得接受采访、发表演说;

(六)不得在境内外发表有损国家荣誉、利益或者其他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言论;

(七)不得担任国家机关职务;

(八)不得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领导职务;

(九)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三十五条 社区服刑人员的活动范围是户籍地(经常居住地)设区的市的城区、县(市)。

社区服刑人员有就业、经商、就学、就医、探亲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的,应当向司法所申请,并经公安派出所批准。

社区服刑人员返回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的,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并销假。

第三十六条 社区服刑人员经批准离开户籍地(经常居住地)不满6个月的,由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司法所管理,暂住地司法所应当协助、配合。社区服刑人员经批准离开户籍地(经常居住地)6个月以上、未导致经常居住地变更的,户籍地(经常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委托暂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管理。

第三十七条 社区服刑人员因迁居变更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的,经迁出地司法所审核、公安派出所批准后,由迁出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迁入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移交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由迁入地司法所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 社区服刑人员报到后,司法所应当确定一名司法所工作人员负责对其实施矫正。

司法所工作人员可以与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组成矫正工作小组,制定和落实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各项矫正和帮扶措施。

第三十九条 司法所工作人员应当全面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原因、犯罪类型、悔罪表现、家庭及社会关系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其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和措施,并根据矫正情况适时调整。

对于受到奖励或行政惩戒的社区服刑人员,可以在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情况下,分别从宽、从严实施监督管理措施。第四十条 司法所工作人员应当定期走访社区服刑人员的家庭、单位和村(居)委会,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现实表现等情况。

第四十一条 司法所应当采用培训、讲座、参观、参加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文化、法制、道德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

司法所应当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个别教育。第四十二条 司法所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定期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需要心理治疗的社区服刑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矫正。

第四十三条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前,司法所工作人员应当对其进行社会发展形势教育、就业政策教育以及遵纪守法教育等。

第四十四条 司法所应当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加强法制教育、文化教育、责任教育和亲情教育。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

第四十五条 司法所应当按照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社区服刑人员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易于监督检查的原则,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必要的公益劳动。

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的时间一般为每月8小时至16小时。

第四十六条 司法所应当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性活动,鼓励社区服刑人员参加非营利性机构、社团的服务活动。

第四十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协调有关部门对就业困难和生活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相应帮助。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和协调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单位、有关社会团体、社区服刑人员亲属、社会志愿者等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和帮助。

第六章 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奖惩

第四十八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对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遵纪守法、学习劳动等方面的日常考核奖惩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分级监督管理和奖励、惩处的依据。

第四十九条 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从司法所接收之日起开始。

因年老、精神病、身体残缺而生活不能自理以及患严重疾病的社区服刑人员,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可以不参加考核。

第五十条 司法所负责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考核,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批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奖惩。

第五十一条 社区矫正奖励是指减刑。

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如果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缓刑的社区服刑人员,一般不适用减刑。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并相应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

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除有特殊情形,一般不得减刑,其假释考验期也不能缩短。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有立功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第五十二条 “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

(一)认罪服法;

(二)认真遵守社区矫正各项规定,接受教育改造;

(三)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

(四)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完成劳动任务。

第五十三条 “立功表现”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检举、揭发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二)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三)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

(四)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

(五)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突出贡献的。

第五十四条 “重大立功表现”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揭发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第五十五条 对于符合减刑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所应当提出减刑建议,并附相关材料,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批准后,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同时,告知县级公安机关相关情况。

第五十六条 社区矫正惩处是指警告,记过,治安管理处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

第五十七条 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视情节严重,司法所可以给予警告、记过处分。

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被连续三次警告或两次记过处分,司法所应当提出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建议,并附相关材料,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批准后,移送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理。

第五十八条 被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被连续三次警告或两次记过处分,司法所应当提出撤销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建议,并附相关材料,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批准后,向人民法院或监狱、看守所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同时,告知县级公安机关相关情况。

人民法院或监狱、看守所裁定、决定撤销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社区服刑人员送交监狱、看守所收监执行。

第五十九条 社区服刑人员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有关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社区矫正的终止

第六十条 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其社区矫正期限为所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实际期限。被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其社区矫正期限为缓刑考验期或者假释考验期。

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其社区矫正期限为在监外实际执行的期间。

第六十一条 被管制、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所应当在矫正期满前30日内开展终止社区矫正考核鉴定。司法所应当告知社区服刑人员本人作出书面总结,司法所出具相关鉴定材料,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

第六十二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被决定收监执行的,司法所应当根据其在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出具书面鉴定材料,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后,交收监执行机关。

第六十三条 社区矫正期满当日,司法所应当向社区服刑人员送达解除社区矫正通知书,并会同公安民警公开宣告解除社区矫正。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将解除社区矫正通知书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第六十四条 被刑事拘留、逮捕的社区服刑人员被生效判决认定为有罪并决定执行监禁刑罚的,原社区矫正终止执行。

第六十五条 社区服刑人员死亡的,司法所应当及时报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并附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通知原作出判决、裁定或决定的机关,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八章 社区矫正信息及档案管理工作

第六十六条 社区矫正工作所需的各种文书、档案,按照司法部统一制定的样式执行。

第六十七条 各级矫正办应当根据司法部司法行政基层工作网上管理平台的建设进程和相关要求,完成社区矫正相关信息、数据的录入工作。

第六十八条 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矫正或迁出后,其个人档案由区(县)矫正办统一保管。

第六十九条 各级矫正办应当认真、及时完成社区矫正统计和分析、信息报送等工作。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条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不按规定履行职责导致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的,对直接责任人应依法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第七十一条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实施社区矫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相关部门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利用职务之便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弄虚作假,玩忽职守造成失职、渎职;故意妨碍社区矫正工作正常进行。

第十章 附 则

第七十二条 本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同负责解释。

第七十三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解读(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解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一、问:“两院两部”联合制定《实施办法》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经中央批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从2003年开始,2005年扩大试点,2009年在全国全面试行。通过九年的试点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覆盖面稳步扩大,社区矫正人员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有97%的地(市、州)、94%的县(市、区)和89%的乡镇(街道)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各地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

员88万余人,累计解除矫正48.2万人,现有社区矫正人员40万余人,社区矫正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一直控制在0.2%左右。在试点试行工作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相互支持配合。各地普遍建立完善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三项工作任务,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确保了试点试行工作的扎实推进。试点试行成功经验表明,中央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决策是正确的,社区矫正工作适应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形势和需要,契合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按照中央的要求,在认真总结试点试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两院两部”积极推进《实施办法》起草工作,广泛调研论证,采取不同方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了《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将各地在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工作体制机制、矫正方法和模式等固定下来,上升为统一的制度,使之成为社区矫正工作的操作规范和基本依据,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制定出台《实施办法》,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成果。社区矫正工作从试点到扩大试点到全面试行,始终鲜明地坚持刑罚执行的本质属性,已经在实践中与监狱刑罚执行共同构建成我国刑罚执行工作的主要方面,形成监禁刑与非监禁刑分层次、相衔接的新型刑罚执行体系。总结实践经验,推进社区矫正立法工作是连续两轮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明确要求,始终与社区矫正实践同步推进。根据中央批准的立法方案,刑法修正案

(八)、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社区矫正范围、执行机关作了原则性规定,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立法任务。确保社区矫正依法有序开展,确保执行效果和质量,则是更为迫切的立法任务,也是建立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体系的重大课题。《实施办法》的制定出台实现了与第一阶段的立法工作同步进行,建立了我国社区矫正执行制度。《实施办法》体现了刑罚执行的严肃性,突出了刑罚惩罚犯罪、改造罪犯的基本功能;进一步明确了社区矫正的管理体制、执行机关、执法权限、执法责任等主要问题,规范了矫正措施和执行程序;明确了各部门的分工和配合制度,填补了我国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的空白,畅通了与监禁执行的制度衔接。《实施办法》的出台,完善了我国监禁矫正与社区矫正相辅相成的刑罚执行体系,对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刑罚执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出台《实施办法》,是依法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的必然要求。社区矫正工作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特殊人群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适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扶工作,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是政法机关,特别是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价值目标,就是要把社会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社会管理的法治化。近年来,为了指导和规范社区矫正试点试行工作,“两院两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文件,各地也陆续出台了一批规章制度,有力保障了试点试行工作的顺利进行。司法部会同“两高”和公安部认真全面地总结各地加强特殊人群管理的经验和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了《实施办法》。《实施办法》贯彻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工作原则,既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国家机关的职能作用,又积极动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基层组织、家庭成员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贯彻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三大任务相结合的原则,整合社区矫正资源,创新教育矫正方法,实现刑罚执行与特殊人群管理的有机结合。《实施办法》是具有司法解释性质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它的出台标志着社区矫正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的重要制度成果。

制定出台《实施办法》,是统一、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的客观需要。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性质,决定了这项工作的严肃性、统一性和权威性。经过几年的实践,各地根据中央的精神和原则要求,在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地方实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试点模式和矫正方法,为制定统一的社区矫正执行制度奠定了实践基础。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特别是规模和覆盖面的迅速扩大,社区矫正人员的大幅增长,全国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对统一、规范社区矫正活动,提高矫正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办法》的出台适应了新形势、新要求,完善了调查评估、分类管理、个案矫正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矫正措施,规范了接收、矫正、奖惩、解除等主要执法环节,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实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社区矫正工作,健全完善了社区矫正执行制度。同时,为研究制定《社区矫正法》,全面确立社区矫正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问: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责有哪些?

答:社区矫正工作自2003年试点以来,司法行政机关一直承担牵头组织实施的职责。几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履职,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司法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64号)明确了司法部指导管理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责。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司发通[2009]169号)要求,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履行指导管理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责,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在此基础上,《实施办法》第二条进一步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从指导管理层面讲,司法部负责指导管理全国的社区矫正工作。2012年1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设立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的批复》(中央编办复字[2012]4号)同意司法部设立社区矫正管理局,主要职责是:负责监督检查社区矫正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工作;拟定全国社区矫正工作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和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刑罚执行、管理教育和帮扶工作;指导开展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相应地,省级、市级、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履行对本行政区域内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管理职责。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国有27个省(区、市)司法厅(局)经编制部门批准设立了社区矫正处,75%的地市司法局、67%的县(市、区)司法局单独设立了社区矫正处(科),依法履行指导管理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责。

从组织实施层面讲,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规定,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社区矫正的执行机关。可以说,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县、乡两级是关键。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社区矫正执行工作,主要包括: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法律文书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接收,建立社区矫正人员执行档案,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场所、外出、变更居住地的审批,给予警告,提出治安管理处罚建议,提出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建议,提出减刑建议,对脱离监管的社区矫正人员组织追查,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等。同时,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也可以开展集中教育、心理矫正、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帮扶等工作,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司法所应当做好社区矫正日常工作。在社区矫正接收环节,司法所要根据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派,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并组织宣告;确定社区矫正小组;制定矫正方案;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在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司法所要监督社区矫正人员定期报告;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发现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及时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告;对社区矫正人员七日以内的外出进行审批;组织日常教育学习活动和社区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考核并实施分类管理等。在期满解除矫正时,司法所要对社区矫正人员作出书面鉴定,提出安置帮教建议;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向社区矫正人员告知安置帮教有关规定,与安置帮教部门做好交接等。此外,司法所作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授权,在一定范围内参与社区矫正执法活动,如派员参加社会调查评估等。司法所立足基层,还要充分发挥贴近社区、贴近群众的优势,广泛动员基层组织、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学校、家庭成员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三、问: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有哪些?分别承担哪些职责?

答:社区矫正是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必须有一支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执法队伍作为组织保障。同时,考虑到社区矫正的社会性,应当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开展工作。

各地适应社区矫正工作性质要求,建立了以司法行政机关执法工作者为核心、社会工作者为辅助、社会志愿者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2003年,作为第一批试点地区的上海市就提出“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总体工作思路。上海市的每个区、县司法局专职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一般是2人,每个街镇(乡镇)司法所都有一名专职干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成立了民办非企业的社工组织机构。政府出资向社工组织机构购买服务,按照与社区矫正人员1:50的比例配备社工,派到司法所从事社区矫正工作。此外,上海市还成立了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吸纳企业、个人等会员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帮扶。江苏省努力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参与度,全省招聘了2100名专职工作者,这支队伍主要来源于大学毕业生、“40、50人员”、企业下岗人员、退休后的村支书、村(居)委会主任,他们协助司法所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教育帮扶、心理矫正等;同时招募了5万多名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和专业知识,热心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志愿者,经司法行政部门和志愿者组织登记,自愿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各地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了一支由司法行政部门执法工作者、一定比例的具有必要的教育背景、良好的专业素质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队伍,共同担当社区矫正的工作任务,较好地满足了当前工作需要,也为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实施办法》肯定了各地的实践做法,明确了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模式,在第二条规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根据《实施办法》的要求,司法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明确人员组成,明晰职责承担:一是要建立执法工作者队伍。通过内部调剂、公务员招录的形式,选拔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公务员担任社区矫正执法人员,依法履行刑罚执行职责,承担矫正接收、事项审批、调查取证等执法工作,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组织开展教育帮助活动。二是要建立社会工作者队伍。联合或委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社工资质的人员担任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的指导下,承担联系沟通社区矫正人员、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谈话教育、心理矫正、社会适应性帮扶等专业化工作。三是要建立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队伍。联合团委、志愿者协会面向社会招募热心社区矫正工作、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一起,协助开展工作。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的聘用、管理、培训和考核、激励机制,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对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多元化教育,帮助其改变心理认知,变被动矫正为积极矫正、主动矫正,有效促进其向社会的回归,成为守法公民。

四、问: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有哪些?

答:根据中央批准的社区矫正试点通知和全面试行意见,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为: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服刑的五种罪犯。实践中,司法行政机关针对五种不同的社区矫正对象,采取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矫正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刑法修正案

(八)明确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和裁定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将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纳入社区矫正适用范围。为体现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保持社区矫正试行工作的连续性,《实施办法》对于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服刑罪犯的刑罚执行方式作出了特别规定,明确由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同时,这类罪犯可以自愿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这样规定,目的在于整合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形成监管合力,帮助这类人员尽快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也是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继续深化社区矫正试行工作的客观需要。

根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规定,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按照《实施办法》规定,积极做好协助工作,发现被剥夺政治权利罪犯有违反刑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情形,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对于执行机关保存的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有关法律文书和档案,司法行政机关要建立与公安机关的沟通机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可以自愿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

五、为什么要建立社区矫正适用前的调查评估制度?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接受委托后,如何开展调查评估工作?

答:在决定适用社区矫正前开展调查评估,统筹考虑适用非监禁刑罚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是否对社区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是否可以实现有效监管,有利于社区矫正的依法规范实施,有利于发挥社区矫正制度的作用。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对犯罪分子判决缓刑时,应当将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作为适用条件;对犯罪分子裁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在社区矫正试行工作中,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法院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在判决、裁定前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社会调查, 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刑事审判的公正性,还使社区矫正工作实现了向前延伸,加强了矫正工作与审判工作的衔接,促使社区矫正人员更加自觉主动地服从监督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0年8月28日,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执行刑罚时,应当综合考虑案件事实和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社会调查由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部门负责。实践证明,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开展的开展调查评估,能有效地对社区矫正人员是否适用社区矫正进行评估,提高风险预见性,真正严把了社区矫正“入口关”。同时,通过开展适用前调查评估,有利于确定社区矫正人员的居住地,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司法行政机关同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衔接,从源头上避免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情况的发生。

《实施办法》肯定了各地的实践做法,对社区矫正适用前的调查评估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实施办法》第四条,人民法院在作出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决定前,人民检察院在提出对被告人适用社区矫正的量刑建议前,公安机关、监狱对罪犯在决定暂予监外执行前,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根据《实施办法》的要求,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及时提交委托机关。一般可以按照以下程序开展调查评估:一是收到委托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及时指定拟适用社区矫正被告人、罪犯居住地的乡镇(街道)司法所进行调查。二是被指定的乡镇(街道)司法所要指派二名以上人员围绕实施办法规定的调查事项,走访被告人、罪犯家庭、工作单位(就读学校)、同事(同学)、案件被害人及其家属,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等单位和个人,形成调查笔录。三是被指定的乡镇(街道)司法所要围绕被告人、罪犯是否具有再犯罪危险性、是否可以实现有效监管、是否可以适用社区矫正这一核心,全面分析掌握的调查资料。四是对人民法院拟适用禁止令的,还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原因、犯罪性质、犯罪手段、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一贯表现等情况,充分考虑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的关联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应当包括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等一项或者几项禁止内容。五是鉴别归类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通过集体讨论,慎重作出能否对被告人、罪犯适用社区矫正措施及适用禁止令的建议,并形成调查评估报告提交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六是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审核把关,确保调查情况的客观性、评估结论的公正性,按时向委托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提交调查评估报告。

六、司法行政机关如何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的接收工作?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宣告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社区矫正人员的接收是社区矫正工作开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保社区矫正依法开始,避免漏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接收管制、缓刑、假释类的社区矫正人员时,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接到人民法院对罪犯拟适用社区矫正的有关通知后,做好接收社区矫正人员的准备工作,并将有关事项告知拟负责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的司法所。收到决定机关送达的法律文书材料,要认真核对并登记,将回执在三日内送达决定机关;发现文书缺项的,要及时通知决定机关补齐。社区矫正人员在规定时限内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对照已收到的法律文书核实其身份,并填写接收登记有关法律文书。对没有收到相关法律文书而社区矫正人员已经前来报到时,应先进行登记,同时与决定机关联系约送法律文书。办理完接收登记手续后,告知社区矫正人员在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并通知司法所。司法所按照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通知要求,对该社区矫正人员实行社区矫正。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没有在法律文书规定的期间内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及时组织查找,同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给原裁判人民法院,抄送人民检察院,对被裁定假释接受社区矫正的罪犯,还要增加抄报原服刑的监狱、看守所。

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核实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后的居住地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按照通知要求做好接收准备,并告知拟负责其对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的司法所。人民法院开庭宣判时,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必要时,司法所工作人员一同参加)到庭办理法律文书移交,核实罪犯身份、办理罪犯交接手续。

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应核实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后的居住地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接到批准机关的通知后,做好接收准备并与罪犯服刑的看守所、监狱取得联系,约定罪犯交付日期,届时由看守所、监狱将罪犯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司法所现场办理罪犯和法律文书交接手续。办理登记等事项后,由司法所将罪犯带回对其实施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宣告是体现社区矫正刑罚执行特性的重要措施,对于彰显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强化社区矫正人员的身份意识,增强其接受社区矫正的自觉性,明确司法所、社区基层组织、所在单位以及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护人、亲属、保证人等承担责任,都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实施办法》规定,组织宣告前,司法所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不同情况,通知矫正人员本人、家庭成员或亲属、监护人、保证人、所居住社区的村(居)委会成员、所在单位的代表、就读学校代表、矫正小组人员按时到场;组织宣告时,应考虑选择合适的场所,悬挂司法所标识,环境布置要庄重严肃。

宣告主持人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组织宣告时,一是宣读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等有关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二是宣布社区矫正期限;三是宣告社区矫正人员必须遵守的各项规定、违反规定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以及该社区矫正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四是宣布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

七、为什么要规定为社区矫正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司法所如何指导矫正小组开展工作?

答:实行专群结合,坚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来,既是社区矫正制度的特色,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以矫正小组为依托,立足社区、依靠社区,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促进公众参与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教育帮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模式。

相对于监禁矫正,社区矫正是将罪犯放置在“社区”这一相对开放的环境里进行教育改造的刑罚执行方式。目前,人户分离,异地就业就学等现实情况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难题。在迅速城市化过程中,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小区建设加快,人户分离的社区矫正人员数量激增,社区矫正管理难度加大,个别人会钻空子逃避改造,形成新的问题隐患。只有充分发动、利用和整合社会上的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共同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管理教育,才能真正体现社区矫正设立的根本出发点。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可以减少矫正机构与社区矫正人员之间的对立面,消除社区矫正人员的抵触心理。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多层面介入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引导教育,并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社区基层组织、家庭、单位等可以共同为社区矫正人员营造一个宽松的改造环境,使他们重新扮演“正常”角色,促进他们与社会之间尽快实现互融,从而达到积极、良好的矫正效果。

在社区矫正试点试行工作中,各地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普遍成立了社区矫正小组,吸收社区矫正人员的亲属、基层组织、所在单位或学校及有关单位的人员参加。这些人员与社区矫正人员有密切的联系,最贴近社区矫正人员,最能了解、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矫正情况,对提高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实施办法》肯定了各地的实践做法,对这一工作机制作出规定,第八条明确要求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矫正小组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组长,由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工作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以及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有关人员组成。社区矫正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女性成员。司法所应当与矫正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根据小组成员所在单位和身份,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各项矫正措施落实。

按照《实施办法》的要求,司法所在落实矫正小组工作机制时,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在矫正宣告程序前确定矫正小组组成人员,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组长,由实施办法规定的相关人员担任成员。二是要及时与矫正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明确小组成员的以下责任和义务:(1)协助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管、教育和帮助;(2)督促社区矫正人员按要求到司法所报到、报告、参加学习及社区服务,自觉遵守有关监督管理规定;(3)及时向司法所反映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学习、生活、思想和工作等情况;(4)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或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及时向司法所报告。(5)根据司法所需要,协助完成对社区矫正人员其他社区矫正工作。三是要在社区矫正日常工作中定期与矫正小组成员沟通联系,指导、督促他们按照矫正责任书的内容,协助司法所落实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帮助措施。发现矫正小组成员不认真履行义务、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要及时予以调整。

八、问如何为社区矫正人员确定矫正方案,如何实施?

答:矫正方案是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后,根据其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确定针对性管理措施,并根据实施效果适时予以调整的方案。

司法所应当指定专职人员负责社区矫正方案的拟定和组织实施,社区矫正专职社工协助。制定矫正方案时,一是查阅有关法律文书材料,与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谈话,了解其认罪悔罪情况和思想动态,走访社区矫正人员家属、邻居、村(居)委会、原单位(学校)的有关人员,了解社区矫正人员的犯罪事实、犯罪类别、主观恶性、心理行为特点、家庭状况、成长经历、社会关系等,做到基本情况明了,基本事实清楚。二是根据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危险程度、利益需求、心理行为、素质缺陷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社区矫正人员犯罪的症结和可能影响矫正进行的问题所在,确定矫正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三是在综合分析评定的基础上,拟定矫正方案。矫正方案包括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情况(个人自然情况、刑罚种类、矫正期限、居住地址等)、对其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生活环境等的综合评估情况综合评估情况、对其拟采用的监督管理、教育学习、帮困扶助的措施等。司法所对拟定的矫正方案要及时审核确定后执行。四是矫正方案开始实施后,要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矫正措施针对性强、矫正效果明显的,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方案。原来拟定的矫正措施针对性不强、实施效果差的,要重新对矫正措施进行调整。制定时做到因人定案,因人施矫,切忌千篇一律、不讲效果。

第五篇:2015年以后最高检、最高法、中国法学会、司法部、课题申报题目

2015年以后最高检、最高法、中国法学会、司法部、课题申报题目

2015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参考选题..............................................................2 2016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参考选题..............................................................3 2017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参考选题..............................................................4 2016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题目..........................................................................5 2016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课题指南目录..............................................................6 2017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课题指南目录..............................................................8 中国法学会2015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指南...........................................................................10 中国法学会2016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选题指南...................................................................13

2015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参考选题

(一)重大课题(2个)

1.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与检察工作模式的转型

2.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

(二)重点课题(8个)

1.省以下地方人民检察院人事管理改革问题研究

2.不同层级检察院的功能地位与权限划分

3.检察院内部各层级权限优化配置

4.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与检察权的分离

5.检察官遴选和惩戒机制研究

6.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侦诉关系

7.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诉审关系

8.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与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转型

(三)一般课题(15个)

1.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制度

2.信息技术条件下检察技术和检察业务深度融合研究

3.检察官工作业绩评价与晋升机制

4.建立健全检察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5.职务犯罪线索管理

6.职务犯罪案件捕前介入侦查

7.以审判为中心与刑事案件繁简分流

8.直接言辞原则的落实与公诉质量提升

9.保障刑事案件证人出庭对策

10.检察机关办理境外追赃追逃案件机制

11.申诉案件律师代理制度探索

12.行政强制措施检察监督的内容与界限

13.环境犯罪和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检察监督问题

14.办理冤错案件中的渎职侵权犯罪问题

15.贪污、贿赂犯罪量刑标准2016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参考选题(一)重大课题(2项)1.“十三五”时期检察政策研究

2.检察改革实施效果评价实证研究(二)重点课题(12项)1.“十三五”时期行政检察工作发展

2.检察权与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关系研究 3.跨行政区划检察院设立模式研究

4.省以下检察院财物统一管理改革研究 5.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设置的规律与原则 6.现金管理制度改革与职务犯罪遏制 7.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检察职能发挥

8.“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指控体系构建

9.检察官入额标准与程序研究10.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制度研究

11.检察官职业保障研究

12.大数据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及风险防范(三)一般课题(19项)1.司法责任制与检察一体化2.司法责任制背景下的检察官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3.检察委员会与办案责任制关系研究 4.上下级检察院办案指导关系研究

5.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办案组织构建6.职务犯罪案件指定管辖实证研究

7.延长侦查羁押期限问题研究8.“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诉讼证据审查

9.“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举证质证方式改革 10.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一体化研究 11.强制医疗检察监督研究

12.行政强制措施检察监督研究13.刑罚交付执行监督研究 14.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诉前程序研究 15.检察官权力清单分级、分类研究 16.检察辅助人员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17.检察官、检察官助理职权关系研究 18.检察机关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研究 19.基层检察室的设置与职能研究

2017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参考选题

(一)重大课题(3项)1.完善检察监督体系研究

2.监察委员会与人民检察院办案衔接机制研究 3.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构建

(二)重点课题(11项)

1.以抗诉为中心的刑事审判监督格局构建 2.侦查监督的创新完善

3.多元化诉讼体系下的公诉模式

4.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实证研究与立法完善

5.检察机关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实证研究

6.检察官员额退出机制研究

7.地方各级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研究 8.刑事案件中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

9.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实体与程序问题研究 10.大数据运用与检察工作创新

11.检察机关参与构建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社会化防治体系研究

(三)一般课题(22项)

1.地方各级检察院权力清单研究 2.员额内检察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3.检察官对司法辅助人员考核奖惩建议权研究 4.检察机关司法行政人员管理改革研究 5.三类检察人员转任条件研究 6.检察机关指导性案例实证研究

7.重大检察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模式探索 8.新型检律关系构建

9.公安派出所刑事侦查活动监督机制研究 10.强制性侦查手段的检察监督

11.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讯问合法性核查制度构建 12.被告人认罪认罚自愿性保障制度体系研究 13.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的难点及对策 14.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环节补充侦查制度研究 15.起诉标准与定罪标准关系研究 16.无罪判决案件中的公诉质量评价

17.刑事申诉案件异地审查工作机制研究 18.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机制完善 19.公益诉讼法律关系研究

20.民事执行活动检察监督研究

21.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衔接平台构建 22.民事赔偿谅解情节对死刑适用的影响

最高人民法院2016司法研究重大课题题目 司法政策类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司法服务与保障问题研究

2.我国海洋维权司法对策研究

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相关司法对策研究

4.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战略研究

5.人民法院接受人大监督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司法制度类

6.法院制度的发展轨迹与未来方向——从人民法院近七十年历史的角度分析

7.省级统管改革背景下人民法院的管理体制研究

8.人民法院审判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9.法官会议制度与统一法律适用关系研究

10.立案登记制改革背景下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研究

11.审判权与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的关系研究

12.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

13.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研究 14.法官培养机制问题研究

15.法官惩戒委员会与法院纪检监察制度的衔接研究

16.建设智慧型法院问题研究

司法实务类

17.诉调对接问题研究

18.跨行政区划法院案件管辖制度研究

19.滥用诉权问题的规制研究

20.刑事庭审实质化问题研究

21.刑事申诉案件诉讼化改造问题研究

22.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

23.网络信息保护与网络犯罪问题研究

24.行政协议案件审理中的疑难问题研究

25.“僵尸企业”破产法律问题研究

26.金融创新审判实务问题研究

27.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构建的司法问题研究

2016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课题指南目录

一、重点课题

1.“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法律问题研究

2.中国传统法律渊源变迁研究

3.宪法实施监督机构研究

4.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5.历次刑法修正案评估

6.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研究

7.我国民法典编纂中的难点问题研究

8.中国反垄断法实施本土化问题研究

9.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法律问题研究

10.环境损害评估与责任追究制度研究 二、一般课题

11.中国传统法律解释方法研究

12.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研究 13.反腐败立法研究

14.网络空间与法治秩序研究 15.社会组织立法问题研究 16.第三方立法评估制度研究

17.核能利用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18.新媒体时代法治宣传创新研究

19.近代中外交往中国际准则的运用研究 20.修改后的《立法法》实施问题研究 21.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研究 22.部门法中的宪法问题研究

23.行政行为的概念转换与制度重构研究 24.行政组织法律制度研究 25.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研究 26.行政强制执行体制研究 27.公益诉讼研究

28.转基因食品风险防控法律规制研究 29.失独家庭的权利救济问题研究 30.量刑规范化研究 31.刑罚改革研究

32.正当防卫条款的司法适用研究 33.家庭暴力犯罪预防研究

34.境外追逃追赃的国际司法合作研究 35.行贿犯罪的立法完善问题研究

36.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 37.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研究 38.审判权与执行权分离体制研究 39.军事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40.电子证据有关问题研究 41.刑事速裁程序构建研究

42.实现担保物权非讼执行程序研究 43.督促与诉讼之程序转换制度研究 44.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法律问题研究 45.我国婚姻法实施中的新问题研究

46.人身损害赔偿新型疑难问题研究 47.抵押权预告登记效力研究 48.融资租赁登记问题研究 49.破产重整制度研究

50.营商自由与商事主体制度研究 51.保险免责条款法律规制研究 52.证券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53.城镇化背景下农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问题研究 54.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研究

55.汽车租赁市场经营秩序法律问题研究 56.政府补贴的法律规制研究

57.网络安全国际合作法律问题研究

58.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协调和调整研究 59.国际海底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研究 60.环境风险预防制度构建研究

2017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课题指南目录

一、重点课题

1.民法典合同法编纂问题与建议 2.优化司法机关职权配置研究 3.最高法院统一法律适用研究

4.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问题研究 5.行政公益诉讼研究

6.社区矫正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7.《律师法》修改研究

8.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9.互联网理财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10.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宗旨的环境法调整范围问题研究 一般课题 11.法治文化在依法治国中的功能研究 12.党内法规的功能与作用 13.地方的司法改革研究 14.法官员额制的运行实施研究 15.人工智能发展中的科技伦理与法律规制 16.司法认知偏差及其纠正机制研究 17.民族地区乡村法治研究 18.乡贤组织在基层社会矛盾化解中的有效性和规范化建

设研究 19.唐代明代职官考核制度研究 20.清末民国财政法制史研究 21.新中国刑事政策和刑事立法变迁史研究 22.全面深化改革与宪法修改 23.地方立法权研究 24.我国学龄前儿童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研究 25.政府权责边界问题研究 26.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立法研究 27.行政权力委托问题研究 28.行政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与行政审判体制改革研究 29.行政诉讼一并审理民事争议研究 30.行政协议理论与审判实务问题研究 31.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研究 32.刑事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33.防范和打击新型网络犯罪问题研究 34.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刑事责任认定与犯罪预防机

制研究 35.毒品滥用防控戒治体系研究 36.新形势下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权研究 37.深化监狱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38.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39.刑事案件证人出庭问题研究 40.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护 41.论民事诉讼法中法律审与事实审的界分 42.民事诉讼中法官庭外调查研究 43.我国法院副卷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 44.公证工作改革发展问题研究 45.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研究 46.中国民法施行法立法问题研究 47.中国遗产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48.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内容与风险防范 49.数据的法律保护研究 50.中国商事通则立法研究 51.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中的信用风险防范 52.商个人制度完善的重大理论与立法问题研究 53.股东平等原则理念下的类别股制度探讨 54.互联网市场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则研究 55.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法治化研究 56.非税收入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57.《劳动法》修改研究 58.退休金给付法律保障研究 59.外国人服务与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60.国有企业境外投资中的资产流失防范机制研究 61.“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研究 62.中美域外取证的法律冲突与博弈 63.英国“脱欧”对中英双边法律制度的影响研究 64.地下水污染法律问题研究 65.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中国法学会2015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指南

已立项题目公示:https://www.xiexiebang.com/Column/Column_View.aspx?ColumnID=895&InfoID=17302 重大课题(3项,每项20万元)司法规律研究

2.制定完善生态补偿、生态损害评估法律制度研究 3.我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法律问题研究 重点课题(10项,每项12万元)1.行政组织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 2.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行为研究 3.完善网络社会管理立法研究 4.社会信用体系立法研究

5.强化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的内部流程控制研究 6.完善我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7.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8.建立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专业职务序列研究(自选课题中择优确定2项)三、一般课题(70项,每项6万元)1.法典化问题研究

2.立法权的规范制约体系研究 3.《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研究 4.信息自由与国家安全保障研究

5.香港特别行政区落实基本法问题研究 6.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团问题研究

7.政府投资领域权力内部配置模式改革相关问题研究 8.行政处罚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9.《行政复议法》修改完善研究

10.《治安管理处罚法》修改完善研究 11.健全行政裁决制度研究

12.领导干部法治建设实绩考核制度研究 13.规范行政强制措施研究 14.死刑罪名的进一步削减研究

15.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罪名立法解释及司法解释问题研究 16.中国反恐怖主义立法研究

17.危害国家政治安全领域法律制度和执法实践中外比较研究

18.贿赂犯罪司法疑难问题研究

19.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协调机制研究 20.财政转移支付中的权力制约研究

21.国有资产监管中的权力分配与制衡研究 22.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法律问题研究 23.《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研究 24.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研究 25.环境税立法研究

26.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与退出法律机制研究

27.电子商务立法研究

28.自贸区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创新与立法完善研究 29.科研经费管理法律规制研究 30.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设置研究 31.庭审实质化问题研究 32.刑事冤错赔偿制度研究

33.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研究

34.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问题研究 35.《监狱法》修改研究

36.完善我国民事审限制度研究 37.完善再审制度研究 38.主审法官责任制研究 39.儿童福利立法研究

40.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法律问题研究 41.罕见病社会保障立法研究

42.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研究 43.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研究 44.海洋划界问题研究 45.极地法律问题研究

46.我国加入有关《法院选择协议公约》和《司法救助公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研究 47.亚太自贸区的法律框架研究

48.外国投资者信用管理和境外追偿保障机制研究 49.中国境外投资建设法律风险防控研究 50.外国人在华就业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51.沿边开放中的重大法律问题研究(自选课题中择优确定19项)

四、青年调研项目(20项,每项3—5万元)1.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问题实证研究 2.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问题实证研究 3.边疆地区新型毒品滥用与犯罪实证研究 4.家暴犯罪定罪量刑状况及建议 5.非法经营罪定罪量刑状况及建议 6.寻衅滋事罪定罪量刑状况及建议

7.商会组织运行状况及商法规制实证研究 8.政府拍卖、司法拍卖实施状况评估 9.我国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实证研究

10.法官流失和基层法院法官生存状况实证研究 11.合议庭运行状况实证研究

12.陪审员制度试点改革状况实证研究 13.落实非法证据排除法律制度实证研究 14.立案登记制实施实证研究 15.西部地区律师状况调研 16.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法学会2016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选题指南 已立项题目公示:https://www.xiexiebang.com/Column/Column_View.aspx?ColumnID=895&InfoID=22184

一、重大课题(2项,每项20万元)1.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2.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研究

二、重点课题(10项,每项12万元)1.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 2.《行政处罚法》实施状况评估 3.《社会组织法》立法研究

4.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实证研究 5.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6.云计算与证据科学变革研究

7.历史性权利在国际海洋划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三、一般课题(65项,每项6万元)1.党内法规制定权限和程序问题研究 2.预算监督的实证研究

3.《行政复议法》实施状况评估及完善 4.行政机关不作为问题研究 5.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研究

6.行政检查程序的规范化问题研究 7.国家赔偿追偿追责制度实证研究 8.PPP模式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9.《人民警察法》立法完善研究 10.城市管理立法研究

11.农村扶贫开发立法研究

12.城市群规划实施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13.城市规划与街区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14.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的法治化问题研究

15.安全防范信息的采集与利用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6.网络平台法律问题研究 17.网络空间的共同犯罪研究 18.刑法预防性措施问题研究 19.刑事处罚早期化问题研究 20.极端主义犯罪研究

21.中国死刑司法限制适用研究 22.《物权法》实施状况调研 23.《合同法》实施状况调研

24.《侵权责任法》实施状况调研 25.《担保法》实施状况调研

26.民法典编纂与商事通则立法研究 27.商事登记注册制度改革研究

28.《公司法》实施状况评估及完善建议 29.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实证研究 30.债券市场法律问题研究 31.分享经济法律问题研究

32.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规制法律问题研究 33.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刑事案卷制度研究 34.刑事速裁程序立法问题研究 35.以审判为中心的证据制度改革研究

36.人民陪审员主要进行事实认定实证研究

37.仲裁重要制度、实践和理论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 38.公共机构数据开放、数据管理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39.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处理现状实证研究 40.互联网内容产业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41.《环境保护法》实施状况研究

42.中国实施《巴黎气候协定》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4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情况研究 44.民法典编纂与国际私法立法研究

45.《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实施及其反思 46.区域网络安全合作机制中的国际法问题研究 47.中国空域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

48.难民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自选课题中择优确定17项)

四、青年调研项目(20项,每项4万元)1.选举法实施状况研究

2.行政执法“以罚代刑”问题实证研究 3.“口袋罪”实证研究

4.法官助理制度实证研究 5.审判团队模式实证研究

6.老少边穷地区专门法治队伍建设实证调研 7.狱务公开情况实证研究

8.公益诉讼实施状况评估与对策建议 9.《劳动合同法》实施状况实证研究

下载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