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共5篇)

时间:2019-05-13 08:0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2-09-27

社区矫正是将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臵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我国的社区矫正从2003年开始试点,2009年在全国全面试行。2011年2月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和2011年3月出台的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它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正式确立,为社区矫正工作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今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出台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明确了司法行政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今年2月, 司法部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实施办法〉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通知》;今年3月,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实施办法》,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了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制约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探索可行办法,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贯彻落实《实施办法》的主要问题

(一)、《实施办法》颁布、准备仓促,并与《新刑事诉讼法》施行时间的冲突,导致基层无从下手,慌忙应对,显现不够严肃。虽然《矫正办法》元月份对外公布,且规定3月1日施行,司法部在网上公布是贯彻落实《实施办法》的通知是2月15日。但司法部正式文件3月份才转发到各省,省司法厅4月底才转发到各市、州;司法部《实施办法》培训安排在4月中旬;《社区矫正执法管理文书格式》6月底到市、州,要求从7月1日使用;《新刑事诉讼法》实行的时间是2013年1月1日,存在下位法与上位法的冲突。这就导致基层无从下手,慌忙应对,不能在3月1日贯彻落实《实施办法》,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其作为受到质疑,显得不够严肃。

(二)、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的任务重、压力大,导致县级社区矫正机构无法应对日常工作。《办法》规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的职责有20多项,司法所承担的职责有12项。比如《办法》第三条规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大量的社区矫正工作要求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承担。又比如《办法》第四条规定 :“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及时提交委托机关。”这项工作需要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派专人,花大量时间,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进行走访了解,才能形成评估意见,及时提交委托机关,而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矫正机构根本无法完成此项任务。目前,基层股或矫正机构叫苦连天,感到任务重、压力大,应对日常工作都忙不过来,社区矫正工作大都处于应付差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做到扎扎实实、一丝不苟。

(三)、社区矫正机构不健全、专职人员少、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个别县区正常工作滞后难开展、推动工作迟缓无力。由于某省司法厅在2010年机构改革时,将安帮矫正机构合并到基层处,导致基层参照设臵机构,个别县将安帮矫正职能放在基层股,出现矫正机构不健全、未列编的状况。目前,某市三个县均未设臵社区矫正机构,社区矫正工作比较滞后。另外,司法所人员严重不足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某市共有290个司法所,有专兼职人员325人,有专职司法助理员152人,兼职人员173人;无人所166个,占总数的57%;一人所92个,占总数的32%;二人所26个,占9%; 4人所2个,占有2%;按照每所配臵3人的要求,现在尚缺600多人,这无疑会影响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再者,司法所专业人员少、素质参差不齐也比较突出。该市毕业于法律专业的专职司法助理员的122人,占专职的80%,毕业于法律专业的兼职司法助理员的58人,占兼职33%,非法律专业兼职115人,占兼职67%,由于非法律专业兼职的比重大,不按程度、不按《办法》开展矫正工作屡见不鲜;加上兼职司法助理员的编制、人事管理均在乡镇,且承担了乡镇的其它工作,难以有足够的责任心、精力和时间做好司法所工作;兼职司法助理员流动频繁,有的刚熟悉工作就被提拔或调走或换岗,造成工作脱节、矫正人员脱管。比如某农业大县共有63个司法所,专职人员仅有28名,兼职人员35名(含镇乡干部),聘用司法辅助人员15名,毕业法律专业的21人,导致部分司法所兼职人员频繁流动、工作推动迟缓的状况,个别司法所矫正工作停留在接转材料、建立档案阶段。

(四)、社区矫正经费保障标准缺失,基层政府财政预算不到位,经费投入少,导致矫正工作经费保障杯水车薪,牵制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社区矫正虽然有利于降低国家司法成本,但也不能没有成本。2003年全国社区矫正开始试点,到2009年全国全面试行社区矫正,中央要求各级要建立社区矫正经费全额保障机制。但从中央到地方至今都未出台社区矫正经费保障标准。监狱行刑国家保障经费直接划拨监狱,监外执行(社区矫正)国家却没有划拨经费保障其实施,各地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保障全靠司法行政部门到财政争取。现在地方财政实行“分级管理、分灶吃饭”,在经济发达财力雄厚的地区社区矫正经费不成问题,但在经济条件差,综合实力差的地区用钱的地方很多,由于没有标准,财政预算只能间接性地表示一点,保障就成了杯水车薪,专项经费的不足已成为制约社区矫正工作向纵深发展的瓶颈。某市10个县(市、区)司法局,除二个县社区矫正经费财政按矫正人员人均1500元标准纳入预算外,其它各地均未预算到位,某副地级办事处至今还未将社区矫正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10年某市矫正人员1000多人,社区矫正经费财政预算32万,平均每名矫正人员的保障费为320元;2011年该市矫正人员1700多人,社区矫正经费财政预算34万,平均每名矫正人员的保障费降为200元;2012年全市社区矫正经费财政预算35万,但截止6月底在册矫正人员增加到2400人,平均每名矫正人员的保障费降为116元,矫正人员几乎成倍增加,但保障经费却在大幅下降。某区是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的示范区,区财政预算社区矫正工作经费每年1万,平均到每个矫正对象只有70多元,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全靠挤占其它专项经费,g否则无法开展矫正工作。县级财政把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纳入预算保障都尚如此,更何况没有收入的乡镇就更是难上加难,很多乡镇(街道)根本没有预算经费。没有经费的支撑,社区矫正培训、警示教育、公益劳动等工作就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社区矫正工作单靠司法行政人员的工作热情也是很难向前推进,有较大的发展。

(五)、外出误工导致矫正人员流动性的加大,居住地变更频繁导致社区矫正工作难度的增大问题不容回避。《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了“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同时规定了“社区矫正人员离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社区矫正对象没有正式工作和固定工作,主要靠外出打工维持生活,许多外出打工流动性较强的社区矫正人员,缓刑判决宣告后,因变更工作外出打工,频繁变更居住地,或顾其脸面,要么不告之实际居住地,要么不到所谓的“居住地”的司法所报到,更谈不上外出的请销假制度,这就大大地增加了社区矫正管控难度,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另外,《办法》对居住地、外出的请销假制度作了规定,但对外出误工矫正人员的监管并未作出相应的规定,导致监管出现空白和盲区,这既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又不符合的要求矫正人员需要外出误工的这一客观事实,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的条件下,是不容回避的现状,必须正确面对、想法解决。某市社区矫正人员外出误工近500余人,在不能为其提供就业平台,又能保障其基本生活的情况下,不准外出误工是不现实的,也是一对矛盾和难题。

(六)、执法管理手段软,没有硬性执法权,导致查找困难,强制执法难实行。《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司法所应当及时报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追查。”公安机关对脱管漏管社区矫正人员查找都难实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追查谈何容易,尤如大海捞针。众所周知,国家虽赋予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执行权,但并未赋予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权,矫正机构既没枪械、警服、警械、执法证,又没与全国公安户籍、流动人口管理联网,也没有全国政法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联网,实现流动人口管理资源共享。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六条规定,对符合收监执行的矫正人员,司法行政机关要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并将人带到裁定、批准和决定机关。违规矫正人员一定是难查找对象,要想将其找到很难办到,因此对其收监处罚也就难以实现,就是查找到了,矫正人员不理睬,司法行政机关也无能为力。第二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此条属于强制执行,如果罪犯不执行、公安机关不协助,司法行政机关则无法面对,无能无力,望而兴叹!

(七)、协调配合难度大,衔接不力,交接不到位,导致脱管漏管现象突出。第二十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政法部门虽然建立了工作机制和衔接工作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坚持不好,执行较差。仍然存在工作衔接、交付接收不规范、不到位,部分矫正人员脱管漏管。一是部分矫正人员的基本情况不详。矫正人员居住地不实,有查无此人的现象;矫正人员、家庭成员没有电话号码和联系方式;矫正人员没有担保人或没有担保人联系方式,造成查找困难。二是告知意识薄弱。虽然各级法院已要求在缓刑宣判时,要当事人签订《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但个别单位告知意识不强,当事人往往是忙于签字,并不知道签的是什么法律文书,到那里报到,不报到的法律后果。三是法律文书送达滞后、送达地不统一。个别基层单位法律文书送达不及时,经常会出现矫正对象已回到居住地或已到司法所报到,而法律文书还没送到;绝大多数单位将法律文书送到司法局,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将判决材料寄到司法所的情况。四是交接不到位。近几年,公安将矫正人员移交给司法行政机关,以落实日常教育矫正,但交接不到位,见人不见档、见档不见人或人档都没有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脱管漏管。比如某区去年共接收101名,直接按时报到42名,只收到判决、裁决等文书,而人未报到29名;今年公安应移交267名,有档无人的45名,无档有人的10名,无档无人的5名。

二、主要措施及对策

(一)、加快社区矫正立法进程,促进社区矫正工作法制化。社区矫正为国家的刑罚执行工作,需要调整的关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作保障。许多国家都有完善的社区矫正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和新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两院两部”颁布了《实施办法》,但仍然需要一部全面、系统、明确的法律作支撑,否则,社区矫正工作仍会受到许多限制。因此,尽快出台一部完整的《社区矫正法》,明确矫正执行主体已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要以刑法修正案

(八)、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颁布施行为契机,建立健全社区矫正接收、管理、考核、奖惩、解除矫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和相关部门之间衔接配合制度,统一社区矫正工作基本流程、统一文书格式,加强档案管理等内部日常管理制度,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要积极推进社区矫正立法工作,抓紧修改 《 社区矫正法(讨论稿)》,尽快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全面规定社区矫正机构设臵、职能定位、人员组成、执法权限、执行对象、执行方式、执行任务、执行程序、考核方法等内容,与监狱法一道组成我国的刑事执行法。在国家立法未出台前,先由“两高两部”尽快制定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细则,建立包括矫正对象的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协作制度、监督考核制度。以此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坚持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社区矫正是中央交给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但单靠司法行政机关也很难完成,必须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把社区矫正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协调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要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对矫正人员衔接、执行工作进行通报,督促相关部门改进工作。要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并将社区矫正工作目标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以此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开展。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社区矫正工作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努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三)、合理设臵社区矫正机构,保证社区矫正的顺利实施。根据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体需要,给合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科学设臵社区矫正机构应构建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建设相对独立统一的社区矫正执行主体。根据目前的现状,社区矫正机构可设臵二种模式一个中心:一是设臵社区矫正工作局。当前,司法部现已设臵社区矫正工作局,负责全国社区矫正执行工作的组织管理。司法行政部门社区矫正机构应实行条块管理、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省司法厅(局)和市县司法局也应分别设臵相应的社区矫正职能机构组织,管理本辖区的社区矫正执行工作。为便于开展工作,协调公、检、法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省设臵社区矫正管理局、市设臵社区矫正管理处、县设臵社区矫正管理科均可高职级设臵配备领导干部。二是建立社区矫正执行执法大队。推行监外执行,开展社区矫正,实行柔性管理,是世界各国认同的监外执行模式。因此,必须建立刚柔并重的社区矫正执法队伍,省建立社区矫正执法总队,地(市、州)社区矫正执法支队,县(市、区)社区矫正执法大队,乡镇(街道)社区矫正执法中队,成为完整的监外执行执法队伍,以此强化监外刑罚的执行力。三是建立社区矫正服务中心(阳光中途之家)。按照司法部的要求,各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建立社区矫正服务中心(阳光中途之家),下设“衔接工作部、教育培训部、执法工作部、矫正保障部”,中心性质为事业单位,成为县级司法行政社区矫正服务平台,以确保县级司法行政20多项社区矫正工作的完成。

(四)、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强化社区矫正执法水平和力度。加强社区矫正专业化院校建设、壮大社区矫正队伍、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是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强化社区矫正执法水平和力度的重要途经。就当前现状看,应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在政法(司法)院校增设社区矫正专业,培养社区矫正专门人才。矫正工作作为非监禁刑与监禁刑相比有着根本的不同。无论是司法干警、公安干警和专兼职矫正工作人员,对此都是相对陌生或完全陌生的。因此,在政法(司法)院校增设社区矫正专业,培养社区矫正专门人才,是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可直接定向培养社区矫正专业大专、本科生,也可从基层选派专职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二是配备三类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组建专业执法队伍。省社区矫正机构人员可根据需要配臵,市社区矫正机构人员配臵5至8人;县级社区矫正科或执法大队配臵5至10人(在册矫正人300人以上的县区配臵8至10人,其它县区配臵5至8人)其中,大队长1名(由县区司法局副局长兼任),专职副大队长1名(由县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科科长兼任),矫正(执法)工作人员3至8人。司法所(乡镇或街道社区矫正执法中队)配备矫正(执法)人员2至3名,队长由司法所所长兼任。因受行政编制的局限,县级社区矫正科或执法大队无法配臵人员,可配臵社区矫正服务中心事业人员5至10,(在册矫正人300人以上的县区配臵8至10人,其它县区配臵5至8人),配备正副主任各1人。组建社区矫正协管员队伍。协管员主要职责是协助各司法所处理社区矫正相关工作。各乡镇或街道司法所按照社区矫正人员20:1配备社区矫正协管员。组建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各乡镇或街道司法所都要组建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组成“一对一”、“多助一”的矫正小组。开展矫正活动,合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三是赋予司法行政执法权。由中央受权制作全国社区矫正工作执法证,并明确规定执法的权限、范围及方式,由省、市负责办理社区矫正工作执法证,并进行监督管理。在县级司法行政执法大队配臵3至5名警察,在乡镇或街道社区矫正执法中队配臵1名警察,配备警服、枪械、警械,以此保证社区矫正强制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切实解决脱管漏管症结。交接不到位、外出误工、机制不健全是导致脱管漏管症结,解决这一症结,应建立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硬性工作机制。建立判决社区矫正担保人制度,在判决时,由亲属犯罪嫌疑人进行担保并承担相应法律担保责任,抑制矫正对象不报到和随意不请假外出;建立公安协助追逃制,在司法行政未建成追逃体系前,由政府责成公安对社区矫正对象不报到、不假外出,不能放任自流,应依法采取果断措施,配合司法行政完成追逃工作。建立检察机关定期督察制度。检察机关应采取定期跟踪督察的方式,加强对审判、交接、执行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实行跟踪督查督办,提出改进意见,对长期不履职造成脱管、漏管的应按法律追究其责任。二是建立无缝衔接机制。实行判决现场交接制度,法院在宣判前,告知社区矫正部门开庭判决时间;并在判决后现场宣告社区矫正,将矫正对象及判决文书交给社区矫正部门。建立法院送达制度,法院判决后将法律文书和矫正对象一并送达社区矫正部门。建立社区矫正交接工作站。各地应建立社区矫正交接工作站,法院判决后将判决文书送达交接工作站,矫正对象在限定时间内到交接站报到,以此实现无缝交接。三是建立矫正人员判决地矫正制度。外出误工、经商等流动人口犯罪,按照谁审判谁管理的原则确定矫正地,形成侦查、审判、执行“三位一体”刑事侦查司法执行模式,既可减小成本,又便于衔接管理,防止因异地衔接不畅而脱管。四是建立异地委托代管矫正人员制度。外出误工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作为国家机关我们不能盲目的处理,只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方为上策。根据目前的现状,建立异地委托代管矫正人员制度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既可以体现以人为本、外出误工、自食其力、解决生活问题,又可完成社区矫正工作任务。凡外出误工均可凭用工单位证明、劳务合同,及时办理异地矫正手续,相关单位应予以配合,执行经费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五是建立矫正人员信息平台共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社区矫正人员信息共享平台也是解决目前我国人员流动性大,人户脱离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的困难的有效途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法、检、公、司网络信息通报平台,定期将被矫正人员信息进行通报、核对,加强与异地机关的联系,减少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

(六)、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尽管现在社区矫正工作一再强调是降低行刑成本,但并不意味着社区矫正工作不需要经费作保障。因此,每年国家应拨付专项经费用于监禁刑的工作经费,而社区矫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体制改革,在试行探索阶段,在经费保障问题上,各级政府都应当给予高度重视,高标准、高起点地抓好落实。一是建立社区矫正经费全额保障制度,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经费、行政运行经费、办案业务经费、业务装备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二是建立国家、中央、地方(省、县)财政按比例分担经费制度,中央财政按40%下拨社区矫正专项转移支付经费,省财政按30%下拨专项转移经费,县财政按30%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以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运转。三是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经费增长机制,各级应根据经济发展增涨的比例,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经费逐年递增长效机制,以保证社区矫正工作正常运转。四是建立中央社区矫正经费定额拨付机制。由中央财政建立社区矫正经费定额拨付机制,实施转移支付,保证保证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运转。社区矫正工作指导经费按矫正对象每人每年200元至300元拨付给省司法厅社区矫正工作部门,按社区矫正对象每人每年200元至500元拨付给地(市州)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部门,按社区矫正对象每人每年800元至1500元下拨给县级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部门,按社区矫正对象每人每年800至1000元拨给司法所。五是建立异地社区矫正中央转移支付经费保障机制。承担异地社区矫正任务的执行机关,可根据矫正人员的身份证、判决、裁决、决定等法律文书,申报中央转移支付经费,中央可通过专网核实拨付,以避免推诿扯皮的现象。(绵阳市司法局 阳朝全)

第二篇: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司法厅(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监狱管理局: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在深入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对于实施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请分别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 安 部

司 法 部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日

第一条 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第三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

第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及时提交委托机关。

第五条 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

第六条 社区服刑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服刑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交接手续。罪犯服刑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需要回居

住地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地的省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指定一所监狱、看守所接收罪犯档案,负责办理罪犯收监、释放等手续。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

第七条 司法所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后,应当及时向社区矫正人员宣告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社区矫正期限;社区服刑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等有关事项。

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矫正小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到场,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第八条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服刑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矫正小组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组长,由本办法第三条第二、第三款所列相关人员组成。社区服刑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女性成员。

司法所应当与矫正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根据小组成员所在单位和身份,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各项矫正措施落实。

第九条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服刑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适时予以调整。

第十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建立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包括适用社区矫正的法律文书,以及接收、监管审批、处罚、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有关社区矫正执行活动的法律文书。

司法所应当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包括司法所和矫正小组进行社区矫正的工作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社区矫正的相关材料等。同时留存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副本。

第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第十二条 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第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第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法律文书应当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第十五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

时。

第十六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十七条 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

第十八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第十九条 司法所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个人生活、工作及所处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司法所应当及时了解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有关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

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司法所应当及时报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追查。

第二十条 司法所应当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

对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司法所应当定期与其治疗医院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并根据需要向批准、决定机关或者有关监狱、看守所反馈情况。

第二十一条 司法所应当及时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情况,定期对其接受矫正的表现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分类管理。

第二十二条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一)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二)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三)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六)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

第二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二十五条 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六条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批准、决定机关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批准、决定机关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决定:

(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六)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

(七)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

(八)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司法行政机关的收监执行建议书和决定机关的决定书,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监狱应当立即赴羁押地将罪犯收监执行。

公安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由罪犯居住地看守所将罪犯收监执行。第二十八条 社区矫正人员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裁定;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减刑,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司法行政机关减刑建议书和人民法院减刑裁定书副本,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九条 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司法所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置帮教提出建议。

第三十条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

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

宣告事项应当包括: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刑期届满的,由监狱、看守所依法为其办理刑满释放手续。第三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社区矫正终止。

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死亡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批准、决定机关,并通报县级人民检察院。

第三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可以

自愿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

第三十三条 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开进行;

(二)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身份保护,其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其矫正档案应当保密;

(三)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

(四)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

(五)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六)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

(七)督促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承担抚养、管教等义务;

(八)采取其他有利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新、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措施。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矫正人员,适用前款规定。

第三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期满的,司法所应当告知其安置帮教有关规定,与安置帮教工作部门妥善做好交接,并转交有关材料。

第三十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例会、通报、业务培训、信息报送、统计、档案管理以及执法考评、执法公开、监督检查等制度,保障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发现社区矫正人员非正常死亡、实施犯罪、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应当立即与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妥善处置,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

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动态数据共享。

第三十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司法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听取和妥善处理社区矫正人员反映的问题,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社区矫正执法活动违反法律和本办法规定的,可以区别情况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者检察建议书。交付执行机关和执行机关应当及时纠正、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告知人民检察院。

第三十八条 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之前发布的有关社区矫正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篇: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关于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司法厅(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监狱管理局: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在深入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对于实施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请分别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 安 部 司 法 部 二○一二年一月十日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矫正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第三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

第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及时提交委托机关。

第五条 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

第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交接手续。罪犯服刑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需要回居住地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地的省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指定一所监狱、看守所接收罪犯档案,负责办理罪犯收监、释放等手续。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

第七条 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后,应当及时向社区矫正人员宣告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社区矫正期限;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社区矫正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等有关事项。

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矫正小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到场,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第八条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矫正小组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组长,由本办法第三条第二、第三款所列相关人员组成。社区矫正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女性成员。

司法所应当与矫正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根据小组成员所在单位和身份,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各项矫正措施落实。第九条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适时予以调整。

第十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建立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包括适用社区矫正的法律文书,以及接收、监管审批、处罚、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有关社区矫正执行活动的法律文书。

司法所应当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包括司法所和矫正小组进行社区矫正的工作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社区矫正的相关材料等。同时留存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副本。

第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第十二条 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第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第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法律文书应当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第十五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第十六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十七条 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

第十八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第十九条 司法所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个人生活、工作及所处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司法所应当及时了解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有关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

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司法所应当及时报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追查。

第二十条 司法所应当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

对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司法所应当定期与其治疗医院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并根据需要向批准、决定机关或者有关监狱、看守所反馈情况。

第二十一条 司法所应当及时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情况,定期对其接受矫正的表现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分类管理。

第二十二条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一)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二)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三)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六)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第二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二十五条 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六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批准、决定机关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批准、决定机关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决定:

(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六)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

(七)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

(八)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司法行政机关的收监执行建议书和决定机关的决定书,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监狱应当立即赴羁押地将罪犯收监执行。

公安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由罪犯居住地看守所将罪犯收监执行。第二十八条 社区矫正人员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裁定;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减刑,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司法行政机关减刑建议书和人民法院减刑裁定书副本,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九条 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司法所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置帮教提出建议。

第三十条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

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

宣告事项应当包括: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刑期届满的,由监狱、看守所依法为其办理刑满释放手续。第三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社区矫正终止。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死亡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批准、决定机关,并通报县级人民检察院。

第三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可以自愿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

第三十三条 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开进行;

(二)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身份保护,其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其矫正档案应当保密;

(三)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

(四)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

(五)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六)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

(七)督促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承担抚养、管教等义务;

(八)采取其他有利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新、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措施。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矫正人员,适用前款规定。第三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期满的,司法所应当告知其安置帮教有关规定,与安置帮教工作部门妥善做好交接,并转交有关材料。

第三十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例会、通报、业务培训、信息报送、统计、档案管理以及执法考评、执法公开、监督检查等制度,保障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发现社区矫正人员非正常死亡、实施犯罪、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应当立即与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妥善处置,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

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动态数据共享。

第三十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司法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听取和妥善处理社区矫正人员反映的问题,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第三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社区矫正执法活动违反法律和本办法规定的,可以区别情况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者检察建议书。交付执行机关和执行机关应当及时纠正、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告知人民检察院。

第三十八条 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 司法部副部长郝赤勇就《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赵 阳 李恩树

来源:2012年2月15日《法制日报》第2版、第3版

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矫正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以下简称“两院两部”)按照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为帮助广大执法人员和社会公众全面准确理解实施办法的精神和内容,司法部副部长郝赤勇今天就相关问题回答了《法制日报》记者的提问。

记者:“两院两部”联合制定实施办法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不脱离社会,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工作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是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举措,是中央提出的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经中央批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从2003年开始,2005年扩大试点,2009年在全国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发展迅速,覆盖面稳步扩大,社区矫正人员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各地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88万余人,累计解除矫正48.2万人,现有社区矫正人员40万人,社区矫正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一直控制在0.2%左右。在试点试行工作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相互支持配合。各地普遍建立完善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三项工作任务,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确保了试点试行工作的扎实推进。试点试行成功经验表明,中央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决策是正确的,社区矫正工作适应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形势和需要,契合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刑罚执行制度的有益探索。

社区矫正工作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特殊人群管理的重要手段。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适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扶工作,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是政法机关,特别是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全国已有97%的地(市、州)、94%的县(市、区)和89%的乡镇(街道)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规模和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区矫正人员大幅增长,并将持续一段时间,全国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对进一步统一规范社区矫正实施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为了有力指导和规范社区矫正试点试行工作,“两院两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文件,陆续出台了一批规章制度,有力保障了试点试行工作的顺利进行。刑法修正案

(八)、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社区矫正给予了法律上的肯定。同时,按照中央的要求,“两院两部”积极推进实施办法起草工作,广泛调研论证,采取不同方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了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将各地在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工作体制机制、矫正方法和模式等固定下来,上升为统一的制度,使之成为社区矫正工作的操作规范和基本依据,全面规范了社区矫正从适用前调查评估、交付与接收、矫正实施到解除矫正整个工作流程,针对性、操作性更强,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并为研究制定《社区矫正法》,全面确立社区矫正制度,进一步完善刑罚执行制度,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专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制定出台实施办法,是推进社区矫正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要求和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制度成果,对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严格对社区矫正人员监督管理,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有哪些?

答:根据中央批准的社区矫正试点意见,社区矫正的对象为: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服刑的五种罪犯。在社区矫正试行工作中,司法行政机关针对五种不同的社区矫正对象,采取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矫正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目前,刑法修正案

(八)明确了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和裁定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将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纳入社区矫正适用范围。为体现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保持社区矫正试行工作的连续性,并按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实施办法对于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服刑罪犯的刑罚执行方式作出了特别规定,明确由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同时,这类罪犯可以自愿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这样规定,目的在于整合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形成监管合力,帮助这类人员尽快地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也是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继续深化社区矫正试行工作的客观需要。此外,为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作出了特殊规定,明确要求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确立了单独实施、身份保护的矫正原则。针对未成年人的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正措施,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健康发育需要,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其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

记者:为什么规定在决定适用社区矫正前要开展调查评估?

答:在决定适用社区矫正前开展调查评估,统筹考虑适用非监禁刑罚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是否对社区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是否可以实现有效监管,有利于社区矫正的依法规范实施,有利于发挥社区矫正制度的作用。社区矫正试行工作中,人民法院对可能适用非监禁刑罚的被告人,在量刑前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前社会调查,实践效果良好。刑法修正案

(八)将对社区有无不良影响作为判决缓刑和裁定假释的重要因素或条件,为确立调查评估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实施办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并具体规定了调查评估的基本内容和程序要求。

记者:对社区矫正人员的交付、接收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社区矫正人员的交付、接收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规范社区矫正人员的交付、接收工作,密切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衔接,是确保社区矫正依法开始,避免脱管、漏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实施办法确立了社区矫正人员的居住地管辖原则,并规定了严格的交付、接收程序:一是明确在适用前,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居住地,书面告知报到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及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二是区分社区矫正人员的种类,规定了相应的交付、接收方式。管制、缓刑、假释三类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在十日内自行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由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交接手续;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三是规范了社区矫正人员接收工作涉及的法律文书和送达期限。决定机关应当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将适用社区矫正涉及的法律文书送达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四是强化了司法行政机关的责任。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办理接收手续,并指定具体的司法所。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时,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五是建立了矫正的宣告程序。司法所应当及时向社区矫正人员宣告有关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社区矫正期限,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等有关事项。宣告应当庄重、严肃,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矫正小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到场,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在工作中,各地要注重通过网络实现公、检、法、司等机关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社区矫正人员交付、接收各环节的工作效率,通过严格、规范的社区矫正交付、接收和宣告程序,体现刑罚执行活动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从源头上防止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

记者:为什么要规定为社区矫正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

答:实行专群结合,坚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来,既是社区矫正制度的特色,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以矫正小组为依托,立足社区、依靠社区,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促进公众参与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教育帮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模式。在试点试行工作中,各地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普遍成立了社区矫正小组,吸收社区矫正人员的亲属、基层组织、所在单位或学校及有关单位的人员参加。这些人员与社区矫正人员有密切的联系,最贴近社区矫正人员,最能了解、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矫正情况,对提高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施办法肯定了各地的实践做法,对这一工作机制作出规定,明确要求司法行政机关根据每一名社区矫正人员的具体情况,为其组建专门的矫正小组,协助执行机关开展工作。矫正小组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组长,成员组成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包括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工作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以及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社区矫正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中应当有女性成员。在工作中,司法行政机关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确定矫正小组的组成人员,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指导司法所与矫正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充分发挥矫正小组的作用,确保各项矫正措施落实,构建社会化的矫正模式。

记者:对社区矫正人员有哪些具体的监管措施?(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二版)

答:社区矫正的对象是在社区执行刑罚的罪犯,社区矫正本质上属于刑罚执行活动。对社区矫正人员依法实施严格监督管理,既是刑罚执行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区安全,预防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前提和保障。

刑法明确规定,管制、缓刑、假释罪犯应当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外出、居住地变更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刑法修正案

(八)明确了对管制犯、缓刑犯可以适用禁止令。实施办法对法律的原则规定进一步作出了细化,明确规定了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监管要求:一是报告义务。要定期向司法所报告其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应当及时报告;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定期报告身体情况和病情复查情况。二是外出需审批。社区矫正人员一般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正当原因,确需离开的,应当经过批准,且外出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三是进入特定场所需审批。社区矫正人员进入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四是变更居住地需审批。社区矫正人员一般不得变更居住地。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居住地变更涉及到具体执行机关的变更,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征求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并做好衔接工作。同时,实施办法还明确规定了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在日常管理中,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可以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前来报告、说明情况;发现脱离监管的,要及时组织追查;要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走访,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情况。通过全面加强监督管理措施,促使社区矫正人员认罪悔罪、遵纪守法,防止重新违法犯罪的发生。

记者: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有哪些处罚措施?

答: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依法给予必要的处罚,对重新违法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直至收监执行,是刑罚执行强制性、严肃性的体现。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监管处罚、治安管理处罚、刑事处罚的适用条件和程序,包括对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警告、治安处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收监执行等,并明确列举了六种应当予以警告的情形、五种应当撤销缓刑和假释的情形及八种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收监执行的情形。实施办法针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特殊性,明确这类罪犯受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就可以收监执行,较之其他社区矫正人员,罚则更为严厉。同时,为了严格规范执法,实施办法规定,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调查核实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材料并作出相应处理。这些规定,明确了执法责任主体,规范了相关国家机关的执法行为,建立了社区矫正与监禁刑罚执行的制度对接,可以有效发挥处罚措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警示和威慑作用。

记者: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教育矫正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人是可以改造的”,这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基本理念。教育矫正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坚持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基础上,对不同犯罪类型、不同情况的社区矫正人员,因人施矫,实施个性化教育矫正,是将社区矫正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重要方法。实施办法充分体现了社区矫正特色,突出强调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觉参加教育学习,有劳动能力的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增强法制观念,培养责任意识和自新意识。需要强调的是,组织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参加社区服务,不是惩罚,而是为了培养社区矫正人员的劳动习惯、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感,纠正其不良习性,帮助其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促使社区矫正人员认罪悔罪,走向新生的目的。同时,实施办法明确规定,要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各地要充分总结社区矫正实践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符合实际的教育矫正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质量。

记者:规定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帮困扶助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社区矫正人员是罪犯,但同时也是需要社会给予特殊关爱的对象。对特殊人群应当给予特殊关爱,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社区矫正中的“帮困扶助”是对社区矫正人员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基础上的社会适应性帮助。在社区矫正试点试行实践中,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协调民政、工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对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解决城市低保,落实责任田,免费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帮助其提高就业谋生能力,解决基本生活保障问题。通过综合运用社会管理资源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帮困扶助,即使社区矫正人员及其家属对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有了深刻的体会,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宽大和温暖,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因素,有利于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融入社会,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实施办法专门对此作出规定,明确要求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在工作中,要根据每一名社区矫正人员的不同情况和需要,帮助解决其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实现刑罚执行与社会管理的有机结合。

记者:对解除社区矫正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矫正的期限与其刑期、考验期和依法予以监外执行的期限一致,矫正期满即应依法解除矫正。解除矫正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最后一个程序,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标志着社区矫正人员身份的变化,他们将成为普通公民,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不再受到限制。实施办法对解除矫正有明确的规定。一是要做好解除矫正前的准备工作。在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由司法所作出书面鉴定,告知国家关于安置帮教的政策,对其下一步的安置帮教提出建议。二是应当公开进行解除宣告。解除宣告应当庄重、严肃,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参加人员应当包括有关部门、基层组织、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及其家庭成员等。三是解除宣告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除了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依法解除矫正外,管制、缓刑和假释人员各有不同的宣告事项。四是要依法办理解除矫正的法律手续。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向解除矫正的人员发放解除矫正证明书,监狱(看守所)要依法为刑期届满的暂予监外执行的人员办理刑满释放手续。五是要做好与安置帮教的衔接工作。司法所要与安置帮教部门妥善做好交接,及时转交相关材料,实现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的无缝对接。

记者: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如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答: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制度创新,不是简单地变更非监禁刑罚执行机关。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体现了诉讼职能部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刑事诉讼原则。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同承担着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的重要职责。

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衔接及协作机制,强化了检察监督。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记者: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实施办法的贯彻实施?

答:社区矫正试点试行工作由“两院两部”共同开展,实施办法由“两院两部”共同制定,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好实施办法也必然是“两院两部”的共同任务。司法部将专门下发贯彻落实实施办法的通知,作出具体部署。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从全面实施国家法律、切实维护法制权威、有效惩治预防犯罪、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办法出台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认真做好实施办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司法部将举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专题培训班,各地也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逐级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专职队伍的执法能力与水平,确保社区矫正的正确实施。

下一步,司法部将印发与实施办法配套的社区矫正执法文书格式,统一、规范社区矫正执法文书。同时,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加强指导,加快《社区矫正法》的起草制定工作。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以实施办法的实施为契机,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社区矫正工作的情况,进一步加强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配合协作,及时解决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问题。要认真履行指导管理社区矫正工作职能,大力加强社区矫正机构建设、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有关方面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稳步深入发展。

(本报北京2月14日讯)

第四篇:2012《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矫正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第三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

第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

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及时提交委托机关。

第五条 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

第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交接手续。罪犯服

刑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需要回居住地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地的省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指定一所监狱、看守所接收罪犯档案,负责办理罪犯收监、释放等手续。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

第七条 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后,应当及时向社区矫正人员宣告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社区矫正期限;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社区矫正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等有关事项。

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矫正小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到场,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第八条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矫正小组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组长,由本办法第三条第二、第三款所列相关人员组成。社区矫正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女性成员。

司法所应当与矫正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根据小组成员所在单位和身份,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各项矫正措施落实。

第九条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

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适时予以调整。

第十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建立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包括适用社区矫正的法律文书,以及接收、监管审批、处罚、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有关社区矫正执行活动的法律文书。

司法所应当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包括司法所和矫正小组进行社区矫正的工作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社区矫正的相关材料等。同时留存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副本。

第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第十二条 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第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第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法律文书应当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第十五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十六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十七条 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矫正

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

第十八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第十九条 司法所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个人生活、工作及所处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司法所应当及时了解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有关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

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司法所应当及时报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追查。

第二十条 司法所应当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

对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司法所应当定期与其治疗医院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并根据需要向批准、决定机关或者有关监狱、看守所反馈情况。

第二十一条 司法所应当及时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情况,定期对其接受矫正的表现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分类管理。

第二十二条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

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一)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二)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三)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六)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

第二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二十五条 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六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批准、决定机关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批准、决定机关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决定:

(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六)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

(七)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

(八)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司法行政机关的收监执行建议书和决定机关的决定书,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监狱应当立即赴羁押地将罪犯收监执行。

公安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由罪犯居住地看守所将罪犯收监执行。

第二十八条 社区矫正人员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裁定;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减刑,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司法行政机关减刑建议书和人民法院减刑裁定书副本,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九条 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司法所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臵帮教提出建议。

第三十条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

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

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

宣告事项应当包括: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刑期届满的,由监狱、看守所依法为其办理刑满释放手续。

第三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社区矫正终止。

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死亡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批准、决定机关,并通报县级人民检察院。

第三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可以自愿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

第三十三条 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开进行;

(二)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身份保护,其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其矫正档案应当保密;

(三)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

(四)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

(五)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六)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

(七)督促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承担抚养、管教等义务;

(八)采取其他有利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新、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措施。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矫正人员,适用前款规定。

第三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期满的,司法所应当告知其安臵帮教有关规定,与安臵帮教工作部门妥善做好交接,并转交有关材料。

第三十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例会、通报、业务培训、信息报送、统计、档案管理以及执法考评、执法公开、监督检查等制度,保障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处臵机制,发现社区矫正人员非正常死亡、实施犯罪、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应当立即与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妥善处臵,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

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动态数据共享。

第三十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司法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听取和妥善处理社区矫正人员反映的问题,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社区矫正执法活动违反法律和本办法规定的,可以区别情况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者检察建议书。交付执行机关和执行机关应当及时纠正、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告知人民检察院。

第三十八条 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之前发布的有关社区矫正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五篇:广东省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细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批准(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接收后统称社区矫正人员),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结合广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 职责分工

第一条 司法行政机关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管理指导、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落实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

(二)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开展调查评估;

(三)对社区矫正人员的表现进行考核奖惩,并根据考核结果提出治安管理处罚和变更执行的建议;

(四)对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适用社区矫正罪犯组织查找,对脱离监管的社区矫正人员组织追查;

(五)办理社区矫正人员收监执行相关事宜;

(六)指导、协调涉及社区矫正人员的突发事件处置;

(七)指导、评估参与社区矫正的社会组织的工作;

(八)其他应当履行的职责。

监狱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罪犯提请假释、呈报暂予监外执行,应当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调查评估,做好法律文书和罪犯的送达和交付;

(二)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根据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的建议,按期办理延期续保手续或收监执行手续,并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限期满前送达新的法律文书;

(三)发现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有法定收监情形的,应当及时呈报收监,做好收监执行工作,及时通知社区矫正执行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四)其他应当履行的职责。

第二条 人民法院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应当根据需要委托调查评估,做好法律文书和罪犯的送达和交付;

(二)审理撤销缓刑、假释以及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案件;

(三)审理社区矫正人员减刑、假释案件;

(四)对余罪、漏罪和再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作出判决后,判决书抄送社区矫正执行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五)配合开展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和帮扶;

(六)其他应当履行的职责。

第三条 人民检察院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看守所交付执行刑罚活动进行监督;

(二)对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执法活动进行监督;

(三)对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监狱、看守所变更执行刑罚活动进行监督;

(四)对社区矫正活动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侦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

(五)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法律监督职责。

第四条 公安机关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应当委托调查评估,做好法律文书和罪犯的送达和交付;

(二)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出境控制,协助追查未按规定时间报到、脱离监管的社区矫正人员,并依需要采取布控措施;

(三)对社区矫正人员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社区矫正监管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司法行政机关建议治安管理处罚的,及时依法处理,将处理结果通知司法行政机关;

(四)对社区矫正人员涉嫌余罪、漏罪和再犯罪被羁押,及作出收监决定的,应当及时通知社区矫正执行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五)追捕被决定收监执行在逃的社区矫正人员,协助司法行政机关及时将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

(六)其他应当履行的职责。

第二章 调查评估

第五条 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等委托机关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或有无社会危险性的,应当发函委托被告人、罪犯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委托调查评估函应当注明被告人、罪犯的住址、案由以及委托机关、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并附起诉书或判决书副本。

委托机关不得将委托调查材料交由案件当事人、代理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转递。司法行政机关不得接收委托机关以外的其他单位或个人转递的委托调查评估材料。

第六条 调查评估应当了解被告人、罪犯的以下情况:

(一)居所情况;

(二)家庭和社会关系;

(三)在社区内的一贯表现;

(四)犯罪行为对所在社区的影响;

(五)居住地村(居)委意见,若被害人在本社区生活,应当征求被害人的意见;

(六)对拟适用管制、缓刑的被告人,建议禁止的事项;

(七)对拟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核实具保人是否具备担保条件;

(八)其他事项。

第七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对委托调查函登记备案,及时开展调查,出具《调查评估意见书》。被告人、罪犯的家属或所在单位配合社区矫正的书面承诺,可以作为《调查评估意见书》的附件。

对未成年被告人、罪犯的调查资料和调查评估意见书内容应当保密,除办案机关或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外,不对外公开。

第八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调查时,调查人员应当不少于二人,并出示工作证和调查证明文件。

调查人员与被告人、罪犯有亲属关系、利害关系及其他关系,可能影响调查结果真实性、公正性的,应当回避。

第九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委托调查函之日起十五日内完成调查评估;需要核实具保人资格的,可以延长十日。

人民法院对拟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可以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协商,适当缩短调查评估期限。

第三章 交付执行与接收宣告

第十条 对实行社区矫正的罪犯,由其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接收。

罪犯的户籍地为其居住地。经常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为其居住地。经常居住地为罪犯被追诉前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除外。

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有多处住所的,由司法行政机关确定的罪犯经常居住的住所所在地为其居住地。

第十一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罪犯,人民法院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宣判时,应当书面告知罪犯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期限和不按期报到的后果。判决、裁定生效后十日内,应当将判决书、裁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送达罪犯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同时抄送罪犯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检察院。

第十二条 对被裁定假释的罪犯,监狱、看守所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裁定生效之日,应当书面告知罪犯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期限和不按期报到的后果。在裁定生效后三个工作日内,将判决书、假释裁定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社区矫正告知书、出监鉴定表、出监评估表、心理评估表等送达罪犯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文书同时抄送罪犯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派驻监狱、看守所检察机构应当将《监外执行罪犯出监(所)告知表》送达罪犯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检察院。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决定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写明罪犯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依据等,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派员办理交接手续,并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抄送罪犯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十四条 对在押罪犯批准暂予监外执行前,监狱、看守所应当核实罪犯居住地。批准后,应当将罪犯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罪犯和文书材料交接手续,并将罪犯押送至住所。应当移交判决书、最后一次减刑裁定书、保外就医审批表、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保外就医取保书、病残鉴定表、社区矫正告知书等。在批准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法律文书抄送罪犯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外省监狱、看守所在押罪犯,需要回本省居住地暂予监外执行的,本省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收到外省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书面通知后,应当指定一所监狱、看守所接收罪犯档案,负责办理罪犯收监、释放等手续。罪犯接收执行社区矫正应当按本条第一款规定办理。

人民检察院派驻监狱、看守所检察机构应当将《监外执行罪犯出监(所)告知表》送达罪犯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检察院。

第十五条 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应当自判决、裁定生效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凭社区矫正告知书、判决书、裁定书或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到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法律文书齐全核实无误、罪犯身份核查确定的,应当办理接收手续,建立包括适用社区矫正法律文书等执行档案。在接收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向交付执行机关送达回执,法律文书复印件送交司法所。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报到时尚未收到法律文书的,应当先行登记,待法律文书齐全核实无误、罪犯身份核查确定后,再办理接收手续。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法律文书不齐全或记载有误的,应当依据决定机关的通知先行登记,发函交付执行机关补齐或更正,待补齐核实无误后办理接收手续。对经核实因假姓名、假身份、假住址等原因无法执行的,及时将法律文书材料退回并作书面说明,通报同级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等交付执行机关收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补齐或更正通知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对法律文书材料进行补齐或更正。

第十六条 适用社区矫正罪犯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按照如下程序处理:

(一)向罪犯家属、监护人、保证人或直系亲属书面告知其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情况及未按时报到的法律后果;

(二)书面通知裁判、决定的人民法院或原执行机关,同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三)书面提请本地同级公安机关协助查找并采取布控措施。

未按规定时间报到超过一个月的,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提出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

第十七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对适用社区矫正罪犯办理接收手续后,应当书面告知其在三日内到指定司法所进行社区矫正,通知司法所做好宣告准备工作。应当告知社区矫正人员禁止出境的规定,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限制出境报备手续。对社区矫正人员持有的出入境证件,负责代为保管至解除、终止社区矫正。

第十八条 司法所收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通知和适用社区矫正的法律文书后,应当对社区矫正人员组织社区矫正宣告,建立进行社区矫正工作记录等工作档案,留存执行档案副本。

宣告内容包括: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社区矫正期限;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社区矫正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等有关事项。

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矫正小组成员到场,公安派出所派员参加,人民检察院可以派员监督宣告。

第四章 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

第十九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司法所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个人生活、工作及所处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应当及时了解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有关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对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司法所应当定期与其治疗医院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并根据需要向批准、决定机关或者有关监狱、看守所反馈情况。

司法所应当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

司法所应当及时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情况,定期对其接受矫正的表现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分类管理和教育,建议行政奖惩和建议变更执行。

第二十条 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矫正人员可以采取电子监控等科技手段加强监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点监管:

(一)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同时适用禁止令,处于禁止令执行期间的;

(二)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警告或治安管理处罚的;

(三)经风险评估和其他评估手段认定再犯罪风险高的。

第二十一条 适用禁止令的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特定区域、场所的,应当报请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区域(场所)审批表在审批同意后三日内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第二十二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市、县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申请人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外出事由、外出地点、起止时间等;

(二)司法所对外出事由、外出地点等进行核实;

(三)结合申请人在矫正期间的表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核审批,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外出的书面决定。

社区矫正人员外出期间,司法所应当落实跟踪管理。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在批准外出期限内回到所居住的市、县并立即到负责监管的司法所报告,逾期未归的按脱离监管处理。

第二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执行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社区矫正人员应当提前一个月向现执行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二)现执行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申请五个工作日内审核,经审核同意的发函征求拟变更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接收意见,拟变更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十五日内作出是否接收意见并复函;

(三)现执行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拟变更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同意接收意见后,及时移交社区矫正人员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将法律文书复印件和矫正档案复印件装订归档。

(四)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批准变更居住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居住地变更审批表应当在审批同意三日内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对变更居住地有争议的,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共同的上级主管机关在五个工作日内决定。

第二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司法所应当将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法律后果书面告知其家属、监护人、保证人或者直系亲属;

(二)司法所应当及时与矫正小组成员沟通,了解其行踪,将情况书面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并通报辖区派出所;

(三)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报告当日,应当组织追查,书面提请同级公安机关协助,公安机关应当派员协助追查,并将情况通报同级人民检察院。

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达到收监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五、二十六条的规定,提出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收监执行的建议。

第二十五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依托和整合社会管理资源,通过建立教育基地以及引导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等方式和途径,对社区矫正人员定期组织集中教育和进行个别谈话教育,实施心理矫治。

第二十六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按照“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操作性强、易于监督检查、保障安全”的原则,依托和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社区服务基地或场所,因地制宜地设置社区服务项目、内容和方式,定期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参加集中式或个性化的社区服务。

第二十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第五章 考核奖惩和变更执行

第二十八条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成立社区矫正人员考核奖惩工作小组,审议社区矫正人员考核奖惩和建议变更执行事项。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考核奖惩和建议变更执行,应当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明确,逐级填写相关审批、审核表,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及时向有关方面通报情况,主动接受人民检察院和社会的监督。

第二十九条 社区矫正人员确有悔改表现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司法所提出建议,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出具书面决定给予表扬:

(一)认真遵守社区矫正的各项监管规定,积极参加各项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得到矫正小组成员一致认可的;

(二)服务社会,乐于助人,得到相关部门认可的;

(三)有其他突出事迹或表现的。

表扬以三个月为周期评定一次。

第三十条 社区矫正人员确有悔改表现并累计获得三次表扬的,由司法所提出建议,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报市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出具书面决定,可以评为社区矫正积极分子。

第三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的,司法行政机关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建议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建议减刑。

社区矫正人员减刑,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司法所应当收集整理符合减刑法定条件的证据材料,报送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二)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证据充分的,提出减刑建议,报市级司法行政机关。

(三)经省级或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十个工作日内审核同意后,提请同级人民法院裁定。材料不全的,及时通知补齐;证据不充分的,退回材料并说明理由。

(四)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减刑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裁定;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减刑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

减刑建议书和减刑裁定书副本应当在提出之日和裁定之日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三十二条 司法行政机关建议减刑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减刑建议书;

(二)提请减刑审核表;

(三)终审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历次减刑裁定书、刑罚执行通知书;

(四)证明社区矫正人员确有悔改、立功或者重大立功表现具体事实的书面材料;

(五)司法所走访谈话笔录和书面考察意见、社区矫正人员日常行为奖惩记录、社区矫正奖惩工作专题讨论记录等材料;

(六)根据案件审理需要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有《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出具书面决定给予警告。

第三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治安管理处罚建议并附证据材料,送同级公安机关作出处罚决定:

(一)被判处管制同时适用禁止令的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禁止令的;

(二)被宣告缓刑同时适用禁止令的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禁止令,尚不属于情节严重的;

(三)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尚不属于情节严重的。

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受理和作出决定,并将处理结果通知司法行政机关。对应当处以行政拘留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派员将其押送至拘留场所。

治安管理处罚建议书和决定书应当在提出之日和决定之日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第三十五条 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应当予以撤销缓刑、假释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司法所应当及时收集整理社区矫正人员有应当撤销缓刑、假释情形的证据材料、工作档案、执行档案副本等,出具书面意见,报送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二)县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十个工作日内审核同意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不符合要求或条件的,及时将材料退回补正或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

(三)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司法行政机关的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裁定。

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和撤销缓刑、假释裁定书副本应当在提出之日和裁定之日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三十六条 司法行政机关建议撤销缓刑、假释,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

(二)提请撤销缓刑、假释审核表;

(三)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

(四)社区矫正人员有应当撤销缓刑假释情形的事实和证据;

(五)司法所走访谈话笔录和书面考察意见、社区矫正人员日常行为奖惩记录、社区矫正奖惩工作专题讨论记录等材料;

(六)根据案件审理需要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七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有《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应当收监执行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司法所应当及时收集整理社区矫正人员应当收监执行的证据、日常行为奖惩记录、走访谈话笔录、社区矫正奖惩工作专题讨论记录等材料,填写收监执行审核表,报送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二)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审核同意的,向批准、决定机关提出收监执行建议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不符合要求或条件的,及时将材料退回补正或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

(三)人民法院、公安、监狱管理等批准、决定机关应当自收到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决定。

收监建议书和收监决定书副本应当于提出之日和决定之日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人民检察院发现罪犯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而罪犯刑期未满的,应当通知执行机关收监执行,或者建议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作出收监执行决定。

第三十八条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的,应当在裁定或决定生效后七日内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送达裁定书(决定书)五份、执行通知书一份、结案登记表一份。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生效法律文书当日,书面提请同级公安机关对罪犯采取羁押措施,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看守所。

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的,监狱应当立即派员将罪犯押回监狱。

公安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的,由罪犯居住地看守所将罪犯收监执行。

第六章 社区矫正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九条 社区矫正期满之日,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出具的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做好与安置帮教工作的衔接。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但仍须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当及时交付公安机关执行。

适用禁止令的社区矫正人员禁止令执行完毕,司法所应当组织公开宣告,并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

第四十条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后三个工作日内,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出具解除社区矫正通知书,通知判决、裁定或决定机关,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社区矫正人员暂予监外执行期限到期前一个月,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通知监狱、看守所如期办理延长或收监手续。期满之日仍未收到续保决定书或收监决定书的,应当出具解除社区矫正通知书,通知批准机关,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四十一条 暂予监外执行社区矫正人员刑期届满的,由监狱、看守所依法为其办理刑满释放手续。

第四十二条 社区矫正人员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社区矫正终止。

社区矫正人员在矫正期间死亡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死亡证明书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出具死亡通知书,通知批准、决定机关,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社区矫正人员被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涉嫌再犯罪或者因余罪漏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知社区矫正执行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被解除矫正或终止矫正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司法所应当做好执行档案和工作档案的装订归档工作。

第七章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第四十四条 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针对其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制定具体监督管理措施,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为其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

第四十五条 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开,对其身份给予保护,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保密档案内容,期满封存犯罪记录。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档案资料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 对未成年人宣告社区矫正,应当通知其监护人参加,与监护人签订责任书,明确监护、抚养、管教等职责义务。

第四十七条 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未成年人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

第四十八条 社区矫正宣告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司法所应当根据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情况、认罪态度和思想动态等,完成心理测试、需求评估和个体分析,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第四十九条 实施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矫正人员,适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

对犯罪时十八周岁以上二十五周岁以下的在校学生,应当参照关于未成年罪犯社区矫正的规定处理。

第八章 执法和法律监督

第五十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调查评估、交付执行、监督管理、变更执行等执法活动违反法律法规和本细则的,可以区别情况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者检察建议书。交付执行机关和执行机关应当及时纠正、整改,将有关情况告知人民检察院。

第五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认真听取和妥善处理社区矫正人员反映的问题,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五十二条 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发现下级司法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出现错误、偏差现象的,应当视情况提出口头纠正意见或书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下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改正并将整改情况报上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五十三条 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建立社区矫正人员信息交换平台。

第五十五条 不设县(市、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一并履行县级的职责。

第五十六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司法厅之前印发的社区矫正规定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以本细则为准。

下载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最新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学习整理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学习整理司法行政机关:(1)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NO2-1)(2)对违反监管规定或禁止令的,派员调查情况、收集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NO9)(3)对剥权犯配合监管(NO1......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司法部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2011年4月7日) 第一条 【目的依据】 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保证刑罚的正确执行,根据《中华人民......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讲稿

    社区矫正基础知识 一、社区矫正的定义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在我国,社区矫正是将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等罪犯置于社区内,由社区矫......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实施细则

    各市矫正办: 现将《浙江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印发给你们,请组织相关人员(包括县级司法局社区矫正业务科室和司法所工作人员)研究讨论修改意见和建议,经市矫正办汇......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5篇可选)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司法厅(局),......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讲稿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解读 一、社区矫正的含义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一种行刑方式,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的一种刑事执法模式,它的英文原文是Community correction,直译过来......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解读(共五则范文)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解读(一) [司法部政府网]2015-12-31字号:T | T 一、问:“两院两部”联合制定《实施办法》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

    关于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工作情况的汇报(2稿)(5篇材料)

    关于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情况的 汇报 县委政法委: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 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特殊人群管理的重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