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16:4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岷县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岷县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篇:岷县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岷县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做交流,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岷县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特别是近一年来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建设的成绩;其次是当前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主要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十二五规划、西部大开发等方面展开;第三部分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面临的挑战;最后一部分是在挑战中把握发展的机遇,主要从我县经济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有不当之处还请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

一、近年来岷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原则,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全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政治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步入了较快发展的阶段。2009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65亿元,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增长67.8%;工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14.5%;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8377万元,增长12%;大口径财政收入8109万元,增长32.9%,一般预算收入4743万元,增长36.4%;财政支出8.46亿元,增长39.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152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2238元,增长12.6%;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8.43万人,贫困面下降到19.38%。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的态势。总结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06年至今,我县通过发改渠道共争取到国家投资4.24亿元,共计167项,其中,农口项目47个,10038.77万元;城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61项,16668万元,社会发展项目56项,11206.7万元;另外,争取到以工代赈专项资金2494万元,易地搬迁项目资金2060.9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年,全县共确定县级领导及部门(乡镇)实施责任制项目205项,争取责任制项目147项,论证责任制项目128项。通过项目拉动,据初步统计,截止8月份,全县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同比增长91.6%。全县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0项,签约资金3.25亿元,到位资金1.41亿元;续建招商引资项目13项,到位资金2.11亿元。总到位资金3.52亿元,同比增长101%。

二是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中药材产业方面:近年来,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5万亩左右,“十一五”期间建成当归GAP基地1万亩,落实集中连片育苗基地23个。不断扩大饮片加工规模,申报了甘肃道地药材炮制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制定中药材饮片加工标准,逐步使饮片加工尽快走上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路子;岷阳、梅川、茶埠三 个乡镇的标准化中药材饮片加工园区建设已完成征地、规划,正在进行整地工作;康达、惠利、永康泰、腾达4户中药材加工企业GMP认证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同时,狠抓了中国当归城、梅川两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建设,不断加强与全国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的联络。草畜产业方面: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了8万亩左右,建立了7个燕麦新品种(系)区试点,在北部乡镇种植地膜全株玉米800多亩。16个规模养殖小区已全部开工建设,建成暖棚圈舍431座。马铃薯产业方面:按照“以马铃薯一级良种繁育和以菜用型、专用型商品薯生产为主”的目标定位,马铃薯种植稳定在30万亩左右,年调运马铃薯良种5100吨,建成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集中扩繁示范基地5个;马铃薯贮藏库建设项目已完成选址、规划等前期工作。设施农业方面:及时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县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和《岷县2010年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举措。全县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2873亩,其中:日光温室793亩、塑料大棚2052亩、食用菌棚28亩。旅游业开发方面:按照《岷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人文古迹旅游和自然生态旅游。积极推介“岷州会议”纪念馆、“中国花儿之乡”、二郎山“中国花儿传承基地”、狼渡湿地草原AA级景区、“神农百草园”生态休闲度假公园、双燕—沙金生态旅游区、扎角风景区等旅游项目。大力保护县内藏传佛教寺院等文化遗产,岷县传统竹编技艺等5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清水乡清 水村铜铝铸造等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巴当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三是工业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全市“工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努力培育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水电矿产开发、商贸集散地和旅游避暑胜地三大基地,不断壮大以中药材为主的农产品加工、水电产业开发、矿产开发、建筑建材生产、地方特色食品生产五大工业体系。重点实施、谋划了定西市循环经济园区岷县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正草业公司岷山红三叶异黄酮提取及废渣循环利用项目已、康达公司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当归有效成分项目、岷县草春堂美容保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乡草依当归养颜系列化妆品扩建项目、岷海制药公司旧车间改造、年产2000吨中药材提取物及干燥生产线建设、切片生产线以及仓库建设项目、龙望台水电站、冰桥湾水电站、闾井花岗岩板材加工厂二期建设项目、天昊黄金公司日处理2000吨矿石技术改造项目、双喜食品公司年产100万公斤点心生产线、“漫漫”清真点心生产线和“山里人”土特产生产线建设项目。

同时,我们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将岷县工业园区和定西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岷县示范区机构合并,挂岷县工业园区牌子,下设岷县西川工业园、岷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岷县中药材物流园(中国当归城)、闾井建材工业园;目前,已委托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按照“一区四园”的思路正在编制总体规划。四是城镇建设不断加快。按照“甘肃南部道地中药材生产、现代制药、商贸重镇、旅游避暑胜地、山水园林城市”的定位,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编《县城总体规划》,同时各类详规、专项规划、村镇规划和中心村规划的编制工作也相继开展。8个建制镇已有7个镇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评审工作,正在进行建设性详规编制,其他乡镇小城镇规划、中心村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正在委托设计院进行编制。开工建设了迭藏河风情线、箭营体育公园、人民公园、陈家崖洮河大桥、城区垃圾处理等45个重点城建工程。

五是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继续坚持“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以参与式扶贫为主线,全面完成了中寨镇塔沟村等9个整村推进参与式扶贫项目;启动了中寨镇出扎村等10个整村推进项目。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和“统一规划、分户建设”的原则,将50户以上的集中建房点与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灾后重建等项目有机整合起来,确定实施梅川镇市级试点镇,蒲麻镇井滩村、梅川镇杏林村、寺沟乡八步川村、西寨镇冷地村等4个县级试点村和各乡镇确定的18个乡级试点村。18个乡级试点村正在围绕中药材、草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开发,大力实施中药材加工、劳务输出等增收项目,努力改善村容村貌,成效明显。

二、当前岷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国家宏观政策给我县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 若干意见》给我县带来重要发展机遇。今年五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甘肃发展的实际出发,总共47条,涵盖了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提出支持甘肃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甘肃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重点。《意见》印发后,县上多次组织各部门、乡镇召开会议,并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十二五” 规划编制工作,共提出了落实国办意见项目755项,共涉及46个部门,总投资966.7亿元,按投资分1亿元以上项目165项,5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127项,1000万元至5000万元项目348项,1000万元以下项目115项。按投资领域分:基础设施181项, 416.8亿元,特色产业开发150项,86.6亿元,工业建设和商贸流通140项, 132.7亿元,城镇建设56项,100.5亿元,社会事业发展123项,88.8亿元,生态环境建设55项,82.6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了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强化了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突出了发展的薄弱环节,将今后五到十年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可预见性和可调控性,通过项目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这些项目的提出对我县今后五年甚至十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实施第二个十年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未来十年国家将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在各项政策措施上将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地区的倾斜也将对我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2009年12月9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深入推进西 部大开发,实施第二个十年开发规划,加大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扶持力度。今后再新开工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并开展西部城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试点。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做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工作,这将有利于我县围绕第二个十年西部大开发规划在以工代赈、易地扶贫、城镇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以及产业转移等方面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

三是“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将进一步明确我县未来五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布局和重要举措。“十二五”时期是岷县夯实基础、产业提升、蓄势转型、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关键时期。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涉及48个单位和职能部门,规划包括中药材、马铃薯、草畜、水电、矿产、旅游、设施农业、劳务等8个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46个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着眼于岷县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发展目标、产业导向以及主要措施。围绕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这一总体奋斗目标,以构建特色产业新格局为目标,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转变增长方式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 “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动”的区域发展战略,并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 了十二五期间我县设施的项目571项,总投资557.7亿元,包涵了中医药产业、草畜产业、工业和工业平台建设、商贸服务业等31个行业门类,这些项目将成为我县“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主要支撑。

四是宏观经济调节政策进一步加大在民生领域和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第一是财政政策将突出实施重点。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今后重点将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第二是货币政策将加强针对性。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着重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并严格控制对高能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第三是消费政策将突出扩大内需。在继续实施家电、汽车、农机、节能产品等优惠政策的同时,将加大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以及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切实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第四是投资政策将突出适度增长。总体上看,未来几年中央基本建设投资将维持今年的水平,新增投资保持在6000亿元左右,并继续向“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倾斜,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向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等 方面倾斜。

(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推力

一是兰渝铁路的建成将对我县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产业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兰渝铁路建成通车以后,周边县区的工业、农业、草畜产品将通过212线、306省道、岷礼公路、岷代公路汇集到岷县车站输出,届时岷县车站将成为重要的农副产品、中药材、草畜产品、矿产输出基地,年输出量将达到800万吨以上。同时,我县位于四区八县的几何中心,周边县区如卓尼、临潭、迭部、宕昌等县区所需的建材、石油、煤炭以及日常消费品都通过岷县输入,兰渝铁路建成后,岷县火车站将承担岷县及周边县区所需工业原料、生活消费品的运输及周转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岷县车站将成为岷县甚至甘肃南部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地。因此县上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和兰渝铁路动工修建的大好时机,积极打造甘肃南部特色经济强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计划投资3.2亿元、占地面积850亩的岷县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位于岷阳镇南川村,属于公铁联运模式。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甘肃南部货运系统的主要枢纽,除承担岷县自身货物储运外,还可以辐射到周边县区的货物储运。将有利于将传统的储运企业转变为现代物流企业,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形成,提高物流社会化程度,为企业优化物流系统提供市场环境;有利于岷县提高客货运输服务水平和组织能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发展服务。

二是兰海高速岷县段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将对我县未来几年内建材行业、服务行业、劳务等产生推动作用。

三、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经济总量小、结构层次低,基础设施落后,工业附加值低,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城市化水平低,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在低层次和低水平阶段,和周边县区竞争日益加剧等是我县今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利严重制约着岷县区位优势的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城镇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水平低又严重制约了我县作为甘肃南部重要商贸集散中心地的功能发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风险能力较低,阻碍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容忽视。一是项目建设进度不平衡,部分项目进展缓慢。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欠账大。总体来看,上半年以来各单位固定资产完成水平较低,特别是个别部门和单位实施项目已完成或进入扫尾阶段,但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未上报,严重影响我县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在全市的总体水平。三是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这个问题是目前我们争取国家投资的最大最严重的制约问题。国家安排中央投资,要求项目必须完成可研或初设审批,完成规划许可、土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配套资金承诺等前期手续,但是有些单位或者业主单位申报的项目不是缺这就是缺那,到国家安排资金时还 补不齐前期手续,白白失去了国家和省上安排资金的机会。目前,正是申报2011年中央投资计划的关键时刻,从申报情况看,前期工作普遍不完备,资料和附件不齐全,甚至个别单位对项目申报不够积极、主动,应付交差。四是项目管理比较混乱。在通过平时对项目督查和验收时发现个别项目在建设时没有按照项目建设“四制”的要求来实施和管理项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项目建设资料不齐;

2、资金管理混乱;

3、随意更改建设内容;

4、项目虽然建成,但存在的问题很多,迟迟不能通过省市验收。这些方面的存在对我在今后的项目争取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多,整改进度缓慢,特别是部分突出问题的整改至今没有落实。经统计,共发现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1131个,其中招投标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共有75个;没有环境影响评价的60个;没有工程规划的61个;没有土地审批书的52个;存在未批先建问题有31个;“黑名单”企业未查询的有42个;勘察、设计未招标的有56个项目;没有签订廉政合同的60个; 工程规划审批方面存在的问题61个,安全费用使用无依据的51个;未建立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机制的59个;帐务方面存在各类问题73个;其他问题450个。截至目前,已经整改的问题有821个,还剩310个问题没有整改或正在整改。经归类,主要有:(1)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书的有部分乡镇卫生院等项目;(2)土地未审批的有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楼、部分乡镇文化站项目、岷县人民法院 审判法庭综合楼、岷县中医院住院部大楼、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基层法庭等项目;(3)勘察、设计未招标有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楼、“岷州会议”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层法庭、岷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综合楼、县委党校教学楼、岷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岷县中医院住院部大楼、岷县岷阳镇道路及排水工程、岷县公安局看守所等项目;(4)安全费用使用无依据的有部分乡镇文化站、岷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综合楼、岷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岷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岷县中医院住院部大楼、岷山小区廉租住房建设项目等项目;(5)未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的有岷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楼、部分乡镇文化站、“岷州会议”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岷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和门急诊综合大楼、岷山小区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岷县熙盛嘉苑1号廉租住房、岷县春天家园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岷县公安局看守所工程等项目;(6)“黑名单”企业未查询的有岷县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楼、部分乡镇文化站、基层法庭、岷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综合楼、岷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地震灾后农村公路恢复项目(9条)、岷县熙盛嘉苑1号廉租住房、岷县春天家园廉租住房建设项目等项目;(7)招投标不规范的有岷县康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超临界提取当归有效成分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岷县熙盛嘉苑1号廉租住房、地震灾后农村公路恢复项目(9条)、岷县中医院住院部大楼、岷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岷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基层法庭等项目。

(四)企业发展面临诸多瓶颈,特别是一些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企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主体,承担着社会生产,吸纳就业等重要社会职能,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而我县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对我县经济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表现在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方面,大多数工业产品为初级工业品,产品科技含量低,利润空间小,市场竞争力弱,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上来讲,企业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业经济规模化、吸纳就业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究其原因,我县企业面临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金缺乏,这是企业发展受到制约的最基本因素,一方面是企业自筹资金不足,融资能力差,另一方面是受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限、企业信用等级和信用担保体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县工业企业面临的“贷款难”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有效地解决,流动资金特别是生产性流动资金缺乏,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具有重大影响。二是技术缺乏,一方面受资金缺乏的影响,企业引进技术存在困难,另一方面是即使引进到技术,也受到人才匮乏等因素的影响,技术的效能等不到充分的发挥。三是人才匮乏,一方面是技术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是管理人才的匮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一些企业找一个得力的办公室主任都是一件难事,更不要说能招聘到那些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的高级人才。四是缺乏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意识。我县的很多企业有生产作坊化、管理家族化发展迹象,企业不能主动开 拓市场、扩展业务,从而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城市规模小、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规模小、配套设施不够完备,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设臵不能满足城市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需求,同时,城市管理落后,城市交通秩序混乱,治安环境也不容乐观,严重影响着正常的城市生活。

区域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小城镇规划滞后,小城镇建设进度迟缓,东山区开发步伐缓慢,新农村建设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直接影响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六)周边县区在近几年内发展迅速,给我县带来巨大竞争压力。特别是“近年来,周边县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县域工业体系不断壮大,以临近的漳县和宕昌县为例,在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大有赶超我县的趋势,在旅游产业开发等方面已经走在我县的前列。因此,我县面临着的竞争压力比以往要显得更为紧迫和巨大。

四、在挑战中把握发展的机遇

在明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问题和挑战,要进一步理清发展的思路,明确发展的方向,切实解决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迎难而上,勇于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充分发挥我县地理位臵优越、特色资源丰富等发展优势,推动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阶段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科学合理地做好各类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切实做好我县县城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中药材等重点产业(行业)发展规划,注重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注重城镇、小城镇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注重产业的区域布局和对我县经济发展意义巨大的重大项目的遴选。

(二)着眼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狠抓项目建设工作。始终把项目建设工作摆在加快发展的首要位臵,通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促进项目建设上水平、上台阶。一是高起点谋划项目。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围绕全县资源状况、基础条件、产业开发、民生改善等方面,积极论证谋划一批项目。围绕中药材、草畜、马铃薯、水电、矿产等产业开发,谋划一批工业项目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围绕农民增收,谋划一批扶贫攻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围绕改善城乡发展条件,谋划一批城镇建设项目和交通、水利骨干项目;围绕生态环境建设,谋划一批小流域综合治理、林业建设、牧区节水灌溉、田间道路、草场改良、旅游休闲、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二是尽全力争取项目。抢抓国家继续实行“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机遇,重点围绕县级领导争取责任制项目、部门(乡镇)争取责任制项目、已上报的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已上报省市发改委待批的项目抓好争取工作。三是按进度实施项目。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抓重点项目责任制,以县级领 导实施责任制项目和部门(乡镇)实施责任制项目为重点,认真抓好各类项目建设,确保续建项目完成建设任务,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达到年度进度要求。四是规范化管理项目。要强化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确保在项目争取上实现大的突破。继续建立健全项目督查、通报、问责机制,进一步加大监管及督查力度,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三)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意见》。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继续谋划充实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意见重点项目,对已上报的项目进行跟踪衔接,确保有更多的项目被省市纳入相关规划,为“十二五”及未来十年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四)开发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发展和壮大我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农业方面:要在中药材、洋芋、草业的种植、加工、贸易上下功夫,通过扩大和规范GAP基地建设、引进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企业对农业的带动能力,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水电产业方面:通过洮河梯级水电站建设和洮河支流小水电建设,力争早日形成洮河水电产业集群,同时也要积极推进水电资源的全面利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重点实施鹿峰金矿二期技改、闾井花岗岩板材加工、兰岷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扩建、马坞、锁龙、禾驮三大金矿等项目,是矿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提升其对全县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同时要注重对物流、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开发和扶持,重点实施当归城物流 中心、南川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积极推介以闾井狼渡滩湿地草原,双燕、马坞沙金自然风光为主生态旅游和以“岷州会议”纪念馆为主的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同时,紧紧抓住省内外游客到九寨沟、腊子口、官鹅沟景点旅游岷县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住宿餐饮服务业,促进旅游综合收入的增加,以期早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镇容村貌整治,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紧紧抓住国家投资向农村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倾斜的难得机遇,大力加强农田基建、小流域综合治理、乡村道路、小型水利、人畜饮水、农电线路延伸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培训和输转力度,坚持以培训促输转,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为主线,以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着力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优先将梅川、闾井两镇建设成为甘肃南部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特色突出、影响面广的示范小城镇。深入开展以“一池三清四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使村庄“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道路、水路畅通,村庄、院落清洁,圈舍、厕所卫生。

(六)以构建和谐岷县为目标,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 展。要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步扩大高中教育,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稳步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城乡特别是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服务监督执法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以及疾病监测和预防水平。积极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广电覆盖率。挖掘、整理、保护、利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博物馆、图书馆配套设施、岷洮花儿研究中心等项目建设为依托,以“花儿旅游文化艺术节”和“中国当归节”为载体,不断推进全县文化艺术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篇: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董泽庆

院系:工学院专业:交通运输班级:交通运输1001学号:20101176

内容摘要:2011年,世界全球化速度加快,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政治 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依然是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就了新的国际格局:支撑中国经济30多年快速增长的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大国与新兴经济体经济权重此消彼长,国际经济合作和保护主义呈现新态势„„对于中国而言,这些新变化、新格局意味着新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关键词:我国经济发展挑战机遇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外交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那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同时又面临哪些机遇呢?

一,我国面临的挑战:

1、2011年我国面临着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由于前几年各国政府都用巨额的资金刺激经济增长,现在通胀压力、特别是输入性通胀压力不断加大。我国金融机构多次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这些措施都旨在抑制通货膨胀。

2、贸易保护主义与国际贸易格局有新变化。在经济危机下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正在抬头,让人不得放松警惕,也使得我国乃至国际贸易格局有新变化,我国对外贸易受到巨大挑战。

3、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4、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5、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6、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

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个城市有400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7、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是“重中之重”。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

8、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9、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那么我国现在面临哪些机遇呢?

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发展需求劲头足

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尽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

第三,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是保持我国发展需求的势头一项长远的举措。

(二)发展基础较好

第一,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资源,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和人文人力资源,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5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十五”计划期间完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已初见成效。南水北调正在筹划实施中。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大体联网,最低程度是省内联网。

第三,科技教育基础较好。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可信赖的有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相当庞大,已拥有保持在校学生一千多万的共计1731所高等学校,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达适龄儿童的98%左右,整个国家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有很大提高。

(三)初步具备发展的体制保障

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内统一的开放的市场逐步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逐步接轨;政府职能正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为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度而努力。此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四)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一是正确对待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种种表现,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努力做到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有效处理;二是高度警惕来自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和渗透等活动,重拳出击违法犯罪的案件,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面对当前形势,我们一是一定要充满信心,决不能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对前途丧失信心;二是一定要居安思危,决不能看不到存在的问题,盲目乐观,拒绝与时俱进。我们祖国应从以下几方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一是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三是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四是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五是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增强忧患意识,深入思考重大问题,旗帜鲜明地大力提倡改造世界观。

第三篇: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前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什么是软实力

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时,通常将之分为有形力量与无形力量,或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相比之下,硬实力较易理解,而软实力就复杂一些。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其中,文化软实力,指一国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国目前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孔子文化号召力,当然也包括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符号影响力。目前,中国的软实力不是最强的,最强的时候在宋代。

综上所述,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它们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协调。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大潮下,硬实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软实力则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明确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不断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力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首先,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促进国家发展进步、振兴中华民族的客观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饱经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悠久的民族精神。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更是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深深熔铸在每一个民族的血脉之中,它始终是民族发展和国家振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其次,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国防实力,同时还包括民族凝聚力、道德感召力、舆论引导力等等,这种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快提高文化软实力,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再次,提高文化软实力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在当今社会,文化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我们所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如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与之相比,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相差很远,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还不完全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形势与政策

三、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攻势,我们应如何迎接挑战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加大发展投入,壮大发展规模,拓宽发展途径,切实提高文化发展力,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精心谋划。当前,提高文化软实力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突出民族特色,强化核心地位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一个民族的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同军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一样,都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发展原则,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这应该是全球化背景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一步。2.吸收外来文化,做到兼容并蓄

西方文化中有些东西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已经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全球化发展,并且通过自身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让自己在这个利弊兼有的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力争上游。[13]当然不仅经济、政治体制要变,我们的思想文化观念也要变,我们的传统文化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个趋势更要变,但这个变不是说丧失其个性,而是在保持自身积极因素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和特长,最终实现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并又回到自身,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以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自身才能有所发展。3.积极创新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江泽民曾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同样道理,创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灵魂。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创新的原则,就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充分体现时代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创造性地发展自身。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适应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振兴,这个民族首先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建构一个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环境。当然,要重树这种自尊心、自信心,我们就要首先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面对各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我们传统文化要以崭新的姿态去平等独立地参与到全球化过程去。4.进行传统教育,提高传统素质

文化的复兴关键在人,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民族现代化的决定因素。我们应当通过国民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扎根于传统文化中的人,使他们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开放的胸襟和现代的思维方式,这样才可能将我们古老的文化带到世界面前,带来传统文化的复兴。[15]还要培养他们拥有足够的现代意识和目光继续吸收外来文化的新成果,以繁荣自己的文化传统。5.输出传统文化,共建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悠久,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具有与西方文化不同的形态和内涵,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许多合理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内容具有积极意义,它在解决一系列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与各国交往中,应大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扩大我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使处于不同价值观支配下的西方日渐增加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并且通过扩大和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领域,使各国人民都有机会有渠道领略中国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们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鼓励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倡导各种文明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世界和谐。

总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我们要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和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切实把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重大作用。我们必须从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形势与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

其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再次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对人类的作用,可能超越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乃至民族与国家。“一个人的思想风貌、精神境界、道德情操、认识水平、智慧程度、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脊梁,一个社会的秩序、公正和良知,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进取精神,一个时代的变革力量、开拓勇气、知识积储和道德素养等,都是文化及其作用所形成的后果,都是文化用自己神秘而万能的雕刀所精心雕塑出来的精神形象,道德形象,智慧形象与文明形象,都是文化的造化与赐予。”我们应当以全球化为背景和观照,加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与责任心,在与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继承、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着重论述了民族精神问题,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同时,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全球化是当今人类社会不容置疑的客观大势,作为理性的民族主义,只有主动地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去,并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才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政策和理论框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政策: 十五大报告第七部分、十六大报告第六部分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十七大报告

十七届六中全会《》 2>理论框架:

(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三)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四)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五)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师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小学数学教师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目前教育大环境下,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全民对教育的认识,全国对教育的重视,是我们教师在地位与待遇上首先就有了相应的提高。这也使我们的工作积极性想对的得到刺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让交流与沟通更加快捷与方便,随之而来的像国培这种层面广泛,可选择性强的培训与交流等等,使我们有了更多的开阔视野,互相学习,全面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水平的机遇。也让我们对自己的职业与职责有了全新的认识。

然而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对新的数学教学纲要的理解;如何正确有效地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学生视野的广泛、反映的快速、知识渴求面的增长、多元个性的养成;课堂随机生成的正确有效处理;如何对孩子客观、公正、鼓励引导行、实效性的评价等等,都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挑战。

所以我们数学教师,也和其他教师一样,一定要理智的把握好我们面临的机遇,快速有效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与教育思想纵横度,以适应我们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第五篇:植物检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植物检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植物检疫的概念植物检疫是指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农林业生产的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的措施,它是人类同自然长期斗争的产物,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制度。

二、植物检疫的作用

(1)植物检疫作为国家的一项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同时也是国家尊严的一中代表和表现。

(2)植物检疫在对外贸易和发展创汇的农业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3)植物检疫能保护本国的植物免受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防止生物入侵的危害。

三、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的挑战

(1)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植物检疫工作工作中的进出口检疫和其他进出口贸易工作一样面临着和国际接轨的问题。原有的检疫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日益提高的检疫要求和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我国植物检疫标准制定起步晚,虽然近几年加快了相关标准的制定,但还不能跟上检验检疫工作发展,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和实际需要还有一定距离,这就导致S PS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最主要障碍。近年来,发达国家设置的SPS措施更加严格,主要表现在:第一,不断颁布新的技术法规,更新越来越频繁,并向着制度化、体系化、系统化、全面化方向发展,导致我国遵从资源短缺、遵从能力欠缺或者遵从成本高昂;第二,不断增加农产品的检测项目,提高检测标准,大大高于国际标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遵从困难,很多企业退出市场;第三,实施严格的质量认证制度,如果我国的认证不予认可,则企业必须获得国外认证,导致遵从成本很高;第四,所留的过渡期相对较短,使得国家在宏观上无法适应,导致遵从能力欠缺。

(2)目前,基层植物检疫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设施配备不足、资料积累少,人员少且不稳定,对危险性病虫杂草知识更新不力,适应不了新形式下农林工作的要求。

(3)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制约检疫检验工作的开展。

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入侵到大发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没有森林火灾等突发性的事故或灾难来得直接,所以重视程度不高、经费不足就理所当然的了。要做好这门工作就得靠平时,积极开展检疫执法检查工作,定期的监测预报工作,就能避免“灾时忙一阵”的现象发生。

(4)基层技术人员不稳定,对工作的开展和积累不利。由于体制的原因,在基层长期搞病虫害检疫工作的不多,人员的安排业务部门只能是建议,决定权在政府领导手中。而病虫信息、项目资料的完善需要时间延续,一旦人员不稳定,工作就会脱节,信息也会丢失,不利于工作开展。

(5)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出现全国现有29种植物检疫对象.(6)检疫信息流通不畅,缺乏区域之间的检疫互动我国检疫分内检和外检。根据检疫法规要求,调运种子、种苗检疫一是要有调运检疫要求书;二是签发调运检疫证书一式四份,有一份必须寄往调入地当地检疫机构,而这两点很难做到。由于这些信息流通不畅,缺乏区域之间检疫互动,极易引发检疫纠纷和出现漏检现象.四、植物检疫的机遇

(一)面临的压力将是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将变为检疫工作的巨大推动力量,加快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改革进程。

(二)检疫将得到广泛的重视

植物检疫作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入境和维护国内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手段将普遍受到重视,植物检疫与对外贸易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形势的发展要求国家加强检疫工作,检疫执法条件将会逐步得到改善。

(三)借鉴国际先进做法

检疫将与国际惯例接轨,除参加国际协议、采用国际标准外,检疫将更多地参与国际活动,更多地参与国际检疫规则的制定。现行的检疫思路、观念、措施、标准等将有较多变革。

(四)国际支持和合作更多

可利用世贸组织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争取国际检疫技术和资金的援助。还可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运作机制,特别是《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措施协议》中关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下称)、非疫区与有害生物低度流行区等条款,从检疫措施入手实施农产品进口贸易的限制和反限制,以保护我国的经济权益。

五、面对问题的对策

以市场为导向,以WTO规则为依据,以学科专业齐全、人才优势集中、设施设备配套、管理科学规范且与国际接轨为目标,根据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逐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富有活力的植物检疫体系。

(一)完善植物检疫立法

在现有《植物检疫条例》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起草《植物检疫法》,理顺管理职责,将现在实际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与国际接轨的检疫规范、国外农产品的准入程序、禁令发布和解除程序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提高农业植物检疫的法律地位,以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

(二)完善国内植物检疫管理体制

目前,FAO的187个成员国,不论国家大小,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植物检疫始终是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要逐步理顺国家检疫管理体制,使检疫管理机构职责分明,检疫范围明确,没有多部门交叉、重复现象,增强检疫管理力量。

(三)采用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

改变传统的注重把关的检疫思想,重点抓生产环节检疫管理,采取系统措施降低有害生物传入风险,确定适当的检疫保护水平,加大官方控制力度,科学确定检疫管理的范围、认定与监管非疫区和低度流行区。

(五)研究利用国际标准,加强中国技术标准的制定

应成立专门专家小组,跟踪国际标准制定动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起草制定,增加在标准制定方面的发言权,维护国家利益;研究落实国际标准的措施,促进标准在中国的实施。同时加强适合国情的中国检疫措施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

(六)重新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根据中国植物检疫现状和发展水平,一个相当长时期仍需实行重点检疫,但应不断提高检疫水平,丰富检疫内容。要建立快速确定特定病虫检疫地位的机制,以灵活地增加或减少名单。在涉外检疫的重点地区,要创造条件,实行按风险大

小开展检疫。

(七)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是实施植物检疫措施的前提和基础。世贸组织有关协议规定,各缔约方所采取的植物检疫措施,应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依据。一些发达国家还利用风险分析将检疫作为实行贸易保护的“合法”手段。

(八)加强植物检疫手段建设

植物检疫是社会公益事业,其技术性又较强,需由国家投资扶持。鉴于多年来基本没在这方面进行过大的投入和我国加入WTO在即的迫切需要,需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立重点检疫实验室和隔离监测场,配齐检验仪器和处理设备,提高发现和控制检疫病虫的能力,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

(九)建立无法定检疫病虫的出口基地

按照FAO关于《建立非疫产地和非疫生产点的要求》和其他相关国际标准,在植物疫情调查基础上,建立无法定检疫病虫的农产品出口基地,确保农产品顺利出口。

(十)加强对重点有害生物的应对措施

为防止重点有害生物传入并定殖,要及早启动二线检疫措施,即农业检疫措施。必要时提前进行应急防治措施研究,开发简便易行而又确实有效的栽培防治和药剂防治方法,鉴选抗病抗虫品种,为TCK等疫情的紧急防治预先作好技术储备。

(十一)为外贸服务,促进农产品多出口

围绕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从植物检疫措施的角度,通过对外检疫谈判,消除外方的检疫技术壁垒,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和植物检疫要求,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改造,按国际市场需求生产和出口农产品。

(十二)增加农业检疫部门的对外交往

为顺应加入WTO后的形势,应积极派员参加有关国际组织及其附属机构的活动,参与有关国际协定、标准、规则的制定、修改和审查,充分表达中国的意见,维护国家的权益,提高涉外检疫能力。

(十三)设立植物检疫专项基金

中国的植物检疫,特别是国内植物检疫的基础薄弱,有害生物种类和分布,检疫检验、处理方法,检疫性病虫发生规律等一些早应搞清的问题,至今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这里的重要原因是严重缺乏经费。一些局部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因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难以早期发现和迅速彻底的铲除。为此,迫切需要国家设立植物检疫专项基金,以确保全面、系统地开展植物检疫的基本研究。

参考文献

1、《S PS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最主要障碍》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1年5月)

2、《浅析我国出入境植物检疫标准现状》

花小燕(农技服务,2009。26(9):30—31)

3、《浅谈基层植物检疫工作的特点、现状与对策》

童存银 陈元国(湖北省谷城县植物检疫站,谷城4417004、《当前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苏彪,姚伏初,曹志平,何应荣,曾 义,丁朝辉,郭向荣

下载岷县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岷县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后金融危机时代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河北省的企业中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从历史上看,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河北省的经济增加了活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的长足发展。遭遇危机的冲击,河北省民营经济面临怎样的处境和困难,今后的路......

    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信息服务市场广阔 一:信息时代,中国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大,用户的需求量大。中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中国特色新......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学习目标 1、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国际竞争的实质 二、重点、难点: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教......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遇......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 来源: 中国医药报 我国各族人民利用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中国有着“世界之最”的中草药资源。目前,中医药发展正处在自身命运的......

    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范文大全

    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金融机构包括邮政金融都融入了国际经济和金融大家庭,面临着经济和金融如何尽快与国际接轨的问题。那么......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史秋秋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而且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