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例证法与理证法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例证法与理证法
分论点写作是很多考生最为头疼的事情,而实际阅卷中,逻辑清晰,论据充实的分论点往往是取得高分的必胜法宝。那么,掌握核心的论证方法就显得很是关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简单有效的例证法与理证法。
一、例证法
例证法,顾名思义,就是引用例子来进行论证。写作基本构成就是分论点加例证,最后加总结观点。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大家要切忌出现只例不证的情况,同时例子的选取要与分论点观点相吻合,确保逻辑清晰。
以2017年地市作文题目为例:
向水学习,体会包容以升华情操。(分论点)海纳百川体现的是一种包容,江海之大,源于他的不拒小流。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体现的水的包容,学习水的包容,能让我们成为一个豁达的人。战国时期,管仲与鲍叔牙是很好的朋友。管仲二十来岁时就结识了鲍叔牙,起初二人合伙做点买卖,管仲出资少,鲍叔牙出资多。生意做的还不错,管仲用挣的钱先还了自已欠的一些债,到年底分红时,鲍叔牙分给他一半的红利,他也接受。有人对鲍叔牙说,他出资少,年底还照样和您平分效益,显然他是个十分贪财的人。鲍叔牙却说管仲家境贫寒,应该多拿钱。鲍叔牙对于管仲的包容就是一种豁达的情操。(例证)因此,向水学习能够升华情操。(总结观点)向水学习,静下心来方心无旁骛。(分论点)以静谧自怡的态度向水学习。水正是有一种的静谧的特性,安静的同时也能激起波澜。我们应学习水的安静。王守仁即王阳明,他以诸葛亮自喻。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突患肺病,以病告归,结庐于会稽山龙瑞宫旁之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正是他在阳明洞的安静学习,才写出《传习录》,最终形成了很有影响力的阳明心学。(例证)只有静下心来学习,才能更真切感受到水的品质和品格,更好地学习水的包容,适度中庸,和变化,以提高我们的智慧和情操。(总结观点)
二、理证法
理证法,也就是道理论证,通过分析原因、影响等进行论证的一种写作方法。以15年地市作文为例:
科学让未来很精彩。(分论点)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物,都有可能变成现实。科技让未来充满一切可能性。100年前有人梦想是飞上天,深入海,如今这些已经都被人类实现。科技让未来充满好奇,好奇心是打开一切可能性的钥匙。如今我们的飞船已经可以冲出地球,未来不久将会冲出银河系。科学的精彩就集中体现在科学让未来拥有一切的可能性。(分析原因)因此,科学让未来很精彩。(总结)申论写作充分地运用好例证法和理证法,有理有据地写好申论作文,定能为考生增色不少。
第二篇:2013国考备考申论大作文经典论证法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2013国考备考申论大作文:经典论证法
大作文是令多数考生感到吃力的一种题型,而其中最头疼的莫过于怎样“凑字数”?这里考生所谓的“凑字数”其实主要是指论证部分内容的充实。关于论证的方法,为大家所熟知的已有很多,包括举例论证法、数据论证法、反面论证法、理论论证法等。这些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都有一定的有效性,但是就每种方法自身而言,也有一定的单一性。所以在本文中,将谈一种综合性较强的经典论证法。下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就一道真题为例:
例:【2012年国考地市级】
“给定资料5”画线部分写道:“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语言流畅;(4)总字数800—1000字。
经过审题知道,这需要写一篇以防灾为主题的大作文,结合材料的内容可以拟定“有效应对灾害,人防必不可少”这样一个总论点,在接下来的分论点中可以谈具体如何做好人防工作,可拟定三个分论点如下:做好人防,需增强防灾意识;做好人防,要丰富防灾知识;做好人防,应提高防灾能力。关于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拟定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所以这里不做详述。
在大作文中,每一个分论点需有一个段落用来对其进行论证,下面重点来谈如何运用“经典论证法”来论证分论点,也即充实这一段的内容——“凑字数”。以第二个分论点“做好人防,要丰富防灾知识”为例。
现状:既然谈到要丰富防灾知识,那么在现实方面,一定存在着群众已有的防灾知识匮乏以及没有及时更新的状况。所以,首先可以陈述群众防灾知识方面的这些现状。同时,这里也可以结合举例论证法,如:以往在应对地震的知识中包含一条躲在桌子正下方,而近几年结合客观实际情况,这一条知识已经更新为躲在桌子的侧面,因为在房屋坍塌后,桌子的侧面将形成一个安全的三角区。但是对于这一知识仍然有很多人并不知晓。
影响:当然如果仅有防灾知识匮乏以及没有及时更新这些问题,而不会因此带来任何影响,那么也就不必丰富防灾知识。所以紧接着就可以谈一下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当灾害真正来临之时,群众不能进行正确及时的自救他救,不仅难以助力救灾工作,更难以避免很多人员和财产的不必要伤亡。由此既可以与上部分的现状保持思路的连续,又可更加突出丰富防灾知识的必要性。
具体对策:接下来就可以谈谈具体有哪些可以丰富防灾知识的对策。这里除了自主提对策,也可以援引材料中的现成对策,如材料2中“站台和车厢里的屏幕会经常播放视频,告诉市民一旦发生火灾险情如何紧急疏散,强调必须做到的一些要领”,对于这种材料中的现成对策,可以本着“源与材料而高于材料”的原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完善。如这里的“站台和车厢”都属于“公共场所”,而“播放视频”主要是在“零散的时间”里教会群众一些实用的防灾要领。所以这个对策就可写成“可以通过在公共场所播放视频的方式,帮助市民利用零散的时间,丰富并及时更新必要的防灾知识。”
夸对策:联系生活的实际,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关于卖宝的节目,在竞拍之前,会由卖宝人进行“三十秒夸宝”,在这里提完了具体对策,也可以进而再加入一个部分——“夸对策”,夸对策可以通过“实效”+“实例”的方式来进行。例如这里就可以夸一下播视频这个对策:例如在电影院里电影开播之前几分钟观众等待的时间内,利用影院已有的大银幕播放防灾的相关视频,这样做首先因不需额外购置设备,所以几乎为零成本;其次,不需要额外花费观众的时间,能在休闲放松之余丰富和更新防灾知识,一举两得。
以上的四个方面即为“经典论证法”的全部内容。四个方面之间虽具有严谨的逻辑连续性,但是仍然可以根据段落长短来进行适当的取舍。因一般作文中每个分论点所在的段落之间需尽量保持长短的大体一致,所以在就每一个分论点进行的一个段落中,四个方面中如果有某几个已经谈的比较多,那么其他几个方面也可略谈或省掉,即可以根据相关内容的实际情况安排这四个方面的详略。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这种经典论证法,因其综合性强、逻辑性好,所以掌握起来更为容易,也能帮助考生快速实现“凑字数”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凑字数”。
第三篇: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理证法申论文章写作题中的运用_甘肃中公教育
中公教育· 公考领袖第一品牌
对于考生来说,申论作文无外乎难在五个方面:一是立意比较难,就是不知道该怎样选取切合考官要求的写作方向,容易出现跑题的情况;二是开头写作难,正所谓万事开头难,申论写作同样如此,考生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笔;三是分论点选取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浩瀚的材料中,考生不知道该如何从材料中和材料外选取分论点;四是分论点的写作难,即使选取好了分论点,由于平时积累不够,理论功底不够扎实,考生也不知道该怎样来对分论点进行展开论述,最后除了大段抄材料外,没有其他办法;五是结尾升华难,考生不知道怎样的结尾才是好的结尾,从而落入假大空的套路中。其实,这五个方面也构成了考官判定作文优劣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谈谈最令考生头痛的分论点写作,即怎样来对分论点进行展开论述,重点讲解一种叫做理证法的论证方法,帮助考生在文章写作中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让考生写得有逻辑、有思想、有文采,为自己的申论文章增添亮色。
一、理证法的概念与作用
申论作文一般都是要求写议论文的。既然是议论文,便必然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理证法指的就是运用理论政策、名言俗语、原理效应等论据来对分论点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相对来说,理证法对考生的理论功底、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考生也不容易掌握。然而,正因为它比较难,一旦运用好,便会为我们的申论文章增色不少,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强大功用。
申论作文的分论点一般是从具体的材料中概括提炼出来的,其实质是一种归纳法,即把材料中具体的案例进行归纳概括,得出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准确的观点。然而,这种归纳法在很多情况下很难穷尽所有,在可信度上并不能达到人尽皆知的目的。如果有理论来加以衡量与证明,就能保证其可靠性,增加其可信度。理证法的思维方式与分论点得出的思维方式恰好相反,是一种演绎式的推理,就是运用为人们所普遍熟知的理论政策、名言俗语、原理效应来对我们的分论点进行有效的证明,从而增加分论点的信服力,增加文章的亮点。
二、理证法的种类
在申论文章写作中运用较多的理证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引言论证法
引言论证法指的就是运用某些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广为流传的名人名言与谚语成语等来对分论点进行论证的方法。名人的一句话胜过我们千言万语,历史积淀下来的谚语成语往往更具说服力。这些都是借他人的金玉良言、借历史的亘古不变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加我们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度。
(二)政策论证法
政策论证法指的就是运用国家的一些政策方针来支撑与论证我们的观点的方法。政策的运用体现出我们对国家时政热点的关注与把握,也体现出我们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与落实,从而使得我们的文章紧跟时代的步伐、紧随国家的发展,用一种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观念来提升我们的政策与理论水平,增加申论文章的时代感与现实感。
中公教育· 公考领袖第一品牌
(三)原理效应论证法
原理效应论证法指的就是运用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原理效应(如蝴蝶效应、贝尔效应、青蛙效应等等)来论证我们观点的方法。原理效应往往体现某种深刻的道理,如果用来支撑我们的分论点,可以使我们的文章论证得更加充分有力,避免就事论事,停留在表象,显得更加深刻,看到了事物的本质。
三、理证法的具体运用
在分论点的具体写作中,我们该怎样运用以上所学的方法来进行分论点的写作呢?其实,分论点的展开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方式,可以用一个公式来加以说明与阐释:
(一)引言论证法的运用
在分论点的写作中,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来对分论点进行论证与阐释,具体写法可以概括为:提出分论点+引用名言+解释名言+回扣分论点+得出分论点。
比如2013年国考地市级作文题目: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35分)我们回到材料可以选取到这样一个分论点:“激发文化活力要加强对外交流。”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对这一分论点进行论证和阐释呢?我们就可以借用《诗经》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名言来展开论述,具体写法如下:
激发文化活力要加强对外交流。《诗经》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中华古代文化之所以如此灿烂和经久不衰,关键在于我们文化的兼容并包的开放性,对外交流,学习先进,吐故纳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此,不但能让世界更多更好地了解我们,消除隔膜,反驳一些不负责任的西方媒体对我们的负面报道,也能够通过交流、学习和借鉴别国文化的先进之处,不断充实和丰富本国文化。可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是激发中华文化活力的一湾“活水”。
这一段落中,第一句话是提出分论点,第二句话是引出《诗经》中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紧接着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这句话进行一定的阐释说明,然后,对这种做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回扣分论点,最后,得出分论点结论。
(二)政策论证法的运用
中公教育· 公考领袖第一品牌
如果借用政策来对分论点进行论述,那么分论点的具体写法同样可以概括为:提出分论点+引用政策+解释政策+回扣分论点+得出分论点。
比如2008年国考副省级作文题目:请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从材料中可以找到分论点:“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对这一分论点进行写作,那么可以这样来展开: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粗放型、外延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导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紧张,产生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可承载容量之间的矛盾。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对传统发展方式从理念到实践、从规划到政策的重大创新,是一项开创性、挑战性很强的事业,需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因此,要不失时机地培育和壮大循环经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无害利用。
在这一分论点的写作中,首先提出分论点,继而引用科学发展观来对分论点进行分析阐释,再从分论点的重要性层面回扣分论点,最后得出分论点。
(三)原理效应论证法的运用
同样道理,如果运用原理效应来对分论点进行展开,那么可以这样来进行论述:提出分论点+引用原理效应+解释原理效应+回扣分论点+得出分论点。
比如2011年国考地市级作文题目:“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在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这一题目是围绕“农村教育”话题来进行命题的。从材料中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分论点:“农村教育衰败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绊脚石’。”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来对这一分论点进行展开论述:
农村教育衰败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绊脚石”。管理学领域的“木桶”法则一直为人们所熟知。该法则告诉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下功夫狠抓薄弱环节,否则,整体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该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现状。实施撤点并校后,农村教育衰败现象越来越明显,据央视报道:我国农村中小学平均每天消失63所,农村学生的流失率及辍学率正在快速提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整体下滑。如此,何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之说?故此,放慢脚步,狠抓薄弱环节,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才是当务之急,也唯有如此,才能搬开“绊脚石”,走上人才建设的“阳关道”,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在这个段落中,同样如此,首先提出分论点,然后引用“木桶”效应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继而对这一效应进行阐释分析,紧接着说明人才强国战略中必须发挥木桶效应,也就是必须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回扣分论点,最后得出分论点。
四、考生如何掌握
中公教育· 公考领袖第一品牌
从目前申论作文的发展趋势来看,申论文章越来越要求思想深刻、论证充分、内容详实,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在论证的过程中,适当运用具有普遍规律、令人信服的理论来支撑,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掌握好理证法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申论文章真正脱颖而出,为考官亲睐,而且可以培养我们的理论素养,提升我们分析问题和论证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我们今后公务员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之一。为此,考生可从以下两方面来掌握和运用这一方法:
(一)多积累
考场上拼得都是真刀真枪,你肚子里到底有没有货,平时有没有积累,在考场上会马上让你暴露无遗。因此,为了让自己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一理证法,必须加强平时的积累,多背诵一些名言俗语、理论政策、原理效应,只有把我们空洞的大脑充实起来,我们才能在文章写作中游刃有余、成竹在胸、胜券在握。
(二)多练习
再锋利的刀,如果不磨也会生锈。同样道理,即使你熟读了大量经书,背诵大量的名言,如果在平时没有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那么,在考场上也不能真正做到得心应手。所以,必须在平时多加练习,把这种方法真正作为自己写作中的一部分,真正把技巧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实战演练之中,这样才能在考试时发挥到极致,把自己的能力充分地昭显出来,实现自我能力的真正突破。
第四篇:2018年湖南省考申论备考:申论指导大作文分论点学会用理证法(xiexiebang推荐)
2018年湖南省考申论备考:申论指导大作文分论点学会用理证法
一篇较为完整的议论文包含了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从这三部分的结构布局而言,开头和结尾应当是略写的,而主体部分在全篇文章中占比最高,是需要我们去详写的。一篇一千字左右的文章,主体部分大约要写六七百字,可见文章主体部分的重要性。与被称之为“凤头”的开头和被称之为“豹尾”的文章结尾相比,主体的分论点部分是广大考生在写文章过程中比较头疼的一部分,今天湖南华图就为大家介绍一种分论点的写法。
在写分论点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由于申论文章阅卷时间短、速度快,因此阅卷老师不会逐字逐句阅读全文。为了方便阅卷,在写每一个分论点时先写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本自然的主要内容,我们把它称之为段旨句。然后需要围绕段旨句展开论述,最后需要作出结论,来回扣分论点。简言之就是:段旨句+分析论证分论点+作出结论(回扣分论点)。
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理证法。所谓“理证法”,就是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讲道理的方法,可以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具体包含影响分析法、原因分析法、政策分析法、名言分析法以及原理效应分析法。下面主要介绍影响分析法、政策分析法以及原理效应分析法。
一、影响分析法
在写分论点时可以通过分析影响展开来论证分论点,这种方法在我们写文章的过程中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广大考生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可以围绕分论点通过正面或者负面来分析影响,比如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利与弊,亦或者是以主体作为切入点来分析影响,从政府、企业、个人等主体展开,比如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影响。也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影响。例如:
段旨句:城市文化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势动力
分析影响:于个人而言,搞好城市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市民良好的社会公德,更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文化教育提升个人的科学素质,保障其顺利就业,也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了人才优势。于城市而言,重视文化建设,有利于保护当地文化资源,能够通过产业开发转变为经济资源,促进当地经济转型,提升当地经济竞争力。
得出结论:可见,城市文化建设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动力和资源动力,保证了经济强势发展。在以后的建设中要注重教育发展和本地文化的发展。
二、政策分析法
无论是影响分析、还是原因分析,对于分论点的展开论证都是以自身的观点作为论据,对于议论文的分析论证而言在说服力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增强文章的整体说服力,更好地体现出申论考试中的政府角度,考生可以通过引用相关的政策来分析分论点。这里我们所介绍的政策是宏观层面的含义,它不单单包含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理论政策,此外一些政府的重要文件和精神亦或者是领导人讲话,我们在文章写作中都可以将其作为政策来引用。在此基础上运用政策对分论点进行分析和论证,以增强整个文章的说服力。例如:
段旨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大势所趋
理论政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用政策分析现象:从国内现实角度而言,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并由此使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并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更不符合“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
得出结论:可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大势之所趋。
三、原理效应分析法
除了上面介绍的两种方法,也可以将平时积累的一些科学原理应用其中,不仅仅能够体现自身扎实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也能够丰富内容,让整个分论点看上去是充实的。因此,建议考生在备考申论的过程中多积累一些常见的科学原理,比如:蝴蝶效应、短板效应、鲶鱼效应、羊群效应等,这也是让文章分论点充实的重要法宝。
段旨句:农村教育衰败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绊脚石”
原理效应:管理学领域的“木桶”法则一直为人所熟知。该法则告诉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下狠功夫抓薄弱环节,否则,整体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用原理效应分析现象:该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现状。实施撤点并校后,农村教育衰败现象越来越明显,城乡人才资源差距正在拉大,农村人才的素质令人担忧。“短板”如此扎眼,何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一说?
得出结论:故此,放慢脚步,狠抓关键环节,重视农村教育才是当务之急,也唯有搬开“绊脚石”,补上“短板”,走上人才建设的“快车道”,方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文章主体部分直接决定了整篇文章的充实度,直接决定了整篇文章的大框架,因此考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理证法不仅能够帮助考生在文章写作中有话可说,而且能让文章写得有条理、有逻辑、有文采,为整篇文章增色。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多加练习,成熟运用!
第五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热点如何作答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随着2018国考日益临近,不知道各位考生复习得怎么样了?现将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技巧:热点如何作答详情公布如下,这是图图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备考干货,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也祝愿大家决胜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
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热点如何作答
大家都知道,公务人员考试中涉及到的申论是一门文科性质的考试,其中的必考题型——作文更是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要想写好申论的作文,那就要掌握对应的方法,那么如何写好一篇精彩的申论文章呢?这就要求考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新闻热点的积累。而热点又怎样学习呢?可不是盲目地听听看看哦。接下来为你揭秘热点储备技巧。
【方法详解】
一、找对热点
范文的背诵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如果临近考试,我们更应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意识,如果说前期考生阅读的是评论员文章,多看一些各大报纸的热点等刊物,另外还可以选择观看电视新闻,例如CCTV13频道。因为这些都是国家最主流的平台,非常切合我们公务人员的胜任素质。当然,除了具备了正确的三观和看问题的正确角度,也要从文章、新闻、热点事件本身着手,从命题人角度去思考,多多思考这些热点主题的对策,做到心里有数。另外,要学会将各个主题联系起来,将使你的申论知识储备形成网络,待到考场之上便可以做到调用起来得心应手。
二、把握重点
有些热点新闻信息量非常大,尤其像《焦点访谈》、《新闻周刊》等大型栏目或杂志,包含问题的方方面面,如果全盘接收的话,你会发现到应用的时候反而写不出来,更何况信息量大了以后,积累起来也很费劲。因此,在积累的过程当中重点去记录问题、影响和对策。当所有的热点都按照这个逻辑来储备,一来不那么累,二来突出重点(申论作文当中涉及的要素大都是问题、影响和对策等)。
三、热点储备技巧示范
最近一则小学校长给学生家长发短信,要求家长不允许在校园内接送孩子的新闻走红。背后反映的实质是中国式教育缺陷:过度溺爱,孩子发展不全面,不独立。原因有:
1、中国计划生育;
2、现代社会风险激增;
3、应试教育竞争激烈。危害有:
1、导致孩子发展不全面;
2、导致家长的教育理念扭曲;
3、导致我国青少年国际竞争力下降;
4、不利于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发展。对策:
1、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学校要给予学生相关教育;
3、社会应倡导孩子生活自理;
4、国家应将减负落实到位,加强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