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中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16:4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师范院校中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师范院校中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第一篇:师范院校中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师范院校中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领地,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师范院校数学教学课程进行了调整,不论是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对师范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笔者结师范院校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进行了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师范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小学数学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进行进一步调整,不论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理念上,都要进行创新。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对于中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升,加强对他们的在职培训是一种有效措施,但是不少教师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要改变他们的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困难,而在师范学校学习的师范生,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但是由于还没有落实实际工作,不存在较重的思想负担,容易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在改革工作中更容易受到启发,督促他们在今后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完成任务。所以,当前,加强对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才能在今后走向就业岗位更好的为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做贡献。

师范院校可以说是培养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场所,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迫切要求师范院校数学课程跟上时代的步伐,希望能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学教师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在师范院校内,数学课程几乎在大多数专业中都能出现,只是每个专业的数学要求不同,学习时间也不一样。师范院校数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数学教学的规律,明确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熟悉运用与数学专业相关的业务,了解数学教学的日常流程,能够编写和实施数学教案,具备一定的数学教学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师范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多变,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中小学生?κ?学的学习兴趣,适应现代化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在师范院校中,数学教学一直是一项难点。在课程改革的变动下,社会各界对师范院校的人才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希望师范院校可以吸取课程改革的精髓,总结现在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当前的教学问题和有效解决办法。这是当前师范院校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师范院校的数学课程改革与中小学数学的实际需求要紧密结合

师范院校的教师在数学范畴内的造诣一般比较高,实力也比较强,既要培养专业的数学研究人员,又要向中小学输送优秀的数学教师,任务比较繁重,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不少教师脱离了实际情况的需求,片面追求数学的学术性,却对数学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师范生作为新生入学以后,就被学长学姐或者教师们鼓励要多学习,正确考研究生,虽然学历的提升能够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但这并不是师范学生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数学专业是师范生的难点,在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既要求教师们能够大胆尝试,又要保持冷静和谨慎,尤其是数学系数学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人群,不论怎么顺应课改的要求,都不能脱离中小学数学的要求。例如,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除了要鼓励学生追求更高研究方向,还要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数学建模,将中小学数学的教研工作也要深入到日常学习中去。

二、师范院校的数学教学除了要重视理论基础,还要重视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理论是多边缘的理论学科,加强对师范生的数学理论教学,可以为他们今后的中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材料。在数学课程改革中,除了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还要引进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补充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足,帮师范生树立新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学生通过多研究中小学数学理论,不但可以开拓视野,还能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另外,数学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师范生将来要担任中小学数学的重要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他们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过硬的实践教学能力。所以,师范生在学校期间,要培养自身的教学基本功,能够写出正确且整齐的板书和教案,还要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教学课件,让中小学数学知识与现代信息结束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师范生必须有处理教材的能力,把握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培养目标,培养他们的教研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让他们在从事教育工作之前能够对中小学数学的发展史和教学流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师范院校要转变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适应课改的发展要求

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师范要针对课程改革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内容上,在保证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要求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实际生活相联系,要重视数学学科的实用性,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数学素养,在保证自己教育学理论、数学理论扎实的同时,还要延伸到现代化知识、建模意识和实践意识,除了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教学模式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要将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传递给学生,师范院校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教学方式。

总之,师范院校的数学教学要充分体现师范人才的培养方向,结合当前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良好条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师生相互探讨,共同探索知识。这样,师范生毕业后才能更好的适应中小学的讲台,为中小学数学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马波.师范院校中学数学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的几点尝试[J].课程.教材.教法.2006(05).[2] 曲元海,王春燕.师范院校中学数学教育类课程体系的构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08).[3] 韦程东,师轶,廖克杰,成冬元,黎福庆,李碧荣,张桂芳,农学宁,陈敦元,邹循东,梁宇,潘文理.创建大中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联动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4] 周双双,孙惠.地方非师范院校《数学分析》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2015(24).[5] 阿吉木?优力达西.高师院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如何应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

第二篇: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一线教师的辛勤努力,农村中小学教学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办学条件改善、教学管理加强、普及程度提高。但是,不少农村学校的制度建设、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教研教改仍处在一种较低水平。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教育,笔者就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实施情况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做简要汇报:

总结现状,分析原因

一、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教师缺乏,制约教学改革。

近年来,教师的师德师风虽有较大转变,但教师数量不足、区域分布、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等方面不合理的现象还大量存在,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虽长线学科教师基本满足,但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特别是音、体、美等学科的专业教师极为紧缺。严重制约学校教科研的发展。

二、教育理念落后,应试教育迫害,抵触教学改革。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发现考试成绩越来越成为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大瓶颈。一方面,自上而下,人们过分重视成绩,以成绩来评价一个学校的办学效益,来评价一个教师,形成一种畸形的评价制度。迫于这种评价压力,学校不敢轻言教学改革,教师更不敢轻易进行教学

改革,唯恐影响升学率,影响成绩,因为这会影响自己的切身利益,自然希望稳一点,还是按照老办法,规规矩矩地教书。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青年教师在上学时曾受到新课改的熏陶,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能适当地改革创新,所以这部分教师就成了教学公开课、各级各类赛教、各种学习培训的首要人选。而大多数中老年教师一是长期受老一套教育方式的影响,已习惯于原来教学活动的条条框框,机械地进行知识囤积教育活动,不愿进行教学改革;二是受应试教育威胁,考虑个人利益,不敢进行教学改革。

三、学生基础太差,教改流于形式,影响教学改革。

一是农村学生综合素质较低,无法自主学习。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达60%以上,这部分同学往往由爷爷奶奶看管,或是亲戚照看,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导致他们在学习自主性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要落后于其他同学,使得班级同学两极分化严重,整体学习较差。老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时就会出现不小的障碍。

二是在长期应试教育的熏陶下,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思路出现排斥心理,下意识拒绝新的教学方法;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不主动去探索、追求知识及方法。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问什么就答什么,布置什么就做什么,长期的机械学习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

结合实际,大力改革

为彻底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加快教学改革步伐,结合

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一、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

优质教育资源是教学改革的前提。现阶段要想彻底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短缺现象,必须制定学校建设标准的法规规定,让政府的投入合理分配,使每一所农村中小学都能按照相关规定的标准,实现基础教育规范化办学,通过教育资源整合,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撤、合、并、建,将边远的农村中小学校建成寄宿制学校,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规模效应。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办学效益,还可以让留守儿童集中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还可以让一些师资力量较雄厚的城市学校通过支教下乡,帮扶支持农村学校,让薄弱学科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彻底改变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学科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从而为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教育观念,合理评价制度。

1、先进教育理念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我国教育与西方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固然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不小成绩,但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创造力和创新力。新课改倡导 “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课堂教学改革能否真正贯彻创新理念、素质培养思维,以学生为中心,将决定着课堂

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因此,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意义。

2、合理评价制度是教学改革的保障。教学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于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因此,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已是刻不容缓。一个合理的教育制度总是需要一个合理、完善的教育评价制度来支撑,而正确的教育评价制度应当为教育方针、教育目标服务。我国当前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大批量、多层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为了选拔精英、教出几个高考状元。因此,各级政府应转变观念,不能把能否考上几个本科、重点大学生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效益的决定性依据;学校也不能以此作为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成果的唯一依据。而应为教育教学改革“松绑”、“开绿灯”,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改革环境。

三、加强软件建设,奠定改革基础。

1、教师自身素质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有主见、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教出的学生总是思维敏捷、富有创造精神;反之,学生只能是唯唯诺诺、枯燥无味的应声虫,毫无主见,更谈不上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搞好课堂教学改革,一方面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教师应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进修等形式学习和借鉴当代最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和动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适应素质教育新形势,以培养开拓进取的创造型人才为宗旨,提高教师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当然,帮助教师摆正自己位置,转变教学观念,放下“权威”,“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为学

生的自主学习服务,致力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思维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再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是教学改革的目的。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变主要学习知识为既学习知识,又掌握基本学习方法,以自我为中心,自主学习、主动质疑、主动探索,把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参与集体研究、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兼收并蓄,主动出击,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四、制定多种计划,大力进行改革。

面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结合农村中小学校实际情况,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现阶段各学校需做好以下几点:

1、解放思想,彻底改变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即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教师由课堂教学的执行者向课程引导者转变。所以教学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让一线教师明白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大胆改变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他们去发现的尽量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

教学中应加强教学情感设计,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交往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是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实现

自我的过程。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赏识、期待和鼓励是学生成长的最好动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勇于标新立异,给学生展示自我、探索创新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充分发展。因此,我们应充分理解新课程精神,解放思想,因地制宜的搞好新课改。

2、实事求是,立足校情做出特色。

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进行教学改革是最简捷的途径,但在学习的同时要注意实事求是,立足校情,立足县域特色,切忌照搬,好高骛远的进行改革。坚持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谋求学校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审时度势,从战略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断用新的教育理论,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态度尝试改革。

学校要以发展为基础,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把新课程学习、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研究氛围,使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展示、交流自己的才能。根据每个教师的实际,规定学习研修时间,确定研究主题,夯实研究任务,分层细化,实行目标管理,确保教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问题入手,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着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通过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教师的业务能力。构建多元化的教研体系,实施校本教研,对于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推进课程改革,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与时俱进,努力学习争创名校。

近年来,各种富有现代气息的课堂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的层出不穷,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五环节教学、循环大课堂、后茶馆儿式教学法。仔细分析各种方法模式,实质上都有相同之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各种方法模式又各有其特色,认真实施的学校在教学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俨然这些改革已成功的学校已成为名校,老师也是名师、专家。而作为一名山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克服眼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结合实际,大胆改革,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也会成为名校里的名师。

4、求真务实,制定计划分步实施。

教学改革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老师的未来,学校的未来,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所以说教改不是一项简单短期的工作,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完成好的工作,更不能看成一个简单的教研活动。所以教学改革,不是谁宣传的好就改革的好,不要搞太多的花架子,应求真务实,举全校师生之力,通力合作,制定多种计划措施,分步实施。

1、成立学校教研教改领导小组和教研教改研究办公室,可由校长任组长,部分学校领导和各学科带头人组成。

2、领导小组在制定学校教研教改计划前多听课,多和老师交流,并将每个老师的上课情况和思想状况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在充分调研后制定适合本校的教研教改计划。

3、计划大致可分为短期计划、中期计划、长期计划。

(1)短期计划为时一个月,一是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了解改革的紧

迫性和必要性,使老师全身心参与此项活动;二是给学生做足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白新型课堂是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我们需要怎么做?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能否按照要求做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

(2)中期计划为一学期或一年,领导小组带领老师探索出一套初步成型的并适合本校师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和老师拥有不凡的毅力和自信力。

(3)长期计划为时三年,这是一个反复试验和完善的过程,并且也是一个反馈三年成绩的过程。三年后的教学方法已走向成熟。总之,教育教学改革关系到学生的未来、老师的未来、民族教育的未来。要真正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有待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共同努力,为教育的发展、和祖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教师,应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自己身上的重任,明确课堂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和阻力,知难而进,逆流而上,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中小学教学改革作业

我“看”杜郎口

早就听说过杜郎口教学模式,可惜一直无缘亲得一见。学校也有人去参观过,带回了一些资料和感受,从其他渠道也看到不少关于杜郎口的资料、报道及各式各样的看法。肯定得多,否定的少。尽管自己没有亲身体验,但是不妨碍我“看”杜郎口。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基本模式(“三三六”或“10+35”模式)指导思想: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课堂模式:“三三六”或“10+35”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三个模块:预习、展现、反馈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现启示;交叉巩固;达标测评

10分钟:教师讲解≤10(分钟)35分钟:学生自主≥35(分钟)

杜郎口教学模式带给人们的惊奇是很大的,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的教师都从中看到了自己所未见的东西,在谈到杜郎口教学改革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专家们各有说辞:

杜郎口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现实意义,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成功让我们真正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特别是农村的教育改革应该怎么做。

杜郎口中学的教改还提醒我们,要重新估量学生的潜能。

这是一场课堂教学模式的革命性的变革,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具有原生原创意义的教育改革的典型!它在某些方面提供了一条在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子!

杜郎口中学把课堂还给孩子,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们在谈到杜郎口的时候,表述的大同小异。

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会给学生。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其学习的潜力也会被充分地挖掘出来。

小组合作更有利于互相学习,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可以形成一种研究性的探索性的学习,从而会感受到真正的学习兴趣逐渐养成一种不由自主的习惯。

学会参与 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学会竞争,在团结合作中求个性的张扬。

从我所了解的信息中,我感觉杜郎口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学可值得借鉴的有:首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贯彻三不讲原则:即学生通过自学能会的不讲;通过学生讨论能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预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师生共同明确目标;提出预习要求和方法;出示预习提纲,作好预习指导;

灵活运用杜郎口教学模式,主要思路是把课堂会给学生,具体做法是

学生学习形式是以学案为依托、全员参与的自练兵与兵教兵;教师的角色是由原来讲解者转化为学生自学的指导者、管理者;把语文课堂变为容量大,学生动手、动口,学习效果明显的课堂;注重对学习习惯的培养,最终是语文能力的提高。

我的看法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改革,总有它的可取之处,哪怕它是为应试教育而存在。杜郎口也是如此。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杜郎口的升学率名列前茅,恐怕也热不起来。尽管如此,它带给我们的思考也许远远大于对它的简单地学习和效仿。这么多年来,教学改革,素质教育提倡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却依然坚如磐石。应试能力也是能力之一,当它成为唯一的时候,就不正常了。我不敢断言杜郎口教学改革是为应试教育而生,但是从众多对他的介绍中,不难看出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它的价值和意义不是为我们复制和粘贴提供了一个母本,而是一个可供我们思考和借鉴的方向。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就提出了“拿来主义”,对杜郎口,我们也不妨“拿来”!

第四篇:小教院校数学课程结构及课堂教学改革(推荐)

小教院校数学课程结构及课堂教学改革

四川师范大学绵阳初等教育学院信息技术系 吉远银

(邮政编码:621709 电子邮箱:scjyjyy@163.com)

关 键 词: 小教数学 课程结构 课堂教学 数学教师 信息素养 课改构想

内容摘要:

新世纪如何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化程度,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

师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重大而严肃的课题。合理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成分,对教师的成功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小教院校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它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知识的建构,关系到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目前小教院校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许多令人不能满意的现状,因此小教院校的课程结构及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小教院校的课程改革应适应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趋向融合的特点,着眼于调整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教育专业课的课程结构。

我校培养本、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五年制、二、三年制及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已启动六年多,是我省首批小教大专实验院校。六年来,我们坚持边实践、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与改进,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积极组织力量开展课程计划、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等方面的改革,积累了一定的教改经验,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培养了大批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新师资。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小学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具有宽厚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适应我省小学教育发展需要的合格毕业生,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坚持全面发展、综合培养的原则,积极探索“加强必修课,扩大选修课,丰富活动课,强化实践课”的改革思路。小教大专数学课程新体系的构建应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素质教育为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加强课堂教学,强化思维训练,立足于数学课程的教材、教学内容、实践性环节、教学评价的改革,体现小教大专数学教学的特色。本文就我校小教大专数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作一些介绍,并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与同行们一起商榷。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教”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新课程将对教师带来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一场革命,课程功能的改革需要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确立新的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和教材观。课程结构的改革要求教师要饱有学识,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质。不但要掌握所教学科的内容性知识,而且应该很好地掌握学科实质性知识和章法性知识,学科信念及学科发展等,同时还应了解最主要的通用知识如工具范畴、人格范畴、社会范畴和常识范畴等;不但要具有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而且要具有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课程内容的改革要求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对教师的学科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课程实施的改革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行为和策略,并转变角色,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学生发展的制约者。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小教院校的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高素质教师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出色的教育表现和与之相适应的复杂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成分,对教师的成功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师范教育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它的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知识的建构,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以核心专业学科为中心,按照核心专业学科设置各个专业,各专业再围绕专业学科来开设全部课程,这种课程设置片面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各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制约作用,忽视社会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需要。教育课程比例严重失调,课程的设置不是从确定基础教育课程、专才(主修)教育课程、教育科学课程三者的关系入手的,教育类课程显得十分薄弱。课程类型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学科课程的比例极大,综合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极小,在所设置的学科课程中,几乎只有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极少(理论课比例太大,实践课比例大小;专业课比例太大,通识课的比例太小)。

3、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首先要处理好“博”与“专”之间的关系。小学教育专业采取“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培养模式,已基本形成共识,它符合小学教育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所谓“综合培养”是指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本、专科程度的综合体现,即通过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培养,使学生成为能适应小学素质教育需要,可承担小学多门课程教学工作的人才。它符合小学教学由分科制逐步向“包班制”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了小学教育启蒙性、基础性、综合性(文理渗透)等特点。其次要处理好“综合性”与“专业性”或“大学性”的关系,“综合性”是高等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区别于其他高师专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在高等教育中一个专业能够“成立”需要很多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它必须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点。如果说“分科性”是高师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特点,那么“综合性”就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传统的中等师范教育是以“综合”的方式来培养小学教师的,但是这种综合是在初中普通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中师生必须接受较为全面的高中阶段的普通教育,在此基础上综合掌握小学一些学科的教学技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是学生在已经完整地接受过普通高中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接受现代大学生必须接受的通识教育,同时根据小学教育综合化的趋势,实现学科的融会贯通。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管师范教育体系发生什么变化,小学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是永恒的。中师教育的优良传统在进行高等教育体系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时,决不能被当作“中师水平”的东西而将之简单地抛弃。中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重视实践和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实践性课程必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里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些实践性课程需要以大学的学术性来加以提升,使之成为具有大学学术水准的课程。要处理好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之间的关系,活动类课程是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以学生必需的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按照特定活动项目和特定活动方式组成的一种课程类型。它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完成这种过渡与提升,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4、小教大专数学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基础素养为目标,贯彻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次数学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改变原来学生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脱节的传统模式,这种传统模式造成了学生为“考”而学,教师为“考”而教,学生的创造性被埋没,教师的教改积极性被挫伤。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独特见解,积极引导学生个性的良性发展。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单一,一只粉笔打天下的状况,针对数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要求高基础差的特点,小教大专数学教学应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重视课件开发,加强CAI教学、多媒体教学和数学软件的运用,改变课堂教学环境,把技能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数学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适合学生现状的要求

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是搞好小教大专数学教育的前提。培养什么样的人?达到怎样的专业小平?这是每位教师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小教专业培养的是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与业务素质、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改革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大学本、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尽可能有与普通师范院校学生相当的学识水平,又要有自身的特点:那就是综合能力(将传统中师特点内化提高后的一种综合素养)。针对培养目标,采取“综合培养、分科选修”的教育模式,在小教专业下有多个选修方向。但不论是选修什么专业,均着力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力求让学生构建宽广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既要适应小学教育所要求教师知识面广的特点,又为他们今后自身的发展提供较为广阔的背景。我校小教大专数学教学内容按模块式设置,分为基础模块、扩展模块和专题模块。其中,基础模块主要是初等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学等。扩展模块主要是多元函数微积分简介、线性代数初步、解析几何、初等数论、概率论初步等。专题模块分为四个专题课件,主要是计算方法与数学软件的应用介绍、数学实验及数学建模简介、小学奥数教练员培训、数学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例等。表现为:一鼎三足----以学科知识为主(程度通过多课少时(教学现代化)得到提高),同时加大选修课、外语课、计算机与教学科研课程的力度;三选一环----公共课、专业选修、公共选修、实践环节。

在数学课程设置中,要处理好通识类课程与主修数学类课程的关系。既要考虑到师范生应适应未来小学教育的综合性、文理渗透性、小学多科教学的特点,开设通识类课程,如在五年制的前三年开设高中数学,二、三年制中开设大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法等,让其具有即使将来不教数学也应具有的小教数学专业的数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对主修数学的学生,在数学课程设置上应让他们基本达到大学专科数学水平,为将来成为数学骨干教师和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程结构上形成必修课、活动课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多种学术活动(讲座、专题报告、各种学术交流、专家讲学、参观访问等),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坚持优化必修课程,发挥整体效益,开发选修课程,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强化活动课程,培养其职业技能,加强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数学教学研究能力。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感觉到数学专业课的内容、教材选取困难,数学专业课程学时不够,学生基础较差等。应该遵循“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模式,精心设置数学课程。但是如何界定“综合培养”综合的“广度”,以及“学有专长”专的“深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思索。小教大专的教材编写在高校,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师院,这对数学教师的教材选择与处理能力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如何发挥和保持原有优势(师范性与现代化)是每一个小教数学专业教师应思考的问题。我们的思路是:保持优势的希望在于教师基于网络;解决小教大专与师专的联结点在网络。方案特点是(1)教学内容模块化设置,相对独立,弹性大,便于进行因材施教,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各模块中有统设必学的内容,也有相当的选修内容。(2)注重应用,实践性强,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数学课程体系中增加了教学教研的实践性环节和数学实验及建模方法介绍,使学生了解数学应用的全过程,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成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加强与其它专业课程的衔接,更好地体现了小教专业数学课程的功能。专题课件中的实例都选自有关专业课程中的实例,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提供数学模型,减少障碍。(4)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数学课程体系中的专题模块以课件的形式出现,可以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也可以相对独立地学习,更适合学生个别化学习。

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

“小教专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精于从事小学素质教育的师资。”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而小教专业院校更应走在前列。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坚持自身特点,坚持为小学教育服务,强化小教专业院校的服务意识与动态适应意识是每一个小教专业院校的教师都应当认真领会和不断探索的课题。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重视培养21世纪小学数学教师所必须的现代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小教专业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数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知识包括“过程”、包括“主观性知识”。发现并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成分,并对这些成分作符号化的处理,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数学本身是一个主体构建的产物,因此它是活的、动态的、开放的,表现为多维度的,并非绝对正确的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教育应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学习过程的多元性、学习对象的复杂性、学习情感的某种特殊性、个人经验的独特性,使学习对对象的建构是多维度的。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其意义。它具有多向社会性和他人交互性。知识构建的过程应有交流、磋商,并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正。师生的交互和共同活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及对课堂教学环境的营造成为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学中我们坚持在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同时,注重学生自学能力、教学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学习和采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确立数学必修课的主体地位。数学是师范生的一门主课,小教专业学生数学要达到相应水平的要求,必须确立数学必修课的主体地位,其根本是抓好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校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在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同时,既坚持教学的高起点又不放弃传统中师的特点。实现了 “从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从传授知识向发展能力”、“从教知识向教学法”的转变,形成了“一明一清一贯穿”、“两渗透”、“三规范”的教学思路,即:教学目的明确;贯彻因村施教的原则;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讲清;自觉进行德育渗透和科技渗透;规范教案、规范板书、规范语言。在正确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广大数学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更新教学手段,总结教学经验,既遵循本学科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又充分发挥和展现每一位数学数学教师的教学风格,摸索出了数学学科以学生自学,教师导思导疑的辅导自学法,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小学到中学,学生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下课练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大胆改革知识结构和课堂教学模式,注意从宏观与微观的尺度上去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采取提纲、自学、发现、总结,单元式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做”的统一。根据提纲,学生通过自学,从各个细部、各个知识点上去学习把握各部分知识。最后通过老师的归纳总结,学生很快清晰明了地掌握了本章的知识。这样既省时,效果又好。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上课而不是听课,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作法,特别是对于二、三年制和本科段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辨析能力,应引导他们把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为自己不断发现人类已发现过的命题公式、定理和方法的过程。数学课堂不仅传授数学知识,更要讲出数学的美。数学课堂不只是数字与符号,更有对社会的关注与热爱,有对人生的理解与思考,还有师生心与心的交流与共鸣。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充分领略和追求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与奇异美。美的数学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不仅学到知识、锻炼能力,还要学会教学的本领。同时,充分利用了学校的电教优势,给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电教手段与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最优组合,在扩大数学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向学生直观地展示了数学的思维过程,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可视、可感、可触摸的现象与过程。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保证了课堂教学有较大的知识容量和深度,重视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提高了教学效益。我们在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以及极限、微积分的教学中的尝试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2、注重有机结合,使学生学有所长。师范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教育实习方面并未突出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合理:“教什么”的学科专业课的比例过大,学校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而对于“如何教”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的课程比例太小。课程内容单一空泛,脱离实际:师范教育的着眼点应是通过各种训练,培养未来教师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为基础教育输送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而教材内容的空洞,与其要承担的教师职业训练的重任很难相称,教师的职业特性未得到明显的体现。教育实习时间短,流于形式:教育实习是师范生积累教学实践知识的重要一环,但目前教育实习的薄弱已成为师范教育亟待改革的一个环节。从教育实习的具体状况来看,一是时间过短,短暂的实践并未使师范生对教师这一职业形成深入的认识。二是目标简单,形式化严重。由于时间短,实习任务仅限于讲授特定的内容和充当班主任等规定性活动,很难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走过场的“四步曲”,即跟班听课、讲课、组织活动、实习总结。这样的实习,难以使师范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形成教育教学技能。

根据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必修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学有所长。选修课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引进现代数学知识和拓宽知识面,补充和加深必修课的有关内容,使之和谐衔接的有力手段。选修课方面,调整课程计划,增设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小学数学教育科研等选修课程,为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贮备知识基础。活动课则是必修课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活动课方面,开设数学说课、教具制作、小学数学实验等多个活动课,由指定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内,有计划地开展活动课教学,拓展学生相应学科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开展了系列数学知识讲座与数学兴趣小组、奥赛小组、数学文化研究小组、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撰写小论文、数学开放试题讲练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气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美”与“美的数学”。在加强学生数学基本功(基本知识能力、方法及运用、绘图、制作教具、数学语言表达等)的常规训练基础上,进行拔尖训练,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了课内打基础、课外出成果的良好现象。实践课方面,在保证完成教育见习、实习任务的同时,利用课余和自习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讲、练活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微格教学,由教法教师指导,训练学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多种技能。教学实践表明: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实践课的有机结合,对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教研室根据数学学科及小教专业的特点,在基础课的教学中采用“讲、读、议、练”的四字教学方法,既注重传授数学知识,又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专业课的教法课教学中,采取“教学理论课——教学观摩课——教学试教课”三课一体的教学方法,缩短了师范生与小学教师的距离,为师范生毕业后成为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认真指导学生实习见习,学生通过观看数学教学录象片、观摩数学示范课、学写数学教案等,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有益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使部分学生在数学上学有所长。

四、数学课程建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的课程改革,是一场面向素质教育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其基本要点应该是将培养和发展人的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强化信息意识,夯实信息技能,探索在数学课程的建设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途径。在数学课程建设中关注信息素养的意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实施的策略,优化学生的学习工具,更新教师的教学手段,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使教科书实现由教学范文逐渐向教学资源的价值转变,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数学教材内容丰富,素材多样,自然、人文、科技、民族、古今中外,各类信息有序地整合在教材中,努力使数学教材逐渐成为百科全书。信息素养的人文层面和技术层面是相辅相成,在其实施策略中,往往侧重技术层面,但并不表明可以淡化人文层面的信息素养,相反,我们需要全面考虑,从细节处着想,结合学科教学的同时,时刻关注信息素养这个核心要素,从学习工具、教学工具以及学习对象三个着眼点出发,落实在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教材的呈现中,把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稳步推向前进。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的普及,硬件的建设不容乐观,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是实施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前提,没有了技术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因此,信息素养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五、小教专业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加强师范性教育,提高数学教师的素质。“希望教给学生正确思考问题方法的老师应当首先自己掌握它”,这是波利亚身体力行、从事数学教学研究的切身体验。他的数学启发法的研究成果告诫我们,数学教师应当在授予学生一定的数学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复原”学科重大发现渊源过程的能力,并从中学到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和方法。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应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知识结构,站在方法论的高度,创设数学发现活动的模拟情境,并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设置“最近发展区”,以促进学生激发出“智力上的某种努力”,进行创造性学习。这无疑对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位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主要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即教师所具备的特定学科的知识;条件性知识,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审视目前师范院校的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呆板,课程结构单一,知识面窄,内容偏重于对高等数学理论的纵深展现,忽视对数学教学问题的探讨。倘若教师欠缺这种能力,何以居高临下传道授业,更谈不到去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启发、引导他们了。数学教师应具备利用计算机创设“心处其境”的数学实验环境,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思考的世界,以近似数学家的方式思索问题,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和运作方式接近数学家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和运作方式。有能力把数学动态思维活动的“慢镜头”展现给学生,这给我们的数学教师提出了相当严峻的挑战。

2、扩展和更新知识结构。知识领域的扩展,对教师的要求也在提高。除了观念上的转变,还需要教师在知识上不断更新。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这些知识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仅仅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就能完全实现的。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既需要理论上的学习,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和提高。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可以将小学数学教师的知识分为三类:一是数学学科方面的知识。从数学知识的角度看,教师不仅需要理解小学数学内容本身,还应从比较高的观点来看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看这些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关系。另外,从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发展来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概率统计等应用性强的内容受到重视,将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有所加强。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数学知识,不断学习新的内容和接触新的领域,使自己适应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需要。二是有关理论方面的知识。有关理论方面的知识包括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和对学习者认识的知识。理论知识对于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需要认识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对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所了解。教学法方面的知识包括一般教学法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不难,关键在于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学科教学法方面的知识比较复杂,既有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真正的学科教学法知识,不只是教学法书上有关某一个领域内容如何教学的建议,更主要的是教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法处理的知识和经验。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即妥当处理具体的教学内容时,首先在脑子里呈现的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和多种渠道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教学法知识。三是教学实践知识。目前小教专业与小学数学教师职后培训中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学低效,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未担负起完善教师有效教学所需要的合理知识结构这一任务,因此加强小教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应是促进未来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实践经验也是教师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在头脑中有许多现存的教学模式,他们在制定教学计划和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迅速地运用这些模式。教师的经验是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它构成了丰富的实践知识。这些实践知识成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有用的教学常规,典型的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案例,对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等等都是教师的实践知识。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中以及与有经验的教师的交流中不断丰富实践知识,使自己逐步成为有经验的专家型教师。

小教专业的数学教学工作,涉及到几方面、多门类的数学教学,给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及到初高中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以及学生数学思维的转型;涉及到学习高等数学基础较薄弱,知识点欠缺等困难;涉及到数学综合能力较差,方法欠合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问题,加上学习目的态度的偏差,给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数学教师涉及到自身知识的调整、更新和提高,教学思想与方法的再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学习和钻研教材,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理论和教学方法,勇于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改变旧的教学评价模式,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唯分数论。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来自师生间良好的合作,应积极鼓励和提倡这种良好的合作学习机制。小教专业的数学教师不仅要求具有爱护学生、热爱数学的现代数学教师职业的人文素质,而且要加强相应的职业智能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与思想,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要加强自身数学素质的训练。我校先后有多人参加北师大、川师大、西师大等院校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数学专业”的学习,几位老师取得了数学专业教育硕士学位。以此保证了用本学科较高层次的专业知识驾驭自己的教学过程,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每一数学教师都清楚,要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自己必须是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数学教师和教育家。我们正是以此为目标和标准来要求和鞭策自己的。在学校建设与本学科课程建设中,始终坚持做到(1)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学校的生存发展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学校有责任让每一位师生明白学校发展的今天与明天,教师要清楚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小学教师,以及每个人在其中所应充当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2)要有质量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学校的生存靠质量(不仅仅靠生源的多少),质量的提高靠教师、靠管理,要把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放在工作的首位。要有具体行动,而不是放在口头上。(3)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怕落后,就怕不知道落后,不怕条件不具备,就怕观念跟不上。不要坐井观天,埋头治学。应当走出去,请进来,走出校、走出省(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请有关的专家学者为老师(而不仅仅是学生)作最新的、最前沿的学术报告,不断了解和学习外面的新信息、新动作。教师的进修与再学习是教师自己的事,更是学校的责任与义务。要树立教师是学校第一财富的观念,教师素质的优劣是一个学校生死存亡的第一要素。学校要敢于打破在教学和管理上的旧框框,要有新举措、大动作。(4)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充分发挥学校在现代化、师范性方面的优势。发挥年轻教师多,好学肯钻的优势。学校的教学改革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标准的提高而不断深入下去。我们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下大力气,继承和发扬过去的办学经验,才能使我们的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六、小教院校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构想

首先,确立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综合素质为中心的课程观。未来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和发展趋势,还要掌握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贯通文理界限,提高“一专多能”的综合素养。师资培训的课程走向综合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其次,加强教育类课程的比重。这部分课程正是教师职业特殊性的集中体现,直接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准。因此,在小教专业的数学课程结构上,要充分发挥原中师的优势,加强综合能力培养不松懈。切实增加体现教师职业技能、技巧的课程,如师生的课堂互动、个体差异的处理、指导学生学习、心理健康以及课堂组织与管理的课程。课程开设要反映当代新颖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技术,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能。

再次,适当调整学科专业课的比例。对于数学专业课的调整,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浓缩”,即对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不动,压缩课时,精简内容;另一种观点是重构,即重新选择,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这两种做法是从量与质两个不同的层面而言的,可以互相结合在一起。在课程内容上,依照数学学科的特点,关注小学数学发展的最新动身动向,本着少而精,博而通,强化基础,反映学科前沿的原则,构建新的基本内容。

最后,落实教育实习的内涵,切实提高教育实践的成效。教学实践是提高师范生实践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整合。第一,增加实习时间,最少应达到10-12周,增加学习见习的机会和时间,并分散到各个学期进行,采用分段实习。第二,在内容上,进一步拓展学生实习的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习学校的教学与管理。第三,建构专业发展的实习学校,发展小教院校与小学的伙伴关系。鼓励小学成为专业发展学校,为小教专业学生的专业训练、原小学校数学老师的继续发展以及教学研究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小教专业院校与专业发展学校的合作加强了对未来小学教师的培养,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

几年以来,我们在小教专业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合格小学数学教师为宗旨,以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适应小学教育改革为指向,在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切才开始起步,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断努力,把反思与改进、总结与提高结合起来,学习兄弟院校的好的经验,不断在小教专业的数学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方面作新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构建出小教专业数学教育的新模式,为21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书目:

①唐彩斌《小学数学课程建设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实施策略》 ②申继亮《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 ③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 ④《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⑤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

第五篇: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范文]

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南宁市教科所

邓雅学

一、“南有洋思,北有杜郎口”——教育界风靡一时的“追捧”现象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传遍全国,演变成当代教育史的神话传说。

杜郎口中学以教学改革为抓手,对原有的课堂教学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教育质量全面提高,被誉为“农村教育的先进典型”。

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咸鱼翻身”让许多中小学校长为之神往: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够做到!

教学改革被推上了学校教育的风口浪尖,中小学教师成了时代的弄潮儿。

二、“盛世英雄起四方”——几种成功的教学改革模式

(一)“三三六”模式

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自主学习三模块、课堂展示六环节。

1.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A.立体式的教学目标。

B.大容量的课堂教学。

C.快节奏的教学互动。

2.课堂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A.预习:(1)学生根据预习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创设学习目标;(2)学生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3)学生自己找出重点、难点进行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发新的学习目标。

B.展示:(1)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分配学习任务;(2)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形成自己或小组的最佳解答方案;(3)分小组展示解答方案,其他组同学分享学习成果,允许提出不同意见,探讨更好的解答方法。

C.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进行总结,对预设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2)关注后进生,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3)采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战略,全面、全体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

3.课堂操作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A.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B.分组合作:教师将学习任务平均分配给各学习小组,原则上每个小组完成一项。

C.展现提升:各小组分头讨论,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探究,形成解答方案后在全班展示。

D.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别组展示情况,对本组以外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E.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即时点评,加深理解。

(二)“合作课堂”教学模式

1.预习。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初步确定学习策略。学生交流预习情况,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方法。

2.展示。学生通过自学或小组内合作学习,将学习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其教学步骤为:

(1)分组合作:教师将学习目标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分配到各小组,原则上每组都有一项具体的任务。小组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和分工。(2)精彩展示:各小组根据组内合作学习的情况,对本组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组内或对全班进行展示。展示的形式包括“说、谈、演、写、赛”等。

(3)评价反馈:学生和教师对各组的展示进行评价和反馈,包括点评、质疑、补充、提炼等。

(4)总结提升:教师和学生对各组展示的内容进行小结、汇总,形成共识,加深印象。

3.精讲点拨。

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给出搭桥性的帮助或解答,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精炼的讲解,归纳方法,提供规律。

4.当堂测评。

教师通过口头检查、书面检查或板书演示等方式,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

△南宁市隆安中学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三年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教学改革激活了学校的生命力,促进了教学管理;

教学改革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能力;

教学改革激发起学习兴趣,开启了学生的心智;

教学改革成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了教育质量。

△教学改革需要一种悲天悯人的精神;不能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学改革的成败。

(三)EEPO有效教育的教学模式

△提两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学生的水平上;

2.科学不等于复杂;教学改革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教学方法和评估办法尽量易于操作。

三、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有效课堂的三项指标

1.学习速度。

2.学习结果。

3.学习体验。

(二)有效课堂的三个要件

1.设计和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应该始终如一地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例如七年级语文《春》的一个教学片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个重点句。

教师:春天到了,小草长出来了。小草 怎么长出来的呢? 学生:钻出来……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教师:作者为什么用“偷偷地”这个词? 下面请大家分组讨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答案,经教师点拨、归纳后形成共识。)

教师:作者写小草从土里长出来,用了一个“钻”字。这个词用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明确重点词在句子表达中的意义,要求学生学习小草不怕困难、顽强进取的精神。)

【教学点评】该教学片段分析文章的重点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了解重点词在句子表达中的含义,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主要为了激活学习气氛,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进入学习状态。例如高中物理课《电场》的5分钟情境创设:

上课铃响了。教师拎着一个金丝鸟笼、一支电棒走进教室,打开多媒体,屏幕上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教师:假设你身处旷野中,天降暴雨,电闪雷鸣,有三个地方可以躲避(屏幕上出现一辆公交车、一棵大树、一间小屋),你躲到哪里最安全?

学生:小屋、汽车……(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小屋)

教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实验 ——

教师接通电源,用电棒敲打金丝笼,霎时电光四溅,笼里的小鸟却安然无恙。

教师:这根电棒的电压有220伏,足以击倒一个成年人,为什么笼中的小鸟却毫发无损?

(学生经过观察发现,鸟笼放置在木制的讲台上,与地面绝缘,电流无法对小鸟造成伤害。因而恍然大悟,只有躲进汽车才是最安全。)

【教学点评】作为课堂的“导入”部分,该教学片段采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模拟生活中的场景,使学生对电流和电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效地激发起学习的欲望。

(3)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范例】魏书生“六步教学法”

第一步:定向。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告诉学生,使之心中有数,方向明确。

第二步:自学。学生根据学习重点难点自学教材,独立思考,自己作答。

第三步:讨论。学生前后左右四人为一组共同讨论和研究在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寻求答案。

第四步:答疑。立足于学生自己解答疑难问题。

第五步:自测。学生根据定向提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自拟一组自测题,由全班同学回答,当堂评分,检查学习效果。

第六步:总结。每个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让他们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使获得的信息及时得到强化。

(三)有效课堂的三条“铁律”

铁律一:先学后教

1.当学生已经能够阅读教材和思考的时候,也就是进入“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学习阶段的时候,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

2.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而言,“先学”是立足于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后教”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现有发展区”是指儿童能独立地解决智力任务;“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成人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能够解决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智力任务。

3.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不论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学习阶段,也不论学生怎样的依靠教师,每个学生的学习都应该具有独立性。铁律二:先教后学

1.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就是学生还处在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的时候,必须先教后学,边教边学。

2.学生的学习具有依赖性。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需要不断培养才能形成。

3.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地学习。因此,教师要“授之于渔”,致力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陶行知: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铁律三:温故知新

1.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如果我们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情况进行教学。

2.新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没有旧知识作为依托的新知学习只能是机械的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

3.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苏霍姆林斯基语)

结束语:当我们走进教学改革领域,我们就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教师的职业,注定我们要穷尽毕生之力,在教学改革的路途中艰难跋涉。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不可能完美;教学更是一种技巧,技巧可以掌握、熟练、得心应手。教师只有通过教学研究,才能享受到职业生活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下载师范院校中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师范院校中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

    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这门课程,谈谈在“探索有效课堂”的教改之路上,自己应该怎么做。 课堂有效学习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学......

    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

    白云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 /陈小洪一、指导思想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

    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

    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河北省景县大冯学校刘素芬课改的春风,荡涤着一些旧有的语文课堂理念和课堂运作形式,呼唤着我们重新构建新的语文课堂。我校从杜郎口“10+35”模......

    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

    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 一、两种成功的教学模式: (一)三三六模式 1.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A.立体式的教学目标。 教师按照新课标三个维度的要求......

    论中小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论中小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导致这种教学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来说,现行教学模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无奈选择,是教师两难选择的结果,家庭高期待值也......

    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011年8月16日,德宏州委、州政府启动了德宏州教育教学改革,并将州民中、芒市中学、梁河一中、××一中等学校作为改革试点学校。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白涛教授的指导下,×......

    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推荐]

    中小学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 要想使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教师的自己应该积极的学习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接受新知识,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去不断的适应学生的特......

    地方师范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

    地方师范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 【摘要】 本文结合地方师范院校的基本特点,首先探讨了地方师范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与作用,其次分析了地方师范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