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
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本台消息:
2月17号,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县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记者出镜:微风吹拂,传递着春天的讯息,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备受关注的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在即。透过镜头,大家可以看到,参加会议的代表们正陆续步入会场,承载着全县人民的重托,共谋改革发展大计。
县会议中心礼堂内庄严肃穆,主席台中央国徽高悬,10面鲜艳的红旗分立两侧。主席台对面悬挂着巨幅标语“落实三项要求,明确四项任务,建设七大载体,为实现争先晋位富民强县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XXX、XXX、XXX、XXX、XXX、XXX、XXX、XX在主席台前排就坐。
县领导XXX、XXX、XXX、XX、XXX、XXX、XXX、列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县领导XXX、XXX,县总工会主席XXX及法检两院负责人和主席团其他成员也在主席台就坐。
会议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XXX主持。
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共有代表264名,出席开幕式的代表258名,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8时30分,XXX宣布大会开幕。
现场音XXX【我宣布,X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现在开幕。】
【现场音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县人民政府代县长XXX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现场音XXX【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报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2012年工作回顾;二是201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三是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在回顾2012年工作时,XXX说:
现场音XXX【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务实重干,奋发作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书写了新的篇章。】
XXX说指出,我县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好的趋势。
现场音XXX【初步预计,生产总值115亿元,增长10.7%;财政总收入3.6亿元,增长3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亿元,增长3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0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5918元,均增长1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亿元,增长16.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8亿元,贷款余额32亿元。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三化协调持续推进,各行各业都呈现出稳定、持续、向上的发展趋势。】
XXX强调,我县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好的态势。
现场音XXX【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连霍高速快速通道建成并投入使用,商登高速启动建设,阳新高速纳入规划,城区内“五纵五横”10条道路全面通车,连接东西、畅通南北的交通体系逐步形成。富士康集团、安踏集团、广硕集团、浩然集团等知名上市公司投资X县。资金、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保障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奋进的X县蓄势待发。】
XXX说,我县形象持续向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好的气势。
现场音XXX【大力实施城市净化、亮化、硬化、绿化和美化工程,在巩固省级园林城的基础上,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中原水城魅力彰显。人民群众勤奋、文明、好客,公职人员干事、干净、干练,全县上下激情满怀、昂扬向上,凝聚力、自信力进一步增强,思发展、谋发展、议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重信践诺、务实奋进的X
县形象逐步树立,广大客商纷纷来X投资兴业。】
XXX说,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历程很不平凡。一年来主要工作是:
一是突出战略谋划。按照县委战略部署,立足基本县情,遵循发展规律,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围绕“争先晋位、富民强县”这个目标,落实 “标准提升、工作提速、干部提神”三项要求,明确四项任务,抓好“新型城镇化、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四项重点工作,建设七个载体,明确了路径和抓手;二是突出“三新”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稳步实施;三是突出四项重点。强力推进开放招商,集聚发展正能量。强力推进产业集群,打开发展突破口。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新优势。强力推动城镇建设,树立发展新形象;四是突出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社会管理不断创新;五是突出自身建设。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着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
现场音XXX【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靠的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靠的是全县人民的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
民、知识分子、干部、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X县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谈到201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时,XXX说,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开局之年,是X县实现“争先晋位、富民强县”宏伟目标的“提升之年”,也是我县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场音XXX【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持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在加快信息化进程中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紧紧围绕“争先晋位、富民强县”目标,落实“标准提升、工作提速、干部提神”工作要求,明确“建设中原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制鞋产业基地、中原生态名城、和谐幸福X县”四项任务,持续抓好“新型城镇化、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四项重点工作,建设“七大载体”,推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迈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步伐。
现场音XXX【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XXX说,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以下几点:一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一个战略贯始终。三是一项重点带全局。四是一如既往重实干。五是一心一意为人民。
XXX强调,今年,我们要着力抓好“七大载体”建设: 一是着力抓好“百千万”工程和农业产业化集群载体建设,在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上提升水平。实施高标准良田“百千万”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三大工程;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农民合作社发展计划和土地流转三大计划。二是着力抓好产业集聚区载体建设,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提升水平。产业集聚区建设要有大提升。招商引资要有大突破。项目建设要有大进展。三是着力抓好中原生态名城载体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上提升水平。加大力度推进规划编制。加大力度推进城市建设。加大力度推进城市管理。加大力度推进生态建设。四是着力抓好新型农村社区载体建设,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提升水平。注重规划引领。突出重点带动。培育产业支撑。探索管理模式。五是着力抓好商务中心区载体建设,在推进现代服务业上提升水平。要完成规划编制。推进重大项目。发展壮大服务业。六是着力抓好社会管理创新载体建设,在推进和谐幸福XX上提升水平。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
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办好民生实事。七是着力抓好“三治三提”载体建设,在推进政府工作作风转变上提升水平。深化“三治三提”活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在谈到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时,XXX强调要为民谋事,思想上要贴近群众。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大决策依民而定、工作措施应民而生、冷暖安危唯民而系。要依法办事,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认真落实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和集体决策制度,确保政府各项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理性和实效性。要务实干事。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把心思放在务实上,把精力花在落实上,把时间用在办实事上。要干净做事。坚持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管事,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让人民信赖,让人民满意。
现场音XXX【各位代表:X县已进入大发展、快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发展新形势,面对人民新期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不负人民的重托和厚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共同创造X县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XXX向大会作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现场音XXX【各位代表:我受县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
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时,XXX说:
现场音XXX【2012年,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以服务发展为主题,以监督工作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依法履职,创新作为,积极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新一届人大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议大事,在落实县委决策部署上有新作为。围绕促进全县重点工作积极履职。围绕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积极履职。围绕县委交办工作积极履职。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促和谐,在促进民生改善上有新成果。推进了卫生和教育事业发展。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三是坚持强化监督促公正,在推动法制社会建设上有新成效。加强司法监督,努力维护公平正义。加强执法检查,努力促进依法行政。加强信访工作,努力促进社会稳定。四是坚持依法办事重实效,在决定重大事项上有新举措。强化民主决策,科学决定重大事项。严格组织程序,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认真组织指导,如期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五是坚持完善机制增活力,在发挥代表作用上有新亮点。联系实际,健全各项代表制度。多措并举,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注重实效,扎实办理代表议案建议。六是坚持转变作风树形象,在夯实履职基础上有新提升。抓学习,强化了思想建设。抓纪律,强化了作风建设。抓效率,强化了机关建设。
现场音XXX【各位代表,一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在工作中取得的这些成绩,靠的是县委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体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辛勤工作;靠的是“一府两院”的努力奋斗;靠的是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向各位代表、向关心和支持人大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谈到2013年的工作任务时,XXX说,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新形势、新任务,使我们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现场音XXX【新的一年里,县人大常委会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跟县委决策,紧扣政府重点工作,紧贴人民共同意愿,依法行使职权,务实重干,开拓进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XXX要求要以十八大精神为动力,在推动工作实践上求先行。要以推进发展为中心,在增强监督实效上求突破。要以强化服务为重点,在发挥代表作用上求实效。要以提升效能为目标,在自身建设上求创新。
现场音XXX【各位代表,同志们:凝心聚力绘宏图,高歌
猛进著华章。我县正处在一个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正站在一个干群思进、蓄势待发的新起点上,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本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的更优更快发展,早日建成美丽幸福的新X县而努力奋斗!】
会议听取了县人民法院院长XXX所作的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XXX所作的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会议书面听取了《X县2012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听取了《X县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听取了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
出席政协X县十一届二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县级离退休老干部、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第二篇:苏州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苏州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1月12日在苏州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市长阎立
一、200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实现了中华民族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见证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辉煌时刻,也遭受了低温冰雪灾害的严重袭击,感受了汶川强烈地震带来的巨大悲痛,并经受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这一年里,市政府在中共苏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奋发图强、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尤其是针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利影响逐步加深、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的情况,制定和采取促进经济增长、帮扶中小企业、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鼓励外贸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开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发展活动,保证了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68.9亿元,增长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80元,分别增长12.3%和11.5%。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落实鼓励政策,推动自主创新,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8%,我市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得分跃居全省第一。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正式成立,苏州高新区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全市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研发、检测和科技服务机构。我市创业投资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居全省首位,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增驰名商标37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保持全省第一;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引进国外智力项目25个、海外留学回国人员659名,获省资助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新成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个。工业经济平稳发展,总产值达到2.2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4%,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41%。我市通过创建国家质量兴市先进市验收。切实压缩落后产能,关闭小化工企业308家,淘汰水泥年生产能力190万吨,基本完成苏钢集团大型落后设备淘汰任务。服务业量质同步提升,增加值增长15.5%。江苏花桥国际商务城、城市中央商务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完善商业网络,改善消费环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1%。实施“北京看奥运、苏州品水韵”和“世博在上海、旅游到苏州”营销计划,开发旅游项目,发展乡村旅游,旅游总收入增长13.5%,环太湖旅游产业带品牌效应逐步凸显。中国国际旅游节、中国航海日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多项重要会展成效明显。物流业迅速发展,新增国家A级物流企业7家;苏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增长9.4%,集装箱运量达到255万标箱,增长34.5%,其中太仓港集装箱运量达到145.3万标箱,增长42.6%。金融运行稳健有序,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18%和17.9%,全年保费收入增长28%,经济与金融实现共赢。
--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改革城市管理体制,组建市市容市政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进一步集中。苏州市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苏州创元(集团)有限公司实现重组优化,排水管理领域事业转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完成一批国有投资主体和地方金融 1 机构增资扩股工作,融资能力得到增强。出台促进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措施,金融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4家企业首发上市,苏高新集团成功发行10亿元企业债券。实施民营经济新一轮腾飞计划,净增私营企业2万家、个体工商户2.7万户、注册资本635.3亿元,全省百强民营企业中苏州企业总数位居首位。注重提升市场能级,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中国常熟服装城、中国珍珠宝石城交易额保持全国领先。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285亿美元,其中出口1317亿美元,分别增长8%和10.7%,7个省级出口基地获得批准。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1.3亿美元,增长13.5%,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9.8亿美元,增长107.6%。太仓市被国家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命名为国内唯一的中德企业合作基地。新批中方境外投资额2.1亿美元,增长58.4%;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健康发展,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国家商务部确定的产业转移促进中心昆山基地挂牌运作。新增5个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和一批服务外包企业。苏州工业园区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次会议成功召开,中新生态科技城、生物纳米园等创新亮点加速涌现。苏州高新区建立报关报检中心,苏州科技城功能形态逐步完善。张家港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准,昆山出口加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试点进展顺利,吴中出口加工区启动区运作良好,太仓港区港联动、虚拟口岸新型快速通关和直通放行模式成效明显。我市与新西兰陶波市结为友好城市,友城总数达到38个,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苏州获得中国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与台湾地区的交往与合作更加深入,太仓、张家港、常熟三个港口成为首批对台直航港口。侨务工作成效明显,6家企业被评为全国明星侨资企业。利用内资规模扩大,引进内资项目注册资本增长35.9%。对口支援和南北挂钩合作力度加大,苏州宿迁工业园等共建园区初见成效。
--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城市现代化水平继续提升。以《苏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为统领,认真编制各类规划,做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市政交通规划、村镇规划和城市设计、规划研究“六位一体”。大力推进工程建设,增强城市承载能力。苏州火车站北站屋和高架匝道的地下结构全部完工,道路北延、河道整治、绿化景观等配套工程相继竣工。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进入车站基坑开挖和区间盾构掘进阶段;二号线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2个站点提前建成。京沪高速铁路苏州段和沪宁城际铁路苏州段征地拆迁任务全部完成,工程施工全面展开。沪苏浙高速公路苏州段、苏通大桥南连接线、318国道苏州段改建和苏虞张公路快速化改造等项目竣工通车,常熟至昆山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204国道苏州段改造有序推进。市区东南环立交完善、太湖东路东延等工程按期建成,北环快速路西延开工建设。平江、沧浪、金阊新城45项道路、河道工程全面完工。港口建设加快实施,建成8个码头泊位,太仓港三期工程4个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如期开工。完成了吴江市与吴中区自来水管网互联互通工程、西塘河自来水应急保供水源工程和7座城市中心区防洪枢纽工程。500千伏苏州西变电站至吴江输电工程投入运行。储油规模14万立方米的苏州通桥油库建成启用。全市竣工人防工程64.5万平方米,人防转民防、“两防一体化”工作扎实开展。“无线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信息化应用能力得到增强。完善数字地震台网,增设气象预警终端,自然灾害监测预报水平有所提高。推进城管职能向街道、社区下移,向新城区延伸,建立分级分片巡视制度,在城区主要道路和重点地区实行路长、段长和片长负责制,城管执法、市容管理、环卫保洁、市政养护的综合效应得到发挥。昆山市“数字城管”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验收。加强路面执勤和车辆疏导,有效维护了城市交通秩序。
--落实城乡统筹措施,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出台水稻价外补贴政策,扶持粮食生产,水稻总产量稳步增长,小麦、油菜单产创历史新高。加强粮 2 油储备,市场货源充足,价格保持平稳。建成一批上规模、高效益、多功能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超过35%。推行农业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总数达到1295个。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5.1%。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水稻种植机械化率比上年翻一番,张家港市成为江苏省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示范县(市)。全力防控动植物疫病,我市连续多年获得“疫情清净市”称号。深化农村改革,注重制度创新,苏州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大力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从“三大合作”组织获得直接收益24亿元,增长28%;农民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占到30%。农村集体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行政村年均集体收入达到339万元,增长12.3%。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工作,全市农村集体资产达到636亿元。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担保金额持续增加,挂牌开业农村小额贷款公司3家。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全市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0.8亿元,发放农业补贴3亿元。新增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26个,农村集中居住点规划基本编制完成。加快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覆盖面达到85.9%。农村区域供水入户率、卫生户厕普及率、行政村班车通达率、互联网接入率进一步提高。
--狠抓节能减排工作,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坚持把节约资源落实到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4.5%,我市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完善土地储备机制,推进节约集约用地,通过开展土地复垦整理新增耕地563公顷。推行节约用水,吴江市建成国家级节水型城市,市区建成省级节水型城市。实行节能项目评估审查,完成240家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淘汰落后用能设备1000台(套)。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现节能150万吨标准煤。新增通过IS014000认证的企业200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企业200家、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108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00家。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先后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我市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循环经济项目取得进展。健全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机制,完善供水应急响应体系,完成金墅港水源地生态清淤任务,积极打捞蓝藻,防控蓝藻暴发,保障了饮用水安全。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0座,敷设管网1057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60万吨,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对一批规划保留村庄的生活污水进行了有效治理。苏州福星、娄江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投运,除磷脱氮工艺改造工程抓紧建设。西太湖养殖围网全部拆除,东太湖、阳澄湖围网养殖面积一次性压缩到3000公顷和2133公顷。加大城区河道调水引流和清淤力度,疏浚整治村庄河道,水环境得到改善。实施“蓝天工程”,市区新增公交车尾气排放全部达到欧Ⅲ标准,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区由130平方公里扩大到180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28天,比上年增加2天。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扩建一期主体工程和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主体工程顺利建成,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投入运行。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处置方式积极推行。实施污染减排项目237个,削减化学需氧量2.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3.8万吨。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162家企业实施挂牌督办,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受到严肃查处。重点建设环太湖生态林、太湖湿地公园、三角咀生态公园、尹山湖环湖景观和山体复绿、道路绿化工程,农村新增林地绿地8707公顷,全市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0.3%;市区新增绿地485万平方米,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张家港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太仓市进入国家生态市行列,吴江市创建国家生态市通过验收,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成为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新增全国环境优美镇8个、省级生态村72个,常熟市蒋巷村、昆山市大唐村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生态村。
--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面总结了苏州3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获得优异成绩。全市小学、初中全部达到现代化学校办学标准,公办高中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办学标准。我市被列为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并成为全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市和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市。苏州国际教育园南区全面建成并实行属地化管理,进驻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的知名高校达到10所。改革课程和考试评价制度,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素质教育继续深化。评估通过四星级职业学校7所,三星级职业学校10所。注重社区教育,金阊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1.2%。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完成了一批世界文化遗产整治和维修工程,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苏州分中心成立并开展工作,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达到24个。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点1920处。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获得中华民族建筑事业杰出贡献奖。弹词《风雨黄昏》、《田阿桐》分获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节目奖和牡丹表演奖,《红蜻蜓》获全国少儿广播精品栏目一等奖。常熟市获得中国曲艺之乡称号。苏州美术馆新馆、文化馆新馆、名人馆和评弹学校新校如期开工,太湖文化论坛主会场加快建设,市工人文化宫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主体工程。新建市图书馆社区分馆5座、“农家书屋”495家、“职工书屋”80家。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新吴门画派作品展取得成功。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达到98%。新一轮《苏州市志》抓紧编纂。9座综合档案馆分别晋升国家一级、二级标准,我市建成全国首个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吴中年鉴》获得全国年鉴编纂一等奖。!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成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强化国防教育,支持驻苏部队建设,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切实保护少数民族同胞合法权益,民族团结不断加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道观玉皇宫竣工落成,寒山寺大钟、大碑记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市中医医院迁建工程进展顺利,城区新建6个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社区居民常用药品政府补贴,减轻市民药费负担2亿元,受惠群众1500万人次。新一轮市属医院管办分离改革开始实施。健康城市建设成效显著,苏州市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杰出健康城市奖,常熟市、太仓市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健康城市优秀实践奖,张家港港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国际卫生港口。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出生缺陷社会化干预工程成效明显,吴江市建成首个国家人口文化基地。与苏北五市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双向合作协议,生育秩序更趋规范。兑现企业退休人员计划生育一次性奖励政策,发放奖励金5.3亿元。圆满完成北京奥运火炬苏州境内传递活动,苏州籍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得2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参赛人数、参赛项目、参赛成绩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市第十二届体育运动会胜利举行,国际男子手球精英赛、全国羽毛球锦标赛等重大赛事成功承办。
--切实抓好民生工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强税收征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继续增加。新增劳动力就业岗位26.7万个,提供公益性岗位8250个,帮助3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免费培训城乡劳动者40万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扶持自主创业,市区评估认定16家市民创业孵化基地。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均比上年净增30万人,基金征缴率均超过99%。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5%,农村老年居民享受基本养老待遇或养老补贴的覆盖面达到98%。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278元,比上年增加60元,人口覆盖率达到97.2%,100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完善困难人群医疗救助办法,发放医疗救助金1.2亿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提高30元,发放低保金1.5亿元。积极采取临时救助措施,发放困难对象临时生活救助金2593万元。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由1132元增加 4 到1262元。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职工工资稳步增加。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深入实施,我市妇女儿童工作主要目标监测综合评价保持全省第一,镇湖刺绣协会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新建街道(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4个,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546个,新增养老床位2134张,沧浪区“虚拟养老院”等多种养老模式得到推广。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实现全覆盖,残疾人康复中心如期建成,为无固定收入和固定收入低于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重度残疾人员发放生活救助金2700万元。全市新建经济适用房4658套,新增廉租住房1226套。综合整治市区街巷200条、老住宅小区8个,解危修缮危旧住房16.4万平方米。新增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38万人,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62亿元。市区新增公交车432辆,新辟公交线路31条,开辟了1号公交快线,建成公交换乘中心1个,月票适用范围扩大到全部线路。加强价格监管,落实物价调控目标责任制,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建立生活困难群众物价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全市发放物价补贴4000万元。创建消费放心城市成绩突出,我市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唯一的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先进市。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切实保障市民饮食、用药安全,成功应对“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刺五加注射液”等突发事件,张家港市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市)验收。全力以赴支援汶川地区抗震救灾,累计派出救援人员1182名,接收灾区学生1915名,救治灾区伤员104名,突击完成160万平方米活动板房材料生产、运输任务,建成过渡安置房4.3万平方米;积极开展对口援建,已有36个项目开工建设;募集救灾款物10.3亿元,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市红十字会被中国红十字会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政府为民服务和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强化。法治苏州建设扎实推进,昆山、太仓、张家港市成为首批省级创建法治县(市、区)工作先进单位。“五五”普法深入开展,吴江市被确定为全国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取得成效,在全国地级市中成立了首个法律援助基金会。以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五连冠”为目标,以做好奥运安保和维护社会稳定为主线,完善大调解机制,构建大防控体系,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加大值班、值勤、巡逻、出警力度,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和抢劫、抢夺、入室盗窃等侵财犯罪,严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确保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的社会稳定,有效维护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强化应急管理,建立工作网络,编制和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宣传和救援演练,构建社会联动机制,成功应对和处置了自然灾害、灾难事故、公共卫生、经济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突发事件。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强化领导接访、联合接访、律师接访和信息报送、信访督察制度,认真做好市、县级市(区)、镇(街道)三级大接访工作,采取各项稳控措施,一批重点疑难信访问题得到解决。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百日督察”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全市挂牌整改各类重大隐患687个,投入整改资金8亿元,有效预防和控制了重大事故发生,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稳步下降。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居民自治继续深化。全面实行村民自治,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吴江市龙降桥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地方立法质量逐步提高,全年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2件,颁布政府规章5件。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认真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全面推进,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得到加强。注重公务员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全市举办各类培训班944期,参训人次超过10.9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机关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及土地资产相关政策文件的清理工作全面完成。增强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市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及时受理各类服务需求,群众满意率超过99%。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建苏州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排查防控廉政风险,推行政务公开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建立执法监督协作机制,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加强对预算执行、公共 5 工程、区域环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的审计,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审计职能得到强化。市政府认真执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坚持重大事项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市政协通报制度,注重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参政议政作用,办复人大议案1件、代表建议168件、政协提案311件,代表、委员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分别达到99.4%和100%。
各位代表,2008年,经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苏州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人民团体,向驻苏解放军、武警和消防官兵,向国家和省驻苏单位,向参与、支持和关心苏州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政府工作与人民期待相比仍有差距:受国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影响,一些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外贸进出口增速出现较大回落,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财政减收因素明显增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不够强,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社会管理相对薄弱,改善民生任务艰巨;政府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有待提高,公务员为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9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可能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从国际看,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正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快传导。目前,不仅这场危机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其严重后果将进一步显现。从国内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特别是外部需求减少、市场信心不足、企业经营困难、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加大。苏州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碰到问题更早,挑战更为严峻。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内需,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增长的内在条件并没有改变;金融危机后,世界范围内可能产生新一轮产业布局的大调整和资本的大转移,有利于苏州这样投资环境较优、经济发展较好、对外开放度较高的地区承接国际先进产业和吸引高端科技人才,为本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苏州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具有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抵御外部冲击、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相对更强。尤其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成为我们应对挑战、抢抓机遇、率先发展的“三大法宝”。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发展信心,树立必胜信念,同时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问题分析得更透彻一些,把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共同破解难题、谋求发展、奋勇前进。
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化解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主动适应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变化,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市的目标,着力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着力 6 实施富民工程和改善民生,着力提高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保持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全国、全省领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不高于上年水平,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4.5%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4%和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超过86。
我们要把保增长、保民生,扩大内需、扩大开放,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总要求、总任务,着重在以下八个方面下功夫、抓落实。
(一)扩大有效需求,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投资增长。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事关民生、事关长远、拉动作用强的基础设施项目,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力争总投资2670亿元的163项重大项目年内完成投资超过600亿元。加强项目储备,做好前期工作,逐步滚动实施,增强发展后劲。争取国家和省项目支持资金及时到位,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广泛参与民生工程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一着不让抓好招商引资,注重择商选资,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入新一代电子信息、装备机械、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大力引进物流、研发、软件、金融和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项目,提高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利用外资中的比重,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引入创业投资基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落实促进住房消费的各项政策,根据实际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做大做强投融资主体,落实金融支持措施,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
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增长。把增加消费与调节收入分配结合起来,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与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提高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支出预期,确保即期消费较快增长。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社区商业,改造提升城市商圈,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构建畅通便捷的商业网络。健全社会价格监督网络,加强价格监管与服务,开展消费放心城市新一轮创建工作,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为拉动消费创造有利条件。实施旅游业全面提升行动计划,提高苏州旅游的个性化、精品化、国际化程度。围绕对接上海世博会,主动融入“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积极推介旅游产品,继续扩大旅游消费。
优化出口结构,保持出口增长。落实鼓励政策,打造国际品牌,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突出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发挥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出口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一批出口产业集群。实行区港联动,提升口岸功能。推动出口区域多元化,增加对东盟、中东、南美、非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我市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设立境外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和高科技研发企业,并购国外知名品牌、优质资产及营销网络,拓展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领域,深度开发国际市场。
(二)调整优化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按照调优、调高、调轻的要求,努力促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发展装备制造、光电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重点项目实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产品换代。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成长性强、发展前景好的地标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坚持品牌带动,新增一批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争创国家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坚决制止新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压缩落后产能,实施太湖流域Z-业企业污染专项整治。加强能源储运,完善电力设施,切实保障供给。
推动服务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壮大现代物流、服务外包、商务会展和金融业。争取设立太仓港保税物流中心、吴江出口加工区B型保税仓库,抓紧建设扬子江冶金物流中心和吴中出口加工区二期项目,新增一批国家A级物流企业。发挥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力争苏州进入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行列、江苏花桥国际商务城成为国家级金融服务外包示范区。引导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争取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苏州软件园培训中心成为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注重完善会展功能,打造会展知名品牌。设立市金融改革及创业发展资金,引进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构建金融集聚区。加快服务业载体建设,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研发机构,支持企业设立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发挥亚太经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纪念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15周年和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为契机,争取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进入首批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试点行列。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增加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开展未上市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股权交易代办系统试点。完善人才政策,设立人才引进和培育资金,深入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携带项目和善于组织成果转化的科技企业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海外留学人员,形成一批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优化整合国有资产,增强保值增值能力。加强产权交易机构建设,完善统一联合的交易平台。推动企业上市、发行债券,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密切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帮助担保机构做大做强,增强再担保功能,探索建立全市联保机制。
(三)注重统筹协调,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健全城乡规划体制,加大城乡统筹力度。遵循保护资源、集约发展的原则,编制和完善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落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苏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制定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和重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好城市设计和规划研究工作。加强规划管理,8 构建城乡一体、分工协作、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严格规划执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法定性。
优化农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高效设施和生态循环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加销一体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行清洁生产、健康养殖,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强化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储备体系,保障市场供应。深化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持股、入社比例,增加农民收益。探索建立宅基地置换机制和土地资源增值收益共享机制,鼓励农户将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扩大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探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抵押信贷业务,拓宽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完善农业担保机制。帮助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民身份转换。鼓励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年收入增长10%以上。大幅度增加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和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购买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探索建立永久性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坚持典型引路,高水准建设新农村示范村。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全力推进苏州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完成北站屋主体工程,完善配套道路。加快轨道交通一号线施工,做好二号线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抓紧建设京沪高速铁路苏州段和沪宁城际铁路苏州段。建成常熟至昆山高速公路和苏州绕城高速公路至无锡环太湖公路连接线,建设锡张高速公路苏州段,改造338省道鹿苑至高峰段、224省道周市至任阳段、230省道吴江北段。继续加强农村公路、桥梁的建设和改造。实施市区北环快速路延伸工程,改造一批城市道路。以太仓港三期工程为重点,加快港口泊位建设。推进张家港复线船闸工程。建成苏州综合客运枢纽汽车站,重建苏州汽车客运北站。优化公交线网,推行公交智能化管理,市区新建换乘中心3个,新增、更新公交车400辆。增建农村客运站、候车亭,改善出行条件。新增人防工程50万平方米。迁建苏州军供站。整治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出入口市容环境,继续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加强对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地下管线的日常管护,查处车辆抛撒、偷倒垃圾、违法建设、乱涂乱贴以及不按规定停放车辆等行为,努力创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
(四)着眼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采取扎实措施,严格防污治污。加强水污染防治,深化水源地环境治理,更加重视蓝藻监测预警和防控,确保饮用水安全。推进东太湖、阳澄湖和长江入江支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海洋泾引排工程,做好七浦塘、北河泾、永昌泾整治拓浚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组织实施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苏州项目。加快自来水厂提标改造,迁建横山水厂,扩建苏州高新区第二水厂。推进苏州福星、娄江、城东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实施污泥集中处置试点工程。建成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沿太湖、阳澄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力争达到50%,其他地区达到30%。开展排污权交易和有偿使用试点,适时调整污水处理费收取标准。完成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扩建一期工程和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集中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扩大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区,加快淘汰尾气排放低于欧Ⅲ标准的公交车。完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统计、监督、考核体系,建设减排项目,加强环境执法和污染源在线 9 监控,确保达标排放。深入开展环保挂牌督办、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城区餐饮业环保示范街创建等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热点、难点环境问题。推进“数字环保”,努力实现环境管理电子化、环境资源信息化、环境监察规范化。
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提升区域生态承载力。新建全国环境优美镇3个、省级生态村40个、绿色社区50个、绿色学校60所,苏州市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标准。实施三角咀生态公园二期、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三期、胥江河与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景观等绿化工程,及时推进苏州火车站地区和平江、沧浪、金阊新城的配套绿化,市区新增绿地500公顷。建成太湖湿地公园,建设太湖、阳澄湖、长江生态林和村庄绿化等工程,实施宕口复绿整治,农村新增林地绿地8000公顷,陆地森林覆盖率提高1.6个百分点。
高效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建设用地优先供应重点工程、实事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建立基本农田长效保护机制,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严格保护风景名胜、生态林地和山体资源。加强能源计量,对年综合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投资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对162家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对1800台(套)用能设备实行节能监测。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重点节能项目100项,实现节能150万吨标准煤。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新增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清洁生产审验合格企业以及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推行农业节水灌溉、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鼓励循环用水、中水回用。实施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推广使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五)繁荣文教事业,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品位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深化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段教育协调发展。开展幼儿教育现代化区域评估,各县级市、区范围内省、市优质幼儿园比例达到80%,农村公办幼儿园及办学点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迁建市实验小学和盲聋学校。抓紧建设苏州国际教育园北区。支持在苏高校发展,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创建省级以上高水平示范学校3所、省三星级以上中职学校3所、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3个。发展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新增2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每个县级市、区建立一所现代化老年大学。构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教育信息化。
建设文化苏州,打造文化名城。建成苏州美术馆新馆、文化馆新馆、名人馆的主体建筑以及平江区、沧浪区图书馆,建设苏州档案馆新馆和吴中区文体中心,完成苏州评弹学校迁建任务。所有镇、街道文化站和80%的行政村、社区综合文体活动设施达到规定标准,在每个行政村设立农家书屋。抓好新编昆剧《玉簪记》、滑稽戏《枕河人家》的演出推广和《海青天》等剧目书目的创作。确保太湖文化论坛首届年会圆满成功,办好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和第四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加强对古典园林的修复和动态监管,修缮维护泰伯庙、昆剧传习所旧址等古建筑。积极参与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切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文化典籍。认真编纂新一轮《苏州市志》。
(六)实施富民工程,千方百计改善人民生活
促进充分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将公益性岗位补贴扩大到农村居民。努力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公益性岗位8000个,帮助3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90%的社区建成充分就业社区,80%的行政村建成充分就业村。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对城镇零就业家庭实行动态清零,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培训城乡劳动者25万人,培训及鉴定高技能人才6000人。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抓好退役军人就业培训。继续开展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免费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的扶持力度。发展民营经济,支持创业致富。自主创业的被征地农民享受失业职工创业扶持政策。放宽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提高贷款额度。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开展企业工资支付执法检查,努力保证按时足额发放。
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均超过98.5%,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巩固在99%以上;农村劳动力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农村老年居民养老补贴覆盖率分别超过97%和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300元以上。研究制定断保人员续保办法。加快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适时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缩小城乡救助标准差距。启动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鼓励慈善捐助,做好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工作。实行政策扶持,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完善街道(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功能。落实残疾人就业保护政策,支持残疾人创业,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争创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加强住房保障,努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25万平方米,组织供应廉租住房560套;对申请实物配租的低保家庭做到应保尽保,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对市区180条以上街巷和100万平方米以上老住宅小区进行综合整治,解危修缮危旧住房10万平方米。
发展卫生、体育事业,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加强食品药品检测,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和远程动态电子监控,保障市民饮食用药安全。基本完成市中医医院迁建工程,筹建市公共医疗中心,推进吴中人民医院、苏州高新区明基医院改造和建设,开工建设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平江分院,做好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院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优化社区卫生服务,创建省、市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推行双向转诊。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开展第二轮老年居民免费健康体检,继续办好社区居民常用药品政府补贴和家庭健康护理等惠民事项,启动母婴阳光工程,实施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工程,为18周岁以下的听障人群免费配发助听器。抓好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工作,提高市民健康素养。发展红十字人道事业,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网络,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异地协作管理,争创全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实施人口出生缺陷干预新三年行动计划,构建0~3岁婴幼儿优育早教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加强人口发展研究,探索构建城乡一体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机制。建成市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充分利用城乡体育健身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备战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和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办好重大体育赛事。
(七)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扩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 11 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实践,倡导苏州城市精神,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继续争创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镇村,着力推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阶层的文明创建。开展优秀舞台艺术和数字电影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企业以及“欢乐社区行”等系列公益文化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好校外实践基地和社区公益性活动阵地。注重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加强理论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抓好江苏省诚信建设试点工作,提高政府公信力,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打造诚信苏州。继续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深入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保持妇女儿童工作全省领先地位。
推进依法治市,扩大人民民主。加强基层法治创建工作,积极争创法治县(市、区),加快建设法治苏州。开展“五五”普法,增强法治观念,培育法治文化。注重发挥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支持发展律师业、公证业。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社会公示、专家咨询、听证、合法性审查和集体决策等制度,在起草地方性法规、制定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提升村民自治水平,争创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市、区)。优化公共治理结构,有序发展民间组织,逐步实现政府、企业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
建设平安苏州,确保社会安定和谐。落实维护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加强信息收集和研判,推进巡防机制建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警惕和防范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宁。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和扫黑除恶等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行为。做好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认真抓好信访工作,创新方式方法,严格执行督查制度,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信访问题。加强人民调解,调处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完善隐患自查自纠制度,继续挂牌整改重大隐患,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专项整治,积极探索中小企业安全监管新途径,严厉惩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严肃追究安全事故责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构建政府领导、部门监管、单位负责、群众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预防预警、应对处置和应急保障三大体系,有效防控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化解各类公共危机。毫不松懈地抓好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健全国防动员体制,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高标准建好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应急分队。
(八)强化政府自身建设,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
严格依法行政,切实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重点研究、起草和制定社会管理、民生保障、节约型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加强立法评估,科学评价立法效果。认真执行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和定期清理、定期通报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针对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开展执法检查,推行行政处罚网上公开,努力做到公正、高效、廉洁执法。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监督,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的意见,不断改进政府工作。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规范、协调、高效运转。按照上级部署,实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改进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实现长效动态管理和实名制管理。继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改革与发展行业协会,做好部分政府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政府购买行业协会服务等工作。强化政务督查和效能监察,推行以绩效为导向的政府工作目标管理。抓住我市开展国家电子政务试点的机遇,深化应用、强化共享,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准。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和管理,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加大为基层和企业服务的力度,团结一致共克时艰。把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做到早到位、早见效。建立健全为企业服务的机制,帮助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合力攻坚,破解难题。认真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坚决查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制,改进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许可职能归并率、项目到位率、人员到位率、审批授权率;构建覆盖全市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和各职能部门的审批网络,优化“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扩大市便民服务中心覆盖范围,及时为群众提供便捷贴心服务。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使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群众意愿。
坚持反腐倡廉,建设勤俭廉洁、公开透明的政府。以排查廉政风险、健全防控机制为着力点,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切实纠正损害人民利益的不正之风。严格规范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国库支付、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交易等行为。加强行政监督,重点督查财政资金使用、公共工程、实事项目、抗震救灾款物及援建工程建设等情况。牢固树立艰苦奋斗、过紧日子的思想,杜绝铺张浪费,防范奢侈之风。节约政府开支,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做到公务购车用车、会议、公务接待和机关工作人员出国出境经费支出零增长,将有限的财力更多地投向社会民生事业。强化对政府性资金和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推进联网审计、绩效审计,扩大审计结果公告范围,落实审计整改措施。深化政务公开,改进和加强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深入开展纳税人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
各位代表,今年的任务异常艰巨,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苏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同心同德、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巩固和扩大小康社会建设成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18
县十四届人大二次 会 议 文 件(18)
关于光山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年1月17日在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汪锋普
各位代表: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光山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级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结合我县经济发展实际,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大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财政在服务政府、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推动完善监督职能等方面的作用,充分体现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全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运行平稳,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2017年预算收支情况
2作开展融资担保,全年为65家域内企业(合作社)提供融资担保30645万元;融资办已成立扶贫互助社试点15个,投入资金500万元,用于解决我县贫困群众贷款难、担保难、发展难的问题。同时,落实农村危房改造资金4882.7万元、异地扶贫搬迁工程中央基建资金414.7万元,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年教育支出11035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26.9%。严格按照 “专户管理、分账核算、集中支付、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的原则,发放“两免一补”资金8432万元,资助学生13117人次;发放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生活补贴1480万元;发放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资金5094.6万元;落实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及校舍安全工程资金2803.9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中小学校舍及其附属设施;加快“全面改薄”工作进度,统筹安排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3539万元,优先解决最贫困地区、最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分两批安排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资金1530万元,用于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落实2017现代化教育推进工程1760万元,保障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支持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全年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045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12.3%。认真贯彻落实再就业政策,共争取省市专项补助1511万元,弥补县本级财力的不足,确保再就业工作稳健运行。全年共缴入社保基金专户115585万元,为各项社保事业的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认真完成城乡低保资金发放工作,筹集发放城市低保资金596.6万元,农村低保资金3905.9万元,惠及2122名城市低保对象、23022名农村低保对象;加大五保供养及核查力度,对全县五保对象进行入户核查,确认我县现有五保户集中供养对象833人,分散供养对象8932人,落实专项资金4105.4万元;认真做好抚恤救济工作,落实抚恤资金3468.2万元,筹集拨付救灾资金365.5万元,发放孤儿补助资金160万元;筹集发放企业军转干部基本生活费105.9万元。积极开展道路救助工作,全年完成社会救助19例,救助18人,拨付资金35.9万元,完成一次性救助1例,救助1人,拨付资金1万元。
——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年医疗卫生支出5489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13.4%。以深化医改为重点,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拨付专项资金400万元,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改资金保障工作,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2635万元,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326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资金537万元;积极推行城乡医疗救助机制,争取省市专项补助资金645万元,安排县级配套资金20万元,扩大救助范围,增加救助病种。
——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基建投资9421万元,全年从土地出让金收入中计提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1796.7万元,争
6有企业基本情况,针对县属国有企业集资情况,稳妥制定工作方案,有序化解风险;严格按照《河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做好全县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依法依规对房屋出租、房地产出售、公务改革等按程序进行审批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年实现国有资产处置、出租收入961万元,按照《预算法》要求,已全额缴入国库,纳入预算统一管理。
——推进非税收入管理。全年县本级财政专户管理单位135个,单位入户率达到100%,财政专户集中收入7956万元,拨付7464万元。积极贯彻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清理规范收费行为,取缔违规设立的收费基金项目,取消票据工本费,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征管机制,提高非税管理水平。
——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财政集中支付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支付中心全年共收到用款计划481012万元,较上年增长11.1%,实行国库集中支付366863万元,较上年增加2.3%。单位实际支付与下达的用款额度相比,节约额度114150万元,控支率23.7%。同时,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健全管理制度,保障资金支付安全,提高资金支付效率。
——强化综合治税管理。严格按照《信阳市税收保障办法》的要求,充分发挥财税部门的主体和纽带作用,积极配合,共建涉税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强化责任、细化管理、依法行政、从严执法,切实加强综合治税工作。
——强化财政监督检查。按照财政监督职责,对县级配套资金、会计信息质量、非税收入收缴工作、涉农资金等开展专项检查,对全县乡镇财政资金加强了监督检查和考评,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资金使用,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问题整改。
各位代表,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的决策部署,依法加强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机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财政改革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财政收入增速回落,财政支出刚性增长,收支矛盾突出,人均收支水平偏低;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资金统筹整合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需继续提高;财政重点改革推进力度需要持续加大;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仍然相对薄弱;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财政管理和监督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深化改革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县实现脱贫摘帽的决胜之年。编制好2018年预算,对于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维护全县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8年县级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
10资金,落实相关支持政策,继续支持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健全就业创业政策,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支持高校毕业生等就业群体尽快实现就业;加强就业补助资金监管,建立就业专项资金跟踪问效和绩效评价机制。
——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实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支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发挥医疗保险基金控费作用,配合完善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改革。
——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鼓励支持农民进城购房;大力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消化库存商品住房;加强实物形态管理,提高公共租赁住房使用效益。
(二)2018年财政收支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
按照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核定我县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952万元,预期增长目标为9%,这一目标是指导性目标,这一增幅充分考虑了经济发展和减税降费因素,是积极稳妥的。主要收入项目安排情况是:
(1)税收收入安排41810万元,较上年增长13.5%。其中:地税部门负责征收的税收收入20426万元,较上年增长13%;国税部门负责征收的税收收入21384万元,较上年增长14%。
(2)非税收入安排14142万元,较上年下降2.5%。
按照《预算法》的要求,地方应将上级财政的各项补助收入全额编入本级预算,进一步提高财政预算编报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截止目前,省市提前告知转移支付指标尚未下达,按2016年底告知数预计我县本年转移支付指标183316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72746万元,预计返还性收入10570万元),调入资金5000万元,经测算,预计上解10300万元。按照收入安排和现行的财政体制算账,今年全县财政预算收入为233968万元,根据“量入为出”和“厉行节约”的原则,今年全县财政预算支出安排233968万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可支配财力支出160995万元,较上年增长13.6%(按可比口径计算)。主要支出科目安排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732万元,比上年预算(可比口径,下同)减少25.3%;
(2)国防支出585万元,比上年增长97.1%;(3)公共安全支出11491万元,比上年增长33.7%;(4)教育支出65435万元,比上年减少12.4%;(5)科学技术支出981万元,比上年增长9.7%;(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38万元,比上年增长2.5%;(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3862万元,比上年增长257.1%;
(8)医疗卫生支出46142万元,比上年增长27.4%;(9)节能环保支出1576万元,比上年增长9.8%;(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805万元,比上年增长
314预算执行中除救灾等应急支出以及新批准的重大事项外,原则上不再追加预算。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压缩会议费等非急需、非刚性支出。
——加大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力度。认真落实《河南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实施办法》,按照渠道不变,用好授权、精准使用,提高效益的原则,以摘帽消号为目标,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帮扶投入扶贫开发。认真落实《河南省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统一归集,归口管理,集中支付、专项核算的资金管理模式,真正建立起“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
——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严格落实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政策,结余资金以及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要按规定全部收回财政统筹使用,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运转类支出一般不办理结转,结转两年以内的财政资金可根据实际情况比照上述规定收回财政统筹使用,加快安排使用收回的存量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避免形成“二次”沉淀。按照财政政策取向,合理确定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算周转金规模。
——强化预算绩效监督管理。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逐步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预算资金,推动预算全过程绩效管理。加快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安排机制,强化支出的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加强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认真研究省财政厅建立的县级财政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争取资金奖励,做到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法和国务院、省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强化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将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债务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妥善处理存量政府债务,按时完成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工作。加快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完善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提高对债务管理的认识,严格落实要求,切实规范管理。
——推进综合治税工作。加强收入预算执行分析研判,及时有效应对。深入推进综合治税工作,促进依法征管、应收尽收。同时,坚决防止和纠正收取“过头税”以及采取“空转”方式虚增财政收入的行为。将把收入质量作为重点检查事项,坚决查处违法违规问题,维护财经秩序。
——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预算法》、《政府采购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嵌入预算执行流程、覆盖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管机制。加强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不断适应会计管理新要求,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促进财政管理严谨有序、规范高效开展。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的财政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认真落实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依法监督和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
718-
第四篇:第十四届长春电影节开幕
第十四届长春电影节开幕
第十四?弥泄?长春电影节于9月1日―8日举行,本届电影节聚焦“青年”,不仅在主竞赛单元偏重鼓励青年电影人的创作,同时在电影的展映单元也着重介绍当下青年电影作品,并在电影节期间开启青年电影人“金鹿计划”。
本届“金鹿奖”评委会成员共计7人。评委会主席由导演霍建起担任。评委由香港导演李力持,编剧刘毅,演员、青年导演苏有朋,作曲家舒楠,摄影师孙明,演员张雨绮等6人担任。
今年的金鹿奖共设置了最佳故事片奖、最佳青年导演奖、最佳青年编剧奖、最佳青年男主角奖、最佳青年女主角奖、最佳青年男配角奖、最佳青年女配角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和最佳处女作奖共10个奖项。
本届电影节活动共设计安排电影评奖、电影展映、电影论坛、电影市场、群众电影文化活动和开幕式及闭幕式六大单元、十项主体活动。其中,在电影展映单元方面,本届电影节设计了影院展映、居家观影、公益放映和惠民文化消费观影四项内容。在影院展映方面,遴选200余部精品佳作,无论是影片规模还是展映时间都超过往届。
第五篇: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的讲话
政协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大家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汇聚一堂,共商全市发展大计,这对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全市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代表中共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这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及与会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
过去的一年,是全市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市人民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境环境兴市、诚信建市、开放活市、法德治市”战略,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取得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绩。全市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城乡面貌展示新形象,人民生活有了新改善。全市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完成财政收入*.*亿元,增长**.*%,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增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增长**%。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我市政协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一年来,市政协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团结奋进,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服务中心、促进发展取得新的成效,调查视察工作跃上新的台阶,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为全市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新贡献。市委充分肯定市政协和全体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所做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向全体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各政协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全面实现第十个五年计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环境兴市、诚信建市、开放活市、法德治市”战略,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一年。本次“两会”将确定今年我市经济社本资料权属转载网络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转载网络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是全市人民的共同责任,必须聚万众之心,纳各方之策,举全市之力,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各方面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市委希望全市各政协组织和全体政协委员,切实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中心,牢牢把握主题,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明确任务,坚定信心,发挥优势,团结奋进,努力把我市政协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全市三个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此,我代表中共市委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发挥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优势,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协。建设学习型政协,既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政协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市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和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也将不断出现。各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有效履行职责,必须加强学习,加快知识的更新和储备。希望各政协组织和各位委员、各位同志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学习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有关论述,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学习经济、科技、法律、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和自身素质。同时,要改进学习方法,创新学习形式,把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使我市各政协组织真正成为学习型政协。
第二,发挥视野开阔、思路宽广的优势,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言献策。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十六大的战略部署,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紧密结合实际,从三个方面对加强我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大任务。市政协联系面广,人才荟萃,视野开阔,是推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力量。希望市政协充分调动各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服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内容,为市委更好地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始终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想办法、出主意、献良策,共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我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三,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为加快发展献计出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政协汇聚了社会各界的优秀代表,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特点,堪称“人才库”、“智囊团”。希望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切实把发展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改善发展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发展速度开展工作,使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广大委员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要选择一些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人民群众普遍关注,政协有条件做的课题开展专题调研视察,着力在求真、求实、求精、管用上下功夫,提出解决问题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联谊交友和招商引资力度,为推动我市对外开放和实施“项目强市”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优势,为构建“和谐”贡献力量。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党完成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市委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的任务。并指出建设“和谐”,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使我们的政策和各项工作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不断调动全市上下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联系各界,深谙人心民意,是市委、市政府密切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团结、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重要助手。希望各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力引导到建设和发展上来,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上来;要充分发挥界别组织和委员的特殊影响作用,积极协助市委和市政府做本资料权属转载网络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转载网络好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的工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积极维护我市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第五,发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优势,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搞好自身建设,是政协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市政协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和工作传统,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委希望各政协组织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认真学习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带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实效;要根据人民政协的性质、作用和特点,着眼于大统一、大团结,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调查研究,推进作风建设,争取新的更大作为;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参政议政的范围和渠道、民主监督的机制和途径,进一步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人民政协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善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推动政协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政协在我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党组织要从提高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政协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政协工作(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重要作用。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我们的目标是宏伟的,我们的使命是崇高而神圣的。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务求必胜的坚定信心,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在此,我代表中共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向各位委员、各位同志致以新春的祝愿,祝大家新春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