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是一场华美的邂逅
坚持是一场华美的邂逅
军训或许就如同一场登山旅行,过程虽然艰苦,汗水伴随一路。但坚持下去登到山顶,便会邂逅别样的风景。--题记
结束了四天的军训生活后,身体疲惫却心潮澎湃。或许是喜欢冒险热爱挑战的性格使然。越是艰辛的事情就越想要坚持。
孟子云:“天降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话虽是老生常谈,但很有道理。在军训中面对不同的考验,都给予我很多收获。烈日炎炎下,长时间的军姿站立让我明白坚持的内涵,也给了我金石般的顽强意志;持续的稍息,停止间转法,齐步走训练,让身穿军训服的我们汗流不止,但湿透的短袖,落在地上的汗滴,却彰显了每一个不屈服,不放弃学生的精神品质。
军训固然很苦,但也让我们逐渐邂逅发现了不同的自己。烈日下的坚持,寒风冷雨中的站立,让我看到自己坚持的一面;绷直的双腿,挺直的后背,也让我看到自己自律的一面。所以军训坚持下去,不仅仅是会让我变得更坚强,更懂事,更多的是邂逅到不同的自己。
西方先哲曾说过,要想体味葡萄的不同滋味,总要先坚持品尝下去。而此时军训就是我们要品尝的那一粒表面苦涩,但其实甘味无穷的葡萄。试想若轻言放弃而错过这一美妙滋味,我们不会觉得遗憾吗?
坚持是每个人都应从军训中学到的品质,也是我们未来走向人生道路的必备的品质,期待接下来的军训生活。虽然不能成为军人,但也希望拥有一点军人的素质。
军训的道路上,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攀登者,普通平凡,但我希望通过坚持,可以让我在这条路上看到别样的自己,也邂逅到别样美丽的人生风景!
第二篇:新生军训心得体会:坚持是一场华美的邂逅
军训的道路上,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攀登者,普通平凡,但我希望通过坚持,可以让我在这条路上看到别样的自己,也邂逅到别样美丽的人生风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新生军训心得体会的内容吧~ 军训或许就如同一场登山旅行,过程虽然艰苦,汗水伴随一路,大学新生军训心得体会:坚持是一场华美的邂逅。但坚持下去登到山顶,便会邂逅别样的风景。
结束一天的军训生活后,身体疲惫却心潮澎湃。或许是喜欢冒险热爱挑战的性格使然。越是艰辛的事情就越想要坚持。
孟子云:天降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话虽是老生常谈,但很有道理。在军训中面对不同的考验,都给予我很多收获。烈日炎炎下,长时间的军姿站立让我明白坚持的内涵,也给了我金石般的顽强意志;持续的稍息,停止间转法,齐步走训练,让身穿军训服的我们汗流不止,但湿透的短袖,落在地上的汗滴,却彰显了每一个不屈服,不放弃学生的精神品质,军训固然很苦,但也让我们逐渐邂逅发现了不同的自己。烈日下的坚持,寒风冷雨中的站立,让我看到自己坚持的一面;绷直的双腿,挺直的后背,也让我看到自己自律的一面。所以军训坚持下去,不仅仅是会让我变得更坚强,更懂事,更多的是邂逅到不同的自己。
西方先哲曾说过,要想体味葡萄的不同滋味,总要先坚持品尝下去。而此时军训就是我们要品尝的那一粒表面苦涩,但其实甘味无穷的葡萄。试想若轻言放弃而错过这一美妙滋味,我们不会觉得遗憾吗? 坚持是每个人都应从军训中学到的品质,也是我们未来走向人生道路的必备,期待接下来的军训生活。虽然不能成为军人,但也希望拥有一点军人的素质。
军训的道路上,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攀登者,普通平凡,但我希望通过坚持,可以让我在这条路上看到别样的自己,也邂逅到别样美丽的人生风景!新生军训心得体会是不是对网友们有所帮助呢?希望网友们认真阅读,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第三篇:一场邂逅,一份收获
一场邂逅,一份收获
——2015年媒体看课习作擂台赛学习心得
十月的清风,轻唱着深秋时节的思语,浓烈的霜天,渲染了金碧辉煌的盛会。一群追梦的语文人,怀着金色的梦想,相聚美丽的江苏句容,邂逅名家智慧的课堂,发扬光大我们语文教学至真至美的光芒。
2015年的媒体看课习作擂台赛,在处处充满着书香气息的华阳实验小学如期举行,全国著名的专家、名师,与来自各地的四十多家名师工作室,一起观摩研讨,攻克习作教学的难关,探索习作教学的奥妙。三天的会议,不虚此行,以前在报刊上看到的名字,这次在真实的活动中为我们主持,同我们共同分享这次美丽的邂逅,邂逅名家智慧的课堂,邂逅他们深刻的教育思想;聆听到吴忠豪教授关于《国际视野下的作文教学改革》;近距离感受特级教师管建刚关于读写结合的最新课例《黄山奇松》与《指向写作的阅读课》的精彩讲座;体验了习作名师张祖庆、何捷,在未与学生见面、学生又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点拨指导、赏析、修改的全过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诸位专家教师的教学、讲座各具特色,亮点纷呈,令与会教师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品尝了一场作文教学的盛宴。现将自己的收获汇报如下:
一、习作教学兴趣的激发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因此,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学生不想写、不会写,这是现在的作文教学现状,在几天的学习中,无论是周小玲老师在论坛中巧用评价激励“夸”学生,还是程明老师用招聘启示让学生书写自己的特长,以及何捷老师让学生用书写介绍特长获得认可交到朋友,骆应华老师利用时代新产物让学生“点赞”,让学生有话可写,这都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真真实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是有很现实的目的性,不要限制太大,要求过高,这样的文章才能给人惊喜。
二、习作教学思想的引领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国际视野下的作文教学改革>>的报告中指出:“语文教师要注意学生写作的增长点,上了一节课有所提升,而不是仅仅多了一次写作机会。增长点不明显,写作就不成功。”“一节作文课首先要明确老师到底要教什么,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 ,内容的理解上,应该尽快让学生明白,重点在习作的表达上.”吴教授比较赞同:一节作文课的写作时间,最少10分钟,写15分钟,然后老师点评,最后学生修改。王小明教授也抛出“作文课重在看提高,老师在评点时点出差距,鼓励进步”。作文教学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这次聆听,更新了我的一些教育思想,如:课堂上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写,要保障学生写作的时间;习作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放在写法指导上,先让学生写出来,再写清楚,老师不仅要重视作文前,更要重视作文中和作文后的指导,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老师应给学生修改后作文的点评。评价很重要,老师要像关注上课一样关注此作评价,让评价引领作文教学„„读写结合,巧妙联系
三、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
在这场饕餮盛宴上,有道大牌菜,那就是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的一节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观摩课《黄山奇松》。这节课格外吸引大家的胃口,刺激着大家的视觉和味蕾,在细细品尝中,引发人们的思考。管建刚老师所作的《黄山奇松》一课,将阅读指向了习作指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本内容,在读中发现文本秘妙,在读中掌握写作技巧。
读和写是相互补充,又可双向迁移的,这次观课中从口头表达到写作过程的展示及对好作文的三分写、七分读的要求,无不在展示读与写在语文教学中同等地位。
管建刚老师的《黄山奇松》一课,就将读、写结合紧密。听了这节课,顿时颠覆了以往对语文的认识。语文教学有各种各样的风格,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总是情感当先锋,一堂课让人心潮澎湃;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让人如沐春风;贾志敏老师对语言的超级敏感性,他的课堂就是实实在在的作文指导课;有的老师重阅读,有的重学生发言。
管建刚老师的这一堂课,按照我们正常的教法就是抓住课题中的“奇”,来感受奇。先是找到三棵松奇特的句子,画下来,感受奇,读出奇;再看作者还略写的哪些奇,画下来,或表演,或朗诵,然后想象还有什么姿态,再来个写话练习。我想一般的课堂都会是这样的。
但是这堂课的角度完全撇开了感受,去探究写法,对习惯感受的学生是一个挑战,对习惯带学生去感受的老师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没有华丽的导入,没有一丝雕琢的痕迹。整堂课下来,思路很清晰,目标很明确。没有深入地研究课文的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学,自悟把握黄山奇松的三种不同类型的松树,但是没有深入展开,而是把重点导向课文是如何写的,他淡化了写什么,而强化了怎么写。管老师将写作方法的指导“润物细无声”式地触入到阅读教学中去。朴实中见真知,平凡中见功力。他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堂精彩的语文阅读课,更是一堂充满写作方法和写作智慧的指导课!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对于“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管老师先带领学生知道这三句话用了描写、拟人、比喻三种写作方法,接着本句话中出现六个“或”两个“有的”,通过换词的处理体会用词的精妙:或的后面用字,有的后面用词,有变化的文字才好;然后管老师又力求将不是排比的句子扩充,无疑是将学生的思维、语言的推敲,让学生明白写作时宁缺毋滥,这节阅读课推向高潮:精彩之处就是奥妙之处!
在2014全国语文赛课桂林会场上吴忠豪教授提出“语文课的性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方向。”其中第一个转型就是“从原来以围绕思想内容理解转变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然后教学过程组织也是围绕语言文字的运用来组织。”
这一堂课的重点完全放在了写法的探讨上,从详略的安排,到顺序的安排,甚至是词句的琢磨与积累,大到谋篇布局,小到字词推敲,管建刚老师带着学生就是在学习写作。我想,这样的一堂的写法指导课,对学生的写作是会有极大的作用的,这远远胜于在习作前的指导。这样的指导是切身感受,不仅对学生,对观摩的老师也是受益匪浅。
吴忠豪教授针对管建刚老师的课指出:选文是语文学习的典范,是语言积累的基本范文,写作要先有内容后有方法,学生方可尽情书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师既要利用阅读课鼓励学生生活中善于积累,同时写作知识正是浸润在阅读教学之中的,课堂上就要进行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在写作时学生方可厚积而薄发。
就像潘新和介绍管建刚的一篇文章中说道:他的“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最关注的是从文本中读出“怎么写”,探求作者是如何构思的,将文本还原到写作行为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而不写那个内容;为什么这么写,而不那么写。
十多年前,前辈们就倡导:教语文要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写了什么以及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但是一直不知道怎么真正落实这个理念。现在,看了管建刚老师的课,才看到了怎样明确、深入、集中地指向“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有这样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二十多年前,丁有宽提出“读写结合”,那个“读写结合”后来泛滥成“小练笔”,那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羞羞答答的初现;十多年前,有人批评王崧舟太重视课文感悟,缺少“语文意识”,于是王崧舟在艰难的自我反思中转向,开始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的明朗化;到了管建刚这里,就明确、深入地提出阅读教学“指向写作”,不蔓不枝——改革就是在争鸣中逐渐明确了认识,逐步走向本质。
管建刚“指向写作”的阅读,并不是就不要阅读了。阅读的核心能力:1.概括能力。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能力。3.抓重点句、关键词的能力。4.读懂言外之意的能力。5.联系生活来理解。小学中年段,以阅读方法、阅读能力训练为主,到了高年级,完全可以指向写作。“指向写作”的阅读是分几步走的:一二年级,核心是“朗读”与“写字”;三四年级,核心是阅读理解和阅读策略;五六年级,就应该抛弃大量的内容分析,指向写作(因为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在读三遍白话文文章后,90%理解文章的内容)研究文字背后隐含的“作者怎样运思写出来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也要“理解内容”。“指向内容”的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身就是它的重要教学目标;而“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身不是目的,“内容的理解”背后,站着“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为什么这么写这个内容”。
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指出:“读懂一篇文章,阅读教学才完成一半。另一半更重要,这就是使 学生学以致用,就是要让学生把从读中学到的用在文章写作中;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可见“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是新课程读写观的新理念。2011版新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根据这一定义,“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无疑具有存在的现实基础。
学生作文最搞不懂“构思”跟阅读教学不注意“篇”的教学有重要的关联。阅读教学太应该带领学生领会全文构架上的奥妙。写作文,要积累很重要,语言积累,篇章段感的积累都应注意。
当然,“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还是阅读教学,并非专门的写作课,课上也不一定非得要学生写,更多的是孕育学生的“写作意识”。写作意识、写作技能,种到脑子里,某天写东西,不期然地从脑子里蹦出来,那就是“活用”.管建刚指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作文”和“阅读”的链接,真正实现“读”“写”的完整融合,语文教学也由此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共振的“两条腿”走路。在我们没有像丁炜博士编制的习作学本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习作指导,那就应该像管建刚老师执教《黄山奇松》那样,充分利用我们的教材,把阅读教学指向我们的习作,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要写的,哪些是可以不写的。现行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其实它也是一本不错的“习作学本”,如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的《松鼠》一课,就是一篇指导学生写动物类习作的范文,学生在老师阅读教学指导分析下,明白写好动物类作文需要抓住动物的外形、活动、生活习性等方面来写。北师版五年级下册“真诚”为主题单元中《修鞋姑娘》一课,应该是写人物类习作的例文,学生知道写人物类文章需要结合一件事从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几方面进行描写„„所以我们尽量像管建刚老师那样把我们的阅读教学有意识地指向作文教学。
结尾:我相信,正像潘新和说的:过去的阅读课垂死,新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管建刚的“写作本位”探索,一定能带来语文教育的希望与未来。而我,也将带着管建刚老师的新见,进入实践。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必将带领我,进入语文教学的新天地。我也有个梦想:我的学生不怕写作文,乐于表达,能准确的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享受激情的飞跃,享受描写的快乐,写出色彩斑斓、韵味十足的真作文!为此,我努力着!我将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与思考,继续行进在习作教学之路上,行进在语文教学探索之路上!
文/冯爱华
第四篇:邂逅北京一场雪的散文
20xx年1月16日。雾霾之下的华北平原,更是茫茫沧沧一片。G6706庐山旅游号行驶平稳而极速,火车上显示的速度是299km/h。车窗外格子的田地如棋盘格子一般整齐划一,平房就像火柴盒子一般玲珑小巧,汽车宛如甲壳虫一般蜿蜒爬行了,或红或蓝的平房就如积木一般混搭着,虽然是深冬时节虽然是早晨七点多钟,但是在呼啸而过的列车中,温度很是适宜,心情也是大好。
这一次的行走是2017年的第一次行走第一次学习,能在北京学习能接触到一些高端的思想和一些博学睿智的学者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这一次的行走是儿子陪我出行。我是标准路痴带出门掉向的,所以虽然一次次出走,心里还是有几分畏惧的,害怕自己找不到路,害怕赶不上时间,害怕坐车过站等等。所有的害怕也会在离开家门的刹那都会抛到脑后的。所以每一次出行之前所做的工作相当充分,我可以把当地的高德地图背过,甚至于地铁路线、公交车站,尽管如此,还是有些畏惧害怕。这一次带孩子出门,牢牢记住:抓住他的小手!一路上都是紧紧攥着的,责任感使我更警醒,孩子的相伴是我每一次前行的动力。
火车依次在定州、涿州、保定停靠,车内温暖如春,很是安静。环视一下四周,静悄悄地,少有人大声说话。在这种环境下,儿子看了会儿手机,画了一会儿画,看完一本绘本,还没有什么吵闹,居然到了西客站。
在火车上,透过车窗看窗外的风景。那种感触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对于苍苍茫茫的平原,只可以用“古朴、厚重”之类的词汇去描述,绝对不用搜肠刮肚地去搜寻其他词汇了。每一次停车靠站,都可以看到站台上候车的旅客瑟缩着,把自己藏在厚重的外衣之下,越往北天气越是阴沉,雾霾仍然笼罩遍野。
抵达西客站,顺着人流出站,边走边计划路线,从西客站至北大最佳乘车选择还是很伤脑筋,10:00之前我必须得赶上报到。
在车站步履匆匆,天上竟然飘落了小雪花,雪不大,零星的几点,落在地上竟然很快就消失不见了。没有想到的是,一冬没有见雪花的我们,竟然在北京邂逅一场雪。
脚下在匆匆赶路,蓦然想起前几天一位朋友说自己有不开心的事情多喝了几杯,然后睡醒了就没事了。心中不觉一阵痛楚,是的,生活中挫折远远多于坦途,困难远远多于简单,真心希望在生活中做个没心没肺的人,忘掉所有烦恼和痛苦!我不知道朋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也没有过多的去规劝。我知道如果她真的需要倾诉的话她会找我们这一帮老朋友的。就如我食指在手机屏幕上划过,那一股股文字的泉流不可遏制地涌动一般,情感是需要宣泄的,相信她会解脱烦恼和困苦的。然而并不是所有文字都是那么浑然天成的,我忽然忘记了“困难”的反义词是什么,只能百度搜索,然搜索到六个反义词,从这六个之中在斟酌选择,终于找到适合我的词汇了。
很快我们坐上车了,车窗外是翻飞的雪花,有小指甲盖大小了,地上已经有朦朦胧胧的白意了。雪花飘落在车窗上,固执地不肯滑落下去,直至贴着车窗一点点化去,化成水珠子串串滑落滚动,犹如鲛人的眼泪一般点点滴滴。忽然之间有一种心疼的感觉,茫茫人海中,我和儿子是这天地间一匆匆过客,惟愿那洁白和圣洁如初如雪。
很快我们到达目的地,并没有如我们所愿进入北大校区,因为这里到十八号才开放。这一次我们是错过了,错过了儿子梦寐以求的北大之旅。虽然还有别的办法可以成行,但是我无法选择,因为我要学习,以后吧,只能用“以后吧!”这个遥遥无期的话语来搪塞他,看来以后还是真的不能轻易许诺了。北大那简单的东大门门口,雪痕斑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下午十六时整,我们的会议还在延时,我不得不离开会场,赶回家的火车。一出门,天上依然在飘落雪花,地上是白白的,作别北京。G669以时速289km/h行驶,在十八时五十分抵达石家庄,全程历时七十九分钟。
抵达石家庄火车站站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了,早晨走的时候是丹丹送我们的,顶着星星月亮在六点钟把我们送到石家庄。晚上回来时联系我同学庆斌希望他下班时能把我们捎回来,省得家里再去接我们。谁知道庆斌临时有事,派了一个小伙子接我们,小伙子很负责任的和我打电话,并且约定接头方式。“陈姐,您好,我在西广场方向,位置在一出铁栅栏的最右边,穿着蓝色牛仔裤,黑色上衣,深色围脖。”所以我和儿子一出站,很快就接上头了。
我知道我的每一次出行都有亲友的大力支持,我非常感谢他们,而他们的热情促使我忠实的地记录下我的经历和我的每一次收获。正如邂逅北京的一场雪一样,绝对不是偶然,我坚信!
第五篇:实习心得—记一场华丽的邂逅
一场,华丽的邂逅
——2012年南部中学实习记
好一个阳光灿烂的季节。好一群骄傲放肆的艳阳天。好一抹爱恨交加却又美丽殷实的色彩。
终于迎来了这样美好的让人心醉的日子。
天朗气清。温暖又柔软的阳光洒落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从松松散散枝叶上一大块一大块的散落下来,留下一地的斑斓,或者在三三两两的身影里闪烁;
裹进足球场的绿茵里,让那些奔跑着的身影和这片绿茵交织得天衣无缝;
穿透晃动着的篮筐,覆上承载着梦想的跑道,轻轻拾起挥洒在空中的汗珠儿,亲吻着那些书写着梦想的青春美丽的面颊„„
好一幅青春与梦想交织的美丽画卷。
记得2月10号刚到这个地方的那一天,是个阴郁复杂的日子。一边还陷在和朋友们以及大学里随性生活分别的伤感中,一边对即将到来的实习生活的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也不时的萦绕。看着队友帮我把行李搬进学校安排的宿舍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接下来五个月的时间里我将扎根于此,开始我人生中又一段成长的历程。这样的心情让我对这个陌生的地方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有人说归属感是幸福感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正不正确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种归属感代替了我心中的不安和恐惧,让我变得更加的自信和从容。我相信,与这个地方的相遇将是一场华丽的邂逅。
与五楼办公室的相遇是一场华丽的邂逅。在这里我遇见了那么多值得我去学习,让我尊敬、喜爱的老师。
我的指导老师——蒲彩席老师。一个极其认真严谨的人。作为政治教研组的组长及整个高三年级文科综合的负责人,他几乎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几近半百,从教近三十年,对高中政治课本几乎可以倒背如流,生活阅历丰富的他讲课材料几乎是信手拈来,可他仍然认认真真的写好每一个教案,学生做过的试卷练习题他也都一一研究。我有时候是一个喜欢偷懒的人,可是在他面前我觉得我丝毫没有偷懒的资格,是他让我知道一个教师应该有的责任和态度。
鲜毅老师。逻辑清晰,充满激情的讲课风格是我的最爱。他“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也是作为他的学生最大的福气。喜欢听他的课,落下一节都觉得遗憾,是他让我知道在教育事业中始终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激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
还有教给我许多班主任工作经验,还会在下班后请我们去吃火锅的赵德维老师;爱班敬业又极懂生活养生的王元林老师;幽默风趣,待人极好,还会亲自带我们去取包裹的何翔宇老师;待人亲切和蔼,还会称我为兄弟的汪毅老师;沉默少言,却从不会责怪我去叨扰他的何松明老师;还有时常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读却又丝毫不失幽默的王宗泉老师;还有坐在对面年轻帅气,丝毫看不出已经工作八年的黄赟老师„„
与2012级26班的相遇更是一场华丽的邂逅。这里有一群怀揣着美丽的梦想,奋进向上,又时常会变得迷惘,敏感,无所适从的孩子。
他们有的被外界和自己施加的强大的压力压得透不过气来,变得脆弱;有的被残破的现状打败,想要放弃;有的努力在为梦想前进却苦于找不到正确有效的方法,变得焦虑、暴躁;有的被青春期的的情愫左右,变得敏感„„
看到他们,我好像看到了同样从这里走过来的自己。想起那些混沌、迷惘的日子。我心疼他们,所以我想要去帮助他们。
我试着去了解他们,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在困惑些什么,只要找到一丁点的突破口我便会竭尽全力。渐渐的我发现我的努力收到一些效果了,我看到他们的改变,看到他们脸上重新溢开的自信的笑容,我觉得自己是很幸福很幸福的人。从此,我便乐此不疲的陶醉于这样的付出与收获当中。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事情远不如我想象中的乐观,或许一直以来我太过于眷恋那些已有的成就和收获,却没有发现我已将自己置于如此危急的境地。当终于从喜悦中跳出来看到那些被误解、被怀疑的危机的时候我变得恐惧,不安,和委屈,那一刻开始相信“做的越多错的就越多”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我的状况,于是我想要放弃。人都有无助的时候,别人无助的时候我会想要去帮他,当自己无助的时候我却只想到逃避。于是我让自己的心躲起来,以为这样我便不会再看见那些流过泪的痕迹,也不会再记起那些装进心里面的事。可是很快我便发现我错了,心根本不肯躲起来,我根本就做不到放弃。不管是否会有人有意无意的把我误解,我都无法将我对他们的爱抛开,俨然有一种“我爱你们,是我的事,与你们无关”的悲壮。
有人说,实习生活因为有了眼泪才变得圆满。那么,我想那一夜泪湿的枕头就是一抹艳丽的色彩吧。而现在我也会为我曾有过的想要放弃的想法而觉得羞愧,我只想说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仍然会不遗余力的为你们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是我可能会采取更加妥善完美的方式来表达我对你们的爱。
这场邂逅我们已经走过一半的旅程,而接下来的日子我会更加的珍惜。
谢谢你们,陪伴我走过这一段的人们,惟愿以后的路我们会走得更加顺畅和心心相印。
这是一场华丽的邂逅,开头是,过程是,结尾也一定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