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美的一场雪,凝眸邂逅散文
梅花邂逅雪,似乎是在兑现逝去一年的重逢承诺,冬季的梅花雪,一定是人间的巧遇。雪,总是悄然而至,也从不会想到,人间有一朵梅花,等着它去共赏一季的绝美冬色。今冬,就这么纯美相遇,把笑容搁浅,就这么回眸,把情感眷恋,梦里的一丝温暖,回忆便留在指尖,梅韵飘香,落雪为念。不知不觉,记忆里的《梅花三弄》,又成了亘古的绝响。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很喜欢这首《一生有你》,道出了我的最深心意。又是一个寒冬,候鸟南飞,不过你的到来却也成就了最美的一个冬天。难忘那抹阳光般的微笑,难忘那亲切的声音,在记忆里翻看着那个被定格的画面,终于知道那美好的瞬间就是在那一刻被永远的定格成生命里最美的一道风景,看到它时,温馨满怀,在记忆中成为永恒。独特的风景,唯有,放在心间,永久,珍藏。
不曾察觉,雪来了,忽如一夜梅花开,姗然而至,带着温情的燃烧,在冬日朦胧的寂寥之时,不去惊醒冬眠中的红肥绿瘦,只与梅花共醉一场唯美的舞蹈。飘雪旋转在白茫茫的夜空中,风撩起飘逸的长袖,落下阑珊灯火似的眼眸,与梅花相认。也许世间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场久违的邂逅,本无约定,也不是有备而来,只是在雪飘的途中恰与梅花相逢,恰好在那一个时间点,拨动时间的转轴,相逢邂逅,只在寒冬,只在这茫茫的人海中,于人生寂寥处,惊了彼此的心。
晚上的早些时候,丝丝寒风吹动我的发梢,夜空中闪烁着最亮的那颗星星,这么个宁静的夜晚,星光透过晶莹的玻璃窗,悄悄溜进我的书台,习惯在这种诗意的夜幕下,对窗依立,看窗外疏影斑驳,窗内的自己任意放飞思绪。如今漫过了春的盎然,夏的葱茏,秋的静美,来到冬的萧瑟。繁华过后的一份沉静,在寒凉里才能体会暖的温情,只有暖才能让一切变的柔软感动。感激人生中刹那间的芳华,让岁月里有一份凝香的沉淀,尽管时光老去了面容,隐去了光影,不改的还是内心纯纯的悸动。一帘透人心扉的情思,释然了一切羁绊,所有都会变得天高云淡,让生命变得厚重,在人生的深处,依然花开的日子里,低眉浅笑,暖意盈盈......这场雪雪偷偷地来了,悄然路过我的梦境,是你的问候偷吻了我的心香吗?在这场雪中,释怀了前尘过往,从此不相忘。我们的故事,算不上是相思莫相负,但属于知己的那一份真挚的感情确是念在心中。
纷繁的世界,茫茫无边的人海,转身的距离,我遇上了你,遇到便是前尘注定的缘份,那是一个美丽的回眸,带着浅浅的笑意,陌生的你,在拐角处遇到了陌生的我。从此,我相信我们的故事因为邂逅而变得美丽。从此,我们不再陌生,从此,心事可以和你互相倾诉。是你,把那一份真情揉进了夜风中,送来了许久的温暖,吹散了我心中的忧愁,像风雨中的街灯,伴我前行。
也许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原本就有定数,梅花和雪相拥的霎那,未必欢喜,也许寂寞,也许淡薄,也许无奈,也许黯然,但更多的是惊喜彼此没有错过的相遇,似惊鸿掠影的绝响,似缠绵悱恻的瞬间永恒,似刻骨铭心的一次不经意的相逢……
相逢,凝眸,相知,相惜,志趣心性相近,相见恨晚,太过匆匆。于是,各自内心都有一份感慨:人生何处不相逢。只因这重逢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和自己一样的自己,仿佛是从影子里走出来的有一个生命个体。也许从他的文字里读到了自己,那份从容淡泊,那份坚定执着,那份乐观坚强。感动而又欣慰,无边人潮,不经意的一个转角,居然能遇到似曾相识的自己。原来,自己并不孤单。当你流连徘徊时,当你忧伤失意时,当你迷惘惶惑时,未知的角落,也有人同时奏响同律的弦音,从指尖流泻高山流水般的知己音律。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当时只道是寻常,并无太深地感受。如今回首,犹如一个人站在山脚,然后再登上山顶看同一处风景。景未变,人依然,心境已然处于两个世界点。
雪伴着梅花在冬天傲然绽放,如你我,一者柔,一者稳,在人间寂寥寒冷的冬天里,以满树玉瓣的傲然附着冰肌玉骨的决然,以冰清玉洁的桀骜牵手艳若惊鸿的绝美,赶赴流年里期待许久的不期而遇,也许一瞬的相拥转身就已不见,也许一刻的凝眸转眼就成云烟,也许,命运里的好多际遇错过才叫最美,可是,在这一刻,雪遇梅花,遇上了,就要上演一段精彩的完美邂逅。于你我,我只想今生遇见,惟愿珍惜!
我也曾畅想着知交举杯对饮论人生的场景:氤氲如水的夜晚,如花般温馨缱绻,吟诵风月的诗篇,如夜般幽静缠绵。淡淡的期待,淡淡的相惜,就如断断续续闪烁的星星点点,散发着淡淡的幸福,点缀着淡淡的清辉。拥一抹纯洁嵌入月光般的心间,染透漫漫的秋水长天,落一地的绚烂。我们相遇不久,但倍感熟悉,也很知心,但彼此从不言相思,从不说喜欢。只是喜欢静静的相处,淡淡的牵挂,只是淡淡的铭记,浅浅的欢喜。心有灵犀一点通,那是一份无法言语的深刻,更是是一份对友情的坚信。
飘落的雪,见证了知交天涯的永恒,漫天飞落的雪花里有友爱的纯粹,有知己的懂得,有恋人的倾慕。相知,胜过友情的淡泊,君子之交淡淡如水,时间愈久,情益醇厚,堪比百年的女儿红。这就是你,这就是我,终究有这么一份情意比友情更深刻,比爱情更悠长!我默闻安然,我欣欢轻喜!穿越时光的隧道,来不及记起今夕何夕的苍古誓言,不刻意期待岁月中的辗转牵手。彼此的情意如同冬日的一缕暖阳,温暖了你的手,融化了我的心!你在彼岸,我伫立在此岸,相距不远,却是相见恨晚。送了光阴的阡陌,走了岁月的无痕,青青子吟,悠悠我心,何时定了归期,何时又寻了征程,芳草天涯,何谈深情。此情此景,无关风月,只谈心,最美的一场雪,你我左右,相隔两地心却牵。
本来,你我像是两条无限延伸的平行线,没有交集,不知是时光的错乱,我的方向有了细微的偏差,转角遇到你,于是,我说情到深处,会转身。不牵手,只用心灵扬帆前行。我用文字点出深藏在雪的记忆里的轮回轮回,凝固这样一份时光不老,我们不散的传奇,当这些文字都随着岁月沧桑依然清晰可见的时候,我们会懂得,原来岁月里的不老记忆已经悄悄在时光里沉积,嵌入了记忆的最深处,在悠悠的生命里雕刻,用心去雕刻人生最美的一片风景。
心里悠悠多少事,从此不恨无人知。知己,知交,很幸运最美年华遇到你,这样一份澄澈透明似昨夜落下的雪的情意,它纯净而又淡然,烙在我的梅花瓣上,真挚而又绵长。我说过,我们的情意不同寻常,超过友情的淡泊,也超过爱情的高度,我们从不将知己挂在嘴边,也不说是红颜或者蓝颜,我想你就是生命里特殊的人吧!纵使有些晚,岁末年初,依然很感激生命,感激时光,给了你这样一个人在我面前,使我生命中从此有如此美好的情愫,心里悠悠多少事,从此不恨无人知。从不奢望时刻彼此陪伴,转身寥寥话语,皆是解封冰河的温暖三寸阳光。不期待你可以为我做些什么,我只希望你过很好,过的幸福快乐,知己,就是心灵之外的另一个自己,照顾好他,就是照顾好自己!
并不是因为对新知好奇,才有了促膝的交谈,而是相逢不易,更应该懂得珍惜。每个人的生命中,总难免会有人来人往,有的是擦肩过客,有的是知交好友,缘聚缘散且随风去。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相遇是前尘的缘灭,相离是来世的缘起。而聚散离合亦是人生常态,没有人喜欢离别,犹如天上飘逸的流云,轻巧变换,每一种姿态都是一种诗意。如此,只要心距千里一念牵,你在哪里,我在何方,又有何妨?
锦瑟年华谁老去?雪落梅花谁怜惜?纵是落花无影,雪消无踪,也无虚抽打悸动的经年,你可愿意踏雪寻梅?因为有你相知,漂泊的我不再在独自的思念里流浪,漂流的牵挂有了停靠的港湾,踌躇的心思有了可以驻足的彼岸。从此,心里筑起一道包罗万千丝缕思绪的坚固的围墙,那便是你我共饮畅谈无限遐想的天堂。允许我在流年里读你,相知莫相负,凝眸邂逅不容易,就让这落雪的情思见证永恒,可好?
第二篇:邂逅北京一场雪的散文
20xx年1月16日。雾霾之下的华北平原,更是茫茫沧沧一片。G6706庐山旅游号行驶平稳而极速,火车上显示的速度是299km/h。车窗外格子的田地如棋盘格子一般整齐划一,平房就像火柴盒子一般玲珑小巧,汽车宛如甲壳虫一般蜿蜒爬行了,或红或蓝的平房就如积木一般混搭着,虽然是深冬时节虽然是早晨七点多钟,但是在呼啸而过的列车中,温度很是适宜,心情也是大好。
这一次的行走是2017年的第一次行走第一次学习,能在北京学习能接触到一些高端的思想和一些博学睿智的学者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这一次的行走是儿子陪我出行。我是标准路痴带出门掉向的,所以虽然一次次出走,心里还是有几分畏惧的,害怕自己找不到路,害怕赶不上时间,害怕坐车过站等等。所有的害怕也会在离开家门的刹那都会抛到脑后的。所以每一次出行之前所做的工作相当充分,我可以把当地的高德地图背过,甚至于地铁路线、公交车站,尽管如此,还是有些畏惧害怕。这一次带孩子出门,牢牢记住:抓住他的小手!一路上都是紧紧攥着的,责任感使我更警醒,孩子的相伴是我每一次前行的动力。
火车依次在定州、涿州、保定停靠,车内温暖如春,很是安静。环视一下四周,静悄悄地,少有人大声说话。在这种环境下,儿子看了会儿手机,画了一会儿画,看完一本绘本,还没有什么吵闹,居然到了西客站。
在火车上,透过车窗看窗外的风景。那种感触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对于苍苍茫茫的平原,只可以用“古朴、厚重”之类的词汇去描述,绝对不用搜肠刮肚地去搜寻其他词汇了。每一次停车靠站,都可以看到站台上候车的旅客瑟缩着,把自己藏在厚重的外衣之下,越往北天气越是阴沉,雾霾仍然笼罩遍野。
抵达西客站,顺着人流出站,边走边计划路线,从西客站至北大最佳乘车选择还是很伤脑筋,10:00之前我必须得赶上报到。
在车站步履匆匆,天上竟然飘落了小雪花,雪不大,零星的几点,落在地上竟然很快就消失不见了。没有想到的是,一冬没有见雪花的我们,竟然在北京邂逅一场雪。
脚下在匆匆赶路,蓦然想起前几天一位朋友说自己有不开心的事情多喝了几杯,然后睡醒了就没事了。心中不觉一阵痛楚,是的,生活中挫折远远多于坦途,困难远远多于简单,真心希望在生活中做个没心没肺的人,忘掉所有烦恼和痛苦!我不知道朋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也没有过多的去规劝。我知道如果她真的需要倾诉的话她会找我们这一帮老朋友的。就如我食指在手机屏幕上划过,那一股股文字的泉流不可遏制地涌动一般,情感是需要宣泄的,相信她会解脱烦恼和困苦的。然而并不是所有文字都是那么浑然天成的,我忽然忘记了“困难”的反义词是什么,只能百度搜索,然搜索到六个反义词,从这六个之中在斟酌选择,终于找到适合我的词汇了。
很快我们坐上车了,车窗外是翻飞的雪花,有小指甲盖大小了,地上已经有朦朦胧胧的白意了。雪花飘落在车窗上,固执地不肯滑落下去,直至贴着车窗一点点化去,化成水珠子串串滑落滚动,犹如鲛人的眼泪一般点点滴滴。忽然之间有一种心疼的感觉,茫茫人海中,我和儿子是这天地间一匆匆过客,惟愿那洁白和圣洁如初如雪。
很快我们到达目的地,并没有如我们所愿进入北大校区,因为这里到十八号才开放。这一次我们是错过了,错过了儿子梦寐以求的北大之旅。虽然还有别的办法可以成行,但是我无法选择,因为我要学习,以后吧,只能用“以后吧!”这个遥遥无期的话语来搪塞他,看来以后还是真的不能轻易许诺了。北大那简单的东大门门口,雪痕斑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下午十六时整,我们的会议还在延时,我不得不离开会场,赶回家的火车。一出门,天上依然在飘落雪花,地上是白白的,作别北京。G669以时速289km/h行驶,在十八时五十分抵达石家庄,全程历时七十九分钟。
抵达石家庄火车站站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了,早晨走的时候是丹丹送我们的,顶着星星月亮在六点钟把我们送到石家庄。晚上回来时联系我同学庆斌希望他下班时能把我们捎回来,省得家里再去接我们。谁知道庆斌临时有事,派了一个小伙子接我们,小伙子很负责任的和我打电话,并且约定接头方式。“陈姐,您好,我在西广场方向,位置在一出铁栅栏的最右边,穿着蓝色牛仔裤,黑色上衣,深色围脖。”所以我和儿子一出站,很快就接上头了。
我知道我的每一次出行都有亲友的大力支持,我非常感谢他们,而他们的热情促使我忠实的地记录下我的经历和我的每一次收获。正如邂逅北京的一场雪一样,绝对不是偶然,我坚信!
第三篇:最美不过邂逅你散文
遇见你真好——桂林
曾经你是书本里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是照片里的青山绿水,是梦中烟雾缭绕的仙境,梦幻而遥远......身上汇集了所有美好的词汇,成为我最想去旅游的城市。
去年填志愿时,我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来到这里,不仅仅是因为师大的高水平教育,更因为我想来到你身边,好好品味你的芬芳。
我知道我来对了!
你是最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创造了一件又一件让人惊叹的艺术品,给人们带来了希望。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在酒店窗口目睹了第一次日出,天边的云先是沾上了点点黄色,不一会儿就变成了橘黄,云与云之间的空隙闪着光,突然朝阳就探出了头,缓缓升起......我欣赏着它,仿佛希望与期待也在心中冉冉升起。昂然的独秀峰,激励人们向上;任时间流逝流淌,世事变迁,依然流淌的漓江教会我们淡泊;辉煌的靖江王府见证了历史;阳朔的风光呈现自然的伟大......你慷慨地赠予,不求一丝回报。
你是灵感,是文化的源泉,让一批又一批学子得到熏陶,那么多动人的诗篇和美丽的画作因你而留下。陈毅将军的“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道出了多少人的愿望;你看,“漓江春水悠悠”,董必武“细雨昊天结伴游”,这安抚了他革命中焦躁的内心。李可染画出了阳朔的仙,吴冠中心里的桂林真实,徐悲鸿眼中的桂林壮观.....一位又一位画家用画作描绘了桂林的美。
我爱你的风景名胜,爱你的渊博文化,最爱的确是这里人们的纯真简朴以及生活态度。早上出门,不到九点很难看到店铺开门,更多的是看到人在散步在锻炼。白天总能看到一家子在逛公园,或两老夫妻携手看看花,瞅瞅草。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能像桂林市民那样看淡挣钱,享受生活实属不易。这里呆了一个学期,看到很多了老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从容。有人说,要评价一座城市的好坏,就去看看那里老人的生活状态。如此说来,桂林有多好,可见一斑了。
同时,我爱你的包容性,一座城市同时存在着热闹与恬淡。白天的公园里或公路边都是高大茂盛的大树,不时听到鸟儿在唱歌。而到了晚上,有繁华的夜市,绚烂的夜景,街边经常看到外国的小哥哥或小姐姐在闲聊。这是一座多元化的城市,包容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
来到桂林后,我突然有一个愿望,希望毕业后留下来工作,攒钱买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把父母接过来。白天上班,早上和傍晚陪着他们散散步步,聊聊天,看看日出或夕阳,过上悠然的生活。
庆幸遇上你,给了我一个那么好机会,能够好好的欣赏品味你的韵味——桂林。
最美不过邂逅你,余生请多多指教。
第四篇:好想有一场雪散文
雪,是一种美好的物像,那是一种令人惊叹的美,那种美,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很久没有下雪了,就有了切切的盼和眷深深的恋,就像久违的情人,让我在寂寞之中常回想起她的姿样来。
冬天的云渐渐铺展开来,并慢慢地厚积着,最终变成墨色,深厚的云层蕴藏着阴阳矛盾,里面的水珠儿就在这矛盾的变化中,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变成了莹白的晶,那晶,是那样的薄、那样的透、那样的柔,如星,如花,如絮,千片万片,纷纷扬扬,那样子,恰似一场盛大的梨花雨,更似万千娇人的柔舞,那是伴着天籁之曲的慢舞,令人痴迷,令人沉醉。
雪落在人的面颊上,犹如情人灵巧的舌尖轻点,给人阵阵的酥、轻轻的麻,让人切切地盼,希望雪花在面颊上有更多更密的柔吻。
雪花和梅花是姐妹,似闺蜜,她们在一起是那样的融洽和谐,雪落梅枝,梅雪相映,更显雪之纯、梅之娇,雪催梅香,梅凝雪魂,有道是:周天寒彻玉龙纷,梅花怒放香袭人。
雪初落大地,稀稀的,薄薄的,如铺陈的花絮,厚积起来则如毡如毯,将大地严严地裹了起来,整个世界只有了一派圣洁的白。
清晨,峰峰岭岭银装素裹,千树万树梨花绽放,这是一次视觉的盛宴,这是圣洁之美的赞歌,也是春天的前奏,人们已经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就要来临了。
小动物们也被这雪之盛景所惊奇了,栖在巢中的小鸟伸长脖子,左右摇晃着脑袋,好奇地看着周围奇异的变化,然后扬起喙啁咻鸣叫,借以表达它们的兴奋和愉快,然后振翅高飞,在林中掠起阵阵雪雾;小松鼠从巢穴里探出脑袋,发现周遭一片银白的雪,以为是自己的可口食物,就用尖尖的鼻子在白雪之上嗅了一嗅,又用嘴舔食了一下,才发现并不是自己需要的食物,哧着牙尖叫两声,但抑制不了快乐和兴奋,在林间雪地欢腾蹦跳着;鹿们在林中小心翼翼地觅食,它们时而啃食麦冬草,时而仰脖鸣叫,它们是呼唤幼崽还是呼唤伴侣?
农庄在清晨的雪天中显得安详静谧,小狗们已经醒来,跳出狗窝,在雪地上撒欢打滚,雪地上就印上了密密麻麻的梅花纹。这时,年轻的母亲还在被窝里给孩子喂奶,幼儿稚嫩的小嘴儿轻含着母亲的奶头,眼睛却一刻也没有离开母亲的脸,似乎要把母亲的样子刻在幼小的心灵中,母亲也很幸福地注视着自己的小宝贝,母子就这样在进行着爱的交流。男人们最终从妻子的体温诱惑中逃逸了出来,因为他们要为新一天工作而忙碌起来。
旭日已经升起,阳光透着春天的力,和薰地照耀着万物,雪儿开始融化,她的绚丽已经开始落幕,她的外形姿样已经发生了变化,化成了水,汇成了溪,滋养万物,托举生命。
雪是晶莹剔透的,看到雪,可以使人心灵净化;雪是圣洁的,看到雪,可以使人灵魂超脱;雪是祥瑞的,看到雪,就似乎看到万物都处在一种安逸祥和的状态中。
好想来一场大雪,漫天飞舞,纷纷扬扬,落于地,铺成毯,让晶莹圣洁的雪包裹大地,让世界回到胚胎模样,来一次圣洁的超脱。
第五篇:一场邂逅,一份收获
一场邂逅,一份收获
——2015年媒体看课习作擂台赛学习心得
十月的清风,轻唱着深秋时节的思语,浓烈的霜天,渲染了金碧辉煌的盛会。一群追梦的语文人,怀着金色的梦想,相聚美丽的江苏句容,邂逅名家智慧的课堂,发扬光大我们语文教学至真至美的光芒。
2015年的媒体看课习作擂台赛,在处处充满着书香气息的华阳实验小学如期举行,全国著名的专家、名师,与来自各地的四十多家名师工作室,一起观摩研讨,攻克习作教学的难关,探索习作教学的奥妙。三天的会议,不虚此行,以前在报刊上看到的名字,这次在真实的活动中为我们主持,同我们共同分享这次美丽的邂逅,邂逅名家智慧的课堂,邂逅他们深刻的教育思想;聆听到吴忠豪教授关于《国际视野下的作文教学改革》;近距离感受特级教师管建刚关于读写结合的最新课例《黄山奇松》与《指向写作的阅读课》的精彩讲座;体验了习作名师张祖庆、何捷,在未与学生见面、学生又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点拨指导、赏析、修改的全过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诸位专家教师的教学、讲座各具特色,亮点纷呈,令与会教师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品尝了一场作文教学的盛宴。现将自己的收获汇报如下:
一、习作教学兴趣的激发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因此,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学生不想写、不会写,这是现在的作文教学现状,在几天的学习中,无论是周小玲老师在论坛中巧用评价激励“夸”学生,还是程明老师用招聘启示让学生书写自己的特长,以及何捷老师让学生用书写介绍特长获得认可交到朋友,骆应华老师利用时代新产物让学生“点赞”,让学生有话可写,这都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真真实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是有很现实的目的性,不要限制太大,要求过高,这样的文章才能给人惊喜。
二、习作教学思想的引领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国际视野下的作文教学改革>>的报告中指出:“语文教师要注意学生写作的增长点,上了一节课有所提升,而不是仅仅多了一次写作机会。增长点不明显,写作就不成功。”“一节作文课首先要明确老师到底要教什么,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 ,内容的理解上,应该尽快让学生明白,重点在习作的表达上.”吴教授比较赞同:一节作文课的写作时间,最少10分钟,写15分钟,然后老师点评,最后学生修改。王小明教授也抛出“作文课重在看提高,老师在评点时点出差距,鼓励进步”。作文教学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这次聆听,更新了我的一些教育思想,如:课堂上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写,要保障学生写作的时间;习作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放在写法指导上,先让学生写出来,再写清楚,老师不仅要重视作文前,更要重视作文中和作文后的指导,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老师应给学生修改后作文的点评。评价很重要,老师要像关注上课一样关注此作评价,让评价引领作文教学„„读写结合,巧妙联系
三、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
在这场饕餮盛宴上,有道大牌菜,那就是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的一节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观摩课《黄山奇松》。这节课格外吸引大家的胃口,刺激着大家的视觉和味蕾,在细细品尝中,引发人们的思考。管建刚老师所作的《黄山奇松》一课,将阅读指向了习作指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本内容,在读中发现文本秘妙,在读中掌握写作技巧。
读和写是相互补充,又可双向迁移的,这次观课中从口头表达到写作过程的展示及对好作文的三分写、七分读的要求,无不在展示读与写在语文教学中同等地位。
管建刚老师的《黄山奇松》一课,就将读、写结合紧密。听了这节课,顿时颠覆了以往对语文的认识。语文教学有各种各样的风格,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总是情感当先锋,一堂课让人心潮澎湃;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让人如沐春风;贾志敏老师对语言的超级敏感性,他的课堂就是实实在在的作文指导课;有的老师重阅读,有的重学生发言。
管建刚老师的这一堂课,按照我们正常的教法就是抓住课题中的“奇”,来感受奇。先是找到三棵松奇特的句子,画下来,感受奇,读出奇;再看作者还略写的哪些奇,画下来,或表演,或朗诵,然后想象还有什么姿态,再来个写话练习。我想一般的课堂都会是这样的。
但是这堂课的角度完全撇开了感受,去探究写法,对习惯感受的学生是一个挑战,对习惯带学生去感受的老师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没有华丽的导入,没有一丝雕琢的痕迹。整堂课下来,思路很清晰,目标很明确。没有深入地研究课文的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学,自悟把握黄山奇松的三种不同类型的松树,但是没有深入展开,而是把重点导向课文是如何写的,他淡化了写什么,而强化了怎么写。管老师将写作方法的指导“润物细无声”式地触入到阅读教学中去。朴实中见真知,平凡中见功力。他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堂精彩的语文阅读课,更是一堂充满写作方法和写作智慧的指导课!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对于“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管老师先带领学生知道这三句话用了描写、拟人、比喻三种写作方法,接着本句话中出现六个“或”两个“有的”,通过换词的处理体会用词的精妙:或的后面用字,有的后面用词,有变化的文字才好;然后管老师又力求将不是排比的句子扩充,无疑是将学生的思维、语言的推敲,让学生明白写作时宁缺毋滥,这节阅读课推向高潮:精彩之处就是奥妙之处!
在2014全国语文赛课桂林会场上吴忠豪教授提出“语文课的性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方向。”其中第一个转型就是“从原来以围绕思想内容理解转变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然后教学过程组织也是围绕语言文字的运用来组织。”
这一堂课的重点完全放在了写法的探讨上,从详略的安排,到顺序的安排,甚至是词句的琢磨与积累,大到谋篇布局,小到字词推敲,管建刚老师带着学生就是在学习写作。我想,这样的一堂的写法指导课,对学生的写作是会有极大的作用的,这远远胜于在习作前的指导。这样的指导是切身感受,不仅对学生,对观摩的老师也是受益匪浅。
吴忠豪教授针对管建刚老师的课指出:选文是语文学习的典范,是语言积累的基本范文,写作要先有内容后有方法,学生方可尽情书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师既要利用阅读课鼓励学生生活中善于积累,同时写作知识正是浸润在阅读教学之中的,课堂上就要进行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在写作时学生方可厚积而薄发。
就像潘新和介绍管建刚的一篇文章中说道:他的“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最关注的是从文本中读出“怎么写”,探求作者是如何构思的,将文本还原到写作行为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而不写那个内容;为什么这么写,而不那么写。
十多年前,前辈们就倡导:教语文要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写了什么以及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但是一直不知道怎么真正落实这个理念。现在,看了管建刚老师的课,才看到了怎样明确、深入、集中地指向“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有这样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二十多年前,丁有宽提出“读写结合”,那个“读写结合”后来泛滥成“小练笔”,那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羞羞答答的初现;十多年前,有人批评王崧舟太重视课文感悟,缺少“语文意识”,于是王崧舟在艰难的自我反思中转向,开始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的明朗化;到了管建刚这里,就明确、深入地提出阅读教学“指向写作”,不蔓不枝——改革就是在争鸣中逐渐明确了认识,逐步走向本质。
管建刚“指向写作”的阅读,并不是就不要阅读了。阅读的核心能力:1.概括能力。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能力。3.抓重点句、关键词的能力。4.读懂言外之意的能力。5.联系生活来理解。小学中年段,以阅读方法、阅读能力训练为主,到了高年级,完全可以指向写作。“指向写作”的阅读是分几步走的:一二年级,核心是“朗读”与“写字”;三四年级,核心是阅读理解和阅读策略;五六年级,就应该抛弃大量的内容分析,指向写作(因为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在读三遍白话文文章后,90%理解文章的内容)研究文字背后隐含的“作者怎样运思写出来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也要“理解内容”。“指向内容”的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身就是它的重要教学目标;而“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身不是目的,“内容的理解”背后,站着“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为什么这么写这个内容”。
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指出:“读懂一篇文章,阅读教学才完成一半。另一半更重要,这就是使 学生学以致用,就是要让学生把从读中学到的用在文章写作中;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可见“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是新课程读写观的新理念。2011版新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根据这一定义,“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无疑具有存在的现实基础。
学生作文最搞不懂“构思”跟阅读教学不注意“篇”的教学有重要的关联。阅读教学太应该带领学生领会全文构架上的奥妙。写作文,要积累很重要,语言积累,篇章段感的积累都应注意。
当然,“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还是阅读教学,并非专门的写作课,课上也不一定非得要学生写,更多的是孕育学生的“写作意识”。写作意识、写作技能,种到脑子里,某天写东西,不期然地从脑子里蹦出来,那就是“活用”.管建刚指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作文”和“阅读”的链接,真正实现“读”“写”的完整融合,语文教学也由此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共振的“两条腿”走路。在我们没有像丁炜博士编制的习作学本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习作指导,那就应该像管建刚老师执教《黄山奇松》那样,充分利用我们的教材,把阅读教学指向我们的习作,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要写的,哪些是可以不写的。现行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其实它也是一本不错的“习作学本”,如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的《松鼠》一课,就是一篇指导学生写动物类习作的范文,学生在老师阅读教学指导分析下,明白写好动物类作文需要抓住动物的外形、活动、生活习性等方面来写。北师版五年级下册“真诚”为主题单元中《修鞋姑娘》一课,应该是写人物类习作的例文,学生知道写人物类文章需要结合一件事从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几方面进行描写„„所以我们尽量像管建刚老师那样把我们的阅读教学有意识地指向作文教学。
结尾:我相信,正像潘新和说的:过去的阅读课垂死,新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管建刚的“写作本位”探索,一定能带来语文教育的希望与未来。而我,也将带着管建刚老师的新见,进入实践。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必将带领我,进入语文教学的新天地。我也有个梦想:我的学生不怕写作文,乐于表达,能准确的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享受激情的飞跃,享受描写的快乐,写出色彩斑斓、韵味十足的真作文!为此,我努力着!我将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与思考,继续行进在习作教学之路上,行进在语文教学探索之路上!
文/冯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