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如何有效达到沟通目的
在国家公务员面试中,“沟通”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沟通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呢?在此,教育就与大家分享一些小诀窍。
沟通调解的问题,如跟领导,同事之间的工作问题,或者面对一些群众问题时,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所以,对于公考结构化面试当中,有些言语理解与表达类型的题目,会以现场模拟的方式更加针对性地测查相关方面的能力。但是在这类型的题目当中,很多考生却无从下口,总是觉得没有话说,三言两语就草草结束,那么今天我们就以一道例题来带大家看看到底如何作答该类题目。
例题:开学迎新日,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发现教室刚刚经过翻新装修,家长担心室内污染物超标,空气质量不合格,影响孩子健康,不让孩子入校,聚集在学校门口,如果你是学校负责人,你会怎么办?请把考官当成家长,现场模拟。
本题的沟通目的很明确,为打消各位家长的担心和顾虑从而使学生正常到教室上课。那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如何组织语言呢。
答题技巧 1.巧用称呼
很多考生在答类似题目时,往往忽略称呼,或者称呼不合理,给人一种距离感生疏感。那么在这道题目当中,我们的沟通对象为家长们,所以我们可以称呼为“各位家长们”或“各位家长朋友们”都是可以的。
2.结合情境
现场模拟题目的一大特点的就是现场感很强,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当下情境,不能脱离题目设置的环境。此道题目中设置的现场为各位家长聚集在学校门口不让孩子入校,所以各位考生在答题时要把自己置于当时那样一个人数众多,环境嘈杂的环境中去,而且要考虑到那种情景之下家长焦躁的心理。
3.组织语言
动之以情·大多数学员在答题时都能想到动之以情,要理解沟通对象。所以在表述时喜欢用“我非常能够理解各位的心情”,或者“我很明白各位的担心”这样的语言。但是这样的语言就会显得很苍白无力,对于沟通对象来说,也容易造成一种“你根本什么也不理解”的抵触心理。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能够真正的站在他们的立场去为他们考虑,理解他们的担忧,然后组织语言,让沟通对象感受到你确实在为他们考虑,替他们解决问题。就本题而言,各位家长的顾虑和担心就是孩子的健康,这本就是合情合理。所以我们去谈理解的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拉近和沟通对象的距离,可以选择“我也是一名孩子的家长”这样的话语,以体现感同身受。
晓之以理·所谓晓之以理就是接下来重点说服沟通对象的环节,我们不能回避他们的问题,要通过说理的形式打消他们的担心或顾虑从而达到沟通目的。本题中,要想打消家长的担忧,我们就必须讲清楚关于装修的细节,拿出事实证据说服家长。而不是苍白的只是说“我们的装修绝对是没有污染的,请各位家长放心”。
【参考答案】
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咱们大家先安静一下,咱们大家都堵在校门口,车来车往的也不安全,这样,咱们进到学校里来,到会议室听我给大家说几句好吧。
我是咱们学校的负责人,同时也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和在场的各位一样,也是一名孩子的家长,我的孩子也在咱们这所学校上二年级。所以,对于各位的担心和顾虑,我是十分能够理解大家的心情的。毕竟咱们都为人父母的,孩子的健康马虎不得。但是呢,我今天也代表校方,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这次装修,学校早就考虑到了孩子们的上课问题,所以从一开始的用料选择上,我们就都是选择的一些无毒无害的天然材料以及低排放的新型环保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也是每天开窗通风,并且严格监督施工过程。在施工完成之后,除了通风之外,学校也采购了大量的果皮,绿植,活性炭等去除异味。当然我也知道,这么给大家说大家可能还是有所顾虑,所以最重要的给大家讲明的就是,在开学前咱们市教育局已经请了权威的检测机构在学校内进行了全方位十二小时密闭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学校空气质量完全符合标准,无任何污染物超标。我手里呢,有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大家可以相互传阅一下。
相信各位家长看完之后,咱们的这个担心就可以放一放了。现在差不多也到上课时间了,再不回教室就耽误学生正常上课了。那咱们就先送孩子们回到教室吧,各位家长如果还有不放心的,就跟着到教室去看一看,如果还有什么疑虑,可以再找我沟通。来,各位家长,咱们走吧。
第二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
行!
与梦想坚持者同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
【面试真题】
“变来变去不是创新,没有方向不是进步,只破不立不是发展。”谈谈你的理解。【热点积累】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创新”在面试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大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小到企业的生存、个人的生活,都需要创新。比如,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我国自主研发的核能技术、高铁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推进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很多传统行业依托互联网+、共享经济等,积极创新,焕发了新的活力;华为依靠自主创新芯片技术,在智能手机市场站稳了脚跟;„„
在态度观点题目中,只要是涉及到做事要讲究方法,都可以引申到创新上来,包括简政放权、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新的政策,都属于政府创新工作模式,有创新思维的体现。【思路点拨】
本题有三个分句,可以作为三个论点,分别展开。
1.“变来变去不是创新”强调的是创新不是简单的变来变去,而是要去进步、发展。比如教育改革,有关部门不断的更新教材,却让老师和学生摸不着头脑,打乱了教学的规律,这不是创新。相反,有的学校结合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在网上布置作业,学生提交以后马上能够在线批改,查缺补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这种创新值得鼓励。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承发展的理念,以创新谋发展,不要一味求变,搞形式主义。
2.“没有方向不是进步”强调的是进步不是盲目地向前,而是要有坚定的目标。没有坚定的目标,就像在大海上航行的轮船失去了舵手,很容易让轮船偏离航向,事倍功半。十九大报告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里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中国进步的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我们坚定的目标。我们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行!
与梦想坚持者同3.“只破不立不是发展”强调的是发展不仅要破旧,还要立新。我们不仅要破悲情,还要立信心;不仅要破旧思维,还要立新理念;不仅要破梗阻,还要立新规。目前,我们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不但要勇于发现问题,破除旧的、不好的做法,更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建立新的秩序。唯有破旧立新,才能发展。
第三篇:2018国考面试技巧:如何有效达到沟通目的
2018国考面试技巧:如何有效达到沟通目的
在国家公务员面试中,“沟通”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沟通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呢?在此,中公教育就与大家分享一些小诀窍。
沟通调解的问题,如跟领导,同事之间的工作问题,或者面对一些群众问题时,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所以,对于公考结构化面试当中,有些言语理解与表达类型的题目,会以现场模拟的方式更加针对性地测查相关方面的能力。但是在这类型的题目当中,很多考生却无从下口,总是觉得没有话说,三言两语就草草结束,那么今天我们就以一道例题来带大家看看到底如何作答该类题目。
例题:开学迎新日,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发现教室刚刚经过翻新装修,家长担心室内污染物超标,空气质量不合格,影响孩子健康,不让孩子入校,聚集在学校门口,如果你是学校负责人,你会怎么办?请把考官当成家长,现场模拟。
本题的沟通目的很明确,为打消各位家长的担心和顾虑从而使学生正常到教室上课。那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如何组织语言呢。
答题技巧 1.巧用称呼
很多考生在答类似题目时,往往忽略称呼,或者称呼不合理,给人一种距离感生疏感。那么在这道题目当中,我们的沟通对象为家长们,所以我们可以称呼为“各位家长们”或“各位家长朋友们”都是可以的。
2.结合情境
现场模拟题目的一大特点的就是现场感很强,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当下情境,不能脱离题目设置的环境。此道题目中设置的现场为各位家长聚集在学校门口不让孩子入校,所以各位考生在答题时要把自己置于当时那样一个人数众多,环境嘈杂的环境中去,而且要考虑到那种情景之下家长焦躁的心理。
3.组织语言
动之以情·大多数学员在答题时都能想到动之以情,要理解沟通对象。所以在表述时喜欢用“我非常能够理解各位的心情”,或者“我很明白各位的担心”这样的语言。但是这样的语言就会显得很苍白无力,对于沟通对象来说,也容易造成一
种“你根本什么也不理解”的抵触心理。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能够真正的站在他们的立场去为他们考虑,理解他们的担忧,然后组织语言,让沟通对象感受到你确实在为他们考虑,替他们解决问题。就本题而言,各位家长的顾虑和担心就是孩子的健康,这本就是合情合理。所以我们去谈理解的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拉近和沟通对象的距离,可以选择“我也是一名孩子的家长”这样的话语,以体现感同身受。
晓之以理·所谓晓之以理就是接下来重点说服沟通对象的环节,我们不能回避他们的问题,要通过说理的形式打消他们的担心或顾虑从而达到沟通目的。本题中,要想打消家长的担忧,我们就必须讲清楚关于装修的细节,拿出事实证据说服家长。而不是苍白的只是说“我们的装修绝对是没有污染的,请各位家长放心”。
【参考答案】
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咱们大家先安静一下,咱们大家都堵在校门口,车来车往的也不安全,这样,咱们进到学校里来,到会议室听我给大家说几句好吧。
我是咱们学校的负责人,同时也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和在场的各位一样,也是一名孩子的家长,我的孩子也在咱们这所学校上二年级。所以,对于各位的担心和顾虑,我是十分能够理解大家的心情的。毕竟咱们都为人父母的,孩子的健康马虎不得。但是呢,我今天也代表校方,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这次装修,学校早就考虑到了孩子们的上课问题,所以从一开始的用料选择上,我们就都是选择的一些无毒无害的天然材料以及低排放的新型环保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也是每天开窗通风,并且严格监督施工过程。在施工完成之后,除了通风之外,学校也采购了大量的果皮,绿植,活性炭等去除异味。当然我也知道,这么给大家说大家可能还是有所顾虑,所以最重要的给大家讲明的就是,在开学前咱们市教育局已经请了权威的检测机构在学校内进行了全方位十二小时密闭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学校空气质量完全符合标准,无任何污染物超标。我手里呢,有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大家可以相互传阅一下。
相信各位家长看完之后,咱们的这个担心就可以放一放了。现在差不多也到上课时间了,再不回教室就耽误学生正常上课了。那咱们就先送孩子们回到教室吧,各位家长如果还有不放心的,就跟着到教室去看一看,如果还有什么疑虑,可以再找我沟通。来,各位家长,咱们走吧。
第四篇: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统计局面试备考资料 (203
官方网站:/guojiagongwuyuan/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第五篇:2012年国家公务员面试考试备考指导
政浩教育
您身边的公考服务专家
公平与效率: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愈益拉大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的观点以来,对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争论就没有中断,而且随着我党科学发展观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如何对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俨然成为一个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关键问题。笔者也在不断地思索,时而有一些想法,在此提出,希望有助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
笔者的基本观点是: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而不是抽象的僵死的和非历史的统一;二者在统一过程中何者“优先”、何者“兼顾”必须视具体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而变化,而不能一成不变。
一、中国的国情:探讨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
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有关理论,在一种纯粹抽象的经济学理论或经济统计数学模式中推演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式,即使推演出来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存在于所谓一般的、理想的或线性的经济环境中,而是存在于非常具体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之中的。所以,笔者认为,如今我们探讨二者的关系,一定是在二者关系在某种环境中遇到了困难的时候和条件下,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和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这一社会历史背景和具体国情绝对不能舍弃。中国的国情不是可有可无的外界变量,二是内在于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及其历史变迁之中的,或者说二者的本质关系只有在中国具体的、变化中的国情之中、日益逼近的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之中,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在不断变化和提升之中,才能实现和展开。任何脱离这一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国情来谈论二者的关系,无论其数学模型如何精致、逻辑推理如何缜密,也是没有意义的,难听点说,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教条主义(或者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或者是教条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也是有害的。19楼(八一桥头昌北公交站旁)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赣江北大道1号中航国际广场联系方式:0791-83853292
网址:www.xiexiebang.com
QQ群:173034408
119147581
政浩教育
您身边的公考服务专家
需要高度关注的是:我们有十三多亿的人口,城乡、地区和社会阶层的差异巨大,庞大的经济总量与极小的人均产值,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显著的不平衡,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的二重性,我们在体制上、政策上高风险的尝试性探索等等因素,都会使得任何科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变得面目全非。这是我们在研究和实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理论和政策措施时所必须高度关注的;再说一遍:这些因素不是无关的可以忽略不计的“噪音”,而是我们必须实践于其中的条件、环境和背景。
二、共同富裕: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基础和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的价值目标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们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认真分析可以得知,共同富裕本身就是一个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目标。“富裕”指示着效率,没有效率的发展不可能实现富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加,而效率无非是以最少的代价(时间、资源、人力等)取得最多的收获,无效率的经济过程至多是简单再生产的维持,而不可能有财富的增加。有效率就会有富裕,这具有必然性。为了富裕必须追求效率,这是追求富裕的历史规律的客观要求;舍弃效率不仅违背实现富裕的规律,而且任何其他的方法和路径都只能是缘木求鱼。这一点无须多加言说,无数的经济学著述对此作过有说服力的论证。
笔者所强调的是,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富裕,而是“共同”富裕,“共同”就是“公平”的体现。没有“共同”的“富裕”只能是“不共同”的富裕:部分人的富裕——少数人的富裕——极少数人的富裕,从而也是部分人的贫穷——多数人的贫穷——绝大多数人的贫穷。这毫无疑问也是历史的规律。这个“共同”就是全体人民平等地享有致富的机会、条件和环境,平等地享有共同发展的成果,这就是公平。为此我们在政策的决定和执行上、制度建构上、运作体制上、激励机制上都要使全体人民在平等的起点上、在平等的条件下,平等地享有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公平,就不可能有“共同”富裕。富裕本身没有社会性质的差异,但富裕不是无主体的富裕,它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和存在状态却是有社会制度之别的,而“共同”则从生产关系上体现社会主义制度19楼(八一桥头昌北公交站旁)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赣江北大道1号中航国际广场联系方式:0791-83853292
网址:www.xiexiebang.com
QQ群:173034408
119147581
政浩教育
您身边的公考服务专家 的特征,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富裕,才从本质上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贫穷固然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也不一定就是社会主义,只有少数人的富裕就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因此,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首先表现在二者都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具体地统一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实践之中。离开共同富裕谈论二者的关系就是抽象的、无益的。
对此还可以从另外两个角度来理解:其一,共同富裕是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的高度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财富的增加,才能达到富裕;只有坚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坚持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合作关系,坚持产品的“按劳分配”,才能有基本的公平、“共同”的富裕。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追求效率,而为了保持和提升、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就必须追求公平;没有效率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公平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就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没有效率的公平和没有公平的效率都是违背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也就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我们必须在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理解和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我完善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效率宁可不要。
二是,单纯从经济制度意义上来看,我们将近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单纯机械地理解为它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说就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或者就是服务于、服从于并以社会主义为目的的市场经济——显然这两种理解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主从关系上是有区别的,暂且不论;另一方面,如果说社会主义的本质趋向是公平——全体劳动人民的当家作主,按劳分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等,市场经济的本质趋向就是效率——通过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高效率地获取(创造和分配)财富,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就会有不同的实际表现:或者是讲究公平的效率,公平服从效率,效率是目的,公平是手段(学界大多数论述均属此类:公平之所以是必要的,是因为它在有限范围内能够提高效率);或者是讲求效率的公平,效率服从公平,公平是目的,效率是手段19楼(八一桥头昌北公交站旁)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赣江北大道1号中航国际广场联系方式:0791-83853292
网址:www.xiexiebang.com
QQ群:173034408
119147581
政浩教育
您身边的公考服务专家
(对此学界的论述较为罕见)。笔者认为,由于社会主义对于我国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总体性、决定性和统帅性,市场经济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就连市场经济极为发达的西方也在高喊“只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的口号),因此总体上讲,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该是后者:效率为了公平,效率服从公平——这也符合邓小平同志关于“先富”和“共富”关系的论述,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显然部分先富就是讲求效率的结果,而部分先富的目的只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即实现共同富裕;否则共同富裕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就是乌托邦。
三、不同“经济单位”的不同组合: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共时具体性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现状错综复杂:历时性的不同性质的生产力共时存在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这使得整体的生产分工链条上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的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既然任何经济单位都必须面临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那么就有一个具体地如何处理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二者之间“何主何从”的关系。通过体制改革,就是要让那些有条件并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地区、行业、部门、产业、企业和人(简称为不同的“经济单位”)高效率地先富起来;而对于国家来说,这部分地先富绝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为进一步实现全体共富创造条件。不服从公平的效率即不服从全体共富的部分先富必然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其后果已经有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以为佐证。
再细致些说,效率与公平的几种关系组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抑或统筹兼顾效率与公平,把二者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等等,不但不是“一刀切”式、“一窝蜂”式的关系,而且即使对于同一个“经济单位”也是灵活的、变化的、具有策略性的。在国家发展的同一个时间点上,不同的经济单位可以灵活地采用上述关于效率与公平的不同关系组合,在确保微观效率的前提下,通过效率与公平的不同关系组合也就是公平的量的积累来推进公平的实现。因此笔者反对那种中央一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就一阵风地全国上下、各经济单位都争先恐后地惟效率马首是瞻,中央一说“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就一19楼(八一桥头昌北公交站旁)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赣江北大道1号中航国际广场联系方式:0791-83853292
网址:www.xiexiebang.com
QQ群:173034408
119147581
政浩教育
您身边的公考服务专家
窝蜂地都无效率地“注重”公平,等等。中央是从总体高度,根据发展中出现的关键和突出问题来明确二者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这个具体阶段的一般关系,各个“经济单位”则应该在有利于实现国家根本目标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关系组合。这就叫实事求是、因情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看来,任何把二者关系公式化、机械化、教条化的做法都是违背辩证法的,因而在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
四、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组合: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历时具体性
以上论述表面:只要为了共同富裕,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可以进行灵活地组合。改革之初,突出的问题是整体上缺乏效率,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部分先富的政策就是十分正确的。而当那些先富起来的部分已经足够地富,而未富起来的部分已经极端地贫,以至于先富部分已经不能够再继续保持富裕,或者蕴藏着极大的社会稳定危险的时候,就说明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已经到了十分尖锐的程度,不及时恰当地解决这一问题就必然导致先富和未富部分两败俱伤、前功尽弃,这时旗帜鲜明地提出并实施“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口号和措施就是必然的。但现实的历史进程不会这么机械,笔者认为,在大多数时候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该是基本平等的:公平是目的,但必须通过有效率的手段来实现,效率虽然是手段,但当不讲求效率连生存也有问题的时候,效率就是至高无上的;但这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它要随着共同富裕的发展进程而变化。
共同富裕的确首先是一个目标,但不是所谓“最终的”、与具体过程无关的“目标”。共同富裕也是一个发展过程,是这个过程中追求共同富裕之各个环节的必然结果,因而也必然规定整个过程的本质;一个与共同富裕无关的社会历史过程,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富裕固然是目的,但恐怕也不是通过任何手段就可以实现的;不通过与共同富裕有本质联系的手段,也断然无法实现这一“目的”,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是共同富裕的手段和目的的统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就深刻表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是必要手段,但不是充分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也是达到共同19楼(八一桥头昌北公交站旁)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赣江北大道1号中航国际广场联系方式:0791-83853292
网址:www.xiexiebang.com
QQ群:173034408
119147581
政浩教育
您身边的公考服务专家
富裕即实现公平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充要手段之一。这种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实际上也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随着共同富裕的发展水平以及所突现的不同问题,而决定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不同组合,这也是实事求是、因情而异。那种把邓小平同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教条化的做法是违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的。
总之,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势下,从国家和社会发展整体上考虑,根据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把社会公平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无疑是符合我国国情及其变化和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明智之举,否则将铸成中华民族历史性的灾难。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至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统筹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使二者保持适当的历史张力,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具体关系,在必要的时候、必要的领域、必要的“经济单位”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只要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合理的、正确的。19楼(八一桥头昌北公交站旁)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赣江北大道1号中航国际广场联系方式:0791-83853292
网址:www.xiexiebang.com
QQ群:173034408
11914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