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发展——人性化与安全性探究(大全)

时间:2019-05-14 16:2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居住区发展——人性化与安全性探究(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居住区发展——人性化与安全性探究(大全)》。

第一篇:城市居住区发展——人性化与安全性探究(大全)

城市居住区发展--人性化与安全性探究

摘要: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生活休戚相关,居住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起初对建设数量的追求,即住房的有无问题逐渐地过渡到对居住质量的追求。这种转变要求我们对居住环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情感高安全度的人性居住空间。因此,创造人性化与安全性的居住区环境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居住环境

住宅

人性化

安全性

一、居住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一)居住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1、规划设计上的误区

目前,对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过于注重形式,缺少变化,难以形成居住区的个性化规划设计。

一是规划设计思路“固定化”。我国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思路一成不变,形成了典型的方格网模式,造成居住区建筑风格“千区一面”,同时也限制了居住区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二是建筑密度“两极化”。一方面,利益的驱动使开发商趋向于建设高密度的中、低价位居住区,另一方面,出于对环境的要求又使开发商趋向于建设别墅型、低密度的高价位居住区。这两个方面都是一种误区。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居住者的利益。因此,注重居住区的人性化建设原则是我国居住区建设亟待补充的原则。

2、园林景观上的误区 盲目“生态化”:一些居住区在规划时以铺设大面积的草坪来增大居住区的绿地率,而草坪的生态功能远远差于树木。还有一些居住区大面积铺陈水景。这些只能满足视觉效果的死水水景缺乏水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反而破坏了景观。

景观“气势化”、“西洋化”:一些居住区采用类似景观大道、世纪广场等大面积的硬质人工装修作为居住区中的景观设计,或者照搬国外的建筑风格,以西洋风情自居。缺乏地方的文化风俗特色设计。

3、居住区配套设施和居住区管理的不足

我国的居住区建设往往将居住区的功能单一化,大部分也只是将一些娱乐设施搬入了居住区,没有形成完整的社区功能体系。居住区的建设应该在规划设计阶段就预留出商业、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单位的用地。

二、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理念

(一)生态可持续发展

著名建筑设计师杨经文认为:“生态设计是通过设计获得一种整体全面的考虑,它包括在一个被设计体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对系统中能源和材料的审慎便用,以及通过设计减少这种使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生态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是建立人和自然相协调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最广泛采纳的定义是1987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伦特兰报告书所载的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城市化的扩张,区域的生物链地皮表层不断的恶化,受到了极严重的损害,就其居住区的景观而言,基本都是人工的植被,受人的干预,其成长周期会有一定的变化。为此,尽量培养本地区原有绿化种子。对于居住区景观地面铺装尽量少用成本低、施工快的水泥等不透水的材料,居住区内马路、护墙、步行小径等应首选已通过科学验证具有生态价值的材料来铺装。例如,上海苏州河河岸护墙都是用具有透水性功能的砖块,利于沿岸的植被有充分的水养成份,又起到了护河防汛的作用。

(二)体现人性

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人也爱玩火;爱采摘和捕获;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瞭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人需要领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人需要挑战;爱走平坦的道路,有时却爱涉水、踏汀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图一 体现人性

(三)阅读大地

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动物的运动过程,灾害的蔓延过程等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因此大地会告诉我们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池;大地也告诉我们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与健康的,因而是吉祥的,什么格局是危险和恐怖的,因而是凶煞的。同时,大地景观是一部人文的书:大地上的足迹和道路,门和桥,墙和篱笆,建筑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文理和名字,都讲述着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和恨,人类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因此,阅读大地是在认识自然,而更重要的是人认识自己。

(四)归属感

传统的居住环境,一般房屋层数不高,院落之间相通,人口流动性不大,邻居之间相互串门、交流比较频繁,邻居间都有着共同的爱好,生活方式基本相同,所以邻里交往相对具有主动性。上个世纪末以来,特别是住宅商品化后,居住区的居民职业不同、工作和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虽然是邻居,但没有了生产、生活方式这一纽带,住区难以形成良好的邻里交往、互助关系及社会文化,这也是现代城市住区遭受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都原于人们加大对自己隐私的保护所造成的,就是人们缺少最基本的安全感所致。因此,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好的景观设计能提供良好的沟通场所,可以加深居民之间的交流、交往,实现互尊互爱。

图三 住宅归属感

(五)地域特色

受地貌、气候、水体、乡土风情等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的城市都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依不同城市特色来确定景观的文化氛围,有助于突出城市的传统文化内涵,不仅提高城市的识别性,更重要的是丰富城市形象。如一提到北京首先想到的是故宫、天安门,一提到西安会想到大雁塔或钟楼、鼓楼,一提到武汉会想到长江大桥和黄鹤楼,提到广西会想起桂林山水,提到贵州会想起黄棵树瀑布或遵义会议。国外也一样,一提到巴黎,人们会说起埃菲铁塔和凯旋门,一提到伦敦人们会说到大本钟和白金汉宫,提到莫斯科会想到红场和克里姆林宫等等。景观设计应因地制宜,要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整体风格相容。例如,上海苏州河沿岸景观绿化的植被,采用了大量的当地花草树木,为受人工干预比较少,消耗成本相对也就少,且响应可持续发展观。

(六)审美心理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按照美学的基本原理来组织景观的各要素。常言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时刻在追求美,但景观不能一味地迎合那些对美的畸形要求的人而设计。如今,在全球经济、文化和生产、消费趋同的状态下,景观同样沦趋同化。居住区急需寻找更符合我国人们审美的景观环境。试从中国传统的审美来源去寻找灵感,可以从居住区景观的自然要素组合去探索儒家美育精神“比德”和道家美育精神“畅神”。“比德”论注重的是自然美的象征含意,也就是其中的精神美信息。所谓“畅神”是指人通过亲近自然,通过与自然的“神交”、“与造物为友”,甚至融为一体,从而获得一种精神超脱、畅快和情感满足”。也就是把“儒道互补”观念渗透在居住景观来引导人们向健康的审美方面发展。

(七)整体规划

由于受到“盒子建筑”的造型影响,现在大多数城市是由大大小小的几何图形拼成的,造成了很多城市景观形成了“景观通用模版”。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是城市景观的有机会组成部分,因此在设计初期要服从城市景观总体规划,要从城市定位的发展去深究,同时对景观的宏观和微观设计与城市整体发展相适应。

图二 整体规划

二、现代城市居住空间的安全性

(一)现状和问题

现代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具有多功能的社会意义,已不仅仅是为社区住户提供在闲暇时间散步、休息

健身的场所。社会交往、安全保障、儿童的社会环境生存教育等更多的潜在城市功能也在一个相对的独立体中以其独有的生存法则存在。但当下的居住区设计对秩序和功能的追求已在不知不觉地毁坏着其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公共生活空间被肢解,社区道路和预先设计好的活动空地在多数时间变成无人理睬的空寂之地。这种现状导致损毁绿地和公共设施案件频发。甚至人身伤害和道路交通事故也是不断地出现。

这一切看似与规划初期的景观设计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甚至当这些安全性事故出现时,人们也不会将责难的目光投向这片区域建设时期的景观规划设计者。然而,真是 这些社会“传统的观点”已经占领了公众的思想。一些艺术化的景观设计者们也就更加墨守成规地将他们图纸上美好的社区花园环境,专制性地种植到一个又一个的城市空地中了。

(二)安全性

对于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景观环境,安全性大致可以分成3类:1)人们通常意识中的人身及财产的安全;2)在人们与景观环境发生交互行为时,设施和环境所能提供的避免意外伤害的潜在安全性保障;3)处于居住区环境内的公共设施遭人恶意损毁的比率。

有一种现象普遍存在,大量的“看起来很介理”的城市居住区或多或少存在着由于涉及问题引发的安全性事故。在一个区域内,肯定会有一定数量的犯罪,罪犯也相反设法地找一个使于犯罪的地方。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城市住宅区确实能做到不给这种行为提供任何机会。

总体归纳,居住区所存在的安全性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室外空间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相关建筑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住宅设计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引发居住区安全性问题也是多方面的,除了在建筑设计中存在弊病外,房产开发商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也是个重要的原因。

1、空间层次错乱缺乏安全性

空间层次错乱导致安全感流失。许多居住区分批次建成,在设计上进行空间整体规划设计,但是在实际使用户会发现空间序列上存在问题。在大力提倡设计以人为本的今天;居住区空间设计上却存在着公共空间内邻里交往空间界定不明确、私密率私密空间过少而导致社区居民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安全感得流失尴尬。主要问题是虽然使用空间上有主次关系,但是关于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没有准确的定性,在减少邻里间互相交流的同时,使住区居民缺乏领域感。

公共交往空间缺少明确限定区域和界限,活动区域没有明显标识,居民难以真正融入其中;私密、半私密空间开放化设计,造成空间使用上的浪费;同时,组团绿地相邻庭院之间的隐蔽空隙所形成的剩余空间无人利用;安全性较低,是犯罪活动的高发点,相关绿化设施也经常遭到破坏。

图四 空间层次

2、小区交通组织上的安全缺陷

部分居住区内的道路设计不够合理,住宅内道路不符合居住区内部道路等级划分标准最低值。为了最大限度地建设住区,居据去内道路的转弯半径过小,视线范围狭窄,容易引起居住区内部交通事故。部分停车场位于小区一级道路边上,毗邻组团绿地,儿童经常在附近活动,行人的通行量虽也很大,在车行进时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居住的区的道路设计过窄,导致紧急疏散困难,消防车难以通过,不符合消防需求。

图五 小区交通

3、视线不通透,不利于形成自然监视

居住区内部景观为了营造浓厚的自然气息,在中心区域选择高大树木或是灌木密集,影响视线的开阔性,造成不可达的视觉范围。不利于住区用户在该区域内对活动的老人。儿童进行看护,同时也会影响底层住户的室内视线,陌生人的入侵也不已被发现,存在不利于安全防范的因素。

4、建筑构件安全性不高

建筑构件除了起到作为建筑辅助功能实施者的作用外,在居住区设计中更要起到作为建筑辅助功能实施者的作用外,在居住区设计中更要起到合理围合私密空间、阻止不全因素进入的作用。空调支架、阳台等建筑构件普遍安全性不高。犯罪分子可以轻易地沿着阳台或是空调支架,剪断用户自行安装的防护网进入室内,对住户的自身及才安全造成极大地的威胁。

5、小区内部设备安全性较差

变电设备设计。住区内部变电室应设置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位置,有明显的标识,周围有阻隔进入的措施,防止造成意外。在实际施工中,部分住区内部的变电设备室的位置不合理,处于小区主要绿地附近,儿童能轻易攀爬进入,并且附近无明显标识或警示符号,容易造成意外伤害。

5、活动场地材质选择不注重安全性

小区内部的活动场地使用频繁最高的人群为老人和儿童,活动场地在材质和器材上应该达到最高安全性设置,保证适用人群安全。在设计施工中,活动场地材质在防滑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可以经常看到儿童玩耍是在光滑的场地上跌倒。

6、建筑空间内部

居住空间内部单元内楼梯在设计上大都存在着安全缺陷,缺少防滑措施,楼道过于狭窄,不利于安全逃生。部分住区单元门为单侧开启,遇到突发性事故不利于实施救助措施。单元暖气表箱位置不合适,位子与楼梯平台,在并不宽敞的空间内再次阻碍了人流交通。

在户型设计中,没有过多考虑儿童和老人的安全问题,户型内经常见到突出的墙角,卫生间和厨房内也缺少辅助设施。室内利用台阶抬升空间,但是并未对台阶做安全处理,很容易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图六 空间内部

(三)居住区安全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1、明确定义公共活动区域。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中明确的公共活动区域界限的设定 加强邻里之间的相互交往,形成边界明确的公共场所,使住区居民相互之间信息传递加大。在公共活动区的界定中,应提供整洁的环境、边界的休息设施及简易的休闲设备。这种空间层次明确的场所。可以吸引居民参与其中,增加住户间亲密度。

2、等价私密空间的设置。通过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知道,人在封闭性强的空间有更强的安全感。人在居住环境中过大的公共开放性强的空间活动,会觉得没有私密性。在公共空间的边缘。组团、院落之间应设置部分私密空间,以满足居民私密交流活动的需要。私密空间设置在公共空间清晰的边缘,便于形成可防卫空间,减少由于私密空间过于封闭空间而产生的犯罪活动发生。

3、营造合适的视觉范围。在居住区室外环境规定中,应合理布置小区景观的高度和密度,减少高大树木的种植,营造开阔的视域空间,提供便于低层住户通风、采光的地貌条件,并满足住户在室内对儿童、老人在室外空间活动的监控。通过良好的视线范围对入侵者形成自然监视,预防和制止犯罪的发生。

结束语:

当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时,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同时人们对居住景观的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景观设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景观设计应秉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特定的空间、时间、场所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同时,居住环境的安全性也越开越被人们所重视,在住宅设计阶段应该注重人性化和安全性的设计理念,才能营造更加良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盖尔.《人性化的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 章俊华.《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 朱昌廉.《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4] 戴瑞同.《住宅设计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 胡延利.《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宝典》.华中科技出版社,2008.

第二篇:景观设计对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安全性的改善.

第33卷第6期 2010年6月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 OU RNAL OF H EFEI UN IV ERSIT Y OF TECHNOLO GY Vol.33No.6

J un.2010

收稿日期:2009206210;修改日期:2009208227 作者简介:何疏悦(1981-,女,安徽合肥人,南京林业大学讲师;唐晓岚(1968-,女,湖南辰溪人,博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景观设计对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安全性的改善 何疏悦, 唐晓岚, 季建乐, 赵晨洋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 摘 要:文章综合分析了当前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特性以及使用人群的行为特征与景观安全性设计的关系,探讨了景观设计对于改善区域安全性所起的重要作用,简要概述了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有关安全性保障的交通、道路、儿童游戏空间及临近建筑的活动空间等,认为景观设计师应担负其所设计区域安全性保障的社会责任,具有人文关怀的景观设计是未来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关键词:景观设计;公共空间安全性;建筑高层化;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5060(20100620889204

Improvement of public space safety in urban residential areas by landscape design H E Shu 2yue , TAN G Xiao 2lan , J I Jian 2le , ZHAO Chen 2yang(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residential areas and t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havioral feat ures of p resident s and safety design of landscape are analyzed comp rehensively.The important role of land 2scape design in improving t he regional safety is discussed.A brief overview of t he involved issues in p ublic space design for residential areas is given including t ransportation ,traffic ,children’s play space ,event space near buildings.Landscape architect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regional safety and human 2oriented landscape design is t he only way o ut for f ut ure residential p ublic space design.K ey w ords :landscape design;security of p ublic space;high 2rising of building;social responsibility

在当前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规划中,很多规划

都忽略了设计与公共空间安全性之间的微妙关系,而城市中优良的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以及公众对其人文品质的关注度又充分说明了居住区公共空间安全的重要性。在研究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时,安全性的基本原则和衡量的基本标准都应该被予以特殊的考虑和关注。现代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生活 111 现状和问题

现代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具有多功能的社会意义,已不仅仅是为社区住户提供在闲暇时间散步、休息、健身的场所。社会交往、安全保障、儿童的社会环境生存教育等更多的潜在的城市功能,也在一个相对的独立体中以其独有的生存法则存在。但当下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对秩序和功能性的追求已在不知不觉地毁坏着其丰富

多彩的公共生活,公共生活空间被肢解,社区道路和预先设计好的活动空地在多数时间变成了无人理睬的空寂之地。这种现状导致损毁绿地和公共设施的案件频发,甚至人身伤害和道路交通事故也总是不断地出现。

这一切看似与规划初期的景观设计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甚至当这些安全性事故出现时,人们也不会将责难的目光投向这片区域建设时期的景观规划设计者。然而,正是因为这些社会“传统的观点”已经占领了公众的思想,一些艺术化的景观设计者们也就更加墨守成规地将他们图纸上美好 的社区花园环境,专制性地种植到一个又一个的城市空地中了。112 安全性

对于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景观环境,安全性大致可以分成3类:①人们通常意识中的人身及财产的安全;②在人们与景观环境发生交互行为时,设施和环境所能提供的避免意外伤害的潜在安全性保障;③处于居住区环境内的公共设施遭人恶意损毁的比率。

有一种现象普遍存在,大量的“看起来很合理”的城市居住区或多或少存在着由于设计问题引发的安全性事故。在一个区域内,肯定会有一定数量的犯罪,罪犯也想方设法地找一个便于犯罪的地方。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城市住宅区确实能做到不给这种行为提供任何机会[1]。

众所周知,经常被使用的环境应是一个安全的区域,而很少有人涉足的地方就很可能是不安全的,尤其是在夜间。当户外环境总体质量好时,自发性户外活动的频率增加。社区的安全性随着这些活动行为的不间断地发生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那么如何提高人们自发性的社会活动行为?如何通过设计来提高社区户外环境的综合吸引力?本文通过分析住宅区环境中人们习惯性的户外活动模式,探究景观设计应该为居民的安全保障做出力所能及补充的方式。常见的行为模式

211 步 行

步行是一种交通类型,它为进入公共环境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仅仅创造出让人们进出的空间是不够的,还必须为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流连并参与广泛的社会娱乐性活动创造适宜的条件[2]。

步行需要空间的关怀,使人们不受阻碍和推搡、不太费神地自由行走是最基本的要求。住宅区的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一些细节情况,比如婴儿车、轮椅及购物小车等“带轮”的步行交通对空间和道路有着特殊的要求,而景观设计师所钟爱的有设计肌理的卵石、砂子、碎石等凹凸不平的路面,以及诸如精心设计出来仅仅是为了美观的一系列台阶,对于这些行走就会带来潜在的安全性威胁,而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这样的设计会成为阻碍人们出行的不利条件,对于那些行动困难的人更是如此。有潜在安全威胁的社区道路,如图1所示。这些细部的感受直接影响了人们对户外环境的评价,也在潜意识里限定了人们参与户外活动的频率。

图1 有潜在安全威胁的社区道路 212 孩子们的游戏

社区的户外空间中如果有孩子开始游戏,别的孩子就会受到启发出来参加游玩。附近开始有成年人驻足观望,场地周边的住宅窗口中也开始出现看热闹的眼睛,一个良好的社区居民由于自发性活动建立的公共安全监视网形成了,孩子们的活动在成年人的注视下进行,针对游戏中的孩子发生的犯罪事件得到了潜在的控制。

然而很多住宅区的现状是,最初的建筑和景观设计者没有意识到孩子在玩耍时需要多少成人在场才能确保其安全。孩子们喜欢瞎逛,而不是玩一些“被认可的游戏”。建造者希望用设计的手段干预、引导,把孩子们的嬉戏活动圈起来,设立固定的儿童游戏区,而孩子们却顽固地倾向于在充满活力和刺激的道路或者街边绿地甚至施工工地上玩耍[3]。住宅区景观设计需要真正关心孩子们的需要,塑造一个倾注着关怀的公共空间,吸引足够多的孩子和成年人逗留,帮助形成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公共社会责任感,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和人身安全才能得到最无微不至的安全性保障,如图2所示。

图2 社区道路

213 宜人的户外活动场所

一个安全性设计成功的城市居住社区的基本 098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3卷

原则是,人们在社区里身处陌生人群中时必须能感觉到人身安全,不会潜意识地感受到威胁,步行城市威尼斯的事故统计证明了这一点。威尼斯有许多运河,却几乎没有人溺死。由于运河上和两岸的高活动水平,当有事故发生时,总会有过路人或从窗户向外观望的人发现,从而得到及时的处理[4],如图3所示。一个区域,尤其是居住区,能让那里的居民自愿地使用并喜欢它,而且在正常的情况下,很少意识到他们在起着维护着社区安全的作用,那么这里的景观环境就是宜人且充满活力的。

图3 威尼斯街道的日常生活景象 3 改善的先决条件

311 住宅的建筑布局与安全性的关联

现代城市居住区环境相对于上个世纪更难创造出令人愉悦的整体空间结构,这其中很多困扰都是源自城市建筑高层化的趋势。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赋予了高层建筑的可能性,于是就出现了由很多细长建筑散落布置在看似宽阔丰富的外部空间的社区[5]。事实上,在高层的建筑物中,只有最低的几层才可能跟地面上的活动产生有意义的接触。在3层和4层之间与地面接触的可能性已经显著降低,而5层以上的任何人和事不可能与地面活动产生联系。高层建筑狭长垂直的形态与周围的公共空间缺少足够的关联,人们和孩子们的地面活动无法吸引楼内居民的关注。缺少建筑立面互动的街道和空地也缺乏足够的趣味。因为人们看不见空间,他们就不会或者是

很少使用它。那些最初设计出来以供人们使用的户外空地就会因此而降低其应有的安全水平。

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住宅区中,要保持整体空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就必须使得高层建筑到低层建筑之间有相对清晰的空间转换。低平的建筑形态应对道路和邻近的公共空间,后退的高

层建筑形态配合开发的需求往城市上空继续发展。建筑被区分成不同的层面,以塑造地面层公

共空间的延续性,建筑可以结合需求扩大其裙房的占地面积,使公共空地和社区道路更加符合人性的尺度。整合过后的社区环境,变得立体而人性化,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安全秩序。312 景观设计者的社会责任认知

城市住宅区中人们各种合理而有效的户外活动内容都应尽可能得到精心的照顾,在环境中获得尊重和照顾的人反而会更加尊重和珍惜自己的居住环境。景观设计的魅力在于通过艺术表现的手段将设计师的认知和社会责任感具体化,并将相关信息直接地传达给受众,获得积极和正面的回应。良好的社区公共环境能够满足民众的参与需求,同时又能唤醒民众被嘈杂的现代生活环境所淡化或遗忘的对自然的体验,使其从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愉悦、启迪和升华,同时在最大限度上获得自身安全的保障。民众脑力、智力、体能及社会责任意识都应在与户外环境的交互中得到成长和升华[6]。获得改善的策略 411 设计原理

正是居住区中人们的相互交往和丰富的激情

感受构成富有生机的户外生活,而单调枯燥的体验则会使看似精致合理的景观外环境死气沉沉。即使构筑物和植被的色彩再多,体形变化再丰富,也无济于事。所以,公共区域必须能够使得人们自愿留下来,对这个地方产生亲切感。唯有良好社会

认知感的景观设计能让成人在大部分时间里能够出现在地面公共空间里。当然,并不是说有良好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景观设计可以完全解决社区的安全性问题。要消除这些不安定的因素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但是,通过环境设计来改善的社区内自发性安全监视是具有最低社会成本的安全性保障措施,同时也是最持久、受外界干扰最小的。总体来说,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是谦逊的,良好的景观设计为人们的社会性和娱乐性活动创造合适的物质条件,从而逐步把被忽视而受限制的人类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412 对汽车交通工具的限制

城市居住区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安全要求就是防止交通事故。正是危险和不安定的感觉,在特定的情形下对社区的公共空间的活力起着绝对性的影响。怀着对交通安全的恐惧,人们下意识地 98 第6期何疏悦,等:景观设计对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安全性的改善 减少某些可有可无的户外行为,尤其对于孩子们,户外空间因缺失游戏中的儿童而丧失了其最具有活力的一部分。即使是成年人,在一个充满交通不安定因素的环境下,出行也变得谨慎、快速、更具有目的性。例如,有的社区道路交通流量偏大, 如图4所示,人们的户外活动水平明显降低了。

图4 交通流量偏大的社区道路

通常情况下,汽车停放得离家门越远,这一区域就会有越多的活动产生,因为慢速交通意味着富于活力的社区。景观设计中采用开放式的交通,而不是将交通封闭于汽车之中,或隐匿于分散的交通系统以及地下通道和停车场中,还可以达到减少破坏公共设施和犯罪危险的积极效果。深圳一些新兴的住宅区开始把停车场安排在距住宅100~200m处,这对于改善公共交通是很有价值的。在这些社区,小区内道路上的行人和娱乐活动都有所增加,为社区平添了魅力,也为邻里之间经常性的、非正式的见面创造了条件。因为出入家门的交通是住宅区所有活动中最广泛的活动[7],所以有必要将尽可能多的其它活动与交通综合起来。对于走动的人群、游戏的儿童以及住宅附近进行各种活动的人来说,综合交通将会使不同活动相互启迪、相得益彰。

413 拯救和利用原有已成形的城市住宅区在当今的城市住宅区改造项目中,需要仔细研究将现有的住宅区空间结构融入统一而有序的空间组织的问题。即通过一

系列的空间组织,将新建的室外空间作为不同建筑与有序活动之间的联系。增建定向的步行空间,将不连续的空间片段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空间序列,强调由一个空间到下一个空间的活动和转换[8]。

良好的改建设计会给居民带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以塑造和维护城市社区的空间形态和对未来社会文化的行政管治,例如:通过强化建筑物边界、重建地面道路、加强步行道的联系等补救中央干道所造成的破坏,并修建通往各个景观节点的舒适步行道路来恢复公共空间的连续性和关联性;重新设计一些交叉口,建立一种强烈的社区意识和亲密的人际关系;建设新的公共设施、修整老旧建筑形式以及景观要素,鼓励使用者设计其生活环境。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将社区与社会结合而不是分离,将已形成的个人和公共的习惯融入新的生活模式中。这些积极的措施将大大地提升老社区的综合安全特性和良好的安全形象[9]。结束语

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在景观设计中应具有其本应拥有的崇高的地位。但当代中国功能主义的景观设计没有很好地考虑景观、建筑对社区游戏活动、交往类型及聚会的可能性等诸多方面潜在的影响,而更多地着眼于功利和物质的规划设计思想,寻常的具有活力的人性场所也往往被忽视。这种思想的结果就是社区的公共空间变得像壁画一样精美却没有人真正愿意去使用它。精心考虑使用者需求的细节设计会在日后的使用中最大程度地为社区的安全性做出人们意想不到的贡献,这也是景观设计师应有的社会责任。

[参 考 文 献] [1]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第2 版.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124-134.[2] 约翰・拉腾伯里.生长的建筑[M].蔡 红,译.北京:中国 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30-36.[3] 诺曼・K・布思,詹姆斯・E・希斯.独立式住宅环境景观 设计[M].彭晓烈,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35-140.[4] 王向荣,林 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2-96.[5]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 版社,2007:97-102.[6] 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朱 子瑜,张 播,鹿 勤,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42-58.[7] 韩国GROU P HAN事务所.住宅与公共景观设计[M].香

实,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10-126.[8] 朱利斯・Gy・法布士.土地利用规划:从全球到地方的挑

战[M].刘晓明,赵彩君,傅 凡,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67-179.[9] 富永让.勒・柯布西耶的住宅空间构成[M].刘京梁,译.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45-149.(责任编辑 闫杏丽

298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3卷

第三篇:居住区 发展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伴随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理念的更新,人们追求一种安静、舒适的生活方式,因此现代小区环境空间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现如今居住小区在设计中都遵行了一个设计流程,规划、建筑、景观。这种把景观设计和小区整体规划与建筑脱节的设计流程使小区的景观设计和主体建筑脱节,缺少统一感,出现很多问题。如有的小区水景做得很漂亮很壮观,但是水声比较大,居民白天在家睡觉会受到干扰,夏天在外面散步蚊虫也比较多,因此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多考虑细节问题。另外现在的社区很少有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的活动设施和物业服务,小区普遍缺乏无障碍设计;社区应创造一系列空间来满足人们不同的活动,包括散步、练操、公众聚会等,这样才能形成适宜的、富有人情味的环境空间,让居民在公共环境空间内体味无微不至的关怀。

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住区的建设速度正已迅猛势头发展起来。当人们对于住房居住基本功能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追求生活质量的现代都市人,开始关注生活居住区室外景观设计品质。而且,高品质的居住区景观环境,还将对人们的购房行为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是房地产项目营销中的重要宣传内容。当前,城市特色与生态危机是城市环境景观设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并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的重点议题。因此,解决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业已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景观设计水平已经迫在眉睫。1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缺少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有很多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的力气研究居住环境的设计风格、技巧、形式等问题,刻意追求景观的形式美,但却忽略了景观最基本的实用功能。例如,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推行“大硬化”、“大草坪”的欧式风格模式,没有合理安排公共空间的开放和隐蔽的功能,结果出现显得过于单调的景观空间效果,缺乏亲和力的小空间。此外,居住区人们的年龄、兴趣和文化层次具有较大差异,对景观设计审美与功能需求不同。有些设计师没有对这些差异加以考虑,特别是忽视了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对居住区空间的特定需求,缺少一定的活动设施。

一、绪论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居住小区以勃勃生机向前发展,人民居住水平显著提高,居住的意识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其中主要体现在居住者越来越强烈的认识到居住环境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才刚刚起步,我国的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建筑与环境设计缺乏整体性、户外环境缺乏人情味、以及外部环境设计缺乏对生态与自然环境的高度重视等等。本文,试从景观环境形象、大众行为心理、环境生态绿化三个方面入手,浅析居住区应如何创造高质量的景观环境,并兼顾其人性化的创造。

二、景观环境形象设计思考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就兼有城市广场景观、商业区景观和城市公园景观这三方面的功能与特性,形成自己独特的特征。这一面向小区内大众群体的景观环境,除具有景观、使用、绿化这三要素外,在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景观环境中的人类行为学,应当更多体现对人的需要及对人性的关注。在一个设计中,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个建筑作品强调功能很多人都可以理解,而对景观设计却常常忽略它的功能。目前,许多居住区环境设计较少重视人的需求,设计师为了满足绿

第四篇: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探讨

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居住环境品位越来越高,本文对人性化在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需求;人性化;基本理念前言

中国的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传统园林发展到现代园林、由古代帝王后花园发展到现今平民住宅小区,园林的发展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了,但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的研究却只有40 多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改革开放以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国内吹起了一股西洋风,很多人看到欧洲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风格的园林景观不断涌现。随着房地产的蓬勃兴起, 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在居住小区中盛行,但这些园林景观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也没有考虑到小区的人性空间和功能性空间的营造。

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必须与人的需求、价值观、行为习惯相适应,如果设计出的景观不能满足人们的身心需求,甚至是与之相矛盾的,那么它就失去了其真正的社会价值。因此,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必须符合使用者的需要,应按“人—园林—人”的顺序来表达设计意图。2 居住者的心理需要

人性的发展本质特征是随机性、自由性、灵活性,人们己不再满足对于空间的单纯物质功能需求,而更多的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绿化服务的对象也是人,因而城市绿地设计必须满足人类生活、娱乐与发展的要求,包括绿地内各种设施都要符合人体比例尺度,达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满足人类生理与心理的需求等,设施的形式、景观建筑尺度、道路宽度等都要自然和谐。园林景观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城市绿化也应强调以人为本,以大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以服务于最广大的市民为着眼点。城市绿化,应尽可能地发挥其功能,考虑让最广大的人们切身地感受到绿地的价值。在居住环境建设中,从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出发,必须使环境具备以下的基本要素。

图片1 符合人体比例尺度的园路,两边的装饰加强了景观性。

(1)安全性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 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表现在日常安全系统、防灾系统、防盗系统等方面。例如小区的消防通道和无障碍通道的建设、水池深度的控制、护栏的安装维护、警示标识等都是保障安全性的有效措施。图片2 池边的长椅既为人们提供了休憩的空间又与环境相协调。

(2)健康性

居住环境健康性指标包括空气、日照、噪声和环境卫生等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居住环境不仅要保持有清新、自然的空气,防止各种有害气体和物质的浓度超标,还要求有满足居民锻炼身体需要的齐全的空间配套与健身设施。另外,提倡自然,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和亲近自然是满足居住健康的重要任务。健康的居住环境在建设时要尽可能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如树林、河流等,扩大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让人真实地感受对自然的亲近。

(3)舒适性

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适,包括各种设施是否以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创造使用的合理,是否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视觉上的舒适,要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审美观和对环境景观特点的认同。

(4)通达性

通达性保障着居住环境各种功能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通达的可选择性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实现多样需求的目标。通达空间的层次决定了通路的性质和等级,私密性强的空间,通路的等级低,交通性弱,通达性也小。

(5)多样性

多样性的要求是基于不同人群的年龄、职业、喜好、修养、文化等要素而产生的,而且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空间的创造、设施的设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中国造园艺术谓之“造园无格、借景有因”,说的就是无需固定的格局、法式, 要因地制宜地将景观组织起来,各种景色皆可为我所用。

(6)和谐性

多样的外部环境各要素之间做到和谐统一, 避免不同形式、风格、色彩的要素产生冲突和对立。同时,环境构成要素作为实体来构成空间,空间才是主角,各要素需要以环境和谐的整体利益限制自身不适宜的夸张表现,使各自的先后、主次、从属分明, 共同构筑协调、统一的环境景观。

(7)文化性

居住环境的文化性体现在地方性和时代性当中。应当充分考虑传统生活方式的特点,寻找与现代居住空间环境的契合点,以不同的方式,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延续文化脉络。

(8)生态性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引入自然界的山、水、绿化,模拟自然风光,也是居住环境的基本要求。具有生态性的居住环境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感寄托,人与大自然共生共栖,才能体验到永恒的真理“,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美的最高境界。

3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人在空间中活动,街巷、院落、广场等所有空间细部都蕴含着尺度的特性,当人们回顾、品味、体验、评价日常生活与工作的空间及环境是否方便、舒适时,其答案就是在空间尺度之中。因此,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中,在尺度上一定要适合居住人的身份和文化。如小尺度的铺装材料、降低高度的庭院灯具等。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尺度首先要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不能只讲排场,华丽而不实用,因此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布局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空间,使人轻松自如地融入“家园”群体中。让每一个居民随时随地都享受新鲜空气、阳光、绿色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居民理想中的乐园。

图片3 景观花盆———景观中的焦点,景观性与功能性的统一。

当满足了环境的一些基本特征后,我们开始考虑何为人性化的居住区。当设计是为了生活、为了人内在的体验,当设计师成为一个内在者而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当设计的对象具有功用和意义时,我们方可重归人性的场所,找回那故事的地方。所以,进行景观设计时,作为设计者应做到:

3.1认识人性

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人也爱玩火;爱采摘和捕获;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瞭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人需要领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人需要挑战;爱走平坦的道路,有时却爱涉水、踏汀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3.2阅读大地

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动物的运动过程,灾害的蔓延过程等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因此大地会告诉我们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池;大地也告诉我们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与健康的,因而是吉祥的,什么格局是危险和恐怖的,因而是凶煞的。同时,大地景观是一部人文的书:大地上的足迹和道路,门和桥,墙和篱笆,建筑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文理和名字,都讲述着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和恨,人类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因此,阅读大地是在认识自然,而更重要的是人认识自己。

3.3体验生活

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及当地人的价值观。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边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为什么成都被认为是中国最悠闲的城市;如果你不搭一回北京街上的出租车,就不理解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含义;如果你不到温州街头走走。你就不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只有懂得当地人的生活,才会有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设计。

3.4聆听故事

故事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和场所的历史,因此要听未来场所使用者讲述关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时要掘地三尺,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是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的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是属于当地人的,属于当地人的生活,当然也是属于当地自然与历史的过程。

3.5寻回童年的记忆

童年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而且大多数人经历过相同的童趣。在设计里融入一些童年记忆的痕迹,让居住者忆起童年时光,这也是体现居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表现。

4 设计方向与原则

4.1借鉴传统空间技巧

形体、风格、材料、形式等是突出空间特色的重要方式,创造有特色的小区环境应重视借鉴传统空间中协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种种具体法则和技巧。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住宅是围合的,屋内所有房间都以内置空间为景观和采光中心点,此中心空间也成为当时大家庭

各成员的生活及交流接触的空间。但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大家庭形式的社会结构己慢慢被人口较少的小户人家取代,以前传统规划的内向空间已在现代生活小区规划中消失,取而代之是以园林绿化为主题的大片室外空间。表现了建筑更外向开放的住宅模式。此模式不但改变了居民生活习惯也使居民有了更多机会相互接触、认识,今整个生活社区显得温馨、有活力,建筑物层次和外立面的处理也变得更轻松,而且有多种变化,成为现代生活居住场所的特点。

4.2培养空间意象

意象是人们通过感知获得的对空间的心智想象,是居住区空间特色生成的主要源头,空间意象是建立在人的空间体验之上的,不同的居住区域应依据不同的方式来造就不同特色的空间意象,以创造有生命力的居住小区。

4.3 景观设计要善于用水景提升居住品质和项目价值

由于气候、环境等原因,以水为主题的园林景观在南北方都特别受欢迎。另一方面从发展商投资回报角度考虑,一般面对水景的住宅单位可以提高售价为发展商带来20%至30%的利润,因此现在的同类商品房都会以此为主题来吸引置业人士,促进销售。

营造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特定景观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力求做到“天人合一”。总之,居住小区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设计建造,有利提高城市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对开发商来说,人性化的居住区有着更好的市场前景,于消费者而言,人们更愿意选择环境好的住宅,这在我们某房地产开发市场上己得到了验证:营造好环境已经是居住区开发策划的重点,也是市场销售不可缺少的卖点。另一方面,优美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亦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

第五篇: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探讨

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

探讨

摘要 :该文针对当前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 问题 作为 研究 对象,分析 了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价值的两个方面,提出“ 自然 生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和 方法,改善和提高居民户外生活质量。关键词 :户外环境景观价值 “自然生态” “以人为本”

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问题越来越受到居住者和舆论的关注,居住的环境景观目标已不仅是树木花草,更需要文化,要突出包括民族地域文化在内的文化内涵,及在此 影响 下形成的居住区空间格局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一、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现状 随着 经济 的 发展,农村 人口大量拥入城市,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不断上升,随之居住区大量涌现,居住区规模无节制扩大,人们在经历了住宅“量”和“质”的苦恼后,依然要面对与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困扰,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区外环境的质量。开发商为牟取最大的商业利润,建设的仅满足日照间距的千楼一面的住宅区,单一的面孔、呆板的空间,使得居住区空间形态走向一个极端。外部环境通过大面积的绿化,部分空间放臵少许设施、小品,往往缺乏整体考虑景观的审美情趣和“人”的参

与。户外空间过于分散、缺失和不连惯,接点空间过小;自然被单纯认为绿化率,以草皮代替树木,对居住区汽车尾气、噪音不控制,也没有隔音措施;缺乏户外活动场地;热岛现象频生;水资源匮乏等;并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精神压抑。居住区环境的脆弱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居住区环境的审美性、可适应性、可持续性。优秀的城市住宅外部环境,不仅可以提高 社会 效益、环境及经济效益,也是住宅内部空间的延伸。通过居住区外景观环境的形象塑造,住户拥有了与大自然的沟通空间,人与人交往的场所,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恬静平和的居住氛围。

二、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价值的两个方面 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由人、建筑、绿化、水体、道路、庭院、设施、小品等实体要素,和环境的 历史、文脉、特色等精神文化要素两方面构成。“人”的要素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人”的要素,其他要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景观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景观是否满足“人”的审美情趣;景观作为“人”参与其中活动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场所精神。从人和环境的关系出发来分析,赏心悦目的环境景观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在视觉效果上能满足审美需求,体现文化内涵。住户不仅满足于视觉的享受,还需要一个适宜的场所休憩、交流、活动。场所是居民交流和参与的载体,而社区是由时间、空间、设施及其活动 内容 等要素构成的特定行为场所,并被

赋予一定的意义。场所的意义是比单纯的物质空间特征更为重要的因素,是空间的灵魂。在社区户外空间中,每一个空间都应当具有适合于公共活动产生的可能性和多义性。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注重场所的营造,使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对自己的居住社区产生归属感。场所是认识自我的地方,是熟悉的和安全的,当大量的人有着同样的感觉并受它的驱使有了被联系在一起的感觉时,它就是一个集合的场所。不同年龄的住户在各自适合的场所休闲,丰富了小区的生活情趣,提高了小区的生命活力。这样户外环境景观的价值才充分体现出来。

三、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探讨 居住区外部环境基本上是由住户小庭院、组团级公共用地和小区级公共活动场地构成,这些空间往往相互融会贯通,构成了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物质基础。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形成这些外部环境的基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创造合理的建筑群体组合不仅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空间尺度,同时也是取得优质景观价值的前提。户外环境景观包括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两大类。软质景观以植物配臵与植物布局为主要内容,硬质景观包括地坪、地面铺装和环境小品设施。芦原义信认为(外部空间)首先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由于设计考虑的主体是环境的使用者,而非设计者或决策者的喜好,因此,设计时

要注重使用者的特性和需求,达到人性化的设计目标。创造具有“积极的”意义的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既要有 “以人为本”的思想,又要有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设计结合自然的观点。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营造生态化、景观化、宜人化、舒适化的物质环境以及和睦、亲近、具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1.在营造景观的物质功能方面时,一定要尊重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自然生态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荀子提出“取物有节”的思想,张载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实物均由气所构成,气之本性即人之本性,天地人物具有共同本性,彼此应当是共同发展。首先,自然生态与居住区户外环境都必须保持自身的整体性。通过道路、结点空间的合理布局,遵循美的法则来构思,多样统一,考虑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等创作要素,创造出一个丰富、有机、完整的户外环境景观,而不是设计住宅单体之外的剩余空间。这样住户就能清晰地认知户外空间,同时户外环境景观对于住户也构成了识别性与归属感。创造出宜人的景观环境,给人舒缓、放松的抚慰,达到以景养心、以境养人的境界。自然生态包括生态制约要素,即地域气候、地理条件和生态支持要素,应充分利用各种地形环境,创造出丰富的外部空间形态,构筑一个别致、特色的景观和一个小的生态环境。应注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剔除负面的要素,引

进正面的景观要素,提高和加强某个区域的景观特征。在 中国 清代,这项 艺术 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私家花园中人们就能欣赏到高山、湖滨、竹林、瀑布等美景。而且设计者利用技巧使各视点的过渡也显的相得益彰。其次,居住区户外环境与生态环境各要素应达到整体协调。局部相加并不简单等于局部之和,而是成为两个整体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 影响,联合共生。在过去居住区结构清晰的树形结构模式之内,人工环境彼此没有联系,与 自然 环境也没有关系。在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中应进行修正,采用以传统户外环境体系与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交叉的 网络 模式,形成多样的交往空间,加强邻里间交往(图1)。2.在强调景观物质功能的同时应注重户外环境景观的场所精神,营造一个具有生活情趣的居住氛围,“以人为本”。空间需要人感知其的存在,它和发生在其中的生活 内容 在空间的形式、尺度、比例、质感、等物理性要素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关性。一个空间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来说是有意义的,它是这些人群的个人生活和 社会 生活的一部分,意味着某种归属。首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户外环境景观中应体现:景观不是单纯的观赏和生态价值,应形成有序的空间层次、多样的交往空间,人与自然的高接触性,处处有“人”—住户的参与,充满活力、生机。居住区居民的生活活动一般分为个人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或

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两类。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是居住区外部环境景观设计所期望达到的社区文明目标的重要内容。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空间环境中才会发生,而社会性活动则需要有一个相应的人群能够适宜地进行活动的空间环境,这样的适宜的空间环境,即场所,除了形式、比例、尺度等设计因素外,首先要考虑与这种活动相关的适宜的空间层次的构筑。如在半私密空间中幼儿和儿童游戏活动,邻居间的交往活动;在半公共空间中老年人健身、休闲活动,邻里交往、散步,青少年的 体育 活动;在公共空间中人们交往、购物、散步、休闲活动等。各类户外活动场地应与居住区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紧密联系,其位臵和通路应具有良好的通达性,不应成为停车场地或无人问津之地。幼儿和儿童活动场地应接近住宅并易于监护;青少年活动场地应避免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但也不能偏僻,以至于只服务少数居民;老年人活动场地宜相对集中,远离车行道。其次,“以人为本”应考虑到居住区外部空间的空气环境、湿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等五大环境健康性 问题。应通过景观的高低、穿插、围合、引进、剔除,以及生态技术等的运用,尽量消除或减轻五大环境的污染。如对小区汽车噪声和尾气的隔绝,以及汽车对小区住户日常出入的干扰的避免,可以通过人车分行,在车行道两旁种植绿化带;也可以将小区汽车直接停放在小区周边,使其不进入小区内部,实行小

区内部步行化,辅助以自行车 交通 等措施解决。

四、结语 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的持久 发展 的领域,随着建筑学科的拓展和其他学科的介入而不断深化。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三部分的融合是建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并使设计目标更加 科学 化。同时应积极倡导居民参与设计规划,这将有助于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更合理,从而促进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的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 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2]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 中国 建筑 工业 出版社,1985.[3] [美]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

下载城市居住区发展——人性化与安全性探究(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居住区发展——人性化与安全性探究(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浅析

    【摘 要】城市居住区艺术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优美宜人的城市居住区环境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要科学进行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创造人与环境、......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探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探讨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居住区的环境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对景观设......

    读《人性化城市》有感

    读《人性化的城市》有感 杨红梅 1217408050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关于城市规划的书籍,每一章都很让我深思。之前我都没有想过、仔细观察过一个城市的方方面面,不管是从建筑样式,还......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分析探究(样例5)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从园林景观在住宅区中发挥的作用入手,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相关分析,以供大家研究探讨。 关键......

    安全管理人性化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在管理工作中更为重要。在管理工作中,因为强制性的执行现象不断出现,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上开始主张人性化。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强制......

    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初探(合集五篇)

    城市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初探关键词:居住区绿化、生态、植物景观、设计一、前言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

    昌吉市城市居住区绿化分析

    目录 摘要............................................................1 居住区绿化的概念及意义........................................1.1 居住区绿化的概念.............

    浅谈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 公主岭市规划处 王永宏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