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参观实习

时间:2019-05-14 16:5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参观实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参观实习》。

第一篇:北京参观实习

参观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2012年3月19日——2012年3月23日

二、实习安排

2012年3月19日:抵达实习地点北京

2012年3月20日:上午参观解放军歌剧院,下午参观八一电影制片厂

2012年3月21日:上午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下午参观798艺术区

2012年3月22日:上午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下午参观国家大剧院

2012年3月23日:自由参观活动时间

三、实习目的

作为一名建筑学学生在设计任何一个建筑,都应该对该建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无论是理论上的认识和了解,还是眼见为实亲身体会,这个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学期最主要的设计任务是戏剧影视娱乐中心设计,对于一个大体量的公共建筑,初次接触的我们总是疑惑难解,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是很难在设计中打开思路的。因此学校安排的这次参观实习,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对影剧院有一个直观具体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去做好影剧院的设计。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同学们对建筑体量、建筑形体、建筑质感、内部空间感、功能上的联系以及结构上的变化上的认识及感受,每一个优秀的建筑中其细节永远是值得我们去欣赏和去学习的。

四、实习过程

远在去北京实习之前同学们就已经开始讨论商量北京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筑或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景观,从无所不知的百度上研究北京的地图,探讨怎样花最少的时间去游览更多的地方。实习之前的动员大会,在老师的叮嘱和建议中,我们大家对此次实习又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这次实习是一个通过实际工程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建筑的机会,让我们在具体案例中体会发现理论与实际的差别,而不是单一的来源于课本知识。设计这门学科所需要设计者具备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对实际工程中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理论知识我们往往只知道形式化的标准化的东西,而无法具体形象化到实际生活中,这是不可取的。因而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建筑在实际工程中所呈现的样子,更好地欣赏建筑存在的魅力和意义。学校安排提供的这次实习机会可谓是十分及时和难得的学习实践的好机会。我相信这次实习同学们都会有很大的收获的。实习前一天晚上整理好出发所需的行李,在舍友的讨论声中入睡。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早上7点出发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前前后后都是相识的同学朋友,一路上可是欢声笑语。下午一点半左右到达了北京西站,这才发现北京的交通那叫一个混乱,由于指路的失误导致大家绕着西站转了几个来回,最后总算顺利找到所要乘坐的公交车。到达集合地点后,在老师的安排下解决好了住宿问题,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开始自由行动。有的同学在宾馆休息,有的同学就在百度的帮助下开始的他们的游览,为北京的公交事业做了不大不小的一个贡献。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由于大家都对北京的交通不了解,班里讨论之后决定集体行动。早晨的气温不高,带着初春的一丝丝寒意。早上8点同学们准时来到约定地点集合,一路问着百度一路问着行人总算是顺利的解决的交通的困扰,准时到达了第一个参观地点的目的地:解放军歌剧院。

该歌剧院位于北京北二环积水潭桥边,西面是时尚的新街口商业中心,东面是美丽的什刹西海湖畔,与它比邻而居的是郭守敬纪念馆。

正式进去参观第一个到达的是大剧场的舞台部分,得幸于该歌剧院的工作人员的讲解和介绍,我们参观了非观众人员所能到达的区域,对该建筑我们有了一个更具体的了解和认识,知道了解放军歌剧院总占地面6534平方米,内含大小两个剧场。其中大剧场为上下双层,共800位豪华坐席,小剧场采用独特的空间设计概念,另有大、小2个舒适的贵宾休息室。剧院从舞台到观众席乃至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本着尊重每一位观众的理念;清晰、互动的视觉感受和高品质的听觉效果能给观众带来精致独特的艺术享受,打造出人性化的剧院形象。

解放军歌剧院的舞台设施先进,可以分为主舞台、后舞台和左右两个侧舞台,舞台顶高20米,深18米;台口高8米,宽14米。其中主舞台具有三块大升降台。同时还具备可容纳双管乐队的升降乐池。演出后台共有包括VIP贵宾室在内的8个化妆间。舞台与观众席的位置、大小,都可以根据每次演出活动的不同需要,任意施展想象,它简洁的构造和可以随意调整的位置关系,给创作者带来无限灵感。无论是走廊、墙面、还是化妆间、休息区看似一个没有装饰的地方却包含着建筑建筑师独具匠心的巧妙构思和声学建筑师的精雕细琢。

解放军歌剧院之后我们又乘车来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和解说下参观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厂史馆。走进“八一”电影制片厂厂史馆,展厅正中央有一个长长的红色楼梯,被称为红地毯,有53阶,象征着从建厂到开馆53周年。

厂史馆上下三层分三个展厅。最高一层是第一展厅,这也是为什么一进门就设一个长直梯让大家先上三楼参观第一展厅,展厅放了八一厂历史中各界党政军领导接见和参观八一厂的历史照片,还有八一厂历史上璀璨群星和奖杯。第二展厅在中层,记载了八一厂历史上拍摄的各类影片,第三展厅在第一层,展示了影视道具、场景设置等。

参观完“八一”电影制片厂厂史馆,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幸来到放映厅,这里有两个大的放映厅。我们参观了其中一个厅,老师为了让我们更了解剧场设计带领我们走进放映室参观了一下其构成,还现场体验了一下视听效果。就这样一天的参观实习结束了。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在车上颠簸了好几个小时终于来到了中国电影博物馆,印入眼帘的宏伟大气的大建筑,有特色的大门入口。该电影博物馆占地65亩,建筑面积近38000平方米,展线长度297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而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博览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的艺术殿堂。

进入大门,博物馆内部空间高大,广阔。几个功能区亦分亦合。设计者在统一、中性的黑色背景上,根据建筑的内部公共空间的位置分别开辟一片大型彩色玻璃面。红、绿、蓝、黄分别代表的展览、博览、影院、综合服务四个功能区域。中央大厅左侧是展览部分,这是一个圆柱型大厅,能够不断的变换色彩的中央圆厅环形墙壁,华美鲜艳;电梯内的装饰灯流光溢彩,让观众在游览过程中体验视觉享受带来的惊喜。沿墙面有螺旋型的步道可以上到2、3、4层各展馆。当然也有电梯和自动扶梯和楼梯可行。馆中共设有20个展厅,介绍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以及电影科技博览。另有临时展厅、报告厅和多功能厅。馆内还设有巨幕电影厅、数字电影厅、三个35毫米电影放映厅。12点的时候很多同学也亲身体会了3D的巨幕影院的视听感受。

结束电影博物馆之行,下午我们来到了798艺术区。798指代的是这一艺术区引申出的一种文化概念,以及LOFT这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它的部分建筑采用现浇混凝土拱形结构,为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798是大量艺术家工作室和当代艺术机构的天堂,从而开始大批进驻“798艺术区”,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闲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集区,使这一区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攫升为国内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区。在798我们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建筑,而且还是闲置工业厂房经改造后,“变身”为新的建筑艺术品,在历

史文脉与发展范式之间、实用与审美之间与厂区的旧有建筑展实现统一。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上午我们来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国博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身。

在进入国家博物馆时我们能发现进出安检非常严格,步入国家博物馆后可见很大的一个共享大厅。其中地上共有三层展厅,南北对称。超过1000平方米的展厅有49个,其中,最大的展厅为地下一层的常设展览(古代中国)所在的展厅,面积为10000平方米,单层高度近40米。其中艺术长廊“南北轴线”长330米。在博物馆里我们有幸见识到古今中外的各类展品,从而增长了我们的艺术见解。

下午我们参观的是中国国家大剧院,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其中主体建筑10.5万中国国家大剧院标志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

中国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3.32米,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有10层楼那么高。

大剧院南部入口与北部入口“水下走廊”一起延伸至地下6m之处,观众通过水下长廊进入大剧院。采用出了一套叫做“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的装置,来保证一年四季“碧水映明珠”的理想成为现实。

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大剧院可供参观的一共有5层楼,每层都颇具特色,在地面层坐落着三幢建筑: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三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歌剧院、音乐厅和剧场,它

们由道路区分开,彼此以悬空走道相连,恍若在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覆盖、庇护、包围和照亮着所有的大厅和通道。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戏曲场、小剧场、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她将传承中国文化、展示世界文明,为艺术的发展、教育、普及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

四、实习心得

在这短短一周的实习中我们收获到许多课本所不能交给的知识,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为将来我们在学习上有了一个指引,去加强和增长自己的见识。

我想实习之后同学们应该会更加重视学校的学习机会,也为将来毕业工作而做准备。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也会更加注意和体会各个建筑的特点,在日后的设计中能够加以借鉴应用或扬长避短。相信在设计能力上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第二篇:北京参观实习心得

北京参观实习心得

怀着一颗欣喜的心我们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开始了为期十天的北京之旅。第一天首先去了天安门、故宫、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广场四面八方都是车和人,进出广场都要安检。广场呈丁字形,丁字的一横是一条河,即是著名的金水河,河上横架7座汉白玉雕栏石桥。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城楼,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下层有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广场东面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西面是人民大会堂,南面是毛主席纪念堂。“丁”字的一竖直到中华门。广场中央是升旗台。

参观完了天安门广场,我们选择了参观旁边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它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排队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很多人中途放弃排队,不过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足足排了两个小时的队,不过参观后发现两个小时的等待还是非常值得的。我们见到了很多以前只在课本上才能看到的藏品,真是不虚此行。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地下一层的展厅,这是博物馆中最大的一个展厅,展示的是古代中国,面积为10000平方米,单层高度近40米,展示的藏品从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的牙齿到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文物,置身其中恍如畅游历史的长河,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所折服,感到非常自豪。参观时发现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我觉得这种教育很直观,效果很好,比我们单纯从课本上看图片更有教育意义。

下午的时候我们参观了故宫博物院。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明成祖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并严格地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去参观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展馆共分4层,分别以展板、灯箱、模型、图片、雕塑、立体电影等形式介绍、展示了北京悠久的历史和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去之前朋友推荐我们去参观北京规划展览馆时的一句话:把整个北京城踩在脚下的感觉,所以很期待见到,终于在三层东区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巨大的北京城市规划模型展示在特制的地板上,下面辐射有灯管,上覆钢化玻璃,人可以踏在上面,犹如在空中鸟瞰北京,可以让人们更真实更立体的了解北京。当代北京城市规划展区主要包括北京历次总体规划介绍;北京市“区县规划建设展览”;北京城市交通、环保、水务、建筑节能等专题展区和北京奥运场馆规划建设展区等。未来北京规划建设发展目标展区主要包括《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展区;北京城市规划大模型和多媒体数字立体影片《新北京》等,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从多个专题和多个层次全方位介绍了未来北京规划发展的宏伟目标。北京规划大模型和多媒体影片直观地展示了未来北京的现代化风采。这对于我们学习专业的规划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随后我们参观了北京著名的公园,景山公园、中山公园、北海公园等。北京的公园大多原是皇家的别院,园内叠假山、搭花棚、筑花坛、置盆景,景色美不胜收。

中山公园虽不及北海公园名气大,但是游客不多,倒显得清幽雅致,也别有一番风味。中山公园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是祭祀丰收神即五谷耕地之所,与太庙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公园的主体建筑社稷坛位于轴线中心,坛呈正方形,为汉白玉砌成的三层平台。坛上铺着由全国各地进贡来的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大片的竹林营造出极其幽静的环境,林中开有小道,以鹅卵石铺地;长长的花架上爬满了长藤的植物,郁郁葱葱,花架下有长条的石凳,置身花架下,享受炎炎夏日里的丝丝清凉,低头看骄阳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的斑斑点点,真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天坛公园里因为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需要小票才能进入,所以只是在外围大致看了一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古树,园内有二百年以上的古柏二千五百多棵,看着这些古树,想像它们是怎么历经百年的风霜,让人恍惚间有种穿梭时空的感觉。公园里的小路两旁连续布置了很多小音响,它们都伪装成了古代灯柱的样子,与古树相得益彰。走在古树掩映的道路上,耳旁萦绕着轻音乐,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实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在北京的最后一天,我们终于来到了长城。虽然我们一大早起床就直奔长城,但是到达时还是已经聚集了有很多的游客。我们参观的是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它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嘹望和射击用。打仗的时候,每个烽火台烧起狼烟,提醒各诸侯国加强警戒。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我们今天只是爬长城就觉得累的腿抽筋,那时候没有任何器械,全靠人们步一步将几千斤重的条石背上来,劳动人民耗费了多少血汗和智慧,才有了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城啊!这伟大的工程,是吃苦耐劳的中国人民创造的奇迹。

北京的景点很多,我们也看了很多,因为时间的原因,很多都只是走马观花的大致看了一下,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北京的韵味,不过我还是深深的领悟到了,北京的历史悠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人生中能和朋友们和老师们一起出游、学习,是件很幸福的事!以后类似的机会我想是没有了,我想在这里跟老师和朋友们说:谢谢你们!我会好好的收藏着彼此的珍贵回忆,让人生的旅途拥有更多的乐趣和体验。我想在以后不开心的时候,都可以把这些回忆重温,使自己更快乐。

第三篇:北京参观实习论文

北京参观实习报告

前言:根据学校安排,我们于3月19号到3月23号,在北京进行为期五天的参观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们了解建筑的好机会,让我们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领略建筑的艺术魅力。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时候,能够更好更快的体会到理论的精髓所在,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区别,从而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做到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

实习目的: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剧院建筑,为大四的剧院设计做准备,更好的开阔我们的眼界。

实习安排:19号到达,安排住宿,自由活动

20号上午,解放军歌剧院参观,下午,八一电影制片厂参观

21号上午,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下午,798艺术区参观

22号上午,国家博物馆参观,下午,国家大剧院参观

23号自由活动,返程 实习内容以及收获:

20号早晨,我们早早到达了解放军歌剧院的门口,整队,由老师带领我们进去了解放军歌剧院内部的剧场舞台,据张师傅介绍,解放军歌剧院总占地面积 6534平方米,大剧场为双层观众席共800个座位,小剧场采用独特的空间设计概念,另有大、小2个舒适的贵宾休息室。剧院从舞台到观众席乃至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本着尊重每一位观众的理念;清晰、互动的视觉感受和高品质的听觉效果能给观众带来精致独特的艺术享受,打造出人性化的剧院形象。

解放军歌剧院的观众席和舞台比例为1:1,看话剧的效果最佳,舞台处于地坪下3.3米的位置,观众席的尽端为0标高。

舞台的设施先进,可以分为主舞台、后舞台和左右两个侧舞台,舞台顶高20米,深18米;台口高8米,宽14米。

其中主舞台具有三块大升降台。同时还具备可容纳双管乐队的升降乐池。升降台每块尺寸为3×14米,电力控制舞台升降。

演出后台共有包括vip化妆间在内的8个化妆间。

我们先后参观了办公区和设备间等等,去机房重地参观了下,据老师介绍,一般采用三股高压线,以防断电影响剧院使用。

最后我们去了三层的排练厅,据介绍,曾经是两个小的排练厅,后来因为需要,将中间的隔墙打通,成为一间大的排练厅,以满足管弦乐队的排练。

参观完之后,虽然很累但是收获很大,对舞台设备,机房设备,空间尺度等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解放军歌剧院也存在设计上的一些问题给以后的使用带来了不方便,例如排练厅的太小,还得两间并一间,办公区的办公间不足,在今后设计中一定要确保功能合理,使用方便。

下午我们转战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首先参观八一电影制片厂厂史馆,这是由我们的学姐设计的,在参观之前,她简短的介绍了下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中的不足。

这是一个星光大道的设计理念,采用不回头的参观路线,设计之初要保持建筑的基本原貌,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不变,采用钢结构,在设计中有三个台阶高度一一致,是由于当时和没考虑好楼梯面层的尺寸,导致施工图与设计图又出入,使得设计有点小遗憾,告诫我们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个设计。

星光大道是53个台阶,正好那年是八一电影制片厂53周年。我们一进去,深深

地被红色灯光笼罩的智跑楼梯所吸引,走在了星光大道上,开始自己的参观路线,由三层开始参观,参观着厂的发展历程,中途还看了一个短片,介绍八一电影厂建厂之初和以后的发展,不禁被革命战士的精神所感动。还参观了一些电影场景的模型,道具等等。收获颇丰。

这个厂史馆在入口门厅采用直跑楼梯很好的把人流引导三层,带领参观者走进设计师设计的参观路线,处理很巧妙,人流组织合理,参观流线合理,是一个很好的很值得学习的展览类建筑。

之后我们又去放映厅看了一个短片,各方面效果都很棒,老师带我们去放映室看了看,放映室的那个放映窗要做成防火窗,以防发生火灾之后火势蔓延到放映厅,放映室最主要的就是防火,因为放映机产生很多热量,很容易引发火灾,所以防火通风是重中之重。

参观实习的第一天就这么结束了,收获很多。

21号,我们转了好几次车才到达中国电影博物馆,远远地就望见国家电影博物馆,为之震撼,我们迫不及待的走近去看,在建筑脚下,显得建筑的尺度很大,外边的虚空间做的很有感觉,虚实结合。

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建筑外观不仅气势宏伟,而且充满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主体

建筑的前方,巨大的银幕与广场上一道断续的斜墙构成了形如咔打板的平面组合。建筑采用黑色作为基础色,并使用镂空图案的金属板作为外层装饰,为这座光影的殿堂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在统一、中性的黑色背景上,四个立面根据建筑的内部公共空间的位置分别开辟一片大型彩色玻璃面。红、绿、蓝、黄分别代表的 展览、博览、影院、综合服务四个

电影博物馆大厅功能区域流露出多彩的个性。

中国电影博物馆内部采用黑、白、灰三色作为基调,典雅而沉静,其他一切色彩在这样的基调下显得更加五彩斑斓:巨型的彩色玻璃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投射出多彩的个性;能够不断的变换色彩的中央圆厅环形墙壁,华美鲜艳;电梯内的装饰灯流光溢彩,让观众在游览过程中体验视觉享受带来的惊喜。

我们正好赶上新上映的3D电影,就去体验了一下,效果真的很棒。下午我们又去了798艺术区,据介绍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

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 和“LOFT

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不小的了影响。

参观了几个展馆。欣赏了一些绘画雕刻艺术,其实没看懂,不过觉得还挺好的。艺术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

22号上午我们参观的是国家博物馆。新建成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总面积达6.5万平方米,49个800—2000平方米的展厅均匀分布。中国国家博物馆历经近百年的发展,积淀了丰厚的博物馆文化内涵。

从西门进入博物馆后就到了“西大厅”,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南北长330米的艺术走廊和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西大厅是观众进、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个重要集散场所,大厅顶部是368个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藻井,起到了很好的装饰、采光、照明和通风等作用。

在方案设计时非常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北、西、南3个外立面保持不变,新建筑向东扩建40米,向地下扩建两层,向地上扩建一层,新建筑嵌入老建筑之中,新老建筑形成有机的结合。不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而且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

早在檐口设计之初,方案就几经斟酌,最终决定采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斗

拱形式,配以金属铝板等现代建筑材料,真正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扩建与保留的和谐统一。

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檐口部分的铝板造型非常复杂,板幅超宽、超长,每块铝板宽度为1.4m、长度为7m,加工、安装难度之高国内罕见。其中金属粉末喷涂的仿琉璃瓦铜色悬挑铝板和仿斗拱白色铝板,既保证了铝板的颜色和光泽接近琉璃瓦,又满足了新、老馆檐口装饰效果的一致性。

在国家博物馆里,我们参观了很多以前在书上见过的一些文化古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

下去我们参观了国家大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

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

3.32米,基础最深部分达到-32.5米,有10

层楼那么高。国家大剧院壳体由18000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18000多块钛金属板中,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钛金属板经过特殊氧化处理,其表面金属光泽极具质感,且15年不变颜色。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由1200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

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悄然亮相。

据讲解员介绍,国家大剧院每天有将近两千人工作,主要分布在地下工作区。国家大剧院内有四个剧场,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南门西侧是小剧场,四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另外其内部还有许多与剧院相配套的设施。

歌剧院(1)概述:

歌剧院是国家大剧院内最宏伟的建筑,以华丽辉煌的金色为主色调。主要上演歌剧、舞剧、芭蕾舞及大型文艺演出。

歌剧院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观众席2398个(含站席)。

歌剧院有具备推、拉、升、降、转功能的先进舞台,可倾斜的芭蕾舞台板,可容纳三管乐队的升降乐池。这些世界领先水平的舞台机械设备为艺术家的现场表现提供了丰富可能。

(2)舞台

歌剧院舞台采用“品”字形舞台形式,包括主舞台、左右侧台和后舞台。

舞台具备推、拉、升、降、转五大功能,可迅速地切换布景。主舞台有六个升降台,既可整体升降又可分别单独升降。左右侧台各有六台可横向移动的车台,通过与主舞台升降台互换位置,可以迁换场景,也可以参与演出。

舞台下方距地面15米处,储存有一个芭蕾舞台台板,主舞台升降台下降后,芭蕾舞台可移动到主舞台台面上,用于芭蕾舞演出。这块国内面积最大的无缝隙专用芭蕾舞台板,同时也是国内唯一的可倾斜式芭蕾舞台板,可倾斜至5.7度。台面使用俄勒冈木制成,并用三层结构来增加弹性,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芭蕾舞演员的足尖。

舞台上方栅顶高度为32米,吊杆、灯光桥、灯光渡桥通过钢丝绳悬挂在空中。61道电动吊杆,78台轨道单点吊机,24台自由单点吊机,分别用于悬挂幕布和景片。灯光桥、灯光渡桥、灯光吊架将1588盏用于演出的灯具点缀在歌剧院舞台的上方,灯光反应快,可以在几秒钟内变换造型。

(3)乐池

歌剧院乐池面积120平方米,可容纳90人的三管编制乐队,也可升至观众席水平位置变成观众席。

在乐池中,特别为指挥设计了专用升降台,指挥可以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出场、谢幕。

(4)墙面 歌剧院在墙面上安装了弧形的金属网,声音可以透过去,而金属网后面的墙是多边形,这样就形成了视觉的弧形和听觉空间的多边形,做到了建筑声学和剧场美学的完美结合,使得混响时间达到1.6秒的极佳效果。

音乐厅(1)概述

音乐厅洁白肃穆,色调风格宁静、清新而高雅,以演出大型交响乐、民族乐为主,兼顾其它形式的音乐演出。

音乐厅观众席围绕在舞台四周,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二层,共有观众席2019个(含站席)。

音乐厅内拥有国内最大的管风琴。

音乐厅内一切建筑和装饰设计都为声学效果服务,实现了建筑美学和声学美学的完美结合。

(2)演奏台与观众席

音乐厅根据音乐会演出的特点,采用改良的鞋盒式设计,即坐席以围坐式环绕在舞台四周,使舞台处于剧场的中心区域,以便声音能更好地扩散和传播。

音乐厅演奏台设在池座一侧,演奏台宽24米、深15米,能满足120人的四管乐队演出使用。

演奏台由固定台面和三块演奏升降台构成。通过控制演奏升降台高度的变化,可以形成阶梯式的演奏台面,将不同乐器的演奏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演奏台前部的钢琴升降台可将三角钢琴缓缓升起,浮现在观众的视野之中。

为满足大型合唱演出需要,演奏台后方观众席二层的座椅可供180人合唱队使用。

(3)“镇厅之宝”——管风琴

安放于音乐厅的管风琴造型典雅,音色饱满,是目前国内体积最大、栓数最多、音管最多、音色最丰富的一架,拥有94个音栓,发声管达6500根之多。

该管风琴出自德国管风琴制造世家——约翰尼斯·克莱斯,与著名的德国科隆大教堂管风琴系出同门,能满足各种不同流派作品演出的需要。

管风琴的存在为音乐厅更添高贵典雅之气,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音乐厅的“镇厅之宝”。

(4)天花板

音乐厅的天花板被打造成一件抽象的现代艺术作品,形状不规则的白色浮雕像一片起伏的沙丘,又似海浪冲刷的海滩。

天花板上看似凌乱的沟槽实际上经过了特别的声学设计,使声音能够被扩散反射,更加均匀、柔和。精美的天花板其实是特制的声扩散装饰板。

天花板使用纤维石膏成型板制成,材质厚重,能够有效地防止低频吸收,增强厅内的低频混响时间,使低音效果(如管风琴、大管、大提琴等)更加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为达到声效的完美,在顶棚的下面还悬挂了一面龟背形状的集中式反声板,俗称“龟背反声板”,它的作用是将声音向四面八方散射。

(5)墙面

音乐厅舞台四周的墙面采用了声学扩散墙,墙面有如站立起来的钢琴琴键,凸凹起伏、不规则排列。其凹凸的尺寸和形状经由数论精确计算得出,能扩散反射来自演奏台的声音,保障演出者良好的自我听闻和相互听闻,有利于乐队更好地发挥表演水平。

音乐厅的侧墙则采用与天花板类似的声扩散装饰板,墙壁表面轻微凹凸的效果同样经过特殊设计。通过这些凹凸不平的纹理,能将声音均匀地扩散反射至音乐厅空间内的每个角落。

在这些量身设计的综合作用下,音乐厅的混响时间可以达到2.2秒的优质音效。戏剧场

(1)概述

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剧场,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真丝墙面烘托出传统热烈的气氛。主要上演话剧、京剧、地方戏曲等演出。

戏剧场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1035个席位(含站席)。

戏剧场舞台拥有先进的舞台机械设备,可以把独特的创作变成表演的现实。其独特的伸出式台唇设计,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的特点。

(2)舞台

戏剧场舞台具有“伸出式”和“镜框式”两种样式,可配合剧目需要选择使用。“伸出式”舞台样式时,观众厅前部的台板升起成为舞台的一部分,形成伸出式台唇,台下的观众可以更近距离地观看台上的表演,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的特点。而当台板不升起时,这部分区域可作为乐池使用,这时舞台看上去就像一个镜框,因此被称为“镜框式”舞台样式。

戏剧场舞台区域分为主舞台和左右辅台。主舞台安装的“鼓筒式”转台,由13个升降块和2个升降台组成,既可整体升降又可分别单独升降,还可以制造边升降边旋转的舞台效果,整套舞台机械在世界上处于先进地位。

(3)墙面

戏剧场观众厅墙面采用与音乐厅舞台墙面类似的声扩散墙面,看上去象凸凹起伏的、不规则排列的竖条。大量不规则排列的凹凸槽整体上形成声音的扩散反射,可保证室内声场的均匀性,使声音更美妙动听。

墙面使用特制的丝绸布加以包裹,形成了以红色为主,与黄色、紫色等相间排列的墙面图案。灯光照在墙面上,烘托出亲切、热烈而传统的气氛,营造出颇具中国特色的剧场氛围的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吸音效果。小剧场

(1)概述

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多样性可能的多功能场,整体色调清新、风格典雅,可以适应室内乐、小型独奏独唱、小剧场话剧、小剧场歌剧、现代舞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演出。

小剧场观众席共设有19排,556个席位(含活动座椅)。小剧场于2009年9月落成,2009年10月正式启用。它的落成启用不仅进一步扩充了国家大剧院表演艺术功能,也使得北京现有小剧场群落的演出功能更加丰富。

(2)舞台及观众席

小剧场采用尽端式舞台。舞台由两块升降平台组成,可根据需要整体升降或分别单独升降。

舞台背后的隔音墙和落地钢化玻璃墙,可以向左右两端折叠收缩。待两面墙完全打开后,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室外下沉广场犹如后花园般呈现眼前,既可作为演出的背景,也可直接作为舞台纳入演出,给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和发挥空间。

观众座位共计556席,可根据剧目进行灵活调整,其中电动伸缩看台14排计411席,活动座椅5排计145席。

(3)天花板及墙面

小剧场的白色浮雕天花板与音乐厅类似,声扩散墙面与戏剧场墙面相似,加上有保温及隔音效果的隔断墙,种种量身设计可使声音均匀、柔和地扩散反射。

国家大剧院的红木穹顶。公共大厅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穹顶。穹顶距地面46米,由无数根巴西红木拼装而成,其间以金属条分割为若干个区域。每条红木的色彩深浅有别,每个区域的拼贴走向各不相同,充满变化和层次,放眼望去,仿佛在苍穹之上画出了一道道韵律感十足的弧线。整个穹顶充溢着灵动、跳跃的神采,置身其间犹如进入了乐器内部的音乐世界。

玻璃幕墙。公共大厅北侧巨大的玻璃帷幕,采用弧形设计,营造出舞台上幕布缓缓拉开的景象。漫步在大剧院之内时,透过玻璃帷幕可以远望到长安街的繁荣景象;对于身处剧院外的行人,同样可以透过它看到剧院中来来往往的人影,如同观看一出正在上演的舞台剧一般。

锦绣大地。公共大厅7000平方米的地面,由10种产自国内的天然石材铺就而成,产自山西的“夜玫瑰”、承德的“蓝钻”、湖北的“满天星”、贵州的“海贝花”、河南的“绿金花”……各种石材被铜板划分,形成24个色彩不同、纹理迥异的区域。因此,又被命名为“锦绣大地”,寓意中华民族的锦绣河山。

但是据讲解员说,国家大剧院其实在之后的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外壳的玻璃采用天然硅胶,但是乌鸦会啄食,玻璃的自净化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清洁一次玻璃需要花六万块钱。还有外围的水景,今后的清洁都是问题。

总的来讲,作为国家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国家大剧院的建设与运行体现了正在迅速崛起和复兴的中国在精神文化领域的追求,而“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办院宗旨和“国家表演艺术最高殿堂、艺术普及教育的引领者、中外艺术交流最大平台、文化创意产业重要基地、国际知名剧院的重要成员”的愿景追求是实现这一需求的现实途径。

23号就准备返程了,短短的几天北京实习就接近尾声,虽然这期间会很累,还会找不到公交站等等诸多问题,但是我们都克服了,最重要的是收获了很多以前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建筑,有时候只有走进去,才能真正理解建筑的真正含义,真正体会到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第四篇:北京参观实习报告

北 京 实习报 告

班 姓 学

级:名:号:

本次去往北京的参观实习,我满怀热情,在那里我们用图片见证记忆。使我们增长见识,受益匪浅。作为装饰工程的学生,我们理应对各种建筑有一些了解,虽然不能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总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解,开拓眼界显得尤为重要。这次北京之行,在感叹建筑的宏伟之余,不免产生崇敬之情。此外,还进一步认识中国古建筑,感受城市建筑多样化。

第一天我们先奔向天安门,参观故宫博物院。当我到达天安门城楼前,觉得人生很多梦都是可以实现的,即便在之前显得那么遥远。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东方宫殿建筑的代表、世界宫殿建筑的典范!故宫给我的最大的感受这是无论与比的建筑杰作,故宫建筑群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单说建筑本身,它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无论是从建筑的规模,单体的大小,精致程度,材料,及各种手法来说,它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故宫采用的是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故宫里的雕刻也同样令我震惊,能够很真切的感受到古人的技艺高超,同样体现中国劳动人们的智慧。

王府井小吃街是北京及各地名优风味小吃的荟萃之苑,位于王府井大街好友世界商场的南侧,是一家专门经营北京及各地风味小吃、旅游纪念品、民间工艺品的市场。

王府井不同行业的商店各以独有的经营特色而赢得声誉。王府井大街东侧联结着繁华的东安门商业街和东黄城根市场街,使得这一商业街区热闹非凡。

紧接着第二天,我们一行来到了北京798艺术区,这里有许多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之地。有许多的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等服务性行业,成为了艺术家及设计师的聚居地。

后来又来到了北京宜家,看到了许多办公,家常用品。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

又参观了三里屯,三里屯酒吧街是北京夜生活最“繁华”的娱乐街之一。是居住北京地区的老外们以及国内名流大款经常光顾的地方。这里灯红酒绿,人流熙攘,流光溢彩映衬着大都市喧嚣与奢华。一直以来三里屯酒吧一条街总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谁也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谁也不能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位。

第三天去颐和园。基址规模宏大,园林的选址自由,颐和园内的建筑富丽堂皇,园林内部的建筑等有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全面吸收了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刚刚迈进颐和园,广阔的昆明湖出现在眼前,迫不及待的想继续寻找我们平时在书本上看到的建筑,走进颐和园,知春亭,十七孔桥,佛香阁等陆续出现在眼前。首先昆明湖,颐和园内最主要的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虽然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我们没有去成,但是颐和园的景象已经让我们大开眼界了!一圆明园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仿建了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还有角遗址可看,但没走到最近。

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一池清澈见底的湖水,以及外围大面积的绿地、树木和花卉,不仅极大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更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鸟巢孕育着生命,象征着活力,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夜色下显得更加辉煌。

水立方给人一种通透的感觉,给人以轻盈纯净的感觉,蓝色流动的水一样。

本次北京认知实习,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我们以后的设计有着积极的作用,开拓我们的设计思路,使我们更加大胆的追求创新。不断的寻找适合我们自己文化的建筑。我们多少学会从环境社会经济工程等多方面观察分析城市建设,体验了北京的城市形态,一些建筑的尺度,这些都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第五篇:北京参观实习报告书

北京参观实习报告

作为一名建筑学(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多走出校门看外面的建筑和室内设计是除了书本学习以外最有效的方法,既能开阔眼界,又能身临其境的体验大师们设计的建筑,对于感受空间的尺度、空间的设计手法、材料的运用和氛围等很有帮助。在学期的第九周,我们开设了建筑参观实习的课程,去到北京,开始我们为期一个礼拜的参观旅行课程。北京作为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因举办过奥运会而建立了许多著名的建筑,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参观学习的好去处。

接下来就是我们这一个礼拜参观学习的过程和心得体会记录: 17日

下午五点,我们从学校出发,去乘开往北京的列车。18日

经过了夜里十多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了北京站。下车回到住宿的小区放好行李之后,我们开始了北京之旅的第一站--天坛公园。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 最大祭坛建筑群。

我们从天坛东门进入,走过七十二长廊,廊子的矮栏杆上坐着老老少少的北京人,打牌吹牛,进行着老北京人休闲时最爱的活动。而长廊色彩斑斓的架梁,真正的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梁上精细复杂的绘画无一不显示着工匠们高超的技艺。接着进入祈年殿,平面上的祈年殿是一个圆形,整个建筑是三层圆殿,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大殿建在高6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即为祈谷坛,颇有拔地擎天之势,壮观恢弘。站在祈年殿圆台下方,我们只能仰望才能看到攒尖顶,那种气势磅礴的威严感迎面而来。作为天坛的主要建筑,其参观游客极多,我们也只能匆匆看过,然而据说祈年殿的内部结构非常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

我们沿着丹陛桥走到了皇穹宇,围绕着它的一圈圆形围墙就是我们熟知的回音壁了。我们在在回音壁处尝试了远处传声,墙壁利用声波折射的原理,让我们能够清晰地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

在回音壁围绕着的几座小建筑立面墙上,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每一个立面都有一块以上这些砖雕,而且每一个立面上的砖雕都各不相同,仔细看看还能发现上面精细刻画的树叶纹理,其精细程度让我们叹为观止。

之后我们登上了圜丘坛,是三层露天的圆台,跟着解说的导游我们知道,圜丘坛两道外方里圆的围墙象征着“天圆地方”。由于是祭天坛,圜丘的整个结构是对数学的巧妙运用,坛面、台阶、栏杆的石制构件,都取九或九的倍数,即阳数,用以象征天。坛中心的圆形石板,叫天心石,站在上面高喊或发出敲击声,周围即起回音,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大,好似一呼百应。我们参观了天坛公园的大部分,从平面图上可以看出它是半对称的,然而当身临其境时,也仅能感受到它宏伟的气势,却不能感知出它整个的平面特点。

最后,我们乘车前往后海那一片区域,在北京的胡同里走着,感受北京不一样的日常生活。

19日

一大早,我们就去往中央美院的美术馆,它是由一位日本的设计师——矶崎新设计的,整个建筑是一个扭曲状态的三维曲面体,天然岩板幕墙,配以最现代性的类雕塑建筑。整个建筑给我们的感觉就像一个天然岩板组合体,令我惊奇的是上面没有任何开窗,或者是以隐蔽的方式进行了开窗。为了解答自己的疑惑,我绕着建筑主体,看到这样的开窗形式,或者不能说是开窗而是通风口,因为很大的进深,对于内部空间来说,并没有采光效果。之后进到建筑内部,里面主要是展览空间,大都以长长的缓坡连接临近两层,内部展示着一些名家画作等等。

在中央美院的食堂吃了一顿“别人家”的午餐之后,我们去到了望京SOHO,望京SOHO是由不久前去世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由3栋集办公和商业一体的高层建筑和三栋低层独栋商业楼组成的建筑群体,由于大楼办公性质的限制,我们没有仔细参观,就前往了下一站--红砖美术馆。

红砖美术馆是由北京大学一位建筑学教授——董豫赣设计的,红砖美术馆与周边土地相结合、在原有环境中生长,采用红色砖块作为基本元素,辅以部分建筑上青砖的使用,打造出一座配备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在那里,我们不仅游览了红砖与青砖砌成的多样的室外空间,还在内部观看了各位名师设计的各类家具,其中有明清家具,甚至还有以前浏览过的“贝壳椅”。

穿梭在董豫赣教授设计的红砖空间当中,总是忍不住为空间的变化起伏而惊叹,为他对于光的极致使用而折服,总是能在不经意中创造出令人感动的空间。然而当我回来查阅了相关评价资料,发现大家对于红砖美术馆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这一座建筑是红砖和光线的完美结合,不仅充分体现了它对于旧建筑材料——红砖的利用,也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光影空间;然而也有人说,董豫赣先生是一个出色的建筑研究者,但却不一定是个优秀的建筑师,他们认为红砖美术馆是其他建筑部分的堆砌,重复啰嗦,并不能称之为一个好的设计。在我看来,红砖美术馆确实有着令我感动的空间,这就足够了,每个人对于它都有不同的看法,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下午三点多,我们前往798艺术区,这个在我高中时代就听老师讲过的地方,据说里面有一座被改造成艺术创作和展览区的旧工厂,这吸引着我去探索。一走进798艺术区,浓浓的艺术氛围扑面而来。可以 3 看出这一片区域在被改造之前是一片旧工厂,各种爬满了藤蔓的红砖建筑静静排列开,还能看到过去的生产机器、落满了灰尘的工厂大开窗,而大多数建筑则被改造成了艺术小店,雕刻、绘画、陶艺、展览„„总而言之,798艺术区就是聚集了一堆奇思妙想或者说奇怪的艺术作品的地方,可以说是艺术爱好者的天堂,如果能慢下来体会,想是逛一天也意犹未尽。随后我们找到了我一心向往的建筑物——佩斯北京,它是艺术区内面积最大的建筑物,是一名德国建筑师设计的大型锯齿形包豪斯风格厂房,后来经过经著名建筑师理查德德·格鲁克曼改造,成为现代感与包豪斯建筑风格完美衔接、怀旧与现代性兼而有之的纪念性建筑。我们去的时候,佩斯北京里面刚好是一个画展,我们能够在里面一边看画展,一边感受这一座包豪斯风格厂房带给我们独特的空间感受。外部可见的锯齿形状,在建筑里面也可以感受到,斜向的大玻璃开窗与弧形水泥顶面衔接形成开敞的艺术展览空间。20日

我们今天的目的地首先是国家大剧院。它是由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巨蛋型建筑,据说当初安德鲁在这个项目的投标时,对于自己的设计很不满意,就独自远离众人跑到一座小岛上,一个月之后回来就有了这么一个巨蛋型的设计。我们在外部看着大剧院与周围北京历史建筑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不得不说它是非常抢眼的,想来这也是它造成争议的原因。

随后我们漫步走到了天安门广场,望着汹涌的人群,只能默默的打算参观广场另一侧的国家博物馆。然而,国家博物馆入馆排队的人也是一条长龙。我们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长队,经过重重审查,扔掉了自拍杆,终于进到内部时,才不得不感叹:国博藏品真是难得一见。然而当我们游览其中,望着高大的建筑内部空间,观看着名家绘画作品、历史出土的各种古代物品、明清家具、国家领导人的外交礼品„„甚至到达建筑设计展馆,看到了当时竞选国博项目的其它设计作品图纸。这一国博游确实没有辜负我们排了一个小时队伍的心情。

随后我们准备去往东直门当代MOMA,然而去过的同学说,东直门当代MOMA是一片高级社区,没有出入卡片不能进入参观,于是我们前往了五道营胡同。五道营胡同已经被改造成一条小型的商业街,有点像苏州的平江路,带着点淡淡的历史和文艺气息。位于五道营胡同的人文艺术中心此时因为没有展览而闭馆 4 了,我们只能在各条小胡同里悠闲的穿梭,慢下来体会一下别样的宁静。421日

为了参观故宫,避免巨大的人流,我们早早就到天安门广场,然而不出意料,那里已是人山人海。跟着人流缓慢移动,我们到达故宫,天气逐渐变热,周围一直弥漫着浓浓的“人肉味儿”,我们只能寻着人少的宫道慢悠悠的晃荡。吹着故宫里凉凉的穿堂风,摸着掉了漆的窗框,想象当年故宫里发生的关于清朝深宫里的一切,不禁感叹时代变迁,遗留下来的一切建筑历史文化只供后人瞻仰。

逛完故宫,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去一趟长城,毕竟已经到了北京,“不到长城非好汉”。跟着所谓的旅行团大巴到达八达岭,举目皆是盘绕山峦的灰色城墙,一步步在长城的石阶上缓慢爬着,一边心惊胆战的说,长城真的得用爬的,太高,太陡,太漫长„„很多陡坡甚至没有石阶,只是后来为了保证游客安全而铺设了缓冲的木条,爬了一会儿,幸好自己没有恐高症,否则上去容易下来难。对于想要爬长城的心态,最终我们不得不归结为“情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22日

今天是北京之行的最后一天,我们再次游览了五道营胡同,在那儿看到了闭馆中的大都会博物馆,因此我们只能就近参观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下午,回到住处整理之后,我们就乘上回校的火车,结束了为期近一个礼拜的北京之旅。

在北京的几天,我们边看边学习,以一种旅游学习的心态对待,虽然每天走到累趴,但是依旧兴致勃勃的前往下一站建筑聚集地。回来之后不得不感叹,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人变得开朗,也能更好的促进我们对建筑艺术的了解,增长了不少见识。

下载北京参观实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参观实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京故宫参观实习报告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北京在不断地建设中体现着他特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

    参观北京建筑的实习报告

    暑假北京写生实习报告 ——11建筑学 2013年7月12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写生的行程,开始了令人难忘的北京之旅。 记得那时还正值盛夏,经过漫长的候车,我们已迫不及待地奔......

    参观北京科技馆

    参观北京科技馆 5月4日,星期六,我爸爸带我去参观北京科技馆。我激动不已,怀着对科技馆的无限好起来到了北京科技馆。 快要到了,我看见了一个圆形建筑,爸爸说:“那个就是北京科......

    参观北京科技馆

    参观北京科技馆 这时,叔叔把电棒点在了笼子上,只见火花闪闪,发出啪啪的巨响。非常荣幸,我被选中了,我兴奋地一溜小跑,跑上了台,钻进了那个大笼子。 我一想,那么高的电压点在笼子上......

    北京参观日记

    参观日记时间:2012年03月26日参观地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带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小时候一直向往的北京,想着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历史,心 中顿时涌起了无限感......

    北京参观有感

    行北京,思人生 我们可曾想过,我们的未来应该怎样,我们将来应该干什么,我们应该考什么样的大学..... 6月13日——6月19日,我们在北京参观清华、北大,游览人大师大、爬长城、去科技......

    北京清华大学参观

    清华大学参观 走进了中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主体所在地——清华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为一私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称熙春园,道光年间分......

    北京建筑参观实习报告(5篇范例)

    建筑学2011级建筑参观实习(二)实习报告 目录: 一················王府井、南锣鼓巷、北兵马司胡同 二················故宫、天坛、后海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