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生代毕业生如何站稳职场
新生代毕业生如何站稳职场
近日,聘大公司旗下的招聘网站——YJBYS求职网发布《2013初入职场员工满意度调研报告》。该报告共收到有效问卷7万余份,其中来自入职两年的“90后”高校毕业生的问卷占6.1万份。报告显示,工作挑战性较小、内容过于单调成为“90后”毕业生对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同时,一半以上的毕业生对工作团队氛围表示失望。
“感觉自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
该报告显示,51.27%的被调查者将工作挑战性较小、内容单调选为其对工作内容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有意思的是,虽然有43.47%的被调查者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但将“工作量过大”选为对工作内容不满原因的却只有18.14%。
对这样的反差,从北京某“985”高校毕业两年的小韩并不惊讶:“我们其实挺愿意吃苦的,关键是想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没有成就感的重复劳动确实很让人难受,感觉自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
在某着名央企负责企业杂志编辑工作的小韩说,由于工作简单、单调,自己很难感受到工作的意义。每天,小韩都要处理来自该企业全国分支机构的稿件。然而,在出身新闻专业的小韩看来,这些稿件绝大多数属于传统的宣传套路,行文枯燥。更让小韩觉得没意思的是,辛辛苦苦编好的稿件,只能发在企业内刊上,“出了这个系统,估计也就没人看了”。
这给小韩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在校期间,小韩是校园刊物的负责人,策划过一系列轰动校园的报道,一些报道还推动了具体问题的解决。“没想到工作后,这种小小的成就感连一次都没感觉到。”小韩说。
此外,虽然外界常给“90后”贴上“独立、个性、标新立异”的标签,该报告却显示,对企业工作氛围不满意的员工样本中,高达50.75%的人认为团队协作精神欠佳是其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远高于上下级关系疏远(23.51%)以及同事间人际关系冷淡(16.42%)。
“对工作有心,就一定能取得突破”
如何看待“90后”对工作“单调、没意思”的吐槽?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张金松从自己的科研经历出发,给出建议:“重复性的工作并不可怕,只要你有心,一样可以取得突破。”
在一项实验中,张金松每天都要测量样品,这种重复性的工作持续了两年。但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张金松琢磨出新的操作方法,使实验效率提高了7倍。(Motivational model yuedu.mipang.com)张金松说:“年轻人极少有机会和能力一上来就担当大任,从事重复性工作居多,但突破创新恰恰最容易从打破常规入手。”
北京某文化公司的项目经理告诉记者,他们非常看重新人在日常琐碎工作中的表现,“一个人有没有进取心,对工作是否认真负责,恰恰最能从简单工作中看出来”。
举了一个例子:一名大学毕业生加入公关部后,每天的工作就是联系媒体,准备宣传材料。然而他很快就总结出不同媒体的关注点,别人把同一份材料发给不同媒体,他则是准备各有侧重的材料,并附上潜在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记者因此很乐意和他交朋友,客户对宣传效果也很满意,他也获得提拔。“对工作这么有心的人,在哪都会被重用。”说。
针对“90后”对工作团队协作的诉求,《你也可以进名企》一书作者、国家职业指导师认为,职场新人对团队协作应有清晰认识。“很多新人以为协作就是老人帮自己完成工作。但实际工作中,需要个人完成的任务是很多的,团队合作建立在个人工作基础上,一味抱怨协作不力,只是让自己逃避责任。”
“气可鼓不可泄,多安排新人从事挑战性工作”
在首都师范大学教师看来,“90后”的吐糟,对用人单位也是一种提醒。“年轻人表现自己的欲望强烈,企业应该掌握这种心理特点,不能一味按老思路面对新生代。气可鼓不可泄,安排新人从事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杨灿坤说。
告诉记者,公司也已注意到“90后”员工的新特质。如今,公司已经加大对新进大学生的培训力度,同时设立实习项目基金。等培训一结束,这些新人就可自己提出项目进行操作。说:“我们不指望项目能立刻带来利润,目的还是希望他们能在项目操作中迅速成长。”
北京语言大学大四学生表示,如今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与职场还是有些脱节。林嘉亮说,老师们常讲就业形势、求职方法和职业生涯规划,但这些内容在网上就可以了解到,“我们特别想听到职场人士现身说法,结合自身经历告诉我们踏入职场应该注意什么”。
据介绍,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上还存在很大缺陷,如多数上课教师其实并无职场经验、一些院校自行编写的教材质量不高、授课形式僵化等。张慕梁建议,高校应聘请具有丰富职场阅历的人员到校授课,同时转变教学模式,将授课从课堂移植在实习实践中。
第二篇:站稳党和人民立场
如何站稳党和人民立场
根据县委会议安排,对照“三严三实”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如何站稳党和人民立场,今天集中研讨,现在将我就如何站稳党和人民立场发表自己的观点:
一、加强学习意识,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学习文件。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原原本本学习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和党的纪律规定,真正做到学习认真、领会深刻、立足实际、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切实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强化学习力、理解力和贯彻力。同时,研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 等重点书目,真正做到逐字逐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深学透。二是学习典型。对照《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选编》,认真学习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沈浩等先进典型事迹,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三是汲取教训。对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从***、***、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教训,时刻做到“警钟长鸣”。
二、把握重大意义,理解精神实质
一是领导干部从政的根本准则。为官一场,就应该造福一方,于理应该讲奉献,于德应该讲清廉,于义应该讲法。开展好“三严三实”不仅强化了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又强化了从政准则,提高了作风标准,深刻的指明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政治品格、做人准则,指明了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丰富了管党治党的思想理念,为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供了重要遵循,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必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实现作用和深远影响。二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继承发扬。我们党一系列的优良传统和作用,是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步步总结形成的,只有开展好“三严三实”,才能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好、保持好、发扬好。三是落实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只有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才能进一步巩固、拓展、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才能把作风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才能在落实从严治党和守纪律、讲规矩、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见实效。
三、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
作为领导干部,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和标准,在日常的工作中不同程度上存在“不严不实”的问题。
一是修身不严方面。着力解决责任意识不够强,就事论事多、找客观原因多,从自身查不足、从思想深处查不足做得不够;思想上不求上进,作风上不紧张,工作标准和自我要求上不严格;有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一遇困难挫折就丧失信心、产生疑虑;对低俗的东西缺乏抵制,对歪风邪气的免疫力低;讲排场、要面子,不注意节俭办事,铺张浪费等问题。
二是用权方面的不严方面。着力解决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一岗双责意识不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抓班子带队伍作表率的工作不够;群众观念不强,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不够细致、不够到位;规则、制度、程序意识不强,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不注意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发扬民主工作不够;有好人主义倾向、不敢负责、不敢批评;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等问题。
三是律已不严方面。着力解决对待工作任务拈轻怕重、不愿吃苦受累;纪律意识、法律意识、规矩意识不强,对违纪、违法、违规的后果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不注重学习,不注重调研,好高骛远,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
四是谋事不实方面。着力解决思想观念陈旧、开拓不足,业务工作不出经验,创新工作没有特色;与基层农户联系不紧密、不经常、不主动,态度不够热情,服务不够细致;考虑问题眼高手低,安排工作不符合实际,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超前谋划摆布工作不够,工作缺乏预见性;工作不落实,满足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批示落实批示、干脆应付了事等问题。
五是创业不实方面。着力解决干工作深不进去、沉不下去,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满足于安排了、做了,存在“差不多”的思想,抓落实不够,缺乏钉钉子的精神,做事虎头蛇尾;缺乏责任担当,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困难就逃避,怕啃硬骨头、怕担风险、怕惹麻烦;不愿劳神动脑,不想费心出力,习惯于老套路、老办法、老框框,只守成不创新,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等问题。
六是做人不实方面。着力解决学习满足于一知半解,习惯于不求甚解;对贯彻上级部署,口头上讲得坚定、坚决,实际上打折扣、掺水分;不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执行不到位;有的说得多、做得少;看人办事,对上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对下傲气自负、架子不小;不主持公道,凭感情好恶论事看人等问题。
四、践行“三严三实”,争做党的好干部
一是坚定信念,心中要有党。要坚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信念,真正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我们践行“三严三实”,首先要筑牢理想信念,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阵地,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在各种诱惑前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真正在心中点亮一盏前行的明灯。二是服务群众,心中要有民。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名老党员,要有本色意识,应该摆正第一是群众的身份,在开展工作时要心中装着群众,时时刻刻想着群众,要带着感情、责任和使命,尊重群众意愿,真心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所愿,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放在人民群众身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凝聚民心,服务群众,使自己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三是敢于担当,心中要有责。作为领导干部,责任重大,所以必须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本职岗位,干好干实该办的每一件事,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在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始终做到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四是不折不扣狠抓落实。领导干部都要进一步强化实干精神和“我能行”的主体意识,定下来的事情紧盯不放、跟进落实,明确了的工作靠前指挥、善作善成,对重点环节要跟踪问效,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特别是作为领导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既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甘作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不搞短期行为。五是严守规矩,心中要有戒,做秉公用权的“铁面人”。作为领导干部要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尤其是对重大决策,要自觉按程序、按规则、按集体意志办事,不为人情所扰,不为关系所困,在恪守党性中坚守原则,坚决摒弃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贪念盲动,谨防以权谋私、以钱交易的腐败苗头,杜绝违规办事、暗箱操作的越轨行为。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时刻牢记,一切权利来自人民,必须做到权为民用,接受人民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以党章党纪为红线,时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第三篇:毕业生行走职场须知
毕业生行走职场须知
好多人在看着你干的活
一些大学毕业生在职场上不敬业,对自己所干的工作不负责,不考虑别人给自己工作质量的评价,意识不到工作质量是和自己的身价紧密联系的。
职场中,不要糊弄别人,更不要糊弄自己,因为好多人在看着你的工作,工作质量决定着个人的水平。
调解好自己的心态
一些大学毕业生在职场上,工作累点儿,就会发很多牢骚。这些牢骚话如果传到领导耳朵里,领导肯定心里很不舒服,一方面觉得你心理承受力差,另一方面,觉得你煽风点火影响了其他员工的工作情绪。结果,活没有少干,还惹得领导很不满意,自然在职场上不会发展得好。
不管在哪里工作,实质就是干活,所以,不要发牢骚,遇到工作不开心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开导自己,不要发牢骚破坏自己的情绪以及别人的情绪。能用快乐感染人
一些大学毕业生干工作的时候,非常闷,缺乏与人交流,也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这么无趣的人,同事一般不喜欢与之合作,因为会感觉很憋闷很累。职场中,能用快乐感染人,能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别的员工,是最受欢迎的。每天在工作之中表达下你的快乐和善意,你就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喜爱。积极弥补自己的失误
一些大学毕业生工作上有失误后,不是想着积极弥补,而是利用小聪明想办法掩盖失误,或者是利用学校里锻炼出的好口才给自己进行辩解和开脱。职场上,谁都避免不了在工作上犯下错误,但是,犯了错误后,不要急着为自己辩解,也不要推卸责任,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弥补。往往在挽救回失误的同时,还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实在人的好印象。
本文由化工人才网整理
第四篇:应届生如何站稳讲台
《研究生院》(电子版)2011年 第2期
应届研究生如何站稳大学讲台
作者:胡双喜
【字体: 大 中 小】
各位应届硕士生、博士生们,当你们刚从学校里毕业,结束了学生生涯,却又选择了大学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重新回到校园,从学生转变为教师,从学习者转变为教育者。这时,你们会发现,一位新教师的第一年生涯无疑是最艰难的,我们将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现在大部分学校对新教师提出的要求是一年站稳讲台,三年形成风格,五年成为骨干。那么作为一个新手,我们该如何尽快地站稳讲台呢?
一般来说,教学工作的实施,由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检查与考试几个环节构成。其中备课、上课是新教师初登讲台的重中之重。
备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精心备课是大学“新手教师”做到课堂有效教学的源泉和关键要素。一般来说,备课时间应是课堂教学时间的3~10倍。
备教材。这主要包含几个意思:备自己选定的教材的章节内容,备其他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的内容;备相关文献、论文、本专业及本章节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在备课的过程中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加教学的深刻性和趣味性。另外,在备课的过程中体现大学教学的特点,突出专业知识的教学,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与掌握。
备学生。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了解学生的心理、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一般来说,大学生对与今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十分关注,而对于纯理论、纯知识面的扩展内容,相对来说学习积极性较低。
备课堂教学行为。主要的课堂教学行为有十种:讲授行为、倾听行为、讨论行为、练习行为、反馈行为等。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的讲授行为外,可以增加其他的九种教学行为让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备教法。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成功教学的保障,巧妙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备教学程序(环节)设计。一般的教学程序有:新课引入—新课讲授—理解新课—巩固新课—作业布置。对于大学课堂教学来说,绝大多数的时间用于新课的讲授,对于新课的理解和巩固环节没有或极少预留时间。对于大学“新手教师”来说,沿袭自己在大学学习时老师所使用的方法,习惯于照本宣科,习惯于讲授,没有意识到大学生知识的掌握同样需要理解、巩固和练习的环节,所以提高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适当增加理解和巩固新课的环节。
备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多媒体授课在大学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有效方法。但是对于大学初任教师来说,容易误用多媒体,容易把PPT的使用当作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在每次上课时都是用PPT表现,每次都是丰富的、大容量的PPT,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弱化了教学的重、难点。任何时候,多媒体的使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服务,如果背离这个主题,多媒体就没有使用的必要。PPT在每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建议少而精,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听讲和记笔记,并能突出重、难点,也有利于教师对所教的学科课程做到懂、透、化,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
备学生的作业类型和布置。大学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进行有效教学,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每次课结束时可以适当布置一些书面作业或口头作业,开放性的作业和指定性作业,有利于学生的复习和预习。
上课
由于学科的不同,课的结构也不同。不能把课的结构凝固化、公式化,否则必然导致教学上的形式主义。
组织教学。上课开始,要使课堂迅速进入教学状态,检查出勤人数(如果学校有要求的话),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通过各种例子来作为课程的导入。组织教学必须贯穿上课的始终。
检查复习。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讲授新知识打好铺垫,做好准备。检查的知识可以是上一节课学过的,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但必须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有联系。
学习新知识。这是课的主要组成部分。旨在使学生理解、掌握新的知识、技能。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向学生呈现新教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其在积极的智力活动状态之中训练思维,掌握新知识。
巩固新知识。新知识学完之后,必须及时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可采用提问、复述、作业等方式进行,当堂消化,初步巩固。
布置作业(论文、实验等)。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消化所学的新知识,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布置作业要说明要求,对难题要提示完成的方法。
教学反思
前面提到一些站稳讲台的方法,但光靠做好了这些准备还不够,想要迅速提高授课水平,还必须做好课后总结,进行教学反思。
每堂课结束后利用录音回放,重新审视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转换视角,从学生听课的角度去评判这堂课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并且用本子记下来,今后改正。
授课一段时间后最好能让学生给自己写一些反馈意见,取得反馈信息,从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反馈通常是五花八门的,有对教师上课的看法,有对教师个人魅力的评价,有自己学习的总结,也有对今后上课的建议等。教师可根据这些信息,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及自己上课方式的思想看法,找出一些共性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
总结时要特别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反思,比如:备课的时候就要提前设计好讲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该问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有要求的,问题的内容既要对课程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要难易适中,要大部分学生能够回答上来,这样才能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如果问题太难,学生都答不上来,造成冷场,打击了学生自信心那也不行,因此要在课堂结束后根据教学效果总结这些教学设计过程是否合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有规律可循,但也是无定法的艺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情境多样,因此,教学活动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发展。不过,过程与结果是息息相关的,一般来说,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原则的教学是可以取得好的效果的。总之,上课容易,上好课很不易,这绝非一日之功。那些上课好的老师,也并非天生如此,谁一开始都是丑小鸭,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才逐渐变成一只美天鹅的。在此,与各位应届研究生们、各位准高校老师共勉,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得如天鹅般美丽动人!
(文章选自《中国研究生》)
第五篇:新教师怎样站稳讲台
新教师怎样站稳讲台
记得在参加岗前培训时,我市一位名师曾说“选择了当老师就选择了平淡,选择了奉献„„”但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来说,他们往往有的是热情,缺的是方法;事事想办好,却有些手忙脚乱;驾驭课堂有点顾此失彼,且找不到前进的着手处。这就要求新老师们不断学习,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从教两年以来的摸爬滚打,使我深刻认识到新老师要想在讲台上站稳脚跟,赢得学生们的喜欢,除了具备责任心和热情之外,还必须把课备好,把学生调动起来,把辅导跟上去。
一、慎思熟虑,把课备好
对于老师来说,“课大于天”,课是老师的饭碗,要想当一名优秀的好老师,必须上好课,课讲得出色,学生就会从心里面尊重你。但上好课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记得刚开始工作时,由于缺乏经验,出现了许多让我头疼得问题。上课纪律差;课堂气氛不活跃;对学生关注不够;上课时讲的内容不够细,感觉很简单的东西就一带而过了,其实学生根本不懂。另外上课时声音不是很高,普通话也不太好,并且声音一直很平,容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方面,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没有实现去做做看是否适合学生去做。刚开始布置的作业量太大,而又难,结果学生做得一塌糊涂,降低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对作业错得比较多的地方没有及时去评讲,还有做得比较差的同学也没及时找他们谈话,给以警钟;还有没有从一开始就督促学生去改作业,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去订正,这样学习的效果很差。备课不充分直接导致上课时讲得不清楚,没有条理性。自己感觉都不行,更不知道学生的反映情况了。在备课时,想加入一些老教师的好的东西,有时比较困难,不知加在什么地方。
两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课要上好,必须首先备好课, 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好课,就能争取工作中的主动权。这种准备工作愈充分.主动性就愈大,教学效果就愈高。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是做好课前准备,备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备课应该充分,但应有度。
新老师总被告知,要充分备课。可有几个人能说得出备课的充分的标准是什么呢?这就成了每一个新老师面对的首要问题。总想尽可能的备的“充分”,可课上完了,似乎从没有感觉“充分”过。原因何在?就在于总想充分些,其实大可不必。要把握一个尺度。把《教参》仔细看两到三遍。把握课文大致说了什么内容,课文的重点是什么。
第二、材料准备要多,但尽量少用。
新老师面对的第二个问题是知识不够用。总感觉有很多知识需要积累,甚至需要背下来。这是一个巨大而难以短时间完成的任务。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多吸收些与教学有关的知识,甚至先背一些。但用的不一定特别多。尤其是很多新老师往往借三四本教参或教案,而且都看完了,再把三四本教案揉合在一起,似乎很成功,得到了各本中的精华。事实并非如此。一是耗费时间多,也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往往被弄得疲惫不堪。二是学生不容易全都吸收,往往会造成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效果的疏离。三则可能造成教学重点不明确,学生学习的东西就更不明确了。
第三、知识掌握重要,但以学生为主。
新老师要不断掌握新的知识,像一个新学生一样慢慢成长,懂得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但老师备课最重要的是备学生。各班学生不同,基础素质不同,老师备课的侧重点也必然不同。越是对于素质偏低的学生,老师备学生就得更充分周到。尤其是在运用各种教案的时候,不是每种教案都适合自己和自己学生,而应有所选择。最好只选取一本教案,结合教参。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重新设想问题,设计思路。总之,是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评判学生回答的问题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从不注重学生答案的对与错,我只是让大家都参预。
备学生也涉及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新老师难度较大,但应该开始慢慢摸索。
第四、要点设置一定要少。
新老师还有一个大的问题,我曾经也如此,把握不住教学重点和难点。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一个一个告诉给学生,可事实是我们太一厢情愿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学习历史的时间也有限,所以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还是越“少”越好。只要教给了学生“精华”,让他们把教参吃透才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再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所以经常有老师说,不在于我们教给了他们多少,而在于他们到底学会了多少。一堂课设置的要点尽量在一到两个,只要这两点达到目标了,其他的可以暂时放过。不要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甚至自己还没有完全弄懂,却要求学生掌握,这样往往会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也没有任何必要。
第五、开创自己的教学风格。
新毕业的时候往往容易开创自己独特的风格。教过一两年后,就有困难了。一旦开始不仔细想这个问题,这一辈子也就差不多了。我的风格是上课乱侃一通,风趣幽默,也不拒绝搞笑。虽会碰到一小点质疑,最起码不会做那些让学生讨厌的老师,也不会当催眠师。而且以前我也提出过:根据现在历史学科的地位来看,侃一侃,确实无妨。
第六、运用零散时间备课。
备课的最好时间就是零散时间。呆着没事的时,就可以多想想。这节课怎么上学生容易接受呢?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呢?我说的是重点问题。具体语言倒可暂时不管。所以重点想想导语,重点问题设计,如何引导、解析,问题与问题之间如何过渡,板书设置,等等。因为这些东西不太需要具体的知识,也恰恰是这些东西串起了整堂课。
第七、多向有经验的同行“取经”。
多“取经”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经验不是说出来的,是熬出来的。所以每个备课组里都会有几个经验相对丰富的老师,多向他们取经可以避免很多弯路。也许有的弯路我们走走也无妨,但要尽快的成熟,有的弯路不走似乎会更好。而多请教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我想是特别实在的备课方法。
二、把学生调动起来,上好每一堂课
(一)、新教师上课常见问题及原因
备好课之后,就进入教学最关键的一环——上课阶段,如何上好课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除少数新教师可以做到初出茅庐,一鸣惊人外,多数新教师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怯课”现象。有的人即使在课前对该课作了精心准备,但到临场时,仍然难按原定教学计划加以实施,出现“砸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心理角度讲,是因为由学生突然成为教师,由受教育者一下子变成了教育者,思想上、情绪上受到新的条件刺激,使大脑皮层高度兴奋,以至于在某些方面失去了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出四种心理状态:
① 急躁心理。由于完成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需要经过一段心理适应过程,而许多新教师不能迅速适应新环境,从而表现出急躁情绪。这种急躁心理表现在教学过程的许多方面,如教学语言速度过快,表述过于呆板,缺乏条理性,教学方法的交叉运用不能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环节、程序缺乏应有的顺序和章法,板书胡乱书写,缺乏应有的规范性等等。
② 自大心理。有些新教师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我估计过高,自以为高人一等。反映在行为上往往固执,自命不凡,自傲自满,盛气凌人。认为自己在教学上无可挑剔,具备合格教师的职业技能。为此,听不得别人意见,甚至把中肯而正确的意见也视为因嫉妒而引起。这种过高的自我肯定,缺乏自知之明的心理,势必使新教师 对教学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够,麻痹大意,从而影响自己的成长和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③ 自卑心理。一些新教师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适合做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师职业技能和基本功,担心自己的知识水平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对所讲的内容没有把握,怕讲不好让学生取笑,等等。因此课堂教学中,为了不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敢正确地面对教学对象,不敢大胆地和学生进行目光和语言交流; 讲课墨守陈规,缺乏创新意识,方法简单,不能正确地选择参照系。
④ 紧张心理。一些新教师由于不能适应新环境而产生的情绪性的心理反应,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工作效率。如新教师上台紧张时,常伴有心跳加快、脸红、眼睛不知往哪儿看、手脚不知何处放、动作不协调、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混乱、语无伦次等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新教师年轻,缺乏承受能力和教学经验,对自己的教学风格,还处于初级的模仿阶段,对能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按要求上好课,心里没底。这种担心与与心理失衡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怯课”现象。
(二)、新教师如何上好课
1.做好心理调适,尽快进入教师角色
初任教师,其扮演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由受教育者——学生变成了教育者——教师。这一质的改变使得两种角色的自我意识形成了极大的反 差,其主要表现在担当学生角色的主导意识是班集体中的被领导者,而教师角色的主导意识则是班集体中的领导者。这两种自我意识的反差迫使新教师必须尽快适应这一角色的转变,尽快适应教学环境,从心理、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克服以上的不良心理,承受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
2、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来上课
老师玩的是语言,如果你的语言表达不灵活,反应太慢,一是建议不要当老师,二是建议苦练功。这会让你受用终生的。把语言玩转了,讲课才会有激情。学生最喜欢听的课也应该是有激情的。一个老师每天只需做到训练两小点,也就差不多了。一方面是尽量用一些优美的语句;二是声音要有变化。说白了要尽量抑扬顿挫,不能平铺直叙。
3、学会宽容学生的错误
这是很多新老师,包括老老师不容易做到的。新老师年轻气盛,也有斗志。但往往会被学生的态度弄得伤感。以理解的心态看待学生,多包容他们,学生才
会更好的学好。以理解的姿态面对学生的错误,更要从学生错误的答案中肯定学生的努力成果。确实,历史老师尽量不要老是想着学生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答案,那太难。试着自己先做一下题,把它表述出来,看看你的答案有多么完美。所以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宁可说错,不能不说。不说,不想说,不愿说,不能说,不屑说,不敢说,都会影响教学的。只有学生愿意说,想说,也敢说,而且尽量按老师的指向去说,学生才会更快进步。
4、学会自我解嘲
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总会让学生在课上发笑,也让学生在笑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而老师自己也应该学会自我解嘲,拿自己开涮。只有这样,你才能去涮别人,否则,学生也不会给你好脸色的。不妨多看些小品,笑话,电视剧对年轻老师是大有帮助啊。
5、学会煽情
好的学习气氛,尤其是课上的气氛,不是学生给的,而是老师给的。如果老师自己的课上的沉闷,你怎么有理由去期望学生兴奋呢。不是要求学生配合老师吗?你沉闷了,学生也只能配合你,沉闷啦!所以,要想让课堂活跃,最应该做的就是老师调动学生的热情。所以,有时候煸煸情,还是必需的。
三、把辅导跟上去
辅导学生是老师平常必须做的工作,类似备课、上课、批改,也是新课程下,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辅导跟上去了才会发现学生学习当中存在的更多问题和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的辅导,不但避免了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一刀切的弊端,同时也是帮助后进生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对后进生的辅导,后进生因为学习中欠的帐太多,课堂教学很难跟的上,单靠课堂教学中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辅导显得尤为重要。但对他们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让他们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绊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心理学研究表明,聪明的学生能够自律,目标感很强,外界的干扰因素很难影响到他们,当有一种教育方式能够让他们自我主导时,再有适当的外力,这里是指老师给予恰到好处的辅导(指导),学生的才华就会焕发出来,而且也会从中学到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可能更像“精英教育”式“优生教育”,让最聪明的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发挥出天赋,在课堂学习、交流的平台上锻炼自己,磨炼自己、展示自己。同样一般的学生在教师长期的指导和熏陶中,不断地茁壮成长。
总之,这两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备课,上课,课后辅导三者是必须紧密结合的,作为一名新老师,只有将三个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讲台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