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地质调查实习工作报告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实习报告
巢湖北部凤凰山、平顶山及周边地区
实习学生:x x x
学
号:00000000 指导老师:x x x 小组组长:x x x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1 第一节
实习目的、任务及要求……………………………………1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1
(一)实习目的……………………………………………1
(二)实习任务……………………………………………1
二、实习要求………………………………………………1 第二节
巢北地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1
一、位置……………………………………………………1
二、地貌……………………………………………………1
三、气候……………………………………………………2
四、物产……………………………………………………2
(一)农副产品……………………………………………2
(二)矿产资源……………………………………………2
五、交通……………………………………………………2 第三节
工作方法………………………………………………2 第四节
成果……………………………………………………4 第五节
以往地质工作及评述…………………………………4
第二章
测区地质……………………………………………………5 第一节
地层……………………………………………………5
一、古生界………………………………………………5
(一)志留系(S)…………………………………………5 1.高家边组……………………………………………5 2.坟头组………………………………………………5
(二)泥盆系(D)…………………………………………5
(三)石炭系(C)…………………………………………9 1.金陵组…………………………………………………9 2.高骊山组……………………………………………9 3.和州组………………………………………………9 4.黄龙组………………………………………………6 5.船山组………………………………………………6
(四)二叠系(P)…………………………………………6 1.栖霞组………………………………………………6 2.孤峰组………………………………………………7 3.龙潭组………………………………………………7 4.大隆组………………………………………………7
二、中、新生界……………………………………………7
(五)三叠系(T)…………………………………………7 1.殷坑组………………………………………………7 2.和龙山组……………………………………………7 3.南陵湖组……………………………………………8 4.东马鞍山组…………………………………………8
(六)第四系………………………………………………8 第二节
地质构造………………………………………………9
一、概述……………………………………………………9
二、断层的描述……………………………………………9 1.狮子崖断层……………………………………………9 2.东风石矿倾向断层……………………………………10
三、褶皱的描述……………………………………………10 1.凤凰山背斜……………………………………………11 2.平顶山向斜……………………………………………11
四、构造应力分析…………………………………………11 结语……………………………………………………………………12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实习目的、任务及要求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一)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地质学基础》、《结晶矿物学》、《矿床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工程测量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学》等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实习任务:
(1)通过巢北凤凰山及周边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
(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等。
(3)编写文字报告,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
二、实习要求
1.掌握实习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厚度、标志层、接触关系以及地质体的变化规律,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变迁、古生物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和研究。
2.掌握实习区内各类岩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观察、鉴定、描述和命名方法。
3.掌握各种野外地质现象(如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典型沉积特征、各种地质作用现象等)观察、描述、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4.掌握实测地质剖面和野外地质填图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5.掌握编制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等主要地质图件的方法、格式和要求。
6.学会在地质观察、编图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地质报告编写的要求和方法。
第二节
巢北地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一、位置
实习地区位于安身省中部巢湖市市区北部山区,三面环山一傍水,南临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的巢湖,北依江淮丘陵区南缘,西北距合肥市约65公里,南距芜湖市80公里,东距南京市约120公里。
二、地貌
巢北地区山脉走向10°— 40°,平面“M”型展布,最高山峰海拔350m,最低处20 m。
图1 巢湖的位置及交通
三、气候
巢北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于季风副热带
湿润气候,但盛夏之际非常炎热,七八月份最高温度可达39℃,一月份气温可降至-13℃,年平均温度为15℃,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毫米,无霜期230天。
四、物产
(一)农副产品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油菜、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桃、杏、石榴等;水源丰富,盛产各种淡水鱼、虾、螃蟹等,巢湖银鱼驰名中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二)矿产资源
巢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以非金属矿产为主,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磷矿、硅石、耐火粘土及煤矿等,其中石灰岩、白云含量均属大型,是安徽及华东经济
区水泥、化工、冶金熔剂、建材原料的重要基地之一。
此外,区内碳酸盐岩地层中有油苗显示,对于寻找石油天然气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五、交通
本区交通极为便利,淮南铁路而过,公路四通八达,主要干线可通合肥、南京、芜湖、徐州等地。水运以巢湖为中心,可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镇。
第三节
工作方法
每个阶段进行之前,都要上课对本阶段的要求以及方法进行介绍。
第一阶段:由老师带队进行踏勘,分别到麒麟山东南麓以及麒麟山和凤凰山交汇处、马家山、平顶山、龟山湿地公园等地,并且分组进行实测地层剖面,共计7天。
第二阶段:地质测量填图,包括绘制地层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编写地层剖面说明书等主要地质图件,共计7天。
图2 地层柱状图
第四节
成果
(1)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份;
(2)实测地层剖面图1张(图3);(4)1:100地形地质图1张;
(5)综合地层柱状图1张(图2)。
图3 地层剖面图
第五节 以往地质工作及评述
1934年,徐克勤,1:5万地质调查,著作成果《安徽省巢县北部地质报告》。1953年,李云祝,1:1万泥盆系铁矿普查,著作成果《安徽巢县凤凰山—岠嶂山铁矿评价报告》。
1956年,华东地质局巢湖地质队,1:1万煤田普查,著作成果《安徽含山、巢湖、怀宁一带煤田普查报告》。
1978年,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队,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著作成果《合肥、定远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83年,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队,1/5万区域地质调查,著作成果《巢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997年,宋传中等,教学研究项目,成果著作《地球科学专业群巢湖实习基地建设》。
早在五十年代,该区即辟为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教学实习基地。五十多年来,我院广大师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过不少重要发现,诸如巢北侏罗系的发现,猫耳洞附近洞穴堆积中大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青苔山推覆构造的发现,紫薇山塌陷地下暗河和紫薇洞的发现等,对深入研究该区的基础地质、环境地质和旅游地质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自从八十年代后,区内先后有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30余所院校来此实习。九十年代中期,合肥工业大学承担的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地球科学专业群巢湖实习基地的建设》的研究和实施,深化了科研程度,丰富了教学内容,积聚了教学资料,并使得该教学基地能适应于大地学专业中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
第二章
测区地质
第一节
地层
巢北地区在地层区划上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巢北沉积区。区内地层除古近系、新近系缺失外,自上震旦统灯影组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尤以上古生界至下三叠统发育较为齐全;特别是下三叠统剖面完整,露头连续,化石丰富,是国际地科联印度阶和阿勒尼克阶“金钉子”被选层型之一。也是进行科研、教学、地质旅游的良好地区。从志留系的高家边组
到三叠系的东马鞍山组,在实习区内出露较好,化石丰富,是实习的良好地区。本区地层总厚度达3485—4397米。由于地层年代久远,包括奥陶系在内的较老地层在本区没有出露。观测地层按地层时代由老到新依次叙述如下:
一、古生界
(一)志留系(S)
本区志留系发育下统高家边组,中统坟头组,缺失上统茅山组露头分布较广,出露较好,一般都组成背斜(如凤凰山背斜)核部。1.高家边组
岩性蓝灰色粉砂质泥岩,夹有少量粉砂岩和极少量细砂岩,岩性软弱易风化,风化后呈褐黑色、灰绿色等。2.坟头组:
区内坟头组在甘露寺和狮子口出露较好。
下段:黄绿色中厚至厚层石英细砂岩、泥质细砂岩夹粉砂质泥岩、薄层页岩。砂岩中各种交错层理、波痕等沉积构造发育。底部以一层厚约10cm的岩屑杂砂岩与高家边组互界。
上段:黄绿色薄至中厚层泥质细砂岩为主,成分不均一,具虫迹构造。厚大于20m。
坟头组与下伏高家边组连续沉积、整合接触。
(二)泥盆系(D)
本区泥盆系缺失下统和中统,仅发育上统五通段。
五通组,分布较广,露头良好。按岩性及组合特征分五段。五通组(D3W)
砂砾岩段:为灰白色中厚至厚层砾岩、中—细粒石英砂岩,局部夹薄层泥岩。砾岩4—5层,砾石以石英岩、燧石为主,含少量细砂岩、粉砂岩、条带硅质岩等砾岩。粒径通常1—2cm,少数为大于5cm。砾石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高,多滚圆状、次圆状,部分为次棱角状,厚约21m。
石英砂岩段:为灰白色中厚—巨厚层中细粒硅质胶结的石英砂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交错层里发育。
砂泥岩互层段:下部为灰黄、灰白、灰紫色薄层粉砂质泥岩与薄层至中厚层石英细砂岩互层,中间夹有粗粒石英砂岩,偏上夹有一层粘土矿。细粒石英砂岩段:灰白色巨厚层细粒石英砂岩,交错层理发育。
细粒石英砂岩夹泥岩段:灰褐、灰白、灰黄色中至薄层铁质胶结细粒石英砂岩夹薄层泥岩为主。靠下有一层灰黑色粘土矿层,偏上夹有一厚10—15cm的褐铁矿层。
本组含大量生物化石:鳞木、叶肢介。五通组与下伏中志留坟头组平行不整和接触。
(三)石炭系(C)
本区石炭系发育较为齐全,分布广泛,多出露于背斜和向斜之翼部。其下统包括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缺失老虎洞组;下统为黄龙组、船山组。分组描述如下: 1.金陵组
本组厚度7.5米,按岩性分上、下两段。
下段:灰黄色泥岩夹粉砂岩,局部含铁质,厚1米左右。上段: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微晶、细晶灰岩。
本组于下伏五通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2.高骊山组
本组在区内相变显著。按岩性可大致三分,厚约13米。
下段:土黄色、灰绿色、紫红色、紫褐色的杂色泥页岩,厚约4.5m。中段:黄绿色、灰黑色灰岩夹薄层细砂岩,厚约4.3m。下段:土黄色中厚层状细砂岩,厚约5m。本组与下伏金陵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3.和州组
按岩性分为上下两段,厚约27米。
下段:厚层状灰岩与灰紫色薄层泥岩重复出现,形成五个旋回。上段:灰色微带肉红色生物碎屑泥晶灰岩,顶部为炉渣状灰岩。本组与下伏高郦山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4.黄龙组
肉红色、灰白色泥晶灰岩,含生物碎屑成分,粒度由晶体颗粒组成,致纯致密坚硬主要为水泥原料,厚度约为25m。本组与下伏和州组平行不整合接触。5.船山组
底部有一层砾状灰岩,下部为暗灰色中厚层状致密灰岩,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状藻屑豆粒灰岩,厚8m左右。与下伏黄龙组平行不整合接触。
(四)二叠系(P)
本区二叠系分布于平顶山、马家山、龟山及俞府大村等地,包括下统栖霞组、孤峰组,上统龙潭组、大隆组,总厚约280-400米,各组岩性描述如下:
1.栖霞组
本组厚约717米,自下而上可分为两段六部分。
梁山段:下部炭质页岩,风华后为土黄色泥岩,厚约0.5-1米。臭灰岩段:灰黑色薄至中厚层沥青质含生物碎屑灰岩,厚约61m。
下硅质岩段:灰黑色薄至中厚层含燧石结核灰岩夹黑色薄层燧石层及夹黑色页状沥青质泥灰岩,厚约9m。
本部灰岩段:灰黑色薄至中厚层含燧石结核灰岩嘉黑夹灰黑色薄层含沥青质泥岩,厚约78米。
上硅质岩段:黑色中薄层硅质岩与深灰色含燧石结核白云质灰岩及薄板状硅质灰岩互层,厚约8米。
顶部灰岩段:灰深灰色含燧石结核灰岩,含白云质灰岩,厚约15米。本组化石丰富,富含蜓类、珊瑚、腕足类、腹足类及大量有孔虫和藻类化石。本组底部与下伏船山组接触面上有不稳定的铁质层或灰白色粘土,且船山组顶部缺失相应层位,故两者为平行不整合接触。2.孤峰组
本组厚约48米,按岩性可分为三段。
下段:灰黑、黑色薄层放射虫硅质岩、硅质岩夹紫色泥岩。底部约2.5米 中段:浅紫、紫,黄褐色薄层泥砂岩夹(或为互层)紫色泥岩,厚约8.5米。上段:岩性以灰深灰色页岩为主,下部有黄褐,紫红色簿层泥岩。页岩中局部夹硅质条带及结核,厚约20米。本组化石丰富含菊石类等。
孤峰组与栖霞组之间有一层含砾粘土,且栖霞组顶部凹凸不平,两者平行不整合
接触。3.龙潭组
本组厚约65米。按岩性、化石及含煤情况分成上下两段。
下段厚约54米,可分为三部分。下部灰黄、黄褐、棕色中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细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上部夹红褐色薄层硅质结核层,厚约23.5M。上部灰黄、灰黑色薄层泥岩、页岩、顶部为一厚约0.5米的薄煤层,厚约27.5米。顶部黄褐、红褐色薄层铁质细粒石英砂岩,局部相变为灰岩透镜体,厚约3米。上段以灰紫色页岩、黑色薄层硅质岩、薄层含铁质泥岩为主,局部夹黄褐色钙质细纱岩、含铁质粉沙岩,厚约11米。
本组与下伏孤峰组接触面有一薄层铁质岩,认为存在沉积间断,为平行不整合接触。4.大隆组
本组按岩性可分为三部分:
下段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碳质硅质岩夹紫色页岩、碳质页岩,底层有一薄层岩屑,厚约5.2米,中部紫灰色泥岩夹深灰。灰黑色碳质页岩、硅质页岩,厚约15.6米,上部灰黑色薄层硅质碳质泥岩,近顶部夹灰质白云质泥灰岩,厚约8-24米左右。本组与下伏龙潭组为整合接触。
二、中、新生界
(五)三叠系(T)
本区三叠系下统为殷坑组、和龙山组、南陵湖组、中统为东马鞍山组。1.殷坑组
本组厚约84米,岩性可分为三段。
下段:浅灰绿。黄绿色钙质泥岩、含砂质泥岩与黄绿、棕灰色薄层泥灰岩、含白云质泥灰岩互层,局部含有钙质结核,厚约23M。
中段:灰黄、黄绿色粉砂质泥岩夹中薄层泥质条带灰岩或似瘤状灰岩,厚,22M。上段:灰绿色钙质泥岩夹灰、深灰色薄层泥质灰岩及薄层条带白云质灰岩,厚约39m。
本组与下伏大隆组为整合接触。2.和龙山组
本组厚约21米。按岩性分成上、下两段。
下段:灰黄绿色、紫红色簿层似瘤状灰岩与钙质泥岩互层,偏上部夹灰、深灰色中至中薄层泥质灰岩,厚约9.3m。
上段: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灰岩夹黄绿色簿层似瘤状灰岩及页岩。厚约12m。本组与下伏殷坑组为整合接触 3.南陵湖组
本组厚约160米,岩性可分为三段.下段为厚层灰岩段,厚约49米。下部灰,灰萧,微红色薄层瘤状灰岩夹灰色灰岩,厚约13米,上部灰,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夹灰黄色中薄层瘤状灰岩,钙质泥岩用同生角砾状灰岩,厚约36米。
中段为瘤状灰岩段,厚约47米。下部紫红色中薄层瘤状灰岩;中部灰,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夹紫红,灰绿色瘤状灰岩及钙质页岩,厚约18米;上部灰绿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夹杂色泥岩及深灰色薄层灰岩,厚约13米。
上段为灰黑色薄层灰岩段,厚约64米。下部灰黑色薄层灰岩家黄绿色钙质页岩,厚约26米;上部灰黑色薄层灰岩夹黑色沥青质炭质页岩及棕色钙质页岩,顶部
有时含燧石结核,厚约38米。本组与下伏和龙山组为整合接触。4.东马鞍山组
本组厚约95.8米,未见顶,分为两段。
下段:灰,深灰色薄层至中层灰岩,底部为浅肉红色中至厚层含石膏假晶钙质白云岩,厚约12.7米。
上段:灰黄厚层至块状角砾状灰岩,泥质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厚约83米。本组与下伏南陵湖组为整合接触。
(六)第四系
图4 第四系坡积物
本区第四系多发育南侧,山区一般发育坡积物,由砾石、沙及黏土组成,可达3-4米厚;近巢湖滨有河流、湖泊沉积物。有沙砾及亚黏土,亚沙土等组成;碳酸盐岩地区出现不少洞穴堆积。
第二节
地质构造
一、概述
实习区位于中国南方稳定的扬子陆块东北缘,是在太古宙---古元古代发育形成陆块变质岩系基底时期,嗣后进入中—晚古元代优地槽和冒地槽构造演化向外扩展增生,基本造就了稳定统一的大陆块,再经震旦纪—三叠纪海相沉积盖层发育时期,现今区内地表地质自晚三叠世以来,又受到东部太平洋板块运动影响,以及在西部特提斯海板快影响下,于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发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出现“地台活化”的特征。
实习范围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地区,出露地层为古生界和中生界,其东、南、西三面均为第四系覆盖,向北止于小罗断层。其构造形态为两个向斜和一个背斜,自东向西依次为俞府大村向斜、凤凰山背斜、平顶山向斜,断裂发育。
二、断层的描述
本区在近EW向挤压剪切构造应力作用下,多期构造运动致使不同性质的断裂配套发育,断层走向有NWW和NNE两个方向。按整体构造体系可大致分为挤压性质的逆冲性质断层和拉张性质的正断层。NNE向的断层规模相对较大,多为纵向逆断层。NWW向的断层数量多,但规模较小多为横向正断层。根据断层的延伸方向,本区断层大致可分为四组: 第一组:NWW——SEE向断层(300o左右); 第二组:NNE——SSW向断层(25o—30o); 第三组:NEE——SWW向断层(60o—70o); 第四组:NE——SW向断层(45o左右)。其中第一组发育最强烈,第四组最不发育。
上述四组断层为巢湖北山地区的四大断层,由于踏勘的路线及时间问题只见到了两个断层,故此以下只介绍这两个断层,即狮子崖断层和平顶山向斜盘山公路处五通组(D3w)和坟头组(S2f)之间形成的断层(倾向断层或横断层)。1.狮子崖断层
位于俞府大村向斜西翼,麒麟山与凤凰山交界冲沟处,因该地剥蚀残留断裂带形貌似狮子,故称狮子崖。
断面产状:335o<53o,断面形态呈弧形。下盘(南东盘)为肉红色厚层状中粗粒状石英砂岩,破劈理构造发育;上盘(北西盘)为肉红色石英砾岩,又含有角砾岩,为破碎带表现。根据劈理的锐角方向指示断层本盘的运动方向,可判断此断层为逆冲断层。断层证据:
(1)形成构造地貌—断层崖,因貌似狮子,故名狮子崖。主要由断层角砾岩组成的集合体叠置在一起形成的。角砾岩的成分为五通组(D3w)石英砾岩,硅质、铁质胶结,角砾石的粒径不大,一般3×5cm。该断层面清晰,产状334o∠61o,断层擦痕80oW,断层下盘地层产状125o∠58o,断层倾向与地层相反。(2)断层带旁侧次级构造发育,有伴生张节理、褶皱、擦痕等。两组劈理,产状分别为310o∠30o,343o∠41o,均指示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移动方向。
(3)五通组(D3w)石英砂岩中节理、破劈理极其发育,并有一破碎带延伸长度约700米,被NWW—SEE方向的断层切断。本断层为逆冲断层。
图5 狮子崖断层
2.平顶山向斜盘山公路旁五通组与坟头组的交界处(东风石矿旁)--倾向断层。断层证据:
(1)在相邻的地方(断层两盘)出现了地层的不连续(缺失);
(2)断层带旁侧次级构造发育,有伴生张节理、褶皱、擦痕等。两组劈理,产状别为317o∠81o,323o∠78o.指示断层的走向与岩层的倾向相交。
(3)五通组(D3w)石英砂岩中节理、破劈理极其发育,角砾岩的成分为五通组(D3w)石英砾岩,硅质、铁质胶结,角砾石的粒径不大,一般3×5cm。即根据底砾岩来判断断层的存在。
三、褶皱的描述
褶皱构造发育是实习区内的基本构造特征。实习区在区域上为半汤复式背斜西翼的组成部分,自东向西由俞府大村向斜、凤凰山背斜、平顶山向斜组成,出露地层为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连续折返的三个褶皱两翼地层产状基本正常,多有歪斜,局部发生倒转,褶皱相互平行排列,平面上呈一“M”形展开的低山地貌。轴迹方向为20o—30o,枢纽SSW倾伏,倾伏角15o—26o不等。受多期构造作用影响,轴面倾斜且弯曲;次级小褶皱在向斜槽部倾伏部位颇为发育;褶皱多被平行轴面和横切轴面断裂破坏。1.凤凰山背斜
位于本区中部,分布于凤凰山—麒麟山—长腰山—碾盘山一带。规模较大,总体构造线的方向NEE—SWW。凤凰山背斜枢纽起伏,大致向SW方向倾伏,轴面倾向NW并有绞扭现象。根据里卡德褶皱分类法,可命名为斜歪倾伏褶皱。核部由志留系地层组成,两翼依次为泥盆系(D)、石炭系(C)、二叠系(P)。东翼地层倾角较大,局部倒转,西翼地层较缓,倾角一般30o左右。由于核部志留系地层多为泥岩、粉砂岩,抗蚀性差,两翼泥盆系五通组(D3w)地层多为石英砂岩,抗蚀性强,常形成背斜谷这样一种特殊地貌,而两翼则由泥盆系五通组(D3w)石英砂岩形成单斜山,如:麒麟山、大尖山、朝阳山等。
该背斜转折端出地层产状明显。放射状小断层和节理特别发育,形成向倾伏端撒开的扇形断层组合。
凤凰山背斜出露长约7公里,宽约4公里。在其北端大尖山的西麓,可见核部地层的转折部分。背斜核部的大部分由于是志留系页岩构成,剥蚀强烈,形成小型山间盆地,并被第四系(Q)松散沉积物覆盖。2.平顶山向斜
位于本区西部,分布于马家山—平顶山—向核山(石灰山)一带,出露规模仅次于俞府大村向斜,总体构造线方向为NEE—SWW。向斜核部为三叠系东马鞍山组(T2d)、南陵湖组(T1n)中部地层;两翼为南陵湖组(T1n)下部、殷坑组(T1y)、和龙山组(T1h)和二叠系大隆组(P2d)的地层,两翼岩层产状:平顶山南坡山脚下东翼277o∠52o,西翼132o∠83o;山顶东翼261o∠51o,西翼150o∠44o。该向斜扬起端出露清晰,西翼岩层直立,局部斜转,山顶北坡转折端清楚,其瘤状灰岩挤压破碎,但未发生位移。北坡转折端产状:东翼235o∠46o,西翼146o∠44o。
影响平顶山向斜发育的因素有:
①核部扬起端岩层产状很陡(50o— 80o),风化剥蚀主要沿着岩层节理面进行。②三叠系殷坑组(T1y)岩层软,抗蚀性差,易风化,即岩性差异造成的。同样,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其向斜形态复杂多变,并被许多断层破坏。在向核山(石灰山)转折端正是受到一条右行平移正断层的影响,而使石炭系地层向下跌落,地形上表现为向东扭转。
四、构造应力分析
巢北地区褶皱和断裂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印支和燕山两期构造运动。印支运动形成了巢北褶皱和一些断层。燕山运动对其进行了改造,使巢北褶皱向南西倾伏,凤凰山背斜南部转折端向东偏转,平顶山向斜内部产生了次级褶皱,并形成了众多的横向正断层和马鞍山断层等。
印支运动为NW—SE向挤压,应力由NW向SE推挤,使平顶山向斜两翼发生倒转,此应力来源于郯庐断裂的左旋平移运动。燕山运动的构造应力场早期为近SN向拉张,晚期为近SN向挤压,分别来源于郯庐断裂在侏罗纪的左旋平移和
白垩纪右旋平移。
结
语
大二的这次综合地质实习结束了,一个星期的磨养之路,劳累却很充实。山路爬了很多,人也黑了不少,日子如流水般的过去了,但是收获也颇多。
谈到具体的实习内容,不得不说这次实习对我们巩固专业知识和学以致用有很大帮助,从岩性、地层、构造的辨别、罗盘飞使用到对地质现象的解释,从实测剖面到地质填图,都让我们亲身体验了地质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地质学的生命在于野外,书本上的知识总是枯燥的,野外的现象往往是复杂而生动的,生搬硬套行不通,必须学会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才行,这也许算是此次实习的最大收获吧。
通过野外实习,我对《地质学基础》、《结晶矿物学》、《矿床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工程测量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学》等专业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一些骨架结构、岩石力学性质、水文地质现象等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强了对本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加深了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次实习真正见证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让我们更加深信马克思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观点的方法和意义,为我们以后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项事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同时在实习中同学
们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相互照顾、协调工作、吃苦耐劳、勤奋进取的精神一直弥漫于实习的自始至终。
这次野外实习虽然艰辛,但我们是乐在其中,因为在我们心里这不仅是一次野外实习,更是对我们以后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一次锻炼,进一步而言,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磨练,磨练了我们的精神,锻炼了我们的体魄。实习中有同学病了,但是他坚持出队,这种精神是值得钦佩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小组上下贯彻的工作态度。遇到问题首先仔细观察,提出一系列的假设,并为自己的假设寻找证据,然后同学们一起探讨,再征求老师的意见,最后得出结论。在工作上老师和同学们都严谨、认真,“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们都积极的问老师问题,生怕学不到知识。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同时陈老师也教会了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我们将受益终身。
2013/4/21
第二篇:区域地质调查总结
一、基本内容
1.区调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基本地质工作,是所有地质工作的先行步骤和地质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2.区调的目的任务是以详实的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通过填制1:5万(或1:25万)比例尺的地质图,查明区内地层、岩石、古生物、构造、矿产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时代、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评价,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和城市地质调查,为地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地学基础资料和依据,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的基础地质信息。
3.“区调”的基本准则:是以先进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运用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
4. “区调”的五个程序(阶段):⑴.前期准备工作和立项论证,⑵.区调设计书的编写和审批。⑶.野外填图及阶段性资料整理、野外资料验收。⑷.最终资料整理和报告书的编写、最终成果的评审。⑸.最终成果的出版和“区调”原本档案汇交。
6. “区调”设计的五个基本程序:认真研究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书、收集和阅读各种资料、野外踏勘、实测剖面、设计书的编制。
7.出队前的准备工作:资料的准备、统一地质认识、统一地质观察点的编号、按设计书附件的要求,统一图式图例和各种地质体花纹、符号,代号等。
8.野外填图路线的布置原则:一般是穿越路线和追索路线相结合,而以穿越路线为主。常用的定位方法有:⑴目测法:⑵.交绘法与目测法相结合:⑶间接定位法:⑷GPS定位法
9.野外填图阶段的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工作:保证野外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也是整个填图阶段和野外工作结束后开展的一项经常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工作步骤。按工作进度可分为:日常的资料整理和阶段性资料整理。10.野外资料验收包括:⑴野外地质工作报告;⑵复印着色的地质清图和地质实际材料图;⑶野外填图和实测剖面的各类原始资料;⑷已经取得的分析鉴定成果;⑸实物资料(包括重要化石标本、岩石标本);⑹部分过渡性资料:(包括巳完成和待完成的各类地质卡片、登记表册);⑺以上各种资料目录。
二、沉积岩区
11.沉积岩区地质调查的基本特点:是以地层学、沉积学为理论依据,从我国的现实地质工作出发,以多重地层划分为基础,通过研究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层序;较准确地描述沉积地层的组成、结构、变化和识别特征,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填图,查明并具体表示其时空存在状况、纵横变化、以及与地质年代的相互关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地层格架和区域地层模型;探讨和阐明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形成环境、沉积作用、区域地质发展史与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
12.剖面小结的主要内容:(1)工作概况(2)完成的实物工作量(3)剖面分层简述(4)剖面综合描述(5)主要收获和尚存在的地质问题
13.岩石地层单位两类: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14.生物地层单位:组合带、延限带、顶峰带和间隔带。
15.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宇、界、系、统、阶。
16.年代地层划分研究方法:即生物地层法、同位素测年、年代地层综合研究。生物地层法与年代地层综合研究法最为经济实用。
17.基本层序的概念:基本层序是沉积地层垂向序列中按某种规律叠覆的,一般能在露头范围内观察到的,代表一定地层间隔发育特点的单层岩石分层或多层岩石组合,它是同一微环境或亚环境的沉积产物,一般上下都有明显的沉积界面分开。基本层序的类型按其性质可划分为旋回性基本层序和非旋回性基本层序,其中旋回性基本层序中的一部分又可称为韵律性基本层序。
18.第I类型层序:由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组成。Ⅰ的形成被认为是在沉积岸线坡折处,海平面下降的速率超过沉降速率,相对海平面下降的时期形成的。
19.第Ⅱ类型层序:陆棚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组成。在沉积岸线坡折处没有任何相对的海平面下降。因而没有下切谷,并且其也缺少明显的侵蚀削蚀;第Ⅱ类型的层序边界被认为是在层序的(当时的)沉积岸线坡折处,在海平面下降时期,在海平面下降的速率略小于或等于盆地沉降速率时形成的。
识别IⅡ标志是:层序边界的不整合类型;层序边界之间的体系域组合。
20.地层格架一般概念:区域性岩石地层单位的时、空有序排列形式,区域地层格架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和阐明不整合界限单位的垂向叠覆及其内部地层的侧向堆积规律,一般可用一定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地层格架按物理含义又可分为空间格架和时间格架。通常以岩石地层格间架(岩石地层的沉积格架)为基础,它是进行沉积盆地分析和沉积地层及层控矿产分布规律预测的基础,年代地层格架(时间格架)是解释性格架。
21.层序地层学:是研究一套由剥蚀面或无沉积面及其相当的整合面所限定的、重复出现并有成因联系的年代地层格架内岩层间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层序地层学划分的基本单位为层序。层序之内又可分为不同的体系域。
各体系域的相对位置、相互关系、主要岩相和形态几乎都是固定的。各体系域之间系如:低水位体系域与海侵体系之间以海侵面(TS)为界,海侵体系域与高水之间有一过渡层段,即饥饿段(SS),饥饿段也称凝缩段(CS)或低速沉积层。饥饿段的中部有一最大海侵面(mfs),它将饥饿段分为上、下两部分。饥饿段上部属高水位体系域的底部;饥饿段下部属海侵体系域的顶部。最大海泛面才是高水位体系域与海侵体系域的水位体系域的岩层下超于该面之上。
(3)层序:顶、底以不整合面及其相当的整合面为界,有成因联系的相对整合的地层序列。它由—系列体系域组成,并被认为是在全球海面升降曲线—下降拐点之间时间隔沉积的。
(4)副层序:由海泛面及其相当的面限定的,相对整合且成因上有联的岩层或岩层组序列。
(5)进积:沉积物由陆架向盆地迁移,称为进积。因进积作用造成的向盆地原始的地层层理为进积型层理;具有进积型层理的地层体是原始倾斜的,也可为具有进积型结构的地层体。(6)加积:沉积中心不变,垂向堆积的沉积作用,称为加积。加积作用产生的层理是水平层理,加积作用形成的地层体可称为具有加积型结构的地层体。(7)退积:海侵期由于沉积中心向陆地迁移,造成沉积地层向陆后退超覆,称为退积。具有退积型结构的地层体均显示向下伏不整合超覆(或上超)的特点,其沉积的最大厚度出现在近陆地一侧而不在近盆地一侧。
(12)海侵体系域:为海平面低水位期以后的海侵期沉积在陆架上的体系域,由—系列后退的或退积的副层序组成。底界为低水位体系域之顶的第—要海侵面,顶界为饥饿段中的最大海泛面。
(13)饥饿段(或称凝缩段):一个薄的以非常低速沉积(<1—10mm/1000a)为特征的海相地层间隔。它由贫陆源物质的半远洋或远洋沉积物成,是相对海面最高或滨线最大海侵时沉积在陆架中至外部、大陆斜坡以及盆地底部的。(14)高水位体系域:以副层序的进积型堆积逐渐增强为特征,被认为是全球海平面高水位期的沉积。
27.地层模型:地层实体的组成、结构、时空存在状况的简化表达形式,是表现地层序列中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形态、相互关系、时空分布规律和组成与结构变化的解释性模型。可以用区域岩石地层格架上代表性剖面模型来表示。地层模型对于研究区进一步调查能起到检查作用、预测作用、指导作用,还可以解释本区的沉积环境与作用及速率、地质发展史和矿产分布规律等。
三、花岗岩区.归并花岗岩类超单元主要标志:空间上紧密相伴、时间上紧密相关、成分上演化的亲缘关系、结构演化的规律性、同位素特征的相似性
29.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正式单位:超单元组合、超单元、单元;非正式单位:侵入体;不具等级意义的单位:岩浆杂岩 31.脉动型与涌动型接触关系的区别及识别标志
(1).脉动型(突变型):来自深部岩浆的单独一次贯入。先形成的侵入体已基本固结,但仍很灼热的条件下,被后侵入体所侵入的接触界面。特点:在两次脉动的岩体间形成一个1—2mm宽的较为清楚的接触界线。有时接触面两侧岩石成分或结构上发生突变,甚至在标本或薄片上可以被发现,但其接触变质现象并不很清楚。先后生成标志为:(1)沿接触带常有断续发育的伟晶岩包体或似伟晶岩带,其宽度常为几十厘米,其矿物的生长方向指向晚期岩体;(2)有时有接触带上出现火成砾岩带,早期者为角砾,晚期为胶结物,(3)晚期侵入体有时具冷凝边。
(2)涌动型(隐蔽型)接触:涌动是在一个岩体内部,当有一些差异的组分之间出现差异性流动时,先贯入的侵入体虽已开始固结,但部分仍然保持液态的情况下,被后贯入的侵入体所侵入。其特点: 涌动侵入所形成的接触界线不明显,通常在1—2cm距离内岩石矿物成分和结构的快速变化,而找不到很清楚的接触界面。但有时在接触带形成宽度不等的混染带。涌动侵入体成分和结构的快速过渡表现在,岩石成分中含角闪石→不含角闪石,含包体→不含包体;粒度的有序快速变化,斑晶大小和丰度的循序快速变化及颜色的快速变化。生成先后标志:两期岩体间优势具有1~2cm混染带;晚期侵入体边缘带常出现富钾矿物(黑云母、钾长石)且平行接触面分布;两期侵入体内矿物成分、结构的突变或某些矿物含量的突变或色率突变,而两者间无明显界面。32.建立花岗岩类单元的标志:⑴基本一致的岩石成分(矿物成分、地球化学特征)(2)基本一致的岩石结构,⑶基本一致的年龄值:(对复式岩体内各单元的侵入体年龄值,基本相同或相近的)⑷所含包体的特征一致或相似⑸岩体中所赋存的脉岩组成一致;岩体的物理性质和矿化 特征也基本相同。
33.单元:岩石谱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相当于岩石地层单位中的“组”,也是深成侵入岩区地质填图的基本单位。
在一个岩段或岩石区内,不同的深成岩体中各侵入体的岩石特征相似(岩石类型、成分、结构、矿物形态、包体的形态和数量、岩墙组合)而且侵入时代也基本相似的可是为同—个单元。划归同一个单元所有侵入体,在花岗岩侵入顺序中占据着同一个特定的位置,并具有特有的岩石学特征(特别是结构、构造)。命名:地名+岩石名称+单元;地名+单元,如西后峪单元
35.建立花岗岩类单元的方法(将不同侵入体划归为同一个岩石单元),其方法:(1).对比的方法有四种:标本对比、薄片对比、地球化学对比、同位素年龄对比。(2)对比的标志有四种:成分标志、结构标志、地球化学标志、同位素年龄标志。
36.强力定位的特点:(1)岩体呈圆形或椭圆形;(2)岩体与围岩有规则而清楚的界面;(3)区域性构造线方向因岩体的强力侵位,而被调整到与岩体构造线一致;(4)岩体中矿物和暗色包体定向排列显示同心环状构造。这种构造主要发育在岩体边缘,平行于接触带(5)具有同心环状的岩石类型分带,(6)在岩体周围的围岩中出现环状向斜或发育有热变质的矿物(矽线石,硅灰石等)类型:穹起、底辟、气球膨胀
37被动定位的特点:(1)在平面上岩体的形态不规则,与围岩的构造线不一致(环状岩墙除外),而且有锯齿状不规则接触界线.其原因是围岩在岩浆侵位时没有明显的变形而得以保留原来构造线方向(2)岩体内部缺乏定向组构(3)常有岩枝穿入围岩,有时岩体边部常有围岩棱角状捕虏体。类型:顶蚀、破火山口沉陷、断裂扩张等
四、火山岩区
38、火山岩区“区调”填图的总体要求:采用“双重”地质制图方法(火山地层法、岩性及岩相制图法),具体工作要求如下:①在详细研究划分火山岩和沉积夹层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地层的结构类型,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火山喷发旋回及火山喷发韵律、建立地层层序,确定火山喷发时代。②查明火山岩岩石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构构造、岩石类型、产状、厚度、接触关系以及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③依据岩石特征和火山岩体的分布形态,划分火山岩相;研究火山岩形成的地质环境。④查明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特征,结合岩性、岩相资料研究古火山机构,探讨火山作用、区域构造与成矿的关系。39.火山构造的分类:火山机构是火山构造调查的基本单元,它们可分为三种类型:裂隙式,中心式;复(合)式。40.喷发相:泛指各种溶岩和火山碎屑岩。按喷发性质和喷发强度又可分为爆发相和溢流相。
五、变质岩区
41、变质岩区“区调”填图方法体系:变质岩系是在一定大地构造环境下形成的不同成因类型的原岩建造在地壳演化过程中经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的产物。因此,在变质岩区进行地质填图应该正确处理建造与改造的关系,用构造分析的方法研究填图中有关变质地质学问题。从而可以建立以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理论为指导,以同一成因类型原岩建造的变质岩石或变质岩石组合填图单位为基础,以构造分析方法为手段,以地质事件为主线的填图方法体系。根据原岩建造的性质和改造作用的程度,可分为: ①构造一地层--事件法;②构造一岩层--事件法;③构造一岩石--事件法;
岩组:是构造复杂区变质岩主要和基本的填图单位,它是以构造界面的围限的一种岩石地层,它可以是单一岩性而更多的情况是两种以上的岩性组合组成的填图单位(正式单位).岩组内具连续性特征。岩群:由区域性规模构造变质岩带所围限的多个组或岩组组成的高级正式单位,常常缺失群级岩石地层单位所固有的顶底不整合面.岩群常常以反映不同大地构造环境的原岩建造类型和变质作用类型。
42.变质侵入体为主的变质岩区工作方法——构造-岩石-事件法:在大面积分布着已遭受强烈的区域变质、变形改造的侵入岩,原岩的侵入体面貌及组构特征已基本消失,并被改造为各类片麻岩和麻粒岩。因此,不再适用岩石谱系单位的方法进行填图。而采用构造-岩石-事件法进行填图。
43.变质岩区岩石填图单位的野外识别标志:① 不同岩石之间的切割关系;② 所含包体或捕虏体的差异;③ 所含脉岩的特征;④ 注意岩石填图单位之间的接触界线的变化:同一岩石填图单位不同岩石类型之间界线是过渡的。而不同岩石填图单位之间的界线有的清楚、截然,有的显得模糊,但界线两侧岩石都有明显差异。
45.变质作用的研究:变质作用是地壳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的变化或地壳与地慢相互作用引起的一件重要地质作用。它基本上是在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或应力作用使原来的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形成相应的变质岩石。变质作用类型的划分是以反映热流变化的变质相和变质相系为基础,并结合变质作用在发生发展期间的大地构造环境进行的。研究内容包括:(a)变质作用的起始态,即大地构造环境和原岩建造(b)变质作用的进行态,主要包括反映变质作用物化状态的变质带、变质相、变质相系,以及pTt 轨迹(C)变质作用的后继态,主要与变质作用有关的花岗质岩浆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正确鉴别划分变质相,变质相的研究不仅靠镜下对岩石进行矿物学、矿相学研究来完成,同时在野外要观察研究岩石的变质特征、确定变质相的空间、时序关系及相互转变的特征,研究变形作用和变质作用之间的关系等,尤其要注意麻粒岩相的退变质及其与变形作用的关系,以正确识别判断变质相。
46.浅、中浅变质侵入体的研究方法:(1)产状特征的研究不仅要靠岩体与围岩之间的关系确定,还要通过对岩体的应变状态的研究来恢复其原始产状特征;(2)接触关系有3 种:韧性剪切带接触,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糜棱岩带;侵入接触,只在局部地段或在岩体内部花岗质岩石与捕虏体之间才能见到穿切的侵入体;沉积接触,常呈渐变过渡关系;(3)变质特征很明显,并经常与围岩变质保持同步(4)变形特征:岩体与围岩有类似变形构造,岩体可变成片麻岩、糜棱状片麻岩、糜棱岩。围岩中见到的褶皱、叠加褶皱、韧性剪切带在岩体中均相应有反映。(5)分析对比围岩与岩体变形构造之间的关系,确定岩体相对时代。
47、变质基性岩墙的研究内容:
1、详细观察描述岩石的主要矿物组成和组构(包括原生的、变形的)以及它们的均匀程度、变形、变质作用,是否有其他岩石或矿物的包体、混合岩化现象等。
2、形状、产状、规模、密集程度及排列方式、与围岩的关系。
3、内部构造研究:如内部组构和矿物成分是否均一,有否冷凝边以及是否出现新生的叶理等
4、变形特征的研究:岩墙是否遭受变形作用的改造、形成的褶皱样式和不同部位的变形程度;在后期改造作用强烈的地区要注意与包体的区分。
第三篇:区域地质调查总结
一、基本内容
1.区调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基本地质工作,是所有地质工作的先行步骤和地质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
2.区调的目的任务是以详实的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通过填制1:5万(或1:25万)比例尺的地质图,查明区内地层、岩石、古生物、构造、矿产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时代、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评价,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和城市地质调查,为地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地学基础资料和依据,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的基础地质信息。
3.“区调”的基本准则:是以先进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运用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
4. “区调”的五个程序(阶段):⑴.前期准备工作和立项论证,⑵.区调设计书的编写和审批。⑶.野外填图及阶段性资料整理、野外资料验收。⑷.最终资料整理和报告书的编写、最终成果的评审。⑸.最终成果的出版和“区调”原本档案汇交。
6. “区调”设计的五个基本程序:认真研究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书、收集和阅读各种资料、野外踏勘、实测剖面、设计书的编制。
7.出队前的准备工作:资料的准备、统一地质认识、统一地质观察点的编号、按设计书附件的要求,统一图式图例和各种地质体花纹、符号,代号等。
8.野外填图路线的布置原则:一般是穿越路线和追索路线相结合,而以穿越路线为主。常用的定位方法有:⑴目测法:⑵.交绘法与目测法相结合:⑶间接定位法:⑷GPS定位法
9.野外填图阶段的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工作:保证野外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也是整个填图阶段和野外工作结束后开展的一项经常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工作步骤。按工作进度可分为:日常的资料整理和阶段性资料整理。
10.野外资料验收包括:⑴野外地质工作报告;⑵复印着色的地质清图和地质实际材料图;⑶野外填图和实测剖面的各类原始资料;⑷已经取得的分析鉴定成果;⑸实物资料(包括重要化石标本、岩石标本);⑹部分过渡性资料:(包括巳完成和待完成的各类地质卡片、登记表册);⑺以上各种资料目录。
二、沉积岩区
11.沉积岩区地质调查的基本特点:是以地层学、沉积学为理论依据,从我国的现实地质工作出发,以多重地层划分为基础,通过研究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基本层序;较准确地描述沉积地层的组成、结构、变化和识别特征,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填图,查明并具体表示其时空存在状况、纵横变化、以及与地质年代的相互关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地层格架和区域地层模型;探讨和阐明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形成环境、沉积作用、区域地质发展史与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
12.剖面小结的主要内容:(1)工作概况(2)完成的实物工作量(3)剖面分层简述(4)剖面综合描述(5)主要收获和尚存在的地质问题
13.岩石地层单位两类: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
14.生物地层单位:组合带、延限带、顶峰带和间隔带。
15.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宇、界、系、统、阶。
16.年代地层划分研究方法:即生物地层法、同位素测年、年代地层综合研究。生物地层法与年代地层综合研究法最为经济实用。
17.基本层序的概念:基本层序是沉积地层垂向序列中按某种规律叠覆的,一般能在露头范围内观察到的,代表一定地层间隔发育特点的单层岩石分层或多层岩石组合,它是同一微环境或亚环境的沉积产物,一般上下都有明显的沉积界面分开。基本层序的类型按其性质可划分为旋回性基本层序和非旋回性基本层序,其中旋回性基本层序中的一部分又可称为韵律性基本层序。
18.第I类型层序:由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组成。Ⅰ的形成被认为是在沉积岸线坡折处,海平面下降的速率超过沉降速率,相对海平面下降的时期形成的。
19.第Ⅱ类型层序:陆棚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组成。在沉积岸线坡折处没有任何相对的海平面下降。因而没有下切谷,并且其也缺少明显的侵蚀削蚀;第Ⅱ类型的层序边界被认为是在层序的(当时的)沉积岸线坡折处,在海平面下降时期,在海平面下降的速率略小于或等于盆地沉降速率时形成的。
识别IⅡ标志是:层序边界的不整合类型;层序边界之间的体系域组合。
20.地层格架一般概念:区域性岩石地层单位的时、空有序排列形式,区域地层格架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和阐明不整合界限单位的垂向叠覆及其内部地层的侧向堆积规律,一般可用一定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地层格架按物理含义又可分为空间格架和时间格架。通常以岩石地层格间架(岩石地层的沉积格架)为基础,它是进行沉积盆地分析和沉积地层及层控矿产分布规律预测的基础,年代地层格架(时间格架)是解释性格架。
21.层序地层学:是研究一套由剥蚀面或无沉积面及其相当的整合面所限定的、重复出现并有成因联系的年代地层格架内岩层间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层序地层学划分的基本单位为层序。层序之内又可分为不同的体系域。
例如:低水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高水位体系域(HST)、陆棚边缘体系域(MST)。陆棚边缘体系域又称陆棚边缘楔(MSW)。
其中低水位体系域(LST)可划分为低水位扇(LSF)、低水位楔(LSW)和深切河谷充填物(ivf)。
各体系域的相对位置、相互关系、主要岩相和形态几乎都是固定的。各体系域之间系如:低水位体系域与海侵体系之间以海侵面(TS)为界,海侵体系域与高水之间有一过渡层段,即饥饿段(SS),饥饿段也称凝缩段(CS)或低速沉积层。饥饿段的中部有一最大海侵面(mfs),它将饥饿段分为上、下两部分。饥饿段上部属高水位体系域的底部;饥饿段下部属海侵体系域的顶部。最大海泛面才是高水位体系域与海侵体系域的水位体系域的岩层下超于该面之上。
(3)层序:顶、底以不整合面及其相当的整合面为界,有成因联系的相对整合的地层序列。它由—系列体系域组成,并被认为是在全球海面升降曲线—下降拐点之间时间隔沉积的。
(4)副层序:由海泛面及其相当的面限定的,相对整合且成因上有联的岩层或岩层组序列。
(5)进积:沉积物由陆架向盆地迁移,称为进积。因进积作用造成的向盆地原始的地层层理为进积型层理;具有进积型层理的地层体是原始倾斜的,也可为具有进积型结构的地层体。(6)加积:沉积中心不变,垂向堆积的沉积作用,称为加积。加积作用产生的层理是水平层理,加积作用形成的地层体可称为具有加积型结构的地层体。(7)退积:海侵期由于沉积中心向陆地迁移,造成沉积地层向陆后退超覆,称为退积。具有退积型结构的地层体均显示向下伏不整合超覆(或上超)的特点,其沉积的最大厚度出现在近陆地一侧而不在近盆地一侧。
(12)海侵体系域:为海平面低水位期以后的海侵期沉积在陆架上的体系域,由—系列后退的或退积的副层序组成。底界为低水位体系域之顶的第—要海侵面,顶界为饥饿段中的最大海泛面。
(13)饥饿段(或称凝缩段):一个薄的以非常低速沉积(<1—10mm/1000a)为特征的海相地层间隔。它由贫陆源物质的半远洋或远洋沉积物成,是相对海面最高或滨线最大海侵时沉积在陆架中至外部、大陆斜坡以及盆地底部的。
(14)高水位体系域:以副层序的进积型堆积逐渐增强为特征,被认为是全球海平面高水位期的沉积。
27.地层模型:地层实体的组成、结构、时空存在状况的简化表达形式,是表现地层序列中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形态、相互关系、时空分布规律和组成与结构变化的解释性模型。可以用区域岩石地层格架上代表性剖面模型来表示。地层模型对于研究区进一步调查能起到检查作用、预测作用、指导作用,还可以解释本区的沉积环境与作用及速率、地质发展史和矿产分布规律等。
三、花岗岩区.归并花岗岩类超单元主要标志:空间上紧密相伴、时间上紧密相关、成分上演化的亲缘关系、结构演化的规律性、同位素特征的相似性
29.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正式单位:超单元组合、超单元、单元;非正式单位:侵入体;不具等级意义的单位:岩浆杂岩
31.脉动型与涌动型接触关系的区别及识别标志
(1).脉动型(突变型):来自深部岩浆的单独一次贯入。先形成的侵入体已基本固结,但仍很灼热的条件下,被后侵入体所侵入的接触界面。特点:在两次脉动的岩体间形成一个1—2mm宽的较为清楚的接触界线。有时接触面两侧岩石成分或结构上发生突变,甚至在标本或薄片上可以被发现,但其接触变质现象并不很清楚。先后生成标志为:(1)沿接触带常有断续发育的伟晶岩包体或似伟晶岩带,其宽度常为几十厘米,其矿物的生长方向指向晚期岩体;(2)有时有接触带上出现火成砾岩带,早期者为角砾,晚期为胶结物,(3)晚期侵入体有时具冷凝边。
(2)涌动型(隐蔽型)接触:涌动是在一个岩体内部,当有一些差异的组分之间出现差异性流动时,先贯入的侵入体虽已开始固结,但部分仍然保持液态的情况下,被后贯入的侵入体所侵入。其特点: 涌动侵入所形成的接触界线不明显,通常在1—2cm距离内岩石矿物成分和结构的快速变化,而找不到很清楚的接触界面。但有时在接触带形成宽度不等的混染带。涌动侵入体成分和结构的快速过渡表现在,岩石成分中含角闪石→不含角闪石,含包体→不含包体;粒度的有序快速变化,斑晶大小和丰度的循序快速变化及颜色的快速变化。生成先后标志:两期岩体间优势具有1~2cm混染带;晚期侵入体边缘带常出现富钾矿物(黑云母、钾长石)且平行接触面分布;两期侵入体内矿物成分、结构的突变或某些矿物含量的突变或色率突变,而两者间无明显界面。
32.建立花岗岩类单元的标志:⑴基本一致的岩石成分(矿物成分、地球化学特征)(2)基本一致的岩石结构,⑶基本一致的年龄值:(对复式岩体内各单元的侵入体年龄值,基本相同或相近的)⑷所含包体的特征一致或相似⑸岩体中所赋存的脉岩组成一致;岩体的物理性质和矿化 特征也基本相同。
33.单元:岩石谱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相当于岩石地层单位中的“组”,也是深成侵入岩区地质填图的基本单位。
在一个岩段或岩石区内,不同的深成岩体中各侵入体的岩石特征相似(岩石类型、成分、结构、矿物形态、包体的形态和数量、岩墙组合)而且侵入时代也基本相似的可是为同—个单元。划归同一个单元所有侵入体,在花岗岩侵入顺序中占据着同一个特定的位置,并具有特有的岩石学特征(特别是结构、构造)。命名:地名+岩石名称+单元;地名+单元,如西后峪单元
35.建立花岗岩类单元的方法(将不同侵入体划归为同一个岩石单元),其方法:(1).对比的方法有四种:标本对比、薄片对比、地球化学对比、同位素年龄对比。(2)对比的标志有四种:成分标志、结构标志、地球化学标志、同位素年龄标志。
36.强力定位的特点:(1)岩体呈圆形或椭圆形;(2)岩体与围岩有规则而清楚的界面;(3)区域性构造线方向因岩体的强力侵位,而被调整到与岩体构造线一致;(4)岩体中矿物和暗色包体定向排列显示同心环状构造。这种构造主要发育在岩体边缘,平行于接触
带(5)具有同心环状的岩石类型分带,(6)在岩体周围的围岩中出现环状向斜或发育有热变质的矿物(矽线石,硅灰石等)
类型:穹起、底辟、气球膨胀
37.被动定位的特点:(1)在平面上岩体的形态不规则,与围岩的构造线不一致(环状岩墙除外),而且有锯齿状不规则接触界线.其原因是围岩在岩浆侵位时没有明显的变形而得以保留原来构造线方向(2)岩体内部缺乏定向组构(3)常有岩枝穿入围岩,有时岩体边部常有围岩棱角状捕虏体。类型:顶蚀、破火山口沉陷、断裂扩张等
四、火山岩区
38、火山岩区“区调”填图的总体要求:采用“双重”地质制图方法(火山地层法、岩性及岩相制图法),具体工作要求如下:①在详细研究划分火山岩和沉积夹层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地层的结构类型,划分岩石地层单位和火山喷发旋回及火山喷发韵律、建立地层层序,确定火山喷发时代。②查明火山岩岩石主要物质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构构造、岩石类型、产状、厚度、接触关系以及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③依据岩石特征和火山岩体的分布形态,划分火山岩相;研究火山岩形成的地质环境。④查明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构造特征,结合岩性、岩相资料研究古火山机构,探讨火山作用、区域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39.火山构造的分类:火山机构是火山构造调查的基本单元,它们可能是较大的单体火山,也可能是包含有寄生或侧生的火山,彼此间的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个火山的类型在整个活动历史中保持不变,它们可分为三种类型:裂隙式,中心式;复(合)式。
40.喷发相:泛指各种溶岩和火山碎屑岩。按喷发性质和喷发强度又可分为爆发相和溢流相。
五、变质岩区
41、变质岩区“区调”填图方法体系:变质岩系是在一定大地构造环境下形成的不同成因类型的原岩建造在地壳演化过程中经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的产物。因此,在变质岩区进行地质填图应该正确处理建造与改造的关系,用构造分析的方法研究填图中有关变质地质学问题。从而可以建立以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理论为指导,以同一成因类型原岩建造的变质岩石或变质岩石组合填图单位为基础,以构造分析方法为手段,以地质事件为主线的填图方法体系。根据原岩建造的性质和改造作用的程度,可分为: ①构造一地层--事件法;②构造一岩层--事件法;③构造一岩石--事件法;
⑵ 岩组:组是构造复杂区变质岩主要和基本的填图单位,它是以构造界面的围限的一种岩石地层,它可以是单一岩性而更多的情况是两种以上的岩性组合组成的填图单位(正式单位).单一岩性组成的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在同一变形变质带中具有一致的构造样式和变质程度。当构造地层单位包括有一定厚度的不同岩性层时,同一变质变形带中的也表现为不同的片内构造样式.岩组内具连续性特征,但由于构造作用常使层序遭受某种程度的破坏,或导致厚度的巨大变化和构造尖灭。
(3)岩群:岩群是由区域性规模构造变质岩带所围限的多个组或岩组组成的高级正式单位,常常缺失群级岩石地层单位所固有的顶底不整合面.岩群常常以反映不同大地构造环境的原岩建造类型和变质作用类型,以及重大区域性地质事件(如岩浆活动)区别于相邻的变质地体,并显示其做为群级单位的身分。相邻的岩群可能属于不同造山带的产物,也可能属于超群就地就地改造结果。
42.变质侵入体为主的变质岩区工作方法——构造-岩石-事件法
在大面积分布着已遭受强烈的区域变质、变形改造的侵入岩,原岩的侵入体面貌及组构特征已基本消失,并被改造为各类片麻岩和麻粒岩。因此,不再适用岩石谱系单位的方法进行填图。而采用构造-岩石-事件法进行填图。
43.变质岩区岩石填图单位的野外识别标志:① 不同岩石之间的切割关系;② 所含包体或捕虏体的差异;③ 所含脉岩的特征;④ 注意岩石填图单位之间的接触界线的变化:同一岩石填图单位不同岩石类型之间界线是过渡的。而不同岩石填图单位之间的界线有的清楚、截然,有的显得模糊,但界线两侧岩石都有明显差异。
45.变质作用的研究:变质作用是地壳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的变化或地壳与地慢相互作用引起的一件重要地质作用。它基本上是在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或应力作用使原来的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形成相应的变质岩石。变质作用类型的划分是以反映热流变化的变质相和变质相系为基础,并结合变质作用在发生发展期间的大地构造环境进行的。
研究内容包括:(a)变质作用的起始态,即大地构造环境和原岩建造(b)变质作用的进行态,主要包括反映变质作用物化状态的变质带、变质相、变质相系,以及pTt 轨迹(C)变质作用的后继态,主要与变质作用有关的花岗质岩浆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正确鉴别划分变质相,变质相的研究不仅靠镜下对岩石进行矿物学、矿相学研究来完成,同时在野外要观察研究岩石的变质特征、确定变质相的空间、时序关系及相互转变的特征,研究变形作用和变质作用之间的关系等,尤其要注意麻粒岩相的退变质及其与变形作用的关系,以正确识别判断变质相。
46.浅、中浅变质侵入体的研究方法:(1)产状特征的研究不仅要靠岩体与围岩之间的关系确定,还要通过对岩体的应变状态的研究来恢复其原始产状特征;(2)接触关系有3 种:韧性剪切带接触,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糜棱岩带;侵入接触,只在局部地段或在岩体内部花岗质岩石与捕虏体之间才能见到穿切的侵入体;沉积接触,常呈渐变过渡关系;(3)变质特征很明显,并经常与围岩变质保持同步(4)变形特征:岩体与围岩有类似变形构造,岩体可变成片麻岩、糜棱状片麻岩、糜棱岩。围岩中见到的褶皱、叠加褶皱、韧性剪切带在岩体中均相应有反映。(5)分析对比围岩与岩体变形构造之间的关系,确定岩体相对时代。
47、变质基性岩墙的研究内容:
1、详细观察描述岩石的主要矿物组成和组构(包括原生的、变形的)以及它们的均匀程度、变形、变质作用,是否有其他岩石或矿物的包体、混合岩化现象等。
2、形状、产状、规模、密集程度及排列方式、与围岩的关系。
3、内部构造研究:如内部组构和矿物成分是否均一,有否冷凝边以及是否出现新生的叶理等
4、变形特征的研究:岩墙是否遭受变形作用的改造、形成的褶皱样式和不同部位的变形程度;在后期改造作用强烈的地区要注意与包体的区分。
第四篇: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部署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部署
(1)地质调查路线的布置原则
地质调查路线一般为控制调查区地层、侵入岩、构造、矿产分布,调查、补充、验证剖面所建立的填图单元、岩石组合、构造形迹、物化探异常、矿化体等的纵横向变化而布置。
野外手图采用1∶2.5万数字化地形图。地质矿产调查路线分穿越路线和追索路线,必须连续详细观测,前进法连续记录描述,并作信手剖面,对有特殊意义的区间可放大比例尺,同时进行重要接触关系、特征点的地质素描、照像。
地质调查路线布置以达到填图要求,解决地质、构造、矿产问题和满足精度要求为原则,以最短路线观察最多、最全地质现象、解决最多地质问题为目的,结合地质、矿产复杂程度、地形、地貌和覆盖程度,在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前提下,保证重点,合理使用工作量。
按照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有关规范、要结合调查区实际情况(地形陡峻、通行困难、遥感解译中等、地质复杂-中常),而确定工作路线总工作量不低于1000km,一般调查区路线间距为500~600m,第四系简单调查区路线间距为800-1000m,对于重点调查区地质构造复杂地段、边界地质体、成矿有利地段、重大边界构造带等,路线加密至400-500m;对路线地质调查中构造转折等复杂地段、新发现的矿化线索、构造蚀变岩带均要适时作必要的追索检查、并采集相关分析样品。
①踏勘路线:是在充分消化前人资料和遥感地质解译的基础上进行布置,主要部署主要地质体展布区和构造复杂区,穿越区内填图单位较多、岩石类型出露齐全、构造行迹多样的路线作为踏勘路线,控制主要地质体,以达到系统了解和划分调查区构造单元、明确调查区 各构造单元物质组成、厘定填图单位、统一工作方法、建立遥感地质解译标志的目的。
②系统观测路线:原则上要做到全面控制调查区所有地质体、矿化体和主要构造形迹的空间展布形态及其分布规律,主要目的是填绘区内各类地质体,合理划分构造单元和填图单位,建立区域遥感地质解译标志,系统采集各类样品。以垂直区域构造线方向的穿越路线为主,适当辅以追索路线。必须连续详细观测,连续记录描述,并作信手剖面,分层按1∶50000比例尺定点控制,对有特殊意义的区间可放大比例尺,同时进行重要接触关系、特征点的地质素描、照像。
对与矿产有关的重要地质体、构造、接触带、含矿层、矿化蚀变带、铁帽、矿化露头、标志层及其它找矿标志界线应有地质点控制,且必须采用追索路线予以控制,并采集必要的有关样品进行了解,重要的地质现象、矿化蚀变应有必要的素描图或照片。追索路线点距与穿越路线相同,但在地质界线变化处必须有点控制。
对于遥感解译程度较高地区路线间距可适当放宽,关键地段加密布置穿越路线和追索路线。
③检查路线:根据实际需要针对要解决的一些重大地质矿产问题,应布置相应的检查路线和检查点。此类路线,可以重复原有观测路线,也可以是新布置的野外地质观测路线。
④观察点:以能有效的控制各类地质体和涵盖最多的地质要素为原则,一般布置在填图单位界线、标志层、化石点、岩性或岩相发生明显变化的地点、矿体、矿化体、构造蚀变带等,并定点观察记录。典型的地质、构造要素等亦有观察点控制。观察点间距一般为300-600m,构造复杂区加密300-400m,对侵入岩和第四系分布区点距可适当放宽。
⑤野外地质体标定:野外手图和野外实际材料图编制采用的底图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1∶5万数字化地形图放大的1∶2.5万数字化地形图,并配有与地形图同比例尺的卫星照片一套(野外填图用)。
野外手图尽可能地标注所观察到的各种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地质体界限、各种构造形迹、样品及有代表性的产状要素(绘岩性花纹)。各种的标定参照GB958-99规定的1∶5万区域地质图图例(修订本)。在野外手图中对直径大于50m的闭合地质体;宽度大于25m、长度大于50m的线状地质体;长度大于250m的断层、褶皱构造均要标绘在野外手图上。对分布面积过小,但具有重要意义的特殊地质体和矿化体,要用相应符号、花纹夸大或归并表示在图上。基岩区内面积小于1km2和沟谷中宽度小于100m的第四系,在地质图上不予表示,但类型特殊或含有重要矿产的第四纪沉积,其范围虽小,均应适当夸大表示。在大片第四系分布区,对前第四系基岩露头,凡地质路线所及,无论出露范围大小,都需进行观测描述,并标注或夸大标注在图上。
1:50000地质图只标定直径大于100m的闭合地质体;宽度大于50m、长度大于100m的线状地质体;长度大于250m的断层、褶皱构造。对其范围虽小,但具有重要意义的特殊地质体和矿化体,均可用相应符号、花纹夸大或归并表示在图上。
第五篇:地质调查总结报告
工作事故处理方法与泥浆应用总结
当2015年的第一场雪在新年的钟声中飘落时,我们送走了2014年。这一年里,在院领导的关心培养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下,我的工作能力有了快速的提升,通过对工程现场实践工作的锻炼,使我已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员。在此感谢单位领导对我的信任及同事们的支持,通过各方面努力,摸索出了一些的工作规律,在此对这一年工作情况进行个人总结,请各位领导予以指导和纠正。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2014年-2015年1月,担任峨口铁矿详查(240m)、浑源张旺金银多金属小口径(650m 75°)斜孔、原平郭家庄铁矿小口径304机(578m 82°)、305机(610.20m 85°)、306机(587.20m 81°、360.93m 80°)钻探技术员一职,完成水文观测、丈量钻杆、测斜等钻探质量观测任务。工作期间机台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圆满胜利完成钻探生产任务。
浑源张旺金银多金属矿区多裂隙地层,返水量不大,经常只有1/3,采用锯沫、聚乙烯醇、植物胶多种混合物堵漏,并且灌水泥堵裂隙多次,边打边漏。浑源矿区主要是裂隙地带,破碎带只有435.62m—439.02m,花岗片麻岩、角闪岩地带。钻孔进尺最快速度为白班23m,夜班18m。
郭家庄铁矿区地层复杂多变,土层过厚,为150m—230m,土层太长,取心时繁琐、费时、劳动强度大,地表黄土、粉砂、卵石等部分地质要求采取率达到60%以上,这样就增加了施工难度。在用Φ89钻具取心时,要不停的起大钻进行取样。在钻进时,水泵改用最小泵量,防止土样被水冲掉,并在采样时,干拧几次,以确保取样达到标准要求。在基岩地层中,绳索取心孔段的工作量同样不小,碎砂地层、绿泥岩层过多,反复多变。孔内掉块、漏水、漏砂经常发生,导致孔内缩径、抱钻等事故发生。采用加入锯沫、纤维素以及灌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等方法堵漏。经过现场多次调试与实践论证,郭家庄矿区采用膨润土泥浆钻进效果最佳。最佳泥浆配比为:以1m³搅拌罐为基准,土层:1袋—1.2袋(25kg—30kg),完整基岩层:1袋—1.5袋(25kg—37.5kg),沙漏、掉块地层: 1袋—1.5袋(25kg—37.5kg)+0.5kgCMC(钠羧甲基纤维素)。
2015年1月6日凌晨2:00点孔深340.80m处遇到砂漏地层,将泥浆混合成砂浆,泥浆密度过低,以及上孔段300m处缩径,造成抱钻事故。出现事故后,上下不停活动油缸,在8:00—16:00有1—2油缸活动间隙,在16:30由于猛提油缸,负荷过大导致钻机“停车”,电流:40A—80A,泵压:4—8Mpa。19:30用主绳强拉变径水接头,拉起6根钻杆,事故解除。郭家庄遇到砂漏地层,泥浆中经常混有蓝黑色细砂,容易造成砂浆,降低泥浆粘度,及时在泥浆中加入CMC,增大泥浆粘度,将孔底碎砂、碎渣尽量清理,带出孔底,孔内沉渣清理不干净,对泥浆泵、泥浆冲洗液都是一种很大的损害。
回顾已经过去的一年里,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生产计划,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我们在以后工作中注意的问题。例如事故处理要防止越处理越复杂,事故加事故,所以要慎重制定方案。
(1)处理事故一定要保护好孔壁稳定,做到事故性质清楚、事故位置清楚、机上余尺清楚。
(2)钻探施工中难免发生孔内事故,所以设计加工钻具时,各种材料规格尺寸要留有余地。
(3)生产前应做好紧急预案,并要在现场准备一定的事故处理工具,预防突发事故等。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与学习,虽然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总结出一定的不足。比如讲,开创性的工作开展的不多,个别的有些工作协调的不是十分到位,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改进。在新的一年里,自己有决心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水平,为实现我院的经济跨越式(降本增效)发展,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