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生态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生态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人们观察和揭示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关系本质与内在规律的科学。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生态学具有核心战略意义和地位。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发展以及城市化速度加快,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资源和粮食短缺等许多新的危机和挑战。控制和解决这些危机,都要以生态学为基础,因而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生态学的高度关注,使生态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生态学教育和研究也因此而得到蓬勃发展。生态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其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安全、粮食安全、人类健康、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目前,生态学已成为全世界高等学校最重要的专业之一。
生态学的主干学科涉及到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经济学以及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城乡建设等众多领域。按照研究对象的类型、层次结构和尺度关系以及研究的主要手段的不同,生态学可以分为分子生态学、生理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方向领域。此外,由于生态学学科内外的交叉还产生出化学生态学、数学生态学、计算生态学等方向领域。在应用方面生态学还可以有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工业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设计与生态工程、旅游生态学、经济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等方向领域。总之,生态学研究内容的细化以及相互交融、多学科交叉、新老学科的更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值得提出的是,近年来全球变化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等,在生态学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综合和系统化的新趋势。
现代生态学是一门实验性、基础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涉及面宽、知识更新快、学科交叉明显等特点。生态过程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高级的、复杂的形式。因此,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地学和人文科学等都会在生态学的研究领域找到恰当的结合点。生态学相关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创新也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参与。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地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与生态学密切交叉,相互渗透,是当前生态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推动生态学飞速发展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动力。由此可见,生态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同时又要具备敏锐观察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0710 生物科学类 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071004生态学
3.培养目标
3.1.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生态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并能够在生态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研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2.学校制订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高校应按照上述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基本定位,结合各自专业基础和培养方向,在充分调研区域和行业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学生要求的基础上,以适应国家及地区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准确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各高校应按照国家战略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追踪,建立定期评估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相符程度的机制,根据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定位和修订人才培养目标。
4.培养规格
4.1.学制 四年
4.2.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4.3.参考总学时或学分
毕业总学分要求:一般为140-160学分(含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学分)。4.4.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4.4.1.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按教育部统一规定执行。4.4.2.业务方面:
(1)具有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管理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
(2)掌握扎实的生态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
(3)掌握比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及知识,同时具有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4)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初步的外语交流及科技写作能力。
(5)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和技能,从事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与管理的能力;
(6)了解国内外生态学理论发展和应用前景及有关国家生态学发展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与意识、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
(8)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各学校根据自身定位和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行业发展和地域生态特点,在以上业务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或补充相应的知识、能 力和素质要求,形成各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生态学人才培养的多样性。
4.4.3.体育方面: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常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5.师资队伍
5.1.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生师比≤14。对于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25名专业教师;在120名学生基础上,每增加20名学生,需增加1名专业教师。
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80%。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30%。每门实验课程必须配备相应的实验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实验教学中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不超过20人。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每1万实验教学人时数配备1名实验技术人员。
5.2.教师背景及水平要求
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善于团结合作,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对国家和社会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教师应注重知识更新,拓宽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提升教学和学术水平。
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方法,开展师生教学互动并与经典教学方法相结合,重视对教学法的研究,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学科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5.3.教师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机构。设置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实施教师上岗培训、资格认定制度。建立和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有效推进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建立健全助教制度,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人数配备适量的助教,协助主讲教师指导实验、批改作业、进行答疑,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6.教学条件
6.1.教学设施要求 6.1.1.基本办学条件
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的要求执行。6.1.2.专业教学实验室
本专业办学点必须设有能够承担生物学类(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等)、环境与地学类、计算分析类等专业内容实验教学的专业实验室。其空间布局和实验设备能保障各类实验有序进行。
实验室照明、通风设施良好,水、电、气管道及网络走线等布局安全、合理,符合国家规范。实验台要根据实验内容和所用设备、生物制品、生化试剂的购置、存放和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化学试剂管理符合《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实验室压力容器的使用和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动物的购置和使用符合国务院1988年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针对开设的相关动物实验课程,具有对学生进行敬畏生命和动物福利教育的制度。
实验室消防安全符合国家标准。应配备装配喷淋器和洗眼器,备有急救药箱和常规药品,具有应急处理预案。
具备符合环保要求的“三废”收集和处理措施。噪声低于55分贝,具有通风设备的实验室,噪声应控制在70分贝以下。
6.1.3.实践教学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应统筹规划,建立资源共享、规范管理的运行机制。实验室固定资产总额应达到800万元以上。常规仪器设备应满足基础实验单人操作。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每年提供能够满足正常教学需要的设备费和实验消耗费。
6.1.4.实践教学基地
具有满足人才培养所需的、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其中野外实习是生态学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各办学点要有相对稳定的野外实习基地,保障野外实习的基本经费并制定野外实习的相关安全保障措施。各校应根据自身定位和培养目标,与科研院所、学校、自然保护区、企业加强合作,建立相关实习基地。
6.2.信息资源要求 6.2.1.基本信息资源
通过教学手册或者网站等形式,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基本教学信息。
6.2.2.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选用应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充分考虑宽口径人才培养原则,使教材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要求。
计划选择使用有影响、有特色的高质量中、英文教材。鉴于生态学学科知识更新较快,鼓励使用近五年来出版的优秀教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应使用正式出版的教材,专业选修课若无正式教材,应提供符合教学大纲的讲义。
有条件的学校应该积极组织高水平教师编写教材。在重视纸质教材建设的同时,加强运用大数据和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6.2.3.图书信息资源
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注重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保证图书资料采购经费的投入,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图书资料应包括纸质、光盘、声像、数据库等各种载体的中外文期刊和图书资料。
6.3.教学经费要求 6.3.1.基本要求
教学运行费不低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能较好满足生态学理论及实践教学的需要,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
6.3.2.新专业开办的仪器设备价值
新开办的生态学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不低于1000万元,且年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不低于0.5万元。
6.3.3.仪器设备维护费用
专业年均仪器设备维护费不低于仪器设备总值的1%。
7.质量保障体系
7.1.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专业应对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实验课等)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应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与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7.2.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专业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进行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7.3.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专业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 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定期举行学生评教和专家评教活动,及时了解和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开展专业评估,及时解决专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定期举行毕业生、用人单位意见征求活动,吸纳研究单位、高等学校、行业、企事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指导工作,形成定期修订完善培养方案的有效机制。
第二篇:舞蹈表演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 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舞蹈表演专业征求意见稿)
1.前言
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归属于艺术学门类。作为人类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是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优化人的美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舞蹈学类专业既需要早期的专业训练作为基础,也需要更高层次的学位教育作为学科的拓展,本科专业教育是本学科承上启下的中坚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其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在于完成“三个转换”:从基础训练向技能与艺术的融合性转换;从模仿学习向艺术实践的创造性转换;从单一学科向全面发展的开放性转换。以使得本科培养人才能够储备足够的学识与素养,投身于各项让舞蹈艺术融入社会的实际工作,或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这种要求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三个结合”的特色:专业技能训练与艺术审美修养的结合;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教学的结合;艺术教育与人的培育的结合。
舞蹈表演专业是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类的下属专业,是舞蹈艺术通过职业化训练进行呈现和交流的基础专业。2.适用专业范围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130204 舞蹈表演专业 3.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主要从事舞蹈表演,以及与舞蹈表演相关的教学、研究等工作的舞蹈艺术专业性人才。根据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变化,本专业类的培养方案应该每4年测评和修订一次。4.培养规格
4.1素质要求
本专业培养人才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较好的自律能力和热爱舞蹈艺术的执着精神。在学习态度上应该勤奋努力,并且具有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在学习视野上应该比较开放,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和涉猎与艺术相关的其他领域知识。在学习道德上应该维护真善美的艺术品格,拒绝违背诚信的行为。
4.2能力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通过训练掌握舞蹈技能;培养从课堂、书籍、媒体、网络等一切可能途径获取知识的习惯与能力;锻炼在演出、观摩、研讨、讲座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交流、分析、总结、归纳等方式对获得的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处理,并转化为自身的学养。
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对艺术作品的品位与质量、学术成果的是非与价值等形成基本的鉴别能力;对艺术发展的状况与趋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够对比自身学习的目的、方法、成效、方向等进行自觉的借鉴与判断。
艺术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把课堂学习和艺术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转化运用其中获得的知识;在知识和技能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体现创造性的思维,并积极进行创新尝试;能够对艺术实践和艺术创新进行思考、设计、策划和总结,并通过文字、话语等方式进行交流和表达。
4.3知识要求
舞蹈表演在舞蹈类专业中对舞蹈技能的要求是最高的,并且需要培养学生对表演实践全面而深入的体悟。因此本专业首先需要掌握在舞蹈表演方面所必需的基本舞蹈技能,在此基础上丰富表演方法与经验,并掌握舞台表演所需的综合性素养。其次本专业需要在技能性训练的基础上培养表演所需的人文素养,除了尽量获取舞蹈艺术的基本理论与文化知识,也需要获取文学、音乐、戏剧、美术等跨艺术门类的知识,并适度延展到其他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此外,本专业需要创造机会和条件,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生活的丰富阅历。最后,本专业还应该通过训练和表演实践,学习、总结并掌握舞蹈的专业教学方法和相关应用理论。
4.4培养年限与学分
舞蹈表演专业的学制一般为4年,可实行3-5年的弹性学制,建议总学分在180-200。对达到本科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关专业方向并制定学分要求。5.课程体系 5.1总体框架
舞蹈表演以舞台表演活动为教学中心,需广泛吸取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
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教育相关的课程主要涉及到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应不低于60%。在保证专业特色的前提下,应兼顾学生全面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各学校可建设发展内容丰富多样、反映学科前沿、具有院校特色的通识和选修课程。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应开展相应的艺术实践活动(非课堂教学),并给予一定的学分认定。有条件的学校可制定并实施国内(外)学生交换计划、各类形式和层次的联合培养计划。
5.2 课程设置 5.2.1课堂教学环节 5.2.1.1公共基础类课程
主要指文学、艺术概论、音乐、英语、计算机等相关的文化理论与综合素养课程,以及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类课程。
5.2.1.2专业基础课程
包括舞蹈史类课程(如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舞蹈基础理论课程(如舞蹈概论、舞蹈语言学等)、音乐基础理论课程等。目录外特色专业另有基础类课程,由开设院校自行制定。
5.2.1.3专业课程
包括基本功训练课程(芭蕾、中国古典舞、现代舞等身体技能训练课程)、舞蹈风格性训练课程(中华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国际标准舞等不同风格舞种训练课程)、剧目与排练课程、舞台表演理论、舞蹈专业教学法等。以上专业课程可根据不同表演方向有所侧重。以上目录外特设专业另有专业类课程,由开设院校自行制定。
(注:由于舞蹈专业在课程中已经包括了大量身体机能训练,因此建议取消体育课程。)
5.2.2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指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类教学内容,是舞蹈表演专业本科学生的重要环节,包括排练、表演、采风等实践教学活动以及相关的实习实训。
5.2.3 毕业设计(论文)及毕业成果要求
根据舞蹈表演专业的特点,毕业考核应该分为作品和论文两个部分,既考察学生艺术表现的能力,也考察学生思考总结的能力。本专业毕业考核以表演作品为主,论文为辅。鼓励论文的写作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尤其鼓励论文结合自身的表演作品进行写作。5.2.3.1毕业作品要求:
毕业舞蹈作品是舞蹈表演专业学生专业学习成效最重要的体现,也是舞台创造与实践能力最直接的检验。舞蹈作品须由学生独立表演完成,应具有完整性,能反映学生舞蹈表演技能和艺术修养的水平。
5.2.3.2论文要求: 选题:
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在确定学位论文的题目时,应注意掌握以下原则:
第一,范围的限定性:学位论文不能选择与本专业无关的课题,必须限定在所学专业范围之内,可以涉及一定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内容或进行跨专业的比较研究。
第二,内容的准确性:论文应建立在对本专业的学习内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基础上,选题应注意结合本人的实践经历与基础。
第三,操作的可行性:选题时应综合考虑本科生的编创实践与学术水平,以及收集资料、调查采访等方面的时间和条件上的可能性。
写作和答辩:
第一,论文写作应有导师检查进展情况,并进行写作指导。导师论文的指导必须是具体的、有阶段性的,并帮助解决困难。
第二,论文写作应满足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根据舞蹈编导专业的特点,论文可以是创作体会、作品阐释等贴近实践的内容,在写作字数上可控制在3000-5000字左右。
第三,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可安排答辩或宣讲环节,综合考察论文写作情况,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6.师资队伍
6.1师资队伍结构 舞蹈表演专业的师资队伍,应根据专业的学科地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数等需要确定。考虑舞蹈学教学的特点,最低师生比为1:8。
舞蹈表演专任教师一般应具有硕士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30%;年龄结构合理,30-55岁的专任教师不少于总数的2/3。重点综合性院校应略高于此比例。另可根据专业需要聘请特殊表演人才通过审核程序后担任相应课程的教师。
6.2教师背景与水平要求 6.2.1教师背景:
应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其知识范围应覆盖专业知识体系所含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系统掌握舞蹈表演专业的基本理论和训练方法,要有必要的身体示范能力,并具有成熟的舞蹈表演实践经验。
6.2.2教师水平要求: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思想修养和创新精神,清晰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的最新趋势,能提出前沿性的学术问题、创新问题,并具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课程教学计划,认真备课、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外辅导和教学质量自我评价。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学相长,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耐心听取并认真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和研究,进行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
6.2.3教师发展规划:
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知识,应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参加相关培训及研修,以追踪学科前沿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开阔学术视野,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和院系应重视和鼓励教师进一步深造,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在时间、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舞蹈表演专业教师尤其需要机会进行教学、演出实践与观摩。
7.教学条件
满足舞蹈艺术教育需求,各项设施完善的校园环境;积极乐观,鼓励创新的具有艺术开放氛围的学习环境;运转有效,体系完善的行政管理环境。
7.1基本教学设施:
舞蹈专业教室:足够面积与层高的空间(面积不低于120平米、层高不低于3.5米);舞蹈专用地板、地胶;专用把杆和镜子;多媒体基本设备;舞蹈伴奏用钢琴;适合舞蹈训练的恒温设施。
文化课教室:具有多媒体视频设备并且满足文化课教学需求的教室。
具备基本的教学办公场所和设备,能满足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7.2特殊教学设施:
应该有满足学生舞台实践基本需求的展示空间(剧场、黑匣子、展演教室等)。
学校图书馆或院系资料室应有一定数量的舞蹈类图书、期刊、专题文献、音像资料等,覆盖专业知识体系所含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
7.3实践基地建设:
与舞蹈专业剧团、院校、剧场等建立艺术实践的联系,提供学生实践机会。
7.4教学经费:
除了日常教学经费,需要将艺术实践的经费,如演出、创作等经费纳入预算。
7.5教学质量监控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估办法及实施细则。对专业定位、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管理评审、教学评估、公众监督,以及教学质量监控机构、责任人及职责等予以明确规定,建立起对教务运行、教学过程、教学经费、设施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计划修订、实践教学改革等全方位、分层次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定期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
7.5.1生源质量:
舞蹈表演专业在身体技能方面要求较严格,应该通过专业考试确保达到舞蹈表演基本要求的合格生源。在此基础上保证招生环节的公平选拔,并制定特殊表演人才的遴选机制。
7.5.2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培养方案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教学对象受益的公平性;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向性;多样化教学的全面性,以充分反映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舞蹈表演培养的是具有舞台表现能力的表演人才,要适度控制授课班级规模。其特点一是课堂学时量大,主要是身体训练类课程需要大量的接触性教学。这就造成舞蹈表演专业的课堂学时数远远超过普通高等教育,其他课程的教学时间以及学生自主的学习时间受到挤压。在控制课时总量的前提下,课程体系的整体均衡问题很重要。二是课堂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调节复杂多变。艺术实践是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的必需手段,舞蹈表演的参与性实践和集体性实践比例很高,往往和课堂教学发生冲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三是在高强度的身体训练之外,要注意舞台经验和人文素质的综合性培养。
7.5.3教学结果:
舞蹈表演专业的评价体系具有特殊性。作为以身体表达的艺术门类,舞蹈表演专业的评价以现场展示评价为主,并且具有主观尺度较大和描述性评价的特点,难以用简单的量化标准衡量。由于舞蹈专业训练的持续性,要将教学评价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去,避免单一的最终考试成绩评价。
教学结果的衡量应包括以下指标:技能水平——学生掌握舞蹈的身体机能水平与艺术表现水平;知识程度——学生获取舞蹈及其相关文化知识的程度;创造能力——学生独立进行有创造性的思考和实践的能力;行为表现——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以及道德规范等价值观的体现。
8.名词释义:
专业课:专业核心课程,反映学科前沿,深化专业知识的主干课程 专业基础课:关于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课程 公共基础课:国家规定及学校自设的文化与思政课程 通识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类课程
实践课程:创作、排练、论文、实习等实践类课程
第三篇: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word版)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
1.概述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人们观察和揭示生命现象、探讨生命本质和发现内在规律的科学。
生物科学在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和核心地位。生物科学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所面临的粮食安全、人口健康、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高新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推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新型的以基因、蛋白质为基础的巨大的新型知识经济产业已经形成,并将在21 世纪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生物科学研究成果使相关科技产业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结构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形成各种Bio-X 交叉学科,使得生物科学不断涌现出了新的研究领域和生长点,如: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后基因组科学等。同时,由于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渐衰竭,生物物种急速消亡,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科学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使生物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生物科学的主干学科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农学等众多领域。可以按照研究对象、生物类型、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生物功能的类型以及研究的主要手段等加以划分,并体现为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学科。如依据生物类型,可分为古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依据生物结构和生命运动的层次,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组织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依据生物功能的类型,可分为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依据研究的手段分为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此外,由于生物科学学科内外的交叉还产生出化学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肿瘤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学等。总之,研究内容的细化以及相互交融、新老学科的更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值得提出的是,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其他“组学”的迅速发展,在学科越分越细的进程中出现了综合和系统化的新动态,系统生物学的重要性已经显现。
现代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具有涉及面宽、知识更新快等特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同时又要具备敏锐观察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生命过程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因此,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都会在生物学的研究领域找到恰当的结合点,生物科学相关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理论的创新也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参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与生物学密切交叉,相互渗透,是当前生物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推动生物学飞速发展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动力。2.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0710 生物科学类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071001 生物科学 3.培养目标
3.1 专业类的培养目标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技术研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2 学校制订相应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高校按照上述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基本定位,结合各自专业基础和培养方向,在充分调研区域和行业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学生要求的基础上,以适应国家及地区发展战略为导向,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准确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各高校按照国家战略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追踪,建立定期评估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相符程度的机制,根据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定位和修订人才培养目标。4.培养规格
4.1 学制 四年
4.2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4.3 参考总学时或学分
毕业总学分要求:一般为140-180 学分(含毕业论文(设计)学分)。4.4 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4.4.1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由教育部统一规定。4.4.2 业务方面
①掌握扎实的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
②具有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管理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
③掌握比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及知识,同时具有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④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科技写作能力。
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各学校根据自身定位和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行业发展和地域特点,在以上业务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或补充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各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特色。
4.4.3 体育方面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5.师资队伍
5.1 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生师比≤14。
对于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25 名教师;在120 名学生基础上,每增加 20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80%。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30%。
每门实验课程必须配备相应的实验技术人员和专任教师。实验教学中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不超过20 人。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人数一般不超过5 人。每1 万实验教学人时数配备1 名实验技术人员。
5.2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忠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善于团结合作,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对国家和社会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加速知识更新,拓宽相关学科知识,保持较高的教学和学术水平。以学科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师生教学互动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重视对教学法的研究,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实践能力,激发创新创业灵感。教师能够基本适应本学科的外语需求。
5.3 教师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机构。设置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实施教师上岗培训、资格认定制度。建立和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有效推进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建立健全助教制度,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人数配备适量的助教,协助主讲教师指导实验、批改作业、进行答疑,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6.教学条件
6.1 教学设施要求 6.1.1 基本办学条件
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 号文件的要求执行。6.1.2 生物学教学实验室
本专业办学点必须设有能够承担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或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等专业内容实验的实验室。其空间布局和实验设备能保障各科实验有序进行。
实验室照明、通风设施良好,水、电、气管道及网络走线等布局安全、合理,符合国家规范。实验台要根据实验内容和所用设备、试剂等采用符合相关要求的材料。
实验动物的购置和使用符合国务院1988 年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针对开设的相关动物实验课程,具有对学生进行敬畏生命和动物福利教育的制度。
实验室消防安全符合国家标准。应配备装配喷淋器和洗眼器,备有急救药箱和常规药品,具有应急处理预案。
具备符合环保要求的“三废”收集和处理措施。6.1.3 生物科学教学实验室仪器
实验室应统筹规划,建立资源共享、规范管理的运行机制。实验室固定资产总额应达到1000 万元以上。常规仪器设备应满足基础实验单人操作。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每年提供能够满足正常教学需要的设备费和实验消耗费。
6.1.4 实践基地
具有满足人才培养所需的、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其中野外实习是生物科学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各办学点要有相对稳定的野外实习基地,保障野外实习的基本经费并制定野外实习的相关安全保障措施。各校应根据自身定位和培养目标,与科研院所、学校、企业加强合作,建立相关实习基地。
6.2 信息资源要求 6.2.1 基本信息资源
通过教学手册或者网站等形式,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基本教学信息。
6.2.2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选用应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充分考虑宽口径人才培养原则,使教材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要求。
计划选择使用有影响、有特色的高质量中、英文教材。鉴于生物科学学科知识更新较快,鼓励使用近五年来出版的优秀教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应使用正式出版的教材,专业选修课若无正式教材,应提供符合教学大纲的讲义。有条件的学校应该积极组织高水平教师编写教材。在重视纸质教材建设的同时,加强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6.2.3 图书信息资源
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注重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保证图书资料采购经费的投入,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图书资料应包括纸质、光盘、声像、数据库等各种载体的中外文期刊和图书资料。
6.3 教学经费要求 6.3.1 基本要求
教学运行费不低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能较好满足生物学理论及实践教学的需要,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
而稳步增长。
6.3.2 新专业开办的仪器设备价值
新开办的生物科学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不低于1000 万元,且年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不低于5000 元。
6.3.3 仪器设备维护费用
专业年均仪器设备维护费不低于仪器设备总值的1%。7.质量保障体系
7.1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专业应对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实验课等)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应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与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7.2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专业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进行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7.3 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专业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附录 1
生物科学专业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
1.专业类知识体系 1.1 知识体系
生物科学专业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和综合实践教育三个部分构成。
1.1.1 通识类知识
除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内容外,讲授有关专业发展史和现状的内容。人文和社会科学、外国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体育和艺术等内容由各校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
1.1.2 学科基础知识
学科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和化学。数学主要包括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等基础知识。物理学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化学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基础知识及其实验技术。
数学、物理学、化学的教学内容应不低于教育部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大学课程基本要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提高数学、物理学、化学(含实验)的教学要求,以加强学生的数、理、化基础。
1.1.3 专业知识
生物科学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包含动物生物学(动物学)和植物生物学(植物学)或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核心课程。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专业知识包括: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发育生物学、基因组学、免疫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等。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生物学现象并探寻其内在规律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综合实践教育)
主要包括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2.专业类核心课程建议 2.1 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知识体系给出了生物科学专业的知识框架,框架内的知识要通过课程教学传授给学生。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和体现,学校应根据办学定位及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将知识体系内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2.1.1 理论课程要求
生物学专业的知识体系由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层次组成。一个知识领域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知识单元,一个知识单元又包含若干知识点。本标准仅规定如下9 个知识领域和104 个知识单元。
生命的化学组成:
生命的基本化学分子、糖生物学、脂类生物化学、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化学、维生素与辅酶、激素及其受体介导的信息传导、生物氧化及生物能学、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分解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DNA 的复制、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合成、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与调控、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与调控。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的生命活动:
细胞、细胞的观察和研究方法、细胞质膜及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的膜性细胞器、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细胞骨架、细胞核与染色质(体)、核糖体、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细胞死亡、细胞的社会化联系。
生殖与发育:
发育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卵裂、原肠作用、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胚轴形成、细胞命运的决定和胚胎诱导、器官的发生和形成、性腺发育和性别的决定。
遗传与变异:
遗传、孟德尔式遗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孟德尔式遗传的拓展、非孟德尔式遗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真核生物的遗传连锁与作图、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转移与作图、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与DNA 损伤修复、重组与转座、复杂性状的遗传、群体遗传、基因组与基因组学。
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病毒、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微生物生态、传染与免疫。
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兴奋、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渗透调节、免疫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生殖系统。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与结构、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矿质营养、水分生理、生长物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化物运输与分配、次生代谢途径与产物、生长与发育、环境因子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逆境生理。
生物多样性与进化:
进化、多样性、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绿色植物、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脊椎动物。
生物与环境:
环境、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态、生物圈。
生物专业理论课在500-600 学时为宜,其中选修课原则上不少于150 学时。
课程的具体名称、知识单元、知识点、教学要求及相应的学时、学分,由各高校自行确定。
2.1.2 实践课程要求
各类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不少于25%,实验类课程的学时不少于理论课程。生物实验教学不少于400 学时。
构建基础型、综合型和研究型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综合型和研究型实验的比例占总实验教学的比例不低于50%。基础型实验单人操作率不低于80%,综合型和研究型实验的单人操作率不少于总实验的25%。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实验课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基础型、综合型和研究型实验内容)如下。
绘图和显微成像技术:
实物绘图、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显微镜的使用与保养、显微摄影技术。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技术原理、灭菌、接种、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保藏。微生物生理生化分析技术: 微生物代谢
细胞器分离及成分分析技术:
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等)的分离纯化、细胞主要成分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生物样品制片与染色技术:
组织的固定、涂片和临时装片、徒手切片、石蜡切片、半薄切片、超薄切片、微生物细胞及特殊结构染色、制片染色、活体染色、荧光染色。
光谱与色谱技术:
光谱技术(可见光、紫外光、荧光)、色谱技术(离子交换色谱、纸色谱、亲和层析、气相色谱或高压液相色谱)、酶动力学参数分析。
分子操作技术:
离心技术、DNA 提取、RNA 提取、蛋白质提取、PCR、核酸纯化、酶切、连接技术、核酸和蛋白质电泳、载体构建技术、大肠杆菌转化、Western blot 技术。
电生理操作技术: 神经肌肉标本制备。离体动物器官制备技术: 离体心脏、离体小肠段。整体动物实验操作技术:
常见模式动物雌雄的鉴别、解剖观察技术,常见脊椎动物活体采血技术,常见动物的麻醉技术,麻醉动物的血压直接测定法,麻醉动物的呼吸调节。
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
细胞原代培养、细胞传代培养、细胞的冻存与复苏、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技术:
实验设计与样本处理、生物统计。野外工作方法:
常见动、植物鉴别方法,动植物标本制作,样方与样线调查方法。
另外,各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整的实习(实训)、创新训练体系,确定相关内容和要求,多途径、多形式完成相关内容的教学。
获得生物科学专业学士学位的学生,须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应安排在第4 学年,原则上不少于10 周(不含撰写论文和答辩时间)。
2.2 核心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上述理论教学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以及实验教学基本技术和技能融入到核心课程体系中,也可适当增加本校特色教学内容组合成核心课程,再将这些核心课程根据学科内在逻辑和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形成规律进行编排,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本标准确定的核心课程有6(或8)门,分别为普通生物学(或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
核心课程(理论和实验课程)的名称、学分、学时和教学要求以及课程顺序等由各高校自主确定,本标准不做统一规定。原则上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25%。
3.人才培养多样化建议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面对21 世纪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说面临许多新课题,传统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各高校应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应对社会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满足学生继续深造和不同的创业、就业志向。积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办学机制,改革教学方式和内容,培养创新创业的生力军。
3.1 生物科学专业(理科)
属于理科专业。在系统、扎实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深入了解生物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生命、材料、能源、环境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能够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技术、教育等工作。
3.2 生物科学专业(师范)
属于理科专业。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备教育创新意识和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胜任基础教育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
3.3 生物科学专业(农林院校)
属于农林院校开设的生物专业(理学)。在较系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农学、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农林实践、研发和设计能力,能够在农学、农业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指导农、林生产等工作。
3.4 生物科学专业(工科院校)
属于工科院校开设的生物科学专业(理学)。在较系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实践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研发和设计能力,能够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指导工业生产等工作。附录22
有关名词释义和数据计算方法
1.名词释义 1.1 专任教师
是指从事生物科学专业教学的专任全职教师。为生物科学专业承担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体育、通识教育等课程教学的教师,担任专职行政工作的教师不计算在内。
1.2 生物学综合型实验
是指实验内容至少涉及二个以上(含)生物学二级学科,综合运用现代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技术,将系统、复杂的实验操作过程集于一个经过缜密设计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物学理论和技术解决比较复杂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3 生物学研究型实验
是指由学生或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完成文献调研,技术路线设计,在实验室完成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宣讲实验报告的一整套教学环节。是学生体验科学研究基本过程,认识科学研究基本规律的实验。
1.4 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
知识领域代表一个特定的学科子领域。知识领域又被分割成知识单元。知识单元分为核心(必修)和非核心(选修)两种,知识单元是所有生物科学专业学生都应该学习的基础内容。知识单元又包含多个知识点,相应的,知识点又分为核心知识点和非核心知识点。2.数据的计算方法 2.1 生师比计算方法
生师比=本科学生总数/教师总数。
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 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 2.2 学时与学分的换算关系
学时和学分的对应关系由各高校自主确定。2.3 教学科研仪器总值计算方法
专业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折合在校生数。只统计单价在800 元及以上的仪器设备。
专业生均年进书量=当年新增图书量/折合在校生数
第四篇:2018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等专业,培养掌握交通运输规划、运营与安全保障等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通运输领域某个专门方向较深人的知识与技能,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建设、安全高效运行、经营与管理、应急救援与指挥等相关工作的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交通运输类专业是一个系统理论和实践并重且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一系列前沿交叉学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这种交叉与融合的趋势逐渐淡化了各传统专业学科间的界限,促使交通运输类专业越来越多地站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层面形成系统连贯的学科思维。
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在整个社会机制中起着纽带作用,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是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是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同时在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基本方式。
交通运输类专业主干学科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包括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相关学科还包括数学、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法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与交通运输类专业相关的本科专业包括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包装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安全工程、交通管理工程、交通管理、海事管理等。
交通运输类专业特点之一是其系统复杂性,且涉及众多交叉学科;特点之二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本专业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因办学历史和特色优势,基本上是按某一运输方式或专业方向培养交通运输类专门人才。
2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交通运输类(0818)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交通运输(081801)交通工程(081802)航海技术(081803K)轮机工程(081804K)飞行技术(081805K)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081806T)救助与打捞工程(081807T)船舶电子电气工程(081808TK)3培养目标
3.1专业类培养目标
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好地掌握交通运输领域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技术开发与运用、运行管理、运营组织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以及在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2学校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高校应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和各自的定位、办学条件、区域人才市场需求,结合各自相关专业基础和学科特色,在对区域和交通运输行业特点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办学定位,以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准确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各高校还应根据科技及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定期对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进行评估,建立适时调整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机制。
4培养规格
4.1 学制
4年。
4.2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4.3 参考总学时
交通运输类专业总学分一般要求为140~180学分,其中实践性教学学分一般不低于总学分的25%。各高校可根据具体办学情况做适当调整。
4.4 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4.4.1思想政治和德育 方面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4.4.2 业务知识与能力方面
(1)系统掌握交通运输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实验及运行管理的基本技能。
(3)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认识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4)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基础知识;了解安全、信息、能源、环境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
(5)初步掌握交通运输工程某-领域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初步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该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6)具有高度的协调配合团队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7)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8)具有基本的资料搜集和文献检索能力。(9)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
(10)具有一定的本专业外文书籍、外文文献资料的阅读与翻译能力。能撰写专业论文的外文摘要。能使用外语进行一般性交流。
名高格环应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行业和区域特色以及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上述业务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或者增加某些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人才培养特色。4.4.3 体育方面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各高校可结合行业特色需要,在体育技能上强化或者增加某些特殊方面的能力要求。
5师资队伍
5.1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各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应当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新开办交通运输类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30名学生的基础上,每增加10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
教师队伍中应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者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60%,35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应不低于30%。35岁以下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实验教学中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不得超过15人。每位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
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5.2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中,应至少有1个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或有过不少于1年的专业培训。对有相关要求的专业,教师应取得行业岗位资质证书或培训证书,且其专业背景要与专业的教学研究方向相适应。专任教师必须具有高等学校教师从业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从事专业课教学(含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讲教师,应每3年有3个月以上的工程实践(包括现场实习或指导现场实习、参与交通运输工程项目开发、在交通运输企业工作等)经历;一般应有一定数量的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从事专业教学;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主讲教师应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参加科研活动的经历。
5.3教师发展环境
各高校应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健全教学研讨、老教师传帮带、教学难点重点研讨等机制。实施教师上岗资格制度、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青年教师任课试讲制度;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和全体教师专业水平持续提高机制,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掌握教学技能,传承本学校优良教学传统。
应加强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6教学条件
6.1教学设施要求 6.1.1基本办学条件
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6.1.2教学实验室
基础课程实验室的生均面积、生均教学设备经费至少应满足教育部相关规定的基本要求。专业实验室应能满足本专业类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所列要求。每种实验设备既要有足够的台套数,又要有较高的利用率。
实验室应建立设备使用档案、设备与实验的标准操作规程。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进行检查、清洁、保养、测试和校正,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有存放实验设备、耗材的设施,有收集和处置实验废弃物的设施。实验室应具备支持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课外开放时间,条件允许下应设立实验室基金。
6.1.3实践基地
必须有调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应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就业去向,与交通运输行
业科研院所、企业加强合作,建立有特色的实践基地,满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实践基地应制定实践管理制度并依据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 实践管理制度应包括教师选派、教学安排、质量评价等内容。实践单位应指定专门负责人井提供必要的实践、生活条件保障。
各类实践实习要有具体的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有明确的实习内容,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提交实习报告,据此给予实习考核成绩。
6.2信息资源要求 6.2.1基本信息资源
通过手册或者网站等形式,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基本教学信息。
6.2.2教材及参考书
专业基础课程中2/3以上的课程应采用正式出版的教材,其余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如无正式出版教材,应提供符合教学大纲的课程讲义。教材优先选用国家级或行业规划教材。
6.2.3图书信息资源
图书馆与相关资料室中应提供必要的交通运输类及相关学科的图书资料、刊物,刊物应包括交通运输领域核心期刊,有一定数量的外文图书与期刊。
提供主要的数字化专业文献资源、数据库和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并提供使用指导。建设必要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网站,提供一定数量的网络教学资源。本专业类所有馆藏资源均应向学生开放。6.3教学经费要求
教学经费应能满足本专业类教学、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已建专业每年正常的教学经费应包含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实验室维护更新经费、专业实践教学经费、图书资料经费、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等。
新建专业应保证一定数额的不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在内的专业开办经费,特别是应有实验室建设经费。
每年学费收人中应有足够的比例用于专业的教学支出、教学设备仪器购买、教学设备仪器维护以及图书资料购买等。质量保障体系
各专业应在学校和学院相关规章制度、质量监控体制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特点,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学生发展跟踪机制。
具有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要求的专业质量管理体系,应取得相应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7.1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有保效投结术科生上课的机制:有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要求;有专业基本状态数据监测评
传体集保属学并限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有专业学情调在和分析评价机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综合发展进行有效测评;有以学生评估为主体的评教制度;有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有毕业生、用人单位、校外专家参与的研讨不
和修订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的机制,使专业培养定位和规格不断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7.2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建立有毕业校友和用人单位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征求意见及建议的机制、制度,通过对毕业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调查与评价,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
跟踪反馈分析内容:毕业生在就业单位工作状况等表现以及就业状况分析;毕业生对在校期间专业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和就业工作的评价分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想素质、专业技能的评价分析。
跟踪反馈调查形式:采取召开毕业生座谈会、由毕业生本人填写调查表、走访用人单位、网络调查和电话调查等多种形式。
7.3 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定期举行学生评教和专家评教活动,及时了解和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开展专业评估,及时解决专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指导工作,形成定期修订完善培养方案的有效机制。
附录 交通运输类专业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建议
1专业类知识体系
1.1 知识体系 1.1.1 通识类知识
除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体育、艺术等内容由各高校根据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确定。
1.1.2学科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以及交通运输类各专业教育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应满足教育部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工科类本科专业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调整提高相关教学要求。
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制图、土木测量、机械基础、传热学基础、工程材料、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及自动化控制、通信导航、运筹优化、技术经济分析等知识领域。交通运输类不同专业可根据专业内涵在以上范围内选择设置。
1.1.3专业知识
交通运输类不同专业的课程须覆盖相应的核心知识领域,并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实践中的能力。
交通运输专业核心知识领域-般包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载运工具理论与技术装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港站枢纽规划与设计、旅客运营组织、货物运营组织、运营调度指挥以及交通运输政策法规、交通运输商务、交通运输经济、交通运输安全、现代物流和综合运输等知识领域。具体课程及内容,可针对各种运输方式的共性知识领域,也可结合某一种运输方式(道路、铁路、水运、航空)或者综合运输的特点设置。
交通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般包括交通系统分析、规划与设计、交通组织及交通运营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核心课程包括交通分析理论、交通工程导论、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及交通安全等。
航海技术专业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船舶航行与定位、船舶结构与设备、海上通信、船舶操纵与避並、船舶导航与信息系统、船舶货运、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船舶管理、航海英语等。
轮机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船舶动力装置及系统、船舶辅助设备、轮机测试与维修技术、船舶管理体系及防污染技术、船舶电子与电气技术、轮机监测与自动控制、轮机英语等。
飞行技术专业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飞机基础知识、飞行原理与飞行性能、航行基础、航空管理学基出、航空心理学基础、飞行英语、飞行理论、飞机驾驶技术等。
交通设备与控制 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交通设备结构、交通信息检测、数据分析、系统研发与集成、交通管理与控制等。
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救助工程、打捞工程、海洋工程、潜水技术、船舶设计、船舶驾驶、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等工程技术知识,还应包括救助与打捞领域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合同、应急管理、项目管理等法律和管理类知识,并特别强化敦捞专业英语知识和运用能力。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船舶电力拖动、船舶电力系统、机舱自动控制、传感器与监测报警、船舶计算机与网络、航行设备与通信系统、船舶电子电气设备维护管理、船舶管理、船舶电子电气英语等。
合高校可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设置-定数量的专业补充课程,传授国际化和前沿性的学科知识。同时根据学科、行业、地域特色及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强化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建议多采用工程实践案例教学,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紧密联系工程实际,构建 更加合理和多样化的知识结构,形成各高校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1.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专业类实验、实习、设计等,根据专业需要可进行必要的专业实训。1.2.1实验
包括学科门类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三个层次及课程实验、综合实验两个方面。实验主要类型包括演示性、综合性、设计性。应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所占的比例。
要求具备完整的实验大纲、指导书、任务书,学生按规范书写实验报告。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置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
1.2.2实习
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实习。(1)认识实习
目的是建立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部门生产特点和运行特点。重点了解某一种或几种运输方式的设施设备、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管理规范、运营管理内容以及施工、运输现场技术发展趋势等。
(2)生产实习
深人交通运输企业、规划设计咨询单位、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施工建设企业等进行,目的是使学生直接参与到生产实践过程中,得到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开展规划、设计、施工、生产、维修和运营管理等能力的锻炼。
(3)毕业设计(论文)实习
结合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内容要求,了解交通运输领域的实际问题,收集资料、准备数据和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研究等。
各实习环节要求具备完整的实习大纲、实习任务书,学生按规范填写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为保证实习环节的顺利进行,应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密切产学研合作。
1.2.3 设计
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应与实践环节相结合。(1)课程设计
针对课程目标,结合课程知识点,开展综合性设计,以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程设计应密切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要求具备完整的设计指导书、任务书,学生按规范完成设计内容,并具有规范化的评分标准。
(2)毕业设计(论文)颞目和内容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坚持一人一题,工作量和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获得显著提开。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完成选题、调研、查阅资料、需求分析、制订计划以及研究、设计、撰写等环节,使学生得到全面、系统的专业能力训练。指导的学生数量应适当,并保证达到规定的指导次数和指导时间。要求具备完整的毕业设计
(论文)指导书、任务书和开题报告,学生按规范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按程序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并具有标准化的评分标准。
1.2.4实训
需要有实训的专业,相关高等学校必须建有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具有相关行业资质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内容和时间应依据行业标准设定,并注重理论密切结合实践,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职业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指导教师的资质必须符合相关行业要求,指导实训的学生人数应适当。要求具备完整的实训大纲、实训记录和各阶段考核标准,同时制定切实有效的实训质量监控方案。
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教学和科研资源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支持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的学科竞赛活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专业类核心课程建议
2.1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课程体系构建是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也是体现高校专业办学特色的基础。各高校结合各自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依据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形成规律和学科的内在逻辑顺序,构建体现本学科优势或者地域特色,能够满足学生未来多样化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2.1.1理论课程要求
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体系按照通识类、学科基础类、专业类三类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外的学科基础类、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40%。课程的具体名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相应的学时、学分等教学安排,由各高校自主确定,同时可设置体现学校、地域或者行业特色的相关选修课程。
2.1.2实践课程要求
实践类课程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应不低于2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开展创新项目、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所获成果可折算为实践课程学分。
应构建交通运输类专业演示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其中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学时应不低于总实验学时的40%。
除完成实验教学基本内容外,可建设特色实验项目,以满足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交通运输类各专业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整的实习(实训)、创新训练体系,确定相关内容和要求,多途径、多形式完成相关教学内容。载运工具运用和交通设备应用类专业应适当提高实习(实训)的学时比例,并加强工程训练的教学,以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原则上为1个学期。2.1.3 扩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适当扩大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选修课程占总课程比例一般不低于15%。各高校可依据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设定。
2.1.4 适应发展需要,调整课程体系 在培养计划执行期内,针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变化,可对课程进行适当调整,但应保证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建议每4年修订一一次培养计划,每年课程更新率不应超过总课程数量的10%。
2.2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核心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上述核心知识领域的内容组合成核心课程,将这些核心课程根据专业学科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知识、基本技能、素质能力形成的规律组织编排,并适当增加本校特色内容,形成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2.2.1交通运输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交通运输专业可分为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4个办学方向。本标准仅给出设置该专业建议开设的课程名称和相应学时。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特色培养目标对课程知识单元的内容进行筛选,增减与融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的名称、学分、学时和具体教学要求由各高校自行确定。(括号内数字为建议学时数)(1)道路运输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道路运输专业分汽车技术应
用和道路运输管理2个方向。其共同核心课程包括:交通运输工程概论(36)、汽车构造、行驶理论与应用(64)、道路工程基础理论与技术(64)、运筹学(64)、技术经济学(64)、交通运输企业管理(64)。
汽牛技术应用方向还应包括:交通运输工程学(64)、汽车运用工程(64)、汽车维修工程(64)、汽车检测诊断技术(64)、汽车可靠性理论(32)、汽车运行材料(32)、汽车电子与电气(32)、交通安全工程(32)。
道路运输管理方向还应包括:交通运输组织学(64)、交通港站与枢纽(64)、城市公交规划与运营管理(64)、现代物流学(64)、运输经济学(32)、交通运输市场学(32)、运输企业财务管理(32)、特种货物运输(32)。
(2)铁路运输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装备(64)、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布局(64)、铁路站场与枢纽(64)、铁路旅客运输(64)、铁路货物运输(64)、铁路运输组织(64)、运输政策与法规(32)、运输商务(32)、运输经济(64)、运输安全(32)、现代物流(64)、综合运输(32)。
(3)水路运输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交通港站与枢纽(36)、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54)、货运技术(36)、危险品运输(36)、运输经济学(36)、航运经济学(36)、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36)、物流与供应链管理(36)、水运法规与政策(36)、港口管理(36)、港口装卸工艺(36)、港航工程与规划(54)、港口环境保护(36)、航运管理(54)、船舶原理(36)、运输代理理论与实务(36)、班轮运输实务与法规(36)、租船运输实务与法规(36)、海商法/海事法(36)、海上运输保险(36)。
(4)航空运输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航空运输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3个方向专业课程(任选一个)。
专业基础课:空中交通系统优化与管理(64)、空气动力学(46)、航空气象学(46)、航空中人的因素及实践(28)、飞机性能工程(54)、航空情报服务与航图(46)、空域规划(54)。
空中交通管理方向还应包括:机场管制及模拟训练(58)、程序管制及模拟训练(58)、雷达管制及模拟训练(68)。
飞行运行管理方向还应包括:航空公司运行管理(54)、飞行计划及实践(76)、放行评估综合实验(40)。
机场运行管理方向还应包括:现场运行管理及实践(66)、机场运行协同管理(18)。2.2.2 交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交通分析理论(64)、交通工程导论(32)、交通规划(64)、交通设计(64)、交通管理与控制(64)、交通安全(48)。
2.2.3 航海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航海力学(54)、船舶原理(54)、电工学(36)、船舶无线电技术基础(36)、航海学(180)、船舶结构与设备(36)、GMDSS(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通信设备与业务(126)、船舶操纵(54)、船舶值班与避碰(72)、航海雷达与仪器(126)、船舶货运(90)、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72)、船舶答油(54)、远洋业务和海商法(54)、航海英语(90)。
2.2.4轮机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工程力学(72)、工程流体力学(36)、轮机工程材料(36)、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54)、船舶些油机(90)、船舶辅机(90)、轮机自动化基础(36)、轮机自动化(54)、船舶动力装
置技术管理(72)、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90)、轮机维护与修理(54)、船舶防污染技术(36)、轮机英语(54)。
2.2.5 飞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飞行技术理论课程:飞机基础知识(108)、飞行原理(36)、飞行性能计划与载重平衡(54)、飞行领航学(72)、航空气象学(54)、仪表飞行与航图(54)、航空法规(36)、飞行员无线电陆空通话(108)、飞行英语(90)、私用驾驶员执照理论(36)、仪表等级理论(36)、商用驾驶员执照理论(36)。
飞行技术实训课程:私用驾驶员执照飞行训练(36)、仪表等级飞行训练(36)、商用驾驶员执照飞行训练(108)。
2.2.6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机车车辆工程(64)、列车牵引与制动(64)、车辆结构强度与动力学(64)、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64)、内燃机原理与结构(32)、动车组技术(64)、列车控制与通信网络(32)、制造与修理工艺(32)、工程维修设备与控制(32)、先进制造技术(64)、交通工程学(32)、交通管理与控制(64)、交通仿真(32)、交通检测技术(64)、交通信息处理技术(64)、交通软件技术(64)、交通硬件技术(64)、交通管控技术(32)、交通集成技术(32)。
2.2.7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救助工程(54)、打捞工程(72)、海洋工程(72)、潜水技术基础(54)、船舶静力学(54)、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54)、救捞应急管理(46)、救捞国际标准合同(36)、救助与打捞政策法规(36)、救捞及海洋工程项目管理(36)、救捞专业英语(36)、船舶动力装置与特种装备(54)、海洋平台设计(36)。
2.2.8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轮机概论(36)、自动控制原理(54)、电路原理(54)、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54)、电力电子技术(36)、电机学(54)、交流变频调速技术(36)、船舶电力拖动系统(54)、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装置(36)、船舶主机控制系统(36)、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36)、船舶局域网技术与应用(36)、船舶导航通信系统(54)、船舶管理(18)、船舶电子电气英语(36)。
建议各高校根据各专业特点、自身定位及特色,参考上述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来设置相关核心课程。
其他核心课程的名称、学分、学时以及教学要求等由各高校自主确定,本标准不做硬性要求。
3人才培养多样化建议
各高校应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满足学生继续深造与就业的不同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据此确定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优势特色课程,适当提高选修课比例,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进行选修。在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方面,可以探索国际化的“2+2” 培养方式,鼓励中外合作办学,鼓励学生取得中外双学士学位或双校毕业证书;也可以探索校企合作的“3+1” 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到生产实践中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和实践。
4有关名词释义和数据计算方法
4.1名词释义(1)专任教师
是指从事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的专任全职教师。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承担数学、力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通识教育等课程教学的教师,以及担任专职行政工作(如辅导员、党政工作)的教师不计算在内。
(2)主讲教师
是指每学年给本科生主讲课程的教师,给其他层次的学生授课或者专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等的教师不计算在内。
(3)演示性实验
也称验证型实验,属于直观教学。其基本方式是教师演示、学生参与实验过程,或者在教师指导下田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过程,展示自然科学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验证或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结论。
(4)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跨2个以上知识体系,能够将多个课程内容原理和实验方法复合在一个实验中,形成比较系统、复杂的实验操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利用各类仪器和操作方法解决比较复杂的自然科学问题的能力。
(5)设计性实验
由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自己提出的问题,确定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体现自然科学研究基本过程与规律,培养自己的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
(6)实训
是指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根据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在实训过程中应注重理论紧密结合实践,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实现学生在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提高。
4.2 数据计算方法(1)专业折合在校生数
专业折合在校生数=本专业普通本科学生数+本专业本科留学生数x3。(2)生师比
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x1.5+博士生数x2+留学生数x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x0.3+函授生数x0.1。
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x0.5。(3)学时与学分的对应关系
理论课教学一般每16学时或18学时计1学分。实验课教学一般每32学时或36学时计1学分。集中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1周计1学分。
第五篇:2018土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土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土木工程专业)
1概述
土木工程是建筑、桥梁、道路、隧道、岩土工程、地下工程、铁路工程、矿山设施、港口工程等的统称,其内涵为用各种土木建筑材料修建上述工程的生产活动及其相关工程技术,包括勘测、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
土木工程是国家重要行业和支柱产业,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各类设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保障,对拉动社会经济有重要作用,满足人们不断提高需求的现代土木工程也促进了材料、能源、环保、机械、服务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在今后相当长的阶段会面临更高居住质量,更高出行需求,更全方位的空间拓展,更系统的基础设施维护、改造与升级,以及更强抵御灾害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也构成了土木工程专业长久不衰、不断创新的原动力。
土木工程是一门工程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土木工程的主干学科是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等,以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为基础,与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水工结构工程,铁路、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学科相互交叉。
土木工程专业分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培养的人才面向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即数据收集、计划或者规划、设计、经济分析、现场施工以及日常运营或维护。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工程的理论分析、设计、规划、建造、维护保养和管理、研究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经过规定的执业实践年限,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并获取不同等级的相关注册职业认证资格。
2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土木类(0810)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土木工程(081001)3培养目标
3.1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建筑、道路、桥梁、隧道、地下空间等土木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具有较好基础理论、较宽厚专业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专门人才。
3.2学校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高校应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和自身办学定位,结合专业基础和学科特色,在对区域和行业特点以及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准确定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各高校还应根据科技及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进行定期评估,建立适时调整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机制。
4培养规格
4.1学制 4年
4.2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4.3参考总学时或学分
土木工程专业参考总学分为160~180学分,课内总学时于为2200~2500学时,集中实践类环节安排38~40周。
4.4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4.4.1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为人诚实、正直,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人文和艺术方面的良好素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开拓进取精神;具有科学思维和辩 证思维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坚持原则,具有勇于承 担技术责任,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愿望;具有推广新技术的进取精神;具有良好的心 理和身体素质,能乐观面对挑战和挫折;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和安全意识;注重土木工程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维护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
4.4.2业务方面
(1)了解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1门外语。
(2)熟悉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力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至少1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运用其解决一般工程问题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工程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应用技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建筑、给水与排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相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常规工程测试仪器的运用能力。
(8)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9)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10)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4.4.3体育方面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5师资队伍
5.1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有一支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年龄、职称、学缘、专业)合理。教师须具有高校教师资格。
承担本专业主干课程的任课教师每门不少于2人门;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不低于4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的比例不低于70%。平均每位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人数不超过10人。
教师队伍中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带头人,具有一定比例的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兼职教师。应有业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主持教学管理工作,并有一支胜任本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任务的骨干教学队伍。有足够的实验技术人员(或实验教师)指导实验课程。有企业或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并履行职责。
公共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应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的需要。5.2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不少于3/4的专业教师在其学习经历中至少有一个阶段为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其中部分教师(约50%)承担过实际工程性项目或具有与企业共同工作的经历。
授课教师应具备与所授课程相匹配的能力和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5.3 教师发展环境
教师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学校有合理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教师进修、从事学术交流和工程实践活动提供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
学校拥有良好的相关学科基础,为教师从事学科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基本条件,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和支持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教学改革、学术研究与交流、工程设计与开发、社会服务等。教师明确其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师承担的课程数量和授课学时数应限定在合理范围内,保证教师有一定时间和精力开展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参加学术活动,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
6教学条件
6.1 教学设施要求
(1)具备大学物理、化学、计算机、测量、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材料、结构等实验室;实验设备、仪器完好,场地面积和设备台套数能满足实验教学的分组要求,操作型实验分组应满足人人动手的要求;实验标准符合现行工程规范规程要求。
(2)有一支能有效指导学生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的人员队伍,管理规范有序,实验仪器设备运行良好。
(3)多媒体、语音教室等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计算机的数量和管理应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有固定教室。
(4)有稳定的、能覆盖所设专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并符合专业实习的要求。6.2 信息资源要求 6.2.1基本信息资源 通过手册或者网站等形式,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基本教学信息。
6.2.2教材及参考书
(1)基础课程教材应尽量选用优秀、经典的国家级规划教材。(2)专业课程应尽量选用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6.2.3 图书信息资源
(1)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生均图书量不少于50册,并且近几年生均年进书量不少于2册。本专业的中文期刊不少于50种,外文期刊不少于30种。
(2)有满足教学需要的现行工程建设法规文件、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3)有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需的正版专业软件。
(4)提供主要的数字化专业文献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工具,并提供使用指导。
(5)建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课程网站,或利用现有的网络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一定效量的网络教学资源。
6.3 教学经费要求
6.3.1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在满足教育部对工科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平均每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值不低于设备总值的10%。
6.3.2生均年日常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投人应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生均年日常教学经费[包括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师办公、差旅及实验室日常维护费等]不少于1200元。
6.3.3新开办专业经费要求
新设的土木工程专业,开办经费(不包括学生宿舍、教室、办公场所等资产价值)生均--般不少于1万元。
7质量保障体系
7.1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对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等)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应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与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7.2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7.3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附录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建议
1专业知识体系
1.1知识体系 1.1.1通识类知识
通识类知识包括工具类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知识三类。工具类知识包括外语等。
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大学生心理学体育等基本内容。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知识包括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信息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工程化学、环境保护概论等基本内容,具体应符合教育部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提高教学要求。
1.1.2学科 基础知识
学科基础知识也称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内容须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力学原理与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与方法、施工原理与方法等。
1.1.3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主要指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铁道工程、港口建设、海洋设施工程等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其中包括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的知识,以及施工原理与方法的知识。
1.2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由实验、实习、设计、社会实践及创新训练等组成。
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普通物理实验、普通化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基本构件实验、土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等。
实习主要包括课程实习以及结合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设计包括结合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
社会实践及创新训练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的社会调查和专业教育中的专业调查,由学校自行掌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特别强调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校在人才培养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知识体系为载体,在实验、实习和设计中进行创新训练,组织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2专业核心课程建议
2.1 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设置应能支持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为此,课程体系应支持人才培养各项要求的有效达成。
工具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约占28%,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约占16%,学科基础知识类课程约占28%,专业知识课程和选修课程约占28%。实践类环节中,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实践约占15%,学科基础和专业实践约占80%,社会实践和创新实践约占5%。
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将相应基本概念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并能进行分析推理。
学科基础类课程应包括本学科的基础内容,能体现力学、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经济与管理、结构、施工和计算机应用等在土木工程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能体现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的培养。
所有的实践环节均为必修,其构建原则是能够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能力、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意见。
2.2 核心课程体系示例(括号内数字为建议理论学时数+实验或实习学时数或时间)示例一
理论力学(60)、材料力学(54+10)、结构力学(78)、土力学(32+6)、流体力学(32+4)、土木工程材料(36+12)、土木工程概论(14)、工程地质(32)、土木工程制图(38)、土木工程测量(38)、土木工程试验(24+8)、工程项目经济原理(20)、工程项目管理(14)、土木法规(14)、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18)、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0+4)、钢结构基本原理(40)、基础工程(3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46)、土木工程施工组织(10)、计算机辅助设计(10)。
示例二
理论力学(50)、工程力学(160+10)、土力学(32+6)、流体力学(16+4)、士木工程材料(36+12)、土木工程概论(24)、工程地质(32)、土木工程制图(38)、土木工程测量(38)、土木工程试验(24+8)、工程项目经济与法规(36)、工程项目管理(14)、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80+4)、钢结构基本原理(60)、基础工程(3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64)。
专业实习:工程地质实习(1周)、土木工程测量实习(2周)、专业认识实习(1周)、专业生产实习(4周)、专业毕业实习(2 周)。
专业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方向,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设计(1周)、钢结构设计(1周)、房屋建筑子设计(1周)、单层厂房结构设计(2周)、工程概预算(1周)、基础工程设计(1周)、施工组织攻订(1周)。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桥梁工程设计(2周)、道路勘测设计(1 周)、路基路面设计同挡土墙设计(1周)、桥梁施工组织设计(1周)、基础工程设计(1周)、工程概预算(1周)。地下工往方向,独立桩基础设计(2周)、基坑支护设计(2周)、地下建筑结构设计(2周)、地下工程施工间八地下建筑规划设计(1周)。铁道工程方向,轨道无缝线路设计(2周)、线路设计(2周)、路基横断面设计(1周)、铁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周)、路基支档结构设计(1周)、铁路车站设计(1周)。
专业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14周)。
3人才培养多样化建议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和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土木工程的业务范围也从工程的勘察、设计、施上扩大和外延到材料、管理、修缮、维护、运营、环保、物流等领域,要求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了解所建造工程的性能,还需要考虑建造和运行代价,以及其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此外,随着工程建设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专业人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也是人才多样化的重要考虑因素。
土木工程涉及的技术领域相当宽泛,包括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井巷工程、水利水运设施工程、城镇建设环境设施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铁道工程等。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地下空间和海洋也在被开发和利用。鼓励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淡化专业技术领域培养综合专业知识的人才培养,也可以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培养士木工程某一个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以满足行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多样化人才 培养的有效方式还在于更加重视实践训练和创新培养。应整合优化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有机地融合在一一起。可根据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着重培养更适合于从事士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开发等某一类职业的专门人才。
4有关名词释义和数据计算方法
4.1 名词释义
专业教师指能够承担专业课程并指导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的教师。仅承担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制图、测量、材料、土力学、工程地质学、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教师一般不计算在内。
专业的专任教师是指承担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任务的教师。4.2 数据计算方法(1)专业生师比
专业生师比=本专业在校生人数/本专业教师数。(2)日常教学经费
日常教学经费:综合多方面因素,生均日常教学支出宜达到生均办学经费的13%左右,且不少于1200元。此经费应用于承担学生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实验室日常维护、教师美旅和办公等项目。专项教学经费不计算在内。
(3)学时和学分换算标准
本标准所述的学时和学分的建议换算关系是:理论课程16学时计1学分,实验课程24学时计1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