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时间:2019-05-13 01:0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第一篇:2018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建筑类学科主要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研究城乡人居环境的营造、协调、经营和优化的学科。建筑类学科及其专业教学以工程科学为基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特点,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重,并具有突出的规划或设计创意特征。

建筑类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在20世纪前的相当长的一段历 史时期,建筑学曾经是统领性的代表学科。它以城镇物质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体型艺术和景致审美为基本的评判基准。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学科的分化与重组,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后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并与建筑学一起成为三足鼎立的人居环境主干学科。我国的建筑学本科专业教育开始于1927年的中央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身),1952年同济大学设立第一个城市规划本科专业,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设立造园组,1956年北京林学院正式设立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2003年同济大学设立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国家特设专业。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曾长期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学科发展受到一定制约。2012 年,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学科各自相对独立,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天的建筑类学科已经不再满足于常规的经验定性主导的规划和设计研究及其实践模式,而是力求与新兴的数字技术、工程技术创新和交叉学科结合,同时,融合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地域文化,从而将学科推进到国家战略和人居环境学科集群的高度。

与建筑类学科密切相关的城乡建设和建筑业在国家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常常占有支柱性的重要地位。伴随人类文明进步和城镇化进程,今天的建筑类学科已经涵盖了自然地景、城乡土地、建筑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场所营造的广袤对象。通过科学、人文与艺术结合的建筑设计及其环境营造、城乡规划、风景区规划设计等,建筑类学科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及人居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建筑类学科所依托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及丰富的工程实践将会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建筑类主干学科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建筑类学科群的相关专业主要包括:设计学类、美术学类、历史学类、生态学类、土木类、计算机类、交通运输类、测绘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管理学类、地理科学类、林学类、生物科学类等。

建筑类专业教学主要培养面向社会有较强执业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其教学有别于诸多文理学科较系统的知识学习和运用,而多采用“案例式研究学习”和“案例式模拟实践”等重实践应用与技能培养的方式。建筑类专业教学通常以执业实践中代表性的具体个案条件作为教学模拟课题设置的依据,通过小组师生间单独或小组的评改、研讨等组织形式,综合运用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知识完成课程练习。教学评价标准可有功能使用、形象审美、空间体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等不同的角度,鼓励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拓创新。

在遵循共性科学原理基础上,建筑类专业的教学方式及课程成果常呈现多元多样而且丰富的特点。

2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建筑类(0828)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建筑学(082801)城乡规划(082802)风景园林(082803)历史建筑保护工程(082804T)3培养目标

3.1 专业类培养目标

建筑类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城乡建设需要,具有较好的建筑类专业知识和规划、设计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主要在建筑设计、城乡规划与管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单位,教育和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等,从事建筑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规划、历史建筑保护设计、教学与研究、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2学校制定专 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高校应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和自身办学定位,结合各自专业基础和学科特色,在对区域和行业特点以及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定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类的人才培养应在教学方式、教学空间分配布局、生师比等方面充分反映设计教学的特点。

各高校还应根据科技及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进行定期评估、修订,建立适时调整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机制。

4培养规格

4.1 学制 5年或4年。4.2 授予学位

可授予的学位有工学学士、农学学士、艺术学学士、建筑学学士。4.3 参考总学时或学分

五年制总学时为2 500~2 800学时,总学分为180~220学分;四年制总学时不少于2 100学时,总学分建议为140~180学分。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4.4 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4.4.1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按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4.4.2 业务方面(1)通识

工具性知识:基本掌握1门外语,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掌握本学科相关的基本方法论,掌握可持续发展观念;熟悉一般的科技研究方法,熟悉科技写作。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发展史等方面必要的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趋势;了解文学、艺术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若干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熟悉高等数学基本原理;了解物理学、力学、材料学、测量学、生态学、信息工程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

(2)专业基础

掌握与建筑类专业相关的设计表达方法;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方法;熟悉建筑类专业艺术表现的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历史。

(3)专业知识与能力 ①建筑学专业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掌握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

熟悉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熟悉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声、光、热)、建筑设备(水、眼、电)、建筑数字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建筑经济的基本知识;熟悉与建筑设计和城乡

规划相关的法规、方针、政策。

了解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的基本原理及知识;了解建筑管理、施工的基本知识;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和设计方法,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室内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的基本设计规划方法。

②城乡规划专业

掌握城市发展与规划历史和理论,城乡规划原理和方法,城乡空间形态设计原理和方法,城市更新与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区域分析与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法规、技术标准等,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

熟悉城乡规划设计的表达方法,城乡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城乡市政工程设施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城市生态和环境规划的基本知识与方法,规划技术和规划专题方面的一般知识。

了解社会经济、建筑与土木工程、景观环境工程、形态美学的相关知识、相关调查研究与综合表达方法和技能及其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掌握城乡规划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获得初步的研究训练,熟悉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的基本设计方法,具有从事城乡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能力。

③风景园林专业

掌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植物应用和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风景园林表现技法。

熟悉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生态修复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风景园林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

了解风景园林施工与组织管理,了解风景园林研究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技能和设计方法,具备空间想象和组织能力,能够提出针对不同环境类型的规划设计方案,熟悉建筑学、城乡规划的基本设计规划方法。

④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

掌握建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了解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的基本原理及知识,了解城乡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掌握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的各类基础知识和技能。

熟悉中外建筑历史的演化过程,了解艺术史和文博知识对 于建筑遗产的重要意义,熟悉中外历史建筑的形制及工艺特征以及保护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及前沿动态,熟悉历史环境信息实录手段及其在保护与再生设计中运用的方法。

了解国际文化遗产的宪章、宣言精神,熟悉国家和地方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及其适用范围。

掌握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工程的项目研究和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面对复杂保护对象的分析、判断和提出解决对策的能力。

(4)获得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自主学习并不断提升的能力。具有根据相关知识和要求,进行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完成设计方案的能力。(5)表达和协调的能力

具有图形、文字、口语等表达设计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与工程项目

相关的组织、协调、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6)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具备创新意识,具有开放的视野、批判的意识、敏锐的思维及与之相应的创新设计能力。在综合考虑安全、经济和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具备运用基本设计方法创新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创造具有美感的建

筑、空间和环境的能力。

(7)基本素质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愿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服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诚实正直,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具备较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良好的艺术修养,熟悉中外优秀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和与时俱进的现代 意识。

具备基本的科学思维,掌握一定的设计与研究方法,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4.4.3体育方面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5师资队伍

5.1师资队伍数 量和结构要求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设计/规划课程生师比不高于15:1,毕业设计(论文)生师比不高于10:1。(由各教学指导委员会给出具体数值。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合格指标,学校总的生师比应不高于18:1,专任教师的生师比与学校总的生师比不同)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25名学生基础上,每增加12名学生,须增加1名教师(由各教学指导委员会给出具体数值)。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50%,在编的主讲教师中90%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如需要,由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具体给出。依据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该要求分别为不低于50%、不低于9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如需要,由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具体给出)兼职教师人数不得超过本院系专职教师人数的20%。兼职教师的专业课授课学时不得超过20%。

须配备相应数量的教学管理人员。5.2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不少于2人,所占比例不低于20%;有研究生学历的不低于50%。[如需要,由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具体给出。《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对本科而言,该数不低于30%为“合格”]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或有实际经验的高级建筑(工程)师担任主要专业课程的讲授任务。

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具有本专业或密切相近专业,如建筑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及建筑历史、建筑技术、美术背景的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

5.3 教师发展环境

基于建筑类专业的特点,创造体现建筑类专业特色的教师发展环境,制定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科的教师学术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标准,包括期刊论文、科研、获奖等的认定方法。

教师队伍形成梯队,能开展相应的科研活动和设计/规划实践,有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各专业应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健全教学研讨、集体备课和教学难点重点研讨机制。新老教师同知识、技能传承。

有健全的教师上岗资格制度、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青年教师任课试讲制度: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高效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掌握教学技能,传承学校优良教学传统。

6教学条件

6.1教学设施要求 6.1.1教学空间

(1)须具备相对独立的、集中的教学空间。其他运动场地、活动场地、实验场地、实习场地等条件必须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基本要求。

(2)须按年级或班级配备专用、固定的设计教室,每位学生有专用的设计桌椅,并配有照明、捕座、网络等设施。教室中有各小组讨论空间,设计教室使用面积须保证容纳每位学生可独立制图的相应设施。

(3)配备满足至少一个年级同时上课的多媒体教室;配备材料和构造实物示教场所。(4)配备满足至少一个年级同时评图/模型的室内空间。6.1.2实验室

须配备建筑物理实验室、历史建筑保护技术实验室、视觉艺术/美术教室、模型制作室、摄影室,有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

(1)建筑类专业实验室

拥有能完成建筑类专业课必须开设的教学实验任务的仪器设备,实验项目开出率80%以上。

(2)视觉艺术/美术教室

满足建筑类专业至少一个年级同时上课的需要。(3)模型制作室

满足安全加工模型材料的要求,并配备基本模型材料加工的器械。6.1.3实习基地

有相对稳定的校内外行业单位作为专业实习基地。6.2信息资源要求 6.2.1教材及参考资料

专业基础课程中2/3以上的课程应采用正式出版的教材;其余课程如无正式出版教材,应提供符合教学大纲的课程讲义;除教材和讲义之外,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应推荐必要的教学参考资料。

6.2.2图书资料

除了要符合国家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设置必备的图书资料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有关建筑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建筑历史、建筑技术、美术等方面的专业图书5000册以上。

(2)有关建筑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历史、建筑技术、美术等方面的专业期刊不少于20种。

(3)有齐全的现行建筑类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基本的工程设计参考资料。(4)有一定数量的教学数据库(含音像、电子文献),可提供基本的网络检索。6.2.3 教学文档及管理

通过手册或者网站等形式,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基本信息,选课指导,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教学基本信息。

有齐全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档案,并有专门的教学管理人员,有专门的教学文件、档案、学生作业的存放空间。

6.3 教学经费要求

教学经费投入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高校所在地城镇居民上年度在构收人的5%。(如需要,由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具体给出。依据《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该数不少于1200元)7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按《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等执行的质量保障机制。

各专业应在学校和学院相关规章制度、质量监控体制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建立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和学生发展跟踪机制。

7.1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对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实验室课等)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应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和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7.2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7.3 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附录

建筑类专业教学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建议

建筑类专业教学内容由专业设计/规划能力培养、专业类知识体系学习、实践体系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构成。具体的教学方式为设计/规划课、课堂听讲、实践训练、创新能力教学。

1专业设计/规划能力和适当创新的培养

建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针对设计/规划的专业学科特点和执业实践特点展开的。专业教学体系,如教学课程的学时、学分和教学组织等,既需与其他学科相同或相近,也需体现自身专业学科特点。

1.1建筑类专业及专 业教育的特点

建筑类专业主要依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对城乡人居环境中从城市到乡村、从建筑群体到单体建筑、从人工环境到自然地景等物质空间对象进行功能组织、空间布局、体型塑造和美学形象设计/规划,建筑类专业具有鲜明的设计类学科特点:强调工程实践与学术理论、实用与美观、科学技术与社会人文、日常生活与宏大叙事、成熟经济与适当创新等多因素的综合协调和技术应对,注重发现实际问题、运用多专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共性知识的相互协调和综合运用为基本要求;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功能使用、形象审美、空间体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等。

建筑类专业教育主要培养有较强社会执业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其核心专业的教学明显有别于其他文理学科的系统性知识(及运用)教学,而多采用围绕“案例/模拟案例”展开的“案例式研究学习”“案例式模拟实践”等,使学生对未来执业进行知识准备、开展技能预演训练,尤其是后者更为重要。教学过程特别注重技能训练、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建筑类专 业的教学特点 在建筑类专业核心课程中,常以未来执业实践中较有代表性的具体个案条件作为教学课题设置的依据,并以小组师生间单独或小组的评改、研讨等为组织形式,在一定时长跨度内渐次展开。设计/规划课程的专业教学特点是: 注重实体与空间的设计/规划,既注重空间功用合理、实体牢固经济,也讲求形式观感、空间体验和社会效益等。

集成理工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相结合,合理、优化与美观等相结合。

生师比较低,课堂教学中师生间针对性的相互探讨程度深,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的特征明显。

围绕案例/模报案列展开研究学习或模拟实践。突出综合创新、创意能力等。

2专业类知识体系

2.1 知识体系 2.1.1通识类知识

除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文献检索、体育、艺术等内容由各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

2.1.2 学科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建筑学概论、建筑设计初步、建筑工程制图、建筑艺术表现。在讲授相应专业基本知识领域和专业方向知识时,必须讲授相关的专业发展历史和现状。2.1.3 专业知识

建筑类的不同专业有各自相应领域的核心知识内容,针对物质环境中从城乡聚落、建筑物到自然等不同尺度、不同规划设计的具体对象。

(1)建筑学的专业知识

①建筑设计原理:直接指导建筑学专业的核心,是建筑设计的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包括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等。

②建筑历史与理论:以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体的知识构成建筑学专业的理论平台,包括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等。

③建筑技术:建筑设计及建筑物建造的技术支撑,包括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设备等。

④建筑师执业基础:与建筑师执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策划、合同、管理、职业道德等方面基本知识,包括建筑实务、建筑法规等。

⑤建筑相关学科:与建筑学紧密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包括城乡规划原理、数字建筑技术、建筑经济等。

(2)城乡规划的专业知识

专业核心知识体系包括五个领域及其核心知识单元。

①城市与区域发展领域:城市与城镇化、城乡生态与环境、城乡经济与产业、城乡人口与社会、城乡历史与文化、城乡规划技术与方法。

②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领域: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乡规划的价值观、城乡规划体制、城乡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③城乡空间规划领域:城乡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村镇规划。

④城乡专项规划领域: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城乡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⑤城乡规划实施领域:城乡开发与规划控制、城乡规划管理。(3)风景园林的专业知识

①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能力的学习,包括中国风景园林史、外国风景园林史、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自然系统理论、风景园林社会系统理论等。

②美学基础与设计表达: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美学基础、空间构成、美术、表现技法、专业制图基础等。

③园林与景观设计:风景园林专业课程的核心,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能力的学习,包括庭园、公园、开放空间、专用绿地设计等。

④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旅游与游憩规划、地景规划、生态修复等。

⑤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风景园林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风景区规划与设计、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规划等。

⑥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现代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传统园林建筑设计等。

⑦风景园林植物: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综合应用风景园林植物进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包括园林植物资源、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等。

⑧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包括风景园林工程、材料与技术、风景园林管理等。

(4)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专业知识

①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中外建筑历史演变的过程及历史形态学认知。②建筑与环境设计基础,建筑空间与形体的尺度、结构、肌理及构成原理。③历史环境中的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及方法。④历史建筑的形制及工艺特征,以及所依附的文化系统。⑤历史建筑病理学等保护技术的各类知识及其应用要领。⑥艺术史和文博的相关知识及其专业关联性。

⑦实践层面的历史环境实录技术手段,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和技术应用。2.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分各类实验、实习、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多个领域和形式,应纳人整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发挥整体教育的功能。实践教学是建筑类专业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归纳问题,利用现有条件解决问题,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尤其是主要以案例式、个体辅导式教学展开的建筑类设计/规划课程,其作用是理论、知识教学无法替代的,是建筑类专业教学的核心。通过实践教育,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增强建筑设计和表达能力、树立适当的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2.1 实验

实验包括专业基础实验、研究性实验两类,本标准仅对专业基础实验提出要求。专业基础实验包括建筑声学、光学、热工学等。2.2.2 实习

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四类。认识实习是按建筑学专业的相关要求设置的,包括建筑环境认知实习、建筑认识实习等。课程实习是按相关课程的要求设置的,包括建筑测量实习、历史环境实录(包括样式测绘和现状信息采集)实习(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特设专业设置)、素描实习、色彩实习、计算机实习、建筑快速设计训练、保护现场实习(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特设专业设置)等。

生产实习是按执业训练要求设置的。

毕业实习是按不同专业兴趣、方向设置的。2.2.3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指除专业设计/规划课以外的其他课程设计,如建筑结构课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须制定与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给学生有效指导。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一般应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有明确的应用背量,培养学生的 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刚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专业类核心课程体系建议

3.1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课程体系构建是体现高校办学自主性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各高校可结合各自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依据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形成规律和学科的内在逻辑顺序,构建体现学科优势或者地域特色,能够满足学生未来多样化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建筑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理论知识与能力实践的并重。理论型课程可以由一两个知识领域构成一门课程,也可以从各知识领域中抽取相关的知识单无组成课程,但最后形成的课程体系应覆盖核心知识单元。

实践型课程形式可以多样化,但应按照课程来进行组织和管理。实践型课程须满足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训练的需要,覆盖实践体系和创新训练的各单元。

建筑类专业课程体系包含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可参照以下原则构建。在总课时中:(1)理论课程约占55% 其中,工具类课程约占10%,通识类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课程约占15%,专业知识课程约占30%。

(2)设计/规划课程约占30% 包括各年级设计/规划课程、毕业设计(论文)和少量的建筑结构课等的课程设计。其中,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按综合性、研究性和一定的复杂性要求设置,约14周。

(3)实践课程(含实验、实习)约占1% 实验课程约占1%,实习课程约40周。(4)选修课程约占14% 课程体系的设置宜有行业专家参与。

3.2 建筑类核心课程体系示例(以五年制为例,四年制酌情参考)核心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上述核心知识领域的内容组合成核心课程,将这些核心课程根据学科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形成的规律组织编排,并适当增加本校研究或应用特色内容,形成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括号内数字为建议学时数)学科基础课程示例

建筑学概论(32)、建筑制图(64)、建筑艺术表现基础(24+72)。建筑学专业示例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32)、居住建筑设计原理(24)、城市设计原理(24)、室内设计原理(16)、外国建筑史(64)、中国建筑史(48)、建筑力学(96)、建筑结构(64)、建筑材料(12+4)、建筑构造(64)、建筑物理(64+8)、建筑设备(64)、建筑实务(16)、建筑法规(16)、城乡规划原理(32)、建筑数字技术(64)、建筑经济(32)、建筑设计初步(32+64)、建筑设计系列(192+576)。

城乡规划专业示例

城市建设史与规划史(64)、城乡规划原理(128)、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32)、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

究(32)、城市总体规划与村镇规划(128)、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128)、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64)、城乡基础设施规划(64)、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64)、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32)风景园林专业示例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150)、美学基础与设计表达(220)、园林与景观设计(300)、地景规划与生

态修复(200)、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120)、风景园林建筑设计(130)、风景园林植物应用(180)、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200)、课程设计(294),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风景园林工程)、毕业设计(论文)(14周,含城乡绿地系统规划、风景旅游规划与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示例

建筑设计初步(476)、建筑设计系列(206)、建筑概论(34)、环境与建筑设计原理(34)、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原理(34)、城市与建筑保护设计原理(34)、建筑史(51)、建筑理论与历史(85)、建筑评论(34)、建筑力学(96)、建筑结构(64)、建筑材料(12+4)、建筑构造(64)、建筑物理(64+8)、建筑设备(64)、历史建筑保护概论(34)、保护技术(34)、材料病理学(34)、历史建筑形制与工艺(34)、城市与建筑保护设计(102)、文博专题(34)、艺术史(34)、毕业设计(论文)(192)、历史环境实录(3周)、保护现场实习(3 周)。

4人才培养多样化建议

各高校应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满足学生继续深造和就业的不同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优势特色课程,提高选修课比例,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发展进行选修。

4.1 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服务面向城乡建设的各个领域。毕业生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工作,也可从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的设计与规划,以及管理、教育、科研、开发、咨询等方面的工作。根据现行规定,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经过规定的职业实践训练,可以参加注册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等执业资格考试。

(1)设计、规划与咨询方面:建筑师、工程师、设计师等。(2)教育、科研方面:教师、研究员等。(3)管理方面:项目经理、总经理等。

(4)开发方面:开发商、企业的技术骨干、顾问等。4.2 城乡规划专业

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特点,各高校应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各高校由于基于不同学科背景开设城乡规划专业,因此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应确保选修课的比例和强化选修课的特色,形成不同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各自办学特色。

4.3风景园林专业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从事风景园林领域规划与设计、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园林植物应用、资源与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规划设计机构、科研院所、管理部门、相关企业从事风景区、城乡园林绿地、国士与区域、城市景观、生态修复、风景园林建筑、风景园林遗产、旅游游憩等方面的规划、设计、保护、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1)设计、规划与咨询方面:风景园林设计师、工程师。(2)教育、科研方面:教师、研究员等。(3)管理方面:项目经理、总经理等。

(4)开发方面:开发商、企业的技术骨干、顾问等。4.4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以面向城乡建设中的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领域为主。毕业生主要从事历史建筑的修缮设计、改扩建设计、再利用及活化设计,以及历史环境的保护规划、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工作及相关的科研、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与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相关的其他工作。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经过规定的职业实践训练,可以参加与四年制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相同年限的注册建筑师等执业资格考试。

(1)设计、规划与咨询方面: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设计师等。(2)教育、科研方面:教师、研究人员等。(3)管理方面:行政部门或企业管理人员等。(4)开发方面:企业的技术骨干、顾问等。有关名词释义和数据计算方法

5.1 名词释义(1)专任教师

指承担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任务的教师。为建筑类专业承担数学、物理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通识教育等课程教学的教师,担任专职行政工作(如辅导员、党政工作)的教师不计在内。若有兼职教师,计算教师总数时,按兼职教师所承担教学量的80%折算成专任全职教师的教学量。

(2)主讲教师

指每学年本科生主带课程的教师,给其他层次的学生授课或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等的教师不计在内。

(3)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指开展本专业教学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仅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不包括教学专项拨款支出。具体包括:教学教辅部门发生的办公费(含考试考务费、手续费等)、印刷费、咨询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等。

5.2数据计算方法(1)生师比

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x1.5+博士生数x2+留学生数x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x0.3+函授生数x0.1。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x0.5。(2)专业生均年进书量

专业生均年进书量=当年新增图书量/折合在校生数。(3)理论上最大学时的计算

按每天6学时,每周5天,每学期16周,每学期可计得480学时计(每学时约为45分钟)。五年制教学约有5学年10学期,共约4 800学时,四年制教学约有4学年8学期,共约3 840学时。

各课程知识学习或实验的学时数应考虑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网上学习、课外自学等不同学习形式的美别。除上课时间计为学时外,课后学习时间亦可折合为学时(每学时约为45分钟)。

第二篇:2018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等专业,培养掌握交通运输规划、运营与安全保障等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通运输领域某个专门方向较深人的知识与技能,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建设、安全高效运行、经营与管理、应急救援与指挥等相关工作的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交通运输类专业是一个系统理论和实践并重且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一系列前沿交叉学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这种交叉与融合的趋势逐渐淡化了各传统专业学科间的界限,促使交通运输类专业越来越多地站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层面形成系统连贯的学科思维。

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在整个社会机制中起着纽带作用,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是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是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同时在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基本方式。

交通运输类专业主干学科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包括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相关学科还包括数学、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法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与交通运输类专业相关的本科专业包括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包装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安全工程、交通管理工程、交通管理、海事管理等。

交通运输类专业特点之一是其系统复杂性,且涉及众多交叉学科;特点之二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本专业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因办学历史和特色优势,基本上是按某一运输方式或专业方向培养交通运输类专门人才。

2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交通运输类(0818)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交通运输(081801)交通工程(081802)航海技术(081803K)轮机工程(081804K)飞行技术(081805K)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081806T)救助与打捞工程(081807T)船舶电子电气工程(081808TK)3培养目标

3.1专业类培养目标

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好地掌握交通运输领域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技术开发与运用、运行管理、运营组织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以及在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2学校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高校应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和各自的定位、办学条件、区域人才市场需求,结合各自相关专业基础和学科特色,在对区域和交通运输行业特点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办学定位,以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准确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各高校还应根据科技及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定期对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进行评估,建立适时调整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机制。

4培养规格

4.1 学制

4年。

4.2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4.3 参考总学时

交通运输类专业总学分一般要求为140~180学分,其中实践性教学学分一般不低于总学分的25%。各高校可根据具体办学情况做适当调整。

4.4 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4.4.1思想政治和德育 方面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4.4.2 业务知识与能力方面

(1)系统掌握交通运输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实验及运行管理的基本技能。

(3)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认识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4)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基础知识;了解安全、信息、能源、环境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

(5)初步掌握交通运输工程某-领域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初步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该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6)具有高度的协调配合团队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7)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8)具有基本的资料搜集和文献检索能力。(9)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

(10)具有一定的本专业外文书籍、外文文献资料的阅读与翻译能力。能撰写专业论文的外文摘要。能使用外语进行一般性交流。

名高格环应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行业和区域特色以及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上述业务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或者增加某些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人才培养特色。4.4.3 体育方面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各高校可结合行业特色需要,在体育技能上强化或者增加某些特殊方面的能力要求。

5师资队伍

5.1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各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应当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新开办交通运输类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30名学生的基础上,每增加10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

教师队伍中应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者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60%,35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应不低于30%。35岁以下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实验教学中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不得超过15人。每位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

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5.2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中,应至少有1个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或有过不少于1年的专业培训。对有相关要求的专业,教师应取得行业岗位资质证书或培训证书,且其专业背景要与专业的教学研究方向相适应。专任教师必须具有高等学校教师从业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从事专业课教学(含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讲教师,应每3年有3个月以上的工程实践(包括现场实习或指导现场实习、参与交通运输工程项目开发、在交通运输企业工作等)经历;一般应有一定数量的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从事专业教学;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主讲教师应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参加科研活动的经历。

5.3教师发展环境

各高校应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健全教学研讨、老教师传帮带、教学难点重点研讨等机制。实施教师上岗资格制度、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青年教师任课试讲制度;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和全体教师专业水平持续提高机制,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掌握教学技能,传承本学校优良教学传统。

应加强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6教学条件

6.1教学设施要求 6.1.1基本办学条件

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6.1.2教学实验室

基础课程实验室的生均面积、生均教学设备经费至少应满足教育部相关规定的基本要求。专业实验室应能满足本专业类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所列要求。每种实验设备既要有足够的台套数,又要有较高的利用率。

实验室应建立设备使用档案、设备与实验的标准操作规程。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进行检查、清洁、保养、测试和校正,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有存放实验设备、耗材的设施,有收集和处置实验废弃物的设施。实验室应具备支持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课外开放时间,条件允许下应设立实验室基金。

6.1.3实践基地

必须有调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应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就业去向,与交通运输行

业科研院所、企业加强合作,建立有特色的实践基地,满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实践基地应制定实践管理制度并依据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 实践管理制度应包括教师选派、教学安排、质量评价等内容。实践单位应指定专门负责人井提供必要的实践、生活条件保障。

各类实践实习要有具体的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有明确的实习内容,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提交实习报告,据此给予实习考核成绩。

6.2信息资源要求 6.2.1基本信息资源

通过手册或者网站等形式,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基本教学信息。

6.2.2教材及参考书

专业基础课程中2/3以上的课程应采用正式出版的教材,其余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如无正式出版教材,应提供符合教学大纲的课程讲义。教材优先选用国家级或行业规划教材。

6.2.3图书信息资源

图书馆与相关资料室中应提供必要的交通运输类及相关学科的图书资料、刊物,刊物应包括交通运输领域核心期刊,有一定数量的外文图书与期刊。

提供主要的数字化专业文献资源、数据库和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并提供使用指导。建设必要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网站,提供一定数量的网络教学资源。本专业类所有馆藏资源均应向学生开放。6.3教学经费要求

教学经费应能满足本专业类教学、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已建专业每年正常的教学经费应包含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实验室维护更新经费、专业实践教学经费、图书资料经费、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等。

新建专业应保证一定数额的不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在内的专业开办经费,特别是应有实验室建设经费。

每年学费收人中应有足够的比例用于专业的教学支出、教学设备仪器购买、教学设备仪器维护以及图书资料购买等。质量保障体系

各专业应在学校和学院相关规章制度、质量监控体制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特点,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学生发展跟踪机制。

具有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要求的专业质量管理体系,应取得相应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7.1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有保效投结术科生上课的机制:有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要求;有专业基本状态数据监测评

传体集保属学并限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有专业学情调在和分析评价机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综合发展进行有效测评;有以学生评估为主体的评教制度;有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有毕业生、用人单位、校外专家参与的研讨不

和修订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的机制,使专业培养定位和规格不断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7.2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建立有毕业校友和用人单位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征求意见及建议的机制、制度,通过对毕业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调查与评价,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

跟踪反馈分析内容:毕业生在就业单位工作状况等表现以及就业状况分析;毕业生对在校期间专业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和就业工作的评价分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想素质、专业技能的评价分析。

跟踪反馈调查形式:采取召开毕业生座谈会、由毕业生本人填写调查表、走访用人单位、网络调查和电话调查等多种形式。

7.3 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定期举行学生评教和专家评教活动,及时了解和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开展专业评估,及时解决专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指导工作,形成定期修订完善培养方案的有效机制。

附录 交通运输类专业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建议

1专业类知识体系

1.1 知识体系 1.1.1 通识类知识

除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体育、艺术等内容由各高校根据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确定。

1.1.2学科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以及交通运输类各专业教育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应满足教育部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工科类本科专业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调整提高相关教学要求。

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制图、土木测量、机械基础、传热学基础、工程材料、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及自动化控制、通信导航、运筹优化、技术经济分析等知识领域。交通运输类不同专业可根据专业内涵在以上范围内选择设置。

1.1.3专业知识

交通运输类不同专业的课程须覆盖相应的核心知识领域,并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实践中的能力。

交通运输专业核心知识领域-般包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载运工具理论与技术装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港站枢纽规划与设计、旅客运营组织、货物运营组织、运营调度指挥以及交通运输政策法规、交通运输商务、交通运输经济、交通运输安全、现代物流和综合运输等知识领域。具体课程及内容,可针对各种运输方式的共性知识领域,也可结合某一种运输方式(道路、铁路、水运、航空)或者综合运输的特点设置。

交通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般包括交通系统分析、规划与设计、交通组织及交通运营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核心课程包括交通分析理论、交通工程导论、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及交通安全等。

航海技术专业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船舶航行与定位、船舶结构与设备、海上通信、船舶操纵与避並、船舶导航与信息系统、船舶货运、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船舶管理、航海英语等。

轮机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船舶动力装置及系统、船舶辅助设备、轮机测试与维修技术、船舶管理体系及防污染技术、船舶电子与电气技术、轮机监测与自动控制、轮机英语等。

飞行技术专业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飞机基础知识、飞行原理与飞行性能、航行基础、航空管理学基出、航空心理学基础、飞行英语、飞行理论、飞机驾驶技术等。

交通设备与控制 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交通设备结构、交通信息检测、数据分析、系统研发与集成、交通管理与控制等。

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救助工程、打捞工程、海洋工程、潜水技术、船舶设计、船舶驾驶、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等工程技术知识,还应包括救助与打捞领域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合同、应急管理、项目管理等法律和管理类知识,并特别强化敦捞专业英语知识和运用能力。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船舶电力拖动、船舶电力系统、机舱自动控制、传感器与监测报警、船舶计算机与网络、航行设备与通信系统、船舶电子电气设备维护管理、船舶管理、船舶电子电气英语等。

合高校可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设置-定数量的专业补充课程,传授国际化和前沿性的学科知识。同时根据学科、行业、地域特色及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强化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建议多采用工程实践案例教学,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紧密联系工程实际,构建 更加合理和多样化的知识结构,形成各高校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1.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专业类实验、实习、设计等,根据专业需要可进行必要的专业实训。1.2.1实验

包括学科门类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三个层次及课程实验、综合实验两个方面。实验主要类型包括演示性、综合性、设计性。应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所占的比例。

要求具备完整的实验大纲、指导书、任务书,学生按规范书写实验报告。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置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

1.2.2实习

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实习。(1)认识实习

目的是建立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部门生产特点和运行特点。重点了解某一种或几种运输方式的设施设备、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管理规范、运营管理内容以及施工、运输现场技术发展趋势等。

(2)生产实习

深人交通运输企业、规划设计咨询单位、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施工建设企业等进行,目的是使学生直接参与到生产实践过程中,得到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开展规划、设计、施工、生产、维修和运营管理等能力的锻炼。

(3)毕业设计(论文)实习

结合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内容要求,了解交通运输领域的实际问题,收集资料、准备数据和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研究等。

各实习环节要求具备完整的实习大纲、实习任务书,学生按规范填写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为保证实习环节的顺利进行,应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密切产学研合作。

1.2.3 设计

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应与实践环节相结合。(1)课程设计

针对课程目标,结合课程知识点,开展综合性设计,以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程设计应密切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要求具备完整的设计指导书、任务书,学生按规范完成设计内容,并具有规范化的评分标准。

(2)毕业设计(论文)颞目和内容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坚持一人一题,工作量和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获得显著提开。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完成选题、调研、查阅资料、需求分析、制订计划以及研究、设计、撰写等环节,使学生得到全面、系统的专业能力训练。指导的学生数量应适当,并保证达到规定的指导次数和指导时间。要求具备完整的毕业设计

(论文)指导书、任务书和开题报告,学生按规范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按程序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并具有标准化的评分标准。

1.2.4实训

需要有实训的专业,相关高等学校必须建有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具有相关行业资质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内容和时间应依据行业标准设定,并注重理论密切结合实践,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职业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指导教师的资质必须符合相关行业要求,指导实训的学生人数应适当。要求具备完整的实训大纲、实训记录和各阶段考核标准,同时制定切实有效的实训质量监控方案。

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教学和科研资源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支持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的学科竞赛活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专业类核心课程建议

2.1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课程体系构建是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也是体现高校专业办学特色的基础。各高校结合各自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依据交通运输类专业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形成规律和学科的内在逻辑顺序,构建体现本学科优势或者地域特色,能够满足学生未来多样化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2.1.1理论课程要求

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体系按照通识类、学科基础类、专业类三类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外的学科基础类、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40%。课程的具体名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相应的学时、学分等教学安排,由各高校自主确定,同时可设置体现学校、地域或者行业特色的相关选修课程。

2.1.2实践课程要求

实践类课程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应不低于2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开展创新项目、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所获成果可折算为实践课程学分。

应构建交通运输类专业演示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其中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学时应不低于总实验学时的40%。

除完成实验教学基本内容外,可建设特色实验项目,以满足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交通运输类各专业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整的实习(实训)、创新训练体系,确定相关内容和要求,多途径、多形式完成相关教学内容。载运工具运用和交通设备应用类专业应适当提高实习(实训)的学时比例,并加强工程训练的教学,以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原则上为1个学期。2.1.3 扩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适当扩大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选修课程占总课程比例一般不低于15%。各高校可依据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设定。

2.1.4 适应发展需要,调整课程体系 在培养计划执行期内,针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变化,可对课程进行适当调整,但应保证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建议每4年修订一一次培养计划,每年课程更新率不应超过总课程数量的10%。

2.2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核心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上述核心知识领域的内容组合成核心课程,将这些核心课程根据专业学科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知识、基本技能、素质能力形成的规律组织编排,并适当增加本校特色内容,形成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2.2.1交通运输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交通运输专业可分为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4个办学方向。本标准仅给出设置该专业建议开设的课程名称和相应学时。

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特色培养目标对课程知识单元的内容进行筛选,增减与融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的名称、学分、学时和具体教学要求由各高校自行确定。(括号内数字为建议学时数)(1)道路运输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道路运输专业分汽车技术应

用和道路运输管理2个方向。其共同核心课程包括:交通运输工程概论(36)、汽车构造、行驶理论与应用(64)、道路工程基础理论与技术(64)、运筹学(64)、技术经济学(64)、交通运输企业管理(64)。

汽牛技术应用方向还应包括:交通运输工程学(64)、汽车运用工程(64)、汽车维修工程(64)、汽车检测诊断技术(64)、汽车可靠性理论(32)、汽车运行材料(32)、汽车电子与电气(32)、交通安全工程(32)。

道路运输管理方向还应包括:交通运输组织学(64)、交通港站与枢纽(64)、城市公交规划与运营管理(64)、现代物流学(64)、运输经济学(32)、交通运输市场学(32)、运输企业财务管理(32)、特种货物运输(32)。

(2)铁路运输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装备(64)、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布局(64)、铁路站场与枢纽(64)、铁路旅客运输(64)、铁路货物运输(64)、铁路运输组织(64)、运输政策与法规(32)、运输商务(32)、运输经济(64)、运输安全(32)、现代物流(64)、综合运输(32)。

(3)水路运输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交通港站与枢纽(36)、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54)、货运技术(36)、危险品运输(36)、运输经济学(36)、航运经济学(36)、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36)、物流与供应链管理(36)、水运法规与政策(36)、港口管理(36)、港口装卸工艺(36)、港航工程与规划(54)、港口环境保护(36)、航运管理(54)、船舶原理(36)、运输代理理论与实务(36)、班轮运输实务与法规(36)、租船运输实务与法规(36)、海商法/海事法(36)、海上运输保险(36)。

(4)航空运输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航空运输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3个方向专业课程(任选一个)。

专业基础课:空中交通系统优化与管理(64)、空气动力学(46)、航空气象学(46)、航空中人的因素及实践(28)、飞机性能工程(54)、航空情报服务与航图(46)、空域规划(54)。

空中交通管理方向还应包括:机场管制及模拟训练(58)、程序管制及模拟训练(58)、雷达管制及模拟训练(68)。

飞行运行管理方向还应包括:航空公司运行管理(54)、飞行计划及实践(76)、放行评估综合实验(40)。

机场运行管理方向还应包括:现场运行管理及实践(66)、机场运行协同管理(18)。2.2.2 交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交通分析理论(64)、交通工程导论(32)、交通规划(64)、交通设计(64)、交通管理与控制(64)、交通安全(48)。

2.2.3 航海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航海力学(54)、船舶原理(54)、电工学(36)、船舶无线电技术基础(36)、航海学(180)、船舶结构与设备(36)、GMDSS(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通信设备与业务(126)、船舶操纵(54)、船舶值班与避碰(72)、航海雷达与仪器(126)、船舶货运(90)、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72)、船舶答油(54)、远洋业务和海商法(54)、航海英语(90)。

2.2.4轮机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工程力学(72)、工程流体力学(36)、轮机工程材料(36)、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54)、船舶些油机(90)、船舶辅机(90)、轮机自动化基础(36)、轮机自动化(54)、船舶动力装

置技术管理(72)、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90)、轮机维护与修理(54)、船舶防污染技术(36)、轮机英语(54)。

2.2.5 飞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飞行技术理论课程:飞机基础知识(108)、飞行原理(36)、飞行性能计划与载重平衡(54)、飞行领航学(72)、航空气象学(54)、仪表飞行与航图(54)、航空法规(36)、飞行员无线电陆空通话(108)、飞行英语(90)、私用驾驶员执照理论(36)、仪表等级理论(36)、商用驾驶员执照理论(36)。

飞行技术实训课程:私用驾驶员执照飞行训练(36)、仪表等级飞行训练(36)、商用驾驶员执照飞行训练(108)。

2.2.6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机车车辆工程(64)、列车牵引与制动(64)、车辆结构强度与动力学(64)、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64)、内燃机原理与结构(32)、动车组技术(64)、列车控制与通信网络(32)、制造与修理工艺(32)、工程维修设备与控制(32)、先进制造技术(64)、交通工程学(32)、交通管理与控制(64)、交通仿真(32)、交通检测技术(64)、交通信息处理技术(64)、交通软件技术(64)、交通硬件技术(64)、交通管控技术(32)、交通集成技术(32)。

2.2.7救助与打捞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救助工程(54)、打捞工程(72)、海洋工程(72)、潜水技术基础(54)、船舶静力学(54)、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54)、救捞应急管理(46)、救捞国际标准合同(36)、救助与打捞政策法规(36)、救捞及海洋工程项目管理(36)、救捞专业英语(36)、船舶动力装置与特种装备(54)、海洋平台设计(36)。

2.2.8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

轮机概论(36)、自动控制原理(54)、电路原理(54)、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54)、电力电子技术(36)、电机学(54)、交流变频调速技术(36)、船舶电力拖动系统(54)、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装置(36)、船舶主机控制系统(36)、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36)、船舶局域网技术与应用(36)、船舶导航通信系统(54)、船舶管理(18)、船舶电子电气英语(36)。

建议各高校根据各专业特点、自身定位及特色,参考上述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示例,来设置相关核心课程。

其他核心课程的名称、学分、学时以及教学要求等由各高校自主确定,本标准不做硬性要求。

3人才培养多样化建议

各高校应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满足学生继续深造与就业的不同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据此确定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优势特色课程,适当提高选修课比例,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进行选修。在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方面,可以探索国际化的“2+2” 培养方式,鼓励中外合作办学,鼓励学生取得中外双学士学位或双校毕业证书;也可以探索校企合作的“3+1” 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到生产实践中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和实践。

4有关名词释义和数据计算方法

4.1名词释义(1)专任教师

是指从事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的专任全职教师。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承担数学、力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通识教育等课程教学的教师,以及担任专职行政工作(如辅导员、党政工作)的教师不计算在内。

(2)主讲教师

是指每学年给本科生主讲课程的教师,给其他层次的学生授课或者专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等的教师不计算在内。

(3)演示性实验

也称验证型实验,属于直观教学。其基本方式是教师演示、学生参与实验过程,或者在教师指导下田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过程,展示自然科学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验证或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结论。

(4)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跨2个以上知识体系,能够将多个课程内容原理和实验方法复合在一个实验中,形成比较系统、复杂的实验操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利用各类仪器和操作方法解决比较复杂的自然科学问题的能力。

(5)设计性实验

由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自己提出的问题,确定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体现自然科学研究基本过程与规律,培养自己的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

(6)实训

是指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根据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在实训过程中应注重理论紧密结合实践,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实现学生在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提高。

4.2 数据计算方法(1)专业折合在校生数

专业折合在校生数=本专业普通本科学生数+本专业本科留学生数x3。(2)生师比

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x1.5+博士生数x2+留学生数x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x0.3+函授生数x0.1。

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x0.5。(3)学时与学分的对应关系

理论课教学一般每16学时或18学时计1学分。实验课教学一般每32学时或36学时计1学分。集中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1周计1学分。

第三篇:2018土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土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土木工程专业)

1概述

土木工程是建筑、桥梁、道路、隧道、岩土工程、地下工程、铁路工程、矿山设施、港口工程等的统称,其内涵为用各种土木建筑材料修建上述工程的生产活动及其相关工程技术,包括勘测、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

土木工程是国家重要行业和支柱产业,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各类设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保障,对拉动社会经济有重要作用,满足人们不断提高需求的现代土木工程也促进了材料、能源、环保、机械、服务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在今后相当长的阶段会面临更高居住质量,更高出行需求,更全方位的空间拓展,更系统的基础设施维护、改造与升级,以及更强抵御灾害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也构成了土木工程专业长久不衰、不断创新的原动力。

土木工程是一门工程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土木工程的主干学科是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等,以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为基础,与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水工结构工程,铁路、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学科相互交叉。

土木工程专业分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培养的人才面向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即数据收集、计划或者规划、设计、经济分析、现场施工以及日常运营或维护。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工程的理论分析、设计、规划、建造、维护保养和管理、研究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经过规定的执业实践年限,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并获取不同等级的相关注册职业认证资格。

2适用专业范围 2.1 专业类代码

土木类(0810)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土木工程(081001)3培养目标

3.1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建筑、道路、桥梁、隧道、地下空间等土木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具有较好基础理论、较宽厚专业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专门人才。

3.2学校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高校应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和自身办学定位,结合专业基础和学科特色,在对区域和行业特点以及学生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准确定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各高校还应根据科技及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进行定期评估,建立适时调整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机制。

4培养规格

4.1学制 4年

4.2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4.3参考总学时或学分

土木工程专业参考总学分为160~180学分,课内总学时于为2200~2500学时,集中实践类环节安排38~40周。

4.4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4.4.1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为人诚实、正直,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人文和艺术方面的良好素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开拓进取精神;具有科学思维和辩 证思维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坚持原则,具有勇于承 担技术责任,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愿望;具有推广新技术的进取精神;具有良好的心 理和身体素质,能乐观面对挑战和挫折;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和安全意识;注重土木工程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维护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

4.4.2业务方面

(1)了解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1门外语。

(2)熟悉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力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至少1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运用其解决一般工程问题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工程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应用技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建筑、给水与排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相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常规工程测试仪器的运用能力。

(8)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9)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10)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4.4.3体育方面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5师资队伍

5.1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

有一支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年龄、职称、学缘、专业)合理。教师须具有高校教师资格。

承担本专业主干课程的任课教师每门不少于2人门;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不低于4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的比例不低于70%。平均每位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人数不超过10人。

教师队伍中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带头人,具有一定比例的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兼职教师。应有业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主持教学管理工作,并有一支胜任本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任务的骨干教学队伍。有足够的实验技术人员(或实验教师)指导实验课程。有企业或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并履行职责。

公共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应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的需要。5.2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不少于3/4的专业教师在其学习经历中至少有一个阶段为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其中部分教师(约50%)承担过实际工程性项目或具有与企业共同工作的经历。

授课教师应具备与所授课程相匹配的能力和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5.3 教师发展环境

教师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学校有合理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教师进修、从事学术交流和工程实践活动提供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

学校拥有良好的相关学科基础,为教师从事学科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基本条件,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和支持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教学改革、学术研究与交流、工程设计与开发、社会服务等。教师明确其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师承担的课程数量和授课学时数应限定在合理范围内,保证教师有一定时间和精力开展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参加学术活动,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

6教学条件

6.1 教学设施要求

(1)具备大学物理、化学、计算机、测量、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材料、结构等实验室;实验设备、仪器完好,场地面积和设备台套数能满足实验教学的分组要求,操作型实验分组应满足人人动手的要求;实验标准符合现行工程规范规程要求。

(2)有一支能有效指导学生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的人员队伍,管理规范有序,实验仪器设备运行良好。

(3)多媒体、语音教室等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计算机的数量和管理应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有固定教室。

(4)有稳定的、能覆盖所设专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并符合专业实习的要求。6.2 信息资源要求 6.2.1基本信息资源 通过手册或者网站等形式,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基本教学信息。

6.2.2教材及参考书

(1)基础课程教材应尽量选用优秀、经典的国家级规划教材。(2)专业课程应尽量选用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6.2.3 图书信息资源

(1)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生均图书量不少于50册,并且近几年生均年进书量不少于2册。本专业的中文期刊不少于50种,外文期刊不少于30种。

(2)有满足教学需要的现行工程建设法规文件、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3)有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需的正版专业软件。

(4)提供主要的数字化专业文献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工具,并提供使用指导。

(5)建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课程网站,或利用现有的网络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一定效量的网络教学资源。

6.3 教学经费要求

6.3.1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在满足教育部对工科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平均每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值不低于设备总值的10%。

6.3.2生均年日常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投人应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生均年日常教学经费[包括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师办公、差旅及实验室日常维护费等]不少于1200元。

6.3.3新开办专业经费要求

新设的土木工程专业,开办经费(不包括学生宿舍、教室、办公场所等资产价值)生均--般不少于1万元。

7质量保障体系

7.1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对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等)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应建立对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定期评价机制,评价时应重视学生与校内外专家的意见。

7.2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满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7.3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要求

各高校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附录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建议

1专业知识体系

1.1知识体系 1.1.1通识类知识

通识类知识包括工具类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知识三类。工具类知识包括外语等。

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大学生心理学体育等基本内容。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知识包括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信息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工程化学、环境保护概论等基本内容,具体应符合教育部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提高教学要求。

1.1.2学科 基础知识

学科基础知识也称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内容须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 力学原理与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与方法、施工原理与方法等。

1.1.3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主要指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铁道工程、港口建设、海洋设施工程等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其中包括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的知识,以及施工原理与方法的知识。

1.2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由实验、实习、设计、社会实践及创新训练等组成。

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普通物理实验、普通化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基本构件实验、土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等。

实习主要包括课程实习以及结合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设计包括结合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

社会实践及创新训练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的社会调查和专业教育中的专业调查,由学校自行掌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特别强调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校在人才培养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知识体系为载体,在实验、实习和设计中进行创新训练,组织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2专业核心课程建议

2.1 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设置应能支持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为此,课程体系应支持人才培养各项要求的有效达成。

工具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约占28%,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约占16%,学科基础知识类课程约占28%,专业知识课程和选修课程约占28%。实践类环节中,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实践约占15%,学科基础和专业实践约占80%,社会实践和创新实践约占5%。

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将相应基本概念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并能进行分析推理。

学科基础类课程应包括本学科的基础内容,能体现力学、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经济与管理、结构、施工和计算机应用等在土木工程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能体现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的培养。

所有的实践环节均为必修,其构建原则是能够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能力、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意见。

2.2 核心课程体系示例(括号内数字为建议理论学时数+实验或实习学时数或时间)示例一

理论力学(60)、材料力学(54+10)、结构力学(78)、土力学(32+6)、流体力学(32+4)、土木工程材料(36+12)、土木工程概论(14)、工程地质(32)、土木工程制图(38)、土木工程测量(38)、土木工程试验(24+8)、工程项目经济原理(20)、工程项目管理(14)、土木法规(14)、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18)、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0+4)、钢结构基本原理(40)、基础工程(3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46)、土木工程施工组织(10)、计算机辅助设计(10)。

示例二

理论力学(50)、工程力学(160+10)、土力学(32+6)、流体力学(16+4)、士木工程材料(36+12)、土木工程概论(24)、工程地质(32)、土木工程制图(38)、土木工程测量(38)、土木工程试验(24+8)、工程项目经济与法规(36)、工程项目管理(14)、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80+4)、钢结构基本原理(60)、基础工程(3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64)。

专业实习:工程地质实习(1周)、土木工程测量实习(2周)、专业认识实习(1周)、专业生产实习(4周)、专业毕业实习(2 周)。

专业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方向,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设计(1周)、钢结构设计(1周)、房屋建筑子设计(1周)、单层厂房结构设计(2周)、工程概预算(1周)、基础工程设计(1周)、施工组织攻订(1周)。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桥梁工程设计(2周)、道路勘测设计(1 周)、路基路面设计同挡土墙设计(1周)、桥梁施工组织设计(1周)、基础工程设计(1周)、工程概预算(1周)。地下工往方向,独立桩基础设计(2周)、基坑支护设计(2周)、地下建筑结构设计(2周)、地下工程施工间八地下建筑规划设计(1周)。铁道工程方向,轨道无缝线路设计(2周)、线路设计(2周)、路基横断面设计(1周)、铁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周)、路基支档结构设计(1周)、铁路车站设计(1周)。

专业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14周)。

3人才培养多样化建议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和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土木工程的业务范围也从工程的勘察、设计、施上扩大和外延到材料、管理、修缮、维护、运营、环保、物流等领域,要求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了解所建造工程的性能,还需要考虑建造和运行代价,以及其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此外,随着工程建设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专业人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也是人才多样化的重要考虑因素。

土木工程涉及的技术领域相当宽泛,包括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井巷工程、水利水运设施工程、城镇建设环境设施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铁道工程等。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地下空间和海洋也在被开发和利用。鼓励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淡化专业技术领域培养综合专业知识的人才培养,也可以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培养士木工程某一个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以满足行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多样化人才 培养的有效方式还在于更加重视实践训练和创新培养。应整合优化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有机地融合在一一起。可根据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着重培养更适合于从事士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开发等某一类职业的专门人才。

4有关名词释义和数据计算方法

4.1 名词释义

专业教师指能够承担专业课程并指导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的教师。仅承担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制图、测量、材料、土力学、工程地质学、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教师一般不计算在内。

专业的专任教师是指承担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任务的教师。4.2 数据计算方法(1)专业生师比

专业生师比=本专业在校生人数/本专业教师数。(2)日常教学经费

日常教学经费:综合多方面因素,生均日常教学支出宜达到生均办学经费的13%左右,且不少于1200元。此经费应用于承担学生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实验室日常维护、教师美旅和办公等项目。专项教学经费不计算在内。

(3)学时和学分换算标准

本标准所述的学时和学分的建议换算关系是:理论课程16学时计1学分,实验课程24学时计1学分。

第四篇:2018设计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设计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设计是人类的创造性智慧应用王 计创造的方法、发生及安用于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生产的行为。设计学以设计行为为对象,研究设

设计发生及发展的规律

生活的各个领域,设计学因此而成为

设计应用与传播的创新。现代设计日益广泛地渗透于社会生产与学科。设计学培养具有

地成为一个强调多种学科知识交叉、学术探索与实践创新并重的综合性应用创新人才。

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综合的创造思维、领先的审美判断以及科学的工作方法的高层次

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设计学类(1305)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艺术设计学(130501)视觉传达设计(130502)环境设计(130503)产品设计(130504)服装与服饰设计(130505)公共艺术(130506)工艺美术(130507)数字媒体艺术(130508)(具体参照“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艺术与科技(130509T)3培养目标

3.1 专业类培养目标

设计学类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能从事设计研发、推动专业发展、承担设计教育、相关研究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以及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多种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3.2 评估与修订

各高校应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专业开办的历史及现实条件的差异,总体依照国家标准,评估及确定符合办学条件及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设计教育类型及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应根据发展的需要、条件的变化,定期进行评估,适时修订和完善。

4培养规格

4.1 学制与学位 设计学类本科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

4年总学时数应不低于2 600学时;每学年学时数应为700学时左右,每学期学时数应为350学时左右;每20学时计1学分,4年总学分应控制在160学分之内。学生通过学习各门课程修满总学分并毕业考核合格,可获准毕业;毕业环节完成并经院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者,可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各高校可根据专业需要及各自教学实际,适当调整基本学制及学分总数,允许学生在3~6年内完成学业,并规定学生毕业、学位授予标准及申请学位年限。

4.2素质要求

本专业类学生应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强烈的服务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具备自觉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时代意识;在掌握本专业类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为完备的、符合专业方向要求的工作能力;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同能力;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身心健康,能通过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4.3知识要求

系统掌握设计学的基础核心及本专业核心知识;了解设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性和国内外设计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研究动态,以及设计学基本研究方法;能够运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和认识设计问题,具备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对相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4.4 能力要求

了解所学设计学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基础技能,掌握设计创意、表达、沟通、加工的基本方法,掌握文献检索、设计调查、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及研究报告、论文撰写基本规范;能基本胜任本专业领域内一定设计项目的策划、创意、组织及实施;具备相应的外语、计算机操作、网络检索能力;可用1门外语熟练进行学术检索与信息交流,能够查阅和利用相关的外文资料;具备制作图形、模型、方案,运用文献、数字媒体以及语言手段进行设计沟通及学术交流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性传播、普及与应用设计知识的能力。

此外,设计学类的不同专业应加强针对各专业领域特定内容的知识传授及能力训练。艺术设计学专业应加强对中国及世界各国设计发展史及相应社会历史文脉的了解,具备研究问题形成较高质量文本的专业写作能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加强印刷、包装、媒体传播等领域的视觉规律研究及设计表现的学习及实训;环境设计专业需掌握环境设计方法,具有手绘、计算机多媒体的综合设计表达能力;产品设计专业应加强产品设计程序与生产工艺过程的专门知识学习及实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应加强各种纺织材料、衣着佩饰的设计和生产工艺的学习及实训;公共艺术专业应加强景观、雕塑、壁饰、装置等领域的设计及工艺要求的学习与实训;工艺美术专业应加强传统工艺及现代手工艺的设计手法与材料工艺的学习与实训;等等。

5课程体系

设计学类专业教学以设计行为为研究对象,广泛汲取各相关学科知识、理论与方法,构成设计学类专业课程体系。

*5.1 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设计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类课程组成。

通识教育课程为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含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理工类以及艺术、体育、科技、外语和计算机知识等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为各设计类专业通用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由基础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教学两部分课程构成,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方法及创新理论等知识体系。

专业教育课程为专业知识传授及能力训练课程,由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组成,内容包括各专业领域的课堂授课、社会实践、岗位实训和职业实习(包括面向生产与市场的应用实践性课程以及社会活动)等。

专业选修课程由反映本专业类学科前沿、学术特色以及具有应用价值的知识单元构成。选修课程的课程 程结构应能假盖本专业类知识体系的主要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及知识点:应能有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

课程自选建立更为完整的知识结肉和更具差异性的能力体系;有条件的学校可结合国内外学术交流及学生交换计划,拓展选修范围与课程内容的多层次性,直至发展为多种形式和面向的联合培养、跨文化教育方式。

课程体系中须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注意打通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在总学分中,专业教育类课程占比应不低于60%。5.2 课程设置

5.2.1理论教学课程

设计学类专业理论教学课程是开展各专业领域教育、培养完整设计人格的重要基础,除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外,设计学类专业应开设体现专业教育要求的理论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并且始终关注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与学术素养的全面培育和养成。

5.2.2通识类课程

通识类课程主要包含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理工类、艺术、体育、外语、计算机应用教育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科学意识和艺术品位。除教育部规定开设的课程之外,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包括中外文化通史、艺术史、科技史、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内容的通识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修读人文社会科学类或理工科技类课程一般应不少于2门;设计教育方向学生须修读教育学或心理学基础理论等教育师范类课程。若修读与本专业重复和相近的课程,则不计人通识学分。

5.2.3 基础类课程

基础类课程由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两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体育等。

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基本能力教育,主要包括各设计类专业通用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基本理论课程与基本技能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中外设计史(含专业设计史、地域设计史等)、设计概论、设计方法、造型基础、设计表现、设计技术(含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思维、创新理论等。

5.2.4 专业类课程

专业类课程主要指反映学科前沿和学校特色、深化专业知识的课程,是设计类各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各专业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反映本院系本专业内涵特征及教学所长的系列课程。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可包括:视觉传达设计方法(图形与文字、编排与版式、印刷与制作)、视觉传达设计创意(象征与符号、装饰与图案、图形与影像)、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出版与包装、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视觉传达设计传播(标志与色彩、品牌与形象、传播与策划)等。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可包括:建筑与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方法、景观设计方法)、空间与环境设计(室内空间设计、环境设计)、环境设计技术与方法(设计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设计制图、模型制作、照明技术)、环境与社会(建筑及环境设计调研、数字化环境及数字建筑、建筑设计及工程软件)等。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可包括: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设计表现、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产品设计调查与研究方法、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等。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可包括:服装设计与表现(服装设计方法、服装画技法)、服装材料及工艺(织物、面料、裁剪、结构、打版、配件)、服装品牌与市场策略、佩饰设计及工艺等。公共艺术专业课程可包括:公共空间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室内外陈设艺术品创作设计、公共符号与视觉传达设计等。工艺美术专业课程可包括:传统及现代手工艺材料(纤维、染织、陶瓷、玉石、漆艺、竹木、金属、纤维、玻璃等)、传统及现代手工艺设计、传统及现代手工艺制作、传统及现代手工艺研发等。在上述课程中,分别结合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审美与文化、设计技术与工程、设计管理与营销四大知识领域展开教学与研究。此外专业课程建设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引导高校学生识别创业机会、捕捉创业商机。

5.2.5 必修课与讲座

各设计学类专业教学单位应将选修课程和讲座的开设视为设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全面修养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则,科学设定选修跨专业、跨院系、跨院校、跨文化单元课程与讲座制度。

选修课程可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两种。限选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学分安排在20学分左右。任选课程是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补充,可安排10学分左右。每门课程学分以2~4学分为宜。

5.2.6实践类课程

设计学类专业必须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结合,强调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适当配比;推进学校教学与社会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践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设计学类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类型包括专业类实验(工作室、实验室)课程、专业类社会实践、专业类实训、专业类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等内容。

(1)专业类实验(工作室、实验室)课程

设计学类专业实验(工作室、实验室)课程的内涵由设计学的学科特性所决定。尽管设计学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都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交叉结合,但设计学类专业的工作室及实验室课程仍有予以足够重视和独立配置的必要。设计学类专业的工作室、实验室课程是本专业类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部分,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工作室专业类课程采取基本理论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全程参与;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轴,根据不同专业组织具有案例教学特征的单元内容展开专业技能训练;实验室专业类课程则根据本类专业领域特征相关前沿技术、创新项目展开实验性教学与研究。

(2)专业类社会实践

专业类社会实践是设计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组成部分,通常组织较短而务实的校外活动,以实现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包含美术馆、博物馆考察,设计市场及企业机构的参观见习,城乡社会调查,以及专业教学课程中的乡村写生、基层采风等。

(3)专业类实训

专业类实训是指以专业体验为出发点,在校内外设置实训基地,创建全过程学习的平台,在专业教师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掌握1门专业工作技能的学习方式。专业类实训以有利于学生获得真实工作体验、提高专业适应能力为原则,以实际应用中提高专业认识为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基本工作能力、社会人文素养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实训方式包括项目实训、策划实训、市场实训、创业实训等。

(4)专业类实习

专业类实习是指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选择与专业领域相符或相近的社会机构,在专业性工作岗位进行专业能力训练与合成的学习方式;实习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专业类实习应设定实习机构与专业指导教师双轨指导、评价的负责制。实习方式包括设计岗位实习、管理岗位实习、生产加工岗位实习。

5.3 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设计报告)毕业设计(创作)、毕业论文(设计报告)是设计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学生应在此环节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在完成毕业环节的过程中得到从事本专业设计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训练。设计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报告)可以是以毕业设计(创作)为基础的设计报告。

5.3.1选题要求

设计学类专业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设计报告)题目须立足于专业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选择与生产、生活、科研、教育相关的研究性命题,有一定的创新性,鼓励与企业机构合作,鼓励选择实际的设计问题,考虑社会关注热点。选题过程中应对相关领域的学术背景进行充分了解,掌握命题基本资料、熟悉前人研究成果、知晓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能够明确选题的研究范畴与创新意义;选题应经指导教师同意,并通过一定的论证过程最终确定。

5.3.2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设计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生本人应充分认识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的学术性与严肃性,认真签署“原创声明”,承诺毕业设计(创作)及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的原创性和对他人知识产权不可侵犯原则的尊重。

毕业论文(设计报告)须符合学术规范和要求,须建立在本人对于论述材料充分了解、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到表达规范、内容充实、条理分明、逻辑严密、铺陈合理;并在理论、方法和视角上力求有所创新,鼓励运用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构建研究结论。

写作表达必须做到严谨规范、图文并茂,章节结构、图表注释、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应符合国家规定、学校教务的要求。

5.3.3指导要求

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的指导工作应在教学院系的统一组织与布置下切实施行。

毕业环节指导教师应落实指导责任,一般每位导师指导毕业生数不超过10人。

毕业指导教师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如师资配备不能达到要求,则应聘请校外具备相应资历的师资组成联合指导组实施指导;联合指导组中必须保证1位以上的副高级职称专业人员配备;鼓励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专业人员参与毕业环节指导。

毕业环节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包括: 讲解选题意义,明确选题要求,指导学生选题或自主命题,制订毕业环节工作计划。定期查看毕业设计(创作)进程,指导改进设计方案;指导学生拟定毕业论文(设计报告)写作提纲及前期研究。

介绍参考文献书目,进行资料检索指导。

检查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设计报告)总体方案并进行修改指导。

督查完成进度,解答学生问题;审阅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设计报告)初稿,并提出修改意见。

对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设计报告)做出专业性评价;指导毕业设计(创作)及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答辩的准备工作。

参加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答辩,参与评分工作。3.4 学生成绩评定

5.4.1学业成绩评定体系

各高校应建立学生学业成绩的全过程评定体系,对学生考核类型及成绩评定方法形成明确的规定和有效的优化机制。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应符合设计学专业类培养目标以及现代教育的科学规律。要使创新精申、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各高校必须进行定期的成绩评定体系研究及改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目标,努力应用先进的考核方法,进行考核方案改革,确保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5.4.2考核和学习

设计学类专业的成绩考核方法必须确保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应根据课程教学及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科学使用考试、考查、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综合考查以及开卷、闭卷等多种考核方法与措施,控制高、中、低考分分布;促使学生专业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渐进的提高。

6教学规范

6.1教学过程规范

设计学类各专业应坚持教学过程的规范化要求。教学过程规范化主要包括:(1)课程设置应符合学校办学目标、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的要求。

(2)课程的设置必须由学术委员会经过一定的程序及要求讨论并通过后方能实行。

(3)课程设置之初应准备好相应的课程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资料、实验设备及材料等,并有相应的说明文件。

(4)新开课程实施教学之前须经过任课教师试讲以及教学负责人听课过程,听课通过后方能正式开课教学。

(5)课程结束须按照既定的考试或考查方式检验教学效果;任课教师按照既定的要求评分并做课程总结;课程考试高、中、低档成绩分布应有较为适中的比例。

6.2教学行为规范

设计学类各专业课程的教学行为须坚持规范化的要求。具体包括:(1)任课教师课前应完成关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形式、作业要求、考试方式以及教学设备等相关任课准备。

(2)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坚持教学计划要求,同时积极发挥创造性,针对授课学生的专业基础及学习状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方式,以求得最佳效果。

(3)授课过程中应秉持科学严谨、生动活泼、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任课教师应对课程讲授内容的学术性与专业性负责。

4)课程结束时,任课教师应精心组织并科学实施课程考试或考查方案,认真评分,并及时向学生反馈;通过课程总结为下一轮授课效果的提升做好准备。

7教师队伍

各高校应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配备足够数量的师资,妥善配置理论和实践教师的比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比例,确保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能力合格的教师队伍。

*7.1 专业教师队伍规模与结构 7.1.1 师资规模 设计学类各专业的师资队伍,应根据专业的学科内涵、培养目标、学生人数、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数等需要确定。各专业的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10名,另可根据专业需要从社会聘请一定数量的主讲教师。生师比应控制在11 : 1~20: 1。

7.1.2 师资结构

设计学类各专业专任教师的知识范围应覆盖专业知识体系所含的知识领域,一般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职称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其中至少应有正高级职称者1名,副高级职称者2名。年龄结构合理,30~55岁的专任教师不少于总数的2/3。稳定的教学管理人员不少于2人。鼓励设计行业知名专家、企业研发部门专业人士参与教学。

7.2 教师背景与水平要求

设计学类各专业专任教师要求具备相关的专业学习或专业背景,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和实践经验,并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条件。

7.2.1 教师水平要求

设计学类各专业专任教师一般要求具有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学指导能力及独立研究能力;应具备相应的国际沟通能力,并掌握数字化教学手段;要求各专业有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能把握学科最新前沿动向,能够带领、指导和组织教师开展专业教学工作;教师基本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一般不低 于70%。

7.2.2教师教学要求

设计学类各专业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应精心设计课程、准备计划、组织教学;应以问题意识为先导,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并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应与学生积极互动,致子相长,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目主性,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开展主动而富有个性的教学。

7.2.3教师发展规划

设计学类各专业教师应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不满足于已有学历及任职条件,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及研修,同时主动追踪学科前沿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开阔学术视野,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市定教师发展规划是各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学校和院系应重视和鼓励教师进一步深造,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落实教师专业交流与专业进修机会,积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空间;推广“教师专业发展实训基地”等方式,从时间、经费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加快完善高校成果转化和收益分配机制,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人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成果产业化,并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8教学条件

*8.1信息资源要求

各高校应保证设计学专业教学中丰富的信息资源条件。学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除保有一定数量的、可覆盖设计学各专业知识体系的图书、期刊、文献、影像资料外,每年还应增置一定数量的国内外设计专业数据信息库以供在教学中查询使用。学校应具备开放式的网络硬件及软件服务的平台,方便学生和教师自由便捷地获取网络知识和相互交流。重点院校生均设计学类专业图书不少于100册,生均年购进图书不少于20册;师范院校和地方院校可以略低于此标准,但生均图书不少于50册,生均年购进图书不少于10册。

* 8.2 教学设施要求

各高校应具备基本的教学空间、办公场所和教学设备,能满足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场地应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生均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并配备必要的互联网、计算机终端、影像文献录制、储存、打印、播放等各种设备。

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教研工作室、工艺实验室、教授研究室,以及展示、讲座、讨论、师生交流等教学辅助空间。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各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

8.3 实践教学要求

各高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并配置需要的设备,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实践性教学内涵的特点,建设用于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各种传统加工车间和用于新技术、新工艺研发的实验车间,适量配备专业实践所需的材料、工具;建设1~2个数字媒体实验教室。除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之外,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当地企业资源及科研机构资源,合作建立挂牌实习基地;或将著名设计企业引进校内,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各地区、各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鼓励各地区、各高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好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支持举办、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

*8.4 教学经费要求

新设设计学类专业,开办经费不低于350万元(或教育部规定的金额;不包括固定资产),每年的正常教学经费不低于75万元(或教育部规定的金额);并制订计划,每年按一定比例增加,用于教学师资培训、设备更新和展示条件的改善,以及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等。

9质量保障体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各高校应制定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估办法及实施细则。9.1 质量保障目标

对专业定位、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管理评审、教学评估、公众监督,以及教学质量监控机构、责任人及职责等予以明确规定,建立起对教务运行、教学过程、教学经费、设施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计划修订、实践教学改革等全方位、分层次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

9.2质量保障规范与监控

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建立日常管理、定点管理和定期管理相结合的三级管理机制。

日常管理:由院长(系主任)负责对执行本科教学质量保证项目的情况进行日常管理。定点管理:由专门的质量管理组织或个人对教学质量控制点进行定点管理。实施定点管理的组织有教学指导委员会、督导组等,个人则有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代表等。

定期管理:由学校和学院组织定期的管理评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业评估(认证)、专项评估等工作。

9.3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着重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主要方式包括: 建立领导听课制度。学校、学院各级领导都要不定期地完成听课任务,以便及时掌握教学一线的信息,把好教学质量关。

建立专家督导制度。校院两级均应聘请一些专职教学专家(退休或在职),不定期随堂听课或开展其他教学督导工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建立同行评议制度。教师之间应形成一种相互学习、交流、竞争、提高的氛围,每个教师都须有一定的听课工作量。

建立学生评教制度。采集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建立测评制度。对学生自主创业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做好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测评。名词释义

(1)专业定位

包括培养目标、办学水平、服务面向、发展规模等方面的定位。(2)专任教师

是指学校在编、专门从事专业教育类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兼任教师指从社会机构、企业聘请的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任课教师。

(3)主讲教师

是指主讲专业基础类课和专业类课程的教师(含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4)课程教学计划

是指每学期各门课程教师填报的《教学进度计划表》,又称“教学日历”。(5)实践教学平台

指具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和任务,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和技术辅助人员,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场所及设备条件。

(6)教学经费

指本科业务费、教师差旅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

注: 表示该条目为专业设置入门标准。

第五篇:2018农业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农业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学制与学位授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和质量保障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规范、监管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专业准人、专业建设和专业质量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1.2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1.2.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对该类专业本科生在毕业后5年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能力的总体描述。培养目标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1.2.2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是对本类专业本科生毕业时所应掌握的技能、知识和具备的能力的具体描述。1.2.3评估 评估是识别、收集和准备所需资料与数据的过程,是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评价的一个或多个进程。

评估应运用直接、间接、定性和定量等手段,以确定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程度。适当的抽样分析可作为评估过程的一部分。1.2.4 评价

评价是解释评估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和证据的一个或多个进程。评价决定学生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评价结果用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2.5 学时和学分

学时是指学习时间以课时为单位的计算单位,不少于45分钟计1学时。理论课程16学时计1学分;实验课程32学时计1学分;工程实践1周计1学分。

1.2.6 学制和学位

学制是国家对学校的组织系统和课程、学习年限的规定。

学位是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农业工程类(0823)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农业工程(082301)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082302)农业电气化(082303)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082304)农业水利工程(082305)3培养目标

3.1总体目标

农业工程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较系统地掌握农业工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工程技能和技术知识,富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能够在农业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3.2 基本要求

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技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信息技术、外语以及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

(4)具备实施工程实践的能力,并能够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初步处理。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系统地考虑经济、环境、法律、社会、安全、健康、伦理等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规范使用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规划、设计、生产、研究开发、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具备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影响的能力。

(8)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与交往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思维,以及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各高校应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自身办学定位,结合各自专业基础、地域特点和学科特色,制定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可根据科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4学制与学位授予

4.1 学制

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学制4年,实施学分制管理,可实行弹性学习年限,但学习年限应不少于3年、不超过6年。

4.2学分

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总学分不宜低于160学分,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与人才培养特点等做出适当调整。

4.3 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符合本专业类培养方案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5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各高校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课程体系设计应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数学与基础科学类课程、工程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和工程实践等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5.1 数学与基础科学类课程

数学类课程应从覆盖以下知识领域核心内容的大学水平课程中选择,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概率和数理统计、计算方法等内容。

基础科学类课程包括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含课程实验)。

数学与基础科学类课程学分合计应不少于总学分的20%或不少于32学分。5.2 工程类课程

工程类课程包括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课程,学分应不少于总学分的30%或不少于48学分,5.2.1工程基础类课程

工程基础类课程以数学与基础科学为基础,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或数值等方法,发现并解决工程实际向题的能力。

工程基础类课程根据专业要求应从覆盖以下知识领域核心内容的课程中选择: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水力学、土力学、电工学、电子学、工程材料、计算机技术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图学等。

5.2.2 专业基础类课程

农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农业工程原理、系统工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程测试技术、动力机械、液压与气动传动、控制工程、物料工程特性、农学概论等内容。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程测试、动力机械、液压与气动传动、控制工程、农学概论等。

农业电气化专业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单片机原理、电工仪表及测量、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电力拖动、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通信工程等。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建筑学、农业建筑结构、新能源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原理、农业节能工程、农业概论等。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工程测量、工程结构、建筑材料、工程水文、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农学概论等。

5.2.3 专业类课程

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和地域特点设置专业课程,办出特色。5.3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社会、法律、伦理等各种因素。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应不少于总学分的15%。5.4工程实践

高等学校应设置较为完善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实践学分应不低于总学分的20%。5.4.1 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主要通过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1)工程训练

通过系统的实地工程、工艺技术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2)实验课程

实验类型包括认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培养学生实验的设计、测试和结果分析能力。

(3)课程设计 主要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课程应设置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4)认知与生产实习

通过实地认知实习,使学生学习各种工程实施方法、工程设备、工艺装备和物流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生产实习实践,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感,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4.2 科技创新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设计或开发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4.3 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选题: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及指导教师承担的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行业专家参与,鼓励学生到生产实践中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6师资队伍

6.1 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应建立一支满足教学需要的规模稳定,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应具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者专业带头人,且不少于5名教师具有本专业博士学位。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

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占20%以上;具有从事过工程设计和研究背景的教师占30%以上;获得中高级工程技术职务或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教师占80%以上。

6.2教师职业素质要求

教师应忠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应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

教师应关心学生成长,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应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教师应明确其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满足培养目标要求。

7教学条件

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的合格标准执行。该文件若有修改,则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7.1 教学设施 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应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以方便学生使用。

应通过与企业或行业相关单位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

应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科学技术研究活动,提高学生创造性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7.2 信息资源 计算机、网络以及教材、参考书和工具书等图书资料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科研所需。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7.3 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应有保证,且总量能满足专业教学、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已建专业应保证一定数额的 日常教学运转经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人员工资费用、教学设施维护更新费用、教学研究与改革费用、专业实践经费、图书资料经费、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等。生均年教学基本运转费用(不含师资队伍建设和人员工资)不少于1 200元,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

新建专业应保证不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在内的专业开办经费,开办经费不少于300万元,且必须有一定数额的实验室建设经费。生均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少于1万元。

7.4 发展环境

学校能够有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与稳定合格的教师,并支持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学校能够提供达成培养目标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支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8质量保障体系

8.1学生管理

应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应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以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毕业后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进而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应通过记录形成评价的过程和效果,证明学生能力的达成。

应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程序,接受转专业、转学学生并认可其原有学分。

8.2跟踪反馈与持续改进

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促进培养目标的达成;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

应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完善与提高。

下载2018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建筑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计算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计算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等计算机类学科,统称为计算学科, 它是从电子科学与工程和数学发展来的。计算学科通过在计算机......

    2018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 遵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深化高等学......

    电气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电气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电气工程是围绕电能生产、传输和利用所开展活动的总称,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划设计、电设备制造、 发电厂与电网建设、 系统调试与运......

    2018植物生产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植物生产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植物生产类专业隶属于农学学科门类,涵盖11个本科专业,其中普通本科专业6个,特设专业5个(专业代......

    2018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 国务院办公......

    《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经济与贸易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 1. 概述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生态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生态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 概述 生态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人们观察和揭示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关系本质与内在规律的科学。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

    2018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