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企业文化探讨(党校论文)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6:2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武钢企业文化探讨(党校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武钢企业文化探讨(党校论文)》。

第一篇:武钢企业文化探讨(党校论文)

内容提要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是1954年开始开发建设的,到2003年底,武钢共有全民在岗职工8.7万人,累计生产铁1.50亿吨、钢1.41亿吨、钢材1.10亿吨;累计实现利税517亿元,其中上缴国家406亿元,是国家对武钢投资64.2亿元的6.33倍。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企业界的重视。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有力武器。武钢企业文化己渗透武钢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已成为武钢的精神动力,对武钢的生产、经营、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武钢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荣国家、省、部级光荣称号一百多项。

武钢企业文化发展经过了50多年的历程,在开发建设、发展过程中,结合武钢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形成了以“武钢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特别是近10年间,武钢企业文化建设紧扣时代、紧扣武钢实际、兼容中外优秀企业文化、大力推进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标识识别系统建设,现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武钢特色的企业文化框架和体系。对武钢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武钢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内容、特点和成就。.第三部分着重分析武钢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武钢企业文化再造的几点建议以及武钢企业文化可供其他企业借鉴的经验等。

目 录

前 言……………………………………………………………………5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6(一)企业文化的含义及功能„„„„„„„„„„„„„„„„„6

1、企业文化的含义„„„„„„„„„„„„„„„„„„„„6

2、企业文化的功能„„„„„„„„„„„„„„„„„„„„6

(二)培养独具个性的企业文化„„„„„„„„„„„„„„„9

1、以中华民族特色为基础建设个性化企业文化„„„„„„„„„9

2、以社会主义特色为基础建设个性化企业文化„„„„„„„„ 9

3、以时代特色为基础建设个性化企业文化„„„„„„„„„„ 10

4、以行业特点为基础建设个性化企业文化„„„„„„„„„„ 10

5、以企业自身特点为基础建设个性企业文化„„„„„„„„„ 10

二、武钢企业文化的内容、特色及成就………………………………13

(一)武钢企业文化的沿革„„„„„„„„„„„„„„„„„13

1、自发阶段(1954年~1985年):„„„„„„„„„„„„„„13

2、自觉阶段(1985~2000年):„„„„„„„„„„„„„„„14

3、提升阶段(2001年至今):„„„„„„„„„„„„„„„17

(二)武钢企业文化的内容„„„„„„„„„„„„„„„„„17

(三)武钢企业文化的主要特色„„„„„„„„„„„„„„„18

1、以人为本„„„„„„„„„„„„„„„„„„„„„„„14

2、创新为魂„„„„„„„„„„„„„„„„„„„„„„„19

3、质量为根:„„„„„„„„„„„„„„„„„„„„„„ 21 4)市场为导:„„„„„„„„„„„„„„„„„„„„„„ 22

(四)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22

1、武钢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22

2、武钢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24

3、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25

4、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所作为的企业管理人才„„„„„„„„„„„„„„„„„„„„„„„„„„26

5、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了武钢形象„„„„„„„„„„„„27

6、武钢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同步发展„„„„27 三 武钢企业文化分析和创新……………………………„„„…„30

(一)武钢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30

(二)武钢企业文化存在和面临的问题„„„„„„„„„„„„33

1、企业文化宣传与企业文化落地的问题„„„„„„„„„„„33

2、企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33

3、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的问题:„„„„„„„„„„34

(三)关于深化武钢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34

1、提升武钢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壮大武钢企业文化实力„„„„30

2、创新和发展武钢企业文化,应把握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条主脉络 „„„„„„„„„„„„„„„„„„„„„„„„„„„„ 35

3、创新和发展武钢企业文化,应注重进行企业核心文化的提炼和传承。„„„„„„„„„„„„„„„„„„„„„„„„„31

4、创新和发展武钢企业文化,要树立忧患、竞争意识,既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又要勇于创新„„„„„„„„„„„„„„„37

5、创新和发展武钢企业文化,应着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 37

6、创新和发展武钢企业文化,、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不懈 地抓好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37 参考文献………………………………………………………… 39

近年来,我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对企业文化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将企业文化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越来越引起企业界的关注。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坚持不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注意积累、总结、丰富、发展企业文化的管理经验,探索独具特色的武钢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和方法,促进了武钢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武钢企业文化不仅为国家创造了数额巨大的产值和利润,而且还带动了武汉市的社会发展经济繁荣。

本文力求探索武钢企业文化在武钢的发展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寻求武钢在新形势下,在武钢“十一五”建设中,在实现武钢跨越式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武钢企业文化更有厚度、更有高度、更有广度、更有力度,成为推动武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武钢企业文化探讨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及功能

1、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就是一种以全体职工为中心,以培养具有管理功能的精神文化为内容,以形成企业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体精神为目标,使企业增强对外的竞争力和生存力,增强对内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活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因此,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企业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思想。简单地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经营文化、经济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它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内容也就十分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它包括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民主、企业道德、企业制度、企业风尚、企业价值观、企业素质、企业形象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特有的文化具有自主性、群体性、务实性、进取性、开拓创新性等特点,它的根本特点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充分肯定和实现人的价值,把调动、培养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管理的首位。企业文化还具有理性和自觉性、调节性和控制性、凝聚性、应变性和个性化等特征。

2、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因此,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生存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具备了多种功能,在这里重点地介绍其主要功能如下:

(1)企业文化具备了导向和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指的是: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中的每个职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着引导作用。使企业的每个职工的价值取向,行为取向都要符合企业所确定的目标。导向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的每个职工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这种导向是通过企业文化塑造来引导职工的行为心理,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自觉自愿地把企业的目标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最主要表现在对企业职工产生的情感凝聚、思想凝聚和组织凝聚三个方面。

(2)企业文化的激励和振兴功能

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员工从内,自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效应。使企业的每个员工从内J,b深处白觉产生为企业拼搏的献身精神。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体现出来,如价值激励、标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和宣泄等。

企业振兴功能,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可以促使企业摆脱困境,走出低谷,顽强拼搏,以求在竞争中取胜的作用。企业文化的振兴功能,不仅表现为振兴企业的经济,也表现为振兴企业的科技、教育以及整个企业的总体文明状态。

(3)企业文化的约束和控制功能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指企业的制度文化、道德文化以及礼仪文化,对企业员工发生的约束、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控制功能,也可称为 规范性功能。企业及其成员在企业文化控制功能作用下,影响规范着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思维过程、伦理道德、行为方式等,影响和规范着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从而控制企业及其成员的活动。企业文化控制方式分为外化控制和内化控制两种。外化控制,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制度化的管理系统,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控制作用。内化控制,主要是通过企业全体员工的共有价值观念进行自我控制。

(4)企业文化形象塑造和育人功能

企业文化把企业形象的塑造,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当今,有人将企业形象称为是企业发展的第四种资源,它是一项巨大的无形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高美誉度和高生产力。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抓企业文化建设,能塑造出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育人功能,也称为教育功能或教化功能。精神文化在育人方面,具有全面覆盖性、浓缩集中性、外在内化性的优点。

(5)企业文化的调适和润滑功能

企业文化调适功能实际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范围,使员工的心理、情绪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这就是企业文化的调适功能。企业文化润滑功能又称为协调功能。使员工能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相互交流和沟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使企业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密切、和谐、各种相关的工作和活动更加协调。

(6)企业文化的优化和辐射功能

企业文化的优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优化组织结构;优化经营决策;优化目标协调。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软件”辐射;“硬件”辐射;人员辐射;宣传辐射。

(二)培育独具个性的企业文化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从我国国情的大背景出发,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创出自己的特色,在个性化上做文章。

1、以中华民族特色为基础建设个性化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企业价值观、行为准则无不记有民族文化的烙印。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1)继承和发挥团体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家庭内以家庭利益为最高目标,强调家庭团体重于个人,个人无条件服从家庭团体;强调家庭内部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和谐与稳定。企业文化应继承这一特点,从而培育企业的集体主义精神。

①强调群体精神的精华。

②去除原有的压抑个性、封闭保守的糟粕。③保留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尊重的传统。

④借鉴儒家“和”为贵的思想,建立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以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企业向心力。爱国主义可以激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民族责任感。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在今天不仅应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支柱,也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海尔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提出敬业报国的企业精神,创出世界名牌,建设国际化的海尔,高高举起民族工业的大旗,就是发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2、以社会主义特色为基础建设个性化企业文化 中国发展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种所有制并存,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等。产权关系不同,管理者与员工所处的经济关系也都不同,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必然相异。

(1)企业文化建设体现在党、政、工、团各方面的齐抓共管。(2)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带头作用。(3)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4)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嫁接到企业文化建设上。

3、以时代特色为基础建设个性化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要代表时代前进的方向。当今时代是竞争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现代科技进行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力度加大,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实现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接轨,是当代突出的特点。这一特点要求加快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以市场创新为准则,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重点建设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和竞争型的企业文化。

4、以行业特点为基础建设个性化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个性还体现在行业特点上。不同的行业,其生产经营活动差异很大,因此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组织哲学、发展战略、价值观点、行为习惯也应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比如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5万多人的庞大队伍,常年在野外作业,生活十分艰苦,于是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他们确立的企业精神为“管道为业,四海为家,野战为乐,艰苦为本”,既体现了行业特色,又为有着勤劳创业、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中国人所欣然接受。

5、以企业自身特点为基础建设个性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应该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在找准自己的优势、劣势的基础上,创出自己的特色。

(1)抓住本企业的主要矛盾。企业特点的差异体现在每个企业在规模大小、技术优劣、历史长短、声誉好坏、效益高低上差别很大,因此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各不相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信奉的价值观,不应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本企业的主要矛盾,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或者针对本企业的特殊困难,或者针对本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弱点,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以云南玉溪卷烟厂为例,妨碍该厂进一步发展的心理障碍,主要是骄傲自满的心态。“骄兵必败”,针对这一潜在危险,该厂概括出这样的企业精神——“天下有云烟,天外还有天”,鼓励玉溪干部员工不断创新,永无止境。

(2)引导舆论宣传,抓好学习教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实效,不追求表面形式,不搞“花架子”;要讲求务实,不盲目照抄照搬,不急功近利。坚持从基层抓起、从班组抓起的宣传方式,通过企业文化知识的教育和普及,使企业精神从简单的口号转变为员工内在的思想品质。

(3)树立典型,启动“亮点”工程。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秩序渐进的培育过程,急于求成,只会事倍功半。因此,要抓好“亮点”,以典型引路的方法,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4)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安全生产和质量建设。“安全生产在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一个烟头就是一个火险”本身就是一种企业文化。坚持以预防为主,还体现在企业产品生产的每一个工序和环节中,确保产品质量。优秀的企业文化,应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在找准自己的优势、劣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借鉴世界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创出自己的特色。

二、武钢企业文化内容、特色及成就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目前已形成年产钢9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到2003年底,武钢累计生产铁1.50亿吨、钢1.41亿吨、钢材1.10亿吨;累计实现利税517亿元,其中上缴国家406亿元,是国家对武钢投资64.2亿元的6.33倍。武钢现有全民在岗职工8.7万人,其中钢铁主体从业人员1.9万人。有全资子公司36家,控股子公司17家,直属厂3家,分公司5家,直属事业单位10家和多个参股公司,初步成为以钢铁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近几年来,武钢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奖、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用户满意先进单位、全国管理杰出贡献奖和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中国企业文化实践创新奖、中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等荣誉。

(一)武钢企业文化的沿革

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武钢能够脱颖而出,能够健康、持续、稳健地发展,它的原动力就是武钢优秀的企业文化。投产46年来,武钢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引进我国以后的十余年时间里,武钢人着手建设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框架和体系,武钢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受到业内的充分肯定。武钢企业文化源远流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自发阶段(1954年~1985年):

1954年~1985年是武钢的一期、二期工程建设阶段。武钢在这一阶段的长期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理念和准则,成为企业的精神财富和优 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武钢人。

武钢是1954年开始开发建设的,1960年,随着初轧厂1150轧机试轧成功,武钢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开发建设武钢是党中央为实现“钢铁要过关,钢铁要过江”的重工业布局而做出的决定。武钢如新中国的朝阳喷薄而出。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理想飞扬的年代,全国人民以空前的热情支援武钢建设,连可爱的孩子们,也献出了自己的爱心。中国人的钢铁强国梦,使武钢企业文化萌芽标志具有民族文化的特点。在6年中,数万名武钢建设者带着强烈的政治使命感,怀着崇高的理想,凭着炽烈的政治热情,以苦为荣,以苦为乐,虽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武钢职工把困难踩在脚下,仅用6年时间就完成了武钢一期建设。武钢职工在与艰难困苦作斗争的过程中,培养锻炼了职工队伍,形成了以奉献为核心, 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涵的企业精神。

武钢二期工程于1974年开始至1985年达到核定设计水平。在二期工程建设中,武钢完成了年产200万吨钢的配套设计,这应该说是武钢的第二次创业。年轻的武钢刚步于六十年代,便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苏联专家撤离和文革**等一系列坎坷,可谓内伤外创,举步维艰。幸运的是,在那个非常年代里,武钢抓住了一米七轧机工程这个难得的机遇,调整了步伐,焕发了生机。武钢的建设大军顶住了“四人帮”所谓“崇洋媚外”的种种压力,抓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个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随着硅钢片厂、冷轧厂、热轧厂和二炼钢连铸车间先后建成投产,武钢迎来了创业和发展的第二个春天。1985年年底,一米七轧机达到核定设计水平。武钢人不仅消化吸收了一米七的200多项专利,还获得了3项国家发明奖,同时自筹资金,开展气势磅礴的“四同步会战”,成功地完成了老厂改造和一米七配套建设。武钢在二期工程建设期间给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使企业文化进一步丰富发展。表现在生产、经营、管理建设等四个方面。一是在武钢的生产经营方面:以产品质量求生存,“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以品种求发展,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二是在企业管理方面:以开拓创新精神,改革原企业的管理模式,开创“集中指挥,统一经营,专业协作,分类放权”的新的管理模式。

2、自觉阶段(1985~2000年):

从1985年以来,武钢从战略高度认识到转变企业经营理念的重要性,努力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推行“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经营决策,在职工中宣传和贯彻“艰苦奋斗,从严求实,团结协作、改革创新”的十六字精神,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企业改革。

1993年,武钢自筹资金近350亿元用于技术进步,新建和改扩建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效益工程。二冷轧、二硅钢等一批在建的重点工程正在实施过程中。1993年至2003年11年间,武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302.7%。武钢高新技术开发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如热轧连轧自动控制技术、炼铁高炉长寿技术、炼钢炉外精炼技术等,已输出到国内外30多个企业。武钢开发研制的转炉烟气防堵工艺、APC纠偏装置实现了向原引进国的技术反输出。1999年,武钢二炼钢厂开发的顶底复吹转炉溅渣护炉新技术成功解决了采用溅渣护炉技术后复吹与炉龄不能同步这一世界性难题。目前最高复吹转炉炉龄达到30368炉,多次刷新世界纪录。武钢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万多人,形成了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先后与50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科研成果 转化率为80%。1994年4月,武钢成为我国首家通过质量体系国际认证的特大型企业。2003年1月上线运行的整体产销资讯系统,推动了武钢的信息化进程。2003年,武钢股份获全国质量管理奖,武钢集团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与此同时,武钢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不断深化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和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等一系改革。1993年以来,按照“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减员增效”的改革思路,通过剥离、改制、兼并等多种形式,先后组建了25家全资子公司、11家控股子公司、4家分公司,形成了母子公司框架。1999年8月,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人民币13.52亿元。进入新世纪以来,武钢按照主业重组、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的改革思路,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2004年6月,武钢股份成功增发,募集资金总量89.99亿元,从原来只有两个轧钢厂增加到了11个厂,前工序的钢铁主业都进入了股份。

在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武钢实施多元化战略,大力发展非钢产业。非钢对外营业收入由1993年的5.15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26.8亿元,2003年实现利润6.44亿元,形成了焦化、耐火材料、机电、粉末冶金、水渣、工业气体、自动化技术和工程建设施工等非钢产业。

无疑,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既是企业进步的起点,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立足之本。可以说,没有持续的技术改造就没有今天的武钢。如今,“走科技创新、质量效益道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经营理念已成为武钢领导与广大职工的共识。“十五”期间,武钢将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以建成钢铁产业精品基地为目标,从规模改造转到加速推进技术装备、工艺技术升级换代,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

3、提升阶段(2001年至今): 2001年,武钢成立了企业文化部,公司上下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大讨论。层层召开理论研讨会,以武钢积淀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武钢不断积累的管理方法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紧扣时代,紧扣武钢实际,兼容中外优秀企业文化,大力推进行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标识识别系统建设,构建具有武钢特色的企业文化框架和体系。

在企业文化提升阶段,武钢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和年度方针目标,有计划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开展武钢人形象大讨论,“表述语”征集活动,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塑造企业形象。设计制定了符合标准程序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标识识别指导手册》,设计了武钢厂旗,编制了武钢厂歌《武钢人》。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参加全国性展览展示活动,自觉地、有计划地通过文化行为宣传武钢品牌,企业形象和经营理念,并逐步在社会中展示形象和扩大影响。

(二)武钢企业文化的内容

在几十年文化和管理沉积的基础上,武钢经过总结和提炼,最终形成了具有武钢特色的企业文化框架和体系。

1、武钢企业价值观

武钢努力打造具有武钢特色的企业价值观---“市场的需求就是武钢的追求”。

2、武钢企业精神

武钢企业精神核心是“争先争优争一流”的企业精神。

3、武钢企业形象

武钢企业形象是:“要好钢,找武钢”。武钢要用好、高、精、新、尖产品业塑造武钢形象。武钢人形象是“敬业、创新、文明、刚毅”

4、武钢的经营理念

武钢将“质量效益型”与“科技创新型”相结合,提出了 “走科技创新质量效益道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经营理念,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经营哲学。武钢将此理念逐步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逐步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5、武钢发展战略

武钢坚持走“品种、质量、环境、效益”的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6、武钢企业目标

武钢企业目标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十五”末期,初步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形成14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成为汽车板和硅钢片的主要生产基地,建成花园式工厂。这是全体武钢人的追求。也是武钢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三)武钢企业文化的主要特色

武钢文化特色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人为本,创新为魂,质量为根,市场为导”。武钢文化有着浓厚的内涵,一方面连接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把无私奉献产业报国,中华振兴,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等社会伦理作为武钢文化的合理内涵,另一方面,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又创造性地树立了新的人才观念、市场意识、科技理念、竞争意识。

1、以人为本

在经营管理实践中,武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学习型组织培育人,以机制优化激励人,以先进的文化感染人、以情感管理尊重人。武钢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成 为“全国推进厂务公开先进单位”;武钢对本企业的知识分子、科技人员是非常重视和珍惜的,从重奖科技人员、命名一线工人创造的先进操作法,到实行科技津贴,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武钢创造了浓郁的学习与创造氛围;武钢还非常重视职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投资16亿元建成钢都花园万套住宅工程,投资兴建文化娱乐场所,开展“武钢之春”“武钢之夏”等文艺体育活动。大力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继续工程教育,大力提倡和鼓励职工读书自学、岗位成才等活动,进一步凝聚了职工的力量,激励职工为企业的发展出力献策,贡献力量。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武钢的科技人员到普通职工更加十倍、百倍地奉献自己的青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计控厂老工人刘渝兴带领攻关小组,大胆改进从德国引进的转炉煤气回收取样分析系统,其发明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创经济效益850万元。并且使武钢首次出现了专利技术反转让,先后荣获第三届全国职工发明奖金奖,第四十四届布鲁塞尔世界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奖和布鲁塞尔市长奖;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建设中,武钢与一家日本企业在引流钢管上进行了激烈的竞争。几经较量,以武钢人的胜利而告终。这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压力容器钢,就是技术专家陈晓的杰作。他率领课题组已研制开发出耐火耐候钢等20多个新钢种,填补了我国钢铁工业领域的10多项空白。

还有破解连铸漏钢世界难题的吴克林、创造烧结矿先进操作法的周烈桥、技术创新标兵毛炯辉,都是武钢人的杰出代表,他们在科技创新中所焕发出来的智慧和胆略,令人荡气回肠。

2、创新为魂

创新,是武钢企业文化中一面耀眼的旗帜。文化上对创新的执着与张 扬,集中反映在“争先争优争一流”的企业精神。武钢40余年的发展历程无不展示武钢人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开拓创新精神。

(1)1974年,十万建设大军云集武钢,参加“0七工程”大会战,进行一米七轧机工程建设,打响了中国钢铁企业向世界先进产品看齐的第一战。

(2)1981年秋天,新任武钢经理黄墨斌决心以管理为突破口,狠抓基础工作大整顿。这位老冶金专家说,“要像部队练兵一样,从立正稍息开始。”经过三年的整顿,公司19个副经理,精简为9个。400多名处级干部退居二线,300多名知识分子走上一线,整个干部调整面达60%。而且年龄下降,文化程度上升,为武钢新的腾飞摔开了包袱。

(3)80年代,武钢做出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从而使武钢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工交企业学习武钢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经验。

(4)90年代初期,拥有12万职工的武钢,发出了“7万人不吃钢铁饭”的响亮口号,使世界为之惊叹。“精干主体,分离辅助,走向市场,壮大武钢。这项重大的改革措施,被国内外新闻媒体广为报道,称为是“中国国有企业脱胎换骨改造的试金石。”

(5)从1993年起,武钢自筹资金350多亿元,实施了高起点、高水平、低投入、高产出的技术改造,并始终坚持“推广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规划一代”的方针,研制开发了新产品85个系列、301个品种,形成了“桥、管、线、箱、容、电、车、军”等为重点的一批名牌,其中大部分填补了国内空白。到2003年底,武钢已有205项工艺技术成果被授予专利权,其中有71%得到实施,其实施率在国内处领先水平,创直接 经济效益7亿多元。

(6)1993年以来,按照“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减员增效”的改革思路,通过剥离、改制、兼并等多种形式,先后组建了25家全资子公司、11家控股子公司、4家分公司,形成了母子公司框架。

(7)1999年8月,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人民币13.52亿元。

(8)2003年1月上线运行的整体产销资讯系统,推动了武钢的信息化进程。

(9)2004年6月,武钢股份成功增发,募集资金总量89.99亿元,从原来只有两个轧钢厂增加到了11个厂,前工序的钢铁主业都进入了股份。

3、质量为根:

质量,是武钢文化不容突破的底线。“要好钢,找武钢”的企业形象,“走科技创新质量效益道路”的经营理念,“品种、质量、环境、效益”的发展战略。无不展示了武钢人对产品质量视若企业生命的文化内涵。

80年代,发生了一件武钢人至今不能忘记的事情。由于管理水平不高,质量事故频频。一次,北方一家工厂用武钢板制作搪瓷脸盆,厚薄不匀,一冲压就断裂。武钢只好派人红着脸把那些脸盆“背”回武汉。痛定思痛,武钢人从此视质量如生命,于八十年代末作出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从那时起,武钢开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从计划、实施、考核、奖励、生产管理环节来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从提高产品实物质量到提高产品包装质量,从提高产品的质量到优化品种结构,大力研发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双高产品,武钢走出了一条研发生产钢铁精品名牌 之路。由于武钢产品质量过硬,服务热诚,在用户中赢得很高声誉。从1988年到1990年,在全国用户对钢铁企业年度评选中,武钢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连续三年名列前茅,而且1990年是双双夺冠。1994年4月,武钢成为我国首家通过质量体系国际认证的特大型企业。2003年,武钢股份获全国质量管理奖。

4)市场为导:

与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变相适应,武钢的管理文化建设呈现出市场化导向,这表现为树立市场开拓的经营理念,制定市场导向的战略管理,经营机制的转换,组织结构的调整,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产业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创新变革上。

(1)在组织结构上,企业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剥离企业办社会等一系列改革,使企业的组织结构从“橄榄型”向“哑铃型”变化,使企业的管理组织扁平化,决策层贴近执行层。

(2)树立市场开拓的经营理念,制定市场导向的战略管理,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经营哲学,发展受市场欢迎,抗市场风险能力强的好、高、精、尖、新产品。

(3)2003年1月上线运行的整体产销资讯系统,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系统集成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经营过程重组,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方面达到重大改进。

(四)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生存,企业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一种动力。武钢企业文化渗透融合到企业的各个领域。通过企业文化塑造了武钢良好的精神形象、视觉形象、员工形象、产品形象、社会公益形象等。对内增 强了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对外拓展武钢的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开发了无形资产,提高了武钢的竞争力。武钢企业文化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创新,企业文化成就硕果累累。这里主要归纳几点:

1、武钢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在产品条件下,往往习惯于从单纯的经济角度看企业,很少考虑企业与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向人们揭示了企业与文化的关系。武钢公司的领导在武钢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中也尝到了企业文化的甜头,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从没有意识到逐步意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武钢公司领导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武钢公司领导常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越发使他们进一步意识到阻碍企业前进的,除了经济技术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因素。为了企业的发展,不能只注意在浅层的外显文化上做文章,而且更要重视企业深层次的内涵文化,必须更新观念,增强文化意识,使企业的经营思想、管理方式、社会心态、生活和工作方式等都纳入到企业文化网络中去,借助精神文化的力量,赢得企业发展优势。

武钢公司领导还认识到,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竞争力基础性建设。市场竞争实质上是物化在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含量的竞争。即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指导思想、企业价值观、企业科技水平、人员素质等综合而成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因素的竞争。为了在国内外市场赢得优势,必须把握国内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文化脉搏,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吸引顾客,占领市场。他们不仅向顾客提供优质钢材的使用价值,而且还向顾客提供高品位的精 神文化消费。现在全国一提桥梁港这项产品,就知道武钢。武钢的桥梁港遍及全国的桥梁建设项目。武钢公司领导深深地认识到,只有把物质上的使用价值同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费统一起来,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武钢公司领导讲,提高商品的文化含量,狠抓商品的文化增值,应当作为我们振兴企业的重要战略。由于企业文化建设在武钢的实践,使武钢公司领导提高了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自觉地在企业管理中狠抓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使武钢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武钢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文化着眼于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特别重视管理结构的合理化、科学化。从现代大生产的客观需要出发,武钢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实行集中统管,建立具有武钢特色的管理模式。他们树立现代化管理思想,大胆探索用现代化管理思想来指导管理工作,实现思想管理的根本转变。建立了以生产产品质量为核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实行“集中指挥、统一经营、专业协作、分类放权”的管理模式。真正使公司成为管理层、决策层,厂矿成为作业层、执行层。公司明确厂矿集中精力办好三件事:一是瞄准国内外同行先进水平,把生产技术搞上去;二是搞好安全文明生产;三是建设好“四有”职工队伍。武钢公司在企业管理中,既注意企业的硬件管理,同时更注重企业的软件管理,重视企业职工、企业作风、企业职工的技能、企业目标等等这些无形软件因素,还有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武钢企业文化把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视为整个企业管理躯体的灵魂,其他软件要素是躯体的血肉,硬件要素是躯体的骨架。他们这样的认识形成了以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人与物并重,以人为主,软件管理与硬件管理兼备,以软件管理为主的企业管理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的实践,使武钢企业管理功能的整休优化,在全国冶金企业管理中占领先地位。

3、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建设能优化企业的人文环境,改善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激发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增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因此企业文化不仅把职工看作管理的客体,同时还把职工视为管理的主体。不仅肯定职工的经济需求,同时还把职工视为社会人、文化人,满足职工情感上、人格尊严上和实现自我表现才能的高层次上的需要。武钢的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企业的人际之间的平等意识,强调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正如他们在武钢座右铭中讲的“人才是武钢的支柱”,“靠事业吸引人人会爱事业”:“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武钢的领导讲:“我们要爱护人,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使用人”;“你困了我给你搬枕头,你累了我给你搬凳子,你能翻多大的跟斗,我给你铺多大的垫子。”广大职工的信念就是“厂兴我荣我富,厂衰我耻我穷”;武钢人的人际论理关系准则为“理解万岁”等等,从这些当中不难看出武钢的企业文化建设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达到了何等的精神境界。

关心职工生活,加深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武钢做到了不断改善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对分散的幼儿园。配备了专职幼儿教师,使幼儿入托率达到了98%以上,让职工安心生产安心工作。二是狠抓普教质量,努力培养武钢的新一代。1982年前,武钢无一人考上大专院校,武钢公司用重金在全国聘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来武钢任教,从1982年起,.武钢就结束了高考升学为“零”的历史。一批批武钢子弟考进了清华、北大、川大、西南财大等全国名牌、重点大学,解除了工程技术人员、知识分子的后顾之忧。三是积极争取政策,解决单身职工的特殊困难。武钢现有16000名家居农村的单身职工,武钢公司都在多方努力争取政策。在省、市的支持下,实行了“换工”政策。既解决了单身老职工夫妻长期分居的问题,使老职工感受到企业温暖如家,又使他们有一名子女参加工作。四是投入巨资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投资16亿元建成钢都花园万套住宅工程。

4、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所作为的企业管理人才 一个企业能否对社会有所贡献,是否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人,在于企业领导人和企业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争人才,抢人才,人才问题越来越成为竞争的焦点。人才和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竞争手段。因此,武钢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深刻体会到:人才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人才是企业取胜的根本。人才是无价的,人才是企业的财富。武钢非常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所作为的企业管理人才。武钢公司遵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把有能力,有干劲、有艰苦创业精神的优秀中青年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选拔公司领导干部18名,厂处级领导干部246名。武钢公司包括二级厂矿的领导干部和一大批企业管理人才,他们是一支德才并重的公仆队伍。他们在思想上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伟大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旗帜,业务上熟悉本行业业务,精通现代管理知识,能根据市场变化,科学决策,经营管理能力强;精神上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勇于拼搏;作风上廉洁自律,求真务实,联系群众,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如原武钢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全国优秀企业家刘琪,现任鞍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介等一批优秀企业家,他们就是武钢企业优秀人才中的佼佼者。

5、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了武钢形象

武钢从1991年起,在全公司就开展了“塑造武钢人形象”活动,提出了“敬业、创新、文明、刚毅”的武钢人形象要求。要求干部要胸怀全局、尽职尽责、务实进取、公正廉洁;工人要爱岗敬业、勤奋好学、诚实劳动、团结向上;知识分子要严谨治学,勇于实践、团结协作、服务生产。”在“塑形”活动中,武钢公司要求每个职工对照标准“自我画像”,找差距、定措施,在岗位上自我完善。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如生产厂矿主要是立足生产岗位塑形,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以高质量的产品形象,塑造武钢形象。医疗卫生系统重点放在创建良好的医德医风上。生活后勤单位则主要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在服务武钢职工的同时,并以优质服务塑造武钢文明的社会形象。

武钢开展“塑造武钢人形象”活动,在广大职工中还狠抓了职业道德教育,开展“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活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职工道德教育,要以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职业规范教育为落脚点”。武钢公司领导层认识到,一个企业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不仅影响到企业的自身形象,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企业精神文明教育的需要,也是企业物质文明教育的需要。职业道德的内容极为丰富,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服务大众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定位。在这个定位之下,这就要求每一个企业的每一个职工都能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以德治企”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相通,因此武钢从1994年开始,在全公司中开展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活动,培养职工的爱岗意识和敬业精神。全公司各厂矿利用半年多时间制定了每个工种每个岗位的“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并做到简明易记、操作性强。为了保证执行规范的权威性,同经济责任制挂钩,严格考核。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职工按规范操作,单位按规范考核的局面己经形成。1995年11月武钢公司又将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活动中涌现出来的100名先进个人及在各级技术竞赛中为武钢争得荣誉的职工进行了表彰,激励职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业绩。同时,武钢公司还制定了“职工行为规范”,对武钢职工在公共场所和社会生活中言行举止提出要求,引导职工在工厂做个好职工,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今年武钢又在全公司深入开展“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活动,武钢把这项工作作为武钢企业文化建设的“塑造武钢人形象”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

6、武钢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同步发展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办好企业,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业文化是人为主体,自然也离不开思想工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只有密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富有成效。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武钢公司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不会削弱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反而会进一步改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企业 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武钢的企业文化建设较好的解决了长期困扰武钢企业领导人的“两张皮”问题,使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给予企业管理的灵魂,为企业管理提供精神支柱。武钢企业文化建设要求企业的各级领导及广大干部不仅要做经济工作,还要作人的工作,这都为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结合点。促使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提高企业效率赢得企业竞争优势的目标下,共同担负起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武钢企业文化有利于扩大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武钢企业文化促进了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重视企业文化心理环境建设。使企业职工在合作、信任、友爱、团结、奋进的整体氛围中实施武钢制定的企业大目标而努力工作。三 武钢企业文化分析和创新

武钢企业文化发展经过了50多年的历程,在开发建设、发展过程中,结合武钢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形成了以“武钢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对武钢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加入WTO以后,武钢所处的内外环境将发生显著变化。企业要适应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对企业文化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内容,提升企业文化层次。

(一)武钢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武钢开发建设50多年来,特别是近10年间,武钢企业文化建设紧扣时代、紧扣武钢实际、兼容中外优秀企业文化、大力推进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标识识别系统建设,现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武钢特色的企业文化框架和体系。武钢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坚持以培育企业精神为核心,激发干部员工振兴企业、报效国家的热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武钢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形成了“争先、争优、争一流”的武钢人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武钢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产业报国、振兴中华的主旋律和核心价值观,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境界和精神风貌,为武钢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武钢建厂以来,已经形成了科研尖兵、全国劳模、全国杰出工人、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全国五好家庭标兵等先进典型系列,集中体现和弘扬了武钢人的精神。

二是坚持以建立先进的经营理念体系为重点,促进武钢健康持续发展。武钢从战略高度认识转变企业经营理念的重要性,努力改变长期计划 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经营模式,提出了从质量效益型到科技创新型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提炼和培育了“走科技创新质量效益道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经营理念,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成为推动武钢改革发展的思想先导和驱动力。

三是坚持以创新制度文化为基础,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武钢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注重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制定创新相结合,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把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渗透到管理的全过程,逐步建立体统规范的管理体系,有效规范了管理行为,提高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四是坚持以导入企业识别系统为途径,优化企业形象。武钢在导入企业识别系统时,注重优化企业形象和员工队伍形象,以形象促发展,设计完成了企业标识、事务用品、武钢厂旗、武钢厂歌《武钢人》等,强调企业形象导入的实用化、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成为实施品牌战略的有效手段。加大形象宣传力度。武钢多次参加国际展览展示活动,在长江二桥树立户外广告牌,展示了武钢形象、推介了武钢产品,提升了武钢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是坚持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提升企业综合素质。武钢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红旗班组,争做知识型先进职工”活动。在职工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技能培训、继续工程教育、工商管理知识培训;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比武、拜师学艺等群众性技术竞赛活动,大力提倡和鼓励职工读书自学成才。加大对学习的投入,建立促进学习的机制,对学有所用、学有所成的员工,给予物质、精神鼓励。企业员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文明程度、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

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创建学习型企业在武钢蔚然成风。

六是坚持建设文化阵地、开展文化活动为手段,满足员工的文化需求。武钢注重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不断加强企业文化阵地,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通过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员工文化素养,增强员工识别和抵制封建迷信、伪科学的能力,满足员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利用所属报刊、电视、局域网和互联网站等媒体,为员工的文化品位,陶冶了员工的思想情操,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武钢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武钢企业文化有它的独具风格、独具特色的一面,对武钢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与国际先进企业文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顺应新时期企业改革发展的趋势,武钢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文化还存在和面临一些问题:

1、企业文化宣传与企业文化落地的问题

企业文化宣传落地是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也是武钢企业文化建设今后面临的一个难题。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和遵循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这个定义强调的是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并且是在企业广大员工层面上的一致。由此,企业文化建设常常存在“两层皮”的问题:大的方面,企业推广的和员工认同的不一致;小的方面,企业说的和做的不一致。武钢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武钢特色的企业文化框架和体系。但如何让这些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目标、企业价值观深入到广大职工心中,根植于职工的头脑,成为职工的行为准则,从管理约束上升到自我约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反之,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手段如何与企业文化理念相

一致,如何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也是必须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企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

2003年《中外管理》第12届官产学恳谈会上,与会的600多位企业家中,有多达70%认为企业正处于转型期。《中外管理》据此得出结论:中国企业,特别是各个行业的领头企业,普遍处于战略转型期的艰难抉择中。中国企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企业向新的目标奋进时,不仅要有其战略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具体措施作为浅层次保障,更要有企业文化塑造的企业执行能力作为深层次保障。

今年,是武钢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年、攻坚年,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时代要求,武钢的改革发展之路还必须坚定地走下去,企业文化如何塑造企业改革所需要的强大执行力,企业文化的创新如何与企业改革相适应,在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如何解决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也是存在和必须面对问题。

3、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的问题:

武钢领导层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成立了企业文化部,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现在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框架和体系。但企业文化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竞争已由简单的产品竞争向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竞争转移,企业文化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创新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仅凭哪一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企业众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的重要保证,也是武钢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关于深化武钢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的加快,加之中国加入WTO,武钢企业文化在取得现有成绩的基础上,需要继续完善、充实、提高和赋予新的内容。根据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武钢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际,面对入世后挑战,面对新的形势,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为进一步加强武钢企业文化建设,使武钢企业文化建设上新台阶,特提出以下建议:

1、提升武钢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壮大武钢企业文化实力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竞争已经由简单的产品竞争向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竞争转移,企业文化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实践证明,如果只重视文化建设,而忽视了相应的企业文化管理,最终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企业文化管理不是一种软的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管理行为。企业文化管理把管理当作手段,把企业文化当作被管理对象,通过企业文化来实现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文化管理包含调查分析企业文化;规划设计企业文化;论证企业文化;宣传与传播企业文化;评估调整企业文化。为了使企业文化工作能向着正规、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需要定期组织评估并调整、提高企业文化。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多方面反馈信息,由上级(或外聘)评估团(应吸收职工代表参加),对企业发展企业文化的成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通过评估,对新的企业文化模式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修订,对企业文化执行中的不足之处予以纠正。武钢企业文化是武

钢建设的宝贵资源。在武钢的发展史上,以“武钢精神”为核心的武钢企业文化,对武钢职工发挥了巨大的团结作用、动员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武钢的“十一五”建设,为深化武钢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对武钢企业文化将形成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作用和新的机制。我们要更加丰富和深化武钢精神的内涵,壮大武钢企业文化的实力。

2、创新和发展武钢企业文化,应把握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条主脉络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不注重无形资产的经营,不注重对知识进行管理,就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品牌是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时代呼唤产品品牌战略。国际竞争迫使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武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把品牌战略作为提高武钢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大事来抓。武钢实施 “品牌战略”,总的来说,应以人才为根基,以质量为保证,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生命,以品种求发展,以管理创效益;应做到“六个领先”:即质量保证领先、科技进步领先、市场定位领先、尊重人才领先、规范经营领先、领导素质领先;应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宣传教育,转变职工观念,让职工自觉树立品牌意识,使品牌意识成为武钢全体职工的集体意识。二是抓主导产品定位、开发,视创新为品牌战略的灵魂。三是抓质量求效益,抓服务求完善,树立“服务增值”营销思维。

3、创新和发展武钢企业文化,应注重进行企业核心文化的提炼和传承。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和遵循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企业文

化是分层次的,可以分为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其中核心文化是长期发展形成的无论面对什么产业都保持不变的价值观。武钢在40多年建设发展过程中,结合武钢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形成了以“争先争优争一流”的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中国加入WTO以后,武钢所处的内外环境将发生显著变化。企业要适应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对企业文化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内容,提升企业文化层次。在企业文化的的创新与发展过程中,需要挖掘企业文化的本质,发扬企业传统中的正面内容,进行企业核心文化的提炼和传承。打造核心文化要从长远发展,预先解决变革与文化的矛盾,以便企业发展转型中,既能避免失去文化的一致性,还能适应变革。

4、创新和发展武钢企业文化,要树立忧患、竞争意识,既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又要勇于创新

忧患与竞争意识,是企业的内在动力。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二战后之所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国民有忧患意识。有了这种忧患意识,国无不胜,厂无不兴。竞争对企业来讲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企业处于竞争环境当中,才会产生获优取胜的紧迫感和生存危机的压力感。这种紧迫感和压力感,将会把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呼唤出来,使企业获得前进的动力。武钢要在全体干部和职工中培育一种自觉竞争精神,有了这种竞争精神,职工在顺境时就会居安思危,在逆境时,就会与企业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奋力拼搏,企业就能经受住风吹浪打,在竞争中发展前进。

5、创新和发展武钢企业文化,应着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要依法自主经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企业中处于核心领导、导向地位。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观念、思维方式和文化素质,必然对企业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发展武钢企业文化,特别要注重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一是要完善企业的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办法,从认认真真学习,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事,兢兢业业尽职四个方面对管理者进行审计和考核。认认真真学习:要求武钢经营管理者必须是一个“学习型”干部,不断学习政治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堂堂正正做人:要求武钢经营管理者必须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自重、自警、自省、自励,清清白白地做人。扎扎实实办事:要求武钢经营管理者必须勤奋的工作,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扎扎实实办事,创造新的业绩。兢兢业业尽职:要求武钢经营管理者必须勤政敬业,克尽职守,注重市场规则,精通本职业务,具有较强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决断力。二是塑造好企业领导班子形象和经营管理者形象。要求公司及二、三级厂矿(单位)、分(子)公司三级领导班子要塑造好四个形象:即学习好,不怕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体的精神形象;勤政好,勤勤恳恳,全身心爱岗敬业的工作形象;廉洁好,克勤克俭,奉公守法的品格形象;团结好,敢于创新,探索进取的改革形象。

6、创新和发展武钢企业文化,、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不懈地抓好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现代企业的用人管理趋向于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即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及企业的最重要资源,通过激励、调动

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去实现预定的目标。发展武钢,人才是关键。既要建设一支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队伍,又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要把引进和培养高、精、尖、缺人才作为重点,用环境、事业、感情、待遇、留住关键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把精神与物质奖励有机结合。靠项目吸引人,靠事业凝聚人。可推行“职工职业生涯设计”计划。引导职工自己根据自身和工作实际规划职业生涯。职工设计自我培训计划,报主管审批后,再由各单位统一制定年度职工培训计划。使职工在思想上、观念上、感情上与企业的价值观趋同,使广大职工明确这样一个道理:企业不只是职工付出劳动获得工资和奖金的场所,企业还是提供广大职工发展机会和成就感的场所。

任何一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文化沉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不断进行整合提升,才能在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创新与发展。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探索,逐步深入的工程,当企业文化建设走上一个看似无形却有形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的道路,企业的经营思想、观念、方法、体制等广泛地为企业员工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真正落实到企业员工心中,企业文化才真正有了生命。

参考文献

1、徐震宇,《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2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3月一版2001年6月二版

3、赵忠玉、薛世成《武钢之路》,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4月

4、约翰·科特,詹姆斯·郝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1997年

5、黎永泰、黎伟,《美、中、日企业文化管理》,MBA教材,四川大学出版,2002年8月

6、黎永泰、黎伟,《企业文化管理新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7、陈桂林、侯收森《新经济、新挑战》,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1月

8、(瑞士)苏珊, C·施奈德,(法)路易斯·巴尔莱克斯,石永值主译《跨文化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1月

9、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10、冯丽云、孟繁荣,《营销心理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1月

第二篇:培育武钢特色企业文化

培育武钢特色企业文化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着力构建具有武钢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体系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武钢与鄂钢、柳钢、昆钢实施联合重组后,已成为生产规模近3000万吨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武钢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奖、全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用户满意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武钢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兼容中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促进发展为宗旨,以学习创新为动力,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气息、健康向上、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打造“自主创新的武钢、质量卓越的武钢、和谐发展的武钢”,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曾先后荣获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及设计案例奖、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创新奖、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与时俱进,继承创新,着力构建具有武钢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体系

1、继承创新,整合构建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业文化因势而变,因时而变,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武钢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根据市场竞争、产业重组、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武钢在全公司上下征集提炼企业理念表述语,收到1万8千多条,公司领导亲自甄选和拟定了武钢的企业使命、战略愿景、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武钢人形象等六大企业文化理念表述语,创建了具有武钢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企业使命:争新型工业先锋,铸钢铁强国脊梁,当现代文明创造者,做和谐社会实践者

战略愿景:建钢铁精品基地,创国际知名品牌。跻身世界500强行列。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大的国际一流企业

经营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企业精神:务实创新,追求卓越

价值观:以人为本,诚信为先,追求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武钢人形象:严格、认真、忠诚、奉献

企业理念反映企业的价值追求、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武钢的核心理念体系,本着继承、融合、创新的原则,立足于历史和现实,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它体现了武钢传统文化和现代文

化的结合、管理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群体文化与领导文化的结合,是武钢人在市场竞争中经验的高度凝练,也是武钢决策者经营思想成果的集成,更是推动武钢发展的精神动力。

2、强化理念宣贯,增进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知、认同

一是强化阵地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企业核心理念只有在员工中广泛宣传,得到员工的认同,才能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武钢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整合优势,营造舆论氛围,扩大广大员工对核心理念认知的影响力。在《武钢工人报》、《武钢政工》、《武钢与用户》等媒体上开辟企业文化专栏,开展征文活动,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撰写相关文章;在武钢电视台滚动播放企业文化理念。编发《企业统一识别系统执行手册》、《武钢企业文化手册》到班组,将理念践行故事汇编成《润物无声》宣传读本,广泛宣传学习。在厂区重点路段和参观线路树立宣传牌;在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武汉天河机场等地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牌,扩大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和企业品牌影响力。

二是强化文化培训,培养建设骨干。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办培训班、编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武钢企业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每年组织3-4批企业文化建设骨干参加全国性的企业文化建设培训。

三是强化学习研讨,深化员工认同。建立了由武钢党校、管理干部学院的教授组成的一支企业文化建设专家队伍,充分发挥学术优势,结合武钢实际,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为武钢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同时,武钢企业文化纳入领导干部读书活动,纳入新提拔领导干部的任前学习,纳入新进大学生和员工的培训,有效增强了干部职工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同。

3、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一是公司上下高度重视,建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武钢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任主任,公司各职能部门任成员的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委员会,积极谋求整体互动,形成了公司党政领导挂帅、企业文化部牵头、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明确了以《武钢企业文化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为指导的工作思路,确立了以建设“自主创新的武钢、质量卓越的武钢、和谐发展的武钢”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框架。

二是建立子文化管理与推进体系,形成了职责明确、系统联动、齐抓共管的组织管理模式,保证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各项举措落实。委员会的各成员单位按照自己的管理职能,相应承担科技文化、质量文化、品牌文化、制度文化、执行文化、思想道德文化、节约文化、安全环保文化和廉洁文化等子文化的建设。

三是科学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考评,建立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武钢自2005年开始将企业文化建设评估的指标被纳入《武钢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定期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进行评价。2007年,进一步制定了《武钢企业文化建设考评办法》,使企业文化建设考评工作有章可循,并对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方向和指导。

二、传承文化,融入实践,重点建设质量诚信文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质量优先”在武钢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企业内涵。从1989年武钢明确作出以质量求效益、求发展的战略,1991年国务院办公厅号召全国工交企业学习武钢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做法,到目前武钢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经营理念,无不体现出武钢“质量优先”的发展意识。2007-2008年,武钢确定为“质量管理年”,重点突出“诚信·质量——企业的生命”质量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深化全员质量意识教育,树立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切实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坚持将质量文化建设融入班子建设,切实深化全员质量意识教育。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利用各种机会和场所对质量文化的内容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形成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通过反复教育和工作实践,使“诚信·质量——企业的生命”质量理念和“质量优先”的质量意识深入人心。

武钢确立以质量优先为主导的经营战略,以质量为中心带动各项工作。武钢认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其核心要求是产品质量一流,产品成本最优化,技术先进,管理高效,以及职工具有高度的综合素质。因此,武钢明确提出,企业的各级组织、各项工作与管理,都与质量相联系并为之服务,从而带动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队伍素质的提高。工作讲质量、产品讲质量、服务讲质量、管理讲质量,全员将“质量优先”融入实际行动,融入岗位工作。

2、坚持将质量文化建设融入生产经营,提升产品质量

“诚信·质量——企业的生命”,是武钢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提炼,更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理念信条。武钢的质量文化与生产经营紧密相融,培育出“四个做到”质量精神和“三不让”质检理念,即:“一人做到,人人做到;一炉做到,炉炉做到;一班做到,班班做到;一天做到,天天做到”;“不让不合格的原燃料入厂,不让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下工序,不让不合格的产品出厂”,形成了“三高两化”质量管理理念,即“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管理标准化、操作规范化”。2007年武钢被国家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武钢硅钢、船用钢材获得“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武钢41个产品获得冶金行业“金杯奖”。2007年热轧出口材、棒材带肋钢筋分获国家质检总局“出口免验”称号和“国家免检”称号。建筑结构用钢一次通过欧洲CE认证和日本JIS认证,无取向硅钢产品获得ROSHS认证,船用钢材获得八国船级社认证。

3、坚持质量警钟长鸣,巩固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在树立质量品牌的同时,武钢毫不懈怠,始终坚持质量警钟长鸣,不断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武钢成立了《质量追踪》专题报道组,以“焦点访谈”的形式曝光存在的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制成专题片每月在武钢干部大会和部分单位员工中播放,引起广大员工的强烈反响。组织开展“员工代表走市场”、与用户单位“车间主任大会师”等活动,缩短市场与现场的距离,让生产一线的干部职工了解武钢产品的市场现状,听取用户的意见,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战略愿景为导向,培育品牌文化,用文化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精心培育品牌文化,用精品铺就顾客成功之路

面对新的行业发展形势,武钢着力实施“中西南发展战略”,将企业定位于“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冷轧硅钢片、国内高档汽车板和高性能工程结构钢的主要生产基地”,提出了“建钢铁精品基地,创国际知名品牌。跻身世界500强行列。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大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战略愿景,并以此凝聚广大员工,激励全员“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精心培育品牌文化,有力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武钢硅钢产品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钢铁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是品牌文化结出的硕果。硅钢产品因工序复杂、技术含量高,素来被誉为钢铁工业的“工艺品”。武钢自引进硅钢工艺和装备开始,就立足于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硅钢精品名牌。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中,倡导“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叫响“用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品牌理念;在员工岗位工作方面始终要求“比昨天干得更好”,不断创新目标管理和“精细管理”,追求卓越品质,开展“用户在我心中,精品名牌在我手中”活动。品牌文化的培育和塑造,不断提升了员工的品牌意识,增强了品牌创新能力。2007年,“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武钢,武钢成为第一家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的冶金企业。

“精品名牌战略”和品牌文化建设大大提高了武钢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广泛应用于奥运“鸟巢”、央视大厦、“神州” 飞船系列、杭州湾跨海大桥、三峡大坝等国家大型重点工程。武钢生产的桥、管、线、箱、容、电、车等“双高”产品和优质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广泛声誉。其中,高性能桥梁钢、管线钢、石油储备用钢、帘线钢等品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榜首。媒体评价武钢为“中国钢铁高端产品的引领者”,武钢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武钢荣获世界市场中国(钢铁)十大品牌。

2、践行企业价值观,塑造知名企业形象

武钢作为中央直管的骨干企业,自觉肩负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践行 “以人为本,诚信为先。追

求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企业价值观,塑造知名企业形象。

武钢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以员工利益为本、以人力资源为本,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实施“人才强企”的人才战略,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企业依靠员工发展,企业发展为了员工”,全面推行厂务公开和值班厂长制度,厂务公开的做法和经验被全国总工会认同和推广。

诚信为先,追求企业与股东、用户、员工和社会“共赢”,是武钢的内在文化追求。武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股东权益保值增值,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回报股东。武钢股份获评“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位居中国证券行业“中证百强”综合排行榜榜首。以“诚信·共赢”的服务理念,开展个性化服务、诚信服务、超值服务,构建起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武钢被评为 “十佳中国诚信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名优产品售后服务先进单位。

武钢注重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定期向全社会发布“武钢社会责任报告”。在党的十七大期间,多家中外媒体广泛宣传和肯定了武钢发展成就,尤其是武钢始终忠实履行“三大责任”即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头作用。武钢的发展模式和文化建设得到中央和社会的充分认同。2008年6月16日,在中央电视台与中国政研会联合制作的企业文化建设特别节目中,专题推出了武钢构建和谐文化的典型做法。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评定武钢为“2008年中央企业十大典型”之一,并在今年6月组织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进行了集中宣传。

当然,和许多优秀企业相比,武钢企业文化建设仍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如何将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更好融合,企业理念如何进一步外化于行。希望通过学习和交流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工作。

第三篇:培育武钢特色企业文化

培育武钢特色企业文化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着力构建具有武钢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体系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武钢与鄂钢、柳钢、昆钢实施联合重组后,已成为生产规模近3000万吨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武钢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奖、全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用户满意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武钢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兼容中外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促进发展为宗旨,以学习创新为动力,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气息、健康向上、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打造“自主创新的武钢、质量卓越的武钢、和谐发展的武钢”,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曾先后荣获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及设计案例奖、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创新奖、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与时俱进,继承创新,着力构建具有武钢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体系

1、继承创新,整合构建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业文化因势而变,因时而变,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武钢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根据市场竞争、产业重组、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武钢在全公司上下征集提炼企业理念表述语,收到1万8千多条,公司领导亲自甄选和拟定了武钢的企业使命、战略愿景、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武钢人形象等六大企业文化理念表述语,创建了具有武钢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企业使命:争新型工业先锋,铸钢铁强国脊梁,当现代文明创造者,做和谐社会实践者

战略愿景:建钢铁精品基地,创国际知名品牌。跻身世界500强行列。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大的国际一流企业

经营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企业精神:务实创新,追求卓越

价值观:以人为本,诚信为先,追求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武钢人形象:严格、认真、忠诚、奉献

企业理念反映企业的价值追求、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武钢的核心理念体系,本着继承、融合、创新的原则,立足于历史和现实,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它体现了武钢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管理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群体文化与领导文化的结合,是武钢人在市场竞争中经验的高度凝练,也是武钢决策者经营思想成果的集成,更是推动武钢发展的精神动力。

2、强化理念宣贯,增进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知、认同

一是强化阵地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企业核心理念只有在员工中广泛宣传,得到员工的认同,才能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武钢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整合优势,营造舆论氛围,扩大广大员工对核心理念认知的影响力。在《武钢工人报》、《武钢政工》、《武钢与用户》等媒体上开辟企业文化专栏,开展征文活动,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撰写相关文章;在武钢电视台滚动播放企业文化理念。编发《企业统一识别系统执行手册》、《武钢企业文化手册》到班组,将理念践行故事汇编成《润物无声》宣传读本,广泛宣传学习。在厂区重点路段和参观线路树立宣传牌;在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武汉天河机场等地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牌,扩大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和企业品牌影响力。

二是强化文化培训,培养建设骨干。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办培训班、编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武钢企业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每年组织3-4批企业文化建设骨干参加全国性的企业文化建设培训。

三是强化学习研讨,深化员工认同。建立了由武钢党校、管理干部学院的教授组成的一支企业文化建设专家队伍,充分发挥学术优势,结合武钢实际,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为武钢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同时,武钢企业文化纳入领导干部读书活动,纳入新提拔领导干部的任前学习,纳入新进大学生和员工的培训,有效增强了干部职工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同。

3、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一是公司上下高度重视,建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武钢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任主任,公司各职能部门任成员的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委员会,积极谋求整体互动,形成了公司党政领导挂帅、企业文化部牵头、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明确了以《武钢企业文化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为指导的工作思路,确立了以建设“自主创新的武钢、质量卓越的武钢、和谐发展的武钢”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框架。

二是建立子文化管理与推进体系,形成了职责明确、系统联动、齐抓共管的组织管理模式,保证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各项举措落实。委员会的各成员单位按照自己的管理职能,相应承担科技文化、质量文化、品牌文化、制度文化、执行文化、思想道德文化、节约文化、安全环保文化和廉洁文化等子文化的建设。

三是科学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考评,建立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武钢自2005年开始将企业文化建设评估的指标被纳入《武钢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定期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进行评价。2007年,进一步制定了《武钢企业文化建设考评办法》,使企业文化建设考评工作有章可循,并对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方向和指导。

二、传承文化,融入实践,重点建设质量诚信文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质量优先”在武钢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企业内涵。从1989年武钢明确作出以质量求效益、求发展的战略,1991年国务院办公厅号召全国工交企业学习武钢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做法,到目前武钢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经营理念,无不体现出武钢“质量优先”的发展意识。2007-2008年,武钢确定为“质量管理年”,重点突出“诚信·质量——企业的生命”质量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深化全员质量意识教育,树立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切实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坚持将质量文化建设融入班子建设,切实深化全员质量意识教育。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利用各种机会和场所对质量文化的内容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形成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通过反复教育和工作实践,使“诚信·质量——企业的生命”质量理念和“质量优先”的质量意识深入人心。

武钢确立以质量优先为主导的经营战略,以质量为中心带动各项工作。武钢认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其核心要求是产品质量一流,产品成本最优化,技术先进,管理高效,以及职工具有高度的综合素质。因此,武钢明确提出,企业的各级组织、各项工作与管理,都与质量相联系并为之服务,从而带动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队伍素质的提高。工作讲质量、产品讲质量、服务讲质量、管理讲质量,全员将“质量优先”融入实际行动,融入岗位工作。

2、坚持将质量文化建设融入生产经营,提升产品质量

“诚信·质量——企业的生命”,是武钢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提炼,更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理念信条。武钢的质量文化与生产经营紧密相融,培育出“四个做到”质量精神和“三不让”质检理念,即:“一人做到,人人做到;一炉做到,炉炉做到;一班做到,班班做到;一天做到,天天做到”;“不让不合格的原燃料入厂,不让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下工序,不让不合格的产品出厂”,形成了“三高两化”质量管理理念,即“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管理标准化、操作规范化”。2007年武钢被国家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武钢硅钢、船用钢材获得“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武钢41个产品获得冶金行业“金杯奖”。2007年热轧出口材、棒材带肋钢筋分获国家质检总局“出口免验”称号和“国家免检”称号。建筑结构用钢一次通过欧洲CE认证和日本JIS认证,无取向硅钢产品获得ROSHS认证,船用钢材获得八国船级社认证。

3、坚持质量警钟长鸣,巩固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在树立质量品牌的同时,武钢毫不懈怠,始终坚持质量警钟长鸣,不断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武钢成立了《质量追踪》专题报道组,以“焦点访谈”的形式曝光存在的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制成专题片每月在武钢干部大会和部分单位员工中播放,引起广大员工的强烈反响。组织开展“员工代表走市场”、与用户单位“车间主任大会师”等活动,缩短市场与现场的距离,让生产一线的干部职工了解武钢产品的市场现状,听取用户的意见,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战略愿景为导向,培育品牌文化,用文化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精心培育品牌文化,用精品铺就顾客成功之路

面对新的行业发展形势,武钢着力实施“中西南发展战略”,将企业定位于“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冷轧硅钢片、国内高档汽车板和高性能工程结构钢的主要生产基地”,提出了“建钢铁精品基地,创国际知名品牌。跻身世界500强行列。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强大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战略愿景,并以此凝聚广大员工,激励全员“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精心培育品牌文化,有力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武钢硅钢产品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钢铁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是品牌文化结出的硕果。硅钢产品因工序复杂、技术含量高,素来被誉为钢铁工业的“工艺品”。武钢自引进硅钢工艺和装备开始,就立足于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硅钢精品名牌。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中,倡导“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叫响“用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品牌理念;在员工岗位工作方面始终要求“比昨天干得更好”,不断创新目标管理和“精细管理”,追求卓越品质,开展“用户在我心中,精品名牌在我手中”活动。品牌文化的培育和塑造,不断提升了员工的品牌意识,增强了品牌创新能力。2007年,“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武钢,武钢成为第一家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的冶金企业。

“精品名牌战略”和品牌文化建设大大提高了武钢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广泛应用于奥运“鸟巢”、央视大厦、“神州” 飞船系列、杭州湾跨海大桥、三峡大坝等国家大型重点工程。武钢生产的桥、管、线、箱、容、电、车等“双高”产品和优质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广泛声誉。其中,高性能桥梁钢、管线钢、石油储备用钢、帘线钢等品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榜首。媒体评价武钢为“中国钢铁高端产品的引领者”,武钢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武钢荣获世界市场中国(钢铁)十大品牌。

2、践行企业价值观,塑造知名企业形象

武钢作为中央直管的骨干企业,自觉肩负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践行 “以人为本,诚信为先。追求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企业价值观,塑造知名企业形象。

武钢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以员工利益为本、以人力资源为本,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实施“人才强企”的人才战略,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企业依靠员工发展,企业发展为了员工”,全面推行厂务公开和值班厂长制度,厂务公开的做法和经验被全国总工会认同和推广。

诚信为先,追求企业与股东、用户、员工和社会“共赢”,是武钢的内在文化追求。武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股东权益保值增值,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回报股东。武钢股份获评“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位居中国证券行业“中证百强”综合排行榜榜首。以“诚信·共赢”的服务理念,开展个性化服务、诚信服务、超值服务,构建起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武钢被评为 “十佳中国诚信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名优产品售后服务先进单位。

武钢注重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定期向全社会发布“武钢社会责任报告”。在党的十七大期间,多家中外媒体广泛宣传和肯定了武钢发展成就,尤其是武钢始终忠实履行“三大责任”即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头作用。武钢的发展模式和文化建设得到中央和社会的充分认同。2008年6月16日,在中央电视台与中国政研会联合制作的企业文化建设特别节目中,专题推出了武钢构建和谐文化的典型做法。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评定武钢为“2008年中央企业十大典型”之一,并在今年6月组织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进行了集中宣传。

当然,和许多优秀企业相比,武钢企业文化建设仍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如何将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更好融合,企业理念如何进一步外化于行。希望通过学习和交流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工作。

第四篇:武钢企业文化探讨(第一稿)

前 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对企业文化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将企业文化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越来越引起企业界的关注。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5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注意积累、总结、丰富、发展企业文化的管理经验,探索独具特色的武钢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和方法,促进了武钢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武钢企业文化不仅为国家创造了数额巨大的产值和利润,而且还带动了武汉市的社会发展经济繁荣。

本文力求探索武钢企业文化在武钢的发展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寻求武钢在新形势下,在武钢“十一五”建设中,在实现武钢跨越式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武钢企业文化更有厚度、更有高度、更有广度、更有力度,成为推动武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武钢企业文化探讨

一、影响企业文化形成的因素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及功能

1、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就是一种以全体职工为中心,以培养具有管理功能的精神文化为内容,以形成企业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体精神为目标,使企业增强对外的竞争力和生存力,增强对内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活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因此,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企业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思想。简单地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经营文化、经济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它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内容也就十分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它包括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民主、企业道德、企业制度、企业风尚、企业价值观、企业素质、企业形象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特有的文化具有自主性、群体性、务实性、进取性、开拓创新性等特点,它的根本特点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充分肯定和实现人的价值,把调动、培养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管理的首位。企业文化还具有理性和自觉性、调节性和控制性、凝聚性、应变性和个性化等特征。

2、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因此,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生存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 理中具备了多种功能,在这里重点地介绍其主要功能如下:(1)企业文化具备了导向和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指的是: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中的每个职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着引导作用。使企业的每个职工的价值取向,行为取向都要符合企业所确定的目标。导向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的每个职工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这种导向是通过企业文化塑造来引导职工的行为心理,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自觉自愿地把企业的目标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最主要表现在对企业职工产生的情感凝聚、思想凝聚和组织凝聚三个方面。

(2)企业文化的激励和振兴功能

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员工从内,自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效应。使企业的每个员工从内J,b深处白觉产生为企业拼搏的献身精神。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体现出来,如价值激励、标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和宣泄等。

企业振兴功能,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可以促使企业摆脱困境,走出低谷,顽强拼搏,以求在竞争中取胜的作用。企业文化的振兴功能,不仅表现为振兴企业的经济,也表现为振兴企业的科技、教育以及整个企业的总体文明状态。

(3)企业文化的约束和控制功能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指企业的制度文化、道德文化以及礼仪文化,对企业员工发生的约束、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控制功能,也可称为规范性功能。企业及其成员在企业文化控制功能作用下,影响规范着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思维过程、伦理道德、行为方式等,影响和规范着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从而控制企业及其成员的 活动。企业文化控制方式分为外化控制和内化控制两种。外化控制,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制度化的管理系统,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控制作用。内化控制,主要是通过企业全体员工的共有价值观念进行自我控制。

(4)企业文化形象塑造和育人功能

企业文化把企业形象的塑造,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当今,有人将企业形象称为是企业发展的第四种资源,它是一项巨大的无形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高美誉度和高生产力。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抓企业文化建设,能塑造出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育人功能,也称为教育功能或教化功能。精神文化在育人方面,具有全面覆盖性、浓缩集中性、外在内化性的优点。

(5)企业文化的调适和润滑功能

企业文化调适功能实际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范围,使员工的心理、情绪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这就是企业文化的调适功能。企业文化润滑功能又称为协调功能。使员工能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相互交流和沟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使企业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密切、和谐、各种相关的工作和活动更加协调。

(6)企业文化的优化和辐射功能

企业文化的优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优化组织结构;优化经营决策;优化目标协调。

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软件”辐射;“硬件”辐射;人员辐射;宣传辐射。(二)影响企业文化形成的因素

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多种因素的作用。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因素。客观因素如民族文化、社会文化、行业文化、地理环境文化等等对 企业文化的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影响。除这些客观因素外,还有主观因素,如领导者的提倡,领导者的强调,领导者的一贯指导思想,领导者的风格,领导者的行为等等对企业文化的形成都有影响。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复杂的因素作用下形成,它进一步说明企业文化形成的复杂性。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认识企业文化形成的途径。

1、经济形态对企业文化形成起决定作用

经济形态的不同,企业文化形成的特色也就不同。企业的基本运作理念,不仅受传统的影响,而且还受现代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现代社会环境对企业运作理念的影响,具有全面性,但其中经济环境的影响尤为深刻。

企业是社会的器官。现代企业文化属经济文化和经济管理文化范畴。经济形态决定管理形态,也决定企业文化形态。企业文化作为现代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必然受到经济环境、经济形态、经济因素的制约。企业文化必须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前沿,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形态的根木特征和要求,才能正确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因此经济发展经济形态决定企业文化的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1)计划经济体制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文化,用今天的市场经济观点去分析它,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一系列己经陈旧和过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表现为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一切行动都听从上级的计划安排。企业的生存发展不是企业自己说了算,是由企业主管部门决定。计划经济的管理导向是生产导向,排斥开发创新和营销导向;在管理方法上是精细分工,部门相互隔绝;在资产管理上,重视有形资产,轻视无形资产;在组织上,中班子不重员工,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没有牢固建立起来;在管理手段上,注重制度的硬道理,轻视人的价值软管理。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文化用今天市场经济的观点去衡量它己经远远不适应了。应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摈 弃,但精华经济体制形态,对当时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

(2).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文化形成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企业文化,具有开放型、渗透型、竞争型。市场经济,它使企业打破传统的土地空间价值观念,转变为崇尚市场观念。市场经济主张企业的理念、价值追求、使命、目标以及对外扩张的动力、影响力、控制力要强要大。

还有,市场经济把时间看做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市场经济使企业的行为趋向快节奏,产品的周期节奏变化快,企业办事的程序节奏也随之变快。市场的节奏变快,使企业和企业职工都有一种紧迫感,竞争意识大大增强。由此可见经济形态的不同,企业文化的内容就不同,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两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在两各不同的社会时代,对企业文化的形成都起决定性作用。

2、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凝聚力极强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反映民族面貌和民族性格特征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勤劳勇敢、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屈不绕、顽强拼搏、克服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

中华民族文化是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无不受到它的影响和控制。企业是在民族的环境中存在和发展的,离不开民族环境。民族精神,对企业精神必然有着哺育功能和强大的影响。民族文化既要影响企业职工的个人行为,也要影响企业领导的行为,还要影响企业的组织行为。既然我们知道民族文化对企业的职工、企业领导、企业组织行为都会有影响。那么企业文化的形成就是由企业职工、企业领导、企业组织共同创造形成的,企业文化它就必然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

民族文化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又是凝聚力极强的民 族。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表现在,企业共同的经济利益,使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中容易统一意志,统一步调,协调一致,亲密合作,不计时间,不畏辛劳地工作。这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凝聚力,培养了中华民族对企业这个组织容易产生特殊的亲密感、依赖感的性格,就能被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要求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完成企业目标而奋斗。以人为核心的思想,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都深深地影响着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一句话,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在企业中的反映。

3、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企业处在社会环境中,社会生活通过无孔不入的渠道,把企业和社会联系起来。企业自身也是一个小社会,企业职工的生活与社会打成一遍,这就使社会生活环境无时不对企业发生重大影响,企业同时以自己的行为影响社会环境。这就决定企业文化的形成必然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时代、社会形态文化。这是一条自然规律,谁也回避不了的。因此,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社会文化就必然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去,乃至影响企业文化建成什么样的文化体系。一句话,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与社会环境、社会形态、社会时代分不开的。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我国企业属于主导地位的管理思想是工人当家作主,艰苦创业。企业职工能否以主人翁患度工作,成为衡量企业的好坏标准。“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那个时代的企业管理特色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国家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企业管理呈现出崭新面貌,全员管理、优化管理、民主管理等新事物的出现,这又标志着改革年代企业文化又是革新文化的特色。这就是说社会时代文化、社会环境文化、社会形态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4、行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行业文化,每一个行业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行业不同,行业 文化也就不同。不同特色的行业文化针对它本行业不同的要求来建设本行业的企业文化。因此,不同类型的行业,决定行业文化的不同类型。如医院行业,它的文化就是过程文化。医生看病,总要了解病人的家史情况,病人的病史,病人的亲属,病人最近情况怎么样等等。然后在国家规定的药品之内开处药方,这就是过程文化。如科研单位,科研行业文化就是创新文化。科研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它要不断地开发新的科技项目、新的科技品种,不断地研究出新的科技成果。因此它的类型就是创新文化。钢铁行业特点,它生产的产品是沉重的、坚硬的、有力的。还有在出铁出钢时,钢花飞溅、铁水奔流,像火龙滚滚。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的企业文化,其外部特征显示出那种豪迈的、大气的品质,雄壮豪放,职工行为粗犷豪爽、临变不惊。在检修炼钢炉时,要求就是要在几百度高温之下,进炉内检修,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钢铁工人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高贵精神文化。另一方面钢铁行业,它培育工人具有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出钢时出铁的时间计算非常精确,早一分钟不行,晚一分钟也不行,否则就是一炉废品。一炉钢、一炉铁,多少矿石,多少各种辅助原料等等,都要精确计算,否则,就炼不出合格产品来。这样环境下形成的企业文化又有它丝丝相扣、精确无误的特色。钢铁行业的企业文化具有两方面的风格,充分体现了重工业的风度和气派。

5、地理环境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企业文化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这里讲的地理环境,是指的企业所处的自然环境。中华民族生活在东濒茫茫沧海,西比横亘漫漫戈壁,西南耸立险峻的青藏高原,这样一种地理环境之中,这种一面临海,其他三面陆路交通不便利,内部回旋余地相当开阔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一种稳定而富有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在这种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在同一国家里,不同的地理 环境的企业,也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风格。沿海的、内陆的、城市的、平原的、高原的„„这些企业处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企业文化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

6、企业人员构成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它的组成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人员等。其中,企业组成的因素之一就是人员。企业人员结构又影响企业文化风格的形成。企业的人员结构是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有的企业职工是从本乡本上中人员招收组成,形成本土文化。有的企业生产产品的要求企业职工需要从全国各地抽调招收或招聘组成,也可称为杂交文化。因此,不同的人员结构,也构塑着企业文化的不同风格。

二、武钢企业文化形成、内容及特点

(一)武钢基本情况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58年9月13日投产。目前已形成年产钢9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到2003年底,武钢累计生产铁1.50亿吨、钢1.41亿吨、钢材1.10亿吨;累计实现利税517亿元,其中上缴国家406亿元,是国家对武钢投资64.2亿元的6.33倍。武钢现有全民在岗职工8.7万人,其中钢铁主体从业人员1.9万人。有全资子公司36家,控股子公司17家,直属厂3家,分公司5家,直属事业单位10家和多个参股公司,初步成为以钢铁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近几年来,武钢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奖、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用户满意先进单位、全国管理杰出贡献奖和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

(二)武钢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

武钢企业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有党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提议,继承和发扬了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体现了民族文化、时代文化、行业文化、移民文化之特点,使武钢企业文化独具特色。

1、武钢建设魂系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

开发建设武钢,党中央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付出了心血。党的三代领导人的关怀,已载入武钢企业文化的历史史册。

百废待兴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党中央决定在湖北兴建我国继鞍钢之后的第二个钢铁基地,以实现“钢铁要过关,钢铁要过江”的重工业布局。中南局随即调配大批干部,着手筹备武钢建设。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密切关注着武钢的建设。1956年的一个夏夜,他在东湖客舍,接待了两位被工地的阳光晒得黝黑的客人——武钢总经理李一清、副总经理韩宁夫。桌上摆着金黄色的芒果和鲜红的西瓜。听了他们关于武钢建设的汇报后,毛主席指着芒果幽默地说:“我吃西瓜,吐出瓜子,芒果归你们,吃了芒果,要吐出钢铁!”1958年9月13日凌晨当武钢总经理李一清将第一支火炬伸进1号高炉炉口时,毛泽东来到武钢,健步登上炉台,火光映红了他欣慰的笑脸。时隔一天,毛主席又于9月15日视察了大冶铁矿。在尖山上,他手托沉甸甸的矿石,仿佛感受着武钢在新中国工业中的份量。

在文革的**中,毛泽东、周恩来、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为祖国的强盛殚精竭虑。鉴于国家每年得花费3亿美元进口板管钢材,不如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一米七轧机建在哪里?他们睿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射在长江之滨的武钢。掀起了武钢的第二次创业。

1980年7月16日,邓小平同志专程来一米七视察。1989年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来到武钢,参观了武钢炼铁厂、炼钢厂,鼓励武钢要“多出钢,出好钢”。1999年5月28日,江泽民总书记再次莅临武钢。喜看钢城的巨变,回想十年前来武钢的情景,江总书记笑道:“今非昔比,鸟枪换炮哟!”

党的三代领导人的关怀,对武钢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非常深刻的、非常重要的特殊影响。党的三代领导人的关怀,己载入武钢企业文化的历史史册。

2、武钢企业文化起源于一期工程

开发建设武钢是党中央为实现“钢铁要过关,钢铁要过江”的重工业布局而作出的决定。武钢如新中国的朝阳喷薄而出。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理想飞扬的年代,全国人民以空前的热情支援武钢建设,连可爱的孩子们,也献出了自己的爱心。中国人的钢铁强国梦,使武钢企业文化萌芽标志具有民族文化的特点。

武钢是1954年开始开发建设的,1960年,随着初轧厂1150轧机试轧成功,武钢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在6年中,数万名武钢建设者带着强烈的政治使命感,怀着崇高的理想,凭着炽烈的政治热情,以苦为荣,以苦为乐,虽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武钢职工把困难踩在脚下,仅用6年时间就完成了武钢一期建设。武钢职工在与艰难困苦作斗争的过程中,培养锻炼了职工队伍,形成了以奉献为核心, 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涵的武钢企业精神—武钢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团结协作)武钢人在一期工程长达6年的艰苦创业创造和培育了武钢企业文化。

3、武钢企业文化在二期工程中发展

武钢二期工程于1974年开始至1985年达到核定设计水平。在二期工程建设中,武钢完成了年产200万吨钢的配套设计,这应该说是武钢的第二次创业。

年轻的武钢刚步于六十年代,便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苏联专家撤 离和文革**等一系列坎坷,可谓内伤外创,举步维艰。幸运的是,在那个非常年代里,武钢抓住了一米七轧机工程这个难得的机遇,调整了步伐,焕发了生机。武钢的建设大军顶住了“四人帮”所谓“崇洋媚外”的种种压力,抓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个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随着硅钢片厂、冷轧厂、热轧厂和二炼钢连铸车间先后建成投产,武钢迎来了创业和发展的第二个春天。1985年年底,一米七轧机达到核定设计水平。武钢人不仅消化吸收了一米七的200多项专利,还获得了3项国家发明奖,同时自筹资金,开展气势磅礴的“四同步会战”,成功地完成了老厂改造和一米七配套建设。

武钢在二期工程建设期间给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使企业文化进一步丰富发展。表现在生产、经营、管理建设等四个方面。一是在武钢的生产经营方面:以产品质量求生存,“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以品种求发展,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二是在企业管理方面:以开拓创新精神,改革原企业的管理模式,开创“集中指挥,统一经营,专业协作,分类放权”的新的管理模式。

4、武钢企业文化在三期工程中深化

武钢三期工程建设是武钢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部署。武钢的企业文化,在科技开发创新上赋予新的内容。将武钢企业文化向高科技创新上大做文章,立足资源优势,大搞综合利用,发展拳头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形成武钢企业文化新的独具特色。武钢企业文化必然在三期工程建设中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从1993年以来,武钢自筹资金近350亿元用于技术进步,新建和改扩建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效益工程。二冷轧、二硅钢等一批在建的重点工程正在实施过程中。1993年至2003年11年间,武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302.7%。武钢高新技术开发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如热轧连轧自 动控制技术、炼铁高炉长寿技术、炼钢炉外精炼技术等,已输出到国内外30多个企业。武钢开发研制的转炉烟气防堵工艺、APC纠偏装置实现了向原引进国的技术反输出。1999年,武钢二炼钢厂开发的顶底复吹转炉溅渣护炉新技术成功解决了采用溅渣护炉技术后复吹与炉龄不能同步这一世界性难题。目前最高复吹转炉炉龄达到30368炉,多次刷新世界纪录。武钢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万多人,形成了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先后与50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科研成果转化率为80%。1994年4月,武钢成为我国首家通过质量体系国际认证的特大型企业。2003年1月上线运行的整体产销资讯系统,推动了武钢的信息化进程。2003年,武钢股份获全国质量管理奖,武钢集团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与此同时,武钢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不断深化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和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等一系改革。1993年以来,按照“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减员增效”的改革思路,通过剥离、改制、兼并等多种形式,先后组建了25家全资子公司、11家控股子公司、4家分公司,形成了母子公司框架。1999年8月,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人民币13.52亿元。进入新世纪以来,武钢按照主业重组、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的改革思路,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2004年6月,武钢股份成功增发,募集资金总量89.99亿元,从原来只有两个轧钢厂增加到了11个厂,前工序的钢铁主业都进入了股份。

在发展钢铁主业的同时,武钢实施多元化战略,大力发展非钢产业。非钢对外营业收入由1993年的5.15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26.8亿元,2003年实现利润6.44亿元,形成了焦化、耐火材料、机电、粉末冶金、水渣、工业气体、自动化技术和工程建设施工等非钢产业。

无疑,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既是企业进步的起点,也是推动企业发展 的动力之源,立足之本。可以说,没有持续的技术改造就没有今天的武钢。如今,“走科技创新、质量效益道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经营理念已成为武钢领导与广大职工的共识。“十五”期间,武钢将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以建成钢铁产业精品基地为目标,从规模改造转到加速推进技术装备、工艺技术升级换代,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

(三)武钢企业文化的内容

武钢是全国第一家成套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线的特大型国有企业,较早接受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的影响。在全国率先走出了“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其做法在全国推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武钢将“质量效益型”与“科技创新型”相结合,提出了 “走科技创新、质量效益道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经营理念。并将此理念逐步渗透到武钢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逐步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特殊的文化渊源给武钢企业文化打下了特殊的烙印。在50多年的发展离历程中,武钢结合生产建设的实践,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形成了以“争先争优争一流”的武钢精神为核心的独具风格的武钢企业文化。

1、武钢企业价值观

武钢努力打造具有武钢特色的企业价值观---“市场的需求就是武钢的追求”。

2、武钢企业精神

武钢企业精神核心是“争先争优争一流”的企业精神。

3、武钢企业形象

武钢企业形象是:“要好钢,找武钢”。武钢要用好、高、精、新、尖产品业塑造武钢形象。武钢人形象是“敬业、创新、文明、刚毅”

4、武钢的经营理念

武钢将“质量效益型”与“科技创新型”相结合,提出了 “走科技创 新质量效益道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经营理念,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经营哲学。武钢易将此理念逐步渗透到武钢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逐步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5、武钢发展战略

武钢坚持走“品种、质量、环境、效益”的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6、武钢企业目标

武钢企业目标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十五”末期,初步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形成14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成为汽车板和硅钢片的主要生产基地,建成花园式工厂。这是全体武钢人的追求。也是武钢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四)武钢企业文化的特点

特殊的历史使命、特殊的行业特点、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移民等文化渊源给武钢企业文化打下了自己特殊的烙印。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武钢结合了他们自身的生产经营实践,联系实际,加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形成“武钢精神”为核心的武钢企业文化。国有国魂,军有军魂。“武钢精神”就是武钢公司的不朽灵魂。它是武钢生存和立足的精神支柱。武钢精神一直激励着武钢人不断的执着追求,攀登新的高峰。现将武钢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

1、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艰难困苦,玉汝与成”这是奋发精神的表现。艰难困苦,磨练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自立精神。经受过艰难困苦的人,其毅力、目标感、使命感、创造力都显得非常强。毛主席也把自力更生视为人生的志气,视为力量的源泉。武钢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自力更生精神。武钢一期建设时,英国的《泰 晤士报》转发1号高炉预计在1959年7月1日出铁这条消息,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断言中国人吹牛。这个问号激发了建设者们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纷纷表示:要让1号高炉变成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武钢人自觉地把自己与祖国的钢铁事业联系起来,把自己和共和国的命运联系起来。不计时间、不计报酬,披星戴月,昼夜奋战。为完成党和人民的重托,确保钢铁基地早日建成。武钢人喊出了“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的誓言。在那挥汗如雨的大会战里,武钢人日夜苦干,有些人放弃了探望父母妻儿的机会,有人多次推迟婚期。有些人家乡地震,亲人遇难,仍留守岗位,坚持工作。这种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使武钢建设赢得了时间。仅用了6年时间就建成投产。

武钢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创造了中国钢铁工业史上的奇迹,谱写了中国冶金工业的新篇章。武钢人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造锤炼并升华了自己的主观世界。逐步培养和形成了一种催人奋进的企业精神。

2、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团结协作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精神。团结协作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把大家的力量都集中到一个方向来。团结协作使参加这一活动的人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它增强了企业群体的凝聚力。企业职工能够在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要求下团结一致,为完成企业的目标而奋斗。武钢的建成本身就是全国大协作的产物。是汇集全国各条战线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结合。这种特殊文化渊源,加上大工业联合特征,使团结协作的意识在生产建设中转化为武钢职工的自觉行为。形成了武钢人独具特色的精神风貌和文化风格。武钢是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不仅二级、三级单位多,管理层次多,生产工序多,工种岗位多,而且各道工序、各个工种之间互相衔接,紧密关联。同时,武钢的十万职工都是来自祖国各地的20 余个民族的同志,如果没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正常的生产,无从谈起。因此,武钢投产后,各单位和广大职工都十分注意继承和发扬武钢初创时期形成的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精神,树立全公司“一盘棋”思想,事事以武钢全局着想,互相支持,团结合作,协同作战,保证了生产的顺利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3、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既要为企业的职工提供发展自己的机会,又要为企业培养有用之才。企业把“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深入到企业的各种制度和行为规范中去,深入到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中去,深入到企业的灵魂中去,才能使企业的广大职工视企业是自己的家,有一种归属感。武钢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成为“全国推进厂务公开先进单位”;武钢对本企业的知识分子、科技人员是非常重视和珍惜的,从重奖科技人员、命名一线工人创造的先进操作法,到实行科技津贴,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武钢创造了浓郁的学习与创造氛围;武钢还非常重视职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投资16亿元建成钢都花园万套住宅工程,投资兴建文化娱乐场所,开展“武钢之春”“武钢之夏”等文艺体育活动。大力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继续工程教育,大力提倡和鼓励职工读书自学、岗位成才等活动,进一步凝聚了职工的力量,激励职工为企业的发展出力献策,贡献力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武钢的科技人员到普通职工更加十倍、百倍地奉献自己的青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计控厂老工人刘渝兴带领攻关小组,大胆改进从德国引进的转炉煤气回收取样分析系统,其发明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创经济效益850万元。并且使武钢首次出现了专利技术反转让,先后荣获第三届全国职工发明奖金奖,第四十四届布鲁塞尔世界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奖和布鲁塞尔市长奖;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大 坝建设中,武钢与一家日本企业在引流钢管上进行了激烈的竞争。几经较量,以武钢人的胜利而告终。这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压力容器钢,就是技术专家陈晓的杰作。他率领课题组已研制开发出耐火耐候钢等20多个新钢种,填补了我国钢铁工业领域的10多项空白。

还有破解连铸漏钢世界难题的吴克林、创造烧结矿先进操作法的周烈桥、技术创新标兵毛炯辉,都是武钢人的杰出代表,他们在科技创新中所焕发出来的智慧和胆略,令人荡气回肠。

4、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竞争文化的内核。企业生命在于创新,尤其在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是否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关系极大。这尤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优胜劣汰,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这一严峻的考验。武钢诞生于中华民族的钢铁强国之梦,50余年的发展历程无不展示武钢人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开拓创新精神。

(1)1974年,十万建设大军云集武钢,参加“0七工程”大会战,进行一米七轧机工程建设,打响了中国钢铁企业向世界先进产品看齐的第一战。

(2)1981年秋天,新任武钢经理黄墨斌决心以管理为突破口,狠抓基础工作大整顿。这位老冶金专家说,“要像部队练兵一样,从立正稍息开始。”经过三年的整顿,公司19个副经理,精简为9个。400多名处级干部退居二线,300多名知识分子走上一线,整个干部调整面达60%。而且年龄下降,文化程度上升,为武钢新的腾飞摔开了包袱。

(3)80年代,武钢作出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从而使武钢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工交企业学习武钢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经验。

(4)90年代初期,拥有12万职工的武钢,发出了“7万人不吃钢铁 饭”的响亮口号,使世界为之惊叹。“精干主体,分离辅助,走向市场,壮大武钢。这项重大的改革措施,被国内外新闻媒体广为报道,称为是“中国国有企业脱胎换骨改造的试金石。”

(5)从1993年起,武钢自筹资金350多亿元,实施了高起点、高水平、低投入、高产出的技术改造,并始终坚持“推广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规划一代”的方针,研制开发了新产品85个系列、301个品种,形成了“桥、管、线、箱、容、电、车、军”等为重点的一批名牌,其中大部分填补了国内空白。到2003年底,武钢已有205项工艺技术成果被授予专利权,其中有71%得到实施,其实施率在国内处领先水平,创直接经济效益7亿多元。

(6)1993年以来,按照“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减员增效”的改革思路,通过剥离、改制、兼并等多种形式,先后组建了25家全资子公司、11家控股子公司、4家分公司,形成了母子公司框架。

(7)1999年8月,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人民币13.52亿元。

(8)2003年1月上线运行的整体产销资讯系统,推动了武钢的信息化进程。

(9)2004年6月,武钢股份成功增发,募集资金总量89.99亿元,从原来只有两个轧钢厂增加到了11个厂,前工序的钢铁主业都进入了股份。

(10)2000年至2005年,武钢的科技贡献率连续保持在60%至70%之间,为国内企业平均水平的1倍,与国外先进企业持平。

而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十五”末期,初步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形成14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成为汽车板和硅钢片的主要生产基地,建成花园式工厂。新目标增强了职工的创新意识,创 新意识又在激励武钢职工去实现更高的目标。武钢人就是这样的永远不满足,永远去攀登一个个新的高峰,去体现武钢人的自身价值。逐步培养和形成了一种催人奋进的企业精神。武钢人将它概括为“武钢精神”。“武钢精神”是武钢几代人在生产经营建设实践中的结晶。“武钢精神”产生于武钢企业这个伟大集体,同时又激励着武钢职工继续为钢铁事业奋斗献身。“武钢精神”将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换来更丰硕的物质成果。

三 武钢企业文化分析、再造和借鉴

武钢企业文化发展经过了50多年的历程,在开发建设、发展过程中,结合武钢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形成了以“武钢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武钢企业文化具有民族文化、时代文化、移民文化、行业文化之特点,对武钢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去衡量武钢的企业文化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受计划经济环境、社会时代环境、特殊历史使命的影响,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改进和拓展。企业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企业要适应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对武钢企业文化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内容,提升企业文化层次,推动企业的发展。武钢企业文化的特色有许多可贵之处,也值得其他企业可借鉴。

(一)武钢企业文化的局限性分析

武钢企业文化有它的独具风格、独具特色的一面。为武钢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武钢企业文化存在局限性,这与武钢建设初期所处的社会年代、地域、环境、特殊历史使命分不开。武钢企业文化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武钢企业文化初期政治文化色彩较浓 武钢建设初期,企业文化政治色彩较浓。这与武钢开发时期所处的社会年代、社会环境分不开。60年代中期,那个时候的历史背景是全国都讲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抓经济、抓生产,就给你扣上不突出政治、不讲政治的帽子。在那种形势下,企业的领导就不敢理直气壮地抓生产、抓经营。还提出宁可要社会主义的草,都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等观点。那个时代的政治要求就是企业和企业职工的一切活动都要纳到政治任务,政治要求中去的政治文化。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政治的强烈色彩必然要渗透到企业去。因此那时的武钢企业文化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并至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今是市场经济的年代,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是经营文化、经济文化。用这个标准去衡量,阶级斗争的政治文化就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用那个时代的企业文化来为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服务,为企业的管理服务就存在一定的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

2、武钢企业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型

武钢地处的自然环境,与武汉市区隔江而望。建设初期,交通闭塞,建设大军进来吃、住都是非常困难的。条件异常艰苦,信息根本无从谈起。在这样的地域自然环境中搞钢铁工业建设,周围都是农民文化,无一个企业。没有企业文化可借鉴。致使武钢企业文化就显得一定程度的孤立性和封闭性。还有在这样的地域自然环境中,搞企业建设,形成了从医院、幼儿园到职工大学,集医疗、教育、房地产、餐饮等为一体的企业体系,职工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企业小社会中,企业文化建设就显得开拓不够,接受新鲜事物不快。这些决定了武钢企业文化具有封闭性和孤立性。

3、武钢企业文化带有一定计划经济色彩

武钢从开发到投产初期,是从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走过来的。这意味着武钢本身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武钢的开发建设受益于计划 经济。但建成投产之后,又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影响。当时,建设资金由国家财政拨款,生产的钢材由国家统购统销。企业开支的每一项资金都由国家实行按计划核拨。企业毫无竞争意识,重产量不重质量。职工中就体现实干有余,创新不足。职工的工资、医疗、子女教育、就业等等都由单位包办,“等、靠、要”思想严重。武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文化,表现为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企业紧迫感缺乏,竞争意识不足,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市场经济的转轨,计划经济体制的企业文化留下的烙印也将逐渐消失转变为市场经济企业文化。

(二)关于武钢企业文化再造的几点建议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的加快,加之中国加入世界wTo,武钢企业文化在取得现有成绩的基础上,需要继续完善、充实、提高和赋予新的内容。.希望武钢中部崛起的机遇,在武钢建设发展中,要充分挖掘和深化武钢企业文化,为武钢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服务,让企业管理上新台阶,实现武钢持续、协调跨越式发展。根据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武钢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际,面对入世后挑战,面对新的形势,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为进一步加强武钢企业文化建设,使武钢企业文化建设上新台阶,特提出以下建议:

1、提升武钢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壮大武钢企业文化实力

武钢企业文化是武钢建设的宝贵资源。在武钢的发展史上,以“武钢精神”为核心的武钢企业文化,对武钢职工发挥了巨大的团结作用、动员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一代代武钢人爱岗敬业,爱企如家、勇于创新、争创一流,创造了我国钢铁工业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如今,武钢制定了“十五”发展规划。到2006年,武钢将形成14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成为我国冷轧硅钢片和汽车板的主要生产基地,建成花园式工厂,成为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和精品名牌基地。为此,武钢将进行新一轮的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将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技术和人力等物质的因素。还要投入大量的精神的、思想的、文化的因素。武钢的“十五”建设,为深化武钢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对武钢企业文化将形成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作用和新的机制,将会更加丰富和深化武钢精神的内涵,壮大武钢企业文化的实力。为此,建议武钢公司对武钢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新的内容,新的要求,借强大的企业文化力,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展示武钢企业文化的魔力。

2、深化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应把握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条主脉络 中国入世,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竞争的国际化使企业从产品竞争、人才竞争发展到文化竞争。企业只有占据文化观念的“制高点”,才能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产生先进的管理方式,聚集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从而使企业具有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能力。

品牌是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时代呼唤产品品牌战略。国际竞争迫使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建议武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把品牌战略作为提高武钢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大事来抓,把产品品牌战略确定为“创世界一流企业,铸钢铁精品名牌”,使提高企业竞争力方向明确,目标清楚。如何实施好武钢“品牌战略”,总的来说,要以人才为根基,以质量为保证,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生命,以品种求发展,以管理创效益。做到“六个领先”:即质量保证领先、科技进步领先、市场定位领先、尊重人才领先、规范经营领先、领导素质领先。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宣传教育,转变职工观念,让职工自觉树立品牌意识,使品牌意识成为武钢全体职工的集体意识;二是抓主导产品定位、开发,视创新为品牌战略的灵魂;三是抓科学技术发展;四是抓质量求效益;五是抓服务求完 善,树立“服务增值”营销思维。

3、深化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应着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要依法自主经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企业中处于核心领导、导向地位。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观念、思维方式和文化素质,必然对企业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希望武钢特别要注重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管理。

一是要完善企业的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办法,从认认真真学习,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事,兢兢业业尽职四个方面对管理者进行审计和考核。认认真真学习:要求武钢经营管理者必须是一个“学习型”干部,不断学习政治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堂堂正正做人:要求武钢经营管理者必须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自重、自警、自省、自励,清清白白地做人。扎扎实实办事:要求武钢经营管理者必须勤奋的工作,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扎扎实实办事,创造新的业绩。兢兢业业尽职:要求武钢经营管理者必须勤政敬业,克尽职守,注重市场规则,精通本职业务,具有较强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决断力。二是塑造好企业领导班子形象和经营管理者形象。要求公司及二、三级厂矿(单位)、分(子)公司三级领导班子要塑造好四个形象:即学习好,不怕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体的精神形象;勤政好,勤勤恳恳,全身心爱岗敬业的工作形象;廉洁好,克勤克俭,奉公守法的品格形象;团结好,敢于创新,探索进取的改革形象。

4、深化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大人力资源开发。

建议武钢公司把进一步调整人才结构,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摆在突出地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为武钢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一保证。在“十五”期间,武钢将形成14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成为我国冷轧硅钢片和汽车板的主要生产基地,建成花园式工厂,成为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和精品名牌基地。发展武钢,人才是关键。为了开发人力资源,调整人才结构,把引进和培养高、精、尖、缺人才作为重点,建设一支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队伍。用环境、事业、感情、待遇、留住关键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把精神与物质奖励有机结合。靠项目吸引人,靠事业凝聚人。通过竞争选拔一些有能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可选拔一些品德好、外语好、有才干的年轻人出国培训。为武钢的发展增添后劲。

5、深化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企业全体干部职工的素质,这是企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水平和人与人之间的素质较量。企业要经受住市场的严峻考验,必须有较高素质的人才群体,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虽然近年来,武钢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武钢职工的文化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总体素质仍然不很高,还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议武钢公司领导可推行“职工职业生涯设计”计划。引导职工自己根据自身和工作实际规划职业生涯,设计自我培训计划,报各级主管审批后,再由各单位统一制定职工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可采取脱产培训和鼓励自学成才相结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培训相结合,专业培训与普及教育相结合,学历培训与短期轮训相结合,开展全方位职工终身受教育培训工作。使职工在思想上、观念上、感情上与企业的价值观趋同,使广大职工明确这样一个道理:企业不只是职工付出劳动获得工资和奖金的场所,企业还是提供广大职工发展机会和成就感的场所。

6、深化武钢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忧患、竞争意识,既要弘扬艰苦奋斗精 神,又要勇于创新

忧患与竞争意识,是企业的内在动力。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二战后之所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国民有忧患意识。有了这种忧患意识,国无不胜,厂无不兴。建议武钢在当前市场经济激烈竞争条件下,要教育全公司的广大干部和职工牢固树立忧患意识、竞争意识。

竞争对企业来讲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企业处于竞争环境当中,才会产生获优取胜的紧迫感和生存危机的压力感。这种紧迫感和压力感,它将会把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呼唤出来,使企业获得前进的动力。企业和职工如果把竞争看作是一种挑战,并毫不畏惧,充满活力,信心百倍地去迎接这种挑战,就能抓住有利时机取得成功,立于不败之地。建议武钢公司在全体干部和职工中培育一种自觉竞争精神,有了这种竞争精神,职工在顺境时就会居安思危,在逆境时,就会与企业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奋力拼搏,企业就能经受住风吹浪打,在竞争中发展前进。

7、深化武钢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创新精神是企业永葆青春的生命源泉。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与它的创新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我们处在新经济时代,必须有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古人说:“黄金累千,不如一贤”。说明人才远胜于和重于钱财。人才是知识的拥有者,人才是财富的创造者,人才是无价之宝。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者,是经济发展中一种特殊的人才资源,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没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的掌舵人,对企业的发展的何等的重 要。企业家的正确决策能极大促进企业的发展,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他们不仅具有一般企业家的才干,而且还富有知识、智慧,有经济学家和战略家的长远眼光,具有哲学家的逻辑思辩和求实探索精神,还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从组织指挥,协调经营到人才资源的管理都有卓越的才干。更为可贵是有创新的企业家,是有胆识、勇于创新,敢于冒风险的创造性人才。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特征,冒险是企业家的天性,也正是企业家的这种冒险精神,才使企业能够超常规飞越式地发展。他们是敢于冒风险承担风险去经营企业的人,他们以极其深刻而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企业的发展机遇。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和统帅,他们是优秀的管理专家,优秀的经济学家,优秀的市场经营者。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企业的支柱,是企业取胜的根本。建议武钢公司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企业家、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

(三)武钢企业文化借鉴

一个典型就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武钢企业文化塑造出来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武钢在我国冶金工业乃至在全国整个工业经济发展中都具有代表性。武钢企业文化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但仅仅局限在武钢就武钢论武钢是很不够的。武钢是新中国的产物,新中国的成就,新中国的象征,武钢所展示的就是新中国的风貌。为此,我个人认为应该站得更高角度来看武钢。武钢的开发是从全国一盘棋,建设中国独立的工业体系而提出的。武钢的建设是依靠全国人民的支持,汇集了各路建设大军而形成的。武钢的科技发展是在全国抽调了技术攻关尖子精英,工人也是由祖国四面八方来到武钢共同奋斗的。因此,武钢就是新中国一段历史最典型、最具说服力的代表,是中国人民的志气、气魄、能力、才干、智慧的集中体现。武钢在开发建设的30多年中形成的武钢企业文化取得的成果积累的经验,可 供其它企业借鉴参考:

1、特别要借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企业文化精神

2、特别要借鉴坚持走科技起家,科技开路,科技发展的企业文化

3、特别要借鉴坚持用产品塑造企业形象,创一流产品的企业文化

4、特别要借鉴强化管理,优化管理,注重管理艺术的企业文化

5、特别要借鉴坚持改革,深化改革,善于改革的企业文化

6、特别要借鉴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7、特别要借鉴有一个团结奋进,开拓创新领导班子。

参考文献

1、张宗源、黎永泰,《企业文化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

2、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3月一版2001年6月

3、管仲忻、郭廷建,《企业文化概论》,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

4、陆嘉玉、姚秉彦,《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中国工人出版社1990年4月

5、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加入WTO干部培训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投资,武钢技改部按照《建筑法》的要求,严格按资质等级发包工程,对所有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在工程建设中,他们注重抓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执行质量否决制,对质量事故实行“三不放过”。十年来,武钢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质量事故。

坚持“五外会审”和设备采购中的“阳光行动”,是技改部加强内部管理,推行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投资,武钢技改部按照《建筑法》的要求,严格按资质等级发包工程,对所有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在工程建设中,他们注重抓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执行质量否决制,对质量事故实行“三不放过”。十年来,武钢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质量事故。

坚持“五外会审”和设备采购中的“阳光行动”,是技改部加强内部管理,推行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投资,武钢技改部按照《建筑法》的要求,严格按资质等级发包工程,对所有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在工程建设中,他们注重抓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执行质量否决制,对质量事故实行“三不放过”。十年来,武钢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质量事故。

坚持“五外会审”和设备采购中的“阳光行动”,是技改部加强内部管理,推行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长官式”的项目工程指挥部已悄然退出了市场的舞台,项目经理责任制这一新生事物正在武钢工程建设中发挥作用。

项目经理责任制试行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工程质量、工期、投资及安全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经初步估算,采用项目经理责任制后,设计周期缩短近四分之一,设备订货周期缩短近五分之一,施工工期缩短近三分之一,投资费用节省近十分之一。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投资,武钢技改部按照《建筑法》的要求,严格按资质等级发包工程,对所有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在 工程建设中,他们注重抓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执行质量否决制,对质量事故实行“三不放过”。十年来,武钢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质量事故。

坚持“五外会审”和设备采购中的“阳光行动”,是技改部加强内部管理,推行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阳光行动”就是在设备采购过程中实行更加透明的方式。具体地说,就是按照ISO9000贯标的要求,每年对设备供货方的供货质量、供货能力、企业信誉按照贯标的要求进行评审认定,对一些质量有问题,经营作风不正以及无业绩的供货方淘汰出局。二是采取货比三家,择优选廉和准招标等方式进行采购。三是对大件运输合同设备采购采取会审管理制度。

画面:(“五外”会审会、厂务公开栏等)

旁白:多年来,武钢技改部坚持“五外会审”制度,推行厂务公开。2001年,技改工程设计委托实施“五外会审”10次,委托项目200多项,签定总承包合同59项,无一发生“三超”现象。(采访技改部万书记)

多年来,武钢技改部注重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把好廉洁自律的关口。比如《设备采购、大件运输合同会审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了订货工作的透明度。其中的会审制度规定:一是会审时,技术和商务要分开;二是公开询价。报价资料要闭封送达,请纪检员和有关人员同时启封;三是根据各专业产品以及合同额度分等级评议。同时还规定了回避制度。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这些年来,我们通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杜绝了暗箱操作,目前还没有 发现一起违规违纪事件。

第五篇:党校论文

先进文化与青年成长

摘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青年的成长有积极引导作用。用先进文化把握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净化网络不良思想,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使青年精神得到更大熏陶。

关键词:先进文化 教育事业 有为青年

江泽民曾说过,先进文化的定位明确了主流伦理价值的方向;先进性体现了道德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法治与德治思想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素质提高体现了私德与功德的统一。他的话,态度明确的表明先进文化对青年成长有着积极的、引导的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中,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神文明。学校作为文化主要基地和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把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成为对青年的成长有积极引导作用的一面文化旗帜。

如果说先进文化是一片营养丰富的土壤,那么青年就是这片土壤上那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因为土壤的肥沃,这里的植物才能抵御风雨、抵御冰雪,茁状成长。

一.用先进文化指导教育事业,促进青年健康成长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将先进文化与青年成长联系在一起的媒介是教育工作者。教育事业无论是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以及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途径,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要从维护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加深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认识,在实践中更加给力地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条件,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在先进文化的建设中起着正面的、积极的、推进的作用。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成为

中国先进文化传播者的目标。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用“先进文化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固地确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进一步加深对党的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原则、政策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就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教育改革中,坚持先进文化观点的科学指导。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教育事业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革除陋习,增强党的教育事业的活力、实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要使教育事业朝着正确的目标迈进,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我们的教育改革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任务繁重,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只有用先进文化观点进行科学指导,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避免出现偏差。

在教育理论研究上,要以先进文化观点为指导,探索和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要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立足于中国教育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不断研究和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文化之路,引领青年朝着积极、阳光的道路前进。二.净化网络环境,为青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对于“80末”“90后”,也许社会上一些舆论认为我们是“迷茫的一代”、“叛逆的一代”等。然而,奥运志愿、亚运志愿活动中已经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舍己救人的事迹中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我们并不是垮掉的一代。每一代人都是被所处时代塑造的,每一代人都有属于他们自身的不可复制的特点。

现在大环境下,有很多因素对我国青年成长有负面或者说非促进作用的文化。由于各种因素参与其中,使得每个时代都会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健康发展的腐朽文化,使得社会发展不可能似一股清流;假冒伪劣、欺诈投机等坏风邪气对青年的价值观、生活观等思想层面的东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二,网络是一种国际性的、开放性的信息载体、信息通道。这怎么不引起青年学生的好奇,兴趣呢?过去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影视、游戏,一股脑儿了扑面而来!信息之良莠不齐,势所必然。但青年学生那顾得上去辨别、那怎么有能力去辨别?互联网的发展还为人们不断地提供了个人间交流信息的工具。这些对青年学生来说都是有巨大的吸引力的,而青年学生,包括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成熟的、不稳定的,尤其在现实复杂的条件之下。所以在没有正确指导的情况下,可能使一些学生失去理性思维,迷失方向,走入歧途,受到不应有的损失。同时,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长期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策略。这些都在日益影响青年的思想。

那么作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决策者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的因素,时刻思索怎么发展才能更好更快的对青年的成长有帮助。需要在实践中实施的是对青年中蕴藏的积极的积极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对文化建设发有引导作用的,要积极引导;对消极的、落后的、不健康的要保持警惕,及时掌握,力争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

继续加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广泛传播我国先进文化的价值观念。面对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渗透,提高警惕。在影视和书籍引进要摒弃会对我国青年造成不良影响的文化。另一方面,要注意网上虚拟世界对青年的学习、生活以及他们的生活观、价值观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网络文化要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传播;要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特别是要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网络文化的交互性促进了青少年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提升丰富的网络文化拓展了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空间,更新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为其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青少年不但是索取知识和信息的受众,成为信息、知识的发布者,而且还能成为网络文化的开拓者。

三.举办先进文化活动,丰富青年精神世界

要以丰富青年精神世界,增强青年精神力量为目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青年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要立足基层,面向青年,大力开展青年文化广场、大家乐、青年文化艺术节、乡村青年文化节等群众性青年文化活动,推动青年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在广泛开展青年文化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社会影响力的青年文化活动品牌,吸引广大青年踊跃参与,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促进青年文化建设。同时通过举办活动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近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广大青年应该成为这种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者。通过弘扬民族精神,来增强广大青年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青年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任务紧迫。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以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健康有益、充满活力的先进文化,促进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他还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由此可见,继承、借鉴和创新文化,就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而作为青年学生更通过文化的学习、传承与文化创新,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有为青年。

下载武钢企业文化探讨(党校论文)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武钢企业文化探讨(党校论文)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校论文

    学校如何依法治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南浦小学 校长杨忠莉 前 言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

    党校论文

    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现象探析 执行力“缩水”,顾名思义,是指在执行上级方针政策、完成工作任务中存在折扣、走样、梗阻、甚或流产的现象。因此,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

    党校论文

    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重在制度 公务员是代表政府行使公务职责的人,公务员队伍建设关系到政府机关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基层公务员队伍长期工作在群......

    党校论文

    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思索和对自我的启示 ——浅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摘要:21世纪,世界的格局正不断变化,中国正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东方。面对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的政......

    党校论文

    党校学习总结党课总结学员班名称:哈工大党校华德学院分校2010年秋季学期 预备党员培训班 学员组名称:经济管理系学员组 所在班级:0898121班 姓名:张伟明 小组长姓名:郁晓丽哈尔滨......

    企业文化论文

    目录 1 引言·····························································4 2 试论企业文化建设 2.1......

    企业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课程论文 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公司跨国并购与企业文化整合 引言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实现企业快速扩张的外延式成长路径。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全球已......

    企业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姓名:班级:学号:--企业文化与招聘李道远 人力1002班 2010011966 企业文化与招聘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企业文化与人员招聘两者之间的界定;第二部分为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