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3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各单元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和各单元分析
一、全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上接七年级上册4章内容,全书包括6章,共61课时,供七年级下学期使用。具体内容如下: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5课时)主要内容: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及大小关系(邻补角、对顶角);2.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及性质;3.平移及其基本性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8课时)主要内容:1.有序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七章 三角形(9课时)主要内容:1.三角形的边、高、中线和角分线,三角形的稳定性;2.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成立的道理,三角形的外角及有关结论;3.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内角和。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10课时)
主要内容:1.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通过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课时)主要内容:1.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2.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第十章 实数(6课时)
主要内容:1.算数平方根与平方根;2.立方根;3.实数。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 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七章和第九章,没有“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三章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后三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1.“空间与图形”领域
关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七年级上册“图形认识初步”基础上,安排了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及三角形的内容。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有所接触,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两直线相交所成的邻补角与对顶角的关系;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与它有关的概念和结论(如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等)是学习下一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直接基础;平行公理(教科书称“基本事实”)是研究两直线平行的出发点,教科书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并让学生初步感受推理的作用和意义;本章增加一节新内容“平移”,平移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平移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发现几何结论的有效手段。教科书将“平移”安排在本章最后一节,一方面是考虑将其作为平行线的一个应用,另一方面考虑引入平移变换,可以尽早渗透图形变换的思想,使学生尽早接触利用平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原教科书相比,本章在内容和要求上都有所变化。在内容选择上,增加了上面提到的有关平移的内容;删掉了原教科书中关于三维空间的内容,对于命题、定理、证明等逻辑知识不再单独设节,也不用大段文字介绍形式逻辑的概念和术语,只是结合具体例子简单介绍命题及其构成,这样安排是希望将有关逻辑的知识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渗透,在学生接受推理论证训练的过程中逐步认识逻辑知识。
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放在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之后,是考虑到在第五章学习了两条直线垂直和平行的内容,知道怎样从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结合以前学过的数轴,就可以学习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第六章除了介绍与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关的概念和点与坐标(均为整数)的对应关系外,增加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用坐标表示平移的内容。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体现了坐标系在实际中的应用;用坐标表示平移,从数的角度刻画了第五章平移的内容,包括点或图形的平移引起的坐标的变化,以及点或图形顶点的坐标的变化引起的点或图形的平移。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会在方格纸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能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感受图形的平移与点的坐标的变化。三角形的内容与原教科书相比,在内容安排上有较大变化。原教科书采用集中处理的办法,就是在“三角形”一章中,把与三角形有关的一些概念,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放在一章集中学习。这套教科书采用分散处理的办法,本册书第7章“三角形”是研究有关三角形内容的第一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有关的角,在后面的几册书中将陆续学习三角形的其他内容,例如三角形全等单设一章学习,等腰三角形放在“轴对称”一章中学习,直角三角形放在“勾股定理”一章中学习等。第7章“三角形”主要研究三角形的边、高、中线、角平分线,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内角和。教科书在学生已有的对三角形认识的基础上,首先整理了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给出它们的符号表示,并从实际问题出发研究三角形的稳定性;通过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说明,进一步感受推理的作用;三角形是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多边形,在几何研究中,常常将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性质来研究多边形的问题,本章就采用这种将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的方法来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在求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中,将使学生感受将未知化为已知的转化思想,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本章还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镶嵌”,使学生综合利用所学有关多边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分析
单元分析
1、单元名称: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2、单元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以及平移变换的内容。相交线和平行线及时前面学习直线、线段角的知识延续,又是以后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本章首先研究了相交的情形,探索了两条直线相交所成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给出了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得出了“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并着重研究了相交的特殊情形——垂直,探索了垂直的性质,给出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接着研究了平行的情形,教科书首先引入了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并给出了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还对命题以及命题的构成作了简单的介绍。最后研究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利用平移设计图案和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垂线的概念与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教学难点:逐步深入的让学生运用平行线性质与判定学会如何说理。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与平行两种,理解相交线、平行线、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会运用这些概念和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够把学过的概念和性质,用图形或符号语言表示出来;逐步了解几何推理要步步有据,会准确地填写推理的根据,并会作简单的推理。过程与方法:通过揭示一些概念和性质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以感受推理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5、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选用的教学媒体: 讲授法、练习法;小黑板,班班通。
6、课时分配
5.1 相交线 4课时 5.2平行线 2课时 5.3平行线的性质 2课时 5.4平移 1课时 小结 2课时
单元测试题 2课时
单元分析
1、单元名称:第六章、实数
2、单元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运算和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等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对数的认识就由有理数范围扩大到实数范围,本章之前的数学内容都是在有理数范围内讨论的,学习本章之后,将在实数范围内研究问题。虽然本章的内容不多,篇幅不大,但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后面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解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也为学习高中数学中不等式、函数以及解析几何等的大部分知识作好准备。
3、重点与与难点: 重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运算;实数的认识。难点: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联系与区别;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 ②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能对具体情景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解决问题,能由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让学生讨论、类比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探索的同时较好的获得新知;经历在具体例子中抽象出概念的过程,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数学运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选用的教学媒体 讲授法、练习法;小黑板,班班通。
6、单元课时划分:
6.1平方根 3课时
6.2立方根2课时 小结 1课时 单元测试题 2课时
单元分析
1、单元名称: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2、单元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图形与坐标”是“空间与图形”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还是以后学习“一次函数”的重要基础。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学习研究了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位置的方法,对于点在平面上的位置的确定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为学生坐标意识的的形成提供了依据,但要搞清楚直角坐标系、有序数对和平面上的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需要有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加强了点的位置写出坐标,由点坐标描出的位置两个方面的训练,以达到本节的教学目标。问题预测 坐标系产生的必要性是难点,而坐标系知识对后续的学习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的课前准备与课堂组织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创设一些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探索思考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同时借助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手段,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
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正确地画出直坐标系。在给定的坐标系中,会根据点的位置找到坐标。会说出各象限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通过介绍笛卡儿创立坐标系的背景知识,激励学生敢于探索,勇攀科学高峰。
5、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选用的教学媒体: 讲授法、练习法;小黑板,班班通。6单元课时划分:
7.1平面直角坐标系 3课时
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3课时 小结 1课时 单元测试题 2课时
单元分析
1、单元名称: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2、单元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地位与作用:方程组是方程内容的深化和发展,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方法组内容的开端,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是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方法。本单元的内容是学习二元二次方程及其他方程组的必备的基础知识。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教学科和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平面几何和立体内何中,方程组是计算和证明几何里的一¬种重要的代数解法;在函数中,方程组是确定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解析几何中方程组是研究两曲线位置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实际应用中方程组也是解应用题的一种重要工具。
3.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 程组(数字系数),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从而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通过经历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让学生体会消元思想的应用,经过引导、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理解根据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和勇 气。
4、单元教学重难点:
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5、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选用的教学媒体 讲授法、练习法;小黑板,班班通。
6、单元课时划分: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1课时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4课时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3课时
小结 2课时
单元测试题 2课时
单元分析
1、单元名称: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2、单元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相关概念,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解集的几何表示,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其中,以不等式(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不等式的性质是基础知识;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解集的几何表示是基本技能.本章重视数学与实际的关系,注意体现列不等式(组)中蕴藏的建模思想和解不等式(组)中蕴藏的化归思想.3、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难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 理解不等式的性质; 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并会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学会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在利用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糸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从而更好地去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在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选用的教学媒体 讲授法、练习法;小黑板,班班通。
6、单元课时划分: 9.2一元一次不等式 4课时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课时
小结 2课时
单元测试题 2课时
单元分析
1、单元名称: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材分析
2、单元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本章通过具体案例展开有关内容,在每一个案例中都展示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一般过程(见下图)。其中重点在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上,所涉及的分析数据比较简单,较复杂的内容将在第20章作进一步讨论。本章从《标准》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等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这些内容在三个学段均有安排,教学要求随着学段的升高逐渐提高。第三学段的“统计与概率”在前两个学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依据《标准》第三学段的内容标准和统计概率本身的特点,本套教材将“统计与概率”领域独立于“数与代数”和“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共有三章。这三章内容采用统计部分和概率部分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两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统计部分的两章内容按照数据处理基本过程的不同侧重点来安排,分别是7年级下册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8年级下册的第20章“数据的分析”;概率部分为9年级上册的第25章“概率初步”。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抽样调查。教学难点:统计思想。
4、教学目标(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
5、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选用的教学媒体: 讲授法、练习法;小黑板,班班通。
6、课时分配
10.1统计调查 3课时 10.2直方图 1课时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1课时 复习课 1课时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数论初步:因数和倍数
九义:六年制十册“约数和倍数”
实验:进行适当精简。
例如:删去“整除”、“分解质因数”等概念,把“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分别移至“通分”“约分”前面。
2.数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基本同九义,适当调整。
例如,加入“最大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删去“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等。
3.数的运算: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基本同九义。
(二)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旋转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统计
众数、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数学思想方法
逻辑推理
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图形的变换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探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º。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让学生充分进行活动和探究,以利于培养空间观念。
2.注意利用已有知识基础,把握阶段性目标。
3.注意有关概念的数学性。
因数和倍数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编排特点
1.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 不再出现“整除”概念,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不再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
•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为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基础,更突出其应用性。
2.注意体现数学的抽象性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长方体和正方体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编排特点
1.多侧面地展现了分数的来源。
2.把因数、倍数的有关知识与分数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教学。
3.关注数学的抽象过程,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
4.部分内容作了适当的精简处理或编排调整。
• 分数大小比较,不单列一段,而是与通分结合在一起学习。
• 删去了原来第2节中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内容。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抽象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
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2.注重对算理的分析,以算理引入算法。
统计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编排特点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2.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凸显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选择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的哪个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问题,有时没有唯一正确答案,只有合适与否的问题。这一点需让学生清楚。
2.注重对统计量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避免仅仅停留在计算层面。
数学广角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让学生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基本思想。
涉及到的两个问题
1.什么样的方案是比较好的方案?(优化的问题)
2.在某一方案下,怎样知道用多少次就能保证找出目
标物来?(逻辑推理的问题)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让学生体会逻辑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
区别于真实的实验操作结果。
2.重视让学生在猜测、探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可让学生从2个、3个、4个„ „进行有顺序地探究。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1)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
(2)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数学广角方面,通过几个直观的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鸽巢问题”的两种形式,使学生在理解“鸽巢问题”这种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并会运用“鸽巢问题”来解决这些问题。
(4)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本册教学重点: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的教学。
三、本册教学难点:
圆柱与圆锥、比例的教学。
四、教材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力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向学生介绍“鸽巢问题”的两种形式,使学生在理解“鸽巢问题”这种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并会运用“鸽巢问题”来解决这些问题。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教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建议
1、依据《标准》划分的学习领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归类,依次进行整理和复习。
2、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习的重点,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整理提供空间。
3、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基础练习的基础上,提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练习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六、具体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
2、多阅读与数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5、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6、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7、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8、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及时给学生提醒,及时纠正,逐步提高。
七、课时安排
1、负数(3课时)
2、圆柱与圆锥(9课时)
⑴、圆柱„„„„„„„„„„„„„6课时左右
⑵、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3、比例(14课时)
⑴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⑵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⑶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4、百分数(二)„„„„„„„„„„„„6课时
5、数学广角(3课时)
6、整理和复习(27课时)
⑴、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⑵、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⑶、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⑷、综合应用„„„„„„„„„„„„„4课时
第四篇:2018年3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分析(推荐)
七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分析
单元分析
1、单元名称: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2、单元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以及平移变换的内容。相交线和平行线及时前面学习直线、线段角的知识延续,又是以后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本章首先研究了相交的情形,探索了两条直线相交所成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给出了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得出了“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并着重研究了相交的特殊情形——垂直,探索了垂直的性质,给出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接着研究了平行的情形,教科书首先引入了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两条直线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并给出了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还对命题以及命题的构成作了简单的介绍。最后研究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利用平移设计图案和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垂线的概念与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教学难点:逐步深入的让学生运用平行线性质与判定学会如何说理。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与平行两种,理解相交线、平行线、平移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会运用这些概念和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够把学过的概念和性质,用图形或符号语言表示出来;逐步了解几何推理要步步有据,会准确地填写推理的根据,并会作简单的推理。过程与方法:通过揭示一些概念和性质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以感受推理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5、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选用的教学媒体: 讲授法、练习法;小黑板,班班通。
6、课时分配
5.1 相交线 4课时 5.2平行线 2课时
5.3平行线的性质 2课时 5.4平移 1课时 小结 2课时
单元测试题 2课时
单元分析
1、单元名称:第六章、实数
2、单元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运算和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等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对数的认识就由有理数范围扩大到实数范围,本章之前的数学内容都是在有理数范围内讨论的,学习本章之后,将在实数范围内研究问题。虽然本章的内容不多,篇幅不大,但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后面学习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以及解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也为学习高中数学中不等式、函数以及解析几何等的大部分知识作好准备。
3、重点与与难点: 重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运算;实数的认识。难点: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联系与区别;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 ②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平方与开平方的关系,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能对具体情景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解决问题,能由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让学生讨论、类比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探索的同时较好的获得新知;经历在具体例子中抽象出概念的过程,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数学运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选用的教学媒体 讲授法、练习法;小黑板,班班通。
6、单元课时划分:
6.1平方根 3课时
6.2立方根2课时 小结 1课时 单元测试题 2课时
单元分析
1、单元名称: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2、单元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图形与坐标”是“空间与图形”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还是以后学习“一次函数”的重要基础。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学习研究了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位置的方法,对于点在平面上的位置的确定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为学生坐标意识的的形成提供了依据,但要搞清楚直角坐标系、有序数对和平面上的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需要有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加强了点的位置写出坐标,由点坐标描出的位置两个方面的训练,以达到本节的教学目标。问题预测 坐标系产生的必要性是难点,而坐标系知识对后续的学习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的课前准备与课堂组织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创设一些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探索思考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同时借助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手段,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
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正确地画出直坐标系。在给定的坐标系中,会根据点的位置找到坐标。会说出各象限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通过介绍笛卡儿创立坐标系的背景知识,激励学生敢于探索,勇攀科学高峰。
5、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选用的教学媒体: 讲授法、练习法;小黑板,班班通。6单元课时划分:
7.1平面直角坐标系 3课时
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3课时 小结 1课时
单元测试题 2课时
单元分析
1、单元名称: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2、单元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地位与作用:方程组是方程内容的深化和发展,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方法组内容的开端,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是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方法。本单元的内容是学习二元二次方程及其他方程组的必备的基础知识。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教学科和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平面几何和立体内何中,方程组是计算和证明几何里的一¬种重要的代数解法;在函数中,方程组是确定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解析几何中方程组是研究两曲线位置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实际应用中方程组也是解应用题的一种重要工具。3.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 程组(数字系数),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从而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通过经历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让学生体会消元思想的应用,经过引导、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理解根据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和勇 气。
4、单元教学重难点:
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5、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选用的教学媒体 讲授法、练习法;小黑板,班班通。
6、单元课时划分: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1课时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4课时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3课时
小结 2课时
单元测试题 2课时
单元分析
1、单元名称: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2、单元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相关概念,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解集的几何表示,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其中,以不等式(组)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不等式的性质是基础知识;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解集的几何表示是基本技能.本章重视数学与实际的关系,注意体现列不等式(组)中蕴藏的建模思想和解不等式(组)中蕴藏的化归思想.3、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难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 理解不等式的性质; 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并会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学会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在利用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中,体会其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糸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从而更好地去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在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选用的教学媒体 讲授法、练习法;小黑板,班班通。
6、单元课时划分: 9.2一元一次不等式 4课时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课时
小结 2课时
单元测试题 2课时
单元分析
1、单元名称: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材分析
2、单元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本章通过具体案例展开有关内容,在每一个案例中都展示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一般过程(见下图)。其中重点在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上,所涉及的分析数据比较简单,较复杂的内容将在第20章作进一步讨论。本章从《标准》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等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这些内容在三个学段均有安排,教学要求随着学段的升高逐渐提高。第三学段的“统计与概率”在前两个学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依据《标准》第三学段的内容标准和统计概率本身的特点,本套教材将“统计与概率”领域独立于“数与代数”和“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共有三章。这三章内容采用统计部分和概率部分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两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统计部分的两章内容按照数据处理基本过程的不同侧重点来安排,分别是7年级下册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8年级下册的第20章“数据的分析”;概率部分为9年级上册的第25章“概率初步”。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抽样调查。教学难点:统计思想。
4、教学目标(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
5、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选用的教学媒体:板,班班通。
6、课时分配
10.1统计调查 3课时 10.2直方图 1课时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1课时 复习课 1课时
讲授法、练习法;小黑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材分析
固江中心小学:王海萍
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材分析。下面我将从整体和部分两方面来说说我对这套教材的分析。
整体上,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课程标准,编写特点和体例,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 内的数、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解决问题方面:
1、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2、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情感与态度方面:
1、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编写特点与体例
1.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扩展知识的范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
例如:在上册的教材中,调整原准备课的内容,增加了“比一比”和“分类”两个单元。比较和分类是儿童学习数学时使用的重要方法,也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比较和分类思想,掌握比较和分类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做了很好的准备。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20以内退位减法从小朋友参加游园活动碰到的各种计算问题引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进位加法的知识探索,理解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例如,分类概念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商店货物的摆放形式引入,让学生运用自己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数和计算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紧密联系着的。认数是计算的前提,计算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认识。
5.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6.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分为四大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
数与代数:上册有数一数、1-5的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下册有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它们的关系犹如上楼梯,层层递进,步步加深。
空间与图形:上册有比一比、分类、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种表四个单元,下册有位置、图形的拼组、认识时间三个单元。比一比、分类和位置这三个单元相对独立,认识物体和图形与图形的拼组可以穿插起来,认识物体和图形为学习图形的拼组提供了前提,做了铺垫。
统计与概率:上册的统计与概率穿插在实际生活中,以《我们的校园》一个简单的校园生活实例渗透了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而在下册有统计这一单元系统地归纳的统计的知识。
实践活动:上册的实践活动渗透在每个章节中,下册却有找规律这一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体会学习的乐趣。
部分说,以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为例,从单元地位、课标依据、单元分析、课例解读四个方面来解读这一单元。
1、单元地位: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课标依据:本单元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已学过100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利用生活中人民币使用的实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单元分析: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学生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阶段。由于人民币的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是一样的,学生学过100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后,再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就不会感到困难,更有利于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和购物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与学法―――
(1)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凡是学生能讲出的要让学生自己讲。
(2)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人民币的面值,感知人民币的功能。
(3)要适时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
4、课例解读:以认识人民币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爱护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物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能正确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考点:能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以及元角之间的进率。
教学处理策略:
第一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故事导入。(从前有个爱提问题的孩子。一天,他又拉着爷爷提问题了:“爷爷,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钱呀?爷爷想了想,笑着说:“我们国家有188元8角8分钱。”)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创设情境,以故事导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认识人民币。
(1)讨论交流:出示各种面值的模拟地币,让学生讨论,你是怎么认识它的,它有什么特征?你能给这些人民币进行分类吗?
(2)汇报结果:让学生按自己的方法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在学生介绍和分类的过程中,大致有两种分类:A、分成纸币和硬币;B、按元、角、分来分类。这时教师揭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3)探索交流:以“元”“角”“分”为单位的人民币分别有哪些?通过问题映衬故事,回答故事中所提到的问题。
(4)购物游戏:创设小商店的情境,进行一次小小的购物活动。如果只给你20元钱,你打算买哪些物品。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由于学生有认识人民币的基础,因此,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交流可以进一步认识人民币。而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第三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通过学习,完成课本48页做一做第1题和练习九第1、2题。
(2)最后学生畅谈收获。
巩固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1元=10角关系的理解,体会数学与实际活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