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实现公平正义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实现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社会。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意味着,所谓“和谐社会”首先是一种价值体系,而“公平正义”则是这一价值体系极为重要的内容、目标和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十分重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人类几千年的美好梦想。所谓公平正义,涉及权利分配,制度安排,同时也涉及价值观念及其价值理想。这一点根源于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特有生存方式:动物只是简单地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现成自然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因而动物根本不存在什么价值问题;而人则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自然界,创造自然界所没有的东西来创造自己的生活,由此也决定了人总是要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价值创造本性。而这一点正是公平正义本身价值属性的人性根源。公平正义观念本身是历史的、相对的。最初的公平正义概念,是阶级社会的产物。由于阶级及私有制的存在,必然导致社会的分裂、对立、矛盾和冲突,导致剥削、压迫、不公正和不平等,同时也导致人们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由此,也决定了古代社会的公平正义观念,主要是指平等、均富、公道、正当。孔子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墨子提出“兼相爱”、“爱无差等”,柏拉图主张“公道(正义)就是享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做自己份内的事情”,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是某种事物的„平等‟(均等)观念”,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古代人公平正义观念。阶级、私有制、不平等的长期存在,决定了人类对公平正义价值始终不渝的追求。这一点形成当今公平正义价值追求的人类历史前提。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实现了“人的依赖关系”向“人的独立性”的转变,使个人摆脱了封建专制等级制度的束缚而获得了“政治解放”,获得了某种形式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权利。但资本主义并未实现“社会解放”、“人的解放”、“人类解放”,它并没有消灭阶级、私有制、剥削、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因而,它不但没有消灭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和事实上的不平等,反而使这种两极分化和不平等更为加剧,这便使社会主义产生及其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成为历史的必然。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而且是对公平正义价值在社会主义本质中所处特殊地位的特别强调。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核心内容,是共产党人孜孜以求、艰苦奋斗、努力争取的社会价值理想。这一点构成今天公平正义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基础。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和谐社会,从结构上说,总是意味着社会各要素之间的某种和睦融洽关系。社会主义社会,从领域说,包括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从主体说,包括工人、农民、干部、军人、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私有企业主等各个阶层;从实践说,则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不同形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方方面面、各个阶层、不同实践之间的和谐融洽关系。正是在此意义上,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就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就是要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问题是,如何才能使这些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实践形式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结构?答案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只有如此,才能使社会主义的不同领域各负其命、各展风采,使社会主义的不同阶层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使社会主义的各种实践相互配合、全面发展,而使整个社会相互融洽、和谐相处。没有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点,正是我们追求公平正义价值的社会结构前提。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不仅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根源,而且实际上也表明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的社会根源。可以说,我们的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这主要是就社会主义本质而言。然而,也不可否认,在我们现实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不公正、不平等的现象,形成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矛盾和问题。例如,贫富差距扩大,地区收入悬殊,“三农”问题突出,垄断行业特殊,腐败问题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社会的和谐,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本质的信念。正因为如此,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由此而言,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仅是解决现实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需要,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而且是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本质的要求。而这一点,正是现在公平正义价值追求的现实社会根源。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当代美国伦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罗尔斯主张“正义即公平”,亦即“所有社会价值――自由与机会、收入与财富以及自尊的基础――都应平等的分配,除非任何价值的不平等分配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据此他还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自由原则和平等原则)。胡锦涛主席则强调,社会的公平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无论是罗尔斯所提出的“两个原则”,还是胡主席所强调的“四个公平”,实现的基本前提都离不开制度建设。从本质上说,公平正义是一种宪政理念,是一种制度安排。脱离开制度建设,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只能是一句空话。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并且从“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完善法律制度”、“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保证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制度建设措施。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的根本制度保证。然而,从任务的提出,到制度的完善,还有一个过程。即使有了相对完善的制度,能不能很好的执行,也还是一个问题。所以,当前加强制度建设的任务:一要解决所缺制度的制定问题,二要解决已有制度的完善问题,三要解决制度完善以后的执行问题。制度建设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了制度保证和现实可能性,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应当成为也一定会成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公平正义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贵州”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是建设“和谐贵州”的必由之路。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出自公平,和谐有赖正义。不公平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和谐难。遵循公平正义原则,制度就能得到公众认同和支持,社会矛盾就能得到有效调处,不同社会群体就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社会就能安定有序。改革开放20多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公平正义得到有力保障。同时,发展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制度建设,善于运用权利义务机制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利益关系,善于在制度和法律的框架内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善于通过制度的力量来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利益矛盾,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当前,我们既要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要注重从制度建设入手,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切实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并对每一个方面的制度建设都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六个方面的要求,共同构成了促进“和谐贵州”建设的体制性保障,是我们推进制度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归结起来,就是要依法逐步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得到协调,使人们心情舒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从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客观实际出发。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相对的、具体的,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要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过程中,要从我省“欠发达、欠开发”这个基本省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充分重视、严肃对待,又不超越阶段、吊高胃口。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更加注重和加强法制建设。公平离不开法制,无论是权利的公平还是机会的公平,无论是规则的公平还是结果的公平,都需要法制保障。“公正即和谐”。没有执法公正和司法公正,和谐只能是一句空话。建设“和谐贵州”,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省方略。只有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才能确保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执行中不走样、不打折扣,才能保障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是一项紧迫的重大任务,也是一个新的时代课题。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把精力放在制度建设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上,紧密结合实际,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来保证省委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共享发展成果的公平性,切实从构建“和谐贵州”的伟大实践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制度重要,执行制度同样重要。再好的制度,如果在执行中走样,或者有的人执行,有的人不执行,也会使公平变为不公平,使正义变为不正义,失去用制度来保障公平正义的作用。所以,完善制度和执行制度两个方面,我们都要切实抓紧抓好,真正用制度铺就一条社会公平正义的康庄大道。
第二篇: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附件2: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政治理论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题目: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学院:传播学院
专业:新闻学
学号:2012010478
姓名:刘霞
班级:9班
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摘要】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始终不渝的价值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切实抓出成效,使全体人民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多更好地平等参与、平等竞争、平等发展、平等享有。【关键词】公平正义和谐社会
公平正义是一个古老恒久的话题,自人类有历史以来,人们便开始思考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加公正;公平正义又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平正义总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炫富与仇富、炫权与仇官事件,背后的症结常常被归结于公平正义的问题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平正义问题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个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如此看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平正义。
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公平正义体现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中,与社会制度的属性紧密相连。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由于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不同,公平正义徒有其名。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法律上的平等就是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解决了人与人不平等的根源问题,为公平正义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但在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同时,前进道路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长治久安、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1]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应当是人人共享社会财富并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自己的社会,这需要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社会越发展,越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另一方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所在。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我们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制度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体系,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科学合理的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才能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此,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根本上维护公平正义。要进一步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关涉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制度。同时,严格按制度行事,充分发挥科学合理的制度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保证作用。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权利公平,从内容来讲,是指公民平等享有生存和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权利,不因性别、出身、职业、财产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过程来讲,是指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能得到保护,任何公民都不能被排除在法律赋予的权利之外。这是社会公平正义最基本的要求。机会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分享由此带来的成果。机会公平并不必然导致结果公平,但没有机会公平就必定没有结果公平。规则公平,是指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要受规则的约束,并且是受同样的规则约束,没有例外。
二、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在我们迈进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维护社会公平、伸张正义已经成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公平正义既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前提,是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首先,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就是一个国家的一致,这是任何共和国永久联盟的最强有力和最佳的纽带;而没有正义来帮助,这种一致是永远不会出现的。国家要长治久安,社会就要保持和谐。因为一个政体中各个部分或要素愈是融洽,这个政体就愈能持久。社会要保持和谐,就需要有良好的秩序。维护社会秩序,则需要完善的规则,而一个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体系是制度。制度的制订与设计要想科学,必须有基本的价值理念作依据,这个基本的价值理念就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规定着社会成员具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着资源与利益在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适当安排和合理分配。公平正义对于一个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实现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对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注重促进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对我国目前来说,维护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构建重要的理念内涵之一。
其次,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目标,就是要遵循公平正义的规则,调节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实现良性互动与团结协作,最终形成全体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而又和谐共处的社会。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最大的潜在动荡因素是来自社会内部各个阶层之间的隔阂、不信任、抵触和冲突。但一个社会只要能够提升其公正程度,那么,社会问题出现的种类与强度均为减少或减小,同时社会也可以增强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的力度。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特别是经济利益性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用科学的方式加以调节,矛盾就有激化的可能,甚至导致社会动荡。要避免出现社会危机,就要举起公平正义的旗帜。公平正义是协调、消弭社会各方面矛盾的思想基础和锐利武器,惟有维护公平正义,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再次,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党的十六大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从整体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五个方面的能力之一提了出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真正的自由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公平正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把建立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涵义很丰富,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正式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内容。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和谐社会是指以各方利益大体均衡为基础的社会,这就要求充分考虑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利益均衡机制,达到社会公平正义,而这恰好与社会主义社会的蕴意一脉相承。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已然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执政理念,也成为我们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公平正义缺失:和谐社会面临考验
当前,我国社会从整体上看是一个比较公正和谐的社会。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在各阶层各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中,也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公平缺失问题,有些还比较突出甚至非常严重。
(一)机会不平等。机会是指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和余地,机会又是指资源的分配,机会的不同将导致未来发展结果的不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主导性的平等原则只能是机会均等来考察社会平等问题。机会平等是公平正义的核心内容,是保持社会成员心理平衡的重要砝码。[2]但机会作为一种资源而言是有限的,无法充分满足社会成员对于机会的各种需要。尤其是在转型期的中国,各种因素和根源导致了很多机会不平等的现象的产生:
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受教育的机会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往往意味着机会拥有量的不同和把握生存发展机会能力的不同。而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人生最大的社会不公,足以影响一个人未来发展和终身利益。目前,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农村中男女之间,受教育的机会差异很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个人发展和上升流动机会。从教育资源分配来看,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诸如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和师资等的分配极不均衡。在一些直辖市和发达地区的大城市,不仅中小学的普及程度高,大学多、高校录取分数线也低于其他地区。各级教育收费逐年攀升,也使得一些农村青少年及城镇贫困家庭的子女难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比较偏僻落后的农村受重男轻女传统落后思想的影响,在经济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只让男孩上学而女孩辍学务农或务工,造成了男女之间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教育机会不平等促使社会发生了分化,增强人们的不公平感,影响社会的整合度。
就业机会不平等。一些单位在招工招聘时,存有严重的歧视问题,包括学历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城乡身份歧视等:招聘时过分看重学历,剥夺了许多人才包括自学成才的社会成员的就业机会,扼杀了社会成员的创造性。过分讲年龄,把一大批处于人生正当年的社会成员排斥在招聘范围之外。过分讲究户籍,剥夺了社会成员流动、迁徙的自由,影响了一批有专长有创业精神的人的就业、创业。过分讲究性别,重男轻女,把一大批有才干的优秀女性排斥在就业范围之外。一个极度不平等的社会,由于未能使其公民最充分地发挥天赋和能力而损害了社会自身。此外,不平等还能威胁到社会凝聚力,并能够造成其他的一些社会所不愿看到的后果。
享受医疗机会的不平等。由于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适应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保持健康的需要。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设施配备方面差距尤其大,2002年底全国农村医院的病床位只有75万张,只是城市医院病床床位总数的30%。农民无任何医疗保障,城市居民则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而在城市中所提供的卫生服务也不公平,许多困难企业的职工难以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而效益较好的企业的职工和国家工作人员则享受高水平的医疗保健。由于医疗体制改革滞后,药品、住院费、治疗费等的价格居高不下,疾病风险已经成为加剧弱势群体生活困难和导致新的贫困的重大致因。许多人生病后买不起药看不起病,加重了患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负担,使他们陷入因病致贫,因贫拒医的恶性循环,加剧了他们的弱势地位。
享受社会保障的机会不平等。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其功能在于它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运作,能够相对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然而,我国的福利保障制度还不健全,以国家包揽为特征的单一型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小、资金渠道狭窄、管理服务社会化程度低,已经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片蓝天下的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机会不平等,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生存质量,而且会影响一个人对社会的美誉度,还会加剧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摩擦、隔阂直至发生冲突,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二)收入分配不公。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问题或者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社会成员自身的利益。近年来,中国社会中的收入不平等现象也日益加剧: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机关事业单位与一般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的高管层与普通职工之间、发达地区的各省份之间,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对社会财富的占有很不平等,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历来是社会不稳定的潜在根源,因为在渴望和指望之间,需要的形成和需要的满足之间、或者说在渴望程度和社会水平之间造成了差距。这一差距就造成社会颓丧和不满。实际上,这种差距的程度就为衡量政治**提供了可信的指数。
(三)司法不公。司法是匡扶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惟有司法公正,民众才有最后的依靠,社会才能安宁稳定,公正是为政的准绳,因为实施公正可以确定是非曲直,而这就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秩序的基础。当前,司法不公正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问题之一。法院等部门徇私枉法、执法违法、办关系案、人情案的现象屡见不鲜,公安、城管、房屋拆迁等执法部门简单粗暴、以公权侵害群众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有些社会成员有理无处说,有冤无处诉,越级上访、群体性上访案件呈上升趋势,影响社会稳定。2004年到全国人大机关上访反映司法和行政执法机关判决、裁定不公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办案的案件大约占来访总件数的70%。尽管不公正的案件尚属少数,但对于案件的当事人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不公正。正如培根所说,一次不公的审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审判则把水源败坏了。[3]
四、从维护公平正义入手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当前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把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进一步提高对公平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应当始终坚持把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和根本途径,通过切实维护公平公正来实现社会和谐,绝不能追求表面上的和谐而掩盖矛盾,掩盖不公正现象。有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看待问题和矛盾,往往是出了问题捂盖子,遇到矛盾绕着走,结果使问题越积累越复杂,矛盾越放任越激化,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这是绝对要不得的。
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过去由于我们发展生产力的任务重、压力大,加快经济建设的愿望十分强烈,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产生了过分追求效率的思想倾向,虽然坚持了效率优先,但没有很好地兼顾公平,导致实际工作中虽然经济建设效率较高,但在社会公平方面欠账较多,从而产生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造成局部性的社会不和谐。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努力克服片面追求效率的倾向,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的精神,下更大的力气、花更多的精力,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多方面切实采取措施,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在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是社会矛盾表现最集中的领域,因而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而这些问题之所以成为热点难点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涉及到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公平正义,如近年来比较突出的收入分配问题、行业垄断问题、企业改制问题、土地征用问题、拆迁问题、教育医疗问题、“三乱”问题、腐败问题等等,都是如此。能不能解决好这类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是不是融洽,社会能不能稳定和谐。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当务之急,也应该是最适当的突破口和抓手。[4] 第四,以健全的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要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制度建设的六个方面的任务和要求,加强保障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建设,最终建立一个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完整的社会公平制度保障体系。同时要抓好制度的落实。只有将充分保障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的社会公正制度体系具体化为实践中的措施和行动,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建共享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成果,才能真正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促进社会和谐。
总之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只要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更加自觉地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抓紧解决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价值,就能最终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文兴《论维护公平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国家行政学院院报》,2005年第3期。
【2】李坤明《浅析公平正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对外经贸》,2012年第6期
【3】十八大报告解读《如何理解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新华网,2012.12.10 【4】崔新建《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光明日报,2012.11.16.
第三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做好信访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做好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信访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做好信访工作,为我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信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和要求的重要渠道、反映社情民意的“晴
雨表”,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新形势下,能否做好信访工作,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还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声誉,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事业的兴衰荣辱。因此,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独特作用,促进我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正确分析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我省信访形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是群众因同一问题上访的频率越来越快;二是违反《信访条例》的跨市县、跨行业串联聚集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反映热点、难点问题相对集中,主要涉及社保、安置、土地、就业等方面;四是行为过激,甚至违反《信访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穿状衣、打横幅、堵门口,疏导、劝返难度加大。
信访形势呈现上述特点,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看,信访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在改革发展进程当中不可避免,这是当前我省信访量在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从主观上看,一些地方和部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出台的政策措施考虑连续性和平衡性不够;有的干部的群众观念淡漠,对群众的合理要求或应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该及时办的事长期拖着不办,对个别群众过高和无理的要求,也不做耐心细致的疏导教育工作,造成了一些上访群众产生“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和“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有的重发展、轻稳定,忽视及时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不按照政策办事,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甚至与民争利,不仅不能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而且导致问题积累,矛盾激化;还有的对群众越级上访简单地“拦、堵、卡、截”,没有真正把功夫下在解决问题上,导致重复越级上访现象越来越多。就信访部门自身而言,履行职责、发挥作用还不够充分,解决问题的“招数”不足、方法不多,特别是对《信访条例》和新的《治安管理条例》宣传不够,群众缺乏了解,没有产生应有的法律约束力,在无知中违法。
综观全局,信访工作的确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特点,存在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和部署,从民心向背和政权巩固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信访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对策
1.加强领导,牢牢掌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不稳定的诱因。各级政府和领导要切实担负起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责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信访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要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问题,必须特别重视提高政策水平,认真解决好政策不及时、不连续、不落实的问题,从根本上防止因政策因素导致信访问题的发生。制定和出台政策,既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珍惜民力,降低压力,减少对立。又要防止政策前后不衔接,忽高忽低、忽上忽下而造成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政策打架冲撞和群体之间、地区之间的相互攀比。要通过必要的民主程序和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决策失误。政策一旦制定出台,就要不折不扣地抓落实,取信于民。防止因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而引发重大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发生。此外,要坚持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排查制度,有预见性地解决好敏感时期的信访问题,特别是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2.牢记宗旨,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从工作中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群众的信访问题,看似平凡小事,但小事关联着大道理,人民群众有要求、有怨言、有意见找党委政府,正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解决他们的信访问题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各级领导和干部既要抓大政方针,也要抓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特别是群众已经通过信访途径反映出来的问题,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此外,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和释疑解惑工作,特别是要针对一些群众普遍关注或已在群众中产生误解甚至以讹传讹等问题,及时做好释疑解惑、以正视听的工作。要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与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理解和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在改革发展中维护合法权益,实现合法利益。
3.强化措施,在矛盾排查调处中做到未雨绸缪,从
第四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做好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信访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做好信访工作,为我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信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和要求的重要渠道、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新形势下,能否做好信访工作,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还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声誉,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事业的兴衰荣辱。因此,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独特作用,促进我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正确分析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我省信访形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是群众因同一问题上访的频率越来越快;二是违反《信访条例》的跨市县、跨行业串联聚集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反映热点、难点问题相对集中,主要涉及社保、安置、土地、就业等方面;四是行为过激,甚至违反《信访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穿状衣、打横幅、堵门口,疏导、劝返难度加大。
信访形势呈现上述特点,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看,信访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在改革发展进程当中不可避免,这是当前我省信访量在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从主观上看,一些地方和部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出台的政策措施考虑连续性和平衡性不够;有的干部的群众观念淡漠,对群众的合理要求或应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该及时办的事长期拖着不办,对个别群众过高和无理的要求,也不做耐心细致的疏导教育工作,造成了一些上访群众产生“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和“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有的重发展、轻稳定,忽视及时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不按照政策办事,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甚至与民争利,不仅不能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而且导致问题积累,矛盾激化;还有的对群众越级上访简单地“拦、堵、卡、截”,没有真正把功夫下在解决问题上,导致重复越级上访现象越来越多。就信访部门自身而言,履行职责、发挥作用还不够充分,解决问题的“招数”不足、方法不多,特别是对《信访条例》和新的《治安管理条例》宣传不够,群众缺乏了解,没有产生应有的法律约束力,在无知中违法。
综观全局,信访工作的确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特点,存在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和部署,从民心向背和政权巩固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信访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对策
1.加强领导,牢牢掌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不稳定的诱因。各级政府和领导要切实担负起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责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信访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要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问题,必须特别重视提高政策水平,认真解决好政策不及时、不连续、不落实的问题,从根本上防止因政策因素导致信访问题的发生。制定和出台政策,既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珍惜民力,降低压力,减少对立。又要防止政策前后不衔接,忽高忽低、忽上忽下而造成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政策打架冲撞和群体之间、地区之间的相互攀比。要通过必要的民主程序和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决策失误。政策一旦制定出台,就要不折不扣地抓落实,取信于民。防止因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而引发重大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发生。此外,要坚持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排查制度,有预见性地解决好敏感时期的信访问题,特别是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2.牢记宗旨,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从工作中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群众的信访问题,看似平凡小事,但小事关联着大道理,人民群众有要求、有怨言、有意见找党委政府,正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解决他们的信访问题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各级领导和干部既要抓大政方针,也要抓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特别是群众已经通过信访途径反映出来的问题,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此外,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和释疑解惑工作,特别是要针对一些群众普遍关注或已在群众中产生误解甚至以讹传讹等问题,及时做好释疑解惑、以正视听的工作。要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与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理解和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在改革发展中维护合法权益,实现合法利益。
3.强化措施,在矛盾排查调处中做到未雨绸缪,从源头上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通过联席会议、建立排查调处机制、建立信访督查工作机制等方式,为处理信访突出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提供有力保证。一要重视群众初信初访,认真及时就地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尽快给予答复。按政策规
定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耐心地做好群众的解释说服工作,不能“踢皮球”,不能久拖不决。二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就地化解信访问题的能力。要定期排查矛盾,做到见微知著,对可能发生的越级或集体上访的情况,要做到提前发现,提前介入,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防患于未然。三要对信访重点问题和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治理,对重大和疑难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在源头上、政策层面上加大处理信访问题的力度。四要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内部监督机制,在信访举报、案件查处、集体审理等重要环节和工作岗位都要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防止压信不办,不依法办信,办信不到位等情况发生。4.依法行政,继续深入贯彻实施《信访条例》,从信访环境中铲除滋长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土壤。要继续加大《信访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的力度,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依法行政和依法处理信访问题,严格规范和约束各级信访部门受理群众信访的行为。对属于司法机关处理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要引导信访者向司法机关反映,通过法律程序、法律手段解决。要加强与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使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依法分流和依法处理。要采取有力措施,维护正常信访秩序。要通过普法教育活动,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和提高法律水平,让广大群众知法、守法,懂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五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爱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爱弱势群体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爱弱势群体,愈来愈成为社会的共识。
一、关爱弱势群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是改革的内在需要
在改革初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为尽快摆脱长期计划经济的制约、消除平均主义、激发社会活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如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的矛盾、冲突,从而在社会繁荣的背后投下了长长的阴影。决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一方聚集,而是要让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几十亿人口”而不是“惠及”少数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旨在强调共同富裕的中国现阶段改革,就是要全方位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显然,这是改革的内在需要。
第二,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是社会正义内涵的必然要求
社会正义作为使社会分配趋于合理化的道义要求,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然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却能超越时空的限制,成为社会正义的一般规定。因此,为了真正实现社会正义,使社会弱势群体能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我们必须改变由于制度取向上的偏离和制度设计上的缺失带来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后果,而这正是社会正义内涵的必然要求。
第三,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社会代价往往大多数是由弱势群体来承担的,他们最先也最强烈地感到改革的代价。这一社会学论断,指出了强调关爱弱势群体的必要性。如果,一个规模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证,基本权益得不到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又从何谈起。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在我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新时期,特别要关爱弱势群体的原因所在。
二、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应把握的要点
第一,在战略层面,要运用有效的制度安排来逐一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及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公正,实现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共同富裕。二要建立以法律为主体的制度调控体系,使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建立在法律保证的基础上。三要适时建立制度可以容纳的利益表达机制,进一步畅通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的渠道,加大上下沟通的力度,做到沟通民心、表达民意,有效地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四要建立公平正义的公共服务制度,满足弱势群体生存需要的公共服务。
第二,在理念层面,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一是社会公正在社会结构层面存在深刻而严重的问题,诸如社会主要群体的弱势化,国家层面上的公共投入优先顺序严重颠倒。二是社会公正方面的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越来越大,导致由于弱势群体的问题引发或加重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因此,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从远处着眼,从近处着手,既要系统思考整体推进,又要统筹谋划,分类实施;既要有目标管理,又要有操作举措。也就是说,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竭尽全力多为弱势群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三、在创新层面,要拓展视野用国际眼光做好关爱弱势群体工作。一百多年来,反贫困的社会政策层出不穷。这些政策对贫困的缓解起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贫困问题重新甚至更严重地出现,不得不使研究者开始对过去各种社会政策进行反思与质疑。
有鉴于此,我们在制定有关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政策时,决不能再停留在将政策目标仅仅局限在消极地补偿与救助上,而是要从社会环境考虑,与消除社会排斥、实现社会整合结合起来。